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汇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汇报

时间:2023-08-11 17:2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汇报

第1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5-02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受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大的难题,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高校辅导员承担着育人的教育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本文着力于分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主要是针对院系学生工作组层面的辅导员而言的。他们是整个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面向学生开展工作,因此面对的实际问题更突出,更需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队伍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获得较强的专业素质,形成鲜明的专业标准,拥有稳定的专业地位,其目标就是通过拓展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最终实现提高辅导员社会地位的目的,形成专业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辅导员要想实现专业化教育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结构,他们的学历应与普通专业相似,专业要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达到一定知识水平的高校优秀毕业生或优秀教师。而且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渊博的知识,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必须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卓越的管理技巧,以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必须具有稳固的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排忧解难。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辅导员专业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完成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单一教育模式过渡为素质教育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10年里迅猛发展,普通高校在校生由2000年的556万人增至2009年的2145万人,平均增幅超过10%。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是高校扩招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学生数量的突发性膨胀、新生素质的下降、大学教育资源紧缺、取消年龄和婚姻情况的限制等使生源情况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后勤改革尚不完善;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成为高校学生主体;贫困生问题日益严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加重了辅导员管理的难度,也降低了辅导员工作的成效,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掌握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上述挑战。第二,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的同时,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并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随着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结合当前实际解决大学生遇到的不同的思想问题,而且要始终秉承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入社会主流意识的信念,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专业化是维护辅导员队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育管理群体,是维护学校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国家有利的政策保障。中央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其中“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辅导员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也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高校辅导员的职务评定问题,逐步完善评定标准,支持有能力的教师继续进修,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更强,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我国首个明确表述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建设的文件。在教育部2007年开展的全国优秀教师评选中,首次增加了全国优秀辅导员的奖项,其中有专门的单项指标用于表彰辅导员,这是对辅导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辅导员更好更快地发展铺平了道路。从2005年起,教育部连续创办了11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共培训辅导员骨干2400多人,从2005年开始,每年选派30名左右的辅导员骨干赴英国参加为期3个月的专题研修,使辅导员视野不断开阔,这一系列举措都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高校辅导员要实现专业化,需要专业知识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能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提供理论支撑。我国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以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200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95个,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达到了21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规模,会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并承担着辅导员培训的任务,为辅导员队伍向知识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国内各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尝试化为实现专业化提供了平台和保障。目前,辅导员专业化己经成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领域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其中,华东理工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创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建立了和专业教师相同的评价体系,还为思想政治教师创建了单独的标准,如工作时间满2年的可以评为副科、工作时间满4年的可以评为正科,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为副处级别。东北师范大学则设计了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的层层递进的培训体系,专题培训包括职业规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高级研修班采取“2+1”的教育模式,经过两个月的国内研修后在学员中择优参加1个月的海外研修。还建立了课堂教学、挂职锻炼、科学研究、学位进修四位一体的培训和研修体系。从2008年开始,上海将根据辅导员岗位的需求和任务,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考核,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鼓励优秀辅导员的同时,对不称职的予以淘汰。而且,上海还颁发了《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明确辅导员考核标准,达到推动辅导员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的目的。虽然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但上述尝试还是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身兼教师和管理的双重责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而,必须明确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方向,认识辅导员专业化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在新形势下积极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春桥.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N].人民日报,2006-05-11.

[3]上海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5-11-13(l).

第2篇

关键词:校园 网络 文化 管理

网络成为了高校师生获取知识、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并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增加了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容易产生某些思想的混乱,影响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净化网络育人环境,非常之必要。目前,很多高校开办了自己的官方网站。高校对外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开展教科研活动、进行教学交流、呈现学校资源的网络平台,是展示学院形象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窗口。学院主页及部门网页的内容和编辑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水平和形象,也将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的争取等关系发展的重大事项。利用好、建设好、管理好校园网站,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把校园网站建设成为传播主旋律的主渠道,信息安全是第一要务,主要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员队伍的建设。

1 制定严格的对外网站信息管理办法

高校加强对外网站管理的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严格的《网站信息管理办法》,主要应包含以下规定:①网站信息的必须遵守国际、国内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悖、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宣扬封建迷信、侮辱诽谤他人的、破坏学校安定团结、有损学校形象等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②高校网站信息的管理部门是党委宣传部,各系部也要成立部门的网站管理小组,配备部门的网站信息员。网站信息员名单需报学校备案。③网上信息采取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工作坚持“谁谁负责”的原则,网站信息员对本部门网站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负责。登录密码和帐号一般应由网站信息工作小组组长和信息员掌握,不得向他人泄漏。④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学校外网主页内容的审查和更新,负责各部门网页内容的审查和备案,负责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负责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网络舆论情报的搜集与反馈等。⑤各系、各部门定期在校园网上充实更新部门网页,充分利用网站宣传学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各部门的信息内容必须由网站信息小组组长确认,并交学校党委宣传部审核、备案后方可。⑥任何部门未经申请同意,不得私设部门网站,各种信息,更不准将个人网站链接到学校网站。

2 高度重视网站信息员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站信息员队伍是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信息员的选任条件和要求 ①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学生教育管理经验。②了解掌握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高等教育政策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热心服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③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2.2 信息员的职责义务 努力充分挖掘本系部信息题材,弘扬本系部正面舆论,利用学校网站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立德树人的新阵地,师生精神文化活动的新空间,校园文化和服务的新平台。

①信息员要充分调动本系部教师、学生提供有价值信息线索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对系部、师生中出现的新闻信息要及时报道,写成通讯发送到学校网站上。②信息员要及时关注关于学院和本系部的网上舆论信息。经常查询关于学校和本系部的网上评论,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宣传部报告。③信息员要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积极跟帖。还可以通过创建贴吧,QQ群,播客、在论坛上发表文章等形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塑造学校和各系部的正面形象。④对于突发事件,信息员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声音,最大程度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稳定。信息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的调查了解,对校园网上表达正能量的信息,要予以保留和支持,加强正面引导力度。对未经证实的信息和各种制造恐慌、影响稳定的谣言,要认真核实、及时澄清、公开辟谣。⑤信息员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要求努力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2.3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要不断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党委宣传部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网上舆情引导工作汇报,及时解决网络评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党委宣传部负责信息员队伍的人员选拔、业务培训、工作考核、实绩奖励。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员培训和学习机制,特别是要在如何有效地提高舆情引导能力,消除负面影响等方面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员政治业务素质、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欣.高校校园网络安全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1).

[2]龙冬阳.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黄昌富.网络不安全因素[J].信息网络安全.2004(08).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班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大一上学期由一名辅导员担任班主任,该辅导员同时担任年级其他5个班的班主任。

2、上课情况:除实验课、英语、计算机以外,课程安排都是大班教学,该班开始有学生旷课。

3、班干部:该班共设8个班委职务,包括: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女生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委员,分别由8名同学担任上述职务,班干部是由个人自荐、竞选演讲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二、班级管理分析

通过对该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总体上呈现健康、良好的面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班风不正

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强大的感染力,不仅能约束班级成员的行为,还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促进班级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形成。在个案中,该班班风不正,纪律比较涣散,部分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甚至有个别学生有早退和旷课现象;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课余时间多用于上网、娱乐等活动,但是该班同学表示有强烈上进的愿望。

(二)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能调节集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能维护个人在班级中的权益,使个人获得发展。该班虽然在开学初制定了班级的学习和活动的管理制度,但是班级大多数同学认为这些制度只是主要学生干部制定的,没有征求班级同学意见,并未体现班级民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

(三)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沟通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桥梁。据同学反映,该班部分班干部功利思想严重,言行不一,不注重工作方法,在工作面前说得多,做的少,在同学面前摆架子,合作意识淡薄。第一学期组织的两次班级活动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同时,也让班上同学对本届学生干部很失望。

三、班级管理具体的改进措施

针对该班的实际情况,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干预和辅导:

(一)制定班级目标和规章制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经过和部分学生谈心了解,该班学生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笔者认为狠抓学风,积极构建学习型班级是该班的班级目标。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团队共同学习,努力实现共同目标,以实现个体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班级创造良好的氛围。在此目标指引下,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约束班级成员行为是关键。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班委集体讨论并拟定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晨读计划》、《班级“一帮一”互助计划》、《阳光宿舍公约》等制度的讨论稿,在班会上民主表决。在班会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构建学习型班级符合班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表示赞同。关于班级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同学们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在第二次班会上全票通过,并集体宣誓服从班级规章制度。通过班级目标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该班同学还设计了班服,确立了《相亲相爱一家人》作为班歌,“我们在一起”作为班级口号。

(二)开展学生干部系列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质

班集体的有效管理、先进班集体的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一支综合素质好、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不仅是辅导员处理学生事务的得力助手,更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个案中,该班学生干部相对其他班级,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班委成员是在自我推荐、竞选演讲和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大一第二学期不宜更换学生干部。开展系列培训,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针对该班开展了关于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培养、工作方法、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开展了班干部的工作汇报活动,要求班干部轮流汇报班级工作情况和班级基本情况,每周一次,每次至少15分钟。通过汇报工作,既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辅导员也了解到最新班级动态。

(三)举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是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班级活动中,辅导员能更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学生也能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取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笔者的指导下,该班顺利组织开展了“雷锋月”的系列活动、年级专业基础知识大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除了要注重活动的目标的实现以外,还要注重班级成员的团结协作和挖掘个人的潜力。

(四)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要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爱学生、严管理上下功夫,对学生不仅要严格管理和要求,更要关心、理解和支持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引路人。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开展谈心活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QQ群、飞信、心语信箱等途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笔者和班级同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要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使班级健康良好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

学生观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与客观评价的总和。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工作者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问题的发展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当代大学生,其实大学生一代又一代的特点,他们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独立性强,个性突出,承受压力,适应性强。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信任学生,对他们积极培养,热情关爱。

(二)抓好党、团组织和班委会建设是关键

在班级建设中,要处理好班委会和党支部团支部工作的关系。以党支部工作为核心,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认真抓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和管理工作,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引导,激发班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组织素养和理论水平;以团支部工作为抓手,突出团支部服务和育人功能,开展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班级学生提供才艺展示平台;以班委会工作为基础,提升班级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加强学风、文明宿舍建设等工作,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做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工作,为班级学生提供健康成长成才的和谐环境。

(三)抓好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是重点

做好班级管理,需要有大局的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这样,就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从大学四年整体来看,应努力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毕业前教育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年度综合测评与评优评先工作、配合学校开展的中心工作、自主开展的中心工作等。

总之,高校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总结,这样才能顺应时展,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