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时间:2023-08-11 17:26: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1篇

1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必须以人为本

人类运用客观规律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人类对自然现象及其本质的规律性认识就是所谓的科学,人类不断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也就形成了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在本质上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的能力的表现或延伸,体现着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这样的本质,就决定了科学技术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整个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做贡献。因此,以人为本应是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要求人们在进行科学技术探索和实践中,一定要高度关注人类社会问题,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服从于人类社会需要,要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决定科学技术的取舍选择和发展方向,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使科学技术正面价值尽量地放大,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而使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削弱到“可容忍”的限度内,以保证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2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技术的价值追求

(1)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曾说过:“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由于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这个生态系统,维护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正因如此,我们应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避免科学技术人为的滥用、误用和恶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严格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把握科学技术运用的伦理标准,把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人类既要利用、改造自然界,发展生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要考虑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调节恢复能力,考虑给予自然界什么,使自然界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源泉是人的能力、智力、体力,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的需求,人类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智力保证,所以说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智力、体力、能力的提高也达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以一定的活动方式来满足人的社会需要而获得进步的过程综合就形成了社会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应把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人类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推动科学技术始终朝着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科学学创始人英国的贝尔纳指出:“科学是我们时代的产物,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经济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科学作为一种手段,满足了我们的物质需要;科学作为一种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3)实现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地球上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的也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自律互律的制约等等在内的均是人与人的关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造福人类,并且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是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能建成,并有利于后代人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以人的长久和整体利益为根本目标,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科学技术协调发展,提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一片适合生存的净土,让他们全面地、自由地、长久地生存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作者:阚方军 单位:牡丹江市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第2篇

关键词:科技文化发展;内部机制 ;外部机制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6.025

科技文化建设现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为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技文化,我们有必要弄清科技文化的发展机制。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内部机制

(一)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包含诸多内容,从文化的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由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活动、科学技术方法、科学精神、科技道德、科学技术体制等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其中,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占据核心地位,其他因素或者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产生起来的,或者是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而服务的[1]。因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进化是科技文化进化的重要源泉,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进化无非是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并在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发生革命来实现的,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是科技文化进化的重要内在机制。普尔曾对直线式积累的科学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地提出假设,通过证伪,然后理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地革命,通过从问题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进而提出新的问题等环节循环往复而不断前进的。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库恩则提出了既不同于传统“渐进积累”模式,也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的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其中,前科学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是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通过常规研究,不断验证和发展范式,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危机,这时原有的范式便受到质疑,科学革命从此开始。这些多种多样的科学发展模式,虽然各自本身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它们或肯定科学发展中存在积累,或肯定科学发展中存在革命,或既肯定有积累也肯定有革命,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革命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

(二)科学技术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

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按照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学科。由于自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也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会发生相互融合和渗透。这种融合和渗透不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门学科密不可分地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系统,而且会导致新的学科产生以及出现新的科学技术生长点,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化。从科技史来看,近代科学从古代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而获得独立发展时,刚开始只有少数几个学科,且各门学科彼此是互相隔绝的,彼此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各自划定了严格的隶属自己的研究范围。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各门学科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各门学科不再有严格的研究范围,各门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逐渐成为科学技术的主旋律,科学技术发展的繁荣期也随之来临。及至现代科学技术,学科间融合和渗透的趋势更是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也就在更高的水平进化。学科融合渗透机制具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学科借用另一个学科的某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学科借用另一个学科的某种方法,还可以是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研究综合性的问题等。学科融合渗透机制发生作用导致的结果也有多种――可以产生边缘学科,也可以产生横断性学科,还可形成综合性学科等等。

(三)科学技术方法的变更

科学技术方法的更新对科技文化的进化,如同人类不断发明和更新工具去从事生产而对社会产生的进化一样,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随之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2]科学家乔治•萨顿曾说:“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的问题。”“科学史实际上就成为一种研究方法。”[3]事实上,全部科学活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理性思维,当一个新现象得到解释,一个新问题得到解决时,新的理论观点便会产生,而这种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又会转化为新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成为科学技术进化的关键。科技史表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是由于科学方法上的突破。例如,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崛起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果便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这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从科学技术自身来看,其与近代科学技术广泛采用了实验方法、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而现代科学的巨大发展则与系统方法、信息方法等等方法的出现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说,科学技术方法的变革是科学技术进化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甚至可以把科学技术方法看作是科学技术进化的基因。从生物学的解释来看,进化的实质是基因的变化。科学技术方法的变化必然导致科学技术的进化。按照这一看法,真正的科技史不应仅是对发现的描述和对科技成果的记录,因为发现是昙花一现的,具体成果也是随时在更新的,而应当在科学技术中发现那些规律性的内容,探求思维方式的演变,要进一步对那些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技术方法作出深入研究。我国近些年来出版了许多科学技术的读物,这对繁荣科技文化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少读物仍然还只停留在对科学事件的描述上。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培养出大批的科学大师,更好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需要重视思维方式的演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方法,不断地在科学技术方法上创新。

(四)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活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认识、解释和预见自然现象,提高人类洞察自然的能力。技术是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创造人工自然,提高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科学的主要动力源于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本性。技术的主要动力源于人类试图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动机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的欲望。二者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为:选题――获取科学事实――加工整理――形成假说――验证――建立理论体系。其基本思路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实验、概括、抽象、归纳、演绎、假说等。科学研究常常撇开某些次要、偶然的因素,在纯化和理想化的条件下进行。技术研究的一般程序为:技术规划(预测、评估、确定课题)――技术构思――设计――研制――试验――形成产品。其主要方法是类比、外推、移植、试验、模拟等。此外,二者的成果形式、约束条件、评价标准等也都有所不同。科学的成果主要是以知识形态存在,如新的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原理及由它们构成的理论体系。技术的成果除了以知识形态出现外,很多以物质形态存在,如新的工具、装置、工艺、技巧、仪器等。科学主要受认识程度制约,技术除此之外,还要受社会经济、法律、道德、安全等条件制约。对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真实性与创造性。而对技术的评价则主要看其水平是否先进,是否有用,以及经济效益的大小。由于改造和利用自然与认识自然是分不开的,这又决定了科学和技术本应该是一对天生的“伙伴”, 彼此需要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并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但从历史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和技术却基本上是分立发展的,结合不很紧密,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上升为科学的过程比较缓慢,科学和技术在发展上相互脱节。技术的进步往往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科学理论也经常是跟在实践之后来概括和总结人们在生产技术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材料。因此,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技术上由于生产发展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些重大革新,但却不能上升到科学理论高度,并用它指导技术的发展。如蒸汽机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而热力学定律还没有总结出来。而有时科学上已发现了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很久不能应用,如19世纪末,麦克斯韦已建立电磁理论,并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然而很长时间里,英国没有出现任何应用电力的装置。19世纪下半叶,科学和技术的联系开始得到加强。20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的联系空前增强,使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化。即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技术进步有高度的依赖性,一些重大的科学研究完全离不开先进、复杂的技术手段,离不开各种类型技术人员的合作。另一方面,技术科学化。即现代技术的进步高度依赖现代科学的发展,任何现代技术的创新、发明必须以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先导,都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正是这种科学和技术的一体化趋势,迎来了科学技术的空前兴盛。

二、科技文化发展的外部机制

(一)需要机制

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科技文化进化是人类文化进化中的“亚物种进化”。因而,考察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考察它与社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可归结为社会需要。人类任何活动追根溯源实际上都是由需要引起的,正是由于有物质需要,人们种植粮食,生产各种产品,正是由于有精神需要,人们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创造出各种文化。可以说,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源泉,没有需要,人们就难以有动力从事各种活动,人的任何活动将无从谈起。由于人的需要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某种需要被满足后又会产生出新的更高级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因而人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也永无止境。人的活动就是在需要产生――满足――新的需要产生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可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前者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需要,后者是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需要。社会需要源于个人需要,而个人需要又要受社会需要制约。显然,作为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主要是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也毫无例外地受一定社会需要所推动,科学的发展也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才有生命力,事实上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来自于各个方面,如社会生产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军事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等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一旦与社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必然性相整合而构成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有效需求,便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整个社会而言,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无论是科学工作者个体还是科学共同体,他们所进行的一切科学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固然取决于他们个人或集体的意图、愿望、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不能不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社会的需要:一方面,社会需要刺激人们从事相应的科学技术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只有符合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活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扶植和奖励。因此,人们从事什么科学技术活动与当时有什么社会需要有很大关系,社会需要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例如,在古代,由于丈量土地和确定生产季节的需要,促使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近代,由于对高效动力的需要,促使热学和电学的发展;在现代,由于航空工业和火箭发展的需要,推动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迅速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当然,社会需要极其广泛多样,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方向,而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科技工作者不能仅仅埋头于科学研究而对周围社会中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反应迟缓,要时时关注和了解社会需要,自觉遵循社会需要开展研究,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激励机制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研究科学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时,开创性地引入了科学奖励系统的概念,认为科学奖励制度是科学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他从科学的建制目标出发,对科学奖励的实质作了独到的分析。

在默顿看来,科学的建制目标和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理解科学奖励的实质的前提。他指出:“科学的通常目标,就是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5]实现这一目标是科学共同体所有成员的责任,需要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奋斗。那么,如何引导科学家聚焦于这一目标?靠什么调整科学家的行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默顿认为,在科学建制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建立起一套特定的行为规范来制约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怀疑性。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科学家把他们的行为指向科学发展的目标。显然,规范是必须的,但是,仅有规范又是不够的。因为规范只是强调科学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仅靠规范还不足以最大限度地激励科学家的全部积极性去实现科学发展目标,规范对于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实现科学建制目标,并保证科学行为规范被很好地遵守,还需要建立科学奖励制度对科学家的行为进行调整,通过对那些努力实现建制目标并遵从规范的科学家予以积极的承认并赋予荣誉,以激励他们作出进一步的贡献。实际上,关于科学规范和科学奖励对调整科学家行为的作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科学规范是通过“纠偏”的方式消极地调整科学家的行为,它防止科学家有任何偏离科学建制目标的行为,而科学奖励是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励科学家向科学目标迈进,它是调整科学家行为的一种积极方式。这样,从实质上讲,科学奖励是出于激励科学家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满足实现科学的建制目标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奖励和科学规范一样,对于促进知识增长,调整科学家行为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保障科学建制目标得以实现的作用。

科学奖励可归结为社会承认,包括两个方面的承认:一是对科学家科学成果的社会承认;二是对科学家科学能力和贡献的社会承认。承认是对科学家的最高报偿,承认意味着认可科学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正如默顿所说,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是承认。因此,科学家十分关心和注重承认。科尔兄弟指出:“在科学中,承认是财产的功能等价物,要求得到‘承认’确实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6]如果说科学家渴望获奖,其实质乃是为了得到承认。

科学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之所以能对调整科学家的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其原因在于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与荣誉的需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并不是完全埋头于研究,也需要荣誉即关心社会承认,因为这关系到其活动的价值。科学家一旦有所成就,社会就会以各种方式对其贡献给予荣誉和奖励。而这种奖励又刺激着人们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和荣誉。按哈格斯特龙的说法,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和获得科学奖励二者不断相互交换的过程。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成果作为礼物奉献给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返还给科学家荣誉和承认,彼此交换,和谐发展。

(三)传播机制

如果说需要机制和激励机制构成科技文化进化的社会动力机制,那么科技文化要在全社会得以扩散,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还需要有传播机制。

科技文化传播机制包括传播指导思想、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方式(或手段、途径、媒介)、传播资金投入、传播人才保障、传播制度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以及联结的方式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科技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的不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晚清时期(1840-1911年),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大面积、大规模传播,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并没有像西方那样飞速发展,这与当时中西科技传播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分不开的[7]。近代科学技术本来就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是主动创新型。它的发展是一个由科学共同体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而它的传播模式则是由科学共同体内部向外辐射式传播。从科学技术传播的三个层次来看,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开始受科学共同体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少,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传播。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经济上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始进行科普式的传播,最后渗透到文化中。也就是说,其传播模式是向外辐射式。见图1。

反观中国,晚清时期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型。它首先是由教会在传播基督教文明时,附带传播的。然后由洋务派官员、近代企业等在社会上层进行传播。从科学传播的三个层次来看,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模式,一开始就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较大影响,中国近代科技的传播模式是向内收敛式。见图2。

进一步对比同时代的中国和日本,可能更有说服力。晚清时期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启动近代化,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日本很快成为科技强国,而中国却沦为半殖民地境地。这可从两国科技传播模式的差异找到原因。相比日本的科技传播模式,晚清时期的中国科技传播模式存在诸多缺陷[8]。首先,晚清中国科技传播模式实际上包含了以官方主导的“主动式”传播和以外国教会主导的“被动式”传播两套系统。而这两套系统的目标显然是不同的,晚清官方是以“求强、求富”为目标,而教会则是以传教为主要任务,附带进行科技传播,实行的是文化渗透和侵略。因而,它们的活动常常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往往造成科技传播的混乱。其次,从科技传播的内容看,晚清偏重于与军用技术密切相关的技术传播,没有移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西方科技文化,大部分时期停留在“器技”传播的阶段,因此属于部分嫁接式,而日本则是整体移植式。再从科技传播的主体上看,晚清的科技传播者主要是以洋务机构和教会机构以及留学生和洋员洋匠为主,而受传者也是以为其培养的学生和企业技工为主,因此传播主体范围比较狭窄,没有向大众普及科技知识的愿望。此外,晚清科技传播的资金投入、人才保障以及传播制度基础等等外部条件也都是远远落后于当时日本的。

(四)保障机制

科技文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社会中正常运行,需要有多种社会因素的支撑,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科技文化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科技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是一种知识生产,如同物质生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样,科学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进行。社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实力强,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多,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队伍就强大,教育和科研机构就发达,科研条件就好,则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就快。反之科学技术活动就难以进行或发展缓慢。如美国每年提供的科研经费居世界之首,而美国的科研成果也是世界最多的。随着现代大科学、高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已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现达国家都注意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科研经费,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投资渠道也不断拓宽,为适应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还出现了风险投资的新形式。

二是决策保障机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加强科技管理和作出正确的决策是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机制。科研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更好地调动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相关的规定、制度来规范科研活动,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决策层提供相关的科研信息和动态,并作出科学性的分析与预测,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排除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复杂,对社会作用的影响不断加大,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决策,包括制订合理的战略方针,引导产业升级调整,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等等。

三是制度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从完善相关法规,健全各种体系和相关制度,如组织体系和组织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中介服务体系和服务制度等方面来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顺利进行。许多国家都重视利用这一机制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如二战后,日本为了能迅速成为经济技术强国,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法》、《研究交流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来支持和促进科学进步,促进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另外,为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和保障资金使用的公平性,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法规体系。如美国颁布的《联邦会计和审计法》、《政府公司控制法》和《首席财务官法》,日本最高科技部门出台的《关于防止公共研究费不正当使用的共同指导方针》,文部科学省出台的《研究机构的公共研究费的监管指导方针(实施准则)》等规定,都是以行文的方式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预算、拨放、使用细则。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科委共同制定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也是让各科研单位在在财务方面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除此之外,许多国家还制定了专利制度,科研工资制度,诚信制度等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保障科技行为规范,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上述科技文化发展内外机制是共同起作用的,缺少任何一种都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从中可看出,科技文化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因而,要更好地发展科技文化,需要把科技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

[参考文献]

[1] 高建明.科学社会学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3.

[2]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M].吴生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4.

[3] 萨顿.科学的生命[M].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3,3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5.

[5] 默顿.科学发现的优先权[J].科学与哲学,1982(4):137.

[6] 乔 科尔,斯 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0.

[7] 高建明,李 斌.论晚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传播模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14-20,110.

[8] 高建明,李 斌.晚清时期中日科技传播模式比较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3):84-89,112.

On the Mechanism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O Jian-ming ,CHEN M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T,Wuhan 430063,Hubei,China)

第3篇

英文名称:Chines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58X

国内刊号:11-1859/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4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科学技术;定位研究;自然科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26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130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要逐渐走上创新型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在对之前我国学者就政府对自然科学的管理中,我国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研究主要以科研活动为主要出发点,从而扩展到科学管理的探讨上来。这样的研究方式是有一定偏差的,很容易导致我们产生对科学技术管理过于狭隘的看法,难以全面地进行认识。就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极大的推动力来看,我们需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宏观角度去看待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第一,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对科学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对其有高度的重视;第二,政府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当下对科学技术关系的问题,例如管理的内容应该有所拓宽,管理的方式应该改变为服务型的管理,将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进行重新定位管理,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 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政府自然科学管理

2.1 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就是对社会公共事物、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行为。公共管理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成员范围内对社会的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是一项公共性的活动,社会性的事务。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社会公共组织或是其他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进行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管理,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对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具有社会型、动态性、层次性三个特点。

2.2 公共管理方面就政府对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的理解

在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必须改革管理方式,从原先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使得政府的管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从而提高我的综合国力,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转型。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加强我国的军事、国防实力,加强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我国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社会文明建设、农业建设、工业建设、国防建设、教育事业建设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大,政府对其管理就越具有难度。政府作为公共事物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使得科学技术的贡献向经济、文化、国防的方面发展,所以正确引导科学技术的功能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

3 正确理性定位政府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管理

3.1 政府和市场二者之间对科学技术管理的平衡

在我国的国情下,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私人企业,因此政府在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时,需要找准正确的切入点才能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自然科学技术进行管理时,我们需要就科技本身的性质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私人性;另一类为公共产品型。公共产品型的自然科技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投入时间和研究成本较大,取得的收益较少,并且进行的研究规模也较私人的要大,所以公共产品型的科学技术是由公共资源投资而产生的,对于这一类科技产品政府就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保证管理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而对于私人性的科学技术产品,其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收益,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类科学技术产品中大多包含专利性产品,政府需要对其进行一定保护。因为不同科学技术研究的特点、目的不同,所以采取的管理方式也不能一刀切。在管理中,必须要政府、市场两只手结合,对各自管理范围、内容、方式做出明确的划分。政府在管理中要做到不错位、不超位,对于政府可管可不管的方面就交由市场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保证科学技术发展的活力,使得科学技术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发展,从而促进其进步。

3.2 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管理工作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

就我国之前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来看,其地位主要被看作是类似于医疗卫生或者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地位,把科学技术管理归纳到社会事业管理范围内。如今,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主要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科研时间不断缩短,与其相关的利益链接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科学技术不如原先的纯粹,难以和地区经济发展相融合。但是科学技术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了发展的推动力,加快了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变了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政府需要对其加强管理。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其研究范围,其在经济、工业、农业、文化、卫生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机制,这种发展机制对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一定挑战,所以我们在改革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中,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政府需要在宏观经济、财政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改变原先单一的管理方式。在政府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从产业、社会方面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3.3 确定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在之前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主要是将其归纳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认为其和这些公共事物可以采取同样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管理被纳入社会事业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周期逐渐缩短,其利益相关者也逐渐扩大,科学技术和其他方面之间的影响度和融合度也越碓礁摺H缃瘢科学技术已经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国防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这些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不仅仅为这些领域提供智力支持,还促进了管理方式的改变和革新,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分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政府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监督,但是科学技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尤其是对我国的国防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特殊性注定其不同于农业、工业、卫生等领域可以独立存在,其逐渐发展为具有复杂的、综合性、社会性的领域,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技术

发展的要求。

所以,要对科学技术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进行正确定位,就必须要明确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第一,科学技术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政府的管理中需要把对科学技术的管理提升到和经济、财政管理等同的地位,而不是将其等同于教育、卫生、社会等方面的管理;第二,政府下辖的各个机关单位,比如卫生、交通、教育、经济管理等部门,都需要将科学技术管理作为单位的管理重点,需要把科学技术融入到产业发展,区域进步来实行技能型管理;第三,政府对科学技术的管理需要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和各个部门的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相协调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全国性的、完善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3.4 强调政府科学技术管理的区域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发展速度、发展特色不同,其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在进行科学技术的管理不能一刀切,应该就每个地方的发展特色来进行管理。但是我国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并没有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死板,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断提高,中央对于地方的发展、变化难以及时进行了解,国家就科学技术管理出台的管理措施难以同地区发展相适应,难以满足地区的发展需要。并且地方科学技术管理大多复制中央的管理方式,使得地方缺乏自身特色,没有就自身情况进行分析,难以最大化地利用地方资源来进行科学技术发展,从而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政府管理要对科学技术进行正确的定位,就必须要重视地方的特色,从自身实际来对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不能做一刀切。

4 结语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体现的重要性都是不容质疑的,为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必须加快对科学技术管理的改革,需要从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的地位,其体现的作用来重新定位自然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进行服务型的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焕祥,段学民.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

[2] 曹丽燕,马宪民,蔡齐祥.关于公共科技及其管理的

几个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3] 孙斐,韩伟.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研

究综述――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1,(3).

[4] 刘太刚.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破与立――兼论后

公共物品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J].北京行政学院

学报,2011,(3).

[5] 王焕祥,孙斐.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共科技管理制度

的演变与启示――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J].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09,(11).

第5篇

1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二难困境的必由之路

面对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我们该如何进行抉择?还要不要发展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无论是科技的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把一切都归于科学技术本身,从而走向了两个极端。然而,事实上,科技的悲观主义阻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步伐,科技的乐观主义也不能使人类摆脱二难的困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因此,遏制、取消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放任科技的无度发展,听凭人类危机的加剧,同样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2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既然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的根由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那么,走出二难困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失却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精神弘扬人的理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理性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是确定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永无止境的追索。

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任何进步,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的发生。其次,人文精神是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导航仪或保证。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开阔人的胸襟,拓展人的视野。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弘扬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为自然科学从神学统治下解脱出来开辟了道路。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就不可能有近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最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诸多争论,诸如: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的争论、有关克隆人的争论,甚至媒体有关“人造美女”的争议等等,其实,不过是人对高科技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或情感反应罢了。

作者:王声涛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

第6篇

关键词 机电安全技术 现状发展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一体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安全技术 ”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概述

机电安全技术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安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安全技术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安全技术系统或机电安全技术产品。

二、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

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安全技术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安全技术,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安全技术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安全技术和微机电安全技术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安全技术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安全技术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安全技术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二)发展的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等。有了这些标准单元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出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

(三)发展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安全技术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安全技术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四)发展的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安全技术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安全技术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五)发展的环保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六)发展的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安全技术和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安全技术产品来。

总之,机电安全技术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安全技术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外文名词是Mechantronics,起源于日本,是取英语Mechanics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拼合而成的,表示机械学与电子学两种学科的综合。目前,国内外对机电一体化的涵义有各种各样的认识,其各自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尽相同,再加上机电一体化本身的涵义还在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地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而导致整个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

1.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若干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和电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满足人的使用要求的最佳功能。

2.我国机电一体化的现状

世界范围内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也称为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计算机数控机床(CNC)是一种由计算机或专用电子计算装置控制的高效自动化机床。它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测量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床发展的必然趋势。

汽车的机电一体化中心内容是以微机为中心通过自动控制来改善汽车的性能,增加汽车的功能,实现汽车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和舒适性。近几十年,国际各大汽车公司都加大了对汽车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使其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工业机器人(IR)一般应由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组成,是一种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按照预定程序、轨迹及其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化装置,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一体化典型产品。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3.1自律分配系统化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2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和模块化的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套,进行任意裁减和组合,同时要求实现多坐标系列控制功能的NC系统。表现特征之二是通话功能的大大加强,即网络化趋势。

3.3人工智能化

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3.4全息系统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由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变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3.5绿色化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题。

3.6微型机电化

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3.7面向21世纪的制造模式

一次制造成功,采用成组技术和分组作业方式,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做到零废品、零库存、零设备故障、零环境污染,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从“金字塔式多层次管理”向“网络式管理”、由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由固定组织

加工向敏捷制造加工转变。

4.结语

机电一体化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扮演机械工业的主角,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我国可以利用后发的成本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研发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第8篇

关键词:科技;伦理

1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2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斥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不能带来道德进步,反而导致道德退步,因此,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保持道德的纯洁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著名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一文中,悲观地预言:“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堕落的现象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崩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甚至主张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拯救道德危机,陷入了道德决定论的误区。

(3)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无关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从来也不相遇,永远也不会发生冲突”,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和科学分为“事实的知识”、“价值的知识”和“物理科学”、“精神科学”,认为道德价值观念来自趋乐避苦的情感,理性对道德价值无能为力。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交叉的。现代西方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也认为道德不存在对错、真伪的问题,科学也没有善恶之分。

(4)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善恶并进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既非等同,亦非排斥,更不是无关的,而是善恶并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既能促进伦理道德进步,也能导致道德退步。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道德思想却非完全直线发展,是苦乐并进、善恶兼行的。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既认定人类由新发现得到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又有些忧心忡忡。后来,爱因斯坦、维纳等人也同样表示了这种忧虑。这表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关注和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运用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更新观念,包括科学发展观,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2000-12-15.

[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大椿.在真与恶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价值;重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推动力。科学技术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中对推动社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的科学技术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我们要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价值重建,把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纳入到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系中,以期使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更新了人们的社会观念。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本身具有两面性。按照的观点,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科学技术既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又有消极的社会效应。当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其产生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及注意不够时,将会给人类本身带来巨大的灾难后果。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人文向度的困境。人文向度的困境表现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问题。人文价值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类和个体的界定和确认。现代科技所造成的人文忧患中,就有“人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正如霍克海默所说:“看来,甚至正当技术知识扩大人的思想和活动的范围时,作为个体的人的自主性以及对日益发展的大众操纵机构进行抵抗的能力、想象力、独立的判断,似乎被削弱了。旨在启蒙的技术能力的进步伴随着非人化的过程。”科学技术正在生产和再生产不平等与奴役。

人的功能退化的问题。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智力和体力的解放,但也导致人类的体力和智力的退化。高科技创造的现代社会造就了一个不利于人进一步进化的环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激增、人口分布的密集、以地理为界限的人种区别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以致基因创新融入人类进化的条件已经消失。

2.生态向度的困境。生态向度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的不当运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伤害,过度的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氮、硫的排放导致对空气的极度污染,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可耕地急剧减少,过度的使用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得土地遭受污染,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生态学运用的立场与方法,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进行反思,分析科学技术的生态学效应,探寻资本主义资源、生态危机的真正原因。生态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在西方的滥用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导致了两大严重问题,即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它不仅加剧了人的异化现象,而且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从而造成了生态危机。

在当代西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的滥用导致资源的枯竭,空气、水、土壤的工业污染特别是核污染正摧毁全球的生态体系。这些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另外,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运转,在目前社会主义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与社会主义原则相违背的现象,比如说部分人唯利是图、部分群体道德素质的下滑,再有,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的环境进一步恶化。虽然这些情况都是暂时的,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却是巨大的。如何尽量弥补科学技术不当运用带来的负面损失,是科学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科学技术的价值重建

把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价仅仅建立在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否之上,虽然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是,这种科技价值思想的存在和实际应用,必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加速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给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正如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人类依靠科学技术获得了人类自身的繁荣与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但是科学技术也把人类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继续进行的问题。环保主义者皮卡德说:“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技术,除了广泛地造成自杀性的污染以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它是一种灾害,……在慢慢地毁灭人类,人类在慢慢地吞食自然,自然选择已经成为过去,最后留下的只有技术”。因此,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念。

1.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很明显,旧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念,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技术价值的构建也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体系,他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重建。恩格斯说:“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不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所以,把生态价值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和生态化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就是把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的价值体系。生态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之间生命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特别是强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科学。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具体来说,就是把科学技术与生态环保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技术应该为生态环保服务,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是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既要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使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就是把生态、经济、社会三者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看待,而不是把他们割裂开来。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把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保证。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好、经济效益最佳、社会效益最优。在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中,我们应当彻底地改变原来那种人类中心主义,把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走科技生态化的道路。

2.科学技术的人文化。在人类经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二次科学技术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知识化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人的异化等一系列问题和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人文向度的困境;社会向度的困境;科学技术与和平,发展的困境;生命科技的伦理困境等等。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开始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关系。例如,科学技术与人类的伦理问题、科学技术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审美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心理等人文关怀。今天,科学技术不仅面临经济价值的检验,更面临社会人文价值的检验。

马克思早就深刻指出:对工业和科学技术不能仅仅从其表现效用方面来理解,相反只因为它们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才获得其价值。它们“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感觉的人”,“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科学技术的人文化,强调了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要注意克服和消除科学技术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对人类造成的负面效应。是人文科学知识在传统科学技术中的新的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人文化,就是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到人文化,以人为本,做到在实现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时,又要做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处理好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的关系。同志在谈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指出:“科技进步应当服务于全人类,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人文――社会――经济三者的完美结合。同时,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人文化又是一致的,统一的。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其实也就是科学技术的人文化,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强调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这本身就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友好基础之上。所以,把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生态价值结合起来,做到四位一体,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科学技术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在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困境时,人类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呢?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科技伦理道德作为指导。社会伦理道德能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实践已经证明,社会道德和伦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进步。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自身要加强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人格。加强和规范科技伦理的可操作性,使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真正在科技伦理的范围内进行科学技术活动。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张明国.科学的社会功能[M].商务印书馆.1983

[5]陈筠泉.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王曦.促进技术生态化[N].经济日报.2005(6)

[7]孟建伟.论科技的人文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

[8]谭斌昭.科技时代应高扬人文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9]M.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第10篇

1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式的认识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计算及网络技术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以光纤、电缆、通信卫星、微波、载波、以及双绞线作为连接介质,连接世界范围内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是一种由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产生的新技术。(2)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内涵。

2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1)技术建制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关系。技术建制作为一种有秩序和物质内涵的社会结构,既不同于单纯的技术,也不是单纯的制度,它是技术和物质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社会活动和生产过程中,技术建制对其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配作用,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建制与网络技术是互为前提的关系,对网络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体制创新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的根本。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曾经说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最好的做法是推动市场制度的建立,而不是去直接配置资源,要通过市场去引导和调节企业和产业。作为高新技术的主要代表产业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创新同样是要依赖于企业制度的建立,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去推动创新发展。(3)产学研互动机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产学研互动机制的相关参与方是是产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具体的运作中这三方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以及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的原则下,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按照技术合约的规定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为技术发展提供资源支持,推动科技与经济以产业发展的形式进行融合。作为高兴技术产业的代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样,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1]。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创新的模型构建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创新实际上就是技术建制和网络技术创新二者间关系演变的过程。我们将二者的动态演化设计为锥状辐射动态结构模型图,在结构模型图中,横向环状代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制的空间存在结构,结构图以椎体的下顶点为中心向外不断延伸,而下顶点则代表了死亡。在这个结构模型图中,横向的圆环越是远离圆锥下顶点其创新力和生命力就会越强,反之则越弱。这一结构模型图中,最外沿即最前环的开放性是最好的,但是其稳定性是最低的。在椎体结构中,每个横切面上的环都是以技术为主要元素,代表了人、物、以及知识三者间的连接方式,横切面上的环中从圆心开始越往外生命力越来越高,而连接环与环的媒介是计算机网络组织制度和技术秩序。在所有的环中,从上往下看,最外的实心环代表的是目前最具活力的,它代表了IPV6诞生的以IPV4技术协议秩序下的技术建制。我们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制正是基于IPV4技术协议的技术建制。然而,IPV4的IP地址已经于2011年全部分配完成,这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制约。IPv6将原来的IPV4协议下的人机对话发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基于这一网络协议,不仅可以联通传统的网络终端计算机。

4结语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社会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主要动因。其中人的需求构成了根本动力,社会需求则是其主要拉动力,科技是其重要推动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中技术建制是核心,只有在已有技术建制的基础上,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式才能实现发展创新,只有在正确认识网络技术与相应的技术建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与网络技术发展相协调的技术建制,才能有效助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在原有技术建制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IPV6技术协议因其显著的优势必然会成为新一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发展基础和前提。

作者:王向阳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第11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此条件下,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进程。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比较晚的,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不过,其中也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和漏洞,主要是缺乏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在此情况下,需要对无线通信的发展现状进行充分的认知和了解,这对其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进一步明确其发展的趋势,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1当下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状况

(1)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迅猛发展,这与逐渐增长的业务需求是相适应的。在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和信息科学技术方面体现了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认可,强化了无线通信技术的现代化的发展。这种技术具备了非常鲜明的优势和特点,其接入的方式的灵活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具备了高宽带的特点和优势,正是因为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数据新业务对于见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技术需要与实际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和联系,与此同时,也需要在技术的创新发展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构建重要的基点。但是,我国的宽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使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多方面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和改进,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也实现了全面的发展,必定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价值。(2)蓝牙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它的需求。在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的范围中,蓝牙技术的发展成为其重要的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阐述和分析:①在对传统的电缆数据传输方式进行相应的应用的过程中,其便捷性是非常缺乏的,当然,在对蓝牙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应用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其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②在数据接入点等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红外线连接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在对其进行相应的应用的过程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所以,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来说,实现蓝牙技术的迅猛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现实需求,其有着非常鲜明的优势和特点,其便捷性尤为突出,这对其发展和应用和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3)对UWB和WIMAX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新型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新技术的发展有着相应的基础,具体是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依靠,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与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比较,这种技术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主要包括运行成本低、传输速度快和功率消耗小等。在此情况下,当对其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能够对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充分的应用,从而获取广泛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WIMAX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无线通信技术依托现代化先进技术,推动远距离通信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

2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2.1技术互补性

在不同的通信领域中所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是有所差异的,对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技术之间吸收彼此的优点,并且摒弃掉自身的确定,实现优势互补的目标。比如说,3G无线通信技术的网络覆盖性和漫游性要比WLAN强,但在中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却不如WLAN无线通信技术。

2.2地域差异性

在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因素对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有着相应的科学差异和用户地域分布不均衡等多种因素,全部对不同地区的通信技术差异产生影响。

3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5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性研究热点。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得到了相应的明确,在今后的发展中,这项技术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阶段。同时,5G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其途径主要是进一步提高频谱的效率、变革网络结构和开发并利用新的频谱资源等。

3.1无线通信技术相融合

对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不同的领域场所的多种无线通信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不过,目前,多种无线通信技术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多种无线通信技术能够适应的方式和趋势也不断一致,多种无线通信技术之间也越来越接近融合,对于今后的无线技术的更加深层次的技术突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2蓝牙技术将成为无线通信业发展的契机

蓝牙技术有着非常鲜明的优势和特点,其便捷性是非常突出的,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的注意,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广泛的应用,在无线通信行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3.3无线通信系统不断融合

在此方面,主要包括三项内容:①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不同适用标准有着相应的追求,朝着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的方向发展。②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了相应的磨合,在此过程中多种系统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③无线通信系统和互联网之间也实现了相应的融合,对于IP业务的传输的透明化的实通信设计与应用45现是非常有利的。

3.4网络优化无线通信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网络得到了充分的优化,大部分的移动运营商都凭借增量升级,在4G网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网络的融合和对于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于网络的完善是非常有利的。

4结束语

通过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发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其发展的基础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和改进。与此同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在发展的需求。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非常重大的进步,取得了多种多样的成果。不过,需要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对这两方面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实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其创新驱动力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将5G无线通信技术作为重要的对象,不断推动它的发展进程,这对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与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其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泳.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0(6):46.

[2]徐连飞.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数字化用户,2014(18):86.

[3]王纪刚.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

[4]赵韶华,张汉财.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8):161~162.

[5]郭刚.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J].消费电子,2013(8):23.

第12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观 理工科大学生 建构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理论,对技术实践活动起着科学指导的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自然灾难、战争危害、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也给人类造成巨大了的损失,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反思,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将这些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只是中介性的客体,而人类才是主体,科学技术能否为人类造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它。理工科大学生是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科技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迫在眉睫。 

1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现状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观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断反思,已逐步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趋使初等教育重心偏向于社会关注的升学率,只强调学生智力发展,造成高校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中,进而无暇顾及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其次,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还属一片空白。无论是从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层面,还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都未被列上日程,而只是到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才有所涉及。 

2科学技术观的重要性 

21正视科学技术观对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正常生态系统被打破,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恶化,人类自身繁衍受到威胁等种种问题。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特征是靠人的意志介入生态过程,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目标和人对自然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确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并依靠科学、合理的社会体制,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22正视科学技术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则会成功;反之则会失败。科学技术观不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性引导,能预见科技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活动方案,因而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体制尚不健全,文化差异难以消除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应用的二重性,用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正视科学技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我国gdp迅猛增长的背后是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不是很大,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科学技术观就成了指导科技发展的根本。 

3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 

3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科学技术观的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传播科学理论知识的重任,不仅能为理工科大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力,从而引导其深刻理解科学技术观的内涵,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使其在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科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311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内容,并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 

31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能光靠简单刻板的说教,还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理工科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讨论,以及实践调研等方式,使教学方式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3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科学技术观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不断精炼、升华,上升到更为理性的层面,进而形成科学、系统、完整的理念。 

321构建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要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让理工科大学生有组织可依靠、有活动可参与、有平台可展现,有更多深化理论机会的平台。 

322增加与科学技术观教育内容相关的活动,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我们既要对不同阶段、层次的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以科学技术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效果,也要开展集科学性、专业性、思想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满足不同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的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活动成效。 

33利用德育优势,深化科学技术观教育 

德育是科学技术观教育的基础,与科学技术观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科学技术观教育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德育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科学技术观教育则有助于推动道德观念变革和新道德规范的形成。德育不仅能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平台,还能改变人们盲目应用科学技术,只求私利而忽视社会基本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总体长远利益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 

331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要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不断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技术观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332充分利用德育载体积极开展科学技术观教育。我们要在德育所提供的良好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之上,发挥德育优势,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环境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主题教育,并使科学技术观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4发挥辅导员教育功能,科学技术观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直接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决定着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1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我们要狠抓辅导员选聘、培训、管理、考核,以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队伍,从而帮助辅导员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保证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342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教育。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和科学技术观教育的要求,发挥辅导员独特的工作优势,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慧岳.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技术观教育[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3) 

[2]王建华. 科技的负效应与科技观的变革[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