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本经济学原理

基本经济学原理

时间:2023-08-11 17:2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本经济学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本经济学原理

第1篇

《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很多,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和沃尔什合著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程》。对于学生来说,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实用性是很重要的。经济学是一套连贯的理论,如果教材难度过大,学生就不易接受,真正学到的知识就少。在国外的教学中,很多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教师上课也并不依据某一本教材,而是列出一长串参考书供学生阅读,而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强调以教材为本。可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很少融入案例或新闻摘要,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在指定教材的同时,还应在讲课之前为学生精心选择教学参考书目。这些参考书目包括经济学经典教材、经典著作、经典论文,有价值的期刊和经济学学习网站。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大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案例比较丰富,可惜是取材于国外的经济现实,有些在中国课堂中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还需要大量收集经济学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抽象、深奥、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特别是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要做好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其专业兴趣,多传授实用性强的知识,最终使经济学原理“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将微观经济理论学习过程中的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变为具体和简单。

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在对教材进行整理、归纳后,借助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内容、精彩片段等,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图、表和数学都作为其基本工具,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对教学内容的完成将更有利;同时教会学生看图表、做图表对学习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如何作图。“一图胜千言”--解释经济现象时,有时用图来说明要远远好于语言的罗列。第二,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环节也早被提出,敢于提问才能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因为,正确的提问代表着创新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也就没有创新成果。从学习活动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限于“预习、听课、复习”之中,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懒于思考、缺乏问题意识”。这种学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考虑将课堂实验的方法引入《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来。形成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探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因人施教。

第三,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现代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西方经济社会的研究,揭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的新变化,还要加强对我国经济实践的研究;通过大量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原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所有人都生活在经济社会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和经济有联系。西方经济学原理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人们生活、理财的可靠指南。

第四,注重习题练习。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并且我们可以在学期初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经济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选题查找参考文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课题并总结自己的观点。最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前进行答辩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其它同学提出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表达、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性格。

3、考试形式改革

对任何课程来说,考试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虽然它是教学过程的终端,但对整个教学过程逆向影响十分显著,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来说,考试是其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学生深化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将所学到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使其所学内容得到强化,加深了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的理解并且提高其综合素质,也使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考试也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是对教与学的一次全面性反馈。通过考试,教师可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思想的阶段性变化,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但教师不能只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要仅仅在追逐最后的分数。我们可以通过累加式组合构成学生的成绩,即《微观经济学》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共同组成,平时成绩的权重确定,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测试,并围绕讨论写出小论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而完成期末考试。所以平时成绩应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形式占最终成绩的30%。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注重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增加开放性和应用性的题目。这类题目紧密结合当时的经济热点问题,从报纸或网站上选取恰当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这种题目并没有唯一答案,只要学生在论述中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是合格答案。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又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教育作用和反馈作用。

论文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的改革。

论文摘要:探讨了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在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等方面的新尝试,阐述了该课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第2篇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学科理论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增设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试点开办经济与金融专业。至2015年,我国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开设了经济与金融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还很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历程

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批试点招收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建立并进入试点招生阶段。在建立之初,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代码为020120S(S表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1]。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据统计,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100%[2]。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试点的成功,加之国内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经济学与金融学本科教学,教育部开始在各高校逐步推开设置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与此同时,教育部对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在2012年的新目录中,经济与金融专业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虽然还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所授予学位还是经济学学士,但是从经济学类调整到了金融学类。这一调整,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偏重于应用型更强的金融学。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各高校正处于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尚未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参考清华大学试点办学的经验和国外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清华大学是我国第一所设置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校,2007―2011年间,教育部未批设经济与金融专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上处于先试先行的地位。因此,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探索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在培养目标上,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有较高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未来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采用“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为三大课程模块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均需修读。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原理(2)、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金融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专业必修课一共8门,为中级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1)、公司财务、公共财政学、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专业选修课需修够27学分,学生可以在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博弈论、金融数据库、计量经济学(2)、发展经济学、经济控制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学专题研究、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金融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或在经济学院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课程中选修。

2007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本科培养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在学分的分配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40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相关课程6分,其中专业相关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1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从学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均衡,专业基础课、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占比也相差不大,这体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培养原则。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200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出在宽广的知识面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中包括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的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不仅开设了众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生还可以跨专业和跨学院选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其他高校进一步结合学校特色建设经济与金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样本。

三、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会计与金融学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大学之一。该校的社会科学学院和商学院联合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学制为三年。课程教学采用讲座、教程和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包括考试、完成课题项目以及论文报告。第一年的课程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通识性教育,同时开设会计和金融学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开展第二、三年的学习和研究做准备。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金融经济或会计金融。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专业课程,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中级管理会计、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第三年开设公共部门会计、审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案例研究等。从曼彻斯特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在突出培养学生国际化的商业思维和视角下,该专业更偏向于金融学理论知识,尤其注重会计学相关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培养期为三年。该校经济与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注重数理统计分析在经济和金融学中的运用。该专业要求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修读至少一门经济学课程,第三学年至少修两门经济学的课程。从该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校在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和金融实务中的问}。

(三)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经济与金融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掌握经济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南安普顿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学制为三年。在第一、二学年开设课程,每学期四个课程模块,一年共八个模块。第一学年的课程均为必修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二学年的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为微观应用经济学、投资组合理论与金融市场,选修课包括计量经济学概论、统计学理论等。第三年,学生自选课题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相当于两个课程模块。从该校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在第一学年注重教授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手段的训练,第二学年则促使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数学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投资组合与金融市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来认识和解决金融学问题的能力。

(四)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开设有金融与经济专业(Finance and Economics),学制为三年。兰卡斯特大学该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转入会计与金融专业学习。课程教授采用讲座、团队合作、个别指导、讨论等多种方式。该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第一年必修课包括会计和金融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定量方法,注重为学生打下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学科基础。第二年的课程以金融学和会计学的课程为核心,必修课包括金融学原理、高级金融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估值、管理经济学、商业和国际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学概论,学生还需在会计审计信息系统、金融会计原理、商业决策管理会计三门选修课中选修一门。

第三年的必修专业课程包括企业融资、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计量金融学,这些课程是是对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还需在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宏观货币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广告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业学中选修4门。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兰卡斯特大学对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经济学的课程作为铺垫或拓展,始终贯穿了经济数学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训练。

国外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又有共同之处。在这些学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以金融类和会计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辅之以经济学的课程,用经济数学或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将这些课程加以贯通。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教授金融学理论,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四、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亟需建立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学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广泛经济学知识和金融学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参考清华大学和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验,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建议采用“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经济为基”是指以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与金融专业属于经济学科,是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性学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金融学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人才,首先应该使其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立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具体设置课程上,可以在不同学期开设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金融为核”是指在专业课程的体系中以金融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经济与金融专业从开设之初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到2012年调整到“经济学科(02)金融学类(0203)”的这一变化,也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应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金融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计量为法”是通过开设计量经济类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经济与金融问题。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数学工具的运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能,才能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经济与金融问题,在投资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行决策。同时,计量经济学也是将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而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开设相应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如经济数学、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依据“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组成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为通识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质,包括政治理论课、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以金融类课程为主,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技能课以经济计量类课程和金融实务训练为主,如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金融数学、商业银行实务、投资理财实务等。商业,专业方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结合社会需求,来细分的专业方向,如会计金融、金融经济、证券投资等,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2013.

[4]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07.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pecial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N Guang-wan,ZHUANG Ping,YU Tao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第3篇

在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以前,许多人总是强调通货膨胀的风险,甚至有人认为宏观经济全面过热。5月份数据公布之后,因为CPI(消费物价指数)已连续2个月在1.8%的水平上,经济全面过热的根据弱化,而通货紧缩一类的说法又开始出现。上半年数据公布之后,6月份CPI的同比涨幅降为1.6%,认为上半年经济全面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严重的看法可能被大多数人所抛弃。

一些分析认为,5月份,甚至是6月份的物价数据才证明了目前通货膨胀不是主要问题。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坚持对中国宏观经济做系统、持久的观察和分析的人来说,拒绝所谓通货膨胀风险与经济全面过热的分析不是从5月份开始的,发现所谓通货紧缩的阴影也不是自5月份开始的。就CPI而言,从2004年10月份其环比就开始下降,但同一时期货币政策一直在收紧。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货紧缩的风险其实早就存在,只是被忽视甚至被误导,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宏观经济讨论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误导就是对中国CPI指数编辑方法(包括统计口径)的批评。一些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的CPI统计测算体系本身存在较大缺陷。尤其是把居民的购房支出在统计上人为地划归非消费性支出,使房产销售价格没有直接进入现行CPI的统计范畴,这显然不适应现阶段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化及今后的趋势,而以此测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肯定明显低估了中国的实际通胀水平。一些研究者也认为,价格上涨最快的消费支出项目没有包括在CPI中,比如民众教育消费、医疗保险、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中的物业管理费、房租、购房等大项都没有包括在CPI中。还有研究者认为,在统计分类中,“居住”一项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水电费等,而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后的最大的居住支出――购房却基本未被包括在内,从而CPI未充分反映近年住房价格的大幅上涨,低估真实通货膨胀。

这些批评部分来自于对现行统计方法的不了解。其实,只要简单查一下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就可以知道,在CPI的小类“娱乐教育文化”中,有教育项,其中有学杂托幼费;在小类“居住”中,有建房与装修材料,租房,自有住房,这些项目都和住房有关。由此可见,上述关于CPI没有考虑住房消费和教育消费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实际上,CPI不仅包括房租,还包括建房和装修,甚至包括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成本。

批评CPI没有包括购房价格,并认为是低估通货膨胀原因的观点,则是一个基本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方面的错误,需要加以解释和澄清。其实,中国目前计算CPI没有包括购房价格,只包括租房价格,是符合国际通行的统计实践的。

为说明计算CPI的国际实践,首先来看美国的计算方法。美国负责CPI计算的机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其出版的一个方法论手册(BIS handbook of methods,1997)中的第17章就是CPI计算方法,它明确写到“房屋、古董、收藏物的购买被看作是一种投资支出,而没有包括在CPI的计算中”。

六个国际组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国际劳工组织和欧盟统计局2004年联合出版的CPI计算方法手册,规定了CPI核算范围,其中写到“住房不是耐用消费品(家具、家庭设备、车辆是耐用消费品),因此作为固定资产处理,而不是作为消费品处理,所以不包括在CPI的范围内。但是住房服务要计算在内,无论对自有住房,还是对租房的房客都要作同样处理。”――这就是在CPI统计中既要计算房租,又要计算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成本的根据。这个手册涉及了现行CPI计算原则的经济学原理,即在所谓资本品(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格和其提供服务的价格之间,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其中的道理。假定某工厂需要某种工具,它实际上有两种方法解决:一是租用,按小时(或任何时间单位)支付租金;二是购买,按购买价格完成交易。因此工具的提供存在两个市场。再假定市场是完全的,那么该工具的购买价格应该等于未来应该支付的所有租金的贴现值之和。住房也是一样,可以租房住,也可以买房住,两者的关系与前一个假设是一样的。

这里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就是著名的“租赁价格”概念,或称为“资本成本”。哈佛大学乔根森(Jorgenson)教授提出的这个概念构成了现代“资本计量理论”、“投资行为理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理论”、“财政政策分析理论”、“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增长理论”、“一般均衡模型”等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基石。

为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这一概念的印象,可以再提一下资本成本理论与托宾的“Q理论”之间的关系。“Q理论”是托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贡献之一。2004年10月,笔者在哈佛大学当面问过乔根森教授:“您的资本成本理论与托宾的‘Q理论’之间主要区别是什么?”他回答说:“这两者的惟一区别,是托宾因此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我因此什么也没得到。”

上述“租赁价格”概念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目前的一些房地产价格方面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人们在解决衣,食,住,行中的住的问题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租房住,一种是买房住。因此就形成了两个市场,一个是租房市场,一个是买房市场。如果假设人们买房完全是为了自己居住,并存在购房抵押贷款的金融安排,同时两个市场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那么租金和购房抵押贷款的月供之间应该是基本相等的。

第4篇

一、巧设方程解答利率试题

例题1:(2010年浙江卷第26题)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现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A 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到甲国

B 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 “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D 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数学巧解:这类型题目如果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去思考,就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假如用数学方程知识求解的话,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如我们不妨设投资者投入的货币量为x,在甲乙两国的投资收益可得出如下的结果:

甲国:X·(1+1%)=1.01X

乙国:X·(1+3%)(1-2%):1.0094X

甲国投资收益为1.01X,大于乙国1.0094X,所以答案应该选A。

点评:经济学试题中涉及数量关系的题目一般不是很复杂,至多只是初等数学的难度,考生之所以感觉题目难度大,是因为考生不习惯在经济学环境中解答数学题目,如果单纯从数学角度考虑,考生反倒容易解答。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妨把经济学试题数学化,还原经济学题目的数学真面目,帮助考生解答经济学试题的涉及数量方面的题目。

二、巧用代数转换解答汇率试题

根据表l数据计算判断,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A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 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

C 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

D 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

数学巧解:仅从数据上看,无法准确判断出欧元对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若巧用代数转换(若A=B,B=C,则A=C),把它转换成数学问题,题目就很容易解答出来了。根据图表的关系,可得出:

(1)2008年2月12日:

1欧元=1.46美元,1美元=7.18元人民币;那么1欧元=1.46×7.18≈10.48人民币

(2)2008年7月14日:

1欧元=1.59美元,1美元=6.83元人民币;那么1欧元=1.59×6.83≈10.86人民币

比较两组数据即可得出:欧元兑人民币多了,人民币贬值,欧元升值,有利于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商品,答案选C。

点评:涉及利率、汇率、个税等方面的知识,借用一定数量关系来表达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命题者思考的命题角度。经济学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是命题的一个新变化,这种命题的特点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应该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然而,引用数量关系仅仅是手段,考查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才是目的,因此,考生仍然要以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准确掌握为重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三、巧用正反比例函数解答价格试题

例题3:(2008年全国卷I第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 12元

B 12.5元

C 18元

D 18.75元

第5篇

所谓无套利均衡分析,就是假设现今市场还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且其中存在着无风险的套利机会,通过这种套利力量的应用,则能够帮助市场在原有不均衡的情况下重新归于平衡。而当市场在该种作用下回到平衡时,原有的套利机会就会随之消失。而对于现代金融学中的无套利均衡分析来说,其则是1958年国外在公司价值同资本结构关系的MM理论进行研究时所提出的。在该种理论中,其提出了如果市场条件情况较为理想,那么市场所具有的价值同其自身的利润流则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同其所具有的分工政策以及资本结构并不存在关系。通过这种理论的提出,人们则能够对公司价值的创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在该理论中,其也较为明确的说明了通过权益重组以及负债的方式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则能够在帮助企业获得在税收方面优势的同时对原有的交易成本起到良好降低作用,并在对不同方面利害关系进行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帮助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

无套利均衡分析的应用意义

对于无套利均衡论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现今社会金融理论的精髓所在,通过对该原理的良好掌握,则能够帮助我们对其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架构进行更好的认识与理解。

反映了金融资产本质。对于投资者来说,其之所以对一种类型资产进行了投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该投资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收益,而这种预期的收益则同其在现金流方面所具有的可预测性具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即这种可预测性就是现今公司资产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从这个角度方面看来,金融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就能够称之为一种未来可以预期的现金流,而金融资产作为一种利益的合法请求权,也正是对未来预期现金所具有的一种请求权。而当投资者对其中一项金融资产产生了购买行为时,就能够从资产中对这种请求权进行了获得。而从基本经济学原理我们则了解到,任何一项金融资产,其所具有的价值是同其预期现金流之间的价值等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其资产进行支付的行为以及支付的价格则同其所具有的现金流价值是等同的。如果某一项金融资产在预期方面并不存在相关风险,那么当投资者对该资产进行购买时,该价格就能够称之为该资产的均衡价格,或者说是其所具有的真实价格,而对这种资产提供交易场所的市场就处于无套利均衡状态。

现代金融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在现今金融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研究方式上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最终实现了金融理论的突破。对于现代金融理论而言,其在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一个特征就是其在无套利均衡关系中为公司资产所制定的研究方式上。而对于这种无套利假设来说,其也是之前我们提到过MM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从该项假设中对相关产品的定价行为进行得出,则能够帮助我们在对相关论证方式进行大幅度简化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具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从这个角度我们则可以了解到,通过该无套利理论的出现,则表示着现代金融学已经从传统经济学中独立出来,并能够成为今后金融领域对其一系列成果进行研究的一项重要手段。

贯穿金融理论的主线。对于现代金融研究理论来说,相关行业人员对其进行研究的一个核心就是金融市场的交易或者运营情况,其主要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一,为有效市场理论;第二,为资产资本定价理论;第三,为公司金融理论;第四,为风险收益评估理论。在这几个部分中,最为关键的一项问题就如何对具体金融资产进行定价,而这也正是我们开展相关金融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与前提。在对资本进行科学定价之后,才能够帮助我们能够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开展投资工作的决策。对此,我们则可以了解到,在金融交易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能够对金融工具在观察、了解之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价,而无套利均衡理论也正是基于其所具有的这种特点而始终贯穿到了金融理论研究之中。

无套利均衡在定价中的应用

对于无套利均衡理论来说,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具有以下方面:首先,能够推动包括期权市场在内的衍生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其次,能够对风险债务进行估价;再次,能够对经营决策活动进行评价;最后,能够对币值波动进行分析。

在现今的商品市场中,如果两种能够相互替代、且功能相同的商品在定价方面有所不同,就会出现套利现象。而当品质、规格都完全一致的商品如果在市场中具有不同的价格,那么套利者就会对定价较低的商品进行购买,并将其销售到定价更高的环境之中。对于这种货物的买进、卖出来说,其都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完成的,可以说无论是在哪一个市场中,货物的价格都能够在没有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就使得套利者在不具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对利润进行获得。目前,ATP基本的思路就是能够对套利定价模型进行建立而给出在一定风险下满足无套利条件的资产的收益率。在这种收益率情况下,投资者仅仅能够获得其在无风险情况下所具有的收益,而不会存在这之外的额外收益。而在通过套利定价理论对套利情况实现交易时,则可以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于因素的选择,即通过统计方式的应用对某一时期内对证券收益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选择;其次,需要做好敏感度的估计,这其中需要对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应用;再次,是风险溢价估计;最后,则通过对套利机会的寻找开展套利交易。

第6篇

关键词:德育课 考核方法 改革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传统的德育课学生考核方式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而德育学科的学科特点,更讲究的是“知、情、信、意、行”5方面的和谐发展,不但要求学生了解有关法律、道德、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职业、法律、道德、经济、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来明确正确价值取向、思索社会热点问题、指引自身发展方向。笔者结合自身对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考核的一点探索和尝试,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价主体三个方面小议德育课考核方法的改革。

1 考核方式:鼓励多样化

除传统笔试试卷试题类考核外,写材料分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表演、面谈等都越来越多的成为德育课的有效考核形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与内容日趋丰富的德育课程相辅相成,必然要求打破试卷测评的单一方式,做到卷面考评与师生平时观察相结合,鼓励更为考察学生能力运用的新颖方式。

传统德育课评价常以笔试试卷考查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分出分数、等级。特别是传统的期中期末考核往往以试卷测试为主,学生只要掌握知识点,考前突击,就能获取高分。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一年半载,“成果”就集中在用时1~2个小时的考试上,教师通常只能依靠最后一两道主观题分出分差,同时客观题分值过大也会降低学生作弊难度。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材料分析、小论文、调查报告类考核方式以往在课后练习、单元测验中经常使用,针对专门问题往往效果较好。大作业通常可以采取阶梯式提问,参照高考材料分析题方式,采用经济、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新奇感,参与感。与之配套的批改则可放宽尺度,对符合立意的新观点给予鼓励,突出对事件的客观、全面、理性分析,合理联系书本所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独立创新意识。

小组活动、辩论、表演也是新颖、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比如笔者展开的“学生绘制校园周边生活地图行动”(针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部分)、“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及实施”、“校园部门大探索”(针对我国的基层管理部门部分)都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踊跃完成。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各抒己见,运用现场采访、影像资料等方式,做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同学们很有参与感、成就感。

对以知识检测为主的考核,除闭卷笔试外,还可以辅以辩论、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紧张、热烈、充满挑战的氛围中完成测试。对较为抽象的规律、原理则可采用表演、演讲等方式,学生在表述表演的过程中还能二次加深认识。

2 考核内容:由知识强化转向能力培养

改变“知识本位”,确立“能力中心”,是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共识。德育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也必须围绕考查能力来展开。在考核内容上,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运用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水平。

德育考核注重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合理因素,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完成成果,体现能力。如笔者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后,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说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学生实际陪同父母共同办理低保手续,行胜于言,自己也受到精神触动;有学生收集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等的图片、故事,突出前后对比变化,详实有据;更有学生采访五保户、了解领取国家助学金等等,贴近现实,有真实感。

现行的考评过于偏重对知识的考核,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往往只考虑年级、层次的不同,而很少考虑专业类别的差异。我校虽都是建筑类专业,但不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要求均有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不仅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更要“因材施考”。以笔者一次开放性期末考核为例,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观察、检测、分析和形成报告能力的特点,布置给该专业学生的任务是:调查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政治理论分析、撰写小论文;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美术设计和电脑编辑能力,即要求该专业学生就某一经济学原理制作一份思路清晰、排版美观的电子经济学小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要求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缜密认真,作业要求该专业学生组织蕴含社会学原理、符合我国实际的“小品演绎”、“辩论赛”等。实践证明,这类凸显专业特色的差异化考试有效融通了专业课和德育课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且强化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3 考核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

学生、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都可以参与到德育课评价中来。评价主体多元化是考核形式多样化和考核内容能力化的必然要求。《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中指出“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可见,评价主体绝不应该仅限于德育课教师,家长、学生和教师都应该参与评价体系,特别是组织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自评和互评。

具体到实施层面来看,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考核方式中学生自评与互评效果较好,评判的过程中还能加深印象,二次学习。主观性较强的材料分析、小论文等考核方式则需要老师进行事前专门考核培训,确定评阅标准,传输解题思路,经过训练后也能较好地完成互评工作。学生充分参与自评互评,能消除考核神秘感、增强其重视性,体现考核的公平、客观。

要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传统做法,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在考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给学生提供自评互评的机会。班主任,其它课程教师以及家长等都来参与评价,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公正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核是整个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应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出既符合新形势下课程、学生要求,又具备现实教学可操作性的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家颐.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改革与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

[2]金华兴.中考政治开放性试题的分类与特点[J].政治课教学,2002(03):35.

[3]宋公志.我是怎样让学生喜欢上德育课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64.

[4]叶永鹏,许启新.职业院校德育课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39.

[5]罗芳芳.中职德育课考核模式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9(20):11.

[6]教职成[2008]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Z].

第7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58-02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任务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的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关系,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分析;贯彻平等就业机会原则;聘任员工;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确定报酬和福利;处理员工与劳资关系。

2 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学科。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假定的基础上的,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在理性假设前提下的经济学基本理论还是存在解释力的。以下我们将利用这一理性假设前提下产生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解析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

2.1 人力资源规划分析与劳动力市场信息

人力资源规划和分析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分析以及信息和评价系统。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经理人员需要预计未来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多项因素,以确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制定对应的管理性政策。劳动力市场给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的是大量的市场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必备资料。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往往并不是完备的,往往会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而不能做出最好的决策,甚至做出相反的决策。

2.2 平等就业机会原则与效益最优

平等就业机会原则实质是主张在所有与就业有关的活动中,每个人都应受到平等的待遇,对所有受平等就业机会法规保护的人们来说,法律将保障他们不受非法歧视。企业是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集体,企业只有在拥有了市场竞争力之后,才能获得经济利润,最终才能实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但是企业效益不等于社会效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时是一对矛盾的双方。企业应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在纳税之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2.3 聘任员工与资源合理配置

聘任员工指选择适合标准要求的相应数量的人员,来填补企业的岗位空缺。在人员选拔过程中,应特别注重选择最符合要求的员工来填补企业的岗位空缺。企业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恰当的选人、用人才能圆满地实现企业预定目标。员工在企业的不同时期的工作效率、创造力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很多人员的流动。这就要求企业考虑到这一点,合理配备人力资源,调整其结构。

2.4 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工具。企业管理者们可以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比如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挑选、培训、评估、薪酬系统等,来吸引、确认和保留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在职务不断演化和改变的环境下,为了适应技术的变化,企业就必须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培训。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实际是对员工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2.5 报酬和福利与激励机制

报酬就是通过薪金、奖励和福利等方式来报答员工。就工资而言,经济学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企业在工资制定问题上,应当考虑到工资变化带来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制定工资则应该考虑到上述两个效应的影响,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而应当是恰当的水平。

合理的、良好的报酬和福利对员工而言是一种激励。激励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但它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即不平等。而效率与平等原本就是一种取舍关系,企业要想让员工保持高的工作效率,在报酬和福利方面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作为一个运转的集体,某一个人的高效率工作可以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可以在集体运转的这一环节带动其他环节的运转,这样整体的运转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2.6 员工及劳资关系和博弈

员工与劳资关系主要包括健康、人身安全与财物安全、员工权利与人力资源政策、工会与资方关系。如果员工和企业双方都想联手共创繁荣,那么管理者和员工就必须卓有成效地处理双方的关系。员工或是工会与企业实际上都是一种博弈关系,双方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往往博弈的结果是需要双方维护一种均衡。

为促成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关系,企业还必须保障员工的各种权利。另外,为了使员工如同管理者那样准确地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企业还必须制定、传达和不断更新人力资源政策和规则。在有工会的企业中,企业应重视和处理好资方和工会的关系,避免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决策时做出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的选择。

3 关于更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思考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总的目标是尽可能拥有高素质的员工,以使企业得以保持竞争优势;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主要侧重与这一总目标有关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根据一项全国性的调查,人力资源经理们最为关注的目标是生产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下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思考的方向。

3.1 充分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

人力资源分析要求具备各种有关的信息资料、通信系统和评价体系,它们是从事协调人力资源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掌握了充分的市场信息,才能在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错误选择。因此不仅企业的产品需要面对市场,了解市场,人力资源管理者同样需要面向市场,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在信息相对完备的前提下做出最佳的决策,同时也可以降低错误决策带来的成本。

3.2 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考虑企业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最优化,而不仅仅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给社会带来负效应,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无论是一个产权多元化的公众企业或是一个产权单一的私营企业,它都要既为投资者即它的股东着想,也要为它所存在的国家、社区和消费者着想。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这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企业,这个企业所在的社区和国家才能真正的发达繁荣,而这个企业才可能获取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3.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招聘工作是劳动者与企业双向选择的过程,甚至员工在企业任职期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选择过程仍再继续。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应当寻找最适合于相应岗位的员工,只有员工和岗位需求相匹配,从公司角度而言可以在相应岗位环节配合其他部门工作,使公司协调发展,从员工角度而言,员工可以人尽其才。同时企业应当合理配置人员的结构,充分考虑不同时间段的员工的创造力问题,适当调节人员在工龄上的结构使不同阶段员工都发挥出自身优势。只有在人员结构上互补,整体的工作效率才能达到最好。

3.4 重视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更注重对其进行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与技能,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岗位轮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均成为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传统的院校培养、企业使用或企业自己培养、自己使用的方式转变为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而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往往能更快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

3.5 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企业运营过程中,当单纯的制度机制不能满足经营发展的需要时,我们便要通过企业文化来弥补。激励机制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便是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来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并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发展留人”,最终促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使企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要使职员永葆青春、尽心尽力,构建整体的激励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定编定岗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阶层、不同部门、不同个人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使员工能保持高效的工作热情。

3.6 平衡企业与员工和工会组织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中所有的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从实际工作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协助管理人员合理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确保人事匹配、即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其和睦相处,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员工的利益问题,企业和员工及工会是可以通过相互的合作实现双赢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都需要优秀的企业去支撑和引领。企业在发展中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中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问题,也就是企业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和企业绩效关系的中间变量。人力资源只有在与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时,才是有效的。即拥有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要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的整体目标,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使人才这一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L马希斯,约翰H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重商主义 新重商主义 保护性货币政策 演进 现实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或称重商制度(Mercantile system)是西方经济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渊源和始祖。为适应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15世纪的西欧在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发展的历史契机中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并在16、17世纪大为盛行,到18世纪下半叶逐渐衰落。对重商主义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国富论》出版前的17世纪。18世纪的詹姆斯・斯图亚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也发表了对重商主义的重要见解。这些研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当属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四部分对重商主义体系的抨击。此外,法国的让・科尔贝、美国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等均从保护民族利益和发展民族经济的角度出发,对重商主义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做出了重要探索。19世纪的保护主义,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的新重商主义与策略性贸易理论及当今的保护性贸易与保护性货币政策均为重商主义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重商主义的性质及基本经济观点

(一)重商主义的性质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一系列深刻变化的产物,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重商主义是一种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体现了这个新兴阶级力图积累货币金银,并要求国家对工商业活动给予保护的愿望。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是用行政措施,由国家干预经济以吸收来自外国的货币,限制本国货币外流,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二)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观点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重商主义把财富和货币混为一谈,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一切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把货币的多少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重商主义认为除了靠开采金银矿藏外,就是通过对外贸易的多卖少买或多收少支来获取贸易顺差,积累货币财富。

2.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观。重商主义认为要获得贸易顺差,必须由国家来干预经济,用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实现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致富。“科尔贝主义”是重商主义的典型代表。科尔贝是法王路易十四的重臣,他以巩固中央集权和整顿国内经济秩序为目的,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改革,积极向海外拓展,动用国家行政力量干预和组织经济活动,推动法国工商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科尔贝的政策奠定了法国在路易十四时代的繁荣基础,并对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3.重商主义的贸易观。重商主义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金银的狂热追求。为了获得财富,生产劳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通过对外贸易垄断、高关税和其它贸易保护手段取得贸易顺差是重商主义贸易观的本质所在。重商主义鼓励出口,不主张进口,尤其是进口奢侈品;鼓励货币输入,禁止货币输出,强化货币管制和对外汇交易的管理。

重商主义及其保护性货币政策的历史演进

重商主义经历了古典重商主义和新重商主义(Neo-mercantilism)时期。古典重商主义又被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对重商主义历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保护性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有助于在贸易保护主义传统之外,从另一个角度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的认识。

(一)古典重商主义及其货币观

1.古典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早期重商主义一般指15到16世纪中叶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欧重商主义。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作“重金主义”(Bullionism)或“货币主义”(Monetarism)。认为所有的购买都会使货币收入减少,而所有的出售都会使货币收入增加,于是在这种对贵金属异常珍视的财富观念下,政府采用极其严格的办法管制金银,限制黄金白银的外流。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马林斯认为,国家应该严格禁止金银出口,对货币严格管制,加强对外贸易和外汇交易的管理。如果一国的通货跌落到铸币平价以下,就会引起货币外流,从而导致本国物价下跌,财富水平下降。因此必须采取必要行政手段,调节汇兑平衡。

晚期重商主义大致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他们认识到货币的资本职能,认为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不断的使其增值,主张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货币财富积累的目的。晚期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作“贸易差额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属托马斯・孟。孟在其《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对贸易差额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他建议金银可以输出,通过金银输出购买国外廉价的原料,经过本国制造后再出口制成品,制成品价格高于原料成本,从而可以获利。如果金银输入的过多,反而会导致本国物价上涨,出口下降。货币应投入流通,应准许货币输出,输出货币也是增加财富的手段。

2.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强调货币积累的必要条件是对外贸易中金银货币收支的入超。为此,政府鼓励商人在出口产品后,尽量从国外运入贵金属和外国货币,以积累国内财富。这种用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控制货币的国际流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标的主张被叫做“货币差额论”。英王爱德华四世在位时就制定了输出金银为大罪的法令;此外,他还颁布侦查法,派专人记录外商的每笔交易,以审核和监督外商是否把货币带到国外。

3.古典重商主义的货币贮藏论。对于通过贸易积累货币的目的,除了更多货币意味着更多贸易和更多就业的见解外,也有观点认为货币是一种价值贮藏手段。持此观点的早期货币数量论者认为,货币既是一种交易中介,也是一种贮藏手段。国家获得更多货币既有改善贸易的动机,也有谨慎动机。在战争不断的欧洲重商主义时期,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在国内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歉收或其它意外事件时,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新重商主义及其货币政策

18世纪下半叶,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古典重商主义被新的经济思想取代。对于重商主义失败的原因,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持有这样的观点:“重商主义失败的原因既有思想上的也有国内政治压力,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以往的重商主义是一种行政方面的失败”。即便如此,重商主义在后世不断的以新的表现形式持续存在着,如果把19世纪以前的重商主义视为“旧”重商主义,那么近现代重商主义则可称为“新”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复活。在亚当・斯密批评重商主义思想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英国关于自由贸易和国家干预的争论与斗争从未休止。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面对德国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竞争,在英国存在不久的自由贸易受到质疑。一战前,在民族感情升温和国际形势促动下,新重商主义政策逐渐在英国得以复活,他们主张恢复重商主义,关注共同福利。德国的李斯特倡议保护德意志的民族工业并主张国家在国内经济基础中的干预。美国胡佛政府的新重商主义思想则体现在对美国进口的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征收高关税和对国内工业进行关税保护。

2.新重商主义的特点。琼・罗宾逊在二十世纪对什么是新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的特点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罗宾逊认为新重商主义可以通过大公司的行为来实现。国家的竞争变成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实力强大的大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规则,改变了市场秩序和经济交易的行为方式。新旧重商主义在加深债务人的贫困程度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在不完全竞争甚至垄断的国际市场机制下,强国通过他们的大公司垄断国际产品的定价权,攫取了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利润。罗宾逊对新重商主义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此时美国崛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形成,新重商主义正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动机。

3.新重商主义的货币金融政策。新重商主义是建立在金融实力基础上的。经济强国在自由贸易的掩护下,通过制定各种货币金融政策控制国际资本市场。新的投资工具、衍生金融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金融领域成为最具吸引力也最具投机性的高风险地带。大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和相互持股集中资本。所谓的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其实只是为大企业及其代表的强国提供的获取利益的平台。与古典重商主义相比,新重商主义国家更多的运用汇率手段,由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汇率、利率以取得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

重商主义保护性货币政策的当代现实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商主义在当代表现出重视货币手段,操纵货币政策的特征。重商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的保护手段:即由单一的关税、配额等保护性贸易政策转向卫生、健康、安全、环保和货币领域的全面保护。当前国际经济领域出现的保护性货币政策为特征的重商主义被视为重商主义的第三次浪潮。

(一)货币操纵

货币操纵是指一国利用其对本币汇率的定价能力,对本币汇率调低或调高,使货币朝着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流动。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二战后金本位制度的瓦解、牙买加体系的形成和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确立,为这种通过货币操纵累积财富的重商主义政策提供了可能。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是货币跨国流动的基本途径。一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带来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利用行政手段对汇率进行调整,以本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以实现对国际货币资本的吐纳。

(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

为应对次贷危机,刺激国内经济复苏,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推行零利率或接近零利率的政策,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发行货币增加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困境,改善了美国的贸易逆差现状。但同时带来的是国际热钱的流动,国际投机的盛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输入型通胀的抬头。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人为的通过贬值本币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难怪有些学者认为美国乃是最大的货币操纵国。

(三)中美贸易不平衡

中国的贸易顺差地位引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不满,认为是人民币价值的低估致使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出超,因而主张将中国列入货币操纵国,向中国施加对人民币进行升值的压力。这些国家认为贸易逆差是有害的,只有顺差才是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此种论调是典型的新重商主义观点。美国拥有的是技术优势,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是大量廉价商品,不仅缓解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而且有助于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核心竞争产业的发展。中国的贸易顺差集中在商品贸易领域,而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却是最大的顺差国。

(四)保护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新重商主义在当代主张通过贬值本币汇率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贸易顺差的观点只停留在表面。日本政府自2012年底以来推行的日元贬值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电子、机械等产业出口盈利的增加,但作为农产品的进口大国,受到日元贬值的影响,日本农副产品及蔬菜水果的价格不断攀升。本币的贬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出口的增加,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本币贬值会造成原材料进口成本的上升,成本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制成品价格,将会给国内外消费者带来沉重负担。此外,对货币价值的人为操纵还会导致国内生产资源的错配和资本品的错误投资,市场的资源配置规律遭到人为的破坏。一旦这种错位出现,对其进行再调整的过程必然给国内经济带来新一轮衰退效应。

参考文献:

1.[瑞典]拉尔斯・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梅俊杰.论科尔贝及其重商主义实践[J].社会科学,2012(12)

4.[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2

第9篇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估值技术; 可理解性; 可靠性

一、引言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必须具有“国际标准发音”才能行走于世界。公允价值计量是当前及今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种重要“国际音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为我国企业进入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和进行国际贸易创造有利的条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从1998年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直接提及“当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增为资本时,该非现金资产和转为股权的部分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开始启用,到公允价值滥用引起的会计舞弊案件频发导致2001—2005年间的回避,再到2006年至今的重新应用,无不与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和WTO对我国会计标准的要求有关。这“一波三折”的经历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采用遵循了适度、谨慎的原则,也充分说明了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不能只讲“方言”,必须具有“国际标准发音”才能让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在协调国际贸易争端和进行跨国融资时起到更好的作用。

“公允价值”一度被认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饱受责难。2008年12月底,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向国会提交的“关于调到市价会计的研究”(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报告中坚决捍卫了指导公允价值计量的SFAS 157。SEC的调查认为,总体上投资者认为当前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尤其是联系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增加了其可获取的信息质量,不应被其他备选计量基础所取代,但同时指出,应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当前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问题,尤其是涉及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估计的问题。公允价值是一项计量技术,既可以用来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也可以被公司管理当局用来造假扭曲会计报表。相对于美国,我国采用公允价值的时间较短,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更容易被误用和滥用。一个概念、一项技术欲求为多数人所掌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穿插着传播、学习、研究、开发和试用等阶段。我们需要的不是回避,不是讨论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问题。

二、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与公允价值级次的关系

公允价值“层级理论”最早出现在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 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联合开发的“企业合并”项目中。为了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及其有关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FASB在2006年的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输入参数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参数:计量日,主体准入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不需调整。第二层级参数:第一层级以外的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参数,包括:a.活跃市场上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b.非活跃市场上相同或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c.报价之外的可观察市场参数;d.参数主要是从可观察市场数据中获取的,参数与可观察市场数据相关联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了可观察数据的证实。第三层级: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的参数。在IASB 2009年5月的《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ED)中,对输入参数的规定,除了个别用词方面的差异,都与SFAS No.157类似。按照不同层级的输入参数确定的公允价值属于不同的级次。根据第一层级输入参数(未调整)计量确定的公允价值为第一级次(最高级次),可靠性最强;按第二层级输入参数计量确定的公允价值为第二级次;按第三层级输入参数计量确定的公允价值为第三级次(最低级次),可靠性最弱。如果公允价值计量使用了不同层级的输入值,则由此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整体属于哪一级次取决于对计量整体具有重大意义的最低层次输入值。例如使用收益法中的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使用第二层级的可观察输入值,但需要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进行重大调整,那么所得出的公允价值属于第三级次。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规定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当不存在活跃市场(即无法取得第一层级的活跃市场报价)且无法参考最近市场交易中的价格或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即不满足第二层级的条件)时,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无论是SFAS157与《公允价值计量》(ED),还是我国的会计准则,都将公允价值划分为明朗的三个级次。一般情况下,使用估值技术得出的公允价值属于哪一个级次,依赖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使用的参数,输入参数与估值技术的选择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与估值技术的选择密切相关。

SFAS157与《公允价值计量》(ED)都将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作为公允价值的基本估值技术。在SFAS157《背景信息和结论基础》中,FASB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同时采用多种估价技术并不是恰当的,或者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所以FASB最终确定采用单一方法,同时也对这三种估值技术的层次问题作了规定,如果应用这三种方法估计出来的公允价值出现差异时,市场法优先于成本法,成本法优先于收益法。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三种估值技术也应被划分为三个层级。而在《公允价值计量》(ED)中认为,公允价值要采用特定情况下公允价值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估值技术的层级。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单一的估值技术是比较适当的(例如当使用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估值)。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使用多种估值技术更为合适(例如对一个现金产出单位进行估值的情况)。如果使用多种估值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应当对所有结果进行评估,适当的情况下还应根据这些结果所表明的估值范围的合理性对其赋予权重。我国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但并没有明确估值技术的使用问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选择问题关系到公允价值计量目标的实现,在不同的条件和场合下,应选择最适当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尽可能地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2.成本法的运用原则和前提条件

成本法的运用源自“贡献原则”和“替代原则”。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Eugen Bohm Bawerk)在《资本实证论》中论述了“生产费用论”的局限性,“事实上,人们说成本规定价值,这是正确的。但必须认识到这一‘规律’所能适用的范围和它的理论根源……只有在恰当的时间内可随意通过生产而取得替代品的这一范围内,它才是有效的……成本规律只有在物品可以‘随意仿造’或者‘自由制造’的情况下才有效。”但也恰当地说明了成本法的运用原则和前提条件。

“贡献原则”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的某一构成部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其他相关的资产或资产整体的价值贡献,或者根据当缺少它时对整体价值下降的影响程度来衡量确定。贡献原则要求在对一项资产估值时,从该资产“在用”的角度而不是从“交换”的角度出发,考虑该项资产在整体资产构成中的重要性,不能孤立地确定该项资产的价值。从成本的角度讲,“替代原则”是指在市场上,卖方资产的价格是否被买方所接受,取决于买方获得或构建一个可比效用替代资产的成本,并根据资产的陈旧贬值予以调整后决定。当市场参与者决定是否替换一项正在使用的资产时,不愿意为该资产付出比更换其服务能力所需成本更高的金额。由于成本法下需要根据资产的陈旧贬值程度对市场上替代资产的价格进行调整,因此运用成本法对资产进行估值的前提条件是:

(1)资产处于“在用”状态;(2)市场上有“类似用途”资产或构建“类似用途”资产材料的报价,类似用途的资产能够替代待估值资产与其他已安装资产一起持续使用;(3)有可利用的历史成本资料,能够对估值资产的状况进行判断和可靠计量,包括资产的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技术)贬值以及经济性(外部)贬值。

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成本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市场上有“类似用途”资产时,企业可以采用功能价值法估计资产的重置成本。功能价值法是选择市场上与被估值资产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资产作参照物,根据资产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内在关系,由参照物成本推算被估资产重置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资产功能相同,购建成本也应相同”的假设,当市场上没有“类似用途”资产,但具有构建“类似用途”资产的物资、人力等的报价时,企业可以用重置核算法估计资产的重置成本。重置核算法是将重新取得资产所需的费用项目逐项进行计算并累加来估算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企业也可以利用历史成本资料,通过价格变动指数将其调整为计量日的重置成本,即采用物价指数法估值资产的重置成本。根据估算的实体性贬值(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形成的贬值)、功能性贬值(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耗)、经济性贬值(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资产闲置、收益下降等而造成的资产价值的损失)对重置成本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3.成本法的运用范围和级次

根据运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成本法只能适用于资产的估值,而不能用于对负债的估值。在对资产估值时,通常适用于以“在用”为估值前提的有形资产公允价值的估算,例如房屋、建筑物、自用生产设备等以自用为主的资产,或者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一些无法销售或变现的资产项目。如果有证据表明以出售为主的资产,如产成品、库存商品、预付货款等,其取得成本更能体现其真实价值资产的话,也可以采用成本法计量公允价值。

根据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其计量的公允价值直接来源于成本,一般而言,可靠性较市场法低。成本法通过市场上“类似用途”资产或“构建”资产的成本来计量公允价值,需要对获得的报价进行调整。正如庞巴维克所言:“人们说成本规定价值……它仅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它并不能使受它支配的产品的价值很严格地和成本相一致……时而在这一边波动,时而在另一边波动。”根据成本法计量的公允价值一般属于第二级次,因为成本法的调整输入指数一般是根据成本得到的,是可观测的。但是如果需要不可观测输入值对成本进行调整,则由此得到的公允价值将降落到第三级次。根据成本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形成的原因及从属的级次如图2所示。

(三)收益法(Income Approach)

收益法是指采用估价技术把未来金额(例如现金流或收入支出等)转换成一个单一的现值,即公允价值取决于那些未来金额的当前市场预期所反映的价值。

1.收益法的理论基础

“效用价值论”和“资本价值理论”奠定了收益法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基础。英国早期经济学家N.巴本(Nicolas Barbon)是最早明确表述效用价值观点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无用之物,便无价值。英国经济学家W.F.劳埃德和德国经济学家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等提出的边际效用论从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估价引出价值,认为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纯粹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庞巴维克在肯定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在其著作《资本实证论》中创立了资本价值理论,明确提出了“凡给予我们相当永久性收益的物品,我们就根据这种收益给它们某种‘资本价值’。我们估计它们的价值等于能按当时的利率在同样长的时期内生产同量收益的货币资本。”菲歇尔(Irving Fisher)继承和发展了资本价值论,进一步为收益法奠定了基础,他指出,“资本价值必须由其估计的将来净收入来计算”,“要使每个人能对他所愿意支付或接受的作出合乎逻辑的决定,他必须知道:关于这一物品所将提供的将来利益的价值,与将这些将来价值经由贴现变为现在价值所根据的利率。”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购置或投资一项资产时,不会愿意支付高于他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他带来收益的货币数额,这正是收益法的基础所在。

2.收益法的运用原则和前提条件

根据收益法产生的经济学基础,收益法的运用原则主要是“预期原则”。预期原则是指在估值过程中,资产价值可以不由过去的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决定,而由未来收益的期望值决定,资产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能为其所有者或控制者带来的预期收益量的多少。一般来说,一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等于该项资产未来预期能够获得的一系列收益的现值之和,一项负债的公允价值也应等于未来预期一系列现金支出的现值之和,从而也就提出了运用收益法的前提条件:

(1)能够合理预测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及有效期限;(2)风险及其与时间等相匹配的折现率能够合理确定。

在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收益法估计公允价值。如果一项资产无法预测收益或收益很少且不稳定,或者无法合理衡量所有者承受的风险,则不宜采用收益法。收益法具体包括现值法和期权定价模型(如布莱克—斯克尔斯—默顿定价模型Black-Scholes-Merton、二项式模型Cox-Ross-Rubinstein、超额收益法等)。

3.收益法的运用范围和级次

收益法的估值技术不同,其运用的技术难度和范围也不同。在收益法中,现值法技术难度低,比较容易理解。如果资产或负债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能够可靠地预计,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在时间、风险等方面匹配的折现率,就可以采用现值法估计其公允价值。一般情况下,如果无法从市场上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也没有类似项目可供参考,在其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及折现率可以较为客观地预计的情况下,均可以采用现值法估计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如无形资产、金融工具以及企业整体资产的公允价值估价等。

相比较而言,期权定价模型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公式,是更加专业的估值技术。它们主要应用于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在内的新兴衍生金融市场的各种以市价价格变动定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以及其他形式的金融交易的定价。

收益法估值的公允价值既不同于由市场客观决定的均衡价格,也不同于成本法中“由因到果”(由花费的成本到价值)的一般做法,它是由“未来收入”这个“果”,来决定“当前资本的价值”这个“因”的。“乍看起来,这个说法似乎令人迷惑不解,我们通常认为在时间上总是先因后果,而不是先果后因……估价是人为的过程,含有预见在内,因为未来的事件预先就投下了它们的影子。我们的估价总是含有预期的性质。”因为如此,采用收益法这种由“果”到“因”的估值技术,不可避免地需要利用大量的估计和判断,这种输入值大多是基于有关市场参与者在给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可获得的最佳信息确定的,属于不可观察参数,人为因素过多,由此得到的公允价值大多属于第三级次,可靠性较低。根据收益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形成的原因及从属的级次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经济学理论是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存在的根源,均衡理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资本价值论等经济学理论分别为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下,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在不同的原则和条件下运行,导致了其运用范围各有侧重,计量所得公允价值的可理解性与可靠性也不同,从而也反映在公允价值的三个不同级次上。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今天,采用公允价值这种“国际音标”作为会计语言的一种“发音标准”已经成为大趋势。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更好地提高公允价值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其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就是:在充分了解各种估值技术的经济学原理、运用原则、条件和范围的基础上,规范和指导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使用和选择。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陈秧秧.美国SEC“关于调到市价会计的研究”报告评介[J].财会通讯(综合),2009(10).

[2] SEC.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R]. ,2008.

[3] 裘宗舜. 何必回避“公允价值”[J]. 会计之友,2001(7).

[4] FASB.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57:Fair Value Measurements[S].2006.

[5] IASB. Fair Value Measurement(ED)[S].2009.

[6]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 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 陈福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第10篇

一、经济学和管理学

以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标志,经济学作为一种“经邦济世”的学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有四个基本特征或基本条件: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所有的经济问题是以上述四个条件为前提的(郁义鸿、高汝熹,2003),因此,可以说经济问题也就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得到尽可能多的产出,需要考虑哪些商品是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分析社会需求、需求的数量、需求的层次性,需要考虑用怎样的技术来生产想要生产的那些商品,使得生产成本较低,也需要考虑怎样进行收入分配较为合理,以便在宏观和微观上产生最大的效率。“经济”的本来意义就是节约,以此作为方案取舍的标准,可以选择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总之,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核心是将稀缺资源配置以产生最大效益的问题,其目的是揭示一般的经济规律。

管理学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管理者对企业具体的环境进行分析,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形成计划,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并在生产中进行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这有四层含义:管理是系列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因此管理是动态的;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优化资源配置;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过程的矛盾和不协调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消除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尤建新,1999)。而管理学就是研究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学科。

可以看出经济类学科是研究宏观社会、或一般微观经济主体活动规律的学科,立足于社会和一般企业,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达到社会效果最佳。而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各种活动,以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的学科,它立足于企业内部,强调企业活动的过程。这说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立足点不同。

二、会计学属性的剖析

会计是一门计量企业管理活动的学科,牵涉的范围很广,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管理会计,一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广义的管理会计包括普通成本会计,普通的管理会计和现在意义上的高级管理会计,立足于本企业的日常管理,目标是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进行考察,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以便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因此它又是面向未来的会计,它所用到的大部分方法如普通成本计算法、普通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分析、资金预算、作业成本法等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是管理学的内容,因此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学科的内容,对此大部分学者都不持怀疑态度;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为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很多学者对财务会计的学科划分感到困惑。

广义的财会会计包括狭义的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只要分析了狭义财务会计的学科性质,其他学科的性质就迎刃而解了,会计电算化是狭义财务会计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审计表面上外在于狭义财务会计,但其实质是财务会计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鉴证,财务会计信息要使用,就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因此这几门学科只是狭义财务会计的延伸,它同属于财务会计学科,只要分析狭义财务会计学科的性质,就可以得到其他学科的性质。

首先,可以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和财务会计的立足点来考察。会计的发展是与企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早期的个人企业与合伙企业阶段,企业的投资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对外会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这一时期的会计实质就是管理会计。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投资者和经营者逐渐分离,管理者为了向投资者反映受托责任,向投资者提供各种经营管理信息,而会计方面的经营管理信息具有量化性,因此会计信息成了管理者向投资者提供的主要信息,当然在此时投资者直接控制企业,他还可以直接到企业了解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者向投资者反映会计信息也就没有那么迫切。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大,企业为了筹集生产所需要的资金,纷纷向银行借贷或者直接发行股票、债券,管理者除了向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外,也需要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管理量化的信息。为了给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相机干涉企业,会计信息成了投资者和经营者沟通的渠道。为了防止对信息判断的尺度不一致而出现争执,以及尽可能限制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造假,需要对会计信息建立一个标准,这就导致独立审计师和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出现。公认会计原则的出现意味着财务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成了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葛家澍,2004),可见财务会计的目标也是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活动,只不过是信息的接受者从企业的内部转到了外部,并且对信息反映的方式和方法做了规范,但这种信息的转换,以及这种对信息反映的方式和方法做出规范是为了考察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其目标一部分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接受了企业的信息后,就会利用所接受的信息做出利己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会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使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不是管理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原始目标,其原始目标是如实地以货币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即提供会计信息,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导致社会资源的趋利性流动。对财务会计的属性,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综合美国一些权威文献认为财务会计是一个历史信息系统,它有四个根本属性: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由公认会计原则(或准则、制度)对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进行规范;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引发的经济数据为会计处理的对象,最后产生反映企业的经营活状况及其结果的历史信息;财务会计和报告,正如它的名称所表示的,它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财务的(葛家澍,2007)。

立足企业说明会计活动的对象是企业,会计活动的边界是企

业,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活动结果的信息,面向市场则有两点含义,其一是因为企业是在市场中生存,企业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环境,离开市场这个大环境的会计反映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其二是财务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经济后果,能促使资源的趋利性流动;由公认会计原则(或准则、制度)对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进行规范则保证了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以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引发的经济数据为会计处理对象,产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结果的历史信息,则表明会计反映企业的管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学科,它立足过去,面向未来;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财务的则表明财务会计提供的是货币数量化信息。从这些方面来考查,财务会计属于管理类学科。

其次,可以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内容来进行考察。基本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目的是创造社会节约以及解决社会效率问题,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现代经济学两大分支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研究就业总量和失业率的变动、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研究经济的开放、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等,并以收入和就业为中心,因此也往往被称为收入理论和就业理论,而这些只是会计处理的对象企业运行时的环境;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主体和单个市场的活动,其试图建立关于这些单个经济主体行为规律的理论,来阐明生产者如何组织生产、消费者如何决定其购买的商品数量和商品组合,其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报酬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经济福利理论,而价格是其核心理论,因此它也被称为价格理论,这些是一般企业运作规律。而传统财务会计是考虑怎样提供企业管理活动量化的信息,它与收入理论、就业理论及价格理论没有什么关系,从这方面看,传统财务会计不是经济学学科。再从管理学来看,管理学是企业管理当局站在企业的角度,面对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行计划、组织,决策、控制等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管理的状况,为企业计划、决策提供信息,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当局,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组成部分,更属于管理类活动,为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服务,会计学研究的是如何真实地、可靠地反映企业管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学科。从管理学与经济学学科内容来看,会计学是管理类学科。

财务会计的基石是会计要素,有学者认为财务会计要素的定义借鉴了经济学概念,认为会计属于经济类学科,而不是属于管理类学科。但从财务会计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可知,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经济后果,财务会计要素采用经济学概念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管理活动的经济后果,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但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微观经济活动,任何管理活动都具有经济后果,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管理自身的活动是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研究收入、就业及价格均衡等规律不是它的主要问题,财务会计借鉴经济学概念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与经济事实相符合,正确反映企业管理活动,不符合经济事实的反映是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也无法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会计学学科的构建要大量借鉴并使用经济学知识,如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就借鉴了经济学的概念,对会计进行监管的制度、准则的设计也要符合经济学原理,对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要考评,这些都是为了在利用会计进行管理时要符合经济规律,但这些改变不了反映为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属性。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当前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经验会计研究,并对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收集各种数据,建立模型,然后应用数理经济的研究方法,对其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因此认为会计是经济类学科。诚然,用数理经济学研究会计问题确实是个热点,但这并没有改变其学科属性。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能丰富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并不能改变本学科的属性,经验会计研究的对象还是会计问题。事实上会计学的发展常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大量借鉴了金融学和投资学知识,社会责任会计借用了社会哲学方面的知识,新出现的法务会计大量引用了法理学方面的知识,除了会计理论的发展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之外,会计的应用也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这些借鉴和引用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促进了会计学的繁荣,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多角度审视会计,不借用其他学科知识发展会计,会计学恐怕会走向灭亡。

从以上分析可知,会计学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属于管理类学科,它既不是经济类学科,更不是介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一级学科,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面向市场,财务会计反映的对象企业管理活动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它反映的结果要符合经济现实。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目前许多财经类院校纷纷设立会计学院,使其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并列,因此应将会计学科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一级学科。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财经类院校开设独立的会计学院很大原因是因为目前会计专业是财经类院校的重要专业,其生源广,社会需求量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非会计类专业比较乐观,而且会计学科的涉及面很广,既涉及经济、管理类学科,还涉及法学、哲学等学科,能带动这些学科的发展,与这些学科形成优势互补,因此,为了突出会计学的重要性并促进其发展,很多财经类院校开设独立的会计学院。事实上我国存在特色的财经类院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外很少有特设的财经类院校,其通行做法是在大学中设立商学院,并在商学院下开设会计学专业,商学即中国的管理学,设立商学院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我国设置独立的会计学院并没有改变会计专业的管理类学科属性,事实上有些综合类院校因为学科门类齐全,为了便于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将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放在一起,如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但这些院校并没有否认经济类学科和管理类学科的非同类学科属性。

三、对我们的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 公物;行政供给;政府作用

本文从行政给付的实质和目的出发,认为公物是为增加国民的公共福利,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之需要,由行政主体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直接供公众使用的各种设施和物品。公物供给是行政给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也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

一、公物的经济学分析

主张公物应由政府提供,即公物的行政供给,是源于对公物的经济学分析。在讨论如何具体、有效、公正地为社会提供公物,我们不得不将公物的经济特性考虑进来。在此,我们不得不援引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一词,当然,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比行政法学中的公物要广泛得多。但无可否认,本文讨论的公物属公共产品,也具有这些经济特征。

经济学家们概括了公共产品的3个基本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指公共产品之效用为社会成员共享,亦即公共物品产生的效用是社会效用;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也从中得益,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不可能将那些未付费的人排除在外,即指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可共同受益。同时具备这三种特征的即称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公安、司法等,它们的数量较少。而满足纯公共产品3个特征的一个或两个,即为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构成公共产品的主体,如学校、高速公路、医院等等。[1]

因为公共物品的经济特性,使得在公共产品消费中,单个消费者很难像消费私人物品那样,准确知道自己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又由于公共产品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使消费者知道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也不会如实显示出来,通常会隐瞒或低报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导致公共产品消费中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使市场价格无法显示个人偏好,每个消费者都想别人提供公共物品,让他人支付生产公共产品的成本,自己免费享受,结果可能导致无人生产。消费者免费搭车动机产生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交易实现最优配置,也无法由私人生产和供给。

萨缪尔森认为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即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这两种特征决定了政府的供给或直接生产是不可避免的,并提出政府的目标就是“做人民所需要的,而人民靠个人力量又根本不能做或做得不那么好的事情,而灯塔就属于这样的范畴。”[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关政府应尽义务的阐述中就提到“按照自然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3]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中,也论证了为什么必须由政府提供某些服务,他举了灯塔的例子来说明,认为象灯塔这样的物品,个人不可能主动建造,原因在于,这类物品的建造者和提供者很难对使用者收费以补偿建造费用并获利,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由政府采用收税的办法建造和提供。也就是说,对于收费困难的物品或服务,应该由政府提供。也就是说,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这一公共机关来负责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便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

理论上,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等经济特性,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现象,以及考虑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加上公共产品的思想起源于对政府职能的讨论,传统的观点认为政府是公共产品最好的提供者,公共产品也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新福利经济学家还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必然性。认为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现非排他性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成本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导致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着失灵现象。

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接受了上述观点并把政府视为公共产品的当然提供者。比如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政府不仅垄断了全部的公物供给,也提供了所有的私人物品,虽然这样的格局从1978年开始有所改变,政府逐渐地从私人物品的提供领域中有效退出,但政府全包全揽的情况在公物供给领域中基本没有改变,各级政府仍然是各种公物的主要提供者。依公物的公共性质,政府是公物供给的最主要、最正当的主体,而且在体制下,为社会提供各种公物(公共产品)乃政府不可推卸的义务。其实在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供给上,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由政府来进行垄断经营的公共产品仍占相当的比重。例如,15%的人居住的房屋是由政府直接投资或政府以抵押形式保险的,10%的人口接受政府提供的食物,40%以上的医药费用是由政府来承担的等等。[4]可见,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公物的信赖及其合理性。

尽管存在国情差异,在各国,都有一些公共物品是由国家直接从事生产的,这些物品一般是纯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性较高的准公共物品。如邮政、电力、铁路、保险、福利医院、自来水等等。在不同经济条件和传统的国家,政府直接生产的形式有所不同,政府直接生产又可以分为中央政府直接生产和地方政府直接生产两种形式。

在不同的国家,中央政府直接生产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的。但一般而言,传统上中央政府直接生产的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大江大河的开发与防涝。典型例子是美国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该局是美国联邦政府直接经营的最大的公共物品。而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对于沿河流域的开发和防护分别由隶属于水利部的长江水利管理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具体负责,在中央政府统一指挥和提供部分资金的情况下,由各地方政府具体执行。②铁路建设。这视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中国是完全由政府提供,中央政府每年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在美国早期的“铁路革命”中,则是由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提供,而后政府加入进来,获得了一定的主导权。③文教卫生的基础设施。比如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中心、社会福利院等。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中央政府所控制的范围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就是一个极度强调私人供给的国家,相应公共物品政府直接生产的范围较小,而在实行市场社会主义的北欧国家中,由政府来直接提供的范围就比较大。而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大量甚至大部分的公共物品都由中央政府来直接提供,比如我国。

实际上,除了涉及全国范围或跨区的公共物品外,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一般都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地方政府直接提供一些保健、医疗、自然资源保护、城市设施、消防、煤气、图书馆、博物馆、中小学教育等等。而在美国,虽然这些公共物品的相当大的部分都委托给私人企业来生产,但是仅义务教育和道路建设就占了地方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而其中央政府只提供10%左右的资金。在中国,地方政府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公共物品生产任务,因为它还必须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改善吸引资金的环境,而且,地方政府的建设项目往往成为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每一任的地方官员必然有属于公共物品的公共建设项目出台。对于地方公共物品的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各国绝大部分是通过分税制下的地方税来提供,小部分则是来自捐赠和服务收费,但在中国,税外收费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考虑到我们的地方官员考察制度,税外收费往往成了一个不纳入税收体制控制的特殊资金来源,可能偏离为公共物品融资这个轨道。[5]

二、公物供给中的政府失灵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而市场本身又不能有效供给的公共产品而言,政府显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强大的财政支持、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宏观考虑、富有权威性的行政权力、各种可供调配的社会资源等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政府也并非完美,它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同样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政府在公物供给方面缺乏效益动力机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财政支持,它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动力。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带有强制性,政府的财政收入通常是有充分保障的。但纳税人无法全面地了解和监控政府的行为,即使对其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为心怀不满也不可能像在市场领域那样采取撤资的行动使其因投资不足而难以运作。而且对政府官员而言,即使花钱少多办事,减少了支出,一般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物质利益。况且,公共产品产出的成本核算和测量远比私人物品复杂得多。

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通常处于垄断地位,而且以行政权力作为后盾,缺乏竞争性,因而常常行动迟缓,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低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自然垄断性使公众无法像在市场上购买私人物品那样可以自由选择,追求物美价廉。他们支付税收和享受服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使政府效率低、服务差,公众也没有选择的机会,而对政府来说,它是不必因此而像市场中的企业那样面临优胜劣汰的危险,特别对于缺乏民主决策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客观存在的政府的自身利益使其有自我扩张的本性,政府可以以提供公共产品为由,扩大自己的权力。它“可能过分投资,生产多于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甚至不适当地扩大机构、增加雇员、提高薪金和办公费用等,造成大量的浪费。”[6]前一个年度的多余开支恰好为下一个年度的预算增加供了理由。查尔斯・沃尔夫说“在非市场条件下,‘内在性’扩大机构供给曲线――也就是说,提高机构成本,使其高于技术上的成本,导致多余的全部成本,较高的单位成本和比社会有效水平更低的非市场产出水平;这样就产生了非市场缺陷。”[7]而且,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可能导致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失灵。通常人们认为,市场上活动的个人是自私自利的“经济人”,而政治市场中的政府官员则是大公无私的。其实,政府官员的行为同样遵循“经济人”的行为模式,他们的行为目标同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未必一致,甚至可能发生冲突。一方面,行政权力产生寻租行为,增加了非生产性成本;另一方面是导致了过多的公共物品供给,政府机构规模膨胀。

公共产品的提供一般应以公众的客观需求为主要依据,但实际生活中政府与公众之间是存在一定距离的。政府很难完全准确地了解公众的需求状况,而公众面对层级节制的官僚体制又常常无所适从,真实的利益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况且,需求是多元的,而政府的能力所及又是有限的,因此公众需求和政府供给的不平衡是必然存在的。而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作为唯一的公物供给主体面临着如资金短缺、效率低下等困境,而公物短缺常常引发公众的不满。

公物供给的政府垄断在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思考公物供给的新方式。政府直接生产经营所有公物即公物的政府垄断供给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公物的完全市场化供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样导致公物供给的低效率。公物供给的市场失灵构成政府介入的合理性基础,单一的政府供给弊端即政府失灵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理由。为摆脱单一供给模式带来的困境,各国在公物供给方面,尝试着市场化改革,在放松政府管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以便提高效率的呼声中,市场化供给成为一种选择。

三、公物供给的市场化及政府的作用

经济学首先对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论证了公物市场化供给的可能性。戈尔丁、德姆塞茨、布鲁贝克尔等经济学家从理论角度论证了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戈尔丁认为,没有什么产品或服务是由其内在性质决定它是公共产品或不是,存在的只是供给产品或服务的不同方式,即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存在着“平等进入”和“选择性进入”。“平等进入”指公共产品可由任何人来消费,如公园中的露天音乐会,可以“平等进入”的公共产品一般是纯公共产品,如国防等。“选择性进入”指消费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付费后,才可以进行消费,如在音乐厅中举办的音乐会等。福利经济学忽视了公共产品在供给方式上的“选择性进入”。而“选择性进入”的公共产品一般是俱乐部产品如高尔夫球场、音乐厅等,私人供给是可行的,只要解决如何收费问题。科斯则从经验的角度论证了这种可能性,他在《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中论证了“私人是可以建造并经营灯塔的,收费也是可行的。”建议“经济学家们不应该把灯塔作为只能由政府提供服务的例子。”[8]

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则在于政府进行资源配置也应符合效益原则。行政的价值目标是社会公平,但如何有效率地实现社会公平,也是公平价值的内涵之一。

公物的市场化提供,不仅提高了公物供给的效率,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促进了社会公平。有些公物为部分人使用,而由全体纳税人承担费用是不合理的,国家财政负担就是纳税人负担。

1.公物的市场化供给,增强了公物供给主体的竞争意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效率的提高。对一些具有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导入私营资本,形成公物供给过程中的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增强公物供给的激励机制,显然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行为的区别主要在于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政府追求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如果所提供的公物具备竞争性要求,那么私营企业之间的这种激励机制,必定可以充分地向政府证明自己能够更有效地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竞争的结果将会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公共产品的供应。同时,由于提供同一公物的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使得政府部门更容易控制和衡量它们的业绩,只有那些成本低、效率高的企业才能最后与政府签约。

2.公物的市场化供给,有利于解决基础性项目的资金短缺,消除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政府可以对公物进行分类,向私营资本提供一批可介入的项目,供其选择。从公众的需求来看,企业资本投入公物供给领域,不仅可以得到较为长期的收益回报,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可见,企业资本介入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是互利且可行的。当然维系这种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公物的价格,政府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力量的比较,结合考虑市场平均利润率水平,建立起调节公物的市场价格机制。为提高公物供给的效率,企业介入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地方筹资、企业经营模式,政府与企业混合筹资和经营模式、股份公司经营以及企业筹资、企业经营模式等。

市场化供给带来的效率以及私营资本的介入,有利于解决公物供给的相对不足问题。政府垄断公物供给往往造成公众对公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与公物供给的相对不足的矛盾,公物供给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公物需求的增长,如交通基础设施道路、机场、码头等公共产品。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特征决定了其供给应由政府提供,从而使政府组织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投资和经营成为一种传统和职责,通常表现为由政府直接承担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经济发展证明,这种单纯由政府提供具有竞争性或者排他性产品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而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虽然公物供给的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公物供给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有利于提高公物供给的效率,缓解公物供给不足的局面。但是公物由私人力量及民间组织提供,在实践中很快出现的“契约失灵”、“志愿失灵”等现象,使得公物的多元化供给模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变革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和方式,以便提高公物供给的效率,公物供给的多元化模式成为一种选择。

公物的市场化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从公物供给领域的退出。因为,①有些公物仍然必须由政府供给,如国防设施等纯粹的公物;②即使某些公物可以完全由私人供给,政府在该公物的供给中仍发挥着以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政府要为公物的私人供给者提供制度激励,这包括对公物产权的界定以及给予某些激励措施等,从而为私人提供公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正如诺曼・尼科尔森所指出,政治过程在任何情况下都将通过对关键性经济制度的影响来塑造私人的选择。而产权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私人无法进行界定,只能由具有“暴力潜能”的政府来界定。而且,由于某些公物具有高成本、非赢利性等特点,政府可对该公物的私人供给者给予补贴或其他优惠性政策。

(2)私人提供公物可能会出现某些负外部性问题,对此政府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制约。具体来说,正如政府提供公物产生垄断等负外部性一样,私人提供公物也可能会产生垄断等负外部性问题。私人取得某一公物的产权后,可形成某种垄断优势。私人凭借这种垄断优势,可能会提高此公物消费的准入价格,如提高高速公路的收费等;还有可能不对消费者提供完全信息,从而欺骗消费者;再者,此公物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责任对公物的私人供给者进行必要的规范制约,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政府允许私人提供某些公物,决不意味着政府在此方面的责任让渡。因为无论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公众需要,实现某种公共利益,因而具有公益性质。而公物的私人供给者,由于理性经纪人的特点,再可能由于制度约束的缺失,可能会做出某些有违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且,像政府提供公物会出现“政府失误”一样,私人提供公物同样会存在低效率等情况。因此,出于公益的目的,政府的干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私人提供公物的制度约束。

(3)在私人提供公物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对公物的消费者给予某种支持。因为公物的消费者一般是分散的,而且同样由于理性经济人的原因,消费者容易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太可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同公物的私人供给者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持。如组织消费者成立关于该种公物的消费者协会等,以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加大同公物私人供给者谈判的筹码,促使私人提高其所提供的公物的品质。

公物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单一的政府供给或市场供给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公物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责任不可让渡,政府失灵又成为公物供给市场化改革的理由,多元化供给模式于是成为一种有利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庞绍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延析和解拓》,载《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年第1期。

[2] 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5页。

[3]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4] 约瑟夫・E・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涂晓芳:《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2期。

[5] 涂晓芳:《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2期。

[6] 吴光芸,方国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非营利组织失灵及三者互动的公共服务体系》,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8] 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载〈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67~168页。

:本文是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行政给付研究》(立项号:06FFX002)的成果之一。课题组负责人:何峥嵘,课题组主要成员:梁燕妮、廖原、彭艳芬、张萍、朱玉多。

第12篇

摘要: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核心。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和目标。和谐社会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这样一种社会境况的实现需要宽容、理解、尊重的伦理精神支持。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道德建设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道德是为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道德的存在“有两个前提,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二是人际利害冲突。望无限而资源有限,这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冲突的一种途径就是约束人们相对过度的欲求,规范、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道德精神并不是要人们以忍让来对待自己的利益、权利,而是说道德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根本问题是关照自我利益,还是关照他人利益?是优先个人利益还是优先集体、社会利益?“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总原则,是使个体的生存发展适应群体的生存发展,而不是相反。"即道德调节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的类利益。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从最本初的意义上讲是符合人类的类生存和发展的。从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来看,“道德是人类的道德,是同人本身、人的活动、同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变化紧紧联系着的。”口道德作为“人类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规范,能够“加强内部团结,巩固外部联系,约束和调节个人行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这也保障了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在道德发展、变迁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以维护人类的类利益为宗旨和目标,只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道德所维护的‘类”的内涵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维护的“类”利益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

    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首先,是由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道德调节的目的是处在社会主义形态的人类、社会、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道德调节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意识形态在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以集体、国家和社会利益为最高最后标准。即“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道德作为一定社会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从根本意义上讲,其调节者是掌握着国家、集体主动权的人(领导者),道德是操纵在其手中的工具,调节的目的是社会秩序的和谐,是人群关系的融洽,更是统治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道德调解时必然要求维护集体、国家、社会利益。

    市场经济固有的局限性和弱点,决定了道德调节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必要性。市场活动有其自身的缺陷,如趋利性、投机性等,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容易诱发各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和贪污腐化等消极腐败现象,干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会使不成熟的市场主体,更多的关注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和他人利益,导致利益主体的短期行为,这就要求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功利观,立足国家、社会、集体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立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铸造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合力、动力和凝聚力。

    道德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和影响因素,其自身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道德原则也是如此。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为了真正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囚从道德原则的一般性、普遍性、共识性和导向性出发,我们应该深人丰富、充实、发展、更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涵,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一,和谐社会集体利益重于一切,这是道德调节集体原则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由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的。道德的最初和最终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因为削弱了群体,个体也无法发展,甚至无法生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道德调节利益关系的立足点必然是国家利益,是国家的全局、整体和长远利益。“集体利益重于一切”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性质,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性质,佐证了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也说明了以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对我国和谐社会发展是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在实践中,“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为人们实施道德行为提供了出发点和立足点,由于和谐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社会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公民在实施道德行为时,更多的情况是集体、国家、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双燕,“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都有增长”;在当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市场主体,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并存的情况下,社会上也必然存在多种道德规范、道德评价标准,处于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道德明确“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为和谐社会的人们提供了正确的道德选择标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行为选择。

    第二,和谐社会集体保全、维护、满足个体的正当利益。这是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重要内容,也是集体原则发挥调节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国家、集体利益两全共盔,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富裕、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和更本质的意义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增益。两者中更为主导和主动的因素是个体,因为集体的利益和目标是通过个体的行动来实现和达成的。集体有必要而且必须保全、维护、满足个人正当的利益,以调动和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集体目标;只有个体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应有的保障、维护和满足,个体处于较满意的生存状态,心情舒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中精力干工作,从工作中体会到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当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要求让度个人、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保全集体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这是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核心内容。由于集体、国家、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整体、全局和长远的利益,而个人则更多关注的是自我的和局部的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仍然会发生某个个体、局部利益和集体、国家、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这种是道德调节的极端情况,也是区分道德性质的试金石。此时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要求个体的局部的物质利益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原则性体现。这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性质.也符合道德调节的本意,更为重要的是符合人类的类生存和发展,同时也符合道德调节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惟其如此,人类才能长久生存繁衍,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文明才能进化,道德才能完善。

第四,当面对人的生命财产时,和谐社会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要求集体、国家、社会关注个人的生命财产,为保全个人的生命财产,不惜牺牲任何物质利益代价。人的生命是人的类生存和类发展本义。个体存活构成类的存活,个体生命的延续构成类的延续。所以,维护、保全个体生命是道德调节的集体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物质财富匾乏,也由于缺乏“以人为本”观念、认识不到人的生命权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权利。我们曾经一度大力宣传、弘扬“为抢救国家、集体财产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英雄行为,对人的生命财产不够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改变这种观念,以人为本,核心是以人的生命权为本,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当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态度很积极,措施也很到位,我们已经看到,在各种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中,政府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救人,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这也是道德调节的本意和道德调节集体原则的回归。

     二、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我国和谐社会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在调整人们之间关系时依然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和谐社会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但是融人了市场经济因素、受市场经济制约和影响的为人民服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集体利益的最高代表,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把个体主体为约束对象,重点强调企业、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企业和个人等个体主体的自我利益,这种主导社会利益普遍一致的经济运行机制,淡化了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使人们在社会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减少了,在遵守道德规范时的摩擦和矛盾也大大减少了。和谐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行为主体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企业和个人,同时他们也是相对独立的道德主体。构成该社会道德主体的不再是利益普遍一致基础上的国家,而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的企业和个人等法人实体。道德调节不仅要强调企业、个人等利益主体对国家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些道德主体的利益和利益差别,这就决定了为人民服务核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规范的市场经济就是服务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实现形式客观上更要求人们在劳动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人与人的合作、协作来完成生产过程,互相达成目标,实现各自的利益。换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生产直接地、直观地表现为“为他”,人们劳动的直接目标就是满足他人的愿望和要求,在此前提下,人们的利益才能实现并得到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他人服务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职业职责,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评价、计量人们工作  量的标准和给予工作报酬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为了谋生或为了生活的更好就更好地去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我们应该把这样的行为看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个层次予以认可并加以提倡。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无论个体经济、私  营经济还是三资企业,亦或自由职业者,他们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赚取利润,但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资本的利润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只有商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包含在其中的价值(利润)才能实现。一般来讲,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获得利润的前提。也就是说,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的利益能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能否为顾客(民众)所认可和接纳。如果生产或服务方为顾客(民众)提供了很好地满足他们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那么交换顺利进行,包含在商品和服务中的价值得以实现,经营者就能够赚取利润,从而实现其生产目的。由此可见,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虽然其生产经营的目的与公有制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为了实现其生产经营目的,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树立服务意识,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并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来燕得客户的信赖。这甚至灌输到公司的理念之中:“质量是本,服务是金,’;“你所需要的,就是我所努力的”等。

和谐社会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经济成份,他们在行为表现上都是服务于民的。根据和谐社会的经济关系、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表现,把“为人民服务”划分为三个层次:

为客户服务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广泛性的体现。可表述为“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主要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者、也包括一些其它社会公民的职业行为的道德意义。这里的“客户”是社会公民中进人他们产品和服务视野的人。这个人群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这个人群仅仅是使用其产品和消费其服务的民众;其不确定性是说社会的每个公民都可能使用其产品和消费其服务。全体公民都是他们的潜在客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经营者面向市场生产和经营,其实质就是为消费者生产和经营。哪里有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商品就会自动流向哪里。“为客户服务”无论从行为的客观效果还是主观意愿来看,从业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生产目的,能够想顾客之所想,在产品质量、性能、价格,服务及售后服务上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为客户着想也就是为民众着想,为客户服务就是为民众服务。这是广大的从业者愿意做到也能够做到的。经营者依据法律和市场规则经营、管理,赢得利润;从业者通过聪明智慧、诚实劳动赚取劳动报酬。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不坑蒙拐骗。这种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