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要求

时间:2023-08-11 17:2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要求

第1篇

1引言

实践教学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成分,也得到了各级院校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实践教学实施提供了保障基础,是教育界争相热议的焦点话题。

2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各中职院校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并建设了与之相符的体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中职院校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又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中职教育的主导,他们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实效。有些中职教育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一味地强调知识灌输,以课本为本,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发展需求实际的考察;另一方面,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匮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辅助,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生源数量不断增长,使其本就缺乏的教学资源更是捉襟见肘;最后,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有些中职院校由于不重视实践教学,使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的比例较少。而且,部分中职院校虽有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却因选用方法、设计内容等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收效不明显。

3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

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发展层次。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加强师资建设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具备的综合素质影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简而言之,只有在教师的全力配合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才有可能更高效。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进程中,应该重视和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讲,中职院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力推广其相关思想,提升教师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此基础之上,中职院校还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生源增长产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师资建设计划和目标,通过不同途径保证师资力量充沛。另外,中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进其在业界的交流,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3.2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条件。现如今,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培养的人才自然缺少专业性、先进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中职院校在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学环境建设,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中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适当加大在仪器设备上的投入,制订完备的采购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设施的数量和先进性。实验实训中心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应该体现此类课程的特征,以此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中职院校还应增加实验室及相关设备的使用频率,协调好各班级的使用情况,强化实验室管理,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现代教育带来的便利,使其开阔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3优化课程设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职业价值、人生价值。因此,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并进行课程设置优化。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方法、良好的设施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既要保证其与理论课程内容相匹配,为学生知识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又要保证其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如此才能提高实践教学实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方面,要时刻保证其合理性、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即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各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合理地选用教学方式方法,善于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3.4推进校企合作

企业除了本身的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价值。企业拥有中职院校所不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十分重要。因此,推行校企合作亦应被视为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开展。在可行的条件下,中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定制人才发展,如此既可以解决中职院校的师资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又能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形成制度,以此约束合作双方的行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就合作实践教学涉及的项目进行商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目标指导下,细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第2篇

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算法理论为基础,专业人才需具备扎实的算法知识与研究能力。因此,在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强调的是对学生学术造诣与研究潜力的培养。

1.1学校专业定位调整不及时

近年来,虽然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是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却没有实现与时俱进,始终停留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和水平。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严重脱离市场需求,这也成为导致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1.2落后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门学科的发展速度快,从而其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在这一现状中,中国多数高校并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及时有效地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1.3教学中对实习实践环节的不重视

高校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此观念的影响之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实习活动,并不重视且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离,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1.4学校师资建设不完善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多数高校中,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型为主,而且长期以来他们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对于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极少参加,甚至也很少参加相关的技术实践操作活动。在课堂中,他们向学生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或间接的造成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相对不高,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学校师资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落后。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进的重要举措

2.1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创新改变

在高校教学中,一切活动的开展以教学观念为基础,并且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引导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关注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形成一种接受性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特别是以职业化为主的高校,教学中如果只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那么与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实践与实习并不重视,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不强。基于此,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适宜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就需要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2.2传统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对传统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应当实现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一创新教学体系的应用,可从学生素质能力所欠缺的方面有针对性的培养加强,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沟通、分析能力。关于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学校可根据社会分工对其进行细化设置,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进行划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灵活的选择课程。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规划能力,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做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最终脱颖而出。

2.3加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习基地

在课堂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再高,若不能及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强化与巩固,那么也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中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优先选择人才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中,深入的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且与实践的结合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未来发展动向,不断开阔眼界,提前做好从学生到步入岗位的角色转换。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研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2.4学校重视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而且在项目设计、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由此,高校要重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教授课程能够深入的把握知识要点,并且讲解过程中能与应用实例结合,将问题分析的更透彻、清晰,便于学生的理解。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从而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来推动计算机的更好发展。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和改革,将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和帮助。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背景

计算机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它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更好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并且着力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慢慢兴起,并且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用以为该行业培养专业的人才。随着行业人才培养过剩,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情况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更好进行。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1专业发展与就业之间不平衡状况明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的培养上面,不仅对于学生的理论水平、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有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还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数字编程的理念。当前,我国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面,出现了专业发展和就业之间的不平衡的现象。首先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都是比较庞大的,但是真正能被社会所吸纳的人才只有五分之一,究其原因,在于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的符合社会的需求,使得不平衡现象更加严重。

2.2实践操作能力薄弱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很多高校都较为注重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模式上面也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还是较为缺乏的。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向社会进行输入,相应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这些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不能更好地处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人才不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2.3专业发展滞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否则就难以推动IT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该专业的发展上,存在着滞后的现象,没有很好地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内容、模式上的更新,因而造成了对人才培养的滞后。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1拓展学习的领域,培养综合性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不仅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融入,还需要拓宽学习的领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和提升。在人才培养上,除了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应该组织他们学习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在学习的内容上,除了专业知识,还应该加入职业道德的培训、公共科目的学习等等,促进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帮助。

3.2与时俱进,推动课程的改革

课程的改革是高校推动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更好进行一个有效途径和必走之路,在课程的改革方面,高校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勇于改革,敢于转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科建设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都要进行相应的革新。同时,要注重关注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对人才的需求,保障课程的改革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

3.3加强教学和实验的融通与结合

计算机行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有理论的学习,更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和实验的融合与结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方面,应该在学生的实验课上下功夫,让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一个平台。实验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促进教学和实验的融通结合是必须的,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所在。

3.4重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要凸显出人才培养的精良化,提升人才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丰富基础知识的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化的建设,使得人才凸显出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加强对某一方面的专注钻研,打造专业型的人才。

4结语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计算机行业人才培养的进行,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人才的培养要与现状进行结合,从而结合实际的情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更好地改革和创新,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能真正推动人才培养的进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行。

引用:

[1]徐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231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科技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国攀登计算机科学高峰的主力军,这就对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技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5篇

【关键字】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动力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核心之一,计算机技术作为先进技术行业的代表,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却异常艰难,且教育部专业就业统计亮“红牌”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出的今天,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却越来越困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不乐观,首先,在就业大环境下,全国各高校争相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毕业学生基数非常大,给就业岗位带来激烈竞争。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死板,始终在教育部相关教学纲要中开设相应的固定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大量的本科规定通时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太少,学习不够专业,太基础,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应用开发,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所需知识、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再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类非常强的专业,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地方院校在实验设备、教学资金、师资队伍等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在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认识不足,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乐观这一难题。

如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就需打破过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 重理论分数评价、轻应用能力评价, 重招生、轻就业的教育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向校、企合作办学的社会教育。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校企合作与实训教学

(一)校企合作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政策以及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的精神指示,本院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展“3+1”教学模式的实训教学,企业对学生进行“定向订单式”实训教学,全面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本院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跨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实训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技能专业,应用型教育提出的“认知、实践、精通”的含义是理论知识的多少、实践实训相结合、深度应用取决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技能需要新知识、新实践环境、高效教学方法的支持,计算机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强调“练”,要根据IT工程项目的特点,科学安排“学”与“练”的教学安排。实训环节在应用型教学计划中应以培养现代计算机技能为重点制订教学计划,同时对计算机技能相关的实践实训给予足够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脑力活动技能为主的现代技术上,理论教学以满足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实训教学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施中,课程教学一改以往单项实践环节(集中几周的实训、实习和设计)是常见的模式。大胆改革――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外,更多地安排“课内实训”和“专业实训”、“集中实训”等综合的新课题(项目)形式教学活动,其“练”与“学”相结合,“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并重,开展教学活动。

三、实训教学的组织及教学实施

实训教学活动由两部份组成:一、实训教学组织;二、实训教学实施。掌握好教学计划的安排,是实训教学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教学任务完成的根本保证。在实训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实践,把若干计算机应用单项技能整合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目标。

(一)实训教学的组织

制定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完善具体“3+1”实训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计划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管理、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制订监督与评价标准。校企联合共建立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实践教育基地校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其配合实训教学的顺利实施,确保实训教学全过程顺利完成,实现办学培养目标。

(二)实训教学的实施

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及实训教学计划。双方协作共同完成实训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

(1)实训教学的校、企双方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计划。

(2)合作企业要提供学生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在实践环境完成实训教学各项学习任务。

(3)企业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实训教学实践课,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也可吸收学生全程参与企业技术(4)配备专业合理的教学师资团队,高校可有计划地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1-2年,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可在合作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向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转变。

(5)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协同与共享,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这些协同与共享包括软件工程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成果、实践教学资源、高水平师资等。

认证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应探索认证化培养路径。 引进企业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师,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软件工程交流,到企业实习。 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型国家认证资质获取率。实现毕业生与就业用人单位需求接轨。

四、实训教学质量监控及教学的评价

(一)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系统化,校企专家共同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具体教学学时分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训考核进行考教分离,由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实训考评小组,客观评价学生实训成绩,并将学生毕业就业与实训成绩挂钩,同时作为教师业绩评定的依据;利用随机听课、检查教案、学生座谈等形式,顺利实施实训教学,系统化监控保障实训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实训教学评价

实训教学评价是教改成效的重要保障,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我国高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及评价一直是以内部质量监督为主,外部的用人单位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相对薄弱,制约了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全面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开展“3+1”实训教学模式客观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企业、事业单位对实习实践学生的评价纳入了对学生参实习实践成绩的考查。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整校企合作模式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实践基地监督体系、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自评体系等。

五、实训教学成果分析

实训教学的效果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主要有两种实训教学评价途径:首先,是应用型技能鉴定――通过专业技能国家认证考试,是否通过认证考试以确认其是否达到某一专业技能级别要求。其次,是招聘企业进行测试,从学生中选拔工作人员。通过就业率来实现评价。

在实训教学改革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与国家认证考试有所突破,本分院80名2013届应届毕业生中,获得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资质共计13人,获得软考网络工程师(中级)、数据库工程师(中级)资质共计8人,总合计21人获得国家计算机相关工程师认证资质证书。这是实施实训教学改革获得的一定成绩,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在企业招聘测试中,2013年底8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6%,到2014年4月底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以上成果离不开实训教学改革的功劳,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组织、严格执行实训教学安排、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监控、逐步完善实训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改革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新时期教学改革重要形式。达到以教改促建设,以教改促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服务工程;课程体系;毕业生调研;市场需求

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是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课题中的“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1] (以下简称“规范”)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校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信息服务工程师”为目标,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较大幅度地调整了教学计划,以增量的过程模型探索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课程体系向“信息服务工程”课程体系的转移。

1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

国务院于2009年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教育等服务事业。信息服务正在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必将是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方向。现代服务产业有两个重要特点[2]:

1) 一是IT相关性。即I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传统服务领域,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后,由此产生现代服务的新需求、研究和实践。以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普适计算等为代表,强调计算无处不在。

2) 二是以服务为中心。即使用“面向服务”的范型来分析、设计各类商务与产业问题,识别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和服务中介,将彼此之间的经济和信息交换关系转型为信息服务供需关系,并加以运作、管理。以IT服务、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等为代表,强调以服务的视角看待一切。

服务计算领域跨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商业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深刻改变了人们对商务(Business)和技术(Technology)的传统认识[3]。“信息服务工程”可以看作为服务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基于IT的信息、服务和工程的有机统一,涉及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系统工程、人文、社会、心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要求信息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懂、评、建、管、服”的明显特征。“懂”即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即具有对技术、系统、工程、产品的评价能力;“建”即具有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实施和建设能力;“管”即具有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管理与优化能力;“服”即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业务目标的能力。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满足信息服务工程专业方向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课程需求分析

我们根据“规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对近10年间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有关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40份,其中多数是毕业5年以上的毕业生。问卷设计了7个问题,汇总如下。

2.1工作岗位职责

47.5%的毕业生正在从事各类学校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其他一大类毕业生从事了网络维护与安全保障、应用软件维护、项目管理IT服务类工作,数量约占30%。而新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技术培训、职业培训的群体中,因此他们都从事着信息服务工程领域的工作。这也说明,信息服务工程已经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现代服务业形势下的发展方向。表1说明了被调查者的工作岗位职责分布。

2.2帮助较大的课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对当前毕业生的职业影响较大,选择这4门课的毕业生均在12%以上。可能由于就业岗位的原因,硬件类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则根本未被毕业生提及。这说明,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进一步压缩,因为他们好像与“信息服务工程”没有直接联系。表2说明了被调查者认为对职业影响较大的课程。

2.3没有益处的课程

第3个问题则直接询问哪些课程没有用。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等被3位以上的毕业生提及。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图形学,仅由一、两个毕业生提及。因此我们应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逐步压缩为一门课程。表3说明了被调查认为没有益处的课程。

2.4数学课程

之所以设计本问题,是因为历届新生总是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来学计算机的,为什么让我学数学?从表4中可以看出,42.5%的毕业生认为离散数学和高等数学是必修的,30%的毕业生则提及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个现象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数学对其目前的工作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这个群体则是来自服务领域职业的毕业生群体。表4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应学习的数学课程。

2.5师范特色课程

35%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学习的师范特色课程是“心理学”,还有13%的毕业生认为是“教育学”。

2.6核心课程

该问题所列课程来自“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示例课程[1]及传统课程的并集。虽然没有给出课程介绍,但课程名字也能大致反映课程内容。超过50%的毕业生均认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软件工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为核心课程。这样的一个统计结果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在“信息技术方向”的规范中,分配给这些课程的学时很少,例如分配给操作系统的学时仅为10。表5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的核心课程。

2.7能力

该问题所列出的能力目标来自于“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能力目标描述[1]。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终身专业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论文写作、技术报告等)、识别和定义需求、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仅19%的毕业生强调了“应用学科中计算和数学知识的能力”。表6所示为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应具备的能力。

2.8资格认证

这个问题的4个选项如图1所示。从图1看出,较多的毕业生认为应该获得几个公司的证书,但是这个比例并不大,仅为35%。值得注意的是,7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取得证书,而不管多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产品”类课程,因为证书是与产品相关的,虽然我们强调“类运算”而不是“实例运算”。

3课程体系设计

经过以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及毕业生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服务工程”专业方向应满足如下培训目标:除了跨学科交叉的素养外,学生要掌握与计算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信息服务工程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系统的应用知识,对计算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工程,并能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能胜任信息工程服务工作、IT教育与培训工作;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系统、工程、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对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而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则普遍设置了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能够提供经济、管理、人文和社会方面的课程。因此,师范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独有的优势,培养信息服务型人才。

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信息系统工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应作为核心课程。教师在教授这些课程时,必须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和技术发展,能够通过例题等形式反映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比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解释Page Ranking算法;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解释Web服务器对大规模并发访问的处理等。

数学素养是一名学士的基本素养之一。从学生进一步深造以及培养“类运算”能力方面考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和概率统计仍然是必修课程。其中,离散数学应作为我们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强调“专业适配性”,即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数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本学科中有什么用。

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类课程是本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试图为学生建立起服务的概念及服务工程化等基本思想。基于以上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下面向信息服务工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作为奠基性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讨论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求解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地方院校特点,解决新生的基本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技能问题,如文件管理、打字录入、电子邮件、网络搜索、网页制作等。本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入门导引。离散数学介绍形式描述、变换、推理和证明方法,离散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的实际离散系统模型,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等课程提供基础。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通过介绍一种具体的过程型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技术,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结构,理解本学科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调试技巧,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在实践环节,应从“夯实基础、综合设计”两个层次完成实践,侧重于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并注重与后续课程信息系统工程、操作系统的联系。

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等是课程体系中的支柱性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为学生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合适的算法并建立起算法评价的基本思想。计算机系统平台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从硬件的角度讲授如何设计计算机系统、程序如何在计算机中运行;操作系统课程从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思维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建立起系统的总体模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从整体上粗线条地勾画出计算机网络的概貌,介绍协议、分组、统计复用、数据包、虚电路等重要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层次模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是信息服务工程工作的平台,对这些课程原理的理解直接影响其上的应用、工程和服务。

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数据库维护能力、数据库设计、实现和调试能力等。信息系统工程包含了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让学生理解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了人、硬件、网络、过程、软件等要素,理解将需求和功能分配到各个要素中去,理解方案的形成和合同的制定,理解工程管理的作用,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和常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Web系统与技术使学生理解与Web相关的概念和架构,掌握客户端的呈现、程序技术及服务器端的程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介绍人机接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信息安全保障介绍信息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及相应的方法对策。这些支柱课程为学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奠定了“懂、评、建、管”的知识基础。

IT服务管理、系统管理与维护、Java和Windows两个平台下的程序设计以及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的一般理论方法,则作为目标性课程。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如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课程,增加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的知识。这些支柱课程为学生从事信息服务工程奠定了“服务”的知识基础。

4结语

信息服务工程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例如,刘宇等介绍了信息服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精英式工程教育所需的11门课程[4]。IBM介绍了面向本科生的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5]。本文在分析服务型社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依据高师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生对课程的需求,提出了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适用市场需求的一种新目标:培养信息服务工程师,并提出了信息服务工程的系列课程。在“规范”的指导下,作为“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我们正在实践开展以上课程改革工作。未来将进一步调研毕业生对这些课程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2-428.

[2] 徐晓飞,王忠杰. 论服务计算与服务工程的发展及影响[C]//中国计算机学会. 2008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0-126.

[3] J M Tien, D Berg. Towards Service Systems Engineering[J].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2003,5(5):4890-4895.

[4] 刘宇,徐秀娟,马瑞新. 信息服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精英式工程教育模式探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18(6):143-147.

[5]Wendy Murphy. Introduction to 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SME)Course Overview[EB/OL]. [2010-03-08]. /developerworks/wikis/display/ssme/Introductory+module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Engineering

DONG Dong, SUN Zhao-hao, WANG Zhi-wei, TIAN Lia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

第7篇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岗位群 计算机科学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26-02

近年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面临IT人才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急需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学生试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首位性的工作,为此对此专业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1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最佳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字面上讲可以说是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所本本科院校,其二,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一般的中职以及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同了。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训练,一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却不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却截然不同。它培养出的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又要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对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或岗位群,并不断满足其需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优势的。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按照计算机一级学科整体建设的需求来设置学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而不是按照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出现了“学非所用”的结构失衡。因此,在制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时,应淡化原有按一级学科设置的理论体系,强化按应用能力设置的知识体系。即由注重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实践的综合性转变。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强调教学内容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恰恰体现了这种转变,也是实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最佳途径。

2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模块化教学法自创立之初,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年,其主要特点在于以现场化教学为主,并辅之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地说该方法与以往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需要为之设置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岗位(群)模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构建以及调整。

由于“3+1”人才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这使得其在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方法选择上,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法。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通过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岗位的职业素质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有效的结果,进而根据这个结果对教师所要教授课程进行设计,组成相应的教学单元。在课程设计上要求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破不同学科间的壁垒以及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构建由课程一级(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二级(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课程三级(职业岗位群课程)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极大帮助。

2.1 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其开设的目的在于对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补充,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岗位所应具备的一些最为基础的素质与能力,也为满足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需要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该模块课程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得以提高。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技术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从事计算机各行业工作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硬件,并且通过和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基础实验模块使学生具备该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2.2 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是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增加各个专业方向教育所需要的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以构成较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专业方向模块包括网络方向、软件方向和嵌入式方向等子模块。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这一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说,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上,还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不可或缺的、实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把这一点体现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就是说,该专业课程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所要掌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一些必备的技能,并通过与该模块相对应的专业实验及实训模块来促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力求为该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打下雄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3 职业岗位群模块

职业岗位群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具体某方面工作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并满足岗位的实际需要。如果说专业基础模块注重的是从业未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强调的是专业宽口径,职业岗位群模块则注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一门乃至多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和对教学改革的促进

3.1 按模块组织教学内容

所谓按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首先,要对不同模块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对以往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变革,打破不同章节之间的限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构建不同的学习专题作为子模块;其次,每个子模块又下设不同的学习单元(根据模块知能体系的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而划分的小专题)以及课题,从而使得模块课程的教学能够形成一个崭新的“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3.2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教学作为教学方法中一种,将其运用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中,就是要对以往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变革,让广大师生能够不断的学习以及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具体的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将模块的教学方向灵活的运用。将模块教学的核心点定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以一边操作以边理解”将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相结合在一起,进而来形成一个“双边教学法”,由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使得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破。

3.3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

由于模块教学法对教材要求较高,这使得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教材,即使找到也未必能够用的上,从这点上来看,模块化教学法对于现有教材内容的革新、现行教材体系进行突破、增添教材的专业性、实用性以及正确解决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具有极大帮助。

3.4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使用模块法进行教学,使得以往生搬教材的教学方式得以变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具有极大帮助。并且由于模块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这使得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无形中得以点滴提高起来,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业是有利的。

4 结语

实践证明,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块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走出一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并得到合作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刘伯红,方义秋,夏英,等.基于“关键点”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4):82-84.

[2]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82-83.

[3] 胡燕燕.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19-22.

[4] 向昌成.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2):38-40.

[5] 白建明,金升灿,周丽韫.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2).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CDIO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9-2055-02

Exploration and Course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Based on CDIO Principle

WAN Shi-ming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450, China)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The teaching aim is helping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to have a holistic review on computer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methods at the very start.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ffered proposals on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DIO modle.

Key words: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CDIO model; Curriculum reform

1概述

《计算机导论》作为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体系中重要课程之一。例如,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与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学会(IEEE/CS)联合的《计算学科2001教程(Computing Curricula 2001),CC2001》,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学科教程2008》等。该课程概要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设计语言、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入门知识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文化、职业等知识,使学习者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激发专业学习的认知欲和树立自信心。[1-2]“导论”的引导作用不仅应体现在理论知识和技术层面上,专业思想的建立、学习方法的建构尤为重要,更应体现在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2《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普遍偏于知识体系相关内容的介绍,通盘罗列,多而不精,缺乏对创新方向、兴趣引导、思维能力、工作价值与应用指导,课程涉及的工程性指向淡薄。

2)教学仍然多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和以学生被动的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授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多,学生接触实践环节偏少,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意识、团队协作与人际能力未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3)按照《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性质,主要还是概括性的介绍计算机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分支领域,由于学生以前对计算机专业了解不多,因此会觉得有些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学生似懂非懂。另外,忽视了对学生从事计算机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专业素质和职业要求的传授,未达到很好的教学预期。

3 CDIO的基本思想

CDIO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过四年的跨国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它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道德培养为基础,以工程设计任务为导向,以培养个人能力(包括终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团队能力(人际关系与合作)和工程系统能力(包括适应与调控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3-5]CDIO强调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实践环节;强调个人职业技能与人际沟通的技能并重;强调综合创新能力,与社会大环境协调发展。[6]

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需要,我院结合一般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吸收欧美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开展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1工程项目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首先提出概念,然后解释概念,再举例说明。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将学习者融入项目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目标地自主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工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进行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6]

开展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的CDIO模式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在工项目程实践中体验到“做中学”的学习方法。[7]

4.2项目的目的和作用

本项目的设置目的在于使应用型本科学生在进入专业导论学习之后,通过对一个综合性、具有初级学术水平、易于理解和实现的项目研究开发,对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nent)和运行(Operate)的四个工程环节直接参与,体验“做中学”的实际过程和状态,从而使学生动手做出一个具体的工程成果,而且在做的过程中动脑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归纳,使知识升华,同时,培育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为人操守,以及有效的工程建造能力。[8]

4.3项目的名称和内容

我院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有三个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嵌入式系统工程。我们引入了2个真实工程项目:

一是基于VLAN的局域网搭建。项目的内容就是在真实网络工程环境下和在借助仿真软件的分析下完成建立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实现在同一物理网段内,同一VLAN内和不同的VLAN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访问。[9]

二是制作多位数字动态显示器。项目的内容就是建造一个由单片机为核心,以7段发光二极管为数字显示器,结合辅助电路、电源所形成的多位数字显示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知识点,制订具有操作性、实用性的项目实现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出项目任务设想,按照项目开发的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途径。

4.4细化项目、小组互助

细化项目。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细化分析,从项目任务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入手,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进度计划、组织方式,并清楚项目完成的考核要求和评分准则。

小组互助。对学生进行课题分组(4-6人),选出组长。组长的任务:讨论、分工、协作、轮值、总结)。在项目VLAN的局域网搭建和制作多位数字动态显示器完成过程中需要留出适当单元内容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降低对教师的依赖。项目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讨论,在做的过程中去思考、分析、归纳,养成利用各种资源、翻阅资料、团结协作等解决问题的习惯。

4.5考试改革

长期以来,书面闭卷考试是计算机专业导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而该课程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通常被忽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改革后,增加了对项目实践能力的考查,采取书面开卷与工程项目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两者各占50%的比重,着力引导学生既注重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也重视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在工程教学模式下的“做中学”的学习方法。

5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院计算机系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已2年,按培养工程师的意念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通过项目从专业的有关特征导入到专业知识是一种较恰当的途径。学生体会到了理论、实践、素质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从中亲身感受和并从中有所收获。触发了学生的专业向往兴趣,激励了学生的专业创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呈现了学生的专业工作价值。

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适合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CDIO“做中学”的理念和方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改革,使学生感受到和接受了如下的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多想、多问、多做。

2)勤于思考:从不同的思路和角度观察问题,不死守一种思维模式,努力激发自己的潜在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3)实践贯通: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学习中的实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有助于掌握学过的知识。

4)细心总结:学习任何课程都需要去归纳和总结。

通过工程项目教育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到、并知道自己尚需要努力具备以下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

3)共享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

4)发现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

5)传播知识的能力(交流沟通)。

6结束语

CDIO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尽管它的历史还很短,但已经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该文针对当前《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与实践了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和项目教学法。通过引入典型的“基于VLAN的局域网组建”等项目,让学生系统体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作用将会影响到大学四年的后续课程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引导和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学科教程(2009)[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3] Worldwide CDIO Initiative Standards[EB/OL].(2009-08-30)[2010-08-13].省略.

[4] The CDIO Method [EB/OL].(2009-08-30)[2010-08-13]. 省略.

[5]陆小华,熊光晶,陈珠琳.设计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6]宋桂娟,杨勇虎,王文生.基于CDIO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1-25

[7]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80-02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课程结构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计算机专业重理论、轻实践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以普通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来讲,有采用“3+1”的课程方式,也有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和实践三部分,在课程安排的时间上来讲,都存在实训时间短等问题。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内容的变化赶不上技术的变化,给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 计算机属于应用型和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突出理论知识的教学,并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包括计算机实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任务来完成,不利于对知识的真正吸收。

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脱节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校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这种课程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掌握基础知识,也不能有效培养在计算机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导致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培养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这就使得企业得不到需要的人才,学校不能培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实用性的人才,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2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改革的思考

如何在未来的高等院校的发展中体现自身的特色,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通过整体学科教学内容的优化,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大纲的原则,采用岗位对应的方式对课程模块进行设计,并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而要具体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俗话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教学的关键则在于方法。因此,要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具体的思路是:首先,转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转变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个性教育,通过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通过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取代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再次,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局面;最后,在学习中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个人奋斗的方式。其具体的设计如图1所示。

构建应用型的课程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不仅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如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除通过教学方法实现对专业的改革,还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新布局,来实现其改革目标。因此,在课程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对课程的设计必须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目标设计方面,严格按照高等教育的标准来培养。在学生的应知方面则以更高层次来对待培养;在应会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专业技能标准进行要求和培养(如国家计算机职业资格二级考试)。

通过在课程中对交叉学科的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保证国家需求的同时,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灵活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发挥高校的长处,优化专业实践工作。

改革课程平台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平台包括基础理论、专业主干、专业基础、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因此,做好对上述课程平台的时间的调配和资源的投入、优化,从而让学生在经历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爱好来选择计算机学习的方向,以此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调整大学学习的课程时间安排 高校实践时间少,从而忽视对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适当增加课程实践的学时安排,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从教学方法、课程模式、课时安排和课程平台等四个方面入手,实行整体规划、动态调整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教学的改革。■

第10篇

本期内容是“‘优秀’是怎么炼成的”系列专题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省中高职衔接专项课题研究里获得“优秀”评审结果的唯一一项“3+4”衔接课题“中高等计算机专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相关成果。如果说“3+3”“3+2”等衔接方式基本上还只是创新了职业教育内部学制衔接的形式,那么“3+4”就是突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范畴,真正连缀好现代职教体系中纵向贯通的重要一环,打通了职业教育向上进阶的途径,因此具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观察此项研究价值的视角,不仅在于它的人才培养方案成功地进行了课程内容、教学场所、教育过程的衔接,在学制衔接方面贡献了宝贵的研究成果;更在于其探索了本科阶段进行专业教育的路径和方式,为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运行和改革提供了一具有参考意义的样本。另外,该项课题牵头学校江苏理工学院所在地的常州市也归纳了他们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相关服务、保障、引导工作的经验,为从区域整体层面推进该项任务树立了范例。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3+4”;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4―0007―15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人才培养方案

一、概述

本方案衔接的3年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四年本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

(一)该方案由3年的中职方案和4年的本科方案组成,既相对独立,又合为一体。

(二)中职方案与非“3+4”中职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即由以就业为目标变为以转段升学为目标,也兼顾了个别学生在中职段结束后就业的需求。

(三)方案加大了中职段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以便为后续本科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文化基础,同时注重和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兼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需求;方案中本科段的通识课程和中职段的公共基础课程相衔接,学科专业课程和中职段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两段的集中实践环节和技能证书相衔接,两段的课程体系在内容和时间上尽量做到不脱节、必要的适度交叉基本上不重复。

(四)由于4年本科段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进行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最后1年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企业顶岗实习),特别适合“3+4”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故而形成了“3+3+1”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五)本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3个问题:

1.中职和本科学校的生源。

2.中职生低端技能岗位的就业。(对47个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近91%的企业需要招聘本科学生。)

3.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合格的计算机网络行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基本信息

(一)不同阶段专业名称(略)

(二)招生对象(略)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3年(中职)+4年(本科)

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四、职业(岗位)面向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范围

(二)继续学习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中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对比论证报告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分段培养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必需。中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方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为目标,学生具备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升入“3+4”对接本科院校做好理论和技能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现有基础

宜兴中专“3+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在现有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等相关中高职衔接模式基础上,与江苏理工学院本科专业相衔接,分段培养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目前学校该序列共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班级3个,分别为14―16级(13级以93.9%的高转段率顺利升入江苏理工学院学习)。

(二)制订原则和思路

1.一体设计、分段培养、整体优化。

按照“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制订评价方法”的思路制订三四分段中高等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负责实施前三年的学生管理和教学任务,其中第六学期为过渡学期。以培养本专业合格毕业生为导向,立足教学过程,对教学模块进行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给学生提供一个毕业后多渠道发展的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2.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围绕苏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的毕业生有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快速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动态变化。

3.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实施四大对接。

强化系统设计,统筹考虑中职学段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编排。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贯穿“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的思路。基础理论课程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选设置综合课程,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努力使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专业实践课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设置经济与管理类、人文与社科类、科学与艺术类等三个类别,兼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3)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断线。

(4)产学合作办学不断线。

(5)综合素质教育不断线。

(二)专业主干课程

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编程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有计算机录入技术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B培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办公软件高级工考证、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实训、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图形图像处理实训、计算机编程基础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等。

(四)继续学习专业

毕业生可继续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本科专业。

(五)转段升学要求

1.通过全国公共英语二级考试(笔试)。

2.获得全国或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高级工证书。

3.课程考核要求:所有课程总评成绩必须达到60分或合格水平(平时成绩占比不得超过20%;其中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实行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必须达到70分)。

每学期都进行学业审核。若审核出现2门及以上课程不合格,或者累计不合格课程达到2门的学生,不能参加最终的转段审核。转段审核通过的学生,按江苏省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报名注册,中专毕业后转入本科阶段学习。

4.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资格鉴定高级工或以上证书。

5.对“3+4”班学生提出参加技能竞赛的鼓励性建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参赛人数为班级人数的10%)。

6.D段预审时间:第五学期末第六学期初。转段终审时间:第六学期末。

(六)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七)教学计划安排表

1.说明。

(1)每学期按照20周安排,其中16周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授课时间,周学时为28;3周集中实践,以完成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各类实习和实训任务;1周考试。

(2)学分计算方法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16学时为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每周按30学时安排,1周为1学分。

2.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编制说明

本方案依据教育部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信息技术类(第一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5号),以及中职学校现状、企业需求调研分析结果编制。

四、课程改革论证

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本科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本科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五、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保障措施(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本科段人才培养方案对比论证报告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综述

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精神,加强“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对接现代产业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从2013年起,制订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并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现有基础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1994年批准设置并招生的,目前下设3个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网络工程和计算机工程(非师范),其中网络工程方向是2007年增设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按照学校《关于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意见》文件及修订意见,在参考中国计算机本科教学参考计划(CCC2012)及国内同类型高校相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根据江苏省地方经济特点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分三步骤进行:公共通识课程由学校确定,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由院、系确定,专业限选、任选课程由系级确定。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实行按类教学;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二)制订原则和思路

1.对接产业。依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依据工作任务要求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依据学生职业发展途径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2.任务导向。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推行“做中学、做中教”,优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网络设备和系统是一个特殊的计算机设备和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支撑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硬件与软件系统结构与计算机系统一脉相承。所以,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应继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通信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区别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构成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主体。所以,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涵盖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电子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硬件系统设计的基础。所以,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还必须包括电子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

在设计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既要充分考虑对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继承,又要考虑与这些专业的差异,以体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为此,根据网络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技术技能要求,一方面需要对所继承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进行裁剪,使之适合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其中部分知识进行加深、拓展和融合,以满足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例如,在熟悉一般计算机系统原理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并掌握网络系统(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为将来成为研究型人才从事网络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网络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再如,在掌握一般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学生还必须熟练掌握网络系统以及网络化信息系统的规划、部署、集成、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为将来从事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保障。基于上述思路,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确定了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详见如下课程安排表(注意:从“3+4”七年一贯制的角度考虑,本科段从第七学期开始,到十四学期结束,共8个学期)。

三、课程改革论证

(一)采用“3+1”和四年企业实践不断线的模式

为体现能力培养的特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环节的课程比重,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占到专业课程的90%,形成了“计算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训练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五个层次实践环节,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专业)融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3+1”模式的卓越网络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目标,即前三年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第四学年安排12周专业综合实训、6周毕业实习以及16周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其中,专业综合实训以校内和校外两种方式进行。校内实训是由有网络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和到学校兼职的企业网络工程专家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训,并结合与星网锐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校外实训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由基地直接对学生进行网络工程方面的企业项目实训,同时还可指导其完成毕业设计并推荐就业。

1.第1学年:专业导论,专业见习,以专业认知、企业程序设计规范训练(代码、流程图、文档和文化)为目的。

2.第2学年一第3学年:专业实习,以学科课程群(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综合应用为目标,代替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3.第3学年:社会调查(课余时间),新技术讲座(请企业高管、项目经理和高校研究生导师做讲座、报告等形式),以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规划职业生涯为目标。

4.第4学年:专业综合实训(含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含顶岗毕业实习),目的为熟悉企业项目开发规范、标准、开发流程,掌握至少一门企业项目开发技术,积累1~2年企业工作经验,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切实增强学生专业就业竞争力。

(二)重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更注重中、本课程之间协调,内容上既不过度重复,也注意前后衔接。

1.将“程序设计基础(包括课程设计)”调整到第7学期(本科第1学期),要求在中职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上掌握程序设计高级编程技术,以会熟练应用为目的。用“项目驱动法”或者“案例法”教学方式、“作品+报告+答辩”考核方式,将答辩时间也计算在课程学时中。

2.将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提升为“网站设计与开发”,再增加一个“网站综合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环节。在课程设计时,必须采用“网站设计作品+报告+答辩”的教学方式。即,凡是不需要网络的单机软件课程设计均转变为“中职原理课程或技术基础+本科段技术提高课程+课程设计”模式。在技术课程开始时给学生布置作品任务,然后循序渐进教给学生方法和思路,作品主要在课后完成,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掌握学生作品进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积极主动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书面语、口语表达能力。

类似的课程还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综合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3.为了将最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网络工程方向开设了物联网技术基础、wEB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存储技术、云计算技术基A等课程供选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4.为体现“分型培养”的教学理念,在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同进行选择,此外还增加了拓展模块。

四、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保证(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建设思考

中高职衔接教育,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对科技含量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人才包括实用型人才的高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同时,中高职教育间的衔接与沟通,将会使中职生拥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给中职教育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制定的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市场规律,以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以专业技能和学历教育为主,积极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理论和技术课程、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包括路由交换技术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融合通讯实训室、IT技术实训室等。根据专业的特点,基本形成与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全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具体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一)职业素养

能够较快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相应问题,能够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获取和提炼有用的信息,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学会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专业知识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掌握当前行业中主流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的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掌握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维护、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普遍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数据库开发、网页设计与开发、网络布线与工程、服务器配置、网络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

(三)专业技能

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开发项目、交流沟通及协调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护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建、管理和维护的能力;具有网页设计制作、网站开发、维护及管理的能力;具有实用程序编写基础能力;具有综合布线能力;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具有信息处理能力。

二、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改革现行脱离经济社会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行业需要、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并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摒弃以学科为中心,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技能,重个性。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职教育阶段有些课程内容只是普通高职课程的简化,理论知识讲述多了一些,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吃苦耐劳、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爱岗敬业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不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锻炼也不足。因此,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规律,明确新形势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思维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改革现行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和陈旧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重组和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反映信息行业的新成果、新设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重建理论教学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相对独立并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现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改革过去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引导探究式、发现式等教学方式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灵活多样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知识相对较弱的知识结构,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具有时代性、层次性、专兼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改革过去那种只注重工作管理的管理方式,推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强化激励管理。以管理促进步、促提高。

改革单一的课程考试模式、闭卷考试方法和重书本知识的考试内容,建立有利于知识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考核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既考理论,又考实践,探索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考试模式,包括设计、答辩、讨论、调研、制作等。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既考学得怎么样,又考老师教得如何。条件成熟时,将国内、国外机构认证同课程考试相结合。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2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院校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本科层次教育的主力军,且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地方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层次。但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严重不满足企业需求;教学方式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如何和行业接轨、和企业接轨,提高就业率的问题不仅是高校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急需解决新入职员工的职业能力的问题。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共同解决就业难问题。

大连中软国际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开始与长春光华学院接触,共同商量校企深度合作,于2012年在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试点,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现状,着手探索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研究如何打破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界线、学校和企业的界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界线,以及如何体现出理论教学中有企业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蕴含企业岗位技能的相互嵌入,使学生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素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接,探索出一条“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嵌入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共同目标。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

我们与长春光华学院全程实行“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与企业的无缝链接,学生入学即签署就业协议。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新生入学教育、企业课程嵌入课程培训、毕业设计、师资培训、企业实践、就业服务等。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企业专家占50%以上。利用校企深度合作的优势,探索学校、企业(合作)、社会(就业)的“三元”运行机制,实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监控教学质量”的合作模式,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三元四共五平台”工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企业专家与学校专家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行业用人需求状况、行业用人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交流,通过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人才需求岗位进行分析,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物联网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软件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分别完成2012、2014、2016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先后进行三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比例有很大幅度增加。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由原来的23.8%增加到33%,并有17门企业级课程由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讲授,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建专业,实行“2.5+1.5”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例占33.7%,并有16门企业级课程由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讲授,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目前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实行“2.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5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1.5年学生全部到“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大连)”去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的W习和在中软所属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其中学校的2.5年期间,1.0年期末本专业学生到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大连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企业课程设计,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氛围,在1.5-2.5年每学期期末都必须有一个课程设计由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来进行,给学生讲解企业相关技术动态、技术详解、方案设计等内容。企业整体实训流程如图1所示。

四、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在大连基地学习过程中,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5R教学方法。“5R”教学方法,即Real office(真实的企业环境)、Real PM(真实的项目经理)、Real Project(真实的开发项目)、Real Pressure(真实的工作压力)、Real Opening(真实的工作机会)。学生在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过程中,由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项目经理、企业工程师讲授专业课程,课程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实践。学生能够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初步解了企业文化、企业岗位需求、企业技术规范、企业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模式,熟悉真实的企业项目开发流程,了解真实的工作压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并从入学就签订就业协议,最后1.5年到企业集中培训6个月后给提供学生真实的工作机会。2012级、2013级、2014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体学生的C语言课程设计都是在中软国际做的,真正体验了5R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很大收获,去过企业做课程设计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热情和团结合作精神都要好于没去过企业做课程设计的同学。同时,每年都有一门课程设计到企业去做或由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采用5R教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项目的开发过程。课程设计的阶段提交物如图2所示。

五、人才培养效果

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2012级校企合作第一届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6年毕业,本届共63名毕业生,除了2人考研、3人自主就业(家里安排,不用推荐)之外,其他58名毕业生经过企业培训和推荐已全部高薪就业,就业率达到92%,就业单位对口率达到100%。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定位

“计算机导论”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计算机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绪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知识及知识体系、计算机学科方法论及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并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大学四年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和日后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计算机导论”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组成,具有5个方面的作用: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框架;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初步具备系统的组装与维护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跟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促进研究性学习;培养计算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

近几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课程,也出版了一批计算机导论教材。在内容选取和叙述上各有一定的特色,基本适应了不同学校的教学要求。但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叙述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2.1计算机发展简史的介绍过于简单

介绍国内外计算机发展简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及软硬件产品的发展历程、生产厂商的经营策略和专家学者的重要贡献。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概括性地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及产品的历史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从成功的经验中启发思路,从失败的事件中汲取教训,从科学家工程师们献身科学技术的奋斗中获得力量,从而激发出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如果这部分内容介绍过于简单,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2.2内容相对陈旧

“计算机导论”的教学,不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还应使学生跟踪到计算机科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使学生感觉教学内容落后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概念和产品,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把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产品的最新进展及时融入到教学中,可以通过两个主要步骤来实现。一是教材的编写要尽可能吸收最新的内容,二是教师备课时把由于教材出版时间等因素一时不能及时写入的最新发展补充进来。

2.3不容易理解

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介绍(如计算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安全等),有些内容介绍的太多太细太深入,而有些内容又介绍的太少太简单,各部分内容在层次和深度的把握上不平衡、在前后呼应上不协调。有的内容介绍成了相关课程的简单压缩版本,叙述方式上没有考虑大学新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不符合“计算机导论”的教学需要。这些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学习。

3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性和绪论性课程,“计算机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选取与叙述应体现6个字的特点:广、浅、新、易、趣、思。即知识面广、层次浅显、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激发兴趣和引导思考。

3.1知识面广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引导性课程,“计算机导论”要包括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和计算思维的各个主要方面。学生学完该课程,应初步具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思维素养,对电视、互联网、报纸等日常媒体中常见的专业术语与产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或了解;初步建立起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在日后的学习逐渐丰富和完善这个框架,最后形成内容丰富翔实的完整知识体系。

基于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借鉴有关文献中关于“计算机导论”内容选取的基础上,我们确定“计算机导论”教学内容包括9个部分: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计算机组成知识、操作系统与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与职业道德、计算机领域的典型问题和计算机学科方法论。这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内容选取模式,每部分内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能够较好地适应“计算机导论”的课程定位。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计算机发展简史,可以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创业的启示。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的介绍,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尽快了解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与素质要求,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重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安全等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概括性介绍,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

职业道德与有关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的介绍,使学生不仅要有保护自己所用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意识,而且要遵守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不做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事情。

通过对计算机领域典型问题的介绍和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所学课程的重要作用,了解计算机学科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学习计算机学科方法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本质,了解数学知识和系统科学知识在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使其重视数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数学思维、系统观及计算思维的培养,既有利于大学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也有利于日后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相关工作。

3.2层次浅显

由于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方式还不适应,所以对每一部分内容的介绍应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不宜深入,把握到高级科普的层次。作为导论课程,不可能把所有专业知识都讲深讲透,可以留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期待和学习兴趣。

对于计算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要结合现实应用以合适的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进行介绍,广度优先、控制难度和深度,使学生理解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及课程的作用即可,深入的、细节性的原理内容留待后续的相关课程中介绍。

基本知识的介绍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内容多且深入,二是内容虽少但深度不减。内容多且深入,或许是想把更多的内容告诉学生,但由于受教学时数及学生知识背景与理解能力的限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日后还要学习相关课程。内容虽少但深度不减,这或许是一种省事的做法,把相关课程的内容简单压缩后介绍给学生,最大的可能是把学生讲糊涂,还不如不开设导论课程。

3.3内容新颖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新的概念和术语不时在互联网、电视和广播等媒体中出现,新型电子产品不时推出并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导论”课程中介绍的内容要能反映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产品的最新发展,使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术语的基本含义及新型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新颖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原理的强烈愿望。

我们在计算机发展简史部分,从最初的手指记数一直介绍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IBM公司研制的运算速度超过1000万亿次每秒的Roadrunner,对未来可能的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及光计算机也作了简要介绍。

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部分,我们介绍了考研的最新规定。从2009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3个二级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原来政治、外语、数学全国统考的基础上,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也实行全国统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部分,介绍了近几年流行的博客、网格、云计算、IP地址、域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B2B、B2C、C2C等术语,并说明了Ipv6与Ipv4的主要区别。

计算机系统安全部分,在介绍计算机病毒知识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黑客、网络钓鱼、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术语和相关技术及产品。

其他部分也都介绍到了近几年的最新技术进展。如U盘、DDR内存、小体积大容量硬盘基于的巨磁阻效应、动画、虚拟现实、超线程技术、多核技术、Windows Vista、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分布式数据库、XML、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智能机器人等。

3.4通俗易懂

对教师来说,经过多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内容都会觉得容易理解。但是,如何才能使大学新生真正理解所介绍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对内容的叙述和讲解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要适合一年级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其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方式,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对各部分专业知识的介绍,要以合适的角度切入,力戒成为相关课程的简单压缩(内容少而深度不减),否则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不仅导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

在计算机组成部分,我们简化了对计算机组成部件特性的介绍,充实或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和宏观层面内容的介绍。如充实了对主板和总线功能的介绍;改写了对字符型数据及汉字的编码表示;对按层次组织文件的优点、删除文件的含义及文件恢复原理等进行了更为明晰的叙述等。

在程序设计知识部分,我们简化了对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和编译原理具体内容的介绍;强化了对程序设计语言发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的不同特点及各自的适用领域;强化了对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和编译原理知识在培养程序设计能力上各自所起作用的介绍,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作出铺垫。

在软件开发知识部分,我们简化了对有数据库与软件工程具体内容的介绍,概括性地介绍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的知识,使学生在刚入门计算机专业时,就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软件(特别是应用面最广的信息处理类软件)开发中的作用,认识到开发大型软件只有好的程序设计能力是不够的,要有科学的软件开发方法指导才能高效率地开发出高质量的中大规模软件。

3.5激发兴趣

“计算机导论”课程总的作用是把学生引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殿堂,即起引导入门的作用。如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该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就是成功的,有了兴趣才能更主动地学习,才能把后续课程学好。一些学生报考计算机专业是出于自身的兴趣,但更多的学生可能是考虑到就业或受家长、亲友的影响才选学的计算机专业,通过计算机导论课程培养这些同学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尤为重要。

在计算机发展简史部分,我们介绍了计算机领域著名的公司和科学家,包括计算机之父――图灵和冯• 诺伊曼、ACM图灵奖获得者、IEEE-CS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及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公司的发展历史及杰出科学家们的工作给有志于在计算机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各主要知识领域主要是介绍其发展历程一直到最新进展并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这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就是逐步想办法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历史,软件开发方法就是在开发大型软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互联网的接入方式是随网络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3.6引导思考

本课程不只是让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为学好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找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传统习题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文献,对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在计算机发展简史部分,无论是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研制技术路线,还是公司的经营策略,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计算机领域的典型问题部分,我们特别指明了算法设计与分析的作用,一些理论上可行的算法在实际上可能是不可行的,需要设计出实际可行的代替算法;对于计算机智能,介绍了目前的各种主要的不同观点;在计算机学科方法论部分,我们讲解了学科的3个过程、12个核心概念以及数学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如何与后续课程的学习联系起来。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很好地思考。

4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5个要求之一是: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初步具备系统的组装与维护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个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虽然可选的“计算机导论”理论教学教材比较多,但相对来说专门的“计算机导论”实验教材比较少,有些是把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在一本书中,有些是选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类实验教材。这样的实验教学偏重于常用软件(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操作使用,而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网络连接、病毒查杀、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有关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内容的介绍比较少,甚至没有。课程学完以后,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体现不出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特点。

“计算机导论”的实验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学生除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和维护能力(真正打开机箱观察过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学生并不多),如计算机的拆卸与组装、网络连接、环境配置、软件的安装与卸载、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等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一些有关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实验题目,供学生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选做。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能力,还能加深对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当然,也要注意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的实验内容的难度与深度,毕竟是刚入学的学生,以要求初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好,更深入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可以在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实践中逐渐要求其掌握。

5总结

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导论”的课程定位与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讨论了“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改革。“计算机导论”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包括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各个主要方面,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和认识,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性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以后通过每门课程的深入学习逐渐丰富和充实这个体系。为符合刚入学大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对每部分内容的介绍要浅显,要适当掌握深度,着眼于基本内容的讲解,为以后的深入学习起一个引导和铺垫作用。各部分内容既要介绍历史由来,也要尽量介绍到最新发展,这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董荣胜,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 袁方,王兵,李继民. 计算机导论[M].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