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2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地方高校;智库;衡水学院
一、衡水学院智库现状总结
1.衡水学院市级课题及市级科研成果奖励
从2005年到2014年十年间,衡水学院教师参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的数据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也随之增长。2011年与2014年数据有所下降,意味着课题逐渐趋于理性,不再追求数量;从2005年至2012年,衡水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增长幅度不是太大。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课题又分两类,一类为科学技术研究指令计划课题,另一类为科学技术研究指导计划课题(加号后的数据),从前一类课题的数据显示来看,申报数量趋于平稳,其最终获奖课题也寥寥无几;而后一类时断时续,不能形成明显的规律。此外,衡水学院组织人员到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展开深入调研,拟定科研论题计划。学校重点支持那些可操作性强、成果易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用性强的研究课题,截止2013年底,共有497项院级课题成功结项。
2.衡水学院智库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衡水市产业结构与我校特色专业相结合为指导方针,衡水学院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分期建设、稳步推进、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先后建立起22个非实体研究所。
3.与区域组织经济相融合
为充分发挥我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利用我校学科优势,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产学研方面比较突出是事例有:2012年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事业的发展,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和积极准备,达成了我校在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协议。2013年底,我校与衡水工业新区签署了产学研合作(意向)协议。
二、新型地方高校智库的显著特征及发展策略
1.新型地方高校智库的显著特征
在指导方针与发展理念上,明显地体现出地方特色,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牢牢掌控正确的研究方向,具有全国战略高度,学习借鉴各地区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立足本地区社会经济现状,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在自身建设方面,体现地方高校的优势与特色,紧扣区域发展的需求,明确主攻目标,充分发挥战略研究、人才培养、舆论引导、政策建议的重要功能。在研究成果质量方面,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成为服务区域政府决策的思想高度和重要依托。
2.新型地方高校智库的发展策略
(1)以基础研究为依托,坚持应用研究为重。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基础研究的优势,重点扶持一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及对地方具有长久影响的应用研究。大力推进科研创新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社科实验室和数据库的建设,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与资源保障。
(2)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成果评价考核体系重学术轻应用、重模型轻实效的突出问题,地方高校智库才能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服务于地方政府社会、经济决策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建立以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用户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把解决地方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改进高校现有的考核评估体系,形成有张有弛的动态考核体系。为了长期考核重大研究成果,更应该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紧密跟踪地方党委和政府采纳的重大策略,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
(3)增强地方高校与外界互动,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同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搭建合作平台,联合建立地方高校智库,开展多边资源共享项目,统筹各方力量参与智库研究活动,放大综合研究效能。
(4)巩固原有政策研究成果平台,拓展成果应用渠道。办好高校智库网站,出版有务实性、原创性、研究性特点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地方高校智库成果平台,增强对地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渗透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管理;自然辩证法;系统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项目管理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论文百事通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
2011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学习贯彻科普法,努力开展各种环境科普活动。学会办公室、市环境宣教中心、市环保监测站等单位会员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活动,宣传、印发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1、5月份,在全市开展的“生态·科学”科普活动月中,组织会员参加了全市在县的启动仪式和科普宣传,印发环境科普材料,挂宣传板报。接着到宾阳县进行“生态·科学”宣传。
2、参与市科协举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普报告会。
3、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全市数百名会员在环保行政部门领导带领下积极参加宣传世界环境日主题和节能减排科普知道,印发科普材料20万份,组织节能减排板报100多块进社区展览,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环保科普知识。
4、7月25日,以市环保监测站会员为主的20多名会员参加了赵其国院士的专题学术报告会。
二、开展环境科技征文活动,繁荣环境学术园地。今年以来,组织本学会会员结合环保工作拟写学术论文外,3月19日,还与市环境学会、绿世纪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甘蔗学会等学会联合开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征集学术论文。把征集学术论文工作扩大开来,使征集面有市扩大到市和糖业集团、大学和区外有关单位。论文作者有大学教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环保系统科技人员等,论文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年共征集环境科学学会论文60多篇。
四、组织评选优学术秀论文、激励会员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在参加征文,学术交流后,论文作者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学术论文是否有一个评价,有个好的收获。为此,在市科协的关心下,本学会牵头邀请专家对《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的论文进行评选,经过申报—评选—公示—审查等程序,评出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篇、三等奖优秀论文10篇等优秀论文共十八篇;并报送市科协审定、发文通报表彰,发给证书,以资鼓励。计有30多名会员获奖。另外,编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论文集500本;出刊《环境科学》1期3000册;60多篇。
六、办科技实事,认真落实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并应用到生产。
1、《电镀》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小试、电镀集中园区选址研究等。年底将完成全部研究工作,报请验收。边研究、边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市电镀集中区筹建工作已在区五合工业区起动,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2、积极推广落实《论坛》会上宣读交流推广的腐植酸新技术,综合利用榨糖滤泥和废糖蜜。经过介绍、宣传,上林县接受了这项新技术。济世兴农腐植酸肥业有限公司在上林县白圩镇投资1000多万建设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半年,今年底将投入生产。使《论坛》会推广的新技术在我市开花结果。
3、开展卷烟厂《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已进行结题。
4、7月24日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培训班。全市有关企业,县、区、市环保行政执法人员共150多人参加培训。
七、学会自身建设工作。在上级的关心下,在各理事、各会员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1、召开理事会两次,分别于3月4日和6月23日各召开一次研究学会有关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
2、召开常务理事会3次,2月份、9月份、12月份各一次,研究全年学会工作和换届工作等。
关键词:工程物理;专业特色;就业状况
许多人容易混淆物理与工程物理,这里简单阐述,工程物理着重于工程应用,而物理系中的物理偏向于理论研究,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而言物理系中的物理的理论性较强,一般有严谨的理论推导,学起来难度更大些,学生毕业后更适合搞理论研究,所以本科毕业后多数选择考研深造。工程物理一般讲究实用,学以致用,通常理论上不苛求透彻、严谨,重在实用,因此本科毕业后更能容易找到合适的、实践性的工作。例如:工程力学的侧重点在于工程建筑的受力而不是传统力学上的各种受力情况的笼统的研究,如果学生想要学习纯正的力学的话,可以考虑学习教育类的物理专业,现在工程力学和电机工程之类的专业多,是由于学校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
一、工程物理专业
工程物理是物理、工程和数学三种学科结合的学科,主要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础物理与要解决的问题及工程技巧相结合,使工程物理有广泛的应用。这门交叉学科是为技术领域内继续发明而设置,和传统的工程学科不同,工程物理不需限定在一个科学或物理的分支,是指某一专门化的科学,如光学、量子物理、材料科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技术、微型品制造、力学工程、电工程、生物物理、控制理论、空气动力学、能量、固态物理等在应用物理方面提供较彻底的基础训练。它通过加强对数学、科学、统计和工程原理的应用,使解决工程问题更优化和具创造性的学科。这学科侧重研究和发展,设计和分析,具交叉功能,是理论科学和实际工程间的一座桥梁。在许多国家中获得工程物理或工程科学学位是科学学位,许多语言的“工程物理”直接翻成英文的“技术物理”。
工程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以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现代实验技术、现代数学方法概论、非线性动力系y、非定常及不稳定两相流动、高效换热器、计算传热学进展及其应用等。其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其中有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精品课。整个学习期间保持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课程的连续性和不断上层次,并通过众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工程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许多大学,工程科学可包括从学士到博士课程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全部课程的基础。选课包括流体动力学、量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相对论、固体力学、运作研究、信息技术和工程、动力学系统、生物工程、计算工程、工程数学和统计力学、材料科学、电磁学、纳米科学、能量和光学等等。
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近代物理电子学、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核能工程、安全技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方面的人才。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应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此外,还应该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工程物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由于现今此专业市场需要量很少,但是就业率很高,就业前景也不错,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业的雇主欢迎,工程物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机、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程序编写及教育等行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进一步在科学或工程学等范畴深造,获取更高的学位。工程物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为:销售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 管理员、数据库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销售储备干部、技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
工程物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2514位工程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73元,0-2年工资425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8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6元。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据统计,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武汉、南京、厦门、成都等,平均薪酬在7000元左右。
近几年工程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约有60%的学生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约有10%~1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工物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单位分布广泛,例如:包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等在内的著名大型企业;又如: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政府机关;再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此外,还包含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领域。
三、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物理的特色是“工程”和“物理”密切结合,培养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经过较强的工程设计、实验能力训练,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在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领域,以及其他与近代物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教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周丽霞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1):78-81.
长久以来,园长很注重提高我园教师的能力水平、创新意识的培养。6月20日,在园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中心幼儿园、七星农场幼儿园和黑龙江省同江市幼儿园参观学习。这几所幼儿园都有一支充满爱心、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通过参观、与教师交流,能充分感受到他们的团结、进取、敬业、乐观的精神。
但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我们参观的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中心幼儿园,我们一路驱车来到这里,矗立在眼前的像是一个科学技术研究院,让我很好奇,带着这种心理我走进了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个通俗易懂的大字:“好生看好孩子”!周围都是孩子们的照片。此创意在其他任何幼儿园是没有的,很特别。这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丰富多彩,风格独具匠心,教学楼内的走廊和各班级的环境创设各有千秋,体现出一种理念性、设计感,走廊上美工作品的展示,不仅布局美观、丰富,而且幼儿作品形式多样,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感觉孩子们都是小艺术家,发明创造的先驱者,作品中体现出孩子们的童真和欢乐情绪,很有感染力。各个活动室所有的摆设都是那么精心各个年龄段区角都有不同特别适合孩子在其中游戏探索。从各个角度考虑,为孩子设置的环境非常全面,走廊里有培养孩子爱心的动、植物角,通过让幼儿种植、观察、管理等过程,培养幼儿积极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我个人看来,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活动空间。
在二楼“科普水世界”我们观摩了生成科学探究活动《好玩儿的管子》,这是由“科普水世界”衍生延续的一个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尝试、玩中探究、玩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学指南》中所讲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在活动中教师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而这节活动恰好充分地体现了在科学探索中,教师让幼儿亲身经历体验,在体验中学到了教师给予不了的知识。体验过程中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到自主地解决问题,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尤其是我发现男孩子主动承担了较重的任务,更体现了孩子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德。在移动城堡里我们还观摩了一节生成体验活动《飞行之旅》。这是一节有关于社会领域,以遵守规则为目的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关于乘坐飞机的规则,让我们跟着孩子的脚步,以孩子的视角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体验。此次生活体验,让孩子从中掌握了一些乘机规则,活动过程中幼儿扮演工作人员使用礼貌用语,贴近生活。时刻运用礼貌用语,幼儿了解了乘机的整个过程,换登机牌、安检、候机、逛机场超市、乘机、乘机安全提示、空中服务。机场超市孩子自己介绍家乡特产,锻炼口语表达和叙述模仿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再做分析引导,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教师真正地做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以幼儿为主体。除此之外,我更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今后我首先要认真学习《指南》,加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水平,努力接受新的幼教理念,适应当今的大环境,与时俱进。集百家之长,开拓自己的思路,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创设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贾琳.多元文化教育下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走向[J].辽宁教育,2013(17).
[2]庞建萍.3~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幼儿教育,2011(30).
关键词:院所;创新;评价
地方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近年来,随着整体科技水平和科研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各类科研院所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科研投入力度逐年增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力量,各类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科研人才、科技成果,承担着国家主要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工作。
地方科研院所不仅是国家,同时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综合性科研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北京地区)需求进行的应用开发研究形成了科技事业独特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北科院在公益科技服务、公共技术研发、科普惠及民生等方面已经成为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R&D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部分,在提高院所的科技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构在重视R&D投入量增加的同时,更需要关注R&D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所以对R&D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估问题日益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研究中利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这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来作为对R&D效率测度的主要研究方法,利用R&D投入产出指标来测度和评估科技创新绩效,可以为最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科技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参考和依据。
1 DEA方法的基本理论及数学模型
1.1 基本理论
DEA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的客观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在“相对效率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DEA方法属于运筹学研究的领域,它主要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利用观察到的样本数据,对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简称DMU)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或处理其他多目标决策问题。它通过保持决策单元的输入或输出不变,借助于数学规划将DMU投影到DEA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不必事先设定决策单元的具体输入输出函数,在测定若干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时,所得出的相对效率是其最大值,所得出的权重也是最优的,因此,DEA方法是评价多输入多输出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该方法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到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等各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看,DEA利用绩效相对好的DMUs构造了生产函数的前沿面,它可以有效测度出非DEA有效的DMUs仍然存在的潜在发展能力,进而改善该DMU的效率,即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能提品和服务的最大量,或者是为了满足产品和服务需求,所需要投入资源的最少量。效率作为绩效评估标准,反映了一个部门或机构将多种投入资源转化为多种产出或服务的相对能力。
1.2 数学模型
美国学者Cooper,Charnes等(1978)根据Farrell的模型,将Farrell(单一投入产出)衡量效率的方法扩展到“多项投入/多项产出”,即所谓的CCR模式。继CCR模式后Banker,Charnes & Cooper(1984)提出BCC模式,扩大CCR模式效率观点与运用范围,因为CCR模式无法说明一个具弱效率的DMU,其弱效率是由技术无效率或者规模效率所造成的。针对CCR模式所假设的固定规模报酬(Constant Return to Scale,CRS)放宽为变动规模效率(Variable Return to Scale,VRS),即部分的投入增加,不会使得产出项也会有相对一部分的增加,引用Shephard(1970)距离函数观念,导出与CCR相同的模式。此模式可计算出DMU的纯技术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及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BCC模型如下所示: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 设计原则
文章基于DEA方法评估地方综合院所R&D投入产出活动的效率,以北科院为例,选择指标和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2.1.1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客观的反映被评价事物,正确揭示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
2.1.2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在被评价对象之间具有可比性,要求统计口径、统计范围要一致。
2.1.3 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数据具有可采集性,以及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2.2 指标的选取
按照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文章建立了一个R&D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根据DEA,其中的指标可分为两类,即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并遵循通常参考集元素的个数不少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两倍为最佳的标准。选取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和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这两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反映R&D创新的直接成果的申请发明专利数和发表科技论文作为产出指标。
3 实证分析
3.1 相关性分析
首先对投入产出项做相关性分析,以2001-2012年的北科院R&D投入指标数据和产出指标,用excel数据分析功能中的相关系数做测定,结果如表1:
表1 投入产出项相关系数表
相关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酌表示,?酌值的范围在-1和+1之间。?酌>0为正相关,?酌
3.2 R&D投入产出效率测度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后,文章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对R&D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北科院R&D投入产出效率DEA评估结果
注:综合效率(crste)是指不考虑规模收益时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vrste)是指考虑规模收益时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收益(scale)是指考虑规模收益时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对综合效率的细分。规模收益中,irs表示规模收益递增;drs表示规模收益递减;-表示规模收益不变。
通过模型的评估结果分析,北科院2007、2010和2012年出现规模效益递减现象,这意味着在这三年中存在经费投入过高、人员冗余、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以及科研效率偏低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院管理层应加强科学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来提高科研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创新能力及竞争力。
3.3 不同投入产出指标组合
DEA方法对效率值的测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组合,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投入产出组合模型的效率值变化,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不同时期R&D活动中的优势和劣势。由此,文章建立4个不同组合的DEA效率测度模型如表3所示:
表3 R&D效率测度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组合
根据表显示了不同投入和产出指标组合的DEA模型,通过DEA方法计算不同指标组合的R&D效率值,运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指标组合的R&D效率值
依据不同指标组合的R&D效率值利用分层聚类法在SPSS11.0分析结果得出以下分类结果如表5:
表5 R&D效率聚类结果
根据以上聚类结果,本研究中将这12年的发展分为三类,即综合高效型、论文高效型和低效型:
(1)综合高效型:这个阶段在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发展特征表现在人力效率、资本效率、论文效率和专利效率值都很突出,在各方面的发展表现相对很好。
(2)论文高效型:这个阶段在2001年、2003年、2008年和2010年。这几年在发表科技论文方便表现较好,论文效率相对较高。
(3)低效型:这个阶段在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这几年在人力、资本投入及专利、论文产出效率都相对较低。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2007年以前北科院在资金和人力投入及专利和论文产出方面都相对薄弱,2008年以后R&D投入产出效率得到较大改善,说明北科院向着一个较优的结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北京地区科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8.
[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起步阶段。随着社会进步,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增幅超过300%,2011年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从业机构超过2万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到2020年年总产值达到10000亿元。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我国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对高校本科专业行了调整,专业由原来的504个调整为294个,教育部特别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一点说明地理信息产业的特殊优势和生命力。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再次调整,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改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经各种资料的统计表明,2000年有37所院校设立了GIS专业,2003年有93个高校开设了GIS专业,2007年全国共有161所高校设置GIS专业,2012年全国共有168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2]。从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2.1教师专业素养迫切需要提高
目前状况是一些院校现有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又走入学校,并没有机会从事实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经验[3]。而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又很迅速,这使得一些教师很难胜任所承担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2.2教材建设与培养目标脱节
由于软件的更新速度飞快,相应的实验教材很难跟上。据此有些人提出了要大胆尝试采用电子教材,某些部门或是软件出品单位不要只是将精力放在软件使用帮助上,也应当随之出品入门级或更高档次的电子实验教材,弥补实验教材陈旧落后更新慢的问题。理论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非常明显,与各人才培养层次与方向脱节,没有针对各个培养层次和方向的统一化、系统化的教材的建设[4]。
2.3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
各高校开办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时,主要是依托已有相关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无论是学科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皆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脱节[5]。大多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和学生的素质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还有因师资不足,涉及地理信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二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在工作中暴露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的缺陷,直接影响到该学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声誉[6]。
2.4专业目录名称与本学科内涵不相适应
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分层次的培养来看,名称上存在不相称,一些专家建议,对于理科院校或从地理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完全可以称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但对于工科院校或从测绘等方向发展起来的,可以改称为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笔者认为经过多年的磨合共融发展,也可能在将来二者会统一于新的名称。
2.5资金投放不足
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样受到发展速度与投入增量不同步的影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仪器设备陈旧且不配套。特别是在一般本科类院校,在追求规模发展过程中,因资金不足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教学仪器设备与运行保障经费采取紧缩政策[7]。
2.6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培养评价体系
对于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没有相应评价体系。尤其针对一般本院校来说,不论是以测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还是以地理科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都没有真正融入到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圈子里。要真正服务社会,不应靠少数顶级院校的科学进展,更多是发挥好全国各地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育资源,让地理信息科学的大众化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落到实处,从而彰显地理视角。
3建议与发展策略
3.1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应遵循应用科学的教育理念
这个专业无论是从测绘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还是从以地理学空间分析应用为主的理科发展起来的,大家都会认为本专业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从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就业情况来分析,本科阶段是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的重要时期,研究生阶段可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大学本科阶段要遵循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追寻市场,更不能成为步入社会的培训场所。大学本科教育是思想和认知善恶发育成型的阶段,让学生有能力去追求知识与真理,这是大学本科的教学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3.2培养空间思维的教学模式不能变
空间思维能力不只是让人知道东西南北,更多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维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科学的普及也是对全民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ESRI在美国会对小孩子进行免费的地理知识讲解,使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地理空间的概念,启发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3人才培养上要在权威机构中划分出层次
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来看,地理信息科学学位教育应强化技能培训,这部分人才培养就落在一些以测绘为基础的工科院校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培养上,突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另一类别是以地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院校专业上应突出地学方面的应用。总之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有能够创新思路的人才,也要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3.4通过任教资格考试、技术水平认证来规范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的水平
国家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管理地理信息产业。规定必须要有相当水平的从业人员才能承接各种项目。原因就是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行业关系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如果政策法规跟不上,那么将会一片混乱。3.5为一线地理信息科学教育工作者申请教学或科研
主题词社会建构建构主义
一
建构主义研究目前日趋庞杂,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建构主义研究来源于众多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就建构主义研究的兴起而言,它实际上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知识社会学和哲学思潮汇流的结果。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体现了人类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化工程(包括科学技术工程)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文化侵略等的深刻反省和反思。基于这种反思,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利奥塔、福柯、波德里拉、保曼、哈维等人认为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已进入后现代社会时期,在后现代社会,知识成为社会斗争的焦点,科学成为政治的工具,其客观性和权威性将会受到怀疑;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他们提倡对社会进行微观研究、多元化理论视角、话语分析和本土方法考察。知识社会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培根、康德、马克思、曼海姆等人那里。知识社会学关心的主题是揭示特定的知识和信念实体怎样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只不过,知识社会学长期以来将信念分成数学和自然科学与包括诸如、道德哲学体系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科学,认为前者是质朴的,不为任何利益考虑所玷污,而社会科学等学问则是意识形态的、受主观思想和利益影响的,因而常常将数学和自然科学置于知识学的考察之外。既然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科学的客观性已受到怀疑,而传统知识社会学又置科学技术知识于不顾,那么,建构主义来考察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建构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了。
当然,建构主义研究也从哲学中的反实证主义流派、新及现象学、人种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启示。具体说来这些观点是:(1)科学理论的证据非决定性,即在原则上总有几个可供选择利用的理论与有关的证据一致;(2)观察渗透着理论,即理论的附属成份包含着各种形式的测量理论,有关的观察结果是由用来检验的理论范式决定的,观察在某一理论中得出,在与之竞争的和继承的范式中其含义不同。更为具体地说,约定主义的哲学本体论和相对主义认识论肯定是直接促进了建构主义的研究。特别是库恩、汉森、奎因、迪昂以及更早一些的波兰细菌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弗雷克的研究和探索表明,科学事实、科学评价标准和科学理论范式都是相对的,不可通约的或非中性的,这样用单纯的理性逻辑就不足以说明科学认知的真实情况。于是,从库恩等人思想中获得灵感的建构主义学者们,大胆地对默顿科学社会学、传统知识社会学等进行了批判和挖掘。其涉及问题范围之广,观点、命题之深,声势之大,以致许多人认为科学社会学已进入“后库恩时代”。后来,出于对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发展是自主的,它影响着社会变迁,但不受社会影响)的不满,技术社会学也被卷入到了建构主义研究中。
2.建构主义学者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广泛。建构主义作为一个思想流派,由于其主要观点、方法来源不同,很难像科学学(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贝尔纳)、传统科学社会学(代表人物是默顿)追塑到某个国或某个代表人物,其成员分散在欧美不同国家。在英国,主要是爱丁堡学派,其成员是埃奇、布鲁尔、巴恩斯、夏平、柯林斯等人,他们从批判传统知识社会学,特别是曼海姆思想出发,并从库恩思想得到启发,对科学知识的实质进行研究。在法国,拉图尔、卡隆等人接受加芬克尔、福柯的本土方法对科学实验室进行人类学的考察。在美国,谢廷娜(一位建构主义女学者)、陈诚、瑞斯蒂等也进行着与拉图尔类似的工作。另外,英国的马尔凯、伍尔加,美国的平齐、休斯,荷兰的比克,德国的魏因加特等大批学者都在从事不同的建构主义研究。当然,建构主义既然以一个思想学派出现,也存在诸多合作和交流,如拉图尔与伍尔加合作考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共同发表《实验室生活》一书,谢廷娜和马尔凯一起主编《观察到的科学》一书等等。
3.建构主义研究方法多样化。尽管建构主义是建立在知识是社会地建构成的这一总观点之上的,但其方法却是经验的。这样,建构主义研究方法便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建构主义对科学的社会分析,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实验室研究,由拉图尔、伍尔加发起,像人类学家考察原始部落一样。保持一种不介入的客观观察立场,根据观察日记进行研究;争论研究,即柯林斯的相对主义经验纲领,从微观角度分析科学知识如何达成一致;话语分析(或称修辞学方法),由马尔凯等人发展而来,把科学活动参与者的“日常话语”作为主题,分析科学解释是如何随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技术的社会研究中,建构主义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社会建构方法,这是平齐和比克把相对主义经验纲领引入技术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技术人工制品如何在社会、文化方面得到解释;系统方法,休斯在技术史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把技术看作一个系统(如电力系统),进行经济、政治、社会的分析;操作子网络方法,它与拉图尔、卡隆、劳等人的研究工作相关,他们把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看作整体的“异质操作子”网络,分析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另外,爱丁堡学派早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以及随后的弱纲领也都是建构主义者曾采用的方法。
正是建构主义这种经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特点,导致了其研究成果缺乏统一的理论凝聚。目前建构主义的各种观点和学术成果,散见于有关学者的案例考察和各种论文集里。拉图尔和伍尔加的《实验室生活》是对索尔克研究所格列明实验室考察的结果,拉图尔的《行动中的科学》也不过是对这种考察的进一步概括,至于前面提到的《观察到的科学》以及平齐和比克主编的《技术系统和社会建构》等则均为集纳诸多建构主义学者及相关学者经验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因此,建构主义的学术观点具有相当的分散性。
二
建构主义研究就其建构对象而言也呈现出某种复杂性。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中,似乎借助行为者的互动而形成的制度(包括知识、方法、学科、习俗和规则),科学家基于数据和观察构造的理论和叙述,实验室中由于物质参与而产生的人工制品,思想和表象的客体都是建构成的。但是,从这种复杂性中仍可窥见出建构主义存在着强与弱的分野。
1.弱建构主义。弱建构主义强调的是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或社会原因,主要着重于宏观社会学的把握,但并不否认其客观性或逻辑性的原因。
这类建构主义观点最早见于贝格尔和鲁克曼的知识社会学论述中。在1996年出版的《现实的社会建构》一书中,他们提出现实是社会地建构成的,知识社会学关心的主题是社会建构过程。这里的现实是指主观现实(即人们关于世界的信念),而不是客观现实。所谓现实的社会建构就是这种主观现实作为人工的产物虽然独立于我们的意志,但都是在社会情景中发展、传输和保持的。[1]就是说,要建构其中某种主观现实X仅需知道以下事情即可:(1)X的知识,这种知识即便在X不存在时,也能产生某种行为能力;(2)X的合理性常识;(3)传播X知识的手段。只要具备这些条件,X的知识便可在社会共同体“固定”或普遍存在下来。在贝格尔和鲁克曼的建构意义上,社会中有许多东西如习俗、规则、方法甚至情感、性角色、权力、科学等等都可看作是社会建构的。
当爱丁堡学派冲破传统知识社会学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明显区分后,巴恩斯、布鲁尔、柯林斯等采取了与贝格尔和鲁克曼相类似的方法来考察自然科学知识,即用社会背景来解释科学知识内容。巴恩斯在论及库恩对科学知识结果解释的批评时说:“他所描述的科学中基本理论的变迁,不再是对增长的关于实在知识的简单响应,而是用关于推理的评价的背景负荷才能表达的。”[2]也即是说,既然自然科学并非以纯结果的方式变化,那么考察自然科学知识的产生及其维持便一定要求助于社会背景。巴恩斯引进了“利益”概念,布鲁尔认为除了一些社会原则外,还包括精神的、人类学的、生物学的、认知的和感觉经验等因素。柯林斯更提出了一个“非科学”的标准清单:“基于从前合作对合作者实验能力和忠诚的信任、实验者的个性和智力、管理大实验室的声誉、科学家是否在工业界或学术界工作过、过去的失败经历、内部资料、科学成果的风格和表现、实验心理方法、民族性”等等。[3]
尽管爱丁堡学派的工作是建构主义的,但并没有使用“社会建构”这一比喻。首先使用“社会建构”一词进行建构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是孟德尔逊和达勒。他们的论文被收集在1977年由孟德尔逊、魏因加特和怀特利主编的《科学社会学年鉴》第一卷,取名为“科学知识的社会生产”。孟德尔逊和达勒认为,现代科学的建制、认知和知识主张并不能通过科学史论得到适当的说明,它们作为人工的产物必有其社会因果关系,因而是社会建构成的。
孟德尔逊等用“社会建构”批评科学史论的不适当性在今天看来虽然已无必要,但却激起了对科学话语、文本的建构主义研究。以往的科学史论者的研究,通常都以科学家的论著或谈话录、回忆录为依据的。而马尔凯则认为科学家的话语实际上变化很大,其内容和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论者面对面的互动,因而通过分析、比较科学家就某项研究正式发表的论文与直接访问科学家关于该研究的谈话记录,可以真实地说明科学家工作的实际情形,了解科学建构的社会特性。马尔凯和吉尔伯特通过对一个生物化学小组的34名有建树的研究者的访问,把科学家话语分成经验性的和偶然性的两种情况。结果发现,科学家在解释正确信念时,通常依据的是经验性话语,而在说明错误信念时,通常依据的是偶然性话语,即把科学家犯错误的原因归于各种个人的和社会的偶然因素。[4]
迈耶斯在《写作生物学: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文本》一书中试图表明,社会的考虑(主要是考虑读者的鉴赏和兴趣)怎样“构成”科学主张、讨论和论文或专著的写作。他说:“在很大程度上,我的研究基点是假定科学是在论文或见解修改和争论反语重释的声言和协商的社会过程中建构的。对于这一基点,读者将会感到惊异。”[5]这里,迈耶斯似乎指明,科学文本的社会建构是说它在公开发表之前就经过讨论、协商、改变和削弱等,科学文本不仅源于客体素材,而且也经历了科学家和评论者的审视。
可以看到,弱建构主义在探讨科学知识的社会原因时,往往给科学的客观性、理性和逻辑因素留有适当的余地。布鲁尔的强纲领中的公平性、对称性原则实际上要求对科学的真理和谬误、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理性和非理性、成功和失败都做出说明,马尔凯在归纳经验性话语时则说明了实验数据是在逻辑和时间优先情况下给出的。另外,爱丁堡学派并没有回答在什么时机,让社会背景因素怎样进入知识客体中。这就是有些强建构主义学者为什么并不把弱建构主义纳入建构主义研究的原因。
2.强建构主义。强建构主义是在微观层次上对科学知识所做的经验研究,认为科学知识或技术人工制品能够显示出其建构完全是社会性的。这类学者主要是谢廷娜、拉图尔、伍尔加、平齐、比克等人。
谢廷娜将其工作贴上“建构主义”的标签,而非“社会建构主义”。其原因是她想避免将其研究同“社会背景”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以示同爱丁堡学派的工作相区别。谢廷娜认为微观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科学争论研究,说明知识的一致性是如何达成的;其二是选择科学工作的真实地点如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说明科学知识是怎样建构的。她研究的是后一方面,称其研究成果为建构主义纲领。她归纳了科学建构的社会特征,即科学研究工作并不指向“现实”,而是指向陈述的操作,这种操作不仅使科学家进入大量面对面的协商和互动,还包括更广泛的、超越处所的关系,与经纪人、工业界代表、出版商、地方管理者等发生联系。[6]
与谢廷娜一样,拉图尔也想避免将其建构主义研究同“社会背景”相提并论。他和伍尔加的《实验室生活》(1979年首版)的副标题是“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当1986年再版时把其中的“社会”一词删去了。但不管怎样,该书的主题仍然指明:科学事实是一种建构的产物,是各种利益集团间协商的产物。通过对索尔克研究所格列明实验室的人类学考察,拉图尔及其合作者伍尔加用整整一章专门论述了TRF(促甲状腺释放因子)的建构过程。[7]
在对《实验室生活》一书的合作之后,拉图尔与伍尔加的研究纲领开始分道扬镳了。拉图尔转向了操作子网络,把其中的科学家当作“资源积累者”进行了“马基雅维利”式的描述。[8]由于这一纲领不再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风格,这里不加论及,与此不同,伍尔加却对表象进行了建构主义的研究。
概括地说,客体(自然世界)与表现(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包含两种图式:
(1)表象客体或者科学知识自然世界
(2)表象客体或者科学知识自然世界
第一种图式认为客体独立于表象,自然知识似乎与自然世界没有多少关系;第二种图式表明表象是客体的组成部分和要素,在自然知识与自然世界之间没有谁是第一性的、谁是本质的区别。伍尔加认为,前者是过去的科学社会学(包括爱丁堡学派)坚持的“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本体论上的实在主义”图式,后者才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应遵循的模式。[9]对此,他提出两条证据。首先,没有表象,客体就是无用的,我们无法独立于客体。其次是对同一客体的解释存在着某种“柔性”,即科学陈述的多样性,这导致人们去怀疑任何“假定”的客观事物的存在。在这里,伍尔加是想说明表象构成或建构了客体,即世界是被建构着的。
到80年代中期,科学知识社会学已经成功地披上建构主义的桂冠,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著作的标题或导言纷纷以“……的社会建构”而呈现于世。就是对技术进行社会研究的人们也未能逃脱这股潮流。因而,比克、休斯和平齐在《技术系统的社会建构》一书中希望提倡一种新的建构主义研究纲领。
诚如前面所言,《技术系统的社会建构》并不代表一种一贯的研究纲领。这里将集中考察平齐和比克的论文《事实与人工制品的社会建构:或者科学社会学与技术社会学怎样得到互惠》。在该文中,他们提出了与布鲁尔几乎相近的“建构主义强纲领”:“在这一纲领里,所有知识和所有知识假设都将被看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就是说,关于知识假设的起源、接受和拒绝的全部解释都可以从社会世界领域寻找得到,而无需借助自然世界。”[10]不过,他们却又借用了柯林斯的经验相对主义的一些概念,并称之为“技术的社会建构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概念是‘解释柔性’、‘终止机制’的‘相关社会群体’。其核心信条之一是技术人工制品对社会学分析是公开的,这不仅表现在技术的使用上,而且特别关及其设计和工艺‘内容’”。[11]平齐和比克用这种方法说明了自行车的历史,表明了自行车是试错的产物,新的尝试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没有解决这个或那个社会群体提出的问题。因而每种技术产品都是“决定渗透”的结果,而非单向模式发展的逻辑程序。
总之,强建构主义虽然都标谤自己是完全的建构主义,但最终都是以对微观社会学问题的关注来解释宏观社会学的构架。这一点从谢廷娜、伍尔加、平齐和比克的观点可以明显看出。特别是谢廷娜以实验室活动为基础来展示科学知识和建构与社会存在着的广泛联系,试图消除科学知识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分,把科学知识发展的认识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这可能既是目前大多数科学社会学家和“理想”,又说明强建构主义与弱建构主义不无两致的“模糊性”。
三
简单地说,建构主义尖锐地批判了个人主义的、观念论的、实证论的和朴素实在论的科学或技术说明。他们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因果解释的社会资源的展示和说明,扩大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但是,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倾向或理论框架,又存在很多缺陷。
1.夸大社会偶然性因素。建构主义研究实际上是把科学技术的本体论相对化,以及把社会因素理性化。弱建构主义者,特别是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一方面想使它成为社会学乃至全部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成为理性和科学的体现,同时在另一方面却又否认科学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区别,使科学等同于其他文化科学。强建构主义者则是在强调科学或技术的社会建构的同时,把客观的自然因素放置一边。谢廷娜、拉图尔等人提倡用参与式观察对科学家的广泛访问来理解科学,但对自然界在科学活动中的地位的认识,却仅仅停留在关于自然界的人工或语言建构之上。而平齐、比克的研究则表明,技术社会学应着重于社会因素怎样建构人工制品,而对技术的工艺内容可以置之不顾。建构主义这种对科学技术产生所做的过份的“社会学简化”不可避免地否定或抹杀了科学技术的本体论方面的因素,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从而把科学技术看成完全由各种社会偶然性因素组成的东西。
应该说,在当代有关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文化争论中,建构主义有着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者以对真理、客观性、因果性、合理和进步等的怀疑和批判为特征。鉴于强建构主义坚决地解构了科学合理性观念本身,那么强建构主义实际上就成了通往后现代主义一边的桥梁。但对于弱建构主义,有的学者认为它致力于对科学的宏观因果解释,因而应被划分到现代主义一边。可是,如果考虑到并不是所有后现代主义都强调对现代科学的解构,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还出现了继承现代主义但又超越现代主义的“建构性后现代哲学”,[12]则恐怕弱建构主义也逃脱不了与后现代主义的干系。更何况弱建构主义也有着割裂科学与理性之嫌。
2.对于科学技术的解释范围较为狭窄。强建构主义研究过份强调实验室、人工制品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如拉图尔对实验室的人类学考察,虽然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家的行为,但这种微观研究与科学的组织、结构、共同体等宏观研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平齐、比克在进行技术社会学研究时对相关社会的社会群体的关键作用给予了充分关注,但对技术发展有着强烈影响的经济制度、政府政策等宏观条件均未被列入技术的社会建构研究的议事日程。至于弱建构主义对科学的社会研究虽然貌似新鲜,其实在默顿的大部分科学社会学研究中都已论述过。早在1945年,默顿就描述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程序,说明了可以作为社会学分析的精神产品应包括信仰、意识形态、宗教道德及实证科学,还分析了精神产品的存在基础,如群体结构、权力结构、竞争、冲突和利益等。
3.忽视科学技术后果及其评价。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适合于解释科学知识的起源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以致对于科技产品对人的自我意识、社区组织、日常生活、权力分布有何特别意义的问题很少给予关注。在许多建构主义者那里,关于科技成果的研究进入“死结”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以致把科学技术选择的社会后果几乎完全置之脑后。
与此相关,建构主义还贬低对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和柯林斯的经验相对主义纲领在对待科学发现、科学理论是否真理等方面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即认为科学本身无所谓恶,是价值中立的。平齐、比克将柯林斯的纲领外推用于技术的社会研究时,对技术成果的最终善恶又采取了不可知论的态度,因而不去探讨有关技术的地位、技术选择的正误这样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建构主义开创的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对于人们从内部理解科学技术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有着莫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P.L.BergerandTh.Luckmann.TheSocialConstructionofReality:aTreatiseinSociologyofKnowledge.Doubleday,1996,2—3.
[2]J.R.Brown(ed).ScientificRationality:theSociologi-calTurn,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4,7.
[3]H.M.Collins.ChangingOrder,SagePublication,1985,87.
[4]J.PotterandM.Wetnerell.DiscourseandSocialPsych-ology,SagePublication,1987,chapter7.
[5]G.Myers.WritingBiology:TextsintheSocialConstr-uctionofScientificKnowledge,the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90,141.
[6]K.D.Knorr—Cetina.TheManufactureofKnowledge,PergamonPress,1981.
[7]B.LatourandS.Woolgar.LaboratoryLife:theConstr-uctionofScientificFact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6,105—150.
[8]B.Latour.ThePasteurizationofFranc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8.
[9]S.Woolgar.Science:theVeryIdea,EllisHorwood,1988,54.
2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氛围[6]。鉴于此,我们应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1.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嗽、心悸、头痛、眩晕、胃痛、水肿等,也有部分病名与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3个基本特征[7]。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病证结合,方证相应”[9]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释[10],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2.1.2对内科疾病病名的诠释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近现代除进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瘀血等病理状况。若能将其“系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脏躁、髓海、蓄血、肝积、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痹等。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力求用词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简明性、单一性、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具象—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之一——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提到“通因通用”治法,如“汗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此外,又如“肺热叶焦”、“宿痰伏饮”、“心肾相交”、“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如,“扬汤止沸”、“增水行舟”、“釜底抽薪”、“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引火归原”、“利湿退黄”等治疗方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和精髓。3.2研习原著,勤于临证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理论。
Abstract: Based on researching literature on regional innovation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this paper analyses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关键词:创新;区域创新;创新要素;创新原理;创新方法
Key words: innovation;regional innovation;innovation factor;innovation principles;innov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08-02
0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
1创新及区域创新内涵界定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国际贸易组织(WTO)多年,企业在国内外与竞争强手短兵相接,创新的成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制度和文化的约束以及技术发展的相应滞后,我国在创新方面的进展并不迅速。我国对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对创新和区域创新的理解还不完善。为此,认识发达国家的软科学学者对创新过程的认识进化和在前沿领域的发现,把握创新的实质性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首先要摆脱对创新内涵理解的误区:①创新必须被市场认可,创新不等于创造;②创新不是更新,也不是标新立异;③创新不等于发展高科技产业;④要重视创新性的低技术产业。
1.1 创新的内涵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成果认为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创新是在传承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是对传统知识不断学习累积和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碰撞相结合的结果,创新是新知识的源泉,创新与知识、学习和变化的环境密切相关。②创新的目的在于有效占领市场、满足需求、创造新的需求、提高全民福利。因此,只有具备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新,或者说可商业化和社会化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新不同于科学,也与发明相区别,只有投入商业的发明或科学才是创新活动。③创新反映了一种演变,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存在着渐变,也存在突变。④创新是一个综合过程,它是一种方法、程序、管理、环境和商业活动的综合,是技术、制度、社会和文化创新的集成。⑤创新实现需要大量的成本垫付,在享有优先权报酬的同时,也具有一定风险。
1.2 区域创新的内涵从空间的角度讲,创新既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还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就是区域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的崛起令人瞩目,硅谷作为信息产业的中心、温州成为皮鞋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成为制造业的分包基地,在这些倔起的区域里,区域的形象超越了大企业的形象,超越了国家与行政的边界,在全球化国际分中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课题组成员综合其他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得出区域创新的内涵和实质:①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织组成,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②RIS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RIS构成(参见图1)主要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等。其主体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区内的地方政府;功能要素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科技(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③区域创新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企业群理论、三螺旋理论和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等(王德禄,2002),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产业区、企业集群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缉慈,2001)。④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区域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需求为拉动的人才和知识的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集聚等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催生新产品,进而获取巨大投资回报,有效达成创新目标的经济活动。
2区域创新的功能要素的分析
在研究区域创新时,一般将区域的创新按照其功能要素将其分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部分。
2.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过程。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而进入生产过程,使其与生产紧密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2.2 制度创新区域制度是区域主体为实现区域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实现区域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协调,在财产关系、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区域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不同方面及层次的内容。从上述区域制度含义的分析可知,区域的制度创新就是要实现区域制度的变革与转型,通过调整区域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得区域内各方面的权力与利益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实现区域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与最大化。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区域经济转型的事实已经证明,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2.3 管理创新区域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区域内外各种资源的整合,管理创新就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区域目标与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区域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文化、组织与战略是区域各主体及职能部门运作的内部环境,三者在时间与空间上共同构建起区域管理的基本结构。因此,区域管理创新又可以分为区域文化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战略创新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的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2.4 服务创新20世纪后半期开始,经济软化加速,世界经济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了经济中快速增长的部门,并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领域。一方面,服务成了经济中的所有部门变化和竞争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对服务创新的需求日益旺盛,推动服务经济迅速增长。可以说,服务经济的增长动力是服务创新[3]。服务创新的实质就是软技术的发明、创新和推广应用过程,或者软技术的新的应用;创新的目的是创造附加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新过程就是创造附加价值的过程[4]。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服务创新是指通过非物质制造手段所进行的增加有形或无形“产品”之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实表明[5]:服务也是就业增长的源泉。
社会服务发展的三种趋势对服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即人口的老龄化;双职工家庭对传统家庭结构的影响以及单身人口的增加[7]。在现代工业化经济中,服务业就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新世纪开始,体验经济的出现将满足对服务业不断提高的期望。这无疑将对服务业的发展与不断创新提供巨大的源动力。服务业在经济中的角色与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3功能要素中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关系
管理创新本身是由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导致区域生存与发展问题需要解决而产生的。正如钱德勒所指出:“现有的需求和技术将创造出管理协调的需求与机会”。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活力保持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创新方式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而管理创新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则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1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管理创新知识经济理论已经证明技术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现代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技术创新主要有专门机构(R&D体系或工业实验室)承担。统计资料显示企业规模与R&D项目的规模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成绩显著的企业,其成长速度将大大超过一般的企业,从而拥有垄断的资本和技术,享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又与区域对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引导与投入密切相关。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证明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这种不确定性大大高于生产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8]。影响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除了技术领域的特性因素外,还受到技术创新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行为方式、投入的各种资源数量与质量,以及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效率因素的影响。由此分析可知:其一,技术创新成功与否与创新主体选择是否科学密切相关;其二,与创新的具体组织和管理密切相关。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良好的组织管理可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提高投入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效率。
3.2 从制度创新视角看管理创新知识经济理论也已证明制度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即只有当创新的预期收益超过创新的预期成本是,才有可能发生和实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创新过程实为产权体系重新安置过程。这一再安置的效率最终要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展现。制度创新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制度创新也有个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这也就是说制度创新也存在着管理的问题。因此区域制度创新离不开区域管理的配合,离不开区域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或变更,而这在本研究看来就是管理创新的问题。
3.3 从服务创新视角看管理创新服务在任何社会中都处于经济活动的中心。诸如通信、运输等基础服务是连接所有经济部门包括最终消费者的纽带。在一个复杂经济中,基础服务和贸易服务是连接采掘业和制造业的媒介,也是连接最终消费者的分销渠道。基础服务是经济工业化的前提,因此,社会发展离不开服务业。在工业化经济中,专业的服务企业能够向制造业提供比其自身所能提供的更为有效的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则在为投资和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环境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诸如公共教育、保健、道路维护、饮水安全、公共安全等各项服务措施,是任何一个国家与社会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的必要条件。此外,在除去那些每个家庭可以自给自足的基本生存需要以外,服务是经济社会中提高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迫切认识到服务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服务业的发展是当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9]。服务创新过程也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仍旧存在服务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如当今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对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此处产品是管一产品的概念,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从供应方向最终客户转移过程中的成本或费用。此外,服务创新的成功又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管理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焕峰.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M].2006年10月.
[2]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8.
[3]赵伟.区域开放之制度转型与经济增长效应:一个研究纲要[J].求索,2007,(3).
[4]金周英.服务创新与社会资源:科技团体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金周英.软技术――创新的实质与空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莫娜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版.(原书第5版).
[7]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0.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教练员应引起重视。通过分析了解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让运动员懂得比赛的取胜不仅仅是技、战术的博弈,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自信心等的心理较量。
(一)主观方面的因素
1.气质类型的因素。气质类型主要分成四类: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特征:胆汁质的运动员性格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具有可塑性,适应情绪不易激动;而抑郁质的运动员的特点是行动迟缓不灵活,适应能力差,意志脆弱。由此可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决定了其心理素质的发展。
2.自信心的因素。自信心是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心态和水平得以正常发挥的基础。长期的训练和比赛能保持和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能使运动员在比赛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地分析场上情况,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做出正确的反应。而缺乏自信心则表现为犹犹豫豫、害怕,不敢果断出手。
3适应能力的因素。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适应能力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运动员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性质的比赛,自我调节,正常地发挥应有的技、战术水平,保持最佳状态。
(二)客观方面的因素
1.环境因素。比赛的最终输赢,不仅受运动员自身的技、战术能力的制约,同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比赛场地、天气条件、裁判员以及观众的气氛,这些都会对运动员临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例如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裁判某个判罚不服就易产生情绪的激动和对比赛的厌恶心理,从而采取过激行为。运动员要学会适应和自我调节,否则就会影响技、战术的发挥。
2.集体配合。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队友之间默契流畅的配合,必然会增强队员之间的自信心和信任感,这能让队员在场上始终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竞技状态。相反,如果场上连续的配合失误,队员之间就会相互指责和埋怨,集体的凝聚力就容易瓦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运动员的临场心态造成破坏。
3.临场比赛战术的变化。在比赛中如果对方突然改变防守战术,应变能力差的、技术不全面的队员心理容易起变化,从而出现无谓的失误或犯规。例如在发球时,如果对方突然改变防守战术,采取全场人盯人战术,队员就容易紧张,导致发不出球,或传球失误。
4.竞赛规模和参加比赛的队伍水平实力对比。竞赛规模大、参加比赛队伍多、赛制的安排会对运动员产生心理压力,面对传统强队或训练有素的队伍运动容易出现胆怯,从而动摇意志力和取胜的信念。如在对手身高体重、技术等整体实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队员会出现情绪的波动、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动摇了努力拼搏和必胜的信念,最终在比赛中因为心理压力大而放弃求胜的信心。
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
所谓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在篮球训练和比赛的实践中,教练员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根据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项目和个体心理特点,一般常见的心理训练有以下几种。
(一)放松训练
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在训练或比赛中遇到困难容易情绪激动,心理紧张。通过心理的自我暗示,呼吸调节使肌肉放松。比如在罚篮训练中,运动员站在罚球线上深呼吸,不去想罚球的结果,回忆平时训练中的技术动作,寻找投篮的感觉,使自己放松下来。这样有利于加强罚篮时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的协调用力,从而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和稳定性。
(二)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法是一种适应性训练。教练员可以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通过营造某些氛围或环境来进行模拟性的比赛,让运动员学会适应比赛的场境,调节临场心理,也可以设置一些突况。比如在训练中教练员创设对方采用人盯人和区域联防的战术转换的情境,让队员的进攻战术的应变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适应,以利于在正式比赛中即使遇到对手的防守战术的转变时也能保持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三)培养意志品质训练
意志品质在攻守对抗激烈的比赛中更能体现出其重要性,在碰到困难时要靠意志去克服,“防守三分技术、七分欲望”说明意志力能使运动员在防守对抗中占得心理优势,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对方失误,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对运动员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以激励运动员;可以采取一对一、三对三等消极防守的形式,在对抗中设置困难,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情绪调控、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觉地完成练习任务。
(四)心理减压训练
教练员要冷静地分析本阶段双方实力的对比,对比赛的结果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教练员不应该给运动员过高的心理压力,运动员也不要对自己施加太多的心理负担,对比赛的结果期望值越大越容易紧张,就越发挥不正常,所以降低对比赛的期望值是预防紧张情绪产生的重要环节。
(五)赛期的心理准备
心理调节、自我激励在比赛各个阶段都很重要,在赛前和赛中教练员要结合运动员对比赛抱不同态度和想法,做好思想上、心理上的指导,调整运动员的非正常情绪,时刻激励运动员,增强运动员的信心。重视比赛期间的心理训练,通常应以自我调节机制为基础,树立正确的比赛观,调节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教练员在关注其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关注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从事篮球运动所需的兴趣、意志、性格、自信等心理品质,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和教学比赛克服临场的心理变化,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情绪的自控调节能力和注意力的分配或转移。初步适应比赛的节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心理活动水平,使运动员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刘蓟生.北京高校男篮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有效因素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5).
(赤峰学院 红山文化研究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处于“古国”阶段,当时已经产生了基于公社又凌驾于(氏族)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郭大顺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其社会已进入了“原始文明”或“早期国家”阶段。于建设先生用“神本社会”来界定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如果把西方的“酋邦”理论与红山文化的考古实证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应把红山文化界定为“酋邦”社会更为妥当。
关键词 :红山文化;社会性质;古国;酋邦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01-04
收稿日期:2015年5月15日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红山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2014~201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山文化社会形态研究》阶段成果(2012~2015)
作者简介:滕海键,男,1963生,汉族,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赤峰历史与文化
一、苏秉琦先生的相关理论和论述
苏秉琦先生站在世界历史的时空高度来评估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他用凝练的语言将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古国和二千年中华一统实体。”认为修国史(古史)的核心问题:“一是国家起源;二是民族文化传统。”中国古史经历了人类文明起步、从氏族到国家、国家起源和发展的三部曲的历史进程。他指出,世界三大古文明中心的西亚北非、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中南美洲都经历过类似的发展过程和历史阶段,即从氏族到国家,国家又经历了从古国到帝国的不同历史阶段。
苏秉琦先生认为文明的起源就是从氏族到国家,换句话说文明的起源就是国家的形成问题。苏先生说:“文明起源,我意就等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另一种简化的提法。”①认为约万年以来,中国六个主要文化区大致都经历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发展历程,以后又从古国发展至方国,最后汇入中华一统帝国的三个国家发展阶段。这一历史进程,大体上可划分为:距今6000到4000年的古国阶段;4000到2000年的方国阶段;2000年左右进入帝国阶段。古国阶段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为代表;方国阶段以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代表;最后到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的。这三个阶段循序渐进,依次发展,脉络清晰,构成了中华国家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②
苏先生指出,燕山南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最早,比中原地区先行一步,约距今8000年就开始了由氏族向国家发展的转折,至距今5000年前进入古国阶段(约当于红山文化时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以上两阶段均早于中原,中原至距今4000年前进入方国阶段(相当于本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距今2000年前汇入帝国。这就是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进程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属原生型的国家起源和发展模式,即所谓的中国文明起源的“北方类型”。
苏先生认为,距今五、六千年间的红山文化,特别是在它的后期,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已率先跨入“古国”阶段。③其主要根据是:燕山南北地带辽西凌源、建平、喀左三县交界地带发现了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特别是那座直径60、高7-8米,顶部有冶铜坩埚残片的“金字塔”;三县交界处方圆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只有宗教祭祀遗址而缺乏居住址的情况,以及在赤峰小河西发现的一平方华里的“城址”等。④不过,朱乃诚先生认为,上述所列后三项根据并不明确,所以苏秉琦先生后来在论及红山文化为古国时,不再将上述后三项内容作为论证的根据,并且带有更大的推测语气了。⑤
在此,最关键的是如何理解“古国”的内涵,以及红山文化晚期是否进入“古国”阶段问题。关于什么是“古国”,苏先生并没给出直接、具体的界定,而只是在不同论述中提及,如“属于国家形态演进的第一阶段”,⑥表明社会已进入早期城邦式“原始国家”阶段,⑦已经产生了基于公社又凌驾于(氏族)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⑧这一社会想必也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分化。而国家形态演进的第一阶段,早期城邦式原始国家,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具体结构、形态和特征如何,它在国家起源历程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等问题,苏先生并未明确阐释,这些问题尚需做进一步探讨。
二、郭大顺、杨伯达、于建设先生的相关论述
郭大顺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文明曙光,其社会已经进入了“原始文明”或“早期国家”阶段。⑨其根据是:红山文化“玉器中以龙形玉为代表的神化动物题材的玉器群占有主要地位,它们制作规范化、专门化程度之高、使用等级化之严格、所反映的浓厚神秘色彩的思想意识以及造型、纹饰与商代玉器的接近,都似不是原始氏族公社所应具有的”。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址全部使用石材砌筑,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同以往所知新石器聚落布局差异甚大,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点。牛河梁红山文化大型坛庙冢是中华5000年文明曙光的又一象征。⑩他指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于三代之前,即四、五千年前应有一个‘早期国家’阶段,这个早期国家阶段虽然具有不成熟性和过渡性,却已经或正在经历着从氏族到国家演变过程中质的转折。”?輥?輯?訛
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山文化是一种“神本社会”。杨伯达先生从中国的玉器起源与发展角度,提出了中国历史曾经历一个“神玉、王玉和民玉”的发展历程。据此,于建设先生认为,从社会形态发展和演变角度来看,中国曾经历了一个“神本、王本和民本”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华文明曾经历了漫天星斗式的孕育,以“古国”为起点,经历“方国”到“帝国”,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与此相适应,中华文明的整合机制也经历了神本社会、王本社会、民本社会的不同发展过程。在此,神本社会对应着“古国”,它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初始阶段。?輥?輰?訛于建设先生认为,“神本社会”是以对天神、祖神的普遍而高度信仰为前提,以祭祀神灵,祈求其降福、避灾为主要活动和目的,以“巫者”为中心,客观上形成的管理与整合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社会。“神本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神灵为中心,神灵居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他指出,放大到宏大的时空视野来看,神本社会可能有普遍性。王巍先生提到,距今6000至4000年这两千年期间,在我国“与原始宗教和祭祀相关的遗迹、遗物大量涌现,其数量、规模和分布范围较之于公元前4000年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情况表明,原始宗教与祭祀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原始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导致了祭祀活动的经常化、仪式化及祭祀用具的礼器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某一地区、某一集团特有的现象,而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的现象,表现出相当程度上的共性。虽然各地的原始宗教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各地原始宗教的发展在促进社会阶层分化和首领权威的树立及显贵家族的出现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却是共同的”。?輥?輱?訛我们发现,距今6000年也正是苏秉琦先生所说的氏族走向瓦解、文明起源的起始阶段,而距今5000正是“古国时代”。于建设先生认为,中国在夏商周三代之前,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神本时代”。这个时代大致从新石器中期开始,向后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的中期。他认为,王本社会的出现与神本社会有着必然联系。神本社会为王本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中华文明正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神本社会,从而导致它最终走上了高度集权的王本社会。古国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坯胎形成,孕育时期。而且这个时期更具特殊性、复杂性和漫长性。于建设先生指出,神本社会以对天神和祖先的崇拜为中心,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文明的两大特征:“一是血缘宗法家族为纽带的氏族体制,一是理性化了的巫史传统。”即以理性化的巫神传统,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传统。“两者紧密相连,结成一体,并以各种形态延续至今”。他认为,夏商西周时期统制阶级所使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继承了远古社会形成的神权思想和宗法思想,而神权政治和宗法制度构成了中国上古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
由此,于建设先生将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概括为“神本社会”,更确切地说,红山文化正是神本社会的颠峰时代。?輥?輲?訛他指出,大量考古实证表明,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红山古国,到青铜时代的夏商,曾出现过高度鬼神化的、发达的祭祀现象,这正是神本社会的充分表现。关于红山神本社会的具体特征及所处社会阶段,于建设先生认为其利益分化并不严重,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结构并未发生解体,社会处于氏族社会晚期阶段,人们依然过着原始平等、民主、协作的生活。其结论是:红山古国社会是以氏族血亲制度为基础,以共同的信仰为纽带的原始宗教同盟。这也即苏秉琦先生所说的源于氏族公社又凌驾于氏族公社的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
杨虎先生依据在牛河梁遗址群发现的小铜环、坩埚片,在敖汉旗西台遗址发现的铸造钩形铜饰件的陶合范、平面为“凸”字形的围壕聚落,以及在东山嘴、牛河梁等地发现的“坛、庙、冢”与玉器等遗存,认为红山文化处于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文明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日益成熟,即将迈进文明门槛的阶段。?輥?輳?訛
张永江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和后红山文化处于母系社会晚期和父系社会萌芽阶段。如果说红山文化已进入文明时代尚嫌证据不足的话,说它已经达到史前文化的发达阶段应该是无可置疑的。?輥?輴?訛
三、酋邦理论与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引入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的“酋邦”理论来研究中国的文明起源问题,乃至有学者提出红山文化属于前国家的“酋邦”阶段。
“酋邦”是西方学者根据民族学、人类学提出的一种早期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一个阶段,它介于平等的部落社会与阶级社会之间。
1962年,美国新进化论人类学家埃尔曼·塞维斯(Elman R. Service)在其出版的《原始社会结构》一书中,根据夏威夷群岛民族学资料,将原始社会的演进过程分为游团(bands,地域性的狩猎与采集集团)、部落(tribes,一般与农业经济相联系)和酋邦(chiefdoms,初步不平等的酋长制社会)三个连续发展的进化阶段。1975年,在他出版的《国家与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游团、部落、酋邦和国家(states,阶级社会)四个社会发展阶段学说。
据塞维斯的界定:“酋邦是一个介于平均主义与强制性国家之间的复杂社会,具有集中的政治体制,等级制的世袭使它具有一种贵族社会的性质,但是它缺乏国家所拥有的那种权力垄断的强制力量,酋长一般通过宗教仪式来实施社会管理。”酋邦的结构普遍是神权型的,酋长或祭司一般通过宗教仪式来行使自己的权力使民众臣服。?輥?輵?訛“酋邦社会是部落社会之后、国家社会之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一个等级制政教合一的社会,也可以说是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过渡的中间环节”。酋邦是“具有一种永久性协调机制的再分配社会”。在塞维斯提出的社会演进图式中,“酋邦”被视为前国家阶段最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輥?輶?訛
国内学者以酋邦理论来概括中国史前社会,论述颇为详尽的是龚缨晏。他于1995年发表的《略论中国的史前酋邦》一文对此做了系统阐述。?輥?輷?訛他认为自公元前3500年开始至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是中国文明产生的关键时期。国际学术界通行的“酋邦”概念能够正确地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中国史前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该时期主要考古学文化有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中游的后期仰韶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长江下游地区的良诸文化等。
从考古学上看,该时期的中国史前社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第一,当时农业生产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人口增多,聚落密集。第二,各地社会分化日趋严重。第三,贵族内部存在着等级结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是典型的实证。第四,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大型祭祀遗址充分说明宗教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五,一个社会政治单位由几个村落组成。东山嘴、牛河梁这些大型祭祀建筑,不可能由一个村落所能建成,也不可能仅为一个村落所使用。这说明跨村落的统一的地域组织已经形成。第六,存在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体系。牛河梁遗址考古发现“表明各种神职人员以及专业化艺术匠人已经作为特殊阶层出现”,这些专业人员所需食物及其它生活资料是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体系而获得。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者,就是社会的管理者。第七,国家尚未产生。当时社会的最高首领集军权、政权、神权于一身,但他并不是国王,他还不具备像国王那样的至高权力,他主要依靠“宗教”手段来“统治”。龚缨晏认为,采用“酋邦”概念研究中国史前社会,是因为这个概念和范畴所包含的内涵基本上符合我国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实际情况:社会分化、大型公共建筑的出现、贵族佩带特殊玉饰标示其地位与权力、宗教意识浓厚等。同时,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酋邦所表现出的基本相同的特征也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中存在着统一性与规律性,这与的基本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王立新先生将酋邦理论与红山文化考古实证联系起来,对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及其社会发展阶段做了深入的分析,?輦?輮?訛认为距今8000年至5000年间“辽西区”(考古学文化上的概念)人类社会由最初分散的村落组织,到出现部落,再到酋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与赵宝沟文化相比,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组织的整体发展是一次明显的飞跃,其突出标志就是出现了超部落的社会组织——部落之间的联合体。认为红山文化部落联合体在一些方面已接近以三代社会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特征,但其政治组织形式距三代尚有一定的距离,当属于一种前国家阶段的复杂社会。
王立新指出,红山文化这种部落联合体与西方人类学界所描述的酋邦社会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确已具备了酋邦社会的最根本特点即社会分层。不仅出现了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的权力阶层,而且权力阶层内部也有明显的等级之分。认为至少牛河梁遗址群所对应的部落联合体已是酋邦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是一种以团体为本位的复杂酋邦社会。这集中表现在联合体有共同的信仰和崇拜对象、共同修筑大规模的公共设施、最高阶层由来自联合体内的各个群体的成员共同组成等。牛河梁遗址所反映的管理层中的两级决策机构正是衡量上述复杂酋邦社会的一个最实质性标准。
于建设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已进入了人类学家所表述的“酋邦”时代。不过,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还只是初步具备了酋邦社会形态,处于酋邦社会的初级阶段。红山文化并非夏代之前“万邦林立”、“禹会诸候,执玉者万国”的典型酋邦时代。红山文化与千年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比较,后者更具备酋邦社会的典型特征。?輦?輯?訛
综上,可以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应属于前国家的酋邦阶段。苏秉琦先生的古国概念尚有很大的模糊性,如果把古国定义为早期国家阶段,那么红山文化可能并不能被称为“古国”,因为红山文化并不具备国家的主要特征。即便这里是“早期”国家的提法,它仍然是“国家”的范畴。考古实证,红山文化无疑有“神本”社会的特征,但“神本”只是酋邦社会的一大特征,将其作为独立的社会发展阶段缺乏充分的涵盖性。因此,将红山文化晚期定义为酋邦阶段是比较妥当的,因为,红山文化晚期的诸多特征与西方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描述的酋邦社会极为相似。而塞维斯本人也把酋邦视为东方前国家时期的普遍形态。对于红山文化与酋邦理论的差异性,红山文化的消失,都可以在酋邦理论的多样性和“轮回”说那里得到合理解释。红山文化的消失,很可能是环境的恶化导致整个社会原始信仰体系的崩溃,进而使得酋邦社会走向瓦解,没能产生国家。
注 释:
①白云翔.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J].考古,1992,(6):526.
②苏秉琦.苏秉琦文集(三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12.
③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文物,1986,(8);邵望平,汪遵国.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访谈录[J].东南文化,1993,(1):1-17.
④邵望平,汪遵国.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访谈录[J].东南文化,1993,(1):12.
⑤朱乃诚.苏秉琦学术体系的形成和尚待研究证实的两个问题——苏秉琦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J].东南文化,2008,(1):11.
⑥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文物,1986,(8);邵望平,汪遵国.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访谈录[J].东南文化,1993,(1):1-17.
⑦邵望平,汪遵国.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访谈录[J].东南文化,1993,(1):12.
⑧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文物,1986,(8).
⑨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6).
⑩白云翔.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1991年11月27-30日)[J].考古,1992,(6):541-542;孙守道,郭大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J].人民画报,1986,(8).
?輥?輯?訛白云翔,顾智界.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1991年11月27-30日)[J]考古,1992,(6):542.
?輥?輰?訛于建设.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A].赤峰学院学报——红山文化研究专辑[C].2008(第1辑):51-54.
?輥?輱?訛王巍.论原始宗教与祭祀在王权与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1,(2).
?輥?輲?訛于建设.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A].赤峰学院学报——红山文化研究专辑[C].2008(第1辑):51-54.
?輥?輳?訛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文物,1994,(5).
?輥?輴?訛张永江.论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0,(2):41.
?輥?輵?訛陈淳.酋邦与中国早期国家探源[DB].cp.com.cn/emd/中国学术,2012-3-12.
?輥?輶?訛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9-56;李宏伟.两种国家起源模式的比较研究——国家起源道路新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3.
?輥?輷?訛龚缨晏.略论中国的史前酋邦[J].杭州大学学报,1995,(2):30-35.
?輦?輮?訛王立新.试论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A].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27-128;辽西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