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11 17:2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政治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

第1篇

摘要: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创新能力则是目标和归宿。在初中政治活动课教学中,要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 政治 创新

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我国初中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政治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初中政治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

一、创新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应用“生本理念”指导初中政治课教学。在考试仍然是当前社会选拔人才的指挥棒的现状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仍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体现在政治课堂上就是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政治教师应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山、价值与尊严: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性政治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而健康发展。

2.创新应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创新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设计,故政治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时应把学生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创新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认知的水平、年龄的特点、已有知识的积累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想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规律,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以学生的有效接受作为创新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1.通过情景课题的创设,强化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近些年来,情景教学已经逐渐应用到素质教育当中,其主要思维便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政治教师应下意识地通过名人故事、笑话、寓言等来创造积极引人的气氛,生动活动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从而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开一个好头。

2.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如在进行《发现自己的潜能》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一则故事作为课堂的开端。故事大致意思如下:一个工人下班回家,回家途中路过坟场,因天色黑暗,不慎跌入一个墓穴当中,之后他极力挣扎,用尽办法想爬出来,但是墓穴较深,他用尽办法都没有成功,于是他放弃了,决定在墓穴中休息,等待第二天天亮时求救。就在他半睡半醒之时,一个醉汉掉同样掉进了墓穴,同自己之前一样,也在努力的挣扎网上爬。于是便告诉醉汉:没用的,再努力也上不去的。但是就在其话音刚落之时,醉汉便大叫一声:有鬼啊,竟轻松地爬出了墓穴。这一则故事,场景为墓穴,更易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这时教师就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醉汉在听到听到工人说话前后的表现有何不同?”答案显而易见,学生会说:“听到工人说话之前,用尽办法也爬不出墓穴,但听到工人说话之后,误以为有鬼,变轻松爬了上来。”教师接着为:“那这是为什么那?”学生回答:“因受到刺激后,潜能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就可点明这就是潜能,随之开始课堂内容的讲授。由此可以看出,大胆地创新课堂,用想象来引导学生,对于初中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3.运用三步教学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所谓三步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三步进行的教学法,即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及概况分析。运用三步教学法,来实现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就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着手点。第一,提出问题,政治教师应首先对教学内容加以熟悉,以此为基础来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预见相关的提升,学生以提示为依据,通过自主资料的查阅,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随之增强,让学生养成自我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第二,展开讨论,活跃思维和开拓思路的养成是通过师生与生生间的相互讨论来实现的。学生在明确提示答案之后,由教师组织开展讨论,师生间的关系不但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形成。第三,概括分析,最后一步就是教师的概括,教师在基于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对问题及涉及知识加以概括,对错误作出纠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使学生在之后的讨论中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三、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指出责任的问题。通过案例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木知识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就可以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展示。

参考文献:

[1]丁昭光. 论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 新课程(上),2011 (07).

[2]陈建斌. 新课改创新视角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探究[J]. 成才之路,2012(22).

第2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减负理念逐渐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中。减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增效是教育改革的终结目标。所以,减负理念可理解为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质量及效率。现代化的初中政治教师要树立减负教学理念,才能够推动政治教学的改革,进行高效的教与学。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减负理念的落实现状

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减负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认可,“减负”已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都在深入研究的课题。究竟需要“减”什么,以及怎样“减”,成为困扰广大初中政治教师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当前广大初中政治教师的调查发现,部分教师认为减负会给学生留下过多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会对学生的成绩造成影响。所以在实施减负教学的过程中,反而会运用更多的手段来弥补学生的成绩,这样的“减负”教学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表明当前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对减负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并没有把握住减负的核心,即减负要将学生的喜好与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主动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及延伸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与能力。因此,初中政治教师想要将减负增效的教学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彻底从减数量和减质量的错误认知中走出来,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思想压力。

二、减负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减负理念,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实现减负,是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思想负担,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知政治学科的学习魅力与价值,消除学生对政治课堂学习的恐惧感和压迫感。第二,实现增效。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减少,会留出更多的课堂及课下时间,能够基于课堂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习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政治学习压力向学习动力转变,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效率。但减负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不能够仅将“减负”作为口号,而是要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减轻学生政治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是当前减负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研究的重中之重,也只有探寻出最佳的实施途径与策略,才能够使得增效减负所具有的目标及效果全面达成,将减负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内外价值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三、减负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要素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开展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保障教与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初中政治教学都处于高能低耗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堪重负,而之所以出现此种原因,就是因为目标不清、方向不明,就像大海中漂着一叶扁舟。因此,教师教学中必须要运用减负思维,从全局出发,设置集中的教学目标,绝不可出现“贪多求全”的教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要优化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来推进,这是必然的。但从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来看,往往存在“不遗余力”的情况,教师想要将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一下子全掏给学生,这就会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杂乱而无序,既无法让学生有效接受,又无法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具有精选的意识,要突出重难点。

(三)教学环节要合理每节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都包含多个教学环节,而对于这些教学环节,不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推进,如哪个环节在前,哪个环节在后,而是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全面的考虑,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每个教学环节安排的内容、形式与时间,都需要精准确定好,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合理有序地推进,保障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式要灵活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层次来推进,要确保所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该精讲的绝不略讲,该合作的绝不自主等。另外,还要具有优化组合教学的意识,将教学方法助力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真正意义上落实“减负”教学理念。

(五)学习方法要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既要有效地教,还要让学生有效地学。如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逐渐养成学习习惯;阅读教材时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等。如此这般,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效减负。

(六)教学语言要精练精练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落实减负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要精练,如开场白要“开门见山”;过渡语要干净利落;提问要精而少;板书要简明扼要等。如此这般,能够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给学生预留更多思考与内化的时间。

四、减负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1.准备教学资源。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合理选择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去广泛地搜集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处理,将最佳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实现对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培养目的。2.精选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与学的实情,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思考后自主获得;哪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等。这样教师就能够在课前就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能够精准选择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基。3.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必不可少的两大方面。预设具有计划性、封闭性特点,而生成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特点,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政治是一门德育性较强的学科,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才能够强化学生的体验及感悟效果,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奠基。比如在学习“诚实守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设计思路:将本节课划分为戏剧性的几幕,每一幕都需要设计吸引人的名称,如“诚信者之光”“诚信者之感”“诚信者之喜”等。在这样鲜活素材的引导下,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而针对每个环节,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如刚上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生活性的视频素材,其中有拾金不昧的清洁工、与人约定好不迟到的小朋友、答应陪孩子看电影的家长等等。当学生看到这样熟悉而又具有思考性的场景,会不由得进行联想,感悟到“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将学习上升至情感态度方面,为减负增效课堂的实现奠基。

第3篇

开展任何学习活动都要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来进行政治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学习性质、规律以及各个环节教学知识的联系进行探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预习目标,了解自己疑惑的知识点。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书面表达清晰明确地看到他们的预习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更有效地通过发现问题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以及批注的良好习惯

初中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通过阅读以及写批注等方式实现学有所获。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阅读课外政治书籍、时政报纸时,标注出能够运用初中政治知识进行分析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及交流中

初中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同学间的交流活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谐交流等学习品质。让学生在自主表达以及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对政治知识点的讲解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概括以及总结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对文章主旨进行归纳和总结,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思考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初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倾听以及表达的良好习惯

听、说、读、写是初中生通过政治学习所须掌握的技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政治教师都只对具体的政治知识点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端正自我学习态度,学会倾听和表达。其次让学生学习各种听说技能,引导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提升自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课外采访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关于政治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初中学生大都天性好动,要想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倾听以及表达的好习惯,就要让他们发现政治教学内容的有趣之处。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以及语言表达习惯,尽可能运用时展所产生的主流词汇以及新潮词汇,将复杂、枯燥的政治教学知识点转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从而保证他们对各个阶段的政治教学内容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五、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组织

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状况,组织各种与学习主题以及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活动,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可以开展的活动有很多,包括模拟法庭、课本剧、辩论赛以及其他活动。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例如政治教师在教授“依法治国”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

在实际辩论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不断带动教学课堂氛围。通过这种系统、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文/刘艳捕捉有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一、故事10月22日上午,高一(8)班,笔者借班试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用图片导入课文,黑白的色彩、冷峻的画面带动了学生的情绪,学生的表情沉重。紧接着笔者开始了第一个课堂提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半分钟之后,有学生举手)生1: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感受。师:好,还有补充或者不同的说法吗?生2: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感受、反省师:很好,他把作者的感受更具体化了。还有其他补充吗?生3: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感师:好,你补充了所见,只有所见、所感吗?生3:还有所闻。师:很好,就是作者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在参观奥斯维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闻非常少,全文只有两处,找到了吗?一处是“小的”,一处是结尾处的“够了”。后面的教学环节按着正常的教学设计展开,一切顺利。课后,笔者回想,这个问题并不难,却需要三个人才能回答完整。可能作者行文中的所闻很少,学生不容易发现。随着思考的深入,笔者再一次翻开教材,课文里的一幕一幕就像黑白默片,有一种古老、陈旧、压抑之感。由于无声,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膨胀起来,不仅真实再现了参观时压抑、恐怖、沉重的氛围,

六、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意识;初中政治

一、引言

初中政治教学旨在通过思想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社会人生观,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教育改革中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要体现在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因此通过初中政治教育促进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来最为重要的课题。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

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初中政治教育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思考,勇敢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更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错误、荒唐的问题加以详细的解释和肯定的鼓励。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不但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初中政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的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问题,利用丰富灵活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才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激励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需要是多方面,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自己的创造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不断的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新的情境的创设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成就感和创造感。第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性,教育改革提倡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独立性思维的存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善于发现和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身思维的优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三、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滞后。在当今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育改革的推进依然处于成长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使得政治教学在初中课程学习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各学校在课程安排以及教学计划中对政治教学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1]第二,政治教材缺乏创新性。由于初中教学中的政治教学课堂时间不够充分,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改革的实施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政治课程进行重新的规划,以确保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完成课堂教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发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政治课程教材和内容缺乏创新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2]第三,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导致许多初中学校依然无法完全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没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规划,依然将书本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形成。[2]

四、初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分析

第一,课堂教学应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许多教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详细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而有计划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向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率。第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作为教学的开端,历史上有一位十分英勇的将军,李广,这位将军的箭法十分高明。有一日,他喝醉了在林间小憩,朦胧中发现面前扑出一只猛虎,情急之下连射三箭后认为猛虎已被自己射死。酒醒后发现自己面前只有一块巨石,上面插着三支自己射出的箭。这个故事说明,人在危急时刻能激发出平时感知不到的潜能。

五、结束语

初中政治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当今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作者:王洪彬 单位: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1.课堂教学理念落后

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仍照本宣科,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政治教师必须改变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平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片面强调政治书本的重要性,把书本作为传授学科知识的工具,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怕讲得不清楚、不全面而面面俱到,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

2.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

第一,由于政治学科有理论性、思想性强的特点,课堂上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背的教学方法;第二,多媒体在学校的应用基本普及,但部分老教师,不愿放弃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媒体、投影仪等成为摆设,部分教师甚至在现代教学手段的掩盖下,仍然重复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第三,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片面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的优势,将大量的信息展示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第四,有些课堂教师唯恐课件单调,幻灯片、录音机、多媒体全部用上,课堂上让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学习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初中政治教学比较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导致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学生感觉不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具体联系。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不能把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是纸上谈兵。即使举例子,也是多年不变的陈旧事例,与新时代相距甚远,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首要任务是改革落后的教学理念。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而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理念落后,即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转变,终将会被学生抛弃,被社会淘汰,无法适应课改的要求。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2.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已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政治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主讲的天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新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扮好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做好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丰富课堂内容,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联系实际,加强时政热点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时代气息极浓。但政治学科中的一些概念,又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如新课标强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原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可以鼓励天天看《新闻联播》,注重时事政治学习,了解国内外大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分析到的社会现象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分析,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所以,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又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使思想政治的知识与教育功能有效结合。

三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 初中政治 德育教育 提升 策略

当前社会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积极与消极,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这些多维的思想轨迹也逐步渗透到中学校园,对初中生的思维和思想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冲击,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和思想半成熟的阶段,并不坚固的价值观念容易扭曲,因此,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题目,就是如何通过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塑造初中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笔者根据多年初中政治教学经验,简要谈谈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若干想法。

一、提升教师自身责任和素质,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和教育责任感。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治教学不能唯知识论,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而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加入情感体验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德育轨道。教师的信念和坚持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要适时应用教材和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学生引以为榜样的教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榜样。为人师表就是要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做到公正公平,明辨是非,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做好自身专业水准的提升和道德素养的完善,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科研设备,在带给学生全新课程体验的同时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效。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不能仅仅依托政治教案和辅导资料,还应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状态相结合,确定好德育教育的目标。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才能够真正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精神思想和道德标准,进而才能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材中就有很多德育的教育资源,比如在“消费观”一课的讲解中,要让学生树立起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明白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涉及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所以这一章节的讲解可以与学生生活中崇尚的绿色消费结合起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消费环境而努力,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另外,要善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演讲、表演、辩论、观影等多样化的手段来实现德育教育。在一些相应的章节上,可以利用学生的角色定位,通过亲自体验的方式来模拟课堂,以亲身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政治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初中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他们主动性的学习,来实践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发挥初中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课程表现、学习方式、课后反馈、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兼顾教学导向与学生实际,实现全面均衡的连续性发展。可以通过互动教学、情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代替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明确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向。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道德行为和认知的统一。

四、开拓德育教育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与方法创新

第7篇

中图分类号:D412.62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作为老师,只有认真领会新课改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本人在九年级政治教学中探寻的几点教学认识,仅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习完“认清基本国情”这一节课后,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实地调查,问题有: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对策,环境污染对生活用水的影响,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调查与对策等。由于这些问题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比较有新意,立刻就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但必须遵守科学、适度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分为以下五条:第一,难度要适中,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现区”,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第二,要面向全体,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第三,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清晰;第四,要注意时机,设置时间要恰当,重点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第五,教师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二、关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时事政治是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促进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选择那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时事热点,为学生提供富有时代气息的时政资料,逐步使时事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纳入正常课程流程,使教材与生活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变枯燥、抽象的政治理论为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时政热点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列出最新的热点新闻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或者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条热点新闻,并对其进行剖析。

三、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满足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等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对课堂的提问、作业的设计、练习的布置等都要有针对性,同时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的几点浅显的认识和看法,为了不断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有待于我们广大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法

G633.2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各种新型教学手段已经应用到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学的实施。所以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时,也要将现代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提高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满足时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

从政治教学特点分析,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包含了丰富了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教学,形象生动的讲述,才能让学生认同,进而触碰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实现综合全面的德育教育,满足教育育人要求。同时现代化网络教学还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给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学习中,促进了趣味性教学的实施,实现了政治教学目标,满足政治教学需求。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利用环环紧扣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入到教学中,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还减少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和师生提供了较多的沟通交流机会,实现了师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学习,《珍爱生命》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的遗像;然后利用沉重的语调对学生说“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在北京不幸去世,亿万人沉浸在悲痛之中。”听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悲痛情感油然而生。然后给学生播放死亡实况录像和配音,在此种情境下,深入激发学生的悲痛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敬爱,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想象直观的情境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还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突破难点

任何一T课程都有重难点,初中政治也不例外。进行初中思想教育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思维结构还不完善,思维与实践能力还不健全,导致教学中学生很难消化相关内容,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的现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方式开展初中教学,利用比较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展示教学中的抽象知识和重难点,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加深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不断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例如,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爱国,此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主观认识;播放奥运会时运动员努力争夺金牌,在领奖台上目视国旗升起、国歌回荡的场景;播放惨状。通过以上操作,实现音乐、影片和色彩的结合,给学生提供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共鸣。再例如,进行《难报三春晖》时,很多学生不了解怎样孝敬父母,有的认为以后好好挣钱,多给父母买东西是孝敬,有的则认为听父母的话是孝顺,还有的认为好好学习是孝顺。为了帮助学生及时解答此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提出“你们给父母洗过脚吗?”如果让你给父母做一件事情,你会选择什么呢?当学生完成上述操作后,学生就会明白,孝敬父母就是关爱父母、理解父母,从身边小事做起,付出行动;多给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思维

现代化手段中应用较多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由于其具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声音、符合、动画和视频,实现了声音、图片和文字的同步处理,进而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相互探讨机会,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诱发了学生思考问题,具有较强的启迪作用,实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提供较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打破时空和时间限制,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利用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多媒体的灵活多样方法促进了学生记忆、思维、创造、观察等的发展,形成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此外,在播放多媒体时,教师还可以走到学生身边,及时对多媒体内容进行指点、提问和评价,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设置讨论环节,给师生互动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例如学习“什么是商品”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将超市中的食品、学习用具、大自然阳光、空气、动物等列举在屏幕上,然后提问“以上物体那些是商品?”回答结束后,再提问“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利用层层递进,实现思维由浅入深的发展,创新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教育中,打破了传统固定的教学方式,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政治课堂,同时还实现了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简化了教学难度,节省了教学时间,促进了初中政治教育的实施。为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今后还要不断进行研究,利用全新的方式实施教育,满足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万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初中政治教学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6,(08).

[2]赵文发.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06)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育改革的发展开始落实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进而对教学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尤其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心理以及品格等各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学生因为处于青春期而具有叛逆心理,如果不予以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学生在价值观上的不健全甚至扭曲。而政治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培养和塑造完整的人格。

一、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办时政小报

为了加强政治课堂教学的有趣性,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来让学生意识到政治与学生生活中时政新闻的联系。所以教师一方面可通过收看新闻联播以及融入时政论坛等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办时政小报,让学生参与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办时政小报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和意见成为主导,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时政新闻材料搜集做主;同时,教师在正确思维与方式的引导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对时政小报进行编排和设计,培养学生对时政知识熟知的过程,并潜移默化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将完成的时政小报在班级内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传阅和交流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这门学科的有趣性,不断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积极性,并从时政小报的举办中得到自我锻炼与自我提升。

二、让教学内容的编排更加科学合理化

在初中政治教材的编排中,对于不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旧的甚至是过于有难度的政治知识点已进行了删减,并把教学的知识点进行量的合理控制,从而让教师更加合理地对教材教学的内容与课程时间进行有效把控和掌握,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所具有的接受能力差异性来对政治教学的进度予以合理安排,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准备。另外,要改变过去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以应试教育为根本教学目标,而是应该通过让学生教学内容有一个灵活、全面而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解和学习。作为政治老师,要积极对课前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通过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意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和有趣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政治教学的开展是与社会、经济等各种时事动态息息相关的,所以这种学科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因此教师要注重把政治课堂学习与实际时事进行联系,并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而当前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网络时代成为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最直接手段,因此政治教师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做到网络政治资源与学生学习进行互动融合,从而使学生对当前社会的实时动态有一个及时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为了增加多媒体资源与学生的共享,可通过图片、视频片段来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协调性

在初中政治教材中学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说在政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应该运用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让学生从这些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自我的政治意识,并学会对生活中的事物及其规律进行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政治知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思维学习逐渐转变为实践活动中的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同时也让课堂的教学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政治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必须从培养德才兼备且全面发展的综合知识性人才为出发点,并逐步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做好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10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反思很重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呢?

1.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实施以来,政治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突中,“旧”的消亡出现阵痛,“新”的孕育与产生是否有被“旧”的习惯吞噬的危险?面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改进中如何找到恰当的载体?课堂中学生“动起来学”与课时计划的完成发生矛盾怎么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这些困惑,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救世主”,最终只有靠政治教师自我学习和反思来帮助自己,在不断的交流、比较、碰撞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

2.是政治学科特点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了教学方法上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而教学方法的完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得以实现;政治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相比其他学科,更重视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这更需要政治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寻找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少走弯路。因此,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反思是最有效的途径。政治教师在不断反思、交流、碰撞中寻找新的策略,这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政治教师只有学会创造性地反思,不断学习、思考,才能与时俱进,在反思中成长。

那么政治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在这里,我想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的体会。

1.对教育观念的反思。政治教师在学习领会课改新理念时,应认真反思以往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学习观等,应全面的分析比较,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改进,哪些该摈弃。通过反思,教育观念才能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2.对教学知识目标的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小品剧、开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我们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每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多加追问和反思。

3.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上好的前提。反思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要对自己的备课过程进行反思,即反思自己的备课过程有没有做到认真研究学生,弄清楚学生要学什么、能学什么;反思备课中有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教材要讲什么;反思备课中有没有关注时政,是否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反思备课中有没有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中有了问题,就应该行动。通过反思,知道了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就要考虑科学与先进的调整对策。那么,怎样做好调整工作呢?可以对照以上的思考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写教后记。教师课后及时把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某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感悟记录下来,为分析与反思作素材。坚持每节课后写出教学后记,供以后教学参考。时间长了,也是一笔财富。

2.观摩他人的教学或听取别人的意见。观摩各类公开课,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教学反思,需要“镜子”,别人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反应,是最好的参照物。我们要虚心听取别的老师的意见,积极地开展课后的学生调查工作(一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从中获取改进的办法。

第11篇

一、评价功能的转变

在评价功能上应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

当前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并将它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开展的大都以评优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仅对评价的鉴定选拔和管理功能情有独钟,评价结果被凝固化,没有反馈给教师并被认同,许多老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仍没有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找出差距,仍然以原有的模式去上课。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淡化评比和奖惩,而突出其发展性评价,也就是发挥其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这种转变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既关注结果,又关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通过评价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从而帮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比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上,应拒绝表演课,重视研讨课,可结合新课程理念,评价时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指出上课教师的一两个优点,提出一两个改进建议即可,这样,消除了教师的挫败感,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

二、评价主体的转变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往往是评价者高高在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心理上相互对立、造成信息源单一,评价结果很容易出现片面,也不利于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这显然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应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转向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起来。

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对提高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只有他本人最了解学生的水平、特点与需求,知道自己在教学程度与实施环节中的问题与困难,只有充分听取教师的自我剖析,评价者才能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评价意见。只有教师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接受,才能使教师真正从评价过程中获益,激励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水平。

三、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转变

1. 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为此,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时,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是否独立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是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应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关注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是否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思想品德课堂评价中,还应认真分析学生是由教师牵着被动的“动”,还是自主的“动”;是单调机械的“动”,还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上。

2. 评价内容应体现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初中政治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的形式要相应改变,原来那种讲深讲透的直接主导,应转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间接主导。课堂上,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教学设计、主持、组织、示范、评价等环节来发挥高层次的主导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丰富的、复杂的活动、教师的教学也各具特点,有着极强的个性,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个性特点,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展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能力

【分类号】G633.2

0引言

不断深化的新课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国不断深化新课程的进程,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逐渐地淡化理论,从而有效提高了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同情感需要与人文关爱相关的内容。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不论是内容结构还是教学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授课老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1.新课程要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1.1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思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学反思作为其思考的主要对象,以此来分析和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决策目的以及由于自己的决定造成的结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利用参与者具有的自我发现水平来提高能力发展的方法,对于教学经验的积累非常有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于课程资源的利用,最终能够提升和改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授课效果,从而促进思品老师的成长。而思品老师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是增强自身素质的基础,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终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质量。

1.2增强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系统的方法,整合各类课程的资源,从而在授课过程中使各部分知识具有相互间的联系之后在做出统一的安排和构想,即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如何教学、教什么内容和完成什么结果进行统一策划。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地科学化和规范化,最终使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增强授课老师的思维方式以及反思能力,授课教师的创新水平则主要在教学设计中展现出来。

2.新课程要求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老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意义是指授课老师能够有计划和目的分析当前教育教学的现象并解决其中具有的问题,从而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1]。授课老师不但是对教育教学进行实践的人员,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人员。而老师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教育科研,如果一名老师不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也不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样的老师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思品老师。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老师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对于初中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对他们将传统教育思想转化为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有利,除此之外,对于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他们有效地培养出的求实认真的态度以及探索科学的精神。如果初中思品老师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互适应,就需要不断地反思和研究自己在教学生涯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是实施新课程规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思想品德老师的科学精神,增强老师自身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课堂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质量,最终完成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知识、能力和觉悟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的教学要求。通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能力,详细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规律,能够有效地发现当前教学课堂中具有诸多缺陷和问题,根据严谨地科学分析,发现与教育规律相适应的解决途径与方式,并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过程验证科研成果能否可行与是否有效,从而在教学课堂中合理运用科研资源,有效地调动初中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使教学内容得到优化,保证高水平的授课质量,最终存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过程。

3新课程要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在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过程、评价教育结果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等众多重要的因素中,授课老师是一个学校教学体系当中的最不可取代的因素。新课程能够转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改变了老师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为了能够适应课堂中老师重新定位的角色,授课老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矢志不渝地寻求自我发展。而教师的自我发展过程的实质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而新课程背景中,初中思想品德老师的自我发展过程永远是终身发展、整体发展、个性发展以及持续发展的循环过程[2]。

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意义是指在全部的专业生涯过程中,老师依托专业的组织并结合自身的专业训练,学习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教育技能,以此来达到专业自立,展现出自身的专业道德,从而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教学素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人员的过程。老师自我发展的核心是其专业化的发展,而专业化发展是一名老师进行终身学习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身的能力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名思品老师不断提高和创新自身的职业素养、道德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的过程。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具有非常高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课程,包含了科学、人文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所以对授课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而初中思品老师的专业化过程,不但能够表现在授课老师具有较高层次的专业素养,也表现在授课老师对于学生思想教育这个职业是否具有成熟和深入的认识,逐步地建立由专业教育理念和知识技能组成的具有个性化的素质教育体系。

4结束语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思品老师的教学实践与发展也赋予了更多新的特质,从而使他们担负了比传统教学模式中更多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学习者、与探索者,他们是能够促进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教学素质和专业授课水平,因为授课老师专业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决定新课程改革的能否成功,只有顺利地完成新课程改革,才能够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下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终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