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2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类遗址;保护与开发;还原历史;旅游开发
0.引言
文化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当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状况。它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开发资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对文化类遗址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只从表面、短期效益看待遗址旅游开发问题,致使文化遗址的保护是举步维艰。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文化遗址的失去是永远的失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遗址保护和创造经济价值这对逐渐尖锐起来的矛盾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我们来解决。如何在保证遗址资源不受破坏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还文化类遗址一个真实的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1.文化遗址现状存在问题
1.1遗迹破坏严重
如今的文化遗址大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破坏严重,无论是建筑还是环境,都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有些文化遗址甚至有些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废墟。现在参观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石碓或者一些仅有的历史痕迹,对这些遗址的建筑原貌、历史风范已经是难以寻找,因而难以深入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兴趣。只能通过一些记载或者当地的流传来回忆当年的色彩。
1.2周边环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把文化遗址掩盖,当今的发展已经侵入到文化遗址区域中。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大量出现,以及部分素质较差的人存在,使得一些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差到极点。
1.3污染严重
文化遗址的污染包含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文化污染,其中包括毫无顾忌的无根源宣传,大肆的吹舞。其次就是水域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都影响着文化遗址的保护。
1.4交通组织落后
大多数文化遗址位置较为偏僻,所以道路交通组织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譬如政策、资金、及开发观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开发前景基础薄弱,影响到文化遗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1.5景观的参观性差,内容少
由于前期人们对文化遗址的不重视,当今未开发的文化遗址大都没有景观设施,更没有很大参观价值。仅剩的一些建痕迹不足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化遗产,重点在于保护,既然是一个文化遗产,那么还原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2.1实地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论证评估,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对任何一个文化遗址的开发都应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其历史性、真实性及可塑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作出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修葺方案,没有毫无依据地只凭主观想象将这些建筑人为美化或丑化,失去了历史真实感的文化遗址将难以吸引游人。对现状及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貌,对于没有破坏的部分仍然坚持保护原则。对周边影响文化遗址的东西要进行改造,尽量让其融合到文化遗址中,对影响较大的,不便融合的应进行清除,重新规划治理。
2.2改善周边环境
针对目前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料源的方法。在周边种植,建立防风固沙林,位于上风向污染源进行关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3道路交通改善
对于偏远地区的文化遗址,可根据游览和生活的需要改善交通组织,应将交通路线分为游览路线和公共生活生产路线。两条路线互不干扰。这样既满足了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又能满足遗址的开发。
2.4加大景观投入
为了给游客提供最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应对文化遗址加大景观投入,包括小品及服务设施,使展区的内容更加丰富,增加观赏价值。
3.文化遗址,促进旅游开发。更得到有利的宣传和发扬其历史价值,文化特征和意义
3.1文化、功能上的合理定位,未来发展的长远打算。其城市性质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为遗址的开发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旅游环境。
3.2游客定位准确。比如游客的年龄构成、本地与外地游客的比例构成、潜在的游客构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区具体的主题内容和具体的配套功能设置等。
3.3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4.结语
在传统的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现代手段恢复、再现历史,加之专业合理的景观规划、科学完善的旅游系统管理。引导游人投身历史、感受体会历史,品位解读文化内涵的真正目的。因而对于文化遗址的自身价值和独有特色得到充分的继承、发扬。
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不是自然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借助适当合理的表现形式,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只有建立在继承发扬文化内涵和恢复再现历史原貌基础上的表现形式,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3.
[2]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关键词:“四个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重任。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一线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普遍重视专业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科学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缺失。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则尝试将“四个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找一条更适合、更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一、“四个文化”
从广义角度而言,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义,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简单概括为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不同的地域、行业、社会历史范围和区域范围内,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行业文化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管理理论,是指行业内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是企业思想管理的一种方式。优秀的行业文化可以成为行业发展的可持续基本动力,激励员工爱岗敬业做贡献和遵守行业规则,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当今生产生活中,行业文化可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展其外延,被当作是一条新时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途径。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招生对象多面向本省学生,针对这一特点,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可以对各个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种补充作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也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与地域文化目的一致。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主要空间为校园,主要价值导向是“育人”,主要内容是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积极向上、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会在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强大的推动力。学生可以通过良好的校园氛围和丰富的校园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道德素养、开拓自己的眼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具有极其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当今社会,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去芜存菁,古为今用,不断赋予它新的活力。
二、“四个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化教育是它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高职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充实到各行业的劳动第一线,是生产活动中的基层劳动者。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他们将来进入生产领域的准备阶段,应该让学生尽早的了解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的特点、以及本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增强学生对行业的文化认同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行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要求。而一些高职学生缺乏秩序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所以学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易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成为合格职业人才的教育环境。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域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以本省学生为主,毕业之后大多数也是留在本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愿意留下来为家乡的发展奉献自己。学校则可以为本地区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类优秀人才。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必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应当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当今社会一些负面言论或社会负面事件的影响,部分在校大学生思想空虚、颓废,毫无政治热情,功利色彩浓厚,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连最基本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都不知道。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鉴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培育学生良好的伦理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有利于书本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具体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可反作用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点就是理论经常与现实脱钩,不少学生只是把它当成一门具体的学科,应付考试为最终目的。没有把它当成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条途径。校园文化则可以通过具体的校园活动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好的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
三、“四个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途径
以“促进就业为办学导向,立德树人为办学根本,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为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形成“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富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人才素质教育”三者的良性互动。
首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相融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学生成才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尤其是相关行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对本校的有关专业进行职业岗位的研究和分析,了解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备课时,可根据岗位要求,结合教材的相关章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深挖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从社会适应、职业性格、自我完善等方面入手,初步培养好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关键词]哲学;前沿;公司治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7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4-0025-03
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呈现在人类面前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科技的高度发达,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等等。这一切还在继续深化,而且更为迅速,更加全面,更加彻底,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科学发展在这期间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人类不断的进行着知识的创新,突破了前人难以企及的界限,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不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出现了众多的前言问题,这些问题如何站在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去探讨,则是新形式下科学获取突破的有力指导。在此结合社会科学发展中新学科――公司治理学中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其]进
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1]。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在广义上,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息,良好的公司治理能提升公司的价值,并享受治理溢价。公司治理的]进,从不同的维度划分,有着不同的]进路径。从治理模式来看,大体遵循内外部各自治理――共同治理(治理模式的趋同),一方面说明没有一种最佳的治理模式,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国家在治理环境趋同的趋势。从公司治理的理念来看,经历了股东导向的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共同治理,兼顾公司各个方面的利益,公司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成为新的目标。
二、公司治理中的前沿问题
1.公司治理发展至今,大体遵循了从萌芽的自发性治理到国家层面法律的强制治理再到公司层面的自主治理螺旋式]进,]进机理是应对外部市场带来的潜在获利机会和降低公司组织内参与人的不确定性预期[2],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公司治理总是结合时代的特点,寻求与时代特征吻合的治理理念、治理形式。这种治理形式的]进遵循着一般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是科学规律在公司治理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科学把握公司治理的]进轨迹,能更好指导人们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绩效。
2.公司治理中利益导向问题。早期的公司治理由于忽略人力资本重视物质资本,往往以股东利益导向,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核心能力和员工的智力资本逐渐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出越来越大的价值,不仅员工贡献出自己的智力资本,企业的供应商和顾客,银行等债权人、新闻媒体以及政府、企业所在的社区等等都对公司创造的价值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他们分别向公司投入了各种资源,理应相应获取回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并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中呼声最高的价值取向。
3.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企业集团发展程度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集团毕竟不同于单个公司,集团的股权联系纵横交错,既有横向的环状相互持股,又有纵向的母子企业控股,集团的存在使两权分离更趋明显,使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更具隐蔽性,给中小股东带来更大的治理风险,集团治理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公司治理学科的热点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无疑成为当今社会典型特征。如何在信息化的社会借助外部资源并整合内部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是企业的头等大事。企业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共同分享网络信息平台带来的好处,借助战略联盟,虚拟化企业等形式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网络连接企业与企业组成了联合体,如何治理这个联合体即网络治理也是当今社会的又一热点问题。
三、对前言问题的哲学思考
1.公司治理的]进遵循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自治到法治再到更高层次的自治的循环,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公司治理产生之初,由于是个新鲜制度,人们对这种制度很陌生,不太了解运行规则,对其认识停留在肤浅的水平,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解决好委托关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个人信任在公司治理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委托人和人依靠相互信任保障契约执行,实际上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自律和他律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没有相应的刚性约束,因此也极易出现种种契约风险。由于公司的这种自治行为的固有的弊端,迫切需要更好的制度来消除这种弊端,政府则顺应要求,提供了法律法规来辅以治理,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配合,共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维护出资者利益。法律法规是在公司自主治理的基础之上,为了弥补仅仅依靠内部治理带来的缺陷而产生的,是对内部自主治理的补充和完善,是公司治理制度在新的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
2.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共性。公司治理从某种意义上是约束激励人的招,是一系列治理制度和机制的复合体,这些制度和机制需要不断地和外界交换信息,内外部治理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治理效果[3]。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治理主体和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个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新陈代谢,经历着孕育、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期间,经历着从治理制度向治理机制,从相互制衡到科学决策的转变,这就是公司治理的动态性。公司治理的整体性指的是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其作用,每种机制均有着特定的角色,行使着特定的功能,缺一不可。仅有内部治理,缺少了外部市场和政府的参与,就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4];忽略内部治理则易引致经理主导企业的现象,使投资人利益受损。单单某种治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内外部治理共同发生作用产生出1+1>2的整合作用。公司治理还具有层次性,在公司治理中存在多重委托关系,董事会对股东承担的是信托责任,经理层对于董事会担负职责,同时在公司经营中委托公司员工努力工作。其中,股东对于监事会、董事会的治理属于公司治理中的第一层次,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层的治理是第二层次,董事会对经理层位于第三层次。公司治理的层次性反映了治理或纵向或横向或斜向交叉的有序关系存在。
3.公司治理中利益导向的]进反映了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在公司治理产生早期,由于生产力并不发达,有形资本比如资金、设备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稀缺资源,同时也由于这些资本的价值易于量化估值,在公司投入的资源中,资金等有形资源的投入多少就成了衡量公司股东话语权的大小的标志,资本主义、资金领导成了当时的时髦词汇。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成了当仁不让的价值取向。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来临,资本主导的公司治理取向逐渐让位于人本主导的公司治理取向,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在创造企业价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开始与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享有同等的话语权,客观上要求公司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最大化。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经营者和员工有着经营管理公司,创造公司价值的潜在劳动能力,这是人的内在价值。然而他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的外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就是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也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对人的价值的高度认可的体现,是一种新的治理理念。
4.公司治理体现普遍联系的哲理。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处于种种相互关系之中,揭示了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公司治理发展至今,公司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社区和政府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着博弈。治理本质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纠偏的过程,对公司资源投入者应该获得的收益和实际获得的收益进行均衡的配置,使其对称和均衡。在这个意义上讲,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会、经理层、员工、供应商、顾客、债权人、债务人、新闻媒体、中介机构、政府和社区等无不与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股东和债权人投入了物力资源,经理和员工投入了人力资源,顾客提供了市场资源,政府则投入了社会资源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司联系在一起,向公司提供了资源,相应地从公司获取
回报,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四、用哲学思维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的前沿问题
哲学是万学之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公司治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也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资源的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性,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人的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
1.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以动态的[光去观察。世界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公司治理理论在新的环境中突破以往的框架,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网络治理,实现公司网络组织中各方的相互嵌入,建立优势互补的动态战略联盟。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不断强调治理机制的创新,加强治理工具的多样化运用和有机组合。
2.公司治理是一个社会科学大系统下的子系统,具有系统的共性特征和自己系统的个性特征。人们生活在各种系统当中,无时无刻不和系统打交道,自然就要研究系统、认识系统。同样,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的时候,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用系统思路思考公司治理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制度,同时要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灵活选用相适应的机制,以使公司的各个利益主体分享治理收益。
3.在现代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以及协调出资者利益时,一定要同时兼顾各个利益主体的需要。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目标,但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符合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要求。利益相关者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中关注的焦点,利益相关者贡献了专用性的风险资产,并分担了公司的剩余风险,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的结构框架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地位,构建一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只有兼顾到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公司经营活动才有治理上的保证,才能顺利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各方面的利益才能最终得到保证。
4.要重视人的价值。公司治理过程中,人才越来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人的作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起者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价值越来越受到公司各个利益主体的重视和认可。但是这种无形资源在现在却缺乏一种有效的评价系统对其估值,难以科学的量化其价值,因此在实践中暂时还不能和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一道参与公司股权计量和收益分配。随着科学进一步发展,无形资产的计量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公司治理体制的完善有利于现代企业的进步,在企业进步的实践中同样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哲学的影子,我们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把握公司治理发展的脉搏,用发展的[光实现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取向,以追求公司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马连福,陈德球.自主性治理:公司治理制度]进的新趋势[C].第四界公司治理国际会议论文.2007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5]鲍宗豪.哲学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the Forefront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un Banjun,Zhao Chen,Chen Yongbin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ng 050031,Chin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理论教育。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较好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具有实效性。
1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去理解科学概念和其研究的本质,培养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要了解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探究,什么是教学模式。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而教学模式,其界定是众说纷纭的,有这样一种说法可作参考:“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1]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结果的一步步程序”[2]。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指以探究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探究教学的理论指导,积极认真的态度和精神,以模式分析等方法建造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构造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三大环节:一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二是引导、帮助学生探究、发现概念、原理;三是将探究结果运用到新情景中去。
2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深化理论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创新思维与社会适应能力。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引导他们学会并做到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由于有关道德、法律、社会发展、经济、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有相当的理论抽象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因而,以教师生动讲授为主的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必不可少的。然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是脱离不开,密不可分的。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了疑问就会引起思维,思维通常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认为“思维来自惊奇和疑问”。众所周知,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但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并且有些理论知识难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所以单凭教师的个人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当今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学校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即具备独立搜集信息、加工改进、处理吸收、学以致用、评价总结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提供探究解决学习问题的方式给学生,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寻找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至于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为学生创立一种合作、交流、对话的协作氛围,使学生在一个有共性的团体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怎样与其他人交流合作,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和能量,使学生能在社会中形成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的责任感。另外,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这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中,营造出了互助、民主、和谐、合作、愉悦和共鸣的师生关系,使他们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提高思想觉悟。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是种创新,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映照。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个有意义的选择。诚然,要使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新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其价值,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做出努力:作为教师,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和想法;二是在各方面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更新知识结构;三是提高组织能力;四是增强问题意识;五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作为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形成善于发现、思考、勤于探究的态度和习惯,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探究式教学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
在当今社会,新的形势下,我们教师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在素质教育的队伍中不落伍。
一、存在问题:
1、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2、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3、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普通话不标准,随意性较强。
5、由于个性使然,往往不拘小节。说话随口无心,想说就说,有时较情绪化,课堂教学往往受情绪支配。
6、后进生有时态度不冷静,说话有伤学生的自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
8、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也懒得跟家长联系,总是想,自己能解决个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9、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较少关心学生的情绪等心理问题。
二、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或电视新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精。
3、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学期学习两本业务书籍,并且坚持订阅
业务杂志,观看先进的教学片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二)、走进学生心里,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在当今社会,新的形势下,我们妇产科面临分科的艰巨任务,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针对当前我科存在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变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正规化管理。
一、目前我科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
表现为上班有迟到早退现象,有各种文件书写马虎的不良习惯,十三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现象。
2、思想不解放,创新不够
表现为对宗旨要求理解不深不透,意识观念不强。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不足,创新精神欠缺,科室发展缓慢。
3、学习科学发展观不够深刻,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表现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抓的不紧,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兴趣不浓,缺乏自主性,不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新的理论、新的思想。
4、工作不够扎实
表现为工作干劲不足,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创新精神不够,对问题未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等。
二、主要措施:
1、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十三项核心制度,抓好各种文件书写,用新的管理模式,推动科室的发展
2、树立新理念,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大胆改革,增强效益。
3、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主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培养学习的氛围,增强学习的兴趣,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4、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努力做出榜样,带领全科人员,做合格的白衣战士,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献身事业,不畏压力,勇挑重担,切实肩负起神圣使命。在工作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用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创一流。用一流的干劲、一流的作风、一流的业绩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暗示教学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进行活动。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现成信息时无需要逻辑论证,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在许多情况下,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引导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靠提示、引导,而不是靠论证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教育行为学理论指出:人们,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思维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控制,而当对象如学生觉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说服自己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警觉起来,从而对外界的引导如教师的讲授进行挑剔或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对象没有感觉到外界要有意说服自己时,则容易接受影响[1]。比如,无意中听到的话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
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出反映,尤其当我们是在无对抗的自然的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且当这种认识又与心理定向相符时,其心理反应就更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成语,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都表现了暗示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观点多么中肯正确,被别人强迫接受的,总不如自己想出的可靠——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他从来没有教给别人要干什么,他只不过是像一个思想的接生婆一样,帮助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在引导教育活动中,当引导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结论时,就是希望对象或受教育者自己作出结论,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中国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早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运用。孔子就是一位善用暗示的高手。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很多时候并不是直接进行说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则。《论语》中有多处这样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P56)”;“或问礻二、暗示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大学生正值17~20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也更乐于自我选择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说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显着。教育者如果仍然停留在不厌其烦的理论说教之中,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作出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学要求不同,中学政治课以教授学生的知识点为基本任务,其政治教育的功能基本上靠灌输来实现,教学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为主,即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可以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过理性的选择产生的认同感为主要任务,所以大学阶段在重述中学某些理论观点时,应重点告诉他们“为什么”的问题。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作出结论,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到学生思想的深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师的疏导中,通过自己认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确的观点,进而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学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大多是以一种观点、一个思路为基本的方法,这既是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输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学阶段,这种办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应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视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以坚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官腔十足地板着面孔训斥人,拿“大道理"压服人,用“大帽子"吓唬人,强迫学生接受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适时暗示、潜移默化,依靠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靠喋喋不休的理论说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与引导却经常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作为一种教学实际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白一定的内涵,并感到有关结论是自己认识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明晰的说理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学生具备明晰的认知的基础上适时地转换说理的施教方法。说理教育不是单纯呈现理论概念和专有名词,也不是为了证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而控制性地呈现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知识,在一个开放、真实的背景下,帮助教育对象理顺逻辑、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中,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行为(身体语言)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号,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其暗示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语言和行为制造一定教学情境来施授。行为学家早就注意到,在肮脏的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地要自我检点,有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训练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引导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一般不付诸压力,因而容易使对象误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简单的态度和行为,而对复杂的深刻的需要系统论证的道理则可能无法触及;同时,由于暗示的作用总是带有随机性,因而教育对象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很难深入到同化和内化阶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1.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的是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学目的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引导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结论,提炼观点。当然,为了强调某种结论和观点,也可适当地阐述和延伸,给予恰当的点拨。如一些“大众口号"式的政治观点和结论,就没有必要大论特论,不厌其烦,此时,适当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讲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论据和论证较为复杂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明确地亮出结论和观点,然后再去详细论述,这样就比学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或对问题有相当熟悉程度,则可考虑含蓄地暗示,让他们自己做出结论,得出观点,反之则采取直陈结论的观点。如:笔者在讲“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节时,对有的课堂采取的直陈结论的讲法,因为根据课前调查,他们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不深,但后来笔者为另一课堂的学生讲这一节时,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维热点。一般理论课、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对于这些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不知"、“不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一张白纸,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直接影响塑造意图的因素主要是一个没有求知欲的问题,全靠教师来讲解和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同,该课程所讲授的许多内容都不是学生在课前一无所知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养方面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括消极方面,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各样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框架",并且这种"意识框架"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述的立场、观点与学生原有的态度差距过大,又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则应明确说出结论,以免学生因为同化评定效应而感觉不到两者的差距,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谓同化评定效应指的是,人们会把和自己的态度相距较近的立场、观点,视为相距更近的观点。试图引导学生改变一定态度时,一般说来,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总是与学生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着一定差距,否则,就谈不上教师的引导了。问题在于,这种差距如何把握引导才更为顺利有效。
2.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课堂讨论、辩论、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以及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等等。笔者在讲授“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前,先在课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畅所欲言,事后他们谈体会:不讨论还不大清楚,讨论后才知道,在当今社会不学法还真不行。通过这些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不断进行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巩固,深深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3.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用环境来暗示
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气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导和教育学生。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各种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各种文化教学手段。在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时间、场合以及学生兴趣、动机等都不适合于含蓄、间接暗示的方式,教师就应该直接、明确地亮明结论和观点,反之亦然。如,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荣辱不分,甚至荣辱颠倒,所以我们在讲荣辱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直陈正确的观点和结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沉默、模棱两可,或者哪怕就是暗示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留下遗憾。
4.提升教师修养,用人格来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行为的暗示往往比语言更为有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调查:“什么时候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学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实习、老师和我们同睡一个窝棚地铺时,我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当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在讲台上昏倒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理论和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榜样的力量与行动楷模去影响感化学生,不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还要做“行动的巨人",要通过强有力的行为暗示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确实具有权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当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结论和观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对于学生不太熟悉或者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应考虑使用系统的逻辑论据和论证,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明确应有的结论和观点。
正确运用暗示还要避免暗示带来的消极影响。暗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暗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提示者的主观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却造成接受者产生错觉,作出与暗示相反的反应。无论暗示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发出某种信息,作为对象的学生总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并把它们视为某种提示,从而作出带倾向性的相应反应。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并从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场、观点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暗示作用。因为,评价本身就肯定了某类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关的立场、观点不能充分说服对象时,就会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将对象引导到事物和现象的消极方面,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绍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流派,不厌其详,又过多地暴露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败现象,缺乏分析地述说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繁荣、如何富裕,而对此的批判和抨击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这就可能使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应有目的地发出积极的暗示,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引导本身所产生的消极暗示,尽管这种暗示并不是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的初衷。在教学中注重暗示原则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直陈”原则的重要性,暗示与直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刘宗粤.论社会结构的引导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0,(4):67-68.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一)启蒙运动直接促成启蒙文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商业活动受到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严重限制的现实状况,使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自身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被压制的地位;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王权的需要形成了启蒙运动产生的阶级、社会基础。启蒙运动的主导力量是一部分追求理性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启蒙运动主导力量的根本原因是在欧洲逐步异化并偏离基本基督教信仰精神的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由于受到世俗贵族势力的渗透而逐步腐化。因此,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直接促成了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使得启蒙文学带有思想政治倾向
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斗争的年代。因此启蒙文学从产生开始就带有十分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并同政治理论主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众多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学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这给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带来了鲜明的政论性特征。为资本主义制度鸣锣开道,向封建制度本身进行猛烈攻击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时代使命和历史特征。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对文学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促成以思想主张为主流的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理性精神。在牛顿等人的推动下,对世界的认识本身甚至上升到了对上帝进行思考的深度和高度。这些大胆的思想主张为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时间,倡导怀疑、思辨的理性精神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在文学作品当中,将普通的个人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并号召人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生活,成为当时的启蒙作家普遍反映出来的思想主张。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使得文学成为政治理论载体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形式在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通过作家本身的思想观点和文字描写显现出鲜明的政论性特征。这一时间内,很多思想家本身就承担起了启蒙作家的功能。卢梭、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将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这些政治理论主要通过当时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1.形成以民主思想为主的文学
卢梭是民主思想的集大成者。卢梭通过文学形式折射了他的这些主张。《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是他的两篇着名的文学作品。《忏悔录》与以往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该书注重平民的思想品质、感情和性格特点。卢梭在《忏悔录》中以诚恳直率的态度完整地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内心动态的各个方面。他的另一部作品《社会契约论》,将这些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政治主张集中总结和反映了出来。在政治主张中,他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和社会的形成是个体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所形成的总体。国家中每一个个体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存在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基于这样的分析,国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在国家当中应当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甚至能够奴役其他人的权利。当国家不能保证自身利益时,个体可以选择离开国家。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是公民为实现个人利益将公共权力提交给一些具有决策能力的管理者的过程的结果。由于公民推举政府的初衷是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公共权力的持有者具有保障公民利益的职责和义务。
2.自由平等思想的文学体现
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思想主张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政治思想理论当中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旗帜鲜明地主张自由的观点。洛克以基督教神学作为依据,提出“天赋人权”的主张。天赋人权中主要包括的权利有追求个人幸福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洛克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向上帝赎罪,上帝赋予人们自由意志。人应当具有自由的思考能力。洛克的自由思想主要集中于人们思想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但自由具有一定限度,不能伤及其他人的自由,危害其他人的利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国家应当保障个人利益的观点也包括个人追求合法权利的观点,因此也蕴涵一定的行为的自由主张。在基督教神学的视野下,人类具有原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向上帝赎罪的过程,因此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这一神学观点也为平等观念奠定了基础。在理性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下,这一观念也逐渐被人们发掘出来。
3.法治思想和分权制衡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学
启蒙文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同样身兼文学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制和分权制衡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着名的文学作品是《波斯人信札》。在作品当中,他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自己的法治思想逐渐描述开来。在《论法的精神》当中,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应当是公正的法律制度。在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当中,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相应的规律,上帝在创造世界与规律之后就让世界按照规律进行运转,而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的规律就是社会的法律,社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才可以正常运转。在基督教神学当中,由于人类本身具有原罪,因此人们在面临一定的特殊环境时就会产生犯罪的可能。政府组成人员同样也有可能违背公共利益而以权谋私,因此应当进行分权制衡以对政府进行约束和监督来保障公民的利益。
三、启蒙运动对欧美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低龄化;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08 — 02
哲学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用的思想去指导人的行为,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当今的教育在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逐渐将教育推向了低龄化,在中小学生的学习教材与课堂中,的思想随处可见,渐渐成为了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将其培育成建设社会主义新一代的理论工具。然而细看当下校园中的马克思教育,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的缺点,因此,明确马克思教育的真正内容,合理把握马克思教育的真谛是我们每个无产阶级教育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 哲学教育的意义
是无产阶级历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在无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给了我们极具意义的精神指导。当今的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努力推进哲学教育,引导当今的中小学生学会以哲学的眼光看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中小学生具有向导意义。的内容博大精深,在各方面均可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能力还较为薄弱,在其课堂中引入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境界。中小学生在成长发育阶段个性比较明显,但由于经验稀缺,判断力差,往往会受他人感染,出现随大流的现象,而这一类行为如果向坏的方向发展则会对其健康成长以及正确观念价值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故在中小学推进马克思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有独立的判断力和不随波逐流的意志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在中小学推进教育是大众化的需要。这一方面的意义是站在的角度来说。若想实现更加大众化就必须拓展群众基础,当今的教育在各个高校都已开设了课程,但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较较差,的内容又复杂广阔,开设课程不尽合理。但是中小学又是少年先锋队及中国共青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很大一部分群众基础,加强教育势在必行。故教育人士应当在教育模式中多动脑筋,力求教育在中小学范围中得到有效的推广。
二、 教育低龄化所面临的的困境
当今社会在低龄学生中的传播仍然有许多的障碍。
(一)缺乏政治素养较高的师资力量
中小学并未明确开设马克思教育的课程,只是在课堂与教材的学习过程中有提及。但这并不代表当今的中小学不需要政治素养较高的教师。小学生的判断力较差,教师的不正当思维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纵观当今的教师选拔,通过非正常手段进入学校教育的老师比比皆是,教师的素质难以保证,倘若以这样的师资力量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二)教育模式落后,中小学生难以理解教育的内容
国家鼓励教育的低龄化并非是将的书面内容原原本本传达给学生,而是将其中的内涵和精华作为指导学生行为的一种思想。当下的某些教育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一味的将的教育作为一种硬性的任务和要求,甚至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语句,这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反而对的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与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
(三)教育手段单一,教育内容枯燥
的内容不像学习小学课本中带有故事色彩的课文,其学习过程是漫长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也许是枯燥的,但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并非要求其全部的掌握,而是用其思想去感染学生,给予学生引导作用。当今的许多教师多采用说教式的形式来传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且在互联网与多媒体高建发展的时代,教师不肯在的传播形式上下功夫,认为马克思教育可有可无,在课堂上一带而过,这种现象便是在拖教育向低龄化推进的后腿。
中小学生对于课程的新鲜感很大一部分来自课程实用与否。的教育在中小学没有开展实际的课程,只是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有所穿插。并且的教育不像数学物理那样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其作用需要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慢慢体现,这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会单方面的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而且当今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对于分数的追逐也越来越严重,故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三方面都会忽视的教育,任由孩子发展,这些现象对于的在中小学生中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四)社会热点问题对于传播造成一定困扰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国家和党的建设在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近年来问题在媒体上曝光率较高,这对于中小学生关于党的看法和党的指导思想有了一定的偏差,对于的学习也会产生质疑。另外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对于思想的认识不一,其广泛的传播也会对学生的观点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推进教育低龄化的新出路
在实践中的意义不容忽视,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作为新一代的的教育者和推动者,我们必须在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中做足功夫,力求推进教育低龄化顺利进行。
(一)明确要求,在教学中穿插教育
推进教育的低龄化我们首先要明确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要求。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的学习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而我们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不可过于强求,更不应该以考试作为检验的标准。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让他们学习的部分精髓,并把这些理论精髓抽离出来,变为其可以理解的观点,并不做硬性的要求。
(二)结合实践,将晦涩理论转变为实例教学
理论的书面语言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难懂,不利于其对于理论精华的学习。而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我们不应该对其要求较高,只要理解便可。但是这个理解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在上面动脑筋了。如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中小学生可以普遍接受的观点呢?教师应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的内涵,在课堂上讲解时穿插实例,使的语言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对于同一问题,班上的两位同学可能对此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实例为大家讲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用哲学的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较为完整的答案。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政治素养
在中小学生当中的传播不是通过特定的课程开设,所以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都有可能穿插的思想,所以教师政治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出现某些不正当言辞,对于好奇心强的中小学生来说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每一个老师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的内涵。而学校也应当对于老师的政治和道德素养进行培训和学习,建立师德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只有良好的师资力量,较高水平的政治素养,教育在中小学等低龄学生当中的推进才能顺利的进行。
(四)借助多媒体工具,多途径传播马克思理论
中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如果通过一味的说教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终本末倒置。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的传播应当更为便捷广泛。多媒体的应用在学生之间也越来越普遍,通过互联网可以向学生展示的不仅仅是枯燥的书面理论,还有更多的内在的东西。
(五)组织开展各种趣味活动,推进教育的低龄化
学生对于趣味活动总是兴趣不减,而学校要想真正的使学生学到的内涵,就必须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下功夫。而的内容是广泛的,他并不是只涉及阶级斗争方面,他对于社会当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指导作用,在关于亲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看问题的方式上都有体现。班级课定期召开主体班会,使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想法;或者举办一场辩论赛,针对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双方展开激烈的讨论,使其在竞争的氛围中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魅力。总之,中小学生的教育同成人不同,我们应当在这个问题上多研究探讨。
(六)完善网络媒体信息工作,为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网络舆论对于中小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一些问题的看法,这对于其自己价值观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有关部门应当对于网络上那些暴力以及反面舆论加以限制,严厉打击非法网站,积极唱响主旋律。而社会中的报道应当对于党内建设更具有教育意义,使中小学生对于国情和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更加正确全面的认识,使其学习的心更加坚定
结语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中小学生当中的传播更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了解的精髓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帮助。只有坚定不移的学习思想,新一代的人才建设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产生惧怕心理,不能因为障碍就停止推进教育低龄化的步伐。这个过程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双管齐下,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 考 文 献〕
〔1〕宋爽.论当代大众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2〕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祖嘉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及落实〔J〕.高校理论路线,2005.
〔4〕毛然.高校理论教育创新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5〕武东生.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与建设.〔N〕.光明日报,2005-03-05.
〔6〕于海清.大学生信仰状况分析〔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01).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摘 要 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城市公共交通无疑是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供给方,其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供给公正性直接关系社会治理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不少城市都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就公共经济学视角而言,这主要是城市交通供给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造成的。“公交优先”政策正是城市提高交通有效供给的良策,本文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对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公共经济学 城市交通 公交建设
一、城市公交系统中公共产品的概念阐释
虽然公共产品的实质早在人类社会出现公共契约关系时就已经产生,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现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于才在自己的代表性著作《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率先提出了公共产品的理论,此后公共产品理论才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领域。公共产品理论提出后,产品的概念内涵得到了提升,以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来看,产品不光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私人产品,还包括公共产品以及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区别于以往的私人产品或商品经济中的产品概念,首先,公共产品有着非常典型的非排他性。也就是公共产品的使用对象是某一特定集体的所有成员,且所有成员共同享有公共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技术障碍或占有成本原因,会使任何一个使用者无法单独割裂占有公共产品的使用价值。其次,公共产品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特点。使用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出现互相影响的情况,这种非竞争性既体现在消费数量上,也体现在消费质量上,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即每增加一个人消费公共产品,边际成本为零。在经济学家布坎南的著作《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对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进行了区分,他指出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私人产品完全遵循市场规律。但是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将一些公共产品供给外包,出现了一种兼有部分私人产品性质和公共产品性质的产品,也就是准公共产品,这种准公共产品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但是,混合产品同样有广义上的混合产品和狭义上的混合产品之分。广义上的准公共产品是指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中,只要有一项为零即符合;狭义上的准公共产品则仅仅指具有利益外溢性的产品。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公共交通就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城市公共交通一方面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因为公共交通的使用价值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任何使用者因为政策或成本原因,都不会单独占有公共交通资源,同时,公共交通资源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任何个人对公共交通资源的正当使用都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者。但是,公共交通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因为公共交通资源同样有其运行的成本,使用者必须支付一定费用后才能使用公共交通资源,而且一旦公共交通供给同需求间产生矛盾,主要是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就会出现边际拥挤成本,使用者间的消费机会互相受到影响,因此竞争性因素在公共交通产品中又不能完全排除。与此同时,以狭义的公共产品观点来看,城市公共交通产品也具有典型的利益外溢性特点,私人交通会和公共交通间产生矛盾冲突,这在私人交通发达的大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城市公共交通不仅会给使用者带来交通需求上的满足,还会给城市环境和社会秩序等带来积极影响。
二、增加有效供给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难题的有效途径
人类社会历史上,除了远古时代的人类出行受到自然条件限制,自从发展交通资源以来,交通资源的需求量总是高于交通资源的供给量。交通资源的供需矛盾由来已久,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人口净增长数量十分巨大的国家,使交通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各种交通资源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一些交通资源占有总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交通资源占有量依旧处于较低水平,同许多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公路长度仅为东京的3/5左右,不足伦敦、巴黎等交通完善城市的2/5,就汽车保有量而言,我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不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石油资源量也决定我国汽车保有量短时期内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生态伦理名著《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写道:如果目前中国的私家车普及水平达到美国标准,那么对全球石油资源而言,将会是一个巨大灾难。可见,我国交通资源的巨大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交通资源缺口十分巨大。巨大的交通资源缺口不仅不利于民生建设,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数据统计显示,仅我国大型城市,每年因交通拥堵和交通资源缺口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就以数千亿计,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同时,城市交通问题不仅表现为交通资源紧张、交通压力巨大,还有许多次生性影响。比如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发生比例增加,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噪声污染、汽车光污染、公路占地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虽然每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对交通建设投入巨大的物力、人力,但从现实效果来看,我国各地的交通环境还都普遍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
我国交通资源紧张,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交通建设仍然比较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公共交通资源的硬件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如许多城市公共交通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比较少,公共交通种类单一,“大公交”发展明显不足,还表现在一些公交软件建设方面。比如公共交通的社会福利性特点不足,对于特殊人群的光照不够人性化,线路设置不合理,线路利用率差异较大等,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甚至存在恶性竞争问题,这些都加剧了我国目前的交通困境。根据社会学研究成果,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投入至少应占到城市经济的3%,才能基本实现公共交通所应发挥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投入甚至高达5%,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平均不足城市经济总量的2%,大中小城市之间更是差距明显。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中,选择公交作为常用出行方式的人员比例只占城市人口总数的近四成,而平均而言,选择公交作为首选出行方式人的不足城市人口的三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私家车,这对公共交通事业更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持续下降,而在公共交通发展完善的一些北欧国家,如丹麦、荷兰等,选择公交出行的人数比例甚至可以超过出行人员比例的近80%。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上保持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同时,腐败问题也层出不穷。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承担着高校反腐倡廉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1、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深入,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些主要表现为:其一,认为高校不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部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在他们看来,高校的核心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辅的,高校进行廉政教育不过是一种点缀和时髦,对促进全社会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和价值取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高校学生的廉政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一些大学生廉政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只要有权、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到。比如:在评优评奖、党员发展时找人打招呼,为了当上学生干部到处拉选票等。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法律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意识不强,不愿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成绩。
3、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它应该与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高校历史积淀密切联系起来。廉政教育缺乏材,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廉政教育的相关概念,容易产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部分教师对一些社会典型案例避而不讲,过多的停留在讲解一些陈旧的案例上面,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使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使得廉政文化建设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缺乏文化建设应有的渗透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4、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廉政文化建设有着严谨的系统性,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从组织保证到人力安排等,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如果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把它制度化,形成相关制度,进行规范运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涵盖了道德教育,包括众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还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二、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真正实现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必须努力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
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传统,是我们今天推动文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的“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就是告诫为官者要清正廉洁、严守节俭。“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为政者以民为本、廉洁自律的廉政思想。传统文化中厚实而精深的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赋予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新的内涵。
2、廉政法律法规教育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的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文明意识、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等起着推动作用。当今,大学生法律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欠缺,对社会中的一些腐败事件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易产生错误的观点,从而影响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政法律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加深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大学生认识到在治理腐败中,依法治腐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让学生注重从自我做起,形成廉洁自律风范,为党的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构筑廉政的新防线。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的作用
1、整合现有课程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廉政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炼、融合廉政文化教育内容。
廉政文化教育必须力求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式的讲授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讨论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用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激发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敬廉崇洁意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强化廉政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廉政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熏陶学生。在校外,组织“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参观廉洁公仆故居、到法院旁听贪污贿赂案件的庭审过程等。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廉政品质的精髓,进一步培养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廉政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对巩固党的清正廉洁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特别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反腐倡廉教育的各项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教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神圣使命,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