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2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就业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融合教学
高等教育中,财经类专业囊括的范围较广,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经济与管理类。这些专业之间都有宏观、微观、市场、政策、核算的联系,这一系列的因素构成了整个的财政经济体系。因此,选择财经界的任何一个专业,其他一系列的财经知识也都是有必要涉足的。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缺乏金融、经济知识的原因
基于知识的全面性和财经知识的贯通性,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对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研究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金融学、经济学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当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对学生多学科涉猎、全面发展的认识不够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到的多是会计类知识,因为会计专业将来就业机会多,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契合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目标。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深受就业市场和学校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会计知识关注度较高,对财务管理专业课不甚重视。
(二)学科划分过细
过度细分的学科,相互之间的纽带被强行割裂,知识体系不完整、不衔接。事实上,这些专业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利用手中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财务管理行为,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了解国家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财政学的相关知识;但了解国家的政策还远远不够,整个经济环境的概况要熟悉,经济学会来解释市场规律;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或者项目来进行投资,金融学在金融创新产品方面派上了用场;会计核算负责记录和监督经济行为,进而指导其后的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一项理财投资想要做好,需要几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学生对金融学、经济学兴趣不高
本人入职高校不久,身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了解到本专业的学生只对会计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财经新闻从来不看,原因是看不懂、没意思。经济常识、金融理论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将其理论用于实践和理财规划了。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学院没有为财务管理或会计类学生开设经济和金融相关的课程,而是因为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这些课程是外专业的,没多少作用。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们只钻研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考研、考证热度不减,其他的知识懒得学习甚至懒得了解。但是,我们要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记录和核算,要将眼光放长远、视野开阔,从整个经济形势着手,旨在核算准确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创造价值的决策能力。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会计以外的其他财经专业课,尤其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学科既是基础也是热门。
二、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概念及关联
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而金融学便是经济学的货币表现形式,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不可分割,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金融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近几十年,金融学发展迅速,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金融市场生机勃勃,不断创新,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大高校也都越来越重视金融学学科的建设。主要开设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金融学专业的课程里,有一半属于经济学的内容。
三、将金融学和经济学知识融合注入财务管理专业教学
从对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介绍可以看出,要想在金融学界和经济学界有所专长,精通上述主要课程是首要之举。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对经济和金融的敏感度偏差一些,基础不牢,在继续学习中难免会吃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财务管理专业非经济、非金融科班出身,学生们并不需要太过专业的金融经济知识,只是为了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算、决策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选择从兴趣培养入手,慢慢带入,多加实践,寓教于乐。
(一)培养兴趣
笔者平时浏览微信平台发现了一个财经新闻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很有意思,是通过画图、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财经事件,十分生动形象。课堂上跟学生说起本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经济和金融的敏感性,顺便把这个公众号推荐给学生们。一段时间以后,有学生反映非常喜欢该公众号,从最开始的新鲜好奇,到现在每天都会特意翻看当天的财经信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途径把财经信息介绍给他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金融学与经济学理论融合教学
从教学顺序上来说,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史和重要理论,是继续学习金融学之前要夯实的基础。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发动学生们亲自去查找相关金融学和经济学案例,结合理论基础,小组分析讨论,再进行汇报总结。
(三)多增加实习实践环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网络,校企合作项目多推荐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只是会计职位的工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也可以推荐学生加入,一方面,消除他们对金融行业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对所学的金融学和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对各类相似或迥异的知识进行巩固,莫过于将之结合实务加以运用,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金融、经济知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从兴趣出发,夯实理论基础,多加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吴英杰.后危机时代的高校金融教学该给: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人力资本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08-03
一、新制度经济学派相关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一)制度的存在:大学生就业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制度是新制度经济学派最根本的研究对象。诺思把制度看做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舒尔茨在1968年对制度的功能进行了概括,认为制度具有五大功能: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信息、共担风险和提供公共物品。袁庆明在其《新制度经济学》中概括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提供激励与约束”。以上学者都在强调制度的功能在于约束人们的行为,显然在他们看来,制度的存在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度,人们在制度面前,更多的是一种消极应对和防备的心理或行为。但对于制度所具有的功能,他们却持积极态度,一致认为其具有降低交易费用和激励的功能。
制度的存在是社会关系得以进行的前提,没有相应的制度,社会将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没有约束,更没有激励。同样,合理的制度能够对高校就业相关部门或大学生本人产生激励和约束。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前提下,必须建立相应的能够促进和激励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才能有力推动国家培养大学生人才目标的实现。更甚者,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根本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在根本制度环境之下,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才能规范和激励人们的行为,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正常秩序。
(二)制度变迁理论: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的依据
制度分为根本制度、具体制度和规则以及非正式制度等几大类。根本制度在一段长时期内是不变的,如宪法等;而具体制度,是在根本制度环境下会根据实际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而发生改变,这一层面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可以发生变迁的,其前提就是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发生非均衡,从而引发新的制度安排的变迁。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里,最先研究制度变迁的是舒尔茨,他指出,“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对每一种这类服务都有需求……当这些制度所提供的服务与其它服务所显示的报酬率相等时,既实现制度的均衡”。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报酬率并不相等,于是引发了制度变迁,以适应新的制度需求。此后,戴维斯、诺思、拉坦、戴维-菲尼、林毅夫等人都对制度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推动了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其中,戴维・菲尼建立了关于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框架,把制度安排看做制度的内生变量,也就是说,引起制度变迁的主要变量在于制度安排。这正符合本文所阐述的有关建立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的理念。
制度安排的建立是必要的,是解决原有制度非均衡矛盾的根本切入点。但是要建立新的制度安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度变迁理论阐述了制度供给与需求能够发生变动的条件。在特定的环境下,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度安排的难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安排也是如此,建立新的制度安排必将考虑到其实行的成本与收益,尤其要考虑对原有制度的相关利益者的伤害程度,才能减少制度安排的阻力。
(三)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交易费用理论可以说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交易存在的前提在于资源的“转移”,这里说的资源可以是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人力资源即包括其中。交易之所以会产生费用,达尔曼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了解和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张五常则从一般意义上定义了交易费用,他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交易成本的定义这么宽广很有必要,因为各种类型的成本经常无法区分”。从根本上来说,新制度经济学派在交易费用产生共同的认识,认为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资产的专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
大学生就业,寻找工作,也必然会产生交易费用。当其欲把自身的人力资本做交易,换取职业的报酬时,交易费用必将发生。这些交易费用在没有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都认为是其费用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有限理性和信息搜集的困难,增加了寻找工作的费用。而在交易费用中很大比例在于信息搜寻所产生的费用。信息不对称根源在于制度的不透明和不完善。这也为我们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就业信息透明的制度安排。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一)人力资本理论
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界定始于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于1968年认为,人力资本(huinan capital)是“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是一种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它之所以是一种资本是因为它是未来收入或满足、或未来收入与满足的来源”。总的说来,人力资本是一种依附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这种依附在人身上的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等。
一般来说人力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二是人力资本是后天产生的,是需要经过投资才能够形成的,投资的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培训。三是人力资本能够带来收益。而一般说来,人力资本收益率要大于物资资本收益率,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人们更热衷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四是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专用人力资本两种类别。一般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本在各行业各部门都能够适用并创造财富的资本。而专用人力资本是在某一特定行业适用的资本,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质。专用人力资本是使得人力资本具有差异性的根本所在,一般说来,产生专用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尤其是通过高等教育。
(二)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盲目性,导致结构性失业。人们投资人力资本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风性质。以就业为例,哪个专业当前就业形势好就选该专业,这就使得某些专业过于热门,培养的人力资源过多,从而增加就业难度,而部分冷门专业无人问津,使得这些专业就业岗位供给大于需求。教育部门也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尤其在扩招形势下,某些专业增加的人数与社会需求量不匹配,出现过剩现象。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出现。
2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过强,影响其就业范围。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可以说是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专用性的人力资本虽然说在就业上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排斥其他没有此专用性的人才的竞争。但是,也正由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他们择业的范围相当狭小。一般大学生选择的领域为中大城市的单位,而这些单位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此外,大学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乡村就业市场所需要的大学生这类人力资源比较少,提供的福利和环境条件也比较恶劣,限制了大学生往乡村一级就业的机会。
三、筛选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一)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旨在抨击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具有提高劳动增长率的理论。筛选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雇主需要通过一定的信号来甄别劳动者能力的高低。而教育能够提供求职者的学历和工作能力等信号,雇主通过这些信号对求职者进行甄别和筛选,最后决定是否录用。在此,文凭和学历变成了提供筛选的主要信号。并且,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不一定能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个人的内在能力。教育只是把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外在标识,以便雇主识别劳动生产率较高者。同时,筛选理论认为教育成本与个人能力呈负相关。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越高,支付的教育成本越低。在同等条件下,能力高的人在支付较低的教育成本下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而能力低的人需支付较高的成本才能获得更高的教育。在考虑成本与收益之比例的情况下,很多能力低的人会因为较高的教育成本可能带来较低的收益而放弃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因此,筛选理论认为,最后进入较高的教育等级者具有较高的能力。
(二)筛选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教育过度现象出现。在以教育为信号的前提下,人们热衷于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以获得比其他劳动更有优势的教育信号,从而为求职积累资本。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现象足以证明人们在就业压力下,选择一种认为对就业更强有力的教育信号。研究生的数量猛增,而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结构里,其就业岗位的提供有限,势必影响到研究生的就业环境。
2 能力低者混入其中,导致雇主在筛选信号上不予认可。大学的扩招,使得许多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的人进入大学的门槛。不仅在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较薄弱,在实践操作层面也不如职校学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入职前是一个弱筛选,入职后的工作能力表现是强筛选,而许多大学生入职后在强筛选下只传递了低能力的信号,从而影响其人职后的发展。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认可程度降低,其求职信号也逐渐失去优势。筛选信号一旦失真,势必影响有能力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3 考证热。教育信号里不仅包括学历,也包括各类资格证书等。在筛选理论前提下,大学生也逐渐意识到光靠学历一个信号是不够的。因此,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考证。于是在各高校,大学生考证热也不是新鲜事,有的甚至整个专业的人一窝蜂去考证。考证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投入程度,很可能得不偿失。很多证的考试都是流于形式,并未能真正掌握专业技术,而专业知识又不过硬,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比较困难。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P.B.Doeringer)和迈克尔・皮奥里(M.J.Piore)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多林格尔和皮奥里(Doeringer&Piore)认为劳动力市场由分割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部分组成,其一级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等特征;二级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没有升迁机会。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自愿性失业。由于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会根据个,人的教育信号和社会公众认可的能力等级,一般只限定在一级劳动力市场,而不会到二级劳动力市场,从而存在自愿性失业的现象。
2 城乡分割,专业不对口。我国劳动力市场除了分一二级市场,还存在城市与农村两级市场。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而且是努力往经济发展较好的、较开放的大城市工作。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市场吸收不到高素质人才,即使有合适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他们也宁愿待在大城市选择暂时性失业。
3 过度教育。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表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优越性,而一级劳动力市场最强的筛选信号就是学历和证书,从而使得人们为了获得一份好的、体面的、高报酬的工作而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当越来越多的人往高等教育门槛挤时,很可能在高等教育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大学生教育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数量超过了社会经济结构需要的相应人才微量,从而引发剩余部门的失业现象。
一、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其学科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构成跨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不同领域,研究对象涵盖了企业经济运作中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和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其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根据其学科专业特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比较广泛,包括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大中型内资或外资工商企业等。伴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与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则需要大批的高端以及中层管理人才来做为坚强的后盾。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因此,未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总体看好。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根据上述分析,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但由于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素质不好,导致就业夺力仍然巨大。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和素养还适应企业的需要。当前,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是有着迫切需求的,人力资源的研究、市场营销的运行等都需要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但是,如此巨大的岗位需求却不能随便的接纳刚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纠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应聘企业管理岗位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或是缺乏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虚心请教,从而无法胜任工作,处处碰壁,或是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意接受沟通技巧运用、心理能力磨练、实战方法掌握等方面的基础训练。企业的发展需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工商管理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当然敬而远之,因此,企业不愿意为其提供就业机会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应试教育的壁垒,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只会课堂听讲记笔记,课后背诵做习题,因为没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校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而导致了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经验自然也无从谈起。而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大多不想花费大量和时间和资金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企业更希望所招聘来的员工可以立即投入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给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本来看好的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改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
1、搭建“立体式”实训平台。职业高校应尽可能的加大实践训练课的节数和实验设施的建设,通过聘请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授课,提高课堂的实际说服力。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对选定要去实习的单位展开模拟训练,增强学生对企业流程的感性认识。通过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鼓励学生主动与相关企业单位联系,接受公司上岗综合实训,从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积极实践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索“定单式”培养模式。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只有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找到出路。职业高校应当建立与各大企业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问,加强同企业的联系,通过认真归纳梳理企业的需要,理清教育教学思路,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并通过
及时调整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转化成为企业急需的技能,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才能提高“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必将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打开“方便之门”,也必将成为今后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打造“专业化”就业名片。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同其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共同点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在当前这一突出矛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最佳的途径就是为自己的应聘简历“加码”,其中一个重要的一种方式参加资格考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ieter Bottelier教授撰文:
〔编者按〕美国参议员Charles Schumer近日提出一项提案,建议美国国会以立法形式规定,如中国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额外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对此,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ieter Bottelier教授2月8日在美国《财经时报》发表文章,对该措施将给美经济利益和就业形势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随后进一步援引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客观数据和事实,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中国并非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的原因。文章最后认为,美国参议员关于对中国出口产品额外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提案将只能使美国利益受损。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参议员Charles Schumer近日提出一项议案,建议国会以立法形式规定,如果中国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将针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额外征收27.5%惩罚性关税。这一建议不但不明智,同时甚至是自虐性的。这个向中国发出的信号毫无价值,也只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提案所建议的内容毫无意义。采取这样的措施,对提案的支持者来说也许具有某种政治意义,但对美国的整体利益却不然。中国已经向美国政府明确表示过,他们正计划使人民币汇率更具灵活性。在这个极其重大和敏感的问题上,中国当然希望按照自己制定的时间表行事,而来自美国的鲁莽干涉只会使结果适得其反。
如果实施这样的措施,也许个别美国企业会从中受益,也许少数就业机会能够保留下来,但美国经济的整体利益却必将蒙受损害。为什么?因为很多美国进口商会转向其他外国供货商,以规避27.5%的额外惩罚,这就降低了美国分销商的边际收益,抬高了消费者面临的价格。而据初步估计,美国国内分销、零售中国进口商品的工作机会约有400万-600万个。保留下来的就业将绝不可能超过失业的数量。因此,中国非常明白,美国无法将这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式的制裁付诸实施。的确,这只会使美国经济蒙受白白损失,甚至很有可能导致大量失业。
参议员先生的提案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推理:由于中国故意低估其人民币汇率,因此才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但是,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以及被低估程度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虽然最近4年以来,全球出现了数额巨大的经常账户不平衡,但中国在这方面并不突出,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巨额贸易顺差或多或少地被其对亚洲国家的逆差抵消了。
目前,在全球经常项目总顺差中,中国只占约4%至5%,而日本占了22%,其他的亚洲国家合计占37%,欧元区国家占21%。与此相反,在全球经常项目总逆差中,美国独占了超过90%的份额。
上述数据再为清楚不过地显示,靠参议员Charles Schumer先生的提案,不可能真正降低美国的贸易赤字,当然也不可能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
一、研究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失业的关注程度及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差别。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简单地把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及其供求的调节机制,认为在经济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若有失业存在就是因为工人要求的工资过高了,因此,把降低工资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凯恩斯承认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经济即使处于均衡状态也可能产生失业问题,他把失业作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难解的重要议题加以研究,其由《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命名的代表作把首个关键字定为失业就是最好的证明;相比而言,古典自由主义者则不大看重失业的危害,反而认为官方统计的失业数据高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们认为很多被政府认定的失业者实际上在“地下经济”中是有工作的。
当代美国经济学承袭了凯恩斯经济分析的传统,把失业作为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加以研究。从某种角度而言,其宏观经济学就是围绕着失业问题展开的。本文将主要以当代美国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samuel Bowles、Richard Edwards和Frank Roosevelt 2005年出版的《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为基础,介绍他们对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
二、资本主义失业的荒诞、浪费、痛苦及其程度的严重性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失业是与机器设备的闲置以及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并存的事实。它与我们平常的经验完全不符。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书架,而且有工具、木材和时间,我们就可以动手为自己做一个书架。我们在组织自己的生产活动时,不会在仍然有闲置工具、闲置人员和未满足需求的时候停止工作。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因为生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它会在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设备依旧闲置而劳动力失业的情况下停下来。
这一荒诞事实所造成的,首先是资源的巨大浪费。2001年,美国有25%的工业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因而少生产了1.2万亿美元的商品。若把这些商品平均分配给当年美国的2.85亿男性、女性和孩子,每人将多得4211美元的商品。而同时,美国每天有674万失业人口在寻找工作。
其次,失业给失业者的生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痛苦。它不但是薪水的丧失和生活的困难,而且有着远大于收入丧失的心理成本。它使失业者失去了作为劳动者的尊严、失去了别人的尊重甚至社会的认同感。
第三,失业的痛苦不仅是那些事实上正处在失业状态的人所承受的,即使是从未失业过的工人,也不得不担心将来某天自己也可能失业。而且一旦失业,就难再找到与目前岗位匹配的工作。失业像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给整个社会带来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第四,就失业的严重程度而言,政府公布的数据往往不是高估了,而是估计不足。以美国劳工统计局2004年6月搜集并出版的美国5月份就业和失业的估计值为例,公布的失业率为5.6%,但报告同时指出,除了现有失业人口之外,还有160万“接近属于”劳动力的人口,其中的1/3属于“灰心工人”,另外2/3在过去的12个月中找过工作但在调查前的4周里没找。以及470万因“经济原因”而非自愿兼职的工人。若把它们都算作失业工人。失业率则会分别上升到6.6%和9.7%。
三、失业并非不可避免: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
(一)财政政策可用来提供工作岗位
依据凯恩斯宏观经济总供求分析,失业是消费者和企业支出不足的结果。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可以增加开支以减少失业。手段是不仅支出其税收收入,而且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向公众借债来进行赤字支出。在就业乘数给定的情况下,要想创造出一定的工作岗位数,在理论上可以直接计算出政府需要增加的支出数。例如,按照这本书的假设,在不考虑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如果每小时劳动的净产出是25美元,人们的收入花在消费品上的比例是0.95,每小时工资为15美元,那么,就业乘数将是0.093。这意味着,若想增加93000个工作小时的工作岗位,只需要政府增加1000000美元的开支就行了。
(二)建立充分的失业保险制度可增进人们的安全感、减轻因失业带来的生活困难
即使工作岗位不充分,不能使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也有必要建立一套制度,使人们在失业时能弥补工资上的损失,减轻生活困难并增加安全感。就像人们应对火灾、暴风雨、爆炸、交通事故等而建立的保险制度一样,失业保险制度应该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虽然许多国家确实有这种形式的保险制度,但保障的程度却是不够的。以美国为例,平均说来,付给美国工人的补助只是他们工资损失的一半,而且只有不到一半的失业者能得到补助。这是因为在保险制度中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偿付期限。在美国的很多州,只有在同一个雇主那里工作至少一年以上,被解雇的工人才有资格获得失业补助。即使具备资格,一个人也只能得到六个月的补助。2003年底,美国有超过800万的失业者,却只有300万人得到了失业补助。
(三)资本主义实践提供了一些低失业率的证据
以美国为例,通过实施凯恩斯主义政策及失业保险等“内置稳定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失业率被成功地控制在10%以下。又如,当每10个工人中只有9个被雇佣时。可以通过减少工作周的长度,使企业在保持同样产量的情况下不得不增雇工人,为10个人都提供工作。法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一项法律,把工作周的长度限制在35小时以内。这样,如果小时工资率保持不变,先前受雇的工人虽然收入有所削减,但却增加了闲暇,也减轻了先前由失业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生活困难。再如。虽然同样面临来自技术飞速变革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但一些国家确实为大部分工人在大多数年份中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日本与瑞典在1959—2002年的时间中平均失业率仅为2.6%和4.1%,远低于英、美、法的失业率。
既然失业并非不可避免,为什么在大部分国家的大部分时期失业仍然是经济中难以治愈的病痛呢?从表面看来,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一系列阻碍充分就业的因素:高就业的利润挤压、高就业的通货膨胀压力、高就业对净出口的负面影响以及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冲突等,但美国的经济学家认为,阻碍实现持久的充分就业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制度性障碍。
四、资本主义实现充分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性必须以失业和不安全感作为控制工人、鞭策劳动的工具
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性,是指经济决策的私人性和不协调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在特定的生产阶段不相匹配。具体地说,因为在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品是高度垄断性地为资本家私人所有,生产出来的商品或服务也为资本品的所有者拥有,而工人不拥有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是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工作。所以,除了为保住饭碗所必需的工作以外,他们没有理由做得更多,唯有失业的威胁会让他们警觉。因此,周期性的失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激励和控制这些不拥有自己劳动产品的工人的必要武器。
当经济扩张时,产出迅速增加,新的订单蜂拥而至,企业雇员增加,失业率会迅速下降。这时,工人能够认识到他们丢了工作其实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在失业率低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其它工作。于是,他们可能开始要求升迁、改善工作条件或抵制劳动强度的增大。而雇主们则开始着急。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当增加的需求提高了生产能力利用率,从而有可能增加利润率的时候,一次长期的扩张却可能是一件过于美好的事情了。因为长时间的扩张带来的失业率下降将使工人能够要求更高的工资,或允许他们减少每小时的工作成果,结果利润率被挤压了。于是,企业界的领导们会期望经济减速、甚至衰退以提高失业率。但他们知道,没有某个企业的所有者可以只手制造一次衰退,但政府的政策可以做到这一点。于是,使经济衰退的“重任”就落到了政府身上。
(二)企业的所有者具有可观的政治影响力,能够促成“政治的商业周期”
政治的商业周期,是政府官员为了他们自身或别人的利益,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故意制造出来的萧条或扩张。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于就业乘数与财政政策的双面性,即它们既可以成倍地扩大财政支出所带来的扩张效应,也可以成倍地缩小减少财政支出所带来的收缩效应。于是就有了政府通过实施经济政策制造商业周期的可能性。而影响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力量来源于企业的所有者具有的可观的政治影响力。这种政治影响力一方面来源于他们为竞选大量捐钱而影响政治议程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游说团体、迎合企业利益的媒体以及其他与高利润利益攸关的组织。
因此,当遇到上文所说令雇主们着急、希望出现一场“有益的衰退”的情况时,影响政府政策以制造经济衰退就成了企业的所有者首先想到的策略。当然,没有人会在公共场合提倡更多的失业,却可以把制造高失业的政策说成是“向通货膨胀作斗争”、倡导“财政责任”或“控制货币供给”。而在私下里,企业的领导们最重要的考虑却是调教他们的雇员、消除工人们增加工资或减少工作成果的任何企图。
如果政府愿意回应、也不得不回应企业的要求时,他们将具有众多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而核心就是减少总需求。他们可以用财政政策工具削减政府支出从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也可以提高个人或企业的税收,减少个人的消费支出或留给企业更少的资金以减少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需求;还可以用货币政策工具来限制信用以及增加资本的成本,使企业贷款投资变得更困难或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减少对新资本品的需求;同样也可以使家庭贷款买车、买房或买其它商品变得更困难,从而减少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需求。
随着总需求的下降,商品和服务的新订单开始枯竭,生产下降,工人们开始被解雇。不时听说有朋友被解雇了或有工厂倒闭了的工人开始为保住自己的饭碗而担心。工作场所的纪律开始变得严格。如果萧条是短期的,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劳动成本,企业可能会认为暂时的低生产能力利用率和短暂的利润率下降对于重新取得对劳工的优势是值得的,因为当经济开始再次扩张时,生产能力利用率将会上升,利润率将得到恢复。
(三)“资本罢工”削弱了民主政府影响经济的现实可能性
除了直接的政治影响力,企业的所有者还有另外一个间接但有力的影响政治进程的武器,即投资和“资本罢工”的权力: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未来发展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投资——几乎全部掌握在企业的所有者手里,是他们决定着哪些州、甚至哪些国家拥有工作岗位和经济增长,而哪些会面临失业上升和经济停滞。因此,即使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依靠投票选出了以高就业率作为施政目标的政府,但他们所施行的政策一旦影响到利润率,企业所有者就可能会减少该地区的投资或者根本就不再投资,导致经济停滞和失业上升,这就是能够最终改变政府政策的“资本罢工”。
从下面假想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罢工”扭转民主决策的内在机制:有一个特殊的“美国艾妮州(Anystate)”,其政府打算实施更优惠的失业保险政策,将美国通行的失业工人有权得到26个星期的失业保险改为无期限的失业救济;同时开征环境污染税来支付这项开支。
请想象一下在艾妮州雇佣了大量工人的企业或正考虑在艾妮州投资的企业会怎么办?显然,这些企业将不仅要担心“污染税”,还要担心一旦被雇佣就有权得到长期失业保险的工人是否会努力工作以及企业对他们能否拥有足够的权威。于是。不在于某个人或企业是否喜欢艾妮州的政策,而在于与其他积极宣传其优良投资环境的州相比,同一个企业在艾妮州的利润率将很可能低于其它地方。接下来的逻辑便是:低利润率竞争地位不保股票价格下跌更换CEO……这些大部分企业家们都能够独立做出的结论,就会促使他们在既不侵犯公民自由或选举权、又没有勾结起来破坏公民权利、也不一定用竞选捐赠或游说集团影响政府官员或选举的情况下。独立行动、相互竞争、取消投资计划或撤走原有企业。这些独立做出的决定的累加效果就是艾妮州失业的增加和人们收入的下降。如果事态继续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州财政危机、政府的治理危机以及原有经济政策的危机。随着失业的增加,州财政的失业保险支出将会上升;而人们收入的下降会减少州政府的税收,导致财政赤字。为了维持支出,州政府被迫提高税收或发行政府债券借钱开支。艾妮州出现的经济衰退使之借款难度更大.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利息。但即使其债券被成功售出,也仅仅是根本问题的向后推迟,而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当高额利息需要支付或新的开支必须付款的时候,这些问题将会更加严重的再现出来,直至原有的经济政策被迫取消。
五、失业问题的解决:资本主义框架之内的方案以及突破制度性障碍的方案
(一)批驳传统的就业理论,改用提高工资和利润的方法增加就业
1.企业与工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工人愿意就业的低工资在现实中不起作用,因此。传统就业理论所认为的失业的存在必然导致工资下降、以及降低工资是解决失业问题的良方是错误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否雇佣工人以及支付多高的工资是由雇主决定的。而雇主决定是否雇佣工人时,首先考虑的不仅仅是工资的高低。而是提供某种程度的工资能否产生足够的激励以使员工努力工作、增加产出,最终使企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最低。因此。企业的所有者不会因为工人要求的工资很低就决定雇佣工人。而工人提出的愿意就业的低工资在现实中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即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必然下降。
反过来,由于企业对工人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取决于企业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积累的状况,不会直接随着工资的下降而增加。因此。降低工资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相反,降低工资减少了工人对消费品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和盈利,是在根本上切断了提高利润率的有效渠道。因此,只会制造经济衰退、增加阶级冲突。
2.在“工资引导的就业形势”下。用提高最低工资的方式增加就业
“工资引导的就业形势”是指工资上升使就业增加的情形。它是凯恩斯经济学在就业问题上的一个运用:提高工资虽然具有削减利润的效应,但同时也有增加利润的效应,因为它会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扩大总需求,促进企业销售,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提高工资对就业的最终效应将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对比,若后者大于前者。就会产生“工资引导的就业形势”。
“工资引导的就业形势”在现实中常出现于工资和薪水收入者大部分比较贫穷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期或波谷阶段时。这时,工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较高,提高工资会有效增加总需求;同时,企业的生产能力处于尚未充分利用的阶段,投资的利润效应较低,因此提高工资导致的利润变化、从而投资的相应变化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增加最低工资以促进就业的政策就有了更大的合理性。因为提高最低工资往往会使各个水平的工资都得以提升。随着平均工资的上升,总就业就会增加。
3.在“利润引导的就业形势”下,用提高利润率的方式增加就业
“利润引导的就业形势”是指工资上升使就业减少的情形。它产生的原因在于提高工资导致的利润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因总需求增加而导致的利润增加的幅度,因而引起企业所有者减少投资。
与“工资引导的就业形势”相反,“利润引导的就业形势”往往出现于高就业和高工资的经济繁荣时期。这时人们会因为比较富裕而开始积蓄,增加的收入转化为总需求的比例大大下降;同时,企业大部分的或全部已有的生产能力都已经投入使用,使得投资的利润效应相对较高,因工资增加导致的利润下降极易引发投资的变化。这时,提高工资将不但不利于增进销售,反而会引发企业外逃。在这种条件下,就有必要提高企业利润以增进就业,其中,削减公司所得税就成为增加就业的良方。
4.防止资本罢工,将民主政府的公共政策运用于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这是针对上文提到的艾妮州的资本罢工、州政府的治理危机及民主政府公共政策的失败而言的。实际上,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并同时增进就业的方法并非不存在。这就是明智的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民主政府在经济事务上是没有“主权”的——进而使人们在次优情况下作出最好的选择,也就是把公共政策的着力点局限在那些既会使公民受益又同时提高。或至少不降低公司利润率的项目上,以保证企业的所有者看好这些政策或者至少无差别地看待这些政策。从而不会减少投资、导致经济衰退。
(二)用“握手”的方式管理工作和报酬,取代用失业的不安全感来鞭策劳动
既然失业实质上是一种劳动鞭策的方法,旨在阻止工人在经济繁荣时期纪律松懈、要求高工资,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新的管理工作和报酬的方法,既保证企业稳定的利润增长又保证工人长久的就业呢?“握手”就是其中一项有益的尝试,它指企业、工人和政府代表相互配合达成的一种协议,既兼顾公平又考虑到足够高的利润率以刺激投资,并共同分享由更高的就业带来的更大的产出。其核心在于:当就业率较高时。工会不要求增加工资,不使企业因价格过高而被逐出市场;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雇主也不使用他们解雇工人和降低工资的权力,从而保证一定的就业率和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
(三)公平补偿:用“活跃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令全社会分享由经济的灵活性带来的好处
经济的灵活性是指现代经济为了适应新的技术、消费者品味的变化以及应对国际竞争而必须不断地调整其产业结构和就业规模。它使一个社会绝大多数的人能够从持续的经济现代化中受益,却使被调整中的失业工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失业、收入损失、自尊心受伤、断绝了与工友、邻居的友谊等等。“活跃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就是为了更公平的分担这种因灵活性而付出的代价而设计的资助项目,它在失业工人的工作转换期、培训新的工作能力时。以及需要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时得到必要的资助。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的现实路径。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不断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人数达280万, 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递增,2009年竟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今年再创历史新高—660万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但实际数据统计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劳动经济学惯例,攻读硕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不应纳入就业统计之内;二是近年国家迫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极大压力,出台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启动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等。以上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统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多数措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而只是一种就业后移措施职业规划论文,是人力资源的“蓄水”和“储备”。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现率降低。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则大多和自己的理想有着较大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学科的两极分化与专业对口观念淡化,大学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日渐明显。综合以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站。这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明显偏低,仅为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7.5%,大大低于美国的81%,也低于印度的55%。“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李国英)。
具体到某一个产业链,一般包含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品牌创立、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零售等很多环节。在这个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多数国内企业仅承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利润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一些环节,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最关键的利润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则被国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承担的低端环节,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多数从事体力劳动,而需要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参与的工作则较少,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职业规划论文,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上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二)政府部门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法规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有序,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按照“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运行,规范就业市场以及供需双方的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控制,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领域上的自由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在户籍管理方面,要做到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放开户口包袱,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的改革,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允许合理流动,保证把企事业单位将自主权落到实处。
(三)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适应就业市场
我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减。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间的是本科教育,顶端的是研究生教育站。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型,即绝大部分学生涌向本科教育,这种失衡的教育结构必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职业技能,这样不但会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用人成本,还会降低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调整学科、确定各学科招生人数的时候,都要充分采用人力市场的调查结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而不能闭门造车。以学制四年的本科为例,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经济的发展、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第二年的时候职业规划论文,学生就应该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同时,要让大学生掌握现代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需求,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依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举办多种创业活动。各级高校还应建有创业中心,具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发展等功能。
四、小结
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30%。从这个比例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以美国为例,该国大学生虽数量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都得益于其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其政府的立法保障、就业政策的引导等。在我国,之所以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对接,这种“失衡”现象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抓起,才能有“清如许”之“渠”。
参考文献:
1.Niallo,Higgins,Government Policy and youth Employ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Youth Summit to be held in Alexandria,Egypt,2002.
2.周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4.黄永奎等.瓶颈与超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突破[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自愿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的共同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方面,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据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06万,2007年则达到495万。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降。根据教育部的资料,从2003―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依次为:70.0%、73.0%、72.6%、71.9%、70.9%。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各年逐次降低,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担心。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1、自愿性失业
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非自愿性失业是指任何工作机会都会接受仍不能找到工作。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基本上属于被迫的自愿性失业。大学生不接受现有的工作机会,是由于高校毕业生对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不甚满意,毕业生的期望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实际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且在其工资中体现不出大学生上大学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毕业生期望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的岗位存在错位现象。
(1)期望工资过高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大学生的期望工资比较高,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解释。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1999年扩招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现在一个本科生,每年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为1万元,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4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成本。按高中毕业就业的年收入1万元计,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为4万元。因此,大学生上大学的总成本约为8万元。大学生上大学的收益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工作到60岁来计算,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200元以上,就无法回收人力资本投资。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1500―1800元左右,才能体现出他们上大学的回报。从心理上说,他们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得到的薪酬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同学差不多的事实。教育高成本引发了高预期回报,但很多单位却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从而导致了许多大学生被迫的自愿性失业。
(2)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大学生不愿意从事某些工作岗位,可以根据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良好的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而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对于大学生来说,若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就会宁愿选择失业,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一旦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就很难再去主要劳动力市场,从而劳动力市场分割也会导致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而言,结构性失业主要表现为技能(专业)结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
(1)技能结构失衡。技能结构失衡主要是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刚性,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另外,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所学专业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大学生所学专业或所学内容有的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2)区域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失衡主要是求职者与工作空缺的地理位置不匹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不同地域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两个层面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要比内地欠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对而言要比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二是大学生固有的“孔雀东南飞”就业理念,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因而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区域结构失衡。据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比率达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
3、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失衡所造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与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有关,是由经济萧条、产品需求量下降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失业现象。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周期性失业有很大关系。由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冲击到实体经济,导致了我国的一些外向型的、竞争力不强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现在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而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和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使一些企业纷纷裁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实现初次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这种现状也使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下降。
4、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就业难,与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有关。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已完成体制改革,运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管理企业;而教育系统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脱节并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就会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难“交心”,其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认知不准确,大学生在求职心态、就业观以及对自身和企业认知方面,均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三、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
1、转变就业意识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而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据国家统计局对2006年北京市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2%的被调查者即使毕业时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工作搜寻中所持的可接受工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高校应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2、做好结构调整
在结构调整方面,高校要做好专业结构调整,社会要做好经济结构调整。高校应加强对就业市场信息的预测能力,及时反应就业需求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进行拓展。降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的概率,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社会要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调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才能增大中、西部地区对毕业大学生的吸引力。
3、加强就业服务
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要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就业统筹考虑,将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配备相关的场地设施,加大资金投入,真正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活。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较清晰的认识,在学习期间把自己的兴趣与所学专业更好的结合。同时高校应向毕业生提供历年来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帮助毕业生确立适当的薪酬预期,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另外,应建立毕业生真实的学习档案和诚信档案,努力降低就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效率损失;政府也应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监测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各个行业的就业量的预测数据,严格控制供过于求的行业的招生,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4、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学生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意识,创造能力较差。高校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并不符合厂家的需要,降低了大学生的可信度,致使大学生就业困难。高校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时间,结合就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双核强化实训,让学生从中获得工作经验。
根据要素价格理论,用人单位愿意为大学生支付的工资以及需求的意愿取决于大学生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MRP=MR・MP(边际收益产品=产品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产量),在MR一定的情况下,大学生的MP越高,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和需求的意愿就越大。通俗的讲,如果大学生能够为用人单位带来较高的收益,那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意提供的工资就会提高。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自身劳动生产率,增强用人单位对自己的需求意愿。
(注:本文系作者承担的2007年度周口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zknuqn2007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卜以江: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6).
[2] 吴颖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经济,2008(9).
[3] 周世学、陈士俊、邓蓓: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4).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 社会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CAI Haiyun
(College of Scienc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Abstract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been a hot issue troubled student, school, and the government. College enrollment is the main source of job stress, the economic crisis makes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ocial factors, economic situation, several higher education and students' own perspective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rom society, government, schools, students several angles to propose approaches.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complex social problem, only through coordinated social, government, schools and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in order to really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promote full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Key words graduates; employment; society; career planning
1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 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更严峻
众所周知,读大学最终就是为了能找份好工作,可为什么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即是出现了严重供大于求。每年毕业生数量严重超过了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而2013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仅为900万个。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的比例之低创下了历史之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当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却面临“招聘难”的问题。有些公司虽然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大学生将会成为公司的骨干,但他们却不招应届毕业生。这些公司为何会不招应届毕业生呢?这值得当代毕业生认真思考。
1.2 经济危机导致了就业市场不景气
从2008年开始,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011年欧债危机的爆发并不断向纵深演变,全球经济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徘徊,世界经济进入了又一个危险期。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结构性调整面临着更多挑战,对外贸易增速回落,通胀压力冲击着大众的生活。就业市场出现严重不景气,很多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业务订单明显降低,用人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2013年毕业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1.3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完善
从学校本身来讲,学校并没有完全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理论教育仍占比过大,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也不断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大多数高校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指导,导致学生即使拥有专业技能,却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技能、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1.4 大学生自身职业定位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首先,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知名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薪资要求比较高,即预期收入水平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水平存在差距。其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只想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如何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1 社会方面
企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该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大学生虽然刚踏入社会,工作经验匮乏,但大学生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可塑之才,企业应该善于聘用大学生,作为对社会作贡献的一种方式。
2.2 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各种经济、行政、法律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消除各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疏通大学生在城乡、中西部之间的流动渠道;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降低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适当的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鼓励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针对就业市场多方主体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方式,使学校和企业能为满足彼此的需求而做相应的努力。第四,健全市场法制,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以及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3 学校教育方面
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大高校,要从企业用人的基本点方面来思考问题,积极对与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当代很多学生把自己的思维都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上,对社会职业的需求状况不了解,等到毕业时再去了解为时已晚。所以,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本领,这是当务之急,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学校应该努力把学生从课堂上、书本里解放出来,多一点机会和时间接触社会、接触职业。
在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方面,指导老师不能过早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职业方向下定论,指导老师要教育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没有必要过早的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具体职业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随着自身个性的发展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在职业生涯指导中,指导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客观地对待外在环境,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求职策略。
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教育者应该告诉学生成功的起点一般是从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开始的,因为社会事实是:即使某个工作,是自己所选,但在具体工作中,都要做很多单调的、重复的、加班加点的工作,薪酬低福利差等,这些都会影响工作者对这份工作的喜好,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的话,那就会堵塞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职业发展启蒙老师应该暗示学生:成功是由做好不喜欢的事情开始的。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就业。
另外,现有的职业发展教育忽略了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现在职业规划经常以当前的兴趣点来决定职业发展目标,这就忽略了人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人具有适应万物的能力。
各高校还应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等。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通交流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
2.4 大学生自身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素质和能力。大学生要有良好身体素质,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把思维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上的学生,对社会职业的需求状况不了解,在求职过程很难有竞争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定位、拥有乐观的心态。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定位不能太具体,只要从大方向上基本吻合即可,不能局限于某个职业点。同时在就业面试环节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素质弱的学生,求职容易有心理障碍,临场发挥不好。例如:我的一名学生到单位去面试,等候面试时和其他面试者聊天时发现有北大的、有上海交大的、有复旦的,都是知名高校,因此他的心理上就败下阵来,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没有竞争力。最后面试肯定是失败的。其实用人单位并不只是看中学校名气,更多看中求职者本身的学习能力、责任感。所以,大学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通过人才招聘会、网络招聘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未来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六,要相信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有些人刚开始对某件事情可能没兴趣,不愿意做,但是当干一段时间之后,用心做事,认真思考,努力把工作努力干好后,觉得领导对他比较满意,同事关系也比较融洽,对此工作就会小成就感,这样慢慢地就会由没兴趣变成有兴趣。所以,毕业生不管是在社会实践还是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都要脚踏实地、用心做事,才能有所作为。
当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社会、政府、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最终才能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2] 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3] 刘钧.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关键词:失业;失业率;就业弹性系数;扩大就业
在十六大报告中,同志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这说明日益严峻中的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失业问题解决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问题的解决通常是建立在对其客观情况有所认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也将由此入手探求解决现阶段失业问题的可行之策。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特征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标准与此存在明显的差异,失业人员是指非农户口,在一定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因而,我国的失业统计仅仅包括城镇经济,无农村经济;仅限于有城市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包括来自农村但实际常住城市的劳动力对象;仅包括在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人员,遗漏了没有正式登记的人员;同时也没有包括下岗人员。然而,只是从近年来官方公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看来,我国的失业状况也正在逐渐恶化。
另外,根据2006年官方统计的数据,我国公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833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5年基本持平。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519.6万增加到2006年的833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6年的4.2%,失业人口,失业率都在不断的增加与提高。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4.2%左右的失业率应该说是不高的,而833万失业人口对一个13亿多的人口大国来说也无大碍;但这些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那些农村的,没有去登记的,没有合同单位的,下岗的,以及新增的许多劳动力等等都没有包括其中,如此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失业率恐怕要比4.2%多的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就业问题深层次矛盾也日益突出,使失业现象呈现以下特征:
1、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高增长并存,就业弹性系数开始下降。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由国民经济变动带来的就业量的比例,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是0.303,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303万人就业。2005年,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为0.105。这是与传统的周期性失业现象不同的。
2、失业率不断上升,再就业率的不断下降,失业回滞开始出现。失业回滞是指由于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自然失业率开始上升的现象。前面已经叙述过我国的失业现状,仅城镇公开登记失业率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从1998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15%,近年来仍处于下降趋势。失业率上升与再就业率下降的共同作用导致就业弱势群体的出现。处于就业弱势的劳动者由于长期失业或者频繁失业,最终形成“失去信心的劳动者”,从而使得自然失业率上升,成为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一大障碍。
3、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一方面劳动力总量上明显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技术型劳动力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构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障碍,进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一步吸收就业的能力。
4、知识型失业出现并普遍化。我国高知识群体失业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1996-2005年分别为93.7%、97.1%、76.8%、79.3%、82.0%、90.0%、80.0%、70%、73%、72.%,如此大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校的扩招,高学历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原来基本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高学历低工资,高学历低就业,甚至不能就业的非正常现象变得自然而平常了。人才资源的积压、浪费也使我们国家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更加复杂。
二、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失业理论始终围绕人口、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四个领域展开讨论,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成因。
1、劳动力供给人口的扩大。劳动力供给量的迅速扩大是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基础原因。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7亿,每年新增数量不少于1000万。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就业形势分析”称2006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年。经济学家斯诺预测到202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9.4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还将有数百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资源枯竭等问题不得不退出生产经营,同时又导致几万多职工退出劳动岗位。如此“开源节流”的劳动力供给对我国的就业造成,长期总量压力,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基础原因。
2、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我国失业问题的直接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指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建立健全的以劳动力价格即工资调节机制的劳动力市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市场失灵问题开始出现。从市场角度看,改革的深化对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单位存量冗员挤出效应增强,就业强势主体的“职业搜索”阶段延长,用人单位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宁愿支付较高的“效率工资”也不愿雇佣价格较低的就业弱势群体。二元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两个市场由于劳动力素质不同,劳动力价格不同很难沟通,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明显。
3、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是新一轮失业问题的原因。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考察我国现阶段的移民经济,可以看到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阶段――传统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低下,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转移。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过多侧重于城镇导致“三农问题”日益严重有着密切联系。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过渡,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没有提高,导致原有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新的就业机会尚未出现。具体到三大产业部门,原来是就业主渠道的第一产业开始释放劳动力;第二产业由原来的“短缺经济”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关、停、并、转、破”使得下岗失业人数急剧增加;说到第三产业,本来应该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但由于其发展缓慢,经济重型化严重,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压制了对知识劳动者的吸纳能力。
4、政府在部分政策安排上的偏差。政府在部分政策安排上的偏差是我国失业问题的政策原因。在投资政策方面,由于受到传统体制惯性支持的“所有制偏好”的影响,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及联营经济等是具有较高就业劳动力的经济部分。学者胡鞍钢认为,产业经济的垄断政策,特别是“国有经济长期垄断服务部门不仅阻碍经济增长、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极大的阻碍了创造就业机会。”另外在教育政策上,仅仅单方面实行大学扩招,只能将就业压力推迟,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就业问题。
三、解决现阶段就业政策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了我国的失业现状、失业问题的成因,那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加以解决呢?本文将从六点进行阐述。
1、就业优先。在当前这一特定期间内,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培育,劳动者利益要适度优先于资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成本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给予安排,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反通货膨胀的调控政策,就业岗位的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增加。
2、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就越大,增加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反之,企业用工越少,失业率上升。我国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合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3、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在企业规模上,扩大就业还是要靠发展中小企业。一是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客观现实的选择。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一是要清除体制,使这些企业在税收、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并鼓励有条件企业做强做大;二是提供政策支持、税收支持等等,解决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建立其贷款主渠道,地方财政对小企业应实施减免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在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拓出巨大的就业空间。完善就业服务体,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是政府基本职能之一,政府一方面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劳动力市场。
4、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必须改变目前失业保险覆盖面,经费来源单一,统筹范围小,基金提取比例低等问题。国家应该采取以下政策:首先,要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其范围应包括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及三资企业的所有劳动者;其次,应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从长远看,应强化基金筹集,进行社会统筹,实行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再次,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和增值;最后,应成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做到行政管理与资金的营运分离,并建立独立的监督系统,确保所有款项花在失业人员身上。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保障体系是防止失业问题引起社会震荡的有效措施,是新型劳动就业体制建立不可或缺的前提。
5、组织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其就业转移建立良好的环境。首先,要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向农村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容量;其次,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应集中才力和物力,重点发展县城和县城中心镇;再次,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最后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从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
6、抓住国内外机遇和挑战,适时的推动我国的就业工程。入世和申办奥运的成功,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就业机会。我们应当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抓好软件质量的提高,开发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经营乃至全民的素质,在迎接机遇的同时,完善自我。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应当把就业摆上日程,将就业观念和理念融合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当中,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扬宜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胡鞍钢.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M].浙江出版社,2000.
4、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1950-200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王承英.中国再就业[M].四川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论文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生的就业现状,指出了高职生就业中的不和谐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促使高职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职生 充分就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和谐之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课题。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高职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生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高职生就业面临的是个体的工作需求和社会工作岗位供给之间的供需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高职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指出,和谐社会应该存在八种社会结构的和谐,其中,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都与就业有直接联系。高职生的充分就业对实现上述四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生充分就业是保障民生的根本问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成本采用分担机制,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的投入相当大,由此带来的就业期望值也高。如果体现民生之本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就会遭遇危机,他们的焦虑感就会不断累积,影响其今后的发展。从家庭层面来说,倾其所有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由希望变成失望,对家庭其他成员和周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引导控制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行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高职生充分就业是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
发展的根本在于创造,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就是创造发明的历史。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活劳动是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脱离社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对整体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它不仅影响社会成员创造能力的有效发挥,而且也影响社会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表现为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社会成员无法产生归属感和生存动力,从而丧失了主动融入社会、创造财富的意识,影响了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造成社会成本增加。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青春洋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他们既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又是我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水平的希望所在。在我国总体人力资源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批高职生踏入社会、充分就业,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高职生就业现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由此而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查,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在2004~2009年分别为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4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9年分别为73%、72.6%、71.8%、70.9%、68%、68%,而高职生的初次就业率在2004~2009年为50%、51%、52%、53%、58%、56%,由此可见,高职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瓶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高职专门人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在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从这一形势看,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二)高职生就业现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高职生就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工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必须靠生产一线上的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早就证明,外资、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都可以引进,但唯独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只能靠自己来培养。为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国家投资新建、扩建、改建高职院校,加快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就业上却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难的现象。高职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他们毕业即失业,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处于闲置甚至荒废状态,不仅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加剧社会不公,影响高校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等教育大众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功绩”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所抵消。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毕业后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如果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毕业即失业,其为接受高等教育而进行的投资得不到回报,易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也会对人们今后进行教育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学生是办学的主体,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
3.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影响和谐校园建设。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已基本发育成熟,但心里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了在校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易引发大学生忧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思想稳定,从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的和谐
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供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是带动就业的“火车头”,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第一,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有资料表明,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兼顾的发展战略。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缓解当前高职生就业工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地区性矛盾以及企业之间分布不均衡的矛盾。第二,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其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在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65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六百多万民营企业,随着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民营企业将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2.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纠正就业市场中运行的不规则行为和偏差,畅通就业渠道,建立和谐的就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用人单位因学校、学历和专业所产生的就业差别和歧视,杜绝暗箱操作。同时,政府必须加大与高校毕业生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扩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自主用人权;完善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实现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并使之能随从业者的就业岗位变动而在全国自由流动,减少就业风险,解除高职生的后顾之忧。
3.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高职生多元化就业。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高职生多元化就业,激励高职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鼓励高职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应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要进一步清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职大学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还要支持高职生自主创业。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的,可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
(二)高职院校要调整办学思路,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1.积极实施特色化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培养的大学生不是简单的劳动者,而应是具有自身核心价值的劳动力、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上,就不能盲目向本科院校看齐,在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唯有如此,高职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密切注意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办学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特色人才。
2.推动产学结合,尝试“校企联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同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职院校要大胆尝试“校企联姻”,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倾听企业对学生的反映,采纳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建议;另一方面可与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尽可能地缩短学生素质与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把就业与实习结合起来,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3.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心理测试,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如大二对学生进行社会职业知识的教育,使其明白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岗位职责、基本技能要求。给大三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提高其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此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强化求职技巧,安排模拟面试训练,加强毕业生职业心理辅导,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
(三)高职生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就业能力
1.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一是要树立通过自己劳动取得合法、固定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改变以前只有当干部、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观念,不要只盯住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岗位。二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先融入社会,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我价值,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根据社会需要就业,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观念,进而实现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就业门路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42-03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就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各类高校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中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18至22岁)人口的14%。2003年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340多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11万。这种逐年增加的毕业人数,给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分析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职业任务,求职分析,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专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意度分析,就业弱势群体分析,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图1是该报告中对2006~2009年三年的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状况的资料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近三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中,受雇全职工作的就业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7届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分别比2008、2009届毕业生分别高出了2.7、5.2个百分点,2009届毕业生出现了一个新的就业现象,就是半职工作。这种就业形势无疑给高校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参考,使整个社会都要来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进一步研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途径。
二、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
根据麦可思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还是以趋向于全职工作为主,而其他方面的情况中,以继续深造为主,自主创业为次,在2009年毕业生就业中,则出现了半全职工作的现象,说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基本稳定的,在稳定中也有新变化。
而在由英才网联所作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中,则显示出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的基本情况。
图2显示,目前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单位的去向依然以稳定的政府单位、国企和收入较高的外企单位为主,这是中国传统就业观念和目前我国社会基本职业状况的反应,说明在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中依然把工作的稳定、收入的高低作为首选目标。其次,也说明了中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愿望比较小,这在麦可思的调查报告中也能看出,在2006~2009年三年的毕业人数中,自主创业的人数的比例基本变化不大,维持在1%~1.2%上。这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愿望较小。这一方面说明,大学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准备不足,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上缺乏对自主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更加充分的引导和支持。
在英才网联的调查还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的区域趋向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成为大学生的就业区域的主要目的地,这一方面说明了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的影响力大,职业前途相对来说要比其他区域要更广阔些,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依然受着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对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认识不足,这需要学校、社会的引导和宣传,是大学生能够对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就业前景有更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在职业区域的去向上更趋合理。
在就业的行业选择中,大学毕业生首选的是IT、电子、互联网;其次是金融和教育,建筑地产行业也是较为热门的选择。这说明,大学生就业的行业选择主要针对于当今热门行业和社会需求较大的行业,这些行业有的收人较高(如IT、电子、互联网、金融、房产),有的较为稳定(如教育、医疗卫生),有的相对较有挑战性(如传媒),而对一些技术含量低,收入不太高的行业,则较为淡漠。但在行业选择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就是大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背景估计不足,往往只看行业的前景,忽视了自身专业素质的缺乏,在选择行业上具有盲目性。
三、当前拓展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做法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和各地高校的实际经验,当前,除了传统的就业模式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随着我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小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基层对人才的需求激增,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继续具有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的参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在相关专业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措施上,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以使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在工作和生活上有足够的保障,能够提供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和未来发展的工作机会,使得毕业生到基层后,在研究生招考和事业单位的选聘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优先考虑。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从英才网联的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所首选的依然是大企业和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而对中小企业和民办企业的就业愿望并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就业制度中许多不完善的因素造成的,包括档案管理、人事、社会保险的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人为的因素,特别是民办企业的就业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使得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对中小企业和民办企业的认识不足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不够。这就需要各地进一步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和
民办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办理、职称评定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给就业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力主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和各种科研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高校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大学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能够比较顺利地成为各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的骨干人才。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出发,应该大力吸收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能够发挥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储备。而对进入这些企业和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应该在户口、档案管理、工龄计算和养老金缴纳上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照顾。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麦可思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愿望并不强烈,2007~2009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2、1.0、1.2。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愿望不强,其中的原因一是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的模式使得用人制度上存在着重国家分配,轻个人创业,重国家企事业单位,轻中小型企业和民办企业,对于个人创业,许多人在观念上还不能接受;二是中国的创业环境亟待改善,个人创业面临诸多问题,资金的来源问题、厂地的选择问题、工商税务等一些程序,都给自主创业增添了许多麻烦;三是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自主创业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针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尽早熟悉创业的程序,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而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简化审批手续,在资金的筹措上也要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综合性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好地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必须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传统的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需求,改变办学模式,发挥各校的优势,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落实到实处,各级政府也应该拓展门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减少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中的阻碍,形成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就业的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员工压力管理学经济学
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加剧,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员工感觉到了工作中压力的增加。有关员工过劳死及过度疲劳方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比如前不久华为员工猝死办公室,大学教师过劳死等事件,都传递了一个严峻的信号:应该是重视员工健康的时候了。
这里我们更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事件?前人的研究证明,工作中的压力是一个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压力正越来越多的困扰各个层级的工作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从管理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包括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的表现,压力的种类,压力对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应对压力的措施等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压力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压力管理的措施。
一、管理学视野中的压力管理
目前,关于企业员工压力方面的论述多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自管理学的观点认为,压力产生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①组织因素,如给予某个岗位过重或过轻的责任和任务、组织中任务不清导致员工角色不清、严厉的规章制度等都是引起压力的组织因素;②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性格特征,zaca工作能力、家庭条件等等。比如个性坚强的人就比较容易面对压力;③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比如我国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给在职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害怕失业的压力。
一定的压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提高组织运行的绩效;但是,如果员工承受的压力过度,则不仅会对员工的身心造成伤害,而且由于这种伤害,员工行为异化,表现为焦虑、恐惧、拒绝合作、甚至冷漠、幻想、退化等,最终会影响组织的绩效。对于此,管理学提出,缓解员工压力,应从引发压力的三个源泉出发,从组织和个体两方面着手。①在组织层面,强调人性化管理,倡导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注意消除或减轻可能会给员工造成压力的做法。比如:在人员招聘与配置模块,尽量将员工安置到与其性格、能力最相匹配的岗位;在考核模块,尽量科学设计任务和目标;在文化建设模块,尽量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在培训模块,适当增加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内容;在劳动关系模块,加强组织与员工的沟通,影响甚至改变员工的认识;在薪酬模块,增加非物质报酬,改善员工福利,如建立帮助员工计划,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等等。②在个体层面,要求员工个体通过学习、找朋友或心理医生等多种方式来排解压力,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
二、对管理学中压力缓解措施的解读
不可否认,来自管理学的研究体系相当完善,内容也很详实,其提出的建议在实践中也或多或少被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是,为什么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却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为什么管理学提出的这些言之成理的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因为这些有关压力的观念还没有深入组织管理者的头脑中?还是其他?可行的解释在于,不是压力问题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而是这些应对压力的措施是相互联系的,必须相互共同作用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分析如下:
1.对压力大小的“度”的把握比较困难
压力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员工个体承受的压力超过员工能够承受的限度,该压力才会对员工和组织带来消极影响。但是,这个“限度”在哪里?是组织中大部分员工开始有明显的压力表现的时候启动压力应对措施还是当有小部分员工有压力表现的时候就启动?或是未雨绸缪,在还没有任何明显迹象时就有意识的不增加员工压力以免一不小心压力过度(若如此,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组织需要在成本与为员工减压所能带来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在现实中,要准确把握这个“度”并不容易。
2.对不同员工承受压力的能力大小的把握比较难
不同的员工承受的压力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耐压力强,有的则较低,那么,同样的组织政策,在不同员工身上产生的效果就会有差别。而组织不可能根据不同员工不同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分别实施不同的政策,也不可能让同一项政策措施只对部分人有约束。
3.找出不同员工的压力来源比较困难
产生压力的原因很多,当员工表现出有压力的时候,如何确定他产生压力的来源是件比较费事的事情。暂且不论要确定许多员工的压力来源时的工作量,单就确定一个员工的压力来源来说,也不是很容易。原因在于:员工一般不愿意向组织坦诚自己是否有压力,因为,如果员工承认自己有压力,则担心这样的坦诚会让组织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如果员工承认自己没有压力,则担心组织会因此认为他承担的工作太轻松,与薪酬不够匹配。在此情况下,要进一步获得关于压力来源的真实信息就几乎不可能。
4.解决压力的措施纷繁复杂,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综合运用难度较大
措施越多,运用起来就越不知所措。就如人在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往往不容易做出选择。来自管理学提出的解决之道几乎关系到管理的各个方面,需各个层级的管理者相互协调配合,也需要来自普通员工的认同与理解,因此,实施需要较高的技巧,对管理者能力要求较高。
总的来说,上述实施中的困难可以一般化概括为实施的成本较高。
三、来自经济学的分析
既然从管理学层面提出的应对压力的措施实施成本较高,那么,是否有改进的方案或思路?看看来自经济学的分析。
1.压力本质上可看作是员工获取需求满足的一种必要的支付
压力是一个从个体受到外部压力源的刺激到感受到压力再到个体产生一系列身心及行为反应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产生压力的多种因素与个体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管理学将压力的来源分为组织、环境、个体三个方面,这些来源本身并不会直接造成压力,而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员工感觉没有职业的安全感,不知道未来在这个公司或者职位能否稳定或稳中有升的继续下去,也不知道能否在其他公司或岗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位。在此情况下,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员工的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需求成为稀缺产品,产品供给量下降,而需求不变或上升,其结果自然是价格上涨,致使对员工的各种需求这种商品的消费变得昂贵。因此,员工虽然有对需求满足的追求,但购买力的限制使他不得不望洋兴叹,压力便产生了。这里,可把压力看作是员工获取需求满足的一种必要的支付。可图示如下:
2.压力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承受压力的成本与收益
既然压力可看作是员工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所必须要付出的一种代价,那么压力的大小可以以需求满足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而需求满足的难易也就是克服压力的成本。因此,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的大小可用克服压力的成本来衡量。成本高,则所能承受的压力小,反之,亦然。当员工能成功克服压力时,这种压力就是积极的,否则,就会演变成消极的压力。克服压力的成本有哪些?比如,等待的心理成本,找人排解苦闷或咨询的时间及物质成本,改变或完善自身性格弱点所需付出的努力的成本等等。那为什么有些员工在面对压力时能从容应对,而有些却以焦虑、拒绝合作、绩效下降、甚至冷漠、幻想、退化等形势表现出来?可能的原因就是:不同的员工克服压力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而压力克服后在组织中的收益却是相同的,如此,则净收益存在较大差异。成本高时,净收益少,有时甚至为负,自然缺少克服的动力,于是,在遭遇压力时,最优的选择就是以消极的姿态来应对。
3.提高员工压力应对能力的组织解决措施
上一小节的分析表明,员工能否跨过压力这道坎,与克服压力的成本和收益有关。降低成本与提高收益都是理论上可行的。
克服压力的成本主要是与员工个人相关的成本,受员工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组织不宜越俎代庖。克服压力的收益主要是指员工战胜压力后所能在组织中得到的回报,包括上级和同事的肯定、职位的稳定或晋升、工作满意度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薪酬或奖励的增加等等。这些,是组织通过改善管理可以做到的。前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过,通过改善各种管理措施以期帮助员工缓解压力实施成本比较高,预期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组织提高员工压力应对能力的解决之道重在于给员工设定一个通过一定努力即可获得的丰厚的回报,以激励员工努力去战胜压力。这个回报应该比较单一,是所有回报的一个统一体,组织很容易确定并给付。前文已表明,回报包括上级和同事的肯定、职位的稳定或晋升、工作满意度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薪酬或奖励的增加等等。这些,又都源于员工对未来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等的确定性的需求。因此,可以说,组织需要提供的回报实质上可简化为提供给员工一个确定的未来,而这个未来,只需要组织给员工一个可信的承诺即可。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员工相信这个承诺是可信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以公司内部法规的形式将承诺制度化。来自博弈论的知识告诉我们,一旦承诺被制度化,便具有了可信度。因为违反承诺的代价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