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11 17:2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第1篇

一、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很多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多数流于形式

大多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讲授内容繁多,课时却相对不足,只能开展几次讲座,最后开卷考试草草了事,并没有达到全面普及大学生健康知识的目的。

(二)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选修课可以不认真学习甚至不用学习等思想普遍存在。有些大学生上课迟到,课上聊天睡觉、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不及时翻阅相关资料温习,认为选修课不重要,考试只要通过就万事大吉,反正找工作也用不上健康教育课程,殊不知掌握一些常见病、急危重症的日常健康保健知识和急救自救知识,将会受益终身。

(三)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

现在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家长评价一所高校的好坏多数聚焦在该校毕业生的就?I率上,就业率高就说明这所高校教学质量好,反之就是不好,这样产生的结果多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不高。

二、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需要

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广大学生认识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仅仅提供医疗卫生设施并不能保证改善学校卫生状况,需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们能正确认识健康需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地自我保健意识来维护。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师生健康的保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2]。尽管处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仍显得不成熟,会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但只要略加引导和教导,大学生的自我领悟和开发能力强,定能处理好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积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踊跃参加社会活动,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好学业与生活等诸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2.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学校的健康教育又是全民健康教育的基础[3]。健康教育可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大学生长期不重视身体锻炼,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特别少,因此产生身体素质连连下降。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一方面是提高身体锻炼的意识,重视身体健康,此乃革命的本钱;另一方面是合理引导大学生安排生活,配置一定的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将大学生从宅男宅女的生活里解脱出来。

3.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2篇

关键词:精神卫生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35

1引言

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精神卫生领域的法律,它的颁布,能够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该法有七章共85条,涉及到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保障措施,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预防、诊断和治疗、康复,以及对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方面。让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有法可依,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集聚的地方,这里充斥着各种想法、观念和人格特征,在这个花季般的年龄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雨季的迷茫和苦楚。正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处于生理年龄成人期和心理年龄断乳期这样一个复杂、敏感的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比较多的,有些意志薄弱的同学难免出现或轻或重的心理疾患。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负面心理倾向充斥影响着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这是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一种总结,也有调查资料可以证实,这种局面是十分令人堪忧的。因心理疾病退学的,高校大学生退学总人数的半数以上,大学生已成为自杀的高危群体。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过去,在没有法律指导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工作的缺位或者越位,在某些具体案例中,甚至有心理干预不恰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有了法律的支撑和依据,相关义务和责任更加明晰,工作能够更加主动、规范、有效。

2精神卫生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2.1有法可依,工作明确

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概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比较简单,所产生的效果也比较有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没有比较规范性的文件、法规予以指导,2001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算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部比较权威的指导性文件,后来又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内容和操作标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章制度或文件,它的法律效力毕竟是有限的。《精神卫生法》实施后,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工作提高到了法律的高度,对此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人员的保障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部权威的法律,它能有效的推动高校重视和提高此项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

2.2促进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过去,很多高校因为缺乏机构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深入。根据《精神卫生法》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二是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各个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客观上,可使学校在经费、人员、政策上向相关机构和人员倾斜,促进该项工作的长足发展。

另外,《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强调: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项法律条款将彻底改变,现在某些学校缺乏具有执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而让一些辅导员、行政干部开展心理咨询或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咨询水平,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进行。此项条款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2.3各方法律责任更加明确

根据《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对于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个人可以去医疗机构诊断,近亲属也有义务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对于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一些行为,如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这个条款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亲人、学校工作人员的责任予以了明确,一般而言精神障碍的患者家属应当正常履行其义务,主动送其就医,但是在高校中,经常会出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家属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拒不承认并且拒不配合对学生的医疗,造成学校工作的被动,过去,只能通过与家长讲道理的方式来缓和矛盾,化解问题,但是精神卫生法的实施,给了高校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权利,就是当学生出现了自伤、伤人情况时是可以直接送其到医疗机构开展精神障碍诊断的。这无疑为高校的学生工作争取到了主动权。

第3篇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51.4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044-03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KAP of Nutrition/WANG Yun-liang*, SUN Xiang-yun, WAN Xiu-wei, et al.*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241000),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attern (KAP) of behavior to nutr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researching appropriate method for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otally 2 039 college participants with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d to analyze the data by SPSS.Results The knowledge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prompted by the educa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core was raised form 31.12±11.38 to 39.85±10.86), so did their attitude and pattern to nutrition(with the corresponding score was raised from 11.62±5.03 to 14.56±6.31). Conclusion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and nutr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KAP greatly;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Key words】 Nutritional science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s

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尽管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和营养状况已有较大的改善,但由于营养知识缺乏,不能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饮食行为不合理,使得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1-4]。营养健康教育是通过增加营养知识,改善饮食行为,从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有计划的行为。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膳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价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分别于2008年4月和10月对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山东师范大学为样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共抽取2 20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中安徽师范大学950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600人,南京师范大学350人,山东师范大学300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2 039份,有效回收率为92.68%,其中男性为1 175份(57.63%),女性为864份(42.37%),调查对象年龄为(21.32±1.58)岁。

1.2 方法

1.2.1 营养健康教育 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在短信(网络)教学平台的留言,针对大学生常见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误区,由专业教师进入课堂,以《营养与健康》[5]为教材,进行讲解和讨论,共安排12次课(每次课为2 h讲解,1 h讨论),共36学时。

1.2.2 问卷调查 使用相同问卷,分别于营养教育实施前和营养教育实施4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对2次问卷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对照研究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调查以自填式问卷进行,学生当堂完成。问卷是遵循社会学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6],根据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KAP)模型[7-8],结合大学生具体情况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知识(25题50分),营养态度(5题10分)和饮食行为(10题20分)。对营养KAP问卷的评分采用赋值法,营养知识题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营养态度题和饮食行为题均按答案的顺序A,B,C分别赋值2,1,0分,然后累加各部分的总和,分值越高,说明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越好。为保证调查的信度和效度,所有调查组成员都参加了本项目的培训,调查在1个月内完成。

1.2.3 资料处理 资料收集和整理后,用EpiData 软件输入数据,经过2次输入和逻辑检错后,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本调查吸烟和喝酒的定义参照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方案中的定义[9]。

2 结果

2.1 教育前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总分情况 见表1。

表1 大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x±s,n=2 039)

教育前后知识态度行为总分

教育前 31.12±11.388.44±2.8611.62±5.0351.39±13.15

教育后 39.85±10.688.87±3.0214.56±6.3163.28±14.40

Z值 25.261.0416.4527.53

P值 0.0000.1490.0000.000

整体来看,健康教育前除态度外,学生其他得分均偏低;而健康教育后学生得分普遍大幅度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教育前后营养KAP得分水平分布 把知识,行为,态度得分分别分为低、中、高3个级别,K16分定义为高。营养健康教育前后K,A,P分及总分在不同得分水平上的人数分布及构成如下。见表2。

表2 教育前后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水平构成比较(n=2 039,%)

教育前后低知识态度行为总分中知识态度行为总分高知识态度行为总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前 37.47**6.08**38.99**37.71**47.8726.4847.1843.6014.6667.4413.8318.69

教育后 12.464.0721.5817.8046.5420.3047.8747.3341.00**75.63**30.55**34.87**

注:*P

2.3 营养健康教育对营养知识的影响 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营养知识影响明显,大学生对主要营养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教育后有明显提高。见表3。

表3 大学生对部分营养知识问题的正确回答情况教育前后比较(n=2 039)

营养知识教育前教育后χ2值P值

人体需要哪几类营养素1 450(71.11)1 875(91.96)294.20.000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921(45.17)1 561(76.56)421.70.000

知晓“平衡膳食宝塔”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424(20.79)1 325(64.98)889.20.000

铁的良好食物来源598(29.33)1 549(75.97)889.60.000

钙的良好食物来源1 435(70.38)1 573(77.15)24.10.000

B族维生素的良好食物来源411(20.16)1 243(60.96)704.10.000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1 412(69.25)1 794(87.98)212.90.000

含胆固醇高的食物1 389(68.12)1 754(86.02)184.90.000

知道什么是膳食平衡485(23.79)1 430(70.13)879.20.000

知道“膳食质量评价”的方法164(8.04)714(35.02)439.10.000

知道什么是“必需氨基酸”413(20.26)1 384(67.88)939.10.000

知道饮食中“谷、豆、奶”搭配的目的209(10.25)1 477(72.44)1 625.80.000

知道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198(9.71)1 224(60.03)1 136.60.000

知道食盐加碘是为了预防什么疾病1 834(89.95)1 944(95.34)43.50.000

注:()内数字为正答率/%。

2.4 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营养态度的影响 教育前后,大学生均表现出较为积极的营养态度。但在改正自己不良饮食习惯的态度上,教育后的表现明显优于教育前。见表4。

表4 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与健康的正向态度健康教育前后比较(n=2 039)

营养态度教育前教育后χ2值P值

营养饮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1 842(90.34)1 927(94.51)25.30.000

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1 834(89.95)1 880(92.20) 6.10.013

希望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1 580(77.49)1 830(89.75) 111.90.000

希望自己的饮食更符合营养学要求1 446(70.92)1 739(85.29) 123.10.000

愿为健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1 386(67.97)1 643(80.58) 84.80.000

注:()内数字为正向态度率/%。

2.5 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饮食行为的影响 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有明显改善。见表5。

表5 大学生饮食行为健康教育前后比较(n=2 039)

饮食行为教育前教育后χ2值P值

有偏食挑食的习惯557(27.32)270(13.24)134.90.000

每天都吃早餐396(19.42)1 086(53.26)504.70.000

经常吸烟、喝酒301(14.76)221(10.84)14.10.001

经常吃宵夜或零食874(42.86)579(28.40)93.10.000

经常吃甜食、咸食或口味重的食物1 550(76.02)950(46.59)372.10.000

喜欢吃油炸食物1 109(54.39)762(37.37)118.90.000

每天都吃奶制品或豆制品876(42.96)1 631(79.99)590.20.000

根据自己的口味或饮食习惯选择食物1 739(85.29)1 332(65.33)218.40.000

选择食物时能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408(20.01)1 351(66.26)899.00.000

给予家人或朋友膳食指导216(10.59)634(31.09)259.70.000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研究表明,许多人患营养不良并非是因为贫困,而是由于缺乏营养健康知识导致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所造成的[10-11]。而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又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关[8]。因此,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对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日后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和生活习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调查发现,实施健康教育前,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尤其对一些营养学常识性的知识了解不多,超出1/3的学生得分低于30分,低于以往的研究结果[12-13],可能与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非医学类大学生有关,他们没有学习过营养学相关知识,也没有学习过医学课程。但是实施健康教育后,其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说明系统教学在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发现,教学后仍有少数学生营养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如膳食评价方法以及一日三餐能量的安排与计算等。提示单纯的营养教学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应该在教学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教育前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和较强的求知欲望,教育后学生的营养态度有了进一步转变,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更全面的营养知识,希望自己的饮食更符合营养学要求,愿意为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去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教育前,许多人虽然具有积极地营养态度,但没有相应的健康饮食行为。如多数学生在选择食物时是根据自己的口味或饮食习惯(85.29%),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而选择食物的仅占20.01%。此外,存在偏食、挑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一方面可能与营养健康知识不够有关,也可能与传统的饮食习惯、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实施健康教育后,学生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因素的比例大大增加(66.26%),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说来,营养态度和行为与其营养知识呈正相关,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可以影响其营养态度,进而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饮食行为[14]。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学后仍存在不良膳食行为,如有1/3的人选择食物很少考虑营养价值和健康因素等,说明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营养知识,也能够转变为积极的态度,却难以应用到健康的行为中去。提示营养健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要使大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膳食习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应该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保持其长期性和有效性,使学生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有效地干预大学生的膳食行为。另外,在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关于食物选择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正确信息,更要引导他们将营养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改变他们的饮食行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利于大学生的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孙怡,徐田芹.山东某高校学生膳食及营养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84-785.

[2] 王平,王勤.中国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1):75-77.

[3] 孙翔云,王运良.大学生健康教育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42-444.

[4] 李素景,朱惠兰,贾瑞珍,等.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调查分析.2007,4(4):50-51,70.

[5] 王运良,吴峰,孙翔云.营养与健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32-145.

[6]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3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07-132.

[7]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85-90.

[8] TAMIR D, WEINSTEIN R, DAYAN I, et al.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 (KAP): A basis for health promotion policy in Israel. Public Health Rev, 2001,29(2-4):145.

[9] 李鲁,冯学山,李宁秀,等.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8-136.

[10]侯彦喜.大学生的营养与营养教育.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3):58-60.

[11]陈萍萍,王旗,崔玲玲,等.郑州某技术学院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6):1089-1092.

[12]王素芳,高永清,宋玉梅,等.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401-402.

[13]朱明元,黄忆明,方继,等.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2,9(5):465-467.

[14]王运良,孙翔云,万修伟,等.大学生2039名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5-26,29.

第4篇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12.9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 817(2007)02-0161-02

【作者简介】 霍建勋(1958- ),男,北京市人,大学本科,教 授,主要从事儿少卫生与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014 010。

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防控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广大人群接受和认可[ 1]。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影响范围较大,能更好地向社会传 播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及观念[2-3]。为了解不同类别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 信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包头市3种类型高等院 校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包头市医科、工科及师范3类院校 一年级 和三年级大学生1 513人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1.13±3.04)岁,其中医科类大学生7 19名(47.5%),工科类大学生366名(24.2%),师范类大学生428名(28.3%)。

1.2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法。参考国内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资料自行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一律匿名。共发放问卷 1 589份,回收1 51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2%。所获资料在SPSS 10.0软件包基础 上建立数 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答率比较 由表1可见,对艾滋病 传播途径的正确认知率各校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医科类学生正确认知率较高, 师范类学生较低。在艾滋病预防措施方面,3类学校学生正确率在45.6%~62.8%之间,尚不知 道预防措施的回答率在15.3%~39.5%之间,各院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信念和态度比较 3类院校学生在同情艾滋 病患者的态度及相信自己会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社交情况下是否 会躲避艾滋病感染者,3类学校学生态度认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 科类大学生不会躲避艾滋病感染者比例较高,工科类大学生较低;认同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 的医科和工科类学生比例较高,师范学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 不同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比较 表3结果显示,在校期间发生过性 行为和使用过安全套方面,工科大学生比例最高,医科大学生比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是否愿意参加防控艾滋病公益活动中,3类院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3 讨论

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寻求并建立有效的方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增 强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 较积极的参与意识;但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及行为方面与其文化层次相比仍显不足,与 国内一些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一致[4-5]。对各类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信、行 比较显示,医科和工科类大学生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师范类大学生;而在信念和态度方面 ,工科及师范类大学生表现较为消极;在预防艾滋病行为方面,医科类大学生表现最好。

医科类大学生在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致使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 认知都优于其他院校大学生。师范类大学生肩负着为人师表、传授健康知识和教育下一代的 重任,因此更应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更 重要的是加强信念和态度行为的转变。工科类大学生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宜不断拓宽预 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应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宜根据各类院校特点、学生需求和 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4 参考文献

[1] 徐韬,胡俊峰,侯培森.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111-1 14.

[2] 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3.

[3] 王彦超,贾文祥.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干部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 04,25(6):704.

[4] 陈晶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 25(5):532-537.

第5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点,并介绍以班级为单位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模式的构建及其

>> 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探索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浅谈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班级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感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收获及反思 团体心理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应用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朋辈心理辅导在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自我认知团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0.

[3]郭淑英,杜天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EB/OL].http:///ky_info.asp?id=8.

[4]祝秀得,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5]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8).

[6]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第6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大学生;身心素质;生活和行为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以适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健康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赢得竞争。因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口素质的竞争。人口素质的内涵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是未来的希望,维护他们的健康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普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健康是财富,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当前,健康的内涵已经改变,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病态,还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及道德健康。健康教育就是研究人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能促进人的健康的一门科学。它能引导和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人民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要条件。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和经济上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走向成熟和独立。这一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预防各种疾病,确保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证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平衡,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其相关的卫生知识及保健技能水平,而且还会辐射社会和家庭。所以,这是一项优化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系统工程。为保障我国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1990年国务院颁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且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教学、建筑、学生起居、运动、食堂、保健、健康教育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法规的形式加以严格规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更加说明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教会人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方法。健康教育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身体健康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人能够成功地应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心理健康也是一种潜力,拥有这种潜力的人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健康意识。

躯体健康是生理基础,而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身体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无身体的心理,也没有无心理的身体。人们常说,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同样,健康的身体亦得益于健全的心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去提高所有人员的身心素质。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口素质的竞争,剧烈的经济竞争促使很多国家把提高人口素质、人民健康作为发展经济和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因为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竞争,教育竞争的背后是智力竞争,就是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和人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竞争。必须让学

[1] [2] 

生懂得只有敢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不单纯是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科学、德育的内容,是营造一种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向导的整体优化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已有中学德育的基础,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善与恶、美与丑等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加上青年期固有的心理矛盾,近年来社会上的不良因素、社会消极面往往会影响他们思想、道德、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灵在烦恼、懊悔、绝望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出走、轻生、犯罪等后果。因此,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科学的道德理论植根于他们的头脑,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分析社会道德现象的正确方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新时代的文明素养,确立对社会、国家的政治责任感、义务感,具备抵制社会消极影响的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开展健康教育,学生终身受益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卫生策略。对于国家来说,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国民保健对策。人们都知道防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只要人们具备基本的卫生知识,许多疾病稍加注意就可以预防。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由单项传播信息向双项传播信息方式转变,形成课堂教学、科普录象、卫生咨询、心理咨询、个别交流、学生反馈信箱、网络新技术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掌握被教育者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卫生保健指导,提高教学效果。青年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未来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与否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种心理发展水平所表现出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积极面,二是内心存在显著的矛盾。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极失望,有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也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统计,世界各国有%~%的人死于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引发的疾病。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的宣讲,建立健康意识,杜绝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吸烟是世界上公认的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约万人死于由此引发的疾病。另外,调查表明,吸烟的起始年龄越早,其患病的危险性越高。吸烟还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减退,智力活动能力降低,思维能力衰退。某些学校的调查报告显示: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不吸烟的学生。由此可见,吸烟确属公害。因此,不少国家都制定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法规。而酗酒是世界公认的又一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危险因素中居于第二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因酗酒而结束生命。众所周知,酒精对人体细胞有毒害作用,过量饮酒可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损害人体神经中枢、心脏、肝脏,还会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疾病。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显而易见。要减少和消除其影响,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20% 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能主动到心理咨询门诊咨询的学生却只有l%~2%,与有20% 左右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相比较,相差甚远,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政治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进而指导其社会行为。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者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事实上,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其心理素质特点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各级学生工作干部与全校学生进沟通的。在工作中,培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育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也没有截然分开。实践也证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变“等学生上门咨询 为“主动登门诊疗,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培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效果。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把握结合度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如心理负担、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等。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不能在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以引导,指明方向,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键是要把握好结合度。对心理、精神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认识方面的研究和指导。对因这两方面因素交织而产生的问题,可以从心理方面切入。把心理问题的解决与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同时。也必须看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非思想性、非政治性、非道德性的纯心理的问题。对此,应从心理的特有规律出发去观察、分析症状。对症下药。不宜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心态的进一步扭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要给予热情、细致的关心,了解他们致病的原因,主动与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反映情况,配合心理治疗,在灌输正确思想的同时,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排除致病因素,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对此,存在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把火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发展中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对这一类问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把两者真正结合进行,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应变能力不强,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经济上攀比引起心理失衡,性心理适应不良等。① 环境应变问题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家独住一间房和看电视、上厕所、洗澡等不用出家门的优越条件,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导致出现了适应困难,感到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种种神经衰弱症状。这类问题,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时也会有所表现。②自我认识失调,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邻居、亲友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感觉良好,但到了大学,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众多比自己强的同学,加上自身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上一有波动就出现自信心下降,甚至产生自卑感、失落感。③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沟通不良、性格缺陷、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技能等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引发人际冲突的状态,而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④经济上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主要在贫困生中表现突出。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在吃、穿、用等方面差异很大,需要用钱和家庭无支付能力的矛盾冲突导致一些贫困生心理失衡。⑤性心理适应不良主要指由于缺乏科学的性知识,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冲突导致性心理失常以及恋爱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据此,应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 采取相应措施。(3)分面、线、点施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落到实处。面上教育,就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结合实际适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所有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认清心理咨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范围等。宣传普及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广播、校报、墙报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当产生心理问题时有接受咨询的要求,能自觉调节、保持心理健康,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线上教育,就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等活动,在积累学生个性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处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跟踪把握学生心理波动变化轨迹。建立动态的。思想心理模型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科学、扎实。点上教育,就是个别的心理咨询活动。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听取前来咨询学生的讲述,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响应其讲述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增进与前来咨询学生的情感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别谈心活动溶为一体。

4、实施家校沟通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虽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往往偏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其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得一些政治上无所追求、思想上不求进取、道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更得不到及时教育与治疗,给社会、学校、家庭都会留下一定的隐患。实施。家校沟通 ,就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

5、建设一支训练有素、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同学生接触,对学生中各种问题最了解。给他们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以他们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机结合. 同时,应适量从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调一些人员充实这支教师队伍,对他们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逐步培养、建设一支既掌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又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技能。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进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6、摆正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在医治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同时,有责任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培养他们确立更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两者的位置不能颠倒。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卢法规.当代大学生的危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杜文东.陈力.医学心理学(修订本)[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3]周晓虹.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第8篇

【关键词】师范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随着艾滋病在我国的广泛传播,预防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目前对艾滋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或疫苗,各地报道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手段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即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1~2]。而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职业优势,所以对师范生进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相当于是对整个民族子孙后代的长期的有效的教育,可以最有效地扩展艾滋病宣传范围,得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同时,师范生是青少年的代表,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看待事物的观念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因此相对于其他群体,对师范生进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社会精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正是因为青少年对事物的批判性和对知识新颖性的渴求,采取的教育方式对于最后的教育效果也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的。所以探索对师范生的合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对整个艾滋病的教育甚至预防都有非常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将就国内对师范生采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优点和不足的认识的基础上,

对师范生应该采取的艾滋病教育方式提出有关建议。

1对师范生进行艾滋病教育现状

1.1教育模式

以往研究所探索的教育模式包括专业教育模式、大众传媒模式、同伴教育模式和其它短期培训方式等,而对同伴教育模式采取的最多。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它是改变人们行为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有效方式。

1.1.1专业教育模式在师范生中开设“医学保健”之类的专业选修课,在选修课中对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3~4]。课堂教育方式有:课堂内医生上课、放映有关录像、图片宣传、周末大型专题讲座等。

1.1.2大众传媒模式接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4]。

1.1.3同伴教育模式对师范生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人际交流能力较好的经统一培训后合格的同伴教育者对其他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健康教育。教育方式以参与式为主包括讲小课、讲故事、做游戏、现场演示安全套使用方法、睡前恳谈、集体讨论等[4,5,10]。大多数采用这种教育模式。同伴教育的参与率高达92.58%,能够提高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改善他们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态度,提高大学生健康的比例[14]。

1.1.4其它方式广泛地发放宣传手册、放录像、讲座、讨论等,或只是针对师范生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6~9]。这些都是最简单的,也是比较零散的、最易实施的方式。

1.2教育内容

1.2.1认知性生理卫生,性病的种类与防治,什么是艾滋病、性病,国内外艾滋病流行情况,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危害、临床表现和防治等。其中关于性的知识比较少。

1.2.2态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这一点没有和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1.2.3行为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1.3教育效果

1.3.1认知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所上升,但学生在短期培训后的上升比率不是很高[9]。在对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的认知上,涉及到与性知识有关的问题认识上比率没有显著上升[5,7],其他如输血、进餐等之类的认识上比率有显著的提高。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采用专业知识教育的模式效果,要好于同伴教育以及大众媒体教育。

1.3.2态度理解,尊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愿意与艾滋病患者共餐、握手的学生比率有显著的提高,对艾滋病病人持害怕和歧视态度的人明显降低。认为艾滋病能够得到控制的信念持肯定态度的人群也显著地增加。教育前后对婚前的态度上的人群比率的变化不统一[6,7]。在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转变上,同伴教育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显示出一种普遍的、非理性的恐惧心理[11],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总的来说是积极的,但是同时也有不少人对他们持有消极态度,认为他们咎由自取,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救助的赞成率只有67.3%[12]。

1.3.3行为在一项研究中显示[9],教育前学生对自己的异性朋友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的态度.只有10%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感情好,继续保持关系,并有可能结婚;90%学生表示立即分手。教育后30%的学生认为如果他(她)是无辜的,愿意继续相处,并鼓励他(她)积极治疗对人类战胜艾滋病充满信心。但愿意与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结婚的人数无明显增加。在其他研究中,愿意学习和宣传艾滋病知识的人群也明显增加。

2分析及讨论

2.1艾滋病专业知识的普及对于师范生非常重要关于艾滋病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对艾滋病的态度、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而且作为未来的教师的师范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决定了他们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对艾滋病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决定整个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2.2性教育对师范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虽然性这一途径只是感染艾滋病的途径之一,现代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性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期,对于他们来说,在感染艾滋病的一系列途径中,性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最危险的途径。但是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教育效果中,大学生对有关性问题的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并没有发生一定的改变,这是值得研究者沉思的。由于一些教育传统和社会因素,我国目前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上极度缺乏。因此要想大学生对艾滋病性传播途径知识、婚前、对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意义等认识上有所改变,就必须首先开放地加强性教育,使师范生对于性器官、、使用等都有正确地科学地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高危行为的发生。

2.3结合实际情况,多种教育模式综合应用,开发新的教育模式

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对师范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并不是很多,其中同伴教育又是运用最多的,因为同伴教育具有易沟通、方便、经济、灵活快捷、容易接受和容易组织等特点。而且国内近几年的经验也证明,采用同伴教育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的、有效的。但根据以往研究,也发现在同伴教育之后,关于对艾滋病的态度上要比知识上的增加更有限,专业知识教育在艾滋病行为和态度上的改变却又没有同伴教育有效,大众传媒在这三种教育模式中对于知识和态度的改变上也是不及另外两者有效,其他一些短期培训又在系统上缺乏针对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应该将多种教育模式综合使用,相互补充。在师范生中做宣传,首先广泛推广关于性教育和生理卫生健康的公共课,并同时让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的人来承担同伴教育者的责任,或者缩小同伴教育者的比例。但是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他们个人宣传中的沟通素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并设计一系列同伴教育的活动,可以根据每个活动如讲故事、讨论等的优势来安排设计,使整个过程更加系统化。在同伴教育活动开展后,收集反馈信息,从而不断完善同伴教育活动计划。并在受教育的师范生中吸收更多的优秀者来进行培训,从而增加同伴教育队伍。总之,整个宣传活动以培养艾滋病健康教育者为重点,以专业知识教育为基础,宣传对象采取精和泛相结合,象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推广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师范生中为整个艾滋病的预防培养核心队伍,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艾滋病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郝风贤.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效果[J]. 中国学校卫生,1995,16(5):394.

2胡云,史勇成,吴梅芳.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1996,11(1):68.

3方春荣. 师范专业学生开展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2005年,21(6):449-451.

4吴东红,叶利贞. 师范类院校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9):755-756.

5叶利贞,徐秀芝. 师范类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50-451.

6张辉,朱效科,董笑月.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现况调查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 职业与健康,2003,19(8): 76-77.

7张强. 师范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14-215. 8樊晓光. 青岛大学师院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1997,18(6):409-410.

9王彦超,贾文祥. 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干部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04-705.

10曹宏,方静. 在师范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作用[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3):127-128.

第9篇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历经“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与健康”等变化,直至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才广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建设道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开设相关课程,呈现出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任选到必修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学科模式,以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主线,注重传授系统与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二是经验模式,采取心理训练、活动、实践等形式,旨在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三是问题模式,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无论何种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依旧占主导,过分突出学科理论体系,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与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上,以“问题矫治”为导向“,成长发展”不够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依据教育的三项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置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为主,注重开发潜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级目标面向心理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注重心理咨询与疏导,消除心理症状;三级目标面向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以心理治疗为主,注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契合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过于偏重二、三级目标,忽视一级目标,导致过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科取向”为主,知识本位的课程思想严重,过分强调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内容编排上呈现重症状诊断,轻预防,重障碍,轻发展的特点,凸显出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紧贴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违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决定着其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更缺少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冷眼旁观,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未能有效提升与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发,旨在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核心,积极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丰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应该从单纯的问题取向转移到人类正向品质的研究与培养,通过挖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来达到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学者Jahoda率先在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2];Cowen更进一步主张“健康应该是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而不仅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体系,促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也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可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新的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智慧、感恩、乐观、美德、幸福”等积极因素被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人类所固有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些积极的特质被培育与强化,那么与其相对的消极的特质就会改变与消退[5]。因此,要想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力量,必须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协调发展、预防、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由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即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大学身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健康、和谐、幸福的价值核心理念,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品质和正向积极的力量,在协调心理问题解决与积极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人格特质的健全、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丰富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诸如增强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能力、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5]。概括起来涵盖三层含义:一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幸福课程”;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必须塑造积极的人格,彼得森和赛里格曼提出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6],为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增加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营造积极环境,一个良好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深入心灵的课程,它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入脑,更要让学生入心,只有学生用心、用脑、用感情去实践与体验这门课,才能更好地领悟与体会,才能内化与升华。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突出学生主体为中心、以创设故事情境为中介、以凝聚成功经验为起点、以提升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多元艺术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用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达到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宋传颖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莹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5,309(3):132.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10篇

6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5-02

在我国艾滋病(HIV)呈现多层面、多渠道、快速度的中度流行趋势,其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并由高危人群扩散与普通人群,局面十分严峻。面临艾滋病性病疫情的严峻局面,研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模式是全球(尤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当今,以预防艾滋病为目的宣传教育模式多种多样,但在大学校园实施青春健康教育的模式国内外都很少见。本文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我校529名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校自愿参与青春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的4个年级段的在校大学生529名,分别于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发放调查问卷。529名大学生中男311名,女218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为21岁。

1.2方法在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分别对529名大学生发放问卷(采用本市青春健康教育项目设计组所设计的问卷),以只标明性别、年龄,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问卷内容主要为:与生殖避孕相关的一些知识、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艾滋病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来源、有关性行为的一些态度等。

1.3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结果

2.1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传播艾滋病的三大途径、日常一般性接触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播、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可使艾滋病传播几率降低等知识的正答率与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明显,P

2.2施青春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性观念的比较见表1。

2.3施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态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02-02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人才的重要来源,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我国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事关我国基层医疗单位能否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此,探索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对于促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重专业教育而轻人文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工作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教育过程中尤其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由于医学生缺乏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知识,从而影响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知识的贫乏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欠缺,最终可能导致医学生出现性格孤僻和心胸狭隘现象,同时也会影响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较大的挑战。

(二)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强。近年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教师和学生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心理健康意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学生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所欠缺;在开展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过程中,各部门配合不够协调、不够融洽;教职员工的参与面不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强。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配备不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基本是同一批人马,其师资力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且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没有得到优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也不高。虽然高职高专院校成立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机构,即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及各班级心理委员,并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二级工作站的成员基本由辅导员组成,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缺乏理论支撑,又缺乏实践经验。另外,辅导员本身工作任务繁重,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常分身无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校内外缺乏重视。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人们的心理普遍急躁,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比较多,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随时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干预,由此导致高校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休学、退学、走失、轻生或杀人的比例逐年攀升。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伤熊案和2004年云南大学生马加爵的杀人案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凸显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危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其他高校一样,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其工作不仅仅只是为病人解除躯体上的病痛,更重要的是帮他们解除心理上的不适。要想做到既能从身体上解决病人的病痛又能从心理上引导病人配合治疗,医护人员除了具备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据笔者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21.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构建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如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为一级网络,系级心理健康工作站为二级网络,校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各班心理委员为三级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了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如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准则》等,以完善的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的新生心理测评报告显示,近20%的新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和情感困惑。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做好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帮助新生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调适和排除情感困惑,缩短新生的大学心理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为大学生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应在开学之初向每位新生发放心理健康手册,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讲座等,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三)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是促进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两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在进行基本理论教授的同时渗透各种心理品质培养的要求和方法,使每一项教学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既可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又能通过相关内容分析自己的心理品质,并能根据所教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讲授“情绪”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情绪的本质、表现,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在讲授“挫折和心理防御机制”时,让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本质和表现,以及对人的影响,让学生在受到挫折时学会对其作出实事求是的归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的功能,教会学生懂得适度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是开展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发展性咨询,既有心理咨询的深度又有心理教育的广度。开展团体辅导,应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作用,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成长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小组”、“自我探索小组”、“生涯设计小组”、“人际沟通小组”等各类群体的团体辅导,采用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等形式开展训练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可以使各类学生心理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如学会以开放的心态与环境接触,开阔思路,学习新的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自信心,学会宽容,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逐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专刊、板报、网络、讲座等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消除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途径,在需要时能主动及时地寻求专业的帮助。

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辅导,可在校园网上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如笔者所在院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并在网站上开设了相关栏目,如心理中心简介、心理咨询、日常工作、心理社团、心理测试、心理测量和交流空间等,通过网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等。尤其是对一些不愿暴露自己身份的学生而言,通过网站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真实地表达出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建立心理危机对象预警和干预机制。一是构建信息渠道。由班级心理委员作为班级心理观察员,当发现某位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苗头时,立即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或辅导员报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学校分管领导,形成层层上报的工作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各级相关人员将根据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从而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

二是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当发现存在心理危机预兆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症状的学生时,立即启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学校、医院、家属救助的工作机制,及时进行干预。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成功地化解了多次危机,防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近几年来没有一例自杀或他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总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人才的重要来源,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切实加强并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祖国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优秀的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身心素质;提升路径

一、培养大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必要性

身心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部分。其中,身体素质包含形态、机能、健康维持能力和健康知识与意识,心理素质包含个体发展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心理素质,具体又可分为独立素质、自我调适素质、个体开拓素质等。研究表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心理因素会影响身体状况,反之,身体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和振兴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重要的人才储备。当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初级社会”[1],从本质上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多样性和专业性的技能,在社会群体中能凸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显得更为复杂,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为多样性。有资料显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而社会需求的岗位数量却变化不大。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专业素养、人际交往、体质和心理)被作为用人单位录取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身心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内涵,更是社会所关注的重中之重。就当前形势来看,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健康的躯体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敏感群体而言,科学引导身心健康培养,系统地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二、当前大学生身心素质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需要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学业、人际、心理、就业等方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多数大学生身体处于一个医学上的临界状态,即亚健康,虽未出现机体上明显的疾病,但仍对人的精神活动出现干扰,并使人的适应能力下降。调查发现,在大学生承担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大学仍较为注重学生的智力培育而忽视了身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容易放松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2]。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国内学者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专题调查,并对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因素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江苏省教育厅自2006年开始对大学新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将结果按生源地反馈给13个省辖市,结果显示大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指标连年呈下滑趋势,在多数机能与素质指标变化趋势上,大学生甚至不及中小学生。另一结果出自王胜超副教授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我国部分高校的528名本科生 进行调研,样本覆盖13 个省市的15 所大学。数据表明被大学生认为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排在1~3位的是缺乏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生活无规律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其认知程度与影响程度达到54.8%~67.9%。“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则是增进健康的三大主要途径,其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85.6%的认知程度列于首位[3]。

近几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和2007年《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高校每年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试和调查,包括体能测试、心理普查和体检等多项内容。从体能测试结果来看,纵向方面普遍显示,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的体测成绩对比大二、大三年级的体测成绩显示良好率较低;而从横向分析,新生入学初期,体能测试的合格率相对较低,约60%-70%,这一时期,有心理障碍学生的百分比相较其他时期呈高水平,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调查显示,有的学生经常出现因心理原因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各项压力均有过此类现象,而部分学生会由于积攒过多的负面情绪,不及时疏导,从而因心理压抑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厌学、厌世的现象。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健康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甚至有些认为自身的健康知识并不能达到维持自身健康的作用。大学生大都处在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格重塑完善的关键期。大学生的心理感受性强,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都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强烈的冲击。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对大部分初次离家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明显的压力。而对于老生来说,学习压力、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也容易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前,还应注意到90代学生的特征日益凸显,在物质基础不缺乏的条件下,“90后”的身心问题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譬如喜欢独处、不善人际、独立性差、缺乏安全感等等。

总体来说,由于年龄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导致大学生个体在这个阶段的种种表现介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对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尤其是刚进校的新生和初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自身缺乏生活经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导致常常因为主观或者客观认知、个人情绪、人格等因素走入心理误区,出现诸如自卑、孤独、嫉妒、社交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机体的功能,体现出身体疾病。因此对于大学生这一在智力上占据优势的社会群体来说,如果不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疏导,便会成为身心问题的高发群体。如今各大高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的方针政策,正在积极地推进高校健康教育体质的建设和发展,但在这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许多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不涉及到成绩结果,所以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同时,制度的不完善、政策的不合理也往往导致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各部门的衔接上都存在着问题,也使得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尽人意。

三、大学生身心素质提升路径

目前,我国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4]。深入研究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内涵和提升途径,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身体及心理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身心健康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为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及成功就业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从大学生的内部因素来看,培养自身调节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关键;从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家庭条件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的加剧等,都可能成为他们主要的压力源,因此就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途径而言,应从学校、学院、班级,甚至家庭等多层级地构建身心健康教育模式,多角度设计提升途径,加强身心素质培养成效。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身心健康监测机制

学校应首先建立起大学生身心健康监测机制,避免“闭门造车”现象,加强体育系、校医院、心理咨询发展中心、学院、辅导员等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之间的衔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同时,以学院为单位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细化体检和体能测试的相关标准,定期通过问卷、测试等方式抽样跟踪学生四年的身体状况,收集有效信息,在必要时能提供详细数据。

(二)深入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制度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了解校史、校情、校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积极努力深化新生入学教育能帮助新生更好地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更好地帮助新生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因此新生入校这一时期对打实学生身心素质基础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同时,通过积极开展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座谈会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促进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维持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为新生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的顺利度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设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课程

教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以授课的形式使身心健康知识更直接地传授给学生。1990年国家教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文规定普通高校要开设健康教育课,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极具教育战略意义。在开设专业文化课的基础上,整合身心健康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三级身心健康教育网络,配合优秀师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教育课程,以先进的模式、丰富的内容进行课堂理论学习,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填鸭式”教育,多结合实践,综合考量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程度。

(四)举办身心健康教育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育中的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还应理论结合实际,要有实践的要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达成培养目标。从学校层面看,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借助“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体育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平台,鼓励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锻炼身体机能,强化抗压抗挫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学院层面看,可依托学院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月”、“爱国卫生月”等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深化身心健康教育的成效。

(五)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科研交流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通过对学生日常的教育与管理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还应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学生在身心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身心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身心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事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教师不仅自己要关起门来潜心搞研究,还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汲取先进的教育经验。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参加各级学术研讨会和各种学术培训的机会,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层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六)建立身心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

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应建立以主管教学的院长、副书记为领导,学院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人员以及学生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依托良好的身心健康教育平台动员全院各部门明确身心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基本任务,关心支持和参与身心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保证身心健康教育在学院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增加身心健康教育的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七)针对困难学生进行困难帮扶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等,而进入大学后迅速的环境变化和角色的转变都易给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因此对于在身心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应充分依托学校和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借助“心理健康协会”、“朋辈辅导员”等组织,结合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协同专业指导教师,学院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对其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个的困难帮扶,正确引导和疏导负面情绪,宣泄压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八)开拓身心健康宣传教育阵地

能否科学认识身体和心理现象,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身体保健和心理调适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代化大学教育模式中,网络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加强身心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切实需求和困惑,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快捷的信息传播形式,努力做好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反馈学生日常所碰到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九)加强“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在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身心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如遇学生出现身体疾病或心理问题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寻求家庭的帮助。在日常管理中也应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身体或心理动态,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及配合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及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秀兰:谈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1)

[2]侯勇,颜素珍: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路径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