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

时间:2023-08-11 17:2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经济增长;集约生产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于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增幅相对放缓,不过欧美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基数相对比较大,因此其农业科学技术相对于亚洲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处于先进水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在增速上相对放缓,这主要是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相对重视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过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和转型上,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进一步探索新的路径。因此,针对当前的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实际,要充分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困境,从农业经济的模式出发,更加全面地调动农业科技投入当中的各项生产要素,让农业生产能够充分结合科学技术进行发展。只有推动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真正全面地推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转型。

一、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特点

针对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联系,有很多中外学者都做出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Alston等对于世界上各主要国家所付出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投入强度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在整个农业国民生产总值里面的比重进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都极为重视,并且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增长速度更高。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在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对放缓,但是一直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中国政府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财政投入和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均衡关系。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大部分还是依靠政策性的财政扶持,通过这一类方式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与变革,而且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增长也呈现出明显正相关的联系。

(一)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逐步递减式影响

农业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农业科技投入之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从而让农业产能能够提升。不过农业科技投入并不是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为农业科技的投入对生产方式或者生产手段的改变,实际上有一个滞后期,这是因为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方式是有一定的时间性。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在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有着一定的滞后效应,即农业科技投入每增加1%,当年的农业经济将会增长1%,不过随着年限的不断推移,原来的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也会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投入对于一定时间内的农业生产能够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当这项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普遍应用时,这种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比例也会逐渐缩小。所以农业科技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也是一种逐步递减的关系。针对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农业科学技术也是不断地升级和优化的,只有持续性地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够让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质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联系

从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上看,二者是维持一种动态均衡的联系。农业科技的投入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加,而农业经济的增长在这种增加的刺激下也会随之提升,这是一种动态均衡的联系。当一项科学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时,通过资金投入而开发的新农业生产技术,将会进一步拉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而农业经济增长在这种持续性的科技投入影响下,也会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状况。虽然可以看出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却不一定能够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产生一种积极的协调反馈作用。因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相对的独立性,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一定是仅仅通过科学技术的影响而增长,有可能是农业经济传统产能扩大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所以在农业经济的增长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是否能够通过农业经济的增长而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发展,则要根据农业生产的主体模式而定。不过从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上看,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动态的均衡本质上是农业生产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只有通过成熟的科学技术支撑,才能够让农业经济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农业刚性需求下的农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在农业刚性需求下,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联系。中国的农业刚性需求主要表现为粮食的刚性需求,中国人口的增加而对粮食的需求不断的提升,这也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关注到农业的发展。而中国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源,实际上是存在着不可再生等刚性约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土地和水资源,以人均角度分析是极不平衡的。粮食的需求增加,而中国的土地与水资源并不会随之增加,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必然是要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因此中国的农业科技投入必然是要转变为一种逐年稳定增长的机制,通过逐年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且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过中国的农业刚性需求下,很多农业生产者仍然是呈现出一种家庭式的生产方式。这种家庭式的生产方式往往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转变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不可能仅仅是依靠官方财政的投入,更需要生产者的配合,通过调整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等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增加下,农业生产模式如果相对滞后,那么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将会被削弱。

二、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策略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交叉型的都市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能够夯实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并不能仅仅依靠资金的盲目投入,还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模式、农业科技的研发模式,以及帮助农业科技生产研发团队进一步进行融资,这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政府在倡导相关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对一部分的改革进行试点,从而推进农业科技投入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投入的核心

虽然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投入能够推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缺乏人才的支持,那么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当中的影响作用就会被削弱。因此,在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联系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强化对农业科技的人力投入。在农业的各项资本要素当中,农业科技人才实际上是一项可以不断增长的资本,相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而言,人才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始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可再生的条件下,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因此,在相对比较好的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应该积极培养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要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所以对于农业科学人才,应该形成一种具备激励性的考核机制,对于贡献较大的农业人才,应该更进一步地进行选拔和考核。从政府的层面上,应该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通过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鼓励资金更进一步的注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之内,并且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研究当中。只有具备人才这一座桥梁,才能够让农业经费的投入,以及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通过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发展交叉型都市农业

农业科技投入不仅仅要促进生产型的农业发展,更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都市农业。都市农业这一个概念,首先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而来,重点是让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粮食等基本的农作物,更能够结合第三产业发展成为服务型的农业。通过让农业朝着都市化的模式发展,能够让农业的生产业态更进一步转化,形成多元化的业态,特别是形成生态绿色农业,以及观光休闲农业等融合了生产生活以及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模式,将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转化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随着都市生活的发展,农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生产和提供粮食,更需要体现出农业本身的文化特性,而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科学方式进行生产,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生态化的都市农业发展。所以应该充分的挖掘当前农业生产当中的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并且在开发农业生产的多种功能上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这一基础上,农业不仅仅停留在满足日常的粮食需求上,还可以成为一种服务于都市、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所以未来的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仅仅是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更是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模式

农业科技投入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融资模式,特别是根据实际降低农业科技投入的各类融资门槛。国家要出台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通过一系列的融资优惠策略,帮助农业科技成果逐步产业化。结合复合式的投融资模式的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联系,建立农业高科技的产业融资模式。对于过去门槛较高的一些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模式进行改革,提供农业科技的绿色融资渠道,鼓励更多的农业科技研发人员走绿色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同时,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融资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要真正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的投融资机制,进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政府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资本市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资本市场之间进一步对接,鼓励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企业的组织和发展,创新组织形式,更进一步地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要求。

三、结语

中国的农业生产需求和资源之间的不平衡格局,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生产不能够走粗放型的模式,而是应该走集约型的道路,只有透过集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中国农业生产当中的各种积极要素,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资源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的投入,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探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当前的农业科技投入,应该根据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实际,并且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分析当前农业科学技术投入过程里面所出现的难点,更加全面地推进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农业和科技型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迎,姜玉勇,孙昭智.高校科研资金投入产出相关性实证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2]杨传喜,徐顽强.湖北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结构与配置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15(S1).

第2篇

【关键词】要素禀赋;农产品;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可用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丰裕关系。赫-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和不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又决定了产品成本的国别差异,进而决定了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价格的差异。各国应出口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因此,就农产品而言,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状况是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四种: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

1.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自然资源

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从资源的数量上看,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土地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按土地的特征划分,中国拥有耕地1300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3.54%,居世界第四位;拥有森林17491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22%,居世界第五位;拥有草地4000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1.67%,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因此从资源总量上来看,中国土地资源相对丰裕,为农产品生产提供规模优势的保证。但中国土地数量相对于人口规模来说,又是十分贫乏的。根据国土资源部组织的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8.2574亿亩,但人均耕地不足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美国人均耕地10.93亩,印度人均耕地2.8亩。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生态退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减少。因此,中国土地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由于人均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土地资源上不具有禀赋优势,这会对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尤其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从资源的质量上看,一方面,中国所处的自然区位和生态条件优越,尤其是北纬20°―50°之间的中纬地带、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为农产品生产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农产品单产水平和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中国的土地资源也面临着耕地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

总的来说,中国土地资源总量较大,而且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良好的特点保证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优势、较高的单产水平和良好的品质;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小的特点使土地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土地质量恶化也成为制约农产品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特点对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以及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能够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它的变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它的状况取决于农村教育的普及状况,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力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者,是农产品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量。高素质水平的农业劳动力对推广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力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影响着一国农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的模式,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的国家在农产品生产上更易获得比较优势。

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5,农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00万人,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①的占70.8%。中国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相对过剩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低廉。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的工资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日本的3.4%,韩国的7.8%,新加坡的4.3%②。虽然中国由于低劳动力价格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但低劳动生产率阻碍了产品比较优势的获得。据统计,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7%,日本的4.0%,韩国的6.2%,新加坡的5.5%③。此外,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在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④。总之,劳动力资源丰裕和成本低廉的特点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上较具有比较优势,但劳动力质量不高的特点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最终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农业资本

农业资本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条件就是资本,这些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能够扩展人的能力,相当于人手的延伸,扩大了人的劳动能力。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可以替代劳动力等其它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因此,农业资本丰裕的国家可以弥补和改善先天性农业生产要素不足的状况,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资本要素相对较为贫乏的国家,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对稀少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结构。从资本投入总量上看,2008年,中国城镇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4816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共计2256亿元,占各行业投资总额的1.52%⑤。从具体的农产品生产物质费用投入量上看,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物质投入费用和资本丰裕的国家相比是较少的。我国资本要素使用量较低,依靠劳动力要素的密集使用来弥补资本要素投入的相对缺乏。但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产出的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逐渐下降,直至为0。因此,资本要素的匮乏会直接影响产出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4.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它的作用是改善其它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使在相同要素投入量的情况下产出增加,或者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节约要素的投入,同时技术创新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推广为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密集使用一国丰裕要素生产产品的技术进步,将节约该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素的投入量,相对扩大产出和出口贸易量。而密集使用一国稀缺要素生产产品的技术进步,有利于节约该国稀缺要素的投入,相对提高本国生产的此类产品的产量,减少产品的进口数量,降低对产品出口国的依赖。因此,无论是出口产品还是进口产品的技术进步都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提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进步的成就显著。目前,我国有1500多个农业科研与开发机构,有近20万农业科技人员和职工,有1280多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中心,4万多个乡级农技站,约110万名推广服务人员,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基本力量。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提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产出。1949-1992年,我国培育了约5000多个农产品新品种和新组合,使主要农产品品种更新了4-5次,而每次更新可以增加10%-30%的产出。例如,1978年-2008年期间,我国的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分别增长了73.4%、246.1%和465.4%,科学技术对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节约要素投入。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传统耕作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间作套种和立体农业技术已在全国1/3的耕地应用,据监测,2006年全国棉田复种指数为158%,相当于扩大耕地面积4695万亩,有效的节约了耕地资源的使用。最后,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熊远著教授培育的“瘦肉型”商品猪一改过去生猪瘦肉率低的情况,使我国生猪品质大幅度提高,提高了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畅销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增加农产品产出、节约要素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应用的广泛程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要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第一产业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②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2002》.

③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2002》.

第3篇

【摘要】 根据调研,白城市农业发展水平落后,若要改变其生产状况,就要从发展设施农业入手,将改变生产条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普及农业科技、培养发展后劲、拓宽新的生产领域、培养一代新型农民等方面结合起来,使白城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发展 设施农业 意义

白城市的设施农业主要是指棚膜经济。所谓棚膜经济是指通过温室、大棚、拱棚、地膜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避寒冷、干旱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以增积温、增光照、增湿度为主要目标,创造出适合生产的、可控的、新的农业生态小气候,从而延长农业生产时限,拓展产品开发空间。这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项具体措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从白城市的资源特点、发展基础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看,发展棚膜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发展棚膜经济,是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白城市是农业大市,是典型的一季作物生产区。在农业生产中,干旱、低温、早霜等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干旱,给全市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冬季漫长寒冷,由于人们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往往被忽略。投入同样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本,南方可以生产两季、三季,而我们只生产一季,致使收入、收益差距甚大。规避自然灾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采取增温、保湿等措施,人为延长生产时限,打破自然状态下的常规生产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棚膜经济是白城市农业的一个重大突破。

2.发展棚膜经济,是解决农村“两个剩余”的现实途径

白城市农村人口占60%以上。由于受气候的限制,作物生产一年仅限于一季,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发展棚膜经济可以借助现代农业手段,变一季生产为两季,甚至三至四季生产,延长农民的有效劳动时间,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消化在精细耕作的生产过程之中。如果能够尽快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可以极大的缓解农村就业的压力,为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找到出路。

3.发展棚膜经济,是加快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

棚膜生产具有集约经营程度高、技术组装程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被认为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示范园、高科技农产品生产的集散地、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在棚膜经济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把先进的喷灌、滴灌、品种、生物施肥、节本降耗、计算机管理等一些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广泛应用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农民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掌握 这些技术,懂得应用。以大安市良种场科技示范场为例,该园区目前已建设温室和露地大棚1000栋,大棚装备了悬挂式和立式微喷、滴灌设备,配置小型旋耕机、自动卷帘机,建设“四位一体”沼气池150个;建设了农产品保鲜贮藏室600立方米;建设了2公顷农作物品种示范园,设计、栽培了200多个试验、示范品种,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形式,使园区形成了反季节蔬菜、反季节瓜果和棚室种植三方面的生产优势,而且产量高,品质优,创出了品牌,深受省内外客商的欢迎,因此发展棚膜经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4.发展棚膜经济,是培育发展后劲的重要依托

尽管经过多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白城市农业收入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全省看,白城市农民人均收入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越过资本原始积累的障碍。棚膜经济作为设施农业的一种生产形式,利用反季节、逆时差的生产手段,可以让农民由一季收获变为多季创收,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和生产领域。发展棚膜经济还可以根据不同农户的经济情况,通过复合经营,滚动发展,逐步提高效益、扩大收入、增加积累,为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创造必要条件。如洮北区林海镇一农场60户农民,打破多年以水稻为“高产之王”的思维定式,以园区的形式在原来的70公顷稻田地里集中建大棚2000栋,种植香瓜,公顷纯收入8万元以上,是水稻产值的4倍,年户均增收9万元。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邻近的洮儿河农场、金祥乡部分村屯也开始发展大棚香瓜,全区香瓜大棚数量达到4500栋,总面积174公顷,年产香瓜 7830吨,大棚香瓜已成为洮北区新兴的致富产业。同时,围绕棚膜经济发展,还可以加速产业的细化分工,促进当地农产品运输、加工、信息等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方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4篇

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是人类不断总结和探讨对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利用和改造的经验。我国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历史悠久,系统地、科学地、正确地反映农业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是古代农业研究的长期积累。古代农业利用的内容是古代农业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古代农业的利用就是以农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博物馆学以及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以农业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文献等为主要手段,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历史的再现。它是集古代农业研究与艺术加工于一体的一项研究成果。因而它能够起到启迪后人,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古代农业研究指导思想确定的陈列

我国对古代农业历史研究工作,以往多集中于著书,古籍立说发表著作方面,读者面小而往往又不易理解,通过农业文物、资料等集中收藏,经过研究、设计,用实物形象将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展现,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现实所感受,影响范围较大,社会效益明显。从陈列内容来看,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既有宝贵经验,同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此,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对古代农业遗产中宝贵的东西需要加以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和科学都是不断进步的,对传统农业技术应当用现代科学加以检验,取其精华。在内容上要求做到观点明确,资料翔实,系统、科学正确反映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设计强调准确性、科学性、艺术性,力求科学内容与尽可能完善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生动活泼,雅俗共赏。

我国古代农业有近万年的历史,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古代农业涉及时间长,门类多、范围广、问题复杂,如农业史包括农艺史、园艺史、农具史等。利用研究古代农业陈定陈列内容,制定陈列方案和设计。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我们应以社会和现实要求为考虑对象。一是使一般客观者了解古代农业基本知识,二是专业人员了解某种专业技术发展过程和其经验。在陈列结构上作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改革,采用通史与专业史相结合的方法选定内容。

二、利用古代农业的研究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古代农业科学历史是农业古籍、农业文物资料等体现的。是古代文明的物质表现,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这些古代农业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杰出智惠和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是一部物化了的中华民族生存史、奋斗史和发展史,科学地利用古代农业的研究成果,可以使人们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振奋精神,继往开来,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利用古代农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既是古代农业中的自身客观规律现实需要,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做到古代农业研究成果的合理利用。同时,注意到对社会效益有关学术的处理,一般情况通史研究,只是处理农业技术发展历史的分期问题。对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按历史朝代划分时期,但历代王朝的更替并不是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原因,不能反映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将其古代农业研究很难说明。历史上农区的人口比牧区的人口多很多,他们以粮食为主食,肉类为副食。“民以食为天”中的“食”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指粮食。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关心年景的好坏,收成的多少。《春秋》中谷不熟则书,可见历史上以生产粮食为主种植业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础。因此确定以大田作物精耕细作技术的发生发展作为农业技术历史分期主要依据,这样不仅脉络清楚,突出了农业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自身发展过程,利用古代农业研究中产生社会效益。

三、正确处理古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保护是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但不是研究工作的唯一任务,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也是研究工作的主要方面。文化遗产利用包括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历史的、科学的研究,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许多方面,当然也包括合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农业文化遗产利用必须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强调社会效益,但并不排斥经济效益,而且要争取好的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能够反馈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如果只讲保护,不讲利用,就保护抓保护,就难以使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就难以解决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就难以尽快改变文博单位长期“守着金山讨饭吃”的尴尬局面.就难以调动和维护广大古代农业研究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地保护古代农业文化遗产是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合理地利用古代农业中的文化遗产是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动力,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片面强调文物的开发利用,造成国家文化遗产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也不赞成为了强调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单位的公益性,而放松甚至放弃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资源在对外开放中获取应有的社会效益,给文化遗产作用的发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不可否认,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古代农业研究部门,还没有真正处理好在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多,讲合理利用的少,割裂了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靠上级给的经济思维方式普遍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古代农业研究工作都越来越举步维艰,特别是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经费极度困难,单位中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条件极差,科学有效的保管条件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有一些文化遗产要霉烂在库房中,要就是被盗、被抢。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古代农业研究单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紧紧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的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优势和藏品特点,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社会价值。争取好的社会效益,进而改善和加强本单位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农业博物馆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总结。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在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国内唯一一座大型园林式展馆,收藏陈列了较为丰富的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该馆充分利用这些藏品特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相关专题活动,即发简介宣传自己。与国内外业务合作与交流,增加社会效益,并重整合本馆资源,面向公众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培育新的潜在客源群。此外,还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全国国家级地位及影响,利用该有在古代农业陈列展出方面的优势条件,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通过一系列展出活动,提高了该馆的知名度,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该馆工作的关注,理解与支持,加强了馆际交流和协作,弘扬了祖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该馆从工作中认识到古代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是合理利用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古代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可不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该馆在不同的时期拿出经费用文化遗产文化维护与保养,安全保护及更新陈列、服务设施等,使文化遗产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始终于良好循环的状态。为此,先后获得国家、北京市政府等授予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国际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山人纪念馆)

第5篇

作者:叶少良 单位:寻乌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近几年来,寻乌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全面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努力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1991年至1996年,全县粮食连续6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每年以5%的幅度递增。199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2.43万吨,比上年增长5.43%,创历史最好水平。该县粮食生产最显著的特点是:科技含量大,耕作技术精,播种面积大,总产单产高。充分显示了科技兴农的巨大效益和威力。

一、主要做法

1、良种推广。寻乌县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县。全县共有水稻耕地面积19.52万亩,人均水稻耕地面积0.7亩。寻乌县以更新水稻品种为突破口,在经过反复试验,典型示范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和推广优良杂交水稻品种。据统计,全县种植杂优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92%。水稻亩产由原来的三、四百公斤,增加到八百公斤以上,涌现出一大批高产户、“吨粮田”。南桥镇100%的农户种值杂优水稻,而且还会繁种育种,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杂优水稻育种基地。全镇粮食生产已实现水稻杂优化,95%以上的水稻面积建成了“吨粮田”。成为全县产量高、质量优、产供销一条龙的商品粮生产的大户镇。2、农科技术推广。在实施科技兴农活动中,寻乌县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引进、革新水稻耕作方法。变过去传统、落后、粗放经营的耕作方式为现代、先进、精耕细作的科学耕作方法。一是在育秧上,推广先进的旱床保温育秧,全县覆盖面积已达85%。这不仅减少了秧田占用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起到了育秧保温效果,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育出壮秧良苗。二是在插秧上,引进和采用“塑料软盘抛秧”技术,并在全县陆续推广。1996年全县已实施早稻抛秧面积达3万亩,收到了既节时省力,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水稻产量的良好效果。三是根据当地实际,在不适宜种植双季稻的边远山区乡村,大力推广中稻再生耕作技术,不断扩大水稻增收面积,提高粮食产量。3、建立四级农科技术网络。全县222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农技服务站,配备了237名工作热心、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农业技术人员;2040个村民小组成立了农业科普小组,每个农业科普小组有2—3户重点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为基础,村为纽带,组为重点,上下连接,配套成龙的农科技社会服务网络。4、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一是在全县各个村庄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夜校,动员和组织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二是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做到每人学会和掌握2—3门农科技术;三是由县、乡、村派出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千家万户,巡回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和技术传授,提供技术服务,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四是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农函大、农广校等大专、中专的函授教育,积极提倡走自学成才的道路,形成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据初步统计,全县有近千名农民取得了各种农函大、农广校的大专、中专文凭,或获得了农民技术员、乡土人才等各种职称。

二、几点启示启示

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业,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让农业科学成果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消化、应用、推广和普及,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变科技优势为效益优势。启示之二,加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大力培养和造就农业科技人才,鼓励农科人员不断研究新技术,创造新成果。同时,为他们从事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工作营造宽松、舒适的环境,充分调动农科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发挥专长,实现自我价值。启示之三,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是实现现代科学农业的基础。要坚持农科教相结合的方针,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的培训和教育,全面扫除文盲和科盲,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不断增强农民掌握和驾驭现代农业科技的意识和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04

在我国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要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成功转型。我国在结合农业自身发展特点和市场规律的同时引入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模式,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1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在推广过程中的组织模式,其中包含着组织的主体、要素、结构、形式、制度以及运转方式等。可以看出其不是简单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个体,而是各个组织相互联系、功能互补的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整体。从广义上来讲,农业技术推广是由技术科研单位、中介服务组织、技术接受主体三者组成的整体。其中技术科研单位通常是指与农业相关的科研和教育机构;中介服务组织是指各城乡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以及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等;接受主体则是农民和农业公司。他们各自的组织状况和运作方式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推广,而他们之间的结合方式更是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

2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部门和科研单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充分的发挥作用。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科学技术将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但真正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却是极少部分。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部门和科研单位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将会起到沟通两者的作用,防止和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进而让越来越多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贡献。

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对农民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对农业的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发展,使农业科研单位能够将他们的研发成果落实到农村,通过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让农民充分地掌握了新的信息和技术,从而切实有效的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农业技术真正的发挥了其应有的效用,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的服务体系。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很广,例如科技、加工、商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部分。而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农村服务体系的核心,并且对其他的服务模式起到了保护和增值的作用。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要充分的利用其他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体系综合发展。

3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有政府主导型、科教单位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它们的弊端在于重视科研而忽视推广,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因此,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非常必要,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根据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非政府部门的参与,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规章制度要具备共性和地方差异性,以国家农技推广部门为导向,通过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调整机构,让农民可以更好地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中。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包括项目带动型、培训主导型、企业参与型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其包容性和创新理念。

4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实施

一是制定农技推广的鼓励和保障制度,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新体系能够顺利运作。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等,从而提高农民收益;二是政府对推广资金的供给应适当的加强,广泛的利用大众传媒,向农民提供更多更新的科学技术,使农民对传播媒介的信任程度得到提升,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三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引导下,为了让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就必须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渠道,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服务于农民;四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技术的传播中。推出惠民利民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制定新的投资计划,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够更加的顺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需求。

5结语

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就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确保农业的生产。但由于目前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普遍的实行,科学技术没有与农业生产有机的结合。因此,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完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维生. 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7,(03).

第7篇

一、高等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况

进行网络教学需要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环境,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平台始现于1996年底,其中LearningSpace—IBM作为IBMLo-tus公司开发的分布式教学平台,提供了自学、非同步协作学习和“虚拟教室”同步交互学习3种在线学习模式,在国际上使用较多。我国的网络教育平台始于1998年,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一些网络教学的实践活动,开设了相关网络课程,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具备了雏形。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应用较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技术力量雄厚、平台成熟稳定、但价格昂贵的国外商业化平台,例如当前市场上唯一拥有百万级用户支持能力的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二是比较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教学管理的需要,适应性较强的类似清华教育在线、南京易学天空教室这样的国内商业化平台。三是针对各个高校自身教学特点开发成本较低的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这类平台在兼容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四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特定需求对软件源代码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开源软件,如Moodle等开源代码。

二、设施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由生物学、环境学、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复合型专业,2002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设,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均设有本科专业,该专业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专业,得到越来越多学生、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关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讲授农业工程学、温室建筑与结构、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以及设施植物栽培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设施农业的生产、设施工程、环境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实践,培养能在科教、产业、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设施与观光农业的科研与教学、工程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尽管全国高等院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部分课程都在多媒体教室里完成,但这也仅仅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代替板书教学的初级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并无实质性区别。这种初级课堂教学形式存在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互动不足、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现在大多数网络教学都是针对单独某一课程单独进行,关于专业课教学互动网络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更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目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主,缺乏专业重点骨干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只注重课程建设模式,缺乏教与学互动、教与学相长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专业课教学远远滞后于教学目标。因此,在设施农业科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媒介,整合设施农业科学课程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避免高校专业课程课时减少的弊端,为师生建立一个信息对称的互动平台,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三、设施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设施专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开放性、共享性、互作性等基本特点。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为核心,资源的利用与技术的应用方可实现教育信息化。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的重要手段,其涵盖知识范围广泛,科学技术更新迅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和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网络服务,这不仅顺应专业自身对传统教学模式革新的要求,也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发展。因此,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健全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助于推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突破时空的限制。新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课程的学时明显缩减,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法顾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讲授更多的新知识。网络教学平台则能弥补这一教学知识不足的弊端,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教师上传到网络平台的教学课件、讲义或参考资料,灵活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个人电子终端的普及也使得学生拥有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信息设备,随时随地接受学习信息,高效学习的条件。这种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突破传统面授教育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教与学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3.创建广阔的交流平台,实现交互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的E-mail、新闻组、公告栏、博客日志、在线讨论区、邮件列表、聊天室等同步、异步交流工具,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能更便利的共享信息,交流讨论,也能使不同时空的学生在该环境中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网络平台强大的交流协作环境就体现于此。论坛和邮件是学生共同学习和师生交流的重要交互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解答他人的疑问来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开解答学生密集反应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优化课堂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创造平和的学习氛围。网络平台比课堂教学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自愿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学生在老师面前通常会有的拘谨,为师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同时还具有沟通便捷,便于合作、协商、求助等优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可以在网络互动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能够消除面对面交流带来的心理压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同时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专业课时知识容量的要求和学生对学习形式多样化及自主性的要求,这些都将显著提高教学成效,极大推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创新与发展,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提高及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作者:胡晓辉李建明张智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第8篇

关键词:传统农艺;现代农业;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S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23

1 传统农艺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重要性体现

现代农艺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涉及农业生产、农业发展与技术应用的广阔领域,它是一个将农业材料通过加工或再制改变其形状、性质和用途转换的工作,目前,农艺技术除了在农业、种植业技术的生产与应用方面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在整体大农业范畴里及工业领域中也得到很广范的应用。

2 传统农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误区

2.1 现代农业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传统农艺技术的消亡,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做为基本条件。但基于我国小农经济导致农村发展落后的片面思想影响下,一些观点认为与小农经济相关的传统农艺必将被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所取代,但是,农业的发展与生产不同于规模化、集约化的偏工业管理模式,先进的规模化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具体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不特性,导致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都受限于自然环境与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在特殊环境下以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存在前提下,能否将先进农业技术能否转化成为适用农业技术,这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所在。缺乏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农业技术无法转化实用的劳动力为生产力,也无法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2 高端农艺技术的盲目引进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技术发展多采用了高、精、尖复杂技术,以工业扶持农业的方式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一套只适合于本国国情的技术体系和农业发展模式。

3 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践中的建议与措施

传统农艺是长期在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发挥传统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性,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和推广,坚持传统农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逐步地发挥适用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人们农业生产、农业生活的基本需要和规模化需求。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经过漫长的人畜力生产历史到今天,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艺技术不断按照农业生产需求日益完善,人类已实现由传统手工化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过渡。但在农业生产中技术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适用性能的发挥与相关时空条件的限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成熟的传统农艺技术,为创新高新农艺技术创造有利发展条件,同时摒弃难以实现的高新农艺技术要求,保持相对稳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在稳定中逐渐发展,形成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其创造力与适应力稳固发展,经久不衰。

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需要会逐步地由简单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例如:一些地区将农膜覆盖栽培技术与传统农艺结合,应用到各种农作物栽培中,在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增加了农民收入。

要把握住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在传统农艺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方面发挥历史的继承性,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必须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主导方向,以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基础,使现代农业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农民带来的直观经济效益的目的。

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展农业生产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条件,我国特殊的自然资源情况和严峻自然条件以及农户个体经营等特点,都充分说明,要想发展我国农业,就必须确立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农业生产和技术路线。因此,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建立具有中国农业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适用技术体系和农业发展模式。只有在充分了解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才能积极推广具有适用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传统农艺和现代农业技术。

第9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农业经济;技术进步

引言

纵观各个国家的农业增长方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所选择的农业增长道路也有所不同。文章深入调查、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经济问题[1]。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科技创新成果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

1对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

1.1研究的理论依据

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各个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禀赋出发选择不同的农业增长方式。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比较缺乏的国家,应该走以机械技术进步为主的发展道路;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应该走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主的发展道路。然而,有些学者认为市场需求是决定创新的有效配置,不同产品的创新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情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发明是一种追求预期收益的经济活动,而预期收益又是由预期销售额决定的;如果采用了技术发明,该项产品的市场销售额又决定了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因此文章认为农业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使用受到市场的影响。

1.2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对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仍是诱导性的。由于中国农业要素的价格不能准确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为了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需要不断探求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方面讲,中国主要农产品受传统的价格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的体现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但从农业生产方面讲,广大农民是利益的主体,农业产品的生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市场需求,所以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科技成果创新。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障碍

2.1农业科技推广障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较多,相对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低。目前我国已经借助各种媒体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持有者,还没有充分了解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特点,不能适应新的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在这样的形势下,创造农业科技成果的人员与推广人员就不能做好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沟通和传递。近年来,农业改革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机构难以适应农业科学技术改革和农业经济形势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本来推广效果比较好的农业科技也出现了问题和障碍。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人员的基本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发展形势需要。

2.2科技传播途径建设障碍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个因素是科技传播渠道和途径的建设。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虽然网络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网上资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造成了网络用户缺乏。早期入网成本高,使得网络信息的开发和建设受到了限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不完善,使得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缺乏时效性等原因造成农业经济信息网络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而农业生产者免费或低收费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科技成果相关的推广机构的经济利益。

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对策

3.1提高推广者的综合素质,扩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要想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把创新科技有效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我国农业经济在管理方面整体水平不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科技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多的科研项目需要研究和推广,这让负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工作人员以及在推广过程中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可以拥有更多的经济收益。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推进工作,加强相关的基金项目的推广,可以实行公开招标的方式,鼓励广大群众通过竞争的方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进取,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创新科技成果的推出,使我国农业经济推广发生了变化,各种新生力量的出现使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农民群众是基层推广的核心力量,各级政府要注重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扩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使科技创新成果得到更多的关注,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3.2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对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进行改革,使农业科技信息能够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改革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2)对农业推广项目进行公开招标。(3)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4)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促进推广人员的自我提升。

3.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中,就需要通过多途径的传播方式,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农业科技的推广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传播。加快对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设,集合各种投资渠道,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对农业科学信息网络的建设进行大力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快网络化发展进程,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在线推广,使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工作开展的更加有效。但是在网络化的农业科技的推广中,要确保农业科技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4结语

科技创新成果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核心力量。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上来看,要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从而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谢辰,何秀月.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推动作用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35.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作物栽培;教学

自古以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百姓的生活,更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农业院校无疑已经成为开展农业教学的重要中心。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院校逐渐呈现出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等特点,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通过应用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也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推广农业技术的意义

1.1应用科学技术成果

只有农业技术在进行广泛推广之后,将农业技术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则可以充分地显示出农业技术所具有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科技的推广,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增加了农业产值,增长了农业的收人,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只有在农业的实践活动中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农业院校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场所,大量的教师会进行研发农业技术,时刻关注着农业的发展的状态。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向广大的学生传授最新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的相关信息。

1.2粮食安全的保障

随着我国的人口的迅猛增长,然而,土地则逐渐地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需要积极地采取有的措施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人们的生活状况日益改善,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人们生活所需要各种农产品。通常情况下,农业专业的学生比较关注于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的状况,更倾向于向广大的父老乡亲传播自己所学的农业的知识,充分地发挥出农业技术的价值。农学院学生在传播农业新技术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对农业技术的推广。

1.3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相连

所谓农业技术推广实质上是指将现有的农业科研的各项成果,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进而在科学实验以及生产应用中检验农业科研成果。农业院校组织广大学生进行各种的教学实习、企业锻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而与产学研的结合的过程相互接触,将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应用在生产活动中,对一部分难题作出一定解释,进而表明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地完善产学研模式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教学中推广的措施

2.1传授农业新技术知识

作物栽培学属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实例,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充实与解释。所以,教师应介绍更多的农业新技术,奠定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如:在讲解环境与作物间关系章节时,可以知道,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一旦选择不合适品种,一方面,会致使作物无法顺利地完成生长周期,在生长的过程中则会死亡,另一方面,即使作物顺利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同样会出现作物颗粒无收状况。此外,如若未能够选择合适的品种与播种时间,作物则会出现不长茎秆、不会开花与结出果实等问题,降低作物的产量,甚至会出现作物颗粒无收的状况。此外,选择不合适的水稻品质,或者在不合适的播期进行播种,则会导致水稻颗粒无收。而上述现象则诱发各种农业的纠纷。因此,教师在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时,还可以简要地讲解生产中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的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的名称,且在农作物的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地注意一些事情,方便学生与亲朋好友就农业问题展开更加深刻的讨论,将农业技术的推广的作用发挥至淋漓尽致。

2.2农业实验课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开展作物栽培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致力于提升起点、增加设计内容,提高实验的综合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尽量选择本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主要的实验对象,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例如:教师在开展实验课堂的过程中,针对田间出现的倒伏状况,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与研究,并且深人地分析出现倒伏形象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致使出现倒伏现象原因,另一方面,则让学生对作物产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与技术措施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在农业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农业技术教学,提升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地推广农业技术,提升学生的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作物栽培学成为农业院校的重要专业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通过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应用,可以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邵庆勤,杨安中,牟筱玲,李孟良.浅议农业技术推广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体现叶科技视界,2013,(32):19,44

[2]凌启鸿.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成就与振兴叶作物杂志,2003,(1):1一7-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30.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1.077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户外、广播、电视4大媒体之后的第5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地拓展,新媒体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阅读习惯,所以科技期刊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转型、整合,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从而寻求到更好地发展空间。农业科技期刊承载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传播农业知识、交流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学评价等使命,是展示一个国家农业科技水平和发展现状的窗口,在科技期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媒体背景下,对于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下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

1新媒体的特点

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新媒体(网络采编平台、 官方主页、电子邮件、官方微博、 博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微信、飞信)),电视新媒体等[1] 。新媒体的4大特点为:交互性和时效性;海量性和共享性;个性化和社群化;多媒体和超文本。其具有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推广方便等特征,因此新媒体在灵活性方面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

2 农业科技期刊在新媒体下的发展模式

2.1 与读者的互动

2.1.1 传播方式的双向性 传统科技期刊是单向地向读者传递信息,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双向的,新媒体技术传播的互动性决定了其在科技期刊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科技期刊中读者只能处于接受的角色,而在新媒体下,读者却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作者既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利用新媒体和读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的互动性使传统科技期刊焕发出新的活力[2]。

2.1.2 新的交流方式 传统科技期刊以学术交流为主要的交流方式,而新媒体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平台、QQ等新兴的传播方式,更好的和作者、读者之间进行互动,同时新媒体的受众更多,传播面更广。因此在新媒体下,能增强期刊工作者和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进一步丰富期刊内容、增强期刊的影响力。

2.1.3 新的推送模式 农业科技期刊的读者,期望获得对自己工作、生活有实用价值的文章。编辑部工作人员可以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和期刊现行的模式进行整合,在保证期刊科技价值的前提下不断地扩大期刊的受众群体,并推送给可能有需求的读者,使读者有个性化、定制化的感受。在进行推送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容的质量,还应该尝试推送方式的个性化,通过调研了解部分读者阅读爱好,采用取多元化形式来推送,例如推送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的结合体。

2.2 创新发行模式

2.2.1 表现形式 传统科技期刊往往以文字和图片2种形式来呈现,而新媒体则可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表现形式,使期刊的内容形式表现的更灵活,更“接地气”,以鲜明的特色赢得更多的读者。

2.2.2 新的发行模式 新媒体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着改变,尤其是年轻人现在更习惯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所以科技期刊在做好纸质发行的同时,应该将目光转移到电子期刊的发行。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特别是农业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行,还主要依赖于国内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平台,只是机械地将传统期刊纸质版内容数字化,并上传到网上进行有偿地下载和浏览[3],这离真正的期刊数字化还有一定距离,编辑工作者应探索移动终端的发行模式,这样才能使科技期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更好的服务于读者。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文章,并且实现读者、作者、编辑三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农业科技期刊的工作者已经逐步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办刊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尝试着新媒体下的转型。农业科技期刊编辑新媒体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2.3.1要有宽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 我国农业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具有扎实的编辑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农业知识,能熟练应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同时要了解农业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编辑领域的前沿信息,还要把握好市场动态并具有选题策划及组织实施能力,随时吸收最新的国内外农业科技热点,了解新的农业科技知识,这样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2.3.2熟练的使用新媒体工具 多数科技期刊采用了网络采编平台,同时,在期刊的推广中,许多期刊运用了微信公众平台。 编辑工作者应熟练的运用好各类新媒体工具,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完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等工作。加工出作者搜得到、读得懂、用得上的好作品,努力提高大数据下论文的显示度。

2.3.3 术业有专攻,细化编辑的分工 应对新媒体的发展,编辑工作者不能只局限于常规的校编工作,应该将工作进行细化,根据数字出版的特征可将编辑分为:策划型编辑、学术型编辑、技术型编辑、营销型编辑。这样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专项上的做到更专业。

3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应主动顺应从传统媒体传播向网络传播转变的这个趋势,适应新的发展模式。而农业科技期刊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创新,不断的拓展期刊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期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实现在新媒体时代的进化,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导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 陈唯真.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03).

[3] 向飒.期刊数字化发展及品牌延伸[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66-67.

第12篇

引言

农业技术主要是指应用于农、林、牧、鱼生产的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包括了施肥技术、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技术,病虫害防治、农村供水、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农业发展进程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1]。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农村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目前,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一些的问题,包括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农民群众素质较低、技术服务低等,影响着农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不显著。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匮乏

我国虽然是一个幅员辽阔、土地广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农村人口,但是,农民人均土地不多、土地分散依然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小农经济下,农村还无法达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民大部分还保留着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土地的投入不多,思维不够发散,致使土地产出少。即使国家有许多的发展好的先进农业技术,但由于农民思想的传统化,也无法执行这些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此同时,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与基本运行的费用得不到保证。即使国家加大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偏远地区偏多,贫困县的技术推广资金被挪至他用,不能及时把资金运用到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中来。

1.2 农民群众素质较低

农民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但是农民受历史、政策、地域、文化水平的影响,素质一般都偏低。即使在全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的死角依旧存在,很大部分农民对国家相关政策不能及时的了解,更不能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的有利性有很好的了解。农民在农业方面都相信自己的老一套种田经验,对新的农业技术产生排斥的心理[2]。

1.3 技术服务出现问题

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与技术人员服务息息相关的,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都是在偏远的区域进行的,对于层层的技术推广,往往会造成体系的断层,由上而下的传达,需要消耗很长的信息传递时间。另外环节脱节与推广形式单一,这些因素都是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不能有效进行的主要原因。

1.4 技术设施不全

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导致了部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设施不完善,与现代信息化发展进程相关的仪器设备及措施无法配备。所以,在现实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要最大化的与现代化的配置相适应,在工作中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程度的解决农民少信息、缺乏技术的现状。

2 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科技普及

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主要是针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往往没有高科技技术的普及,很多家庭不通公路,或者是刚刚通有电话与网络。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过程中,加强高科技的普及刻不容缓。为了对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应该根据目前农村经济与农民素质水平,提升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与此同时,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工作者,进行职业培训,利用不同的渠道持续提升农民的业务水平。对于一些科技素质偏低的农民,按照农事季节的特点,对农民实行现场培训、现场指导、当年见利带动发展的方式,增强群体的科技意识[3]。

2.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离不开技术工作者的辛勤劳作的,农业推广的技术人员是进行推广工作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目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新鲜血液少,老龄化严重,人才相对匮乏。在农业的发展中,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技术人员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关键,技术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光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怕吃苦,自愿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奉献自己的汗水。所以,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技术含量高的技术人员的队伍迫在眉睫。

2.3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机制

我国制定完善了农业相关的制度体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除了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说,还需要通过大规模改革用人制度和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通过创新农业技术管理机制,彻底改变当前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改变人员工资少、地位低现实,改变综合素质不达标的现状[4]。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客观实际,制定部门的考核标准来对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重视为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引进有相关经验与能力的优秀人员,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