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争议

经济学的争议

时间:2023-08-12 09:1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争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的争议

第1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教学障碍;创新路径

一、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科斯1937年的著作《企业的性质》,而其兴盛则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致力于考察制度非中性环境下如何实现制度分析与新古典理论的耦合。它在放宽新古典经济学前提假设的同时,采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制度问题,努力把制度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引入了以交易费用和产权等概念、研究视角为内核的理论体系,对现实经济世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所以又被称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区别于抽象掉制度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学,后者由于脱离现实世界而被称为“黑板经济学”。由此,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逐步渗透到经济学各领域,并悄然成为经济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常识之一。可以说,在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的学术界,以制度为主题和标签的“思维范式”已然成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991年、1993年和2009年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位重要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和威廉姆森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无疑提升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全球影响力。新制度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和理论范式契合了转型国家的理论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以交易费用、产权、契约、企业、制度变迁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开始传入我国并得到迅猛发展,以其理论方法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热点问题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高校全面传授新制度经济学别具一格的理论观点、研究视角、分析方法势在必行。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一直被列入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之中,成为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有的高校还设置了新制度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1]在教学实践中,新制度经济学的讲授有助于学生运用其理论解释与分析中国经济现实问题,以及深度参与经济学理论研讨和撰写学术论文,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思维能力。

二、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个兴起仅半个世纪的经济学新分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成熟。而且,我国开设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起步较晚,所以各高校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均显露出诸多局限性与缺陷。

1.从教材视角剖析教学内容。虽然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视角独特、思想已经广为人知并且被广泛应用,但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明显区别于其他成熟的经济学分支。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过研究的学者不难发现,该理论体系庞杂、概念和逻辑不统一、新成果层出不穷、争议此起彼伏,且基本共识和学术规范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就国外而言,新制度经济学教材并未完全按教材式规范来编写,最初的内容是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的汇编,之后演变为不同学派观点的文献综述,发展到现在的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发展时期具有承继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大体勾勒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与经典内容,为各国学习和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入门的基础知识,但仍表现出“思想史杂陈”的特征,在概念、术语、假设前提和逻辑系统上千差万别,尚未形成以教材式规范来呈现的普遍共识和结论,容易使初学者最后陷入无所适从、无处下手的困境。[2]就国内而言,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教材将关注重心放在了叙述及解释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上,由此形成了理论性较强和内容较抽象的特征,还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教材试图“另辟蹊径”,依照作者自己的逻辑框架、学术观点构建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新创立一套符合国内教学需求的新制度经济学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及推广,但由于这些教材在某些观点上属于“一家之言”,同时也省略掉了一些通常被视为学术共识和基本常识的部分内容,导致初学者在理论结构上存在缺漏,以及在学术共识与作者个人观点之间难以甄别,容易被“误导”,最终感觉整个理论体系晦涩难懂与枯燥乏味。

2.从教学实践洞察教学方法。透视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与短板。首先,由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内容抽象与理论性强,且理论体系与学术规范还有待完善,所以各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较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案例教学实践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如直接采用学生不甚了解的国外案例而疏忽实用的本土化案例;选用的国内案例素材不具有针对性与典型性;分析不到位与不深入,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通过分析本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来深入参透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其次,在传统的新制度经济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注入模式较为盛行,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很少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基本成为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的“独角戏”,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其对一些概念、观点、理论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以及无法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再次“,填鸭式”教学的推行使得大多数高校忽视将文献阅读法引入教学实践中。“灌输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交易费用、科斯定理、制度变迁等理论的基本内容,但无法使其掌握理论的来龙去脉、演进历程以及实际应用。而经典文献清晰呈现出学术渊源,其逻辑分析和问题解释能力较强。显而易见,阅读经典文献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推动其更系统、更深入地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与综合能力。

三、我国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创新路径

为有效提升新制度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须确立以教学交往性、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为典型特征的现代教学范式。这要求我们以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重点突破口,全面创新教学思路与教学路径,由理论传递向既传授理论也传授方法与培养综合能力转变。

1.完善与变革教学内容。高校应从教材选用与教师讲授两个层面入手,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教学内容规范化、合理化与多元化。其一,在教材选用上,应重点关注国内外比较权威的教材,同时注重多样化与丰富化,即以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值得强调的是,鉴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需求考虑,主教材应较为规范、系统、全面,且不宜太复杂、太难及带有浓厚的专著色彩。同时,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也应依据本科阶段的学习特点,对主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其二,教师需注重吸取各教材之所长,并采用中国思维方式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国际范围内所公认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内容,同时对国内外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对比与梳理,探索一条介于“思想史杂陈”与“一家之言”之间的“比较—综合”式路线,提炼国际视野下的理论共识以构建符合教学规范的逻辑框架和理论范式。其三,教师必须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及向学生传输学术前沿动态,不断补充与更新讲授内容。在迄今为止存在争议的一些学术观点上,还需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维潜能,激发其从独特视角形成独特观点。其四,除了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观点外,教师还应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引入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与融合,使学生能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2.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打破陈规,从教学实际出发,着力营建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及教学互动性。其一,重点结合本国发展实际,完善与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可获取资源,精心收集既具有针对性也不乏多样性的素材,并注重尽量选用具有现实性与典型性的国内案例,尤其关注当前持续升温达到关注沸点的经济社会现象与问题。其次,克服“只重案例,不重分析”的普遍缺陷,激发学生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原理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及消除障碍的治理对策。其二,依据新制度经济学之特点,大力倡导与推行文献阅读法。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争论接连不断,要客观、正确地做出判断与取舍,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外,更重要的是在大量阅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推敲。教师应向学生列出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包括专著和论文),学生可从中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专著和论文反复阅读、比较式阅读与讨论式阅读,甚至可以撰写读书笔记以深化理解和强化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与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其三,全方位与多层次推行问题教学法,激活学生主体性和教学动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创设问题情境,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思考、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旨在改变教师单一信息传递模式为信息全沟通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师生间、同学间的合作与互动机制,这不仅可以推动学生认真学习本学科知识,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自主学习方式,也能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之碰撞与交锋以实现理论升华。

参考文献:

[1]刘甲朋.新制度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财富,2010,(1).

第2篇

学术界上有很多值得大家争议的问题,在经济学领域,这个最伟大的问题则属于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之间的争议。

争议的双方是凯恩斯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货币学、宏观经济学的建树影响甚大,他反对一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颠覆了以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学说的观点,提倡国家干预,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者是哈耶克。他所提倡的自由主义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他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他认为计划经济会导致政府集权,从而导致人民走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除了在经济学上有很大成就之外,在哲学、法学等多个领域也有很大的影响办。凯恩斯甚至说“哈耶克研究经济学也许是个错误”。

尽管凯恩斯和哈耶克相继去世,但并不意味着争议结束,一个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决斗还在继续。争议之所以能够长达一个世纪,是因为两者的实力相当。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让美国政府措手莫及,罗斯福总统采用了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从而让美国人民脱离苦海;到了上世纪40年代,战争年代,政府干预过多,集权主义下的社会主义导致人民走向奴役道路,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的警钟,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下凯恩斯主义受到了质疑,接着该自由主义登场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采用了哈耶克的经济政策,哈耶克的继承者将自由主义发扬光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哈耶克取得了最终胜利。

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大地上爆发,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受到质疑,凯恩斯主义卷土而来。凯恩斯主义并不仅在英国、美国,在中国,凯恩斯也有很大的市场,2008年中国政府决定投资4万亿人民币以刺激经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笑言“中国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最好学生”。

看来凯恩斯主义似乎是金融危机的救心丸,然而笔者并不这么认为。以中国房地产行业为例,中国政府试图调控房价的上涨幅度,但是每次调控都恰恰相反。

第3篇

关键词: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课题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项目,课题名称:秦皇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课题编号:20130626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6日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在有些高校的本科教学中,也作为一些人文类、理化类和工程类学科的选修课;这门课也是大部分高校经管类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宏观经济学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他研究的是整体的经济行为,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的或者是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关系到每个人,因为它影响到收入、工作前景和物价,因此了解宏观经济的如何运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来说。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宏观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已经确定的科学领域。虽然在许多问题上人们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比如长期经济增长的某些决定因素,但是有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比如经济波动的根源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传递人们已经获得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同时也指出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充分理解的领域。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准备应该有: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等等,但是很多高校开设宏观经济学是在大二上学期,或者是将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设置在同一学期开课,有的则将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安排在宏观经济学后面开课,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储备的不完善,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很难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尤其是增加了深入理解和分析的难度。所以,只有经过对一系列课程完整、系统的学习后,才能融会贯通地学习宏观经济学。

(二)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宏观经济学,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缺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虽然目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这部分内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书上往往涉及的很少,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本书里,也只有最后两章才有所涉及,学生会对因为找不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而感到困惑。所以,现行的初级宏观教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科阶段学生们的问题。

(三)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用处的质疑。除了学习体系上的不完善造成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学生们往往对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和困惑,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对于基本上还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抽象,难理理解,尤其是不能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如何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都会提出这门课的用处到底是什么,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用处到底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了发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将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讲解宏观经济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使晦涩的理论模型变得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偏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无论从色彩上还是动态的效果上,多媒体课件都有它的优势;相比而言,板书授课的优势是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绎推导和作图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所以,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既提高讲课效率又提高授课效果的很好的方式。而多媒体授课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性还在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就讲到的知识点展示网络上的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做到及时观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数据信息。

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即时性,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教师除了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经常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科研成果之外,对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学科也应当有深入研究,比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这些学科的部分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选择的多样化。现阶段,国内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陈旧、分析方法单一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受到教材的影响,学生很难接触到及时更新的理论和针对性更强的案例。

除了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知识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理论,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学生的教材或者是参考书目。比如,如果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选取英文版的比较新的教材,很多英文教材的优点在于,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充实、案例和习题新颖、贴切、印制精美等等,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当然,翻译版的也可以,问题是现在很多译文版有很多翻译或者书写上的错误,教师要仔细检查,并一一对学生指出。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英文版的教材的话,也要在参考书目中列举出足够量的原版宏观教材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另外,课堂上可以经常介绍一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和论文等,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当前的进步、争论和新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数据。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以外,应该让学生知道书上的每个定理、每个模型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数据。所以,对历史事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敏感都是学好经济学必要的素质。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内容而无法将其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不算是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所以,学会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和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告诉学生在哪里得到与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比如银行的网站,尤其是各国央行以及世界银行的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BEA),也可以具体到各个省市统计局的网站等等。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四)习题是宏观经济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题是引起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学习题内容很丰富,国内教材的习题偏重于计算,国外的教材偏重于案例和数据分析,各有各的侧重。如果教师能够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或者章节的同时选取恰当的习题和案例练习,学生会马上整理老师讲过的内容并重新审视学过的概念和公式,深入进去建立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方式,尤其是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案例分析,是锻炼学生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好机会,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在做题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创造和展示他们自己的观点,这种应用学过的理论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和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可以启发学生质疑探索,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强调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套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范式,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文安.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2012.7.

[2]李海明,翁卫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第4篇

让读者以最为轻松的方式进入经济学,让读者看到经济学家如何思考问题,这是讨论经济学问题的基础。

出于功利和实用主义的考虑,中国人不喜欢阅读严肃的学术文字,除非这样可以确保得到学分或者升值,这是现实悲哀的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年来所谓的“专家”声名狼藉,人们的注意力被那些哗众取宠的言论所吸引,却因此错过了对其后经济学的探究。刻薄点说,尽管在经济社会里人人都认为经济学知识有用,但是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得其门而入,也根本没有深入其中的能力。每次只是跟着媒体起哄,最后自己一无所得,老来一无所获。

从这里就能看出《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作者郭凯的可贵之处。他在哈佛主修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此前在自己博客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受到学界和青年读者的高度赞誉。而他并没有一头扎进象牙塔里从此隐匿不见,而是努力把繁杂的经济学知识用晓畅通俗的语言写出来,编纂一系列关于王二的小故事,让读者以最为轻松的方式进入经济学。这样做虽未必能够让所有读者都有所领悟,但起码能够让读者看到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一个问题,这是讨论经济问题的基础;虽未必能够让所有读者变成经济学专家,但起码能让他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大量的经济学家满足于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却不愿意低下头来做这样切实而细微的工作。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从春节买火车票开始谈分配问题,一直到最后从减肥谈欧洲债务,涉及房价、汇率、中国发展模式等等方面。在报章和网络上终年争吵不休的话题,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得到相应的解释。而且,郭凯把复杂的经济系统简化为王二这个个体,把经济问题还原为工资和就业、生产和分配、厂商和消费者等几种基本模式。每篇文章前半部都是一个以王二为主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深入展开,讲解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这样就完全避免了现实中各种纠结的细节,使得经济学的脉络清晰呈现出来。许多争议性的话题,郭凯未必能够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可以让你看到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争议维系了那么久。

经济学不是灵丹妙药,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不能解决经济领域内的许多问题。所以,与其说《王二的经济学故事》是一本经济学难题答案,倒不如说是一本理性经济人思考指南,可以带你进入一个更为理性的世界。而我们更应该感谢作者的一片悲心,正是这本写给大众的小书,使得他和书斋里冷冰冰的学者有了最大的区别。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面对痛苦,我们该怎样存活?俞敏洪说:“我深刻地意识到什么也不做的痛苦比任何其他痛苦更加深刻,所以我一定要做事,做事的标准就是必须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以最大的努力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所以,他没有蹉跎岁月,几经周转,几经磨难,创造了“新东方”的奇迹。

第5篇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第一次将诺奖授给对实验经济学有突出贡献的人,早在1988年就有先例(间接地),当年诺奖得主阿莱斯就做过大量验证期望效用假说的实验研究;这次直接授奖,不仅肯定了实验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领域的地位,且对其今后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1987年,我在美国读书,选修实验经济学大师之一、现任教于哈佛大学的罗斯(roth)教授的课,当年36岁的罗斯风华正茂,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令我印象深刻,使我对实验经济学有初步了解,并涉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1995年,罗斯与我的另一位老师合编《实验经济学手册》,以史密斯的体系为主线,囊括实验经济学的前沿成果,是迄今最权威的专著。

实验经济学发展史实验经济学的目的,是想通过设计或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无人知晓第一个经济实验始于何年,但可以肯定,自1930年代始,经济实验便不断运用,且方法论逐渐完善和发展,最终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活跃分支。

大体说,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30~1950年代,共有三大标志性的经济实验类别。第一类是为验证个人选择理论所设计的实验,力图通过实验手段,了解影响个人效用偏好的因素和规律。第二类属于检验博弈论假设的实验,这类实验的研究范畴很广,涉及信誉效应、公用品抉择、议价过程等。第三类是产业组织方面的实验,主要特征是构建虚拟市场和组织形式,在不同的信息和市场条件下,研究人的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1960年代至今,这期间实验经济学飞速发展,设计和构思不断创新,方法和工具日趋完善,结论和证据层出不穷,很多证据与经济学常识南辕北辙,向传统经济理论(像金融学中的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挑战。

主流经济学家从最早拒绝实验经济学,到有选择性地接受一些实验证据,这表现为实验经济学论文数量的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各类领先期刊共发表了150多篇实验经济学的文章。其特征是,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类别繁多的实验课题、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已初步建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实验经济学体系仍有不少问题,某些方法颇具争议性,受到许多反对者毫不留情的批评。

实验经济学目的与方法史密斯1982年的开拓性论文,统一了此前许多经济实验所采用的个别方法,界定了经济实验应遵循的步骤,建立了一套标准的研究设计和分析系统。他认为,每一个实验都应由三大元素组成:环境、体系和行为。环境给定了每位参加者的偏好、初始的货品禀赋和现有的技术水平,而体系则界定了实验术语和游戏规则。环境和体系乃可控制变量,他们会影响最终所观察到的行为。但要在实验中控制环境和体系变量,须满足一些先决条件,史密斯总结为五个:

第一,非饱和性,指人们对商品或金钱的欲望永无止境,“多多益善”,即常言所说“多比少好、少比无好”;

第二,突出性,指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其行为和策略,清晰透明、勿庸置疑;

第三,支配性,指实验结果应尽量客观,不被参与者的主观成本或效益所左右;

第四,隐私性,指每位参与者只被告知他本人的回报程序,对他人一无所知,以避免互相影响、操纵结果;

第五,平行性,指实验得出的结论在非实验室的现实世界中和在同样环境下也成立。

实验经济学家认为,尽管上述特征有异于其他传统经济学分析,但这种用简约的微观经济过程模拟外面的大千世界、在实验室中培植“温苗”之举,仍不失为一种权宜好计。言外之意,勿庸置疑实验的平行性,其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验经济学的局限实验经济学家认为,只要认真对待和仔细设计实验程序,控制变量的问题不难解决。原因是,只要设计得当,支配性和隐私性可隔离实验中的微观经济实体,使其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即实验环境和体系设计愈精细、愈苛刻,实验结论便愈准确。惟有如此,实验室所得的结论方可用于现实世界。

殊不知事实并非如此。按精细原则构建的实验反而可能事与愿违,即实验环境和体系设计愈精细,平行性成立的可能性就愈小。即是说,苛刻的实验室条件会偏离真实世界,其结论无普遍性和实用性也就不足为奇了。批评者认为,这是实验经济学最严重的缺陷,其原本目的是通过实验来指导实践,但无法重复实验。而支持者却认为,上述指责言过其实,举例拍卖和投资心理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准确,实验的具体设计乃技术问题,并非致命的方法问题。

社会科学的实验并没有自然科学的实验那样成功,经济学家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社会系统(含经济系统)的内部独立性较低,其中各个参与者及环境和体系的结构都

第6篇

【关键词】统计观点 计量经济学 “决定论”观点萨缪尔森说“二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但大多数学经济的人认为计量经济学难学,它是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学习的意义何在?本文试从计量经济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叙述其魅力所在。

一、两种世界观

1.“决定论”的观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本质上是什么样的呢?在怎样运转?是有序的、有规律的,还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这种运转能否为我们的智慧所认识?牛顿、爱因斯坦等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按照某种秩序规则运行的,并用自己的理论为之做出了证明。自然科学家们关于宇宙的这种信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家们,其中也包括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有序世界的观点应用到人类社会里,认为是人的自利动机维持着一个“和谐的经济系统”。这种认为人类经济社会本身能“完美和谐”运转的信念直接导致了大家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效果的质疑,让人们认为政府的人为干预只会使市场混乱,使其本身的机制失效。

2.统计观点

消费函数c=a+by,其中a是自发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b是边际消费倾向。这个函数说明,居民的消费量将精确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但是,这种关于居民消费的断言在现实中毫无疑问会被质疑,居民的消费量是不确定的,受很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比如自制力、心情等,有着一定的概率分布。前者(变量之间是确定性关系)是“决定论”的观点,后者(变量之间是不确定性关系)是统计观点,正是这种观点,打破了原来思想家们头脑中的有序结构。

二、两种观点的矛盾统一

让人迷惑的是,当我们在利用统计方法的时候,却得出了一些几乎完全可靠的定律。统计总体越是偶然、紊乱,就越能更好地表现出统计规律和必然性。比如,我们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发现,如果样本足够大,成绩分布将会呈现正态分布,且人数越多,成绩就越呈现标准正态分布。某些看起来无迹可寻的东西,似乎又都可以找到规律―某种稳定的关系。那么,决定论和统计观点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差别仅在于,统计观点认为不存在绝对的定律,任何所谓的定律其实都是有着某种概率的“可能的”情形,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定无疑的。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只不过以不同的概率。

但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并非就无法认识,我们能够在“决定论”和“统计观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那就是: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定律,这些定律是对某些事情本质的一种最好近似。或者说,这个世界会从无序走向某种程度上的有序。而经济领域的统计定律的发现,就是计量经济学的任务了。

三、计量经济学的任务

计量经济学就是为了在这个随机的世界中探讨统计性规律。因为只要得到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识这个世界,虽然这种认识不会是完全的。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永远是不会完全的,而只能根据部分“样本”来推断这个世界的整体状况。由样本对整体进行推断正是计量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回归分析技术帮助我们进行这样的推断。

1.回归与相关

“回归”一词最早来源于生物学。英国生物统计学家高尔顿,根据1078对父子身高的散布图发现,虽然身材高的父母比身材矮的父母倾向于有高的孩子,但就平均而言,身材高大的其子要比其自身矮些,身材矮小的其子要比其自身高些,这种遗传上身高趋于一般、“退化到平庸”的现象,高尔顿称作回归。

现代意义上的回归是指一个解释变量与对应的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在统计学中,回归和相关是两个极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回归分析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解释与被解释之分,而在相关分析中的变量地位相等且都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中的解释变量可以是非随机变量。

2.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分歧

统计资料表明,订牛奶人的死亡率高于不订牛奶人的死亡率。这是否意味着牛奶对身体有害呢?不是,只是由于订牛奶的人大多是老弱病残者,老弱病残才是死亡率高的原因。再比如,这也经常被用来反驳统计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的情况可能和这个国家一个时期的太阳黑子出现的情况存在一种相关关系,但是这种相关关系同样不能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导。

在这个问题的区分上,就是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之间的分歧了。计量经济学讨论的是回归关系,是试图根据某些变量来估计另一个变量。这种估计依赖于两个量之间存在的理论上的联系。而相关关系则充斥着统计学的各个方面,毕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计量经济学用数据说话

认识世界的本质要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有两种分析方式:一种是对现象直接进行操作。便捷简单,但是对天赋的要求非常高。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出的结论可能广受争议。另一种方式则是对现象的属性――数据来进行操作。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用的是这种方法。因为是用数据说话,可能争议较少。但是对数据的质量的要求很高。不过,数据的质量可以通过统计手段和统计工具的完善加以解决。

四、计量经济学的智慧与我们的人生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时段会遇到什么,未来似乎是随机的、紊乱的、偶然的和无序的。但这种无序和紊乱最终会走向有序。用计量经济学的说法,我们会从这些紊乱偶然的样本中得到一个回归方程――我们的人生轨迹。虽然对这个轨迹的认识只可能是后验的,我们不可能在这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之前就得出一个回归轨迹作为我们人生的预测,但这种观念启示我们:不必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耿耿于怀,不必抱怨似乎不公的待遇。老子早有劝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生的轨迹在某些年里需要紊乱和无序,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思想,越是紊乱和无序的样本,就越容易得出稳定的统计定律――一条稳定的人生轨迹。人物传记里的人生大多起起伏伏,他们可能做过记者,参过军,当过演员,看起来和其最终的路径有很大的背离,可是这些背离最终回归到这条路径上,甚至可以说是这些背离的经历为为他们最终的那条路打下了基础。也许正是每个阶段的紊乱和无序最终造成了他们稳定的人生轨迹。

一条稳定的人生轨迹,依照计量经济学的理念,要求样本――我们的人生经历足够大。因此,我们要主动追求人生,要勇于尝试,要勤于行动,因为,主动追求、付出行动才会有发现有惊喜有奇遇。消极和封闭的人生态度不利于扩大自己的人生经历样本,样本不具有变异性,就难以得出好的回归方程。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7篇

(一)学科流派众多,学生难于区分差别。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英国的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持有不同观点的学派。例如,以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1887-1975)、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15-)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以琼•罗宾逊(JoanV.Robinson1903-1983)、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Koldor1908-1986)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罗伯特•韦内•克洛委尔(R•W•Clower,1926-)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7.31—2006.11.16)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等。正是因为这种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状况,经济学才得以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得以紧密结合,关于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教育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很难理清思路去辨别哪种理论是主导的,这就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和对理论体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多样,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与其他经管类课程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它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等。实际上,该门学科大体上分成三种层次: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高级微宏观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说明就越多,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多产生在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领域。这对首次接触到经济学的高校学生同样是个考验,因为同学们在从前的学习中已经习惯文和理的区别,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大的挑战,一旦对数理模型失去信心,经济学是学不好的。

(三)理论体系庞杂,初学者难于分清脉络。西方经济学涉及到微宏观两个大的门类,而两个主要门类之下有划分成诸多的章节,实际上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知识,比如: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需求理论、生产者理论、效用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包括了宏观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理论等。如此多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在一次的教学周期内掌握,融会贯通,分清知识脉络,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

(四)知识体系更新迅速,教师难于及时调整。由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要求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相比其他学科更新较快。国外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几乎每一两年就要再版,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已经发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学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经济学》著作,被称作“最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已经发行了第五版,几乎两年就会改换版本。这种版式的调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断更新和理论知识的改动与补充。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新理论的补充及案例的调整。由于西方经济学的诸多特点,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地教学模式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味的板书和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几点改革建议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水平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根本。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的质量和高度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去读透该门学科的经典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就业、货币、信息通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要与时俱进地阅读权威期刊的论文,掌握国内外的经济动向;要通过观察和调研,更多地去研究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理论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讲课时才会厚积薄发、行云流水,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而这些方法的使用要和课堂的讲授内容相结合,随时随地调动学生的兴奋点。首先,经济学的经典教材都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在大量运用案例的同时,有效地把经济学理论传输给学生是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作为任课教师,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在现实基础上了解掌握理论。例如生产者理论中可以用一个大公司———通用汽车的案例贯穿始终;国内生产总值的讲解可以采用上年度本国的实际数据作为案例;基尼系数可以用我国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比较的真实数据作为重点讲解。其次,互动式教学法是适合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随时随地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及时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作为大学教师,保持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的关键所在。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具有争议或属于某个流派的,这也正是该门课程的魅力所在,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与见解,老师如能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无疑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实现了教学目的。再次,在经济学课堂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是为了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有优势把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

(三)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情况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是研究商品价格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这对于未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如果进行相应的分组,让学生以营销部经理的身份去考虑如何进行合理定价从而使公司利润最大化,学生就会在仔细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开动脑筋,结合实际去拟定价格,在此基础之上再让每组学生选代表到讲台上阐述本组的定价策略,同学们相互探讨利与弊,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论文样式的报告。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不仅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而且对理论知识也不再生疏,从而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奥肯定律是阐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呈反方向变动,即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失业率越低,通胀率越高。在我国当前的状况下,经济发展迅速,物价水平趋高,有通胀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我国失业率也居高不下。这样就产生了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何去更好地解释奥肯定律在当前中国出现的“悖论”。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去学习理论知识,不仅掌握了经典理论,也了解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找到问题的根源的创新与钻研能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最缺少的一种素质。

(四)数理模型的双重讲解是解决教学难点的良好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数理模型非常的常见,随着学习的深入几乎每一个经济理论都会有相应的模型和公式。教师在上课时应把每一个模型理解清楚,讲解清楚,再用现实的情况加以深入浅出的点拨。例如,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是一个教学难点。三条曲线的形状、交点、拐点等都是有明确定位的。首先,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告知学生三条曲线的画法及彼此的关系;其次,讲解完之后要学生到黑板前板书,检验掌握程度;最后以身边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为何三条线是这样的关系。以班级某门课程的期末成绩为例:总产量就是班级的总分;平均产量就是平均分;边际产量就是新插班学生的得分。“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呈上升状态”可以解释为:只要刚到班上的同学分数低于现在平均分,对于全班的平均分都是向下的拉动作用,反之亦然。当然,这一例子不见得恰当,但通过这样例子的讲解,几乎所有同学都会理解老师所要阐述的内容,再去理解模型就非常的简单了。

(五)课堂讨论、社会调研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的时代,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为了很好的讲授一门课程,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显得异常重要。理论来源于实践,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去检验自己,是师生双赢的策略。所以,任课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让他们走进现实社会去感受经济学理论的魅力。例如,研究商品的促销手段,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逛商场,不买东西,只观察商家的定价变化和所谓的“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这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偏好、收入、预期、替代商品价格中的哪一个影响因素。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专业的知识,加深了印象,甚至对学生在今后商品交易中也可以很清楚的分析自己的利害得失,从而进行最佳的选择。

第8篇

20世纪下半叶,恐怕没人比保罗・塞缪尔森更能代表主流经济学了。作为最成功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的作者,保罗・萨缪尔森被公认为经济学理论“权威”的化身绝非毫无根据,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件与之有关的正确的事和错误的事都会让他受到褒奖和批判。

萨缪尔森最著名的论述《经济分析基础》是帮助新古典经济学复苏,并且开启数理经济学时代的伟大著作之一。萨缪尔森是二战之后让帕累托最优在微观经济学中重新受到重视,并且使新凯恩斯合成出现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倡导者之一。

20世纪30年代,这位哈佛大学的天才青年师从熊彼特与列昂捷夫,他对经济学理论的领悟水平令人赞叹。(据说有过这样一个趣事,萨缪尔森的论文答辩结束时,熊彼特转身问列昂捷夫:“我说,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保罗・萨缪尔森后来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并且在那里创建了以他为核心的、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系。没过多久,索洛加入了他的队伍,他们共同撰写过著作并且成为挚友。作为经济学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萨缪尔森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实在太多,难以尽述。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基础》中运用的标志性经济理论方法似乎遵循了两条原则,也可以说这两条原则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对于任何经济问题,(1)减少变量,仅保持最简单的经济关系;(2)如果可能,把它重新写为约束优化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他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以及他对效用衡量与可积分性的研究为德布鲁、乔治斯库一罗根和宇泽宏文后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还通过他的“对应原理”引入了相对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并将这一方法成功运用于他对整体均衡的动态稳定性研究。此外,他发展了现在被称为“博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的概念。萨缪尔森的另一个同样著名的成是把“公共财物”的概念融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萨缪尔森对于生产论的现论的建立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在《经济分析基础》中提出了信封定理,对成本功能作了全面总结。他还对技术进步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产生了一些争议,但是他对资本理论的研究也很有名。他论证了第一个著名的“非替代”定理,并在他与索洛共同撰写的著名论文中开创了对动态列昂捷夫系统的分析。1958年,他在与罗布特・多夫曼和罗伯特・索洛合著的关于线性规划的作品中重新阐述了这部分内容,该书也向我们清楚介绍了关于冯・诺依曼线性系统的“收费”猜想。在剑桥资本辩论中,萨缪尔森是琼・罗宾逊的主要对手――他在介绍了生产的作用后,(礼貌地)缓和了语气。

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他提出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在不受勒纳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并(最终)解决了与年深日久的、与贸易和资本流动概念有关的“转换问题”,以及转型问题和其他古典经济学中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宏观动态模型与他的菲利普斯曲线一样著名。他的另一个卓越的成就是推广了阿莱斯的“迭代”模型,后来许多宏观经济和货币理论经常使用该模型。在许多情况下,他关于投机价格的研究准确地预见了金融理论中的高效市场假说。另外,他关于多样化和“终身投资组合”的研究也非常著名。

由于保罗・萨缪尔森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诸多贡献,他在1970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9篇

在《经济解释》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的读者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的老夫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一样重复罗嗦地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而对它的准确定义按我个人的理解,它应该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既然是经济学的散文集,那么它应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

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着这样的经济学脉络来为他的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然而,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也确实是十分钦佩地。因而,我认为《经济解释》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科学的方法论———

虽然《经济解释》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但张先生开篇仍不忘按传统的模式那样,首先介绍“方法论”,所以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在《经济解释》的全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现在他正努力向他的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

在“科学的方法”这一章一开始,张先生就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

“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正如R.Keel所说,“没有任何理论在手,什么辩论也胜不了”。而对套套逻辑而言,我们有时对其加以一定的约束条件,它还是可以对我们大为有用的。张先生在这所举的例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是货币理论,他认为“币量理论被高手搞得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归根究底,还是源于一个套套逻辑的概念。”

张先生是十分强调理论的解释作用的,他甚至认为“解释力重于斟酌对错”,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具有解释力作用的理论将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张先生更认同“可能被事实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不可能被事实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这样的理论是不可以被事实验证。

由此可见,张先生确是一个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且极具科学精神的人,但《经济解释》中的解释之五——“套套逻辑外的不错理论”中的一些内容却又无法让我们认同这一点。在文中,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人偏见,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竟一时让张先生放弃了他一贯所坚持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张先生认为“最有名的模糊不清的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因为“马克思的理论从来没有人试用事实加以验证。”张先生在此的论证是毫无逻辑可言的,我们怎能说一个暂未被事实证实理论就是模糊不清的和毫无意义的呢?倘若我们用张先生自己的观点来反驳他则可说,事实了他的理论,因为事实却是任何理论从它的诞生到它得到事实的验证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谁能准确的说出这个过程是一天,是一年,还是一百年,更或是一千年呢?而张先生现在只不过等了一百多年,他就不愿再等下去了。其实在当根本的意识形态不同时,即使《资本论》是刚才发表的张先生同样也是会这么说的。另外当张先生谈到剩余价值时,他这样说道,“「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一些学者说是租值,一些说是利息,一些说是利润,另有一些说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说来说去都不清楚。”真没想到,像张先生这样的大师竟也会像一个小孩一样为了一块糖果就同大人们撒起娇来了。他幼稚得竟然忘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在冬天我们穿棉袄,在夏天我们穿汗衫,可无论我们穿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们是同一个人的本质。

不过,如果我们避开张先生的个人偏见,“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对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张先生在文中指出的一样,“本书是为中国人而写的,我认为,科学方法论对中国人比对其他好些民族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人始终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民族,他们似乎更容易成为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就连张先生自己在谈论马克思时也不免感情用事。现在看来也许只有当感性与理性兼有才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而科学的精神对我们这样一个更注重感性的民族而言又是何等的重要啊。

经济学的灵魂———

如果要谈西方的经济学,那我们不得不从“自私说起”。当然,现代西方经济学已开始了对人们“无私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研究,这是后话,而且张先生也并不太认同。他更相信交易的作用,按张先生的说法交易是可以做到互利的,这样更符合“自私前提”。而这里的“自私前提”实际上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定之一,即“理性的经济人”假定。“自私”在这里只不过是通俗的说法,也许是为了便于理解,张先生在文中一直沿用“自私”的说法,而未用“理性的经济人”的提法。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张先生仍然坚持认为“自私”是人类的本质,也许哲学家们并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但传统的经济学离开了“自私”前提的确是寸不难行的。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经济学应该避开哲学上人类本质的讨论,而使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较为合理。

第10篇

[关键词] 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技术冲击

一、引 言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ydland和Prescott创建了真实商业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过去25年间,其主要结论是技术冲击(Technology Shocks)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主体对经济情况变化的最优反应,政府不应该执行熨平经济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而应该着力于经济长期发展、对经济有长期效应的政策。近年来,国内学者在RBC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陈昆亭和龚六堂(2004) 在基本RBC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考虑内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形成。黄赜琳(2005)构建三部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考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财政政策的效应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讲,RBC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更是成为了宏观经济学家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框架。

二、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在经济中生活着大量的同质消费者,每期他们拥有1单位时间,并可以将时间分配成劳动(Work)和休闲(Leisure)两部分,拥有K0单位生产性资本,其折旧率为0<δ<1。中央计划者(Central Planner)通过选择{Ct,Nt,Kt}∞t=0来最大化:

max E0βtU(Ct,1-Nt):(1)

s.t. Ct+Kt+1≤F(Kt,Nt,At)+(1-δ)Kt : (2)

其中,Ct是消费,Nt是劳动时间,Kt是资本,At表示技术,假设技术外生,服从一定的分布,经典设定为1nAt=ρ1nAt-1+εt,εt~N(0,σ2)即1nAt服从一阶自回归(AR(1)),εt为对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冲击。其中ρ表示技术冲击的持续性。

通过中央计划者问题,得到关于Ct,Nt,Kt,的三个一阶条件(First Order Conditions):

UC(Ct,1-Nt)=λt3: (3)

UN(Ct,1-N)=λtFn(Kt,Nt,At): (4)

λt=βEtλt+1(FK(Kt+1,Nt+1,At+1)+1-δ): (5)

(2),(3),(4)和(5)共同组成了均衡系统(Equilibrium System),通过解这一均衡系统就可以解出{Ct,Nt,Kt}∞t=0的动态最优路径。由于此均衡系统为非线性系统,无法求出解析解(Analytical Solution),经济学家通过参数校准后的均衡系统在稳态点进行一阶线性展开(Log Linearization),并将均衡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模拟(Numerical Simulation),以得到具体的均衡路径。

通过观察上述RBC模型,我们发现,其模型设置是如此简单,没有政府(转移支付、国债、税收),没有货币(价格、通货膨胀率),没有金融部门(Financial Sector),没有外国部门(进出口、汇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经济(Model Economy),其对真实经济却有着惊人的吻合。

从图1和图2两张图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用美国数据校准后的标准RBC模型从矩(Moment)角度相当好地(相对如此简单的模型设置和如此复杂的美国经济而言)拟合了现实经济。

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是标准新古典增长模型(Standard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研究经济波动的模型最初是增长模型中借鉴过来,一般而言,波动和增长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也主要是为经济波动研究所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一系列技术工具,为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波动提供一块共同的实验地。在基本的模型框架内,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经济原理、数据来修改局部的模型设置,然后进行数值模拟,与现实经济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此种修改设置是否有效地提高了模型对经济的解释力度。可以说,其分析框架为宏观经济学所做的贡献,不亚于凯恩斯主义者的IS-LM分析框架。

四、总结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并且这一框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逐渐成为主流研究框架。RBC及理论,尽管其无法解释部分典型经济事实,其认为技术冲击是驱动经济周期的最重要的波动源也存在很大争议,但是其提供均衡分析框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不亚于凯恩斯主义者的IS-LM模型。可以说,不掌握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及一系列技术工具,已经很难研究现代宏观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陈昆亭 龚六堂 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世界经济,2004第4期

[2]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5第6期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36-02

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全面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其实只是人类经济学的一种,它并不能完全概括人类经济的全部实践,不是指导经济的唯一真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大大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而言,其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经济的健康运行只能依靠中国本土的经济理论。这给中国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国民经济学人才已成当今高校的迫切任务。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以重新构建科学可行的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1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使经济活动的领域、形式不断拓展,因而对高层次经济方面人才的需求倍增。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因为拥有宏观视野和较宽的知识面而受到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具体的经济实体的欢迎,这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这一奇迹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而加快经济理论的创新,构建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以之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培养与中国经济实践活动相匹配的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重要性,相关的学科体系的改革正在进行,而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实际经济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强劲需求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各高校也开始加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1.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中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供给不足,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当前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在1998年正式成为官方认定的高校研究生专业,其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原有的以计划经济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教育成为边缘的学科,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的高校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层次的国民经济学专业的设置都很少,由此造成了国民经济学人才供给的短缺。二是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不清晰。尽管国民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经济学科,但是它与其他经济学科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问题并没有梳理清楚,形成了与其它学科分工不明确的尴尬局面,例如,是否应将财政学和金融学划归于国民经济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目前,虽然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对于这个专业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不同,因而各取所需。国民经济学专业好像变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真正具有国民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教师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国民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多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全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点有50多个,而拥有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在全国只有9所,专业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严重脱节。专业基础教育的薄弱,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生源得到保障。许多报考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薄弱的学科基础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补充基础理论和知识,因而大多无暇顾及科研活动的开展。而且,即使参与科研活动,也难以有所建树。

2.2 培养模式陈旧,团队建设不足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基本上仍沿袭80年代初的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培养模式。这种传统模式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团队,缺乏集体智慧的碰撞使学生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取,视野的拓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成为空谈。由此必须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加强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利用集体智慧提高整个团队的理论创新和应用能力,优化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环境。

2.3 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求。首先,由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定位不清晰,缺乏对学科核心课程的统一认识,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并且很多情况下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而进行课程设置。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病中的应用性学科,强调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和前瞻性。过多迎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而设置课程、不注重学生核心理论基础的积淀,使培养出来的人材很难对复杂的宏观经济情势做出正确的及时的判断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对策。其次,学分要求太多。我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学分要求太多,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而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科研活动。再次,软件实验室建设不力,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当前市场对国民经济学硕士毕业生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如政府部门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的政策研究人员,实体部门则需要动手能力强的操作人员。实验课程设置不足使学生们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动手能力的缺乏是毕业生无法满足实体经济部门的具体岗位的要求。

3 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3.1 构建基础教育,加强生源建设

为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解决其生源质量不高问题。为此,拥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高校应及时拓展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提供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生源,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专注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创新性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3.2 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国民经济学的宏观性、综合性和对策性要求集体智慧的集聚。由此,改变传统的“单人指导”体制为“团队指导”体制,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建设特长优势互补、专业知识强强联合的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各位导师在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前沿性思想、理论成就及实践经验,拓展学生们的研究视野,专业知识、发散性思维,为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具有科学性的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基础理论功底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及时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专业基础的厚薄对国民经济学研究生们分为不同的培养类型(研究型和专业型)并据此设置不同的学制和课程体系。例如,研究型研究生的学制可以设定为三年,课程设置注重创新性学术研究;专业型研究生学制可以设定为2年,课程设置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又可以满足实体部门的人才需求。

3.4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

为提高研究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水平,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研讨会,例如,每周一次,这在很多高校已经有所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将研究生讨论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打破导师界限、年级界限和专业界限,由多位导师组成了研究生指导团队,共同公开组织定期研究生研讨会。通过专题讲座和研讨,可以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营造启迪智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研究氛围。

3.5 采取多元化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要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可以加强软件实验室建设,开展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强同经济实体或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支持研究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使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另外要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参与课题申请或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特长和才能,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德海.新时期经济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1).

第12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证伪主义;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交叉学科

1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历史溯源

在欧美国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研究者一些相关的、少量的体育经济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球员工资、转会)、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体育场馆)、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职业体育市场竞争)的研究[1]。1956年6月,美国学者罗滕伯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棒球运动员的劳务市场》,被当今学者认为是开创体育经济学研究先河的文章[2]6。之后,有学者认为罗滕伯格在此篇论文中勾画了职业体育联盟的11个经济特征,其中“不变性原理和消费者偏好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假设”,被后人视为职业体育经济学分析的奠基石[2]6。1971年6月,英国学者斯隆发表的《职业足球的经济学:足球俱乐部追求效用最大化》,被认为是开创欧洲和北美职业体育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先河的文章。文中提到:“斯隆基于英国足球实践指出,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以获胜最大化为发展目标,而不是美国学者主张的利润最大化”[2]6。德国早期有关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论文集中于体育观赏活动的分析,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被应用到体育观赏活动的研究中。在德国,体育由体育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管理,但这一组织类型长期没有受到经济学界的认可与重视。加之经济学家在当时的体育学研究领域未获得认可,体育学长期受到非经济学科的影响,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趁机进入该研究领域。多曼认为,非经济学研究者极少使用经济学中已建立的规范标准来对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最初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由于在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之间摇摆不定和不重视核心的经济学概念而饱受诟病。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体育经济学在概念生成中缺少准确性。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经济学》标志着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启蒙与发展。1991年,在我国体育经济学被正式列为一门学科,当时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局限在政治经济学范畴,缺乏西方经济学和现代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支撑和指导[1]。在对体育经济现象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既与经济学发展有明显的衔接,也存在断层。针对企业管理问题的学术讨论促进了一种管理学视角的建立,这一视角超越纯经济学领域而为行为学相关学科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在以经济学为导向的企业经济学向系统的管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解答的问题:管理学到底是一种用科学方法进行解释的科学,还是一种纯艺术性科学。企业经济学是一种能够引导不同学科进行融合的学科。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一方面受经济学传统路线的影响,它将体育经济学定位于“经济学下的纯子集”,其中经验目标仅限于体育中真实存在的行为体。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并没有明显参照经济学进行构建,同时也不是一种与管理学相同的学术体系。布罗伊尔和蒂尔将体育管理学称为一种由体育经济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法学和体育社会学构建的科学。纽弗与比勒的研究虽然没有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区分开来,却突出强调了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与体育法学是体育管理学重要的相关学科,且与体育经济学有藕断丝连的关系。“体育经济学与管理学作为学科的独立性是显然的,但是作为应用研究性的学科,二者的融合是一种趋势”[1]。综上,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路线可分为经济学与非经济学2条传统路线。经济学传统路线明显局限于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构建学科理论,而非经济学传统路线则运用不同交叉学科的观点来研究体育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这种非经济学研究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不受各类理论数量和性质的限制,进而生成一系列学术理论性问题。

2体育经济学概念争议

海涅曼在其早期研究中认为,体育经济学就是对那些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体育的恰当归纳。之后,蒂姆建议将体育经济学用来指代人们所参与体育行为中的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则指特殊的企业经济学原理。霍希一方面区分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另一方面又将其与体育经济进行区别。霍希认为,体育经济学指的是扩展的、与问题相关的概念,它与一种有限的、与学科相关的概念相对立;将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体育领域,也就是体育经济;关于体育乃至所有体育中的经济学问题,它首先依赖经济学理论,也需要社会学或心理学、组织学原理来解释,因此,这类科学在国际上称之为体育管理学。与霍希的“体育经济”概念意义相同,多曼使用的是“体育经济学”这一概念,他认为体育经济学是将企业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理论机制应用到体育的各个领域中。相反,弗里克和瓦格拉主张使用“体育经济学”名称来表示“经济学中的子学科”。我国学者苏义民认为:“从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来看,体育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体育经济学也可称作一门部门经济学;体育已成为一个产业,体育经济学同时也是一门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3]丛湖平、郑芳则指出:“体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体育经济学不是简单地研究体育或经济,也不是某个运动项目的经济学研究,而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体育资源实现价值的各种规律的学科”[2]9。此外,哈格将体育经济学看作为经济学中的应用型子学科和体育学中的理论场域,用来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格鲁普认为体育经济学是体育学的分支领域;体育商业化的加强,体育市场和体育经济体的出现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的发展。普廷格尔将体育经济学看作体育学新出现的分支学科,以及连接体育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纽带,如今他强调经济学原理对体育的适用性,并将体育经济学定位于体育学新的分支领域。按照尼区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建议,体育经济学是体育中的经济学和体育的经济学。前者关注体育研究领域之外的普遍性现象,同时这些现象具有经济学意义,而后者是对体育进行经济学解释,以全面重建一个独有的领域。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思考

科学理论是一种元理论框架,用以解释那些规范性理论是如何形成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最具影响力的3大科学理论概念框架。依此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科学理论思考。

3.1归入证伪主义的思考

证伪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创立的理论。他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4]24。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的本质在于猜测,而最终无一幸免地要被证伪,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4]25。在证伪主义中,由于错误的结论能够回溯到至少一个前提中,而且通过不断证伪来一系列错误,这样可以实现科学理论对事实和假设的要求[5]。尽管将研究的不同传统路线归入科学理论,并不能对目标研究领域进行命名,但却能提出一些符合事实和假设要求的陈述。当前经济学传统路线也描述体育领域内的独特现象,基于已有的经济学理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证伪过程中,确定了体育现象中经济学陈述的适用范围,同时这些陈述也经历了证伪的过程。借助体育这一客体对经济学陈述进行证伪将会验证或否定这些陈述。如果人们不去讨论到底何时进行证伪,所进行证伪的到底是哪些组成部分,那么,这种通过体育现象对经济学陈述的证伪只不过意味着,一种证实的经济学陈述的使用范围并不能对某一种体育现象起作用。某些不经意的修改调整能够针对这种体育现象生成新的陈述,而这类陈述必须重新进行证伪,并在证实的情况下延伸到其他研究领域进行验证。用体育领域的现象对经济学陈述进行证伪,对其进行特别调整时,可能存在与目前陈述系统的不协调。这些矛盾至少限制了适用范围,并最终抛弃原有的理论而选择另一种替论。如果某种被证实的经济学陈述无法在体育研究领域中得到实证验证,人们可以将这种相关现象称作研究领域的特殊性。针对体育领域进行的学科性科学证伪被归到“体育经济学”或“体育管理学”,它重点对内容进行说明,但仍停留在上位学科的认知层面。对于体育经济学来说,若将每一学科陈述相关联(其中某一学科陈述必须源自经济学陈述系统)并能够被证伪的话,之后体育经济学就能形成一种知识增长。证伪主义并不能判断一种学科性或者超学科性的方法是否能够更好地符合研究目标。其仅能够在陈述的复杂性上进行对比。那些着重论述经验事实的陈述体系,揭示了很大一部分实证性内容,却很少能避免被证伪的结局。基本陈述的复杂性随着其关联性的增加而强化,因此,一种学科基本陈述H1与另一种基本陈述H2(它与H1具有关联性且由来自其他学科陈述H3组成,即H2=H1+H3)相比显得更简化。从学科认识兴趣(H3的来源)的基本立场来看,H1也不具有复杂性,因为它无法对H3进行证伪,同时H3也不能对认知对象进行补充性描述。与H1、H3其中之一或两者相加比较来看,H2更有可能进行实证性解释和预测。基础陈述的关联性是一种研究策略的定量问题。对极其复杂陈述的验证会缩小陈述体系的适用范围,而这些陈述体系能够非常准确地描述它们所研究的现实状况;然而,对简单陈述的验证会形成普适性陈述,这类陈述经常会有很大的适用范围,因此,体育经济学及体育中经济学的科学传统路线存在一定风险,总结的陈述并不能生成可供相关专家使用的知识,由于自身的非学科导向能更明显地促进不同描述体系的延伸,最终形成带有具体适用范围的理论体系。在证伪主义的前提下对体育经济学进行学科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些被证实的,但在体育研究领域无法进行实证检验的经济学观点可以充当体育的特殊性;作为决定性组成部分,体育经济学体现了学科陈述的理论融合程度,并如同作为整体的体育学一样在进一步提升融合度时面临难题。

3.2归入范式理论的思考

范式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6]。范式是库恩科学方法论的核心。“这一概念一方面对社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方法论等进行总的概括,另一方面也表示总体中的某一成分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这一过程作为模范典型能够替代常规科学对一般性问题的解释规则”。在解决一些学术圈内专家共同面对的问题时,这种科学方法论的各种范式更加有效。科学的进步依赖于专家所达成的一致,即将一种范式作为他们研究工作的基础,而非通过证实或证伪。相互竞争的范式借助它们的预言、知识、地位和声誉来获取科学界的拥护,然而这些范式原则上是不能进行相互比较的。范式并不是以某种理论存在为先导。经济学的核心范式在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用来解释宏观经济学现象的结论”。弗里克在讨论体育经济学中体制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协议成本、交易成本理论、贸易和博弈论的意义时,运用了核心经济学范式的内容。同样,多曼在定位体育经济学中经验和认知目标时,也使用了相同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断定体育经济学的经济学传统路线是否采用了与经济学常规理论相对的其他范式;因此,经济学传统路线也被理解为经济学常规科学的组成部分,而且常规科学的认知界限也无法确定。但针对国民经济学理论展开的方法论之争,以及对金融市场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进行的抨击,表明了常规科学的局限性。目前,还无法确定体育经济学的经济传统路线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然而,对于体育经济学中的非经济学传统路线来说,还无法确定一种可以用来确立学科身份的范式。通过研究,对于是否已经形成一种与其他学科范式相独立的范式仍值得质疑。目前,体育经济学的非经济传统路线仍处于前范式理论时期,也就是还没有获得一种范式,因此仍无法进行常规科学的研究。另外,也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在非经济学传统路线中生成一种或多种范式。内在原因可能是体育学中缺乏主导范式或管理学的学科融合度不高。另外,常规科学拥有一种较高的吸引力,它能够引导科学家做出有利于范式的规范化选择。体育经济学中2种传统路线的不同范式的发展程度,导致了学科内与学科间不同理论或理论成分通约性的差异。虽然库恩和费耶拉本德认为经济学传统路线中,常规科学的扩展不存在不可通约的问题,但无法避免非经济学传统路线内部,以及2种传统路线之间的通约性问题。理论对比需要一种中间语言,这样就可以将那些需要进行对比的理论毫无保留地翻译成这种语言,然而并不存在这种中间语言。如果各种范式及其机制化的可能性不存在吸引力,那么也就不存在不对称的范式发展(此处存在经济学传统路线下的常规体育经济学,而那里融合了存在各种通约性问题的前范式尝试)。初生的非经济学范式也许通过与学科母体(由象征性概括、模式、价值和范例式解题构成)保持一致来渡过前范式理论时期,这样在与其他范式竞争时可以争取剩余的吸引价值。总之,集中将核心经济学范式应用到体育研究领域,同时缺乏替代范式使得体育经济学中的常规科学带有认知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非经济传统路线由于没有统一的范式而限制了各个理论解释问题的能力,但可以使用其他理论成分进行解释。

3.3归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思考

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这一概念。他认为人们对科学的评价往往不是针对单独的理论,而是一个具有相同硬核、可变的保护带和正反启发法的理论系列,这一理论系列就是科学研究纲领[7]。拉卡托斯用一系列理论组群来替代证伪原则和范式的规范性原则。根据他的方法论,绝大部分科学都是一些可以通过问题转换来进行评价的研究纲领。科学革命源于一种研究纲领推动另一种研究纲领的过程。各个研究纲领具有连续性,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并不能反映整个科学,但是与某一特殊问题对象相关。这种连续性通过研究纲领的硬核而产生,而这一硬核作为反面启发法摆脱了检验。当一种研究纲领能够揭示更高层次的真理时,也就是说它能够毫无矛盾地解释其他研究纲领也能描述的现象,另外,也能至少解释一种其他现象或能提出一些新的可证伪的预言时,这种研究纲领将会优先受到重视。研究纲领是由具有连贯性理论T1、T2、...Tn组成的理论系列。一种针对体育领域(T1;S)中一个或多个现象的理论系列出发点,可以成为另一种理论系列的组成部分,后者描述的是体育领域以外的其他现象(T1;S=TX;nonS)。如果TX;nonS后续理论的应用范围被证实与假设一致,或者范围更大的话,对体育领域内和领域外现象的解释就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n;S=TX;nonS)。若通过实证发现应有范围受到限制的话,这种限制也会影响到体育领域或其他研究领域。当涉及体育之外的研究领域时,这种应用在更多研究领域的理论将会发展成用来研究体育领域内一种或多种现象的理论。当这类范围限制影响到体育的研究领域时,那么这种体育研究纲领的作用将会降低。然而,一种理论系列的出发点也可以是单个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是对其他理论系列中不寻常现象的反映,也可以作为对意想不到检测结果的反映,最终它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研究纲领。体育经济学的2种传统路线中,可以重建一种评价性的研究纲领。作为早期体育经济学论文关注的焦点,体育中的单个现象(比如体育成绩的均衡性与观众需求的关系、体育比赛中高额的固定成本开支)可以借助完美的经济学研究纲领进行研究。柯西盖塞仅从经济学的一种研究纲领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就是经济学行为模式。而对这种行为模式的有限性利用形成了硬核的保护带,比如在无限理性、信息、利己和易变的偏好性方面,与研究纲领的硬核相反,这种有限性最终被证伪。在非经济传统路线中重建研究纲领,并不能形成一种像经济学传统路线那样具有更广维度的研究纲领。有限的非经济传统路线研究纲领既能够展示有关体育团体的理论发展状况,这类理论通常与体育金融分析、结构分析及之后体育发展报道相关。对于这2种研究纲领来说,经济学和社会学行为观点是它们的硬核,将经济学研究纲领保护带中出现的内容成分纳入它们的保护带中;然而,可以发现2种体育经济学传统路线科学纲领之间的重合点,也许可以通过体育这一形式化对象中为数不多的理论或通过对不同现象的关注得到解释。随着非经济学传统研究纲领的扩展,以及经济学研究纲领更多地在体育现象中应用,上述现象也可能发生改变。当这类归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更加关注一些科学训练或取得体育成绩等问题后,它们也会与其他体育研究纲领相竞争。由此,2种传统路线下的体育经济学研究纲领在研究相关现象时就会变成未成熟的研究纲领。起初这些研究纲领缺乏解释力。同时,缺少证伪的现象描述,由于自身的简化性而在中期会使研究纲领整体陷入质疑之中;因此,要么尽快克服这种简化性,要么通过忽视相关现象来其合理性,从而避免这种简化性。拉卡托斯认为,“如果一种研究纲领能够在没有竞争性纲领的情况下进行进步的问题转换,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抛弃它”[7]。由于只有在极少情况下才能明确解释一般意义下的科学理论状况,以及那些研究纲领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它们的硬核与保护带;因此,确定进步的问题转换或发现体育经济学或管理学研究纲领的退化现象变得尤其困难。概言之,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与经济学研究纲领齐头并进,或者禁锢于自身有限的适用范围内。体育领域内的现象只有在极少情况下才能通过各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得到研究,这些研究纲领首先要与其他强劲的体育学或其上位科学的研究纲领相竞争。

4结束语

在体育经济现象的研究历程中存在2种研究路线,这2种传统路线使用了不同的概念来解释研究现象。在证伪主义、范式理论及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分析框架下,发现它们产生了不同科学理论及其难题。对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传统路线进行二分法区分,使得科学理论的蕴涵更加明显。有时对体育经济学提出双重标准,要求它们与经济学和体育学都要建立起关联,这似乎没有注意到研究纲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范式问题和方法论问题。这类问题尽管能在个别论述层面上得到解决,但无法在学科发展层面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丁文,彭延春.基于学科建设视角的体育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比较论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2):117.

[2]丛湖平,郑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苏义民.关于《体育经济学》教材建设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84.

[4]孙明湘,陈娜.浅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波普尔对“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解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3.

[5]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60-63.

[6]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