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专题笔记

高中历史专题笔记

时间:2023-08-12 09:16:21

高中历史专题笔记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笔记

高中阶段历史学习内容多,课堂知识容量大,巩固时间少。因此要实现高中历史学习的有效化,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做好、用对课堂笔记。历史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的知识体系、历史规律、心得启示、方法反思等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听课思路、抓住听课重点,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作为一名长期担任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将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经验与对学生笔记的指导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高中学生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做好准备工作

必须使用单独的笔记本,纸张质量稍好一些,以便保管和翻阅;每页用虚线分成左右两区,左区面积大,用来记录专题概述和知识体系等课堂主要内容,右区面积小,用来对重、难点进行阐释和补充;选择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区分不同的内容和重点。

二、明确记录内容

历史课堂笔记主要是四记。一是记知识体系,明确专题章节的主线框架,主要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以便作为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参考;二是记重点难点,考试的重要考点是什么,应如何复习,自己学习的难点在哪,应怎样解决;三是记心得启示,本节课总结出的主要历史规律和学习方法;四是记典型例题,针对重难点的相关经典例题和高考真题解析。

三、注意记录方法

思考为主,记录为辅。很多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讲课堂变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而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四、提高书写速度

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跟不上讲课进度,影响笔记质量。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地方法。不必过于讲究字体字迹,可以潦草快速地书写,亦可简化某些字和词,甚至使用一些数学符号来代替不太重要的连词,比如用“”代表“因为”,用“”代表“所以”。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

五、采用提纲笔记

做笔记时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首先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用大括号和序号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细节。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同时,可利用一些简单图形和箭头连线,把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列表并加以说明。

六、及时查漏补缺

整理笔记的过程是个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理论化,而且便于巩固记忆和培养提高自学能力。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十分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总之,学生要做好高中历史课堂笔记,不仅要靠老师的耐心指导,也要靠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做到耳听、眼看、脑想、手动。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大脑的思维,经过“选择―加工一归纳一浓缩一反馈”的过程,将要点记录下来,并转化成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记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学习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使课堂笔记成为促进我们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刘小亮,曹永红.浅谈高校学生记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J].青年文学家,2009(18).

2.陈金芳.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谈如何做历史课堂笔记[J].考试周刊,2007(52).

第2篇

有效教学是当今教育界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是有效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能够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的关键和精华整理、汇集到一起,它既是以前历史学习的归纳和总结,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历史的起点和基础。新课程重视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历史学习笔记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载体,涉及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创新。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以教材(教辅)为依托的开放式的历史学习笔记犹为有效,在历史的有效学习中值得提倡。

何谓以教材(教辅)为依托的开放式历史学习笔记?以教材(教辅)为依托的开放式历史学习笔记与记在专门准备的笔记本上的历史学习笔记有显著差别。一是它不是记在专门准备的笔记本上,而是记在历史教材(教辅)上,它是一种充分利用现成资源的补充式笔记。二是它是一种开放式的、不断接纳式的历史学习笔记,即笔记可以根据学习需要不断充实、完善。

那么,这种以教材(教辅)为依托的开放式历史学习笔记同传统的历史学习笔记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一、以教材(教辅)为依托,可以使记笔记省时省力而有效

传统的历史学习笔记由于脱离了教材(教辅),为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需要记笔记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会出现为笔记而笔记的倾向,笔记精美有余而“心”记或“脑”记不足,影响到学生对具体学习内容的探究和理解。以教材(教辅)为依托,学生记笔记时可在归纳和整理教材(教辅)的基础上完善、补充知识等,从而节省记笔记的时间和精力,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历史学习的关键处,不错失捕捉课堂有用信息的时机,及时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以教材(教辅)为依托记笔记,学生可以在学习的重点、难点、易混和易错处圈圈、划划、点点、标标,历史学习的质量会有明显提高。它能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这样的历史学习相对有效。这种开放式笔记还将教材(教辅)要点、心得笔记等融汇在一起,学生在翻阅教材(教辅)的同时,省掉了复习时既要参阅教材(教辅)、又要兼顾专门笔记的麻烦。它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源并节省纸张,是实现历史学习绿色化、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和习惯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二、开放式历史学习笔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任何学习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历史学习是人的主观认识不断接近客观历史真实、规律和真理的过程,但人的主观认识只能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理却不可能穷尽历史真理。再加上历史学习者知识储备、个人经历、史观差异、认识角度、认识深度等的不同,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多种看法。开放式的、不断接纳式的历史学习笔记,包括书本上罗列的知识、教师讲述的知识、同学补充的知识、资源中查找的知识、试题中寻找的知识、自己原创的知识等,它涵盖了历史学习中的诸多精华,容纳了历史学习中的百家异音,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历史对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逐步深入的、辩证多元的认识。如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笔记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散见在许多章节,在初记学习笔记时,学生往往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其实,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王阳明的心学,二是李贽离经叛道式的思想,三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正统的理学的继承和发展,而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按历史线索纵向编排的,横向情况呈现明显不足,学生就可以在教材上通过笔记来弥补这一不足,不断整理、补充。有的历史认识可能会变换成其他类似语言和方式表达,需要在笔记中突出并加以理解。开放式的、不断接纳式的历史学习笔记是适应上述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历史学习笔记。

这里还需强调的是,无论是那一种类型的历史学习笔记,要具有有效性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历史学习内容已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和感悟理解范围之内,则完全可以省略不记,有助于形成或构建一种新的、不同于教材(教辅)的历史知识结构和线索的内容则可纳入笔记之中。笔记的内容应是浓缩的,而浓缩的内容是在理解基础上提取的精华。笔记的内容应包括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前提、特点、性质、线索、结果、意义、影响、成败原因、教训、经验、异同、规律、感悟和启示等,这有利于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和深入认识。笔记的内容可以是历史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可以是历史学习过程中对认识发展的过程、经历、经验、教训、成败、得失等的反思和总结。笔记中还可增加一些历史名人的言论和个人的感言,以起到励志、益智等作用。总之,历史学习笔记应蕴含记笔记者的智慧、思想、灵魂、方法和技巧。历史学习笔记不仅是学生历史学习的一种真实记载,也是学生历史学习的一种认识发展过程,更是学生心智和生命成长、成熟的轨迹。笔者提倡学生要用生命去做历史学习笔记,而这种用生命去做成的历史学习笔记本身就是历史学习者学习历史的过程和人格成长的经历,历史学习笔记本质上是历史学习者的成长史。

第3篇

高中就读于天津市耀华中学,2013年高考成绩为609分(文科),现就读于南开大学编辑出版专业。

天津市耀华中学

学校创建于1927年,是天津市教委直属的公立重点高级中学。耀华中学以历史悠久、校风淳朴、英才辈出享誉于世。建校至今,该校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有15位“两院”院士,一大批政界精英、军中将帅、学术大师、艺术名家和体育健将。近几年,耀华中学每年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输送700多名优秀毕业生,数量居全市中学之冠,高考录取率均达到本科率100%,重点率97%以上。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我心仪已久的南开大学。虽然文综总成绩并不突出,但是耗费最多时间的历史给了我惊喜:历史总分100分,我考了89分。很多人都问我,2013年历史卷子那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你怎么还能考得那么好?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一言概之,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学习经验吧。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若想学好历史,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一点就是要对历史有兴趣。有人会疑惑,兴趣不是天生的吗?还有人说,我一看见文字就头疼,一提起背诵就难受,完全提不起兴趣,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只需要把学历史的过程当成是听故事的过程就可以了。我猜大家应该对听故事不反感吧?相较于政治,历史更具有沉淀感,如同第二、三次泡的茶,浓郁香醇;而与地理相比较,则更有逻辑感和趣味感,如同破案游戏,环环相扣。所以,把学历史比作听故事,绝对是贴切的。

那如何才能有听故事的感觉呢?我的方法就是把课本上印的铅字变为脑中的一幅幅图画,同时让图画动起来,演绎课本上的故事。历史书中提到的人物大多数为我们所熟知,如秦始皇、唐太宗等霸主明君,拿破仑、曹操等一世枭雄。根据自己对他们的认识了解,把他们的历史事迹变成图画也并不算困难。而当你有了能将铅字变成图画的能力,那至少证明你已经不再排斥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将史实联系实际,就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出虑事缜密的思维,可谓益处多多。

二、努力是成功的钥匙

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便是走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时记笔记十分重要。笔记是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精华,它不仅融入了书本中的必记内容,同时还记录了老师自己对历史的见解,如同一个引路人一样,给了你一个学习的方向,同时教会你把握住重点。那我们应该怎样记笔记,又该如何利用呢?记的过程只用记大纲,如同目录一样,以关键词为主,而不是做小抄写员,对课本中出现的原字原段照单全收,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忽略老师在课堂中提到的重点。利用笔记时,可以把笔记当成前情提要,根据笔记内容联想书本知识,同时又根据个人理解笔记的实际情况,对笔记进行增减。这样整理下来,笔记就成为了自己的学习财富,而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本子了。

第二步:念,即读书。课本是出题的源头,自然也是考生获得佳绩的关键依据。可是历史必修加选修一共五本书,字写得又密又小,该如何找到读的重点呢?平时不喜欢死记硬背的我有以下建议:一按时间顺序,时间就是历史事件的根。课本后面都有大事年表,方便的话可以直接撕下来,不方便就直接复印。然后,按照大事年表的顺序,写出年代特点。如果自己总结得不好,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上网查询。掌握了年代特点,就好像拥有了一件可攻可守的武器,分析起事件和材料来就会有年代代入感,落笔答题也绝对有理有据。二按课本顺序,逐课阅读。或许你已经熟悉史实了,但自己的语言却不是很规范,很可能无法答到得分点上,这就像是钉钉子钉了一圈,结果却都偏了,典型的费力不讨好。而书上的语言是准确凝练的,所以,背诵之后答起题来会十分顺手,而且更容易扣中得分点。不过,我要提醒大家,只有理解后再背才是最有效的,建议大家按照笔记和参考书的讲解来深入理解,而有的内容在理解之后不用背就已经印入大脑了。三按专题,按照古代现代、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或者战争科技交通分都没问题。归纳专题可以让历史内容更具有连贯性,容易以点连线,由线成面,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网,背诵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以上三种背诵方法都是我常用的,三种混合起来使用背诵速度绝对够快,并且记忆深刻。

最后一种:习,即复习。按照记忆曲线图示,三天内复习效果最好,如果相隔10天再复习,那下次你再看的时候就不认识它了。并且,复习过程中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不要总停留在课本前几页,每次都从第一页开始看起。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广撒网少漏鱼”,你可以选择乱序,翻到哪页看哪页;也可以重点突破,从最生疏薄弱的下手,先补最大的洞。

三、拓宽知识的广度是取得成绩的捷径

拥有了兴趣,又肯下工夫去学习,现在你差的就只是知识的广度了。你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建议多阅读一些《史记》《左传》这类的正史。当然,如果你认为它们实在太严肃,网络上流行的“唐宋元明清的那些事”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实在不喜欢阅读文字,那最后的绝招就是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和“大国崛起”系列了,绝对娱乐的同时又掌握了知识。

第4篇

新课程改革后,在高考备考的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通史知识严重欠缺,他们原本掌握的知识是零散而又毫无秩序的,甚至出现了颠三倒四、张冠李戴的现象,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新授课教学时就已初露端倪了。这种问题尤其是在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或后果影响时更为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最害怕的就是时间,解题时只要有用时间或者和时间有关的内容,错误率就会很高。笔者认为,除了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存在不扎实的问题外,这主要与新教材的专题特点有关。

新教材无论是人民版、岳麓版还是人教版,都以专题的方式编写,把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单独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很多学生云里雾里,一团糨糊,在做题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不足:①对时间信息不敏感;②对历史事物的先后顺序不清楚;③对历史阶段性特征把握。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高考要求具备的。

虽然新教材的专题特点是打乱了时序,但新课程对历史的时序要求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建立时序,构建通史体系,是新课程下高三历史复习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且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等到第二轮复习时再来解决,而是要在第一轮的夯实模块基础知识的复习时,就要着手开始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时序观念。

那么,如何在第一轮复习教学时落实这个问题呢?笔者曾在高二下学期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新授课 教学和必修一政治史的第一轮复习教学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探索:

从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来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少,无须过多强调通史概念,但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几个相关的重要朝代和整个中国古代史朝代先后顺序和历史发展阶段。

而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所占比重最大,因此,这两部分内容就有必要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通史体系,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

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阶段特征。例如中国近代史,指的是1840―1949年的历史,它以1919年为分界线,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可以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两大阶段去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JP+1中共成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便于学生形成直观印象,我采用了数轴的方式(如图1):

再如世界近代史的时序是:

1)15―16世纪,早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17―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拉美革命)

3)19世纪初―70年代,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

也同样可用数轴表示如图2):

这样一来,在数轴上,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学生一目了然,对于中国和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为了便于学生复习运用,我要求学生将以上各种数记在笔记本或记在课本的首尾页〖JP+1的空白处上,在平时每学习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都让学生将其标注在这个数轴相应的时间点上,长此以往地坚持下来,经过一轮二轮的复习,时序观念也就得以形成。

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每个专题的“导语”,同时也采用同样的数轴方式从宏观上把握本专题的历史线索和知识体系。

例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

将屈辱史和抗争史整合到一起,与此同时,在进行二轮复习时,还可以将这个阶段的思想史、政治史和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史也标注在这个时间轴上(如图3)。

这样,一个时间轴就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形成通史意识。

第三,在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结合人物的生平进行通史意识的培养。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阶段论”和“方面论”。“阶段论”的方法,就是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 价其功过是非。如中国近现代史的领袖人物、邓小平等,他们伟大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民主革命史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

比如感受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按时序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民主革命时期主要活动。留学生涯(1920―1926)――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建国初期(1949―1952)

2)建国初期与“”岁月。①新中国成立初期;②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③“”期间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贡献。

第5篇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创新 学习历史 方法

    创新是时代的“灵魂”。“授之以渔”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师对教学规律的遵从,也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会历史智慧的“捷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让“记笔记”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

    古人在治学方面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那就是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做笔记。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笔记训练。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笔记训练:

    1.抄写。这是一种较普遍的笔记训练。这种笔记可抄写有关参考书上的重要历史资料,如原文、名言、典故、数据等;也可抄写教师拟定的或有关学习参考资料上的习题、习题答案要点等;还可以抄写历史专有名词中容易写错的字或字数较多难记忆的名词,如“司母戊大方鼎”、秦王嬴政的“嬴”字,容易混淆的“戌、戍、戊”可记下口诀:“横戌点戍空心戊”,还有难记的外国地名、人名等。通过这样的抄写练习,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2.眉批。即充分利用教科书,在听课时、预习时或复习时进行随手的笔记。眉批笔记要求在教科书的重要句、段下边标上圆点、直线、波浪线、双线、加框等符号,或者把学习时产生的心得体会、评论、疑问等记在书页的空白处。这种笔记简单易行,边读边记,下一次在阅读教科书时,眉批笔记就能起引导作用,各种符号也能使学生很快找到要点、重点。

    3.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即学生随教师的讲授而做的笔记。它要求学生抓住课堂教学的主线,记下教师讲课的板书提纲、讲授重点或难点,记下教师补充的内容,也可记下在听课时所产生的联想、新的认识或疑问。课堂笔记中,学生可在笔记旁边留出一些空白,便于补充、修改,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各种符号、字母、缩写来代替不同的意思,如记下相应页码,以便查找。同时,对于听课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在笔记中注明,便于课后及

    时请教教师。

    二、学会“加工”知识,形成层次分明、内容相联的知识体系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加工”过程,是对历史知识的整理、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教会学生整理历史知识体系,是学生在知识层次的重要学习方法。

    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时,首先,必须先对教材仔细阅读,才能找出知识点。一旦把知识点正确地整理出来,知识点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这样就能把握教材的脉络。如:在讲授《世界历史》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时,我提示学生:这一课包括“人类的出现”和“氏族公社”两个子目,在第一个子目“人类的出现”中包括人类的形成、人类的进化、人种的差异,在第二个子目“氏族公社”中包括氏族公社的出现原因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时,还必须学会运用思维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使教材内容条理化、要点化,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整理方法后,还要进一步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进行疏理、概括、归纳,找出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并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如: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我指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从时间、导火线、根本原因、过程、结果意义、性质等各方面归纳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得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过漫长的、曲折的、复杂的过程”这一历史规律。

    三、学会融会贯通,在学科“交叉”中学习

    历史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历史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和丰富。所以,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使学生“交叉”学习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如,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要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再如:金字塔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作为出入口?要运用数学上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来进行回答。还有地理上地图的知识、哲学上矛盾运动原理等。教师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各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以史为鉴”,学会“历史”地看待现实问题

    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更要从历史中获得教益,学会历史的智慧。对前人的失败和成功,我们不仅要客观、全面地看待,更要让其在今天现实生活中发挥参谋和借鉴作用,让历史和现实统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天,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主张中就能得以体现,事实证明孟子的思想正确无误;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历史的教训在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中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台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有大量的史实可以证明,中国的主权是不容侵犯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摆脱所谓的“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感受历史的智慧。

    五、学会科学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要记忆。要记住大量的历史知识,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记忆方法。这里试举几种:

    1.压缩记忆法。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如: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可压缩成陈、李、胡、鲁。

    2.联想记忆法。是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改造或联想,赋予新的含义。如: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用“悲”“埃”二字的谐音,组成“悲哀”一词来记。

    3.等距离记忆法。是根据几个历史年代间的相等差距的记忆方法,好处是只要记住了其中一个年代就可推算出其余的几个年代。如:相距两年: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依此类推还有相距五年、相距十年等。

    4.谐音记忆法。是用谐音的方法,赋予人为的意义,以增添兴趣的记忆方法。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可记成北捉(涿)南鱼(余)落(洛)中心。

第6篇

关键词:歌剧记忆法;思想史;历史教学

“歌诀记忆法”是把学习的材料编成易于记诵的语句,赋予其外在的音韵和节奏,使材料整齐对称、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从而便于记忆的一种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因“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很多东西都是极其复杂又需要记忆的东西,如果不懂得寓教于乐,那么历史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就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但按照知识分类,历史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以及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性知识、历史教学的本质,“使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学会方法性知识,通过挖掘历史知识的价值观资源,渗透价值观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可以看出,事实性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是达到历史育人目标的第一步,是极为重要的。事实性知识,简单地理解,就是历史史实,其“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因此需要记忆的内容数量之多、难度之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记忆基本的史实,对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运用历史歌诀,是较为适用的方法,特别是历史必修三思想史部分的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在8个专题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以及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简单发展历程,这4个专题可以称为思想史。这部分教学的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识记思想家及其与思想发展相关的人物,对于思想史教学,就极为重要了。

思想史四个专题中,共提到了思想家以及与思想发展相关的人物54个,或是介绍其思想,或是介绍其活动对思想发展的意义。54个人中,中国的39个,古代、近代、现代分布相对均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提到了15个,相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为这么多的人名烦恼,尤其是世界历史中的名字更难以背诵。教学中,笔者为帮助学生记忆,尝试着将歌诀记忆法引进来,让学生较为容易地背诵这50多个人物及其思想。

对诸多的人名,笔者先让学生找出四个专题总共提到了多少个,再将这些人名和其思想活动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将其编为方便记忆的歌诀。学生编出了各式各样的歌诀,最后经过大家的筛选,确定其中的一首较全面的做模板,再由老师学生一起进行修改,最后经过确定如下:

孔孟荀墨老庄韩,汉武帝王董仲舒,

程朱理、陆王心,李叛道、黄骂君,

顾倡用、王唯物,林开眼、魏源辅,

洋务派里曾左李,王郑维新思想早,

晚有维新康梁严,陈胡鲁李蔡元培,

马列来华李早传,三民主义孙中山,

普苏柏亚人文起,文学三杰薄但彼,

美术三杰达拉米,英有巨匠是沙翁,

马丁・路德改宗教,霍洛思想起蒙早,

法有大师伏孟卢,康德启蒙总结好。

一百多字的历史歌诀,包含了四个专题中提及的思想家及其和思想发展相关的人物,将其背诵下来,对这四个专题的内容,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为深入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将学生和老师共同编制的歌诀背诵,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人物,再将找出来的人名进行“编歌”,大家有兴趣,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能力。用押韵的歌诀帮助记忆相对较为复杂的人名,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思想史的教育中,对思想家的了解与记忆是必要的,面对较多的思想家,历史歌诀“以其字句工整、韵律和谐、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为特点。深受人们喜欢。如果把歌诀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就会化凌乱为系统,化繁杂为简明,化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在思想的教学中,对老师教学、学生学习,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生敏.“歌诀法”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7).

第7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上级指示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思想上、方法上、落实上精心谋划,努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确保全局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一、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文件指示要求,我局于3月22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会议传达《中共凉城县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凉党发【2021】27号)文件精神,并安排部署了本单位党史教育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我局共集中学习了12次,专题党课开展1次,专题主题党日活动开展2次,红色经典诵读会开展1次,开展了4个专题理论测试。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安排,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方案、计划以及征求意见清单并认领,征求到的意见共8条,已完成7条。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石泰峰书记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改革开放时期历史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专题研讨会,领导班子成员逐一发言,普通党员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使党史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截至目前,我局已开展5个专题研讨。通过专题研讨、集中学习以及一系列的活动,使全局党员对党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提升。

二、特色亮点

我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向包扶村、退休老党员以及重点企业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尽快解决落实。局领导深入到企业调研,了解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及时解决。为更好更实的为群众办实事,我局全体党员到曹碾满族乡省城夭行政村全胜自然村为村民检低保、养老保险,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并根据村民诉求解决村民困难,领导班子深入种养殖大户了解情况,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领导班子要求驻村工作队经常性入户调查,确实能够及时解决村民所需所求。

三、存在不足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由于工作繁忙,党员学习笔记比较差,学习没有入心入脑,没有把学习当成日常工作去完成,主要以集中学习为主,自学的较少,笔记做得少。

第8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知性与德性;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53-02

【作者简介】宗加银,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江苏如皋,226500)教师,高级教师,如皋市骨干教师。

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印发和实施,核心素养已经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体系作为国家对于教育的顶层设计,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指引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成为引领教育改革深化和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方向。从教育实践层面看,核心素养培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必然要求我们对学科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和考量,以彰显学科本质和独特的育人价值。

就历史学科而言,史学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立足之本和历史教学的重要标杆。但是,当前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只注重史实的识记,忽视史论的升华;只强调机械背诵概念,缺乏史法、史观的引领。下面笔者结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走出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泥潭,转变知识立意类课堂,升华能力立意型课堂,追求以“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一、以史实为基础,关注故事和细节,激发培养学史兴趣

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需要面对两种规律,一种是学科自身的规律,另一种是人的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因此,要打造素养培育导向的历史课堂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激发培养学史兴趣。一方面,教师要以生动的讲述还原历史,以对历史细节的生动描述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重塑有生命的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包含了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反映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枯燥难懂,比较抽象,没有生拥墓适虑榻冢跨学科性特别强。往往学生厌学,教师困惑,教学尺度不好把握。而基于以上教学理念,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运用了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历史教学,如: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生动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演变的简化趋势”。运用多媒体呈现了汉字从甲骨文、篆书到隶书,经历了从图画化、线条化和笔画化的变化。通过展示清晰的图像,讲述图文并茂的实例,多角度、多方位提供信息,既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展现有生命的历史,又填补了教材的空缺、增加了内容的连贯性,还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历史课堂上出历史韵味。

二、以史料为载体,注重分析和评价,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意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等要求。因此,我们应立足于挖掘历史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教学生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学习和感悟历史,从而达到“读史明智”的境界。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载体,运用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具有“素养培育”导向的教学设计就是以相关史料为载体,唤起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在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破解“李约瑟难题”: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自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今译为《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求学生根据相关史料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对外政策等方面的时代背景,分析说明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的原因。

三、以史观为灵魂,重视价值观教育,催生历史智慧

历史教育要给学生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让他们对人类历史有一个总体认识与全局把握,既为他们今后行事处世提供必要的历史资源,更在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因此,历史教师不能仅限于对知识点的落实,更应该注重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的价值,以多元的历史视角,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史观语境下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教给学生人生的经验。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的教学,首先要从“唯物史观”的视野看问题,要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思想文化。我们教学时,不能只简单介绍思想内容,文学作品内容,而应该更要着重教学生弄明白这些思想、文学、科技等现象及相关人物出现的经济、政治等时代背景,并从中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如:分析宋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逐渐呈现通俗化和平民化的发展趋势时,就必须引导学生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等时代背景探究这一文化特征的成因。笔者教学时就是采用詹子庆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记载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的。

其次,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的教学也要重视从文明史观、全球(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等视角来重新认识历史现象,并形成新的价值观教育之取向。如:笔者在教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时,一方面以重大的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和发展线索为载体,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非凡的想象力、高超的发明力和卓越创造力,以此领悟古代中国科技成果的独特魅力,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把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放在世界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的不足,坚持实事求是,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正确的世界观。

总之,以历史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学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要让学生在形成历史意识基础上获得关键能力,培育适合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参考文献】

[1]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

第9篇

关键词:历史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学科。历史地理学的成长与两个母体学科――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关系都很重要。很多高校在地理专业和历史专业都开设了《中国历史地理》这门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名称的释义:历史地理并不是历史加地理

现在一些介绍中国国情或者助力旅游的书籍常常有一册叫做“中国历史地理” 。仔细阅读却发现该书介绍的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的累加。这让人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就是历史加地理。许多大学生也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历史地理就是中学的历史和地理的叠加。把这个问题讲解清楚的关键在于还原历史地理学的英文名称,并在历史和地理之间加上一个“的”字,进而以此引出学术界对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的大讨论。

二、教学内容的侧重:“历史的空间和空间的历史”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本门课程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学素养,同时也需要他们经过一定的历史学专业训练。

历史专业面向文科高考生招生,历史系的学生几乎都是参加过文科综合考试的,而中学地理是文科综合考察的重要课程。他们有一定的中学地理基础,对中国历史地理的学习比较有利。但是由于对于自然地理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学习历史自然地理这部分内容时面临知识的漏洞。一些学生反映他们在学习诸如“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等章节时觉得比较吃力。所以,笔者建议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课下大量补充中国地理方面的知识。有些学校的地理专业只招收理科考生,而大多数学校的地理专业采取文理兼招的方式。对于理科出身的学生来讲,学习中国历史地理的首要难题就是中国历史知识的缺乏。很多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很不清晰,甚至有学生提出“西汉和东汉,谁在前谁在后”的问题。笔者建议地理专业的学生加强历史学方法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历史人文素养。

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习,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青年学生)要学历史地理学先得打好历史和地理两方面的基础。学中国历史地理,当然得先有一定的中国史知识,一定的中国地理知识,主要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方面的书我想读一些大学教材就行。”当年的青年学生,一部分已经成长为今天的著名学者,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历史和地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教学体系的精简:存要去闲,抓大放小。

“正像所有的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它们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因此地理和历史就成为了解世界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进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视历史的国家,有着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保存历史,以史为鉴” 很早就成为统治者和史学家的共识。中国特殊的国情为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历史地理学成为中国传统学科里最具本土性的学科之一”。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使研究者感到应接不暇,虽然质量良莠不齐,却还是从一个角度显示了当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勃勃生机。不过,对于教学工作来说,学生的学习负担却与日俱增。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之内,对中国历史地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一个原则:抓大放小,去闲存要。

历史地理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文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历史自然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基本背景,是承载历史人文地理各种景观的舞台”。在现阶段的历史地理课程体系中,历史人文地理的知识是历史地理学的主干。所以在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要偏重于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的讲授。在中国历史自然地理这部分内容中,可以重点讲授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这部分内容中,可以重点讲授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沿革。对于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或不成熟的知识可以略讲。

四、教学手段的更新:从黑板加粉笔到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泛推广,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对于某些抽象性很高的学科来讲,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可以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比如代数学。对于《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来讲,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地图是地理学的特殊语言,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地理的重要材料。多媒体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现历史地图的动态过程,展现中国历史地理的不同断面以及它们之间前后相承的历史。此外,通过播放历史地理相关专题的视频和音频,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住李政道所言,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

五、第二课堂的开设:窗外的世界更精彩

地理学在书本上的字里行间,地理却在书房的窗户之外。“地理科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也不是实验室里的学问,它是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的学问。”所以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不仅需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就有行万里路的风气。北朝的郦道元在亲自考察河流水道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和当时的文书档案,为《水经》做注,这就是著名的《水经注》。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弘祖一生走遍当时明代所管辖的大多数省份,留下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历史地理的学习也需要走出书斋,走向田野。比如一些不见于文献记载的民间传说就需要通过实地踏勘的方法来了解,进而有助于开展相关的历史地理的学习和研究。民间许多家族不断续修的家谱对于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非常重要,而绝大多数的家谱、族谱资料只能通过深入实地调查才能获得。在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野外考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中国历史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容、博大精深的课程,对于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大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历史系和地理系的专业课程,中国历史地理需要得到更多师生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实际,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谭其骧:《谭其骧对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初学者的意见》,转载自1983年第4期《文史知识) 。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开卷考试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省市在中考历史考试中采用开卷形式,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对历史开卷考试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例如,开卷考试简单了,不用记历史知识了,有历史书抄能考不好吗?凡此种种。这些错误的认识往往导致历史成绩普遍不理想。笔者结合近年来九年级历史教学实践,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就如何应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提出见解,以抛砖引玉。

一、存在的问题

1.开卷考试简单。一提到开卷考试, 一些同学就认为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到时翻书找答案就行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开卷考试的命题中适当引入了开放性试题,这些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多,范围广,综合性强,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扎实积累和系统训练,想在有限时间内单靠查找书本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成绩,难度很大。

2.开卷考试不用记忆历史知识。开卷考试很容易让一些学生产生基本知识点不需记忆的想法。殊不知开卷考试只是开放了课本及相关资料,时间却是封闭的、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处理好翻书与答题的关系,将导致考试作答时因将主要精力用于翻书,使书写时间不够而意外失分的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因翻书导致时间十分紧张,试题答不完,或者仓促完成试题,成绩自然不高。

3.多带复习资料。一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时携带的历史资料越多越好。事实上,在考试过程中部分考生根本来不及翻阅大量资料,即使能找到,感觉也像“大海捞针”。或考生在考试中遇到平时做过的类似题目,为了找“原题”而耽搁时间。

4.重笔记轻理解。学生课堂学习就是记笔记、记答案,把笔记和答案及相关资料不厌其烦、密密麻麻地全部抄在教材的空白处,做到“有备无患”,相反对教师的讲解重视不够。

5.盲目抄书。主要表现在解答主观性试题上。有的同学答题时不是先审题,而是忙于抄书,看书中哪些段落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这样在考试时就会产生误答、乱答现象,导致失分。

6.只注重课本,不关心时事。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许多试题注重结合重大时事和热点,突出时代性。这类试题在课本上根本找不到答案。由于初三学生学习紧张,因此对时事、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较少,在这种类型题目上很难取得高分。

二、相应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生对开卷考试要有正确的认识,采取开卷考试形式,主要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同时,锻炼并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命题理念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历史课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试题中渗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考查学生历史学习过程和方法”。

2.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指要》,把握中考方向。《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制教材的基础,是中考评价的依据,是制订《中考指要》的依据。因此,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指要》对于把握历史中考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应认真学习《中考指要》,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分值及能力要求等,并根据《中考指要》对考点的要求学习,这样复习历史时才更具针对性。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自实行开卷考试以来,试题越来越灵活多样,情景的设置、材料的运用都很有新意。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就会发现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只要认真审题就发现大部分试题都来源于教科书,即便综合探究题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我们在中考复习期间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4.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具备明确知识体系之上的重要步骤。专题复习就是把同类型的知识整合,不仅有助于弥补基础复习中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打破原来教材体系的限制,进行知识迁移和重组,从而提高学生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如复习中国古代侵略与反侵略内容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为:①戚继光抗倭;②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③郑成功;④雅克萨之战。如此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不易混淆,运用自如。

5.精选习题,有效训练。中考历史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研究考纲,结合热点焦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或挑选习题,进行专题或综合训练。训练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应试心理素质。教师应当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练习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堂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等,但不能搞题海战术,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每次训练,教师都要认真评阅,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评讲,教给学生审题、解题方法,分析错误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6.关注时事。近几年中考日益贴近生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体现历史服务于现实的功能。同学们在复习中应重点关注一些时政热点问题,发展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如、三农问题、科教兴国问题等;其他恰逢周年纪念的重大事件,如中美建交、六方会谈、汶川地震等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要适当关注。教师应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第11篇

一、古代罗马文明章节中文献的引入与分析

世界古代史课程共72 个课时,使用的教材是由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编》(2011 年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总课时量,笔者将这门课程的授课分为六章:史前时代、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在这一课程中的重要部分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将其分成了六小节,其中,罗马共和国时代和罗马帝国时代是重要部分。在这个部分的授课过程中,罗马如何从共和国时代过渡到帝国时代,如何走向繁荣,又如何逐渐衰落的内容是其中的重点部分,同时也是较难理解的部分,所以,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了较多的文献资料作为例证,试图让学生逐渐了解史料阅读与分析的重要性。

首先,在罗马从共和国走向帝国的过程中,数位军政人物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前三头同盟中恺撒、庞培、克拉苏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个部分在教材上较为简略,只是陈述了三人从联盟关系到逐渐恶化成为对手的过程,并没有深入分析这种关系变化的深层社会背景及其影响。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引入亲历者恺撒的重要著作《内战记》中的相关内容,令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和深入地了解共和国末期罗马内部的政局变化。同时,笔者还引入了著名罗马史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这部名著中有大量关于恺撒、克拉苏等的介绍与评议,可供学生参考。

其次,罗马法不仅在罗马走向繁荣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是罗马世界内聚性品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罗马人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但是教材中有关罗马法的论述较少,与其在罗马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为了补充这一内容,我通过对《塞奥多西法典》中相关条目的引入,试图让学生了解罗马法的基本发展情况及影响其发展的社会因素。

再次,罗马帝国巧妙运用自己的军团不断在亚平宁半岛及周边地区开疆拓土,可以说,罗马共和国史及罗马帝国早期历史就是罗马人不断进行外侵的历史。而这些战争中,罗马与西地中海霸主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是重点内容。这场战争对于罗马国家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引入了波里比阿的《罗马帝国的崛起》,这部文献对第二次布匿战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是十分珍贵的史料。同时,结合布匿战争的相关地图,能让学生对这一重要战争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最后,有关罗马帝国衰亡的内容向来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点。教材中所持的观点认为,年幼的皇帝罗慕路斯在476 年被日耳曼联军废黜,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政权的灭亡。这种观点是传统意义上的看法,而教材中对其灭亡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但笔者仍然认为,对于这样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对这一时期东西部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才能真正地发掘出日耳曼人为何能够轻易获胜,以及与帝国东部地区相比,为何西部地区会首先遭遇灭顶之灾的原因。所以,在这个部分的授课过程中,我引入了左西莫斯的《罗马新史》、尤特罗庇乌斯的《罗马国史大纲》等文献资料,就其中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试图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当中,大部分国内已有中译本,这样也为学生阅读这些文献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大量文献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和尝试分析与应用史料的能力,而且可作为教材的补充,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问题的了解。

二、古代罗马文明章节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与分析

除了文献资料之外,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著作和论文)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参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世界史学科中,很多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应体现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古代罗马文明相关论著和论文内容的引入与分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

首先,目前,国内外学界有关罗马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尤其是国外学者的众多极具分量的论著,我认为十分有引入教学的必要。其中,迈克尔格兰特的《罗马史》、特奥多尔蒙森的《罗马史》(第二卷)等都对罗马如何从共和国过渡到帝国,如何走向繁荣状态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作为教材以及相关文献的补充。

其次,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一论题不仅是古代罗马文明授课内容的重点,同时也涉及世界古代史与中世纪史的分段问题。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所持的衰亡观点在学界中占据统治地位长达200多年,他的观点亦体现在现今教材之中。而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彼得布朗为代表的学者所提出的转型说逐渐开始挑战吉本的衰亡说。笔者将彼得布朗、埃弗利尔卡梅伦等学者著作中的转型观点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期给学生更多的史料参考,同时也期望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的能力。

最后,除了国内外学者的论著之外,笔者还引入了不少专题性论文,如李隆国的《从罗马帝国衰亡到罗马世界转型晚期罗马史研究范式的转变》等,试图让学生了解国内罗马史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令其在就罗马文明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时能够有所参考。

笔者在古代罗马文明章节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就罗马发展的相关问题引入以上专著和论文,希望可以达到增强学生应用史料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把握学界最近研究动态的目的。

第12篇

关键词 通史 全球史观 专题式 初高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istory Textbook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s a Double-edged Sword

Abstract Now the new curriculum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years, there are many version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national unity textbook.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2012, the author used of PEP new curriculum materials, there are a lot of feelings for textbook chang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there are two instructions: First, the old and the new textbook different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senond, as a new teacher, talked about some of his thoughts.

Key words general history; global view of history; project-based;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ing convergence

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国度,历史是所有中国人的荣光。以往的中学历史教材秉承的是我国一贯的通史传统,以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并行主线,洋洋洒洒从远古时期一直讲到21世纪。在中国史方面,以王朝兴衰为主要线索结合每个朝代的特点以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使同学们对我国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讲到秦汉那就是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个人物又关联到帝国制度和儒家独尊的形成;在世界史方面,以亚欧文明的发展为中心,从四大文明讲到二战结束,基本脉络还是各个帝国的兴衰乃至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从内容上来说是两部平行的通史,尤其以讲政治兴衰为主,很少涉及经济文化;从初中和高中分别来讲,基本内容大致一样,只是高中知识较深较细。可以看出,2004年以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重点还在于普及历史知识,历史课本里面的知识比较浅比较传统。当然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中国的历史考试从来不浅,尤其是高考题型越来越灵活多变,大题更加新颖,可以说中国的高考远远领先于教科书。

2004年新课标教材开始全面使用,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变化,第一个是由全国材改成了多种教材同时使用,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择使用,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等,各个版本各有侧重;第二是教科书内容的改变,完全舍弃了通史模式,主要有两个突出变化,一是中外历史合编在一起,提倡全球史观,二是使用专题教学模式,提倡历史教学学术化,总起来说就是变平行的通史为混杂的专题。按照全球史观的观点,人类历史以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为标准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在从远古到 15、16 世纪之交的第一个时期里,各地区各民族在彼此基本隔离的状态下分别发展;在从 15、16 世纪之交到 19 世纪末的第二个时期里,人类从分散发展转向整体发展,并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在 20 世纪以来的第三个时期里,世界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整体发展。在这种视角之下,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得到展现,各个民族、各种文化没有先后高下之分,我们既尊重古老文明在人类蒙昧时期创造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认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在关注自己国家命运的同时,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便利了学生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放眼全世界,正确认识与把握局部与全局的关系,①这当然是非常好的。

以人教版新教材来说,高中历史被分成了九大板块,三个必修分别讲中外政治经济文化,这跟以前只重视政治的历史教材大不相同,六个选修从属于必修,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以前连贯的知识点被分解到了各个部分,比如林则徐和虎门硝烟,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必修中找不到,想要了解必须讲授选修相关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以往认为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现在都在选修中出现。虽然选修高考中只出两道大题,但很多内容不得不讲,尤其是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这就使以前的6本教科书变成了现在更厚的九本,所谓的减负和素质教育成了水中月。但全球史观下的中西对比专题式教学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更容易抓住历史的转折点和因素,在通史中,你看见的仿佛只是重复的王朝更替,于是就只有死记每一个知识点,没有严格的记忆你就分不清历史,但如果熟悉了全球史观,利用欧亚的交往,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你可以推导出所有历史的前世今生,自己也会乐在其中。比如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15、16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旧大陆与新大陆、西方和东方联系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通过市场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和民族联系起来。殖民者开始从欧洲走向世界各地,通过血腥的掠夺,构建殖民体系。②作为一个老师就可以从欧洲王朝战争开始推导起,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白银流入中国成为主流货币,到东西方贸易资本主义崛起,直到西方远比东方强大中国一个世纪的屈辱,以往的教材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学生也不会这样思考。

笔者在教学初期对新教材极不适应,本来专题式的研究就是一种比较高等的方法,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之上,就是在大学历史本科也是进行通史的广泛讲解教学,进行专题式的研究一般是在研究生以后才会进行。现在新教材把这种专题式教学研究套用到高中课本中,虽然知识还是那些知识,只是按照专题整合起来,看起来是高级了很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从笔者所见来看,新教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初中阶段,由于历史并不是中考科目,大部分中学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学习历史也能考上理想的高中,这样的结果就是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完全靠学生的爱好和自觉性,对历史天生感兴趣的同学会好好学习从而完成自己的通史积累,但很多同学可能初中对历史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么他就不会好好学习历史,由于现在高中历史不讲通史,如果高中学文科,那么由于他通史基础不过关,在进行专题式学习的时候效率会非常低,如果再花大量的时间消化9本书形成自己的通史和专题,只能是事倍功半。现在的情况是历史课本变得快,高考变得更快,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只能是高考指挥高中教学,实际情况是高中教学与高考脱节。在高考制度不发生变革的情况下,在重点中学制度不发生变革的情况下,单纯地修改教科书,是不可能发生质的改变的。笔者在实习期间,同学们对这版本的历史教材和本人的教学都很不适应,掌握知识的速度很慢而且容易遗忘和混淆。学生对教科书知识点的分布很陌生,而且中外对比教学这个本意也没有达到,笔者每节课都会提问在某个历史时间点中国和世界分别发生着什么,中外很多著名人物的对比,可是都没有很好的效果。也尝试过利用几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通史串讲,但效果甚微,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本来就不足的课时量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通史温习。新版的历史教材确实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一个新老师,本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学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