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1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27-03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历史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转变,基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基于知识方面的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提升。
一、研究初高中历史课标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如下:
1.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2.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差异。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更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但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高中课程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二、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因此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1.研究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衔接就无从下手。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我们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
2.研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而研究表明高一年级就是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高中历史新课程恰恰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处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的过程中,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大部分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
总之,教师是否对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顺利实现衔接的关键。
三、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中心环节
要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正确对策:
1.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感悟历史所带给他们的丰富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历史;衔接
新教材体系在编排上更突出专题性,重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及专题分析能力的提高。但是,专题史体系结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教学内容的分布问题、历史知识的完整叙述问题、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问题等。众所周知,专题式历史复习历来是高三学生第二轮复习常使用的重要方法,而现在把它放到高一年级,对于历史知识极其缺乏,学习历史能力又极其低下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一、激发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我们的了解,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还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
认为学历史无用,学历史就是“多背分”。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下,学历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学习的快乐。我建议对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上一堂“历史导学课”。可以结合时下的热播电视剧或所谓的“鉴宝”节目等,让学生走近历史、感知历史以及品味历史。同时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的。
二、整合教材,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初中教材删减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化和浅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老师应建构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同时初中教材中有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分散在几个单元的课程中,使学生不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思维。高一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我建议教师在进入一个新专题讲授前,可以适当地补充该专题的通史知识。这样就有效地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嫁接,并且要指导学生阅读导语部分的内容,这往往是本专题的整体脉络。同时还应利用好每个专题后面专门列有网络式的专题知识结构,这既有利于学生复习,梳理知识脉络,也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三、渗透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新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更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具体表现在:(1)每章节内容旁边都留一个个小小思考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资料解答;(2)每章节内容旁边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供学生课外去阅读,并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去广泛阅读相关的课外历史书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能力;(3)每章节内容后面都设有一两道探究性题目,供学生课余思考研究。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重视指导学生读书,要多渠道、有针对性地筛选史料,把握历史演变脉络,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历史性思维,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其次,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讨论,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四、搞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以
具体指导。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
要搞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知识的衔接固然重要,但是还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衔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身,高一年级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听课习惯、记笔记习惯、对待作业和考试的习惯、作业规范习惯等的教育和养成。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基础知识;记忆
纷繁复杂、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的高中历史知识令众多学子“望史生畏”。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石”,历史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基本前提,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正是由于新课改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在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师需要有更加扎实的学科素养,运用积极、阳光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如沐春风、如淋春雨,充满自信。
一、指导学生强化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现状分析
高考,万人拥挤的独木桥。对于压力本来就很大的莘莘学子,面对知识内容庞杂、记忆量过大的高中历史共有的三本必修和六本选修教科书时,往往都会“望书兴叹",无从着手。即使把历史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也未必在考试中能一举得胜。这就说明,高中历史老师在指导学生强化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方法上还有些欠佳。传统的历史课堂“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行为随处可见,老师只让学生把需要记忆的重点知识勾画下来,就让学生死记硬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历史课堂上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关于指导学生强化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几点思考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但是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由于很多原因,使我们的学生在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时,方法死板。不能举一反三。就此,谈谈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共勉。
1 善于归纳知识点,强化记忆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分析,抓住关键词,理顺知识点,对一些内容较多的问题,可将历史知识条理化、要点化,每一知识可分解成几个要点。并根据前后顺序标上序号。对每一要点找出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语,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非常容易把握住历史现象形成的因素、发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等。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样的提问应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是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便于学生记住基础知识。
2 有意识地讲授一些历史概念
当前,我们所用的教材没有对历史概念做出系统完整的解释。这是一种缺憾,诸如“冷战”“雅尔塔体系”“氏族公社”“社会主义阵营”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这些历史概念进行归纳讲授,弥补并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的能力。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只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基础雄厚,每天更新知识,积累渊博的历史知识,才会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3 加强重复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强化学生复习、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平时要求学生用5到10分钟的时间,有意识地进行复现,回忆今天课堂上学了哪些知识内容,老师分析了哪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等等。对一些知识如果记忆模糊,一时回忆不起来,则翻开书本或课堂笔记,认真阅读一下,强化记忆。此回忆复习的方法,可放到课间或者午休,甚至晚上睡觉前都可以,关键是必须去完成。如果学生每天都能坚持去做,花时很少,却能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后,就得从内容和知识结构整体上复习巩固。这样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能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实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以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为特征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弊端重重,新课改需要历史教师有较高的史学理论修养,只有教师自己能够深刻地理解并熟练地应用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强化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这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忠,认真摸索教学规律,改进中学历史课教学[J],云梦学刊。1980(02).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素质教育的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单靠教师“讲课”是不行的,还要通过精心组织课堂“讨论”来实现。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学生围绕讨论题,在一种良好平等的气氛中直接、自由地进行探索、讨论,多向思维,各抒己见,互相启发,的一种学习形式。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试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何谓高中历史中讨论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断深人。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有效补充。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和应用,许多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在尝试运用讨论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贯彻课改精神,本人尝试将讨论式教学引人高中历史课堂,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何谓讨论式教学?本人认为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
二、高中历史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
采用讨论式教学,就是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应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的提出问题、互相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也并非不关注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地位,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做到有目的、有序的掌握讨论活动的局面,并引导和激发学生去积极的主动并带有创造性的进行讨论。
2.全体性原则
课堂的讨论活动,需要全部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使每一个成员,包括老师在内,都要在讨论中得到收获,那就要求历史老师要精心的挑选课前预习方向和讨论题目。首先,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要跟课程安排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其次讨论的话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思维灵感;再次就是讨论的题目要有坡度,因为目前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其接受能力也都存在差异,所以在选择话题上要做到既突出“点”,又要照顾到整个“面”,做点难易适度点面结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讨论中有收获,使得课程讨论成为真正的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环节。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讨论形式
1. 相互协商法
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中,我先提出了问题:请从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习俗风尚、交通工具、通信手段、传播媒介等方面考虑,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有了怎样的变迁?以及造成这些变迁的原因是什么?而后各小组成员自己思考、协商,汇总形成小组观点,再拿出来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全体达成共识。这样的过程,既发挥了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又汇集了同学们的共同智慧,起到了提升对祖国悠久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热爱之情。
2.相互补充法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随机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参照,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全班组与组之间的探讨,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3.相互提问法
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学生之间可点名提问,也可男女生相互提问等。这样的方法增强了趣味性,如加人一些竞争机制,则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三、高中历史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实施
1.设置疑问
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给学生设置疑问,所以教师就要深人的研究历史课本的结构和知识点的分布,然后根据课程安排一步一步的逐渐提高难度的设置问题,学生在课前的准备问题过程中,就已经熟悉课本知识,在课上才能更为主动的参与讨论。高中历史教育,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文学、地理、政治等方面,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解决疑问
在学生充分进行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些疑问。尽可能的让学生发言,互相交流看法,然后自己去解决疑问并提出新的问题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是引导者,引领学生前往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传输者,不要过多的发言,而是以提问题为主,让学生主动的动脑思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3.总结疑问
作为老师要善始善终,要依据课堂的讨论情况来及时的做出总结,然后根据总结去指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教学进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采用有效的课堂讨论式教学,体现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也能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付会芳.高中历史常用课堂导人技巧例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
[2]杨竹芬.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J].临抢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复习 作用
一、高中历史复习现状分析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发生事件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因此历史的学科性决定了知识无法再现,留给后人的遗迹也未必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很难再现知识的主体,这增强了复习的难度。历史事件以时间为发展脉络,包括社会背景、过程、特点和影响等要素,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如果没理清事件发展线索,就会造成错综复杂、盘根交错的混论思维,这是学生复习困难的又一因素。当然还有学习兴趣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效率低、耗时长等情况,而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冷菜热炒、毫无新意、毫无突破的情况,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教学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二、思维导图的涵义及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模拟大脑的思考方式,外显人的认知结构,因而也被称为“脑图”或“心智图”。它吸收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生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成果,利用直观的图形表达人们大脑中隐性的知识、概念等,用发散性的分支体系建立起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忆、思考。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且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历史知识的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复习不是对已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记忆已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综合重点、难点和其他零散的知识点,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丰富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认识,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思维导图引用到历史复习过程之中,既能解决平常复习过程中存在的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复习效率。历史教师需要借助思维导图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全面清晰的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历史复习任务。
三、实例说明思维导图的作用
接下来以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例,通过对比传统复习方法和思维导图复习策略说明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呈现的是关键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学生的复习任务是对这节课或者这个专题老师教的内容进行识记,传统历史复多是在课堂笔记的基础之上进行背诵,而传统笔记大多以文字形式呈现,逐条记录。如本专题的复习要点如下: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概念2.原因3.标志4.过程5.表现6.影响
(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背景2.主要途径3.地点4.代表性企业
(三)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原因2.著名实业家3.代表性企业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12一1919年)
1.原因2.表现3.结果4.影响(近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2.结果3.认识
(三)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原因2.结果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及两面性
1.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2.的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1.发展不平衡2.发展困难
(三)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推动因素2.阻碍因素3.认识
从这份笔记可以看出,这一专题内容多、细、杂。按这一思路复习,学生难以认识重点,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单一的文字表述,无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造成复习效率低下。
下面我们再用思维导图进行这一课时的复习。首先,确立一个中心主题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然后据此主题的主要内容向外扩散,包括发展过程、特点、地位作用、影响因素,等等。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历史事件的发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则复杂的文字表述难以在第一时间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利用简单的线条就可以说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视觉冲击力是直观和快速的。如思维导图一目了然地看到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而且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可以找到实例。
(三)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一次创作的过程,也是思维扩散的过程。这并不是简单的画图,首先要思考几个内容,中心主题,分支主题,分支主题的重要程度,与中心主题的关系,等等。
必须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确实给历史复习提供了一个好方法,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或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如何实现历史复习的高效率,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4(8):45.
关键词:历史教材;调整整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96-01
课改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首先,从内容上讲:由通史体例调整为专题史。专题史意味着通史知识的肢解、重组,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其次,从教材版本上来讲,课改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局面,顾名思义:课标一致,版本多样。而各版本教材在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不尽相同。面对课改后历史教材的种种调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极端做法:一种是唯教材马首是瞻;另一种则是置教材于不顾。我认为这两种极端做法均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我认为正确的教材观应该是教师充分备课,合理调整整合教材,让历史教材真正成为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教材的整合和调整绝不可随心所欲。关于教材的调整整合,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充分了解学情,确保教材调整的必要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个体接受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之所以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学生本身具备的先前知识经验不同。先前知识经验越丰富相应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越能把新旧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认为教材调整的首要原则是立足学情。以《启蒙运动》一课为例,人民版教材将启蒙运动的内容编为两课,一课是《专制下的启蒙》,主要内容是启蒙运动的背景及英国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一课叫做《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内容是康德的启蒙思想、浪漫主义思潮及启蒙运动的意义。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将两课内容做了重新的调整,整合为一课即《启蒙运动》,分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感性认识何为启蒙运动,掌握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第二课时理性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影响。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先交代历史事件的背景,然后介绍其过程,最后分析其影响,这样的调整看似违背了传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但实则有其调整的必要。我们之所以做如此调整,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并未涉及到启蒙运动,甚至于对启蒙思想知之甚少,如果在学生对于何为启蒙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分析背景,那么这种死板教学之下学生只能被动地记笔记。学生只有在感性地了解了何为启蒙运动后,才能很好地上升到从理性的高度去理解启蒙运动的深刻社会背景。
二、“以标为标”
就是说教材的调整整合要以课标为依据。所谓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所以,教学目标是我们组织教学的重要参考。《启蒙运动》的课标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在对《启蒙运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依据课标,将浪漫主义思潮的相关知识在本课删除,而调整在必修三的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部分去讲,在讲解时顺便介绍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卢梭与浪漫主义等相关知识。这样处理既节省时间避免重复,又方便学生理解。
三、教材的调整整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加涅认为,“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困境就是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低下。能力的培养是个缓慢的过程,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所以,我们将启蒙运动的背景调整在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之后还有着深层次的用意,那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利用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完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后,我们给出了几个问题:(1)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启蒙运动最早发生在英国?(2)结合材料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的原因。(3)中国明清时期也产生了诸如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那么为什么启蒙思想无法在当时的中国“掀起波澜壮阔的景象”?实践证明,学生在理解了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影响后,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岳飞曾说过:“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摆好阵势后出战,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在于善于思考。教育,赋予了教师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在当前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备好一节课,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大胆调整整合教材。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课教师工作计划资料,体用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历史课教师工作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下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但是经过分科以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课教师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仅仅围绕高中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
1、高一年级共有班级10个,共分三个层次,创新实验班2个,实验班4个,省招班4个。学生层次丰富,但总体素质比较高。
2、教师方面,高一年级共有两位历史老师,两位老师同时还担任高二部分历史会考班的教学工作,课时任务重。
3、随着近年来历史会考难度的增加,并适应新一轮高考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迫在眉睫,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三、工作思路和目标
1、“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践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2、夯实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组内的听评课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重点工作
1、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措施:针对高一年级三个班级层次之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创新实验班及实验班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常规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省招班则更注重常规教学,再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科能力。
2、高一历史剧(12月)
措施:提前制定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和具体任务。11月布置到各个班级,进行剧本编排和演练。
3、历史讲座(12月待定)
措施:提前联系确定讲座专家。此项为待定。
历史课教师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1、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
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0%,优秀率为25%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95%,优秀率为30%
四、重点工作: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
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上课力求精干、实在。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主体地位
历史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历史学习是学生的发现之旅,情感体验之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教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通俗地说就是要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的效益”。众所周知,高中历史学科一直被学生和家长排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之后,一贯不受重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效益”,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而言意义更是重大。
要使历史课堂有效,我认为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一、课程标准,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灵魂。
新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历史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的课程标准是一节课的灵魂,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而各方面的开展是否合理,要紧扣课标。
比如在学习高一必修一政治史专题《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时,教师确定以下知识目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西方列强在近代列强在控发动的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给中国人民带来学生灾难,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的、非正义的,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英的人生理想。
课堂上,学生通过对《》《马关毛条约》《》内容的分析、理解,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就从客观历史升华到了思想领域的认识,学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学生课前和课后有了变化,很好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就是一堂有效课。
二、学生主体地位,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与此相应的新版历史教科书也改变了以往重结论、轻探究的模式,认为“如果高中历史教科书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造成学生历史学习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实现学习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笔者认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1、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个体自觉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终身学习要求的重要保证。
自主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如阅读的方法、笔记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学习历史,学生还应具备历史学科的一些特殊技能要求,如:①会分析历史现象,追寻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②会利用资料书详细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③会编写年表,会看各种历史地图。④会写研究报告,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是什么角色?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教师将无所事事,相反,教师的角色更为关键。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促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促进高水平思考技能的发展;引导学生建构有用的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又是怎样的角色呢?他们积极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建构新的理解,并将其整合进长时记忆中。自主学习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进行回忆或记忆,而是要求他们进行分析、综合与评价。结合历史课程的特点,
2、要让学生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习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探究性学习特别受到重视。《新课程历史标准》明确规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它的突出特征是以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3、要让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达到学习的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与方式,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学习之间并不矛盾,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示。同时,合作学习也不排斥竞争。合作学习中的竞争包括小组之间的竞争和组内竞争。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但小组本身也要对个人表现有一个适度的评价,从而在小组内部形成一种比拼的氛围,以此调动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合作学习水平的整体性提高。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都是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模式,历史老师都可以去开展这方面的尝试。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现代化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问题,实施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这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探索并加以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等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关键词:高效历史课堂 教师角色 正确定位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课程追求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为目标,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讲解题目,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发展意识。
当前教学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目标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及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由原来的一个准备,全班等候;一人板书,全班笔记的授课方式改为全班积极准备,踊跃参与教学,走上讲台的形式。
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由课堂的主宰到课堂的辅助
传统的历史课堂,基本上采取“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很容易演变成注入式的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结果学生不是兴味索然,就是消化不良,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时间、空间和快乐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准备,上课时充分展示,把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交由学生掌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合理、公正和鼓励他们的评价。但是由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专题化的知识体系,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距离骤然增大,深度和难度也大大增加,而学生对教材所用知识把握的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分清楚重点和难点,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欠缺。所以在只占每堂课三分之一的教师的讲解时间里,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讲得精彩、讲得精当、讲得明白、讲得科学。突出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比较重大历史事件的异同,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应用历史为现实服务的能力。
1、教师在课堂上要变“牵引”为“引导”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教师对课堂要有精心的设计和系统的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教师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
3、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4、放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增长才干
知识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知识最终是在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效果和价值的。实际上,对社会有用的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恰当地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只关注知识的静态存在,而没有注意到知识的动态运转。同时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无法像从做中学那样,能够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试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
我们过去的教材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关注是不够的,如现在还在大部分省市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所设的活动课仅有3课。即《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活动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活动课“了解联合国、评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务”。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在突出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感悟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下,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课,初步改变了过去历史课“读书多,活动少”的局面。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活动课统计
必修1
探究活动一 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
探究活动二 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
探究活动三 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模拟召开一次联合国会议
必修2
探究活动一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
探究活动二 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
必修3
探究活动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探究活动二 走进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
选修1
探究活动一 改革与发展
探究活动二 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
探究活动三 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
1、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2、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生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在,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
总之,当今的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改革,还要适应我们社会的改革,为推动人才建设尽我们的全力。要学生创新,向学生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有责任对自身观念和行为进行创新,才可以适应教学上的创新。教师应该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去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然后让学生享受成功,达到我们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参考书目
[①]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4、3
[②]王维荣:《再现历史:六项有力的建构主义措施》《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一、看历史书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历史书,既包含学生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资料,历史刊物、历史读物等,还可以包括相关的历史学习网站。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书非常丰富。要想学好历史除了大量的阅读外,没有捷径可循。对历史书的阅读,一般是先看历史书的目录,了解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结构;看书的前言了解成书的缘由;看书的正文可以知道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观点。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重要的历史书要精读,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历史书仅需了解就够了。精读的书要慢读、细读、反复读;泛读的书则一目十行、蜻蜓点水,快速地从书中吸收有用的信息。所有的历史书一般都由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构成,对基本的史实,我们在学习时要辨明历史书所记述史实的真伪;对历史史实的评价则要看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本身,是否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平时看历史教科书,要五到:目录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全貌;单元前言到,把握学习模块概况;课文正文到,掌握相关知识点和评价;课后练习题到,熟悉知识是以哪种方式转化为试题的;书后的历史大事年表到,对正文的强调和补充。
二、课堂听课的方法
历史新课程的学习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也是学习历史的主要平台,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场所。课堂听课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听,思,记,悟。“听”就是听讲,要精神集中,把握老师和同学讲话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思”就是思考。一方面思考课堂上听讲的内容哪些需要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思考课堂上的内容是否掌握,有无疑问和困惑;“记”既包括在课堂学习中对获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包括对课堂上学习的要点做笔记。课堂的听课笔记内容应包括板书提纲、学习重点、老师对教材的拓展和挖掘等。笔记要简洁、明了,以便于日后的整理和复习。所谓“悟”,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三、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
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会搜集历史资料,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掌握学习需要的历史信息。搜集历史资料首先要确定搜集资料的时间、地域和内容范围;第二就是利用有效的资料获取渠道。目前比较常用的渠道有三种,一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三是进行田野和社会调查。对搜集来的历史资料,要根据它对学习的重要程度进行筛选、分类、整理,以方便在学习中使用和查找。
四、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
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掌握必要的方法是重要的。总的要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运用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前,首先要对历史资料的重要与否进行认真的鉴定:包括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真假、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等。其次,在使用历史资料作证据时,要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要选用多则来源不同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三是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
五、做历史练习的方法
我们应当看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其中所谓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再体现。因此,教师除备教案外,还应“备学生”,即备学案。所谓学案,即是教师在教案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它包括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用等问题。
一、学案教学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学案教学便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能把学生地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学案教学符合作为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也符合作为促进发展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能够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利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通过学案教学还能实行因材施教。
教师的职则不仅在 “教”,更在指导学生“学”和教会他们“会学”。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维持型”学习变为“创新型学习”,把“一次求学”变成“终身求学”,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学习”。
二、高中历史学案的设计和运用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学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教师导学释题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力。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方法指津娥、知识纲要及问题、优化练习和作业推荐。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尽力做到学习内容纲要化、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以及作业梯级化。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3、学习方法: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4、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是课下作业。
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学案的运用
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一种常规但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为上课做好知识的准备,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如果要做到提问,那更要预习思考。学案再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有其指导作用。
用于课堂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剖析,知识的纲要化,框架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练习的及时处理都为课堂学习提供方便。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方向,在四十分重要效益。
用于复习。历史阶段的总结,知识的归纳,线索的抽拉是历史复习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单元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学案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习题式学案的设计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利于素质教育。
四、学案教学实例
“社会交往”学案指导书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方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今中外主要见面礼,知道名片的发展及其作用
2)了解姓名的构成,知道职事称谓、敬称与谦称的主要表现方式
3)了解聚会的社会功能,知道人们在沙龙和茶馆的主要活动方式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各国见面礼的知识,认识各有特色的理解是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
2)分析各种称谓,理解称谓的变迁体现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认识正确的称谓对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作用。
3)观察生活,总结当前人们惯用的聚会方式,谈谈各种聚会方式的优劣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际交往各项礼节的了解,认识到交往方式是受政治变迁、时代风尚所制约,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二、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寻找相关史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见面礼
a.握手b.拥抱c.鞠躬礼d.合十礼e.其他见面礼节
2)称谓
称呼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所,一般称男子为 “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在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可以将女性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市长先生、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一般可称“阁下”;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名;对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但称呼其学位时,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学士、硕士)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a.德国人b.同美国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
3)姓名
姓前名后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及中国通行
名前姓后英美法:前总统戴高乐的全名是夏尔 .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教名+本名+姓)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名+父名+姓)
阿拉伯:穆罕默德 .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本名+父名+祖父名+姓)
有名无姓缅甸、印度尼西亚人最有代表性。
2、学习笔记
1)概念:社会交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明的反映,又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为了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公众间能有序交往,指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社会交往的礼节:
A.见面礼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14-02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有很多的优势:大量的生动图片可以展示、材料资源展示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视频播放引入课题、感知历史情境……课堂因多媒体的使用而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抽象为直观,化空洞为充实。在历史教学中,常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战"功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1.新理念才是核心,多媒体只是手段
一些人认为采用现代教育这种新手段就能体现现代教育新理念,顾在教学中,片面的追求教育手段的更新,甚至认为只要用多媒体上课就体现新课改了,但教师仍然"一言堂",一人包干到底,教师"自编""自导""自演""自评"承担所有的角色,忙得不亦乐乎,毫无以体现学生为主体之意。我们常说这种现象为"电灌",完全将学生当成观众,教师就是演技高超的艺术家。
新教学理念要求课堂以学生为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培养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课堂就是学生获取学习方法的重要场所,我们的教学设计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必修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如果脱离新理念,再新的手段都是无用的。比如,我在上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书上在"变化中得男女服饰"中就选用了很多图片,但主要集中在民国至期间的服装图片。对于本部分的知识,主要让学生得出服饰变化的趋势,而单独从教材提供的图片还不足以体现该趋势,于是我就选择了两个时期的服装图片补充我的历史教学:一个是清朝的官服和当前人们流行的服饰。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小组讨论归纳出发展趋势,培养了其能力,达到极好的效果。
2.新老教学手段喜结连理
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媒体后,就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完全抛弃。通常一个老师上课,只点击鼠标,没有在黑板上留下一个字,或者是写一个干瘪的标题,再或者在课前先写好标题或课中又来补板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随着鼠标的点击完毕,整节课也就"播放"完毕,留在课件上的就是"谢谢""欢迎指导"等。
多媒体教学其实就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手段,尽管功能强大,但不能抛弃以往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如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放弃传统板书的方式。传统板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知识体系结构、构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不会因为点击鼠标而消失掉,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仅仅围绕着板书的呈现而展开,尤其是人民版的教材的编排体系比起之前的教材更杂乱一些,一些课文标题具有文学性,不便于学生掌握历史的来龙去脉和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这就更需要传统手段予以展示,再配以多媒体的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机为人用,人机和谐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鼠标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一环扣一环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教师基本不下讲台,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和学生有任何的肢体交流,近距离的眼神交流,甚至对课堂的监控弱,学生在下面各自玩耍开小差。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啊。
笔者主张多媒体的设置不要将所用的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全部设计在多媒体上,教师教学过程不是点击鼠标的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是看课件的过程。结合教材、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在一些重要环节运用多媒体。如我在上必修一《伟大的》一节时,我只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来体现本节教学目标——"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注意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在真实画面的冲击下、准确语言解说中、音乐的渲染里,学生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要提防日本的新军国主义,达到了情感教育的意义。为此还用两个班来做对比:一用教师的语句描述、列举罪行;一是将教学流程所有环节全用多媒体,但和第一种尝试的效果相去胜远了!
另外多媒体要设计师生、生生合作、表述、消化知识、反思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组织语言进行清晰的表述,为答题做好充分的训练和准备。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运用,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升华。留足时间给学生消化知识,做笔记、勾画知识要点。总之不被PPT束缚,而是为我所用,和谐相处。
4.控制PPT数量、质量和速度,高效真实
笔者对使用多媒体的课进行过数量统计,一般而言一节课使用PPT的张数都在20多张,其内容不仅包括书上已有,还有教师补充的各种资料--图片、表格、文字材料(古文、英译、白话文)、音频、视频等。教师都要将所有准备的资料一一展示出来,量大时间又有限,如果遇到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耽误一些时间的话,课件就"展示"不完,势必老师就要拖堂,或者是以更快的速度将课拖起走,走马观花式的将课件点击完毕,其结果就是学生"坐飞机",不知所云。谈何效果呢?
顾在制作多媒体教学中结合课标和本节的重难点突破恰当使用,严格控制数量和保证质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另外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选择的视频材料要符合历史真实,不能是"戏说历史",注意一些影视作品的利用要给学生交代清楚文学作品和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切不可一个课件在任何一个层次的班级都使用;字体搭配颜色符合课堂环境要求,避免后排的同学看不清楚。
总之,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带来的优势和好处,但切勿过于跨大其功效,合理利用,正确定位,只是若干教学手段的一种而已,而不要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作者在一线教学中的真实感悟与体会,还很肤浅,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交流,不正之处请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