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时间:2023-08-12 09:16:23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8801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B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

第2篇

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目前,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少,导致部分教师对该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的观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导致他们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存在着不求甚解、及格万岁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往往过于重视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该门课程真正重视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建立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识,提升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上述两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常用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使历史核心素养不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策略

历史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方面的素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储备知识、积累技能。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其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W设计和安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学生在思考和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应做好指导者和启发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他们用公正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借鉴历史事件中学得的智慧和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修养和实践技能。

1.更新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授课,“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历史课本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在经历初期新鲜感后,难免陷入厌学情绪中无法自拔。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转变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在网上或图书馆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史实资料或影视视频,以使学生对该事件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看完视频资料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该时期历史人物的评价,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阐明理由。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让学生对该历史人物进行星级排序,选出“我心目中的春秋战国大英雄”。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过去联系现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回顾漫漫历史之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历史事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现代生活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正面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过去联系现在,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目前,全面改革一直是我国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理解改革的意义,应该以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历史事件,联系我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且成功的改革先例。比如在进行《秦统一中国》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我就将秦始皇采取的改革措施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改革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通过带领学生立足现在,分析过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他们感受今天生活的美好,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角色互换,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将教材中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内容安排给学生,通过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刚刚担任“教师”时,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不应置之不理,而是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以使其顺利进行。让学生扮演教师,来教授其他学生历史知识,不仅使其体会到历史教师的辛苦,对教师多了一份尊重和爱戴,也使他们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他们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第3篇

摘要:文章从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三个方面探究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核心素养;自主探究

一、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发展是以时间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因此学生必须在脑海中有一条明确的时间线,要对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要有敏感的时间观念。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常,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影视资料、图片资料(包括与历史相关的图画、相片、地图)、模型、雕塑等放在年代尺、历史大事年表上,通过历史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还可以利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实物演示法、图画再现法、音乐渲染法等把历史中的人和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进一步把握、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伟大的历史转折”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主要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和意义。想要更好地完成上述问题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手段,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时间线及会议内容进行梳理,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其他会议,从而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结论[1]。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想要了解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考虑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就这一探究问题提前查阅资料,整理相应的历史知识,不懂的地方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熟悉课堂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南方经济的发展”这一部分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南北方的覆盖范围,以及南北差异化形成的原因。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对我国南方社会需要、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知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做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再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可以考虑引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在提出教学内容后,将学生简单地分组,再让学生根据课堂主题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只需及时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的思索方向即可,将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读课文,思考巴黎公社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上述问题。通过思考问题让小组学生选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就学生发言内容的不足进行补充和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薄弱的环节,也能让学生自主探究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历史学科敏感度。通过探究历史,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2]。教师要尽可能地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更深层次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探索。总之,历史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为前提,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

第4篇

学术界公认,“Key competencies”由国际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首先提出和使用。在国外,一般将competencies理解或翻译为“能力”或“技能”,将Key competencies理解或翻译为“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而在我国大多将competencies译为“素养”,将“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历史教学界接受了这种译法,并由此派生出“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个重要概念。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说起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过是一个名词(概念)而已,但它实际关系我国历史教学改革的走向,一经写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影响难以计量。笔者估计,一定会远远越过20世纪80年代初“能力”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可是,如果“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词的生成与“Key competencies”的误译或不够准确的翻译确实直接相关,岂不让我国历史教学界脸上无光?丢面子是小事,如若干年后再来纠正误译的负面影响,麻烦就大了。与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静下心来,仔细斟酌、认真推敲Key competencies到底能不能、该不该译为“核心素养”呢?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多花点时间“磨刀”是值得的。

一旦competencies译为“素养”,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并生成“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个概念后,必定有人会问:历史学科真的有“素养”和“核心素养”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弄清“素养”的含义。

感谢陈志刚教授,他在《学科素养含义辨析》一文中为我们列出了多种工具书对“素养”一词的解释。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素养是“平日的修养”;《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修习涵养”;《中华同义词词典》认为,在强调修养水平和状况时,“素养”和“素质”大多可以通用。他还根据《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等书的解释,强调指出:“素养现在多用于指人们通过经常的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所取得的各种收获、成果或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笔者注意到,上引各条,解释的实际上都是人的素养。近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宣布,“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此,教育部还委托专家进行重大课题《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①综上所述可知,素养(含核心素养)的主体是人。素养是人的“专利”,只有人才有素养。这里所说的人是广义的,包括个体和群体、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未成年人中,中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人以外,还有什么事物有素养?笔者没有找到答案。也许有人会问,某些动物,如“聪明”的猿、“通人性”的马、狗等动物有“素养”吗?对此笔者没有研究,暂且搁置一边吧。

学科者,学习或研究的科目也。作为学校的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历史学科有其属性、特点、功能和目标,以及由人为其构建的内容体系等,但它本身没有生命(狭义),没有感觉和思维,不能“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因而也就没有“素养”和“核心素养”可言。从汉语词语的角度看,“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有杜撰之嫌。

形式逻辑根据内涵和外延两个要素,将概念分为真实概念(亦称实概念)和虚假概念(亦称虚概念)两大类。②既有内涵又有外延的概念是真实概念(实概念),如“学生”“中学”“历史学科”“历史教学”等。只有内涵,没有外延(亦即世界上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客观事物)的概念是虚假概念(虚概念),如“上帝”“天堂”“灵魂”等。那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属于一类概念呢?上文已说,历史学科本身没有“核心素养”可言,世界上不存在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对应的客观事物,所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没有外延的虚假概念(虚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虚假概念也有使用价值。但是,如果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先天不足的虚假概念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乃至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具有全局影响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显然是不恰当的。

虚假概念也可以下定义,如人们就给“上帝”“天堂”“灵魂”等虚假概念下了各式各样的定义。但真实的科学定义要求遵守逻辑规则,做到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因虚假概念没有外延,界定起来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

近来,历史老师们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下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定义,下面摘录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③推敲起来,此定义问题不少,突出的两点是,第一,形式逻辑要求真实定义“必须揭示事物的属加种差”。④但上引定义中,我们既未见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属”,也未见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同种事物的“种差”。第二,形式逻辑要求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要完全相同,⑤而在上引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项讲的却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其内容要点等,二者外延明显不同。

要为没有外延的虚假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难度太大,而要让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和中学生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则更难。面向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理论以简洁明了为好,否则无法落地。

历史学科本身没有“素养”和“核心素养”,但是,历史学科却具有培养和提升历史学习者素养(包括核心素养)的功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必在研究历史学科本身的“素养”和“核心素养”上再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了。当下,应集中力量研究历史学科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首先是核心素养)作出贡献。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深入研究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核心目标。在这一点上“三维目标”存在明显的不足,让广大教师十分纠结,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应尽快弥补。

近来在讨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一些论者实际上已涉及历史学科(课程)核心目标问题。如何成刚认为:“唯物史观”理应成为学生经过中学六年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的一种核心理论素养”。①夏辉辉及其团队认为,“历史价值观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是皇冠上的明珠”。②根据自己以往的研究心得,参考同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的核心目标应是引导中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核心目标,其理由是,第一,这个核心目标学科特色鲜明,能区别于其他任何学科的核心目标,体现出在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历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价值。第二,这个核心目标内容丰富,展开以后可以形成二级目标群,构建起历史学科目标体系。因为,正确的历史观是科学完整的历史观,是真理论历史观、价值论历史观、审美论历史观的综合与统一。第三,这个核心目标与中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人文素养)有对应关系,其达成的过程就是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第四,学科核心目标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烂)。多核心即无核心,能归结为一个最好。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故笔者提出了中学历史学科(课程)应以学生正确历史观的逐步形成为核心目标的看法。

第5篇

关键词: 概念教学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在国内使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①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努力方向。《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将学科素养作为学科课程重要的目标,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②。2016年7月15日至18日,全国历史教师学科素养与高考教学胜任力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展开了专题研讨。高中历史教师应及时、全面了解和关注历史教学的新动态――学科核心素养。

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历史时空观念应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但W生混淆时空、以今度古、认识不清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具有明确的时空定位、历时性和共时性等特点,对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大有裨益。

一、学生对时空观念的掌握情况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针对学生应达成的学业标准,将“时空观念”素养细分为四个层次:1.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由此可见,时空观念不仅包括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下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③。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是甘肃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教育项目,2012年9月正式落成开学,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独立高中,现有在校学生2300人,甘南州籍学生1900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34%,其中以藏族学生为主,兼有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笔者结合所带高一・3班(珍珠班)和高一・14班(平行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学生对历史时空观念把握不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以今度古”。高一学生由于历史认知水平有限,历史知识结构尚未建立,在认识历史事件时,往往受已有知识观念的影响,以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不能将历史事件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如:在引导学生评价西周时期“分封制”时,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看待,即中国目前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实际上,分封制使得周王朝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扩大了疆域,这就当时来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2.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时间概念即历史发展的纵向规律,有指年代的时间概念和指逻辑的时间概念之分。如:1917年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这是年代的时间概念,属于表面层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开端,这是逻辑的时间概念,属于隐含层次。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同时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只有把年代和逻辑的时间概念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时间概念。然而,一些学生张冠李戴,混淆颠倒,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3.学生对空间概念把握不准。空间概念指历史发展的横向规律,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特定地理条件、环境、位置及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场所,还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整体系统。如:“古希腊”这一空间概念,它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诞生地,是西方文明之源,为希腊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横向上看,此时期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类精神文明的导师,中国出现了孔孟等儒家文化的奠基者。他们虽相隔万里,但都生活在其国家由奴隶制走向衰落的时期,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其思想文化都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如:“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首发地,在讲授工业革命时,可引导学生以空间为基础,从政治前提、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分析英国首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构建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整体系统,但一些学生辨别不清,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搭建历史知识的空间网络。

二、什么是历史概念

所谓历史概念,是在适量的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历史思维能力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历史概念可分为三类:历史知识概念、历史理论概念、历史思维概念。历史知识概念,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象,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历史理论概念反映了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历史思维概念是指学生从历史知识概念出发,深化到历史理论概念过程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切入角度,是学生分析历史的思维过程④。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概念的有效教学,即在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理论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建构学生的历史思维概念,然后运用已经形成的历史理论概念和历史思维概念学习新的历史知识的完整过程。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物的基本史实,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对帮助学生搭建历史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历史的时空观念有着积极作用。

三、概念教学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意义

1.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时空定位。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具有唯一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有一个固定的时空坐标。如:“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概念,它指的是开始于1949年的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道路的历史进程。1949年因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而获得了时空坐标意义。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形成明确的时空定位。

2.概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时空结合,纵横比较,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历史概念的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结束的纵向发展过程。历史概念的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v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这与形成“时空观念”要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是遥相呼应的。

在历史概念教学中,通过对历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解读,在“纵”中找规律,在“横”中寻特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完整的历史概念体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从纵向上看,经历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拓展),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四个阶段。从横向上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自由主义思潮、殖民扩张与海外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历史概念的有效学习,便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时空网络,进而对历史现象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中,“罗斯福新政”这一概念,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时空观念要求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时,可以将其放在近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美国)、中观(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远观(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三个由近及远的时空中考查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现代化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整体把握历史,形成“大历史”。

总之,在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一线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专业能力,“以有为之心行无言之教”,相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②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2015.

④陈龙.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概念的有效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5).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S].2015.

[2]申建民.浅说历史概念教学[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5(3):47-48.

[3]陈龙.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概念的有效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79-81.

[4]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第6篇

关键词:专业素养;初中历史;深度教学

一、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基本含义

深度教学是相对一般教学而提出的概念。此为“老师在整体认识教学本质以及有关核心知识后,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令学生自己认识与探究的学习状态之一。”初中历史深度教学指教师以历史学科教育的本质为前提,联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设计相应的情境问题,依靠历史资料分析和小组交流探讨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深度教学活动之中[1]。它和以往的课堂不同之处是以往的教学只是关注初中历史课本内有关知识的机械性记忆与机械性思维的教学。

二、基于历史背景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

使学生更系统地理解与掌握有关的知识框架,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与实现历史深度教学的重要前提。初中历史深度教学即依托各种历史知识间的关系,令学生通过历史背景、逻辑关系等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其中的历史知识,同时更系统地把握相关的知识框架。像“历史学科标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认识农村改革活动,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熟悉邓小平对我国改革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等。”针对这一课,部编人教版教材编制了三目,分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一般的教学思路与教材编写思路是相一致的,一步步地展示出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知识,且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学,但是如此的教学内容通常不是很具象,且相对乏味,无法掌握教学主线,无法深刻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历史事件。结合以上内容,笔者在教学设计期间,查找了多本相关的史料,仔细了解整个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教学环节,从历史的细节切入,试图以逻辑为纲、时间为序、因果为基本线索,同时根据相关资料,为学生们呈现出一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场景。此教学思路的设定与知识框架的构建,掌握“经济体制改革”运动的根本与核心,关注学生对历史概念与思维逻辑的把握,借助内容的整合和重新组合,完成系统设计,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的主要结构体系,进一步认识历史的演变过程,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与探讨40年前的深刻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需要向什么方向前进?凭借哪些有可能走向胜利?在应对此类问题的全过程中,感受初期的改革精神,感受改革运动的宏伟以及面对的巨大挑战,从其中得出不断变革的力量,联系新的改革动力和共同认识,慢慢地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和全面把握[2]。

(二)挖掘背景知识来开展初中历史深度教学

在专业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期间,背景知识的挖掘增加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下面的两大层面:一方面为依靠历史背景检验历史课本中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依靠历史背景补充与完善历史课本内的知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以上所学内容。像“经济体制改革”一课内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相关内容的表达仅关联到此措施实施的发生时间与地点、“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等相对关键的知识点,然而在了解该课课本所呈现的知识点后,学生也只是了解了中国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改革开放等基本历史知识,因为知识点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导致其跳跃性过强,内部逻辑关系明显存在问题。在此状况下,倘若老师就只是照书本知识教学,“教学也即转变成为一种知识开启与呈现是一种反复的活动”,学生无法认识为什么改革先要发端于农村?为何在安徽地区取得突破?考虑到这一点,笔者由该历史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和人口增长情况出发,探索与补充了有关资料,依靠具体数据或是图片影像将学生拉入相应的历史环境之中,引导学生依靠所有素材的有用信息,处理好自身问题,解开自身疑惑。材料一:1953年至1954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的5.86亿的中国人口到1957年增至6.30亿,到1971年该数据扩大至8.20亿,而到1974年人口数量又增加到了8.80亿,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突破10亿。——费正清先生所著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二:材料三:1973年,天津市地方粮票这种历史背景资料的补充,不再是针对课本中素材的提炼与反复,探讨了“人口增长”“农作物增产”“人均每日产粮量”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且着重分析了安徽的状况,引领学生深入实证与描述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加强对这些要学习内容的认识。借助分析第一和第二则材料,学生对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中国人口增长和农作物增产量有更深刻的理解。基于此,他们同样从1980年的史实出发,算出当时中国人均每日产粮量只有不到1千克,且当时农作物的种类也并不丰富,百姓平时购买最多的东西就是农产品,无法满足百姓生活所需。

(三)基于历史背景的设计有条理性的问题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

深层次把握其中相关的“深度”,不仅关系到学习成果以及参与过程的深度,而且还关系到学习方法的深度。深度学习包括不少相关的教学手段,但是不管是引入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均应以解决为题为根本导向[3]。从整个教育策略来说,问题是信息进行加工的必然环节之一,它能够让很多设想向特定角度不断深化认知,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探索深度学习的路线。认知历史不可以只局限于脑海中仅有的历史知识,还需要主动去研究发现与解决历史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因此,基于专业素养之上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规定老师在对这些学习内容予以理顺之上,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把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更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通过这样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培养和发展历史专业的重要素养。在编写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一课教案的过程中,笔者侧重于引导各个学习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和学习计划设计出相关的问题,使学习变成处理历史问题与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各个小组的研究主题分别是:小组1:围绕“问题与疑惑”,在整合资源后,编制出人口数量与农产品生产数量表现如何的发展趋势。如果将人口增长和农作物生产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有什么新的发现?”“粮票的正面和反面都包括哪些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说明该粮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局限性?使用该粮票有什么前提条件?印发粮票呈现了那时人们是处于什么样的生活情况?从另一个角度又反映出了哪些问题?”“万里书记的调研结果说明该时期安徽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情况是怎么样的?”“在该历史环境中,中国的改革在哪些地方或许会有希望成功?通过何种方式突破?”小组2:围绕小岗村“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本”图文素材提出以下要求:“自主浏览素材,用四个字来对协议内的核心内容做出归纳。提出此方法是否符合该时期政策方针要求?从何处可以体现?”“小岗村农户的做法为他们当时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与改变?他们有没有为此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中国农村改革有没有找到重要的突破点?”小组3:结合20世纪80年代早期天津国营企业变革的试点企业——天津市手表厂在变革过程中的“困苦与蜕变”,提出了以下这些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天津手表厂在创办的前30年,产品营销具有哪些特色?80年代早期,公司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天津手表厂为摆脱困境制定与实施了什么战略?”这三个小组的研究主题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地点与人物三大核心要素之上,而是从改革过程中许多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思路等角度出发,设法令所有问题都能够呈现出相对特别的历史逻辑。

三、结语

通过问题,学生的小组讨论会不断深化。通过讨论,他们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历史问题也提出更多的研究方法,对历史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整个阶段学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在主动参与讨论和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中,历史课本内的相关素材可以被唤醒,突破学生已学知识的约束。在了解这些背景材料基础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会比较全面。

参考文献

[1]高菊.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67.

[2]张国鑫.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53-54.

第7篇

【关键词】史料教学;核心素养;重要性;有效性;关键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培养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史料教学就成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客观的、真实的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轨迹,既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需要用材料说话,运用史料复原历史,即“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进而理解历史,为人类历史的延伸提供真实的借鉴。因此,史料教学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史料中发现历史线索和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区别看待不同历史资料的多样性

史料体量巨大,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文字史料是指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史料,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遗迹、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口述史料是指口头流传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家训、回忆录和对话记录。文字史料可以呈现历史事实,但文字史料与历史事实存在着有同有异的关系。史学家在记载的过程中,渗透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就可信度而言,实物史料是原始史料,是第一手资料,它要比文字史料可信度高。至于口述史料由于其口口相传,其真实性更是有待甄别。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搜集、甄别与选择史料,唯有如此,才能对历史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也是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基本核心素养。

三、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要恰当的选取史料

历史教科书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教材选配和引用了大量史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史料资源,精心设计思考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阅读、分析、概括、对比和迁移等能力。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有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补充教材以外的史料。但撷择时要注意适当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史料的时空背景。例如在学习苏格拉底的思想“美德即知识”时,由于国情有别,时空距离遥远,学生对其思想的理解总是显得力不从心,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可以引用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熊与隐士》: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咬,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拣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地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通过运用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学生就可以顺利地理解“美德即知识”思想的内涵和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2.要有效的设计问题

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到了史料的运用。例如,初中提出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来学习历史,高中则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等,都对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要把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不管是教材上的史料,还是根据需要补充的史料,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材料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归纳和概括。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为了解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一重难点,我节选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材料三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材料四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针对以上材料,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依据材料一回答,哥伦布要到东方去的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回答,15世纪寻金热盛行的内在根源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回答,航海家为什么要到东方寻金?(4)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航海家去东方要另辟蹊径?通过四个问题顺利解决了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社会动因。

3.要引导探究式学习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62-01

初中历史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历史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重点历史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的教育,特别不能有效地利用历史学科的巨大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由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感,谈谈如下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结合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深感自豪的地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结合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的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爱国心。因为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

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各个朝代都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光耀千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文化典籍、道德伦理、科技工艺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经典著作,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事实证明,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结合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结合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他们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的民族是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有着顽强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抗争史。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赢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中被杀的谭嗣同,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又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事例,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合时代特征和热点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前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中表现在“拯救中华”上,那么新中国成立后的爱国主义教育则集中表现在“振兴中华”上。我们今天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地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才智等。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要结合时代特征和重大热点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如达赖集团的分裂行为、中菲黄岩岛之争、中日之争等重大热点时事,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材料。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将这些重大热点时事结合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合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9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相比2001年的实验版对历史教育的很多内容做出了新的表述。现仅就新课改理念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

所谓课程理念,就是课程设计者蕴涵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理念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念3、将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理念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理念1、3中突出强调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求课程改革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其次要求课程改革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最后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在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基础上,还突出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理念2在对课程性质的描述中,新课标更加强调“基础性”。为使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本进一步改变和避免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情况,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学习技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体现以符合学生心理认知为出发点开展历史教育的基本态度。例如,新课标要求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想象。”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寓德于教

历史是形成人类道德品性最优良的学科,是“永恒且具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理应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有效教育信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必要性

(一)新课改的要求

为适应时展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就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并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理念,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要求使基础教育改革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历史教育的生命,堪称“历史教育之魂”,最能够体现出历史学科培养道德素养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人类精神文明、启迪学生智慧的历史使命,应具备特有的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等高尚的职业道德,即“史德”。一个有责任心、爱心、坚持正义、为人师表的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教师还应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该既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发展,又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这是历史“寓德于教”的前提与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德育应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在自身的水平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教育。“以生为本”的原则还强调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要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自省、慎独,在实际学习中自觉培养道德素质。

(二)古为今用、与时俱进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要坚持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原则。既要结合历史知识,又要巧妙地联系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要使道德素养的培养保持生机与活力。讲述古代重民、爱民、“民贵君轻”思想需结合今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讲述历史爱国英雄、爱国精神,需结合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领土完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遵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的古训。身教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育形式。教师的表率作用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学生学习和仿效,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有效性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关注道德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功能。在陶冶道德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方面意义重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确立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要彰显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道德素养的培养

其一,教师应科学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涉及到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史料非常广泛,其中不仅包括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包括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历史教学中的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资料、视频、音频等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不仅可以营造生动良好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二,教师巧妙创设道德问题情境,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精讲深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笔者结合学生思想特征,尝试着设置一些道德问题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实践证明,科学巧妙的道德问题情境也会达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的良好效果。

其三,利用反映相关历史史实的文艺作品来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文艺作品源自于历史真实又高于历史真实。在中学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中,应重视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三)课堂教学评价中要体现道德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的总称,教学评价有两个核心环节: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实施等的评价,即教师教学评估;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为主。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再用传统的认识教育的方法去测评道德教育,就更有效。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有意识地照顾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考察、引导和激发。

参考文献:

[1]章年海.中学历史新教材新教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丁丙炎.中学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刘开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7.

[4]王建伟.中学历史中教学如何渗透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10,18.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教学

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历史知识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实现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到社会发展从而成为人才储备,达到国家富强的长远目标,然而教育大计也遇到了各种问题,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也有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加以注意并思考应对之策。

一、论证时需注意的问题

选择史料是指在同类性质的史料甚多的情况下,挑选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史料,并非指可以凭主观的意愿去挑选适合自己观点的史料。史料教学必然涉及史料的选择运用,在运用时论证又成为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大多时候我们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证的方式、角度。在具体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就值得思考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忌孤证,即所要证明的观点,只有一条史料;历史的发生、发展是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合力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原因时要选择涉及面广的史料或者在对一个观点加以说明时,要提供多则有关此问题的史料,不能用单独的一则史料去说明问题。二忌想当然地主观臆证;历史教师在加工史料时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以教师自我理解为中心,强加观点给学生。三忌所引史料与所得结论的不一致或没有关联;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史料作用是辅助教学,如果所用史料与结论相悖,教师就要反思到底是结论错误还是解读错误。四忌忽视反证:论证某一问题时,如果只注意到属性相应的史料,有意忽视观点相反的史料,得出的结论不是错误的,就是不全面的。

二、史料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史料研究范式

对于史料教学的研究中大多学者的研究方法较单一趋同:案例法、比较法、文献阅读法是普遍使用的方法,方法的选用会影响研究结果,所以在史料教学的研究中新方法的选用是必要的。史料教学具体操作方法不应该是抽象笼统的,它应该是具体的、灵活的、多变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史料教学的选用要考虑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考虑教材的版本,要考虑史料的分类,要考虑不同课型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要求。总之,史料教学的具体方法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才能够产生的。切不可思维僵化、盲目追求形式,在教学中迷失方向,为了教学而教学。

(二)史料对比

在史料教学中放眼国外从而在比较中对中国的史料教学提供借鉴是比较适合和必要的。英国、美国的史料教学相比中国历史更悠久效果也更好,而中国在史料教学方面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它们的史料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在比较的同时应该扩大比较范围,不仅仅是中美英三国的研究比较,这样难免会显得狭隘,使研究结果缺乏全面性。

(三)核心素养与史料教学

在史料教学和素养培养的结合方面首先是值得肯定的,在新课程改革下“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因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培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导向,这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三、具体史料教学方法

(一)加强对教材版本中史料问题的探讨研究

初中历史教材经现在改革后都统一成统编版教材,但高中历史现在仍有很多版本,注意版本的比较,注意不同版本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也是一项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譬如《选取不同版本教材中史料的策略——兼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中运用比较法、举例法对人教版、岳麓版中的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研究,发现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讲述中运用了同一史料但讲解时的侧重点却不一样。反思出史料教学要适度重视、缓慢渗透,立足课堂、巧设情景,立足教材、充实史料。不同版本教材中可能在同一课中引用的史料有所不同,当然也有相同的史料出现,那我们要怎么进行解读,侧重它的哪一方面这对我们突破重点难点提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意阶段史料教学要有针对性

史料教学主要是针对中学阶段的研究,却很少对初中高中这两个阶段进行划分来进行研究,初中和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知识经验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所学教材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应该得到重视。当然,强调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它们间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一味只强调差异,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是断层的不完整的。同时,高等教育中的历史专业对史料教学也有很大的依赖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会通过其所运用的史料和对史料的解读体现出来,学生的能力也会透过史料折射出来,但是,大学生又与中学生各个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所以,教学方法这不尽相同。总之,注重差异,重视区别,逐步过渡,最终使学生能力提升,形成史学素养,终身提升和发展。

(三)史料教学和素养培养的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下“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因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培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导向,这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要从传统的知识传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而史料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人文关怀”等,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形成和发展。

四、史料教学设计步骤

(一)具体设计步骤

遵循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史料教学设计的步骤分为:第一步,解读内容目标,分解史料实证水平层次。史料实证水平层次可以细化为:第一,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第二,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第三,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第四,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第二步,确定教学内容,思考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般是教学里面关键性的、概念性的问题,学生未来可能有用的东西。一个问题是否是核心问题,主要看是否能帮助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好地聚焦基本内容,获得有效的理解;能否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消化,指导其学习。第三步,分析学情,思考史料教学技能培养方向。包括学生能力发展(解决问题、历史思维)、史料的阅读能力理解与诠释能力、学习动机的激发等。第四步,搜集史料教学的资源,设计基本问题。我们要思考:学生可以获得怎样的迁移目标?阅读分析史料后,对史事有怎样的理解?明白怎样的意义?应思考哪些核心问题?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目标?第五步,思考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目标达成的证据,思考实施方案步骤。教师要思考: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业表现或结果可以证明理解和学习迁移?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表现?需要回答(或解决问题)的关键项?有什么样的证据用来检验学习结果?何时达到?验证需要多长时间等。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爱国精神

一、在初中历史中培养爱国精神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在初中教育中实施爱国精神教育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无论身体还是大脑在快速的发育和开发中,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叛逆,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环境的态度开始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在不是可以任由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年纪。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学生正是热血沸腾的年纪,在这时对他们开展爱国教育是最好不过的了。作为我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就是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他们爱国还何愁我国未来的前途。一个具备爱国精神的未来接班人,他们会自觉自愿一主人翁的态度自处,这种态度会促使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我国向来是文明之邦,现在的初中生应该逐渐具备爱国精神,将我国文明发扬光大。在初中历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在初中历史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历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是最为合适,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初中生都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对历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可能没有语数外那些科目深,而且学校安排的课时也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又要做好初中的爱国精神教育,提高课程有效性是唯一的出路。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在初中历史课上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实践性。

所谓历史教材的实践性,当然不是指再去经历一次相同的历史事件,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历史是无法重现的。但是历史却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追寻历史足迹的现实路标。在历史课上,我们学生会接受到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其中有很多都与爱国精神有关。通过这样一些历史纪念日,带领学生缅怀逝去的英雄,通过一些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看展览或是与之相关的影片,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加直观的被爱国英雄们的事迹所感动。学生可以从这些爱国的历史事件中受到鼓舞和启发,他们会向这些英雄们致敬并向他们学习,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激发。爱国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负重感,只有在历史课中,学生了解到为了历史的进步个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先辈付出了令人无法想象的代价,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时为我们伟大的民主有那样一群伟大的爱国英雄而自豪,从而自觉自愿的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拢,以英雄为榜样,担负起今日祖国的未来,这样的青少年才是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无愧于这个时代的。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所谓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指将前人的风骨的行为准则继承下来,一代又一代的沿袭下去。历史可以成为过去,也可以成为当下。历史中有太多感人的爱国英雄的事迹,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英雄情怀是与他们自身行事准则分不开的,所以中学生在历史中还应该学到爱国英雄们行为准则。在今天有一个现成的准则可以完全总结爱国英雄们的行为指南,那就是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因为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刻放心中,并实实在在的践行,就是爱国的表现。在荣辱观中,有一条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叛祖国为耻”。做到了“八荣八耻”,热爱祖国就会渗到骨子里,学生会牢爱国,直至变成一种习惯。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历史课中,学生了解的都是一些历史名人,这些人是经过历史的洗礼留存下来的。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了多少人,经过历史的沉淀,只有这些人永不褪色,一方面说明爱国英雄们的精神永垂不巧,同时也说明他们是世人中的佼佼者。我们大多数惹都是普通人,初中生可能会觉得英雄太遥远,没有自信自己也能成为英雄。教师这时应该将学生的这种观念纠正过来,爱国精神并不是成为英雄,而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的行为和英雄们在本质是并无差别。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文化知识,为未来的祖国建设做贡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我国能迅速崛起,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学生应该有责任也有信心将祖国的未来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总结

爱国主义教育在现代教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的重任。在当代社会中爱国精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陶冶良好健康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加强初中生的爱国精神显得刻不容缓,教育者纷纷加入其中,为提高初中历史中的爱国精神教育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