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2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在上海、浙江两省市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2017年全国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2014年9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与以前的改革不同,此轮高考改革将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也必将引起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一、高考改革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2014年1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确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考科目,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
2015年3月2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约1 400所高校本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6%。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物理、化学、技术、生物选考的较多,其中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的相对较少,分别涉及19%、15%、13%专业(类)。据统计,考生选考政治、历史、地理可报考的专业(类)分别达到59.7%、62.8%、60.9%。
客观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地位的影响,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定性。
地理从高考文科必考学科下降为高考选考学科,与“语、数、外”等高考必考学科相比,其学科地位会有更明显的下降,成为考生“清门”学科之一。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4月考)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地理学习时间(与目前文科生相比)由三年缩减为一年半或两年左右。
地理高考分值由100分下降为30分(加考分),且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实考成绩按等级赋分。高考分值下降必然会影响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挖掘,造成地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显现。
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而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0%的专业(类)。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均比现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有了大幅提高,选考地理的考生可报考60.9%的专业(类)。这意味着一些优秀的理科生会来选学地理,地理学科的优质生源较目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已成为其高考“副主科”之一,与理化生技政史等具有同等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行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小儿科”地位。同时,选考地理的学生是愿意学地理、喜欢学地理、自认为可以学好地理的学生,这意味着中学地理教师面对的是优质教学对象,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的“用武之地”。
二、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地理学考与高考“两考合一”,学考分值由100分降到70分,高考分值由100分降到30分,考试分值的调整必将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已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首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由原来的7个模块减少到5个模块,其中学考试题仅涉及地理必修Ⅰ、Ⅱ、Ⅲ3个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高考加试题除涉及必修3个模块内容外,还要涉及选修Ⅴ、Ⅵ(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次,对必修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按学考与高考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给予“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定位。如将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定位于“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学考试题中将不再直接出现“地球运动”相关的试题。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2015年2月正式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详细阐明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如对必修Ⅰ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出如下考试的明细要求(见表1)。
在这一“标准”中,对相关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分层教学要求。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为:“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会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形对某一区域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会应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除掌握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因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考试要求涉及的地理教学内容变化情况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学考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加考题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观察和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将呈现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考要求与高考要求并存的格局(见表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高考改革对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必将促成其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班学习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必然会淡化“行政班”,促成“教学班”形成,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校园内的常态。当面对来自不同班级学生构成的“教学班”时,教师原先习惯了的作业收交、辅导、讲评都将出现新状态,如何正确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已有教师抱怨,走班教学实施后一节40分钟的地理课“缩水”严重。上课铃声响后,总有几个学生才匆匆赶来,等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已过去2~3分钟;然后是学生上交上堂课的作业,或教师发放上节课的作业及点评,时间又过去3~5分钟。新课教学时间明显比“行政班”上课缩短许多,“精讲精评”应成为教师修炼的“内功”之一。同时,与“行政班”教学相比,走班教学必将给作业反馈的时效性、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与帮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2)分层教学给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难度。从目前浙江省已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现状看,主要呈现两种形态的教学管理。第一种形式是“行政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2节学考教学,2节加考教学;第二种形式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科进行全体学生的走班教学,每位教师均固定班级授课,可能既带学考班,又带加考班,每周3课时。第一种形式,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同教师对 “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给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形式,由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授课任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上能克服第一种形式带来的问题,但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会有同质化的教学趋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带学考班学生“超标”学习,而加考班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3)地理学考与加考的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标准》对地理考试作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包含知识考核、学科能力和地理品质三大方面。
《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要求。识记(a)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如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等。理解(b)是指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如解释地理概念,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等。简单应用(c)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如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等。综合应用(d)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标准》指出地理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其中必考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加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发展要求”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Ⅵ中的相关内容,其中必修部分约占70%,选修部分约占30%。必考题中识记、理解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约占35%;加试题中理解、简单应用约占40%,综合应用约占60%。必考题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75%,非选择题约占25%;加试题题型为非选择题。
《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③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标准》也明确了对考生地理品质的考核要求。虽然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其中渗透着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从理论上说,教学与考试应是分离的,否则会踏进应试的“泥潭”,但现实往往是教学被考试所“绑架”,考试的“指挥棒”绝不能轻视。好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较好地反映出地理学科课程理念和教学本质。如果从已公布的地理学科考核要求来考量课堂教学,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教师组织教学的层面看,课堂教学必须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着力于教学方式转型的探索,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欣赏、探究其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客观地理事实和种种问题。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地理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四、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必修课程校本化、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教学措施的推进,无疑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执行力,依标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适度开发校本地理选修课程并予以实施,能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与选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校本化处理。
同学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并不陌生,但高中地理学习对每位同学都是意义重大且极具挑战性的。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空间范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一个点;研究的领域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学习,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充实常识、活跃思维、提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的必修课。不同模块之间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很大,这给同学们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换会造成心理上的茫然和学习上的束手无策。为了帮助同学们有准备地走进地理课堂,这里我简单的从学法方面入手谈谈这些年教学以来个人实践所得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一、理解地理学的特点,明确学习思路
1、地理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质是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就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查区域性的。
2、高考会考对地理考查要点。地理高考和会考都努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思想,选材广泛,材料新颖,创设全新情境,体现公平,联系实际,解答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关注热点问题,考查人文素养,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地理试题所考查的主干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地理素养的表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地理高考坚持以“理”为主,重视核心的地理知识,强调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
能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在上述四项能力中,尤其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格外注意。
3、不同的地理内容,学习方法有不同的要求。地理学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
地理高考越来越脱离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为基本载体,重在进行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基本的、宏观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成为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案例式的分析法成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已成为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关键
空间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结构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基础,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等位置。
许多同学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置和相互位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识。
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个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脑海中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
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能够进行中国空间定位是很重要的。学习中要抓住我国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中国的空间定位要求落实到两个层面上,一是落实到省级行政区地层面上,而是落实到地形区的层面上。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包括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等。
建立世界的空间概念要求落实到十三个地区的层面上。结合主要的经纬线,深入掌握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世界分区图等。
三、运用地理工具是学好地理的桥梁
文字和地图、图表、图片等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会考突出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个题组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较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
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图基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等等。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高考命题的趋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强;自然地理难点知识理解困难;文字表述不准确、规范等问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关注
①紧扣考试说明,运用图导法全面系统地复习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地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扎实知识体系,考试才有源和本。
②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搞题海战术。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1. 史地班1个26人,物地班2个52人。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好,但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属于中后学生多,前头学生少的情况。
2. 普遍存在对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特别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读图综合题却无丛下手。
三、本学期复体思路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抓基础落实图
1、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重视主干知识,训练掌握出现率高的知识点。
3、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4、教学研究上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对高考模式和高考内容产生影响。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备课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联系生产、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高三的学生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另外,近年来江苏省地理高考命题强调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难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备课组教师及教研组的老师都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作为教学与复习的参考。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XX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轮复习强调重组知识,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 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与往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相比,地理试题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较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稳”与“变”结伴同行,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
本试卷最大的亮点仍在于既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又考查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试题以图、图表为载体,以基本知识点为中心,强调学以致用,重视情境材料的创设,突出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2014年地理试卷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考点均属地理学科内的核心考点,考点覆盖较广
[题型\&题号\&分值\&考查知识点\&选
择
题
44分\&1~2(图1)\&8\&必修二,城市化及其关于城市化的相关知识,读图能力\&3~5(图2)\&12\&义教内容,区域的空间位置判断,必修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计算)\&6~7\&8\&必修一,地球上的水、水循环\&8~9 (图3)\&8\&必修一,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0~11(图3)\&8\&必修一,局部气候;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读
图
分
析
46分\&36
图7\&(1)\&8\&区域特征分析,河流特征分析\&(2)\&6\&(3)\&8\&37
图8\&(1)\&6\&区域特征分析,农业现代化生产分析\&(2)\&6\&(3)\&4\&(4)\&8\&选考题
10分\&42\&10\&旅游资源,旅游设计\&43图9\&10\&分析灾害的原因\&44\&10\&分析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二、注重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了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原则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来看,一是集中于主干知识,以突出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原则;二是注重区域定位,以彰显地理的学科特色;三是突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以考查、区分考生“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再梳理、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诸方面的能力。
三、强调能力立意原则,注重读图辨析判断能力的考查
体现地理特色,突出对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强调对区域地图的辨析能力,考查学生学习地理的空间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历年的试题几乎是“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今年的地理试题也不例外。试题遵循《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突出了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试题命制侧重能力,对学科要求较多的如对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对地理空间位置判定(单选第3题及第10题)、对区域特征的归纳分析与比较、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与区分运用(单选第6、7题)、对地理图像的判读分析、对地理现象的描述与联系阐释、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与论证探究、对地理结论的概括说明与表述等均有一定程度的考查。学科综合能力揭示学科内涵;获取信息能力展示个人审题能力;关注时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际应用彰显个人风采。
试题突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其中地理信息的有效处理能力及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能力成为考核的重要目标。如选择题第4题经纬度、地方时的考查,需考生读懂试题图像,综合题36、37题需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分析、提炼,答案的选择与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有效地处理图表信息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55页)
四、注重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地理考试的命题特点就是对生活有用,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文综地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部分。自然地理内容占60%以上,重点考查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人文和区域地理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如选择题10、11题,综合题37题,都是用自然地理的原理来判断农业生产的条件。
五、保持适当的难度,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新课改高考全国试卷难度一直保持平稳,试题平和朴实,既有选拔性考试的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又能面对广大的考生,真正体现了高中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
六、2014年高考试题变化之处
(1)有图没表,区域地图多,强调区域位置判断辨析,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地图常识的把握,强调对地理区位的辨析能力,对高中地理教学和学生复习具有指导作用。
(2)今年没出现开放性试题。自2010年开始,在高考主观试题中都有开放性试题,直至2013年高考,此类题型延续了4年,但今年此类题型没有出现。
(3)连续多年没有出现的“地球运动”考题今年出现了,不同的是总分值由12分降至4分,难度较小,这无疑减轻了全省大多数考生的应试心理压力,因为“地球运动”这个考点过于沉重了,心理负担的减轻大大提升了学生能力的发挥。
七、2014年高考试题的不足之处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总结、反思、调研的充分酝酿中呼之欲来,地理核心素养成为本次高中地理课标修订的主线。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为例,反思进入课改后这几年的日常工作,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
一、借课改东风,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课改伊始,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到先期进行课改的学校学习,向专家讨教、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于教师来说,首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信息,组织教师做好充分的研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我们拟定的系列题目,如,呼唤自行车的回归、绿色能源距我们有多远、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友谊大街与中山路口处交通问题报告、关于我市市民祭奠方式和祭奠观念的调查报告及改革对策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我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不脱离课本,又能从家乡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则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调查、实验、参观、采访,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布置的时间段多是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报告要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以供教师审阅评分及学校存档。最后,我们还把部分研究性学习报告编辑成册,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转变学习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一句名言说:“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足够引起每个教育者的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本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完成的主题看,包含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等内容,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完成的过程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从完成的效果看,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升华了友谊。这些将会影响其终身,是教育留给他们一生的财富!
三、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回顾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有改变、有收获,但也有一丝隐忧萦绕在我们心头:看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里面经常充斥着下载、节选的内容,鲜有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基于实际的调查。我们教师也由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积极准备到现在各方面的“心照不宣”,积累了很多,但大部分是程式化的东西。我不禁在想:这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吗?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吗?而且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某个学校某类课程的个别现象,有些学校上报的校本研修课程有几十门甚至几百门,有课表、精彩课例、课程实施规划,甚至有编制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没有坚持,只是停留在对上级的汇报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升学率为最高目标,对其他的内容压缩时间,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备考。基于此,几乎每一位同学的各种研修成绩都能达到合格,在自己的学业档案中都记下了该有的学分。一位非常知名的校长在课改研讨大会上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改,只要有高考,我们就不怕”,这句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也是对出现这些怪现象的最直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操作中出现的乱象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省最新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考制度的改革已蓄势待发,综合素质评价会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些变革必然会扭转上述现象,对学校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前行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有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有逐渐完善的监督管理,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向我一步步走来!
【关键词】区域地图;读图训练;课堂教学;空间思维
地理高考试题命题趋向是在某一特定、真实的区域情境下,无论是对位置、气候、地质地貌、河流湖泊、植被等自然特征的考察,还是对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人文知识的考察,即便是对人与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考察都脱离不了区域特征,换句话说高考试题实质是对学生掌握特定区域特征的考察。
高中学生区域地图的认知和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升学问题,而学生初中及小学地理、地图知识严重缺失。我省初中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地理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初中生只为会考过关考前临时背诵,缺乏真正、系统掌握地理知识的动力,考过地理会考的初中生多数没有基本的地理知识。基于高考大部分试题的平台是区域地图,通过课堂区域地图读图训练,培养学生对区域地图的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可以在做题时由已知的区域整体图通过空间思维的联系确定“陌生”的试题图。针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这一难点,高考中这一重点,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读图训练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学科学情突出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缺乏,二是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思维薄弱。如何加强巩固基础知识同时形成良好的空间思维,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一、通过课前滚动读图训练,培养学生区域认知
文科班高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现状,必须加进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老师带领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来完成。在最初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区域地图的认识、记忆、应用。我主要以课上带动学生整体读图,目的是全体同学参与教学中来,课下布置填图作业和练习来强化上课识图记忆,并将重点的图描绘在作业本上。绘图可以很美、填图可以很正确,但这些都不代表知识已经成为学生自己的,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对照地图做得很好。绘图的本意是为了让学生能注意到图的整体特征,比如轮廓、重要经纬线、河流、城市、山脉、平原等等的分布,加强整体空间概念的形成。这种方式对成绩提高没有太大效果,学生“抄写”的过程,缺乏强化识记过程,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接踵而来,随时间也逐渐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淡忘。
如何能让学生把学会的区域知识记住,并在地图上再现,是提高区域认识的关键。课上把教师绘制板图转交给学生完成,主干知识也由学生预习后讲解为主,课下找学生背图、填图、绘图,同学们之间互背互查。限于时间和空间问题,并不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或是学科弱势的全体学生参与,也就不能影响到全体学生提高成绩。我在课堂教学做了新的尝试,每次上课前用幻灯打出学过的区域地图,我选用的是教材配套的填充图,这是假期里留过填图作业的部分开始,一张图至少要读两至三次课,每节课至少要找两个人读图,是站在讲台上屏幕前指图读图,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直到全体学生掌握。
由于到讲台上屏幕前去读图,是把自己摆在全体同学面前,即使第一次读图效果不好,但下一次效果却极佳。两个星期后就有同学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读图吧。”我就特意安排她读图并及时给与鼓励,尤其是平时不怎么爱学习的孩子也表现出很强的兴趣。学生都有展示自己和被认同的渴望,我给了她们展示的舞台和时间,他们给了我惊喜。在全体学生集中读图的大环境下,学生们不自觉的加入进来,随着巩固记忆的加深,也逐渐自信起来,学习兴趣提升,上课注意力更集中,解题思路变的畅通清晰,成绩自然提高了。
二、通过空间表述内容训练,培养地理空间思维
学生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能力形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到学科素养的高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突出区位、突出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突出区域研究是体现空间特征。让学生学会从空间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重要内容。地理事物是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格局,因此对学生进行空间觉察能力和空间意识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从空间形状和空间大小、空间方位和空间距离这些要素入手,具体课堂中的操作,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导学案中明确学生观察地图的内容,让学生有意注意下去完成区域地图的探究。地表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各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空间,地理空间强调空间中事物的地理位置和事物之间的距离关系。
加强学生在课堂读图中的空间表述训练,是形成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区域认知能力,在课堂中可通过默图、填图、绘图增强其空间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某一经线、某一纬线通过的重要地理事物的默图练习,学生在有意识的去形成空间概念,并形成多个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填图练习能使学生巩固空间事物的相对空间分布位置;绘图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地理事物的特定轮廓,便于区域定位。
三、通过图图、图文转换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高三课堂设计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是要针对地理原理理解、应用和迁移能力的检测。高考试题的综合题作为课堂检测问题呈现,可使学生直面高考,选择高考题相对难度较低,让学生体验高考的同时发现高考也就那么简单,这样更体现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锻造的要求,就是学生把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转化为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最好的工具,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有效的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识图、说图、讲图、归纳对比、讲解试题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科素养。每节课拿出五分钟,给全体学生一个上讲台的机会,去培养读图能力,日积月累带给学生轻松应考的法宝――学科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现状
1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现状分析
首先,中学地理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包括:①在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副科,所占分额很小,学生很难认真对待;②许多学校也不重视地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要求不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压力比较轻;③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暇去深入学习地理。
高中地理进入高考学科以后,由于高考升学的需要,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突然攀升,到后来与其他高考学科平分秋色,学校及教师花费了不少力气,每年高考地理学科成绩总的拉分率呈上升趋势,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问题,随着地理学科在高考学科中的全面提升,经历了不重视乃至歧视比较重视非常重视之历程。
通过研究各类文献发现,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中学地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普遍存在。虽然各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步被运用,但大部分的中学课堂还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一部分中学对地理教学作用缺乏认识,仍然将地理放看做“副科”消极对待。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较少,相应的地理教学基础设施短缺。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认识了解与评价存在模糊之处。
2教师队伍现状堪忧
根据周卉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队伍现状堪忧,目前从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就其所具有的从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教学技术来说,绝大多数是无可非议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实施至今,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配备虽然有所改善,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地理专业的教师奇缺!如果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教学状况要有所改善,质量要想有个大幅度的提高的话,那么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就应亟待提高。
3教学设备问题
地理课不仅具有综合性和空间地域性的特点,而且也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作为地理教师,要想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同时应用好必要的教学仪器,如地理挂图、地球仪、经纬度模型等。但从各类文献研究资料看,除少数东部地区重点中学以外,大部分如西部,西南部地区中学都存在地理教学仪器奇缺的现象。
4教学内容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以偏概全,缺乏有机整合。许多教师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教学的基本宗旨,忽视了思维训练与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有机拓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上的问题直接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被动学习,缺乏地理思维能力,死记硬背等。三是教学方法不当,重演绎,轻归纳。
5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对策研究
总结以上各类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经验提出相关对策:适当提高地理课程教学在高考特别是中考中的学科权重及升学分额比重。充实和改革学校地理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地理课程教学时数。编写出版优质地理教材,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加强地理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地理教学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学校地理教育作用。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加强有效教学,广大教师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多样,没有形成统一的深刻认识。多数学者能够理解到有效教学概念的主旨:有效教学要实现教学中的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一。有的学者则提出有效教学是在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指导学生完成基础的地理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内在地理素养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地理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的全方位发展。但目前学者们对有效教学的延吉只要集中在有限的几个方面,并且研究的内容多有重复,研究的问题不深刻,层次不清晰。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来看,我觉得主要在教学中亟待提高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注重案例教学:首先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等特点,案例教学能丰富好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以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注重地图的使用,地理制作,以及办地理墙报等。
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现状,无论是学科地位认知问题,还是师资队伍素质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育决策者与民众引起足够的认识,从多方面来认识和改革地理教育,可观的了解并摆正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客观实施地理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上述诸多问题则基本可以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晓兰,佟晓红.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9):257-259.
[2]赵黎新.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07):196.
[3]李宝堂.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57.
[4]刘加明.苏北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调查报告――地理(乡土地理)教学现状、成因及对策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70-73.
【关键词】地理;反思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33-03
教学反思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对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嬗变以及教学效能的提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它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正如考尔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的事业中的重要事件,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形成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并由此拉开了“以考改促课改”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农村普通高中教师而言,这既是历史之机,育人之责,更是专业之求,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一轮课改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能否对传统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再一次进行深刻的反思。根据系统论理论和课程目标,以及新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效能的目的出发,地理教师应从目标主体定位、探究环境建立、人文精神培养、价值体验激活、课程个性开发5个方面去构建一个中学地理反思性教学的原则体系。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
“立德树人”是高考核心立场之首。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定位是知识的“探究者”,并非知识的“容器”。从另一层面来说,探究精神应该是教师教学反思中的核心。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3个方面。其中,主动性是主体性发展的基础,独立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把地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重视学习目标的基础性,忽视其发展性,对于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开展较少,忽略了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力在人的发展中的主要价值。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反思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主体性原则,要以学生为“中轴”设计适合于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打破教学客体中心(如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考试中心等),通过学生与文本(课程资源)的对话、沟通、交流,引领地理教学从过去的教师单向灌输的集体行为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及学生自主探究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反思“一言堂”,打破“满堂灌”,改变“知识本位”,在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认知“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思辨“地理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等因素,以主体需要为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探究的民主性原则
恩格斯曾言,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探新、创造。新课标置学生于“探究者”地位,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给予和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和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教育、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发扬学术自由的精神,给予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启迪学生思维求异和发散。创新活动离不开逻辑性思维,但在关键时候,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非逻辑性思维,它表现为突发、跳跃而非严密、逻辑的直线思维方式。思维的求异性表现为标新立异、不落窠臼,提出不同的设想、方案。在地理教学中,需要营造一种民主性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思想的非逻辑性、求异性和发散性。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权和真理平等权,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求异,教师在探讨中反思,打破那种学生唯师命是听、唯教材是从、唯考试是行的教学专制。鼓励学生在解答地理问题时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结论、新表达方式、新操作程序等创新思维。
相比较而言,地理教师体现民主性原则的方式是多元的,一般通过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途径来实施: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韧獠牧希培养学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设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地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等综合分析能力。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把握时机,善于引导,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民主中探究,在愉快中学习,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例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大气热力过程”相关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实践应用等内容时,一名学生结合平时所做的高考题和模拟题,通过积累、分析理解,针对“越冬作物夜晚御寒防冻方法”作了如下归纳总结,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如图1。
因此,地理教师要对传统教学中那些引发教学专制、扼杀学生求异性的行为和方式予以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研究教材和解决地理问题,为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营造一种科学、民主的探究氛围。
三、价值定位的人文性原则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目标应体现科学性、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基。传统教学重视构建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而忽视地理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注重“地理过程”的定性分析,强调“地理现象”的定量判断,而疏于“地理问题”的价值引导。新一轮课改把“立德树人”“学科核心价值”置于最高的人文教育目标层次,突出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格品德的培养。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突出地理课程目标的人文性,增强社会责任感。这就迫切要求地理教师对地理目标进行深刻反思并重新定位。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熏陶,应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其目标反思与定位应当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唤醒、批判性思考的引导、个性与人格发展的选择、价值判断的确立等方面。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唤醒应建立在对地理问题及案例特别是重大环境问题、主要民生地理热点的理解与分析的探究之中。例如,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究性学习中,通过阅读近些年阳澄湖“大闸蟹致癌风波”的不实新闻事件,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对地理问题的正确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发展“绿色”“无公害”“环保”食品和“两优一高”农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如,针对前些年发生的美泰公司以安全隐患为由,在全球范围贸然召回中国玩具2000万件而引发的全球性“中国制造”信任危机事件,剖析美国公司假借产品质量安全之名,行贸易壁垒和打压“中国制造”之实。通过类似地理案例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明确今后中国在产品出口因廉价制造带来的价格竞争优势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绿色壁垒”问题,同时也看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形势在不断地变化,从关税壁垒、技术质量壁垒,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壁垒。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承担起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增强全球意识和绿色道德观念,在制造、生产领域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以此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对地理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凸现生命的价值性原则
课程是有生命力的,课程的生命力在于挖掘课程中的情感价值并激活学生体验、参与。但在传统教学中,有的课堂教学变得毫无生机,缺少活力。一方面教师普遍认为职业压力大,有严重的心理疲倦和职业倦怠,工作缺少激情;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地理课程中,科技理性过于膨胀,人文主义过于淡漠,且教师对课程的情感要素挖掘不多,不能有效地体现教材的生命力和亲和力。地理教学也可像语文课堂一样让学生体验到情感的满足。而大多教师在教学时,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教材的情感激活,习惯把生动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的、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架中。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和学习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程标准也要求在探究知识过程中注重学生核心价值的体验。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深入研究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导向性,重视情感信息的导入,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地理教材的生命力,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文学名著、中华传统古典诗词中提炼出富有情境性、召唤性、激励性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激励和智慧的满足。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中“雨林的环境效应”及“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时引述晚清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诗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无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和对诗文的托物言志简单的情感引导,一方面让学生惊喜于能把晦涩的地理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对诗文所隐含的情感信息的提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让学生感悟诗人牺牲自己来维护集体利益的崇高情怀。
五、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
批判性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特征。地理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个性化开发与自主创新。多数地理教师习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难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生成过程的快乐、满足感和成就感。新课标倡导的教材观是“因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旧的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在编写教材上的指导思想不同决定的。地理教师应该反思传统教学对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也是地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主渠道。新课标明确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师生共同创设课程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走进教材,也要走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资源,并在开发、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发扬创新精神,自主开发,充分体现其特色和个性。主要的做法有:一是替换教材中的案例。结合高考经典题型,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R,重现知识,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二是拓展教材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三是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用影像、PPT等条件性课程载体使教材生动、立体化;四是整合相关学科的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交叉性和多元化。
在一次关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复习课中,遇到如下一道例题。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及其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参考书上给出的答案解析是:第(1)题,中纬度地区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1 447千米/时(30°纬线上自转线速度)~837千米/时(60°纬线上自转线速度),故图示区域应位于中纬度;又因为图示区域越往北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知其位于北半球,故选A。第(2)题,由图知,a、b两点纬度相同,在此情况下,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故选A。
课堂上学生通过地表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对南北半球的判断较迅速且准确,对于第(2)问,多数同学也能理解,这说明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对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判断,大多数同学只能对材料中的数据“望洋兴叹”,束手无策。课堂上虽呈现出答案解析,大部分学生对于“1 447”、“837”等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也一脸茫然,无所适从。学生满脸的疑惑似乎告诉老师:“这些稻菪枰记吗?”“高考哪些数据需要记忆?”如何突破危机,识破其中的玄机则意义不凡。
二、借鸡生蛋破“危机”
经度、纬度等地理概念都是基于数学知识定义,地球运动中的许多计算和一些地理规律也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推理得到。本例便可借助数学知识化拙成巧、理乱转顺。
1.赤道线速度
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即v=s/t。赤道上任意一点随地球自转一周所走路程为赤道周长,记为C=2πR(R为赤道半径),所用时间为地球自转周期,记为T(约为24小时),因此赤道线速度V0=C/T≈40000/24≈1670(千米/小时)。
2.其它纬度线速度
如图2所示,设地表任意一点P的纬度为?渍,P纬线圈的半径为r。由平面几何及三角函数知识可知r=R・cos?渍,因此P地的线速度为V?渍=2πr/T=2πR・cos?渍/T=C・cos?渍/T=V0・cos?渍。特别当?渍=0°,V?渍=V0・cos0°=V0,即为赤道线速度;?渍=60°,V?渍=V0・cos60°=V0/2,即60°纬线线速度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当?渍=90°,V?渍=V0・cos90°=0,即极点线速度为0。由V?渍=V0・cos?渍在[0, 90°]上是减函数,可推知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赤道线速度最大,向两极减小,两极为0。
3.本例纬度判断(如图3)
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30°和60°,本例中纬度的判断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先算出30°和60°纬线的线速度分别为V30°=V0・cos30°=1670×≈1447千米/时和V60°=V0/2≈837千米/时。因此低纬线速度为1447~ 1670千米/时,中纬线速度为837~1447千米/时,高纬线速度为0~837千米/时。L1和L2的线速度介于837~1447千米/时之间,故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方法二,设L1和L2的纬度分别为?渍1和?渍2,则cos?渍1=1300/1670, cos?渍2=1320/1670,所以cos?渍1cos?渍2,且cos?渍1≈cos?渍2≈13/16。因为1/213/16,即cos60°cos?渍1cos?渍2cos30°。另外,函数y=cosx 在[0, 90°]上是减函数,所以60°?渍1?渍230°,故选A。方法二中注意数值的估算,这也是地理计算中的常用技巧。
三、趁势深思悟“玄机”
1.利用数学知识化解地理“疑难杂症”
地理学科的理科特性,注定很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离不开数学的支撑。高中地理中诸如经度纬度的定义、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的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图像特征、地理统计图表的绘制及判读等都无一不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由于一线地理教师因自身相关数学知识的缺乏或由于对这些地理事象理解不深刻,便将这些至关重要的地理事象淡化处之,甚至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理解不透彻,对地理知识只能死记,导致地理思维混乱僵化。因此,地理课堂引入必要的数学知识有利于一些地理“疑难杂症”的排解和地理血脉的疏通。例如,本例中若对相关地理知识按表1中内容进行梳理理解,此题便能迎刃而解,且思维过程和答案自然明朗清晰。
2.利用数学方法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图技能、地域分析、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等。目前很多学者和地理教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狭隘的学科思维,对于像数学这样的“异物”比较排斥,甚至对于日常教学和高考中出现的包含数学知识方法的地理试题口诛笔伐,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现象轻脉理、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地理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只有注重其形成过程才会变得深刻,数学也是其形成过程中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区别其它学科最有特色的学科语言,在地理教学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绘制。一方面绘制、判读地图需要掌握一些数学法则,如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 、经纬网格的形状及变形。另一方面如果注重这些数学法则,会有利于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和地域(尺度)观念的形成。如对于图幅大小和等高线分布完全相同的两幅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大区域)等高线可能判读为稀疏,地形较为平坦,以高原为主(如图4甲);大比例尺地图(小区域)等高线可能判读为密集,地形较陡,以山地为主(如图4乙)。因此,在地图判读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尊重数学法则。
任何地理事象的发生总是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同一区域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的分析方法需要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来掌握,而地理实践需要获取各地理要素的数据,这些数据统计分析及其背后揭示的地理现象离不开数学方法。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的纷繁复杂、错综交互,而且体现在其研究手段和思维方法的丰富多样。数学表达是地理空间表述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自转线速度的函数表达式、太阳高度的几何表达等。利用数学知识可以很好地促进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数学中立体几何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借助这种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地理心理地图;运用立体几何中投影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形成过程及地貌还原判读、太阳光照图的形成及类型等地理知识。因此,借助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可以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品质。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必要性 地理教学改革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能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他知识打下基础。因而它在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属于自然科学的理科科目中有着重要位置。由于中学地理在传统上被划入“文科”性质,因而很难让人想到地理跟实验有关系。其实,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已经明确将地理学划归为“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个学习领域。这就明确了地理学科不仅需要实验教学活动,而且实验教学犹如在理化生等学科中一样有着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加强实验教学活动,还能为地理学科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学地理教学改革。
一、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1.时展需要我们重视实验教学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符合新时展需要的高中生。其中“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等目标的实现,实验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时展,教育有了许多新的资源和工具。我们要充分及时利用这些新资源和新工具服务于教育,例如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可以有更大发展空间。
2.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地理新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能力目标中,首次强调“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并明确提出“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基本技能的新要求。在《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则多处提出地理实验的建议,如“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可以说《新课标》相比以往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对实验教学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多处提到具体的地理实验活动。地理进行实验教学吻合了《新课标》的要求。
3.学科性质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是自然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的功效尤为明显。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时,不能忽视实验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一些宏观自然现象和过程,如天体运动、大气运动、地壳变动、海水运动等。这些自然现象和过程,都是不便或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才能更直观地认识和深刻理解。
4.新教材特点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
不同版本的新教材较旧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地理实验实施要求和活动内容,其中相当部分要求学生主动操作或亲身实践。例如:在《地理必修I》(湘教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安排了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演示昼夜交替;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
5.课堂效率需要我们重视实验教学
一节是否高效的地理课,首先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这节课,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如今的学生知识面广,好动性强。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形式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根据对我校5个教学班共193名学生,“有关你最喜欢的地理课堂形式”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56.9%的学生喜欢有较多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课堂,21.9%的学生喜欢课堂有较多讨论交流或者学生自己讲,12.4%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为主,7.2%的学生喜欢看书做作业,1.6%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可见高效率的地理课堂需要实验教学,而且另据比较实验证明采用实验教学确实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6.高考走向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
虽然在近几年的浙江高考命题中还没有出现地理实验题,但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点省(广东)高考中,地理实验题等新题型不断出现,如地理实验(2005年高考题: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地理探究能力(2006年高考题)等。这些有关实验题型的出现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地理教师的高度关注。我省地理高考命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出现实验题型也是迟早的事情,这促使我们对地理实验教学引起重视。
二、实施实验教学极大地推动了地理教学改革
1.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实验教学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指导思想,改变了过去“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填鸭式”教学。实验教学活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沟通理解、合作交流的能力与科学素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方向。
2.在教学内容方面
实验活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可以实现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和个性发展需要,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实验,可以充分借鉴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方法,增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多方面知识解决问题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3.在教学方法方面
实验教学的推行,极大地改变了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机械乏味的现状。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自主操作实验等多种实验形式,丰富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地理调查、地理观测等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接触自然和社会,感受到生活和地理之间的“亲和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地理演示实验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积极推动了新课改。
4.在教学评价方面
实验活动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是通过考查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辩论、调查、设计等)的过程而实施的评价。既关注学生实验结果,更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实验活动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更关注学生在实验活动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变化。不仅仅如此,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发掘、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都在已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激励性评价机制”在实验教学上得到充分表现。
5.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由于中学地理实验活动实际开展较少,实验资源匮乏。教师重视开展实验活动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同时教师之间要相互协作,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创造性地开发符合本校实情的地理实验。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自制一些实验教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身边的生活用品或者废弃器材等作为实验材料,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总之,中学地理开展实验教学不但被实践证明有其必要性,而且理论上也有据可依。教师要更新地理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具有的多种教学功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积极推动地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范敏.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华东师大硕士生毕业论文,2006.12.
[3]连蓬勃.开始高中地理实验课势在必行.山东教师教育网,2010.
关键词:地理教育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26-01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就是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培养。地理教育亦如此。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曾谈到:“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主要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因此,地理教学在进行本位知识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人文精神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地理教学特点和现状及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1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教育的涵义和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1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是人性的关怀;核心是“以人为本”。
1.2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1.3 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人文性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也是“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实施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素养和文化精神,所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2 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地理教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其中蕴含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其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人格塑造方面有良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3 地理教育的现状
地理学科在目前的高考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仅是会考科目。因此,在学校、学生、家长心中地位不高,是“副科”。而且地理学科的课时安排远远少于其他学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只能疲于赶进程,以小高考为最高目标而备战,过分强调升学的需要,人为地将教书与育人剥离,仅重视地理知识、标准化的思维方式和应试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忽略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势必造成学生也只注重地理现象、地理知识的学习,忽略了研究过程的享受,难以保持学习兴趣。这些必然压抑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导致人文精神缺失。
教育的功利性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明显处于失衡状态,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无可争辩的事实。
4 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先成人后成才”已深入人心,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也得到重视。在地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地理学科的魅力,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人文精神教育必不可少。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1 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都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这为教师施教指明了方向,开展贴近现实生活、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
4.2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教师不仅是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地理教师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人文精神,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中的主导者,应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的感化功能,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城市化问题》的教学中,采用探究法,联系民工潮现象—谈谈对外来民工的看法—产生民工潮的原因—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正面和负面)—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设下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分组谈论,加强合作意识,改变对民工的偏见,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4.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我们的身边入手,联系地理现象,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讲授沙尘暴、地震、山洪暴发时,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再联系我国汶川和玉树灾情和灾区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渗入人文精神,唤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关爱。学生能够更深刻的学习地震的构成要素、危害和分布等基本的地理知识,还懂得如何避震、自救或互救。同时,树立客观对待地震的观念,树立明确的人生态度、生命的价值观,逐步形成关注灾区、灾民的人文情怀。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引导学生回忆旅游途中,观察北方和南方民房的特点差异,加深理解我国南北方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草原的辽阔富饶,激发学生热爱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在分析的过程日渐形成多留心、多用心、多思考的学习态度。
学习《人口》、《自然资源》等章节,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抵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不良习惯。《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时,协调人地关系,是否需要参与国际协作?在全球环境的整体性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当今,决定了国际化的合作势在必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且也强化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观念的确立。
4.4 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利用幻灯片、PPT、插图、挂图、地理模型;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生动趣味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课堂中走出来,组织学生郊游,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由点到面,从而全方位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追求,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社会,积累地理的感性材料和经验,鼓励学生多体验多思考。在地理课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并逐渐把知识升华为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高中地理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97-01
高中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情境中经历、体验和感悟,从而使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无疑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我认为采用探究式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地理科学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一身的综合科学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素养,将使学生在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方面有良好的提升。全面提高每一个高中生的地理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学习。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样的灌输。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中地理各阶段的学习中,尤其是从高一就应引起重视,对学生增强地理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将地理原理运用于地理实际问题的水平都将有极大的益处。这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高考,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其地理素养,今后更好地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如何探究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通过简短的导入,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连接起来,把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恶习扭转过来,真正养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激趣引题使学生的自学探究增添乐趣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2.解疑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而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兵教兵”的合作方式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交流相互探讨的结果,这种“兵教兵”的合作探究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合作探究还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效果
首先,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学习成果),并据此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必然会促进其对知识深层的理解。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强调“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发散思维过渡到集中思维,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学本质精神,使这种创造性的本质得到培养。
第三,使学生获得对地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表示肯定,对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解题策略和手段、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同时指出了努力方向,这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应具有探究性、灵活性、新颖性。
2.创设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3.教师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氛围。
我们的学生,无论其处于什么阶段,他都是要向前发展的。高考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我们高中各阶段教学也不能仅为高考服务,要为学生更长远的未来服务,我们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培养更高素质的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千变万化的过程。以内容定方法,以学生定方法,以过程情境变化,随时调整方法。无论怎样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为地理教学开创了―片绿洲,让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学校、走向生活、走向阳光和大自然。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真正有了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真正有了一种“亲自”实践的精神,真正有了一片“亲自”飞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赵福才. 地理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J].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