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感悟

思想政治感悟

时间:2023-08-14 17:2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政治感悟

第1篇

一、树立新课改理念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先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课改理念。

第一,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责任,那么首先就要更新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要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关注每一位发展的人,关注每一位有着丰富个性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已获得的经验;要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来判断什么知识重要、什么知识不重要,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来选择教学方式,更好的服务学生。

第二,教师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所谓开放性,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打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固定式的东西过多,“千人一面,千课一面”成了一种常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选择应该是开放的。

第三,教师角色观念要转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大胆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把学生推向“舞台”,由他们自己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第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严肃而且抽象,部分学生觉得没意思,就不主动学甚至放弃听课,这就需要教师在通过各种手段将知识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包括讨论、辩论、演讲、表演、多媒体教学、情景创设等,涉及丰富的参与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得到启发。

第二,营造学习氛围。创设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政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增强的健康人格的关键。长期以来,教师都被看作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从而形成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教诲,师生间不能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意见、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局面,其负面影响就是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充满温情的学习氛围,形成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的任务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勇于创新,自由地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发挥到最大,学生学习的劲头将更足,学生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验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51-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学生的体验式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通过体验式教育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可以有效地掌握大学生的各项心理活动,切实地协助大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取到教育的内容,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即扩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当前对于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首先,通过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感、生活等多个因素的教育价值。其次,从教育模式上来分析,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最后,从教育方法上来进行分析,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情境式教育,通过学生已经具有的经验来进行设定,引起学生内心的感悟与反思,从而可以自觉性地参与到教育当中。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也体现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认识能力。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活来进行亲身体验,从而感悟教育思想,以此来强化学生自身的内心,最终转化成为外在的行为。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内心精神活动的体现,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情感、心理活动,如果将其引入一个新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就会引起其内心活动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认识与情感。同时,还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活动,让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通过让大学生亲身进行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接受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价值。而且,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等特点,有力地运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构建新的情境,让大学生通过所构建的情境来发挥自身的潜能,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结合了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标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达到教育的目的活动,整个教育过程让受教育者通过亲身体验来感悟知识,再把知识进行行为外化,可以说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情感、意识、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综合的教育械。

二、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最早提出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是美国的西点军校,其学校通过人文教育、历史教育等具有专题性、渗透性的教育以实践指导的方法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案例研究、批判思维等方法来影响着该校的学生,有效地实现了内化与外化的统一。由于西点军校采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许多国家的学校开始进行效仿,比如:在日本就提出了情景实训教育械,通过情景让其学生来感悟道德,同样也是一种体验式教育的模式,而且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化。再比如:加拿大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只是通过知识理论的传授,还有效地结合教育内容让学生进行全程参与活动来进行相关的体验教育,让其国家的每名大学生都清楚地了解到了国家、社会、工作岗位都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对于体验式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主要是在德育方面。许多教育学家都相继提出了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回归生活为前提,实践与体验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与生活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要依托与现实生活来引导学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道德发展的同时,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是老太太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当前一部分大学校园还在过多地体现教育者的主导性,学生从本源参与到教育管理的观念还难以实现,没有把教育的内容这个现实问题进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我们应该针对其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地规划,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现实生活中,让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把大学生的经历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体验式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在其中有所感有所想,从而起到内化自身思想,最终转变为外在行为的目的。

三、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构建情景模拟体验模式

在进行构建情景模拟体验模式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创建与教育内容相符合的情景,并且有效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参与,让他们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比如:大学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在一个优美、轻松的环境中感悟生活的美,从而有效地提高其道德品质。再比如: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模拟审判庭,让学生来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通过亲自体验整个审判过程,培养其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者要定期的组织起学生进行专题班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让学生能够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分析与别人的差距,提高了自我意识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对自己进行定位,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且有目标的规划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校就接受到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意识以及综合能力。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模式的构建,让学生能在一个互动的氛围中充分地展示自我能力,为其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构建人际关系体验模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具有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构建一个人际关系体验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这个平台中的活动当中,通过与其它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感悟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当前的大学生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却缺少了人际关系的体验,而且很很容易受到一些狭隘观念的影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其中,导致出现武断、报复、自私自利等不良的性格。当前大学的焦点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案件中的犯罪人员,违背了生命的伦理道德,无情地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最大的原因就是舍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造成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要引导他们透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学会宽容与理解,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力,当与别人发生不同意见时,要学会重视与尊重别人建议,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与原则,从而才能有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上,学会与同事、上下级之间的相处之道,让学生建立起与世界互惠共生的思想观念。

(三)构建社会实践体验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规划地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在校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从而才能更好地让其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并且通过磨炼而形成生存的技能。同时社会实践体验,也可以协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让其亲身体验到时代的发展动向,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的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第3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16-02

从心理学角度看,导学式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得以凸显,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实践成果。但是,生活化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甚至陷入一定的误区。剖析这些误区,不仅有助于我们明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标向,更有利于彰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

一、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高中思想政治只注重生活忽略知识。生活化教学与理论学习并不矛盾,但实践中却出现过于追求生活化而对立于知识化的倾向。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知识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知识而片面地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知识化,否则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将会陷入形而上学。 2.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生活化教学强调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但有的教学却只停留在生活琐事层面,以致教学过于发散,学科主题迷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是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全方位简单重现,而是需要具有逻辑张力和思辨色彩的内容。

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化。有的教师滥用活动,每堂课都用,每个知识点学习都用,为活动而设计各种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服务于教学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剥离了重要思想政治观点的活动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产生的原因

1.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认识不到位。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更新,不是让生活来代替教学,更不是教学本质的转变。有的教师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简单化、肤浅化。 2.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设计不科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不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简单地划上等号。不科学设计教学,难免使生活化教学陷入泛化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生活化教学与实际生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也不能对复杂的生活内容进行筛选、提取而成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不精细。有的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但实施操作显得粗糙,尽管有的活动和情境比较热闹,却往往有“跑题”现象,致使教学变得浮躁、肤浅,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内容,重直观轻理性。生活化教学最终也就不可能出现整体性的有意义的互动,很难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很难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误区的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教师只有对这一问题具备深刻与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才能科学地处理生活化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和载体,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准确把握这点,有助于坚定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决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而真正体现和贯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优化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思想政治教学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保持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适当超越。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应该是在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架设桥梁,对现实生活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为此,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雕细琢,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生活实际的案例,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重归生活又引导生活,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中,感受着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法律等各个模块知识理性思考的意义,更能找到应用知识的价值,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感悟、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引导他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规划、设计和全面负责。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27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57

生活化教学是新教学理念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教学中,为拉近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都可以选择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也是如此。在高中思想整体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理解,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 高中思想政治运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回归生活的根本要求。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着眼于其发展需求,构建思想政治知识和生活现象相结合的课程模块。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实施与落实。第二,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仅仅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不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则可以从高中生的自身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使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知世界,用内心去感受生活,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实现情感教育目标。第三,可以有效改变教学现状。在高中教育阶段,由于思想政治教学相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使学生觉得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不再遥远,使政治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使用政治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 高中思想政治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导入生活,激发兴趣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教师首先需要导入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表示,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固有知识相联系时,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实例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政治知识之间的练习,从而突破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限制,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活化、具体化,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进行《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超市的鸡蛋原价为9.8元/公斤,今日促销价格为9.2元/公斤。这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让他们发现价格变动能直接影响到自身生活,而且同等货币购买到的商品数量发生变化。

(二)贴近生活,提出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可以从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课内容之后,应结合营造的生活化情境,设置课堂提问。学生可以自主质疑和设疑,教师也可以恰当设疑引导,不过设计的疑问应恰当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在提问时应保持方向性、启发性和目的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研究,提升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例如,在进行《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为什么平安夜苹果比较贵?为什么春节过后鸡蛋落价?为什么西瓜在冬天比较贵?让学生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商品的价格产生波动,通过问题活跃他们的思维。

(三)体验生活,合作探究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教师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中,为提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生活,并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体验生活为基础,然后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阐述一下自己的消费观,或者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消费观念进行合作探究,对这几种常见的消费类型进行分析,诸如:有的人是按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平衡消费;有的人则毫无顾忌,是典型的“月光族”;有的人则有一定的规划,在消费的同时进行积蓄或投资等多种消费观念。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念。

(四)感悟生活,总结评价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和感悟生活,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以此为基础的评价方式,具有良好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在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激励评价模式,使用教师讲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与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性、互动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同时,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高中思想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改变生活和享用生活。因此,教师应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 结语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全面优化与改善教学方法与模式,保证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1] 张凤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 封力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

大学,2013.

[3] 施慧.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山东师范

大学,2015.

Discussion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High School Ideology and Politics Classes

REN Da-yong

(Sinan No. 8 Middle School, Sinan Guizhou, 565100, China)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一、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在课堂上对书本上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面对主观试题需要自主发挥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教师把书本上的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即使他们能出口成章,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以其为标准来约束自己;教师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告诉学生,但无法肯定他们真正理解、已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学生很容易在课堂里、在试卷上判断善恶与正误,但在生活实践中他们未必能转为为实际行动,勇于律己。这些困惑的根源,都来自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精髓,没有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吸收,导致了教学知、情、意、行的脱节。因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信条灌输给学生,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使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笔者在此根据日常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望各位同行指正。

1.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演绎教学内容

面对新教材,教师可以改变原来根据预先写好的教案,在课堂上“走”教案的现状,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出来,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讲述《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先让其中几位学生蒙上双眼扮盲人,再让另外几名学生扮聋哑人,一对一地互相搀扶着在校园里走,到达目的地后,再互换角色返回去。在彼此配合下,扮演盲人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他人给予的爱心以及自己所应有的同情心。这个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别人对他的态度,从而了深刻感悟到一个人的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能达到照本宣科所达不到的效果。

2.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

理论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接受生活实践的检验,或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政治理论更是如此,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学习思想政治、运用思想政治的最佳场所。生活是人们的无形教师,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教育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教学生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学生置于生活实践中接受磨练。针对《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即让每一位学生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种类样式不限,但不能过于简单。学生要独立完成从买菜到准备材料、再到完成成品的整个过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完成后让父母做出评价,然后自己写出每一个步骤及心得体会。这样的体验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告别依赖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3.利用小品的形式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偶尔穿插小品环节,能让学生在欣赏同学的表演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让他们知道应怎样面对来自生活、社会、家庭乃至个人心理品格、身体状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讲授《走进青春》这课时,针对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而出现的个人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或者因与家长、同学之间的种种矛盾而产生的种种情绪,我设计了“爱的冲突”的小品环节,由学生自导自演,把他(她)与父母的冲突生动地展示出来,学生们观看完感同身受,在他们中间引发了热烈讨论。教师要趁机教导学生,冲突是因为爱,我们应该以理解与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些“爱的冲突”,学会读懂爱、回报爱。

二、实施探索性创新教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和知识总量成倍地增张,大量信息不断地涌现。中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目标等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思维开放、活泼大胆、有主见,但也希望能和教师、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必将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有一个重大突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并身体力行地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特别是要转变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方式。

第一,增加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是电脑通,他们从电脑上获得新的知识,电脑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而相反,大部分教师对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并不真正了解,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善于扩充新知识、接收新信息、研究新问题,而是墨守陈规,抱着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根粉笔一讲到底,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引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对于一些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影像资料等展现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探索性教学重在求新。政治课教师若是抱住传统的“直线式”的知识结构,那就无法胜任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广泛地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用体现科学真理的力量和具有广度、新意的真知灼见,来回答诸如时代对人才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人际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时展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反映的理论问题,为学生提供信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探究和创新的研究性活动。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内在学习需要,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只是考试时的答案而已。只有教师改善了教学现状,改变了教学方法,学生才能理解这些知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感悟,进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英.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初探[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58).

第6篇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W生活化的意义

1、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当将学生放在主置 ,教师应当引导和辅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总会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话,正是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日后更好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符合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去自主的参与生活、创造生活,从而了解体会到思想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灵活体现书本知识

一般而言,课本知识总是有限的,死板的,完全依靠教材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加工与处理,使课本知识贴近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生活,灵活体现书本所包含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消化理解知识的内涵,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3、活跃课堂气氛,凸显教学意义

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照搬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洗脑,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易产生抵触厌恶心理。而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融入新的课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也更多,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也能被积极地调动起来,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的教学质量,凸显教学意义。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将课堂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从而更好的参与生活,获得完美的生活体验,因此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将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脱离其原本的生活、感觉,而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应当从初中生的生活入手,使学生去接受它,理解它,帮助学生运用初中思想政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去适应社会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在教育学生如何与人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经验,如何与老师交流、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与家长交流、如何与陌生人交流等等,想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让后选取学生代表总结发言。通过讨论,教师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对于生活的作用,使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产生兴趣,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思想道德品质,有理想、有秩序的参与社会生活,从学习中参与生活,从生活中发掘学习的乐趣。

2、将课堂教学与家长教育相联系

家长作为学习与学生之间的中间人对于促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家长对于学生而言,是与他们关系最亲的人,家长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育的缺失。教师可以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来配合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开展。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的情况及时与家长反馈,然后通过家长对学生生活中的关心以及家长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在思想道德上、价值观念上以及政治观念上的困惑。

3、积极开设课外活动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而服务的,积极开设课外活动并融合课堂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利用思想政治知识参与生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之余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祭拜先烈,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爱国情怀,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再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通过这些方式将学生从课堂上融入到生活中,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真正做到生活化。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高校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使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文化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道路发展,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因此,高校应跟随时展的潮流,改变教育路径,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念课本上的内容,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此外,思想政治教师对于课本中的专有名词,往往是一语带过,不做过多解释,只是让学生背诵即可,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地讲解,导致学生在以后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中,一旦碰到相应的专有名词,就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教师到底在讲什么。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消退,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然而,经调查发现,当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对当今社会中的某个事件进行评判的时候,参与话题讨论的学生会明显增多,学生几乎都会从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中结合正确的“三观”,对周围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解剖,且大多数人都很明确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学无止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师资力量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其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实践当中。学无止境,教师也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第一,学校可以定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或邀请著名学者、教授来学校开讲座,让学校教师学习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从而有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第二,学校可以开展思想交流大会,让每个教师都对自己的教学观点进行阐述,之后再规划总结自己下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三,学校可通过联合当地的其他高校进行学术会议,集百家之所长,再结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对社会真实事件进行解剖,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因为教师们讲的内容枯燥,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引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思想政治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以客观清醒的态度看待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真实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能够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耐心地解释,并紧跟时展的方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时间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

(三)结合新时代的网络平台,转变教学路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新时代下,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教师要结合网络时代的技术发展,改变教育路径。通过建立高校网络思想交流网站,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方式,设计学校的官方网站,并开设专门让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交流的栏目,各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在这个栏目上进行交流,将自己在高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生活的感悟写在上面。学校相关部门要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学校思政部的教师对网站上学生的疑问和感悟要及时进行解答和激励。这种利用网络进行匿名交流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真正所想、所需表达出来,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真实留言,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有更深入地了解,从而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语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路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采用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以新视觉去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健康成长,才能为我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迎熹,陈再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2]韩旭,单春晓.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第8篇

关键字:切入点;融入点;出发点

中图分类号:F270.7-4; 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农场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意识形态领域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准确把脉,找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企业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者必须要准确“把脉”,找准切入点。目前,友谊农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近250名,从被调查的137名政工干部中,大专文化43人,大学文化9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90%。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政工干部“喜欢”和“比较喜欢”从事的工作;56%的政工干部对从事的工作“有自豪感”;85%的政工干部对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和文化知识“经常学习”;100%的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通过调查表明,由于企业长期受惯性工作模式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路径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先在企业领导层面,进行理论的宣传教育,而忽视了思想理论在职工层面的继续教育。因为这种单一局部工作流程的实施,使得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广泛沟通,只求形式化,不求结果有效性。在这种传统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深入人心,企业领导和职工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最终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合理的开展。所以,只有充分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切实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创新方法,找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点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贴近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企业建设的需要,满足职工日益丰富的生活的需要,才能真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才具有说服力,起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团结职工、促进发展的作用。

(一)把“以细知人”,作为职工思想工作的关键环节。

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对象是职工,只有及时准确地把握职工心态,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固然要靠体制、机制等共同作用,但是日常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是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心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切身利益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工个性特点往往带有复杂多变的色彩,要摸准职工的思想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把“以情感人”,作为职工思想的核心理念。

要树立“细微之处见真情,服务之中树威信”的工作理念。企业的改革必然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利益的调整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接踵而来,在所难免的会产生职工的情绪变化、思想波动。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职工有着“被认知”的愿望。换句话说,职工希望理解他们的心情,也希望被了解。他们的内心比较复杂,有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喜怒哀乐样样都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深入到职工中去多了解情况,要信任职工,让他们感受到单位对他们的关注之情、关心之情,支持他们大胆工作,放开手脚,在工作中发挥各自的特长,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把“以理育人”,作为职工思想工作的有力保障。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只注重情,忽视了理,就会感情用事,流于庸俗。只有情理相济,说清道理、正确引导、刚柔并济,才能得到好的效果。要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如征求意见制度、举报监督制度、厂务公开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要创造一种环境,使群众心里有话有地方讲,有气有地方出,有意见和建议有地方提,把群众中大量的思想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合理解决,消灭在萌芽之中。

(四)把“以德服人”,作为职工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

理顺职工情绪的关键是尊重的问题。只有尊重才能沟通感情,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对待,只有尊重才能让职工信任。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干”的态度对待职工,不仅难以解决职工思想问题,而且会伤害职工的自尊心,失去职工的信任。职工渴望平等的心态、朋友式的真诚、推心置腹,赤诚相见。作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平等待人的素养,决不能用工作中的隶属关系,替代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其次,要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与职工建立相互信任的常态关系。在与职工相处的时候,既要通情又要达理,在情理结合上求平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在循循善诱中求结果。

三、营造氛围,找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

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找准主导点,增强主动性,是增强职工与企业结合最佳融合点,也是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出发点。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思想政治,把政治问题生 活化,体现“思想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生活化的课堂把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把生活变成学生学习的实际内容,进而让知识变得灵动易学,把课堂塑造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发展的过程,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光彩。

一、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学生熟悉的场景,瞄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结点,感受政治学科的趣味。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入境:

1、创设体验性情境,谱写教学前奏。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政治学科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我知我家”时,教师可以这样导人:同学们,你们家庭有多少个成员,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热情高涨犹如身临其境。

2、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小品饰演、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生活情境,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学科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可将以上的教学“我知我家”的“父爱母爱的伟大”改编成“小品表演”、“故事演讲”等,把教材内容生活化,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展现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原型作为探索实践活动的感性支撑,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适当地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学习场景,亲历日常生活的真实情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与感悟,常能够收到囿于书本之中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课堂上要再现生活情景

教师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书本所描写的情境,用心感悟和体验,在情景中体验。

1、再现生活,真情体验。针对不同的情况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最有成效的就是真情体验。比如,在教学“竞争?合作?”一框之前,我们首先在班上建立了若干个活动小组,并收集学生身边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例子,亲历具体的生活事件,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行为感悟和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性。

2、贴近生活,角色体验。角色体验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学生一旦进入角色体验,便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如在教学“竞争?合作?”的市场规则时,学生的小品《好朋友获奖之后》的表演,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忌妒心理的坏处。这是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凭角色体验,建构起生活世界。

3、利用音像,视觉体验。有很多复杂的事理单纯地用文字描述,难于获得真切的感受,如果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来,往往能产生现场体验的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如教学“竞争?合作?”时,讲授竞争的积极作用时,播放2010年林丹亚运会比赛花絮,能形象生动表达出所需要讲授的内容。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在宏大的气势和场面中满足了学生的视觉效果。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的体验和困惑

在“走进父母心灵”一课的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小组的学习探究、与父母冲突的表演、从认识到这种冲突是“爱”的冲突,到出谋划策解决爱的冲突的各种方法,以及到践行与父母的主动沟通等化解冲突行为的成功,使我看到,今天的学生是充满智慧、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在活动中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四、教师要让教材上的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具体生活

第10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生互动 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传统的单向型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其教学效果。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加以体现。师生互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教学模式,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提高人才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师的教学大多从理论到理论,过多地强调理论灌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不能亲身体验感悟知识的内涵,空洞的说教难免给学生一种抽象、枯燥的感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个过多与三个过少”,即灌输式过多,参与式过少;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封闭式过多,发散式过少。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式接受与“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缺少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强调教师主导、主体,导致“教师中心论”道德教育偏重向学生系统传授书本知识,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整体精神建构,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质是将社会对学生有关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思想、情感、品德、觉悟,乃至人格。所以,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就构成了矛盾的双方。而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它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二、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它是指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积极状态,它既是师生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式及过程,又是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流和行为互动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影响或改变。

师生互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行为艺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和指引,激发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学生经过思考、判断、选择,接纳教师传授的知识、思想和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见解、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理论灌输,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作用过程。师生坚持平等对话,学术自由,相互讨论,双向交流,共同切磋,教学相长。教学中要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真诚地敞开心灵,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见解相互碰撞,新异思想火花不断产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自评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自身发展实际出发,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即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中心,接纳、支持、包容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知识启迪和精神鼓舞,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平等地对待学生,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向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和充分享受思维过程的快乐。在教学上更进一步的做法是打破固定思维模式,让学生当老师,让老师当学生,进行角色转变,双向交流,从占有式的师生关系转向相互创造与提升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更能促进师生的和谐互动。

(二)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提出:“教学不能只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方法,要让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自己动脑筋,自己动手。”学生的主体活动与教师的引导功能是相得益彰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资源出发,以多元的方法与形式来鼓励、点拨、启发引导学生,组织动态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多形式的师生活动,其定位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自主探究上,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热情,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学习精神,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师生互动模式教学实效性的实现。

(三)因材施教,人人成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因材施教,增加教育教学的亲和力,注重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同时也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创造一个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公平民主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有表达的机会,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畅所欲言,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地观察,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师生之间获得充分的良性互动。

(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

情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助推器,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课堂作为生活的舞台,体验切身的感悟,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交流自己的感想,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师生互动环境。

教师应从自身素质、教学风格和教学条件出发,灵活、艺术地运用如下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生活展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声像并茂地呈现情境,等等。同时教师要更多地使用鼓励、导向性语言,以达成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膜,这样才能营造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注重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架起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实现思想上的情感共鸣、精神上的愉悦合作,这样可以大大改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逐渐减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逆反心理,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叶山土.以学生为本――“两课”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3]刘树良.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第11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入,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的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研究的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探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通过教育的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分析

随着教育的优化及创新,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者及接班人,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的成败。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立中,并没有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准确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就为教育的优化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构建中,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目的性以及创新性,从而为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依据。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的挑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高度集中环境下,经济体制的现实,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社会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使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下,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政治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而且也应该有效防止个人主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观念,有效满足社会社会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构建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就成为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基本挑战。[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观的挑战

在社会经济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中,个人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得到了教育人员的重视,并在此环境下,也就出现了否定灌输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社会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人员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观念,实现大学生能力培养及社会观念形式的核心任务,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价值分析

(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运行及观念创新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在完善理论指导体系的环境下,提升学生对内在精神及信仰的追求,而且,在此基础上,也应该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社会思潮及环境发展的引导者及传承者,大学生对深追核心体系认同的价值体系,通过这些价值体系的形成,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形成构建完善性的创新机制,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的完善。[2]

(二)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

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社会运行的基本目标,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教育创新中,应该将社会主义观念充分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强化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识。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西方文化以及思想理念不断涌入,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在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体系的形成逐渐成为制度发展统领。而且,在社会环境下也存在着认识不同、思想落后以及腐朽的文化冲击体系,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形成造成了影响。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出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淡化的现象以及学生民族意识削弱的现象。所以,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融入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多样化以及系统化的教育创新体系,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3]

(三)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构建和谐化的校园环境

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是和谐社会营造的核心,同时也是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高校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构建创新性的发展理念,从而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提供充分性的保证。而且,在校园文化建立的同时,应该将和谐校园文化的营造作为基础,将和谐校园作为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基础,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行为规范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和谐文化营造中,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运行机制的协调性,通过核心文化的构建,可以院校师生形成理想信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规范,使学生及教师在整个环境下,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从而为高校人文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构建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院校文化营造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升,应该有效构建核心文化的指导理念,明确和谐文化发展的方向,提高社会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力,从而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立提供决定性的依据。[4]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构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是要坚持并实现意识形态下的主导地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主导,需要坚持理念的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掌握社会运行的基本形态,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作为核心性的指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之中,从而有计划的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认同,使社会价值核心理念成为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教育的创新及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5]

(二)将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核心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而言,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机制作为基础,强调指导思想,营造特色化的社会环境,并通过社会主义思想理念的融入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教育中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高校思想社会教育理念优化的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主义宏观为核心,实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行为意识,使学生在思想理念强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生道德的规范化发展。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爱国主义作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制度的改革创新,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理念,从而为社会的维护及民族团结提供有效保证,有效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为民族精神的继承及发扬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在高校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思想教育环境下,形成独立的思想,并鉴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从而为特色化社会主义指导新年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第四,通过对大学生指导体系的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从而为社会主义指导体系的构建提供系统依据。[6]

(三)强化学生自我感悟及自主参与能力

随着教育的创新及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而且也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理念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理念的融合,有效解决社会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及探究的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构建。因此,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同时,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作为基础,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以及自我实践的能力提升。而且,在教育中也应该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及准确性,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强化自我能力的感悟,完善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入,也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的认识,突出学生的内化感悟能力,构建长效性的教育创新体系,从而为学生自我能力以及自我参与能力的强化提供有效依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设计的感召力。[7]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环境下引导高校的意识发展形态

在现阶段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先进化的教育体系创新机制,科学弘扬社会主义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提升,构建性的教育体系。而且,在校园文化设计中,也应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提升社会主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自觉性,并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在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辩证理念,形成差异性以及多样化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形成增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在教学目标以及社会价值共同发展的环境下,应该逐渐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强化学生的向心力,从而为教育的优化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8]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社会主义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特色化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将民族精神作为弘扬社会发展的基本体系,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弘扬社会主义理念,进一步丰富教育创新环节。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明确教育体系指导目标,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引导学生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为教育的优化及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余亮开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郭开虎,韦冬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过程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09):203~206.

[3]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王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李恒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江苏高教,2011(03):142~143.

[6]李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求知导刊,2015(01):16~17.

[7]李忠军.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方法论转换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8]王炳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0(12)29(理论版).

第12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切实贴近大学生活、服务大学生思想的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新变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贴近实际;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并不单是思想政治教育向大学生看齐,更多的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相互贴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灌输教条式的理论,而要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给予足够的了解、关心,给学生的是启蒙不是约束、是批判不是认同,是生活的道理而不是教条。

二、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的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文关怀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秉承“以人为本”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以人为本”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助学生排解思想之惑、心理之困、学习之难、情感之迷、交往之拙,促进其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根本的目标,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物质生活问题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尽力满足大学生合理的需要,不断提升需要境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另外,应该注重加强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精神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大学生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关键。

(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的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就是要关注学生生活,反映现实状况,把握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目标的设定上,坚持社会发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而且要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不符合学生实际,就不能为学生所接受,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要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到目标的实现是可能的。同时要避免目标设立过低,充分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合适的目标的设定,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坚持知识传授与情感升华的统一,通过知识传授,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形成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内容的选择上,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以生活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架构,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建构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者注重丰富教育内容,学习新理论,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教学内容中选择应该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评价的选择上,做到评价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评价的绝对性包括道德观、人生观、政治观,用一系列得到广泛认可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评价的相对性就是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状况的多种标准,增强评价的实效性。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相统一。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滴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全面推进。[2]

(三)坚持与时俱进,符合大学生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的灌输,关注的是学生接受知识数量,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学习的不过是空洞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

1.有效利用网络工具

要善于使用网络工具,趋利避害。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教育者与教育客体的双向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形式丰富多样;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通过校园网络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加强网络自律。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作为其发展的条件,而且离不开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2.参与实践,体验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即加强大学生对生活实践的真切体验。通过实践帮助大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首先要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兴趣、需要,从而寻求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最佳的活动形式。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更好地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突出主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认识到党团活动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与启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时要加强活动管理,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确保实践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设目标。

3.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通过营造和谐的良好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文化熏陶、规范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要从日常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加强学风建设,开展多种的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讲座,辩论赛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第二,构建校园文化注重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坚持与发展。发扬校园传统文化,创新发扬新文化,符合学校自身特点、满足学生需求,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最后,强化校园文化创建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保守僵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同时要不断创新方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内容、方法要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现状相结合,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大幅提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大学生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多地解决了其思想问题,提升个人思想境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内容、方法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