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工工作报告

美工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09 19:3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工工作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工工作报告

第1篇

在现行教育体制及教学条件下,农村的学生家长依然认为数理化等应试科目才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对美术教育无法提起兴趣。正是基于这些认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被视为“鸡肋”,让人食之无味,弃之不能。家长和学生也很少将时间花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上。大多数家长对美术课持可开与可不开的态度,这些家长认为学生现在面临的升学压力很重,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学习时间已不够用,不如把美术学科上课的时间节省下来上其他的基础课程。在部分学校,美术教师仅是校内的“免费美工”,美术老师往往将大量本该放在教学研究上的时间用在完成一些没完没了的欢迎、宣传标语的制作上。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不是从教学角度,而是以其“校内美工”业务做得如何来评判。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美术课常被挪作他用,美术教师的作用亦无法完全得以显现,教学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学生很难得到连续、系统的美术学科教育。

二、美术师资缺乏与浪费并存

制约当前我国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美术教师仍然是缺额最大、合格率最低的教师群体,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在美术教师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缺口。近年来,综合性大学等非师范院校也参与、涉及中小学教师培养这一块工作,以及各高校的扩招,美术师范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加,但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配不齐”等现象仍没有得到缓解,如上文提到的,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充当学校的免费美工,所以,在相当多的农村中小学校里往往只有一两个美术教师,这一两个美术教师需要面对学校所有的班级,从这个层面来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师资十分缺乏。但在了解部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时我们却发现:部分担任美术课的教师并非是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生,甚至他们并不具有美术专业技能和美术教育知识,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写、会画,略懂一点美术常识,而这些教师中有的还兼任其他课程;另一方面,受过良好美术专业教育的老师却往往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被学校分配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无论是其他老师兼任美术课程,还是美术教师转教其他课程,对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必然导致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低下,进而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美术教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教育设施资源分配不均,美术教育资源相对落后

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因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存在差距,而这种差距也影响着教育设施的分配问题。比较而言,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与发达地区学校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在美术学科上更加明显。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都面临经费紧张、学校资金不充足等问题,学校对美术课堂教学以及教具的支持与投入很小,部分学校把本该用于美术学科的资金投入到了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教学上,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设施、队伍素质、教学效果等方面严重滞后。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①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较为缺乏,教学设施没有配套;②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缺少应有的“阵地”,不能安心教学;③农村中小学受传统教育理念“主”“副”科影响较大,美术课受其他主课冲击现象比较普遍;④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地域差距影响,信息相对闭塞,美术课程更是缺少交流,提高较慢。这些差距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正是因为教育设施资源的分配不均、美术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城市美术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利。

四、对策研究

笔者认为,要转变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

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培养画家。丰子恺曾经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管理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进而对学生德、智、体等其他学科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必须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投入不合理的状况

第2篇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是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有效开发和利用民族课程文化资源,能帮助幼儿理解本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羊图腾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B县是一个羌族聚居县,现有3所公办幼儿园、9所民办幼儿园及24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全县3―6岁幼儿共计9383人,在园幼儿703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8.24%,学前两年毛入园率为81.36%,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88.24%;教职工567人,其中公办园在编教职工94人。根据幼儿园的类型、级别及地域等因素,本文选取了6所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及2所附属幼儿园),对其基础设施配置、教玩具配备以及羌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一、B县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现状

(一)幼儿园基础设施配置情况

1.幼儿园班级基础设施配置情况

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生活离不开适宜的桌椅、盥洗及饮水设备和多媒体等基本设施设备。根据调查,仍有3.95%的幼儿园没有配置匹配幼儿身高比例的桌椅;6.58%的幼儿园不能满足幼儿一人一水杯、一人一毛巾的饮水、盥洗设备需求。此外,如表2所示,该地区仍在班级活动区缺失的状况,有30.26%的幼儿园班级没有设置活动区,班级内只摆放了桌椅,且摆放方式与小学班级一致。

总体而言,B县大部分幼儿园能满足幼儿基本的学习生活设施配备,但部分幼儿园仍需加强安全、卫生、消防等方面的措施,并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办园特色设置班级活动区,如图书区、科学区、美工区、表演区等。

2.教玩具配置情况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为了实现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创造活动和表现的条件与机会,为幼儿提供身心发展所需的各类教玩具。

(1)体育类教玩具

如表3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体育类教玩具配备情况与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玩具配备标准有一定差距,每个幼儿园满足配备标准的教玩具只有球和跳绳,配备有攀登架、爬网、秋千、投掷靶及压板等体育活动设施设备的幼儿园不足40%,该县幼儿园连“跳床”这一体育活动教玩具都未配备。

(2)构造类教玩具

如表4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最常见的构造类教玩具为小型积木,其次是串珠和中型积木,而拥有大型积木、结构玩具、拼图接龙等构造类的教玩具的幼儿园较少。此外,国家对小积木、拼插玩具、穿编玩具(串珠、穿线、绣花板等)的数量还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该县部分农村幼儿园构造类教玩具种类和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幼儿活动和学习的需求。

(3)科学类教玩具

如表5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科学类教玩具的配备情况较差,幼儿园除了挂图、计算器和塑料彩棍,其余科学类教玩具的配备率都在50%以下。此外,被试幼儿园都未配备陀螺、万花筒、量杯、逻辑几何块等科学类教玩具。

(4)美工类教玩具

如表6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最常见的美工类教玩具有彩色水笔、幼儿油画棒及小剪刀。值得关注的是,该县虽是羌族自治县,但被试幼儿园都没有配备学习羌绣活动所需的刺绣工具,这可能与该地区羌族特色文化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和幼儿使用刺绣工具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有关。根据调查,该县农村幼儿园美工类教玩具的配备情况还需进一步改善。

(5)音乐类教玩具

如表7所示,该县农村幼儿园的音乐类教玩具配备情况不太乐观,拥有量最多的音乐类教玩具是小铃鼓,只有33.33%的幼儿园配置了羌族特色乐器(如羌笛、唢呐、羊皮鼓、铜锣等)。此外,该县部分幼儿园还自制了具有羌族特色的教玩具,如小背篓、推杆、押加、竹筒、丢窝窝等。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

该县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以传承和创新羌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发羌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浓厚羌族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现阶段,该县也正在创编首本幼儿羌语图书。

1.教学语言

虽然该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但被试幼儿园中并没有完全使用羌语教学的幼儿教师,只有17.11%的幼儿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大多数幼儿教师仍使用汉语教学。由此可见,该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并不常用羌语,这可能与羌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难以传承有重要关系。

2.教师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79%的幼儿教师对羌族传统文化较多了解;大部分的教师表示对羌族传统文化只有大致了解;但仍有1.32%的教师根本不了解羌族文化。由此可见,B县的幼儿教师对羌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这可能与该地区不少羌族幼儿教师被汉化及汉族幼儿教师学习了解羌族文化主动性较差有关。

3.羌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该县农村幼儿园关于羌族的艺术品、服饰、书籍、音像制品等的配置情况良好,只有22.37%的幼儿园其羌族艺术品、服饰、书籍、音像制品的拥有数量非常少。虽然该县的幼儿教师都意识到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实际将羌族文化运用到教学过程的情况并非特别良好。只有约17.1%的幼儿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向幼儿讲述羌族风俗习惯、英雄故事以及羌族儿童文化作品(如表10),约10.53%的幼儿教师会经常有意识地将羌族优秀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如表11)。

二、B县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条件简陋

该县部分幼儿园办学条件较为简陋,使用厂房或民房改造办园,场地窄小,达不到安全、卫生、消防等部门的相关要求,设施设备陈旧,活动空间不足,教玩具数量不够,与《四川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相差较大。

1.班级活动空间小,活动区角缺失

该幼儿园的班级活动空间小,只有9.21%的幼儿园班级活动室面积为51O以上,与相关规定的幼儿班级活动室面积不应少于60O相距甚远,且30.26%幼儿园班级教室内没有设置活动区,只有整齐摆放的桌椅。有教师表示“班级幼儿人数多达44人,班级教室面积较小,除去幼儿必需的桌椅,只能划分和设置图书区这一个活动区域。”有教师认为“班级活动区域少,不能不能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需求,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阻碍”。

2.教玩具配备不达标

该县体育类、构造类、科学类、音乐类、美工类等教玩具的配备都与相关规定的数量和种类尚有一定差距,不少附属小学与小学共用户外运动场地,配备的活动器材的类型不完全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数量也无法完全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此外,该县关于羌族特色文化相关的教玩具也十分稀少。

(二)羌族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汶川的羌族羊皮鼓舞和羌族刺绣、松潘县的羌族多声部民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汶理茂三县的羌年则被列入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羌族文化弥足珍贵,需要代代羌族人民的保护和传承。但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羌族课程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1.幼儿教师对羌族文化了解程度低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语很难被完整保存。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羌语的羌族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当代很多羌族年轻人都已经被汉化,对羌族文化、羌族语言的了解甚少。调查结果显示,73.68%的教师认为羌族文化资源开发的首要难题是“不了解羌族文化”。虽然很多教师表示学习羌族文化非常有必要,但由于自身对羌族文化了解不多,又缺乏专家指导,对于如何把羌族文化融入教学活动感到迷茫。整体来说,该县农村幼儿园的羌族文化氛围不太浓厚,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羌族文化了解程度低,且只使用汉语教学。

2.幼儿教师羌族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

通过访谈,该地区大多数幼儿教师羌族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在日常生活和活动教学中缺乏有意识的将羌族文化融入其中,并没有认识到自身是开发羌族文化的主体。部分教师表示:“受自身羌族文化知识薄弱的限制,没能系统了解和掌握羌族文化,开发羌族课程文化资源,根本无从下手”,不少教师对羌族课程资源开发的关注不够,认为自身不是开发羌族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羌族课程资源的主体应是幼教专家和教研员”。此外,不少园长也表示“我们园现阶段还没有开发和利用羌族文化课程资源”,不少幼儿园的园本教材及教学活动与汉族无异,缺少羌族特有的文化元素。

3.幼儿园关于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较少

该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关于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较多,其余幼儿园关于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则比较少。该园园长表示“我们园的特色课题是‘羌族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有意识的教幼儿学习羌语,教师也会用羌语与幼儿交流,鼓励幼儿之间用羌语相互问好,努力为幼儿营造羌族特色的文化氛围”。该幼儿园教师表示“我们园的环境创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羌族食品、羌族民间民俗、羌族民间游戏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喜爱羌族”。

三、优化B县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建议

(一)完善设施设备,丰富活动区域

由于该县幼儿园的基本设施设备与国家规定尚存在一定差距,故政府应加大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助力度,对照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基本设施设备标准,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和附属幼儿园进行改建、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

针对该县部分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域缺失、区域划分和设置不合理这一现状,政府和幼儿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区域活动是幼儿主动探索事物、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活动形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操作和摆弄,满足自身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同时,实现“做中学”“玩中学”,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快乐、自由、健康的成长。政府和幼儿园应提高活动区的划分和指导质量,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二)完善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

1.政府应完善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

该地区政府应完善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开发羌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和园本教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服务于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寻找精通羌族文化的人才及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专家及研究员等。发挥教研部门和教研人员在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先锋引领作用。此外,政府可派出专家和教研员对幼儿教师进行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培训,促进培训的实效性。

2.幼儿教师应确立自身开发主体的意识,提升民族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作为开发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主体,教师应采取以主题为核心、经验为依托的教学原则,开发羌族文化课程园本教材。并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将羌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其中,渗透于五大领域,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和热爱羌族文化。如羌族民间游戏“二牛抬杠”是多年前农耕方式的演变,教师不仅可以把它作为健康领域的活动,也可以进一步延伸,作为社会领域的活动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羌族文化。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幼儿的羌族传统刺绣、绘画及手工艺创作品教给幼儿;采编适合幼儿的羌族传统儿歌、舞蹈教给幼儿;向幼儿讲述羌族的民风民俗,如羌族服饰(云云鞋、佩饰)、羌族劳动工具、羌族食品(核桃花、砸酒)、羌年等。此外,教师还应精心选择大量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文化底蕴深厚,能吸引儿童,感染儿童,使他们获得有益经验的民间游戏加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让幼儿体验到羌族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实现民间游戏与羌族课程体系的衔接与融合。而且,羌族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部分羌族民间游戏的原有材料存在安全隐患,幼儿教师应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在如把“打弹子”的玻璃弹珠改成小纸球、把“扭棍子”的棍子两端用布和棉花包裹好,把“背水”及“筛米”游戏中的用的小背篓和米筛,用花布包边等。这些简单的改动既保留了原有游戏的乐趣,又保障了幼儿的安全。

3.建构幼儿园羌族课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开展羌族文化特色教学活动的情况较差,多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地区无异,未能向幼儿展示羌族文化的特色魅力。据此,政府应充分调动幼儿园开发羌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羌族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验推广机制。即政府应以示范园为试点,打造羌族文化精品课程,并以该县幼教教研网为载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幼儿园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将示范园开发的羌族文化课程资源成果与其他幼儿园共享,以示范园带动薄弱园,实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实现羌族文化课程的特色化、精品化和共享化。

第3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业综合设计

一、行业发展背景

(一)发展阶段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升级的推进,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空前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与资助,行业发展速度从改革开放时的起步阶段逐步向快速发展阶段转变,对具有创新力的工业设计企业来说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良机。

(二)行业衍变

工业设计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社会分工体制的建立,发展于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由于工业设计发展前期主要的对象是产品,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大家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仍然为狭义的产品设计。但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再次对工业设计定义做出修订,认为“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品质”,这里的设计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工业设计,而是系统的设计,其包括产品原创设计、生产转化实现、市场开发设计等全产业链的设计,其对象既可是“物”,也可是“事”。[1]

(三)发展意义及政策

工业设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已30余年,中国凭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加工制造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众多轻工业产品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中国制造红利时代已逐渐消退,当下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的升级迫在眉睫。

2010年,“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提出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的发展方向,同年,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上述政策环境分析可以看出,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目前已提升至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层面,随着下游企业对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工业设计公司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行业特点

(一)行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创新性、高附加值

工业设计是以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创作基础,它不同于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从工业设计的角度看,设计构思不仅要从一定的技术、经济出发,而且要充分调动设计师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灵感,从产品与人的感觉和活动的谐调中确定产品功能结构与形式的统一。工业设计必须把满足物质功能需要的实用性与满足精神功能需要的审美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考虑其社会效益,这就构成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双重特征,行业整体表现出高知识密集型特点。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表达,创新是每一个设计师的灵魂。在目前市场化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再仅仅表现在产品技术的创新升级,对产品外观、市场开发等环节的设计创新应用占比正逐步提高,通过设计创新引领技术创新。设计行业在产业结构中表现出较高的附加值属性。在产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工业设计的有效创新,即可实现产品的新增价值,为销售推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品牌价值得到有效上涨,进而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营业收入及利润。

(二)商业模式特点

国内传统的工业设计公司在业务模式上多以项目委托服务方式为主。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信息,提供创意方案并通过效果图的美化予以呈现,但实际上很多设计师的最初创意思维都会被客户反复的修改,最终导致设计师在产品研发中的角色更像是一名“美工”。该模式下的作品缺少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创意的真正商业价值很难体现。而现代的行业领先公司凭借其在某一行业领域的长期耕耘,对产品定位、生产转化、市场用户、品牌建立等产业链的系统化深入研究,其通常会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业务模式也从单一的项目委托服务发展成为年度产品设计服务,客户关系黏性度更强,并有效帮助客户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规避潜在市场风险,甚至优秀的设计公司除了固定的年度服务收入外还可得到产品后期推广中的设计浮动奖励,设计在商业价值中的转换得到进一步诠释。

另外,国内具有创新力的工业设计公司还会将自主原创设计进行品牌产业化运作,包括前期的产品原创设计、中间的生产转化结构设计、后期的品牌营销推广设计等综合一站式产业设计,从而彻底打破传统工业设计公司单一盈利模式,将设计价值最大化。[2]

三、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的工业设计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个人工作室、工业设计集团化公司,其中工业设计集团化公司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将设计服务与商业价值转化能力有效结合,使得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表现最强;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一般业务模式较为单一,规模较小,凭借其专业的设计方法应用,市场竞争力较强;而个人工作室由于人员较少,多以外观设计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工业设计行业的重点扶持,使其得到了健康迅猛发展,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带,涌现出了多家优秀设计公司,随着该地区发达城市的经济带动,上述地区的设计产业圈积累了大量的国内外客户,将工业设计的产业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四、行业发展趋势

(1)体验设计理念。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更加重视人的心理因素, 强调人机交互界面和产品使用中的情感体验, 以及通过产品和服务环境达到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形态和色彩设计要能够解读技术, 表达产品的性质和用法, 体现产品的内涵。形态、色彩、材质、肌理、表面处理、装饰、文字等综合构成工业设计的元素, 作用于人的视觉、触觉或听觉能引起愉悦的心理感受。[3] 产品精准的市场定位,来源于对上述设计元素的综合研究分析,未来的设计将会把感性的色彩变得更加理性。

(2)工业设计延伸。

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将不仅满足对产品本身进行设计,专业的工业设计师所具备的多元化知识性能够通过专业的市场洞察,在产品的营销、品牌策划、产业链优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参与。这种设计理念将脱离产品的外观与功能设计,而发展为对产品周边环境的总体框架进行策划,将工业设计融入产品的各个环节当中,这也成了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结论

我国工业设计虽然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挑战,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发展的契机,巨大的市场需求会带动着我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到世界的高水平设计环境当中。20世纪的工业设计属于美国与德国,而我国在一系列行业政策引导下,可以期待“中国设计”与“中国制造”的完美融合,现代工业设计公司正逐步发展成为系统化的综合设计公司。

参考文献:

[1] 凌继尧.工业设计概念的衍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