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必修课

经济学的必修课

时间:2023-08-14 17:2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必修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世界经济史是一种分析方法。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多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由此看来,“历史感”和“历史经验”是经济学者研究经济学必备的基础。而所谓的“历史感”和“历史经验”其实就是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自觉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历史中求解现实经济问题时,做到“以史为鉴”,在运用经济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时,做到“史论结合”,在归纳总结经济问题,探寻经济规律时,做到“论从史出”。

一、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三、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第三,开展专题教学,选择注重历史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世界经济史教材均采用编年体例来设计内容,而这种设计与历史教材雷同,使学生感觉乏味,按这种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容易疏离世界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专题形式来讲授世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构,对能适当对现实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第2篇

卫生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迅速,被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价值创造与财务理论。

对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持。为了适应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帮助学生对新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相关卫生政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外,国内医学院校大部分都向校内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卫生经济学选修课。

卫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结果在我国的卫生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正面临新医改方案实施的关键时刻,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可以为新医改的实施提供丰富的证据基础,也可以使卫生经济学教学更加丰富、理论更加完善。卫生经济学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和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拓宽医学专业学生的医疗行业知识和培养其人道主义精神等角度进行综合设计的。

案例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将所描述的客观真实的特定教学情景带入课堂,通过课堂中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在师生间进行双向交流,甚至可以促使学生作为某种角色进入特定的情景和学习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同身受、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1世纪以来,国内已经逐步将其纳入各类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

在卫生经济学公选课课堂讲授的过程中,理论结合时效性强的案例,实际分析我国医疗改革现状、改革的成绩及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问题,通过学生参与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对提高非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卫生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卫生服务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方位的优秀医学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价值创造与财务理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3篇

 

微观经济学是商学院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就目前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来看,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显得非常重要。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作为商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微观经济学有其独有的特点,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第一,微观经济学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统计学、计量学的基础知识,而微观经济学授课对象通常都是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这部分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往往不够扎实,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以很好地结合,对模型和概念不能做到完全理解。

 

第二,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为了讨论简便,常常都会进行假设。不同的假设会推断出不同的结果,理论性较强。由于缺乏逻辑思维,部分学生没办法很好地理解。

 

第三,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多取自国外,不贴近学生生活,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很难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难以接受课本抽象的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形式常常是“填鸭式”的,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体系庞大、抽象化概念较多的课程。一个学期64课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很难将每个问题都讲细致、讲深入,没办法详细分析案例。同时,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图像的推导,学生只有对绘图过程清有晰地理解,才能对最终推导出来的结论深刻体会。但是,这种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一知半解的情况非常常见。由于缺乏互动和提问,枯燥的课堂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理论不能充分掌握,更谈不上实际运用,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

 

2.教材内容过时,缺乏贴近现实的案例

 

首先,微观经济学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学科,我国高校使用的教材多是参考西方书籍编写,或是直接采用相应的译本。这种做法虽然保持了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原汁原味,但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因为课本里的案例多来自国外,与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情况、规章制度以及国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是有一定差异,这对学生把握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对我国现存经济问题的分析都是不利的。其次,微观经济学的许多推论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作前提的,而有些假设脱离当前的现实状况,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去吸收知识。再次,经济学这门学科对数据的分析要求相对较高,但是我国高校采用的教材对数据的更新比较慢,不能跟上经济的发展。

 

3.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性

 

大部分学校的微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多以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为主,期末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的形式。笔试常常是由任科教师命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答案都是标准化的,真正需要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的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非常不利,使学生缺乏分析能力,盲目地应付考试,最终失去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注重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改变传统微观经济学“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就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还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无人参与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出现离题的现象,如果出现要及时加以引导。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也要指出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回顾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理论知识,合理运用知识。再次,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机会站上讲台表现自己。知识竞赛的内容可以是针对近期所学内容的一个知识抢答,演讲比赛则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当今热点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两种形式都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灵活列举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枯燥的理论,就要求教师要适当地列举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开始新课之前列举一个常见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经过一番讨论正式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消费者偏好之前,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为什么QQ和微信都具有聊天功能,但是有的人喜欢用QQ,有的人喜欢用微信呢?从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第二,针对抽象的理论,列举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讲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的现象:在一家固定的厂房里,保持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一直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一开始,因为员工数量的增加产量也会增加,当工人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量反而开始减少。这是因为有限的厂房里增加过多的工人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第三,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让学生针对所学的案例讨论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相关的例子,由学生代表发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经济学。以双向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

 

第四,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

 

3.合理运用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及方式

 

如今的大学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让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更加生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教师将声音、视频、图像方便快捷地展示给学生。

 

首先,教师可以将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罗列在课件上并将重点内容用鲜艳的颜色标出,让学生有个总体的印象。其次,课本中复杂的图像,也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绘制在课件上,直接展示给学生。将现代多媒体应用到课堂可以节省一部分上课的时间。再次,如果教师结束新课还有剩余时间,则可以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此外,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它的优势。例如,遇到公式的推导,如果直接把过程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有时候反而会被华丽的课件吸引,没有留意讲课的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板书,将公式推导的过程一步一步写在黑板上,这种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对学生接受知识也更有帮助。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讲课方式和现代讲课的方式各有优缺点,所以应该两者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微观经济学。

 

4.丰富考核形式,多种方式检验学习成果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盲目背诵概念应付笔试。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这样的成绩构成对于那些平时认真上课的学生更加公平。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学生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主要针对考勤情况、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课下对不懂的问题是否请教教师等进行评价。其次,作业成绩由学习小组统计,学期结束由教师审核。再次,就是常规的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结合部分运算及材料分析,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情况,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

 

把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比传统的更加合理,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情况。

第4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对策

1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校以高鸿业第六版《微观经济学》教材作为授课教材,书中有较多以数学公式和曲线图形,比较抽象难懂,这一现象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会使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试图用案例讨论式教学让复杂的内容通过在案例中的应用得以生动呈现,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案例讨论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教师筛选过的、符合章节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教学。具体来说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微观经济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其次,运用所学微观经济学定理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增加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但是,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

2.1案例讨论式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教师确定讨论案例:寻找知识点案例,例如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结合“受欢迎的自助餐”的现象和“互联网对消费者影响及其给消费者选择带来哪些好处?”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与学生讨论上述案例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有哪些影响。第二,确定讨论形式。首先进行课堂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讨论问题打印在A4纸张上在上课的时候分发给每组,在纸上写组长和组员姓名,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启发诱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思考,简单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但是不要细讲,让其自己讨论。第三,小组展开讨论。首先每组讨论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讨论的案例题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其次根据需要(笔者讲授班级人数均在100人以上),抽取3~6组组长或组员进行汇报发言,每组进行讨论的时间为10~15分钟,回答时间大约4分钟,在此期间其他组可以与之互动。第四,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小组分组讨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整体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新颖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对错误的观点予以引导,还要对学生的疑问做解答,最后以每组作业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

2.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其原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现实经济问题。目前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仅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而且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打破了现在课堂师生互动较少的被动局面,这种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并且积极发言;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还能够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兴趣。

3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的对策

3.1根据所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选择案例

案例的选择不仅要具备问题性,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期能激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并让学生在看到问题后,能够主动的思考,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课堂中选用的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比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让学生知道在他们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如大学毕业时面临就业时在“自己创业”和“就业”这两种选择时从经济学理论“机会成本”的角度做出决定,才能做出选择。要取得良好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效果所选的案例要根据教师的目标来设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案例有多个解决方案。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究辩论,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确保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案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笔者教授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案例讨论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是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主,相互探讨和交流。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在案例讨论时有的学生难以进入状态,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有“搭便车”的成分,有的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和讨论,有的同学无所事事,只是观望与等待,或者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的场面。因此教师在讨论时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讨论气氛。比如,讨论:(1)什么是谷贱伤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谷贱伤农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如何克服“谷贱伤农”现象。这要求同学们对弹性理论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中。因此,设计的问题应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及热点问题,同时,在讨论中设置抢答环节,对能够不在教师指定回答,能够主动抢答的小组在平时成绩核定上给予加分,这样会更能激发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此时自然就会形成激烈的讨论场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3微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方式和考试内容应进行改革

微观经济学是管理学院物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本校的微观经济学最终成绩评定是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因此在最终成绩的评定上,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增加日常案例讨论成绩的比重,比如各占50%等等。还有期末考试试卷也要进行改革,试卷中不能只考理论知识,如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要增加案例分析试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此部分应该作为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有助于案例老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并达到案例讨论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第5篇

一、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专业往往是从专业是不是好考,各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毕业后就业情况的好坏程度的角度出发的,而几乎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读研,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否适合该专业的学习,更不会考虑到报考专业所要求的研究方法论是不是与原来大学所学专业相似。还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就不研究方法论,对于“方法论”这一词非常陌生,或者知道这一说法的也与之前老师常提到的学习方法想混淆。方法论不是一种让你通过考试的途径,而是告诉你如何正确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方法论对于一个人确立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十分重要,能够在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甚至可以支持你进行一些意外的创新。

认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所有理论的总称,一般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三种,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对于研究生而言,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这三种方法论中最为重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就属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虽然学习方法论的过程比较枯燥,但我们应该花时间潜心研究并最终掌握,将它作为后续知识学习和学科课题研究的基础。我们在学习经济学方法论时,首先应该“了解经济学所属的社会科学体系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它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联系”[1]。

目前的社会科学体系是西方社会转型之后所形成的结果,以此使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能够与自然科学体系中的数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并驾齐驱。一方面,包括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工业和政治革命所引发的变迁,孕育了看待世界和获得知识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另一方面,这种新观点和新方法反过来又推动了或加速了社会与政治革命。[2]正是在近代科学革命的过程中,以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取代了将超自然的启示和以往的传统作为知识和真理的主要来源的信念[3]。

经济学学科大类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经济现象和人们对应各种经济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行为,主要考虑如何将经济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达到金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性这一对基本矛盾才产生了经济学,逼迫人们做出权衡取舍的选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当然,经济学科问题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得出结论或者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对于物理学而言,经济学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假定和数学推理来推断。

因而也说明,经济学方法论的掌握程度与经济学科科研成果的结果的正确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有真正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并且是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方法论的运用

很多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甚至是一些经济学教授们都认为经济学方法论是他们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个巨大地转折点。尽管在很多大学中经济学方法论只是一门刚刚开设不久的选修课,但很多经济学科的学生在这门课上所花费的经历远超过了很多必修课程。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在学习过这门课程之后,开始尝试着系统性地整理他们自己之前所学习到的一些经济学知识,并试图将这些知识与其他理论,甚至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些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很多人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最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创新。经济学方法论并不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高分通过各种经济类课程,但是它对提升学生们经济学的基础性认识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够不断激发学生们开始做底层研究或是进行一些创新性思考。

作为从管理学专业跨考金融学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对于经济学科知识,尤其是金融学知识的熟悉程度要远逊于原本就就读于金融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课程结业考试的情况也不是特别好。在本学期接触到金融学方法论这门课程之后,使我研究金融学的基本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尝试。现提出一些看法:

(一)立足于方法论,坚持做经济学底层研究

第6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金融数学

1前言

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教育部2013年批准了在本科层次开设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金融数学专业。可见虽然金融数学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但其专业特征却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理论的定量分析技术,并应用于指导金融实践。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教育部批准的必修课程,并且是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授予经济学学位的金融数学专业而言,自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课程。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最能体现金融数学交叉W科特征的课程之一。不少学者也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建议与想法:姚寿福等(2010)认为需要加强案例教学的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兰草和徐晓辉(2011)在借鉴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计量经济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之路;白秀广和陈晓楠(2012)认为应该突出以案例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践应用为特色的教学改革;李劫(2014)对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认为应该将原理验证性实验与研究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熊彦(2015)认为目前国内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状况,从而需要改革教学方式;顾翠伶(2016)针对统计学专业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可见,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尚缺乏针对金融数学专业的探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金融数学专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剖析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的处理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2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的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计量经济学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数学理论的推导和实际经济和金融问题的计量分析。在数学理论推导方面,当前计量经济学的教科书往往充斥着过多的数学推导,甚至使学生误认为这是一门数学课,把其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数学基础课程并列,对略显高深的数学理论望而生畏。事实上,因为金融数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其目标就是要把数学、金融理论应用于指导金融实践,金融数学的学生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在学习好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的同时,把方法与模型应用于现实金融市场,以指导金融实践。因此,如何处理计量经济学的数学理论推导是具有金融数学特色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的首要问题。

我们以如下两个例子为例:

第一,在介绍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当前计量经济学教材往往非常注重于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估计量统计性质的推导证明。具体的,往往详细给出一元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的数学推导;并罗列出估计量的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的详细证明过程。这些推导及证明往往数学公式就有近10页,导致学生往往对计量经济学产生敬畏,从而有远离的趋势。

第二,在介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当前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分析方法往往是把多个随机方程改写成矩阵表达式,然后再用最小二乘法(OLS)、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给出矩阵形式的参数估计的数学推导。而后,用矩阵形式对多元回归估计量的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的详细证明过程。

可见,当前计量经济学中涉及数学推导的部分是非常严谨的,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大量的数学推导,让学生在数学、矩阵的海洋中“畅游”。但其在严谨的同时,会让学生更多的认为这是一门数学课,需要大量的计量及数学证明,而忘记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实质: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如此这般忘记了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忙于应付烦琐的数学推导,忘记了去讨论经济变量的关系,使得学生难以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应用于有着真实数据的金融实践。因此,针对这些弊端,本项目组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数学推导内容的改革。

3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的改革措施

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在学习好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的同时,把方法与模型应用于现实金融市场,以指导金融实践。因此,针对上述数学推导的设置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第一,计量经济学的数学推导应该尽量化繁为简。例如一元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的数学推导设置。我们给出最小二乘法的详细推导后,最大似然法(ML)及矩法(MM)的设置,我们只需给出方法思想及目标函数,而无需再给出详细推导。对估计量的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的证明,我们可以只给出线性性的详细推导,对无偏性及有效性只需给出方法及目标即可,不再给出具体证明过程。

第7篇

办公室的报纸里夹带的优惠券,每每被同事小心翼翼地剪下。

我们就从这小小的优惠券开始吧。你是否留意。几乎所有的优惠券都是减价的优惠券,你会说,只有傻子才会搞涨价券。但别笑,后面你会发现真的有过涨价券,我们也的确被当过傻子。

对于我这样不富裕的人,对待货币的态度比较谨慎,虽然不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但能省的地方还是要省的。经济学家用“需求弹性”这个词把我这样的和那些大手大脚的人区分了开来,我是需求弹性大的消费者,价格降了,我就会考虑买,或者多买点儿,我愿意打印出来肯德基的优惠券拿着去吃一顿早餐,而比较有钱的顾客往往就不愿费力到处找优惠券了,想吃就直接去吃好了,经济学家因此称他们需求弹性相对较小。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可以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是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马歇尔将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名字改为“经济学”,使它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昭示着经济学已经成为了像物理学、数学或其他精确的知识体系一样的正式科学。并且,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当价格下跌或上升时,商品需求数量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需求变化程度比价格变动小,就是需求弹性小;反之则需求弹性大,如两者相等,则需求弹性均匀。换句话说。所谓需求弹性,就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化时需求量随之变化的程度。

经济学家总结出这样的简单规律:当供给不变。价格就取决于需求,取决于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当供给增加的时候,价格就会下降,而供给减少时价格就会上升。

关于弹性,马歇尔还讲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辆汽车中第四个轮胎要比前3个的效果大得多。

当然,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还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有意思的话题,比如,禁毒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与相关的犯罪?在一般人看来,禁毒会减少的供给,进一步会降低的需求,自然会减少与相关的犯罪。然而经济学家却给出了不同的回答,首先,吸毒的人很难克制自身的毒瘾,因此他们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而买卖则是与国家禁毒力度密切相关,因此供给弹性较大。而在需求不变,减少供给的情况下只会不断提高商品的价格,因而会越来越贵。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因此单纯禁止无法真正起到禁毒的作用,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降低需求,也就是进行反教育和戒毒。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使用极广的概念,今天的商人们更是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价格歧视就是最著名的应用。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学 教学方法 高职

《建筑工程经济学》是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各高等院校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它是在建设工程生产过程、建设管理过程的研究中,通过考察系统的预期目标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分析该系统的现金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的经济效果。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解决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行阶段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

一、《建筑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重要性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建筑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课时为40,其先修课程有建筑工程预算、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等。学习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经济观点,系统地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学会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并对建筑工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懂技术、懂法律、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开设这门课程也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进行继续教育的需要。在社会上,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显得越来越重要,如在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考试中均设置相应的内容,并且很多工程实践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在这些考试中往往难以掌握此内容。因此,鉴于该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差异过大

笔者从事建筑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累计达到四届十二个教学班,有一定的经验。根据教学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有两极分化现象。每个教学班有20%左右的学生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40%左右的学生有兴趣,20%左右的学生感觉一般,剩下的对该课程缺乏兴趣。其中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都是对工程经济中的基本原理掌握扎实的,每次课都会认真听课、记笔记,课后认真思考问题并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兴趣的学生主要是上课能认真听讲、记笔记,但课后就将所学知识扔到脑后去了,仅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觉一般的学生主要是上课听讲,但有未听懂的,不懂的问题课后也不解决的,最后越积越多,就想着学不好了,就这么着吧;而缺乏兴趣的学生主要是上课不听讲,即使某天心血来潮想听讲也听不懂,上课表现出来的就是要么偷偷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听MP3等,总之就是混日子。

3.公式太多,概念模糊,记忆不牢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的公式很多,尤其是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公式既多又难记,多数学生对此感到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部分的公式记忆不牢,理解不够,就会影响后续的项目财务分析内容的学习。财务分析中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的计算,都是在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式也较多较杂,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当然除此之外,本课程中还有其他的计算公式,比如设备的折旧额、经济寿命的计算、工程价值的分析等等都离不开相关的计算公式。对于学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经济、财务方面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确实要费一番功夫。

4.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理想

我院由于优化资源利用,目前都尽量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像工程造价专业属热门专业,每个教学班都将近100人。可想而知,上课的效果如何。尤其是本来还有希望学好的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放弃本课程的学习。大班上课,加重了老师负担,难以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同时由于教室空间大,坐在后面的同学在听、看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由于人数多,教师想要进行实践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面,老师讲,学生听,效率低下。

二、探索有效的建筑工程经济学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次课,明确课程重要性,树立学好信心

第一次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每门新课程都会有个基本判断,如果老师所讲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则会认真学习;如果老师所讲内容是照本宣科或对以后工作指导意义不大的,更多学生会选择逃课或者被动听课。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抓住最初几次课程的讲授和互动,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先简明扼要地给学生介绍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要求及学习方法等,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与该课程相关的工作成果直观地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次课中有必要将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介绍清楚,如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与工程投资、成本、利润、项目的财务评价与会计、财务管理之间,方案评价方法与指标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等等的联系。同时明确告诉学生该课程在各种全国注册考试中的地位和所占分值。通过介绍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另外通过一些经济热点,如买房按揭是否划算、利率上调定期存款是否转存、企业债转股等问题,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奏效的,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2.采用推导式教学,降低公式难度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计算公式太多,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难点。鉴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将复杂的计算公式予以简化,降低记忆难度。比如,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公式中,复利计算的基本公式就有六个。每次讲到此,教师可以先讲现金流量图如何绘制,然后讲最基本的“一次支付复利终值”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本公式,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最基本的公式。最后通过这个公式和现金流量图采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推导“等额支付序列复利终值”公式。同样其他的公式都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推导。并要求学生课后多推导几次,熟悉过程,掌握其中的特点,公式就能全部记住,而且不易忘记。或者即使时间久了,忘记了复杂的公式,也可以运用推导的方法自己推导。所以,尽管这部分公式多,但若掌握了方法,就拥有打开公式难记的“万能钥匙”了。

3.探索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相对而言普遍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弱,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而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适用性特点无法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尽量采用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工程价值”时,对于“头脑风暴法”的讲解,可以采用分组做游戏的方法。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各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说出该主题的某方面的特性,教师当裁判,哪个组说出的特性最多哪个组就赢。对于专业术语较多的章节,如方案评价中“互斥”、“税金”、“利率”、“利润”、“成本”、“投资”、“现金”、“评价”等,也可以编写“猜词汇”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实践证明,每一届的学生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表现也很好。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们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多参与、多表现、多收获。

4.利用多媒体和案例教学技术,融高深理论于实践

(1)应用电子表格Excel软件

工程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学到的是如何手工计算经济评价指标。如今,微软公司创建的Excel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图表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1],将它应用于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案例分析可以最大程度地摆脱手工计算,计算速度、准确性显著提高。如在资金时间价值、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分析、设备折旧和经济寿命、价值工程、预测和方案的优化问题等内容都可以利用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另外,应用Excel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进行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解决了工程经济学案例数据多、计算量大、需要时间长等问题,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引进案例分析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在讲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这一章时,就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某个项目为例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编制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编制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弄清各报表间的关系;会计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偿债备付率、利息备付率等评价指标,还学会对项目进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紧密地把课堂理论与各种实际项目相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简化经济理论于日常生活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涉及到的经济、管理、财务、税收等方面的术语较多,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非常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授课时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师可以将复杂难懂的术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如内部收益率的高低有一决定因素“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很多学生感到很迷惘。这时教师可以拿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学生在上课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课,可是思想却神游去了,没听到老师讲的知识,对于该生来说,神游的代价就是没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这个代价就是“机会成本[2]”,反之,如果上课认真听讲了,就失去了神游的愉悦,这也是“机会成本”。这样一说明,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一下子就拉近了书本与生活的距离,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6.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定学历和教育经历,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应补充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开拓授课思路,积累教学经验,不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也要研究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精湛的教学艺术的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笔者多年教授工程经济学的一些经验的总结,有些想法或做法可能不太成熟,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适合高职生的教学方法。

[1]刘长滨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

第9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类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地方特色院校之一,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可以培育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有待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切入,指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专业基础课体系改革原则、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最后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专业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为例,介绍该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情况。

一、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当今,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比较少见,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则比较多,研究文献涉及七个方面。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理念研究。罗光强(2006)认为,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普遍存在四个缺陷:第一,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或方向模糊;第二,经济学的人文知识单薄;第三,经济学规范训练不够;第四,经济学综合能力不足。因此,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目标,努力陶冶学生的经济学情操,训练学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经济学能力。

关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柳晓明(2008)认为,要提高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位、多层次与学生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法。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杨林(2009)认为,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分析范式晦涩,并总结五年来理论与实践摸索,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分析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王雅璨(2007)认为,教学模式应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采用“双语过渡”模式;教学重点必须征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教材采用应该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应该妥善处理专业教育、教材、考试与培养学习兴趣的关系。

关于教学管理改革。刘新(2008)认为,以切实抓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倡导成立课程组,建立课程组组长负责制,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加强课程管理,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大多注重具体单个经济类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郑秀芳(2009)认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健全、合格经济学人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并结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亟需改革当前该校专业课程体系。魏松红(2008)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认为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最基本环节。金英认为新课程体系要注意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为学生进行高层次研究夯实基础。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多为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苑梅(2009)认为目前的公共财政学本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却有所欠缺公共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紧密结合改革实践,充实和深化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特点。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的改革。大多数是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针对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文献较少。如都光珍(2009)认为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抓好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此,要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以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建设为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上可知,从一般角度论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较多,尤其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探讨,而对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较少,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更是无人涉及。笔者在借鉴已有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研究探索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

二、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必要性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认识世界、改进生活的锐利武器。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经济社会的运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动态,有助于个人决策,并改进思考方式。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推进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以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2.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现实经济生活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等给予阐述和解释。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人才市场的导向,使得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应用经济学,忽视了理论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减少、教学设备陈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没有突破。理论经济学是支撑经济类学科的基石,扎实的理论专业基础才能保证经济类学科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因此,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必要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

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不但可以作为经济类学科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之前的一个铺垫,也为其他学科专业学生了解经济学提供可能,尤其是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终身教育理念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普及经济知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提供了可能。

4.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足

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利于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常见必要分析方法、应用工具类的课程有必要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数量经济、经济数学等。二是出现了新的经济类学科专业应用系统学习平台,它可以提升本科生对应用经济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中国经济数据库、中宏数据库等。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等学分设置、课程权重等存在不合理,弱化了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四是专业基础课程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意义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普及背景下,经济类学科本科生培养的共同趋向是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铸能力,寻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使经济类学科专业学生受到严格的经济学训练、陶冶经济学情操,训练经济学分析方法,提升经济学能力,塑造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对农业院校的经济类本科生来说,加强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有利于新时代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掌握基本经济学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并形成严谨的经济学思维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和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按经济规律办事,进而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998年7月1日,教育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它促进了全国高校经济学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随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了经济类学科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5门必修课、8门优先选修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核心课程作为高校经济学各专业必须设置的课程,其教学水平作为高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评估内容之一。各高校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基本围绕这一课程体系设置要求,结合具体专业需要,设置共同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

四、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和改革原则

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是为了培育具有国际经济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他们接受了经济学训练,具有经济学情操,能熟练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

对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改革原则有两点。一是要考虑经济类学科的一般性、普遍性。二是要突出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兼顾经济类学科的基本要求之外,开设课程要体现出农业院校“农”的特色,课程设置需结合国家农业经济、城乡区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等要求,以实现特色办学。

五、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情况

(一)概述

(二)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

投资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和投资等理论知识,熟知国家政策法规,具备实体和虚拟项目投资等决策和运作管理能力,能胜任企事业、金融组织或机构、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管理等工作,适合教学、科研机构教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交叉,经、管、法和理工知识相渗透,具有从事投资活动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金融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金融学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基本理论,具备金融领域实际工作能力。

第10篇

1形成性评价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我国医学类院校最早成立统计学本科专业的是第四军医大学,随后中山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统计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和i皆发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卫生防疫及医药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査、统计分析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教育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我院统计学专业本科(卫生统计方向)自2006年开始招生,其培养友案涉及的主干课程可分为医学类(含基础医学_、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统计类、数学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外语及人文社会科学7类课程。其中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基础理论,通过模型研究经济问题的数量规律,对经济问题的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评价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组成。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终结性评价存在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等诸多缺陷,而“一考定乾坤“的不公平评价方式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现象ra,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迄今为止,尚没有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但形成性评价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表明,它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M。因此,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方案进行探讨。

2调查结果分析

自制“计量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态度等,以便改进。在2011级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科学生中,抽取两个班级进行整群调査。发放调査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i。问卷调査结果显示,首先是认识方面,91.25%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其次是态度方面,90.00%的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感兴趣,98.75%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考核实行形成性评价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再次是授课效果评价方面,87.50%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总体评价是优;最后从结果来看,95.00%的学生认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计量经济学的掌握有进步,87.50%的学生自我评价分数达80分及以上。由此可见,在计量经济学考核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保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强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考核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的现代化考核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优化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先通过构建和完善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然后逐步过渡到形成性评价。同时,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对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其他课程考核方面的改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韩春蕾罗文海相静单位:滨州医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

第11篇

    计量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最受关注的课程,笔者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建 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部分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 类专业开始陆续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近十年来, 定量分析经济问题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 认同?。经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 论决定,把计量经济学纳人了经济学类所有专业必 修的(八门)核心课程旧J。此后全国各高校不仅经 济学类各专业普遍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而且一些管 理类专业也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另外,《经 济研究》等国内的一些重要经济学期刊也发生了重 大变化,报道范围更倾向于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 结合,及大量运用各种计量经济模型的内容旧J。因 此高校经管类教师都意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 这也有力地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知识在经济管理专业 的普及。现在,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 类各专业最受关注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国内高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计量经济学课程 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充分肯定这门课 程作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 感到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 进一步的改革与研究,这一改革将有助于学校教学 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增强HJ。

    二、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问题。例如,教学层次不 明确以及数学推导的处理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已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通常被人们分为理论 计量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并根据内容深度分 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从经管类各专业 来看,给本科生、硕士生讲授计量经济学,不同专业、 不同层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不同,有的以理 论方法为主,有的以实际应用为主;且应用的领域、 应用的程度、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目前计量经济 学课程已经形成多专业、多层次、多种要求的格局。 但是现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规范、教材的建设与这种要求还很不适应,这可能是影响 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o。经济学专业学生是 文理兼收的,许多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他 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学。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多 媒体教学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矩 阵推导,授课时大型矩阵在黑板上书写困难,因此一 般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多媒体方式授课的确可以 节省教师大量板书时间,加快授课节奏,但同时也增 强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减弱了学生对课堂学 习内容的印象。另外,软件教学问题,在该课程的教 学中,往往是先讲理论和方法,最后留下几个学时来 讲软件,或者根本就不讲软件,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 教学不能很好结合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不知道如 何应用。 (三)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理论与应用结合不 紧密,方法与实例的结合不够。传统教学模式导致 学生“学”与“用”脱离。我们曾指导多名本科生撰 写毕业论文,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利用计量经济 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缺乏系统性。例如:利用 时间序列进行建模时,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可能不满 足不相关的假定,但是他们最初并没有考虑到这些 问题,而直接利用模型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实际 上,这些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在理论上古典线性回归 模型要满足“无自相关”的基本假定,但由于缺乏实 际操作的经验,往往忽略了对模型基本假定的各种 检验。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模型中变量选取、模 型形式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这些现象都说明 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相脱离,学生无 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应经 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深化计量经 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本课 程授课对象为管理学和经济学各专业的普通本科 生,本课程是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公共核心课 程之一,作为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 学计划。通过这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 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 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 来说,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 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 础;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 提高学生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

    (二)制定适应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计量经济 学》课程教学体系。本课题试图解决依据《计量经 济学》各教学层次中的通识性(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性部分)与专门性(计量经济学的专门性部分)原 则,明确刻画了不同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重 点、难点、基本点,形成了能满足经济管理类本科教 学需求且具有特色的《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 框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包括:改 进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开展计量经济学网络 课件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中国 的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大胆应用 计量经济学方法等等。针对国内计量经济学教学中 存在的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教学对象划分不清 晰;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 法,忽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总 结提炼我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经验。

    总之,随着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和 探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必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经济学专业 创新 人才

有“现代创新之父”之称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定义为“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自此,创新被世界各个国家的各行各业广泛运用, 总书记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突出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地方性高校是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举办的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院校,也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范围,目前大多参照了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里的规定,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管理实务知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及法规。同时规定毕业生主要择业方向:在政府机关、科研教育机构和和金融企业管理层、经济咨询机构等部门,从事国家有关部门宏观经济管管理、经济研究工作,即经济学人才主要服务于大公司市场、高端市场和政府中经济决策部门。因此,经济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必须具有三种基本素质:

第一,丰富的知识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知识,还应掌握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析工具方面的知识,奠定学生以后运用现代分析工具预测、规划、管理经济工作的基础。

第二,观察思考问题的宏观性。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难以分割的整体。而世界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走向对各国的经济学类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高起点、广视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注重对学生从整体、从全局思考问题能力的训练与强化。

第三,创新性的思维。政府经济决策、经济咨询机构部门和经济决策机构,对懂经济学、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有很大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开展经济学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黄楠森认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1.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1992年以后,我国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市场经济,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我国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解放出来,经济的运行开始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都是由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而不能由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经济。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那些技术水平高,生产管理好,从而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就会获利多、发展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越来越富裕;反之,则会获利少、甚至亏损,在竞争能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越来越穷,直至破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企业,才能在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学类高校作为市场上各企业人才的提供者,在拟定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应当具有前瞻性,与市场上专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2.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提升经济学类本科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19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程度不一的“市场化”,也就是政府放松管制,将市场逻辑引入高等教育。我国自1980年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也经历了从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另外,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大幅扩招,经济学类专业成为高考志愿中主要选择对象,并且报考的学生在逐年增加。同时,开设经济学类专业高校数目也在不断增多,这一转变增加了学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学生择校、择专业方面的自主性增强,这大大增加了各经济学类本科高校的竞争。人才培养声誉(acereditation)是经济学类本科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学习者的一系列学习结果,即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能够获得或被证明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支持进一步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培养质量。大学的竞争就等于学生的竞争。一流经济学类本科高校不仅因为有一流教师、一流设备和一流科研,更因为这所大学能培养出一流学生,这里所说的一流的学生,不仅既具备了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牢固的综合基础知,而且还有哲学的头脑,经济学的眼光,时刻关注时代的走势,抓住创造的机遇。

三、地方性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1. 构建经济学类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五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课是经济学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写作修辞、外语。公共选修课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学生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如军事理论、思想政治等。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的铺垫和准备,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管理学、经济法、证券投资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专业必修课是指经济学专业所特有的、在自己特定领域和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专业化课程。主要包括《资本论》选读、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其成为通专结合的复合性人才。

专业选修课程是从第二学年开始开设,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等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上继续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新学科、新领域、新知识、新动态等方面向学科前沿靠近,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做最后的准备。

实践活动环节是理论和实际、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旨在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主要包括如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2. 加强经济学教师的理论修养及实践能力

作为“教”的主体,经济教师必须具有既博又专的知识架构。“博”指的是经济学类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知识的功底,还需要进一步加宽自己的知识背景,适当地涉猎一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知识,以增强自身的教学功底 “专”指是经济学教师在原有的专业积累上,必须学会及时吸纳本学科领域内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并能够通过适当、有效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教学的引导性、前沿性。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还需要有一支实践性的教师队伍。学院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鼓励业务课教师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包括全国注册会计师、物流师、营销师等资格证书,并在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使他们熟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流程,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内容,教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和最切近实际的能力。

3. 尽可能地实现经济学专业产、学、研相结合

学科―专业―产业的相结合,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实现联合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产学研合作,经济类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平台,实现与市场的沟通,与社会的联系,获得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能够根据学科、专业性质的不同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工作,使学生较早地参与学术研究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另外企业发展的利益内需将促使企业与高校联合、融合,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经济学类高校积极与企业和行业建立联盟关系,充当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这种模式促使经济类高校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深刻了解社会需求,从而促进高新技术向企业快速转移,实现技术创新力量的合理配置,也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绝佳的第二课堂,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4. 采用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形式及手段

培养经济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营造一种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想的及时沟通与传递。经济学老师应尝试多种方式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如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学习更为生动;推广情景教学法;推广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案例的引入与问题的设置,并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自行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举办知识竞赛、职业经纪人或者炒股模拟大赛等活动;开设BBS讨论区或者网络博客,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实现交互式教学,等等。另外,可以引入经济学游戏和实验,经济学实验同自然科学实验一样具有验证理论判断和发现新现象的功能。这将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现有结论(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对新问题(现象)的洞察力。经济学教师除了会大量使用投影、幻灯、视听设备以外,还应频繁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从网上下载大量信息并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经济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现实与理论联系起来,这些对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和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6):54

[2]黄楠森.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1):6

[3]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土勇,窦佳丽.基于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