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知识点

时间:2023-08-14 17:2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 开卷考试 初中历史 教学误区 有效对策

近年来,针对初中历史考查事项,全国各地都相继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初中历史考查方式以开卷考试为主。在新形势下,学生的知识记忆负担相对减轻,但实际上,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效避免误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不仅在开卷考试中游刃有余,还切实提高历史人文素养。

一、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方式和考查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初中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形式,淡化知识的记忆性,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当前新形势下,对于初中历史的实践教学提出挑战。在此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以此为基础探讨相应的优化对策。

1.忽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属于非主科课程科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受重视程度较低。再加上当前开卷考试的考察形式,直接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重视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价值,常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将课本知识的学习后延至考场上,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影响学生人文历史素养的提高。

2.忽视历史知识的实际掌握

自当前初中历史课程考查形式改为开卷考试以来,学生过于依赖教材课本的书面资料,认为所有知识均可以在书本上查找到,忽视历史知识的实际理解和掌握,也缺乏自身思辨性的思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只关注开卷查找答案,忽略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是基础,思辨性的理解是延伸。过于依赖开卷查找,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考场上连基本的常识性历史知识也需要查阅书面材料,耗费大量考试时间。这与开卷考试实行的初衷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忽视对时事新闻的关注

对于开卷考试常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考试知识点均能在书本上查找到,无需进行延伸创新。其实不然,开卷考试的初衷在于减轻学生记忆知识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开卷考试的题目设置的难易比例一般约是5:3:2,中等和较难题目比例约一半比例,同时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事新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容易低估开卷考试的难度,忽视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这便是当前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

二、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对策

1.从意识层面重视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价值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了解掌握历史发展的轨迹脉络及深层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的发展,迎接时代未来的挑战。初中历史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于历史知识及发展规律的学习增强思辨能力,提高历史人文素养。因此,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对策,首先需要从意识层面上重视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在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及考查周期上严格按照新课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执行,不删减历史课程教学的数量,不任意挪用。另外,历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强化历史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

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不再将历史学习作为枯燥的知识点背诵记忆过程。首先,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程时间里高效掌握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日常点滴积累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也能游刃有余,尽在掌握。其次,教师要应用科学的历史教学方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理解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历史发展的脉络线索及基本规律为记忆连接点,由点及面,为学生建立起历史学习的知识体系框架。在理解记忆过程中,可以采用富有趣味性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教学中的丰富内涵,而非枯燥的死记硬背。在此基础上优化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能适应开卷考试的考查形式,而且能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能力水平。

3.重视历史知识与当前形势的有效融合

近年来,各省中考历史命题更注重时代性的题目设置原则,强调历史知识与当前形势及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更需要学生将习得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史为鉴辨古今。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教师应避免学生过于依赖课本书面知识,忽略知识本身的应用性。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规律的运用能力,关注家事、国事和天下事,将理论化的历史知识规律运用至当今时事的分析思考之中,从历史思辨角度出发,了解当前重要时事发展的起因脉络,把握时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强化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开卷考试的考查形式之下,初中历史学科的考查难度相对降低,但同时题目设置愈加灵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规避教学误区,立足教学目标和课程考纲,以课本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切实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沈云亮.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108-109.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准有效教学的原动力,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不必要的知识灌输和强制记忆,让学生在认知目标上实现从不懂到真懂、从学会到会学的积极转变,这样的初中历史教学才会更加实用和高效。笔者认为,“生本”、“激趣”与“情感”是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中最关键的原动力。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有的历史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大量灌输理论知识,缺少同学生之间必要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过于单调,灌输性的历史教学更是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持和维护。同时,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记忆负担非常重,如果教师单纯督促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记忆,虽然短时内会有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学生往往也是学得快、忘得快,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看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1]。

例如,在初中历史关于“”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背诵式的记忆,那么历史课程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显然很难让学生满意,学生也容易对这种被动式的学习进行抵触,所以历史教师可以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反思和总结中国的起因、背景、经过、损失、胜利意义等知识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记忆。同时,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现实中的抗战题材的影视资料,或学生身边的抗战遗址,或抗战故事,以此来打破教材的限制,让初中学生也可以近距离感受“抗战元素”,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开拓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生动而有力。

二、创设趣味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快乐体验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但是学习成绩却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会被历史课程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对历史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记忆的兴趣却非常低,加上很多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差巨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多是经过 “知道”―“记忆”的过程,在中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体验,这样会削弱历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历史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创设更多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快乐体验[2]。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虽然很多知识点距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但是古人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确是与现代人一脉相承的,古人的很多精神和行为值得当代中学生进行学习和效仿,更是初中历史教师借助历史教学开展快乐教学的重要途径。如在讲到越王勾践时,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学生并不陌生,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一些勾践的生平故事,帮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并引导学生对越王勾践那种不怕失败、不屈不饶的优秀精神进行体验和学习,这样的历史教学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显然也更有效率和意义。

三、加强情感引导,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各项教学活动基本都是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师很少会开展情感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就相对忽视。同时,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历史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容易抹杀学生的个人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情感引导,多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互动空间,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情感上的反思与体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人文素质,完善初中生的性格品质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 “”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通过情感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当发现学生的性格缺陷和人格缺陷时,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追求上进、反省自己,在不断反思中实现进步,最终实现学生性格品质和综合素质,加快初中生人文素质的系统培养,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重视激趣教学和情感教育,找准有效教学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初中历史教学的高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其更好地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能为其更好地深入研究历史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积淀,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成为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历史故事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给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课外素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为整个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对于初中历史来讲,历史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历史故事编制而成的。教师将一些历史内容直接对于学生传授,可能会使学生刚到学习厌倦,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转变成历史故事进行讲解,那么会给整个课堂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比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海战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邓世昌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从邓世昌的故事中来将甲午中日海战整个知识点串联,学生听过后感到有趣新鲜,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又如教师在讲解朝鲜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舍身堵枪眼,上甘岭战役,板门店会谈等故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上述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利的提升他们对于朝鲜战争的认识,从点到面对整个朝鲜战争进行理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提升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2.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因为历史故事相关于课本而言,它的内容更加的细化,更加的生动,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相比较而言所涉及的面比较大,初中生尽管相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但是他们可能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世界历史知识相关内容相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比较难于理解和记忆,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午饭完全理解相关内容,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比如教师在讲解俄国十月革命时,学生会感到这个历史知识点比较大,而且对于一些内容的记忆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列宁在十月革命这个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从列宁这个点来不断的引申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十月革命这个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3.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这个形式外,课外的学习也十分的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外提前的对相关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容易,教师讲课的效率也会有整个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明朝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将朱元璋成长的历史故事布置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大明王朝的兴起,教师在课堂对这方面故事讲解时,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的深刻。无论从学习效率来看,还是从课堂效果来看,都值得推广。

二、教师如何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1.采取直接引入的方式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这是历史故事走进课堂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个教师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历史故事串联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师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学习的热情提高。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学生可能会存在接受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特点。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些知识的引入相对突兀,无法给课堂教师带来更多的效果。

2.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将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是现在教师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电影、评书、纪录片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历史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的高涨,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在对隋炀帝乘龙舟到扬州赏花、大运河修建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将《隋唐演义》中的相关内容剧情引入课堂,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历史的场景。除此之外,单田芳播讲的历史评书《隋唐演义》中的相关片段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到所学的内容,带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故事的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将历史故事这种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教师的讲课方面,都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模式;应用分析

我国现行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事业的真实发展需求,而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逐渐成为了教育行业发展的重点,由于初中的历史教学容易受到历史知识过去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的历史知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整体学习效率的降低,现如今我们将情境教学这一模式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机的进行了整合,我们的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的情境进行设计,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融入到历史当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模式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分析

情境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教育教学模式,情境教学主要是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以此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区别,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历史课程设置的内容来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情境,而且我们的历史教师还可以将历史知识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语言设计将历史人物所蕴含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通过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目的。

2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设计原则

2.1真实性原则: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设计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因为历史事件与任务的真实性才是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我们的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设计的时候要确保其真实性,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最真实的历史情境通过设计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深的感悟。

2.2实用性原则:在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情境设计的时候还要遵循实用性原则,情境设计的核心要求是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素养。在真正符合情境教学模式要求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情境教学设计,也就是说情境教学的内容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通过情境教学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通过情境教学来强化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2.3多元化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而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因同一情境出现多次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而且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历史情境中的情感很好的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3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运用多媒体来构建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学生没有办法来直观的了解历史,而学校引进的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程的实际需求来选取一些重现历史的影视资料,将这些内容都编辑到课程课件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来了解历史,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长时间的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历史知识最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3.2利用人物特点构建教学情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是历史知识的重要链接,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在对历史知识情境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这方面的内容,要根据历史人物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情境组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不同历史人物的真实特点,而且历史人物自身所蕴含的情感也会在情境教学中迸发出来。我们的历史教师利用历史人物的特点来创建相对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学的场景中与历史人物的心理产生共鸣。而且还间接的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安国情操。

3.3利用语言情境构建教学情境:语言情境是历史情境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我们的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编排来进行语言情境设计,将历史知识和事件的情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加深历史知识记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当时历史事件发生时人的那种情感波动。历史教师在语言情境设计中还要利用好语言感染的魅力,将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这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一种方法。

4结语

我国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相脱节,创建全新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情境教学模式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且还能够让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点深刻的融入到学生的记忆当中。再将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者:王亚婷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年05期

[2]邵秀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1期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方式

1前言

对现阶段大多数的初中在校学生来说,有关初中历史科目的学习印象,大体上都是枯燥和无趣的。由于没有较为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导致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之上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较为低下。如何应用更加年轻富有激情的教学手段,转换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最为主要和关键的教学目标。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方式的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工作生活的重点探析课题。

2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导入原则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数十年时间的历史进程。虽然在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之中,历史科目在升学试卷之中占据的分数比重有限。但与英语、语文和数学等其他理论性探究科目相比,更好的掌握和学习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初中在校学生来说有着同等重要的教育意义。近年来受到广东省教育局素质教育政策内容的影响,广东省多数初中校园之中的历史在职教师,开始不断改革创新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选择应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力求能够在短时间内逐步提升历史教学的成效。将历史故事更好地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产生的。

3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3.1通过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开端教学内容的导入效果,有时能够对整个历史课堂最终的教学效果起到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作用。如果能够在导入历史教学内容时,最大化地吸引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注意力,将帮助教师全面优化整个历史教学课堂的活跃度。因此,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之前,就可以通过利用历史故事,为历史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比如,当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历史上有关商鞅变法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通过例举讲解《芈月传》之中部分的故事片段,吸引学生参与到历史实践教学的课堂之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芈月传》之中,与商鞅变法实际历史史实不相符的地方。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也更好的加深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印象。

3.2利用历史故事讲解教学难点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文化大国,初中历史课程之中需要同学记忆和学习的教学难点多种多样。通过在历史教学课堂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之中适当引导历史故事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历史教师更好的突破教学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案例如下,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到有关殖民地和封建设备的部分历史知识内容时,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殖民地与封建社会的实际内涵。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讲解我国清代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简短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历史概念生动形象化,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理解起主要概念的基础之上,背诵和记忆相应历史知识内容的学习效率,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3历史故事导入与课后习题训练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课堂的课外拓展和延伸。布置高效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当学生对于历史史实内容的学习出现误区和质疑时,也能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学习任务的方式,更好的理解重点的历史学习内容。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过清展史的教学内容过后,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时间总结出清代的整体历史发展脉络。学生通过总结清朝从入关到封建王朝土崩瓦解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能够更好地理顺清朝各个专治统治朝代中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之上,同时总结朝代更替的历史发展故事,能够加深初中生对于每个朝代中重大历史事件学习认知印象。学生在积极投入完成历史课后学习任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换成了故事发展脉络的阅读。往往在阅读总结完历史故事发展脉络之后,学生也记住了相应的历史知识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4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对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穿插性较强的教学科目。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的结合应用,除了具备显著的教学优势以外,也有着较为主要和关键性的导入原则。只有相关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在遵循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基本教学内容要求的基础之上,选取富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才能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注意力,将历史故事的教学作用贯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36.

第6篇

一、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的必要性与优势研究

1.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科学的尊重之心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以辩证、科学的视角去正确看待历史。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互动性教学中,将有自由的时间和充足的机会去积极思考、辨析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听取其他同学的想法,借鉴和学习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和积极想法,从不同的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地深入分析和重新填补、构建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

2.初中历史的互动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也不会失去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控制和总体把握,通过及时、良好有效的引导点拨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相互促进的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在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将历史学习中遇到困难和产生的独到意见都提来出交流或者彼此分享,而当学生之间不能够沟通解决的时候,教师及时加入学生的互动引导点拨,以设计问题或者提出暗示性指导的形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方案设计的策略

初中历史的互动性教学方案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方案应该涵盖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历史信息。教师需要以教材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制订出明确科学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实现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接受和学习。因此在设计互动式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对引用的历史资料和介绍的历史信息做出筛选和调整,避免让课堂教学活动偏离成以不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故事为主,而有效地使用一些涵盖着丰富知识内容的历史资料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穿插展示蕴藏历史知识点的图像或者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历史分析能力、历史比较能力和历史归纳总结能力。历史图像和图片或者真实质朴,或者鲜活绚丽,向学生还原出一幅幅信息丰富的历史画面和历史场景,学生在观看图像和影片资料的过程中自然地认识并学习到历史知识内容,寻找并整理隐藏在其中的历史信息,思考历史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

3.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灵活并善于运用手边的现代科技工具。现代科技教育教学辅助工具的有效运用可以增强历史教师与初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将历史资料内容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或者旁白,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成为了积极自主的参与者,有效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加强历史互动性教学方案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管利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初中

第7篇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不仅包含了中国的古今历史,也囊括了世界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纷繁错杂的内容相互交织,覆盖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多个方面,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教材目录是整部历史教材在编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条完整脉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教材目录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们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结合初中历史的实际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教材目录对教学过程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下文将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以促进教材目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教学策略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籍时,最先看见的便是这本书的目录,从目录中我们能够快速了解这本书的编排结构和主旨,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教材目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从层层叠叠的知识点中找到其根源,从目录中找到重点,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还未能意识到教材目录在整本教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且无法将教材目录应用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教材目录往往是对教材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师应当重视历史教材目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发挥教材目录对于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材目录的作用

1.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

初中历史教材的目录循着一条完整的历史脉络,将初中历史内容分割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并且又从中细分了经济、政治、科技发明等多个方面,以及世界史的发展历程,还叙述了几个主要国家的历史。例如,在介绍奴隶社会这一内容时,编者不仅讲解了中国古代奴隶制的形成发展过程,还介绍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奴隶制状况,为学生描绘出奴隶制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奴隶制的各种形成原因,以及奴隶制对于历史发展的推进或阻碍作用。

2.蕴含教材内容的主旨。

教材目录中还往往包含着该教学内容的主题和意义,避免被人们忽视。比如在学习以前的中国历史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科技发明,以及灿烂的文化,学生不仅能通过对中国千年文化的了解来拓展历史知识面,更能从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学习《侵略与反抗》这一章时,从打破中国的和平宁静,再经历第二次,到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等种种列强主义对中国的暴行中认识到华夏子女在艰苦的状态下是怎样顽强反抗的,意识到今日中国的和平与独立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并从对“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几句话的具体感悟中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美好的明天而奋起。

3.导读和检索功能。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在学生需要查找某些知识时提供方便的检索功能是教材目录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为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和复习提供帮助。

二、如何利用教材目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1.理解教材目录。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有多本教材,其中包含了成千上百的知识点以及众多需要记忆的年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容易混淆所学知识,更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结果。而教材目录便是对于教材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将教材目录比作是树干和树枝,而那些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则是树枝上的果实。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历史目录,为学生在今后使用目录给自己创造便利提供基础。

2.利用教材目录。

学会理解教材目录对于与学生来说或许并不难,但教会学生理解教材目录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使用教材目录,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教材目录来掌握历史知识,从宏观的角度来学习历史,根据教材内容从具体的小细节来丰富目录,从而促进历史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比如每当学生学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后,教师能够教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目录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章节为例,学生首先需要根据“统一国家的建立”这句话回忆出中国历史上率先完成统一的国家有哪一些?接着回忆秦朝又是怎样完成国家统一的?“秦王扫六合”具体是指秦王扫除了哪几个国家?秦朝完成统一之后又继续颁布了哪些措施来维持国家的发展?而“伐无道,诛暴秦”的原因是什么?具体又是谁来伐?怎么伐?顺着这条线索我们来到了“大一统的汉朝”,学生只需要跟随目录的指引继续回忆汉朝在经济、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便能够顺利完成对该单元的复习,并从对知识的回顾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遗漏和不足。此种复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是对于教材内容的高度总结,体现了历史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的主要脉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作用。初中教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教材目录的应用,为学生绘出一条贯穿于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教导学生怎样利用教材目录来学习和复习,不用再面对庞大复杂的历史知识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教材目录来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也能教会学生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武美丽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用

由于历史知识的复杂性和零散性,我们可以采取图示教学法将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图示教学法是用图形、表格、框架等形式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展示的教学法。通过这些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根据图示分析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就将针对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图示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研究。

一、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历史课本中的目录就是图示的一种,目录是把一册书的重要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把每个零碎的知识点按时间或者其他线索串联在一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目录的研究和学习来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在目录的基础上对每章的重点知识进行逐层拓展,这样有逻辑地进行学习和记忆,历史的学习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2.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历史的学习顺序有很多种,并不一定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来学习。教师可以按照事件的性质、事件的联系等条件将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整理成图示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对于历史知识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教学时只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强行记忆,学生不但会失去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还会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将历史知识梳理成图示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4.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强调死记硬背,学生普遍认为历史的学习枯燥乏味,难以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图示教学法,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展示,并且和学生一起总结图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对历史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进行预习,对知识进行初步了解

初中历史教学主要的应用方法是课前进行预习,对知识进行初步了解。要掌握每节课的知识和重点,然后将每节课的内容用提纲的形式进行整理,进而设计出图示。通过图示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内容。

2.教师应注意丰富教学图示形式

初中历史教学主要的应用方法有丰富教学图示形式。历史教师在应用图示进行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图示并行的方法,不要反复采用单一的图示法。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图示的形式,才能使图示教学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3.充分利用图示法简单明了的特点

初中历史教学主要应用的方法有充分利用图示法简单明了的特点。图示教学法能把复杂的学习变得简单,可以将众多的知识点更加简单明了地展现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上和学生一起将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遇到的难点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学习的重、难点进行梳理,总结成图示的形式进行记忆,这样的学习形式对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4.发挥图示教学法的科学性

初中历史教学主要要发挥图示教学法的科学性。教师在利用图示法教学时要结合国家教学大纲进行,一定要遵循教学法的科学性,要在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有严格的逻辑性,要经得起验证和推敲,对于图示的使用形式也要保证准确无误。图示法教学只能是对历史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不能出现不良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图示教学法是一种顺应时展的体现,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简单有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和记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非常先进、有用的方法,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同时还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多运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图示教学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微课

在网络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微时代应运而生,微博、微信、微营销等微时代的新生事物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教育和教学领域里,一场新型的教学革命――微课时代也随之展开。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已经迅速进入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微课教学呢?所谓微课教学就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目标,将短小的视频带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图像声音的观看和视听将老师所要表达的教学重难点归纳出来,并且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微课教学制作,将所要展示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展示出来,在现代被广泛使用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和老师可以进行信息互动、在线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产生互动的效果,同时微课的教学核心还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测试。

二、微课制作促进教学高效实现的过程

理性的教学是众多教育哲学家所研究的内容,理性讲究对某一事物完满的看法,是一种社会与自然运行的秩序,是理性与智慧二者之间的重合。在微课制作中也讲究理性教学,老师的理性智慧展现在对专业知识与知识层面的理性认识,在历史教学中只要是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教学中总结相关的教学经验与历史学习的规律,使教学内容更为丰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资深的老师而言,教学经验是老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资源。教学经验是老师个人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是属于个人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使得教学经验外化。微课是以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基础将老师所要展示的图片、文章、文件、声音、动画等展示出来,将很多不能文字具体化的知识点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迅速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理性的新天地。例如,在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摧毁圆明园和圆明园旧貌的时候,老师可以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将耻辱的历史重现在生活在当代的、和平的、未经历风雨的学生面前,让他们为自己国家曾经蒙受的耻辱而发奋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努力奋进,不断前行,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三、将实践落实到智慧提升中

实践是丰富知识、文化积累最快并且记忆历史知识最迅速的方法,因为,当一名学生记忆了某一个知识点之后会在不复习的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忘记,但是当通过自身实践会将这些细小知识点巩固强化,使得记忆存在的比较长久清晰,所以,在微课制作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素材查找或者制作中,老师可以将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三个人或者五个人为一组,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查找素材,整理制作成PPT或者小视频,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呈现在同班同学面前,让学生对这样的知识点始终记忆犹新。当然,在一些教学重点中不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课题材,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在老师微课制作中,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比较贪玩,对学习某一学科会很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又会在一段时间和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失去兴趣,所以老师为让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中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可以让学生参与在老师微课制作中,这样学生会在心中觉得自己在学习中老师是比较看重自己学好这门课的,而老师也是比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制作能力的,这样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四、微课教学对现代历史教学产生的影响

微课的应用可以说在教学中利大于弊。因为在教学中,良好的微课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地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在平常生活中,并且还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变快。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不同的个体相互之间都存在差异,有些学生不喜欢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喜欢理解记忆,这样的差异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困难,但是微课可以灵活地将课堂困难转化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途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迅速掌握历史知识。

微课的出现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备目标化,在微课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掌握知识的程度创设不同的情景,创建出灵活的、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的教学课堂。

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历史课应是趣味性强、故事性强的科目,现实中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教科书有关,教科书对历史事件内容的叙述是简单的、干巴巴的,篇幅是有限的,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去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制作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补充许多相关的信息: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影音资料,从而有效地扩充教学内容,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让历史变得丰满、立体,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教师的专业功底。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处理教材、整合相关知识;教师要学会正确使用录音软件,学着用恰当的语速、适度的停顿进行录音;要学着影片的插入、声音的剪辑嫁接;要学着让声音与画面同步,等等。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丰富与发展,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师在微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五、文章总结

将微课带入历史学习必须是自愿进行的,在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的载体,以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共同愿景将乐于学习、乐于研究的人联系到一起共同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因此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微课在教学中都充当着教学的兴奋剂,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完美,在历史教学中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从促进教学效率节节高升,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56-0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变课堂主角为配角,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合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然而,目前的历史教学却未能实现上述要求,教学现状依然不太乐观: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师生关系紧张,以致于造成了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根源,关键在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如何做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就能产生求知欲,课堂教学质量就高。既然兴趣如此重要,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入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或运用歌曲导入,或运用故事导入,或运用悬念导入,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心理。

1.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历史学科所描述的都是学生所不曾经历过的"过去时",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远距离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兴趣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教师有必要创设历史情境。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挖掘知识中蕴含的情趣因素,根据教学内容,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辅之教学工具,将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生动的历史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积极学习。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竞争激趣、游戏激趣等,只要我们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调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

2.新内容设计,深度演绎史实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凝结,历史课堂无疑中包涵大量的史实。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牢记它们成为初中历史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教学内容的设计才能改变历史教材繁、难、偏、旧现象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对基本史实的讲述,剖析历史发展的脉络,帮助学生明晓历史逐步演进的过程,从而获得科学系统的历史知识。这就要求初中历史任课教师能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掌握,理清史实间的相互联系,并挑选典型的史实进行直观性讲解,将史实以生动有趣的展现。例如在讲述《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时,面对抽象的课题,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和发展过程,让学生联系以往知识分析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格局。然后,让学生在思考起因和结果中,体会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世界的重新爪分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多极结构,这时可以由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世界地图让学生圈出相应的帝国主义国家,切实的感受当时的世界格局。让其在史实的真实呈现中,感受历史的继住开来和承前启后。

3.心设计课堂提问

问题是历史教学的心脏。成功的课堂提问,能够"一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提问,将其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既不能太简单,从教材中很容易就能够找出答案,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而应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思考。教师要把复杂问题条理化、系统化,把深奥的问题明白化、通俗化,且问题要一环扣一环,逐渐深入,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思路轻松解决问题。第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教师所提问题不能浮于表面,而应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启发性,能够发散学生思维[2]。

4.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我个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总结了几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4.1背好知识点。虽然现今强调素质教育,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不需要背诵、记忆一些知识点,而是要求在理解的情况下记忆知识点,这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具体来说,教学中教师应引导明确重难点,背诵、记忆重要的知识点。

4.2建立知识线索。要把所学内容更准确掌握下来,有一定的线索是很有帮助的。线索清楚,往往就知道课本内容的核心意思,想要查阅也就比较迅速。因此,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渗透知识线索的指导。这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必须把课本内容讲清楚,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握相关内容,制作出每一课的相关知识线索,清楚每一课由哪些方面来组成,每一方面又分为几点来讲解。这样,学生的头脑里有了相关线索,需要查阅的时候,只要回想一下,很快就能确定所考内容在哪一课,也就能把答案确定下来,达到了学以致用。

4.3理解具体事件。历史是过去的事,可概括为:原因、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结果、作用、影响、启发等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每学习一课之后,就按这个角度去归纳所学内容,概括出相关事件,然后再把这个事件的每个方面写下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5.结束语

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粗浅看法。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我坚信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只要时刻保持对历史老人的敬畏之情,无愧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对历史课堂教学多一点思考,就一定能够开创历史教学的美好明。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农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10-02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特点

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相应的历史博物馆及历史文物设施较为稀少,因此,农村的孩子对于历史这门学科了解很少。另外,由于教材的改革,目前的农村只有在初中教学中才有历史课程,这两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独特特点。

1.学生兴趣浓厚。初中的教学对象以14~15岁少年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最为活跃、兴趣广泛、好奇心胜。而从未接触过的历史教学内容,极大的满足了他们那份好奇心、那份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历史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

2.知识内容丰富。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什么内容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新奇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在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每节历史课都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3.老师讲解为主。由于大多数农村初中教育院校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导致都是以历史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只是安静地听取、记忆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再辅以查阅课外书籍,或者收看收听有关报道来学习历史知识。

4.课堂为主要学习场所。一方面,大多数农村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另一方面,限于经济条件,农村的初中院校无力组织师生去外地观看历史博物馆和相关历史文物遗迹。因此,农村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停留在课堂讲解上,通过展示历史影像照片或者老师手书版画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

二、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我国颁布了新课改通知,开始了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使得我国的教育行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众多农村初中教育院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比如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信息技术的加以应用、新型教学设备的建设等,整个教育水平上升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了不小效果。可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新型教学设备没有得到合理应用。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新型教学设备的维护费用比较高昂,再加上缺乏专业的设备调试人才,以致很多农村初中院校配备的新型教学设备,都是锁在实验室或办公室里,搁置一旁,或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下,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

2.历史教学流于表面讲解,缺乏创新。限于不能参加历史博物馆及相关历史文物遗迹的实地观察,只是以历史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造成不少历史老师只是简单的将历史教材读解一遍,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缺乏知识的创新。

3.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灵活性。没有实地的观察,以历史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造成学生只能拿笔记下老师所讲内容,然后死记硬背,把老师讲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以及相关历史影响、意义等强记下来,缺乏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不了解历史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同性质的历史事件缺乏分析能力,只会照搬记住的历史知识。

4.偏离历史教学的本质。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开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可是在广大农村初中教学中,尤其是在传统思想认作副课的历史教学中并未得到重视,依然是以考试分数为最终目的。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初中历史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历史教学的本质,依然片面的追求分数,导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缺失,历史思维的欠缺。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农村是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聚集地,占据我国五分之三的人口,因此做好农村的教学工作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农村初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农村初中历史教育作为现代农村初中教学中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科,我们必须要做好它。

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合理利用教学新设备。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办学、教学能力。尤其是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都是“一窍不通”,新来的老师也是一知半解。要加强新型教学设备使用技能的培训教育,开展教师补习班,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提升教师的教学设备使用技能,合理的利用教学新设备,提高课堂讲学效率。组织课外实践,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但是历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调查互动,比如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可以找村子中的年长者进行提问,收集课本上没有的史料,加以分析、整理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并尝试给自己的调查结果做结论,最后由历史老师做评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还增长了学生的历史探索、历史史料收集以及对史料进行分析总结的历史思维能力。

2.加强思想培训,回归历史教学本质。加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思想的培训,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错误观念,推行现在的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合理设置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点,做好备课工作,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问题的调查活动,并辅导学生进行历史调查结果总结,在历史调查中提高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3.建立有效的教学规范章程。建立有效的教学规范章程,通过规范的章程明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各项内容,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双赢。

4.家长互动教学。完善的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教育资源本来就相对短缺,因此,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努力发掘各项教育资源。通过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让学生家长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家里通过家长的辅导进行额外的历史知识补充,这也是提升历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限于经济、文化等条件影响,师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造成新时期推行的素质教育取得的效果甚微。但是我们不能气馁,产生敷衍的思想,相反,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与对外界的交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开发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这样不仅使我们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而且我们农村的整个教育水平都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费为群.质疑·联想·求证——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J].上海教育科研,2012,(5):81-82.

[2]薛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55-56.

[3]陈章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动课[J].职业时空,2009,5(12):137-138.

[4]叶爱明.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2,(3):79.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师生互动 教学

一、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授课形式单调,以教师讲课为主

目前我国初中历史课程的授课方式是非常刻板、单调的,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遵循着以讲述为主,学生负责记录知识点,并对教师强调的重点进行背诵,在课堂上很少出现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对一切历史知识的掌握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获取。

(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偏低

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就比较单调、乏味,没有灵活多变的东西来吸引学生,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使学生无法积极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会对历史产生厌恶感,大多数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通过考试即可。

(三)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掌握性低

受传统的历史授课模式影响,学生只会对固定的知识点进行背诵,而不会去发掘知识。笔者通过对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对固定的历史事件时间、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背诵,但是如果将同一历史事件转换角度,学生就感觉很陌生,甚至是无法回答。

以上种种现状表明,目前我国初中历史学科的授课方式并不利于我国素质教师的实行,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举措。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历史课程内容本身而言,是非常枯燥的,加上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使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会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在历史课上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就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学生对课程的学生产生兴趣,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教师只是将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只会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越来越枯燥,同时,学生不会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只是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机械记忆就可以了,这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加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就自己的想法和教师进行沟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历史教师的讲述来了解每一课的知识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划出本课重点,进行背诵,在考试的时候将答案填在固定的位置就算是通过了考试,而事实上,就很多历史事件而言,学生对事件发展的具体原因、背景等都没有很清晰的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学生暂时记住了答案,也不能永久保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师生互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三、加强初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的可行性措施

(一)教师端正态度,转变观念

大多数教师认为课堂就应该是严肃的,教师有义务并且有责任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就应该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方面,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到课堂师生互动对学生能力提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历史课堂上用正确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

(二)积极为学生创造互动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上做到教师互动,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述,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互动,因此,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可以就某一具体历史事件向学生展开互动讨论,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时候,如果光靠口头讲述,让学生记住措施有些难度,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积极互动,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几个学生分别饰演秦始皇和大臣,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把措施给引出来,在课堂重现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古代的生活气息,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背景,这样远远比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鼓励为主,激发互动主动性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起师生互动,也可以充分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例如在学习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时候,书上对于武则天的描述非常客观,而且都是有关政纪上的举措,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武则天到底是因为能力还是因为耍手段当上皇帝的?”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展开互动,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把电视中的情节拿出来说,有的同学根据书上的史实来说,最后得出结论:武则天是有一定能力的,因为她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做法,通过一些措施使其统治期间的社会和谐而安定,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通过互动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课本知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