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3-08-14 17:2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第1篇

前言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历史的学习不但可以了解人类的过往活动,更会对人类进步和发展规律形成科学地认知。新时期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大背景下,人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师为了适应发展的趋势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持续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我们应该对这些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就加以总结,通过对历史教材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考试方式的转变等途径和方法,全面探索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提供基础和保障。

1丰富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有赖于对历史教学兴趣的提高,中学历史课程和中学历史教材内容虽然经过数次较大的变更和丰富,但是仍然显得内容不丰富、背景交代不详细,一些问题展开不透彻,这会导致中学生对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存在着兴趣、需要不能满足的实际问题。因此,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内容的丰富上下功夫,要将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浩瀚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丰富中学历史的课堂和教学内容,建立他们学习历史的意愿,从主观上和认识上培养他们接纳中学历史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心理定向。

2创新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集中于课堂灌输、挂图展示,这拉大了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中无法建立对历史的强烈兴趣和主动学习愿望,使中学历史教学沦为彻底的“填鸭式”教学。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可以变换师生的角色,营造易于沟通的氛围,形成学生主动接纳和学习历史的基础。例如:在“日本战败投降”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对的原因展开研讨,并针对当前时事进行组间交流和辩论,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又例如:在讲述“波士顿倾茶事件”中,教师以“考试”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压力,在提出考试的过程中必须购买教师专门提供的昂贵的答卷纸,当全班都付钱购买答卷纸后,学生自己阅读“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教材相关内容,这时学生对历史的相关内容将会有一个比较准确和切身的理解,也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改革历史课程的考试方式

传统历史课程考试采用同一的闭卷方式,而且答案固定、同一,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掌握,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对历史考试的态度,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革历史课程的考试方式,这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难点和重点。历史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一道题要求学生根据北魏时期的文物资料,说明当时的民族关系。课本上讲过北魏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文物资料,并解释、说明,然后得出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结论。这种考试方法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解释和说明历史的能力。学生觉得这样的考试灵活,不用死记硬背,能考出真正的水平。考试改革的又一尝试,是今年6月的初二历史期末考试。教师根据学生负担过重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出了两份程度不同的试题,A卷的复习范围较窄,试题相对容易;B卷的复习范围较宽,试题相对较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试卷。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卷,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全部选了B卷。我们认为,考查学生的成绩主要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的一次考试。期末考试各科都要考,学生负担重,不能让学习有较多困难的学生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来,应该让每个学生在期末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

4倾听学生的心声

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要尊重中学生特点,要满足中学生的需要,有些中学生提出:我能看懂的东西不必讲,应该将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让牠们主动去探讨和发展,做到这点需要极大的勇气,着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要不断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改革更贴近中学生实际和心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发扬开拓、创新和改革的精神,尊重和理解学生,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改革,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目标。

结语

第2篇

采用先进的历史教学方法是中学历史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打破陈旧落后的历史教学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之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教学更加具有教改的特点,还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同时给历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新课改;高校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使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中学历史教育开始全面改革。在课程的改革时期内,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探索,研究历史教学改革的方法。然而,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浪潮中,中学历史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使中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1历史教学在中学课程的编制

1.1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类型主要是分科课程,对于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缺乏沟通。由于历史教师重视课程综合化问题,中学历史课程综合化具体体现在:

(1)历史课程设置上的综合,把历史与其他内容综合在一起;

(2)在历史课程的内容上进行综合,历史教育与相关学科进行知识上的综合;

(3)历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综合,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共同教学。

1.2国家教育部主要负责中学历史教学课程的编制,统一历史教学大纲。由于我国省份比较多,每个地区的教育状况很难得到统一,因此教育部应该适当开放课程的编制,由地方教育部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课程的编制和设计,国家级教育部主要负责课程编制的监督工作。这样有各地方省市对课程进行编制,能编制出具有地方特殊性的历史教育课程,使历史课程多样性。

1.3历史课程内容由学科体系向学科教学体系转变采取的方法为:

(1)我们要突出教学重点,以课题的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

(2)在历史知识教学体系中我们要明确教学中的重点:

(3)加强历史教学中需要探究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自学研究进行理解学习。

2中学历史教学主要目标的制定

(1)在新编订历史教学大纲主要目标别提出历史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对中学生历史教学,使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学历史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我国历史教师重视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学生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

(2)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中不能只知道过去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更不是让他们学会重复对历史课本内容进行叙述,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感受历史,体会历史人物内心的想法。从而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历史进行探究,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方式。

3教学改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新尝试

3.1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念历史课在国家应试教育中不作为考试的科目,只作为学生毕业考察的科目。于是,历史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考试并不是不可取,分数并不是不重要,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教育机构把考试绝对化了,分数成为了考核学生好与坏的评估标准。而素质教育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历史教学要冲出“唯分”的牢笼,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

3.2观念转变为开放观念教学课本、教案、参考书对教学来说极为重要,但由于历史教学课本上的内容都发生在过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把复杂的历史教学改变成对课本的重复,这样的历史教学方式难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多方便考虑尝试打破书本原有的框架尝试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在讲解历史时期的过程中,作为历史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了解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情况,让学生到图书馆收集需要的资料,要求学生侧重对这时期著名人物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的改革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知识面也广了。

3.3观念转变为教与学统一的观念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让学生围绕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却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态度性被剥夺,使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课改要求的双边教学却变成教师的单边教学,这远远偏离了教学课改实质,因此我们教师要教与学进行统一,达到国家课改的要求。

4高效课堂是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逐步深化

4.1确定教学目标是开展高校课堂的重要环节如果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容易将教学目标忽视。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注意如下:

(1)我们要从历史教材内容出发进行分析,有效避免教学目标在设计中出现随意性。

(2)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防止教学目标设计过高,使教学无法实施。

(3)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出发,保证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完整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要正确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要求。

4.2随着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改革发生了一些变化。课堂上以前学生只听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说,现在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也从中明确了自己的位置,把课堂回归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4.3注重导入教学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丰富教学内容,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得到开阔,是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防止其他课程内容干扰学生思维的开发,通过教学设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学习历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还处于改革的初期,需要历史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和探索,历史教学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通过这段时期的探索学习我们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使历史教育的改革迈向新的阶段。

作者:张宏 单位:吉林省柳河县柳南中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

多年来,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涉及情感目标,但有些呈现为苍白无力的说教。如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等环节,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当前中学教学深陷追求中、高考成绩的误区,更是“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例证。

此种教学状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虽掌握了许多历史知识,但审美情趣普遍不高,心理健康程度不高,以致存在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个性扭曲、自私自利、功利心强、自律性弱、责任心差、同情心淡薄等倾向。可以说,当下一些大中学生的不良品行,如不讲文明、不守规则、不敬师长等行为与其在中学时代未能得到人文素养教育不无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上述诸多情况已有所改观。历史学科中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因素仍未被发现和挖掘。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人格和心理结构的缺陷,给他们的成长和就业带来严重的挫折、危机。

二、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深远意义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育真正的教育功能就是引领学生正确的方向、理想和信念。

1.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今后的历史教学,从初中起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

2.人文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只有改变那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通过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全人格,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人文教育能助学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在探讨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各种基本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逐步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因此,人文素养教育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重点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人文素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要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除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外,一定要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备课时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目标,重视挖掘本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制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

历史教师要从教材中充分挖掘人文价值观、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等因素。如史学界认同的尧舜禹三代以文德治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始创时期;孔子是中国的人文先圣,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基础。后,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发展出具有近代中国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西方的天赋人权说、进化论等先进人文思想观念,成为批判封建专制、唤起民众的强大思想武器,等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专题,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文素养教育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重组教学内容,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化,由感性到理性,品格与情操得到陶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开发和利用地方、校本课程中的人文资源。

第4篇

关键词: 中学生 中学历史 兴趣培养

历史知识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和抽象性强,偏重于文字上的叙述,中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和形象阶段,这就决定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就会显得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引导中学生重视历史学科

“兴趣”是一切伟大发现和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学习的根本动力。目前,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初中历史被视为“副科”,高中历史同样受到冷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大,甚至毫无兴趣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他们不喜欢上历史课、不完成历史作业、不做历史习题、不看历史书等。这也是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历史的主要原因。没有兴趣便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1、中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中学历史的必要性

历史知识是对人类过去行为的客观描述,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有选择、有意识的记录,因此历史的内容具有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的特点,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由于历史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是有血有肉的,它寓哲理于史实,寓智慧于真理,有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根据历史知识本来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现代化教育学和心理学技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学习中学历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学历史是一座将过去、现在、将来连接起来的桥梁。透过这座人类光辉历程的桥,人们可以从中寻求到指导现实生活的智慧和力量;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感应时代的脉搏;总结兴国安邦之道。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说的好:“如果没有历史学,社会科学就不完整。只有历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制度如何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认知能力” 。

3、中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个性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社会可以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涵。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历史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读史使人明智”,鲁迅先生曾说:“治学先要治史,无论学文的,学科学的,他应该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单而可靠的书” 。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作为中学生就更应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一个了解历史懂得历史的人,对于做任何事情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战胜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力量,如《南齐书・序》中所讲:“其名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比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可见学习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历史的重要性表现为能培养人良好的思想行为,尤其是中学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学生正处在接受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阶段。学好中学历史对他们端正态度,认清国情,明辩是非是大有益处的。

二、帮助中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畏难情绪

由于“重理轻文”传统观念的影响,历史学科被带上了“副科”的帽子而长期身居“冷宫”。由于这种传统的影响,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占中学生人数比例40%以上的人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对学习历史知识始终具有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中学历史知识。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思想障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学历史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从内心热爱自己的专业,一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浓烈兴趣和挚热情感去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果本身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专业思想不坚定,为了个人的私立,应付差事的从事教学工作,又怎么能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呢?那样又何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对中学历史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对历史课的认识不够深刻,因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思想障碍。中学历史教师要想让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就应该有一种责任感,让中学生充分认识历史课的意义。让他们克服对待历史课程所存在的思想障碍。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中学历史课的兴趣。

2、中学教师要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历史教师要坚持不懈,理直气壮地宣传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杜绝学生的这种把历史学科视为“副科”的想法。教师要通过中学其他课程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来讲学好历史课对于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性,用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文学家等人物的成就同他的历史知识的修养关系来阐述历史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意义。

3、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向学生指出记忆技巧

任何一们独立的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知识需要通过记忆才能掌握,但这里的记忆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所谓的”死记硬背”并不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唯一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将一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的直观具体形象。以便于学生记忆,教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三、培养师生情感

师生感情也是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以人育人,以人教人。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而且有师生之间的情感活动和思想交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以人格和教学水平,以及独特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的敬佩。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十分的亲密。学生必然会很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程,并能很好的完成课堂任务。反之,师生关系达不到融洽的程度,就很难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这个老师以及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下面就如何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做一下分析:

1、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自身完美的人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还要注意利用课外时间,主动的去接近,了解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近了解自己,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而且有助于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对课程感兴趣,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使历史课富于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2、寓教于情,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对任何的一件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与他对这个事物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就必须以师生间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使学生坚固的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历史知识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成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掘历史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情感。

3、以史为鉴,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赋有丰富的思想教育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当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其中的许多事例就能激发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时期,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时中国的不败而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自己讲课的风格,有震撼里的言语,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我相信一定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新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着不断改进,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中,无论是综合课、讲授新知识课还是复习课,一般说来都不应当用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到底,而应是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教师要设计好导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计好每堂课的开端,采用新颖别致,形式多样的导课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并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能为主题教育渲染气氛。因此,教师新课的导语,要做到“声情并茂”,或用电教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采用诗歌,民谣等,增强叙事的形象性和真实性,使某些历史知识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

2、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课不等同于历史故事课。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历史事件过程的细节和场景,而且还要求掌握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对比,以形成抽象的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并能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但所以这些教学目的完成,单靠形象直观的教学是不能完成的,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总结以下方法以及自己的心得。

3、 教师应该就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来讲历史

第5篇

关键词:历史;中学历史教育;功能;任务;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84-01

历史是研究过去为现实服务,是过去和现在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而中学历史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本文从功能、任务及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育进行探讨。

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承性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曾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学习的历史观,决不能割裂历史。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近代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都值得后世继承发扬。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历史思维。学生从研读史料入手,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

要想弄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中学历史教学是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还是历史运用的范围。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穷究历史发展变化,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的过程。“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可见,历史学家们的工作是繁杂的、细致的、目的明确的。对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运用历史。这种历史的运用包含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对学生及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中学生是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为将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就去寻找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发展。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不能有效解决。近年来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其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要自然地将其与政治时事相联系。我们认为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稳定和进步,而且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发展。历史学所研究的虽然主要研究过去人类的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完美的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就需要各个国家、民族相互的了解并相互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历史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能帮助人们以更理智的态度去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会成员历史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历史学科的价值将会日益彰显,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去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鲍坚勇. 中学历史教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考试周刊,2009(14).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素养 培养手段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建立起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体系,通过史料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章节训练,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判别历史的主干知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现代意识和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及考纲,精心研究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把握重要史实。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学历史有一个大体认识,基础知识才能在“教与学”、“练与评”的过程中较好地落到实处。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高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善于研究教材、考纲;善于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分析重要的历史事件、解决历史问题。

一般来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历史素养能力: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能力;历史的领悟能力;历史的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历史的研究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很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时间观”,不能按时间顺序思维。这样学生在实际处理历史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准确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解释历史的因果关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历史的时间观”。“时间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教与练,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点点滴滴的训练提高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不足,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困难重重。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学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领悟能力,就是通过对所给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得以开发,使他们通过阅读,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所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在阅读历史文献时,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领悟,必须让学生学会利用历史地图、照片和各种图像资料,并进行分类、解说。在这种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中,确定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比较和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及人物、行为和制度、区分历史的事实与历史的解释、注意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并通过这种形象的认识,分析简单和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从而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探究历史往往是在运用各种史料和接触相反的看法时发生的。进行历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励学生分析各种史料,让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这些材料是对事件加以叙述的全部依据吗?作者依据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样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最终提高历史的阐释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历史教学。例如:中国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第7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03—01

一 借助历史教学平台强化素质教育

历史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及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与判断力。中学历史课文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其道德形象,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历史教学能在青少年心目中形成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的强烈反差,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历史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行为及其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二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先进思想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以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以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事件的发生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上,即透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历史教学要联系现实,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联系国内外形势,联系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谈古论今,赋予古老的历史以时代气息和现实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也才能真正发挥历史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要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引导先进思想航向为主要任务。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道德占主体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存在,人们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门。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决定了社会道德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要面对这种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 激发主体意识树立正确品德观念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置疑、释疑,并且能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对学生的潜能开发程度也越深,越有利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过程。学生思想情感的激发,不但需要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倾注个人的情感,而且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情感的双向交流。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中学生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因此,对中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四 培养爱国热情倡导奋斗精神

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爱国之心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纽带。爱国的观念在历史中形成,也需要历史认识来巩固。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教学也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史学对人生的启示,在于激扬人的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观、历史观,使人成为品德高尚、乐观进取的人。

第8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因为历史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如果没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根本无法很好地记忆所学的内容,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记忆,历史老师应该努力寻找关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措施与办法。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中,学生要独自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自己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所以在中学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且加强对历史的钻研,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老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故此,学生应该把握这些机会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所以说,自主学习不仅是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二、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之前,老师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要认识到自己与学生是属于平等的关系,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作为一名传道者,教授学生知识而已,在地位上并没有高学生一等,只是在知识的接受时间上要比学生早,所接受的知识要比学生多而已。所以,只有当老师意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时,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老师应该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不能责骂同学,相反的,老师还应该加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二)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的定义就是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故此,要提高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成为了新的教学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注重的是“教什么”以及“如何教”,虽然与现代的教学观念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差别却是很大,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才是课堂上的主体,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的“教”,而忘记学生的“学”,而现代的教学观念则是注重学生的“学”,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故此,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应该加强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比如,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该学习什么”,“如何学”,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浏览课文一次,然后对所学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比如先对标题进行记忆,然后再根据标题对标题下的内容进行理解。所以,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必须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当学生有“我要学”的观念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然而要培养学生“我要学”的观念,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故此,要在历史课堂上,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就要引起学生对中学历史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中学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教学办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帮助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使用视频导入的方式,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来进行课堂的导入。老师在上课前可以下载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从而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奠定基础。除了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外,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使用其他有趣的方式,比如情景化教学或是项目教学,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中学历史的钻研,提高学生在中学历史上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要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就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于中学历史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相关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以及技巧。中学历史的内容丰富,大部分的学生不知道应该从何着手开始学习,所以,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效率。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相应的预习与复习,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出学生预习的范围与内容,例如:在对某单元进行预习时,要首先了解该单元的大纲,然后再对该单元的大标题进行预习,大概地了解该单元的内容,然后再通过课后的问题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在引导学生复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出几个问题,通过问题来指引学生如何复习。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外,还需要教授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的技巧。例如,中学历史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老师可以传授关于阅读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历史课本上,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都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学生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一历史事件,就需要借助一些历史书籍来进行了解,然而这些历史书籍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学生要学会相应的阅读技巧,从而中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比如,学生在浏览历史书籍的时候,可以先看目录,然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目录进行阅读了解,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对于一些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大概地浏览标题,大概地了解相关的内容。

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对于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效率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学历史老师应该努力完善关于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中学历史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钟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第9篇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末,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

    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则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例如,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自1978年以来,已经经过了四次大的修订,其原因之一就是其中存在着谬误。即使拿目前最新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来说,也存在着许多失真的例子。尤其是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③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应该说,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也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综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④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目和关注。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的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⑤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第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1)历史教师先对长期流行的结论(一般为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并启发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

    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历史教师可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教师然后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方法称之为“理论创新”

    例如有教师在向学生讲到“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普便存在的错误观念,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并以此为靶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如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童年”期,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的分析之后,诱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情况下,“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亦有指导作用。最后他又补充到,这一错误观念并非马克思的本意,而是后来的学者附加上去的。

    (3)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脑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互相配合,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很快发展。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过多地注意对“左脑思维”即抽象思维、言语能力的讲究,而轻“右脑思维”即非言语思维,形象思维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因此,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将会起到极积的作用。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法称之为“右脑思维创新”。

第10篇

摘要: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直观教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历史地图,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和发散新思维,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历史;地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48-03

一、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推动着学生去汲取知识,探求真理,引起求知的好奇心。历史教材插图的大量增加,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用历史地图进行直观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历史地图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的语言文字,但它可以用简练的地图语言使语言文字更充实、生动、具体、直观,且更便于学习,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历史的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时,就可利用《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来进行生动的描述,经过后,东北迅速挥师入关,与华北一起,将华北60万军队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孤立据点,截断了他们妄图西窜绥远和向海上南逃的通路。守军欲战不得,欲守不能,欲逃无路,完全成了“瓮中之鳖”。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和生动、形象的讲解,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图像的情境上,而应引导学生发掘图的内涵,寻求历史现象的实质。我们知道,中国在地理上是一个大区域,北面是绵延的沙漠,西面和西南面是高山,东面和东南面临海洋,在这个大区域内,又有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纵横其中,三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区自然条件是最为优越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四边势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有利于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例如,通过《西周主要诸侯国》、《春秋列国形势》、《秦的统一》等图的演示讲述,使学生明白:周人的活动开始是泾、渭水流域,西周建立后,活动范围扩大到黄、淮一带,最强盛时,东到山东,西到甘肃,南跨长江,东北至辽宁;东周的疆域和西周后期的疆域大致相同,秦统一后,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南到象郡,东北至辽东。上述历史地图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能使他们认识到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历史地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历史地图是通过各种简明的符号反映空间位置的特效教具,演示历史地图,能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例如,《清朝疆域图》的利用,在学习《》的内容时,可在图上标出清政府被迫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让学生明确其位置。在学习《中日》时,仍然利用这幅图来说明清政府被迫开放的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商埠的位置,学生如果孤立地记忆上述通商口岸和商埠,往往就容易混淆,而结合地图进行记忆,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此外,学生还会从中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英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都在沿海一带,而日本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开放的商埠已由沿海深入到内地。通过一幅历史地图的运用,既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又能使他们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步步深入。

4.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为了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汲取有益智慧,使历史为现实服务。历史知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魂,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培养爱国情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某些历史地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时,可以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图作一个对比,让学生明确:郑和下西洋、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虽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郑和在时间上比他们早半个多世纪,航海次数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多,航海的规模比他们大,航海之远、到达国家之多,都是他们无法比拟的。郑和船队远渡重洋,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通过这两幅地图的对比,自然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策略

1.提高对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重视。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历史学科的教学要给予重视,要舍得花钱,开展多媒体手段辅助历史学科教学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配置水平较高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材料,并合理安排使用现有的电教室,这是历史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广大历史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并合理有效地利用历史挂图、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进行教学。

2.紧密配合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加强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考察,以图表、图画、图形等情境为命题点并结合文字叙述的图文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历史地图教学,重视学生识图、解题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并能够挖掘出图文所隐含的知识,以深刻理解其内涵,找准图文与教材的切入点后才能根据设问多角度地组织答案。例如,在讲述《中国工农的》时,就可以借助《中国工农路线》图,将经过的省区和主要地点,按教材顺序,在图上一一加以指明,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一些知识点:历时一年,从东到西,再由南往北,辗转十一个省,翻过十八座大山和无数小山,渡过二十四条大小河流,攻克二十六座城镇,爬雪山、过草地,行程长达二万五千里。为什么这样走?是因为军队的围追堵截和飞机轰炸扫射,不得不避实击虚、迂回曲折地进行战略转移。这样,依靠历史地图,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促进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的理解。

第11篇

一、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水平亟待提高。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重新审视,创设全新情境,从而把握历史真正的内涵,使之变得鲜活。

(三)中学历史教师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相反,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能力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一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趣味的小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个性被抹平了,创造力就不易被激发出来。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有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在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这是教学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培养出来,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历史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以辩论、归纳的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引导,或帮助学生查找一部分资料。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如,唱歌、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较特别的问题进行探究,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意识,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奠定基础。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这样说了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学生发现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更完善。

四、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 策略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216-02

教育理念的革新,使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历史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门和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背景及中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不再要求学生掌握固有的历史知识点,而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日常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为学生未来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学生主要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自我学习。其能够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把握。而历史教师在该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参与作用。研究性学习有以下特点:

(一)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研究性学习即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科学习中,而不再是依照书本顺序,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一味地被动接受。该过程中,不仅能够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够实现教师、学生和社会教育教学的互动,学生可采用书本、网络、讲座等多种模式获得历史知识及教育信息,在探究中不断掌握学科知识。

(二)开发学生资源

“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普遍将学生作为最大的活性教学资源。研究性学习通过对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等进行充分利用,对学生加以引导,升华他们的自我生活感悟。与此同时,研究性学习着重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研究,使他们能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有效体验,并在该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三)开放的教学环境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更加开放,且形式多样,它致力于教学大课堂的建设。学校和教师要摆脱书本知识的桎梏,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对社会资源及外部资源等加以应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书本框架知识体系,更能够接触外部历史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将多媒体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资料,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实现自我学习和探究。

二、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比较关注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不仅能够使琐碎的历史知识具有连贯性,也便于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堂,进行知识探究。研究性学习使历史课堂更加开放和自由,中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等,自行选定课题,并进行自我探索和自主创新,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历史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历史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该教学背景下,学生通过研究、讨论等思维互动,实现知识的感悟,历史知识的获取也更具深度。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方法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等相符合。它主要采取科研的形式,实现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并在该过程中,使学生积累S富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历史研究性学习即选择历史专题,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方法是学生在课外自主查阅资料,并做好记录,将其用于课题探讨中。该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中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能力等。中学历史课本中给定的是既成的历史事实,过于僵化,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筛选、综合、分析等,应用历史思维进行科学推理,得出历史结论,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2]

(三)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精神

中学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单独完成历史专题研究,需要团队的共同参与及教师的辅助。故而,该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团队精神,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标。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现条件

(一)教师要认清研究性学习本质

相较于其他学科,历史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极具优势,并且也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思维方法。历史研究不需要进行实验验证,简化了课堂教学难度。但是,当前部分历史教师并未从根本上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明确的认知和了解,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也不够全面。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及探究中,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故而,教师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以解决开放性的历史课题。教师也要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现实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实现研究性学习初衷,充分发挥其价值。[3]

(二)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中学生天性的开放。传统中学历史教学背景下,教师往往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究,使他们的思维过于僵化,不利于其未来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使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对其加以引导,在该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其自主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中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普遍,其不仅信息量大,而且能够实现教学情境的模拟。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对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而且能够创设历史情境,收集丰富的历史学习素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并能够实现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自我知识构成更加立体、多样。[4]

四、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策略

(一)选定研究课题

历史知识具备如下特性:开放性、实践性和问题性。其不仅扩充了课题选择范围,也增加了历史课题的选择难度。该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研究课题选择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构成等,也要对外部研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进行考量,并由浅入深,对学生加以指导。研究性学习初期,需选择简单的课题。当学生经历一定的实践锻炼之后,逐渐增加课题难度,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效用。历史教师不仅要考虑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也要有效兼顾课题趣味性。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中,结束书本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学习“女皇武则天”这部分内容,并给出“女皇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无字碑”等这一类研究课题,让学生在课下对通过史料查阅、网上查询等加强对该部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资料查阅及整合能力。[5]

(二)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时,要充分考量人员分工,并明确研究步骤,以合理应用活动资源。例如,“从黄河变迁看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这一课题,主要是通过对黄河改道、污染和断流等问题的探究,总结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收集资料――通过信息整合,明确黄河变迁原因――探讨黄河改道、断流、污染等问题――实地考察――撰写研究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采用该种研究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三)资料搜集和整合

研究性学习中离不开资料的搜集和整合,学生可通过网络、图书、报纸、史料、地图等方式实现资料查询。学生也可以到博物馆中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咨询历史专家、社区工作人员等。资料搜集过程中,要注重其真实性,并且确保其与研究课题相关,以达到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效果,真正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突破。[6]

(四)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分析研究和得出结论是研究性学习中的核心环节。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以“隋唐对外贸易”为例,该课题研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隋唐对外经济贸易、交通和疆域等进行查询,得出结论。隋唐对外贸易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单纯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对隋唐对外贸易关系具备明确的认知,而且能够学到很多历史小故事,明确美国唐人街的由来等,使历史课堂更富有趣味性,也能够不断拓宽历史知识外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目标。[7]

(五)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环节。小组和个人结合课题背景,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继而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和论证,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无形中激发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更加e极、主动。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经过论证和交流,也能够及时弥补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及思想情况,使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从而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8]

五、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极具适用性。中学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也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历史学科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颖.研究性学习和建构主义与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4):58-60.

[2]董照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赤子(上中旬),2015(18):218.

[3]柴瑛.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9):121-122.

[4]石玉生.探析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2(28):37.

[5]张晋英.研究性学习在五年制师范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232-234.

[6]郝慧芬.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1(0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