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时间:2023-08-14 17:2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第1篇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已有数十载。国内外学术界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家庭的教育决策产生了深远的、与日俱增的影响。但人们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逻辑结构等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够,学术文献凤毛麟角,多在教科书中略有涉猎,而且众说纷纭。这是各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可视为学科不成熟的重要表现。

学科的对象与方法、学科的逻辑与性质,属于学科建设的方法论。其研究的价值在于:

第一,它关系着学科研究边界的界定,一学科和他学科的区别。对于学科分类的标准,在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有英国学者培根根据人类的理性能力(记忆、想象、判断)对学科分类的主观唯心论,法国学者圣西门否定这种主观分类标准,提出以客观研究对象作为学科分类标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圣西门提出的客观对象只是事物的表象和机械对象,他以辩证发展观把学科分类,学科间的转化视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结果,从而陷入了唯心论。恩格斯在总结科学分类历史的基础上,主张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科学分类的客观性与发展性原则,主张按物质运动形态对学科进行分类。后来有的学者提出以研究方法作为学科分类标准。总的说来,以研究对象作为学科分类标准是学科分类的主流,并由此形成了科学分类的框架,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及其分支。尽管科学分类仍在发展,但笔者认为,以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科学分类的标准,应是其研究对象,即以科学研究的客观事物作为基本标准,力求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因而科学地界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可以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立学科的基本依据。

第二,它关系着学科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及其逻辑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基础,它是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在人主观认识上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某一个学科的逻辑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科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必定是人们认识某一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如果人们不明确其研究的客观对象,也就难以发现其特殊的质和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逻辑体系。

第三,它关系着学科的发展、研究空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化。伴随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每一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逐步扩展和深化,研究方法、技术手段逐步改进和完善,乃至学科间相互交叉。但每一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其研究的客观事物也必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只有科学的界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四,它关系着人才培养和学科持续发展。任何科学发展都经历了从逐步形成到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也是科学在代际之间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它需要多代人持续不断的探究和努力,存在着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只有继承才可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作为未来新一代学者,首先要继承前人积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前人已经确立的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逻辑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创新。

二、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可以作如下归纳:

1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已故中国教育经济学家杨葆焜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和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在教育经济学的词条释文中也作出基本相同的表述。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是双向的,既包括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也包括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指向的是宏观上教育与教育的外部即经济的相互关系。

2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学科。这种意见反映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投资经济学移植到教育经济学中的表现。同人类的经济活动、

社会活动一样教育需要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投入,教育也可获得一定的产出,表现为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能力的增进,价值观的形成等,这种资源投入与产出也就是教育的成本与效益。

3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教育资源如何配置。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科恩在他所著《教育经济学》中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不管是用货币与否的情况下,人和社会是如何选择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及在社会各种成员和集团中进行(特别是通过正规教育)各种训练、发展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等等。这种表述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在教育经济学中的移植。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上述三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所作出的概括。应如何确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呢?笔者认为恩格斯关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应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的排列,因而它的重要性也正在这里。恩格斯将物质运动形态分为物质、机械、化学、生物和社会运动五类,与此相应,有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五类。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客体是教育中的经济现象或问题。教育是人类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它既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也有别于人类社会运动的其他形式,其本质的规定性在于传承和传播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次为父传子、师徒制、近代的以班级和学校作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学校教育,以及与之并存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种职前和在职培训等等。

教育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同人类社会其他运动形式,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管理、乃至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人类各种社会活动,都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与规律。与此相适应,与教育会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便逐渐形成。

在人类社会各种活动或运动形式中,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从教育的外部关系看,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教育的结构与规模、教育的增长速度,最终是由经济决定的。同时,教育对经济也具有与日俱增的作用。从教育内部来看,教育中也存在着经济活动。教育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也可获得一定的产出:受教育者知识、技能、能力的增进,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品质、道德的形成等。教育中同样存在着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问题。但教育中的经济活动,既有经济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也有其不同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既然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它所用的基本工具,应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对教育经济学的对象作出如下的规定:“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前述不同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都是正确的,都暗含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区别在于他们强调的着重点不同。第一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外部关系中同经济的相互关系;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内部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第三种观点强调的是教育资源如何在教育内部有效配置。

一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体系是该学科研究的客体运动规律在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反映。教育经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同人类其他的社会活动一样,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由于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制约或影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呈现出纷繁的运动形态,再加上人们主观认识的差异和发展,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教育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不尽相同,并在不断发展。但是当我们确立了它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运动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仍然有可能对其内容和体系作出粗浅的概括。

上世纪90年代初,作者曾将教育经济学的内与效益;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如果将教育经济学视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借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尝试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作如下的架构:微观或学校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的需求与生产、教育成本与效率、教育的“市场”结构、教育的组织与治理结构;宏观教育经济学(或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经济学)包括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财政与教育财政制度。这种概括极其粗浅,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三、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最一般意义上说,指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所达到的对客观世界抽象地、系统的认识。当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及研究的特定目的确定以后,研究方法就成为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正确的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它关系着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也关系着各项研究的成效。因此,在科学与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专门探究研究方法的方法学科,包括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

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世界观层次的基本方法,二是各学科的具体方法。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应是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学科研究中的具体体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以客观实践作为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也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次终结。

作为各学科的具体方法,在上述基本方法论基础上,取决于各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同,人们必须按照对象的特点,采用能够充分认识对象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方法。通常人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几大类。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人人类的精神现象。他们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例如,自然现象相对来说是简单的、可重复的、无目的的,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则是复杂多变的、不可重复的、有明显的目的性。因而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自然科学易于做到“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则难以做到。自然科学广泛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和实验方法,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往往“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诚然,这些区别是相对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他们之间也呈现相互交叉。

教育经济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教育活动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基本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方法有西方经济和经济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不同学派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有各自的具体方法。这里只对现代经济学常用的基本方法作一概述,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最初来源于西方科学哲学中孔德主义和库恩的规范主义。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体系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它作出经济行为的有关假定,对行为的后果作出分析和陈述,并以各种方式对结论进行检验。它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应该是什么”。规范分析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研究经济体系应该怎样运行。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准则,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进行价值判断,前者主张摆脱价值判断,后者主张价值判断贯穿始终。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规范分析的演绎前提和结论,必须通过实证分析的实践检验,而实证分析要以规范分析为前提。经济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而且还在于改造世界。实证分析的问题,来自于规范分析,而且为规范目标服务,实证分析中推理的“逻辑取向”也是由规范分析规定的。因而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通常将两者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方与量的对立统一。质总是有一定量的质,一定的质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量总是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一定的量总是和一定的质相联系。一定的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质又以一定量作为必要条件,量变超出数量界限,质就会发生改变。因而在经济学研究中总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精确化。定量分析必须借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分析、经济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数学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和表达工具,它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如果离开质的分析,它将成为一种数字游戏,而且许多经济问题难以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既有相对的稳定,又处于运动之中。因此,在经济研究中,应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静态分析,是对某一时间和空间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观察其水平、规模、结构、特征等。动态分析,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的方向、趋势和速度等。二者互为前提、互相补充,区别在于动态分析加进了时间因素。

经济学中由于具体研究对象不同,分别采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方法。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主体为分析对象,其特点在于舍掉复杂的外在因素,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经济活动的特征与规律。总量分析以国民经济总体为对象,假定制度不变和个量不变前提下,研究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及规律。经济活动的个量与总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个量是总量的基础,但总量并非个量简单的相加,个量总是受到总量的影响和制约。二者的争论实质是经济学中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之争,至今未有终结。二者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在现实研究中,要将二者结合,才能对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经济研究中常常用比较方法,包括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单位之间的比较。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现象中,只有从大量的现象中才能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比较不是现象的罗列和介绍,而是要找出其异同、约束条件和共同的规律。同时,比较中的简单化的罗列现象和简单化的比较,其结论没有什么价值。

由于教育中的经济活动同经济领域中的经济活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时,应考虑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同时,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问题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四、学科性质

就国内而言,对教育经济学科性质看法不同。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在1998年前,曾将教育经济学列入教育科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多认为它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二者都能接受的观点认为它属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国务院学位办1998年在调整学位分类中,又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归入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

第2篇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第3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信息社会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分支。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科斯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对新制度经济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一经问世,便获得西方经济理论界非一般的好感。这似乎跟它所核心强调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真实的世界,并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它也强调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另一位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诺斯,在他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就提到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在他看来,是制度而不是技术,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90年代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了解到新制度经济学,而这一新兴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分支也似乎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将制度视为一种既定的外生经济变量,其实是忽视了制度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制度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人们通常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分析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缺陷,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突破了过时的、僵化的经济学研究的界限,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接近现实经济状况,具备更强的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的理论框架,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极重要的一点是,其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问题仍是沿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进行的,那笔者有几点疑问,新古典经济学可以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吗?在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真的就能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理论缺陷吗?而这一分析思路是否又真的能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吗?这些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中似乎无法得到令人感到满意的答案。

二、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待制度

其实要认识这些问题,还要归结到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目的上来,那就是,经济学是人们所用来描述、分析、解释、甚至预测现实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种理论工具。看似简单,而要真正地做到描摹现实经济状况,又远非如此简单。要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些甚至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与区别,从而导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寻找不同的经济理论来描摹现实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因为只有符合、适应相应历史条件,抓住当时历史条件本质情况的经济理论才可能具有相应的现实解释能力,才不会将人们引导到错误的认识领域中去。换句话说,在评述一种经济理论时,我们要带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只有适应一定历史条件的经济理论才可能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以及逻辑上的严密性。

而新制度经济学经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看似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状况的理论框架,实际上其理论本身就具有不可克服的逻辑上的矛盾。诚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所告诉我们的,真正有价值的经济学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而不应是永远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框架中,通过对其进行某些完全没有必要的修补或改正,从而试图达到一种期望中的或者说是存在于幻想之中的理论目的。因此说,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是与其是否与历史背景相一致联系在一起的,但凡脱离了这种一致性,那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就值得推敲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恰好背离了这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缺乏这种历史方法,没有把握住当下社会与以往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与规律的本质上的不同,以致陷入了“张冠李戴”的困境之中。我们应该换一种角度,从一种叫做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新理论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的性质。

在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迄今的经济社会被划分为物质社会与信息社会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物质社会是以知识涌现速度缓慢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难以有新知识出现,在身缠只是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事务及其间联系均稳定不变,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具有较多的这一社会的特征。而信息社会则是以知识涌现速度迅速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此时新知识的涌现已经是常态,已被纳入人们的预期,社会能够利用的资源、能够采用的生产方式以及能够生产的产品等也会不断地变化,各种经济事务及其间联系一次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中,当代社会正具备了这一社会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具有不同的活动模式与规律,不仅制度等经济事物有不同的性质,作为反映这些经济事物性质与规律的经济学,也应该具有不同的模式。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更加令人信服的模式,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性质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三、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性质

之前我们提到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经济绩效的优劣。因此,它将制度作为一个极重要的经济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但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历史分析方法,制度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事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比如在信息社会和在物质社会中,制度会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在说明制度的性质和作用时,正确的做法首先应该区分制度的历史属性,根据其所在的相应的历史条件的情况,去分析制度可能具有的性质与作用。如果混淆了制度所在的历史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会得到扭曲的认识。而我们所了解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就恰好犯了这样的错误。它恰恰忽略了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分析中没有认清其所口口声声研究的制度是信息社会条件下才凸显出重要性的制度,而其所沿用的分析方法仍是新古典经济学那一套,然而,新古典经济学本身作为描述、解释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趋于完美,无懈可击,正是经济学家在分析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后所得到的经济学产物。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的是信息社会下逐渐凸显出来的制度的性质与作用,采用的却是适用于物质社会背景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无疑犯了致命的逻辑错误,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分析方法蕴含着深刻的逻辑矛盾。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知识涌现速度缓慢为前提,而这一前提也正是信息社会经济学所定义的物质社会的本质属性,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特属于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制度的性质与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已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局限性、已经过时的、专属于物质社会的经济学。这种分析方法顶多适用于工业革命之前那种周而复始的、以固定资源、按固定方式、生产固定产品的社会,只能用于认识专属于物质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性质。而现代的信息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事务及其联系都在不断变化,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根本没有能力用于分析制度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性质特征。

但是为什么直到处于信息社会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或者说其重要性在社会经济运行中逐渐凸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关注投诸其上?这是因为,在物质社会由于甚少有新知识出现,经济活动的环境与内容也很少发生变化,经过充分的试错调整之后,制度有充分的时间来通过相应的调整达到均衡状态,基本具有完善的、不可改进的稳定形式。即使不完善也只是暂时现象,不是经常性现象。制度一旦处于最佳状态,便不再需要变化,也无从变化,无法成为可以影响经济状况的自变量,也就不具有经济学上需要考虑的重要性。因此,在物质社会中,我们认为制度呈现出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可将其视为一种既定的外生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制度的忽略也就显得具有其合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对制度在物质社会的特征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它对制度的忽略不是什么缺陷,而恰恰体现了这一经济学针对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特征所设定的前提假设的合理性,古典经济学不应被修正,也无从修正,不修正还好,一旦修正,反而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逻辑上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宣称其描摹的是十分接近现实经济情况的世界,既然从此点出发,它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瑕疵,不应忽视制度的重要性,我们也就可以从中窥探到这其中的问题症结所在了。从信息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容易看到,发生这样扭曲的认识的根本原因是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实际上是从现实的信息社会角度提出的。而在信息社会中制度有体现出怎样的特征呢?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共同致力于对制度的研究。这是因为,只有在信息社会,持续涌现的新知识使得经济活动具有持续的变化性,也使制度来不及经过充分试错来达到均衡状态,由此,制度的不完善性便成为经常性的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制度本身并非一定是不完善的,而是相对于快速涌现的新知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经济事物来说,制度总是来不及调整,制度的不完善性便成为常态了,但这中不完善性并非决定性的,而是由信息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相对的不完善,而这种不完善又总是存在,就这样,在信息社会中,制度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状态之中,以期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这是这种可变性的存在,使得制度成为经济状况主要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才引发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的强调,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它所针对的制度是信息社会特有的制度,依据的现实也是信息社会特有的现实,而不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得出的逻辑推理。由于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强调把制度作为经济变量引入经济运行分析框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而且制度的重要性又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大家所有目共睹、皆能感受到的,人们一听到这样的福音,立马沉浸在这种所谓的理论创新的蜜潭中还来不及,却很少去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研究信息社会的制度时采用适用于物质社会的新古典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理论上以及逻辑上的合理性。

四、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内在矛盾

既然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那么由理论推理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站不住脚,具体体现便是它无法有效说明制度是重要的,并且难以如人们所殷殷期盼的那样,真正解决有关经济学的发展及制度问题。首先,新制度经济学无法做到真正解释制度的重要性。既然新制度经济学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无法有效说明制度的重要性,而它又没有其他的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那么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在现实中感受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现代经济学必须研究制度时,其研究便缺乏相应的合理的理论依据,要么以不甚可靠的经验或本能感觉为基础,要么便建立在扭曲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在进行种种分析时缺乏相应的分析工具的创新,而只是在原先的无可挑剔的新古典分析方法上进行所谓的“修正”,在有如此严重逻辑矛盾存在的分析框架下,制度的重要性实际上得不到可靠说明,在理论上目前我们也无法相信新制度经济学者们有能力解决有关制度的问题,它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目前所得到的的对制度重要性的说明主要还是依靠经验上得出的,缺乏逻辑性十分严密的理论支撑,便显得有些势单力孤。其次,新制度经济学也未真正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的的理论缺陷。人们普遍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重要性的缺陷,然而事实上,忽略制度重要性的缺陷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来说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缺陷,就算是缺陷,那也只是处于信息社会才会出现的缺陷,而且这种所谓的“缺陷”也并非指其理论设置不完善,而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此类问题只能从信息社会的角度加以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逻辑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它没有严格区分信息社会下的制度与物质社会下的制度的不同,混淆了制度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性质,从而导致了逻辑上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信息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及其联系都在不断变化,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状态,制度总是来不及做出合理的调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经济联系,制度也相应地需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并逐渐受到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发现它是对经济状况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不可忽视的经济变量,并且发现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似乎忽略了它,因此便试图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相关修正,从而弥补其缺位在信息社会的不足,但是由于其并不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性质,受新古典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没能及时更新其分析工具,并且也并未注意到制度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不同表现,更不知道这种重要性是由信息社会的特点引起的。因此,当它将制度因素的忽略简单地理解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完善,试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弥补,就注定了它无法也不可能真正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以及制度问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葵荪: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经济学的现代基础[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袁葵荪: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与重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4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客观上为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理论经济学特别是对西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者甚众。在我国,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然而,研究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的流通经济学却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陷入了低迷状态(纪宝成,2001)。21世纪是商业的世纪,正是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黄国雄,2002),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却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1999)。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正确的流通理论予以指导,研究流通理论应该得到重视,流通理论应该得到大发展。但现实却是:流通经济学被作为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为数极少(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个单位),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或改为市场营销,或改为国际贸易,或改为产业经济学,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期刊只有几家,即《财贸经济》、《商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商业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其他流通类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思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刘国光,2001)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却出现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点: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二是经济学的格式化过程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的关注和研究;三是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四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论。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的《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2001)认为,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流通经济学出现低潮的主要原因。纪宝成(2001)指出,对贸易经济学科冲击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表现在:学科分离,内外贸专业的分离;缺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非盈利专业与盈利专业相混淆;队伍建设问题。外部因素有: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贸易局;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调整;盲目照搬别国经验;教育学科的重理轻文等等。

这些认识也许并没有抓住流通经济学贫困的要害。首先,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从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交换论,从德国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论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换契约论,无不充满着对交换、贸易的研究。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如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从交易出发,研究交易费用和产权的关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费用在交易中的关系,而且康芒斯把交易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平等的交易即交换,杨小凯、黄有光(1998)等人还尝试从分工交换的角度研究流通,杨小凯指出,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之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十分完整的流通关系论,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开始,从分工入手,详细论述了商业资本的流通和商人、商业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创造性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再次,内外贸学科分离本身有一定道理,因为国际贸易毕竟是不同国家的经济贸易交往,这种贸易和国内贸易不同,它时时要受汇率、关税、国家的贸易政策所制约,因此,在研究领域上与国内贸易有相当大的区别;教育部对学科调整并不会妨碍一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只要这个学科是具有生命力的,就会形成研究群体。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入门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教育部并没有规定理论经济学中有制度经济学的学科,然而还是有众多学者乐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可见,流通经济学的贫困问题还是要从流通经济学的内部人手才能解决。本文尝试从核心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以新的研究范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流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求教于国内专家同仁。

二、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任何一种规范的经济学研究必然有其核心概念,该概念是对众多经济现象的高度逻辑抽象,概念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同时又是对事实的高度概括。

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可见流通应该作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商品流通的实质,更能体现出流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表现在:商品流通这一概念反映了商品运行的过程,而且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多次不断的运行,因此商品流通更能反映出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沟通地位,错综复杂的商品循环更能反映出流通的复杂性,才需要探究商品流通运行的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析商品流通的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既包括了交换,又涵盖了市场,还暗含了商业出现的必然性,因为如此复杂的商品交换没有媒介商品所有者的商业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应该成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对流通的专门研究,是政治经济学所难以涵盖的。因为政治经济学虽然也研究商品流通,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商业资本的增值和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也研究交换和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等,但它侧重于把交换看作一种外在的机制,没有触及商品流通的内核,把国际贸易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轻视对国内贸易的研究,西方经济学把一国内的商品流通当作一种黑箱(夏春玉,2000)。因此,流通经济学有必要把流通作为核心概念对商品流通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

确定学科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在学科对象确定后,才能确立研究范式,进而建立研究的逻辑框架,才能进行演绎推理,结合实证研究,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对流通经济学的对象有四种观点:关系论、规律论、服务论、主体论。

关系论认为,由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流通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既受普通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受流通过程特有经济规律的作用;流通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服务论认为流通产业是由处于商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所有中介人即商人构成的一个特定的产业,商人从事的活动表面上看来是进行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在流通产业内提供以“为卖而买”为核心内容的商业服务活动,即为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活动;既然商业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商业服务,那么,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商品或商品交换活动本身,而应该是商业服务。主体论以流通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如商人、商业企业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流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以上这四种研究对象论各有特色,但是都普遍忽视了一点,即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应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流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必须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即研究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推动商品运动的各种行为,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不断地社会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最优化。由于现代流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流通领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实际上就演变为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流通领域与流通产业的关系。领域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在《资本论》里,流通领域包括两个环节,即G-W阶段和W-G’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商品与货币的转化都需要有流通组织的劳动耗费,从事这类活动组织的集合就成为流通产业。因此,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具体到流通产业才能够体现出来。从实践来看,人们把研究农业、工业、流通业分别作为一、二、三产业,并分别叫做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等。所以,可以把研究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流通经济学称为流通产业经济学。如果不从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研究过渡到对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研究,流通经济学只能是停留在关系论、规律论的层次,无法上升到从产业层面来研究的高度。那么,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难以深入。

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大致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流通的基本假设。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该学科所公认的基本假设,一个学者的研究要形成一个体系,也必须有贯穿其所有研究工作的一致性假设,否则,其提出的理论模型之间容易出现自相矛盾而难于前后一致。笔者认为,流通经济学基本假设主要有:流通时间节约假设,假设t1<t2,设U1为花费t1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U2为花费t2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则必有U1=F(t1)>U2=F(t2);流通费用最小化假设即满足:maxC(x)stC(x)=f(x),U(x)≥U(x0);理性经济人假设,即maxU(x),stU(x)=px-cx。第二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即流通组织的SCP分析,流通产业组织的博弈分析,流通产业的竞争模型。第三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结构,即流通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关系,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区结构的均衡,流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的投入产出。第四部分,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由于流通产业政策的变动对流通增加值的影响,同时研究各种政策的配套和协调。第五部分,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国内商品流通与国际商品流通的相关关系。第六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设等研究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第七部分,流通经济学专题,主要研究流通经济学中的电子商务问题,物流现代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等。

四、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就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新解释。既然经济学的理论是一套逻辑体系,那么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就首先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否则,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无法说清楚。林毅夫(2000)指出,传统的经济学研究经常侧重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经常也只讲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愿望,常以个人的判断或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理论替代逻辑推论,或是以比喻代替推理,所以,难以形成逻辑体系。现有的流通经济学普遍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而且不重视逻辑分析和推导。有些流通经济学教材和论文还停留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论阶段,许多内容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就贸然下结论,结果使流通经济学在逻辑结构上十分松散,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只重视证实主义,而忽视证伪主义的运用,结果造成许多问题甚至使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也难以形成共识,造成进一步研究的困难。比如对流通与生产的关系的认识,有生产决定论、流通决定沦、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等等,一直在学术界难以形成共识,虽然从事流通研究的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流通决定论,但是,在工业化时代,在物质产品没有十分丰富,在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GDP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时代,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经济数据的有力支持,这种观点难以得到大多数从事经济研究的人的支持。这也是流通经济学一直强调流通重要,流通业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实际上却不为政府和社会重视的重要原因。而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就是在建立了交易费用这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替代的思考,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推论出科斯定理,从而赢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第5篇

关键词:范式;范式转换;经济学;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014-04

诞生于100多年前的经济学。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经过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与时俱进的发展。直到今天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当然,在时代和实践的变革进程中,它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匈牙利的思想家卢卡奇也持这样的观点,“……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因此,我们在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学方法论方面就显得十分重要。

方法论在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出发,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无非是现代经济学家对其研究范式的重新构建。这当然有个基本原则坚持的问题:一是要以马克思基本方法为基础,坚持经济学基本“内核”:二是要以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为借鉴,构建现代的经济学综合范式;三是要以现代经济社会问题为导向,构建现代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以上的三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坚持经济学基本“内核”,对其批判性的继承,保证了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以西方经济学优势方法为借鉴,构建经济学综合范式,这是横向式兼收并蓄所带来的范式转变。以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为导向,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又是构建与发展现代经济学所必须。在这三原则指导下,中国化进程中的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有以下三种路向。

一、批判式的继承:从基本方法到五个命题的提出

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史家,他于20世纪60年下的被誉为新时代科技哲学“圣经”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书,成为20世纪科学哲学的转折点,开创了科技哲学的新时期。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范式”的概念。认为范式是“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他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在库恩看来,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便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因为,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遵守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这样的范式不仅能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它竞争模式,而且能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再者,还因其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能够使实践者免于长时间思考和认知存在的问题。

“范式”概念是库恩科学哲学观的核心,在不同著作中他对“范式”概念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解释。概念的不明确使库恩受到别人的批评。为了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清楚,库恩接受了“范式”需要更加精炼的建议,他把所有范式的不同方面整合在“原理矩阵”的概念之中。这个矩阵不仅包含了科学家群体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与模型,而且还包含了他们的世界观。

经济学要发展,首先应该坚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在方法论方面,应该坚持的是马克恩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是这一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当然坚持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应该批判式的继承。批判式的继承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线索。马克思正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与改造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批判式继承也具有深刻的马克思哲学基础。列宁曾说过,“在辨证唯物主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他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他面前,除了生存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首先应该坚持它“原理矩阵”里面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阶段,对以往的经济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批判和总结,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主张。《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基本形成,而《资本论》的方法则主要体现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是作为一个体系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把唯物史观看作是用于“指导”他们的“研究工作的总结果”,是《资本论》所应用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过如下经典性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种唯物史观是《资本论》方法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经济学方法论区别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和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所在。

第二层次是辩证方法。马克主义经济学的辩证分析方法是继承在黑格尔的基础之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马克思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辩证逻辑和认识论”的内核剥离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惟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马克思认为自己研究《资本论》所使用的辩证法,从根本上说是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截然相反的。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跋中还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本质:“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

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评的和革命的。”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就运用这一辩证法的分析范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史过程”,把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当做过渡的形态,当做运动变化的方式,阐明了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以及必然灭亡、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同时在描述社会主义的种种前景的同时。又强调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任何的结论都不足取。

第三个层次还包括一些具体研究的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法、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等。抽象法是通过人脑的抽象思维排除各种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某种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从而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所依据的方法。研究方法是在具体事实或材料中发现一般规律,这种方法的运用需要抽象力发挥作用:叙述方法是一种按照逻辑展开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是作为研究结果的抽象的、一般的范畴。而它的逻辑进程是一个矛盾发展、解决的演进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动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嘲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是把思想逻辑的进程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因为,历史的起点就是思想进程的开始,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的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实际上,逻辑的方法就是历史的方法,是一种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对历史发展起干扰作用的偶然因素的方法。

张宇、林岗批判式的继承经济学,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归结为如下五个基本命题,得到国内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他发展了以下五个方面:(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2)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3)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4)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5)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这五个命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构成了经济学方法论的“硬核”,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命题1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是经济学说明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揭示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下发生的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运行规律的根本依据。命题2主张在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下分析个体经济行为,是一种制度分析的方法。命题3要求把握生产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从产权的角度分析问题。命题4揭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约束产生的经济原因,也是从制度起源的角度分析问题。命题5主张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强调经济学的实践性。上述第一个命题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首要原则。而其他四个命题,则是这首要原则在经济分析进程中合乎逻辑的展开。

二、对比来的借鉴:数学方法与博弈方法的纳入

库恩的范式理论在方法论上主张采用多元对话,认可多元现实,认为任何方法在解释人类行为时都不优于另外的理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同样对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优劣,我们不能想当然的下结论。两者互有优劣,经济学由于其偏重于哲学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它在定性研究,跨时期研究,经济本质的研究上,有其天然的优势。同样,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也具有其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两面。在深化与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分析地借鉴、参考后者,通过合理吸收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科学因素,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纳入到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原理矩阵”里,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比下的借鉴。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漫长的发展经历中。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一方面要求研究形式的科学化,这体现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体现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在实证研究中越来越数学化与模型化,在分析人们之间经济关系时博弈方法的运用,这些都是我们在创新经济学方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

数学化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最为明显的一大趋势,波普把经济学数学化看成经济学中的一场“牛顿革命”。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的数学化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也由此派生了数理方法与计量方法。借助数学的分析范式,数学方法不断被运用到经济学的概念、命题、定理、原理和体系之中。严格定量、可计算、可模型化、可计量、可逻辑证明'这无疑是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和发展,也表明了现代经济学日趋成熟和完善的特征。同时借助于数学的分析范式。可以准确地估算不同变量之间的精确的规律性关系,也可以对经济理论的预测能力作出合理的检验。数学方法的运用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某些研究变得更加精确,这一点在发展经济学方面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经济学由于革命经济学的阶级任务,重视“抽象分析法”揭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虽然也用到数量分析和实证方法,但基本的方法还是规范分析。而马克思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在《资本论》中只使用了简单的数学。但他并不排斥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他曾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后来苏联与东欧的经济学家在发展经济学过程中,也表现出引进数学方法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比如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就曾说过:“边际计算、线性规划、数学等都是合理活动效果学的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学的辅助科学。”mJ另一位波兰经济学家明兹虽然在此问题上保守一点,但并不意味着他反对数学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使用,至少他说过这样的话,“只有当数学形式比语言—逻辑形式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依从关系时,才使用数学形式。”

在和平建设时期,革命的政治经济学应当让位于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实证分析比规范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经济学必须使自己的理论精确化,而这离开数学的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作为数量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在这方面正是经济学的借鉴之所在,也是经济学完善发展自己所必需。

严格来讲,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应用范围不仅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还有犯罪学都涉及到博弈论。只是因为博弈论在经济学上运用最广泛最成功。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特别是动态博弈理论的发展贡献最大,大家才把博弈论的方法归结在主流经济研

究方法的范围内。博弈论又名对策论,顾名思义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作用时候的决策及其决策的均衡问题。因为在主流经济学中,个人主义原则规定的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具有经济理性的个人。但是,在博弈的分析框架下,每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行为,而且取决于他人的行为,个人的最优策略也取决于他对其他人所采取的策略的预期。博弈论进入经济学,并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它最核心部分毕竟还是与新古典经济学保持着高度一致,也就是理性经济人基于个人本位的效用最大化。但是,博弈论却也深刻反映了关系论的某些特点。博弈论的演化、动态、重复过程,更加贴近了经济现实,也更深刻地揭示了经济主体在相互接触中不断学习进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可能性。人类智慧正是在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这其中孕育的博弈规则趋势代表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即从独立的个人研究转向重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而且这种转向标志着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把博弈分析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但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博弈分析大有用武之地。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物质内涵就表现为物质利益。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经济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就是其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阶级之间的博弈是围绕利益展开的。如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包含资本家与工人、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就存在着一些博弈关系。现阶段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中央与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关系问题,干群关系问题,都是双方博弈的结果。我们要创新经济学,实现马克思经济学方法体系的革新,必须把博弈理论也纳入进去,以实现经济学方法体系的更大的适应性。

三、实践中的发展:实验与制度方法的“拿来”

库恩认为范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来看,它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历史的可变性。范式的改变的确使科学家对他们所涉及的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正是范式的这种发展性和变革性,别无选择地影响了并影响着在这个领域内实践着的团体的结构,亦即当某一个个人或某一个团体第一次产生出一种综合,并能吸引大多数后来者的实践时,较旧的学派就逐渐消失了。“范式”转变的过程一般都是带来科学发展的过程。为此,随着剧变,新老自由主义泛滥,社会主义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艰难转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变也提到日程上来。为此,实践中发展创新出来两种研究的方法也应该纳入到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原理矩阵”里。

一种是“实验的方法”。我们注意到,马克思之所以突出抽象法,原因是,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学无法通过实验室进行实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个结论在当时的科学实验条件下可能是准确的。特别是马克思的理论是要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根本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实验。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曾经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复杂的、自然存在的市场系统的学科,所以实验对经济学家来说几乎毫无用处。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提到:“一种发现经济法则的可能方法就是通过被控制的实验。不幸的是,经济学家不容易控制其他的重要因素。因而无法进行类似于化学家或者物理学家所做的实验。他们一般只能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一样借助观察的手段。”然而当今,利用电脑和信息手段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经济学实验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研究的一种相当成熟的工具。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史密斯因为在实验经济学的开拓性贡献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实验经济学方法虽然首先由西方经济学家首创,但由于产生的环境,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目的的不同,也可以看成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首先,西方实验经济学的实验一般在大学课堂上,或者经济实验室进行,在一定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让参与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选择。而我国的经济实验,是为了消除改革的盲目性,在局部的地区或者针对特定的经济主体进行的试验。例如当年国有企业扩大自在四川的试验,改革开放在经济特区的试验等等。其次,实验过程上来看,西方的实验经济学一般都要经过五个步骤。从选择课题一实验设计—选择参与者一实验控制一实验结果及分析。而我国的经济实验可以看成渐进性改革的试验,先是国家从宏观大方向上把握全局,然后各地方各经济主体结合自己的实际,推出具体的改革政策措施,最后通过成本收入的比较评价政策绩效。比如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各地创造出来的不同模式。如山东平度的“两田制”;北京顺义的“反租到包”;广东南海的“土地入股”;陕北“四荒的拍卖”等等。再次。西方的实验经济学从目的上看,主要用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检验。如“阿莱悖论”实验对个人选择理论的检验;“囚徒困境”实验对博弈理论的建议;“拍卖理论”对市场理论的检验。我国进行的经济实验主要用于构建转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经济建设与国家发展服务。如经济特区在深圳的设立的实验,首先中央拍板在濒临港澳的深圳实行优费的政策,招商引资。通过几年的发展经验,国家给予成本收益的评估。最后下结论,上升为理论与政策,把开放的格局由点到面的推行下去。

另一种是制度分析的方法。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就是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在西方经济学界大行其道的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更有发展的最好土壤。制度分析方法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也可以看成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范式创新。制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偏重于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出发,个人行为决定于社会制度,强调解释,这种方法将制度作为变量,并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采取了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经济学方法论。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经济学的独创,其实马克思也是一位大制度经济学家。他的生产关系分析其实质就是制度分析,与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从本质上进行制度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现象上进行分析。这种注重从现象和形式上进行制度分析方法,具有客观的实用性,能够解决传统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外部性经济问题,这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比如说,我国经济学家盛洪博士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提出一种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看成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也可以看成制度分析方法在政治经济学分析中的运用。周其仁撰写的《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也是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典范。

四、结论

库恩理论的“范式”概念里,方法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库恩的“范式”与“范式转换”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的演进。基于库恩理论的分析表明。中国化进程中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无外非以下三种路向:一是批判式的继承,坚持经济学基本“内核”;二是对比来的借鉴,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数学方法与博弈方法纳入到经济学的方法群里:三是实践中的发展,用实验与制度的方法分析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充实经济学的方法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卢卡奇_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g,1996.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列宁论(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版跋(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张宇,孟捷等,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1]兰格,政治经济学(第1卷)[M],经济研究参考资料,第135期,

[12]明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63(泽本).

第6篇

传媒经济学研究方法广告购买指数

根据《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的相关资料表明,截止到2009年,我国传媒产业其总生产值已高达4907.96亿元,与2008相比,增加了16.3%个百分点。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怎样优化传媒资源日益成为了当下一门显学,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传媒经济领域的研究理论、方法与对象等框架上的发展也较为多样化,众说纷纭,而这种情况也促使其在固有的研究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随着当前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出现,而一切问题的出现,都迫使我们必须不断优化传媒经济学理论,以此促进传媒经济行业整体发展。

一、传媒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

不同类型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而就传媒经济学来说,其研究方法则是一般经济学方法具体在传媒领域当中的运用手段,且同时将传媒领域其特殊性引入到当中。一般而言,传媒经济学其基本的理论体系与经济理论形成的过程也是相符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定经济变量的定义,且提出相关假设条件。第二,根据这些假设与定义,提出相关假说。且基于相关假说,提出对于未来的相关预测。第三,用事实来证明预测是否合理,如果预测与理论不相符合,那么这种假说就可判定为错误,要么进行修改,要么就放弃。

关于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性,其一就是不能照搬一般经济学理论的框架,我们必须要基于一般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引入相关的被抽象掉的现象与因素,从而确保理论与现实相贴近。Ramstad基于架构的绩效、行为、结构、基本条件以及政策之外,还增加了媒体使用者,主要包含消费者与广告、媒体产品元素,主要包含分销过程、媒体内容与媒体形态等两大主要的要素群体,以此勾勒出更具弹性与灵活性的传媒分析框架。

传媒经济研究的特性之二就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在研究当中的关系。一般而言,实际分析就是将价值判断摒弃,只对经济自身的内在逻辑与客观规律进行关注的一种研究策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而规范分析通常是将价值判断作为基础,进而提出某些判断标准作为衡量事物好与坏的标准,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一般经济学领域都将规范分析同实证分析分开来进行,但由于传媒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外部性,因而在实际当中很验真正将二者区分开来。一般来说,正的外部特性有益于社会发展,而负的外部性则对社会有害。因此,在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当中,在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一种基于规范模式之下的一种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合二为一的模式。

二、强化当前国内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许多高校也已开办了传媒经济理论相关的学位教育,因而,对于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也更趋于规范化,传媒经济的发展也将随之不断发展。为此,根据作者相关实践经验,现总结出以下对策和基本思路来加强加我国当前传媒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第一,将传媒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厘清,这也是研究传媒经济学的基础与起点。第二依据经济学的分析模式,建立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并且将相关的数学研究方法与哲学研究方法与之相融。第三,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当中,不断深化对于传媒经济学的探索,这也是研究传媒经济学必须具有的战略性高度以及科学化的态度。第四,从我国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传媒产业所面临的以下问题,服务于传媒实践。首先比如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所带来的赢利模式与传媒管理的变化。其次,随着政府不断放松的管制与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对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探讨,尤其是电信与传媒之间相互融合的问题。基于营销有效性与传播认知的有效性之上,对相关的广告购买的指数进行分析,一般而言,以阅读率或者是收视率为基础的当代广告营销策略,它的依据就来自于认知的有效性。而从营销层面上来看,营销有效性更具意义,因而将传播营销的有效性作为基础的现代广告购买指数进行分析会具有更为明显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五,加大不同领域学科的整合力度,促进传媒经济学健康快速发展步伐步伐。从传媒经漳学的构成来看,它是一门经济学与传播学交叉的学科,对于它的研究,需要集合管理学、经济学与传播学等学科,因此,对传媒经济学实行交叉研究极为重要。

总的来讲,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处于不断发展与演进的学科,它的框架应该相对较稳定,且其基本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就当前而言,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各方面还不甚完善。笔者期待我国能够尽快完善当前的传媒经济学理论,不断推动我国传媒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传媒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商建辉.传媒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架构研究[J].新闻界,2010,(5).

第7篇

关键词: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逻辑起点;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25-02

一、理论基础浅析

何谓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不是一门学科所涉及的所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可以认为是这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对理论及理论基础作必要的界定。从知识形态的角度上,将理论界定为“作为知识形态而存在的问题逻辑体系”,那么所谓的理论基础,就是“理论之理论根源与逻辑出发点”,这个理论根源与逻辑出发点,构成了一门学科逻辑结构展开的基础。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点之一。本文立论的基点之二:将教育经济学学科属性定位为一门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的科学[1]。

二、人力资本理论成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背景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经验的基础上的。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变。许多国家将实现经济增长作为致力的目标,积极探寻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土地、资本、人力三要素增长的结果,其中人力部分是指人的数量。但是经济学家在运用传统计量方法计量增长额时出现剩余因子,许多经济学家试图解开余数之谜。在分析过程中,认识到劳动者的质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传统计量经济增长中被忽略的因素,从而推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的假设,由此奠定了教育经济学的立论前提[2]。

三、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逻辑起点

显然,教育――劳动者质量――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形成一个紧密相关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者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为理论核心。而提高劳动者质量,教育自然责无旁贷。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导致了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因此,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重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促进因素和逻辑起点。

四、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第一代人力资本理论

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强调人力资本有投资性、时间性、产权性、生产性、边际收益递增等特性。认为人的质量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大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特别指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教育还可以促进社会分配的平等趋势。对教育与社会及个人的经济关系,提出了教育――生产率――工资正相关的经典链条。并把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教育成本收益分析等问题作了计量分析[3]。

2.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

(1)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成是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把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信号。个人在教育中获得的是信号而不是能力。由教育的信号作用来解释教育和收入的正相关。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是二元或多元的劳动力市场,如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教育程度与收入相关关系,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表现。

(3)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首先不在于提高能力,而在于它的社会化的作用――训练社会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4]。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1.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一方面是教育的经济、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如何为教育提供资源。2.学校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好资源,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最终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5]。

因此,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视角所及,应该包括这样几者的关系:社会系统、教育系统、政府及制度系统、市场系统等。审视社会系统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将属于教育经济学视角范围的基本问题再细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经济价值。(2)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3)市场、政府、第三组织对教育的调控问题。(4)教育投入及成本问题。(5)教育领域内资源配置、有效运行问题。(6)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效能发挥问题。

(三)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1.从人力资本理论内容上说,人力资本理论只给出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宏观粗略的指导思想。教育――劳动力质量――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工资正相关的线条过于简单化。教育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配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是跨多个系统复杂的相互协调的过程,受制于很多主客观约束因素。教育对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增长作用到底能不能达到正相关,都需要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进行考察衡量。

2.从人力资本特性的分析,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关于“自然人”的人力资本研究,没有全面地概括出作为“社会人”的人力资本内涵。事实上,人力资本除了指“以自然属性的人”为基础的,表现为健康、技能等形式的资本存量外,还应该包括以社会属性的人为基础的,依赖于特定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的“社会资本”存量部分。

3.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强调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价值。教育经济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人的工具性价值,更重要的是关注教育的人文价值。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资源节约、效率最优的情况下,实现个人全面最优发展的培养目标。

4.人力资本理论片面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缺少从系统论的角度,全面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全局观念。

总之,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上说,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利用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教育系统、经济系统、政府制度系统等多个相关领域协调关系,涉及资源配置、教育教学、经营决策、制度激励等多方面问题,发展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人力资本理论本身是比较粗略且有缺陷的、尚未形成一个逻辑一贯的、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显然不能涵盖和支撑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因此,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存在局限。

五、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构想

(一)从逻辑起点上,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促进因素和逻辑起点,因此应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对人力资本的内涵需要进行修正和补充,将人力资本的内涵扩展为“全人资本”,增加其表现在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情感价值等“文化资本”特质,以及作为社会人的、依赖于特定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的“社会资本”特质。

(二)从学科逻辑体系的理论根源上,将教育经济学定位为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1.现代系统理论。现代系统理论是由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所组成的系统分析理论。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社会中的经济系统、教育系统、政府制度系统等,教育与其他各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只有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整体协调各系统的关系,实现教育的最佳社会经济功能。

2.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及计量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运行问题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应将经济学基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经济学、增长和发展经济学等,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深厚的理论根源。

3.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而制度是教育经济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把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继而作为一种方法来操作,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

4.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力图解释公共部门中政府及市场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在教育经济研究的领域中,教育的融合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政府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的理论根源。

5.教育及心理学。教育学体现了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是研究人际关系,调动人积极性的依据。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才可实现人力资本升值。产业组织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效能。因此,将教育及心理学作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教育与经济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的结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美]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第8篇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次优理论分析

本研究的目标定位为:以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背景,研究针对非计量经济学理论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及其规律,最终在教学内容比重和方法上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的思路遵循经济理论中的“次优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方法论上进行整理,重点在于区分计量经济学逻辑框架中的原理部分和应用部分,并主要以例证的方式论证理论应用和理论原理的发展采取专业化与分工形式更具有效率;第二部分将采用实证方法分析非计量经济理论专业研究人员应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分析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知识,调查具备计量分析能力学生和研究人员相关知识获得的方式;第三部分在前面两部分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基于“次优”思路,对现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思路。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当“最优”的某些条件不具备时,其他条件同样必须按照“次优”标准取值,而不能继续采取“最优”结果所要求的标准,否则效率会更差。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次优原理

当学生不可能在一定的学时内完全掌握基本原理并熟练应用时,应该以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对以数学推导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原理做语言介绍。换个角度讲就是将计量分析能力获取的真正方式(即模仿实际案例)引入到教学中,使其更有效率。

二、实证分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关于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常会有理论和应用之争。任何一门学科,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在充分理解原理的来龙去脉基础上熟练运用并进行发展。但是,理论的证明和发展往往需要坚实的理论根基,研究者个体需要很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在现代科学高度分工化的背景下,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有着明确的分工。计量经济学更是如此,对于本科经济学专业学生来讲,其学科基础结构以及学时有限,不可能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因此,应该以熟练的应用为首要目标。尽管从逻辑结构来看,现代科学理论都是在基本原理正确的情况下才可以正常使用,即原理是应用的基础,但从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来看,熟练的认知和运用对于学习和掌握一套理论工具的原理更有帮助,反过来却更为困难一些。因此,在本科阶段,经济学专业学生应该在操作层次上掌握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在思想层次上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及优劣排序

就逻辑结构而言,计量经济学课程可以分为基本方法、软件应用、经济学原理、数理统计原理等基本部分。为了达到按照次优原理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对上述学习和教学当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排序。计量经济分析对计算工具的依赖性很强,在某种程度上,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都依赖于计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计算机的产生与升级,使得计量经济分析基本上采取各种专业软件完成,比如AMOS,AUTOBOX,DATADESK,SPSS,EVIEWS,MATLAB,GAUSS,STATVIEW等。因此,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学习必须依赖其中一种软件进行。国内大部分教科书都以EVIEWS作为演示逻辑过程的软件,其界面操作是教学过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但是,利用软件操作的计量经济分析过程的基本框架是建立在计量经济分析基本方法之上的。无论是经典还是现代计量经济学,基本的计算步骤都包括回归方法、统计检验、计量检验及修正四部分。因此,基本方法的教学应该是首要的内容,依据它进行软件的应用,一方面练习基本步骤,另一方面掌握分析的基本技能。计量经济学不是统计学,因此上述两方面的纯技术内容需要在经济学原理的规定下实施。任何参数都要符合经济学原理和常识。与此同时,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可以通过其他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参数的经济学意义可以通过很短时间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因此,经济原理需要放在前面两项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在更高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进行学习。数理统计原理是整个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技术基础”,进行复杂计量经济分析以及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在本科阶段,没有必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数理统计知识训练。计量经济学现行教学方式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上述内容没有做出恰当的选择和排序,而是按照尽量满足“最优条件”的方式,对于数理统计原理过于强调,往往放在教学最重要的位置。结果在每一个阶段学生都不能掌握基本的内容,往往是重复学习基本方法、软件应用等,效果很差。因此,对于上述内容必须按照“次优原理”做出排序,并在不同阶段选择教学重点。基本的排序应该是,首先是基本方法,务必使学生能熟记(例如各种条件、参数范围等),其次是软件的应用,接下来依次是经济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原理。本科阶段一定要解决基本方法和软件的使用问题,避免重复学习。

(三)教学方法和其他经管类课程类似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分为理论讲授、实验和课程论文三个部分。理论讲授应该着重解决分析方法的问题,以介绍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分析的数理统计原理;实验对应软件的应用,通过大量的软件操作和结果分析,使学生对于实际的分析步骤能够熟练进行;课程论文则对应经济学原理部分,通过对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训练学生针对具体经济现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具有对计量结果进行经济学解释的能力。课程阶段的时间有限,应该以学生掌握工具使用为目标,至于其经济学内涵以及分析技巧,应该放在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之中安排。因此,课程阶段内的教学方法应该以前两者为主,课程论文方式可以放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实施。

(四)教学手段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使得多媒体和案例教学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当中,应该更有针对性地使内容与教学手段对应。计量经济学中存在不少数学推导,例题演示,讲解时需要大量的数据及其处理的演示。如果采取原始的黑板书写,则必然浪费课堂时间,因而多媒体教学应该在计量经济学中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由于省略了实际的操作过程,尽管有利于教师提高逻辑推进速度,但也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教学内容,减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因此,多媒体教学更适宜介绍性的内容,比如上述数理统计原理等。案例教学被很多学者作为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分析手段的掌握,而不是分析技巧的培养。因此,案例教学的中心应该放在分析过程,而不是建模和经济分析阶段———尽管这两者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效果突出。

三、结论

第9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为中国经济学界所接受和倡导,西方经济学成为各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将西方经济理论融会贯通,如何在教学的实践中变外来为我用,既保留西方经济学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和课程相互衔接,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探索与西方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系统庞大、逻辑性强

目前我国高校所讲授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价格理论为中心,通过个量分析,来探讨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才能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以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为基本出发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经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形成逻辑性越来越缜密的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从学科类型看,既有理论经济学,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应用经济学,如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既有传统经济学派,如剑桥学派、旧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又有现代经济学派,如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学派、新凯恩斯学派、非均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从影响力的角度,既有主流经济学,如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又有非主流经济学,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等。虽然不同理论流派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各理论流派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甚至有时还不能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分歧与相互借鉴中发展。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在政治学、伦理学、数学、法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这些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尤其是与行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融,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这些也都纳入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

2.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

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有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本身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和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抽象性使得数学在应用到经济学中时,能够利用数学中简单的数字或字母来表示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这就使得复杂的经济现象可以被抽象化成简洁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研究。严密性使得数学在应用到经济学中时,能够使经济学借助数学这一工具,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是因为如此,数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抽象

西方经济学内容的覆盖面之广,涉及知识点之多,比其他课程都更胜一筹,如果认为微观部分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更好理解的话,那么,宏观部分就较抽象较难理解了。虽然经济学的一些名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现,在报刊杂志和电视上也频繁出现,但作为大学生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却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现在的大学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经济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因此学生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

2.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经济理论尚未成熟,争议较多

不论微观还是宏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我国的现实情况都是密切相关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尚缺乏系统严密的经济理论科学体系,我国还没有像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这种影响深远的大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教学角度看,既要“拿来主义”,又要“实用主义”,教师学生要想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

学生中大多数人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对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案例、经济学的渊源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种情况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4.教学手段落后,信息面窄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图形、表格和数据,而且还需要补充案例,才能让学生切实领会书中的原理。但由于条件所限,很多老师还在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画图、抄表格和写公式上,没有时间来讲案例和补充书本以外的信息,造成课堂信息量少,枯燥、乏味,理论联系实际差,教学效率低的局面。

三、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加强经济学方法论在教学中的讲授力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与讲解,如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性质是单纯的解释、描述,还是涉及价值伦理的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内容的溯因、归纳与演绎方法;影响到人之行为的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考虑到时间因素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还有涉及经济存在状态的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以及判断经济“量”和“质”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论中的问题在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点时都应该尽可能地详细介绍,以便于学生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很强,如果实行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灌输,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实际意义、没有用处,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当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此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经济学就在身边。而且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选国内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小案例,这样学生才能够较好理解和领会。因为西方经济在西方国家发展比较成热,教材主要是翻译国外书籍,所以即便书中有一些案例,也多是以国外的为主,描述的内容离中国国情较远,使学生难以理解和体会。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选择国内案例,并且由于课时的有限,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理解和领会经济学原理,在穿插案例时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告诉学生,当他们选择了上大学时就放弃了就业,因而大学期间就失去了四年就业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最大收入就是他们就学的机会成本。而使用这样的案例就要求老师自己在生活中要多思考、多积累,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

除了多补充案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使用提问式教学,在讲述经济原理之前,先提出与之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余时间,应指导学生多做习题,因为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必须多做习题,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和数学分析法之间的关系

模型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既有丰富的经济学原理、概念,还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及图表曲线。如何处理好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专业及学时安排等情况区别对待。一般对于本科层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来讲,应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上。但是,在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的同时,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甚至免去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数学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涉及的数学并不复杂,而该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这时学生己经学习和掌握了高等数学中有关微积分方面的初步知识,有了相应的数学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是经济学不可替代的分析工具,用数学来表达和论证经济理论具有简洁、清晰、逻辑严密等优点。许多经济理论是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具体的假设及数学推导过程,才能更容易更准确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本身,通过此过程还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分析不可或缺。

4.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技术进行授课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它的优点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开阔知识面。并能挖掘出课本文字达不到的直观、动态效果,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将学生带入模拟场景,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它会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技术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其中,数学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采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计算机图形显示、动画模拟及文字说明等,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可以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研究 方法论 思考

一、关于金融研究方法论的概念理解

(一)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

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定义有两个:定义一,科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定义二,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方法的科学或方法的有序安排,使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方法论提供了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方法提供了如何进行一项具体、个别研究的技术和路径。这是方法和方法论的区别。

(二)关于金融学研究方法论

首先,在逻辑上认为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经济学具有科学性,从而可以推出得到金融学也具有科学性。其次,经济学的核心是理性经纪人的假设,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金融学的方法论是用近似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活跃的市场中价格是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得到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消费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均衡点,供给曲线上每一点也是供给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均衡点,二者相交得到市场均衡点和均衡价格。价格变动是由供求双方变动一起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分析供求双方行为的变动,这点上又回到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供求双方是各自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化,所以关键是分析供求双方约束条件和效用函数。

二、宏观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二之战后的20年,西方主流经济发展理论与金融理论基本上是互相分离的。金融学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解答的逻辑思考过程,其思维过程仍然是:“归纳现实,从特殊到一般提出问题;再演绎一般结论,从一般到特殊来验证理论的过程”。纵观金融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运用了如下三个方法。

(一)科学抽象法

科学抽象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逐次形成概念、范畴、规律及一般原理的认识过程,是从经验到理论,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必由之路。

科学抽象的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认知主体运用其分析能力先将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和方面,然后从中排除其非本质的、次要的和偶然的成分,抽取出某一部分和方面或不同部分和方面的本质规定。在第二阶段,认知主体运用其综合能力按照不同部分和方面的本质规定的内在联系,将它们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达到思维中的具体。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马科维茨首先抽象出单个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为某收益率出现的概率,风险可以用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即方差)表示,这就是从感性上的具体上升到抽象。针对用马科维茨模型选择资产组合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计算这一缺陷,威廉・夏普在1963年提出了单指数模型。在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在无效性的投资组合与其他个别证券的风险与收益条件下,资本市场线很难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衡量。为此,证券市场线的模型描述了在市场均衡状态下,风险证券或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它与市场组合收益的协方差(风险)的线性函数。无论单个证券还是证券组合,均可将其贝塔系数作为风险的合理测定,其期望收益与有贝塔系数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个关系以E(rp)为纵坐标,βp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代表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被称为证券市场线。

(二)实证法

实证主义坚持只有通过包括测量在内的观察获得的“真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现代市政主义的观点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这被称之为逻辑实证主义,并在20世纪初成为居实证主义哲学。

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能够直接观察或测量的事物才应该引起科学的注意,而不能观察或测量的事物对于实证主义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尽管经济学家不赞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对其他哲学的排斥,但它们对经济学思想和经济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实证主义影响经济学的一个方式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地强调测量和数量表示,经验分析和估计至少从使其成为更为实证主义的推动下获得部分激励。实证主义影响经济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为实证性知识的价值知识上,而规则性知识则极为不同。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影响经济学思想的第三种方式是在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实践中强调客观性的重要性。即实证主义哲学在强调提供以支持一个描述性结论的重要性时,认为个人的判断和感觉是模糊不清的。

(三)数学分析法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表明,数学已经成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研究工具。在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变动规律作定量的分析。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需要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提出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及度量方式,确定表现研究对象的经济变量(如用GDP的变动度量经济的增长);分析对研究对象变动有影响的主要因素,选择若干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所研究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性质,决定相互联系的数学关系式;运用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确定所研究的经济对象与各种影响因素间具体的数量规律;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检验所得数量结论的可靠性;运用数量研究的结果做经济分析和预测。对社会经济问题数量规律的研究具有普遍性,计量经济学是专门研究这类问题的经济学科。

三、总结

现代金融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基本上是一致的,金融学在大量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后,其研究方法的范式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实际上,经济学的发展进步正在为金融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分析工具。因此,我们就需要运用更加精密复杂的数学分析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帮助我们在更高的程度上将直觉变为理论。我们承认科学的思想很重要,但思想的科学性性必须要靠正确的方法来进行证明。可以这样说,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并且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效益[D].1991(1).

[2]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D].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假设;检验;预测;描述;人文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9―0005―06

弗里德曼(Friedman,1953)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的影响可谓长久不衰,几乎引导了战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潮流。在实践领域,弗里德曼的“F论点”说服了大多数经济学家。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对于“F论点”的坚持和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另一派经济学家对于“F扭曲”的批判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经济学方法论讨论的主干。关于弗里德曼方法论的研究文献虽然已经浩如烟海,但是既有的研究几乎存在一个共通的缺陷,就是就科学问题而论科学问题,而没有意识到经济学还存在人文这样一个重要维度。我们认为,单纯从科学角度看待这场争论的话,由于经济学不具备可控条件下的可实验性,是不存在解决出路的。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回归亚当・斯密的古典传统,重视人文的维度。

一、解读方法论之争的哲学基础

实际上,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都是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支持者。虽然“证伪主义”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波普尔却认为:“同分界问题做对比,指出意义问题是个假问题。但是,维也纳学派的成员却把我的贡献归纳为提出了这样一种建议:用可证伪性的意义标准取代可证实性的意义标准――这实际上使我的观点变得毫无意义。”但是,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凡是能够被经验确证或否证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进而认为波普尔只不过是强调了否证的重要性。所以,许多人似乎一直把波普尔当作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或者充其量也不过把他当作一个用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的持不同意见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甚至逻辑实证主义者也宁愿把他看作是一个盟友,而不是一个批判者。所以,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的方法论之争虽然有着深厚的科学哲学基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波普尔“证伪原则”以及“实证原则”的不同理解。结合经济思想史和科学哲学的新发展重新梳理这场方法论之争,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于经济学性质的认识。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的核心是所谓“F论点”:(1)科学的目的是发现预测良好的假说;(2)假设不是检验理论的所在,其现实性与理论的有效性无关。弗里德曼对预测的阐述类似于波普尔。他将经济学中的假说和其预测的可证伪的重要性放在了判断经济学的科学性质的核心标准的位置。有人统计,20世纪70和80年代出版的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著作,几乎都直接或间接与证伪主义有联系,因此,布劳格(1992)把20世纪经济学方法论的特征概括为“证伪主义的故事”。在弗里德曼看来。作为实证科学的经济学到底与一般性理论有所不同。实证科学是研究“是什么”的系统知识,其终极目标是发展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提供有效的解释,并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提供既有效又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作为一种实质性假说体系,理论不仅要具有“内在一致性”,还要保持‘外在一致性”。那么,为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证伪原则只适用于假说,而不应该涉及假设呢?弗里德曼没有引用任何科学哲学家的论点,而是通过三个典型例证证明了其观点,一个模型的目的不是接近现实。归根到底,我们已经拥有一个完全现实的模型――这个世界本身。但这一“模型”的问题是它太复杂,复杂得难以理解。一个模型的目的在于为理解这个世界的特征提供见解。如果一个简化性假设使得一个模型对所探讨的问题给出了不正确的预测,那么缺乏现实性才是一个缺点。然而,如果这种简化并未使得该模型对所探讨的问题给出不正确的预测,缺乏摹写意义上的现实性就是一个优点,通过更为清楚地隔离所关注的效应,这种简化使得问题更易于理解。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地球,那么这个星球本身就是个最具描述主义意义上完美性的模型;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大多是通过地球仪这样一个具有简化性的模拟来完成的。这种方法典型地存在故意的扭曲,而我们却不以为意。经济学中的假设起到的正是地球仪的作用,其同样不必是现实的完全摹写。正如Solow(1997)指出:好的经济模型通过“关注一两个因果或条件因素而排除了所有其他因素,并且希望理解实体的逸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这场论战的另一方,萨缪尔森和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等人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前提假设不需要证伪的观点,认为弗里德曼的方法论存在原则性错误。弗里德曼的“F论点”被萨缪尔森戏谑地称为“F扭曲”,用以指称“假设和推论的不对称性”。萨缪尔森(1964)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就是理论的表述应当是毫不含糊的,以使他们有可能被“证伪”。关于假设和假说形成的一般原理,他认为一般应该有操作意义,这种操作意义是经验性的,经验性的东西应该具有可证伪性。萨缪尔森的操作主义(operativism)后来发展为描述主义(descriptivism),强调加强经济学的科学描述力。他认为,经济学家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可运用的有意义的定理”。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完全解释的愿望是科学所不能及的,因此经济学家只应力求扩大经济学的客观(科学)解释性的描述力。萨缪尔森的操作主义原理实际上是以维也纳圈子里的语言表述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可见,由于对证伪原则的不同理解,预测主义和描述主义在检验的范围和完善理论的方式上产生了本质性的差别。一是前者只关注对于假说和其预测的检验;而后者既要求检验假说,也重视简要假设,并且相对来说更关注于检验假设。二是在完善理论的过程中,预测主义者的方法是探寻假说成立的局限,并针对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约束条件;而描述主义者则在试图实现假设与现实经验的完全一致。

二、从科学哲学文化转向视角对方法论之争的再解读

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都属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者,他们之间的方法论之争体现了对于证伪方法的不同理解和运用。回顾这场方法论之争,对当前经济学研究有价值的问题是:这场争论的语境本身是否就有需要批判和超越之处?对经济学哲学基础的反思可以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什么变化?

无论是预测主义还是描述主义,其坚持的都是证伪主义或实证主义的立场。实证主义的奠基人孔德(2001)认为,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内,只有此范围内的才是科学,超出经验之外的只能归为“形而上学”,是非科学。所以,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这场方法论之争散发的是现性主义的科学至上的气息,即这场争论是在科学主义语境内发生的,争论双方操持的都是科学主义的语言。无论是预测主义还是描述主义都认为,只有“科学命题”――可以进行逻辑实证检验的命题――才具有学术研究的合

法性,该类命题构成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当前的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坚持唯科学主义,试图用资源配置效率标准判断一切经济行为,但是,这种企图在哲学上正在受到后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批判。但是,科学主义的标准无法在经济学中贯彻始终而不自相矛盾。我们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为工具来解读主流经济学的科学主义标准。拉卡托斯认为研究纲领含有两部分不同性质的假设:由不变的、专门的形而上学假设组成的“硬核”(hard core);辅助假设的“保护带”(protective held),它承受检验的压力,进行调整和再调整,或者完全替换,来保护硬核。根据拉卡托斯的标准,经济学界中预测主义者和描述主义者分享的是共同的理论“硬核”。

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虽然在假设是否需要与经验事实相符的问题上观点截然相反,然而二者却共享新古典经济学的公理性假设――从个人“效用函数”出发的推理起点和作为最优化标准的“帕累托最优”原则。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给定完备性和传递性的理性定理,在附以连续性和凸性等公理,那么就能够得到一个定义良好的偏好序,这个偏好序表达了人们进行选择的依据;接着,通过设置一个连续的效用函数来度量这个偏好序,那么经济学家就可以把效用函数作为目标,给定约束条件,从而整个选择就变成了求解最优化的过程。从而,通过几个公理化假设,新古典经济学把人的行为视为发生在牛顿力学环境之中,从而演绎的过程可以数学化,在形式上更接近于自然科学。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求最优解的过程典型地含有无法测量的概念或词项在内的陈述。这种状况――在经济学中最核心的选择问题上充斥着大量形而上学的假设――按照科学主义的标准原本是不可接受的,可预测主义者和描述主义者却都学会了对此视而不见。同时,大量的表面上有差异的经济理论实际上来源于在保护带内对非公理性假设的放松,如信息条件、交易成本、策略互动等等,一切放松的参照系是新古典经济学赖以产生的完全竞争市场。这种研究方法的问题,在于由于作为演绎出发点的硬核内公理性假设的一致,对选择的最优化处理要求结果和偏好的内在一致性。所求得的最优解――即实际选择结果必然在一开始就是决策者最偏好的。结果序实际上就是偏好序的体现。

于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作为演绎前提的公理性假设与经济学的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相冲突;而要挑战公理性假设,就必须考虑历史和认知的因素,从而违背了经济学家希望经济学能够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愿望。改善经济学研究的出路在于改造经济学的哲学观。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当前坚持的仍然是20世纪30年代特别狭义的“实证主义哲学”鼎盛时期的哲学观点,当时对于科学的命题的理解是:这样的命题必须能够被证伪。于是,今日大多数的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争论还在围绕着对于波普尔“证伪原则”的不同理解上打转。

科学哲学的讨论从“实证原则”到“证伪主义”,再到“约定主义”、“语言学转向”、“历史主义”、“科学元政府主义”等等,体现了科学哲学文化转向的潮流,倾向于反科学实在论。后现代的科学哲学强调科学研究中方法论的多元化,认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实证主义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当哲学家们忙于讨论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所遵循的规则,还有基于历史和文化而形成的语言的惯例如何让表述更能得到清楚的理解时,经济学家们却在狭隘实证主义造成的无法理解的泥沼中继续挣扎了数十年的时间。当前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坚持的单维度的科学实证主义标准明显是一种过时的科学观。长此以往。只能使得经济学陷入科学主义的困境而无法自拔。其后果正如布坎南(1988)所说:“假如我们围绕所谓的‘具有自然科学性’的经济学……打转……我们就会促进人类进入衰败过程”。

三、经济学回归人文传统的方法论路径

科学哲学新近发展中提出的“什么都行”的多元方法论和对于命题的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强调使得我们在经济研究中必须改造极端科学标准的研究方法,重归古典经济学的人文传统。事实上,古典经济学有着强烈的人文传统。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那里,对于人的心理和道德法则的分析是其理论的出发点。斯密(1988,的《国富论》的任务是寻找实现国家富足的一般经济规律,而《道德情操论》的任务就是为这种规律提供人性原理。斯密(1997)在《道德情操论》中把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称为“自爱”,这就是国富论开头所说的“自利”。在对利己主义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论》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而在《国富论》中则寄希望于竞争机制。斯密竭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本性的个人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而为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地活动,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促进社会的利益。可见,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阐述的人性法则为基础的。对于这种从人性出发的研究方法,斯密的好友、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学术研究必须“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即人性本身”。

从对科学哲学文化转向的阐述和对经济思想史的回顾可以看出,包括预测主义者和描述主义者在内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各学派在其方法论最高原则上都始终坚持过时的极端实证主义,导致了经济学在哲学层面的贫困化和在意义维度上的缺失。因此,所谓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之间在预测标准和描述标准上的争论,以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观点看来,完全就是一个伪问题,是科学主义导致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深陷泥沼而不自知的体现。

一个摆脱当前经济学研究中“意义”贫困化的可能路径是回顾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追求财富的行为相关的“有意义的命题”。在“有意义命题”中存在文化、心智与事实之间的三重纠结,我们无法回避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对于人性法则的影响。按照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观点,不同民族和国家独特的历史塑造了不同的文化,而文化中的外显习俗和内在价值观则通过“心智模型”(联结“事实―认知―行动”的决策系统)影响对事实的含义的判断,就是说,相同的事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含义。可以说,由于对基本事实的判断存在系统性的差异,任何极端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在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都是不能实现的,不论是在预测还是在描述的意义上。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所说;每个被研究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这些社会――经济结构组成不同的社会――经济机器,而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机器又产生不同的因果关系。因此,应该相应地构建不同的因果模型并对这些关系中出现的数量使用不同的概率测算方法。

科学命题,有意义命题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有意义的命题是一个最大的命题集合,包括了所有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命题,而科学标准则认为只有可以进行逻辑实证检验的命题才具有学术研究的合法性。因此,科学命题是一个比有意义命题小得多的命题集合,众多伦理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无法实证而被取消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必然是和

理性人的追求财富的行为相关的命题,它们中的一部分因为可以实证而属于科学命题――并因此属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另一部分因为无法实证而属于这个集合之外。古典经济学关注人文维度,其研究范围是所有与追求财富的行为相关的命题,而不是其是否可以实证。这种对研究范围的广泛的界定的理由正如森所说,由于伦理考虑影响了人类经济行为中对于目标的元排序,因此,将更多的人文思考引入经济学对于增强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并能祛除主流经济学在哲学上的贫困。

当前,顺应科学哲学文化转向潮流并试图恢复古典经济学人文关怀传统的未来经济学研究路径已经初现端倪。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牵头,以阿玛蒂亚・森的工作为理论基础,由巴基斯坦籍经济学家Mahbub ul.Haq领导和组织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中,人类发展被定义为不断扩大人类选择的过程。不同于传统发展理论将经济增长当作目的的理路,人类发展路径把经济增长视为促进人类发展的手段。作为HDI的理论基础的人类发展分析路径,其内容是不断修正和扩充的,甚至“人类发展”概念本身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UNDP(2001)指出,扩大选择的基础是提高人们的能力,扩大人们可以做和可以实现的事情的范围。人类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健康长寿、受教育权、体面的生活,并且能够参与社区生活。这个升级版的定义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了参与社区生活,即政治自由和集体行动的重要性,这样就把原有的三个维度的基本能力观点扩展到了四个维度。

追随森和UNDP的工作,未来人文经济学的发展在定量领域可以通过不断扩展和深化人类发展路径的研究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伦理学、文化史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论路径,加深对人类发展的认识,并通过将治理环境等因素嵌入人类发展指数而增加经济学的涵盖性和人文性。对定量方法的重视表明人文经济学并没有完全否定实证科学原则,而是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使之从价值层面回归到工具层面,可以为人文经济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服务。而在未来人文经济学发展的定性领域,我们可以追随诺斯等的思路,按照各国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强调对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物质条件之间关系的理解,将人的选择行为植入更加有文化背景和人性因素的理论框架之中。这样可以使得个人不再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简单的输入――输出间的效用转换器,而是可以成为更加有主动性的“有灵魂”的人。唯有这样,才能解释集体行动、非亲属利他行为、心智变迁等一系列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按照这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框架,我们不仅是回归,而是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文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