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2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上市公司信息化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服装上市公司;IT内部控制;披露;监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04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009- 03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信息化作为纺织服装企业提高对各种变化的反应速度、提升管理水平的支持手段,是提高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信息技术是服装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服装企业在信息化的各阶段都存在着风险,这些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及其他危害,往往是非信息化环境下的多倍。为此,近年来,各方面的监管层也出台了不少关于IT内部控制的规范,而服装企业的产品管理与业务流程较其他行业的企业更为复杂,加强与IT应用系统相关的内控显得更为重要。
1 国内上市公司IT相关内部控制主要监管规范
1.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后来因各种原因延迟执行。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与IT相关的内部控制规定主要包括:基本规范第11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创造条件,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逐步实现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等的信息集成和共享,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基本规范第52条规定,信息系统控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具体规范第17项“计算机信息系统”,一共规定了6章43条,从总则、岗位分工与授权审批、信息系统开发、变更与维护控制、信息系统访问安全、硬件管理、会计电算化及其控制6个方面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1.2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6年6月上交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与IT相关的内部控制规定主要包括第10条规定公司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还应制定信息管理的内控制度。信息管理的内控制度至少应涵盖下列内容:信息处理部门与使用部门权责的划分;信息处理部门的功能及职责划分;系统开发及程序修改的控制;程序及资料的存取、数据处理的控制;档案、设备、信息的安全控制;在本所网站或公司网站上进行公开信息披露活动的控制。
1.3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6年9月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与IT相关的内部控制规定主要包括第8条规定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应涵盖公司所有营运环节,包括信息系统管理等;第9条规定上市公司应依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经营特点,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专门管理制度。
2 服装上市公司IT相关内部控制披露情况及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 资金活动 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
010年,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等18项内控指引。但是,由于实践时间短、反馈信息不足,这项内部控制规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等,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和资金活动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情况。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搜集上市公司的案例和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将资金活动定义为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
(一)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研究
孟焰、王志成(2003)讨论了多会计主体企业资金内部控制,主要是企业对其分支机构的资金内部控制问题,重点研究了多会计主体企业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张雪峰(2010)认为我国企业在现金流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合理的内控体系;内控制度环境还不完善;没有建立相应风险预警系统;对现金流的控制活动不健全等。
财政部会计司的《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基于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内控审计报告的分析》中,包括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情况和具体内控缺陷披露情况。多数公司对重大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个方面。定量标准一般是以某一财务报表指标作为计算基础,以该指标的一定比例作为衡量重要与否的标准;定性标准则各公司差异较大。
(二)内部控制缺陷驱动因素的研究
Doyle 等(2007)对披露重大内控缺陷的公司特征进行了研究,将重大缺陷按其形成原因分为三类:人员缺陷、复杂性缺陷和一般缺陷。通过对样本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具有内控实质性缺陷的公司规模较小、获利能力较低、经营复杂、增长迅速,或是近期经历着兼并或重组。
齐堡垒等(2010)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和应计质量更低,即内部控制对于保证财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二、实证模型与数据
(一)实证模型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选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如下:
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截距项+βi×影响因素i+ε
(二)因变量的说明
本文的因变量是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当存在缺陷时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机制还不够完善,公司年报披露意愿不强,所以应当综合考虑其他的外部信息来分析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渠道来采集缺陷样本:一是通过国泰安数据库采集数据;二是通过新浪财经查找其“违规记录”和“诉讼仲裁情况”,寻找与企业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相关的信息,并将相关企业归入资金活动内控存在缺陷的样本。
(三)解释变量的说明(见表1)
(四)解释变量回归系数预测
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对表1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预测分析如下:
因为公司组织架构内控缺陷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质量,属于公司层面的缺陷,所以该缺陷越严重,可能导致各类资金活动出现内控缺陷的概率越大。而公司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素质和管理,故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越容易导致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出现严重缺陷。
高成长的公司可能由于业务或企业规模扩张过快,故易导致资金链出现断裂或投资决策失误等内控缺陷。企业在发生并购或是内部重组三年以内,其公司架构等方面并未完全成熟,所以更容易产生营运资金管理不善。企业发生亏损通常与其管理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有关,尤其是投资活动的缺陷。如果公司的子公司和分部数量较多,表明公司运营的复杂性较大,可能导致资金活动过程中缺少监管而产生重大缺陷。同样,公司营业收入越多的企业,可能营业规模越大,人员更多,业务更加复杂,相应对各类资金活动的监管程度可能越低。企业境外收入比重越高,表明其对外贸易额或海外子公司营业额占主营业务比重越大,因此更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故易导致公司资金的不稳定。
上市时间较长的公司因为受监管的时间较长,各方面的制度较完善,所以产生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小。CEO兼任董事长,虽然会使董事会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但由于可能更关注大股东的利益及其现金流权的控制,而加强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
而公司控股股东为个人公司,可能因为股东侵占公司资金等行为而更可能出现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绩效和资金管控对控股股东的影响越大,故其越重视公司的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因此预期其控股比例越高,出现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有交叉上市的企业,由于受到多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同时国外上市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出现资金被挪用或侵占等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较小。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后,企业的投资决策水平和资金控制水平会提高,故认为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出现筹资不当或投资失误等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较小。
因为“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故其在审计客户的选择中处于优势地位,为了降低其审计风险,他们会尽量规避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所以由“四大”所审计的企业,出现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地区变量,我们以东部地区为参照标准,由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较东部地区都有显著的差距,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市场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故出现投资失误或资金管控不严的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概率也较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组织架构缺陷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2:人力资源缺陷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3:公司近三年发生兼并或重组与资金活动内控制缺陷正相关。
H4:公司经营亏损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5:子公司数目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6:公司分部数目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7:公司规模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负相关。
H8:境外收入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9: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10: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负相关。
H11: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正相关。
H12:“四大”国际所审计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负相关。
H13:公司上市年龄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负相关。
H14:交叉上市的公司与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负相关。
H15:信息化管理与资金活动内控缺陷负相关。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分类分析
从表2对各年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分类统计可知:(1)资金活动内控缺陷中资金管控类的内控缺陷最为常见,即企业出现了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或遭受欺诈等情况。(2)筹资活动缺陷也比较普遍;资金营运活动内控缺陷和投资活动内控缺陷所占比重较少,但是也要提高警惕,设计科学的管理流程防范缺陷的发生。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自2008年到2011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企业收入增长率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企业经营性亏损平均每年都在10%以上,企业并购平均每年都在25%以上,企业内部重组平均每年都在25%以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各年都在36%左右,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也在19%左右持平,但是其绝对数量是在不断显著增加。
(三)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4回归结果可知:
1.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连续4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存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更可能出现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因为组织架构方面的缺陷很大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制度不完善,管理有漏洞,所以更容易出现资金活动内控缺陷。
2.企业经营亏损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连续4年均呈正相关,其中2009至2011年连续3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营亏损的企业更可能出现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
3.控股股东特征和资金活动内控缺陷连续4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8年和2011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控股股东为自然人的企业更容易出现资金活动内控缺陷。
4.企业信息化管理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在2008和2009年呈显著正相关,2010年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使用信息化管理的公司更可能出现资金缺陷,可能是因为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中的缺陷。
5.企业上市时间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在2009和2010年呈显著正相关,而2011年呈显著负相关,与美国等成熟市场一致。这说明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和成熟,上市时间越长的企业受到的监督更广泛,内部控制更加完善。
6.企业销售收入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在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规模小的企业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更可能出现资金活动内控缺陷。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综上,自2008年到2011年上市公司的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连续4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存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更可能出现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
企业上市时间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在2009和2010年呈显著正相关,而2011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和成熟,上市时间越长的企业受到的监督更广泛,内部控制更加完善。
企业CEO和董事长是否兼任、企业上市时间等变量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不稳定,可能与中国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有关,其具体原因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企业信息化管理与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在2008和2009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使用信息化管理的公司更可能出现资金缺陷。
(二)启示
首先,企业资金活动中的资金管控部分是出现缺陷概率最大的地方,应该完善相关制度,予以重点监督。其次,由于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很可能导致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缺陷,所以要提高企业在投资、筹资和资金管理等方面活动的效率,应该进一步规范中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公司治理结构,应高度关注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减少资金活动内控缺陷的发生。再次,企业经营亏损及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缺陷也影响到了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质量,故也应是市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重点之一。另外,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改进其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因此,在条件允许下,可鼓励更多的企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企业更健康的发展。J
参考文献:
1.Doyle J.,Ge W.and McVay S.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
2.Ge W.,McVay S.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ccounting Horizons,2005,19:(3).
3.孟焰,王志成.论企业会计主体间资金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3,(4).
4.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
关键词:新准则上市公司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正式执行,然后再推广到其他企业。综观新准则,很多理念和做法与中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把握其特点,明晰其影响,顺利渡过适应期是极为重要的。
一、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1.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原制度下,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不够合理和透明,造成了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不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新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新会计准则重新定义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内涵和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同时,在坚持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更有利于充分揭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正确衡量经营业绩,而且,信息披露的透明又会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达成。
(2)有利于国外筹资上市。新企业会计准则给企业的国外筹资活动带来了机会。过去,不少国内企业在海外融资时遇到很大障碍——其财务报表不被认可,因而要成功融资就必须根据国外会计准则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编制不同的报表,而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企业不用担心报表的“翻译”问题了,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最大好处,各企业应抓住时机,积极准备在国外上市,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使企业走向世界。
(3)有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原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自行开发新项目的支出全额计入当期费用,这样必然造成企业开发当期利润大幅减少,经营者迫于利润指标的压力,只能顾及眼前利益放弃企业的长远规划。新准则允许开发费用资本化,然后根据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在以后的使用年限内摊销,将大大降低创新投入对当期利润的冲击,减轻管理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促使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价值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2.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挑战
(1)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受投资者和CFO们的关注,但其目前在上市公司的应用并没有在启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前所想像的那样广泛和深入。从客观环境上看,是因为我国无论是证券市场、产品或要素市场还是人力资本市场都很难达到完善的程度,因此,我国企业如何确认公允价值确实是一个难题;而从主观上看,从早已习惯的、事事确定的成本模式走向充满市场风险、事事不确定的公允价值模式,除了一些绩差公司外,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并不十分愿意这么做。
(2)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明显加剧。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汇率、利率和交易价格变动比较敏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导致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因此,实施新准则后,由于经营业绩的波动,就造成风险的提高,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来减少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将成为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不得不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应对新准则的措施
1.加强现有会计人员培训,提高其执业水平
各单位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会计人员不仅要丰富和更新专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
2.积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由于新准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如对金融工具,要求披露详尽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数量信息等,要求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必须相应改变,获取市场数据的能力要更迅速。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企业预算、结算、监控与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3.调整财务分析思路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导致财务报表的变化,那么,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也会受到重大影响。由于报表的项目及其内涵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一些财务比率可能失去了作用或应重新解释,相关的数据需要结合附注才能计算,如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各项资产周转率、现金比率等。也应设计一些新的财务比率,如资产减值损益/营业利润(或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或净利润)、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或损失/净资产等。
总之,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尽快切实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发挥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引进人才并抓好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把握住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2]李卫卫:新准则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08;5:31~32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问题;对策
一、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概述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定义与编制原则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以下简称附注)是指附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之后、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以及对未能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有关信息的一种注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公司制度改革的推进,深层次披露附注信息变得愈发重要。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其编制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相关性;
(2)可靠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成本效益;
(7)重要性。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与内容
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通常有旁注、括弧、脚注、列报备抵与附加账户、附表等,其内容则参照我国企业准则规定。传统附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的一般情况、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分行业资料、重要事项的揭示。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采用企业适合的财务报告格式进行反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意义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作为企业的重要信息披露的一种形式,其意义主要有:
(1)能够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也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附注自身的重要地位。
(2)能够减轻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者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3)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其经营管理制度,以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及格式不够规范
虽然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附注应披露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大多数企业以此为依据编制财务报表附注,但是就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具体信息披露而言,却存在着内容层次不一、格式繁多的问题,不利于财务报表附注使用者进行一定的比较和分析,可能造成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上产生偏差。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包含的表外信息不全面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包含的表外信息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和说明,凡是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而又无法在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的,都属于表外信息范畴。企业在对财务信息真实全面反应的基础上,更应当重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但由于非财务信息缺乏一个合理的标准去衡量,定性说明存在很大自由空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在内容上主要对人力资源和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风险控制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率在不断提高,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加速经济全球化。这样导致附注中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披露质量要求提高,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揭示、或有事项、预测信息、关联方交易,甚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这将要求财务报告编织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从目前反应情况来看,附注编制人员主要对金融工具和或有事项的信息披露的专业能力不足,不能正确反应企业相关重要信息,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三、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和内容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出现内容层次不一、形式繁多等问题,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具体准则规范的缺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人员和其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重要性及相关程度的理解理解不同。因此,相关企业会计准则需进一步规范内容层次和披露形式,加强对准则的理解和应用。
(二)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表外信息披露
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及准则对附注中的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同时对表外信息披露可能给公司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及损失,使得其表外信息披露不完善。为此企业应采取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表外信息披露原则,加强对投资者有用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不仅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实物资产上,还需更加关注对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等表外信息的披露。
(三)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人员素质
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的经营业务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近些年来信息化浪潮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以及或有事项中法律纠纷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其对财务报表附注编制的专业性要求。提高编制人员的素质是一项长期工程,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使得企业对此不太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建议企业加强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有必要时聘请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改善,加强内外部的监督。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系统性研究,理解其定义、编制原则、内容与形式、意义等,充分显示了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地位。从目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编制情况来看,发现主要存在形式和内容不规范、表外信息披露不完善、编制人员专业能量流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准则应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企业应加强表外信息的披露,提高相关人员素质等,同时公司内外部都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合理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如实全面公允的反应,使得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论企业财务报告的性质及其信息基本特征[J]. 会计研究,2011,12:3-8.
一、IT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水平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撰写的《中国上市公司2012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偏低。该研究涵盖沪深证券交易所在2012年4月30日前A股上市公司中已披露2011年年报的2340家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39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65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92家。报告指出,在2340家样本中,内部控制整体水平较高的仅占样本总数的24.96%,为584家;内部控制整体水平中等的占44.40%,为1039家;内部控制整体水平偏低的占30.64%,为717家,总体来看,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整体水平尚处于中下游水平。《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指出“内部控制水平与上市时间显著负相关,即上市时间越短,内部控制水平越好”,该结论来源于对选取的样本公司中的1578家进行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YEAR表明公司到2008年的上市时间长度,分析结果如表1:
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证监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的内部控制审查的加强,促使大部分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新上市的公司其内部控制体系在不同程度上融进了IT技术和系统,体现了企业内部控制趋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而提升我国企业对于将IT技术嵌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认知,对提升我国企业整体内部控制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2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了《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67家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中,有49家公司存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系统控制方面的控制缺陷是披露的内部控制五大缺陷之一。IT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成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重点。
(二)我国企业IT内部控制应用现状 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企业将IT技术应用到内部控制等企业管理流程已经成为公认的趋势,但如何将IT技术与内部控制有效融合仍然是大多数管理层难以解决的问题。用友集团和工信部电子一所的《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为48.06,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整体信息化成熟度基本达到中等水平”。在IT技术高度与时展耦合的今天,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待完善空间。数字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中国企业现今普遍的冲劲有余、后劲不足的亚健康状态。该份报告还将企业信息化程度分为基础应用、关键应用、扩展整合及优化升级、战略应用四个阶段。报告还表明,我国企业约有34. 3%处在基础应用阶段,24.5%处在关键应用阶段,扩展整合及优化升级阶段占39.2%。但战略应用阶段的企业只有20%。一半以上企业仍处在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大多数中国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还未达成与企业战略融合发展的目标,这也表明目前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仍需关注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本次调研数据还显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诸多不足,如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不均衡的信息化发展,IT 治理结构缺陷的存在,对信息技术认知度偏低等,而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发展制约了IT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应用。
二、IT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执行的IT内部控制体系 实施IT内部控制不是盲目堆砌先进软硬件的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才是企业内部控制应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规范依然是基于权责分离和权力制约的理论,关于IT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基本停留在COSO报告层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可执行的IT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即使提出有关IT控制规范基本上也是在信息孤岛状态下提出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没有对IT控制的目标和相关控制活动做出明确规定。现行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企业不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尽管各业务流程节点的IT集成让企业感受到了集成化的优势,但各业务流程采用的信息系统还未得到足够的统一,信息共享程度未开发到应有的水平,缺乏体系化运作和管理方法,严重制约了IT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二)IT治理与企业IT内部控制难以有效融合 IT治理、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的有效融合能够固化企业管理机制,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防止人为要素变化导致内部控制方式的变化,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固化、优化、“e”化并长期执行下去,加速信息的传递与沟通,降低运营成本。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只是将IT部门作为IT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部门,为业务部门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制定管理制度,IT部门缺少规范化风险管理意识;且IT控制制度多存在于系统变更和安全管理等领域,缺乏从公司透明度角度出发且结合支持完整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制度,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相互独立,不对IT资源和业务流程脱节负责,IT内部控制孤立存在。利益相关者未能完全有效的参与到整个IT管理活动中去,使得IT资源难以真正融合为企业运行的内在组件,IT和业务两张皮致使企业IT资源失去其应有的效用。各标准体系间交叉或冲突导致IT标准体系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大打折扣,难以有效支撑业务流程高效运转,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三)IT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按照信息系统的要求设立了IT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企业误以为这些制度与IT内部控制体系是对等的。随着经济技术进步和企业运行模式的发展变化,一方面企业设立的IT控制制度日渐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重设计轻执行”的思想导致IT内部控制是否执行、执行是否有效等问题往往被忽略,甚至流于形式,IT内部控制同企业发展战略脱节,IT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一劳永逸。企业高层领导缺乏对于IT的充分重视,IT内部控制往往无法实现其预期的效果,渐渐流于形式。该情况可能导致内部控制执行者不执行规范,违反流程;实物处理与信息处理顺序颠倒;信息录入完整性及准确性的缺失;人为建立垃圾数据等。长此而往,企业会慢慢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下降的螺旋中,内部控制执行偏离设计目标,效率低下。在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理论往往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和步伐,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缺乏对于IT内部控制影响的关注度。企业现行的IT内部控制体系和相关软件公司开发建立的IT内部控制系统往往可操作性较差,相应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成为空中楼阁,制约了IT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发展。
三、IT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 我国企业IT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框架 基于我国企业IT内部控制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构建的IT内部控制体系整体结构图如图1:
如图1所示,企业IT内部控制体系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为内部控制指引层,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18项应用指引,这是所有企业遵循的共性原则和最低标准;第二层为内部控制管理咨询成果,企业依赖外部审计师、咨询师的力量,梳理现有内部控制流程,实施业务流程重组,以内部控制指引层为标准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IT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第三层为咨询成果的落地,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明确具体的IT内部控制实现方案,包括各类信息系统和人工系统实施方案;第四层为内部控制信息平台,通过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的有效整合;第五层为内部控制实施层,依托内部控制信息平台,确定具体的IT 内部控制实施活动和范围。
(二)我国企业IT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流程 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外购,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是IT内部控制的构建思路,IT内部控制流程搭建一般分为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两种方式。实施横向整合即为分业务流程逐个上线,一般制造型企业的四大业务流程主要为采购到付款、生产、销售到收款、财务核算四个流程,企业可按照重要程度或业务需求紧迫程度对各个业务流程实施分步骤、分模块上线。实施纵向整合相当于进行一次彻底的流程再造,通过完整的项目实施生命周期,完成全业务流程的同步整合,从而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全面信息化。我国企业IT内部控制体系整体框架的搭建流程如图2所示:
(1)公司层。企业在实施IT内部控制全面固化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针对IT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召开IT内部控制整改大会,对公司IT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IT治理架构以及相关结论。该阶段的成果即为内部控制管理咨询成果,具体包括如下四部分内容:
IT治理架构构建。企业需要整合管理思想、公司战略,综合考虑和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行业特色、企业市场地位、内部管理缺陷和应该提高的问题等。IT治理架构构建是将企业的战略重新审视和调整的过程。需要用战略分析模型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企业内部控制的提升需求,以此构建合理的IT治理架构,同时明确企业的决策机制以及IT基本实施策略。
信息与沟通。在公司层面,企业需要首先明确IT制度的方式,具体的IT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建立服务台与事件管理程序,及时传达企业内部层级之间和与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关注过程跟踪,进行IT 制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风险评估与应对。企业需要具备很强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合理有效且能迅速反应的风险评估流程及其应对机制;建立风险管理知识库,将所有可识别的风险及已提出的解决方案归入库中,以期为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依据;建立风险评估流程和IT风险矩阵,包括信息资产评估程序,流程风险评估程序。
持续性监控与检查。在公司层面,首先需建立自上而下的IT技术监控措施;其次从企业管理制度健全的角度考虑,内部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公司高层应制定定期的管理评审制度和专项检查措施。
(2)流程与应用层。流程和应用层在公司组织架构中处于执行层地位,本文对于IT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为自上而下式。流程和应用层作为公司IT内部控制框架搭建的一个中间衔接点,向上衔接公司层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按照公司层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向对流程进行IT化实现,向下提出对于资源层的控制要求。在IT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中,在流程和应用层需要实现的是咨询成果落地,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畅通等目标。本文从项目管理思想出发,将企业IT内部控制在流程和应用层的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法展开,具体如图3:
IT内部控制建设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贯彻公司层对于IT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整体指导思想和管理理念,将公司战略层制定和构建的IT内部控制框架细化为各业务流程和应用层面的具体目标。该阶段实质上就是知识管理和知识转移的过程,该阶段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公司层已搭建好脉络清晰、目标明确、且符合公司发展现状的IT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IT内部控制方案设计阶段。在企业进行IT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方案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最为重要的阶段,决定项目的最终效果,该阶段分为两个子阶段。一是调研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照COBIT框架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号——信息系统的要求,结合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因素,梳理企业现有业务流程,找出企业现有流程信息化和标准化的主要模块,了解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现状,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实施IT内部的关键点,确定信息系统规划、开发、维护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IT内部控制实施指南。根据公司的业务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需求阶段得出具体IT内部控制实现目标。二是方案设计阶段。结合调研的情况,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适用性原则、可用经费等多个因素,制定出企业IT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具体方案。明确企业实施IT内部控制过程中IT化的范围、时间和投入成本。在该阶段,企业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主研发内部控制系统,还是外购。若选择外购软件,还需按照企业业务需求明确对软件的标准化程度的要求、实施周期、成本、后续维护服务的提供以及系统可升级性等问题。
IT内部控制实现阶段。系统实现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在IT环境中得以实现,最终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业务系统原型,供关键用户、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以确保内部控制解决方案的可操作性并检验IT控制环境对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该阶段是不断调试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在进行测试环境的搭建和数据测试过程中,应对所涉及的流程进行全面测试,保证所有的方案设计在流程和应用层是可实施的。在IT内部控制实现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要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唯有把这种不确定性深深嵌入到IT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中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风险评估可使上市公司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意外事件的发生将如何限制业务目标的达成。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要辨别IT合规性的潜藏内在风险与残存风险,从风险判断标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危险度、风险预防措施、风险消除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对于不能实现的业务功能,应及时找出解决方案,若为购买的套装软件,对于标准功能无法实现的业务需求应及时客户化开发,以保证IT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IT内部控制系统上线阶段。通过系统实现阶段的测试和数据收集,确保IT内部控制系统能够良好运转之后,项目进入到上线阶段。在该阶段企业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动态数据的搜集和录入,在该阶段,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校验非常重要,若关键业务数据缺失或录入错误,会给企业IT内部控制的后续实施带来很大阻碍,严重的会导致上线失败。第二部分是人员培训,对于所有IT化牵涉到的业务流程岗位上的员工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操作培训,以保证在系统正式运行后能够良性运转,如果员工缺乏培训,不仅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业务流程顺利进行,甚至可能对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日常运营维护阶段。该阶段为企业构建IT内部控制体系的末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IT内部控制环境的正常运转。对于新上线的IT系统,第一个月的月结为系统上线成功与否的第一个标志,通过新系统运行结果与实际手工系统的核对,找出问题以及存在的风险,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运行维护阶段主要是资源管理的阶段,在企业的IT内部控制系统上线之后,其后续运行维护实际是将构建的IT内部控制框架与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多方资源相互整合的过程。
IT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支撑流程。构建健全的IT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如下基础支撑方法:项目管理(PM)、质量管理(QM)、技术管理(SM)以及项目管理工作平台(PWB)。以上四个管理方法贯穿于IT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全流程,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实时监控项目进度、进行项目执行质量检验以及技术支撑。以上四个方法在IT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作用相当于价值链中的职能部门,他们为主流任务的完成提供后台支撑,虽然不是流程中的一部分,但在整个IT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过程中不可缺失。
(3)资源层。公司层对IT内部控制框架搭建的贡献在于确立目标,流程和业务层的贡献在于将目标付诸实践,而资源层的控制体现在分析企业业务运作过程中所依赖的各类资源在IT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风险,建立风险控制措施。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大类:
人力资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在企业IT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应注重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分为经验型知识管理和技能型知识管理。经验型知识管理偏重于战略制定、风险预防层面,可通过构建知识库来保证企业的优秀管理理念和经验不因高层管理者的人动而流失。技能型知识管理偏重于IT系统的操作知识管理,企业应在新构建的IT管理系统上线前后按需求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以保证系统上线后业务流程能够顺利运转。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以鼓励员工积极适应新的管理环境并投入足够热情到工作中。
技术资源。企业需要有高素质的IT技术人才协同业务人员实施信息系统的开发到上线及日常维护的全流程。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技术资源提供系统后台技术支撑和维护。除此之外,企业应高度关注信息安全,构建信息防火墙,实时进行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技术安全策略,防止来自网络的攻击和非法入侵。
信息资源。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应关注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两部分。企业应建立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增加企业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营造利用信息资源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等。
物力资源。物力资源在IT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体现在企业的相关资金和物力环境,良好的资金和实物运营机制是企业构建IT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应该建立对物力资源的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效果的评价机制,发挥物力资源的激励和支撑作用,整合不同物力资源,实现企业管理的协同效应。
四、IT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点
(一)固化IT内部控制: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必须注重流程管理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以IT控制目标为中心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建立广泛、高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系统。从根本上重新考虑逐步或彻底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以达到在成本、质量、速度和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的目的,让企业能适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竞争为驱动、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具体包括观念筹建、组织重建、流程重建。企业通过重构组织文化、调整组织结构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制度保证,对原有的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合理的诊断和设计,选择适当的重组方式和重组环节,建立可靠合理的标杆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T技术进行持续的业务流程改进,实现IT 治理和企业业务流程的有效融合,合理固化IT内部控制。
(二)优化IT内部控制:实施IT审计 有效的IT内部控制体系是制度、管理、业务与技术相结合的体系,高层管理者需要高度关注并监控其顺利有效的实施。因而必须利用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自评估机制,确定企业IT控制有效性的各种等级,进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IT审计。
IT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价IT战略和公司总体战略的匹配程度;评价IT制度与流程手册的完整性;评价企业在信息系统技术基础设施与操作实务的管理和实施方面的有效性及效率;评价逻辑、物理环境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评价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计划的可靠性;评价应用系统的开发、获得、实施与维护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流程的合理性;评估业务系统、处理流程与企业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完善IT控制体系的设计与提高IT运行维护的质量,以确保其有效性;在IT内部控制审计完成后,应该立即形成正式的书面审计结论,并向管理层报告情况,以方便管理层及时调整和调配IT内部控制的资源和策略,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促使企业IT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三)“e”化IT内部控制:实施IT治理 如何通过IT内部控制体系与合规管理来防范和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违规风险,是企业高层领导和CIO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合规的IT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IT内部管控措施经常执行不到位,使得许多上市公司很容易陷入违规的财务操作风险危机之中。IT治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帮助企业构建相应的IT治理组织,规范企业IT治理流程和治理机制,使IT治理流程透明化。将IT治理融入到企业战略制定中,实行IT治理与业务的匹配融合。帮助管理层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深刻理解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风险,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促进管理创新,合理管控信息化过程的风险,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快企业IT内部控制的实施进程,“e”化企业IT 内部控制,提升企业核心IT能力水平。
(四)标准化IT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标准化 内部控制标准化建设是IT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企业IT内部控制的进程。XBRL作为一种标准化商业语言能够较好地实现财务系统与单位内部管理系统数据交换,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及时快速准确地分析判断运营状况以及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不断加以改进,有助于管理者大幅度提升现代化管理效能,从而在微观层面实现现代化管理。促使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相互融合,呈现螺旋上升状态。
我国需制定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通用分类标准,基于XBRL 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准则,以指导企业的XBRL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监管部门、中介机构、软件开发商、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共同作用完成做好XBRL实例文档的生成、报送和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在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并与全面信息化相结合的过程中,重点做好信息沟通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及相关信息的报告负责制度,使企业内部员工及时取得和交换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以此为基础生成标准化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2008
-05-22。
[2]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2年内部控制白皮书》,《上海证券报》2010-09-02。
[3]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上海证券报》2010-09-02。
本分析报告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第二部分为2008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第三部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第四部分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对策主张,第五部分为相关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为未来工作计划安排。
一、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
截至2009年4月30日,除ST本实B(200041)外,我国沪深两市共有1 624家A、B股上市公司如期公布了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出我国经济运行存在以下显著特征:一是上市公司2008年增收不增利;二是上市公司存货、固定资产和银行贷款等资产减值损失巨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三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上市公司业绩贡献显著;四是商业银行贷款增幅较大,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五是我国虚拟经济规模较小尚未成熟,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
(一)上市公司2008年增收不增利
上市公司2008年有关财务指标汇总如表1所示:
分析表明,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57%,2007年同比增幅24.07%,增幅下降了5.50个百分点。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7.34%,2007年同比增幅49.56%,增幅下降了66.90个百分点。2008年年末净资产同比增长8.03%,2007年同比增幅30.96%,增幅下降了22.93个百分点。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11.80%,比2007年(16.78%)下降了4.98个百分点,降幅达29.68%。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主要是营业总成本增幅超出了营业总收入增幅5.05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度高于2007年,呈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显著特征。
(二)上市公司存货、固定资产和银行贷款等资产减值损失巨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
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末资产总额为487 005.21亿元,其中,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为114 931.44亿元,27家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为372 073.7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总额为3 963.4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5.63%,同比增加了2 384.11亿元,增幅高达150.95%。其中,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末存货成本为18 309.23亿元,存货跌价准备累计金额为845.19亿元,2008年当年的存货跌价损失为690.00亿元,占存货跌价准备累计金额的81.64%;2008年末固定资产成本为39 727.29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为707.56亿元,2008年当年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369.38亿元,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的52.20%。其中,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的贷款减值损失为1 356.04亿元,占其利润总额的27.88%,同比增加了482.89亿元,增幅达55.30%,部分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贷款减值损失增幅超过了150%,个别超过了250%。14家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累计金额为4 744.54亿元,2008年当年贷款减值损失占贷款损失准备累计金额的28.58%。
以上分析表明,上市公司2008年度资产减值损失巨大,当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均达到了历史新高,表现出产品销售不畅、存货积压严重,生产设备技术落后,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上市公司业绩贡献显著
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11 124.88亿元,同比减少了3 122.49亿元,降幅为21.92%。实际负担的所得税费用为2 346.37亿元,同比减少了1 281.02亿元,降幅达35.32%,实际负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1.09%,比2007年的25.79%下降了4.7个百分点,企业的实际所得税负明显下降。2008年净利润降幅17.34%,低于利润总额降幅21.92%,达4.58个百分点。
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6 044.65亿元,实际负担的所得税费用为1 282.63亿元,实际负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1.22%,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净利润降幅较利润总额降幅减少了1.83个百分点。
27家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5 080.23亿元,实际负担的所得税费用为1 063.75亿元,实际负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94%;金融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较利润总额增幅增加了11.45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包括上市公司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下调为25%,新企业所得税法改革明显减轻了上市公司负担,较大幅度提升了上市公司业绩。
(四)商业银行贷款增幅较大,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
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 630.6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 818.1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 599.39亿元,2008年年末总体现金流量净额为12 518.07亿元,表明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资金为12 518.07亿元。
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实际从银行取得借款38 906.90亿元,同比增加10 048.49亿元,增幅高达34.82%。相关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费用为1 359.02亿元,同比增加了349.38亿元,增幅高达34.60%。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末实际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2 518.07亿元,比2007年末净增加了784.48亿元,增幅为6.69%。
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度发放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为25 921.22亿元,同比增加3 829.45亿元,增幅为17.33%。14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8年末持有发放贷款和垫款合计为169 231.87亿元,占14家上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48.00%,同比增加24 391.08亿元,增幅为16.84%。
以上分析表明,商业银行贷款增幅较大,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末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资金达12 518.07亿元,反映出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
(五)我国虚拟经济规模较小尚未成熟,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
虚拟经济通常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基础金融产品,在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中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依据资本市场公开交易价格即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为39 664.0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14%。其中,27家金融类上市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为38 862.59亿元,占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10.44%。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为30 110.07亿元,占上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8.62%。2008年,1 624家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501.33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股东权益的金额为-2 206.65亿元。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实现利息收入15 929.06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88.24%;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 683.17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9.32%;营业收入主要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占比接近90%,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足10%。
以上分析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金融产品交易规模较小,虚拟经济发展还不很成熟,金融创新不够,商业银行仍然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存在较大差距,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
二、2008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是1 624家上市公司报告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唯一标准。本部分将结合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从多角度研究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表明,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持续平稳有效实施。
(一)从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总体分析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上市公司根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各项规定,按照统一的报表格式、列示项目、指标计算等编制了2008年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披露顺序、项目和内容在附注中提供了相关可比的信息。2008年年报数据与2007年的比较数据更具可比性,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二年。
根据收入等会计准则,1 624家上市公司确定了2008年实现的营业总收入119 134.75亿元、营业总成本110 843.15亿元、营业利润10 057.90亿元、利润总额11 124.88亿元和净利润8 778.51亿元,并与2007年同口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得出了2008年增收不增利的结论。1 624家上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2008年的资产总额为487 005.21亿元、负债总额为409 744.43亿元、股东权益总额为77 260.78亿元。年报分析得出的2008年上市公司巨额资产减值损失3 963.48亿元,主要由存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和贷款减值损失构成,其中,存货跌价损失690.00亿元是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369.38亿元是根据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贷款减值损失1 356.04亿元是按照贷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摊余成本的差额并结合监管要求确定。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是公司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反映的结果,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所得税会计准则,1 624家上市公司确定的所得税费用为2 346.37亿元,其中主要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也包括部分递延所得税费用。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以及虚拟经济规模较小尚未成熟等情况,是上市公司执行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反映的事实,根据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末实际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2 518.07亿元;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末持有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为39 664.01亿元。
1 624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均经过了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的依据为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不仅对年报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合理保证,而且表明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有效实施。1 624家上市公司中,有1 511家公司的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93.04%。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仅有113家,占比为6.96%;其中,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有78家,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有18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有17家。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审计的111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家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从A+H股年报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2007年12月,我国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等效并签署了联合声明,此后两地又建立了会计准则持续等效机制。除联合声明规定允许存在的会计准则极少差异(如,按照内地会计准则部分长期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外,上市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A股财务报告和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H股财务报告应当相互一致。
1 624家上市公司共有57家同时在香港发行了H股。根据A+H股上市公司公布的2008年年报,57家A+H股上市公司2008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报告的净利润为5 442.23亿元,净资产为42 595.51亿元;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报告的净利润为5 572.49亿元,净资产为43 003.07亿元。内地准则报告的净利润小于香港准则报告的净利润130.26亿元,净利润差异率为2.39%;内地准则报告的净资产小于香港准则报告的净资产407.56亿元,净资产差异率为0.96%。2007年净利润差异率和净资产差异率分别为4.69%和2.84%,2008年净利润差异率和净资产差异率分别为2.39%和0.96%,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30%和1.88%。
57家A+H股上市公司的两地年报显示,导致A+H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仍存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两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保单取得成本以及保险合同准备金差异。香港对于混合性合同分拆确认保费收入,内地没有进行分拆;内地对于保单取得成本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香港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内地对于保险合同准备金考虑监管要求,香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量。这三项差异合计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40.18亿元,对净资产的影响为675.81亿元。如果剔除现存两家保险公司差异后,净利润差异总额由130.26亿元缩小到-9.92亿元,净利润差异率由2.39%缩小到-0.18%;净资产差异总额由407.56亿元缩小到-268.25亿元,净资产差异率由0.96%缩小到-0.63%。两家保险公司存在的差异属于会计准则执行问题,我们已与有关部门协商,力争在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中予以消除。
以上分析表明,在两地建立会计准则持续等效机制后,财政部针对两地准则实施中的问题做出了消除差异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57家A+H股上市公司大幅度消除了原有差异,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差异率由2007年的4.69%和2.84%降为2008年的2.39%和0.96%。在剔除两家保险公司的执行差异后,按照两地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差异接近完全消除。这一事实进一步验证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成果,而且从这一角度表明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持续有效实施。
(三)从具体准则项目应用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我们对38项具体准则执行情况进行了逐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每项具体准则2008年在上市公司均得到了持续有效实施,但有些情况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限于篇幅,在此仅重点说明以下准则项目。
1.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1 624家上市公司有690家存在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也有部分土地使用权。其中,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有111家;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有28家;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固定资产的公司有26家;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的公司有2家。
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690家上市公司中,采用成本计量模式为670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为20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515.9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主要有评估价格(14家公司)、第三方调查报告(1家公司)及参考同类同条件房地产的市场价格(5家公司)。4家公司披露了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部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和部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值得关注。
2.资产减值准则
1 624家上市公司中有1 089家公司存在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损失为3 963.4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5.63%,同比增加了2 384.11亿元,增幅达150.95%。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和贷款减值损失所占比重最大。
1 624家上市公司中有571家公司存在商誉。其中,对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的有553家公司;18家公司未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160家上市公司对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计提金额为27.94亿元,占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总额的0.70%。
上市公司披露了长期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资产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涵盖期间和折现率等。793家公司披露了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依据,占存在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总数的72.82%;也有一些公司没有充分披露资产减值迹象。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2008年巨额资产减值损失也不排除某些公司过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人为调低2008年利润以实现2009年业绩回转的可能性,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股份支付准则
1 624家上市公司中实施股份支付计划的共有40家,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有32家,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有11家,其中,3家上市公司同时具有现金结算和权益结算两种股份支付计划。股份支付的授予对象多为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业务骨干。2008年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总额为-26.68亿元,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总额为16.15亿元。
8家上市公司以股票作为支付工具,24家上市公司以股票期权作为支付工具,同时具有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权益支付工具的有1家;以虚拟期权作为支付工具的有2家,以现金股票增值权作为支付工具的有9家。29家上市公司明确披露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7家上市公司未予明确披露。
实施股份支付计划的40家上市公司中,2008年修改股份支付计划的有7家;取消股份支付计划的有1家;结算了股份支付计划的有10家。2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行权条件,其中以服务期限作为可行权条件的有6家;以业绩条件作为可行权条件的有5家;以非市场条件作为可行权条件的有15家。其中,修改或取消股份支付计划值得关注。
4.债务重组准则
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2008年完成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有296家,其中,220家公司作为债务人获得了债务重组收益109.30亿元。
2008年完成债务重组的296家上市公司中,与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子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有16家,实施破产重整的有10家,实施和解的有69家。完成债务重组的296家上市公司中,以资产清偿债务的有45家,债转股的有5家,修改债务条件的有93家;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组合进行债务重组的有6家。另有147家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类型披露不清。
上述与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进行的债务重组,实施破产重整与和解的情况,以及债务重组披露不清等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5.企业合并准则
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有433家公司2008年实现企业合并。其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有185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有296家,53家的企业合并既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又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另有5家未披露企业合并的类型。
实现企业合并的433家上市公司中,采用控股合并的411家,采用吸收合并的25家,采用新设合并的5家,其中,既有控股合并又有吸收合并的8家。披露了企业合并的判断依据的有420家,另有13家未予披露。2008年因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合计为242.43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3.87亿元。
企业合并中业务的判断依据以及未按规定披露企业合并的类型和相关判断依据的情况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四)从单个上市公司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年报分析工作实际上是以单个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为基础的,先分析1 624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执行各项具体准则的情况,再分析每一具体准则项目在1 624家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A+H股报表差异分析和年度财务报告总体分析,同时分析每家公司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限于篇幅,在此仅列出某上市公司实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年度财务报告实例。
该公司2008年财务报告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二是该公司集团合并报表和其母公司个别报表,三是报表附注。
第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许可的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结果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盖章,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我国现有7 2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截至2008年12月31日,有资格为上市公司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60家。
某会计师事务所为该公司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其内容如下:
一是表明对该公司的审计范围,包括:2008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利润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
二是表明公司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三是表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包括: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四是表明审计意见,包括:该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合并财务状况和财务状况以及2008年度的合并经营成果和经营成果以及合并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
第二部分,该公司集团合并报表和其母公司个别报表
本部分为该集团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以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
上述报表的所有项目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报表的栏目为2008年的合并数据和母公司数据,以及上年度的相关比较数据。
每张报表之下注明:此财务报表已于2009年×月×日获董事会批准,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财务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司公章。这一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法定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意味着该法定代表人对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部分,报表附注
该公司报表附注全面充分,资料详实,全面披露了公司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合并范围等,同时对每张报表的数据都按照具体准则规定披露了大量的附表,详细说明财务报表数据的构成和增减变动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阅读和全面理解该公司当年、上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信息,预测该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投资等相关决策。
个案分析结果表明,该上市公司2008年较好地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系列会计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以此形成的财务报告有利于促进投资者投资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了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功能,又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投融资奠定了会计基础,也可帮助外国投资者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有鉴于此,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完成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一)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国内企业认可,实施范围不断扩大
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有效实施,对我国非上市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08年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非上市中央国有企业、所有非上市商业银行、有关金融机构以及非上市的所有商业保险公司。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国有企业等。
截至2009年5月31日,除所有上市公司外,我国已有35个省(区、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山西、云南、深圳等省、市的大中型企业全部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陕西、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宁波等省(区、市)属国有企业全部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河南、湖北、广西、贵州、海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厦门、大连、青岛等省(区、市)的部分大中型企业执行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他地区也在为2010年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各省(区、市)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认真组织企业会计准则在本地区的实施工作。有些省(区、市)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联合工作组,加强财政与国资、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云南省财政厅与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合作组织培训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008年间累计举办了60期培训班,受训会计人员达2万余人。黑龙江、广东等省财政厅与国资委联合调研,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平稳过渡的办法,对省属国有企业进行模拟测试,同时狠抓了人员培训、清理企业户数、清查资产、完善制度、改造财务信息系统等工作。山西省财政厅将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列入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执法检查的重点。河南、上海等省、市组织对2008年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报告分析和实地调研。浙江省财政厅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紧急援助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新疆、广东、湖南、大连等省(区、市)建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联系点制度,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到2010年左右,基本可以实现我国所有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除小企业执行单独的简易会计制度外,将在全国大中型企业范围内统一企业会计标准,切实解决企业之间会计标准各异和财务报告信息口径不一等问题,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等效成果显著
首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认可。2005年企业会计准则形成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专家参与其中,以便IASB充分了解中国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的特点,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的联合声明。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1 570家上市公司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经受了实践检验并取得了成功。财政部会计司采用了“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对1 570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进行全面深度分析,形成了近两万字的《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2007年分析报告),以每家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从多角度论证了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全面平稳有效实施。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非常关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并研究了2007年分析报告,2008年5月派专家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行了考察,独立召开了若干次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分组座谈会,实地确认了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有效实施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建立了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工作机制,签署了相关备忘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得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 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银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项目”是世界银行软贷款项目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其次,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欧盟资本市场的认可。中欧会计准则等效早在2005年2月就列入中欧财金对话,并于当年11月签署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此后,财政部会计司和欧盟市场司多次举行了深入的磋商和技术会谈,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中欧会计准则等效评估交换意见。欧盟委员会先后多次独立组织实地调研,考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研究了2007年分析报告,认为中国会计准则执行情况良好。
2008年4月22日,欧盟委员会就欧盟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正式公告,建议在2011年底前欧盟委员会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该建议于2008年10月23日经欧洲议会投票表决批准,于11月14日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盟证券委员会通过,决定自2009年起至2011年底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时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不需要再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
欧盟认可我国会计准则标志着财政部在中欧财金对话框架下推进中欧会计等效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将大大减少我国企业在欧盟上市的财务报告编制成本,有助于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促进欧盟认可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解决欧盟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反倾销问题,改善我国企业出口环境。
第三,中美会计合作正在有序推进。我国的石油石化、电力通信、金融保险等特大型企业已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需要按照美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全面公开披露上述企业会计及相关信息。这不仅增加了我在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成本和审计成本,而且还涉及其他相关问题。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我们加强了中美会计合作,中美会计准则趋同等效已列入中美经济联委会和中美经济战略对话议题。
财政部会计司先后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有关方面开展了多次对话、互访和谈判。美国FASB与我国大型在美上市公司会计负责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进行了座谈,就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等问题交换意见。我们向美国FASB提供了2007年分析报告。中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并在上市公司有效实施,得到了美国FASB的赞赏。在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FASB分别于2008年4月18日和2009年5月13日签署了第一份和第二份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就积极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协调双方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立场、定期沟通机制和人员交流安排等达成了共识,目标是实现中美会计准则等效。美国FASB主席罗伯特・赫茨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会计合作意义重大,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之路对美国具有参考价值。
此外,我国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2006年以来,财政部会计司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中国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等效互认问题进行了为期1年的若干次技术会谈,最终确认了两地会计准则实现等效。2007年12月6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了中国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并建立了持续等效机制。此举有助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降低筹资成本,实现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四、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对策主张
2008年下半年,源于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并且波及实体经济。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美国和欧洲金融界某些银行家们将危机的原因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由此引起美欧乃至国际社会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轩然大波,并已成为G20首脑华盛顿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本部分结合我国国情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设与实施情况,特别是依据2007年分析报告,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对策主张。
(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对金融危机在会计准则方面的举措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部分金融界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责成美国SEC在90天内完成是否取消或暂停《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AS157)》的研究工作,并向国会提交专项研究报告。
《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通过后,立刻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乃至全球会计职业界产生了强烈反响。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主席在2009年10月2日正式致函美国参众两院、财政部和SEC,强烈反对这一做法,认为这是政治干预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将会损害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和可信度,如果国会为了特殊团体的利益,通过立法手段来推倒会计准则,替代专家的会计职业判断,那么美国财务报告质量的改进将根本无法实现,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将得不到维护。美国消费者联盟、四大等也都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荒唐透顶的行为”,是“否定现实”、“既欺骗投资者又欺骗自己的做法”。
美国FASB针对各方面对公允价值的争论,一方面坚决反对否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不能因噎废食,同时冷静地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市场不活跃情况下存在的不足。为此,美国FASB先后连续了多个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工作人员立场公告》,就市场不活跃情况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等,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
(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对金融危机修订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针对金融危机引发金融界等有关方面对会计准则的批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数次发表声明和公告,支持美国FASB的立场,认为不应当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归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更不应当否定公允价值会计,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IASB和美国FASB的立场是一致的。
2008年10月13日,IASB迫于有关方面的压力,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相关条款进行了部分修改,适度放宽了对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规定,允许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从而改善公司的财务报告业绩。紧接下来,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我国香港等)相继了金融资产允许重分类的类似规定,并自2008年第3季度开始实施。
IASB允许金融资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重分类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瑞银集团决定不采用这一会计政策,认为即使对某些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财务报告仍然需要披露相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对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投资者终归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修改实质上是在“粉饰会计利润”。
(三)我国确定了不随国际会计准则变动而修改企业会计准则的对策主张
我国不属于直接采用国际准则而是与之趋同的国家,面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及时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做出回应。事实上,我们一直在高度关注、密切跟踪美国、IASB和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动态,经过深入研究和慎重考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2008年10月初,作出了以下基本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张:
一是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美国次贷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社会超前消费、投资银行等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疏于监管。即使金融产品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危机也是不可避免的。会计准则反映客观事实,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挂钩,实际上是某些银行家和政治家在转移矛盾和公众视线。
二是我国会计准则立足国情适度谨慎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准则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等,规定了严格的公允价值限制条件。从2007年1 570家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后,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较小,影响甚微,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不到1%。尤其是美国过度创新的金融产品在我国基本不存在。
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我们主张“不跟风”,提出了不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动而修改我国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即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规定均不作调整。2008年10月29日,我们向IASB表明了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对策主张。IASB明确表示赞同和认可,认为我国的做法不构成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也不影响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此外,美国SEC于2008年12月30日如期向国会提交的研究报告,也得出了与我们当初判断相一致的结论:不应当暂停或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五、相关政策建议
我们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为基础分析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涉及的分析对象虽然仅限于上市公司而不是全部企业,但也能够观察到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呈现的一些显著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和有关情况,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库存积压严重、生产设备技术落后价值减损,有效需求不旺,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根源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们建议:我们要始终坚持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系列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结构不合理问题,同时也要防止产生新的结构不合理。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二)重视发展虚拟经济,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如前所述,虚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由基础金融产品和少量衍生金融产品构成,其意义主要在于通过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交易和投资者理性投资配置社会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满足社会需求的领域。虚拟经济的成熟程度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美国借助过度金融创新,引导其他国家投资者购买其金融产品,使全球资源不断流向美国。虽然美国国会通过了《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白宫也拿出了8 000多亿美元救市,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金融监管措施,但在金融危机过后,美国不会停止金融创新。我们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和2007年分析报告表明,虚拟经济在我国规模较小尚未成熟,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商业银行仍然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我国虚拟经济不很成熟还表现为资本市场总体上没有达到理性投资的程度,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不关心企业基本面,也得不到合理的投资回报,往往主要是为赚取差价。年报分析显示,有555家上市公司2008年没有进行利润分红,占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34.75%,表明我国实现资本市场理性投资任重道远。尽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的财务报告反映了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但真正使用财务报告进行投资决策可以说还没有成为主流。
我们建议:我国应当高度重视发展虚拟经济,不能因噎废食,在强化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金融创新业务,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同时重视调整和解决商业银行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体的状况。与此同时,应当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只有大力提倡自主创新,提升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体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虚拟经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虚拟经济的促进作用。发展虚拟经济,引导机构投资者和社会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企业会计准则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市场规则。
(三)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货币资金投向,防范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助长泡沫和引发通货膨胀
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表明,1 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年从银行取得借款38 906.90亿元,2008年末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资金达到12 518.07亿元,呈现出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的明显特征。
在上述情况下,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这些资金很可能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助长泡沫和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复杂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四成左右的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而破产倒闭,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建议: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信贷资金投放的对象和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放,强化信贷资金监管,切实防范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六、未来工作计划安排
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既面临挑战也是机遇,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会计改革,开拓创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继续做好企业会计准则在全国范围内的贯彻实施,并根据G20峰会对会计准则方面提出的目标要求,深入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IPO已经启动,创业板市场开始建立,这些都表明了我国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进入了关键发展时期。尤其本次金融危机过后,根据G20首脑华盛顿峰会宣言,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应当从全局高度出发,继续做好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工作。一是巩固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的已有成果,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在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二是深入参与IASB有关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计量等重大改革项目;三是建立由我国发起的亚洲――大洋洲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平台,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我国在未来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四是完成中欧审计公共监管的等效工作,为我国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欧洲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五是加强中美会计合作,积极推进中美会计准则等效认可。
(二)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相关配套改革,完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组织实施,是我国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2008年5月22日,我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正式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经过一年来艰苦努力,我们完成了若干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配套指引,将于近期。经与相关部门商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将于2011年正式在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实施前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取得经验后再扩大到非上市企业和其他单位。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在总结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属于管理范畴,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并形成评价报告,同时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三)全面有序推进会计信息化工程,促进企业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离不开会计信息化的支撑,会计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须进行配套改革。2008年11月12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发起成立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旨在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4月12日,我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主要任务、系统构成、职责分工和有关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的重点是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全面信息化的支撑。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形成“数出一门、资料共享”的统一会计信息平台,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的需要。
(四)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推动我国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和民族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部积极支持、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强强联合,已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2008年以来,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此过程中,于今年5月7日和6月11日,我部先后两次就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加快行业发展的目标、原则、模式以及若干具体措施,在业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有关部门表示赞同和支持,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合和做大做强,必将发挥重要的实质性推动作用。
(五)打造复合型高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人员整体水平和业务素质
我国会计人员队伍超过了一千多万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外新形势发展要求,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社会对高端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必须要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熟悉和掌握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尤其是具有现代金融知识的复合型高端会计领军人才队伍。
我部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十年培养规划》,并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等选拔程序,启动了高级会计人才工程,建立和实施了科学的培养机制,分别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学术类进行培养。在现有基础上,将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实现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目标。
从90年代初实施开始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价制度,是会计专业技术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系统已经形成,包括: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在现有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当逐步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目前,我部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
【关键词】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 现状分析 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中的关键一环,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获得投资回报的重要途径自1961年美国财务学家莫顿・米勒Miller和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里亚尼Modigliani共同发表了题为《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的论文,提出了“股利政策无关论”的观点以来,西方学术界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税差理论、信号理论、成本假说等理论我国的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紧跟西方前沿,结合我国的实际,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存在很大差别,近几年来,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有增多趋势,并成为主流分配形式之一,因此本文选取现金股利政策作为研究主体,检验其是否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得出的结果表明目前,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现金股利不能成为有效的信号传递工具,不能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升高或降低,投资者也不能由此获得超额收益,现金股利政策并不具有信号传递作用。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际问题对改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提出一定的建议。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由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决策目标和决策行为的深层次体制性因素造成的。股市运行不规范,市场不成熟。我国的证券市场是新兴市场,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是,我国股市更多地表现为股票股利与股价正相关,现金股利与股价负相关,一些连续派现且股利支付率较高的公司股价表现平平。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利润质量不高。我国上市公司大量通过盈余管理粉饰报表,使报表利润和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脱节而无利可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披露的业绩情况看,部分公司通过以前年度减值准备冲回、补贴收入、处置资产收益和短期投资收益等方式增加盈利,其实际盈利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可能为负值。股利分配决策不科学,随意性较大。由于中国股市的投机性较强,与资本利得相比股利收益极为有限,因此股东对股利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部分上市公司轻视股利政策,不注重研究和分析股利政策对股东、企业、股价以及股市的多方面影响,股利分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不论是否真正需要,总是想从股民手里“圈钱”,有的经理、老总认为手头资金越多越好,还有的公司认为只要有了钱不怕没有好项目。于是这些上市公司便有了少分红、甚至不分红, 或只送红股不分红利的分配方案。上市公司收益状况不佳。我国股市多数上市公司的收益呈现刚上市时良好,以后慢慢变差的现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利持久性较差。现在企业改制名不符实,虽然公司通过上市筹集了资金但相应的管理难以跟上,根本很难盈利更无力支付股利。除少数盈利企业将当年实现的收益全部留存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大部分盈利企业实现的净利缺乏充分的现金保障。
三、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 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直接影响到广大中小股民的利益, 那么规范股利分配势在必行。
(1)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彻底分离。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严格而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基础之上的。审计对会计的行为、上市公司行为具有监督作用。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通常要求通过审计, 但是长期以来审计公司的切身利益与被审计单位密切联系到了一起, 使本来公正客观的审计报告在利益的驱动下使假帐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将审计单位的经济收入与被审计单位脱离, 并辅之以严格的审计错误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才能保障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2)建立健全的退市制度, 抑制过度的投机。中国的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市场不容易, 而一旦进入之后就算严重亏损甚至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 一般也不会退出证券市场。特别是“借壳上市”成了ST 公司的救命稻草, 退市后经过一番所谓的“重组”又可以粉墨登场, 继续大展“圈钱”之鸿图伟业。这种现象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建立起完善的、名符其实的退市制度已经是势在必行。
(3)加强证券立法。我国的证券立法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但是远远不够的。在完善责任体系方面, 监管机构的执法权、民事赔偿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 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机构等方面, 仍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的规章制度建设。
(4)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当前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就要彻底消除“一股独大”的局面,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加快产权多元化进程,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能真正反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5)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我国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主要考虑的是本期及以后各期的盈利能力。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各行业的佼佼者,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其利润水平应该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事实上,除少数上市公司呈现高速发展以外,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盈利潜力还有待挖掘。企业上市以后的核心问题是要善于资本经营、开拓主营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才会为股东的投资创造丰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原红旗.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黄义香.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东疆学刊.2008,(07).
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随着上市公司在数量上的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上司公司带来机遇,也同时带来挑战。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之下,要重视对财务管理创新。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着不足与问题,现行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有需要改革创新之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创新通过综合分析的方式,影响财务管理创新的因素包括:公司的营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公司的成长能力及资产利用率等。财务管理创新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财务管理创新,对加强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状况及问题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动了财务管理创新的进程及肯定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在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着明显问题与不足,首先,公司在管理活动中,并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公司经营的风险系数,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制度,保证财务投资的正确率。公司普遍存在着资金出现外循环的情况,因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不能实现对经济业务的管理,以致公司的经营风险极大的提高。其次,公司对经营信息的汇总和整理,主要是通过投资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数据,以此把握公司绩效和生产经营情况的把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司的经营活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的优惠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等,公司单纯地运用法定报表经营的利润进行控制调节,会造成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欠佳,也为未充分发挥报表的价值。此外,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上,以公司的营运状况为考核的前提,报表的利用价值的欠佳将会对绩效考核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最后造成不能精准把握公司经营状况,成为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阻碍。最后,由于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存在的区别和差异,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不同结构,非流通股一般会占取较大的比重。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自身的表现出分散及控制、制约体制的不健全,需要公司加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和监管。目前,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是采取以内部控制为主的管理机制,但是存在对内部控制的特点和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忽视对内部控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导致公司的执行力下降,公司的内部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健全公司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对增强公司管理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及表现
(一)上市公司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在新时期,加强公司内部的控制和核算,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公司会计监管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以财务的监管控制及集中核算作为基础和前提。在网络科技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对公司是财务管理的结构与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及价值利用,在公司内部实现信息的畅通与共享。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集中核算发挥其灵活性及针对性,依据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及对财务管理一体化与内部控制的设定和运作,有效实现公司财务管理创新。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决策,还需要加强对公司资金的风险管理。公司需建立风险控制机构与体制,实现以财务部门为管理的中心,辅助以证券与审计的工作监督与配合,降低公司管理的风险,增强公司的财务控制与风险的识别能力。此外,在公司建立和完善资金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控制及设定,从而对公司的政策及管理作出及时调控。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的表现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要针对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状况,实施有效调整措施。首先,公司要实证分析财务预警系统,重视对财务预警系统的运用,有利于及时对财务危机和风险作出决策和判断。通过对公司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负债表等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预算,并对高科技的SPSS软件的运用,设立新型的系统模板,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修正公司的模板,发挥系统的实用性,通过对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综合利用,保证财务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其次,分析公司的财务预警实现对模板的建构。收支性与现金性的财务风险是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对模板的建构,在速动比率的负相关性、控制活动及信息的沟通,这三个方面与传统财务理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速动比率与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相关,速度比率的高低决定了公司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活动的施行是管理层的各项政策得以有效实行的保证,通过对公司的管理层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应对在公司经营的风险。再次,对公司财务集中管理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公司资源的优势,增强公司的资本经营。运用资金集约化的管理,实现控制资金的流向,从而对资金的使用率进行提升。最后,实现财务管理创新必须以改变公司财务管理的理念为基础,改革财务管理以应对股改后的公司状况,适应市场和时代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公司情况的财务战略,降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短视行为,实现公司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与生存。
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在上市公司管理中占有着核心的地位,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市公司的财务创新是适应全球经济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财务的集中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的新型模式,为了促进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推进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的国际化进程,实行财务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优化公司的资源的配置,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及时对面临的危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公司的在长期竞争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虽然2011年整个基金行情并不太乐观,甚至说是史上最差业绩的一年,但是基金的板块布局仍不容小觑。“一年之计在于春”,2012年初始,各基金已上演新的收获计划。
工业化布局
通基金研究总监康晓云表示,年报超预期的行业可能出现在油气设备、光通讯设备领域。2012年可能出现向上拐点的行业则可能集中在电力设备中的一次设备、机械设备中的油气开采设备、包装印刷机械设备、煤化工设备等细分领域。这些具备较好的市场基础或者市场运行程度相对较高的领域将具有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比较难寻找年报超预期的行业,除非大家都已经把预期调整下来。”长城基金研究总监秦玲指出,上市公司去年四季度的业绩低于市场预期的概率很大,从而导致对2012年业绩预测的修正。但与融通基金研究总监康晓云看法类似的是在电力设备领域。秦玲萍坦言“电力及电力设备的盈利能力处于向上的拐点期”。
对电力设备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判断已经成为基金经理的共识。招商核心价值基金经理赵龙也认为,电力设备中的部分品种还处于成长期,2012年的电力设备中的一些细分领域将保持较好的行业景气度。
从基金去年四季度的调仓也可以异常的明显发现,基金经理在工业化布局上,着重于行业景气度较高或出现向上拐点的领域。
根据泰信蓝筹基金披露的2011年第四季度报告,基金经理较上一个季度加大对油气设备、电力一次设备的布局。尽管去年四季度是中小板遭市场看空最为严峻的时刻,但泰信蓝筹基金依然将中小板的鑫龙电器列为第一大重仓股。截至去年年底,泰信蓝筹基金持有鑫龙电器达到389万股,同时基金经理在去年第四季度还将平高电气调入其核心股票池,基金去年四季度末持有平高电气222万股。
基金持有的蓝科高新似乎也反映了基金经理着重于选择行业拐点向上的行业投资逻辑。蓝科高新所处的行业也正是融通基金研究总监康晓云所看好“油气服务与开采设备”。虽然上述基金四季度对蓝科高新的持股数未发生变化,但其在基金净值资产比例已由此前的3.13%上升到去年底的3.94%,同时上升为泰信蓝筹基金的第四大重仓股。
根据长城久恒基金披露的第四季度报告,基金经理同样在去年四季度将蓝科高新调入核心股票池,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长城久恒基金持有蓝科高新至46万股,为长城久恒基金第重仓股。
油气服务设备中的杰瑞股份更是在四季度被基金经理集体增持。根据汇添富基金披露的信息,汇添富社会责任基金在去年四季度买入服务于油气领域标的杰瑞股份至100万股,持股市值约为7100万;同期的博时策略基金也买入杰瑞股份金额至4800万,占基金净值资产比例约为2.64%。
市场人士认为,在经济转型制造业的升级的过程中,一个关键就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特别是在航天、军工、高端机床以及数控系统工业和自动控制等关键领域。这个过程将涌现大量的成长性企业。
广发制造拟任基金经理李巍表示,以机械制造业的数控机床为例,中国目前金切机床数控产值比率仅为48.6%,远低于德国的90%,甚至比印度还低。并且,中国拥有的数控机床构成不甚合理,以低端为主,低、中、高档之比大约为50:48:2;美国的对应比例为0:50:50;日本的对应比例为0:60:40。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5%。究其原因,在于国内缺乏开发生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因此,在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时,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空间巨大。
“许多电子设备对于精度的要求越来越大,因此也是自动化设备获得较高需求的主要原因。”创业板上市公司光韵达相关人坦言当前数控激光加工也已经成为制造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帮手,经济结构升级有助于国内制造业进一步突破。
打造智慧城市
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生活的变革,数字化和信息化也必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角色,从事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上市公司具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尤其在当前国内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对于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将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是行业应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最重要推动力,在投资上可以追寻一些受益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行业需求,比如交通信息化、医疗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移动支付等方面。”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表示,在投资从事行业信息化领域的上市公司中,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在细分领域有所建树的个股,这类做大细分市场的品种往往可以回避较多的市场竞争。
根据基金公司披露的2011年四季度报告信息,一些在细分领域从事信息化应用的上市公司去年四季度的确受到基金经理的大幅增持。东华软件、用友软件、榕基软件、银江股份、卫宁软件等相关品种纷纷进入不同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基金经理果断增持相关品种并置入核心股票池更凸显相关标的的投资价值。
光大保德信中小盘基金、泰达宏利价值优化基金、华安动态灵活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均大幅增持了创业板的天玑科技。其中,光大保德信基金增持约100万股,泰达宏利基金增持约30万股、华安动态灵活基金增持约40万股。截至2011年底,天玑科技均成为上述三只基金的第九大重仓股。天玑科技主营业务是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服务。
在交通、医疗、建筑三大领域实施行业信息化的银江股份则在去年第四季度被鹏华基金所增持。根据鹏华消费优选基金披露的2011年第四季度报告,基金经理期间增持该股至284万股,位列其第七大重仓股。同时期的鹏华新兴产业基金也持有该股至232万股,位列此基金的第四大重仓股。
而创业板另一家上市公司万达信息亦被贴上城市信息化帮手的标签,在去年第四季度进入基金经理的核心股票池。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增持该股70万股。打造智慧城市成为万达信息、银江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城市信息化的迅速推进也使得相关品种的业绩在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较好增长。万达信息和银江股份披露其2011年业绩增长分别超过40%、25%,交通信息化领域龙头品种易华录去年净利润增长超过70%。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四季度对于上述从事行业信息化上市公司的投资并非仅仅是个股的选择,而显示出了对于整个行业的偏好。与此同时,基金公司旗下多只产品的持股结构偏向行业信息化领域的配置,也显示出整个公司投研部门的对该领域的集体看好。
以光大保德信公司为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动态优选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为用友软件、第七大重仓股为立思辰。用友软件和立思辰均面向企业提供管理信息化软件和办公信息化产品。而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的中小市值基金去年四季度的重仓股更强化这一特色,颇有押宝信息化概念的意味。
资料显示,光大保德信中小市值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为华平股份、第四大重仓股为东华软件、第九大重仓股为天玑科技、第十大重仓股为远光软件。其中,光大保德信中小市值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增持华平股份高达100万股。
虽然上述基金经理持有的行业信息化相关个股多达四只,但上述四只重仓股从事行业信息化的定位各不相同,显示出基金经理从各个角度切入整条产业链的布局思路。其中,华平股份主要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提供多媒体通信系统,东华软件的信息化产品则涉及电力、通信、医疗、政府和银行等各个行业,远光软件和天玑科技的信息化产品则主要面向各自的细分领域,其中远光软件提供电力行业的应用软件。
天弘周期策略基金经理对信息化应用软件的重视同样强烈。四季报显示,天弘周期策略第三大重仓股为新联电子、第四大重仓股为广联达、第七大重仓股为华平股份、第重仓股为卫宁软件,投资所涉及的概念分别为电力信息化、建筑信息化、多媒体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其中,广联达在去年四季度末亦成为上投中小盘基金、益民红利成长基金、嘉实丰和基金、华富策略优选基金、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基金、万家和谐增长基金、中欧价值基金、中欧动力基金的核心重仓股。
提供企业信息化应用产品的汉得信息也在去年四季度受到基金经理的追捧。资料显示,万家和谐增长基金经理去年四季度增持汉得信息接近200万股,该股因此成为万家和谐增长基金的第七大重仓股。截至去年底,万家和谐增长基金持有汉得信息约为300万股,持股市值约为5700万。
汉得信息显然已经在去年四季度被万家基金公司置入公司的核心股票池之内。除了万家和谐增长基金外,万家双引擎灵活基金亦将汉得信息列为其第重仓股。后者持有汉得信息约13万股。
在去年四季度创业板股票大幅下跌的背景下,新华基金旗下的新华中小盘基金也逆市增持汉得信息至102万股,使得这只创业板股票在去年四季度末成为新华中小市值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消费升级有望延伸
而在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升级也成为基金投资的重要主题。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及内需增长贰号基金经理王鹏辉表示,在股市中,消费升级是内需板块的一大主题,比较能体现消费升级变化的是娱乐和休闲业,特别是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文化传媒、娱乐板块。
王鹏辉认为,数字化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对中国来说,国内传媒业目前还处变局的开始。未来随着无线互联、宽带速度提升,国内文化传媒领域会有质的变化。例如,随着宽带技术的提升、电视剧版权保护意识的加强,国内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增长近年来异军突起,视频网站公司的股价表现较强,去年就有几家视频网站在纳斯达克完成IPO。
根据基金去年四季报,王鹏辉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系列基金对影视类公司进行大幅增持。其中,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号基金持有光线传媒由此前的185万股上升至去年底的296万股,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持有的光线传媒也由此前的119万股上升至去年底的183万股。上述基金在四季度增持光线传媒共计超过170万股。此外,王鹏辉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去年四季度还大幅增持华谊兄弟,其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内需增长二号两只基金去年四季度合计增持华谊兄弟超过340万股。
除景顺长城外,银华、长城、富安达等偏好成长股的基金公司也都在强化对影视服务类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
根据银华内需披露的2011年第四季度报告,银华内需精选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华谊兄弟至454万股,富安达旗下的富安达优势基金则在去年四季度将主营电视剧的华策影视调入其核心股票池内,富安达优势成长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合计买入华策影视至25万股。
事实上,不仅仅影视服务类标的在去年四季度得到基金经理的大幅增持,基金经理同期还对互联网服务领域的标的进行不同的程度的精选和增持。
这一思路显然与王鹏辉的投资策略如出一辙。王鹏辉认为,文化传媒已经越来越多的与科技、网络相互结合,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根据银华内需精选基金披露的信息,基金经理除了在去年第四季度买入华谊兄弟外,还对顺网科技进行增持,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银华内需精选基金持有的顺网科技达到253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银华内需精选基金同期增持华谊兄弟、顺网科技的举动亦可以理解为对产业投资的一次实践。
在中国互联网服务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之际,影视剧的市场已同期壮大,电影票房和电视剧生产量逐年暴增,包括网络视频在内的网络服务已经渗透到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正在大力进军视频网站业务的腾讯公司先是在去年五月份宣布战略入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紧接着又在去年下半年宣布战略入股主营网吧娱乐产品的顺网科技。
考虑到腾讯公司所发力的视频网站业务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影视剧网络版权,腾讯公司对华谊兄弟的入股,彰显了影视内容提供商未来的价值所在。而腾讯对顺网科技的入股又恰恰说明了网络用户流量的重要性,而具有平台意义的顺网科技掌握的中低端用户群正可以使得腾讯公司进一步增强其网络用户规模。
与此思路不谋而合,银华内需精选基金对顺网科技、华谊兄弟的投资照顾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两个重要的要素――平台和内容。而景顺长城基金显然也注意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购买影视内容来增强用户流量,吸引品牌广告的投放并获得收益,而影视传媒公司凭借互联网的崛起则摆脱了单一的销售路径――电影公司不再完全依赖于票房,电视剧制作商也不必完全看电视台的脸色。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景顺长城除了投资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影视内容外,亦持有乐视网不低于600万股。
融通基金研究总监康晓云指出,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来自于对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迷茫和疑虑。短期而言,代表未来可能转型方向的资产估值与其成长性不太匹配,传统类的资产虽然估值偏低,但却缺乏长期向上的增长动力。市场整体估值结构差异分化使得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股市投资非常困难。
“我们判断今年国内宏观经济仍将在低位震荡,由于居民和政府杠杆过去两年的迅速提高,再次大规模的刺激可能性不大。但随着通胀回落和内生需求的降低,市场的边际流动性将改善。”康晓云指出,目前更倾向于2012年整体指数波动空间不大,中长期的增长动力在混沌中继续寻找,必须要有强势的行业才能吸引场外资金进场并改善整体风险溢价水平。
他认为,企业盈利下滑和估值改善双向作用于股票市场,代表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资产需要用持续成长来消化高估值,而传统产业随着经济的企稳触底,部分优势龙头公司的估值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就短期3-6个月而言,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幅度是A股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
“在流动性边际改善的环境下,我们相对看好文化传媒、互联网等主题的活跃性。”康晓云指出,今年互联网、传媒、旅游等服务性行业可能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但这些行业面临的波动风险也较大,需要在市场出现较明确趋势前将业绩兑现。
关键词:人工智能;年报审计模式;创新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46
1引言
自2016年3月9日,韩国首尔的“人机大战”围棋赛上,AlphaGo以4:1战胜韩国九段李世石,人工智能再度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环顾我们的生活环境,无论医疗方面,人类发现新的治疗癌症的药物,还是交通科技方面,发明出全自动座驾,抑或是简单的身份证明,识别人的面孔或者指纹等等,都离不开人工智能。虽然在上市企业年报审计这样的财务会计方面,人工智能目前涉及得并不深,但我们相信,如果有人工智能做技术铺垫,以其为背景,年报审计模式一定能够有很好的创新与前所未有的改革,以此更好地满足客户以及行业的需求。
2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模式的内涵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模式,是在会计信息化的审计环境下产生的。它是上市企业专门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内容,以实现审计为目标,运用信息化审计方法进行财务信息处理的一种信息化审计模式。其各个核心要素具体解释如表1。
3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效率极大提高
上市企业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使用会审软件,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员工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机械重复地处理财务信息上,也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上市企业年报审核工作的效率。审计部门通过应用会审软件,使人力资源的耗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更可以通过该软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种报表、交易账目等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较为客观的风险评估,能够尽快找出问题所在,以使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4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信息质量加强
纵观前些年的上市企业年报审计信息,信息失真可以说是整个财会审计行业存在的普遍现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时期,审计信息是靠人力的手工编制。在人为操作中,失误肯定在所难免的,现象也会有所出现。而一旦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上市企业年报审计中,人工智能取代部分人为,那么由于人工失误造成的年报审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自然会降低,人为的现象出F的可能性也会减少。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信息质量便会有所加强。
5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工作模式精简化
之前的上市企业年报审计工作通过手工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这种工作模式繁琐又单一,较为程式化。而现在的上市企业大多会以业务流程为依据为会计人员分配工作,它们引进的人工智能打破了长久以来企业对年报审计工作的分工模式。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的工作岗位中有一部分一定会被取代甚至取消。被取代或取消的财务人员岗位则很有可能被设为程序操作员的岗位以及管理审计岗位。由此看来,人工智能对上市企业年报审计工作的分工格局可谓有大幅的影响。
6人工智能背景财会岗位需要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工作已经从财会工作转化成财会管理工作。这也就说明,如今的上市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熟练掌握财会理论和进行实务操作的财会人员,更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该人员既能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又能管理财会审计软件、精通IT技术,既懂业务,又可以处理数据。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够以其自身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判断力,适应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完成上市企业年报审计的工作。
7总结和展望
虽然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上市企业年报审计模式带来了创新与改革,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其相对于人脑独特的优势,它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也正是年报审计工作需要的。但是从目前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并不深,应用层次也不高,上市企业年报审计模式依旧有待改革,会计人员能力如何快速提升转型为复合型人才,更是人工智能背景下上市企业年报审计工作面临的一项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乔恩・拉斐尔.看人工智能如何提高审计质量[J].中国会计报,2015.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48-01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会计风险来源
(一)现有会计基本假设理论不完善
1.关于会计主体。
在信息化条件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出现了网上企业等新经济主体,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这些新兴特殊的实体如果按照现有会计准则规范编制会计信息,很可能无法真实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2.关于持续经营。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网络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 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网络企业可以随时终止,这对原有的持续经营假设带来了冲击。
3.关于会计分期。
网络企业存续时间长度伸缩性很强,按传统会计分期假设,人为地将会计主体的经营过程按照时间间隔分割开来的情况,已经明显地不符合网络企业的实际情况。
4.关于货币计量。
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对会计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是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而诸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务模型,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计量、对高级专门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价值的计量、对高科技企业潜在的高额风险回报的计量等方面,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此外,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出现,对货币计量假设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缺陷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可控性低、原始凭证数字化,使得会计信息由于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容易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隐蔽性高、防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不完善,就有可能使操作人员轻易地对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进行修改,操纵会计运算的结果,从而加大出现错误和恶意舞弊的可能性。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存在问题
1.企业授权方式的改变,使得某些内控制度失效。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系统授权方式是主要是口令授权,一旦口令被人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增加了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集中化,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薄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会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完善会计基本假设理论
1.完善会计主体假设。传统会计主体所限定的空间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披露,笔者建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会计主体定义为:引起相关经济利益变化的特定主体或相关联合体。从而使传统会计主体概念外延扩大,既可以是单个企业内部责任中心,也可以是集团公司及其多个子公司的合并主体,或相关联经济利益网络成员组成的虚拟联合体。这样的会计假设不仅符合网络环境中虚拟联合体的实际情况,又便于会计实务操作。
2.完善持续经营假设。对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应充分考虑会计主体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交易风险,缩短可预见未来的时间区间,同时以“暂时性”去假设虚拟联合体发生的相关经济利益的变化,把网络企业的经营和清算看成是暂时性经济主体利益的流动形式。
3.完善会计分期假设。网络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和资本的瞬时流动,使传统的会计分期区间内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获取和变化。建议会计期间假设可以用虚拟联合体交易期间和传统会计期间孰短原则确定会计分期的划分期间。
4.完善货币计量假设。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网上银行的兴起,利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流,会计主体可以利用网络电子货币形式进行交易,所以货币计量假设应突破传统概念,将电子货币纳入。
(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1.软件设计和程序流程控制。
在软件中应设置防止重复操作、遗漏操作和误操作的程序,对其他潜在的可预见风险采取措施预防,并为不可预见风险的处理留下系统空间。
2.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控制。
(1)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能分工。应建立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分工,坚持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原则,确保各岗位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建立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系统初始化资料备份;建立日常数据备份制度;所有备份用光盘、软盘应粘贴明细标签归档,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做好会计信息化档案的防磁、防火、防潮、防尘工作;重要数据资料档案应备份两份,存放于不同地点,同时,定期对光盘、软盘资料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时间久远,磁性介质损坏,造成会计档案丢失;制订规范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防止资料泄露。
(3)建立长期培训制度,重视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的长效培训机制,着力培养一批“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企业真正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3.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审计对象形式的变化,内审工作任务也更加复杂艰巨,这些变化对企业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加大对审计人员的高层次、多元化培训,如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的培训,使审计人员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审计需要;其次,可以聘请审计专家以弥补内审力量的不足,内审人员还可以参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软件升级可靠性审计等。
4.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当充分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使监督从简单操作型的静态事后复审向动态预警分析转变,使操作过程的事中控制关口前移,加大监督、监控力度。
(三)会计信息系统流程再造
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流程再造,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会计核算与管理相结合,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之间紧密合作,各部门信息孤岛的不协调和低效状态将得到缓解。有利于信息处理打破职能壁垒,根据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进行信息加工,会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则进行信息加工,输出财务会计报表。信息处理可以与业务活动的执行过程同步,将各业务事件的会计控制规则嵌入,能够实施会计的事中控制,系统能将违反规则的活动实时地向负责人发送异常情况报告,或者阻止舞弊活动的执行,系统预防风险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四)会计信息披露风险控制
1.鼓励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预测性信息。
上市公司应该建立预测性财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上市公司治理者的法律意识,明确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若预测信息与实际有重大差异,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说明,以促使上市公司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在相关法规中规定披露预测性信息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免责条件等。
2.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1)内部监管。
进一步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完善董事会制度;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只有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地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内部监管,实现所有者、经营者和下属之间的合理关系,互相督促,确保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简称XBRL)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的XML标记语言,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XBRL能实现各种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的有效综合和高效的利用,从而使会计信息资源实现共享。XBRL是一种结合了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先进的的国际统一标准和技术,可用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和交换。XBRL的推广与应用不单单是财务领域的概念,而且还是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下发展的统一体。具体而言,XBRL依据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和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将财务报告分解成不同的数据元,再通过XBRL的规则对各个数据元进行标记和命名,进而形成一种标准化、电子化的规范,从而满足信息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会计信息的提取和应用。此外,基于XBRL的数据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增删由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否决定,XBRL为公司编制各种格式的商业报告提供了新的标准化方法,使分析和交换公司商业数据及表外说明变得更为流畅、可靠、快速和高效,因而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内容及作用入手,分析了XBRL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下我国实施XBRL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展望。
二、企业信息化与XBRL
(一)企业信息化
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但形成了相对较为统一的认识:企业信息化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挖掘到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资源与内部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流和能源流手段对企业所有业务环节进行反映和改造,实现资源共享、流程优化和成本管理,改进和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及时快速地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企业内外部情况,方便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战略计划,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大范围应用IT技术。首先大面积使用计算机等技术设备。其次是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再次是建设企业信息资源库。完整、系统、最新的信息资源可为领导者提供有力支持。企业信息资源库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向外界提供本企业的共有信息,以增加市场机会。第二,人员的信息化建设。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引进、委培、派出进修、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人才,还要会用人才、留住人才。第三,做好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如信息编码的标准化。企业信息化使得企业的现金流动、人力资源流动、信息资源流动情况向更科学的方向转变,强力冲击了传统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企业信息化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并服务于企业创新的全过程。企业信息化使得组织结构得以优化、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增强了企业应变能力,扩大了改变了竞争模式和规则。
(二)XBRL对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1)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较高。按照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含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质量(主要指信息的可靠程度和相关程度);二是信息的及时性。应用XBRL时,依据会计准则和信息用户需求将财务报告划分为数据元的过程中,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提高了信息的客观可靠性。此外,满足准则要求和信息客户需求的会计信息通常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另外信息传递依托网络,实现了一次输入、多方共享的目的,信息的生产、传递到最终使用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得到了满足。因此,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
(2)以信息用户需要为导向设置界面和披露内容,充分体现市场规则。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及其披露无论在用户界面和内容设置上都体现了信息用户的决策需要,实现了报表内容格式和显示方式的分离,使得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改变了传统的不同用户使用兼顾所有用户的固定模式的财务披露形式,进而满足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3)降低了信息生产成本和职业判断水平。XBRL模式下会计信息的边际成本进一步降低,完成了将财务报告按照XBRL标准的输入后几乎不再发生任何成本。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运用了大量的会计职业判断,如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信息用户在做决策时需要自行考虑这些会计判断对其决策的影响程度,即其本身须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然而在XBRL模式下,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分类,直至基本元素,并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进行标记,信息阅读者可以通过XBRL披露平台了解基本元素并对其自由组合,降低了会计职业判断对利益相关者决定的负面影响。
(4)优化企业与金融、税务、证监等部门的信息交互。企业使用XBRL向金融、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提交相关会计信息资料,可以提高报告的编制和传递效率及正确性,同时还可以输出符合平台需要的不同格式信息,大量减少资料整理、建档方面的工作,并为各部门的资料分类工作提供了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税务、证监等部门的信息交互的效率。
三、XBRL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XBRL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成功实施XBRL信息披露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1月启动基金信息披露XBRL项目,并组织了7家试点基金管理公司完成全类基金2008年第一季度报告XBRL实例文档的试报工作。目前,所有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都已实现了从净值日报到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报送的XBRL化。在2008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成立,这是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里程碑。2009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中确定了以XBRL为先导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目标。财政部在2010年XBRL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及技术规范,并于2011年组织了通用分类标准首批实施工作,参与实施的企业采用XBRL编制并向财政部报送年度财务报告。至2013年底,实施范围涵盖18家所有上市银行、13家中央国有大型企业、5家保险公司以及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169家地方大型企业。同时,其他监管部门通用分类标准的应用工作逐步展开。从2014年起,国资委也启动了央企财务监管报表扩展分类标准制定工作。首批试点实施国资委财务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的中央企业共13家,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宝钢集团等知名央企。总之,XBRL技术掀起我国会计信息化改革的新浪潮。
2.XBRL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相同会计科目下金额不符,并且经过验证,XBRL中的金额有误,这种错误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可能是由于重复录入所导致的,而且也反映出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只针对PDF版本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没有实现实时审计的设想。第二,PDF与XBRL财务报告中会计科目不是完全照应,导致XBRL格式表中同类科目之和与最后的小计金额不符。PDF财务报告中对某些金额披露到一级科目,而XBRL财务报告中只对该金额披露到总账科目。第三,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使用的是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在不同的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同理,我国与在其他国家上市公司就更不具有可比性,也就不能通过XBRL实现信息跨系统、跨国家传递。第四,尚没有一家对外披露XBRL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真正实现XBRL带来的所谓在线持续报告和实时审计,所有的公司全是在报告期末连同传统的PDF报表一起披露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可能是技术上存在缺陷,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和网上系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并没理解和接受XBRL相关理念。
四、利用XBRL技术助推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策略
1.加强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间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XBRL技术发展。在推进XBRL应用的过程中,虽然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这一行业标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但是两个交易所在技术层面,如架构、元素命名等方面的标准都相差甚远。
2.成立了XBRL软件认证制度,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还没有XBRL软件的认证制度,软件厂商开发的XBRL软件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无法保障,这严重阻碍了XBRL的应用推广。因此需要尽快成立XBRL软件的认证制度。目前,在国家认监委、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下,XBRL软件认证制度正在制定,该制度是由财政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文的,依托2012年的符合性测试套件和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已经基本完成的对XBRL软件认证方面的认证标准两个技术标准。这套制度即将完成,最近有望开始接受XBRL软件测试的申请。如果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开发出相应的财务报告XBRL应用系统,不仅可以规范内部管理,还可以为审计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调研要充分,切实体现“信息用户就是上帝”。会计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信息用户,其需求决定了XBRL信息生成的判断标准。XBRL模式下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显示方式已相互分离,因此不必担心信息使用者信息要求的协调问题,但在生成数据元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充分调研,尽量细分信息用户,并对各个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真正体现以“信息用户为导向”,从而使会计信息满足各方需求,这也是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