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时间:2023-08-14 17:2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1篇

一、要用科学育人的手段大力构建务实创新的工作机制

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团员青年。我们要通过坚持抓学习、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等有效做法,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广泛宣传,系统学习,把科学发展观教育作为新时期青年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青年充分认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同学们把自我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要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共青团的工作中,就要“以青年为本”。把握团员青年的变化和特点,不断更新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模式。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富想象力、最具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群。无论什么时候,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做好共青团的工作首先就要与青年学生打成一片。只有动态地了解青年学生发展的特征,才能与时俱进地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共青团要在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关心青年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思想解惑、生活解难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努力为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同时我们要在基层团组织设置、管理方法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有特色的共青团工作品牌,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先进文化引领人,以素质拓展发展人,以实践服务锻炼人,以社会工作磨砺人,在促进团员青年的全面发展中开创团工作的新局面。

要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共青团工作全面协调的重要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各级团组织必须坚持“两个课堂”相结合,“两个课堂”共繁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团组织是第二课堂建设的核心力量,我们要努力营造优良学风,积极配合第一课堂建设,同时发挥第二课堂生动活泼,实践性强等优势,与第一课堂互相完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形成育人合力。二是要处理好开展活动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各项活动的开展为载体,各项活动的开展也要有的放矢,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切实提高同学全面素质,把各类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素质提高这个中心上来。三是要处理好教育引导青年与服务青年的关系。把对团员青年的教育融入服务之中,在服务之中体现共青团工作的教育引导职能。教育引导工作做好了,就是服务了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工作做好了,可以增强教育引导工作的效果。四是要处理好学生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关系。学生干部既是我们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又是我们因材施教的培养对象。对学生干部不能重使用、轻培养。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训练,帮助同学们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成长,在学习中提高。五是要处理好团总支干部与学生分会干部工作之间的关系。团总支干部与学生分会干部在工作中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的。要正确处理好两支干部队伍的关系,形成干劲一处使的工作优势,切实做好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

二、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成果教育引导团员青年

共青团在学校处在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学校共青团组织的首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共青团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利用共青团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对于学校学生来说,自觉地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还不是很普遍,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很难保证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全面掌握,并上升为自觉行动。因此,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有效灌输的潜移默化,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科学发展观的印记。要利用上团课、召开研讨会、举办形势报告会、参加社会实践、专题调研等途径,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者。

三、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服务学生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要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找准工作位置,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手段,努力形成服务党的事业、服务青年群众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学校共青团的职能之一就是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学生。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服务学生的具体实践,通过及时周到有效的服务,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共青团工作中去。

学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就是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现阶段,党需要共青团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学校共青团就要立足于帮助学生成才、促进学生就业、消除学生疑惑,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学生的各项工作。如今的青年学生,大部分生活条件比较好,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自主意识比较强,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对政治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接受的挫折不多。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一些人感到压力巨大,一些人缺乏进取意识和钻研精神。学校共青团要抓住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利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段,发挥共青团自身在思想教育、典型引导等方面的优势,为他们指明成才的路子,帮他们找准就业的方向。

学校共青团还要关注一些学生的特殊困难。既要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学生的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更要关注一些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不适应学校生活,不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就业形势存在种种误解和疑虑,思想上有这样或那样的“死结”,共青团组织要本着关爱之心,给予及时有效地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正常的轨道上健康运行,预防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件发生。要大胆建立青年学生表达合理诉求的园地和渠道,让大家有说话的地方,有交流思想的平台,并要合理引导,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四、要通过兼顾各方需求把团员青年凝聚到团组织周围

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工作中必须把团结团员青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满足广大团员青年的各种需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到团的工作中,就是要统筹考虑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期待,力求兼顾到方方面面的诉求,多开展一些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

要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必须把学校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发挥好,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自身建设水平,努力构建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要注重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工作落实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落实到团的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因材施教,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确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力求使目标可及、内容可用、方法可行。要注重工作的延续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一个全程贯通、逐级深化、效益递增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通过全程关注,增强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让大家感到共青团可亲可近。

要建立一支形象好、有感召力的团干部队伍,发挥团干部个人的影响力,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导向。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按照“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选择的团干部政治上要过硬,作风上要扎实,自律上要严格。要带头刻苦学习,带头苦干实干,带头严格自律,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表率。同时要注重解决兼职团干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办公设施,为履行职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让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第2篇

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发表以来,全军各级党委和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日前,总政治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这是当前全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胡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方面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推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观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古人云: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遭遇几多巨变,中华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从而铸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党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使之产生了新的深化和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迫切要求我们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打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军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荣辱观是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荣誉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军人以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为职业,身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荣辱观。我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把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历来推崇严守纪律、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高尚道德,更是其本质的体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的具体体现,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还要看到,军队是青年相对集中的先进群体,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军队长远建设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要通过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组织部队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官兵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掌握“八荣八耻”的要求。要帮助官兵划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道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明确军队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肩负的责任,增强践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力争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者 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26-0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以拥有学识水平高、创新基础好的教师为人力资源主体,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体制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科学的原理,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和现代的管理手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校自身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直接主体,认识其角色的转变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人力资源科学利用的效果和效率,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进行探讨,对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高校人事管理人员的角色地位

传统高校人事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在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活动的人和相关的事为对象,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形成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相互关联的一定状态,以实现高校建设和发展目标等管理行为的总和。传统人事管理强调的是对人员的静态管理,忽视人的动态增值,主要工作集中在人员的一般事务性管理,如教职员工的进出、考核、工资兑现等,管理内容比较单一,管理方式比较简单。人事管理者一般只充当学校人事工作计划的执行者和操作者角色,较少参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和策略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转变

21世纪,是一个全球一体化、高度信息化、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使高校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学历、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化和变革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形势的变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创新、组织文化建设方面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等复合素质,其角色也从一般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向规划、管理、咨询者转变。

1.高校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者。传统的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员工为成本负担,因此高校尽量降低人力投资,人员的进出都受到严格的计划控制,力图以最少的人力投资获取组织想达到的有限目标。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引入资本概念,视人力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将员工视为有价值、可增值的人力资本,强调人是社会人,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员工的创造性开发,正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相一致。因此,现代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就应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竞争已转变为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近几年,高校通过采取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已拥有了大批学识水平高,创新基础好的高层次人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学校人才资本开发的直接主体,理应思考和研究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合理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重要课题,而摒弃以往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

2.员工职业目标规划的咨询者。员工个人职业目标规划是指通过自我分析、认识来确立个人发展方向,即把梦想的人生、理想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就自己,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规划体系。高校员工职业目标是高校员工根据自身拥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确立的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想要达到的职位目标,如有些员工选择评定职称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些员工选择晋升行政职务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等。职业目标的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对国家人力资源状况及高校发展状况作比较系统全面的调研和了解,因此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协助高校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即充当咨询者角色。

(1)为新进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刚到高校工作的员工,对高校的一切事务都充满着新鲜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但实践经验不足。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岗中引导,根据新进员工的学科特长、性格特点、爱好兴趣等帮助他们全面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对其进行适宜的职业目标引导,可以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缩短新进员工职业适应期,减少学校人力资源成本。

(2)为老员工进行职业目标调整引导。老员工经过一定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学校环境和各项工作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人际关系也渐趋稳定,但随着学校和自身的发展,部分员工原定的职业目标可能与组织目标出现差距;部分员工由于受环境或自身条件的限制,原有目标无法实现等情况出现,会造成员工职业满意度降低,职业厌倦感增强,职业信心下降等。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适时的引导、沟通交流,为这部分员工提供职业目标咨询,通过对其既定职业目标的调整,提高员工与组织的契合度,减少员工不公平感,提高员工职业满意度,增强员工职业自信心,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高校组织文化的创新者

高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在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信念、作风、规范、仪式等精神现象,包括学校从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行为方式、学校组织及其功能、学校内部制度等方面系统变革的问题。高校组织文化对提高高校员工凝聚力、激励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推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要承担以下几项任务:第一,创新制度文化。高校组织文化中人是最活跃的文化因素,是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灵魂,制度则是组织文化良好发展的保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制度的建议者和制定者,创新制度文化是其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之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了解员工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公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通过制度的创新推动组织文化的发展。第二,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利于他们通过和员工的沟通交流、制度的制定调整等来营造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氛围和环境,进而提高员工自觉融入学校文化环境,自觉创造的主人翁精神。第三,形成团队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从高校目前团队建设的实际出发,探索高校团队建设的有效模式,发挥团队具有的使员工认同感增强、自我约束提高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建设高校团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四、和谐人际关系的维系者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重点,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对云南省部分教师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0%左右的教师选择了人际关系作为主要的压力来源。因此,建立高校教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轻高校教师压力,愉快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担负起维系校内和谐人际关系的重任。首先,公平合理的制度体系设计是高校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制度和机制时要密切联系群众,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使制度设计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通过制度设计,尽量使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一致,减少其冲突。第二,及时采取措施缓和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冲突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制度设计时尽可能考虑大多数员工的利益,但由于某些情境因素或员工自身条件发生了变化,有可能会造成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存在冲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冲突来源、状况和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员工与组织(或组织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冲突;第三,当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者之间、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出现冲突时,员工不公平感就会增强,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或不正常化,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和谐校园建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其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通过与员工真心交流,情感融合,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成功降低员工人际关系紧张感和不公平感,最大限度地规避其对实现组织目标造成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明确认识到时代的变化,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观念,适应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为高校教职员工服务。

注:[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C0289)]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赖传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10)

3.田玉新.浅议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4.简利亚.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新职工职业规划中的导向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7)

5.彭兰,张泽鳞.大学组织文化之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6.李玉.组织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02(11)

7.张一青,蒋天颖.民营企业文化的描述模型及案例分析[J].经营与管理研究,2005(1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33-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院是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最主要的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人当做目的,最主要的是把学生当做目的,把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在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上,王海平院长提出“融合发展”的新概念,政、校、企、行全面参与,积极实践“产学一体、实景再现、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我们把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学院提高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相结合,形成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以人为本、融合发展。本文将从这一理念形成的客观必然性,作用与效果,及其对今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支持等方面逐一加以论述。

1 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加以指导

对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具体分析如下所述。

1.1 思想的敏锐性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多样性并存

学生思维敏锐、头脑活跃,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信息。但由于缺乏丰富的理论水平和社会经验,在急剧变革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不能完全正确的对各种社会思潮或观点进行批判吸收,容易迷茫甚至是迷失方向,因而他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呈现出多样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问题较为严重。

1.2 积极的追求和消极的心理并存

突出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回避心理,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无法跟上学习的进度,对学习失去兴趣;二是理想化心理,对社会现实带有挑剔的眼光,在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时,要么对现实进行批评指责,要么悲观地逃避社会现实,从而淡化了自己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三是逆反心理,对社会主导思想冷淡,对思想政治学习持厌烦与抵触情绪。

1.3 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较弱的自律能力并存

学生寻求独立民主和自由平等,渴望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与关心,追求自主的人格个性。但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一部分学生追求享乐主义,甚至将享乐主义视为其人生的信条,因而表现出较弱的自律能力。

1.4 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并存

希望自己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自我期望值很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怀疑自己的真实能力,甚至使他们产生否定自己的感觉,并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对象的多种状况,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情绪,使思想敏锐,积极向上;心理阳光,有所追求;行为自律,知法守法;定位准确,不眼高手低成为主流,充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使他们在学校融合发展的各种机遇和所创造的有利条件中看到自己的光明、前途、希望。把国家强盛、学校发展、与个人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2 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作用与效果

2.1 融合各方面力量,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全员育人综合领导小组”,明确院长、书记为育人第一责任人,将教学、学生工作、行政、宣传、后勤服务等部门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思政课教师队伍,学工干部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四支队伍。针对人员与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并实施了系统地进修培训计划,提高了人员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技巧,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做风强、业务能力精的思政队伍。将“素质教育入人心、思想教育进车间”落到实处,辅导员、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6篇

论文摘要:医院是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保障与维护场所,高度重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在不断创新市场经济体制,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事业单位逐渐企业花改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拟就改革中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在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加强和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事业单位改革中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下,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逐渐走向议程,2009年一些医院的试点改革就引起轰动。在此形式下,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思想、观念、方式以及工作机制、教育方法来完成新时期医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己经变得十分艰难。这就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指导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切实的改进和创新。(一)全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难题。(二)积极探寻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整体性、全方位地推进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把医院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局限性

(一)价值观念多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医务人员的价值观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医务人员价值取向产生偏移,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有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德感削弱,义务感淡薄,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有的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把个人拥有的技术当作商品出卖,无利不医。

(二)道德认知缺陷

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多样化的取向在道德观念中有深刻的反映,道德观在冲突中不断整合。职工大都具有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但知行反差较大。大多数职工的道德行为依旧存在传统文化的特点,偏向于内求和自我修身。他们“向往崇高”,但很多职工却不能在日常行为中很好地实践自己的道德追求,经常表现出缺乏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心理不太健康

职工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瓶颈,成为影响职工健康成才及医院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巫待解决的问题。调查显示,目前职工认为自己最苦恼的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升职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日益引起关注。 转贴于

三、事业单位改革中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措施

(一)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导机制

首先医院制订规划、制度和各项管理措施,要按照“己他两利”的原则,区别对待。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创造条件,既使职工们自我意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有意义,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医院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为之效力。倡导院兴我荣,院衰我耻,让职工参与医院管理和各项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让每个职工都感到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充分发挥能力并实现价值,由此激发的工作热情将是巨大的。其次,建立和健全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共管机制。医院应建立以党支部为中心,各科主任、小组长、政治宣传员为主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实行“一岗双责”,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责任到人。

(二)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使人懂道理,更要让人能按此道理去实践。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就要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要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善于发现职工的闪亮点,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树立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具体、形象地影响职工,使其感受教育目标的真实、可信、有效,才能自觉地向先进学习看齐。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

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是指按照相同的科室类别和专题,将大量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采集、整序、分析研究,把看似杂乱的信息资源,根据相关的统一标准整序、重新编排,形成某一个科室类别或专题的能被有效利用的信息资源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同时要实行管理机制的科学化,改变以往那种多头布置、各自为政的状况,形成整体优势和工作合力。要严格执纪执法,加强综合管理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

(四)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环境

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是推动医学不断进步、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因所在。要鼓励创新,一是创造一个鼓励职工开拓创新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二是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三是组织职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医疗市场的新变化、技术的新动向。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医院才能永葆生机。

总之,在市场经济下,加强和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医院越要发展,越要加强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第7篇

关键词:司法;和谐;法治;公正

司法是体现社会正义的窗口,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支持,是当今形势下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对司法和谐的基本解说

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相关活动。而和谐是指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一种平衡协调、对立合一的状态。司法和谐是指司法权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在宪法和法律构建的民主与法治的大框架下所形成的一种公正、高效、权威、便民的良性循环机制,它强调平衡协调的价值关系和运行过程的统一。

司法和谐所秉承的理念,是要求司法人员尤其是审判工作人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坚持“能调则调,当制则制,调制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进行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将效率与公正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实体上公正和程序上公正的真正统一。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做好司法保障。

二、司法和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司法环境是我们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司法的实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也是法治社会的时代召唤。所谓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将我们所倡导的公民的人权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和谐司法环境的营造也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也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民主法治社会是指充分发扬社会民主,切实落实法治原则,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公平正义社会则指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三、司法和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

司法和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限于一个和谐司法理念的提出;它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有机统一体。

司法和谐的实现,首先必须树立和谐的司法理念,让司法工作人员的司法行为走向规范。在法院,法官们要在和谐司法理念的引导下帮助当事人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诉讼权利。而当事人也要明确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来进行诉讼的,这是宪法权利的体现。

其次,司法和谐是有程序保障的,即“正义必须是以看得见的方法实现”。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必须坚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对双方当事人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而当事人也应该平等地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在审判方式上,人民法院的选择要合理。对不同的案件要采取不同的审理方式,甚至对同一案件也要根据其不同的情形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审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调解不但表现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同时体现了一种社会秩序的安排,反映了传统文化追求自然秩序和谐的理想。”

法院的裁判是否公正,有没有体现司法合谐,判决具有最终的说服力。在审判过程中,法院通过公正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让当事人亲身感受审判过程的公正。同时,案件的公正裁判又使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度提高,司法权威从而得以确立。

四、我国司法和谐的现状以及不和谐的原因

在我国司法职权的行使总体上是和谐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他们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维护了司法秩序的和谐和统一。但如果从维护司法权威的角度来看,又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首先是司法解释存在不和谐。现阶段我们的司法解释仅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这是两大司法机关执行的依据。但实际上我们司法解释的效力不平等,如两高联合司法解释较少,检察解释与审判解释对于冲突部分的解决不到位,在民事和行政方面的解释不够好。

其次是在司法政策方面存在不和谐。司法方面的政策是指导规范司法工作的重要依据。而事实上,由于法院和检察院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互相配合存有间隙,从而使他们的意见不能达成共识。同时,由于依据的司法政策性文件都是内部使用的,导致法、检两院在执法依据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最后是在司法改革中存在不和谐。目前我们所进行的司法改革主要是针对法、检两院相对封闭、各管一处的体制所进行的。改革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但由于没有总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指导,使得改革根本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构建司法和谐务必确立的司法理念

首先,司法和谐必然是公正的和谐。“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条件的反映,它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臀 ,而公正则是人类社会永远的追求目标,因此可以说公正在法律之上。” “不论是判决还是其他的纠纷解决方式,都不能用牺牲公平和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不尊重法律不讲原则,没有标准,不仅不会有和谐,甚至会导更多的纠纷发生。”

其次,司法公正应该包括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程序公正是指以客观公正的诉讼程序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从而保障当事人获得实体上的公正。所以说,如果没有程序公正的支撑,实体公正是不能实现的;但如果离开实体公正而一味地枉谈程序公正,那又是毫无现实意义可言的。毕竟实体公正是当事人寻求法律救济的最终诉讼目标。

最后,争端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将其诉诸法院的目的在于从法律上获得公正的审理和裁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司法和谐也应该包括这一诉讼目的。我们评价一个法院审判工作好坏的标准,并不在于它审理了多少案件;而在于定纷止争、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它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 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2]汪太贤、艾明:《法治的理念与方略》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年版

第8篇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顺应公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交通部在近年提出了加快公路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贯穿于公路行业各项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条件下公路文化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应成为新时期公路建设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公路文化的构成

文化研究是中外学者研究愈久弥新的话题。哲学家、社会学家等各自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一般认为,文化具有三个层次,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意识精神文化。公路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与其他各类文化而言,这三个方面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规划着制约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则是前两者的思想保证也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是公路文化的第一个层次。它所表现出的是公路的实体物质状态:包括公路、桥梁、路容、路貌、职工物质生活条件等;以及公路的技术、效益水平等非实体的物质现象。它是整个公路文化的载体和外在标志。

公路制度文化是公路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它是公路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整套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组织机构。它是整个公路文化的框架,是公路精神文化得以落实的基础。它从行为上说明公路文化应该怎样去实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起着纽带作用。体现了公路行业和管理水平,行业形象和职业能力等。

总而言之,公路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动态文化和静态文化、特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与其他行业文化相比,具有它本身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网络性”、“活力性”、“公益性”和“服务性”四个方面。这是由公路、桥梁、建设物化成果的形态和公路事业和行业属性以及工作性质决定的。

二、建设公路文化的方向

发展公路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直观展示公路行业形象,推进公路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省道主干线以及县、乡、村支线公路建设如今纵横如织,安全快捷,四通八达,给文明经济和政治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其本身也成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和一种时尚的环境氛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文智慧的积累和公路人辛勤劳动,我国公路桥梁网络建设将不断地完善。

完善公路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公路行业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各种内部、外部的管理制度。它是公路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公路文化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保障“安全”“畅通”上。围绕着安全畅通这个主题,各级公路部门在其公路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养护管理、规费征收、路网调度,路政执法、事故施救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制度,随着公路物质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制度文化建设也将得到完善。

加强公路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育引导全体公路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科学、求实、奉献、协作、创新”的精神融入“铺路石”精神,培育爱岗敬业、热爱集体的主人公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高、严、细、新”的科学精神,积极争取、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乐于奉行的创业精神,顾全大局、同心同德的协作精神,把公路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职工的个人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公路精神文化建设在为全体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共同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第9篇

一、文化软实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何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笔者认为,企业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员、资本等硬实力而言的,是由企业的价值理念、管理架构、品牌形象、人文环境、道德素养等文化因素所形成的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创造力的总和。文化软实力作为企业或社会的一种内在力量,也可以说是精神内核,在企业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转化为发展主体——人们的共同意愿或核心价值观,成为某种经济形态的支撑力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对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巨大。无论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还是知识经济,任何一种经济形态,如果没有文化作底蕴,都会失去它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软实力借助于在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员工的文化素质、行为习惯、道德操守、理想信念、人格塑造等等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把文化力转化为企业主体的精神力量,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2、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化于心的行为规范。在文化软实力的熏陶和影响下,企业员工所形成的礼仪规范、团结精神、诚信意识、和谐理念等等,规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使人们自觉遵守经济发展的基本准则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而保证经济发展沿着规范的轨迹运行。

3、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力、影响力及感召力和创造力,形成一种综合性力量,能够极大地吸引人才,使一个企业的文化形象能够迅速地被外界所认知,从而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进而成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无形资产。

4、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当前,文化因素或者说文化软实力,已经变为物质产品品质的主导性甚至是决定性力量。某种产品的文化含量越高,其品质及附加值就越高。

5、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建立在文化力基础上的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已经深刻地把文化的固有市场和产业属性充分地挖掘出来。文化通过生产以及交换、消费环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文化力已不再是一种含而不露的“软实力”,而是有着日益显现“硬实力”特征的经济力。

二、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1、文化软实力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论这种活动是自觉的还是必然的。文化的形成、发生、发展、变化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演化一样,都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文化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深深渗透并作用于人们的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文化行为,甚至于人的个性和习惯。从个人到家庭,从单位到区域,从地区到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在发挥着或大或小、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2、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发挥同样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化软实力究其本质,不是一种直接的作用力,要么是附着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或精神理念上;要么是物化在一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只有通过精神的或者物质的载体,文化软实力才有了真实的存在。因此,当文化软实力几经转化后,其作用的发挥在时间上就必然有一个延迟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软实力并不是立竿见影式的显在力量,不可能由人们随心所欲地控制和主宰,有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

3、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我们不能只看到文化力对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文化力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和阻碍作用。一种特定的文化力,有其产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不同的人文背景和政治背景。其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这些背景紧密相关的。当其与时展的需求相一致时,文化力往往表现出其积极的一面。反之,则表现出消极的一面。比如小农经济形态下形成的家庭文化和官本位文化,对现代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至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消极与阻碍作用,就是个明显的例证。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人类社会进步的高度,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和焕发积极的文化力,抑制消极文化力。

三、如何构建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之所以把文化称作“软实力”,是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共同意志的力量、一种知识和智慧的力量、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明确了这一点,我们随之也就明白了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着眼点。

1、构建文化软实力应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为先导。一个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不仅包括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智力因素,而且还包含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而且还体现人文精神,可以说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一种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力。

从国际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共生,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对文化的发展投以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识到,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不仅包括得到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充实的、满意的、有价值的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发展是一种对个人和集体产生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的现象。无疑,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核心的话题之一。

因此,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首先要转变“见物不见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重物质资源的开发、轻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的思想观念。

2、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应以价值认同为基础。何为文化?往大里说,是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往小里说,就是人们的一种价值认同。也就是说,只有某种价值取向或理念,形成众人的共识,并进而固定为大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时,才能称其为文化。

如果一个企业不注重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里埋头苦干的得不到鼓励,积极向上的遭受冷言冷语,老实善良的常吃哑巴亏,投机取巧者往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久而久之,上进者也逐渐变得消极,老实者学会了偷奸耍滑,员工素质就会越来越低下,企业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三五年”,关门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层有意识地培育和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推崇爱岗敬业、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公平相待、积极上进、埋头苦干、善良宽容。长此以往,这个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其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必然逐渐成熟。

企业员工长期在这样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中浸润滋养,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将会大大增强,就能拉近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最大化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企业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员工就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归宿,把企业的目标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企业的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必然会大大减少。你不用特别激励,大家也知道该干什么,并自觉去干;你不用格外监督,大家也明白不该干什么并严格自律不去干。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3、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创造文化的主体是人民。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代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企业中文化要素(知识技术、文化素养和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把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第10篇

本文作者:庄和美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盲道受阻现象分析

(一)一些人只顾追求经济利益,人性道德下滑或丧失社会的物质财富在发展,为什么在一些人的心理,人性化的东西在消失,对一些与己无关的事视而不见,似于“睁眼瞎”?人性,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品格性情。人性,并非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上,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与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社会主流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不断侵蚀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使“本善”的人性呈现出“恶行”来。人的“善”与“恶”人性,主要是个体道德修养的反映。道德是人类群体聚合的规则和要求,它有一个底线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举止。这个道德底线就是施展“善行”,以不损害他人为原则。善行意思指为自己与他人或社会多方的福利,而培育的品行或举动。一条明摆着的盲人行走的盲道被“霸占”它用,这难道不是对他人的损害吗?难道是善行之举?它反映的正是一些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性道德在悄然地变化。(二)政府管理不实在,关心程度不到位同志在“以人为本”的论述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群众,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指一切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告诫我们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民的全面需求和发展。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人、自然、社会三个部分构成,“以人为本”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盲道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正反映出有关部门这种人性化“以人为本”管理的漏洞。(三)普遍情感淡薄,缺乏正义感与仁慈心英国著名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诀。他把人性中固有的同情等情感作为阐述道德的基础,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的正义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来说明各种美德的特性。斯密指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一生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对物的追求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实现自己想要的“感觉”。《道德情操论》中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获得这些金钱所不能满足的“感觉”:一方面是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另一方面是如何对待他人。斯密给出的答案是:“出于挂念自己的福祉,我们会具有审慎的美德;出于挂念别人的福祉,我们会具备正义和仁慈的美德”。由于现实中偶而会有知恩不图报,反而恩将仇报的事件出现,导致人们认为社会上的事复杂难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大部分人只顾自己赚钱或安全,而面对盲道受阻现象,无关或有关人员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正义感和仁慈心消失殆尽。

改变盲道现状建议

(一)换位思考,亲身体验盲人是残疾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因为意外、疾病或者天生的缺陷,无法看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又不可能离开现实社会而单独生存。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换位思考盲人看不见的心理感觉,闭上眼睛体验一下他们行走时的困难,可能会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难及无助的痛苦,也许会激发这些乱摆乱放人及“睁眼瞎”的同情心,就如亚当•斯密阐述所说:“我们通过想象置身于他的境地,我们设想自己正在忍受完全一样的折磨,我们仿佛进入他的躯体,在某种程度上和他变成了同一个人,这样就会对他的感觉有所了解,甚至还会体验到与他的感觉有些相同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的程度很弱。”事同此事,心同此心,才能更明此理,自觉去履行义务与责任。(二)宣传报道,提升道德对盲人出行的关心与帮助,正是人性道德善行提升的体现。我们要大力宣传实施善行的意义,要把人类的这种美德渗透到每一个人的骨子里。在中华民族这块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的国土上,道德善行的力量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善人为他人和社会做着善举,并将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道德善行的力量是势不可挡的。这就说明道德模范为什么能感动人,因为坚守道德这块净土,是人心之所向,是社会和时代之所需。道德是一个国家文明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点。人们关注社会的道德基点,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自觉提升道德善行的制高点,自觉践行道德善行,使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三)切实管理,华而有实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各级政府必须将这一精神贯彻到每一项发展的规划措施中,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管理行动里,必须尽量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受益。因而,在大力倡导人本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前,每个有良知的社会公民,有义务热心地帮助盲人朋友顺利地出行;一些“霸占”盲道的人应自觉地让出盲道;各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也应提高关心盲人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探究盲道受阻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例如,针对违章占道行为,建立教育惩罚制度,实行“一劝导、二警告、三处罚”的执法方式。关心盲人、让出盲道、弘扬善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弱者施德的善举,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社会稳定问题,更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笔者呼唤政府及全社会公民都来关心盲人朋友,争取早日为盲人开通或让出一条安全之道,让盲人感受到来自中华大家庭的温暖,也使全社会公民从点滴的善行中看到人性良知的苏醒,从而自觉点亮善行美德的火炬,继而将道德善行的精神代代相传并弘扬光大。相信,盲道顺畅,盲人的生活世界会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第11篇

关键词:教育;职业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的智力支出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大。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是我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是人类世代文明传递和沉淀的路径。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和人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矛盾基础上向往自由、追求本性的完美发展的愿望,是判断人的发展进步的最终价值标准;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的精神道德观念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始终是所关注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当今世界发展观从物本主义发展观转向人本主义发展观,从唯经济主义发展观转向全面发展观,人类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人,首先是“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人。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静态的目标,又是动态的实现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途径是教育,教育负有传承人类文明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人的独特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的全面发展,没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人的自主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们的独特性也不能获得应有的积极内容。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关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追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前提下人的发展的高层次目标,这既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1]。

二、教育与职业教育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两翼,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走科教兴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可靠途径。

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个人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以及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法、实践观念、劳动技能、审美情趣、理想信仰等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其正确认识自然,把握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2]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根源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以获得预期效果,职业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生的发展具有共同的根本特征。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的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按照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目标,影响着一批特定人群的个性发展,经过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将形成特定的职业技能,并以之作为谋生的基本手段。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到:获得职业能力的作用;形成正确职业观的作用;培养“关键能力”的作用;促进“终身教育”的作用。[3]

三、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这种制约因素更加突出。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2003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就业问题凸显。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毕业生人数630万,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严峻,据预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58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巨大,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一方面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将造成大量优质劳动力资源丧失在实践中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进而影响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大学生就业难由大量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的因素交织而成,需要从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各施其职,寻求解决办法,而教育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给人以从职从业的技能,而且把人的职业生活方式看作一个整体。人对职业持什么态度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引导、培养人的正确职业观的任务。而目前学校教育中只注重就业技能的学习,在学生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够,轻视人文课程,大学校园里商业气息重于学习风气,学生走出校门时除本专业外不能适应其他职业的需要,这是造成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职业教育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养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人求善、求美,抛弃技术万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享乐主义价值观,构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公平对待自然的文明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教学生学会做人,通过职业劳动,发挥个人的职业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3.进行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观改变了终结性、一次性的职业教育观,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这已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律。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宣言中强调教育应该扩大到人的整个一生,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标,教育要把体力、智力、情绪和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世界上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相继实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学会学习的教育、学会关心的教育等。

在终身学习社会中,人的职业能力应是开放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结构,而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来源于个体的综合素质。美国劳工部在《关于2000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劳动者应具备的五种关键能力:处理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职业能力不再仅包含专业能力的内容,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必须培养综合素质更为全面的人才。

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这四种‘知识支柱’中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成员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一种全面的、终生持续不断的经历。”[4]

职业对人和人对职业的期望和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而变化,因而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是终结型教育,它要求人们长期学习以适应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的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应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关注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前景。

4.加强创新教育、创业教育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不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教育为其输送创新型人才。高校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有利于学校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指出:“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4月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大会强调了创业能力的培养,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5]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正成为各级政府许多专家学者鼓励大学生应对复杂就业形势的重要选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鼓励创业不仅要解决就业问题,也是建立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持久发展的基础。

就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创业教育要改变学生的知识行为目标和态度,创业能力的培养涉及到态度、知识、技能几个层面,要将创业能力培养渗透到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将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融为一体。职业教育应推进素质教育,将创造能力作为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把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与未来的职业有机结合,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扬长避短,合理选择职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竞争、自主择业或立业创业。

5.职业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呼唤教育中主体性的回归。主体性是主体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体现和确证的本质特性。“人的主体性是现代人最重要的观念之一。”[6]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生成的能动性。现代教育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主题,以学生为本,倡导课堂的建构性、合作性,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达到教育目的。

科学的职业教育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环境基础。职业教育符合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职业教育在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定向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重点发展,满足现代人持续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既体现为横向的素质结构的广延性上,也体现在纵向的时间的持续性上。[7]

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职业性、社会性。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人员管理、课程安排、教学实践等都必须围绕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这一核心来展开,要处理好基础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关系,技能教育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能拓宽受教育者的从业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灵活的择业方向将有助于学生在职业竞争中找到适合的岗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具有区域性特点,它是适应自然地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横向联合,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对于地方性院校,必须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合本地需要的人才以使学生得以就近及顺利就业。

现代职业教育应构建相互衔接跨越终身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其职业能力的连续性、适应性与前瞻性,从而保证全面发展的动态实现。

四、结束语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自由人联合体”始终是马克思追求的终极理想和价值目标,同时也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后的本质复归。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重视人的自由发展,而其中蕴含的自由精神成为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对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启示。[8]

马克思提及的人的个性的发展实质是指“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职业人才的道德伦理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知识与技能素质的发展与养成要以厚实的技术人才队伍为基础,使个体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塑造可持续发展人才功能的实现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的实现相辅相成,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来实现;只有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了,才能为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主体条件。

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要适应时展要求,调整教育结构、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有机结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科学的现代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在人力资源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姚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教育意义[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5).

[2] 赵红珍.试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56-157.

[3] 张伟.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商界,2010,(4):163-164.

[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刘振亚.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J].短论撷英,2007,(5).

[6]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89.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研究; 基本方法; 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37-03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方面都作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人文关怀仍然欠缺,一方面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卢梭曾指出,“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1]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于人的理解和分析也极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理解和分析也很不完备。理论回应现实的乏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在客观上要求理论研究必须获得新的突破以增强其指导性和预见性。

不可否认,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为政治、社会服务的一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社会性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人自身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为核心、迫切的问题。单纯囿于政治、社会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以政治性、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显示出“解题低效或失效”的弊端,也不完全符合“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哲学中蕴含着科学而丰富的人学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服务,但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又有其“建设人自身”的根本属性,这种属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下更需要进一步展现出来。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运用“社会需要”、“政治需要”等社会学、政治学研究视角考察其满足社会与阶级需求的一面,更需要运用人学研究视角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寻它的属人性。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世界,而且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和推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事实上,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已经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1998年6月,《宜春师专学报》发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与人学基础》首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的结合问题。在2002~2009年间,有20多篇论文从人学视角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张耀灿教授和笔者曾撰文专门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向出现的原因。[3]

2003年,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一书提出: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视野。2006年,张耀灿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一书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传统“社会需要论”转向“现实的个人”,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2006年12月,万光侠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出版,该书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现状,并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生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四有’公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框架。随后,山东师大雷骥的博士论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福建师大潘玉腾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以及笔者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人学的视角》等先后发表,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研究。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维度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正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但由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领域不够集中,不成体系,还未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框架。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维度旨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是凸显人学价值观,并坚持人学辩证法。

1.坚持个体、群体和类的统合

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他是由所有个体、各种类型的群体以致整个人类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每个个体都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上的特殊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人的各种存在形态的统合,坚持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无论是离开个人的所谓族类,或是离开族类的所谓个人,都只是人的存在的一种片面抽象,都无法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在目前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强调的是人的个体层面,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转向“个人”,从“群体”转向“个体”,这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曾长时期存在过分重视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而相对轻视个人价值、目的价值的弊端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它凸显了人的创造性、自主性等,但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一种片面性反对或矫正另一种片面性。

2.坚持主客体统一

人学专门对人进行哲学层面的整体思考,涉及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人生目的、理想、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人学研究将着重从人是主体,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的角度考察人。因此,思想政治人学也必定主要从这些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但我们必须注意,主体是主观与客观的双重存在,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对主体的研究也离不开客体,无论如何不能把主体同客体割裂,把主体性和客体性(受制约性)割裂,否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中,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3.坚持现实和历史的结合

个人一方面是现实的社会存在,即由个人本身的实际生活和活动形成了个体的现实人生历程和状态;另一方面是历史的社会存在,即置身于由所有前后相继、彼此相联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体现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需要从现实视角出发关注个体的人的有限此生,也需要关注“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一方面从个体现实的社会存在视角贴近个人的现实人生,给人以具体的人生指导;另一方面从人的社会历史存在的视角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个人的生存发展进行总体把握。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展现个人的完整图景创造条件,也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成、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既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建构时紧扣时代脉搏,从丰富的实践中汲取养料和依据,又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理论层面的建构,而且也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用层面的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实践方面的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现实的资源并能推进理论的创新研究。离开实践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因而彰显不出其价值,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而漂泊放逐。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研究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求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的理论研究只有切实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加强、改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其价值。

5.坚持资源借鉴的综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只有综合借鉴人学资源,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成果。一方面要坚持人学指导和借鉴中西方的人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必须坚持人学的指导和借鉴人学资源。中国化的人学思想是把人学思想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契合中国实际,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西方人学思想作为人的生存样态的一种反思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展望,无疑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因此,需要同西方人学展开对话。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是中国特色的,既要紧跟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平等而非贬斥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人学思想,在指导下实现其现代转换。其次,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有机契合的研究,除了人学资源外,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资源。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管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论等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启示。再次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综合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同样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德育等学科的相关成果。只有综合运用这些资源,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平台。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论域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人学为理论分析框架,反思并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主干学科,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等分支学科。具体思路和论域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基础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理应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人学研究。目前,以万光侠为代表的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探索开拓性、奠基性的成果。作者以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三大方面,全面运用人学理论,系统、深入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不仅从一个关键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而且为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鉴于这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建构的至关重要性,学术界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的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添砖加瓦。

2.思想政治教育反思和重构的重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目的、过程、规律等进行人学解析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价值、目的的人学透视,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探讨。我们要做的是以人学为指导从整体和本源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意义何在、人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什么目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真的理解,这一理解对于从人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问题具有关键和首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不能避开对这些方面的人学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更切实、更直接地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实现。结合目前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体――客体思维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上,对这一过程作出新的解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在强调教育规律的同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受教育者接受和学习规律的探讨上。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重建应以人学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和艺术性研究更应该坚持以人学为指导,按照人的特性和需求,探讨如何实施符合人性的方法,其中重点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习过程和规律建立起接受、学习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应加强教育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而且可以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人学解读需要结合社会发展,更要结合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结合人性的特点分析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得与失,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历史的启迪。其中,重点是依据人的存在、本质、发展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重新进行阐释,凸显人的存在、本质、发展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制约,厘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2.

[2]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