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时间:2023-08-14 17:2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低成本 农村信息化 廉价终端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036-02

针对农村信息化投入与运行成本高昂、信息渠道不畅、服务对象分散、需求多元等问题,各领域专家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不同视角思考信息化建设成本管理、控制与优化问题。信息经济专家们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主要考虑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价格成本问题,我国广大农村信息化需立足“四低”(即低培训、低价格、低成本、低门槛)的理念:社会学家提出:构建机制灵活、多元服务主体密切合作、具备长效运营能力的新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技术专家则提出:应集中研发成本低廉、功能丰富、运行高效、兼顾共性需求与个性化服务的创新技术支撑模型。

如何保证信息质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和价格成本为标准,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农村信息服务,已成为我国当前农村信息化建殴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下面从农村信息服务的四个关键环节来分析国内外现有的技术及预期情况:

1 信息源的组织

农村信息源的组织经历了静态网页、结构化数据和搜索引擎三个阶段,搜索引擎是现阶段解决用户在信息海洋里查找信息主要技术,弥补了前期的数据库技术缺陷及一般网站信息难查的不足。但目前农业领域现有各种网站近2万多个,面对这些海量信息,使用综合的搜索引擎并不能迅速和准确地找到想要的信息。中国农业科学院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研发了“农搜”专业搜索引擎,有效实现了农业信息的精确搜索,但这些网络服务需要海量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云计算”顺应这个时代大潮而诞生,其重要特征是按需计算、网络协作,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使用户终端尽可能简单、便宜,降低了农民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价格门槛。使用数据挖掘、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最符合农民需要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民,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源的组织和利用。

感测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农业科技领域提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利用温度、湿度、光照、酸碱度等各种传感器和感应芯片,广泛地采集人和自然界各种属性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各级政府管理者、农民、农业科技人员等“人与人”相连,进而拓展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和物流等“人与物”相连,以及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相连,实现随时感知、互联互通和高度智能化互动。物联网技术已成为助力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智能化实现的重大技术发展趋势

2 信息的传输通道

目前农村信息主要的传输通道有广播、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除互联网外其他传统的媒体均为单向传播,只能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了解农民的需求。传统互联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配备计算机,且受到计算机不易接入、不易移动、不便携带等束缚,网络布线也受很多因素限制,并且当前我国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只有2~4%,且农村的宽带接入费高于城市20~50%,已建成数量最大、信息资源和表现形式最为丰富的互联网WEB应用无法真正进入农村。

随着3G技术的出现和WiMax无线宽带不断发展,以及手机在农村的大面积普及,通过通信运营商之间合作,使大部分农村以3G或无线宽带WIMAX方式实现宽带上网,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和较低的成本真正实现农村网络全覆盖。同广泛使用的无线网络相比,WiMax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WiFi技术可以提供高达54Mbps的无线接入速度,但是它的传输距离十分有限,仅限于半径约为100米的范围。移动电话系统可以提供非常广阔的传输范围,但是它的接入速度却十分缓慢。WiMax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两个不足,它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只要少数基站建设就能实现区域覆盖,具各网络部署快、建设成本低廉和维护和升级费用低的特点。中国幅员辽阔,存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方应用低成本的WiMax技术则可以给那里架起一座信息高速公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WiFi、WiMax和3G三者结合的完美无线网络和集成这三种技术的移动终端,将是未来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3 信息接收终端

通过电视、电话、PDA等终端获取的信息在信息内容、表现形式、信息交互等方面也存在各自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同时由于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限制了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和使用。手机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将为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增添新动力。据《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2.33亿,其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7189万人,占农村网民的67.3%,较2008年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以低端手机为信息终端的信息获取模式将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基于移动终端面向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多为利用高端设备(如智能手机、PDA)针对专家系统、数据采集等单一功能,系统移植性差、费用高、操作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利用新设备与新技术,研究出一种能连接互联网、信息互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维护方便的信息终端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目前国内在基于低成本移动终端的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部分成果,值得借鉴:张峰等(2009)针对很多蕉农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结合海南香蕉的种植和生长规律,使用J2ME研究和开发了“移动香蕉小助手”,主模块由香蕉月历、香蕉快讯、病虫害防治和智能决策4大模块构成,已在诺基亚6020、诺基亚6120等多款中低端手机上通过测试。王贵荣、李道亮等(2009)围绕短信平台技术,对鱼病诊断短信平台诊断流程和系统编码进行设计,对鱼病诊断短信平台进行开发,实现了养鱼户通过短信方式实时进行鱼病诊断的功能。

4 农村应用技术模型

农村信息化要求对农业生产过程全面实现数据化,要求各种农业信息技术最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因此,要在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形成农业生产资料数据库应用系统、农情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应用软件,提高了农村信息数据库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综合信息的标准化、可视化、网络化,有利于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为农村信息化夯实了基础。

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发出涉及作物病虫害防治、施肥、育种、产量预测、农业经营规划等领域的农业应用软件。美国的多数农场均配备有各种农业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我国相关部门也对相关课题进行了立项,国家“863”项目将农业专家系统等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列为国家重点课题,这些都为农业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现已完成了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的栽培模拟优化决策支持系统,还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农作物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等软件及其产品,基于PDA的农作物生产咨询服务系统,这些软件产品为我国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手机将成为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用手机(主要是非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代替计算机,利用移动设备的无线上网和移动计算,把农业应用软件延伸到移动设备上。目前,利用移动设各面向农业的研究多为利用高端设备开发的针对性专家系统,面向中低端手机的研究较少。而农村拥有手机群体主要为中低端机,因此面向农民所普遍持有的中低端手机以嵌入式开发技术为核心研究农业应用软件,将有利于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和节约成本,也可以最大限度的继承和重用前期农村信息化成果和信息资源。

5 小结

因此,积极吸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通信领域的新兴技术,整合“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从低成本移动信息终端的关键技术研发入手,研发及搭建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支撑环境、农村信息资源及应用云端为信息源、“物联网”感知技术为辅助的自成体系的技术支撑模型,是未来低成本农村信息化推进的主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唐自华,农村信息化的低成本之路[J].中国新通信,2006(18):80-81.

[2]梅方权.中国农村低成本信息化发展模式的选择[J].中国信息界,2007,5(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