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信息化管理

社区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3-08-14 17:2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信息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信息化管理

第1篇

随着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社区的管理服务准则将进一步升级与优化,建立多技术融合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是居民社区管理的必要途径。在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大环境下,建立信息化的网络社区,改变小区传统处理工作模式,加强物业的现代化管理运营都提供了有利的服务基础。因此,使用多技术融合,合理搭建网络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构建社区信息化的管理服务平台。

关键词:

社区信息化网络;多技术融合;社区管理

1社区发展现状

传统物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快速、便捷、互动的生活模式。如物业服务效率慢、保修反馈响应晚、信息不迅速、左邻右里不相识等传统物业问题,均无法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居民对小区的管理及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形成社区管理,开展了社区信息化工作,建立了信息化的网络社区,形成了网站、网络、数据库等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社区信息服务的管理要求,应将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涵盖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中心等,在大数据融合的基础上组建多技术融合的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实现综合查询、决策支持、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协调等多项工作的合并。

2社区信息化平台的发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大部门地区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已开始发展,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各地较好坚持了以民为本的建设思想,从单一的人工服务到现代的信息处理,从社区的单项服务到系统平台的集成服务,逐步完善和发展,整合了社区建设的资料,以数据处理的方式进入平台,通过局域网的覆盖,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公布。确保每个社区至少设有一个信息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了各种服务,例如数据统计、业务办理、收缴费用、下岗人员培训、休闲娱乐等。物业服务企业依照市场规则运作,不断提高物业服务的满意度。居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公告、社区通知等。传统的社区居民楼都有楼长的设置,任何通知都以楼长为传播点进行下达,现在网络已覆盖小区,可以创建社区QQ群、微信平台,完成部分工作(垃圾费的收取、宣传资料的发放、小区意见收集)。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公布小区最新的通知公告,可以通过支付宝收取公共费用等。居民有任何困难可以通过平台向工作人员反映,从而有效解决了普遍问题和个性化问题。另外,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需求,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社区平台可以添加娱乐板块,以不同年龄划分,包括老年人的健身系列与保健模块、老年大学,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模块,孩子的素质拓展模块、艺术培训等。平台模块的多样化,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提升了整体社区的生活品质。以促进社区管理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前提,打破单一的社区日常事务处理模式,使社区平台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合理建设。另外,社区信息平台产品定位于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平台支持。一方面在信息获取过程中进行信息分类、信息验证、信息跟踪,另一方面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跟踪、分析,为用户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针对不同的行业商家进行有效、高效的管理,方便了用户在社区中随时随地了解周边商圈信息,为用户带来最新最可靠的商家信息,为用户提供团购商品交易平台。

3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的应用

3.1扩展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管理

为扩展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提供各种管理、服务信息化应用协助社区做好管理工作。在各种技术的融合下,建立各自社区的服务网站。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水平为出发点,统筹规划,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建成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共享平台,从而实现对社区的信息化管理。对社区的工作人员做好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让他们能准确录入与采集信息,对整理好的信息能按时上报系统。以城市的社区信息政务发展为基础,对社区的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以中小规模社区作为试点,对社区的居民信息进行信息化处理,对流动人口进行备案。对社区的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养老、社保、低保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便民服务热线,搭建居民与社区人员的联系平台,也可通过微信平台传递信息。在信息平台可以开通远程教育模块,开辟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的频道,方便用户的学习与使用。下岗职工的信息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备案,在线完成人员再就业的培训与上岗工作,从而逐步促进信息化社区的发展。

3.2提供社区老人医疗服务

系统是一个集信息化和全科检查于一体的便携式医疗终端,通过将医疗设备与该终端对接,便可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化采集及公共卫生随访、医保结算、基础医疗等功能。居民只需要在社区医疗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便能进行包括心电图、尿常规、自动血压、血氧、血糖、呼吸体温脉搏监测在内的全科检查。让居民享受专业便捷的健康体检是“智慧社区”的一个缩影。社区平台系统包括面向公众的统一服务门户、手机移动应用及面向工作人员的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手机移动应用社管通。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可以实现高效的网格化、智能化管理。而以互联网+手机/PAD模式建立的政民沟通渠道,则能让居民通过移动端APP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公告、通知、就业咨询、社区活动及所有办事流程。居民还可以通过手机端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事件一键上报到各个社区,便于相关社区第一时间处理。

3.3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区共享平台在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适合居民需求的信息化应用较为丰富,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显著提高;部门专业信息系统协同服务能力普遍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更加充分;规划和标准规范基本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运行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公共区域视频资源全覆盖和无缝对接,打牢智慧城市数据基础,从而推进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以快速处理综治、计生、社保、医疗、教育、城管、物业等各类事务,将平台与实体社区相结合,及时将政策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单元,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优化社区服务。利用互联网整合社区周边业务,提供信息接入社区周边的各类服务商家,做综合性家政、外卖、物流等。同时,也可以将该管理平台应用在把控舆论导向、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

3.4加速平台的建设

选择城区部分有条件的社区进行平台建设试点,形成一批成本低、效果好、实用性强的试点项目。实现小区居民数据的采集,完成基本资源多方的共享,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启动对网格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试点智能小区建设。建成数据交换中心、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政务、人口计生、社保、民政、公安、卫生、教育、水电气通信等部门业务系统与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的衔接,促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推广应用局部范围内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并出台社区信息化管理办法。

4结语

第2篇

(1.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2.平顶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升,物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社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采用SSH2,HTML5和Ajax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自动收费、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用户管理、流量监测等功能。后台数据采用Oracle数据库以保证能存放大量的数据和实现数据的分布式管理。该系统能有效改善社区收费管理的方式,为管理人员和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移植性强、加载速度快和易扩展等优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SSH2;Ajax;社区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1.2?34;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4?0071?03

收稿日期:2014?12?2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422);平顶山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PDSU?QNJJ?201301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1],现阶段我国的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2]。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大多数还是采用人工管理、调查和记录等手段对社区进行管理来实现社区各种收费人员信息登记等。显然这样很难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样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改进,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科学的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服务管理水平,本文提出采用SSH2和Ajax技术,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并结合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物联网社区信息服务及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该系统能使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同时能极大化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他们生活提供便利,它是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1 SSH2 和Ajax 技术

SSH2是Sruts2+Spring+Hibernate的一个整合框架[3?4],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Web 应用程序开源框架,该开发模式能保证各层开发相对独立,又能协调工作,代码结构清晰,共享性高,且利于维护[5]。Ajax 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用于创建更好更快以及交互性更强的Web应用程序的技术[6?7]。本系统在用户注册验证、设备实时控制、设备列表及时刷新、数据的采集等功能都用到了Ajax 技术,该技术能降低服务器负载,减少数据传输,同时增强用户体验。

2 系统架构设计

通过分析得出,物联网社区管理系统由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种用户角色,普通用户能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服务申请、浏览多媒体信息、账单查询、用户信息查询等功能。管理员用户能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流量监测、设备监测、用户监测、设备控制等功能。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3 总体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普通用户模块和管理员模块。用户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申请、社区服务、收费查询、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管理员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流量监控、设备检测、用户管理、实时控制等功能。系统主要完成对用户数据费采集、入库、对用户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对设备信息进行的增加、删除

4 核心模块的详细设计

4.1 自动收费功能的实现过程

用户成功登录后,可通过点击水费、电费、煤气费图标,系统会自动加载该用户上个月的费用记录。当用户选择条件对费用信息进行查询时,系统会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处理。用户通过导航进入收费管理页面,在账单查询脚本Water_Payment.js 中触发一个GetTime()方法获取系统当前时间,通过Jquery.post()方法将获取的年月份请求到账单查询类Water_PaymentAction。Action 通过调用服务层的getLastmonth()方法查询对应年月份账单信息。若系统查询到记录,则将信息存储到Map中,然后转化成JSONObject 字符串,通过Water_Payment.js回调函数callback()获取Action的处理信息,最后将信息在页面显示。若没有查到相关记录,则在页面显示没有查询到当月的记录。自动收费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

4.2 设备监测功能的实现过程

当管理员选择手动扫描时,则是对设备在某个时刻传回来的参数进行一次扫描。管理员点击开始扫描,触发设备扫描脚本Device_Scan.js 里面的Hand_Scan()方法,通过Jquery.get()方法请求水表设备类Water_De?viceAction,气表设备类Air_DeviceAcyion和电表设备类Electric_DeviceAction 里面的Scan()方法,然后通过调用服务层的getDevice_Service()方法查找出参数异常的设备。再将结果返回到Post()方法的回调函数里面。

若是没有返回异常参数,则提示管理员没有扫描到异常。若是返回了异常参数,提示管理员存在异常设备,并通过页面的result标记将异常设备的信息显示出来。

设备监测功能的序列图如图4所示。

4.3 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过程

数据采集功能是管理员在登录系统之后,在每月规定的时间对用户的水表、电表、气表等设备数据进行采集、过滤、入库等操作,然后生成用户该月的水、电、气等费用对应的账单。管理员在进入系统之后,可以选择采集数据的类型:采集全部数据和采集部分数据。其中采集全部数据又分为:忽略设备状态、标记异常设备和过滤异常3种模式,下面从采集全部数据的标记异常设备模式来描述其实现过程。

采集时标记设备异常。采集时忽略设备状态,当管理员选择采集方式为标记设备异常时,通过点击开始采集按钮将选择的值提交到设备采集类Water_deviceAc?tion 里的collectPart()方法,调用服务层的Water_De?vice_service()方法,从数据库中查询出符合条件的数据。然后将查询的结果封装成List并返回到water_info.jsp 页面,同时触发数据采集脚本Water_device.js 对页面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扫描,找出水压和电量参数不符合正常的标准的记录,并在其对应的标记上设置css属性,background?color为红色,给采集人员提示此条记录的参数有误,请谨慎操作。数据采集功能实现主界面如图5所示。

4.4 设备控制功能的实现过程

当管理员在点击实时控制时,点击进入设备控制台,在设备控制台里面可以看到异常设备监控、正常设备监控、分配新设备、解除设备、操作日志5个窗口,管理员可以在每个窗口完成对设备的不同操作。下面主要描述添加新设备和解除设备的实现过程:

(1)添加新设备。当管理员在添加新设备窗口,输入要添加的设备号、用户名、社区号、网络号、组号等信息,然后点击添加。会触发Device_Control.js里面的一个Jquery.post()方法,将欲添加的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发送到Device_ControlAction 里面,然后Action 通过调用service 层的device_control_service()方法处理请求信息。若是操作成功,则提示管理员添加成功,并将新分配的设备存到正常设备表,管理员只需要刷新正常设备窗口就可以找到添加的新纪录。

(2)解除设备。当管理员在添加新设备窗口,输入要解除的设备号、用户名信息,然后点击解除。会触发Device_Control.js里面的一个Jquery.post()方法,将欲添加的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发送到Device_ControlAction里面,然后Action 通过调用service 层的device_con?trol_service()方法处理请求信息。若是操作成功,则提示管理员添加成功,同时将设备从正常设备表中删除。设备实时控制实现界面如图6所示。

4.5 流量监控功能的实现过程

管理员在登录之后,可以在流量监测页面查看每个月份用户设备产生的流量的统计图信息。同时管理员也可以通过选择月份,点击查看,得到相应月份用户的水量、电量、气量的综合统计图。

管理员在进入流量监测页面之后,触发Collect.js里面的一个post方法来将获得的系统当前月份请求到设备采集类Device_recordAction里面,然后调用service层的getDeviceRecord()方法,发送SQL语句执行数据库聚集函数的查询,分别查询出每个社区,每个网络所产生的流量的总和。如果没有查询到结果,则返回没有当月的统计信息,如果查询到结果,则将查询到的数据封装成json 数据,然后通过post的回调函数callback 获取数据,再用eval()函数解析传回来的数据,最后将查询的结果数据通过数值转化来编程统计图中的标度。同时给每条记录设置不同的css颜色属性区别。流量监测功能实现界面如图7所示。

5 结论

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综合管理、控制、信息查询的平台。本文综合应用Ajax+Struts2+Spring+Hibernate技术并结合jQuery和HTML5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物联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管理更简便、高效。也给用户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物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以后还应考虑该系统同物联网的其他领域相结合,将物联网出现的新理念、新技术和系统紧密的结合,进一步推进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慧,刘星桥,李景,等.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3(13):175?181.

[2] 俞磊,陆阳,朱晓玲,等.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1):1?7.

[3] 李淑芳,胡克寒,张凤丽,等.基于SSH2框架的高校科研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7):195?196.

[4] 朱科峰,曹静,凡燕,等.基于SSH2架构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13(4):885?891.

[5] 何苗.基于SSH2 框架与ExtJS 技术的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3(13):44?46.

[6] 杨文,廖宇.基于SSH2的高校网络考试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技术,2013(4):43?46.

第3篇

1.1国内社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己有十多年历史,经历了从简单的社区便民服务信息转向整合各类社区事务服务的综合体。广州把社区信息化作为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动了市、区、街、居委会四级联网。重庆基于三网融合和多屏互动建设了“信息化社区平台”,市民可在电视或手机上实现实时路况查询、医院挂号、水电费交纳等。福建将全面建设“民生信息化社区”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街道、社区推广使用“海西智慧社区平台”,基本覆盖全省。一些地市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潍坊高新区推出的数字社区,是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整合各方资源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中西部地区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兰州市建设了实现城市社区多元数据共享集成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呼和浩特赛罕区建成了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为市民提供上百项服务。

1.2社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还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偏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不完善;缺少统一的规划,缺乏统一的标准;基础数据有重复采集的现象,数据采集质量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和开放不够等。

2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总体设想

2.1总体需求

(1)政府需求对政府来讲,大力发展社区信息化有助于加强对社区的治理,也使对社区的服务更完善、更便捷,从而实现和谐社会。总体上来说,政府需求主要是信息采集、信息、统一管理、全面服务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该渠道还可以对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基于数据库、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而构建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2)企业需求在社区信息化中,企业多指一些跟社区居民有关的商家。商家要求社区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准确、合适和及时的,能够通过平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或者能够通过社区信息化获得一个简单的途径来获取市场信息,远程完成一些工作,优化自身的供应链,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社区居民。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社区信息化系统实现与社区管理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系统解决如审批、报税和审计等一些行政性事务。(3)社区居民需求社区居民是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最主要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和企业也都是为居民服务。居民对这一平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服务方面,要求政府提供的服务要方便快捷,企业提供的服务要全面周到,最好是能够覆盖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应及时有效,并且能方便获取。居民所需的各类信息和服务有:医保、社保、公积金、养老保险、低保等相关电子政务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商务信息,包括电视家教、电视健康监控、电视银行、订票、天气等多种增值服务。此外,还有针对特殊群体的一些服务,如针对儿童、老人、孕妇、弱势群体等的专门服务。总而言之,政府、社区居民和相关企业是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三大类主要用户。从哪些方面来满足这三者的需求是社区信息化建设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2.2总体架构设想

综合运用云计算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构建安全高效、通畅规范的社区信息化系统。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社区服务与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对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工作服务;实现社区数据采集,包括社区范围内人口信息、地理信息、事件信息、物品信息、组织信息的采集。建设社区基础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含人、地、事、物、组织的相关信息。实现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用户通过电脑、电视、电话、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相关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主动服务。

2.3总体功能

2.3.1社区管理功能建设社区管理信息平台,覆盖社区各类业务,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支撑,全面支撑社区管理工作,实现社区管理无死角、公共服务全覆盖的目标。(1)可视化管理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引入空间地理框架建设的GIS数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仿真技术,实现基于空间位置的可视化社区管理和服务。使社区日常管理、报表统计等工作实现网络化与可视化,街道和上级政府部门可对辖区信息进行浏览、查询和统计、分析、管理,实现信息共享。(2)一站式服务系统主要涉及事件受理、办理监督、办事指南、公共办事查询、申请、服务办理材料管理、服务收费、服务项目管理、统计分析、报表处理等模块。通过一站式服务系统,把这些待办事项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同时与社区综合数据库中的数据交换,通过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方便这些事项的办理。(3)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可分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社会救助、住房救助等多方面的管理。具备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等功能,还具有对被救助人员的分类统计、管理、查询等功能,可以实现救助工作从申请、受理、核准到审批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和透明化。(4)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对老年人基本信息、补助申请与审批信息、服务信息等进行统一管理。主要包括老年人信息管理、老年人优待证管理、居家养老补贴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模块。2.3.2社区服务功能(1)社区呼叫服务可以在公众服务热线的基础上,以因特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平台“一键通”等为接入方式,建立社区呼叫系统,服务对象为社区全体居民。在社区呼叫系统的基础上还可以建设社区平安联防系统。(2)社区生活服务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建立实体与网络、电视相结合的社区生活服务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属地的电子商务、生活便民服务,居民在服务点通过刷卡的形式办理购物、通讯费、水电燃气费、有线电视费缴纳、公交卡充值等业务。居民还可在社区平台、电视平台上、查询相关生活工作信息,如物品交易、求职招聘、房屋租售等。(3)社区教育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社区青少年教育网络。(4)商务服务通过电脑、电视、手持设备等媒介,可以实现B2C、C2C、O2O等模式的商务活动。2.3.3数据归集功能建设社区综合数据库,具体内容涵盖社区楼院、辖区人口、地理位置、重点对象、社区组织、社工队伍、公益性设施及服务记录等基础信息,整合公安、民政、劳动、国土、文化、计生、卫生、建设、工商等部门相关信息。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依权限对社区居民、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更新到社区综合数据库。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事项办理时,可以直接调取数据库中信息,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录入。社区综合数据库的信息通过交换平台传送到上级政府部门,分别用于公安、民政、劳动、国土、文化、计生、卫生、建设等部门,与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更新,使社区成为最终的数据归集点,如图2所示。

2.4使用途径

社区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多种展示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方式的使用,包括电脑、手机、电视机访问、电话咨询、大屏幕展示、触摸屏展示等。

3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45-01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比如说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者的档案意识淡薄和管理观念的滞后性等。为了解决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实行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实施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图书资料是知识的海洋和素养的翅膀,档案就如同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资源库。方方面面的信息杂乱无章地存在于各种资料当中,只有当人们需要的时候信息才会依据相关的需求被整理出来,从而实现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必须把档案信息化管理列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会实现图书资料的资源共享和使用人群范围的扩大以及利用率的提高。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开发档案管理应用软件,使得图书资料不受时空的制约,做到资源共享。

3、要始终把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档案工作重要的基础工作,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发展,就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健全的、可执行的管理办法。

二、传统图书资料档案管理面临的现状

1、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性

管理者不知如何规范和管理图书资料档案,致使工作人员在收集资料的时候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有的不知道哪些资料是用来归档的,哪些不是归档范围内的,这就导致图书资料档案范围不够全面、材料不集中和不能及时归档等现象时常出现。目前,还没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图书资料管理的制度。

2、管理意识的淡薄性

图书资料档案是档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反映图书工作的成果。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样就不能及时有效地搜集档案资料。也无法把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列入档案工作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3、管理观念的滞后性

由于传统的图书资料的归档方式大多采取纸质形式,这样档案资料越来越多,需要很大的储存空间,还要预防造成资料破损的各种可能,这方式就显得特别的落后,缺乏开放与创新意识。

三、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积累的大国,图书的丰富程度是难以估量的,目前国家级别的图书馆就有将近两千座之多,馆藏的图书加起来能到达几亿本,这些图书资源耗资巨大,其书中所包含的知识是我国巨大的财富。建立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信息的共享更加方便,对于书籍的寻找也更加的快捷,还能将一些被埋没遗忘的图书资源充分的挖掘利用,促使图书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是知识含量最丰富的地方,其建设的规模与图书的馆藏有很大的关系,加强图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能提升图书馆的建设水平,让图书馆更多的为大众服务,也能让图书馆发挥最大的效能。想要达到信息化管理,图书馆就要像现代化管理和建设转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共享,让图书供更多的人阅览使用,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这种现代化的图书馆,可以将外部的信息和内部的信息连接在一起,也能将纸质的图书资源转变成电子档图书,方便外部人员的使用。

3、能够增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图书类的资料和档案实施信息化的管理能够使图书馆更好的为大众所服务,从而能够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图书馆有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有着极其先进的管理服务设备,有着极为专业的管理服务人员,这样就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对于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能够促进大众提升其自身的素质修养,进而能够更好的使我国人民的文化素养有所提升,同时能够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4、能够更好的使纸质的图书得到保护

纸质的图书资源经过长期的翻阅会折旧损坏,甚至有许多珍贵的资料永久性缺失,其他人无法正常的翻阅查看,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但是,图书信息化管理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将纸质图书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信息转变成电子档,储存在网络数字图书馆中,通过点击连接的网址就能获得整本书的资料。这种网络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许多本地图书馆没有的图书,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其它地区图书馆的资源。这既提升了图书的利用率,又能将纸质的图书保存起来。

四、图书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的方法

1、提高图书档案整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

要实现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意识,转变管理人员的意识,加强信息化意识的教育,让其树立企业牢固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另外,要加强图书资料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通过信息化培训提高其实际的管理技能,从深度和广大上扩大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2、综合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性

在传统的认知里,图书馆都是封闭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自成一套体系,馆内的工作人员也几乎不与外界发生什么交集,这就阻碍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打破常规,将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连接起来,加强彼此交流的机会,多办几场合作展出之类的活动,将专业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等集中起来,实现图书的资源共享。还要采用一些其它的办法,比如说定期的开展图书阅读活动、聘请有影响力的作家来图书馆座谈等,只要是对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共享性有利的,都可以借鉴实施,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3、加强与当地图书馆的共建,加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首先,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优势为社会大众直接的提供知识信息化服务。其次,图书馆也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专业人才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地方文化建设机构的联系,帮助地方文化建设,构建社区图书馆等。最后,图书馆可以采取校地共建的模式,在政府进行文化投资的基础之上,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区群众捐赠期刊、捐赠图书,建立社区图书馆数据库,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知识的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图书资料档案管理者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图书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图书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使档案信息做到真正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标准化;系统设计

1 引言

为实现各级业务系统与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互通与共享机制,通过设计基于标准化社区信息管理框架完成。社区信息化是由多方协作参与、涉及面较广的复杂系统,其运作需要各方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为达到多方共享和操控的目标,基于标准化社区信息管理框架应涵盖的各个层次内容。包括政策法规、信息化人才两大支撑,以及应用层、要素层、技术层3个层次。其中,政策法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为实施标准化社区信息管理提供了平台保障,而技术层、要素层、应用层是市区信息化的应用基础,涉及技术实现、组织环境、实际应用等方面。

2 社区信息化两大支柱

2.1 政策法规

社区信息化建设与部署通常有政府部门牵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如果缺乏政府的积极助推、政策扶持、标准化构建,社区信息化将成为无本之木。例如:加拿大的CAP计划为了建立覆盖全国的公共社区互联服务,在所有城市和农村的信息互联的服务点。新加坡位建设全国范围内的电子公民中心,提出了“国家IT计划”。而我国也于2013年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强调充分发挥社区信息化在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同时,文件要求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长效运行机制,以社区居民最关心和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为抓手,依托信息惠民国家示范省市建设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推进体制机制革新和制度标准创新。因此,全国范围内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幕即将拉开,为开展社区信息化创造了有利平台,也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2.2 建设资金和信息化人才保障

社区信息化建设除了政策的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经费可以是来自于政府投入也可以商业运作引入社会资金投入,资金是决定社区信息化是否能建设到位的重要指标。同时,信息化人才缺乏也制约着社区信息化发展,人才包括社区信息化开发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其中,社区信息化开发可以委托或外包给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实现,也可以购买第三方社区信息化服务公司获取相关服务项目。最重要的是落实社区信息化日常维护人员,目前,部分社区已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但信息平台建设完毕,由于缺乏日常维护人员,平台基本处于空置或半空置状态,变成形象工程,未达到预期建设要求和初衷。

3 社区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

现阶段,社区信息管理的标准都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设计标准,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社区管理特点和方式,都建立了自己一套标准,如:上海、深圳、广州等重点地区。这些社区信息化设计标准对基础数据、字段信息、管理模式、系统结构都各有特点,但都存在地区局限性。深圳地区的社区信息化设计标准,对社区电子政务覆盖面有限,并未将社区所有管理事物都拓展到系统中,并且对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定义方面存在片面性。上海地区标准覆盖面广,但标准定义仅停留在表面。我国为了促进全国社区信息化的长效建设机制,在鼓励各地方建设适合于本地需求的社区信息化系统,同时着手根据各地推广情况,设计符合全国推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我们通过对上海、深圳、苏州等信息化建设典型代表性社区的调研,梳理和归纳出现阶段社区信息化标准可按技术规范和应用模块两种方式进行划分。

社区信息化标准可按技术规范应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⑴社区信息化基本标准:电子政务规范、信息管理标准、软硬件采购和设计标准、网络建设、数据安全。

⑵数据规范化标准:数据分类代码资源、数据字典、数据传输与交换结构、数据多平台共享实施规范。

⑶业务信息标准:户籍和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标准、多业务平台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多业务系统开发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建设标准、基础数据平台和业务系统互联拓展标准。

⑷社区信息化管理标准:项目可控管理规范、信息化管理评估标准、运行与维护实施标准。

⑸信息化集成标准:业务系统统一开放标准、多类数据转换标准、业务系统拓展标准、系统代码维护规范、用户使用培训规范。

其中,上述标准化中最核心的就是数据规范化标准,直接影响到社区信息化能否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党的十以来,国家在推广“大数据”平台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国基础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而在每个社区部署全国统一标准化数据分类代码结构是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基础。数据分类代码主要应包含:房屋数据、单位数据、人口数据、户籍数据、社区综合治理数据、社区组织结构数据、社区计生数据、社区卫生数据、社区文化教育数据、数据、综合查询索引等社区服务和管理以及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所包含的各类业务数据。与之配套的数据字典包含:名称、英文名、说明、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大小、定义域等。数据传输与交换结构要求各业务系统在数据传输和交换时,各系统的数据库能相互兼容,并达到数据交换的要求,如:社区户籍信息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库与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库类型不同,需要构建之间数据传输与交换方法,确保能实现两个业务系统相互共享对方数据库资源。数据多平台共享实施规范提出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共享的基本要素、规则和方法,规定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各业务数据共享功能,以及共享安全性要求,同时对系统数据共享接口、垂直权限数据共享、区域权限数据共享进行了规范。

社区信息化标准可按应用模块划分应考虑上级政府与社区之间信息往来、社区内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信息往来,根据部门职能设计与之对口应用模块,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⑴居民信息管理:包含居民基本信息管理(如:姓名等)、居民扩展信息管理(如:政治面貌等)、居民关系管理(如:父子关系等)、暂住居民信息管理(如:租房客等)、家庭信息管理(如:家庭包含成员)

⑵民政业务信息管理:包含特别人群管理(如:宗教人士)、社会捐赠信息管理、殡葬信息管理、收养信息管理、低保信息管理。

⑶社区经济事物管理:包含社区内企业信息管理、社区组织业务管理(如:社团等)

⑷劳动保障信息管理:包含就业人员信息管理、就业培训管理、失业人员管理、离退休人员管理、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管理。

⑸计划生育管理:包含育龄妇女信息管理、计生专门信息管理(如:是否独生子女等)、查环查孕管理、孕产信息管理。

⑹社区综合治理信息管理:包含综治对象管理(如:拆迁户)、社区经营信息管理(如:社区摊位)、违章建筑信息管理、卫生信息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纠纷和调解信息管理、社区安全信息管理。

⑺卫生防疫信息管理:包含预防服务管理、保健服务管理、社区医疗服务管理。

⑻基础设施管理:包含房屋信息管理、设施信息管理。

⑼社区组织管理:包含党建管理、社区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会议管理。

⑽社区文化与教育信息管理:包含科普教育管理、文体教育管理。

通过对国内社区信息化代表性地区的应用情况调研,并对社区管理的各项职能深入分析,结合信息化应用技术要求,对社区管理应用的各组成模块进行了细化,从业务需求和数据标准两方面对社区信息化标准进行了描述与规范,形成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实施和建设标准,对社区信息化的推广具有良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琳.上海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以卢湾区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5.

[2]李峰泉.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思考[J].网友世界,2012,21:6-7.

[3]张迎新.济南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第6篇

(一)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社区人员中,社区管理人员为40人,占4.2%;社区工作人员为54人,占5.7%;社区居民为860人,占90.1%。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329人,占34.5%;年龄在20~30岁的49人,占5.1%;年龄在30~40岁的268人,占28.1%;年龄在40~50岁的120人,占12.6%;年龄在50岁以上的188人,占19.7%。

(二)家庭信息化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样本的860户居民家中均拥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两者兼有。其中,仅拥有1台台式电脑的家庭为52户,占6%;拥有1台台式电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423户,占49.2%;拥有1台台式电脑和2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354户,占41.2%;拥有3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31户,占3.6%。在被调查的居民中,电脑使用覆盖率达到86.2%。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使用者占38%;年龄在20~50岁的使用者占52.6%;年龄在50岁以上的使用者占9.4%。调查居民中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占67.1%,且品牌集中在华为、三星、HTC、苹果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平时上网除了工作之外,主要集中交友聊天、网上购物、观看电影、阅读小说、浏览新闻、检索资料并下载等方面。

(三)居民信息化需求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85%的居民愿意接受信息化技术的免费培训;5.8%的居民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为没有时间参加及生活中没有需要;9.2%的居民表示无所谓。在有培训意愿的人群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9.2%,且内容主要集中在电脑维护、办公软件应用、信息检索、图像处理与制作、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年龄在20~50岁人群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的常用软件、网站及功能介绍、淘宝开店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年龄在50岁以上老年人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如何上网、交友聊天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对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保养需求比较迫切,如电水壶、电饭煲、微波炉、儿童电动玩具的维修等。

(四)社区信息化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德兴社区拥有信息化平台外,其管辖的7个封闭式小区、3个半封闭式小区、4个松散型小区均无信息化平台。在被调查的社区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中,认为德兴社区信息化平台模块不完整的占75.3%;认为内容不充实、原因为不能实时更新的占99.1%,具体体现为有的模块下的内容较陈旧,个别模块下尚无内容。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从社区网获得信息的仅为12.3%,更多的是从社区公告栏获得信息,占54.8%,居民聊天为17.6%,报纸为15.3%。96.7%的居民认为平台未能正常运行,体现在不能在平台上实时了解社区动态、一些便民工作不能在平台进行、未能通过社区平台学习相关信息化知识等。德兴社区虽然已经基本建成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是有限的,社区信息化平台功能仍需完善,使用的普及水平还亟待提高。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导致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因素主要为以下五点: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激励机制;社区编制不足,无专人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缺乏;不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五)社区信息化需求

调查显示,77.7%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普遍表示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在以下方面有较大需求:一是上级部门加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引入企业力量,运作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三是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四是增设信息化平台专职维护管理人员;五是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六是开设相关信息化技术培训,引导居民使用信息化平台。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比较关心,有效问卷率达到86.7%。家庭电脑拥有覆盖率达到100%,使用覆盖率为86.2%,智能手机使用人群占67.1%。青少年对信息化培训意愿比较强烈,重点体现在电脑维修、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中年人的需求重点为智能手机功能及软件介绍、淘宝开店;老年人的需求体现在如何上网和交友聊天。同时,居民提出了对家庭常用电器的维修和保养的知识介绍和现场服务的迫切需求。调查结果也反映了社区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资金、人员、技术等问题。

二、基于区校协作,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构建科技和谐社区要求下,应主动服务,对接需求,从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形成品牌特色

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青少年占34.5%,主要集中为中小学生,在校主修语数外课程,同时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信息技术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希望能对电脑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处理,对PPT制作技巧、图像处理等也表现出浓厚兴趣。高校中拥有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优秀学生资源,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社区合作建立“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定期为社区的青少年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业指导。一方面,通过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交流,可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传输知识的同时培养社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提高高校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践行服务社会的宗旨。

(二)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拓宽社区服务领域

目前,社区的服务领域不宽,项目不多,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服务相对较多,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够多;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的服务比较少。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居民对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普及教育也颇感兴趣。大部分人已使用智能手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于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下的常用软件了解程度不够,常用软件下载及信息获取网站不熟悉;还有一些居民有网上开店的想法,但不知操作流程和方法,急需此方面的辅导。充分发挥高校充足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针对社区普通群体,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智能手机常用软件介绍、智能手机使用技巧辅导;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介绍、淘宝开店指导、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信息检索方法、办公软件应用、电脑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等)、消费电子产品维护保养服务等。通过各类培训和服务,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技术水平,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在提高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服务对象、拓宽了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水平,也能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科技创新成果进社区,引导居民创新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潜在能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会举办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大赛,其间会涌现出各类优秀作品。向社区居民展示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如关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采集与传输技术展示、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节能路灯控制、汽车智能车窗控制)、广告设计与会展等。一方面,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社区居民对高校及学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配合德兴社区科技和谐社区的整体建设计划,针对广大社区群体,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社区精品展”活动,通过项目演示、现场介绍等方式开展活动,具体展示项目有三维光立方(可随音乐节奏闪动的灯)、汽车智能天窗的设计与实现、人性化的智能饮水机、灵动节能路灯、数控雕刻机的制作、自动吸尘黑板擦设计、基于WEB的远程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快速鉴别真假红酒的试纸制作、吉祥物设计与旅游产品开发、简易家庭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等。

(四)搭建科技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

当前,政府行政部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平台化的工作网络不完善甚至缺乏、未配备信息化管理专门人员、资金投入不够的不足。可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发挥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特色,协助社区开展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根据区校协作特色,开发“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特色模块,用以展示各类活动风采;学习园地模块主要包含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学习交流和辅导内容,由高校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在线辅导;将高校师生的创新成果同步更新至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模块下,彰显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特色人才资源库模块,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传承娄东文化,形成“江南丝竹、书法、娄东画派”等娄东文化的特色社区。整合搭建社区科技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之间、居民和街道政府部门之间、社区与高校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信息高速公路。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根据德兴社区实际情况,结合调研获取的居民和社区需求,整合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

(五)稳定多元资源,实行社区服务长效性

第7篇

关键词 中学教育 信息化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步伐能否不断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而跟进,关系到我们下一代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学校需要不断改革,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有效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1教育信息化管理概述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将学校的各种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人事考评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籍等管理方法采用现代化计算和网络技术进行管理,以便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达到新的学校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理想效果,从而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常规建设发展水平。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2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度不高。领导重视不够,管理观念有待更新,个别学校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一些工作,并没有将信息化工作实际的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如有些学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忽略了对教学平台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同步建设,有些是没有制定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建设队伍人员不足、素质低下,对信息化建设落实不到位。

(2)投资比例失调,教学资源库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各校普遍热衷于建设校园网、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却对购买用于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资源库投入不够。近年来,各校加大了对教学课件制作和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投入,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上,学校各自为政,盲目地、重复地购买价格不菲、标准不一的产品,造成教育经费的浪费。

(3)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有限,各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靠学校有限的资金投入,也有一部分靠社会捐资。有限的收费与教育信息化的投人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4)教育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教育管理人员对信息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信息不能很好地得到利用,教育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从事这些工作的教师往往因为既要兼顾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要完成额外的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工作,双重的压力和时间、精力的欠缺造成这些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兼顾这方面工作。而教师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业务学习和进修,就会导致整个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的欠缺。

3对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1)更新观念。只有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中学教育的重要影响,更新教育信息化管理观念,才能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教育信息化及教育信息化管理都要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当中,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有专门领导负责,校长负责全面工作。

(2)建设并完善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新时期,信息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设并完善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则是信息化校园建设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学校园现代化教育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校园一卡通系统有利于使学校各种业务和管理体系相互联系、有效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避免重复建设,消除各个学科或部门之间存在是信息不通、管理不畅的严重局面,实现各个学科的校内信息资源在学校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流动,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就使用这些共享信息的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信息变动,可以及时反映到一卡通的数据库中,实现教学、管理、行政和后勤等管理系统的信息流通和统一管理,节省了大量的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对资源共享,避免中学教育各部门因为信息不同步而造成的不协调现象,为学校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进而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3)投入加大,硬件、软件协调发展。资金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吸取资金,如:吸引民营企业、单位和个人对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企业共建、与社区共建,互惠互利,达到双赢,以确保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软硬件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硬件使用效率,就必须大力促进软件的升级。

(4)全面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和完善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体系,实行区、校联合分层次培训。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实现师带徒对口帮扶制来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总之,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未来仍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完善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而提高中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8篇

三个面向

北京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自2003年以来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财政加大投入,信息化全面快速发展。2009年新医改颁布以来,卫生信息化成为医改事业中的重要内容,北京卫生信息化再一次迎来机遇,得以快速持续发展。

近几年,北京地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卫生决策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核心业务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信息化方面,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已经全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化覆盖面也在逐渐提高,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北京地区卫生信息化一直以来以“三个面向”为宗旨有序开展,“三个面向”即面向公众,提供就医和办事便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面向业务人员,促进业务规范、质量和效率提高;面向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因而,信息化成就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为市民提供就医便利和信息服务。随着卫生信息系统逐渐投入应用,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便捷的卫生服务,在获得信息方面更加方便、全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实施以来,参合农民的报销周期明显缩短,由两个月缩减至5~7天,既免除了繁琐的报销程序,又缓解了农民的家庭经济压力。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预防接种管理新模式,接种人群在本市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一地建卡,随处接种。网上审批及“一窗式”受理行政办公系统,使群众可以在线查询并填写行政许可申请,监督申请事项的办事流程与时限,及时收到办结取证通知。

全市统一预约挂号的建立和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预约挂号的便利,避免窗口排队和拥挤,方便看病。许多医院建立了自助挂号、查询等服务,优化了就诊流程,使患者就医更顺畅。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建立了转诊平台,通过转诊平台方便患者转到对口支援的大型医院,促进了有序就医。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系统,为居民享受更好的家庭医生式的卫生服务提供了便利。北京卫生信息网设置了多项健康专题,可为百姓提供多种健康信息查询服务,如出生缺陷预防、女性“两癌筛查”服务、餐厅卫生等级查询等内容。

二、促进卫生工作业务规范及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辅助各项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促进了业务的规范建设,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网上审批及“一窗式”受理行政办公系统,覆盖了卫生行政部门所有审批、审核业务,从审批的受理到审批终结期间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工作时限、工作标准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平均缩短50%以上。卫生监督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全新的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结合先进的现场执法设备的执法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卫生监督员的工作效率。所有的执法标准全市规范统一,避免了错漏项、越权执法、错误的检查和处罚决定、错误的处罚裁量等问题。

区域影像会诊及病理会诊系统的应用,以及部分医院开展的医疗共同体系统,对于促进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远郊区县医务人员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可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收集居民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掌握社区居民群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措施,实时监测社区居民健康动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依据。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并积累大量数据资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整理、分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如北京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效率统计数据为制定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医院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及时为应急指挥提供信息。

四个问题

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信息化建设城域统筹难度大,建设方式分散。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计划免疫、血液管理、药品管理和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北京市医院隶属多有不同,其建设方式也较为分散。这样就造成了统筹难度大、整合困难的问题。北京地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700多家,这些医疗机构不仅在规模、水平上极具差距,还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或实际拥有者,这给统一管理和规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信息化建设公共资金投入不足、不平衡。卫生信息化建设尚未在政策上明确纳入基本建设补助范围。信息化资金投入在市区之间、区(县)之间、部门之间存在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机构信息化投入资金不足,使得信息化建设进程受到影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不足。当前居民的健康信息散布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体检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中。由于各信息系统标准不一致,导致信息资源难以整合共享,无法形成对居民整体性健康状况的描述,无法对各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追踪分析。

卫生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全市16区(县)尚有个别区(县)未设立专门的卫生信息工作专门机构。市区两级卫生局信息中心、各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在卫生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知识结构方面,难以适应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更为缺乏。

五方受益

北京地区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今后将在以下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在完善各业务系统的同时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卫生服务带来全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推进信息互联和共享,只有互联互通和共享,卫生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才能体现出强大的活力。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馆员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17-01

一.引言

档案真实的记录着一切活动,既有历史资料,也有成长过程的见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扩展,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档案管理活动中,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信息化档案管理条件下,要求馆员的素质能力得到提升,以满足信息化档案管理需要。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1.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组成

信息化档案系统由档案采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以及网上查阅系统三部分组成。

(1)档案采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纸质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采集处理。其具体功能主要为档案采集、目录整理、系统维护、档案审核四方面,同时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多个客户端同时对不通材料档案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快捷并且高效。

(2)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鉴别、统计、转递、保管、查阅等,主要由信息管理、管理工具、业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四个部分组成。

(3)网上查阅系统:该系统能够让人事档案资料信息进行网络浏览查阅,使人事管理更加明朗化。同时,为了保证单位人事档案资料信息的安全,该系统也采用了多种加密处理方式,能够保障系统内的资料不被破坏或窃取。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我国现代化高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且随着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很多专业的管理软件层出不穷,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多的利用。在整个工作流程当中需要制定出健全的政策制度,结合当前相关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原则,同时对今后工作当中应当重点遵循的核心原则,以及基本的指导方向等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相关工作和政策理念的健全完善。在不断的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内部人才素质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深层次之上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设达到现代化的标准,提升政策制度的工作效益。

三.信息化档案管理对高素质馆员的要求

1.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

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经过实践证明,档案信息化可以让每一个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网络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获取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和信息。档案信息化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网络系统管理档案可将传统的文本图件方式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并可使用u盘等不同的存储介质存储起来,从而使得需要存储时间较长的档案信息,通过电子科技的方法,存储在存储介质中,避免了传统信息存储的缺陷,进而让每一位信息利用着都能准确快速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需要档案工作者熟练运用各种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电子产品,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选取、处理分析、储存和利用。

2.档案信息化中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档案信息化有了全面的探究,引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在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的意义也变得越发重要起来。怎样在信息化的环境当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也成为档案工作中需要重视的方面之一。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备精确的判别能力;能够做到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概括起来就是能够识别需要什么信息,并且知道怎么获取信息,怎么管理和利用获取的信息。信息素养的相关领域很广泛,是需要具有特定的素养的,它涉及范围很宽的知识,包括社会上的、经济上的、法律上的、资源上的、电子科技方面等,和很多种学科领域都有着莫大的关系。档案信息化需要以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为基础,了解信息技术的原理,熟悉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信息素养的关键是信息获取、传播 、处理,包含信息利用在内,相关的领域更广泛。它是一种熟悉、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素质,既需要运用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工作者有具体的判别和分析能力来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工作。

四.信息化档案管理馆员素质培养策略

1.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从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开始,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意识,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学习计算机技术,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开展实践工作。单位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要开展培训评估工作,对于进步明显的员工进行奖励,实现工作人员内部的优胜劣汰,应当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步管理控制,同步的建设相关措施,严格的进行项目的审核与研究,同时还应当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增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技术的支持,依靠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行,还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相关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应当结合传统工作的经验,对于相关技术文件,还应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和补充,常见的诸如工作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等,在存储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遵循方便后期修改的基本原则,而对于一些合同性的文件,在实践当中不仅需要对其中的关键层面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还应当结合今后的改革方向实现对政策的完善和补充,更好的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迈向新局面和新阶段。则应当保证其存储格式的科学性,保证后期查阅资料的方便与快捷,这一点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2.档案工作者要再提高认识

档案工作者要切实提高认识,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作用。要全面认识档案特别是信息化社区档案的价值作用,摆正心态、树立责任意识,切实找差距、补不足,转换角色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要自觉学习先进知识、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等知识,努力掌握好外语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坚持长时间多种类学习,让自己可以顺利应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3.在职档案人员培训要再强化

档案工作者素质的提高除自身因素之外,也需要领导多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领导者要多渠道、高频率为档案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第一,档案工作者座谈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不同社区的档案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让经验多的、技术能力好的档案管理员带动经验少的、技术能力不好的档案管理员。第二,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到高校学习档案采集、处理与数据库加工、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计与开发等技术知识。第三,组织专家对档案管理者进行业务培训。要根据档案信息分析、研究和咨询等分门别类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要达到培训人员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档案工作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的要求。第四,经常组织档案工作者学习座谈会,实现档案工作者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敏锐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道德、较强的信息能力的目标,切实推动适应档案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结束语

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决定着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信息化档案管理时代,要求馆员及时更新知识,学习信息化管理技术,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医疗保险; 管理信息化; 存在问题; 完善途径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主要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信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9-4578-03

1 概述

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聚集地,是政府为社区全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便民服务的重要工作对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的功能不断提高,居民对文化需求增加,特别是社区居民体育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了满足社区成员对体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发挥好信息网络的功能,是政府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必须运用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广大社区的体育信息和服务需求,发挥好社区信息网络的功能,该文以城市社区体育信息服务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进行探讨,从而为社区体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2 社区体育信息化研究意义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了《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其中指出:“进一步整合体育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能提高体育信息服务的水平,有力地推动全民建设事业的发展。而目前体育信息资源不够畅通,社区体育缺乏指导服务和有效地信息资源管理的平台来帮助社区居民更有效地参与公共体育活动。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推进社区信息化被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社会体育活动的服务体系,而伴随信息化、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和运用社区体育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横向共享和纵向汇聚,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一个为社区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也可以为社区提供了一个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享受服务的平台。

社区体育指在社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把社区内全体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使社区群众的体育锻炼得到全面开展,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的有区域性特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城市社区体育是以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实施体育服务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2]。近些年来,构建数字化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2013年初郑州也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3月30日,《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成功召开,这也标志着郑州的数字化城市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社区体育已经成为社区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重要桥梁,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得到越来越多社区居民的认同。但是由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信息服务、社区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缺乏的因素,社区体育还处于简单的服务阶段。特别是对于那些功能不够完善的社区,体育服务的水平更无从谈起。城市社区体育是以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实施体育服务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社区居民体育需求不断增长,而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服务往往落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的资源,满足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政府与社区所形成的关系为支援和保障关系,利用城市社区信息网络的优势,可以全面普及和推广体育健康知识,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及时传递社区体育比赛信息,从而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人文关怀,丰富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改善。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也应按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建造体育信息传播的站点,实现网上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网上保健知识交流、网上体育健康指导等。目标是依靠社区信息网络,设置体育服务专题栏目,促进信息畅通,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活动的情报和咨询服务;网络可以打破社区的界限和距离,实现资源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体育活动机会。

3 社区体育信息化框架原理

3.1社区体育信息应实现模块化管理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指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通过政府支持,各种社团、机构、志愿者提供,最终形成的由多层次、多种类具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服务的整体组织架构[3].社区体育信息化管理,可依据社会体育服务的整体组织架构搭建体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以用户健康需求以及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之间体育需求为核心,实现体育信息、体育设施、体育比赛等资源共享的管理体系,从社区管理模式入手,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效整合体育资源。

3.2社区体育应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化

社区体育信息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建立动态的个人体质健康档案,以建档为基础,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促进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延长居民寿命提供条件。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可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妇女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管理、残疾人健康管理及养生健身知识等子系统,实现各类人群居民健康的动态监测和监管,并实现数据实时更新,辅助体育管理部门及时全面了解居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体育干预措施。

3.3社区体育信息化要统一管理

随着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业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社区各自为政建立的网络孤岛、信息孤岛已经成为了实现信息共享的主要障碍,迫切需要横向、纵向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因此,体育信息化还需要社区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将有线电视作为互联网展示形式的补充,使社区体育比赛项目的信息公开、查询等通过数字电视,走进百姓生活中,能够实现提示信息向特定人员或指定范围发送。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中去,使社区体育形成一个合力,形成一个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从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服务。

社区体育信息管理框架模块设置如下图。

4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4.1社区信息网络覆盖不尽完善

目前,社区体育服务领域虽然在逐步拓展,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多,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更新比较快的时期,人民群众对于也很关心的体育保健、体育养生、体育资源、体育信息等服务项目,虽然社区信息网络与以往相比已有很大突破,但是真正使社区的服务信息覆盖到千家万户还不能完全做到,当然这会涉及到居民观念的问题、健康意识的问题、也有资金短缺等等方面的问题。从当前社区体育信息服务来看,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固定的墙报或传单等信息传递,网络信息多是一些广告、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信息,而且网络更新频率不高,导致居民群众不愿关注社区网络信息。此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体育信息服务还不够,一些网络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项目还是有局限性的一面。

4.2专业的体育信息管理员缺乏

社区服务是政府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大了社区服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但是由于政府编制、专项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社区工作者注意还是以社区的日常户籍管理、安全防范、设施维护等相关行政性、常规性工作为主,而配备专职的网络信息管理员还不能得到解决,往往出现网络信息无人更新维护、出现技术问题无人处理等现象。另外,一些社区管理员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的结构不尽合理。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服务来看,他们的管理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很好地应对网络信息技术问题,他们还会利用机会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队伍,进行广泛的宣传、搜集体育信息,这样就很好地弥补了体育信息管理员人手不足、不懂技术、搜集和推广体育信息的缺陷。

4.3体育网络信息的投入不足

随着信息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居民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就随着会提高,那么现有的网络信息的功能就略显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特别是体育网络信息。从已有的网络信息来看,主要是以体育产品的广告、体育俱乐部宣传等,即使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网络信息,但是也都是一些过时的或不适合社区居民锻炼的项目信息。这主要是网络信息还没有得到重视,网络信息投入还相对较少,网络配套资源和人才还相对缺乏。随着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网络开发商一定要加强体育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德投入,从而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体育信息需求。

4.4体育信息的实用性难把握

社区居民包含不同年龄、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人群,这样复杂的人群中又必须考虑不同年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体育基础和文化水平等特点提供合理科学的体育信息,这些信息是否能够真正对每个人起到健身锻炼的作用,仅仅依靠网络信息很难保证。另外,网络信息服务仅仅是一种直观的媒介,其效果很难与面对面教授的效果相比。社区中从事体育锻炼人较多,如何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给他们制定合理的健身项目、活动频率、活动强度,并对他们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这是我们当前体育信息服务不足的地方,也是未来体育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

4.5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困境

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体育的竞赛性就会凸现出来,在社区内部就会有兴起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发展的规律往往是社区内部到社区之间,再到区域性的比赛。以往这些信息资源都是依靠热心人在沟通和协调,自筹经费进行比赛,组织形式较为简单。而且社区之间和区域性的比赛由于信息沟通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很好地开展,这主要是体育信息资料共享不顺畅,不能使社区内部、社区之间达成很好的沟通。

5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基本途径

5.1提高社区网络建设标准,以标准建设

社区信息服务方式由过去以文献、报刊、社区墙报等为载体的静态方式发展为以显示屏、网站、数据库等信息手段的智能交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直观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还可以使信息更加快捷、更新的频率更快、信息更新的成本都会降低。标准化的社区信息网络还会吸引大量的赞助商,这个社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解经费的渠道。当然能够吸引赞助商的就是标准的社区信息网络,他可以能增加消费群体的数量、从而增加企业的收入。相反,如果社区信息网络不够完善,也就不能很好地吸引赞助商。

5.2规范社区信息化服务

目前多数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各系统内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协同工作的能力普遍较弱,这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相对落后。社区实现信息化后,可以减少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依赖,社区居民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各类体育信息服务。但是,社区作为一个信息的中枢,必须规范自身的服务,认真履行职责,把各类体育服务信息和需求信息技术汇总并及时,才能使更多的人关注社区体育信息网络,才能有更多的人使用社区体育信息网络。

5.3校区合作保障社区专业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前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往往只是负责一个培训点的培训,如果实现网络信息化,社区体育指导员可以了解某个社区的体育需求,合理调配人才资源。也可以实现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目前多数大中专院校都开设有体育相关专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学校招募培训人才,既让大学生有一个实践的机会,有解决了社区体育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5.4探索社区体育信息传播和利用的新模式

社区信息化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补充手段和联络平台,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大好时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和居民区的宣传栏等进行多种方式的广泛宣传,普及体育信息化的基本知识。通过宣传,使人们能够从社区体育信息上了解健康知识,提高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为居民营造丰富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要兼顾让社区体育信息化的建设者的利益,积极吸收外部资金,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适应社区体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5.5整合社区体育资源,提高特色服务

现有经济条件下,在社区大规模兴建体育场所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城市中各个社区可以统一规划,不同的社区建设不同的体育设施,然后利用社区信息化网络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可以让居民今天到这个社区游泳、明天到另一个社区打球、后天在本社区练习气功。也可以开放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中有着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错时利用,这不仅可以弥补对专业指导人才需求的短板,更可以实现体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6 小结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一阶段,城市社区体育如何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物质文化需求,将是城市社区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推广和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服务手段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社区的管理

者和参与者来讲,能使获得的信息的渠道大大扩宽,使社区体育管理者的决策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有利于社区体育管理者更好的为社区体育建设服务,同时社区体育参与也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

[1] 刘同众,戴宏贵.日、美社区体育建设与管理的探究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4).

[2] 李相如.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

[3] 霍军.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调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4] 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5] 鲁松涛.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化发展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

第12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医疗保险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增强竞争力

由于原始的管理体制?无法做到及时跟踪掌握?导致医疗保险的管理繁杂?效率低下。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幅度降低医疗保险的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将带动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作业?管理者能动态收集全社会的医疗情况和信息?变医疗保险的终端管理为医疗保险过程环节的控制管理?及时发现医疗保险中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

1.2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由医疗保险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着地区差异大和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从总本来看?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好的以外?大多数城市权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水平足以满足信息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内各地区中的发展极不平衡?主管领导医疗信息管理知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缓慢?流程规范化管理及监督力度不强。规范化管理欠缺及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医疗保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思想是用低廉的费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于医院和医疗保险系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

2.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肠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加快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在医学院校设立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专业?在职人员要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结合新时期特点尽快完善专业学习内容和继续教育大纲。信息管理人员除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相关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在制作方面一定要遵循国际的信息交换标准?以保证信息统一和共享。

尽快使医疗保险信息形成合理化流程。医生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应按时完成病案的每一个环节?在严格把关后?将完整病案及时提交病耗室。检验和检查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患者的报及时送往有关科室。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应该更新领导者的管理观念?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领导者应具备现代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规范化和标谁化建设?以医疗信息管理为核心。

注重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从人工操作正逐步被计算机操作所代替。进行信息处理的法律依据不足?出现信息技术超前、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医疗信急管理科学化向纵深发展。充分体现我国医疗保险信息内容的特色。随着社会的变迁?疾病种类繁多?抗病耐药繁杂?使得中医药的辩论治脱颖而出。因其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效果?故这些信息值得保存和研究。因此?可根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特点制定一套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编码系统这对发展相国医学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