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政治发展思想

初中政治发展思想

时间:2023-08-14 17:27: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政治发展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政治发展思想

第1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中学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态势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作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初中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校园和谐问题关注不够。反映到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则很少谈到。实践证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宣传媒介,必将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由于中学拥有较为活跃的宣传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深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将和谐校园的理论以朴实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初中政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当代初中生,帮助学生对和谐校园理论进行解读,然后通过学生将教育的效果宣传到校园内外,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条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支持。初中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主体,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人才的培养上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其实,“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懈追求。

2.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为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和谐校园的构建必将为初中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和谐发展的状态中。第二,构建和谐校园为增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根本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的美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只有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全面调动初中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也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和谐校园构建进程中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确受外界影响较小,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建设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保证初中生健康成长,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对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点是“管理学生”,甚至是“监管学生”,视角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初中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初中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为高中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2.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在当今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下,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切实扭转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每况愈下的不良局面,只有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地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此为切实提高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第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闪亮点和技术点,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文化含量。具体讲: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有条件的中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校园信息网,通过网上谈心、通气、讨论问题,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从而实现把教育功能体现在网络服务之中,把思想导向渗透到虚拟的空间中去。二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原则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把民主精神和真诚情感融入其中。三是创新文化型工作载体。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规范管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课外兴趣爱好型社团,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关键要抓住社会实践环节和健全育人机制。具体而言:一是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初中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有些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并提供必要经费。要注意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二是健全全员育人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社会与家庭要保持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为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大力加强以中学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初中生思想治教育队伍建设,逐步增强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做好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二是领导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校长统一领导、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三是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机制。要不断加大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中学办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中学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把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开创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3.切实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既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谐校园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初中生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实践证明,某些初中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的结果。近年来,由于他们在学习升学方面面临着一定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既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成为影响构建和谐校园的不稳定因素,甚至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延长心理健康教育链条,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各个各个方面,并制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第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这是切实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全方位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第二,通过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建立初中生个人心理档案,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升学指导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确保初中生健康成长。第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支持初中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努力构建和完善初中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总之,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第2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 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学

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初中德育的主渠道,它承担着培养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任。因此,积极研究探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加强政治课素质教育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 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 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 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 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如讲社会发展史中的生产力概念时,可用电教媒体展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如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 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他们真正懂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二、初中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同其他学科,同其他方面德育工作相比,无论从时间上、形式上还是任务上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着它的德育功能。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一论述,把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阶段,而构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课中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初中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政治课和其他科目的联系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理、化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任务;音、体、美汾别承担的素质教育方面多,任务重大。它的内容习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则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习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志英.初中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4)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情感融入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6-03

1 前言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他们正确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制定更加科学的策略,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更多情感融入思想政治课堂,这样才能更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1]。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更加注重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将更多情感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在生活与学习中学会推己及人,从而达到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为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2]。

2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融入教学的含义

情感融入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让他们能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活跃性,更好地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3]。因此,情感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因素融入课堂之中,用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情感融入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政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面对不同学生,教师要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有效运用情感因素,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以调动不同性格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3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融入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融入教学有一定的重要性(图1),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握科学的方法,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它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之中,能够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其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识的重要性,逐渐改变他们以往的生活、学习态度,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它能够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活跃性。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僵化,无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影响到他们的课堂学习质量[5]。而情感融入教学符合新时期的教学需求,它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双方互动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以满足初中生的思想政治学习需求。

最后,它能够转变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态度。如果教师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很难融入课堂之中,教师也无法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情感融入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愿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4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融入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情感融入教学时应该要制订科学、完善的教学策略(见表1),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以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1)做好情感融入教学环境的设计。思想政治课堂要想更加贴近学生,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环境的设计工作,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讲解“如何克服自卑”时,就可以以科学家霍金的事迹为例,让学生体会霍金对待科学的态度,树立他们人无完人、不怕困难的精神。此外在学习“尊老爱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办“尊老爱幼”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情境中丰富自身的情感,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乐于帮助他人,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最终达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不断完善情感融入教学的方法。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W方法,则很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情感融入教学的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情感方面体会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教导学生,这样能够提升课堂的活跃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利用好情感教学,为学生讲解不同的案例,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丰富自身的道德情感,并运用到生活之中;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表达,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有益帮助。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情感融入教学时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需求。

3)给予学生更好的课堂情感体验。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情感融入教学时,要注重知行合一,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孝顺父母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为父母做晚饭”“给父母写一封情感告白信”“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距离。又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9・3大阅兵”“利比亚撤侨”的相关视频,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在生活中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建设自己的国家。

4)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并充分挖掘和开发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扩大初中生的思想政治视野,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帮助。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政治教材中“为坚强而喝彩”“做自立自强的人”的内容时,就可以利用课本上的资源来向学生展示自强的特点,并让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发起向张海迪、霍金、残奥会运动员学习的号召,培养学生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勇气,使其充分感悟生命自强不息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而更全面地发展自己。

5)政治教师要发挥好课堂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坚持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从情感上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真诚相待、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更好走入学生内心,让他们端正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还要将学习权利主动交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用理性与情感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思想道德情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推己及人。

6)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培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实现情感融入教学,就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从而达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要求。首先,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课堂作用,学会用情感去打动学生,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教师要深入学习心理知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科学的梳理与引导,以保障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

质,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对身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使其做一名思想道德优秀的初中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情感融入教学时,应该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方法,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情感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好的课堂情感体验,为他们展现更多的教育案例,使其从情感上意识到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掘教材上的情感教育内容,发挥好自身的课堂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行为去引导和教育学生,更好推映踔兴枷胝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红芳.用“情”促学,以“情”感人:初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6(5):80.

[2]于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资讯,

2015(30):160.

[3]邹超.浅析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17.

[4]王彦方.浅议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学周刊,2015(21):228-229.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时政教学方法;社会发展

一、引语

在初中政治教学里,逻辑性和严密性是大部分的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基本特点。能真正的了解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职工来说,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在充分围绕政治教学的主题下,将一些时政内容恰到好处的引用到教学课程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催进学生主动养成关注生活、关注政治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的分析

1.课内引入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以及针对性的时政资料进行教学。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教学中宣传共建和谐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性。为此,教师要能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当的引导相关时政材料。对于一些具有负面性质的新闻,教师要能够合理的利用。通过这些负面事件,来加强对学生在独立分析和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举例而言,中国主权问题内容的教学有在初中政治教材中体现。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最近发生的时政事件,对学生讲解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相关新闻。进入深入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2.多种教学融入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其教学的趣味性,首先就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应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来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如电视、新闻、广播等多个渠道。这样可以丰富政治教学的课堂。

三、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方式改革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时政教育求知欲望在初中政治教学,其教学对学生思想模式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成为初中政治教学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育成为传统政治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融合的难点,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要结合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实际,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时政教育求知欲望,促进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育的有效发展。

2.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当今教学意义来分析,政治教学与时政教育的结合属于统一的状态。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体现出相关的时政教学内容。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解决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另外,时政教学内容一直都是传统思想政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因而需要教师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在时政知识的教学,以此能够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自身生活相结合。这样使原来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课便有了生机和乐趣。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引入时政热点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所需,这样更能以增=强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培养学生分析社会发展形势的能力

时政教学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侧重点还是有区别的,原理的授课内容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比较注重的方面。结合新课程能够了解到,有关时政教育授课的内容中明确包含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而培养学生对政治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和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势能力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和时政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与市时政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以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形式分析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16-01

思想政治教育课创新是初中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全民的道德水准,因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创新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符合时代与国家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创新的原则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品质以及创新技能的学生。为了实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的目标,在教育创新活动中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启发性原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记忆,注重死记硬背、反复练习,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元发展、开拓发展,不利于学生真正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因此,思想政治课程创新必须加强启发式教育、探讨式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自觉性。其次,进步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第三,合作性原则。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合作精神。第四,主体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五,整体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中必须坚持全面性与整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创新中,必须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进行综合创新。第六,个别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知行统一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切实解决“知与行”、“知与不知”间的矛盾。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创新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创新

目前,集体灌输模式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采用的基本

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内在需要动机,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理念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当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灵活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创新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应当进行以下创新。首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进程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内容,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社会实践内容,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用身边真切的生活实际充分去感受体会,还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其次,加强信念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坚定立场,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在教学中,将伦理道德、民主法治融入进来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三)教学技术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体主要是文字教科书、黑板、挂图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体也在不断地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技术正朝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法不断发展。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抽象的思想政治道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电教媒体在传输教学信息方面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增强教学信息的密度,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从而改善学习的接受效果。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情景创设,促进学生自主地内化知识。

(四)评价反馈机制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活动 困惑 措施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性,重视教学实践改革,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在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目标更加丰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初中政治学科知识,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收获。不断提升的教学难度,让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开发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分析

1.教学思想上的困惑

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政治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教学改革的进度有直接影响。一些政治教师的思想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他们仍然觉得灌输教学法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认为课本是至高无上。这样的教学思想,必然会让死记硬背成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方式。还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封闭,一直利用教学前辈传下来的传统教学手段,认为一种经典的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教师思想上的误区,影响了创新元素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融入。

2.教学方法上的困惑

教学改革,可谓是一场年轻战。教学改革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具有青春活力。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学习全新的教学思想,开发了更多有意义的教学方法,能够积极去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但错误的理解,会让高效的教学方法变得无效。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没有原则地减少自己的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精准性。教学方法应用失误,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3.学科定位上的困惑

一直以来,初中政治学科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许多教师与学生认为政治没有必要认真去学,只要抽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背下来就好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会在考试之前临阵磨枪,利用短暂记忆去取得一个满意的考试成绩。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划重点,用课堂时间将政治重点内容划出来,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学科地位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

二、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优化措施分析

1.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

要解决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初中政治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走出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教师要全面分析初中学生的新知识认知能力、心智水平以及个人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活动,用政治教学去规范学生的思维,杜绝负面思想潮流的冲击,才能实现政治教学目标。初中学校管理者要利用教师会议的机会,组织教师一起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日常教学标准,让教师就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使之建立正确的教学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化。

2.加强教学方法的改善

灌输式教学方法具有局限性,虽然能够促进基础知识传播目标的实现,却不利于初中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初中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实施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自我新形象》时,如果教师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个人形象的期待,无疑让课堂学习成为回答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将问答环节改成一个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每人说出五个“我是……”的句子和“我希望我是……”的句子,以此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提出期待。这一活动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也让课本理论知识与初中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在一起,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3.加强教学思路的创新

解决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需要教师重新整理教学思路。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将知识、情感与行为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政治教学内容被应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提高政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会让初中学生的政治学习观发生改变,不再认为政治课本上都是无用的官方话语。比如,在讲解《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教师可以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部分条款引入到课堂中,并针对每一个条款举出一个应用的实例,像童工问题、家庭暴力问题等,都很有震撼性。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真的能够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法律具有权威性,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政治学科在学生心理的地位,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政治教学活动的质量对于初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要给予初中政治学科以足够的重视,大胆进行创新,利用科学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解决改革中的困惑,才能让政治教学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刘建辉.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惑与协调的探讨[J].新课程,2015,(08):171+173.

[2]杨吉庆,李厚瓒.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惑与协调的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S1):134-136.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 人文精神 培育

人文教育是教授人文知识,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教育。在我国的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育,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标准。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项政策指出在广大学校实行全面化的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及亲身实践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不能缺少科学教育及人文教育这两方面。只有加强了科学教育,才能使得学生知识及智慧得到发展;也只有强化了人文教育,学生的人格素养及其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提高[1]。

(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这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只有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措施

(一)立足于教材知识点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立足教材知识点,深层挖掘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当中的内涵,寻找教材当中的德育元素,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理念,并且需要对教学的设计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之时加强对教材中含有人文精神知识的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内外知识点之间的延伸,设计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初中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2]。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初中思想政治七年级上册的“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节课时,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授教材知识点之外,还应使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度,如选择几位学生畅谈自己的特点及理想等,这样既可以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又可以使得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逐渐应用到广大学校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使得人文精神的培育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的生活态度”这节课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又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励志类型的短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深入体会生活态度对人生历程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3]。

(三)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联系当前社会当中的人文背景,并将其引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会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实现教材知识点、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文精神培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看待社会中的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材知识点,综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发扬.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6):89.

第8篇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 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生活越来越密切。生活本是一切的源泉,初中思想政治内容是有针对性的对生活事件进行案例性的总结和分析。尤其,初中思想政治的开卷考试代表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掌握内在的真谛,以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近几年,教育部一直调动教学的生活化,旨在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张力。可以说,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教育的一种大的趋势,能够从根本提升学生的素养和技能,增强教学实效性。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学目标是指引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个方向灯,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目标逐渐开始转变成为“三维”,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渗透,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感觉不到学习政治的实用性,进而很容易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可以说知识的本位现象使得教学目标显得政治化、理想化,不切合学生的实际。而思想政治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对此,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选择生活化教学手段,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借以来确保学生学习实效性的生成。

如:在学习《做诚信的人》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这样生活化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实际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感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严格要求自我。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能够让学生自己分辨生活中的是非,了解诚实守信才是发展的根本。

知识目标:真正了解诚信的作用和意义,明白不诚信的危害性。

这样,以生活化的内容为教学目标,运用生活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内容的距离,刺激学生学习,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挖掘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改一直倡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学生周围的信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原型是学生身边熟知的内容,学生知识缺乏主动探讨。而初中生素养和技能的形成主要途径是对生活的感知、体验、感悟等等。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进而再运用这种素材和经验去阐释思想政治内容,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知识学习链,强化学生有效的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

如:在学习《学会自立》教学内容时,笔者带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寄宿生和走读生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走读生和寄宿生各个方面的差别。诸如:寄宿生每天都是自己洗衣服、刷碗、收拾杂物、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而走读生每天都是依靠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吃完饭不用收拾,每天需要家长督促去学习,甚至自己的时间都是听任家长的安排,而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学生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去反思自我,想象自己平常是不是自立,自己缺乏的又是什么,认识自立的重要性,并尝试自立。从学生日常事件入手,运用生活素材来促使学生感悟,最终实现学生技能和素养的强化。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生活化教学顺承新课程理念,较为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社会生活拓展。对此,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一方面以生活化的教学背景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置身生活,感受生活与思想政治学习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知识问题,运用知识问题增强自我生活经验等等,潜移默化的提升素养和技能。

如:在学习《特殊人群需要特殊保护》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这个很不了解,笔者则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即:将教师改造成为生活中的商店、道路、车等等,之后让学生模仿特殊人群:盲人、聋哑人、身体残疾等,让他们感受这些人群在日常的过程中,过马路或者买东西的困难性。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开展生活化教学一方面符合学生本身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中锋、康维铎.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第9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情感 兴趣 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开掘新的教育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政治教育:正面灌输教育、疏导途径转变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对话调节教育、社会文化熏染教育等。教师可以运用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通过渠道学习思想和理论,提高道德评价水平,并根据历史的发展,赋予新的要求、新的内容,拓宽新的途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促进初中生思想全面发展,探讨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科学发展观指引,实现人的发展,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我结合工作经验及思考,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提出若干建议。

一、落实情感途径,培养情感

学生习得的思想政治知识经过情感的强化记忆会更深刻,教师用情感教育完善学生人格,重视培养情感能让学生遵从道德,遵守法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利,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1]。

教师播撒爱心,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召开“爱心”讨论会,结合爱的教育进行思想政治主题教育,研究爱的艺术、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回答问题,研究爱的合作关系,充分关爱学生,给学生希望。例如,教师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教学尝试,给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和参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求知欲,提供学习进步的积极体验,树立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社会理想。例如,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并发挥这种效应。巩固理解、尊重、信赖、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想政治的求知欲,挖掘潜能,明确远大的科学志向,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树立学习理想。

二、全面激发兴趣,落实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有需求[2]。教师要明确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学生用知识分析感兴趣的事例,并用歌曲、科学家传记、寓言故事、诗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政治主题活动,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积极学习、热爱学习并快乐学习,从快乐的心境中学到知识。教师坚持表扬学生、鼓励学生,重视评价学习,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努力学习、收获学习的成果,在教学中重视情感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三、开展多样活动,增强实效

教师重视素质教育,组织启发、开放、综合型教学方法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减少教学依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实现教学和学习的结合,重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政治教育。

教师结合“公民教育”的主题内容可以开展劳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等,培养学生活动观念,调动履行公民职责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让学生接触社会,运用社会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新事物、新趋势,明辨是非,辨别认识主流与非主流,批判、继承、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观念,接受思想的洗礼等。通过政治热点分析,教师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新时期的新观念。让学生通过公民教育活动优化生活环境,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新时期的新观念,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学生心理特征成长需要,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活动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公民教育的政治知识,消化和吸收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增强本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拓宽政治学习的途径。

教师可以结合共青团活动进行政治教育,发挥政治教育核心作用,并宣传政策,播报新闻,举办法制讲座,让学生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路线,树立大局观念、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校会和班会活动,落实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教育。针对不同思想教育,进行集体思想教育活动,如张贴标语、办板报、出宣传栏等,营造思想教育氛围,组织观看人物事迹展览等,还可以通过看电影故事片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并针对班会情况对学生进行活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果政治老师是班主任,就可以进行政治教育,强有力地管理学生集体,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多种活动的融合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定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多种形式的结合教育,结合实际,加强综合教育,增强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时事政治;教学研究;素质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整体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初中生素质教育重任和思想教育重任等。需注意的是,因初中生本体思想仍旧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学生思想问题便会日渐凸显,思想品德教育可帮助学生思想观念正确形成,而后也可进行人生价值目标确定。通过时事政治的合理引入,将其作为补充教学材料,以此种方式来完成高效政治课堂创建。

一、必要性分析

1.教育改革需求分析

新课改操作进行前,传统政治教学难以在课堂上有力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有力调动更是无从谈起,产生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政治知识学习略显枯燥,政治课程教学中缺乏一定的新鲜元素。填鸭式教学法实施环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而适当介入时事政治教学模式则可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时事政治内容被教师运用案例形式加以表达,以此来有效促进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可在案例教学环节中深度掌握相关政治理论知识,以达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2.市场运行需求分析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稳步攀升,市场经济发展环节中,经济建设工作被视为重点,大众群体旨在谋取更高经济利益,受到经济诱惑消极影响,思想方面必然会出现偏激。初中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心智与思想尚未成熟,此种状态下会受到不良利益诱惑的侵袭,致使拜金主义思想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出现,旨在为初中生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引入时事政治案例内容,通过社会反面事件讲解让学生熟知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性。

3.素质教育需求分析

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标准与要求,若缺少品德和才能,那么个人全面发展便会遭受严重制约。需知,时事政治是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时事政治案例教学可提升学生本体分辨是非的能力,对时事政治加大关注力度可助力学生思想升华。当前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初中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认识和了解新鲜事件,对社会加以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信息容量,而信息加工功能此时也会得到积极培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时事政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1.时事政治信息环环渗透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案例,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之后在此基础上深度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在课程讲解完成后,需要学生群体进行时事政治内容讲解,随之要坚持此项操作,长此以往会带来潜移默化的教学成效,并可将时事政治背景内容和所学相关理论知识内容等达成完美融合,将理论要素与实践要素相互联接,从而提升学生自身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

2.时事政治内容教育性彰显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优良习惯,借助电视要素、广播要素和报纸要素以及互联网媒介要素等去进行正确时事政治信息的获取,筛选合适信息去融入课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学习现状等进行崭新时政信息引入,深度贯穿各类教学细节之中,逐步训练学生观察时事能力,激发潜在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也可有效提升学生对时事政治信息内容的基本关注程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如通过了解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来学习其优良品德,此时学生道德觉悟便会大幅度提升,学生本体责任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等也会有所提高。

3.时事评论引导

时事政治涉及内容较广,初中生在知识面上存在很大局限

性,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不足,只能简单地了解事件表象与信息,无法深度揣摩事件本质与内涵。对此种情况,应从实际出发,定期开展时事政治评论活动,以师生互动模式为主,将时事政治讨论与时事政治分析付诸于实践,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本体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时政大事的内涵。《中国自然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介入石油紧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详细观察,并相互进行石油控制内容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度了解社会文明与自然规律,培养学生关注重大时事政治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环节中,教师应适当引入时事政治教学方案,针对教学不足方面予以纠正,通过时事政治信息的引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稳步攀升。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素质教育 实践

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素质教育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一、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

在很多人看来, 初中思想政治课成了“副科”,根本没法与数学、英语、语文等传统的正规科目相提并论,甚至于有的学校出现了压缩政治课课时转让给其它教学科目的现象。这显然是传统应试教育重视显性的“高分效应”而不重视隐性的“能力培养”恶果的传袭。实际上,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和初中思想政治老师在青少年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科目所无法替代的,试想一下: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是需要一个人格健全、思想向上、品质良好、行为文明的“合格公民”,还是一个应试能力极强却道德卑下的“邪恶科学家”呢?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基层的教学组织,都必须对初中思想政治老师的教学使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特别是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本身,更要坚守自身的岗位和立场,深刻领会自身的教学任务,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传达出政治课程背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让青少年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明确自身使命,端正教学态度,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自己给自己先上的一课,是自身所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基本素质要求。

具备了为人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能力要求以后,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具有表率作用的教师,还必须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特定的稳定性的教师风格。初中政治老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因人而异,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严师风格。这类老师一般具有精湛的授课能力,他们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在平时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处事公正,凡事以理服人,在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往往能将学生的各类问题处理得当,并在很大程度上能成为中学生心中的偶像。这类教师虽然严厉,但因为其公正的办事能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反而能赢得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的尊敬和崇拜。

(二)和蔼可亲。这类老师以女老师居多,她们往往对学生有着无私的热爱,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对于那些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她们也能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老师因为有着良好的人缘和亲和力,往往也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并对思想政治课程的传授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儒雅之风。这类老师一般来说,知识渊博,但又不是“书呆子”气质,常常在一些哪怕是日常的生活琐事上都能传授出一定的知识和道理,并给予学生现实的指导。尤其对处在求知欲旺盛时期的学生,这类具有长者风范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尊敬和爱戴。 再配合其本身特有的授课技巧与方法,往往也能将初中思想政治讲好、讲活。(四)诙谐幽默。毫无疑问,一个能将思想政治课讲的风趣幽默的思想政治老师,显然会得到同学们欢迎。这类老师一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敏锐的教学眼光,快速的反应能力,一堂课经过他的旁征博引之后变得十分精彩。能将含有概念、观点、原理、规律等一些较为抽象、枯燥内容讲述的如此生动精彩显然并非易事。这种风格为同学们所喜爱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在政治课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具体的。例如:人类社会必然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段过程;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各具特点(有的可以跳跃式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阶级社会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用这个观点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的矛盾运动,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上的作用等观点。进行这些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要本着思想性和知识性统一的教育原则,“寓论于史,论从史出”用历史知识作为论据,论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在学习社会发展常识的同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模式下重视探究性教学与学生的实践

政治知识本身就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学生所学教材,只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作为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学习丰富起来,必须从实际中去体会,否则学生只围着文字符号转,会越来越枯燥,甚至厌学。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探究性学习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为通过各种“实践”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玩中学”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扭转过去那种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领会和学习政治课所倡导的做人道理。教师可以把所教内容拟成小课题,让学生去借助网络或书报收集组织材料、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去研究教材、发现问题、组织授课;还可以通过演讲、讨论、录像、对白、辩论、板报、社区(或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

结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政治教师要科学地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首先应当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艺术,努力开拓创新教育的途径,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均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中,德育占据首位,说明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并且在教学中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初中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思想水平不足,加之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较为抽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极易感到厌倦。以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多采用五步教学法,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同时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难以提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后续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所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活力,提升课堂成效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探究尝试教学法概述

探究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主要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将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思想在我国教育历史上由来已久,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偏低。总的说来,探究尝试教学法就是尝试成功,在尝试中如果遇到困难,需要经过教师的指点和纠正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自信心;如果在尝试成功的过程中,所得出的答案同正确答案存在偏差,可以经过独立思考来分析错误在哪里,然后改正错误[1]。这种探究尝试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说来,探究尝试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师的点播下,借助现有教材内容,展开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意见和交流的机会,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取得较为可观的成效,并且受到了相关领域人士的广泛重视,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就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而言,探究尝试教学法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需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探究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探究尝试教学法,需要分成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每一个环节的优化,最终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一)前期准备阶段

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阶段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实际需要,来创设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丰富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能够在原有人教版教材中内容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拥有自由发表见解和看法的空间,在探究尝试成功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学生探究尝试成功几率,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条件,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确保后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2]。

(二)训练教学

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存在局限,容易受到周围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初中强化思想政治教学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政治教学连续性较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勇敢的表达自身看法,在探究尝试过程中出示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多为政治教研人员共同编写,内容较为全面和有价值,需要结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思路,提出合理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最后有效解决问题。

(三)尝试练习

首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来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通常最先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多数都能够予以解答。在政治练习题中,经常出现该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能够说明什么本质特点,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在回答时需要简洁易懂的表现出来。诸如提问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标准的答案,直接回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可以。

(四)探究尝试

在学生探究尝试成功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创设问题需要紧跟时代、具有时代元素的例子,将更多新鲜的科技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长见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发深入的思考[3]。在这个阶段,可以运用不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诸如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畅所欲言。

(五)巩固练习

对于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有些重点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其他较轻的知识点可以由学生自学掌握,实现问题的延伸。总的说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如将有效的知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在此前提下,学生可以进行多次尝试,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所以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探究尝试教学法,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四平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