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7:2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技术发展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科技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126-04
文化与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现象,文明是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成果,因而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为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现象,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导引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为首务。
一、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中国作为一个敢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带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和自信,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非常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规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是对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规范,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提升,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文明是文化创造的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创造不出高级的文明。显而易见,生态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阶段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从科学技术与文化形态的关系来看,人类的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话的信仰阶段、哲学反思的形而上学阶段和经验科学的实证阶段。在第一阶段,以神学为主,哲学属于神学,文化表现为一种神话形式;在第二阶段,以哲学为主,科学属于哲学。文化以一种哲学形式出现;在第三阶段,以科学技术为主,科学技术成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学技术为范型。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崛起的前提条件。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呼唤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当今世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不断加剧的生态危机,国内外都有“科学技术原罪论”的思潮。将当代生态环境的破坏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当然是一种不全面的见解。因为,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危机,是不合理的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恶果。诚然,科技文化是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尽管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日益彰显,但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所担负的巨大责任也越来越突出。有学者指出:“科技的发展已经使风险成为内在于现代科技中的构成要素。科学并不能因此而成为意识形态和一切价值的标准。科学并不能独自完成真理,科技文化也不具有无限的‘合理性’。”因此,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科技文化,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科技文化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那么。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能否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发展?这无疑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上厘清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实质及运行原则
(一)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具有共同的本质规定。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对自身探索自然、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创造的意识和行为的归纳和描述。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统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出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正如有学者所说:“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而走出这种两难境地的途径,科技进步或许是最富有希望带来根本性转机的一条道路。”因此,为了避免科学技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消除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负效应,人类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科学技术,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管理和应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科技文化的力量全面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支撑着生态文明的生成和发展。可以这样说,没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明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切实解决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问题,正确规定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交往实践日趋复杂,也使得科学技术活动后果的影响愈益深远。这种情况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盲目的科学技术乐观主义,深刻反思传统的科学技术文化观念,勇敢地担当起作为科学技术活动主体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
就其本质而言。科技文化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本身的认识、运用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以及社会的文明生活。作为科学技术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科技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笔者曾经撰文认为:“无论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或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兴起的科学理性和科学思想,还是后来发生的三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科学理性和科学技术都成为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上的根源。它使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今天,科技文化不仅自身在蓬勃发展,而且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要建设生态文明。没有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广泛弘扬是不可想象的。
(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质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渗透于生态文明的各个环节,支撑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规范和制衡科学技术的应用,导引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促使科技文化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这种辩证统一正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文化为支撑。生态文明的提出旨在破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技文化发展的中轴,科技文化始终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科技文化的使命就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其次,科技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上要求科技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依归,把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追求,着力于合理化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努力建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技文化,以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才能具有明确的方向,因而才能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最后,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科技文化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共同主题,也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机制中,对于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
(三)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社会和人三个部分构成的,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这正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共同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类整体利益,将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着力于提升全人类的科技文化素质,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彰显中国特色。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彰显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和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彰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至少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允许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转嫁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第三,促进双向互动。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又共同担负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因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必然体现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必须以促进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双向互动来推动其协调发展。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弘扬科技文化为首要任务,以科技文化的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技文化发展要以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为价值追求,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科技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技术的威力日益强大,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文化也无可置疑地占据了社会文化中的强势地位,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但是,作为现代文化和文明基础的科技文化是否天然合理,即科技文化的“合理性”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思考。于是,建构科技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实现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也就成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生态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走向
所谓生态科技文化,一般有两种理解。即生态科技的文化和生态的科技文化。本文所理解的生态科技文化,是指基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的科技文化。
所谓生态科学技术,或生态科技,“是相对传统科技而言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全新的科技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自从人类走进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就逐渐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既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应运而生。如今,生态科技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这种变化首先基于人类思想观念上的重大变化。有学者分析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曾经错误地把它当成了一座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人类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索取,随着家园不断地被自己破坏,人类已经感到生存危机的彻骨之痛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人类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便宣告结束了。”这种认识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体现的正是科技文化的变化——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
生态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统整体观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思维方式、主张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科技价值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代表了未来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要求人们用生态价值观来评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从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传统科技文化转向主张利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科技文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认识和把握生态科技文化,必须把生态文明与科技文化结合起来思考,加强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科技文化和从科技文化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这是因为,生态问题本质上是文化问题,生态危机实际上是文化危机。今天,面对工业文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文化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引领科学技术朝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只有把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才能赢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的明智选择,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
其次,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生态科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生态文明一定是建立在生态科技文化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科学技术在不断演化,生成于科学技术活动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断演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科技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科学技术必须生态化。而科学技术生态化必将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态化,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生态科技文化。生态科技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必将有力促进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最后,建设生态科技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了解和适应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与生态科技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既是衡量科学技术发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为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指明了方向。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改造并发展传统产业,走出一条用生态科技产业发展经济之路,是生态科技文化的价值蕴涵,更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了解各种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干预所能承载的阈值,因而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的支撑作用。这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支撑作用的科学技术,一定是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学技术;这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支撑作用的科技文化,也一定是立足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科技文化。
注释:
①[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
②蒋学杰、刘辉:《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及其界限——兼论科学创新中的计划主义》,《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③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④吕乃基等:《科技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⑤杨怀中:《科学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2期。
二十一世纪是高速竞争的年代,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经济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和改善,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进步下,作为一个有梦想的二十一世纪新青年,有必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团员青年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将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准备。
二、活动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旋律,增强团员青年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文化学习环境,让拥有梦想的青年们勇于追求,艰苦奋斗,为梦想而坚持努力。领悟科学发展,放飞青想。
三、活动主题:
有梦的远方,放心去飞,勇敢去追
四、活动形式:
参观考察,理论学习,游戏交流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地点:
福州西湖公园博物馆、江滨公园
七、参与人员:
09水产(2)班全体成员
八、活动主持:李茂林
九、活动流程:
1、班级全体成员在3月15日下午1:00拓荒广场集合,主持人介绍相关活动安全事宜,以及活动主要安排。结束后,集体出发到西湖公园及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
2、到达西湖公园,主持人集合全体成员,并以宿舍为单位。2:00时刻,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3、带领班级成员参观西湖的美景。参观的同时,与成员们交流大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见解,以及如何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4、参观交流结束后,班级成员开始对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以及文化,弘扬五四精神。
5、博物馆参观完毕后,大家交流对科学发展、科学技术的看法以及见解。
6、结束博物馆的行程后,全体成员坐车到往回学校的江滨公园。在公园里,大家彼此交换大家的梦想,说出心中的梦想。交流结束后,将各自的梦想写在风筝上,开始将自己的梦想放飞,在游戏中体会追逐梦想的滋味。结合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谈论梦想与事业的关系,如何让才能在竞争中让自己站得住脚跟。
7、放风筝结束后,集合班级成员合唱团歌,歌声与团旗一起飘扬。随后拍照,合影留恋。
8、歌曲结束后,主持人进行总结。
9、活动结束,集合班级成员回学校。
十、活动人员安排及注意事项:
1、活动总负责人:团支书李茂林;
2、班长、支书等班委负责全班人员的安全以及清点;
3、副支书吴丹丹等负责活动宣传工作;
4、各宿舍长负责本宿舍人员的清点;
一、健全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各个阶段的实施方案
县委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后,本单位于20*年10月12日接着召开本单位成员会议,认真讨论和研究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事宜。10月15日召开单位全体党员干部会议,传达县委动员大会精神,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结方案,成立县科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张思耿主席担任,副组长由周旭才副主席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足够人员专门负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根据博委发〔20*〕19号文件,我们制定了《*县科协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和要求,我们还制定出《*县科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的实施意见》、《*县科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的实施意见》、《*县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我们按照已定方案有序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学习调研活动有效开展
1、领导带头学习,亲自辅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科协积极组织,周密安排,单位虽然党员人数不多,但领导带头学习,亲自辅导报告,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每次学习,领导必须亲自主持,每周单位都要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并规定自学内容,这一阶段,县科协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学习达10次足有5天时间。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及其根本方法等,同时还认真学习有关领导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活精神。通过这阶段的学习,单位全体党员认真做好笔记,完成学习心得体会文章6篇,各位党员学习认真,精神焕发,工作热情高,机关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积极开展调研活动,着力解决科普惠农问题。
学习调研阶段,县科协根据收集到的征求意见,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到乡镇农村进行科普调研,深入到农户和专业户家庭了解农民对农村实用技术的掌握程度,撰写了《*县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在科普工作中,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农村实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去年我们分别在龙溪镇、湖镇镇举办了五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技术水平,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我们主动争取市科协的大力支持,积极开展科普惠农方面的活动,极力推荐科普惠农项目,将柏塘镇光华食品有限公司科普惠农项目申报到市科协,并送省科协参加评审,得到科普惠农项目的资金帮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县科协还积极配合县人事局认真做好惠州市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我们深入各乡镇农村挖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认真做好相关材料组织和报送工作,经过市级评审,县科协送评的23名农村技术员有22人评上了农村技术高级职称。
3、主题实践活动和“四民”活动并举
*县科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学习主题实践活动和“四民”活动,做到两个活动同时开展。20*年11月,县科协在张思耿主席的带领下,组织6名党员到挂钩联系点——柏塘镇古调村开展主题实践和“四民”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到古调村遇到冬种启动资金不足问题,县科协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支持该3000元冬种资金种值6亩豌豆,目的带动全村农户掀起各种,同时,县科协6名党员与该村支部6名困难党员结队,进行一对一帮扶,为解决该困难的实际困难,我们分别组给他们6名党每人200元慰问金,并送去有关农村实用技术科普资料100多份,鼓励困难党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理论,立志勤劳致富,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科学种田,安心搞好生活和生产,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三、分析检查阶段准确查找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注重发展思路
根据博学组发〔20*〕14号《关于印发〈*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县科协认真按照“重要总结经验教训,重在完善发展思路”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检查分析阶段的各项工作。
1、查找问题分析问题
县科协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但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还是理解得不够透切,尤其是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创新上没有彻底解放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单位工作效率,我们努力追求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一是开展科普新工作,科普工作不只局限于传统的科技宣传和科技咨询,工作要与时俱进,要以人为本,科技要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要深入农村,利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再培训和指导农村专业户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要利用现有的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一批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三是重点做好厂会协作工作,邀请国内科技单位专家与农民企业建立厂会协作关系,切实解决农民企业技术难题,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2、积极开展机关作风“三评议”活动,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
根据科协工作实际,我们在开展“三评议”活动中,深入基层农村专业户和一些农民企业中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在求农民意见和建议,正确对待所反映的问题。例如,科技工作者提出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问题,我们通过不同形式向县委和县政府反映,尽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要为“科技兴县,人才强县”的战略努力工作。关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和民主生活会上,单位班子成员作好了首先发言的充分准备,班子成员各自较为深刻地摆出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同时也虚心地接受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各位党员要抒已见,客观地查摆问题,深刻地分析问题,力求在工作上达成共识,推动本单位工作向前发展。
3、认真落实工作创新。
县科协在开展经常性科普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协工作与时俱进,力求创新,经过单位领导的认真研究,大胆地创新工作方法。根据科协工作实际,不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09年1月,县科协首次召开*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总结表彰大会,通报表彰了一批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少年学生和科技指导老师,为我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开了先例。
四、确定整改项目,落实整改措施
县科协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梳理出来的突出问题,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对本单位的工作思路重新审视,用实际行动加以整改和落实。
1、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头脑,统揽科协工作全局,巩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首先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制定学习制度,领导带头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树立县科协的良好形象,提高县科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其次是要及时调整工作心态,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创新工作机制,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大学的要求,适时开展科技活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把我县的科普工作落实到农村,积极培养农民实用技术人才,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科技;伦理
1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2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斥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不能带来道德进步,反而导致道德退步,因此,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水火不相容、互相排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只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保持道德的纯洁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著名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一文中,悲观地预言:“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特别是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堕落的现象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一些学者认为“道德崩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甚至主张停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拯救道德危机,陷入了道德决定论的误区。
(3)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无关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社会作用,从来也不相遇,永远也不会发生冲突”,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和科学分为“事实的知识”、“价值的知识”和“物理科学”、“精神科学”,认为道德价值观念来自趋乐避苦的情感,理性对道德价值无能为力。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交叉的。现代西方新实证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也认为道德不存在对错、真伪的问题,科学也没有善恶之分。
(4)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善恶并进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既非等同,亦非排斥,更不是无关的,而是善恶并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既能促进伦理道德进步,也能导致道德退步。我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道德思想却非完全直线发展,是苦乐并进、善恶兼行的。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既认定人类由新发现得到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又有些忧心忡忡。后来,爱因斯坦、维纳等人也同样表示了这种忧虑。这表现出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关注和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运用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更新观念,包括科学发展观,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2000-12-15.
[2]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大椿.在真与恶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3S”技术;野外地质填图;数字化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走进了人类视野,以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对于人类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3S”技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以独特的魅力受到诸多领域的青睐与认可,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根据“3S”技术的特征将其与野外地质填图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势必能够提升野外地质填图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野外地质填图的科学性、精准性与规范性,所以将“3S”技术全面应用到野外地质填图实践中已经成为地质勘测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由此,笔者针对《“3S”技术在野外地质填图中的应用》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3S”技术及野外地质填图
(一)“3S”技术概述
所谓“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统称,由于在实践中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的,所以在利用的过程中一般将三者进行有机整合,所以成为“3S”技术,下面将三者进行分别阐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1]。
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在英文中的表述为Remote Sensing,简称为RS,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是现代化的探测技术,在广义上的定义为利用非直接性的方式有效的搜集目标信息的方式,在狭义上的定义是指利用电磁波的有效传递和接受,对某一特定的目标事物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感知与分析的技术[2]。
2.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成果,在英文中的表述为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为GPS,20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开始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落成,主要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试测距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国土面积的测量,工程开发中的测量、航空运载等都需要GPS系统的支持[3]。
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在英文的表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GIS的产生的方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是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地球表面的全部信息进行动态性的采集于分析,同时能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和储存管理,在生产、生活乃至公共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野外地质填图发展趋势
根据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重视的程度,野外地质填图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质填图将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所谓标准化是指野外地质填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为国家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化的依据;第二,可视的发展趋势,是指保证填图呈现全面的透明化和时效性;第三,集成化的趋势,主要要求能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整体性的依据。第四,智能的趋势,是指在填图的过程中能够将人类的智慧以及计算机的高效完美整合,保证野外地质填图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规范、严谨、科学有效的服务[4]。
二、“3S”技术在野外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3S”技术虽然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一个集成化的集合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如图2-1),所以将其运用到野外地质填图的实践需要将GPS、GIS、RS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保证三者能够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推进野外地质填图水平的提升。首先,利用GPS系统制定也恰活动的具体路线,保证实践中所执行的路线最具效率性,从而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保证安全第一的原则;然后利用RS技术综合分析选定地点的地质实际情况,如某地区的岩石、构造以及地层等信息;最后利用遥感技术高效的信息传递给GIS系统中,在GIS系统对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类之后,储存到GIS数据库中,工作者此时可以根据GIS系统输出的信息进行整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实现野外地质填图。
在上述过程中需要注意是,虽然“3S”技术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业务地质填图的实践工作,但是要求三者实现完美的配合依然需要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三者能够真正做到相辅相成、扬长避短,发挥每一项技术的实质性优势。
结语:文章从“3S”技术出发,对其在在野外地质填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根据野外地质填图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生产对于野外地质填图的要求,分析了将“3S”技术应用到野外地质填图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使得相关部门领导者以及决策者提升对于“3S”技术的重视程度,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变革传统发展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推进你数字化野外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提强有力的信息依据,保证国家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配置,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步伐的加快。
参考文献:
[1]郝明,张建龙,邓昌荣,等.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应用研究:以云南1:5万泸西幅区域地质调查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3,04(02):163-168.
[2]石小亚,王佳运.浅析西北地区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J].地质论评,2013,06(03):532-536.
关键词:全球问题;再认识;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21
一、前言
全球问题一直是世界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全球问题是指“在发展规模或程度上具有全球性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涉及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利益,并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及国际社会一致行动才能得到建设性解决的问题”。目前,人们面临的突出的全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此,一些学者都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有必要对全球问题进行再认识。
二、全球问题的实质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从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是由于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的不合理开采利用而造成的,从而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对立与失衡。人是从物质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因此决定了人类从一开始就是和自然界同生同体的,绝不能单独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中的自然;世界存在于人之中,人也存在于世界之中,根本不能将人超拔于自然之外,而使人成为自然之上或自然之下。”然而,从全球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限度,加上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人类对自然物质的占有越来越无止境,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无疑人类不能超脱于自然之外,否则人类不能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二者之间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全球问题的出现警示人们:如果不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那么不仅不能解决全球问题而且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将陷入困境。
(二)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与自然界进行的积极能动的物质交换活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实践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对平衡中才能实现,而且人类生产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在不断追求、解决和实现这种平衡活动。一旦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失衡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控就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危机和困境。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当代全球问题的真正根源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不适当造成的,即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关系的破坏是由于人类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身的关系引起的,也是由于人的知识、人的力量不能适当地应用于自然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破坏。它反映了人的实践创造活动未能顺利有效地实现同自然界的和谐交换和发展,从而使人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存在物,变成一种脱离人控制的异己力量。因此,真正应为当代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全球问题承担责任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自己。
(三)从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
从全球问题产生的过程来看,也是由于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科学技术发展而造成的。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变革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已经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宰,而且人类把自己当作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当作自然的主人。这一观念的改变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人类对自然的敬意,而且还极大地张扬了人类对自然的傲慢,从而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人创造了科技,是科学技术的主体。对发展的迫切要求,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使人越来越沉迷并无端受制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武器,并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另一方面也能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也忽略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的前途和发展带来了的隐患,甚至是灾难。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就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善待科学技术,绝不能把科学技术当作征服自然的武器,而应该当作是人类用来解决自身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工具。
三、对解决全球问题的路径探讨
(一)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单独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控制,而忽视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其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并导致人类整体的持久生存及人类内部经济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人类中心主义表面上看去,人类处于自然界为中心,但没注意人类与地球其他物种甚至整个生态圈的有机联系,而仅仅关心人类本身,其最终结果必将是葬送人类。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要放弃对人类自己的关注。正如默迪所说,“为了更明智、更负责任地影响进化过程,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更充分地理解我们与更大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整体包括社会、自然以及世界上的秩序和价值的最终源泉。个人对更大整体的认同对于发现我们自己所属的整体至关重要。”“我们每一个个人的行为对于人类进化过程本身的自我实现,以及世界价值的增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型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强调人类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必须以自然承载能力作为衡量自己行为正确的标准;另一方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这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赖和关联,意味着人类一方面要尊敬个人,另一方面更要敬畏大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二)扬弃传统的发展观,建立和落实新型的科学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把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惟一指标。这种增长方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这种增长观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而且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已构成严重威胁。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按传统发展道路走下去,人类和人类文明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的长久和谐发展,必须建立新型的科学发展观。只有建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人类长久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类与自然持久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责任,使人类整体上能够更好地、持久地生存。“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更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有发展战略,但没有一个共同的全球发展战略,即对当前的全球问题、未来的全球命运还缺乏明确的规划,而且即使有这样一些宣言,不少国家出于本国利益,也并未完全遵守。要解决日益增多的全球问题,需要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参与。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协调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的专门组织以全局和前瞻的眼光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人类问题的共同纲领。如围绕当代全球问题,联合国于先后召开了多次大会,共同研讨和参与解决世界上最迫切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联合国正在为促进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单个国家所不能做出的举动,因此,在新的世纪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大的发挥联合国作用。只要全球人民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与自然必能实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伯鲁.全球问题的实质与解决困难[J].青海社会科学,1997,(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关键词:新医改政策 医院经济 医院管理模式
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医院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医改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构建健全的经济管理体系。研究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投入,使医院内部结算体制更加系统、规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国家对民众医疗保障事业的重视,大力推进新医改的推行和实施范围,使广大基层人民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优惠,在为民众福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医院经济的发展。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增大了医院间的竞争力
患者在新医改政策下享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不同的标准选择就诊的医院,医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医疗市场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不同医院之间要通过多种措施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大,这就要求医院提高市场影响力,通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的途径来吸引更多的病人。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患者都希望减少治病费用,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这也正是医院竞争的根本所在,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供应商,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1.2影响了医院盈利模式
由于医疗服务体制不够完善,广大民民众都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也缺乏针对性的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医疗费用的出入账管理水平不高。针对这项问题,新医改制定出了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杜绝乱收费的现象,让医疗机构能够切实发挥服务为民的作用[1]。医院的盈利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选择,不再是以往固定性的强制消费,也对医疗计算费用的定额标准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医院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减少,利益收入有所降低。
1.3医院的社会监督力增强
由于医院经营特殊性,具有很大的民众依赖性,但医院很容易凭借这种特点利用不合理的手段收取患者更多的医疗费用,危害民众的利益。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经营管理工作更加公正、透明,医院从以往主动的地位转化为被动的由患者选择的地位,民众的自主意识增强,能更加客观的看待收费状况。在新医改实施的情况下,效益、公平性成为各个医院关注的要点,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方式,从医疗用药、治病费用和检查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动态掌握医院的经济状况。医院受社会各界、广大民众等多方的监督,必须要将医疗流程、收费内容公开展现给患者,并受医疗监管部门的限制,对医院运行体制造成巨大的影响[2]。
2.新医改政策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对策
新医改政策的实施目的主要是推动医院的公益化发展,转变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但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经济运营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
2.1重视经济核算,对医疗成本投入进行严格的管控
医院传统的经济计划管理工作根本不适应新医改方案的要求,在实际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提高对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视,统筹管理医院资金费用的支出,明确限制资金消费方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可以结合医院实际项目的状况,通过降低固定成本投入、降低后勤工作费用、裁减临时工作人员等方式,来对医疗成本进行高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设施和材料的作用,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医院在处理好外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也要进一步强化对内部经济管理的控制,减少提供医疗服务的成本,使医院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降低民众医疗费用,真正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2.2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处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中,医院应深入观察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市场发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针对医院科室进行大力培养,加大对医疗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力度,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途径。医院应树立竞争意识,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方面,将竞争力培养意识渗透到各项工作中,让员工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的锻炼,提高服务质量,培养吃苦耐劳、勇于竞争的品质,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广大民众的信赖,建立良好行业口碑,促进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同时还要注重同其他医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实时性的医学信息,学习其他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优点,不断完善医院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挖掘医院内部潜力,降低医疗成本,将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摆在医院运营的重要位置上,实现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取得更大的收益。
2.3强化内涵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医院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六项基本原则,实现向覆盖范围更广、同民众水平相接轨医院经营模式的转变,更新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适当降低医院经济利益在发展目标规划中所占的比重。在强调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社会中,医院应凝聚科学技术发展力量,逐步强化内涵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医院更快、更好的发展,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3]。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获得长久的发展,定位好发展方向和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扩大广大群众的就诊途径,构建专项的医疗服务管理团队,提高医疗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责,为医院医疗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最后还要强化医院的公益性观念,对医院补偿机制进行完善,将社会公益作为医院发展的基本准则,约束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杜绝违法医疗行为的发生,在注重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对医院社会效益的重视,巩固在市场中的地位。
3.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疗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颁布了一系列的医改政策措施,这就对各大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改形式下,医院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对医院盈利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强了医院经营的透明化和公正化程度。在这种趋势下,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重视经济核算,对医疗成本投入进行严格的管控,强化内涵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医院的公益性观念,对医院补偿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形成同医院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医院收入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作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娜.新医改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0(15).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十分重大。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党在思想理论上有新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有新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国民素质有新提高。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强化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面向世界、把握未来的重大战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我国要参与全球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顺应时展潮流,从战略高度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能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实现新的跨越。因此,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更加自觉、更加广泛地推动和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很好,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应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由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量依靠进口,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日益苛刻的技术壁垒,并带来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家战略出发,对转让技术持谨慎态度,尤其对那些关系国家安全或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核心技术,更是实行重重限制乃至封锁。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只有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党在思想理论上有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发展,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经济增长方式有新转变。能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仍按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发展,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实力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经济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
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完善这一体制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保障。
国民素质有新提高。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基础性、长远性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应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应重视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
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
强化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使创新意识深深植根于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中,深深植根于全体人民的内心里。应积极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妨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弊端;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亿万人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智慧,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真正使创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摘 要 随之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进行,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需要加强内外各方面的管理。对内方面,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本文就如何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作了相关探讨,旨在为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发展作出相应指导。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内控 管理制度
一、内控及内控管理制度
探讨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何谓“内控”。内控即内部控制,最初在1949年的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上提出,因此,主要是针对会计界或者审计界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定义也不断的得到修正和完善,发展至今,内控主要是指,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各项业务高效进行,企业财务报告可靠真实,企业内的相关法规、制度被大家遵守,由董事会、经营者及其他成员实施控制管理的一种过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主要内容则包括资本控制、组织控制、目标管理、人员控制、制度控制、监督激励、业绩评价等各个方面。内部控制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企业比较重要的管理机制。
内控管理制度顾名思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其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如果从控制内容上划分,则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其中,会计控制是指预算、财务收支审核、审计等方面的控制,而管理控制则是指组织控制、授权批准、人员素养、投资风险、激励与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控制。虽然我国的一些企业在长期经营的实践中得出一些关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加快,企业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下,已经建立的内控管理制度需要健全和完善,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企业现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进行。
二、如何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具体内容的第一条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应该首先着眼于企业的人员。以人为本的现代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更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内控制度时,应加强和完善对人员素质的控制,尤其是对企业发展中领导层人员的控制,对他们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在对人员的考核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对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实行有效控制。建立和实施企业经营效益、市场拓展、投资风险控制这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体系。当然,所建立的考核体系里考核的指标必须是科学、先进、合理的,还需要确保上报的资料是真实可靠的。
在对人员的管理上,除了“管人”还应“励人”和“育人”。励人之道最主要是有公正、公平、公开的激励机制。从人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采取这些激励的方法,比如:①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制度。②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③建立与人员的长期合作关系。
2.企业内控要做到全面监管,统筹兼顾
对于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来说,全面监管,统筹兼顾的思想非常实用。企业内部控制涵盖内容广泛,内控管理制度也包括方方面面。在建立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有主有次,统筹兼顾。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从比较重要的方面或薄弱的环节入手。内控管理中的会计控制方面比较重要,而财务收支审核与审计控制又是会计控制的主体,因此,对这个方面的控制是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和会计数据可靠有效的重要保障。另外,在内控制度的管理控制上,投资风险和责任追究方面的控制也比较重要,故在内控管理制度建立时要抓住重点的“财务收支审核与审计控制”和“投资风险评估与责任追究控制”制度的建设。
首先,在财务收支审核控制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加强以资金为链条的财务收支审核控制,这样能达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由于财务收支的问题较多和矛盾较为集中,因此,对这方面的监管和控制一直都是会计控制中比较有难度的环节。现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后,能使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些监管制度使得会计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能更好得发挥财务会计的职能。在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建设方面,要严格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按照规定的计划和拟定的路线执行,对标准是否合理、是否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预订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行为的合法性等方面做出强有力的监管。因为只有这样有效的内控审计制度才能保持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财产安全,是防止贪污浪费的重要屏障。
其次,投资风险控制与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企业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风险控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则可以为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也是有力地促进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贯彻实施的动力机制。企业的风险控制是要求大家树立起风险意识,并针对各种风险控制点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希望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起到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的作用。在企业责任追究控制制度建立上,则是要根据各部门性质和员工职业素养要求,赋予每个员工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制度操作流程和事务处理程序,并明确规定相应的奖惩,这样内控管理就能达到效果。
3.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要不断创新,改变传统的观念以适应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如今很多的科学信息技术都可以拟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针对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我们可以建立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因为,任何企业的内控管理系统,都需要有正确信息,并需要信息的畅通和信息的及时反馈。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的整体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着的事情。信息系统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内控管理的效率。
因此,在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时,应充分使用系统信息方法,用以提高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可靠性,调整员工的行为以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建立一个信息系统网络,可视为信息情报中心,能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工作程序上保证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输出和使用。这个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这些内容:①有关内控对象的信息收集与反馈;②通过系统分析对对象进行控制;③内控信息系统自身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内控对象的信息系统,需要加强有关内控对象信息收集、反馈渠道的建设,还需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分层次进行。使用信息技术来建立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因素,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加强内控信息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开设局域网网上论坛、企业短信平台,促进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交换与沟通。
4.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道德及行为标准以及如何在实务中沟通与强化该标准。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人来执行,如果没有相应素质和品行的人去执行严密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的制度就毫无意义。所以,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最终能否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现代企业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企业文化起到的无形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不可抗拒的力量来影响企业内控管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同时,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具备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企业员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品德行为规范,这将有助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王颖.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科学与管理.2009(06).
[2]徐影柳.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5.
[3][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01).
[4]胡冯珠.关于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几点思考.当代经济.2010(01).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现状;趋势
一、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优化供配电设计
能源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工业方面的能源消耗可谓巨大,合理的优化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例如,我们在进行水库电气系统 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设计的适应性,就是必须为水利工作提供必要的动力;为在水库建筑 物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还应满足各项电力的符合和供应要求;应能保证电气设备对于控制方式的要求,保证电气设备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设备的安 全运行,也是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关键,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绝缘距离、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 稳定与动稳定的裕度;要保证供电和配电的安全运行,以及要有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设计,在保证水库进行特殊功能运行的情况下,还应有防静电、防浪涌的技术措施;按水利建筑物的重要性与火灾潜在危险程度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满足水库电力设备稳定运行 的情况下,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电气设备管理 。
(二)通过自动控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通过对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这样就可以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满足建筑对运行要求的制定和维护其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力减少成本,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各种消耗。选用节能设备、均衡负荷 、补偿无功、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提高电力设备的是利用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
(三)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满足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时尽可能提高电能质量、 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特殊用电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节约电能。
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一)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
一个统一的开放平台对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至少这个平台可以支 持一个自动化项目的设计和使用,在每个运行环节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设备的消耗和使用成本,还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应满足用户另一 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客户的具体要求来运 行代码,将代码下载到硬件PL C 、基于Windows NT 的软件 PL C 、嵌入式NT 系统还是基 于Windows C E的控制系统中。这方面,现代计算机技术还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的。
(二)网络结构的架设
网络构建对促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对于一个成功完整的自动化系统来说,网络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要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递时畅通无阻的。企业上级管理可以利用。
Internet / Intranet 对进行现场设备运行监督。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无论选择哪种通信主线,所用的网络结构必须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 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而且网络中还包含了数据编辑、系统安全等各个方面可以成长为全集成化的自动化系统。
(三)标准化的程序接口
一个合格的自动化系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有一个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我们根据 现代Microsoft 的标准和技术,如 Windows 2000、OPC 、Active X 和Windows CE的发展和运用,不仅缩短了工作时间和降低了工作费用,还便捷了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各个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在与企业的 MES系统、ERP系统连接时,计算机技术的平台自动化可以帮 助问题的解决。使用Windows NT/ 2000 作为操作系统,还能实现办公环境的标准化,计算机可以在自动化管理和系统平台之间建立接口。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还保证了不同程序之间的通讯问题,是自动化未来发展的主要结构。
三、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利用自动化来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节约有效的资源降低成本费用,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将我国的工业自动化使用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缩短与世界大国的发展距离,实现自主研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规范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标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就是现代分布式、开放式的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可以保证网络中建立起独立的网 络,以实现危险分散,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开放化就是要将系统与外界联系,实现各方的网络连接,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而信息化就是实现设备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开创工业自动化的新时代了,实现自主研发,是我们对 未来发展的展望。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从价格上赢得优势,我们的工业自动化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实现自主研发提供条件。同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前进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根据每个地区的部门的实际情况,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先进的经验,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时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 念,把“ 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 电气自动化”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上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 教育技术 发展新方向 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01-01
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派生出来的,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电话还是电脑都实现了信息通讯的过程,网络也覆盖我们生活的范围,Wi-Fi技术的产生也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保障。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必定会向着移动学习的方式去发展,人们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 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1.1 通过短信的方式实现移动学习
短信息的使用操作既方便又快捷,并且短信息的使用人群也非常多,方便了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短信息的形式用户可以直接明了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实现与互联网的沟通,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或者是无线移动网络可以直接访问教育系统的相关服务器,从而获得知识来完成学习过程[1]。短信息还可以提供全面的学习服务,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一种新的沟通学习方式,没有了语言上的交流,学生更愿意以短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疑惑,而且移动学习方式也避免了课后老师不能及时辅导学生学习的缺点,使得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知识的理解都更加的扎实。
1.2 通过在线信息阅览的方式实现移动学习
在线信息阅览可以使学生及时的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并且随时可以学习知识,通过对信息网页的浏览或是浏览相关教育网站等方式,来实现移动学习的过程。在线信息浏览的学习方式可以提供多种学科的学习指导,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可以提出对于在线学习中产生的意见和看法,提高了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在线信息阅览的移动学习方式也是非常方便的,具有知识的全面性、信息的及时性、学习的高效性等优点,深受广大学者的欢迎[2]。
1.3 通过在线信息交换的方式实现移动学习
在线信息交换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与老师的知识信息交换过程,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换,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学习效率。这种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或者是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也可从其他同学身上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及时的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解决难题,使得教师加大了对于学生的辅导时间和机会,有助于发展学生对于学习的探究精神。
2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2.1 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教育部门在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之后,应该加大对移动学习方式的强化工作,充分利用移动学习带来的优势。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短信息、电脑的普及也非常广,既然有了这些条件,就更应该好好利用,实现移动学习方式[3]。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快捷、高效的发展途径。
2.2 加强对移动学习的重视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技术发展观为基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不够先进、教学的知识面狭窄、教师的授课效率不高、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知识等,都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丰富的网络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学习机会,在线教师对于知识的辅导和讲解既细致又全面,由于在线学习的学生少,教师也可以更加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移动学习方式的重视,结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4]。
2.3 加强教育部门的教学质量
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分布情况都是不同的,也就导致了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也有高有低,通过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的流行,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应该利用移动学习的学习理念,找到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学校在发展教育管理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来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移动学习环境,方便学生的学习。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在不足中找到改进方法,在优势中充分利用,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5]。
3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段,明确制定出发展方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技支持的基础,移动学习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新颖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技术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逐渐与世界接轨,所以,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以移动学习这种高科技手段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云仙,王继新.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探索[J].教育技术导刊,2010,29(14):131-132.
[2] 李振婷,熊小猛.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新动向[J].教育技术导刊,2011,14(12):101-104.
[3] 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2(14):45-48.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 新疆科学技术 文化底蕴 跨越式发展
目前,实现新疆整体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从中央到各地方的重大奋斗目标。基于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以促进新疆各方面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要素的集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高科技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进步的有效途径。因而,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理所当然要发挥它的首要作用。
在对新疆的科技发展所进行的实际考察及理论探究中,刘理才的《新疆科技区情特征分析》、陈栋生的《对乌昌经济区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思考》、田雯的《新疆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实施思路》、王盘疆的《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杨易承的《新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思考》、吴筠的《全力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顾华洋的《论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难点与对策》等研究成果日渐涌现,研究内容日渐深入提升,为后续进一步探索新疆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新疆科技的发展是在其独特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国内外大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有共同之处,更有其特殊之处。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它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上,还体现在它独特的文化底蕴上。
科学技术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土壤和社会文化约束。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其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是多种文明类型、多种宗教文化、多种区域文化、多种新疆自身文化特质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的一种动态开放的人文环境,这种多元文化复合体既使新疆文化内部保存了源于多样性的活力和互补性,又有助于新疆经济、政治、科技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延续。“多元一体化”就是当前新疆地区的文化格局,过去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依然会是这样。新疆文化的这种特殊之处对于新疆本地的科技发展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地区的文化意识形态蕴含的内在的活力会形成当地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所需的目的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此研究、学习对实现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观念的改造及先进文化的塑造,实现科技的跨越性发展、新疆整体的跨越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对新疆文化的深入研究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之一。在此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季羡林的《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林梅村的《西域文明》、羽田亨的《西域文化史》、尚衍斌的《西域文化》都对新疆传统文化做出了剖析,厉声的《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里对新疆的历史以及发展至今的多种文化的继承与并存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王付晓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新疆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姚家华的《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疆文化产业》、闫炜炜的《新疆文化多元一体化发展探析》、魏琪的《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王小平和安晓平的《论新疆屯垦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新疆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王春辉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文化安全问题的思考》等,以上研究对新疆近来的发展、在新时代新环境中的前进方向进行了探索,对进一步研究新疆文化及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互动富有极大的启迪。
对新疆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文化底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多民族聚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条件对新疆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文化及其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有效支撑和高素质人才,富有特色的新疆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又有利于实现新疆经济发展、文化升华并为各民族的发展、融合、团结提供现实基础和保障。
对新疆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文化底蕴进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中国发展的路径,还是从世界发展范围来看,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是文化大发展、科技大发展的先决条件,甚至可以说,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科技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与科技必须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温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拴乾.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4.克林凯特.丝绸古代上的文化[M].新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5.金星华.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4.
6.厉声.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7.靳诺.开创新疆科技进步新局面[J].中国农村科技.2010(1).
8.肖映霞.提升新疆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8).
9.魏琪.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J].实事求是.2010(6).
10.闫炜炜.新疆文化多元一体化发展探析[J].实事求是.2010(5).
11.王盘疆.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科信息.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