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时间:2023-08-14 17:2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1篇

对学生来说,科学素养的基本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和个人生

活中。新课标中关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为: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对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科学精神所抱有的好奇心、自信心、实事求是的科研工作作风以及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的世界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学,并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科学作为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多数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世界上还有许多事物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等。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是可以受益终生的,让学生们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并且科学探索是重过程胜于结果的过程,其过程主要的步骤和技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作出预期、搜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

3.生命科学知识和技能。高中阶段,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等生物学的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观点,使学生对生物学的核心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并掌握观察、动手、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撰写报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技能。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过程就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系统的科学化的整合和具体运用过程,通过这一途径对于有效实现三维目标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通过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现实的生活当中体验到科学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行为来对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思维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一切并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时,自身的科学素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目的呢?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

1.借助生物学史和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重要意义。生物课程标准多层面、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例如,课程标准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让学生会健康地生活,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解决农业、医药、环境等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2.在观察、实验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如果你指望学生们最终能在新的情况下运用所学知识严密审慎地思考问题、分析情况,把某些科学上的想法公诸于人,能进行逻辑论证,能与他人共同工作,他们就必须有机会在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亲自进行诸如此类的实践。这是美国2016计划中的一个教育原则。

生物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验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以及学生亲身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科学真理追求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实验教学策略的改进,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讲清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思想和每一步骤的作用和意义,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鼓励他们积极地对其进行假设和猜想,提高他们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至于他们能真正透彻地了解每一个实验,并从中学到一些规律性的科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增加些探究性实验,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激励他们大胆质疑,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尝试。因此,实验过程中教师既要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又不能对学生限制过重,剥夺他们的发挥和创造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从中学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可以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里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实践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生物课程的特点;符合学习规律。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2篇

关键词 科学方法 思维方法 学科方法 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教育,作为科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具有联系生物现象与知识、知识与应用的重要作用,应在中学生物教育中受到重视。

老一辈教育家杨寅初先生(1937)在其教学论著中用一单元专门提出要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北师大陈皓兮教授(1987)的教学论著中写道:60年代以来,在各国生物教育中都突出地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从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积累资料、进行推论,借以学会认识客观自然界的科学方法[1]。可见,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科学方法在学科学习的结构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将知识“变活”,将知识与实际产生联系。目前,已有生物教学研究者在其学术论文中提出,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涉及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量化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和综合法、类比法等[2]。

生命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在构建学生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本研究试图构建生物科学方法的分类理论,将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提出在中学进行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中学生物学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确立

1.生物学科学方法的内涵

方法,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应用的行为方式、程序及手段的总和。在科学研究中,是指借助于思维取得新信息、新成果的方式和手段[3]。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说得好:“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障才能的发挥”[4]。科学方法,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是获取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3]。“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5]。因此,在中学科学教育中,让学生获取科学方法比获取科学内容本身更为重要。

方法是一种途径,既能够创造知识也能够应用知识,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够使理解科学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对生物科学方法的学习不会自发进行,需要教师的教学指导。有研究者认为,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基于特定理论进行观察、实践和测量,而科学方法包括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形成和检验假说。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笔者将生物科学方法的内涵界定为:人们在认识和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从而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

2.生物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内涵

尽管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意识到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于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解与感悟却参差不齐,原因在于生物科学方法教育一直处于隐性教育水平。有研究者对物理科学方法隐形教育总结出以下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显著[6]。

和隐性教育对应的是显化教育。所谓科学方法显化教育,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公开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方法,以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形成科学态度的目的[6]。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也应当从隐性走向显化。生物是门实验学科,意味着生物学的知识本身就是由实验、实践中得来,知识的运用也体现在实验中。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一是要体现出生物科学技能的必要性,二是通过思维方法的显化,使得隐性认知得以被剖析,让学生能够认识并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的思维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像一个“科学家”那样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应用生物学知识。

3.中学生物科学方法的分类

笔者从历史观的角度纵向梳理了我国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翻阅从民国时期到当代的主要“生物课教学法”和“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将其中作者意图涉及的生物科学方法进行了整理(如表1所示),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学习生物学中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及研究方法。

尽管上述生物教学的论著中对生物科学方法都没有专门的叙述,但都提出了生物科学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且涉及了生物学研究方法、生物学思维方法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笔者按照生物学学科方法、生物学思维方法这两类基本科学方法,构建了中学生物科学方法分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中学生物科学方法分类

(1)生物学思维方法

生物学思维方法是指生物学科研究方法中概括出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方法,如分析、归纳、综合、控制变量等方法。这些方法指导着学生在遇到生物问题时,能够正确找出原始问题,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在中学生物教育中,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归纳、综合、假说演绎、类比推理、比较、抽象化、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但是由于思维是隐秘的,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以其作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2)生物学学科方法

生物学学科方法指在生物学中最常用的揭示生命现象的方法,它包括进行研究的流程,即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如生物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整个的过程;也包括在中学科学探究中所运用的最基本方法,如生物操作方法:显微镜操作、观察、解剖、染色、过滤、制作装片、同位素标记法、调查、标本制作、纯化、蒸馏、萃取等。它是整个生物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打好生物学基础的必备条件。由于其与生物学科有直接密切的联系,它也被称之为强认知方法。

(3)中学生物科学方法的内在联系

哲学中的科学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层层递进,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基础,而在生物科学方法的结构中,可以看到学科方法和思维方法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它们并不存在层级的高低,思维伴随着学科的学习,学科方法的强化也锻炼了思维方法。从认知的角度看,在解决问题时,会同时应用到思维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但不论是生物学科方法还是生物思维方法,都应以中学生物学知识作为载体去强化和训练。

二、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的实施

1.中学生物学学科方法教育的实施

生物学学科方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通过生物实验课、生物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和感受科学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涉及制作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对比的思维和操作,那么教师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就应当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要求其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并将过程告知学生,接着提出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计划,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2.中学生物学思维方法教育的实施

思维方法通常是渗透在教学内容当中,需将其显化,使学生明确。比如,研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这一课时,通过控制其他因素只改变其中一种因素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这里就显得非常自然,而同时控制变量法又应用在很多其他知识的学习中,要注重在教学中对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再如,分析和归纳是两种最常见的科学思维方法,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图表或者曲线时,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归纳也应显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中学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展望

1.在生物课程标准中显化生物科学方法

我国现行生物课程标准是以生物知识为核心进行教学组织的,但从教育目的看,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因此,以方法为核心、知识为框架的教学组织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课程标准作为纲领材料,应明确生物科学方法的重要地位。在生物课程标准中将生物学科方法和生物思维方法显化在课程目标中,是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政策支持。

2.依据生物科学方法的逻辑组织教学

由于方法是现象与知识、知识与应用的联接,根据生物科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将其作为逻辑组织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建立学生科学方法知识体系。首先将中学生物中涉及到的科学方法进行罗列和总结,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教学,以知识的角度看科学方法,然后通过科学方法组织知识体系。

3.提升生物教师的生物科学方法素养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一切教育方法、教学策略的落脚点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因此,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国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深水期,教师队伍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教育观念,才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时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补充教师专业结构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知识,是中学生物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皓兮,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孙文霞,沈光华.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6(12).

[3] 刘蔚华.方法大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4] 向洪.当代科学学辞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5] 涂艳国.论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J].教育研究,1990(9).

[6] 李正福,李春密,邢.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显性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1(1).

[7] 杨寅初.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学法[M].北京:正中书局,1937.

[8] 陈皓兮,叶佩珉.小学生物教学指导书(人教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9] 周美珍.生物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0] 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思考;教学转变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使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学大背景下,要想更好的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教师就必须深入认识和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关注新要求和新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对,适应和促进新课改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生物教师加以认真应对。

一、是关注生物学科的现实发展和长远意义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本就与人类、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物科学自身的发展,生物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思维。人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和推进者,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学生而言,生物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那么简单,而是影响深远的。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注重社会影响和长远意义,力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的课程标准从目标要求、内容设置、效果评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强调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比如,在目标要求上,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面的目标,而且是三个层面目标的有机融合。多次提到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当然,对于结果的追求也更加全面,包括学生的价值观、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有所要求。在内容设置上,既注重理论基础,也注重对于新的社会现象的关注,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不再单单以学科本身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围绕社会发展和需要,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注重反映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注重反映生物科学对于现实社会的深远影响,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时代特色。同时,更加注重应用意义和实践意义,要求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内容上体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教书育人,人是主体,也是目标。素质教育是我们在应试教育弊端逐步显现后的拨乱反正,是教育的回归,所以,关注的应该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是人,目标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只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也不是只针对少数的精英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1.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应该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д摺⒑献髡摺⒋俳者,要改变教学思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设置有利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成效。

2.要关注不同学习层次和学习基础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效果的评定上,都要注重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目标、方法和考核,避免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待进生吃不消”的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发展。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3.要注重过程建设。不能只追求结果,而是要根据目标设定,有步骤的开展教学,追求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更加科学,要注重综合评价,同时,还要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习终结考试等直接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在因素考虑上,也要将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都包含在内,除了成绩,还要注重学习态度、动机等。要关注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化情况,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展情况,综合的进展情况,在比较上,既要注重与其他学生进行综合比较,又要注重与学生自身进行比较,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鼓励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三、更加注重实验和实践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新教材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的宗旨就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挖掘生物学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都能轻松愉快地学到对他们的生活非常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使他们喜欢上生物学!如何在此指导思想之下,上出精彩的高中生物第一课呢?以下以新课标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谈谈我对这节课设计的一些想法和教后体会。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今天,生物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生物科学对人类社会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关注。所以课本在第一章第一节以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性疾病:癌症和传染病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2)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3)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2)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泼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通过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3)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的视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

4、通过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视频片段:“物种进化”、“基因工程”、“拯救濒危灭绝物种”、“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2)新闻:“好人傅彪安然辞世”、“人民日报”关于癌症的一则报道。(3)图片:河北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核心建筑DNA双螺旋模型、居里夫人、香烟、各种传染病病毒、红细胞

2、学生准备:初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及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储备

五、教学过程:(略)

六、小结与教后体会

对于本节课导入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有谈到今年八月份在四川爆发的“猪链球菌事件”、“大陆赠送台湾省国宝大熊猫,以促进两岸关系友好事件”、“北京一白血病患者用其新生妹妹的脐血进行治疗,但是失败的事件”等。我对学生的发言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指出:初中学习的是生物现象的“是什么”,高中将要揭开生物现象背后的“为什么”及“怎样做”。为了说明生物科学的涵盖范围之广,我不想通过自己的口述列举,因为那样将会相当枯燥,学生一听了之,不会产生共鸣。为什么不从生活中去寻找实例呢?于是课前我从“Discovery”、“国家地理杂志”、“科学博士”等系列VCD中截取了三段视频短片。在课堂上能观看这样图文并茂的电影小短片,学生的兴趣当然都相当的浓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止一位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授课至此处,我将学生的视野打开至生物学以外的领域:许多科学家已转向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国内各高校与生命科学的相关专业年年招生火爆、每天的新闻几乎都有关于生物科学方面的报道,甚至是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核心位置矗立的都是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生物科学就在你我身边,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比其他学科更为密切,生物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生命的质量。

说到生命的质量,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家认为,首当其冲的疾病是什么?(癌症)

大家一定更关注我们国的癌症发病情况。教师展示某日“人民日报”上一则关于癌症的报道,继续呈现给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自然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两则生活中的资料里,学生水到渠成地总结出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我想这样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必定深深地铭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通过“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视频录象,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自然地导入本节的下一个学习内容:“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5篇

新课程的实施,推动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教师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败。因此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仍有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新瓶装旧酒”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的改革进度。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尴尬局面,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转变旧的观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师观、教学观,改变旧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为了全面落实这一思想精神,我们应该做到.

一、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既要培养未来的生物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质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21世纪新型公民。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反对精英教育、选拔教育,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克服传统教学中以传授完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的旧观念,实现以生物科学发展、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本的新理念。

在教学工作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建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深入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别要求,结合教育规律和自身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机智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

新课程标准在教育目标上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克服了只重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品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等领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了解影响植物分布的各种因素,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要重视课外阅读栏目的教学:通过学习无土栽培。反映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等。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上述内容,甚至严重忽略,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这一现象同样普遍存在,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生物科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学生主体的原则。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4-02

一、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生物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且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本文就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具体应用。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主动感知、发现、理解、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学习:

(一)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备课前首先需要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在创设情境时需要融合实际生活、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社会热点等因素。例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代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却导致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挂图以及录像等形式,用生动具体的实例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最直观的感受提高和培养学生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其深刻认识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物学习的多样性以及前瞻性,通过不断探索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从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中探索生物教学研究的主题,并且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散思维、探究问题、了解生物知识。

(二)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在高中生物课程当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强调书本知识,进行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枯燥的概念和单调的教学方式甚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需要重视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生物是研究自然的学科,它与试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探究式学习增加实验的比重,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组装简单的实验仪器等基本技能,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发现以及思考,而这些基本技能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生物、了解生物的重要基础。

(三)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是指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不仅能够发现知识,还可以寻找到学习的快乐之感,使他们真正地乐在其中。丰富教学手段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成为照本宣科的形式,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该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教授,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得更加透彻,使生物课堂教学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合点,因材施教,使学生每堂课都能切实掌握知识,从而增加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统一。当然,探究式学习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因此需要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要坚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理念,避免将改革流于形式。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以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发散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设计一个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共同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讨论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尽可能多地提出意见和想法。教师则适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验证,探索出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在组织探究学习小组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高中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在新形势下要求生物的教学模式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核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生物知识对自己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才是时代赋予生物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美玲.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创造力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王俊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第7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1]。

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既要认真扎实学习、 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 提高实践能力”。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其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课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辽宁大学生物科学院积极深入研究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这一课题,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科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建立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

课程理论教学历来都是国内外高校传授专业知识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国内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更新滞后于科技前沿、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2]。针对理论滞后及与实践脱节问题,该校生物科学专业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起点,提升创新思维与解Q问题的能力,建设集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代表的生命科学迅猛发展,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层出不穷。学院要求任课教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使授课内容紧跟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将新知识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奠定基础。学院教师作为理论教学的主导者,积极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外作业、PPT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加深思考和理解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该校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目标,调整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积极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习实践融为一体,使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内容的教学紧密衔接,体现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理念。该校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等几个课程群;实践教学模块以专业理论课为骨架,由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创新实验课程、野外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层次的实践课程组成,以实践精神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良好作用。此外,在生物类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该校打通了一级学科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二、三年级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培养向多学科融合型培养的转变。

二、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操作技能、提升科研素质、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3]。目前,高校开设的实验课中,验证性实验占了较大比例。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演示部分操作过程;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利用实验教师准备好的仪器完成步骤,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就完成了全部实验。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完全不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剖析了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后,该校对生物类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性实验的目标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于实验方案给予审定和指导,然后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4]。

例如,在植物生理学实验中,该校将组织水势的测定、根系活力的测定等实验作为基础性实验,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过程和步骤,讲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根据实验指导的要求完成实验,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将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植物组织中酚氧化酶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等作为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师仅准备出各种单一药品,由学生实验小组完成配制试剂工作,然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实验教师仅准备仪器、设备,并确保仪器性能完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参数设置等工作;更为复杂的实验内容如逆境对植物组织的影响则作为课程中的设计性实验。在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2~3人一组,以组为单位,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及前期掌握的实验技能,写出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后实施;学生需要完成植物材料的处理、试剂的配制、仪器设备的调制及参数设置、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计算分析等全部环节,训练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学生实现由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再由综合应用到创新实践的转变,逐步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共享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5],加强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开放和共享,对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校在生物科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将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作为重要的专业建设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和外部企事业单位资源,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经多年的合作,已建成以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沈阳老龙口酒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几个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在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他们体会到: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高校要与依托单位互惠互利。他们一方面聘请和吸收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一起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管理活动,以增强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实习师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依托单位科研活动,补充他们的科研力量,为依托单位的发展献计献策。最重要的是,通过与基地依托单位的密切合作,给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和途径,增进了学生和依托单位的沟通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导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校教书育人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要建立与创新实践能力相配套的相关政策及相匹配的规章制度,还要建立系统完善、依据科学、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目前高校的很多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的特点是通常形式比较单一,多采用期末一张考卷作为评定单科成绩的标准,单纯强调了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核。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考核模式改革要确立三个转变,即从单纯注重知识的掌握的考试向运用综合能力解Q问题考核的转变,从单一的考核方式向多元考核方式和途径转变,从期末一张试卷向过程评价转变。实践教学考核模式改革要求学校建立涵盖实验课程、实习实践、大创竞赛、基地实训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考核体系,提供多种评价指标,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学生自主化。此外,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建立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奖励机制,把评选出的优秀的创新成果与学生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评比、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等荣誉称号和奖励政策挂钩,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化。

五、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生物科学院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据自身特点,构建了科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就业率达到了理想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2] 王进波,齐莉莉,梅乐和. 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生命的化学, 2016,36(3):421- 425.

[3] 夏金兰.生物工程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62- 63,66.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1)12-0015-03

生物科学史教育能够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高中生物新课程非常重视生物科学史教育。《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了要“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在其内容标准中多处明确提出了生物科学史的具体教学要求。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探寻原因,研究对策,以更好促进生物科学史教学。

问题一:目标单一、大材小用

【案例呈现】

案例1:在进行《遗传因子的发现》教学时,教师介绍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但目的仅仅是为了把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讲清楚,而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在逻辑和实验的关键点,让学生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蕴藏的思想方法。

案例2:在进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有教师在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后,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其目的也仅仅是由此引导学生认识细胞的统一性,而没有真正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所蕴含的科学发现的模式,揭示科学的本质。

【原因探析】

上述两则案例虽然在教学中都利用了生物科学史,但是目标定位在落实知识,科学史只是用于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材料,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科学史教育中,获得方法和情感的体验。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调查表明,教师对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持肯定态度,但是多数教师却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引入科学史材料[1]。然而,生物科学史的教学有知识目标但不限于知识又几乎是业内的共识。课标指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近年来有关生物科学史教育的文章提出:教学中引入生物科学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展示知识发现的过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展现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展示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继承性、永不终结性和科学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领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3][4][5]。那么,为什么教学实践中还会出现目标过于单一的问题呢?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固然有考试评价指向的问题,也与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深入挖掘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够有关。“科学史是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6]由此看来,“科学史”是可以从历史事实、知识形成、思想发展、精神自由等多个角度去解释的。在面对生物科学史的素材时,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事实的历史和知识形成的历史这个角度去引述,却疏于从思想与方法的历史、社会的历史这样的角度去挖掘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对策研究】

教学中,我们应该引述生物科学史的事实和知识形成过程,但又不满足于仅仅转述事实和讲解知识,而是对这些事实再做分析或解释,从中提炼出科学家所用的研究方法,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思维品质、思想观念,如此基于事实但又不局限于事实。这样的课堂,就既有历史事实,又不局限于介绍事实,而是从事实中挖掘思想和精神营养;它能说明生物学知识,但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在促进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因读科学史而深刻、明智。例如,在案例1中引进孟德尔的科学发现,在用来促进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孟德尔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材料,引进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提出了天才的假设,进行严密的演绎以及巧妙进行测交实验验证推论,这些科学方法的运用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孟德尔的潜心探索(8年耕耘)、扎实实践在他获得成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案例2“细胞学说建立过程”这一科学史教学中,要用好教科书中的资料,尤其注意资料中几个小标题所传达的关于科学发现模式的信息,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资料分析后的几个问题。然后,总结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的关系,理解科学发现的模式,揭示这一历史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本质。

因此,进行科学史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和确定知识目标,同时也应该深入分析确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且全面,才能在科学史教学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研究的历程。

问题二:拔高拓宽、加重负担

【案例呈现】

在《DNA的复制》这一节,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这部分内容,有如下一个教学案例。在学生进行了关于DNA如何进行复制的猜测后,教师提出:那我现在给你一些实验材料,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你的假设到底哪种正确。实验材料有:含14N的DNA的大肠杆菌若干、含15N的DNA的大肠杆菌若干……随后出现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原因探析】

从学生的反应可见,让学生设计这样复杂的实验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教材安排这部分内容已明确其属于“选学”,有关内容不要求学生记住,更不要求学生应用。让学生设计实验,其教学要求的层次定位是“应用”,这显然超出“选学”甚远,属于过度拔高教学要求的做法。

与上述过度拔高教学要求类似的,教学中还有一种面面俱到、过度拓宽教学要求的做法。其典型表现是:教科书课文中出现的生物科学史内容,教师因担心其中的历史事实会考到而不敢有丝毫大意,每个事件都要细细讲解而不敢遗漏。在这样的课上,由于面面俱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不必要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对策研究】

教学中,对生物科学史素材的应用,既需要到位,但又不可越位而过度拔高和拓宽。因此,要适当定位,就要分析针对具体的生物科学史内容其合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某个具体的生物科学史事实,可能是课程的内容要素,也可能仅仅是教学素材。教学时这两类情况的教学要求不同,重点也不一样。前者的历史事实既是手段也是目标,要让学生能够概述其历程,并由此达成对知识的理解、科学方法的领悟、科学精神的提升。后者的历史事实不要求学生记住,而是作为“脚手架”,以增进学生对结论性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促成对科学的本质的理解。怎样判断某一生物科学史材料是作为教学素材还是作为课程内容要素呈现的?判断依据是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否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作为课程内容要素的科学史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而仅仅作为素材的科学史有,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促胰液素的发现、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等。

问题三:材料粗放、教学吃力

【现象点击】

教师在教科书所提供的生物科学史材料之外又做了较多的扩展,课堂上用PPT一屏一屏地展示历史上科学家如何进行研究,对背景、材料、方法、结果、结论作详细、具体的介绍。学生则忙于阅读,接受诸多人名、年代、研究事实的信息轰炸,却没有时间深入思考。这样的课堂里,由于素材补充过多,教学费时、费力,而结果却是师生迷失于历史琐碎事实的泥潭中。

【原因探析】

科学史教学不是求多求全,而是求精。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既然要求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就认为多补充一些课外教学资源会有助于教学的提升。于是很多教师就很认真地查资料,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多呈现资料,或是干脆替换教材中的科学史资料。而教师在选材时又没有考虑所选资料的价值、意义等教育因素,简单的资料累积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对策研究】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从众多史料中精选出的必要的、易于理解的,且有主线贯穿的历史资料,因为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使用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材料往往更为有效。换言之,课堂里出现的科学史材料,应该是先行者加工过的材料,而不是原始的历史事件。教科书对所介绍的生物科学史已经做了精加工,教师要补充史料,应该在理解教科书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扩展,而不是热衷于历史素材的量的扩张。

比较成功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其共性是:教师提供的科学史材料精炼,有内在的线索贯穿,所提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还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知识的理解或科学方法的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有资料的阅读,有挑战性问题引领。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提升了科学思维能力,还体验了科学的开放性。例如,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从1895年欧文顿研究植物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开始,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近80年的时间里有多位科学家做了很多复杂的探索工作。研究过程中,假说被一次又一次提出又一再修正,最终流动镶嵌模型得到普遍认可。

问题四:理解偏颇、评论失当

【案例呈现】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海尔蒙特实验时,有教师提出:“从实验设计的原则来看,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该设计单一变量实验确定水、矿物质、空气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原因探析】

对科学家的实验进行恰当的评述,确实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但是,本案例中的质疑本身却让人质疑:其一,很难设置单一变量实验分别研究空气、水和矿物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其二,这个实验是一个析因实验,不一定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对策研究】

历史是客观的,但是,对历史的理解却可能是主观的。因此,我们在评述历史时,要用历史的眼光,全方位理解历史,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上科学家的工作作恰当评述。评述时,我们应该对历史持有“温情与敬意”的情感[7]。

笔者认为,对于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家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不一定都要着眼于对此进行“批判行思维”,而是可以更注意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来挖掘其教育价值。其一,学生看到历史上科学家认识的局限性,可以认识到早期的科学家在解释自然现象时与他们一样有类似的前概念,从而增强他们转变概念的积极性与动机[8]。其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开放性,从而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

生物科学史中沉淀了众多科学家对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良好的生物科学史教学,应该是从中选择了恰当的材料,运用了恰当的手段,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让学生似乎身临其境从而获得众多启示的教学。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那么,在中学生物课堂里,生物科学史不但应该在场,而且应该“照亮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仁玉.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42-45.

[2]姜丽.生物教学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及有效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163.

[3]王荐.把生命科学史引入中学生物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1):52-54.

[4]徐宜兰.论中学科学课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6):10-13.

[5]刘本举.例析科学史的教育功能与教学实践[J].生物学教学2006,(2):22-24.

[6][比利时]萨顿.科学的生命[M].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24.

[7]钱穆.国史大纲・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

第9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培养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活泼,兴趣不衰,才可以让学生在兴趣中成长,在兴趣中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有效提高其生物科学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引言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如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学业成绩一般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当前的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而言,由于生物学科通常不归入升学考试而遭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一定程度的轻视,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自发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就显得尤为迫切。

2.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

理想的生物教学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多收集有关生物科学成就及发展前景,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中存在的未知领域等知识,在第一堂生物课上作适当介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人体器官因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重要方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如模拟细胞膜结构研制成的“生物导弹”将会广泛应用于众多疑难病症的治疗。“导弹”的外衣是磷脂双分子层,“子弹头”是蛋白质,把“生物导弹”注射进人体血液后,“子弹头”就会发挥识别作用到达病变部位,“导弹”随之定向爆破,施放药物,杀死病毒或癌细胞。目前治疗乙肝、肝癌、结肠癌的“导弹”已研制成功,经手术和“生物导弹”治疗的肝癌病人寿命已延长五年以上。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关注生物学发展的动向,激励他们走进生物科学研究的行列,为生物科学的腾飞贡献力量。(2)通过直观教具和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对一些抽象的、繁杂的知识点,教师应用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化繁为简、直观形象的教具能使用使学生易于掌握,从而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述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时,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萝卜条在清水、盐水中浸泡后的硬度对比,便可充分说明当细胞所处外界环境溶液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反之则吸水。又如在讲述心脏结构时,教师可运用心脏模型进行讲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3)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巩固学生兴趣。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在于不断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不断发展深化。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注意设疑集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例如讲光合作用时,可围绕中心巧设问题串: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叶片有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为什么光合作用在生物界甚至整个自然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串会让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4)联系实际,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例如学习了血压测量法、听心音等知识后,笔者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学校师生测量血压、检测心跳等。学生群情振奋,很多学生边检测边向师生们介绍血压、心跳正常值,真像一个个小医生,每一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兴奋的神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又让学生充满了成就感,充分调动了学生追求知识的积极性。(5)充分利用情感教学。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道出了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爱护学生,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更能起到“爱屋及乌”之效。利用情感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获得学知识的乐趣和学生物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萌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严加红.现代教育管理引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2]柳斌.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生物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戴汝潜.实用教学新法.北京大学出版,1999.

第10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学习积极性 生命科学 学习氛围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深刻说明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密切相关。学习动机强了,学习积极性就高,更能使其把学习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来享受,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必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为了能使自己所讲的知识被学生乐于接受,应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着手。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时,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需要,也不能为学习付出足够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学习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的世界做准备的。身处素质教育时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乐而为之,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真正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究新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强制性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成为知识的容器,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那么,如何在学生花时间少之又少的情况下,通过教学过程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向课堂要效率呢?

一、先入为主,设置悬念,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第一堂生物课应像一出优秀的戏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上课开始,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应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激励语言开课。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学生的大脑皮层迅速建立适宜的兴奋灶,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行为是由意识决定,要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因此,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方法,从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各个方面去说明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二、积极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生物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照片,等等。生物活体(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容易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活生生的例子、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外,还要利用课室的黑板报、著名的生物学家肖像及名言、学校的学科专栏、学校的学科专题报告、学科竞赛、学习经验交流、学生生物论坛等丰富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生物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好生物的积极性。

三、巧妙设问,启发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满激情和爱心。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还要问得巧妙。至于设问的内容,应做到两点:一是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二是问题的答案不能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中直接获取,而是存在于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的联系之中,通过学生的一番思索,才能找到答案。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动之以情、攻心为上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法宝。如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激情和热情,必然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自自然然地爱上这门学科。

四、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开展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探索精神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把德育放在首位,优先于智育。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以下是本人一些浅薄的思考与研究。

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现笔者把高中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分类整理,做一个总结。

一、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

德育素材内容:抗洪抢险的题图;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 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 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 1995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等。

意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

教育目的:学习严谨求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德育素材内容:疫苗的发明; C4植物的发现史;紫茉莉质体遗传实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史;巴斯德对微生物的研究;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

意义: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这些科学发现史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育

教育目的:利用科学家的发现历程,渗透意志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

德育素材内容: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的豌豆实验;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运用;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与成果;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生物膜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设计生态农业。

意义: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且只有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利用、改造、控制生物,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育目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德育素材内容: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同化、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细胞癌变的内外因;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具有运动发展的特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细胞质与细胞核遗传的对立统一;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的分工与协作;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内外因;淋巴细胞的产生、抗体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中酶合成的调节与酶活性的调节之间的联系;水的平衡、与无机盐的平衡的联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的观点;水盐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温调节中产热、散热的对立统一;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进化理论。

意义: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唯物性,只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就可帮助学生建立发展与联系的观点,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德育素材内容:细胞衰老与癌变;中暑、呕吐与水盐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低血糖、脂肪肝、肥胖症、营养不良; SAR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的预防与治疗。

意义: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它类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认识和掌握生命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命。

六、环保意识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

德育素材内容:生物圈的稳态说明生物与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森林、草原、海洋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紧迫性;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生态系统中食物网(链)的实例分析,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

意义: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是有限的,人类要正确处理好索取与维持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由于人类的过失所造成的生态恶果,使学生在对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中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教书育人决非一日之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多研究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智育、德育的双重目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兼备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钻研精神,开发创造能力,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不是中考科目等原因,容易把它看作“副课”、“豆芽课”。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中学的生物教学和今后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涉及因素很多。对初中教师来说,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提高生物学习兴趣

行为是由意识决定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首先要从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开始。

1.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宣传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从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各个方面去说明生命科学的重要性。笔者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介绍一些生命科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利用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采用迂回宣传的战术引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重视

如果光是生物教师讲生物的重要性,学生不一定是全信,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看法:哪个教师都是说自己的学科是最主要的。但是如果由第三者来讲生物学的重要性,会更有说服力,例如由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利用广播电视(中央台的《科技博览》、《科学世界》等栏目介绍)、报刊杂志。如果说谎言重复了一百遍就会变成真理的话,那么真理重复了一百遍就会变成绝对的真理。

3.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

可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切身体会,让学生明白学好生物的重要性。课堂上尽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用当地的例子、名称和当地一些不恰当的生活饮食习惯。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习生物的兴趣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易集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科甚至厌学等现象,特别是生物科更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因此,如何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是非常必要的。

1.上好第一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教学的成败,将会对后续教学的好坏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第一节课教学必须努力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2.精彩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

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置问、选讲故事等等,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运用。

3.教师在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充满激情和爱心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动之以情、攻心为上是教师调动学生的重要的法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充满激情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满爱心,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学生的心身健康等方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时时处处都为学生着想,让学生都受到的教师的爱,他们也会爱自己的教师,所谓“爱屋及乌”,学生自然也就喜欢学习生物了。

三、注重实验课教学,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实验,特别喜欢能自己亲手做实验。满足学生这种迫切需要的心理,同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上好每一节实验课,特别是第一节实验课,要求学生在守纪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分工,人人动手。而教师对所做的实验不仅会做,而且要熟练,并要求在实验前,陈述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引起学生兴趣,在实验过程中,要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耐心地从旁指导,对实验中出现的错漏之处,及时纠正。

四、加强教法探索和学习方法指导,维持学习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