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时间:2023-08-15 17:2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大概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第1篇

一、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开展途径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能够实现主动性的学习与思考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提,因而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以此来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某项历史知识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将历史故事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变枯燥的课堂为生动的故事演讲。在学生对故事充满好奇,迫切地想要了解故事的结局和其中的发展细节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所讲述故事中的历史知识进行讨论与自主学习,将教学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故事当中,以探究的状态进行知识学习,那么教学成果将会事半功倍。

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学生通过书本与电视对三国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通过电视得知的三国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还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对曹操这一人物进行评判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述出对曹操这一人物的了解与看法,之后再向学生讲述历史中的曹丞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有哪些真实事件。先引发学生的关注,再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位著名的三国历史人物,让学生自行探讨,积极主动地发表观点,再通过对人物的解读便可实现有效的探究式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2.注重情感体验。

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内容与历史内涵,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时,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转变为有效教学的途径。例如,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段不能忘却的民族屈辱史。教师在教授这段历史时,可以先讲述大概背景,然后让学生自行去收集相关的史实资料。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日军的惨烈和民族屈辱,这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学生认识和了解到该段历史后,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更加专注,更能体会到那段历史给我国造成的影响。

3.设计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讲述我国当前的发展与繁荣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w,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图片和资料整理起来,制作成幻灯片向学生播放,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宋、元、明、清时期,我国都经历过繁荣和衰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考虑中国从繁荣到衰落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整理学过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开展反思

1.校外资源利用不足。

学生在学校学习历史知识,而在离开学校之后却很少能真正接触到历史,这显然不利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历史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新闻等媒介来了解某一历史现实,并对之进行讨论,加深印象,还可多安排学生参观本地历史博物馆,近距离地接触历史,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落后的教学理念。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质的培养

一、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历史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根据三观和综合能力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且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关于探讨历史的本质能力。所谓历史能力,实际上分为表述、分析和辩证三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三种能力,历史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升。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学习研究,为历史研究界的发展埋下深深的伏笔。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构成一方面是历史知识素养,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一个实践方式必须要用历史知识作为保障。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素养,意识是不经意间形成的。比如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学习相关历史,而初中生每周大概会有三到四节历史课。经过教师对历史的讲解,学生有了初步的历史知识素养。在新时代里,出现了许多以为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耳濡目染下,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会逐渐的得到升华。

二、初中生历史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一)培养初中生多元化的目标导向初中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特性,多样化的观点等待学生一一探讨,这便是它的主要特点。初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唯有把历史教材作为辅助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去设置多样化的目标,更加有层次的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历史。想要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就应当使用多元化教学,适当采用图片、视频教学等与时俱进的方法让学生对历史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习题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即为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需要获取答案就必将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从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出最终答案。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要想高效率的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教师对课本教材有足够的了解,打好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框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授课,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生的思维在这个时候尤为活跃,但可能因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新课标下需要学生掌握这个历史案例。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很有可能对日本产生极大的仇恨意识。如果遇上教师不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将会否定所有关于日本的东西,形成极端的思想。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学生正确辩证的看待历史,告诉学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日本也有许多突出的成绩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不能因为过去而否认日本杰出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推动了初中历史的编排,使它更加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本上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历史能力,促进学生向全面化发展。从宏观角度上看,历史实际上离人们并不遥远,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使每个人都会拥有真实感,讲述历史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他们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学习好历史从而带动他们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第3篇

关键字:新课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19-01

新课改,是指二十世纪末,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对教育体系,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做出的一个改革。新的时代里,新的因素的变化正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T作和生活。二十一世纪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网络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国之间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距离也越来越短,导致信息交流也更加便捷。再加上各种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的跨越式发展,新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着这样一个时代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作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应该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改革呢?改革的好与坏,是关系着新时期下我国公民素质提高的基本问题。历史,作为一个具体的学科,对人的长远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初中历史,又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启蒙阶段。如何做好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新课改下教学工作的一些变化

自从体现了时代特色的新课改推动以来,教育的局面有了一个明显的良好改善,日常的教学工作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下面将一些变化从几个方面大概地概括:

(1)教材编写方面的改善。直到上世纪末,我国的教科书体系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和不足。首先,教材编写单一,风格一致。几乎有着固定的套路和模板,教材非常地中规中矩。其次,教材数量少,可选择的范围非常小。同一科目,全国使用同一本教材的现象并不少见。新课改后,不断壮大的教材编写的师资队伍,以他们丰富地教学经验和本着对学科的时代探索,融合他们的新观点和新思路,编写出了很多内容多样观点新颖的教材,供学生学习时广泛选择。

(2)教学目标和方法的质的飞跃。新课改以前,老师的职责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仅仅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是个机械的被动过程。老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导者,指挥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且容易单方面片面地评价学习活动。传统的学习方法,也非常的简单,老师课堂教授――学生认真听讲―考试成绩的考核,这样一个单向的传递。新课改后,一个质的变化是学生成为了主体,而不再是以老师作为导向。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提供建议和咨询服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成为了关键。考试也不再是评价学习活动的唯一标准。

(3)课程设置的改变。课程的设置,从整体来看更加地全面科学,不再是以学习某一项具体的技能为目的,而是寻求在德智体美方面,实现一个均衡发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新课改后历史教学的变化

1.教科书的变化。新课改后,历史教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带来了好的变化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首先,初中的历史教科书去掉了以往的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和观点,让教科书通俗易懂,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但选择不当,删去的难度大的内容,往往是理解历史问题的关键,所以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里的一些观点,很容易停留在表面。其次,教科书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尽可能地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做出多种评价。这虽然有利于学习时涉猎更多的观点,博采众长,但作为刚开始系统性地接触历史的初中生来说,很难进行取舍,对于以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也容易产生一种误导。最后,几本初中历史教科书,涵盖了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虽然有利于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体系,但过于简单的框架和内容,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探讨。

2.教学工作的变化。教学思想的明显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主要向学生灌输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而课改后,老师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把灌输改为引导,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看待问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综合的主客观评价标准的体系。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在学习活动的评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认知、思考和表达能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察对象。

三、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预习好习惯。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不仅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主动性好的办法。不过,预习的T作,不是浏览一遍将要讲解的内容。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一些好的方法,指引着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继续研究下去。

第4篇

关键词: 生本理念 初中历史 课堂创新

新课改要求将生本理念带入各门学科的课堂,初中历史教学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教学时代。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生本理念,真正把生本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一、秉承生本理念,将生本教育落到实处

1.掌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

教师要创新历史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全方位的思考。所以,教师在新学期开始之前要对每一个学生掌握历史的程度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考察每一个学生的历史能力,以便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享受历史学习的乐趣,体会历史知识所带来的喜悦。如在进行初二年级的《中国历史》的教学时,第一堂课有的老师可能会向学生讲解教学要求,老师个人的要求及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做到的事情,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除此之外,笔者觉得还需要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帮助学生理清这本教材的整体脉络、线索。中国历史,特指中国近代的历史,它和中国古代史有很大的区别,不再是独立自主的社会,而是一百多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所以它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其中线索有以下几条:中华民族的血泪侵略历史,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探索史,中华民族进行民主革命的历史等。这样呈现之后,学生就有了大概的知识架构,学习具体历史的时候可以有血有肉地进行探索。

2.根据学生制定教法,让历史课堂返璞归真。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高度重视学生,全面让学生做主,让历史课堂变得更简单和和谐,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和老师在生本课堂的背景下共同成长,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趋势。在生本理念下,历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在少教的情况下学生却可以学得多,让学生在枯燥单一的历史知识中体会到乐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制定教法,让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积累的同时,对知识的感悟随之增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自己学习,自己分析,学会感悟,提升良好的历史学习能力。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现有知识点,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会,从而真正做到读懂历史,吸取历史的精髓。

二、回归本真,促使学生个性历史的形成

1.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与历史知识有关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并且让学生的历史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起学生在精神层面上与历史知识的共鸣,依靠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只有让历史教学返璞归真,唤醒每个学生思想上的自由,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如讲解“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这一课时,为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用地方的名人导入,如周庄的沈万三。听到地方的名人,特别是曾经到过周庄游玩的同学,就会倍感亲切,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引导学生学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这个难点时,可以运用教材上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进行具体的小品演绎,让学生融入课堂,体会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和历史相关知识的学习。

2.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在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生的实时生成上,既要以学生为本,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唤醒每个学生的学习本能。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可以与教师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历史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本,让学生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目标。当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时,教师要予以耐心的解答。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

三、采用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这个环境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学生只有真正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才能真正进入自我研究和提高自我能力的阶段。如教学《》这一课时,有的老师如果生搬硬套地告诉学生,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会疑惑为什么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哪里腐败……对此要呈现具体的战争过程,让学生具体体会到清政府的腐败及封建制度的落后。首先可以告诉学生:当时林则徐和关天培设下三道关卡,抵御英国的进攻,但是第一道关卡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为什么?因为当地居民带着英国军队找到了炮台,所以英国基本毫无损伤地攻陷了沙角炮台。学生不禁要疑惑:为什么居民会帮着外国人出卖自己的国家?教师可以进一步讲述,因为清政府的官兵欺负当地老百姓,而英军很有礼貌,军纪严明,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他们会带着英军前往炮台。然后教师可以问,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有学生会回答:清政府的腐败。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知识,而且易于打造有趣的历史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2.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当学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合作。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遇到的问题,经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或互相沟通互相讨论,就可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以小组的方式,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融入历史教学。

四、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展示自我,延展历史能力

1.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历史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没有办法重新来过,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影像资料对历史进行了解。例如在教学初中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放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世界大战发生时的背景。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2.组织多种历史活动,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善于交流的习惯。

初中生要真正学好历史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总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例如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为学生讲解每一段历史的根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历史基本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开拓创新,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和交流中完善历史学习机构,提高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一)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新课标把“文字资料”,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忙于作业,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很茫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等。总的说来,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因为学习任务紧,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可以快速阅读,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读,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只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小茹.《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7期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因此,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在平时的考试和中考中材料解析题是常见的题型,所占的分值很大,但从大多数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总是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对材料解析题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那么,怎样才能作好这一题型,提高得分率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其解题方法与技巧。

1 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弄清题意,找出材料关键信息

1.1 阅读顺序

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笔者认为,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如此做,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本人主张的阅读顺序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了目的性。读材料是为了解好材料题所设的问题,如果没有阅读材料前的了解设问,阅读材料时就难免盲然,读完材料后就会感觉“读了材料仅仅是读了材料,此外一无所获”。盲然后再读设问,了解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又不得不重新阅读材料。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不要在无形当中浪费它,特别是在考试当中。

1.2 阅读目的

先读问题再读材料,是为了更好的读懂材料,更是为了更好地解答好题目设问。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打下基础。阅读材料一般是精读(切忌泛读,只了解材料的大概意思),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往往给我们一些提示。在阅读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找出与材料解析题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用笔勾划出来。

1.3 三大类材料的预期阅读效果

作为入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现代文材料、文言文材料、“译文”材料。这三大类材料,以现代文材料出现的概论最大,其它两类出现的几率并不太大。

(1)现代文材料。该类型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与解答设问相关的切入点,划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2)文言文材料。对文言文材料的阅读应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及自己储备的文言文知识,弄清材料意思,绝对不能像在语文课那样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与解决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

(3)“译文”材料。阅读此类型的材料,阅读者要注意自己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与材料制造者的差异,更要密切关注这些材料隐藏信息的手段: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的隐蔽性,文件、条约、回忆录文字的外交辞令化,文字表述的反向化等等。阅读者必须对材料进行细心观察、思考、辨别,提炼出与材料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

2 根据关键信息,联系储备知识、落实到相关教材内容

材料解析题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平时比较难得接触到的。但是学生在阅读材料找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后,总是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联系与学过的知识取得联系。不管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如何陌生、设问如何新奇,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的材料解析题是没有的。阅读材料寻找与解答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时,必须根据关键信息断定解答好设问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而思考这些知识在教材中是怎样阐释的。最好能落实好这些知识在教材中的位置(哪些章、节、框的内容),缩小知识的范围,更好的迁移知识解好题。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要注意回顾它与教材哪段历史有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根据阅读中找到的关键信息落实待考知识点在教程中的位置,至少有两个作用:其一,理解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而判断材料论断的正确性;其二,用教材知识解释材料中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为答题提供帮助。

3 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点的融合,初步确定答题要点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般是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的题型,学生如果想到哪儿就答到哪儿,往往会造成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落四现象。所以学生在完成以上两步后,应该将关键信息与教材知识点进行巧妙的融合,初步确定设问所预求的答题要点。学生心中应该明白:该材料解析题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包括几个要点,这些要点在教材中是怎样阐释的,每个要点又应该使用哪些关键语句等等。

4 答案表述:观点正确、标的明确、层次清楚、多角度分点表达

4.1 观点正确

正确表述观点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答案所表述观点与材料解析题的设问相一致(特别要注意设问当中的“否定词”);其次,答案所表述观点与材料解析题所提供的材料观点要一致(除非设问要求表述反向观点);最后,答案所表述观点不得违背教材知识点及有关的历史知识。总之,答题要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经提炼概括,答案严谨慎密,言简意赅。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课本内容整段照抄或任意发挥,空话连篇。

4.2 标的明确

答案表述一定要写出答题的提示语,表明所答问题的指向。每一小问的回答都必须写。例如:影响是……目的是……

4.3 层次清楚

组织答案,需要把设问进行分解,分化为不同的层次,将“大题”转化为“小题”,给出的答案应该是:每层的答案一个自然段,留给评价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4.4 多角度分点表达

第7篇

从我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开始,我就一直在尝试实施素质教育,但失败多次,无奈之下,有时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应试教育中,而学生呢?多数人在历史课堂上没有热情,甚至于做其它作业的,少数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硬着头皮听课。怎样挽救历史教学,众说纷纭。我现结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将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以“趣”激活历史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趣”激活历史课堂

历史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初中学生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阶段,这就决定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了。为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

(一)优化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导入艺术。成功的导语能够承上启下,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如:讲授古希腊的历史时,就可以借着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古希腊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二)创设情景,以情求趣。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强,但是对于久远的历史难以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和视频,创设丰富的情境,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从教以来,我很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历史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中国现代史有很多记录片,如果采用记录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很容易调动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容易直接感知触摸历史。举例说,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观看记录片“召开”、“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形象直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也可适当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的flas。我主要使用过《烽火戏诸侯》、《完璧归赵》、《清明上河图》、《爱我中华(56民族图片展)》、《七子之歌・澳门》、《乡愁》、《台湾,我的兄弟》等flas,flas配合歌曲(或者朗诵)、绘画或图片,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文史结合,渗透时事。讲《“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那一课,我及时把它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谈谈他们哪些事迹感动了你,课后去做一件感动别人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意文学、关注时事,在课堂教学中处处结合文史、渗透时事,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实际与生活不远,历史实际与现实不远,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

二、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历史教学关键在更新学习理念――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要让教学的第一主体即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步,就算教师再怎么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一)课前预习必不可少,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堂上给时间预习,也可以是课外时间的预习;可以就某一事或某一人进行评价性地预习;可以研究某一时期的得失,也可以考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预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多样性的预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至少选择一种方式预习,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预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预习既做到了学生先入为主,又逼着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历史课堂要让学生“多问”。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思维活跃,那样必然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怎样让学生敢问呢?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其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肯定少否定,让学生经常品尝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提问。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方式:⑴利用直观方法(多媒体、投影、挂图等)设置问题情境;⑵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事焦点设置问题情境;⑶利用对某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设置问题情境等。

3、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增强学生提问能力。掌握提问的方法是会提问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巧妙设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提问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善问”。

(三)注重探究,历史课外活动不可或缺。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应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尝试体验阅读、操作、表演、编辑、综合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我设计和开展了下列活动:

1、办历史手抄报:将小报内容与课本紧密联系,既让学生锻炼了能力,又对学生的考试有利,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2、《讲成语故事,学历史知识》的活动课:通过演讲或表演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3、《展示五彩缤纷社会生活》一课:让学生自己分成衣、食、住、行四个部分进行展示,在谈笑间学生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同时领悟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

4、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选择题复习:这种小组比赛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历史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动”的各个环节并非相互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动”。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历史情感,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

[2]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让学生爱上课堂[M]

第8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呢?本文结合历史教学的实践,从树立新型学生观,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谈谈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历史学习是以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基础,由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活动。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力求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都有所发展。一切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被其接受才有价值,依据新课改理念,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活动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着重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树立新型学生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不论是什么教育,学生的发展都是首位的。目前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过分重视卷面成绩,在平时历史教学中也有不少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象,特别是重考试成绩,轻个性发展,其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早日成才。教师们常常感觉到自己已付出了大量劳动,但在学生身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有的学生课上听得懂,课后作业也做得出,就是考试时考不出来,只得采取反复练习的方法,从而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不但学生感到身心疲惫,老师也觉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不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满堂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现在是学习的主体,将来是生活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我们应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有信心。为此,我们首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确立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发展留下一定的自由空间。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经验,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要有所期望,帮助绝大部分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生获得成功或成功的体验。要让每一个学生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成为综合素质高、能力高的合格人才。

二、创设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创设合适的教育环境,吸引孩子们主动学习。现在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广大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教学设计。我在讲授《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时,进行了分组讨论。我们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讨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分析辩论,加深了对文艺复兴实质的理解。

三、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的着眼点是学生,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真正关注学生,交给学生学好历史的“金钥匙”。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引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首先尊重历史教学规律,依据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提升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北师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教材体系引导学生阅读。先读目录,因为目录不仅是全书的缩影也是全书的提纲,抓住它就能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和知识体系。再读每个单元的前言,前言概括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帮助你从总体上来理解和把握单元的学习内容。再读每课的导言,它虽然很短,但提出了一个或几个问题,概述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再读课本正文,课本正文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的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内的重要历史名词和概念、历史时间。再读资料、插图,新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资料和插图,课文和地图、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再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

四、充分使用媒体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历史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时间跨度大,信息量很大。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既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又可以再现一些历史场景,这样可使枯燥、死板的历史课变得生动、精彩,又能扩大了知识容量。利用动画、视频、音乐,结合教师精彩的讲解,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历史,也才能从历史学的角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才能发展学生个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模式中过分重视卷面成绩,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象。重考试成绩,轻个性发展,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早日成才。因此,我们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其个性发展。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应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学生观,不断变换改进教学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留给学生一定发展空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品味历史,感悟历史,发展个性,早日成才。

第9篇

史料教学法的兴起和推广,原因很多,诸如学术界实事求是学风的弘扬,历史教师对历史学和历史学科特征认识的深化,历史思维方式从“以论代史”到“论从史出”的转换,英美等国史料教学法的引介等。除此之外,不必讳言的是,历史高考也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①为避免所引材料重复、雷同以及考生猜题,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专家往往回避常用的基本史料(首先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引用或明显涉及的史料),把目光投到“新史料”上,因而很多题目的材料都出自新出版的史学著作和新发表的史学论文。一些老师不知其中的奥妙,仿而效之,在常规历史教学中也置常用的基本史料于一旁,大量使用新史料。这样做,有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其思维的可能。不过,因没有根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概率很低。过多使用新史料、过度追求新情景的史料教学,离选拔性考试近了,离基础教育就远了。事实上,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一定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多下工夫。《淮南子・缪称训》说:“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史料教学自然也是如此。若主攻方向和着力点不对,史料教学会事倍功半,乃至更差。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工夫呢?

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始于基本史料的选择和确定。什么是基本史料?笔者无力为其下一精确定义,但认为,第一,基本史料是确凿可信的史料,且以第一手资料为佳。似是而非、疑点重重的史料不能作为基本史料使用。历史教师不能虚构、杜撰基本史料(如虚拟历史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和“手记”等)。这是史料教学的底线,必须守住。第二,基本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重要史料,是多数史学研究者探讨该问题常用的史料。第三,基本史料是从相关的史料中筛选出来的史料,宜精不宜多,初中历史教学使用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如此。穷尽相关史料是历史研究对史料的要求,精选史料则是历史教学对史料的要求,二者不能混同。

依据以上三点,笔者认为中学阶段讲授“孔子及其思想”,其基本史料有以下三种。

1.《论语》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当代研究者普遍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①有鉴于此,将《论语》排在“孔子及其思想”的基本史料的首位,顺理成章。

因是语录体散文,在中国古籍中,《论语》并不是最深奥的,但因时代久远,今人要真正读懂也非易事。因此,一般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如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等。但要求广大城乡历史教师人人都读这些权威注疏,恐不现实。笔者认为可以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为主要参考书。此书早已由教育部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之中。

2.司马迁《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

实事求是地说,《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并非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但《史记》成书时代早,被称为“实录”,且司马迁曾到今山东曲阜一带实地考察,“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史记・孔子世家》),因此这两篇传记一直被孔子研究者看重。有的学者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孔子传》”,②史料价值极高。

3.《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不是伪书?如果不是,其原初作者是谁?撰集者又是谁?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经深入研究,并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战国和西汉简牍上类似文字、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等比对印证,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孔子家语》由孔安国“撰集”之说可以成立,③该书内容基本可信,有的学者甚至称其为“孔子研究第一书”。④因此,可将其作为研究和讲授孔子的基本史料。《孔子家语》版本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宜先选择一个节录本或选译本作参考,进一步则可阅读全本。比之《论语》和《史记》的相关篇目,本书的史料价值稍低一些。

在历史课程中,师生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的目的在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知道孔子”,这就是教学目标。深入下去,这一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子目标:(1)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3)知道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要为达成上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1.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用这段话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我们讲述其生平的“纲”。

《史记・孔子世家》线索清楚,材料翔实,有详有略,记叙的重点是生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17岁、30岁、35岁、42岁、56岁、63岁、73岁亦卒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几个时间节点。

《孔子家语》共40篇,一些篇章详述孔子的重要事迹,如“观周”篇记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情况,“相鲁”篇记孔子为中都宰、司空、司寇以及参与夹谷之会占尽风光的情况,“在厄”篇详记孔子及其弟子困厄陈、蔡的情况。

合理地有选择地利用这些史料,可以让学生知道孔子一生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作为“知道孔子”这个教学目标的一个子目标,“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的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与“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和“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两个教学子目标又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利用基本史料达成本目标时,要为达成其他两个子目标作铺垫。比如,如果想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知道孔子是大教育家,本环节就应该较多介绍孔子私人办学、招收并教育弟子这个方面的情况。

2.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

(1)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第一步,结合教科书,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第二步,根据《论语》,大体理解“仁”的含义。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以上材料全出自《论语》,但排列顺序有别于原书,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考虑由小故事切入,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接受。如初中教学要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则可少引一两条,还可以在原文之后附上今译。

第三步,依据《论语》,论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首先,《论语》言简意赅,仅11000字,但“仁”字出现109次。其次,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众弟子如颜渊、仲弓、樊迟、子贡、子张、司马牛等都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樊迟和子贡还不止一次问这个问题,而孔子总是耐心地从不同角度给予回答,可见此问题之重要。最后,“仁”包含着恭、宽、信、敏、恕、勇、忠、孝、悌等内容,并可衍生出仁义、仁德、仁慈、仁济、仁厚、仁政、仁和等概念,可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四步,师生互动,概括升华,理解“仁”的最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即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知道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依据《论语》、《史记》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等基本史料,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第一步,介绍孔门弟子的大概情况。“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他们之中,鲁国人不少,也有齐、陈、卫、吴等国人。有的学生家庭富裕、社会地位高,有的家庭穷困,社会地位低。至于性格、兴趣和特长,更是各不相同。总之,孔门弟子多且杂。

第二步,说明孔子收生原则:“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

第三步,强调上述情况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第四步,指出“有教无类”是孔子思想“仁”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

第一步,强调孔子依据“仁”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第二步,指出依据“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招生原则是“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第三步,描述孔子弟子的基本状况:弟子众多,情况各异。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归纳法显然优于演绎法。

3.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对其作出评价

(1)树立评价的参照系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如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贡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愈;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焉。”学生高度评价老师,极其自然,以此作为评价孔子的主要依据,难以令人信服,故还必须看看与孔子无利益关系的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看法。

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值得关注。孔子无诸侯之封却被列入“世家”,这就是很高评价。不仅如此,《史记・孔子世家》结尾还赞誉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此外,司马迁还为孔子的杰出弟子写了《仲尼弟子列传》,这也是一种肯定。据统计,除《孔子世家》和《仲尼子弟列传》外,《史记》其他篇目提及孔子的地方约有160处,引用孔子言论近90处。①这也是肯定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种方式。

(2)引导学生评价孔子

“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这个子目标,实际上可以分解为“知道孔子在先秦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等二级子目标。因学生已通过基本史料知道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知道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无类”等,学生要做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评价已不是难事,故重点可放在孔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地位,亦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评价上。基本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利用前面几个环节获得知识,首先明确孔子思想(学说)核心内容或重要内容(如“仁”的观点、“有教无类”的主张等)具有开创性,独树一帜。其次,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即广泛传播,不仅三千弟子深受影响,还影响一些国家的诸侯、政界人物和大批士人。最后,孔子的思想为后学继承,深刻影响后世。《论语》的编纂和流传可以证明这一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长子孔鲤生孔(字子思),“子思作《中庸》”,又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也能证明这一点。据此可知,孔子创立了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初中教学到此即可,高中课堂则可说明这个学派为什么叫“儒家”)。

4.发掘和利用基本史料中的细节,让教学生动活泼

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要从整体着眼,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意宏大叙事,但也不可忽视细节和故事。没有细节,难以还原历史现场。没有故事,难以让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乐趣。在难教难学的思想史教学中,如何让抽象的内容具体一些、让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体察有机结合起来,很值得研究。

在“孔子及其思想”的教学中,可以从史料中,发掘出不少可用之于教学的有趣的细节。如《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又异之”。称孔子为“长人”,是否夸张?可引导学生考证。东周一尺合今多长,说法不一。一说约合23.1厘米,②一说约合19.9厘米。③按合23.1厘米折算,孔子身高约2.22米,即令按19.9厘米折算,也高达19.1米。另外,从家族遗传的角度看,孔子后代中,有个叫孔子襄的(孔鲋之弟),汉惠帝时作过长沙太守,身长也是九尺六寸(《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孔子父亲叔梁纥“其人身长十尺”,比孔子还高。

又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兴趣爱好。孔子爱学习,爱读书。《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他喜欢音乐,编入《诗经》的305首诗,“皆弦歌之,以求合诏、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孔子爱好体育,是射箭、驾车的高手。他喜欢户外活动,一说起春游就高兴得不得了(参见《论语・先进》)。孔子吃东西很讲究,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的美食家。

作为名师,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施教的故事,极其有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而通过《论语・季氏》记载的一个细节,今天的学生便会具体了解孔子高尚的师德,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趣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一些老师往往觉得,基本史料枯燥无味,故不想加以利用。以上实事说明,并非如此,关键在于要善于发掘和发现。

强调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狠下工夫,并非只是引导中学历史教师钻“故纸堆”,教师还必须关心时政,关注史学研究的进展,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去开发基本史料。这样去做了,定会有新的收获。

以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一般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称其为政治家的则很少。但新近出版的《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一个注解称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①前几年出版的匡亚明著《孔子评传》也称孔子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②王大千在为一本新出的《孔子传》所作序时亦说,孔子是一个“满怀理想的政治家”。③这种说法启示我们,今后在开发有关孔子的基本史料时,要关注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塑造作为政治家的孔子的形象。

以往,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中学历史教师讲孔子思想,高度重视“仁”,对“礼”也比较重视,但很少注意“德”。近年,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也强调以德治国,这就启示我们,今后讲孔子思想,要注意其“为政以德”的重要思想。据笔者所知,2014年末,教育部在审定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时,审定专家就指出,讲孔子思想,教科书正文应增加以德治国的内容,并可将《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二章作为阅读材料写入教科书之中。

在开发基本史料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有的难题千百年来一直未能突破,而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则可能有效解决。上文说过,《论语》中“仁”字凡见109处,孔子经常回答弟子提出的关于“仁”的问题,可该书《子罕》篇开头即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未获解决。那么,孔子为什么“罕言”仁呢?杨义在其新著《国学会心录》中说:“言,语两个字意义相通,但对比着讲的时候,意义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言’是正面提出命题,进行阐发。《论语》中孔子虽然反复论仁,但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问,以及进行论辩的话,自己作为一个命题首先发端,并正面作出界定,就非常少见,因此只能说是罕言。”④这样一说,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近年,计量方法不仅广泛用于经济史研究,也逐渐用于思想史研究。用计量方法开发相关基本史料,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据统计,《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73次、“道”60次、“命”21次。这一组数据有助于我们研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前所述,本文就是将“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作为论证“仁”是孔子核心思想的证据之一。

史料教学法,通常指一切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的历史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模式,它包括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

1.史料解析法

其操作过程一般是:教师呈现史料学生阅读史料师生互动,解析史料以回答问题方式得出结论。

2.讲述法

利用《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叙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而讲故事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叙事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尤其如此。从史料的角度看,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根据,是历史叙述的最高境界。

如讲解讲《论语》中“仁”“礼”“德”等重要概念的含义,讲解“克己复礼”“有教无类”的含义等。

3.活动法

(1)表演:如可组织学生以《论语》为素材,编演以孔子为主角、弟子为配角的历史短剧。上引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和孔鲤与陈亢的对话,情节、人物、对话几个要素都有,已接近于可用于表演的“脚本”了。

(2)诵读:朗诵孔子名言。

(3)抢答(知识竞赛):以源于《论语》的成语为内容。

(4)辩论:论题如颜渊是优秀学生吗?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还是“礼”?

5.小组合作学习

如可拟定“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古代政治家孔子”3个题目,学生3~5人一组,择题研讨,然后同题小组进行交流。

6.其他

史料教学的具体方法虽多,但都以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为特点,且必须遵循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两大基本原则。

第10篇

尖底瓶不是汲水器、取水器或一般的饮水器、盛水器,而应该是一种礼器,主要于祈雨、祭祀、庆典等礼仪活动。尖底瓶之谜到了“解谜”、“揭谜”的时刻。

建议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审议尖底瓶或重新实验、,取得一致认识和意见,改正教材中的错误。

尖底瓶,指的是流行于我国新石器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陶器。这种陶器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可略称为小口尖底瓶。它的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中还能见到,所以它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其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汉水中游,北达内蒙古中南部、晋北、冀西北地区,见于仰韶文化各类型及受到仰韶文化重要的一些考古学文化。据现有资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见于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随后很快为以陕、晋、豫交界地区为核心分布区的庙底沟类型接受和改造,而且也主要流行于仰韶文化的这两个主要类型中。

近年,仰韶文化这种尖底瓶已被编入中学历史教材、进入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但其间却沿袭了考古界、学术界多年来流行的对尖底瓶的一种错误理解和认识,当然相关的教材和教学活动也对学生进行了一种错误的引导,此情况亟需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以便作出及时的调整和纠正。

一、流行几十年的错误已进入中学历史教材

自2001年秋季开始,新基础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举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有三个不同版本的新编初中历史教材(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称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正式在全国有关中学开始使用。其中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一年级历史课本(上册)或教师教学用书均涉及仰韶文化尖底瓶有关,用半坡类型尖底瓶为背景材料设计了思维操作性课文及作业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其妙处,并动手设计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取水瓶。

由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上册》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计了一节“学习与探究课”,全书共有四节这样的“学习与探究课”。其第一单元教学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关的学习与探究课为“破解彩陶之谜”。这节课开始即以设问的方式出现,提出了三个相关的问题:“你注意过已学课文中的彩陶图片吗?你想了解彩陶的奇妙之处吗?彩陶图片反映了远古居民什么样的生产和活动情况呢?”课文给出了四幅新石器时代陶器图,即陕西黄陵出土人形陶罐、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半坡类型小口尖底瓶、青海大通出土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陕西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各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彩陶的造型和图案,想象并描述彩陶的用处,并由此想象和描述先民的生活情景,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关于尖底瓶,该教材的提示语为:“观察小口尖底瓶。想一想:这只汲水用的瓶子为什么被做成这种样子?如果你用这个瓶子去河里汲水,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为什么?”(该书19页)。这节课的“活动目标”是:1、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片直观地感受历史;2、在探究彩陶之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3、学习和运用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登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世纪课程网”还可获知如下信息:2001年4月28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第一次送审就被评为一类一等,并有许多内容获得国家教委领导的一致好评,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也是“同类教材中使用范围最大的一套教科书”。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不少有关“破解彩陶之谜”或尖底瓶的教案、教学探讨文章或心得、体会;关于尖底瓶,老师则着力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其特别的汲水功能、在汲水时会出现的“奇妙的现象”(即尖底瓶入水时会自动倾倒汲水,水满则陶瓶自动扶正,通过穿系陶瓶双耳的绳子提起陶瓶,完成取水任务)。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没有涉及尖底瓶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上亦有相关内容。其“学科教育·历史与社会”版块上有半坡类型尖底瓶实物图,注明其用途为“汲水工具”,文字介绍为:“高46.2厘米,在其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因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其“中华文化·中国文物”版块上有一幅马家窑文化的喇叭口尖底瓶实物图,文字介绍为:“这支尖底瓶是用来打水用的,实用而美观。” 二、界、考古界对尖底瓶的错误认识

院网站“科学传播·科学史话”主页上有《中国科学史科学知识的萌芽》专文,将仰韶文化的尖底瓶视为“物知识的萌芽”,其中说道:“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小口尖底瓶是专门用来提水的容器,很符合力的平衡原理”。由中国科学院有关机构和部门主办的“全球最大、最权威的中文科普网站”——中国科普博览,其网站宣传说:“本网只宣传科学真理,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每一个博物馆或专题都由该领域资深专家亲自编写脚本,保证知识的权威性”。该网站“科技之光·中国古代科技馆·机械”部分对尖底瓶的介绍是:“关于物体的重心及其,我国约在六千年前新石器就已经有所认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多有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这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核科学与核技术部网上合作中心网页上在介绍半坡博物馆时说:“其中有一种叫尖底瓶的汲水用具,状如梭形,小口大肚尖底,腹部有系绳的双耳,颈下饰斜形细绳花纹。汲水时,圆筒状的瓶口便自动下沉,盛满水后用绳将尖底瓶吊出水面,滴水不漏。这说明先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对中心原理已经有所发现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中国青少年机信息服务网对尖底瓶的介绍是:“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倒,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立。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中国陶瓷信息资源网也说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

至于各种科普读物多年来对尖底瓶相同或类似的介绍、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不仅教育界、科技界、科普读物对仰韶文化尖底瓶有如上的理解、认识和介绍,而且文物考古界几十年来对尖底瓶的描述、理解和认识也大多如此。《中国文物报》1999年做过一个“中国古代科技文物丛谈”专版,其中仰韶文化的尖底瓶被放在头条文章中作为“重力机械”进行介绍,文曰:“这是种汲水工具,瓶耳系绳,空瓶入水时重心变化,瓶口自然地倒向一侧,水流入瓶中达到一定水量,它就自动立起。取水者放松绳索,尖底瓶没于水中,提出后可得一满瓶水。尖底瓶综合利用重力与重心,体现了平衡原理”(王冠倬、纪聿绵《弓箭和尖底瓶——弹力和重力机械》,《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18日第3版)。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得名于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该遗址于1953年开始发掘,1957年发掘工作结束在该遗址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当参观者进入该博物馆时,会发现院内中央有一水池,池中小山上塑有一汲水少女形象:她腕戴陶环,身着麻布裙衫,手中正提着一只半坡类型的尖底瓶,蹲在池边,作欲汲水状。半坡博物馆内这尊醒目的少女形象,传递给观者的信息仍然是: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具。

研究仰韶文化的著名考古学家巩启明先生在近年出版的《仰韶文化》一书中,不仅视尖底瓶为水器,而且也将尖底瓶作为“仰韶文化居民的科技知识及文化”进行介绍,说“尖底瓶的汲水等都是对重心原理熟练掌握的反映”,并附有双耳系绳的尖底瓶入水、取水演示图(巩启明著《仰韶文化》93页、201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另一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先生也是将尖底瓶视为一种在汲水时能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力学特征”之汲水器、盛水器,并且据此去思考和追溯仰韶文化的起源或半坡人的来源。他说:“尖底瓶的意义主要可能还不在于它是一种欹器,不在于它在汲水时表现出的特别的力学特征,而主要在于它的小口,可以保存盛水不致蒸发或荡溢,这是干旱少水地区的特有水器,它分布的范围最能说明。尖底瓶的起源并不清楚,虽然在零口文化中见到小口瓶,它能否演变为后来的尖底瓶,现在也还没有定论”,认为“半坡人的传统显然来自干旱的黄土高原,这传统很让人怀疑可能生长在甘肃、青海地区,仰韶文化的正源,似乎要从关中以西的地区去寻找”(王仁湘《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考古》2003年第6期)。

迄今,考古学家不仅普遍将仰韶文化尖底瓶视作水器,而且也将尖底瓶与其他水器混在一起进行类型学和谱系研究,乃至排出“非尖底瓶水器——尖底瓶水器——非尖底瓶水器”这样一种水器、演变历程(阎渭清《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器》,《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3期)。三、实验、证明尖底瓶不是汲水器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如果从1920年代安特生发现和研究仰韶文化开始,迄今已有八十多年),文物考古界、界、界,无论是专门的研究性著述或是普及性读物、介绍,普遍视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为汲水器乃至具有特别的“力学特征”、“重心原理”能汲满满一瓶水而不会溢出。当然,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们一直这样说,一般知识分子和民众也就这样接受了,晋至现在进入了中学教材,用以教育、教导子孙后代。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仰韶文化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具有特别的“力学特征”、“重心原理”和奇妙的取水功能这种结论和认识是怎么产生和得来的,是经过实验、研究或是经由实践活动检验呢,我们无从得知。相反,否定这种结论和认识的研究、实验在十多年前就已产生,并且至少两次公开。

针对考古界以及科普读物中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之流行说法,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1988年对馆藏的一批半坡类型尖底瓶(其中包括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出土的尖底瓶)进行实验考古,结果发现“半坡类型绝大部分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因此不能用来自动汲水”(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1989年,他们又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专家合作,用数值模拟对半坡博物馆的7个样品尖底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还对一个石膏模型瓶做了数值模拟和实测,验证了这种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石膏模型瓶实验及数值模拟仿真实验结果一致,即“模型瓶空提起状态为底朝上倾斜,注水适中时,瓶底朝下,注水较多时,瓶底又朝上,水倒出”。对7个尖底瓶和一个模型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5个瓶具有“虚则倒斜、中则正、满而覆”的性能,2个瓶具有“虚则正斜、中则正、满而覆”的性能,只有一个瓶具有“满而不覆”的性能(此瓶的双耳位置明显比其他瓶的双耳高)。他们认为:“7个陶瓶是有代表性的,基本反映了半坡类型尖底瓶的特性。数值模拟表明,多数瓶入水后会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而进水,但由于满而覆的性质,不能达到自动汲水的功能”,而且“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也并非尖底形状所致,多数瓶的最大直径和瓶高比D:H基本上在2至2.6之间(原文如此,实际应是瓶高与最大直径之比即H:D为2至2.6之间——王先胜注),对于这种比例的圆柱形筒,其稳定平衡状态也是轴线位于水平。所以并非为了能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才做成尖底形”。他们说:“半坡人生活在浐河旁,平坦的河床大概也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的”、“至于为什么做成尖底而又不便安放、双耳偏下而形成‘满而覆’的形状,恐怕要作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了”(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琎、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文博》1989年第6期)。

上述研究表明,半坡类型的尖底瓶绝大部分都只能盛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致倾倒出瓶中液体即“中则正”,而只有极少数尖底瓶才可以盛满液体。这个事实决定了尖底瓶不可能是一种生活中实用的汲水器、盛水器。仰韶文化的尖底瓶发端于半坡类型,也普遍见于半坡类型,因此半坡类型尖底瓶的性质和功用大致可反映和代表整个仰韶文化尖底瓶的性质和功用。苏秉琦先生曾排列出庙底沟类型尖底瓶的演化、序列,共选取四个样品瓶:其中第一、第三个尖底瓶双耳位置均非常偏低,双耳高度约在瓶高的三分之一处,凭目测也可判断这种瓶只能盛装很少的液体才能正常提携;其中第二个尖底瓶腹部无耳(这种无耳尖底瓶在庙底沟类型尖底瓶中占有较大比例),故不可穿绳汲水、提携;其中第四个尖底瓶为喇叭口(这种瓶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已处于尖底瓶文化的尾声阶段),双耳靠上,这种瓶才有可能盛满液体而不倾覆(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23页图4,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1版)。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及受到其重要的同考古学文化中广泛流行一种大口尖底罐(约距今6500—6000年间),其分布范围约与仰韶文化尖底瓶相当(参见韩建业著《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版)。这种大口尖底罐的存在也可证尖底瓶“并非为了能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才做成尖底形”,因为大口尖底罐绝不可能是汲水器、运水器。

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研究只是否定了尖底瓶为汲水器、有奇妙的取水功能这种流行说法,他们并未说明尖底瓶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器物,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制作尖底瓶到底有什么用。那么尖底瓶到底因何而产生、有什么用处,如何给它定性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礼器,理由有四:其一,绝大部分尖底瓶都只能盛装半瓶或少量液体才能正常提携,证明尖底瓶的设计和制作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它盛装的物品(水或酒,液体类)具有象征性、礼节性。其二,尖底瓶盛装液体后不能随便地置于平地或平台(因尖底必然倾倒),而只能提携、悬挂高处或抱在手上(仰韶文化中并无专门的尖底瓶器座),这也不是从生产、生活实际或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尖底瓶在使用状态中始终只能直立于空中或掌握于手中。如上所述之实验、研究,大部分尖底瓶处于空瓶状态穿绳提携时都是瓶口朝下、瓶底朝上即“虚则倒斜”,当瓶中液体并未使用(饮用)完而尚余少量时,尖底瓶也会处于瓶口朝下、瓶底朝上状态而将余量物品倒出。这种状态要求尖底瓶的使用者必须始终用手掌握尖底瓶,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和设计亦暗含着尖底瓶使用状态中的严谨、严肃性,它可能与宗教、礼仪相关。其三,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是壶罐口,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是双唇口,它们是区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类之一。壶罐口尖底瓶是“瓶上加瓶”,即口部做成很小的壶、罐或瓶、杯的形状;双唇口尖底瓶是“口中套口”,即将口唇部做成一小一大内外相套的样式。壶罐口、双唇口也都不是从生产或生活实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即本没有必要将尖底瓶口设计和制作成壶罐形或双唇口。这种没有必要存在的壶罐口、双唇口恰恰与繁文褥节的礼仪需要相吻合。其四,仰韶文化特别是庙底沟类型以及马家窑文化有较大比例的尖底瓶都是无耳的,这种尖底瓶不仅与系绳汲水无缘,而且盛装液体后(亦即使用状态)必须抱在手中,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也证明尖底瓶不是一般的水器,而应与礼仪相关。

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与礼仪相关,中国考古学泰斗、考古学区系类型的奠基者苏秉琦生前曾有论述。他认为半坡类型的“小口尖底瓶未必都是汲水器。甲骨文中的酉字有的就是尖底瓶的象形。由它组成的会意字如‘尊’、‘奠’,其中所装的不应是日常饮用的水,甚至不是日常饮用的酒,而应是礼仪、祭祀用酒。尖底瓶应是一种祭器或礼器,正所谓‘无酒不成礼’”。根据尖底瓶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现象,苏先生认为半坡时代正处于转变期,“有些彩陶应属‘神职’人员专用器皿,当时或已出现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谷物酿酒在距今八千年前已经开始,仰韶文化中也发现一些可能是用于向小口器内灌注酒汁的陶漏斗器(李仰松《我国谷物酿酒起源新论》,《考古》1993年第6期)。但是根据半坡类型的发展水平来看,其居民可能并不存在大规模的普遍的酿酒、饮酒活动,故推测尖底瓶所装主要仍应是水,在礼仪活动中可能存在“以水代酒”现象。

根据王仁湘先生的认识,尖底瓶分布的范围大体上为干旱少水地区,所以尖底瓶的存在和使用很可能主要与祭天、祈雨活动有关。尖底瓶的形制和功能强制性地要求使用者只能少量盛水,这不仅与原始巫术活动、思维方式(即弗雷泽所谓“交感巫术”。通过神秘的交感作用,以少量的人间之水招引天上大量地降雨,这可能是仰韶先民在缺水、干旱时节所施行的巫术活动)吻合,而且也寓含着节水、惜水的思想和警示。当然,这样说并不排除尖底瓶可能用于盛酒尤其是在部落(氏族)的各种重大活动、庆典、祭仪中(或者在这些活动中有少数的上层人物用酒,而其他人“以水代酒”),也不排除有些尖底瓶可能被用于汲水。由于尖底瓶高多在30—40厘米左右,所以它刚好适合于被原始人双手抱在胸前,这种方式的群众活动,显得庄重、隆重和严肃。尖底瓶的双耳可能主要用于器物闲置时系绳挂在高处(半坡类型居民已普遍饲养鸡、猪、狗等家畜,尖底瓶既无特定的器座放置,故也不能随便地横置地上),或者在正式的活动、仪式之外系绳挎于肩上、颈项,以减轻双手的负荷(但尖底瓶绝不是随身所使用的饮水器)。尖底瓶所盛“以水代酒”之水当然可以饮用,但在祈雨活动中所盛之水如何处置,尚无法推测。

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