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投资

经济学的投资

时间:2023-08-15 17: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的投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的投资

第1篇

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早期宏观经济学,或称之为古典宏观经济学,萌芽于17世纪中叶,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之前。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首次从宏观的角度观察经济运行状况,并发表了西方经济学中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赋税论》[1]。

在此之前,由于新航路的开通,商品交换变得日益频繁,交易半径不断扩大,商品交换产生了巨大的财富,由此产生了重商主义学说。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来源于商品交换,而贸易顺差是财富的源泉,因此应鼓励出口而抑制进口。但随着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发展,英国迅速走向富强,尤其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作为新兴产业资本利益的代表,威廉·配第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对经济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提出劳动价值论,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赋税论》深刻阐明了税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威廉·配第认为,税收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土地的租用。政府可以利用税收实现资金在各领域的合理分配,从而刺激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社会财富。

同一时期,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发表著作《经济表》,强调利益来源于农业,并对国民经济结构做了系统描述。随后,古典革命的爆发极大促进了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率先提出了“经济人假设”这一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并指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斯密之后的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等,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提出深刻的见解,并对现行政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后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1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建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主要标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难以给出大萧条合理的解释,更无法提出有效的经济措施使经济回暖。这种情况下,凯恩斯适时地提出了应由国家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观点。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总是小于储蓄,因此造成了有效需求的不足,而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自动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因此,需要国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积极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需求,以政府的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这种政府带头刺激消费的行为有利于带动社会闲置资金投资于生产,使市场达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来自有效需求的不足,也就是说,就业量的多少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等于商品总需求价格时的商品需求量。当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即供过于求时,资本家就会降价或减少生产,进而造成员工的失业。而在短期内,商品的成本变化幅度小,因而商品的总供给几乎是不变的,这就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降。因此,是总需求量,也可以说是有效需求量的大小,决定着就业数量。一旦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出现失业问题。

另外,凯恩斯进一步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这三大规律决定了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倾向规律解释了这样一种状况:当收入增加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储蓄,从而降低消费的百分比,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投资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由于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即投资越多,收益率越小,当收益率低于利率时,投资者将停止投资转而进行储蓄。另一方面,利率又取决于流动性的大小,人们对流动性的追求,会造成利率的上升,这也阻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由此引发的投资需求不足会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产生大量失业,从而爆发经济危机。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利用宏观调控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产物,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而这次的“凯恩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2.2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胀”局面,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凯恩斯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很可能就是导致这次“滞胀”出现的根源。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由此得以迅速发展。

与凯恩斯主义相反的是,非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来稳定经济,而不需要国家的过多干预。

货币主义是非凯恩斯主义的中坚力量。他们强调: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由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而国家的干预打破了这一均衡,必定引发经济的动乱。

同时,货币主义强调了货币的重要性:货币供应量决定了物价水平,影响了经济活动的进行。因此,货币当局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提出为国家解决“滞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促进了货币主义下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2.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非同寻常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大量数学方法的使用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促使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日趋成熟。技术因素作为学术研究的新手段,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也趋于整合。首先是传统各学派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其界限逐渐模糊,基本形成了以新凯恩斯主义为核心,其他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确立和博弈论的应用,为统一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宏观经济学在探究其微观基础的同时一直遵循着理性经济人假设,这一理论基础很可能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就此走向融合。另外,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完善,这一理论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各国在对宏观经济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论,将进一步丰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然而,尽管新模型能更准确地解释经济现象,但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却难以取得新进展。随着市场机制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收入分配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反映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还不完全,在经济进步的背后还存在思想突破的困难。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之路是曲折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别[2]。经济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我们在运用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另外,宏观经济学的运用还有一些前提条件,这就存在着适用性的问题,也决定了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结合本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加以有效利用。

就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言,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是首要的任务。我国一直致力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完善,并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宏观调控实践。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内相继发生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冲击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进程。在此严峻背景下,中国对宏观调控政策做出了极大改变,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启动四万亿资金强力拉动内需,这些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会更加紧密,中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与起源是我们正确认识这门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并应用这一学科的前提。同时,我们也要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地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有益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努力探索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不断补充完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效地解决当代经济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纯布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历程的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崔保春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初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第2篇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有限理性展望理论价值函数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及兴起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又称为“心理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认为,人类行为是有限理的,并且,经济人偏好不总是稳定的。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

1.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的偏差

一个基本偏差是:小数法则。例如,当一位投资者观察到一位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中的投资业绩好于平均情况,就会得出这位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优秀的结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展望理论

莫里斯.阿莱最先提出实际情况中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并由此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阿莱悖论。如,给定一组选择,a:以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收益;b:以8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20%的概率没有收益。此时,被实验者往往会选择a选项。给出第二组选择,a:以25%的概率获得3000元的收益,75%的概率没有收益;b:以2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80%的概率没有收益。与第一组选择相比,两个选项获得收益的概率同时减为四分之一,但此时被实验者往往放弃a而选择b。

卡尼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展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即展望理论。

在展望理论中,相对于各种选择下效用的绝对水平,决策者重视各种选择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U=U[,I]-U[,0]即效用值U[,I]相对于初始效用值U[,0]的变化量,如果相对于初始效用值U[,0],效用值U[,I]增加,则U取正值,反之若见小,则U取负值。若事件A以P[,a]的概率发生,效用变化值为U[,a];而事件B以P[,b]的概率发生,效用变化值为U[,b],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决策者会选择A而放弃B。Σp[,a]U[,a]>Σp[,b]U[,a]

(1)价值函数V(u)的解释:

价值函数V以效用值的变化为自变量。该函数呈S形,凹的部分表示收益;凸的部分表示损失。比如说,按照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以80%的概率损失4000元,20%的概率免于损失,损失期望值大于3000元的确定损失,所以应该选择后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宁愿冒一下险,选择前者。因为如果幸运的话,20%的小概率事件一旦成功,可以避免损失。这就体现了损失上的风险偏好。

(2)决策权重函数:单调上升,在0、1处间断,小概率高估,大概率低估。

三、由行为经济学思想想到的对投资问题贴现模型的改进

给出两个选择,a:在未来十年里,每年可获得1.2万元的现金流,总贴现值收益为10万元;b:立刻可以获得9万元收益。现实生活里,恐怕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因为相对于唾手可得不用等待的9万元,贴现10万元的收益还要求付出“等待成本”,而且,收益的可靠性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

所以,在传统投资贴现模型中添入一些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偏好因素及风险因子。并且,传统投资贴现模型假设每年现金流的贴现率相同,而实际经济每年在发展变化,客观经济环境也在变化,利率、通货膨胀率也随之变化,结果可能未必相等。

设Pi为投资者对于每年现金流的心理偏好权重,即每年现金流相对于投资者的价值体现;每年现金流为Ci;n年里每年现金流的贴现率为i;每年现金流可得性风险为Ri,实际的总贴现值对于投资者个人的价值体现为V:

V=Pi(1-Ri)

投资者会潜意识的依据自己偏好,根据贴现值在自己心理账户中的价值体现的高低,即V值的大小,来判断投资决策。

最后,行为经济学并不是否定传统经济学,而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和补充,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虽然,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行为经济学还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理论体系,自身也没有建立起严密的逻辑理论模型。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行为经济学会逐渐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人民大学学报,2004,第2期

[2]黄祖辉,胡豹.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3,第2期

[3]赵,尹伯成.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发现对经济学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3,第6期

[4]魏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的介绍[J].新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第2期

[5]常鑫,殷红海.DanielKahneman与行为经济学[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256~261

[6]EdwardsW.Behavioraldecisiontheory[J].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54,12:473~498

[7]DanielKahneman,TverskyA.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J].Econometrica,1979,47:263-291

[8]NeumannvunJ,MorgenstemO.TheoryofGamesandEconomicBehavior[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44.

第3篇

1 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发展及特点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亚当斯密的绝对价值论。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对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和扩充从未间断。尤其是近几十年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使得国际经济学的内涵愈加丰富。国际经济学学科的特点非常显著,涉及内容丰富,应用工具复杂,理论基础广阔。

1.1 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及发展

一般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主要内容分为宏微观两部分,微观理论部分主要内容是以交换为主要目的各种方法的延伸;宏观部分主要是从宏观、均衡、金融等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动因及结果的诠释。最早对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亚当斯密,本文由收集整理其在国富论中指出国际间的交换主要是源于绝对优势。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后经h-o理论即资源禀赋理论使得其成为微观国际经济学的经典,现代的国际经济学的进步主要来源于保罗克鲁格曼的贡献。主要贡献有: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1.2 国际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1)内容非常丰富。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与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与经济增长与规模经济、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国内交易,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与人为的阻碍,主要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外汇市场理论与政策、开放与封闭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政策等问题。

(2)国际经济学的建立经济学系统基础上。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宏观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的范畴。

(3)对学生的学术素养较高。由于学科内容及学科基础的要求,需要学生除了对经济学、管理学、金融、投资等都有比较深层次的素养要求,还要求相互之间的交叉引申,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对逻辑和数理素养的更高层次的升华。在此种的要求下,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际经济学本身的深刻性和综合性使得在不同程度学生面前体现出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差异,在日常的课后调研中呈现的调研结果完全佐证了这一观点。在(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23页)学生反映的诸多因素中最凸显的以下几个:课程难度大、课程内容度、 涉及数理模型多、自身能力有限、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模型过于枯燥等原因。除了以上课程本身的客观原因外,主观上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种:

2.1学生的学术素养相对较低

学生的学术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学生的专业素养,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学的设置应该在第二学年的下学期或是第三学年的上学期,这时学生对该学的基础课都未完全修完,所以学起来显得跟不上,即使在所有课程都开的情况下,由于是加强和引申课程也致使所学东西有所欠缺。二是学生的数理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有限,使得教学相对吃紧(国际经济学要求相对较高的数理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上两种原因是教学过程无法推进的主要障碍。

2.2 教学方式传统影响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在关键难点上只是灌输式的学习,不利于沟通障碍的有效解决,在未能形成有效解决机制情况下,继续推进使得问题将长期积压,最终对整个课程失去信心。现代的教学条件给我们创造许多新的方式,如增加多媒体,双语教学、有效的课堂活动、课外活动等可以丰富和弥补传统的教学。

3 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的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通病,尤其是在新历史格局下,对经济学本科阶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国际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率是刻不容缓的,针对以上提出的各类问题症结,本文提出以下几点重要的对策建议:

3.1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教学方式

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加强教师交流,不断吸取不同的教学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是必要途径。二是加强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监督和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至于优化先进的教学方式方面: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开展双语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等,双语教学有利于吸引对外语有兴趣的学生,但是对学生和老师的素质要求显得更高,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学科教学情况的经一步恶化。总之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

体育经济学从总体上说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无论说它是介于体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还是说从体育学或是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分化出来的,基本上大的学科门类已确定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范畴。

在具体内容上,体育经济学把体育学和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在这一点上,对体育经济学研究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要具体分析研究体育经济学科的属性,就有着几种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不同的意见虽各有道理,但事实上的性质差异决定了体育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1.关于体育经济学科属性问题的三种意见

1.1 具有体育科学的属性

正在成长的体育科学体系包括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案。根据最权威的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ofdisciplines)正式将体育学列为人文社会学类的划分中,认为体育经济学归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这种认识在体育理论界较为认同。

在体育经济学产生发展之初,这种意见应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体育经济研究领域的深入,囿于体育学科的发展,使得体育经济学科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1.2 具有经济科学的属性

体育经济学主要是以具体经济部门或单位为研究对象的部门经济学或专业经济学,同人口经济学、交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应归属于经济科学中的应用经济学范畴。因为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家族,包括一般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层次,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前者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分析,后者则长于在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分析。

该意见的科学之处在于,经济学科本身已是一个比较成熟而庞大的学科家族,体育经济学在其所包含的理论与应用两个层次中应该能够找到合理的位置,即同交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应当归属于经济科学中的应用经济学范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体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在经济学这个庞大的学科家族中,却没有体育经济学的一席之地。在其中经济学45个二级学科共166个三级学科中没有体育经济学科的影子。

1.3 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

它是经济学、体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科学,基于这种交叉性和边缘性特点,主张目前不应急于把它隶属于某种学科领域,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吸取相关学科与领域的研究成果。

如同关于体育本质的讨论在今天不可能达到共识、将来也不可能达到共识—样,关于体育经济学学科属性问题的上述几种看法和意见虽没有完全取得共识,在现阶段也并没有阻碍本学科的发展。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兴起和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结构以及学科属性,同时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随着这些宏观背景的变化,自身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有必要明确体育经济学科的归属问题,这样有利于该学科从更为前沿、更为专业的角度去深入探讨体育经济学的学科概念和体系,完善学科的体系结构,扩大研究范围和强化理论基础。

2.隶属于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分析

虽然在我国国家标准关于经济学的学科划分中,目前并没有体育经济学的二级甚至三级学科位置。但从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本研究认为应当隶属于经济学科体系,具有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部门经济学或专业经济学,具有以下几个理论依据。

2.1 经济学科的显学地位有助于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关于经济学科的显学地位之说,近些年来已多有定论。其理由大致有三:首先,经济学主要以数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又倡导实证分析方法,使其较之其他人文学科更具有可证伪”的科学性质;其次,还在于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以其辉煌的成果不断地渗透其他学科地盘,经济学的武器”所到之处,几乎都令其他学科俯首称臣;再有一点,就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以1773年亚当斯密的賴富论》出版为标志,至今不过二百余年的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却日渐完善庞大,且内部划分、分类相对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之经济学学科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ofdisciplines)将经济学划分为45个二级学科共166个三级学科,足见其学科体系之庞大。

体育经济学最初由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产生而来,在其发展之初借助体育学科的发展而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体育学科的不完善性或者地位的从属依附性,使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从属于经济学科体系,在其可证伪”的科学性质的基础之上,结合成熟而完善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工具,借助日益庞大完善的学科分类经验,势必会使体育经济学的发展如同诸多经济学的二级应用经济学科一样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

2.2 从经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体育学同政治学、社会学等将会成为其应用学科

借助经济学科的发展,体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更广泛、更深入、更前沿。托马斯罗斯基指出:把经济分析真正结合进自己的工作知识范围的历史学家将会有望得到经济学家的热情回报。”

“从经济学视野出发,常常能够组成意想不到的联系。发现新的有利论点,促使历史学家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提高自己的资料价值……即使缺乏统计资料,经济学理论也能为组织历史分析提供有效手段。”当然,经济学在进入其他学科领域影响改变其他学科的同时,也在改变、发展、完善着自己。事实上,从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后,经济学已经分化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方面。理论经济学正在变为一种通用的人文基础学科,而诸如政治学、社会学和法理学等都将是应用性学科,体育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这种学科分野目前还不是现实,但随着经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终究会实现。

2.3 体育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理论

国内外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都体现了这一点。

西方体育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许多观点,如关于教育、卫生保健等人力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观点;关于重视人的素质、劳动力质量的观点;关于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观点;以及关于体育投资会加大教育或其他投资的收益,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即体育人力投资经济效益的观点等,无不体现了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较早研究体育经济学的前苏联,在体育经济学教材中也明确了体育经济学理论方法问题,开明宗义地指出: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方法为经济学分析法。即使在近期的西方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涉及的经济学领域也多为产业组织、公共财政和劳动经济学,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体育经济学赖以建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是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和服务产品的理论;社会生产目的和实质的理论;社会需要和层次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物质利益原则和社会分配原则理论。

无论我国的还是国外的体育经济学研究,以及体育经济学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告诉我们其研究理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理论。

2.4 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的结构体系

就目前国内外一些体育经济学教材以及体育产业经济研究方面的系统研究论述或著作来看,其结构体系显示了与经济学研究体系的高度相关。

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的共同点在于:体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和体系与经济学研究体系的高度相关。无论是绪论或者导论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体育领域中的具体经济研究内容,还是实践领域中所涉及之经济问题,无不体现和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最大的区别点,也是体育经济问题研究具有本质性区别之处是:国外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经济学问题,即研究的是经济学问题,只是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现象来注释和阐释而已;而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研究思路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种区别的本质还在于:在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期,国内的研究思路对于发现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而如果深入、发展下去,国外体育经济学研究思路将能够体现一定的优越性。

3.小结

体育经济活动、现象、问题作为在整个体育活动和经济活动历史中发生过作用、还将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种特定社会存在,长期以来没有被纳入到经济学科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视野中,不仅是对体育经济学科发展的一种瓶颈制约,使其研究难以深入、系统,更是难以全面、准确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遗憾。解决这种遗憾可以有多种途径:从学科理论研究出发,可以将其列入经济学研究范畴,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现象来揭示、阐释经济学规律;从完善教材体系入手,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经济学教材结构体系来系统规划完善体育经济学教材体系;此外,从国家标准的学科划分,也可考虑体育经济学的二级经济学科位置问题;甚至从社团组织管理角度考虑在经济学学会下属分会组织将体育经济学研究会列入,相信对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5篇

产业经济,也许对于许多人而言,不过是浏览报刊时,连概念都未来得及形成便一扫而过的词眼,但对于每位产经人,却永远有一种温暖的亲切感和充足的幸福感。我与产业经济的结缘实属偶然,如今要用文字去一一述说它的内涵,有兴奋,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宏观与微观中,发现产经的意义

谈到经济学,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一门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学科。那么何为产业经济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确什么是产业。产业即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文化、教育……总之,它概括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活动。

产业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对于这个富有学术意味的命题,或许我可以随手翻开《现代产业经济研究》,指着一段加引号的表述完整严密几经修改完善的定义向你逐字解释,这样的方式严谨省事,却毫无意义。产业经济千姿百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对于我而言,它是经济学研究中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片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观经济领域。

首先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来感受微经、宏经、产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每天所进行的个人消费,所购买产品的价格波动,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都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即社会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政府)的决策问题;而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利税调整,通货膨胀及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宏观现象的问题,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简而言之,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厂商和消费者个体的关系,而宏观分析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产出问题。在这两者之间仍存在一片广阔的研究领域,如一些生产、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发展,这些经济组织集团本身的演进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等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研究就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可以发现,产业经济学既与宏经、微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内容,它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这也是产业经济学之所以被既注重经济总体水平的增长,同时又需要关注民生的政府所偏爱的原因之一吧!

理论和实践中,体味产经的丰富

我一直很喜欢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概括产业经济学的专业特色。试想在上午的反垄断经济学课上,刚刚讨论过政府竞争政策的制定,中午关注新闻时,就看到发改委对于电信和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经济学的影子,用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这是学习产业经济学乐趣无穷的过程。

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产业经济学区分于其他商科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的重要体现。经济学更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和解释等,而金融学相对而言偏向实务,例如建立金融模型,对于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相对较高。与这两者不同的是,产业经济学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上,我们相继学习了产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无论是研究企业行为、政府政策还是产业的空间布局,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而又是产业经济的整体研究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大三的我回顾这一两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感觉到它们的价值所在,产业经济这样一个原本迷糊的学术名词在我脑海中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兴趣和梦想中,确定产经人的未来

不知道这样的两个词能否引发你们对于就业的一点联想。除少数潜心学术的同学会选择做研究这条出路,大多数人是需要走上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相关领域做出贡献的。产业经济学属于典型的应用经济学范畴,其学科设置的初衷便是培养学生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合格的专业工作人才,因此,对于就业的关注,是产经人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

产业经济学有着广泛的令人心动的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去政府部门,分析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变迁和产业竞争等方面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的“抓手”;可以到银行工作,做信贷审核员,根据行业发展背景和企业组织、经营、竞争的知识,对信贷投放进行分析判断,做好信贷审核工作,这是银行最基础的工作,是行长必备的素质;可以到证券和基金公司工作,从事投资策略分析、行业研究甚至首席经济学家,主要内容是对行业变化、企业经营进行深入研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咨询,这是当今经济学专业最有“钱途”的工作;可以到各行业的公司工作,一般进入公司战略发展部,尤其是大公司,主要内容是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况和发展挑战与机遇,企业组织、经营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变革等,是未来成为cEO的基础工作;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或自己投资,例如与他人合伙创业、合伙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加入私募基金公司等。

第6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研究现状;研究前景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4-0070-005

一、引 言

宽泛地说,语言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加以研究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同时也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国外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已有50年的历史,源头在北美和欧洲。一般认为语言经济学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经济学教授马尔沙克(Jacob Marschak)[2]在1965年提出的,到80年代末蔓延到欧洲的瑞士。这一学科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理论和社会背景。在理论上它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为基础,认为语言具有经济学最本质的东西,语言学习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学习后所带来的收入的提高是预期的经济效益。从社会因素来看,这一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从使用多种语言的国家开始的,如加拿大和瑞士。这些国家移民涌入较多,如何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帮助移民进行双语培训是他们研究的初衷。

国内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祝畹瑾[3]较早地分析了“语言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不分大小,都能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最早把语言经济学介绍到国内的是语用学家何自然。何先生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经济投入,它可以补充和取代人类的其他本钱,如知识和技能等;学习外语也是一种经济投入,掌握这种语言就是要取得的预期效益[4]。

近十五年来国内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该学科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稍作梳理、回顾和总结,并就其发展前景略加探讨。

二、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

(一)语言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1.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无论研究哪一门学科,首要任务都是要界定它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语言经济学就是研究语言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蔡辉[5]认为广义的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的经济效果,即从语言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狭义的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过程本身,即从经济的角度研究语言问题。刘国辉、张卫国[1]概括了语言经济学发展的三条主线:一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研究语言和经济的关系问题;二是经济学研究中语言的语用修辞分析;三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语言的结构、现象及相关问题。比较来看,三条主线的内容涵盖了广义语言经济学与狭义语言经济学的共同外延。

2.研究内容

语言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语言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领域的问题[6],其内容集中在三个范畴:人力资本、公共产品以及社会制度[7]。在理论层面,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1)语言和收入问题

语言和收入具有一种正向发展关系。目前,语言和收入关系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隶属于特定语言种群的某一社会阶层的收入水平,如研究受教育水平与其收入水平的关系;二是研究学习第二语言对收入的影响。语言与收入问题是语言经济学中研究得最为成熟的一个领域,历年来成果显著。

(2)语言和经济发展问题

社会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都离不开经济动因的驱使,二者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语言产生的最初缘由应该就是经济要求”[8]。语言的强势发展、扩张会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如秦朝的“书同文”政策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强大;同样,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增强当地语言的生命力,扩大它的使用范围。目前世界范围的英语热、我国粤语的北上、当地人的方言情结以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蓬勃发展等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3)语言政策与规划问题

语言政策与规划是语言经济学研究得较早、较为热门的一个问题,北美和欧洲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初衷就是要为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服务。国家制定语言政策,一是出于经济目的,就是要使语言的社会总价值最大化,使语言政策的费用最小化,从而达到预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出于语言的使用目的,如为了鼓励国内民众积极使用某种第二语言或为了挽救某一濒危的弱势语言。语言经济学通过研究语言变量与经济变量的互动关系,进而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语言资源,为国家或地区制定语言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

语言的动态发展说到底也是一个语言政策问题,这种研究理念大大拓展了语言政策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如苏剑、张雷[9]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语言交际价值Q值是制定语言政策的一条重要的动态标准,投资于何种语言、研发何种语言文化产品是由语言的Q值决定的。

(4)语言经济学自身的研究

语言经济学自身的研究,是指语言经济学的本体研究。其内容主要有三点:

第7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国民经济;社会经济效益

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对于从理论上把握和实践中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教育经济学的理念和思想与大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关联性。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回顾

国际上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起点,主要标志就是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西方开启,教育经济学正式传人中国,其标志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全国的协作组织与交流台。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尔后至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授予并招收教育经济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单位达20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00多家,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二、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它侧重于从经济理论上阐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管理学侧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好像经济科学中其他分支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样,反应了应用经济学与一般理论之间的关系。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存在某些重叠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理论问题。然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监督和调节等,侧重于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问题。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经济学位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又为教育经济学提供实证材料与研究课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三、运用教育经济学加强大学教育计划管理

1.宏观计划管理

加强教育经济宏观计划管理,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的估计与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阻碍大学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教育与经济的比例结构上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应该做好科学人才预测,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计划的主观性、盲目性,使其具有科学的指导。

2.微观计划管理

加强大学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投资,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考核与计算,克服盲目建设与购置,要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和仪器设备配套,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投 资经济效益,加强微观计划管理。

四、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的意义

运用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能使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把大学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性,就可以使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事业发展客服盲目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科学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以最少教育投资取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为我们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再次,教育经济学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提供了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促使大学现行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最后,有利于大学教育内部的结构合理和协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建立大学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和规格等方面的合理结构。

总结: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建设,促使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经济学体系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其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中去,指导教育发展,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杜玉红.中国教育经济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6).

[2]范先佐.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4]马永霞.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拓展-从人力资本理论到新制度经济学[J].教育与经济,2004,(2).

第8篇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学科理论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增设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试点开办经济与金融专业。至2015年,我国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开设了经济与金融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还很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历程

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批试点招收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建立并进入试点招生阶段。在建立之初,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代码为020120S(S表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1]。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据统计,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100%[2]。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试点的成功,加之国内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经济学与金融学本科教学,教育部开始在各高校逐步推开设置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与此同时,教育部对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在2012年的新目录中,经济与金融专业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虽然还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所授予学位还是经济学学士,但是从经济学类调整到了金融学类。这一调整,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偏重于应用型更强的金融学。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各高校正处于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尚未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参考清华大学试点办学的经验和国外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清华大学是我国第一所设置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校,2007―2011年间,教育部未批设经济与金融专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上处于先试先行的地位。因此,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探索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在培养目标上,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有较高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未来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采用“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为三大课程模块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均需修读。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原理(2)、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金融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专业必修课一共8门,为中级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1)、公司财务、公共财政学、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专业选修课需修够27学分,学生可以在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博弈论、金融数据库、计量经济学(2)、发展经济学、经济控制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学专题研究、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金融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或在经济学院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课程中选修。

2007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本科培养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在学分的分配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40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相关课程6分,其中专业相关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1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从学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均衡,专业基础课、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占比也相差不大,这体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培养原则。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200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出在宽广的知识面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中包括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的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不仅开设了众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生还可以跨专业和跨学院选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其他高校进一步结合学校特色建设经济与金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样本。

三、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会计与金融学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大学之一。该校的社会科学学院和商学院联合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学制为三年。课程教学采用讲座、教程和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包括考试、完成课题项目以及论文报告。第一年的课程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通识性教育,同时开设会计和金融学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开展第二、三年的学习和研究做准备。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金融经济或会计金融。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专业课程,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中级管理会计、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第三年开设公共部门会计、审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案例研究等。从曼彻斯特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在突出培养学生国际化的商业思维和视角下,该专业更偏向于金融学理论知识,尤其注重会计学相关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培养期为三年。该校经济与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注重数理统计分析在经济和金融学中的运用。该专业要求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修读至少一门经济学课程,第三学年至少修两门经济学的课程。从该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校在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和金融实务中的问}。

(三)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经济与金融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掌握经济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南安普顿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学制为三年。在第一、二学年开设课程,每学期四个课程模块,一年共八个模块。第一学年的课程均为必修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二学年的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为微观应用经济学、投资组合理论与金融市场,选修课包括计量经济学概论、统计学理论等。第三年,学生自选课题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相当于两个课程模块。从该校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在第一学年注重教授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手段的训练,第二学年则促使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数学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投资组合与金融市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来认识和解决金融学问题的能力。

(四)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开设有金融与经济专业(Finance and Economics),学制为三年。兰卡斯特大学该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转入会计与金融专业学习。课程教授采用讲座、团队合作、个别指导、讨论等多种方式。该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第一年必修课包括会计和金融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定量方法,注重为学生打下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学科基础。第二年的课程以金融学和会计学的课程为核心,必修课包括金融学原理、高级金融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估值、管理经济学、商业和国际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学概论,学生还需在会计审计信息系统、金融会计原理、商业决策管理会计三门选修课中选修一门。

第三年的必修专业课程包括企业融资、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计量金融学,这些课程是是对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还需在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宏观货币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广告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业学中选修4门。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兰卡斯特大学对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经济学的课程作为铺垫或拓展,始终贯穿了经济数学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训练。

国外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又有共同之处。在这些学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以金融类和会计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辅之以经济学的课程,用经济数学或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将这些课程加以贯通。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教授金融学理论,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四、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亟需建立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学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广泛经济学知识和金融学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参考清华大学和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验,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建议采用“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经济为基”是指以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与金融专业属于经济学科,是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性学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金融学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人才,首先应该使其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立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具体设置课程上,可以在不同学期开设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金融为核”是指在专业课程的体系中以金融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经济与金融专业从开设之初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到2012年调整到“经济学科(02)金融学类(0203)”的这一变化,也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应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金融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计量为法”是通过开设计量经济类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经济与金融问题。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数学工具的运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能,才能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经济与金融问题,在投资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行决策。同时,计量经济学也是将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而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开设相应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如经济数学、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依据“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组成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为通识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质,包括政治理论课、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以金融类课程为主,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技能课以经济计量类课程和金融实务训练为主,如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金融数学、商业银行实务、投资理财实务等。商业,专业方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结合社会需求,来细分的专业方向,如会计金融、金融经济、证券投资等,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2013.

[4]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07.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pecial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N Guang-wan,ZHUANG Ping,YU Tao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第9篇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既要坚持的根本立场与观点也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所谓站稳立场就是要以宣传、传播、解释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主,不如此,政治经济学就会丧失独立课程的地位。所谓求新求变就是要力争观点均衡与思维发散,不注意观点的均衡,就会培养认识偏激的愤青,使他们不能客观的认识现实;不追求思维的发散,也不会对学生产生足够的说服力。我们在“资本”的教学中应用观点均衡与发散思维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均衡 发散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7-02

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有着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就是要寻找最广大人民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现实解放的道路,不坚持甚至否定这个立场,无条件认同西方经济学的所谓价值中立原则就会消解政治经济学于无形。但是,今天的时代与马克思研究与创作《资本论》的时代毕竟有了很大的变化:无产阶级的境遇已经有了较大改善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进入了“福利主义”;资本已经从绝对短缺走向相对过剩而劳动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则出现了相对供给不足的情况;知识经济时代无形的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真正的资本;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实践遇到了破产或重大挫折;包括西方与西方经济学在内的西方社会科学使我们对宏大叙事背景下主体的重要性与经济学中微观的领域都有了比以往更细致的认知;中国已经完全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已经进入了碎片化与云时代,如此等等。这些时代的变化就要求我们在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某些传统的内容时既要站稳立场又必须求新求变。所谓站稳立场就是要以宣传、传播、解释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主,不如此,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课程的存在就没有必要。所谓求新求变就是要力争观点均衡与思维发散,除了介绍的基本观点,还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观点;除了经济学内容,还要介绍其他学科的相关认识。下面我就以自己在“资本的来源”与“资本的特征”教学中的内容安排为例,浅谈一下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采行观点均衡与发散思维方法的尝试与努力。

说到资本的来源就不能不提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三个典型的案例:第一,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第二,罪恶的黑奴贸易;第三,丑恶的鸦片贸易。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会让同学们记住一系列冷酷的数字:1714年至1820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100吨的船运了414名奴隶,船上每个奴隶分得的空间只有5.5英尺长,16英寸宽,400多年的黑奴贸易使得非洲共损失了1亿多人;鸦片大量输入,不仅使几百万中国人感染恶劣的嗜好,也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国家财政遭受重大破坏和损失。在这些形象化的素材后面,再引入马克思的经典名言: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学生自然可以高度认同。但是仅仅谈到血与火还是不全面的。于是我又安排了资本来源的第二个内容,就是科技与创新,也安排了三个案例:第一,珍妮机与工业革命;第二,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第三,苹果成为全世界现金流最充沛的公司。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会让同学们了解获得资本除了肮脏其实还有阳光的路径,这就是科技发明,这就是全面创新。没有蒸汽机提供的动能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生产模式;没有珍妮机就不会有英国毛纺业的强大竞争力;没有乔布斯的创新思维,苹果就不会成为世界上到目前为止现金流最充沛的公司。这样一来,“血与火”同“科技创新”;“肮脏”与“光明”就达到了均衡,使学生就不会对资本产生偏激的原罪论,也激励他们应该有梦想通过自己的创新与努力去积攒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仅仅如此,我觉得教学还意犹未尽,所以我加上了第三块的教学内容,介绍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新教的节俭理念有利于早期资本的积累,而对于谁才是上帝选民的疑惑或恐惧则催生了人们不懈的奋斗精神,把这样一个看起来与经济学无关的经典名篇放在这里教学恰到好处,它引领了资本产生的第三种路径:个人的勤俭与奋斗。至此,我们就对资本来源的教学真正形成了一个均衡的观点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实际上我在课堂上还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发现,找出第四种、第五种直到更多的路径。

这种教学中的求新求变――致力于教学内容的观点均衡与思维发散的努力我也同样应用于资本特征的教学中。对于资本的特征,当然我们第一个要强调资本的增值性,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特征是追求自身的增殖,所以资本会采取一切合法与非法的,合乎道德和践踏道德,呵护自然与破坏指南,尊重人与伤害人的办法来追求自身的增殖,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铁律,追求增殖的特征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自然也适用。三聚氰胺、假羊肉、苏丹红、捂盘、假离婚等等都是这一特征的现实表现。但是仅仅讨论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资本想增殖与最后是否实际增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面还有一些过渡性的环节与复杂的变量。所以,我又导入了资本的第二个特征,就是运动性,生命在于运动,资本的生命同样如此。资本要不断地寻找增殖的机会,到处去投资,到处去发现、到处去开拓。这里我也会应用很多丰富的案例,例如阿凡提的种金子,单纯种下的金子是静止而非运动的,所以它是绝对不可能增殖的,说它会增殖只能是一个骗局。资本只有真正的动起来增殖才有可能。最后我还会讲到垫支性与风险性。资本要增殖首先要投入,例如租赁厂房,购买设备,雇佣劳动力。不管资本家自己的增殖梦做得有多好,也不管他对工人的剥削有多残酷,这都不必然保证他会得到实际的增殖,因为他还会面临市场竞争、供求关系,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等方面的风险,从这种均衡的观点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在资本增殖的运动中,并不是只有工人才是无助的,实际上资本所有人面临的风险与承受的心理压力与雇佣工人相比有时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新思维下,我们除了要继续做好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事实上,政府与社会也应该给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宽松、透明的投资环境,尽力帮助投资者实现增殖,由此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既要坚持的根本立场与观点也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不注意观点的均衡,就会培养认识偏激的愤青,使他们不能客观的认识现实;不追求思维的发散,也不会对学生产生足够的说服力。与时俱进,不断求新求变是保证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当下有生命力、吸引力、说服力的唯一方向。

第10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劳动社会学 角度

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要求必须有市场的存在。一般使用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两个假设:一是稀缺性,资源是有限的,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二是人是有理性的,即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表现在货币和非货币方面,作为理性人的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立足劳动社会,研究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支社会学。

所以对于涉及劳动领域的相关问题,两者从看问题的角度、想达到的目的都有所不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还是劳动力

劳动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劳动问题,而劳动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问题,因此,劳动力在两个学科中的内含有很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劳动社会学中用“劳动者”来代替“劳动力”更加合适,“劳动者”和“劳动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劳动者是否同质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同质的,而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则是非同质的,而是有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在一般的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的分析中,它隐去了劳动力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认为劳动力相互之间没有差别,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绝对不会将劳动力看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人。而劳动社会学将劳动者看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人,劳动者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都被考虑进去,如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才变得更加有研究的价值。

1.2劳动者是否理性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有理性的,劳动力表现出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考虑,而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的行为原理则更加复杂,有许多理论对劳动者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与解释。劳动社会学认为劳动者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是劳动者个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不过是考虑了内在因素中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心理因素以及外在因素中追求工作报酬最大化的情形,而不必考察生理因素、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有关内容。

1.3劳动者是否独立

在劳动经济学中,相对而言更强调劳动力的独立性,而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更强调与他人的互动。如劳动力配置和流动的规律、劳动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都是从独立的劳动者出发进行研究,这个过程不需要劳动力与他人的互动。而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社会人。互动论认为,劳动者行为是由他的身份与角色决定的,每个劳动者在劳动社会中都占有一个或多个社会位置,劳动者行为过程就是他扮演一定的角色的过程,要理解或预期劳动者的行为,就需要了解劳动者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2.劳动行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劳动经济学关注的是劳动行为的经济效益,其中最典型的研究内容便是劳动供给分析与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经济学虽然在讨论影响劳动供给因素的时候考虑到了其中的社会制度因素(劳动制度、工资制度、体制因素),但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决策理论中完全就是考虑工资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劳动社会学侧重的是劳动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效益,认为只研究经济效益有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后果。比如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将劳动力配置到与其工资率对应的岗位上会是一个理想结果,这会使得资源配置最优从而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可能由于职业声望等干扰因素,劳动者或许不愿接受这份工作。另外,如果劳动者可以选择一种工资率相对较高但污染严重的工作或是工资率相对较低的“绿色”工作时,不同的劳动行为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同,此时仅仅从劳动经济学或者劳动社会学来考虑是不够的,需要将两者联系起来综合作出决策。

3.研究任务不同——经济变量和社会变量

劳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劳动力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劳动社会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劳动者与各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研究影响劳动者生产率的因素时,劳动经济学会从工资率、人力资本投资等经济变量考虑,而劳动社会学则从人际关系、人性的假设等社会变量入手。

不难发现劳动经济学基本不研究涉及劳动组织、劳动关系、劳动制度等问题,因为这些变量全是社会变量,与资源配置及投入产出无关,甚至在有些方面它们是与劳动经济学的思路相矛盾的,比如劳动组织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功能、赚取利润,它还有满足需要、教育训练、社会控制等功能,要发挥各个功能时就不得不将目光从关注与企业利润的增长转移到如何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因为这些功能对于劳动社会的维系是必不可少的。

从以上例子看出,由于劳动社会学从劳动力与社会变量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的是有关劳动社会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的结论,所以这有利于人们对劳动社会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制定劳动制度从而引导劳动社会向上向前发展;而劳动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在于使得社会生产部门更好地配置劳动力资源、确定工资制度,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得劳动者运用经济学方法找到最高的效用曲线,这种利润或效用最大化不涉及人性、人的超越经济的内在需要等。

参考文献:

[1]潘锦棠.劳动社会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2]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

实验教学方法经济学风险偏好一、引言

经济学是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学习并掌握经济学原理对于学生认识现实世界和解释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经济学理论较为客观抽象,其内涵难以被学生深刻理解,如何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经济学原理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被视为建立在演绎和推理方法基础之上的思辨性哲学,而不是在可控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的实验性科学,导致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发表了开创性论文“竞争性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之后致力于实验经济学领域的探索,建立了用于经验经济分析尤其是可变换市场机制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经济分析中。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从课程讲授角度来说,实验经济学的出现为经济学的教学开拓了新的模式,是激发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思考周围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般地,实验经济学是在挑选的受试对象参与下,按照一定规则以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实验室环境,不断改变实验参数,对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加工,用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发现新的理论、或者为一些决策提供理论分析,所做的实验具有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基于实验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经济学的探索和研究中来,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举一反三。事实上,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很多美国大学早已将经济学实验列为经济学本科教学内容,以参与式的经济学实验教学作为传统授课式教学的补充。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先后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实验教学方法开始付诸实践。尽管实验教学方法逐步应用于经济学课堂,但详细阐述一项经济学实验过程的文献较少。本文将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风险偏好”实验为例,对此项经济学实验的目的、设计和结果讨论加以分析,为实验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借鉴。

二、“风险偏好”实验的目的

按照消费者行为理论,人们在面对风险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同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根据投资主体对待风险的偏好态度,将其分为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如果面临确定收入和具有相同期望值的风险性收入两种选择,风险规避者更偏好确定性收入;对于风险中立者来说,二者是无差异的;而在风险偏好者看来,即使风险性收入的期望值小于确定性收入,也可能会选择风险性收入。传统经济学教科书假定,多数理性经济人属于风险规避者,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行为经济学摒弃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不同类型的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有差别的,而且处于不同的环境下,风险偏好可能会发生逆转。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投资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股票买卖。当股市存在大量机会时,有些人愿意冒风险大胆投入,有些人则会相对保守;同样,当股市大幅下跌时,有些人会果断止损,而有些人则会继续持有等待机会。上面列举的不同选择,都源自人们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了解一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将有助于认识和解释个体行为决策的原因。而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方法分析风险偏好,一方面能够帮助同学理解现实投资决策中出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过程的参与让同学切实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偏好类型,从而激发经济学研究的兴趣。

风险偏好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验证以下三个观点:第一,尽管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却会做出风险偏好的选择;第二,对风险持同一态度的主体间(例如,均属于风险厌恶者)也存在差异,即风险偏好和厌恶的程度各不相同;第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他人的选择会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使其风险偏好程度发生变化。

三、“风险偏好”实验的设计

“风险偏好”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热身实验和分组实验。通过热身实验,检验观点一,即不同条件下风险偏好不同;分组实验证明观点二和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模拟股票交易市场的经济实验室,以便将学生们带入情境,让他们真正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实验。各小组成员视情况进行人员分工,主要角色有决策者和记录员。

(一)热身实验

假定参与实验的班级共33人,在将同学们进行分组之前,为调动全员参与的气氛,由老师作为主持者,同时挑选5名学生辅助老师充当记录员的角色,首先集体进行一个热身实验: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定参与实验者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投资人,现在需要对一个项目做出投资决策,我们已经知道选择该项目可能有两种结果:A.你一定能赚10000元;B.你有80%可能赚2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在此种假设条件下,实验者会作出什么选择呢?选择A、B的同学分别举手,尽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不允许弃权,统计人员按选项分别统计人数并记录。

如果参与人身份不改变,投资项目也不改变,但是学生们要被告知结果发生改变,投资项目的两个可能分别为:A.你一定会赔10000元;B.你有80%可能赔20000元,20%可能不赔钱。

同样,让每个参与实验者做出自己的选择,统计人员进行结果统计并做好记录。经过统计分析之后,老师大致可以判断出学生风险偏好的倾向。具体地,第一个实验中选择A的同时偏好确定性盈利,选择B的同学则偏好不确定性盈利,实验结果可能是多数参与者选择A,说明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是小心翼翼、厌恶风险的,害怕自己失去已有的利润。第二个实验中,选择A意味着偏好确定性亏损,选择B则代表偏好不确定性亏损,实验结果可能是只有少数人愿意接受确定性损失,大部分人愿意选择风险性较大的B。也就是说,处于亏损状态时,多数人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赌一把,以追求更小的损失。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完成后面分组实验中的成员分组问题。在两次选择中,能够根据结果区分出三类行为个体:(1)都选择A;(2)都选择B;(3)一题选A一题选B。根据结果,三类人群分别代表着风险规避、风险偏好和风险中性。将每一类同学进行大致的平均分配,进入到分组实验的三个小组中,保证每个小组中有11人。分组的原则是:每个小组中都存在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的学生,差异越明显越好,以便于进行对比实验。

经过简单的热身实验后,同学们对“风险偏好”实验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会大大提高。进一步开始进行分组实验,33个同学均分为3个小组,每组11人,指定1人为记录员,其他10人为实验决策的行为主体。三个小组分别位于教室的三个方向,中间为老师统一组织实验的进行。在每进行一个小组实验时,参与的同学除了做出决策外还要进行相关的记录,这里的记录并不是像记录员一样记录每个决策者的决策行为,而是记录自己做出决策行为时的内心变化,以及对其他决策者决策时的内心反应。实验参与者的记录作为实验课的笔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笔记,因为融入了更多的自身对于风险偏好的认识和理解。在每一组实验结束后,还要设置针对实验的提问、讨论与讲解环节,期间多鼓励学生发言提出问题,与普通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基于实验过程的参与式教学将会给学生们自身带来更多的体验,无论是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还是对风险偏好理论,都会有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二)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将对三个小组成员分别进行两组实验:同时决策和有序决策。同时决策的实验中,每位参与者都被分给10000股现价为7元的A股票,其中5000股以6.5元买入,另外的5000股以6.8元买入。有序决策的实验中,给每个同学分配现价为10.5元的10000股B股票,5000股以10.1元买入,5000股以10.6元买入。为了保证学生对所持有股票的真实感和可控制感,每人发十张卡片,每张卡片代表1000股,同时记录着买入价。

准备工作就绪后,分组实验开始进行。老师给出五次价格,一定要保证每次出价的秘密性,除老师之外的任何学生都不知道具体价格。每次出价后,学生自行决定是否要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卖出和具体成交量,且规定只允许卖股票而不允许再次买股票。在同时决策阶段,每个参与者同时给出自己的决策,即在老师宣布股票价格后马上拿出相应数目的卡片做交易,记录员做相应的记录;在有序决策阶段,每位参与者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做出决定,要保证每个参与者掌握之前所有决策者的决定,以此来考察对风险偏好态度会不会受到不同行为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表1分别给出了同时决策和有序决策的实验记录卡片:同时决策阶段,老师给出的五次价格分别为7.2元、7.5元、6.8元、6.5元、6元;有序决策阶段,五次出价分别为11、11.5、10.6、10.1、9。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是在进行两次实验,所以两阶段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完全不同。但实际上,两阶段实验的价格走势是一致的,都为先上升后下降,这样有利于将两阶段情况进行对比,考察有序决策情况下,参与者受到其他同学影响,是如何改变自身卖出决定和成交量的。

四、“风险偏好”实验的结果及讨论

在两组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地参与热情,认真地按照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了此次实验的质量和结论可靠性。下面,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一)热身实验

通过热身实验,我们发现:面对确定性收益和风险性收益,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确定性盈利,与行为经济学中前景理论的“确定效应”相符;而在面对确定性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大多数同学偏向于“赌一把”,即前景理论中的“反射效应”。很显然,传统经济学教科书所描述的“理性人假设”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成立的。

我们还发现,一些在热身实验的第一个环节中表现出对风险偏好,即选择获益更多的不确定性收益的个体,第二个实验却选择了确定性损失选项,并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去赔更多的钱;同时,部分在第一个环节表现出风险厌恶的个体,在第二个环节做出了风险偏好的选择。

显然,热身实验证实了观点一,即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并不是固定的,虽然多数人是风险规避者,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反而会追逐风险。

(二)分组实验

先考虑同时决策阶段。第一次老师给出的价格7.2元高于买入价,不同的行为主体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决策:一部分同学选择抛售全部股票或是部分股票,属于“见好就收”的偏风险规避者;另一部分同学可能预期股价还会上涨,所以继续持仓,这些同学具有一定的风险偏好倾向。当老师第二次给出了更高的报价后,仍保持满仓的同学明显减少,大部分参与者选择抛售一部分或是全部股票,说明多数人偏向于“确定性收入”。后三次股票报价逐渐降低,当第三次出价6.8元时,仍然持仓的同学抛售的股票数目很少,他们认为这只是短期震荡,股价还会上扬。但是,当第四次报价进一步下滑,甚至低于买入价时,一些参与者大量抛售股票以“止损”。当第五次给出的价格只有6元时,仍然选择持仓的决策者很少,这部分同学的风险偏好倾向最为强烈。

再分析有序决策阶段的情形。在有序决策的实验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顺序排在后面的参与者发现前面的同学在股价为11.5元时做出清仓决策后,对自己的股票是否还要大量持有产生了明显的迟疑,甚至会向先决策同学询问缘由,进而可能会改变最初的决定。还有的一部分同学发现后决策者大部分做出和自己不同的选择后,会影响到下一轮决策。与同时决策相比,有序决策条件下同学们的股票持有决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掌握了其他参与者的持有信息导致的。

经过分组实验的同时决策,能够验证观点二,即对风险持同一态度的主体之间其程度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有些同学风险偏好程度较强,有些则较弱。而有序决策实验恰恰证实了观点三,即周围的环境会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使其风险偏好程度发生改变。

五、结论与建议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限制,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始终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本文以经济学的风险偏好原理为例,通过实验目的、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的阐述,探究了实验教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在实验准备和进行中,学生较为容易地掌握了实验规则,能够严肃认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愿意作为行为个体亲自在实验中发现和检验经济学原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从信息反馈来看,参与式的实验型教学模式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和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在更加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经济学的研究热情,取得了远比传统课堂传授式教学更好的效果。

尽管目前一些国内高校开始意识到实验经济学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尝试建立不同类型的经济学实验室,但是如何在经济学课程中深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一方面,众多高校应该不断加强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保障完备的教学实验设施,完善实验教学内容的研究、开发和实施工作;另一方面,不能让经济学实验教学仅仅流于形式,切实以学生的需求为本,紧跟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内容,将最先进的实验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Smith V 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3):111-137.

[2]Smith V L. Microeconomic systems as an experimental scienc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72(5):923-955.

[3]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高鸿桢.实验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12篇

关键词: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它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使其脱离经济落后的情况,从而进入发达国家的学科。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国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发展中国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深入发掘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

发展经济学起源于17-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如何实现财富的增长,就是最为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在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有两条重要理论,一是亚当・斯密斯提出来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李嘉图根据其改进得出的“相对优势论”,两者都强调了合理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从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可以得知古典发展经济学主张经济发展自由论,反对国家干预。

(二)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阶段

二战结束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纷纷都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发展经济学也在这个时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阶段。许多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在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先进意识形态的矛盾、落后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的矛盾、落后的农业水平和先进的工业水平的矛盾。这些经济结构中的矛盾使得许多人民都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每天只考虑“活着”的问题,而没有考虑享受生活,所以不会产生太多消费的需求,没有消费需求拉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无法快速运转起来,市场经济无法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难题,提倡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带动经济发展。

(三)新古典发展经济学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们都开始研究分析结构主义中所揭示的经济发展难题,并逐渐产生了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强调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调节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古典发展经济学还提到了政府干预的作用,提倡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单单靠政府的调节或者单单靠市场自由竞争来推动。因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中提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结合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竞争的调剂。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所以市场竞争可以作为主导,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正确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经济制度的变化问题

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研究了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中提出的结构主义问题,将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归于制度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过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式。而经济体制的改变,主要是所有制的改变,从计划经济的公有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财产的归属。

(三)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最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最好的方式是提高生产率。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靠投资,通过不断地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到后期会因投资疲惫而发生收益递减。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提高生产率,通过人才的培养、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等方式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在经济发展初期所用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应该努力探索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理论中实用性比较高的部分和我国国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将理论运用到市场经济调节当中去,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简新华.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01):113-127.

[2]余苏苏.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04):24-25.

[3]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45(10):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