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价值概念

经济学价值概念

时间:2023-08-15 17:2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价值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价值概念

第1篇

摘要:公允价值会计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兼容历史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且促使了会计学要素向经济学概念实质的回归。公允价值自身具有的性质特征以及表达会计要素的经济学价值的能力,赋予了扩展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学之外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应用的条件和空间。本文以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讨论了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必要性。将公允价值引入理财学以及管理会计学中,能够为企业财务及其他管理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信息作为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运用已经成为当代国际会计改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提倡在会计和报告中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实证会计理论“计量观”认为,把公允价值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以提交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已经日益成为会计人员的目标。更进一步,根据公允价值自身的概念和属性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管理会计学和理财学,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真实、有用和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

一、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虽然不同国家和组织都对公允价值作出了自己的定义,但定义的内容却是大同小异。FASB在第七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中对公允价值的概念的定义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2004年6月在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FASB重新修订了公允价值概念,对交易各方增加“熟悉情况和非关联”两个限定条件。近年来,FASB已经把公允价值作为大多数会计计量的目的,包括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和以后期间所进行的新起点计量。可见,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也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难度。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及目前研究成果分析,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一方面,从广义上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涵盖其他几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现行成本计量、现行市价计量、短期的可变现净值计量和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的现值计量 (谢诗芬 ,2002)。公允价值反映了发生在交易和事项中公平、允当的价格,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质量特征,已经成为企业外界相关利益者、特别是大多数的决策者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公允价值应当作为所有计量属性所提供信息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是否公允地表达了计量对象的价值。另一方面,狭义地讲,公允价值又可以作为独立的一个计量属性能够反映模拟的市场价格,即在尚未交易和非清算的情况下,采用各种估价技术对缺乏有效市场的资产或负债项目的价值以近似市场定价的方式进行评估,从而试图得到相对公允、合理的价格,反映报表截止日各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静态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兼容历史成本会计,因其能提供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等在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情况下被认为是具有不确定性而无法确认、计量的会计信息;相比之下,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以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为主要特征,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面向过去,因而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FASB在第7号财务公告中大力推荐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且提出应由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公允价值,特别是当某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但具有和约规定或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就成为获取公允价值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公允价值的逻辑起点

“价值”是现值和公允价值共同的逻辑起点,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经济学的资产、收益概念和现值计量要求,成为会计学资产、收益要素向经济学概念回归的重要手段,所以公允价值是实现价值型会计模式计量的关键。在经济学的定义中,资产是根据企业使用这些资产在未来所实现的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计量的,收益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价值变动的结果—-实质上,二者都建立在面向现在和未来、强调与经济决策相关的经济学“价值”概念上。所以从经济学层面来讲,作为价值信息提供者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的责任,而价值的直接计量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然而,在现值计量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会计学收益和资产概念不得不建立在面向过去、强调计量客观可靠的会计学“成本”概念上。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变化,因为这种信息不及时和不能完整反映企业价值而日益遭受社会各界的诟病。但是,随着FASB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颁布以及对于公允价值以及现值会计研究成果的出现,为在初始确认或新起点计量时使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会计计量基础、以及现值计量在会计摊配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为公允价值和现值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公司理财观点的创新:公允价值计量与延展

通过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分析,公允价值应当发生和存在于交易中,是一种交易价格――不论该交易客体或其同类产品是否存在活跃的市场。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公允价值的根本特征在于“真实与公允”(谢诗芬,2004),其他特征如: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公平性,是交易双方平等议价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对象具有全面性,其计量对象不仅包括资产也包括负债;公允价值得以存在的交易市场具有兼容性,不仅包括活跃市场也包括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反映虚拟的市场价格,即交易和交易双方可以是假定的;公允价值概念具有动态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信息及时充分、能够面向市场而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并且全能够全面反映管理层决策水平。虽然公允价值作为一个财务会计学概念产生于交易之中,但是以上各种特征及其“价值”属性还是为将公允价值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和基础。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其他许多学科领域中,如金融、保险、精算、投资、资产评估、资信评估、价值评估等,公允价值都得到重视和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已经成为许多经济管理学科变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尤其是对于和财务会计息息相关的管理会计及理财学,将公允价值计量概念及方法引入管理会计及理财学对于企业本身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允价值与理财学

所谓理财目标,是指财务主体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目前股东财富最大化已成为理论界比较公认的企业理财目标――以股票价格代表特定利益主体的价值创造。不论理论界对于理财学目标的争论如何,它始终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的。价值是联结理财学和会计学的根本纽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可以肯定的是价值是现财学的核心概念,因此,正确地进行企业价值及其组成部分的计量和评估就成为了理财学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将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应用于理财学当中,意味着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及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对资产、负债和收益进行计量的同时能够得到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相关信息。

有些相关文献中曾提出,因为企业的价值是企业全部资产(包括会计上已确认与未确认的资产,如人力资源与自创商誉)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企业估价绝不是将其全部资产的价值简单加总那么简单,这也决定了对那些共同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采用现行市价与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整体与部分的加总不相等的角度来看,以上的观点是可接受的。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企业整体价值的正确评估和反映必须建立在能够对于其组成部分,也就是各项资产、负债以及权益价值的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反之,不了解整体之中各组成部分真实的价值特征也就不能正确了解整体的价值情况。从另一个方面说,在运用企业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企业价值所应用的现值理论及技术,与广义上公允价值会计中的现值计量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或者说可以将评价企业整体价值作为对单项资产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的延伸。

(二)公允价值与管理会计学

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因此被称为“对内报告会计”。从其演进过程和应用现状来看,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企业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等在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已经成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财务会计相比,现代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未来,为了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的预测――预计经济环境和企业条件的变化,提出各种经营方案供企业选择。所以说,管理会计已经“从传统的只重视以财务导向的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转变为强调股东价值关键财务和经营动因的确认、计量和管理的众多战略性方法在内的复杂体系”(IFA,1998;IMA,1999),价值管理已经成为管理会计关注的重点。不论用什么方法和指标来衡量和评估价值,其中都必然会涉及到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问题。这里实际上再一次提出了价值的计量问题,提供面向现值和未来的信息的价值计量绝不是仅仅依靠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历史成本计量体系所能胜任的,所以必须引入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

四、结论与展望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公允价值概念的出现反映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促进了财务会计正从过去提倡成本计量向经济学家所要求的价值计量的转变。同时,公允价值自身具有的性质特征以及表达会计要素的经济学价值的能力,赋予了扩展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学之外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应用的条件和空间。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理财学、管理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由“价值”这一核心概念作为纽带而相互联系,将公允价值引入理财学以及管理会计学中,能够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真实、有用和相关的信息。更进一步说,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可行的公允价值的计量体系,为企业财务及其他管理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信息作为决策和管理的依据,因此,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必然对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FASB.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7, 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 Feb.2000, Published by the FASB.

[2] 谢诗芬, 戴子礼. 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 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9;12~18

[3] 于永生. 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财经论丛, 2005;9;90~97

[4] 黄中生. 论资产计量. 会计研究, 2005;4;15~21

[5] 黄学敏. 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 会计研究, 2004;6;17~22

第2篇

【关键词】价格;价值;初始价值;概念价值;自然价值

纵观历史,近百年来,两大经济学派系在时刻不停的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其中一个是经济学,另一个则是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可调和的主义矛盾使这两种经济学学说也在不停的进行斗争。那么到底哪种学说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以价格的产生为例,对两种学说进行分析。

一、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价格的阐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自于古典国民经济学派,经济学的鼻祖魁奈,斯密和李嘉图。作为国民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是马克思比较赏识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似乎完全引用了李嘉图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如麻布)在已经执行货币商品职能的商品(如金)上的简单的相对的价值表现,就是价格形式。”

西方经济学并未对一件物品的初始价格是怎样确定的作具体回答,只是描述了供给与需求关系决定价格。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供求关系决定均衡价格这个理论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供求决定着商品的价格,而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求。正是这种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水平。这一点上我认为西方经济学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具有指导意义。

二、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互补价格形成论

既然价格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对价格究竟来自何方的描述都存在一部分问题,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去界定呢?我认为,每种学说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与分析角度,比如,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是以无产阶级的角度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事物的,而西方经济学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都有其正确性,为什么不能合二为一,互补缺失呢?

1.下面我将对一种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来源以及形成过程作重点论述。首先,拿一件普通商品为例,任何一件物品都是由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元素所组成的,这种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决定了一件未成品的初始价值。初始价值人类是不能够为其规定价格的。这里要引入另一个概念“自然价值” 所谓自然价值是指一种物质未被人类利用时对大自然的福利造成影响的价值。自然价值是无法以货币的形式来表现的,任何物质都有其存在的自然价值,这种价值的存在是不以人类的意识为转移的。比如一片森林,当它被人类发现后它的价格人为规定可以是几万块,但其在被人类发现前为自然界贡献的氧气的价值却是无法用货币计算的。物质的初始价值包含了它的自然价值和概念价值。下面为“概念价值”下一个定义,所谓概念价值就是指当人类看到某个物品时,以自己的喜好为物质或物品拟定的心理价值。其次,当人类发现一种物质,并运用劳动并花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开采或加工它时,它的二阶价值(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我现称它为二阶价值)便产生了,二阶价值为物质成为商品奠定了价格基础。再次,由于人们的喜好、物品在自然界的稀有程度、物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因素等条件的附加同样会增加物品的附加价值。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人们开始试着根据它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福利拟定它的价格,这种价格并不确定,它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这样我们用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结合的方法就解释了商品的价格来源。世间的一切物质均有其自然价值,这种自然价值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他们在人类当中的价值则是人类附加的价值。这种附加价值以人类的劳动为依托,通过劳动物体的自然价值转化为马克思所说的价值这种价值根据它在人类生活当中的实际使用价值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福利确定了它的大致价格,这种大致价格是以人类货币形式作为其衡量价值的价值尺度。

2.下面再来归纳一下商品的价格的一般确定办法。(1)商品的初始价值界定了它的宽泛价格区域。(2)人类的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它的附加价值,物质向商品转型(马克思经济学)。价格范围进一步缩小。(3)一些外界因素赋予了商品一些价值(如喜好,稀有程度,文化价值、自然因素等)。(4)供求关系确定了它的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

如何正确理解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找到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的促成商业活动中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公平交易,同时也会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增长。面对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个人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可供参考的意见,那么我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使用价值;效用;关系研究

很多人对政治经济学的使用价值的理解并不清楚和准确,其中混淆着一部分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的概念。引起很多学者对使用价值和效用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派认为使用价值和效用是一个东西,暂且称其为同一论;另一派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无关,不能一起讨论,暂且称其为对立论;还有一种是折中论。

很多人认为: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含义相同,内容也相同,两者是同一个东西:“我看两者就是等同的…使用价值也可以仿效效用理论,将使用价值进行按使用价值的大小分级。遗憾的是经济学没有将这些表述的词汇进行类归。使用价值一词是早期没有规范时的说法,效用是近代比较规范的经济学名词”。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联系在一起讨论,甚至两者是绝对对立的,分属于不同的理论系统,所以不可以相提并论。还有第三种观点,就是混同论,他们从二者的属性说起,从而得出使用价值与效用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关系,他们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和效用的概念性的表述。上述结论实际上都是不清楚使用价值和效用两个概念的表现。两者实际上并非同一概念,其内涵和性质都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同时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

使用价值被马克思定义为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然而该使用价值能够带给人多大的满足就是效用的讨论范围了。效用是表示消费或者使用一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某种程度上这种满足感仅仅是心里上的一种感受,很难度量。一种商品只有有使用价值才有可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使用价值是效用存在的前提,而满足程度如何即效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商品的需要程度。可见,两者确实有着显而易见的密切联系,区别也同样明显的存在着。

一、使用价值是客观基础,效用是主观反映

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较性。比如人们不能说水杯和毛巾哪一个使用价值更多。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商品的有用性使之具有了使用价值,但它是具体的,它取决于商品的属性,离开了商品本身就不存在了。因而使用价值是客观的,不因人们的主观好恶而改变。这一点上和效用就有差别,效用表示的是使用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因而,可以说使用价值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又不同于价值。

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是指对于通过使用某物品或享受闲暇等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理性人如何在现有资源约束下优化自己的选择。效用曾经被用来度量个人福利状况,一度被认为是测量快乐程度的学问,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前者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效用是一个主观感受,是客观内容的主观反映,难以准确度量。

使用价值满足主体对客体的某种需要,而满足的程度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感受。这种评价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客观的内容。其主观性表现在评价效果因人而异,不仅受到人们偏好、习惯、观念等的影响,有时还要受到当时心情的影响。其客观性表现在商品的具体有用性上,它决定于商品本身的属性,离开了商品就不存在了,不因人的主观偏好而改变。不论人们选择何种商品消费,总要以它的有用性为前提,效用就是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二、决定效用和使用价值大小的因素不同

从量上说,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本身的自然属性,每一个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一定的,不增不减。每一种物品都集中了其本身的许多属性,因此其有用性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相同商品的相同用途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种商品的数量,往往是单个商品使用价值的相加。而效用的大小则取决于供需关系【1】 。很简单的道理是,供给少的商品自然要更能带给人们满足感,比如稀有古董、名人墨宝等,千金难求之物更显珍贵。从需求方来讲,越是急切的想要得到一个物品,这个物品带来的满足感越强烈,比如沙漠中的人,极度饥渴,此时一口水带来的效用绝对要对于平时的一杯咖啡。但是随着渴的感觉得到满足,继续喝水时带了的满足程度确实在降低的,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效用所以会递减,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同类物品的需求,会随着不断得到满足而逐渐减弱。这一点和使用价值是有区别的。

三、使用价值和效用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使用价值是承担价值的物质基础,效用是实现价值的直接动因,两者在商品的流通和实现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起着不同的作用,互相补充,不可替代。

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出售了它才能实现价值,消费者购买后拥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按照它承担的价值出售并被人购买,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要符合人们的需要。需要是人们购买行为的心理动机,包括购买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愿意支付的价格等。尽管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以及爱好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商品、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商品效用的评价也会发生变化。但有一点总是成立的,即每个人都是在收入、偏好等约束下选择能得到最大效用的商品群。我国长期把效用看成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概念,以致在理论上研究较晚,实践中企业生产忽视产品的效用特性,无视消费者需求,造成价值难以实观。

可见,把效用混同于使用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应该积极研究效用问题,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行为,不断促进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

注释:

【1】效用数量的大小虽然很难测度,但是带来的主观感受确是可以比较的.

参考文献:

[1]谢永侠.使用价值与效用讨论综述,人大经济论坛,2012年.

[2]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刘福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6(9).

[4]杨进明.使用价值的效用和效用价值,宁夏党校学报,2011(5).

第4篇

一、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基础,通过技术革新、制度完善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最大程度减少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不仅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目标,还能够有效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理论基础

(一)经济学方面

通过对早期经济学思想进行深人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其中,都蕴含着低碳经济思想。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仅关注国家(}DP,其实不然,经济学还兼顾世界经济、人类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此,经济学中,充分体现了低碳经济思想。

(二)其他学科方面

低碳经济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生态、循环、绿色及低碳经济,而其中,每一个方面又由多个学科构成,例如:生态经济包括生态学、经济学,针对生态、经济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低碳经济的四个方面都能够充分体现出低投入、低消耗等理念,井全面、系统的为现代经济发展做出指导,基于此,相关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为低碳经济奠定了基础。

(三)气候、资源环境经济学。

从气候经济学角度而言,《气候经济学》中,已经明确阐述了气候与经济之间存在的关系,且温室效应的出现,在很大程度是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另外,资源环境经济学明确提出人类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促使世界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且能够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且资源环境经济学针对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经济学基础之上的。

三、低碳经济经济学价值具体表现。

(一)有效缓解国际经济合作矛盾,健全国际经济学体系

近年来,经济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国际经济合作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让释,而最终都将国际经济合作作为基础,井以国际经贸为主要方式,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国际合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谋取更多利益,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问题,特别是当下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且CO2等温室气体自身具有流动性,给全球环境都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低碳经济中,的思想、观念能够有效缓解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矛盾,另外,低碳经济不仅立足于国际经济,还放眼于全球经济,基于此,将低碳经济融人到国际经济学领域当中,十分必要,更能够体现其价值。

(二)发展自身全面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工业时代前,经济发展缓慢,产生的环境污染也较小,生态系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确保经济、生态环境及社会和谐发展,然而,工业革命后大量机器等生产设备参与经济发展,导致温室效应,生态系统无法承受重负,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井对人类身心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传统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活动发展需求,而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经济理论能够更好地为现代经济活动指明方向,井为促进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还体现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转变,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三)妥协或是你经济学内容,促进消费模式转变

低碳经济进一步发展,辅工具层出不穷,诚然,概念及理论井没有完善,但已经成为金融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一部分,气候自身具有复杂性,专家需要对风险、不稳定性等因索进行重新考察,井重新明确相关概念。另外,经济活动的发展最终目标都围绕着消费,消费越强,相对应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基于此,低碳经济理念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方法的同时,也有效转变了消费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5篇

1)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第6篇

【论文摘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和若础性问题,但对此始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争论。文幸从对价值概念的界定入手,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分析、评价,得出将价值创造(劳动)及其评价(效用)统一于经济价值概念的结论,并提出以高效率的劳动者所有制为实现途径的思路。

价值,经济学中最为基础和难解的迷题之一,给经济学界带来了几百年来的困扰和无数争论。尤其是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大阵营分野的出现,更使得争议变得越发尖锐。但对比争论双方的观点会发现,很多争论其实都是出于对价值概念的片面解读,以致争辩双方经常在为事实上本不相同的概念(或站在同一概念的不同方面)吵得不可开交,无异于自说自话。有时价值被简单化为一种计量的结果而陷人同义反复(如“价值就是对效用大小的评价”),有时价值的创造源泉与其评价和实现被等同起来(比如劳动创造了价值。所以劳动的消耗就是价值的大小),还有时将价值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混为一谈(最常见的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混用)。为此,廓清不同价值理论的争议,应首先从基本概念开始。

一、有关概念的,新定义

价值,在经济学中有多种不同含义,围绕这些不同的概念而展开对价值计量的争论,意欲探明究竟以劳动耗费还是内在效用作为计量尺度更为科学,自然难以求得一致。在经济学意义上,价值应是财富所具有的特殊察赋。经济学研究财富的创造和消费,应首先明确财富的含义。财富应当是所有能为人所控制和创造的,具有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物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总称。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一定财富的评价,这种评价既是对从财富中获得满足程度的描述,同时也是对获得这一满足的困难程度的反映,二者从本质上应是不可分割的。就是说,一项财富要具有价值,首先必须能够带给人满足,也就是应具有“效用”。但这种效用需要人类的劳动才能实现,获得一种财富越是困难,所需消耗的劳动越多,它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越高,因而效用就越大。因此,对劳动和效用的认识怡恰应当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尽管历史上的类似尝试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如詹姆士·密尔,麦克库洛赫,约翰·密尔等),但这并非证明二者的不可调和,而往往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方法,比如以供求关系来解释劳动价值论而陷人自相矛盾,或简单地进行劳动和供求关系的形式上的折衷,而未能发现和揭示二者在价值决定上的内在联系和统一。

从财富角度定义的价值,应同时具有两方面属性,即“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我们姑且把这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而确定的价值表述为财富的“经济价值”。“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也就是所谓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从不同侧面对“经济价值”的认识,同时又通过市场手段的评价联结在一起。可以这样理解,人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价值的创造,通过效用来实现价值的评价,二者的结合决定了价值的最终实现。没有经过劳动的创造就无所谓财富,因而也就无所谓效用,价值就不可能产生;而不经过对效用的评价,为创造财富所消耗的劳动就难以得到认可,则劳动就是无效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从财富的角度认识了经济价值的概念,并且将其创造过程(劳动)和评价结果(效用)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对价值的完整概念,并由此进一步认识价值的计量等问题。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评价—缺乏价值的“实现”

最早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当属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基本上把“价值”当作与“交换价值”、“自然价格”一样的概念,并试图用这些概念表示商品价格背后的本质,表示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围绕其波动的中心。这就把劳动价值论变成了一个经验科学上的命题。从这一点来看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大量论述的劳动价值论与亚当·斯密所说的“价值”有着相同的含义。后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转述也往往这样解释:“价值”是商品经济中价格围绕其波动的中心。但事实上,价值概念的上述含义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中并不重要,马克思赋予价值以深刻得多的含义。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者对社会的贡献。“至于价值本身,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任何地方也没有明确地和十分有惫识地把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体现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分开……因为它有时从量的方面,有时从质的方面来考察劳动。但是,它从来没有意识到,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劳动为前提的”。由这样的价值概念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学上的具体体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里的评价体系,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唯一的标准,”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否认其它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但是它强调,劳动之外的其它因素只是参与了使用价值或财富的生产。“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之外的其它因素不创造价值,因为他把价值看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看作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评价指标,而自然界等等因素当然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无关。从这种观点出发,那些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的收人,包括单纯由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而来的收入,就都是对他人劳动的“剥削”。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商品之间的共性,是交换价值的实体。他从抽象劳动中发现了商品世界的普遍联系,把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作为把握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基本范式。价值本身呈现着一种经济关系,说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质运动,而是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所以,我们哪怕把商品捣个粉碎,也找不到价值的“原子”,这说明“商品作为对象不仅是人和物的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体现”。住综上所述,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其实是侧重于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而非经济学意义,其强调的重心在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和剩余价值的源泉,没有劳动就不存在价值。它体现的是财富“经济价值”的一个方面即社会属性,也就是其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劳动价值论的确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

但是,马克思对商品(也就是财富)的价值与劳动及其“质”和“量”的论述容易给人一个印象,即只要劳动存在,价值也可以脱离使用价值而独立存在,这就背离了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这一基本事实。劳动价值论强调了“价值”而弱化“使用价值”的意义,也就是强调了财富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从而造成了事实上的“有值无价”。这样的“价值”概念不能被视为完整的“经济价值”,而只是其中反映社会属性的一个方面,是价值形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这种理论上的相对片面性,使得它在某些情况下面临失去解释力的尴尬。比如从经济学角度看,购买劳动的资本与劳动创造的价值不相等,又比如等量的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不一,还有些物品如废品和纯自然物品的价值无法以劳动来衡量,等等。还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劳动难以被有效的计量,这使得劳动价值很难被科学的量化,这也是它被持效用价值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价值的认识不能离开财富的整体概念,完整的价值概念必须包含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共同存在决定了财富经济价值的实现。财富中因凝聚了人类的劳动而具备了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反映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但是这样的财富仅反映“劳动”的属性而缺乏“效用”的属性,还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价值”属性。如果一定要把这种劳动的属性称为“价值”,那就必须把它与完整的“财富的价值”(或前文中的“经济价值”)相区别。只有当劳动创造出的财富对人有用(或说具有效用),凝聚在财富中的劳动才能得到承认,价值本身才能得到恰当评价并最终实现,财富也才能最终成为财富。没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即使耗费再多的人类劳动,我们也无法想象它能够被认为有“价值”。换句话说,经济价值本身是一个过程,包括创造和实现,也就包括了价值(劳动)和使用价值(效用);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对效用(使用价值)的认可才能最终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构成完整的“经济价值”。

三、对效用价值论的评价—忽视价值的源泉

首先应该强调,效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其实是财富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财富的自然属性,是从经济学而非哲学角度的认识。而且,效用价值论更加侧重的是对财富的评价和量化,这恰好顺应了近现代经济学将数学方法引入自身研究体系的趋势,所以在这方面,效用价值论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由于效用价值论片面强调使用价值而忽视了价值的创造过程和源泉,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即概念上的“有价无值”。

正如劳动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使用价值的存在一样,使用价值更加离不开劳动的存在。事实上,不经过劳动的创造就不存在财富,依托于财富的使用价值即效用也就不可能存在,而且一般情况下,某种财富所需耗费的劳动越多,其所提供的效用也就越大。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劳动包括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那些为保证财富创造、占有、享受等等的一系列制度、信息和其它组织社会生产的协调活动,包括用于协调不同个体活动的努力,都可被视为非生产性劳动(当然,由此必然带来额外的成本或“交易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今人类社会的所有财富,如果要具有使用价值并为人所享用,都离不开一般意义上的劳动。由于效用价值论的片面性,造成其缺乏客观、统一和令人信服的评价手段,于是,在每个人眼中,同一物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这就完全否定了价值的内在客观性而成为虚无主义。 效用价值论很重要的吸引人之处是它的所谓“科学性”,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事实上,这一规律本身也存在着几个重要的不足。首先,这一规律只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原因。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效用价值论的支持者,在举例时都会简单的列举:一个面包、两个面包、三个·一带给人的满足感逐渐降低直至为负,但从来没有人说到这第二、第三……从哪里来,没有考虑他们事实上是在假想物品可以随意增加而不受任何限制,也就是不考虑取得成本或劳动的消耗。其实边际效用递减从另一侧面看就是得到该物品的边际成本,或所消耗的劳动也递减,甚至接近于零。只有如此,才可以随意假想任意增加物品的数量而不需考虑任何制约条件。反之,若增加每单位物品的成本或困难不减少甚至递增,我们还能想象拥有该物品的效用逐渐减少吗?其次,效用未必总是随着数量递增而递减,比如一群人共享的公共物品在每个人眼中可能都不具备多少价值甚至毫无价值,所以人人都觉得可以浪费,但一旦其中的一件成为某人的个人物品,对他来说这一物品可能就具有了很高的价值。在这里,财富的多寡不再是绝对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对财富的占有和支配才成为首要的因素。而正如前文所说,对财富的占有需要制度的保障,这种制度的设计和维护也蕴涵了人类劳动,所以归根到底,效用的评价其实还是离不开劳动的消耗,也就是使用价值的存在及其评价依赖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四、劳动与资本的结合:以劳动为单一的衡量尺度,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在计量上的内在统一

综上所述,财富的“经济价值”包含了两方面含义,即由劳动决定的“价值”与效用决定的“使用价值”。其中,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效用则是价值评价的尺度和实现的前提,是充分条件。同时,价值作为对财富的评价,其效用方面反映了财富的自然属性,而占有和劳动(而不仅仅是劳动)则反映了财富的社会属性。劳动的成果需要以效用评价,也就是说财富的社会属性依赖于自然属性才能实现;而效用的来源则是劳动创造,也就是财富的自然属性依赖于社会属性而存在。没有劳动的效用,是无本之木.而没有效用的劳动,是浪费而非创造。财富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或者说劳动与效用的统一,形成了完整的财富的经济价值概念。只有具有了完整意义上的经济价值的物品,才能被称为财富。而对财富的两种属性,即劳动价值(或称价值)和效用价值(或称使用价值),都不能割裂一方而孤立的计量另一方。当然,在劳动和效用两者之间,毫无疑问劳动始终是主导的、第一位的和起决定作用的。

同时从以上分析中也可以发现,单纯的劳动价值论和单纯的效用价值论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理论缺陷,解决分歧和困惑的道路则在于将二者有机的结合。然而,障碍依然存在,那就是对价值的计量:劳动价值论评价的是创造财富所消耗的劳动或价值,而效用价值论评价的是财富带给人的效用或使用价值,二者如何在计量上取得统一?一直以来试图弥和两种价值理论裂痕的努力总是归于失败,其实主要也是由于两种观点的出发点不同所导致的在价值认定上的分歧从根本上难以消除。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恐怕在于对财富的占有制度。一直以来,在私有制下,资本是财富的占有者并进而成为劳动的占有者,这种制度造成了以资本(具体表现为货币)为标准来衡量劳动的价值,使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被人为割裂开来,也就使对劳动(价值)和效用(使用价值)的评价被割裂开来。而计划经济下的所谓“公有制”以国家强权的形式实现对资本的占有,事实上取代了劳动者的所有者地位,也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所有,因此价值的两种属性及其评价仍然处于割裂状态。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与资本产权有了自发结合的可能,这为完成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统一和价值的一体性评价带来了希望。

第7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评价;选优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各个工程项目、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经济效益的评价和选优,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应该掌握三个方面知识:首先,工程经济涉及大量的经济、财务和管理方面的概念,对没有财会知识的人员来说难度不小;其次,工程经济学要对各种项目进行评价选优,需要理解与掌握较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第三,用到的数学方法较多,如概率期望值,一元线性回归等等。因此,在学习工程经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与策略,以下就该科的学习提出几点浅见。

一、各章内容分析

工程经济学一般包括以下七章的内容;(1)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3)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4)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5)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6)设备磨损的补偿及经济分析;(7)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这七章内容中三、五、六、七章为重点,相对而言也比较难理解。

第一章主要涉及大量的概念,如现金流量、投资、各种资产以及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和价格等,这些概念的掌握在于能够记住其构成要素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本章也涉及到一小部分计算,如投资、总成本费用的估算,销售收入及利润的计算等。

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等值的原理。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工程经济分析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六个公式。其基本格式为“待求项=已知项$(待求项/已知项、利率、计息周期)”,括号及其包含部分即为各公式的系数,可查相关复利表求得。这六个公式中只需记住整付终值公式和等额分付终值公式,其它可由此推导。除记住相关的公式外,要清楚地区分现金流量图的画法,对于等额现金流量发生在期初的情况,不能直接套用公式,而应灵活运用现金流量图分清计算的系数。

第三章的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三种基本方法;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和不确定性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单个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和多个方案选优的评价。要评价须掌握各项指标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评价标准。如净现值大于等于零,既适用于单个方案也适用于多个互斥方案的评价,只要净现值大于等于零,单个方案在经济上便是可行的;而多方案选优,则以净现值最大者为优。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利润最大化,即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评价方案时,对计算净效益的指标,如净现值、净未来值、年值,取大者为优;而对成本费用类指标,如现值成本、未来值成本、年费用等,则应取小者为优。对于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有清楚的认识。其中最基本的是净现值,净未来值和年值是它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形式,而内部收益率则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收益率,现值成本、未来值成本和年费用则是无收益或收益不易计算时的耗费。但除了年值和年费用不考虑相同的计算期外,其余均应统一计算期。

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其中盈亏平衡分析是重点,何为盈亏平衡?即方案的年销售收入等于年总成本费用,即利润等于零的情况,掌握这一点,求算保本产量以及其它都会迎刃而解了。敏感性分析的关键在于找出敏感因素,而概率分析则是利用期望和标准差来研究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可行性研究。包括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市场调查与预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其中部分指标的计算可联系上一章进行记忆。此章的重点是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归结为以下三步:1、根据已知的历史数据,求出参数a和b,确定回归方程y=a+bx;2、对这个关系式进行s检验或相关性检验;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这一章的重点是价值工程。读者需要对价值、功能、成本的含义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对选择VE对象的方法:ABc分析法、强制确定法和最合适区域法的思路完全理解。涉及计算的部分有:功能成本的求算和功能评价系数、功能成本系数及价值系数的计算。这就要求掌握强制确定法、平均先进分值法和基点法的公式。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设备磨损的补偿及其经济分析。该章涉及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及折旧等概念。重点在折旧额的计算,需记住年限总额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是成本控制的要求与内容。重点是同类、类似、非同类产品生产成本的估算和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计算。

二、学习方法

从工程经济七章的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大量的经济概念和评价指标,范围广泛;

(二)计算题集中在第三、第五和第六章,综合性不大,因此难度较小;

(三)多项选择题涵盖内容较多,需从整体把握。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学习中要注意几点:

第一,必须正确理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各概念和原理,许多评价指标和方法就容易理解,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第二,适当突出重点内容。

工程经济的重点内容是简答题和计算题。简答题可先理解记忆要点,然后对要点加以补充说明。而计算题的考察点相对集中,只要概念清楚,公式便可记住,可较好地解决。

第8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文化元素

我国的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其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掀起,全球经济大融合进程的加剧,语言的交际优势越发凸显。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开始从传统单一的英语专业向英语复合型学科转变,英语渐而呈现出一种融合发展之态。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犹如一轮皎洁的月亮在浩瀚的夜空闪闪发光。茶文化与英语相结合是与语言经济学这一理论相契合的,其对于茶文化的弘扬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难以言喻的重要意义。

1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概述

语言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是利用经济学理论把语言作为一个变量元素加以分析,探讨其对于经济的反作用。语言经济学是语言与经济相结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其融合了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又集聚了经济学的理论,对于语言与经济的双向发展都具有鲜明的促进意义。其实,语言经济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5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雅各布•马尔沙克教授提出了语言经济学概念,将语言与经济、信息、科技以及教育相结合。而后,语言经济学科体系也由此而建立,并发展至今形成了完善的框架体系结构,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经济学作为一种交叉性学科体系,其既具有语言学的特征,又蕴藏着经济属性。目前,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高校也相继设立了语言经济学专业,英语与商务结合诞生了商务英语,语言与法律相结合诞生了国际法,语言与贸易相结合诞生了对外贸易。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语言的经济属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语言从一种沟通工具转变为一种经济化元素。

1.1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经济学的产生较晚,其研究领域主要是以经济学为主,其是理论经济学模式下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演变与其本质问题。具体来说,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极为系统的,其通常会以某个地区或者国家的语言为立足点,从其源头开始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以及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语言的形式特点,对其语言政策进行深究,并从语言政策的制定上剖析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进而通过观察经济活动的利害性来调整语言政策,将语言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极致。再者,语言经济学研究者会根据一个国家与地区的方言文化对其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规则化分析,以不同语言之间的互通性,来实现方言之间的互相融通,逐步扩大语言文化的经济影响。继而,研究者也会从与语言自身的演变规律着手,结合其潜在的经济价值,重新构建其语言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语言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另外,所有的问题最后都活上升到哲学层面,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哲学领域里的物质,其研究成果即为方法论。因而,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当广泛的,其几乎还涉及到了语言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1.2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价值

语言虽然只是个文字符号,其却承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信仰,其同时也是民族价值观的展现。而从经济学这一层面来看,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交际的基础,其是我们交流沟通的必要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其语言天赋从事语言工作或者参加某项特殊户的活动,进而获得报酬与收益,那么语言经济学的价值也就显而易见了。当然,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价值远不止于此,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语言与经济学的相关因子相融合生发出一个新的经济学概念。例如,英语与茶文化相结合生发出了茶文化英语,既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又提高了大众的英语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这一媒介,世界人民了解了茶文化,进而透过高深的茶文化内涵,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萌发敬仰之情,从而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那么语言经济学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将会愈加深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英语与科技相结合催生了科技英语,企业可以通过英语引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把英语作为技术输出的载体,将其先进的科学理念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进而全面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提高其综合实力。

2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

2.1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茶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分离出来的,其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髓于一身,是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然而,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却一直停留在国人的世界里,甚少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本的茶文化是在我们中华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其世界地位却明显高于中国茶文化。究其原因,我们的茶文化英语人才稀少,其不能以专业化的方式将茶文化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而再进一步细究,则是因为我国高校的茶文化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崇尚的是分数论,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进而使得学生都沉溺于拿高分的旋涡中,其无暇也无精力再投入到茶文化的学习中。更为不幸的是,茶文化没有被纳入到教学体系的框架之中,所以甚少有人会主动学习茶文化,了解茶文化知识。由于茶文化知识的匮乏,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作为中国人其自身的茶文化知识就极为贫乏,更遑论其茶文化翻译作品的质量了。所以,不科学的茶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加速了我国茶文化的衰落。

2.2茶文化内涵融入不足

饮茶之风的再度盛行,使得茶文化也为人所知悉。从古老的历史中走出来的茶文化所散发出的人文艺术之光,深深地折服了国人。同时,茶文化的德育教化功能以及其为人处世之哲学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于是,茶文化以传统文化代表的姿态步入了高校教育系统的框架中。但是,高校在进行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时,茶文化的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阐释。一方面,从教师到学生,高校对于茶文化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经济、信息以及医学等专业。所以,高校并没有根据教育部的号召,建立完善的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而只是简单地将茶文化英语设置为一门选修课,所以茶文化英语在校园的普及率并不高。另一方面,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其大多是从英语专业转变而来的,其教学模式依旧沿用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以茶文化的历史底蕴为切入点,对茶文化英语进行生动形象化教学。而且,由于教师基本茶文化英语知识的缺乏,使得其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茶文化的独特气韵也没有传达给学生。

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3.1透过语言经济学,融入茶文化的深层内涵

众所周知,茶文化知识博大精深,茶文化内涵隽永含蓄。茶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其应该盛名远扬而不是仅囿于我们一国之境。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优秀的茶文化英语人才来推动茶文化的传播。首先,高校应该以语言经济学为立足点,结合其研究对象对茶文化英语的经济属性进行深入挖掘。高校的茶文化英语教师应该从英语的语言效益理念着手,透过跨文化交际这一视角,将茶文化的深邃内涵以相得益彰的方式融入到其教学体系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茶文化的认知水平,不断扩充茶文化英语内容。其次,高校教师也可以立足于语言经济学的特点,从经济投资的角度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创新性构建。在语言经济学的指导下,以茶文化英语对外传播的现状为基石,开拓茶文化英语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3.2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健全的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

从宏观层面而言,语言经济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实质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是与当前多元化的时代潮流相符合的。因而,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复合性学科体系,其必须与时俱进循着历史的轨迹,充分发挥语言经济学的优势,建立健全的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以促进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高校必须以语言经济学的宏观经济价值为指导,创新茶文化英语知识结构,以培养茶文化英语人才的创新意识。而后,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也应该从语言经济学的微观收益为出发点,对茶文化英语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从当前的茶文化英语市场的人才需求出发,根据岗位的需求,培养专门化的茶文化英语专业人才。同时,教师作为茶文化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线人员,其应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其茶文化专业知识的水平,也强化其茶文化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而使其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琤,徐晓晴.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州科技学院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9(5):104-107.

[2]张阔.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语言经济学分析[J].科技视界,2013(4):83.

[3]马嫣,刘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9):144-147.

[4]许南,刘颖.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课程优化设置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2):119-123.

第9篇

【关键词】 综合收益;经济学收益;资产负债表观

一、引言

经济学以财富的创造为研究基础,会计学则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会计既要反映经济,又要服务于经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学以为消除企业与外界各利益关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充分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并始终坚持以满足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使用需求为己任。2009年6月11日,我国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于2009年12月24日的《财政部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09]16号)中提出,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第3号的规定编制2009年利润表,同时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进行了调整,并对在附注中需详细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表明我国虽然没有单独增设综合收益表,但是,综合收益概念已经被正式引入了企业会计准则。本文首先设定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收益确定模型;然后逐步引入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会计收益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为了反映经济学收益而作出的具体选择,解析会计收益指标选择的演进过程、理念基础和实现技术等问题。

二、传统会计收益指标是经济学收益的具体表现

通常,人们将经济学里的收益概念称为经济学收益。强调“经济收益是建立在实物资本保持上的企业所有者财富的增加,是在实物资本保持前提下的企业本期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事实上,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收益的概念,却不能具体解决收益的核算问题,核算财富增减变化量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由会计学来承担。会计学一直把及时、有效地反映经济学收益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计学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会计收益指标。可以说,每一个新的会计收益指标的推出都是经济学收益的具体选择。传统的会计收益指标主要包括净现金和净利润。

(一)收付实现制选择净现金

据史料记载,在早期的航海贸易中,盈亏是按每次航程来计算的。每次航程终了,商品正好卖完,将船只也卖掉后,只要数一数启航前后的现金变动额,盈亏自然揭晓。每次贸易的现金变动额就是该经营者的财富增减额,累加起来就是该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富增减变化额。假设在一个静态的、完全封闭的经济环境中,物价是绝对稳定的并且任何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物价变动都不存在;任何交易完成之后风险与报酬完全转移并且只通过货币现款交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并且企业也不需要考虑各种风险等。在这种环境下,通过“现金收入

-现金支出=现金净额”模型就能基本真实地反映经营者在一个期间经营活动的净收益,而且,与通过两期净资产对比的方式(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净收益)确定的净收益额基本相同,也就是经营者在某一期间内“财富的净增加额”。上述的经济环境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但是与早期的经济活动却非常相似。这就是早期的“收付实现制”,简称“现金制”。在此情况下,作为会计收益初始表现形式的净现金与经济收益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权责发生制选择净利润

净现金的选择前提是企业的经济学收益“按次”来考量,然而,企业经营活动大多是周而复始地交错进行的,无法像航海贸易似的一次次地切割开来,除非企业停产清算,否则,似乎等不来营业周期的真正完结。出于对企业“财富增加量”考量的需要,产生了“会计分期”报告盈亏的要求。在前述假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连续的、跨期进行的,赊销或赊购交易时有发生,并且企业购置了大量非流动性资产等,那么,企业在每一期间增加的财富是多少呢?显然,如果仍以收付实现制下的净现金增减变化额作为会计收益指标,就会与企业当期实际获得的经济收益相去甚远。于是,“权责发生制”,简称“应计制”便应运而生,即不论当期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支付现金,只要属于在当期已经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予以确认。通过“收入-费用=净利润”模型反映经营者在一个期间经营活动的净收益。净利润指标涵盖了净现金指标,并且,净利润=净现金+非现金净利润。由于这里的费用是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当期发生、当期或以后期间才会收现的,并且不考虑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因素等的变化,尤其是职业判断使净利润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产生一定背离,因此,此时的净利润只能做到比净现金更接近经济学收益,仍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际的经济学收益。

可见,无论是净现金还是净利润,作为传统的会计收益指标都力图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富的增减变化量,并且,会计收益指标也有可能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下实现与经济学收益的暂时性一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使传统的会计收益越来越偏离经济学收益。事实上,作为传统会计收益指标的净利润,是以历史成本为绝对计量属性并建立在单纯交易观(即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费用观)基础上的会计收益,对于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往往缺乏表现力。一方面净利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净现金流量经常会产生偏差;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在资本市场或其他领域运作表现良好,净利润同样存在着不能全面反映股东财富实际增减变化的问题。

三、综合收益指标是传统会计收益指标的演进

在前述假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引入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例如,企业从事虚拟经济运作,购买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并且金融市场交易活跃,物价指数、利率和汇率等不确定因素变化频繁;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企业拥有大量的处在不断生长变化中的生物资产等,那么,企业在每一个期间财富的增加量又是多少呢?对此问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已经暴露无遗,收入费用观核算下的净利润不但不能正确回答,而且容易引发信息使用者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会计收益指标的提出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一)财务报告目标是综合收益概念提出的内在动因

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在国内外会计界已达成共识,并且,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就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因此,各国企业会计准则均将保护投资者利益、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放在了突出地位。既然企业投资人被认定是企业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使用者,那么投资人最关注的会计信息就理所应当成为会计核算最应突出反映的内容。企业投资人最关注的会计信息是什么?显然,是财富的增减变化量,这也正是经济学收益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这里的财富的增减变化量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既包括因交易发生而形成的净收益,又应包括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因自身价值变动带来的净收益。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中的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项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在1997年,FASB又了SFAS130《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被定义为“在某一期间内,除所有者投资和向所有者分配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权益的全部变动。”2007年,在我国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的第31章《财务报表列报》中也首次提出,综合收益是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

(二)资产负债表观是综合收益会计的核心理念

资产负债表观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对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关注程度要高于收入和费用要素。之所以说对资产、负债要素的侧重实质上是对企业净资产的强调,是因为资产减去负债等于净资产会计恒等关系的存在。可以说,强调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资产与负债的真实就是强调静态的净资产的真实;强调企业某一期间的资产与负债的真实就是强调动态的净资产的真实,即综合收益的真实。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基本准则对企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为例。资产首先应当是企业的一项资源,但并不是企业的全部资源都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只有那些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才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即企业的资产和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为资产同样不是一个概念,只有那些既符合资产的定义又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且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可计量性的资产才应当将其确认。即使一项资产已经确认并进行初始计量后,该项资产当初的入账金额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市场环境因素等变化既定的账面价值将很有可能不再自始至终地真实反映该项资产的将来经济利益流入情况。会计学出于资产负债表观的考虑,必须对资产进行界定、确认和计量并对变化情况进行及时反映。由于会计学的资产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的资产,即使会计学收益已经考虑了资产的价值变动额,综合收益与经济学收益还是存在着差距。

(三)公允价值计量是实现综合收益核算的前提

当企业动态考虑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时,总是要站在今天看未来,寻求真实价值并用其调整当前账面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反映企业财富的动态变化,给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更加相关的信息。从经济学角度看,一项资产的真实价值可以从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去考虑。交换价值是一件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反映,在会计上是公允价值的最佳表现形式。有些时候,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不在于出售,其真实价值的确定应该侧重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能充饥,衣服能御寒。使用价值在会计上表现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实务中,当某项资产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只能可靠确定其中的一项时,这一项金额就作为在这个时点上的资产的真实价值;当某项资产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能可靠确定时,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考虑,选择较高者作真实价值,并且,资产的真实价值未必一定都低于账面价值,当真实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从理论上来说,也应该将超出部分确认为资产的增值。但是,出于谨慎和监管水平有限的考虑,在我国目前只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增值和以现值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增值予以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使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非交易状态下的价值变化情况(利得和损失)得以反映,使资产负债表观取代利润表观成为现实,使综合收益指标取代了净利润指标的核心地位,从而使会计收益向经济学收益迈进一大步。

正如净利润涵盖净现金一样,综合收益也同样涵盖净利润,即综合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综合收益是会计收益指标在经济收益目标指引下的一种发展和演进,综合收益比其他传统会计收益指标更接近于经济学收益,但仍然不等同于经济学收益。

四、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会计收益指标一直以来是以反映经济学收益为目标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进,由净现金到净利润,再由净利润到综合收益。每一次发展都是对以前指标的补充和包容,并不排斥和否定。每一个会计收益指标的侧重点都不同,净利润包括净现金但不代表净现金,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也不能代表净利润。即使人们已经接受综合收益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富增减变化量的、更接近于经济学收益、更有利于对未来作出决策的信息,但人们仍然不能否认净现金才是企业当期最具流动性的真金白银,净利润才是企业已经在当期实现了的经济学收益。因此,在实务中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使用还要兼顾每一个会计收益指标。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综合收益也同样只是会计收益向经济学收益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并不是最终结果。综合收益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前提的,受公允价值计量自身存在的缺陷影响,综合收益会计理论研究同样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第10篇

[关键词] 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物理学;可验证性

[作者简介] 吴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价格理论及其应用,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 F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14-0003

在经济学文献中,几乎随处可以看到物理学的深远影响,或许是为显得更加客观,经济学不仅像物理学那样大量使用数学、采用数据,而且还直接引进大量物理学概念:诸如弹性、均衡等。经济学应该向物理学取经吗?从物理学的丰硕成果看,答案是肯定的。然而,经济学应该向物理学借鉴的是什么呢?现在的主流趋势是恰当的吗?

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提出

经济思想发展历史上,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被认为是效用价值论的开创者①[1][2]。他早在1778 年出版的《谈商业与政府关系》一书中就认为[3]:效用是人们消费商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满足感,因此,效用只是人们赋予商品的一种主观属性而已。这种效用价值观思想迅速传播至法、德、英等欧洲国家。

在效用理论上,影响最大却是比孔迪亚克晚几年的边沁[4]。边沁是英国哲学家,他在1789至1802年期间提出的效用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效用概念的基本内涵幸福、实惠、好处、快乐、利益;其二,是每个人都争取这指数愈高愈好。其三,是一个人的收入增加,收入带来的效用增加速度减慢② 。

边沁概念的第三个含义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后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1810 ~ 1858) 也提出了“戈森定理”[5],在内容上包含了边沁的第三个含义,概述起来有三个方面: (1)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消费物品的过程中,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2)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稀缺的约束下,要最大化满足欲望,分配稀缺物品时,要能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3)原来的欲望被满足后,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才能取得更多享乐。

19 世纪70 年代初的“边际革命”由三个代表人物发起③ [6]: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他们在经济学上的贡献差不多就是戈森定理的进一步发展,在形式上主要就是数学方法的引进。

19 世纪90 年代,边际效用价值论发展为两个流派[7]:一个是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心理学派,另一个是以洛桑学派为代表的数理学派。前者以门格尔和他的继承者庞巴维克为代表。

心理学派将心理分析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引申出边际效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认为价值不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取决于消费者主观上感觉到的边际效用。后者以杰文斯、瓦尔拉斯及其继承者帕累托为代表。数理学派用数学方法论证自己的边际效用学说,包括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套原理和方法。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前提辨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又叫戈森(Gossen)第一法则[8] 。

(一)产品概念的理解

首先,这一规律的分析对象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哪些行为算消费行为呢?穿衣吃饭一般都没有异议地被认为是消费。但是读书识字、旅游享受、身体锻炼、寻医问药甚至求神拜佛等诸多行为能否算到消费行为的范围呢?要怎样界定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才是恰当的呢?

回到最基本的立场上:从实用主义的立场来看,边际效用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把问题再提升一层:经济学作为经验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仍属于科学的范畴,那么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认识世界。衡量科学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呢?解释力。解释力就是一个理论能够解释的事实、现象的多少。解释力越强是指能够解释的现象、事实越多。也就是说,解释力越强的理论,适用的范围越广泛 ①。所以,作为科研工作者,要做的是尽可能拓展理论的适用范围。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例,它用于人们对产品的消费行为的分析。如果产品的含义越广泛,那么能够用以分析的行为就会越广泛,就越有机会挖掘出更大的解释力。

那么在经济学的范畴内,什么是产品呢?产品看得见吗?有没有非常客观、直观的标准,一下子就可以判断出哪些事物可以算,哪些不能算经济学中的产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涉及到对“人”的分析。而人作为社会动物,在社会领域中的所有变量里,没有哪个会是常数[9]。自然科学中,可以找到诸如阿弗加德罗常数等常数、常量,但是在社会科学中,没有这个优势。也就是说,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对事物性质的判断结论是一劳永逸的。因此,还需要从“人”自身来界定产品。

作为经济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产品,只能从行为上判断:

“‘物品’是从英语‘goods’这个字翻译过来的。因此,‘物品’这一词有很广泛的含义。它不仅可释义为产品(product)或商品(commodity),也包括服务(service)、友情、声望、空气、清洁、幽静、爱人、爱,等等。凡是有胜于无的东西,不管是有形或无形,都是‘物品’――‘有胜于无’是经济学上的‘物品’定义。从个人的角度看,亲生的孩子、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都是有胜于无;美丽的相貌、可信的声誉、动听的声音、温馨的回忆、思考的能力,等等,都是物品。” [10]因此,物品、商品、服务等都是产品的近义词或替代词。并且,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对产品概念的这样广泛理解,立刻就大大拓展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适用范围。从这样的界定,可以立刻判断,如果某产品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单一部分对人们而言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产品。

最常见到的一个所谓“反例”是对于一辆四轮车而言,轮胎从一个逐渐增加到四个,边际效用是增加了的。这样的理解就误解了产品的含义。在这里,因为要正常发挥车轮的作用,需要四个轮子同时到位,那么四个轮胎放到一起才能算一个产品。可见,产品的概念与人们日常的理解是不大一致的 ②。

(二)“一定时间”是多长呢?

先来看一个现象: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时不时地遇到有商场、快餐、电影院等商家派发优惠券。在这些派发优惠券的活动中,有一个容易获得众所认同的现象(规律):商家派发出来的优惠券上主要内容无非就是告诉人们:做回头客,继续来消费,有优惠、有好处,一个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价格上会有一个折扣,而且这个折扣在时间上的规律表现往往是,越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来消费,享受到的价格折扣幅度会越大。因此,折扣券上的有效时间越是迫在眉睫,其优惠幅度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毋庸质疑,这是消费领域中的问题,当然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但要怎么进行解释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时间上的约束,优惠券的现象满足吗?要怎么判断呢?“在一定时间内”,这个时间是多久呢?一年?一个月?一周?一天?还是一个小时呢?对于优惠券这个问题,时间长短要怎么界定呢?如果像自然科学那样,有明确而固定的常量标准,那就太简单不过了。然而,按照前文的说明,人类世界里,是没有常数的。也就是说,我们肯定无法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找到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既然如此,那这个“在一定时间内”的前提是否多余呢?

这里用一个经典物理学定律来解释一个重要的理念:

好些物理学规律,比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中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米每秒、库仑定律等理论的前提条件都需要真空状态。而何为真空呢?真空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在验证这些物理定律时,物理学家们找到的是“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吗?物理学家们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人造的,也就是说真空的状态也是人造的。那么他们如何能做得到造出来的确是真空状态呢?要把实验仪器中的所有气体全部抽走是真空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一点就无法绝对完成。要构造真空的实验环境,科学家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把仪器中的气体抽出来,但是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一个所谓的绝对真空状态。既然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空状态,岂不是这些物理学定律就没有机会得到检验了?

物理学研究得到的丰硕成果,以及带给我们的巨大价值意味着:我们想错了。错在误解了科学① [10]。首先,实验条件越苛刻,难度就越高,相应的成本就越高。而科学本身就含包着效率、简单之意,也就是说绝对不是不顾成本进行科学研究;其次,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检验都只是模拟、只是逼近。即对于需要真空状态的物理学定律而言,真空的程度越高,那么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推测的结果之间的误差就会越小。所有的验证都是有误差的,人们能做的是,不断努力(或改进实验条件、或者改进理论)从而缩小实验结论与理论结论的误差。

经济学作为科学,其验证过程与物理学没有差异。回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之一――“一定时间”中,其含义的时间有多长呢?理论上,这个时间应为零:即消费一个产品与下一个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显然,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达到呢?当然达不到。作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物理学所需要的绝对真空状态又何时实现过呢?如同物理学中,越是接近真空状态,理论推测结论就会越准确(即实验结论与理论结论误差越小),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里,消费同种产品时,相邻两次消费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边际效用递减的效果就越明显。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愿意付出的价格高低取决于消费所得的效用大小,消费所得的效用越大,愿意付出的价格也就会越大。在优惠券的例子中,如果消费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回头客”,则能获得的效用就会下降得更多,那么商家就得给予更多的价格优惠。这就是前述问题的解释。

三、结 论

经济学受到物理学的影响绝不能被低估。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宗师马歇尔[11]是一个极佳的例子,他本人首先是个数学家、哲学家,然后才是经济学家。非常容易观察到的情况是:不仅表现在大量物理学概念不断被引进到经济学中,还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大量应用。可以说,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经济学。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方面的影响对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是弊大于利的。笔者认为,经济学更应该受到物理学在追求科学性的理念上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追寻可验证性,即可以用现实中事实、规律来证实这个理论的对错。这是科学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要求。物理学作为一门发展得最为成熟的自然科学,在追求可验证性方面积累了大量难得的“经验”、“教训”。经济学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停下脚步,反思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是恰当的,反思向物理学所学到的是精华还是表象、形式。我们应该以理论大师马歇尔为榜样,他虽然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但是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却见不到数学知识的大量应用,显然,他认为数学只是形式,代表不了经济学的实质内容,即数学的采用与经济学的科学性无关。同时,也有人指出,上世纪60年代末经济学颁发诺贝尔奖的原因并非是数学的应用[12],而是可验证性的富有成效的追求。作为经济学者,只有随时牢记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须按照科学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和研究,才能无愧于社会科学皇后的美誉。

[参考文献]

[1]刘勇,.边际效用论价值述评[J].价值工程,2005,(1).

[2]孔欣.边际效用理论述评[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4).

[3]于新.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0,(3).

[4]张五常.科学说需求[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0.

[5]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George Stigler.The Development of Utility Theor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LⅧ(August and October,1950)

[7]朱江丽.边际效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4).

[8][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9]帕斯卡・萨兰著,李子译.奥地利经济学派:学智之旅的顶级成就[EB/OL]http:///Portal/pencilwork/20110518014127.aspx,原文见“在线杂志”“自由意志学派论文”(Libertatian Papers).

[10]高小勇.经济学家:无知无畏的疯狂[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第11篇

奥派经济学尽管被冠以“奥地利”之名,被认为起源于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但其思想并不发源于奥地利,而是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因此奥派经济学被看作“大陆传统”,如德索托教授在本书中提到的,早于门格尔就创立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马里亚纳、杜尔哥、巴斯夏、萨伊和坎蒂隆实际上不是奥地利人,门格尔和后来的奥派学者们实际上是“复苏”了这一大陆传统。

门格尔严格意义上不是奥派经济学创立者,但他却毫无疑问可以称为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者。在门格尔之前,从斯密一直到穆勒的几百年间,英国古典经济学占据着经济学界的主导地位,这一学说把市场中行动的个体排除在外,分析的是没有行动人参与的商品类别,如面包、钢铁、钻石和水等等的价值,简而言之是“商品的价值”,而非行动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某一商品价值的评价。

由于没有行动人的思想,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最重要的价值理论问题上陷入了“客观价值论”的误区,古典经济学从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克思,都信奉“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商品没有花多少生产时间但价值却很高的现象,还有比如“水和钻石的悖论”等问题,它的缺陷是很显然的,但古典经济学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劳动价值论实际上与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自己宣言的“自由主义”背道而驰,但古典经济学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张”和“学说”的不一致,很大程度上要为人类在20世纪遭受的重大苦难负责。 “革命者”门格尔及其遗产

门格尔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萨伊、杜尔哥、坎蒂隆等人的基础上,从人的需求出发,借助边际效用规律,对他们早先提出的主观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较为完整地建立了主观价值论及相关的价格理论,证明了“价格正好是人们有目的满足欲望的因果过程的客观反映”(萨勒诺),在门格尔之前,没人对主观价值理论和价格的形成做出如此系统的论述。由于是主观价值论对客观价值论的替代,19世纪末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等人共同发起的“边际革命”,也被称为“主观主义”革命。

但尽管他们都是边际革命的发起者,门格尔与后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如德索托教授所说,杰文斯、瓦尔拉斯提出边际效用规律只是对数学均衡模型(对杰文斯是局部均衡,而对瓦尔拉斯是一般均衡)的补充,在这个模型中,人的行为过程是被有意识地忽略的,有没有边际效用规律不会改变任何东西。相反,对门格尔来说,边际效用规律在本体论上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是门格尔自己“作为动态过程的人类行为”之思想的必然结果。门格尔真正独特的贡献,是把行动的个体引入了经济学,而不仅仅是提出了主观主义价值学说。

从门格尔对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颠覆以及对个体行动的引入来说,门格尔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者”,但门格尔同时也是一位“综合者”,不仅是因为他综合了前辈的奥派思想,尤其是主观主义思想,还因为他还综合了由苏格兰思想家曼德维尔、弗格森和斯密等人首先提出,后来被哈耶克发扬光大的“自发秩序”思想,从其巨量的藏书中我们有理由认为他对苏格兰传统有了解。可见,门格尔在颠覆了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也接续了古典经济学。因此,门格尔的综合是广泛的、跨越性的,后来的奥派经济学家大多只是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了门格尔业已提出的思想。

门格尔的两个学生,维塞尔和庞巴维克分别在价值理论和资本(利息)理论上发展了门格尔的思想。维塞尔从主观价值理论的角度对“成本”和“价值”关系进行了探讨,把成本设想为间接效用,即机会成本,并且创造性地指出“对产品的价值起着决定作用的需求和特定的产品并无什么关联,而是通过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要素建立起关联的”。奥派后来的分歧,尤其是在方法论上的分歧,在作为第二代奥派经济学家的维塞尔和庞巴维克身上就体现出分野来了,他们几乎可以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庞巴维克尽管开创了资本理论,也提出了生产结构理论,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未以学者的身份思考或者研究过货币”,导致他未能提出商业周期理论。他的学生现代奥派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也是第三代奥派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米塞斯,弥补了庞巴维克的这一不足,他把货币理论和奥地利学派的价值、价格理论结合到一起,改造了原来的货币理论,开创性地建立了奥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自李嘉图之后,他1912年出版的《货币与信用理论》第一次将宏观和微观再次统一起来,使经济学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学科,并且也第一次使经济学能够以个体的行为为基础,运用逻辑一步一步地展开分析。

但货币理论还只是他创立的“人类行为学”的一个初步应用,1922年出版的《社会主义》可以视为第二个具体应用,但是直到1949年出版的《人的行动》一书中,我们才看到他对自己先前在分析具体的货币、信用和社会主义等问题时已经使用的“人类行为学”方法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从真正的人出发

米塞斯的人类行为学是把“理性”作为分析起点,相比之下,第四代奥派经济学家哈耶克是把“无知”或“理性不及”作为分析起点。他对“无知”的重视和强调主要体现在1937年发表《经济学与知识》之后的研究生涯中,在此之前,他不能说是一个“无知主义者”。

基于对人类社会知识的分散性、隐含性、情境性和主观性等的认识,哈耶克认为借助于市场本身的价格机制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协调,全盘计划经济是“致命的自负”,必将“通向奴役之路”。哈耶克从这一角度对计划经济所做的批判不同于米塞斯从他的人类行为学角度对计划经济所做的批判,米塞斯认为假如没有私有产权,没有货币和发挥企业家才能的自由,那么做出理性计划所需要的信息根本就不会出现,也不会得到传递,这也意味着不能进行“经济计算”,其结果是不能实现个体行动的协调。

尽管存在着这种差异,但不能被视作是根本性的,因为他们都是基于对个体行动的“主观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同意唐・拉沃伊的看法,即哈耶克的理论和米塞斯的理论不存在矛盾,哈耶克只是进一步地阐释了中央计划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哈耶克看来,市场会“自发地”对人的知识或人的行动计划进行协调,这比任何的中央计划都更有效。哈耶克称具有自发性的市场为“自发秩序”,这是对市场特征的绝好概括,也是对市场的绝好理解。哈耶克进一步考察了维持自发秩序,使之具有扩展性的条件,这样他自然就进入到法律和立法等政治哲学的领域。

哈耶克在政治哲学领域对“制度”和“规则”所做的研究可以看作对斯密“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发展。“看不见的手”与“自发秩序”的含义相近,而且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都阐述了“看不见的手”得以运转的制度条件,这些论述为哈耶克后来的研究打下了铺垫。哈耶克在政治哲学领域的探讨,也让人看到奥派经济学也有接近斯密的一面,尽管在门格尔的思想中可以觅到这一踪迹,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方面的思想被后来的奥派经济学家忽视了。

缺乏了解的人,往往会认为奥派经济学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宣传,言下之意是奥派经济学没有什么理论。然而,事实刚好相反,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其实已经可以看到,奥派经济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涵盖了方法论、经济理论、政治哲学等诸多领域,它既有理论,也有政策,是真正的跨学科,其完整性和跨度其他学派难以匹敌。

在奥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学是理解社会,探求人类社会那些“看不见的力量”的手段,经济学家对社会规律的探索就相当于自然科学家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尽管,其他社会科学也有他们探寻人类世界的“工具”,但相对来说,“经济学”这一“工具”更为犀利,这是维塞尔和米塞斯等人从学历史转到学经济学的原因。

正因为奥派经济学家清楚他们研究的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从真正的人出发来研究社会,他们的经济概念也都与人的行动相关,这应该是个“正确的常识”。有些经济学派在奥派经济学家看来背离了这一常识,如勒普克在批评凯恩斯时就说凯恩斯和他的支持者最为危险的观念之一,就是“把经济体系看作数理-机械化的宇宙的一部分,经济活动是可计量的种种总量(如消费和投资)的产物,而不是个人行动的结果”,凯恩斯及其支持者把“人的行动”从理论中抽离了之后,不可避免地就会将经济政策变成工程设计,从而抹杀精神价值,而代之以宏观经济总量。

但是,正如奥派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林格尔(Christopher Lingle)在和笔者交流时所说的,人不是生活在总供给或总需求中,这些概念是虚构的幻象。构成分析社会现象之基础的,是那些和人的行动相关的概念,而非宏观经济变量,并且,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价值、货币、资本和产权等等,都包含了人的行动之内涵(这是这些概念的发明者的初衷),在现代的经济学中,这些内涵很大程度上被抛弃,这些概念也退化成了一个个的数学符号,其理论价值已大打折扣。 什么是好的制度

奥派经济学家在一些基本的方面,如主观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和市场过程等立场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他们在很多其他方面并不一致,如米塞斯和哈耶克两人之间就有一定的分歧,罗斯巴德批评了米塞斯和哈耶克,但他自己也受其他奥派经济学家的广泛批评,但是这种分歧并非坏事,有分歧和张力,一个学派才有生命力和成长的可能性。

奥派经济学反对政府干预,因为他们的经济理论告诉他们干预于事无补。奥派经济学家认识到,干预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他们把经济设想为一架可以随意调节的机器,可以根据干预主义者自己的需要,来达到某个理想状态。而实际经济由人的活动构成,人有自己的想法,不是机器上的齿轮,可以由他人任意调节,人的想法决定人的行动,无数人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是“无意识的”,不能事先预测和控制。

经济学作为研究“有意识的行动产生的无意识的结果”的科学,考察影响经济与社会的“看不见的力量”,以及支撑经济正常运行的制度、法则及其特征,干预主义忽视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当人为地调节经济的时候,他们的行动就损害了无形的力量和上述那些制度和法则,这样,对经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其严重程度往往要超出当初想要解决的那个问题。

经济学是关于“看不见的力量”的学问,这一思想其实源远流长,在斯密众所周知的“看不见的手”思想和巴斯夏的名篇《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中都有体现,相比较而言,奥派经济学在这方面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奥派经济学家认识到,对人类社会来说,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因素,如人头脑中的知识和观念等等。

维塞尔对“看不见的力量”作了较为精确的阐述,他说“这是每个个体都要服从的力量,它们并不遵从个人的意志,而且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并非人们欲求的甚或任何人可以预见的事件”。

在奥派经济学看来,我们不可能计算“看不见的力量”,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和想法,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发挥作用的形式,所以只能进行哈耶克说的“模式预测”。正因为人们之间互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难以根据某一既有的理论精确地确定,所以,哈耶克说,社会科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个“经验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社会科学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问题”。比如,对于什么才是“好”的制度(规则),具体的经验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答案,但是奥派经济学的理论一定程度上却提供了制度优劣的基本判断,可以分别来看米塞斯、哈耶克和罗斯巴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米塞斯认为好的制度应是能促进人类合作的制度,哈耶克认为好的制度应有助于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罗斯巴德认为好的制度应符合自然法则,显然,三者角度不同,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发挥人的才能是实现更好合作的前提,而发挥人的才能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奥派经济学把“看不见的力量”和“制度”联系了起来,认为要使“看不见的力量”造福人类,人类的制度就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经济学理论检验的制度才可能是好的制度,这也正是经济理论的魅力所在。根据经济理论,预测和判断某一制度或政策将会出现的结果也是奥派经济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奥派经济学的魅力不仅在于理论本身,还在于那些研究和传播奥派经济学思想的大师的人格。他们是知行合一的一群人,他们的“行动”和他们的“信念”是高度一致的,这非常难能可贵,比如米塞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不愿意为了获得教授职位或其他好处而做出妥协。有信念已属不易,把信念坚定地付诸行动更属不易,对此,米塞斯本人曾说“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失去勇气。我会尽到作为经济学家的职责。为了传达心中的真理,我永远不会感到疲劳”。

上世纪,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采用不能通过经济学检验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走了弯路,遭受巨大的灾难,今天,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全盘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但是各种干预主义仍然在迷惑着人们,现代奥地利学派的学者们仍然要像他们的先辈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和黑兹利特等人一样,拿起经济学的武器,去戳穿各种干预主义的幻象。

奥派经济学边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学教育和科研是政府垄断的,政府喜欢的当然是支持干预,为它的干预出谋划策的学说,而不是相反,这样,在政府垄断教育和科研的情况下,关于“政府怎么干预才会更好”的主流经济学说自然就比关于“政府不应该干预”的奥派学说更容易“发展壮大”。

第12篇

一、经济伦理的概念与历史追索

说起经济伦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种概念或者说这种思想早已有之。自从有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伦理道德也随之产生。笔者试图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经济伦理的定义。第一个角度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伦理道德问题,那么经济伦理可以这样定义:经济伦理是指研究规范经济学对各种经济制度和平等、竞争、效率等经济范畴以及个人、集体消费等经济行为的一系列综合价值判断问题的总和。第二个角度是站在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那么经济伦理指的是研究经济制度、经济秩序、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的前提和条件。经济伦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具有现实研究价值,国内外好多学者也开始研究经济伦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源头。其实经济伦理学如同政治经济学一样是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双面性的学科,都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国外,经济伦理这一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那个时候就把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了。在伦理学巨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因为很显然财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的东西,以他物为目的。”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类的财富就是经济学的范畴,而人类的“善”才是真正的追求目标。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最终都会指向这种普遍而又特殊的善。

二、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本质分析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经济伦理做一个专门的、系统的专著进行论述,但是在他其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对经济伦理思想也有比较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他的著作中所研究的所有经济制度理论都渗透着经济伦理思想,充满了经济学的人类关怀。这是有别于像李嘉图那样在假设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永恒合理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财富与价值的一种完全抽象化的研究,也不像西斯蒙第那样完全把经济学范畴狭隘化,过多地从伦理价值上的人类主体出发,进行理论投射研究分析。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本质是他通过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对资本主义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形态所有经济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包括对诸如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经济危机理论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后,落脚点还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对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基础和理论范畴进行批判,并对无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透彻而又科学的阐释,对人类给予最大的人文关怀,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有的经济制度和所有权理论都深深地打上了伦理的烙印。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在《资本论》中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他在这本书中始终没有放弃对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关系深刻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未来伦理命运的关怀,已经从早期的简单哲学理性发展到对全人类的关怀。通过科学而又严密的经济学分析和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也会引起伦理关系的变化。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尤其是《资本论》中都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即经济研究必须有伦理关怀来引导,所以说从马克思经济伦理本质上讲,马克思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就是伦理学著作。

三、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隐含于他的每一部经济学著作中,需要我们不断挖掘。这种思想对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条件下,每个经济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范畴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特性都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从伦理学学术研究角度讲,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伦理学研究范畴。从现实角度讲,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的建立必须以这种思想作为指导,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道德失范现象问题以及如何呼唤经济发展急需的伦理精神时,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指导意义将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