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课外知识拓展

初中历史课外知识拓展

时间:2023-08-15 17:23:28

初中历史课外知识拓展

第1篇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深度;困境;对策

当前,受到升学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家长、学生、教师以及学校都在潜意识中用应试的标准来评价历史教学,依然以学生的历史成绩为衡量教学的依据,导致历史学科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历史学科不仅承载历史知识,同时也承载了历史道理,是对历史的情怀和良知。因此,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提升高度、拓宽深度,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深度困境

1.1历史跨度所带来的挑战:

以通史为基础开展历史教学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安排层次,而初中历史教材基本是以世界历史为指导,并且通过中外交替的方式,在保留通史模式的同时,采用比较史学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历史教学中,一堂课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区域以及时间方面的跨度也较大,对教学深度带来挑战。同时,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在知识全面性方面不敢过于拓展。例如在学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这一章节的时候,其中涉及到中外大量的历史知识,教学时间较短、知识体系庞大,导致教学不敢随意拓展教学内容,无法对知识深度进行有效拓展。

1.2学情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在历史教学中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认知的高度以及深度具有一定限制,教师由于担忧学生不理解、不吸收知识,在教学中不敢对知识进行内涵拓展和延伸,将知识的浅尝辄止视为关注学生学情的表现,不愿意将知识拓展的过深,唯恐脱离学情。因此,历史课堂就变成了照本宣科,只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归纳和罗列,不能体现教学深度,同时也没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1.3野史所带来的挑战:

历史知识是有趣的,同时也是乏味的,成功的教学活动一定是活泼而生动的,让学生体验到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但是趣味性并不对于野史,历史知识一定要真实而客观,史料要保证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历史的趣味性,而本末倒置,忽视了历史最应该具备的真实性,并且在课堂中引入一些野史,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甚至以故事的形式来为学生解读历史,导致历史课堂充斥了虚假信息和大量野史。这样不仅无法体现历史的深度,同时也对学生的历史观带来负面影响。

2体现初中历史教学深度的相关对策

2.1实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备课中其实就是对史学的探索与研究,而教学质量与研究程度具有密切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史学资料,并且为学生提供权威性的历史观念与解读。教师要摒弃社会上一些对历史的杜撰和编排,借用经典记述以及权威资料,在课堂中为学生还原历史真相,实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结合。首先,教师要注重史学研究,并且加深史学解读的深度与范围,做一名严谨负责的历史教师。其次,教师要具备史学研究的能力和技巧,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并且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一起研究历史。最后,教师一定要具备史学视野,并且具有独特的研究角度和情怀,史学视野包括空间联系和时间过往,具备史学视野的教师,其教学也会体现出深度。

2.2提倡解史、辨史以及识史的结合:

当前,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化改革,初中教学更加提倡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共同组成课堂主体,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对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理解,在教学中将解史、辨史以及识史充分结合。教师要对历史教学充分放权,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意识,同时,教师还要利用网络化途径让学生自由的梳理知识体系和收集历史资源。在当前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历史知识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受到严峻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发挥指导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辨史并不是集权,教师要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引入小组学习以及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争辩中掌握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统一的历史价值评判,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体现史学资料的权威性,并且在教学中融入科学的价值观与历史观,让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导向达成共识。

2.3实现价值导向、研学提升以及情景设置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杂乱而繁多的历史知识,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材料的运用、选取以及收集方面,合理开展课堂规划,将价值导向、研学提升以及情景设置充分结合。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情景设置中结合研学提升,设计课堂问题要避免记忆性问题,注重探究式问题,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把握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学要实现梯度、深度与广度的统一。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念的空间,为价值导向留下伏笔,引导学生就历史知识开展思考。教师要注意价值导向的正面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不能避免历史的黑暗面,通过拓展视野以及角度类比对历史进行抽丝拨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的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材料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教学高度、深度与广度的统一,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总目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120-142.

[2]乔丽军.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9:68-70.

[3]高园园.陕西省白河县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范文娟.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82-83.

第2篇

【关键词】地方历史资源 历史教学

一、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地方历史资源的开拓

地方历史资源具有很明确的形象、活跃的形式等特点,它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能给予学生许多刺激的资源,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器官加入活动中,激励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增加课外知识,培育思维能力,陶冶自己,让自身情操得以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地方历史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地方历史,在地方历史大环境里进行研究和探索,培育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付出真诚恳切的情感。同时,运用地方课程资源创设具有特点的地方科目,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继承地方良好传统建立了学习平台。

2.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主动性

地方历史资源的特点是:以物质为本源的、古老的、根本的,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紧挨着生活,靠近着学生。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现实的生活中发掘历史资源,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尊重学生的生长的客观规律。例如:在讲到“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首先把这个事件的背景告诉学生,这主要是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再谈谈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南京人民的犯罪行为,或者谈谈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侵略南京人民的,如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南京人民进行屠杀;又在12月15日,日军把中国军人2000多名,在汉中门外进行机关枪扫射。这些资源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习惯,培育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并服务于祖国的情感。同时,根据地方历史资源的采集、探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开拓通识课程

在课程资源开拓中,地方历史的资源是初中历史科目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地方的历史年代久远,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着必要的联系。在实行国家《新课程》标准时,我们重视和遵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联合学校的有利的形势和传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拓符合学校的课程,再运用校本的课程教材,继承地方资源的文明特色,这样才能使学生领会到历史贴近于自己身边,与自己生活有关联,增加学生的探索意识。同时,激励学生出去学校看看,拓展采集和课程有关联的地方资料,把地方历史资源原来的样貌和感觉交给学生,留给了学生最贴近实际、最形象生动的古老的资源。例如:给学生们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把自己家乡关于解放战争的关联事件的人,抗日战争关联的革命活动等,这既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又能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2.创立地方历史资源基地

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懂得分享,资源的生命主要在于不断的更新。我们将中国近代历史的整理,把重大历事件和家乡结合起来,大量汇集历史Y料、视频资料、等,结合其他地方的历史教师给予的历史资源库,达成资源的一同分享,并且进行一系列课外活动,完成优良的教学成果。例如:学校与学习之间举行地方历史知识比赛,开拓地方历史讲座等等,要保证每次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是不同的,记录学生们的感受和感想,因为这是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也可以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探讨,并且保存在历史资源库里。

3.将地方历史资源和德育教育结合

地方历史紧靠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亲近,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实践活动社会化,教育内容形象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地方历史的德育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增加对学生自己热爱家乡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是历史教育的高效的方式。例如;教师在探讨近代有关人民的战争时,利用起始于家乡的哪一个运动,讲述家乡的某一个英雄的事迹,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地方历史资源更具有浓烈的感染力,实现良好的教育成果。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东西,做过的事情,听到的声音,遇到的情况,特别是生活的小细节,与学过的历史知识结合在一块。找到适合的点子,将历史课程的教学成为学生自身的东西。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成果很显著,但在使用中应该重视解决教材信息和地方历史资源的主要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主导作用,使地方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课教学起到高效协助作用。地方历史资源可以作为协助教学资料,将初中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资源联系起来,能够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开拓和使用地方历史资源,应该得到每一位初中历史老师的注重。此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探索运用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提升地方历史资源的运用质量的最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徐玮. 地方史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为例[J]. 华夏教师,2015(2):59-59.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感知理解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94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良好记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引导,忽视了阅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致使学生获取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实际上,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课本中的基本史实和重要结论,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和习惯,并提高自学能力。

一、课前读,感知课本

课前读,即课前对课本的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对新知有初步的认识或领会,为课堂深入系统学习打下基础。预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可以参考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在预习环节以“预学案”为蓝本,指导学生通读教材。“预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教材助读”等内容,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学生可用双色笔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试着完成“预学案”中的“预习自测”,同时把阅读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学案”的“我的遗憾”栏目中。

通过课前对历史课本的阅读,学生初步接触了学习内容,对知识的重难点已有所了解,这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课中读,加深理解新知

每节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时间来再次阅读课本,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课本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通读一遍,同时强化记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梳理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新知。例如在学习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时,学生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把本节课的知识作以下梳理: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等。学生在再读和梳理课本内容中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归纳和总结能力。

另外,学生阅读历史课本时要能真正理解和记忆每节课的重要内容,还应注重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新旧知识发生混淆。例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当讲到政治上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时,学生会联想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就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当学到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时,学生会联想到我国最早的文字及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读书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使学生不拘泥于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课后读,拓展丰富知识

依据知识遗忘规律,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对课本进行阅读和复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对于课后阅读,建议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边读课本边回忆当时是如何学习的。2.重点阅读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3.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把教科书由“厚”读“薄”。这样阅读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推荐一些历史故事或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学生学习了七上第一单元《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之后,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可以给学生推荐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比如亚当夏娃造人、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丰富学生的知识。

第4篇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历史课的一种重要课型。它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调控教学的方向,总而达到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它对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试答题技巧方面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功能和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课堂实效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效,有的教师对教学思路没有理顺,只顾教师讲评,轻视学生接受,洋洋洒洒有千言,学生收获较少。二是无效,有的教师把教学任务当成负担,只顾应付课堂,忽视学生感受,只对问题正误,不言出错原因。试卷讲评过程草草了事,对学生知识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的效果。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过于单一,只是单纯依据课本评价和定位,不能有效挖掘其他材料来拓展和深化。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客观的做出分析和评价。三是负效,有的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出现表述前后不一致,互相干扰,只顾随心所欲,无视对知识迁移的影响,虽然“八方联系”,却非“浑然一体”。如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混淆知识层次,专用术语表达模棱两可,对历史知识点的细节要求过多过滥,导致学生在建构知识时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二、相关教学策略在提高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效性中的运用

(1)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主要用于课前纠错和讲评课后学生目标的制定。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纠错的方式可以对相关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另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于考试以后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单元考试讲评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制定出短期的目标,在考后反馈测试中评选“奋斗标兵”,让学生体会超越自己的愉悦;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坚决防止“形式”上的自主,教师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中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它会让优秀的学生更加游刃有余,脱颖而出。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找准自己学习的切入点,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迎头赶上。

(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主要运用于课堂的试卷讲评时疑难问题的解决。在个人纠错遇到难题以后,组内纠错就显示出巨大的力量,组员之间相互切磋,相互提醒,很快就会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在彼此的交流中,知识得以巩固,成员之间增加了信任,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氛围。在组内纠错中,当对方提出难题向另一方求助时,集体的力量得以彰显,他们心中的集体责任感会油然而生。因此,真正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将学生置于小组中,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

(3)问题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的运用。问题教学的积极倡导者波利亚对“好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思维起于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更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的一种模式。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分析试卷时,适当地拓展和知识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一种问题教学的策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学生的已学的技能和知识,大胆设想,开拓思路,把支离破碎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设问形成知识体系。

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对于问题教学的策略要注意用而有度。在使用中,切不能从一个朝代扯到另一个朝代,应该注意问题要具体化,采用一环扣一环的方式,层层渗透。由一个主题实现知识点的循循善诱,实现历史问题即教学,实现历史知识的最大学习度。为学生发挥和释放潜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试卷讲评课作为一种任务单一而内容庞杂的特殊课型,应注意因人、因题制宜,围绕调动学生参与、巩固知识掌握和启发学生思考,综合选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更好的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率,以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第5篇

历史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错综复杂。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是初中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初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六环节:激情导入―自主自学―合作探究―交流提升―拓展延伸―巩固提高。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为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历史,领悟这一学科的真谛。

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第一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征》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满腔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自主自学。自主自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的过程。当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后,教师可根据重点、难点设计问题:1.标记本课有关历史事件的年份、人物、地点等。2.红军长征的原因。3.红军长征的路线。4.遵义会议是转折点的原因……教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探究。教师可以帮助归纳整理。例如,在讲解《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是同时期的改革,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却失败了?”这些问题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不但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规律,而且带领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归纳和探究。最后不仅得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而且和中国历史进行了联系比较,复习了旧知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展示小组智慧。这样,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探究式学习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交流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场辩论:用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要探讨的问题之中,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推选出代表,在阐述观点后开始辩论。

例如《隋朝的统一》一课,持“隋朝大运河开通是好事”观点的一些学生从意义、影响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持“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是坏事”观点的一些学生先后从它的开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巨额物资,加重人民的负担,再加上隋炀帝的奢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的角度阐述。其他学生又从多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表现了参与的热情、思维的敏捷、有理有据。教师从多个角度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并就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进一步提出“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讨论得出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他对南北的交通乃至现在都有重大意义。使一堂课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度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由易到难,由点到面。

五、拓展延伸。现行的历史教材概括性较强,很多东西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让学生搜集卧薪尝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历史典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巩固提高。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学到的知识很重要,中学历史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学生记忆困难,特别是记忆历史事件涉及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数字归纳等方法,巩固所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六大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而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一位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奥秘、掌握规律、触摸本质。

第6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很多方面有新的变化[1],尤其是在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体系方面,与原实验稿有着很大的不同。新的初中历史课标之所以有这些新变化,除了在修订过程中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学习的特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要从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整体规划出发,处理好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分与衔接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其在各学段的课程定位在总体上都是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但在不同的学段,历史课程的定位要有相应的层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而高中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并为高等学校输入人才,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是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外历史的课程内容,如增加必要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并使学生在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懂得“为什么”,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总之,这两个学段历史课程的理念和定位是有一定区分的,由此构成一个相互关联、逐步递进、有效衔接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受到适当的历史教育。

正是基于这样的整体设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初中历史课标”)非常强调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问题。这里所说的基础性,既包括历史学科的基础,也包括历史学习的基础。这在新初中历史课标中多处涉及到。如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性”的课程特性,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强调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还提出要“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新初中历史课标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与思路,可以说是从整个中学阶段历史课程编制的总体思路出发,特别强调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

二、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

传统的历史课程,大多是采用通史的体例来编排课程内容,初高中课程的循环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较大。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有了全新的设计,这就是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采取“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在大的时序框架下,突出各历史时代的特征,用学习主题的方式组合教学内容。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分别构成不同的模块。这种设计的愿望是好的,旨在改变以往简单重复的状况,以一种探究学习为主的思路对初高中历史课程进行衔接。

然而,这样的课程编制在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特点上,考虑有所不足,以至在课程编排上和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主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中有关两宋时期的历史,学习主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政权并立的情况,而宋代的政治则因主题限制,未能显现出来。再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鸦片战争的课题之后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缺失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只列出其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在事理上是忽视全局、只取一点的片面做法。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这一学习主题难以囊括太平天国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的内容,从而导致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史事在历史课程中的缺失。我们知道,重大史事往往构成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亦是历史知识结构中的支架式的重点知识。缺之,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就会被削弱。

2.学习主题的方式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割裂,课程内容出现跳跃性,前后的必然联系有所割裂,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的基本发展历程。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汉代的历史只列出汉武帝大一统和张骞通西域;而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始就是三国鼎立。如此编排,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再如,在中国古代史板块中,还缺失了西晋、东晋、南朝、隋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史事。这样带有跳跃性地展示中国古代的历史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不清楚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高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甚清楚,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对高中的教学造成相当的困难。

3.学习主题的方式有时是主旨过大,出现生硬捏合的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例如,在世界古代史板块中,有一个学习主题是“中古亚欧文明”,其中第一个课题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的主要活动”,而这二者之间其实毫无关系。

4.学习主题的编排,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学生不甚了解历史的基本情况时就去探究某一时代的特征,很容易造成“揠苗助长”的效果。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事,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如前所述,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高中历史课程的问题

1.割裂了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得历史的进程被分解,以致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难以显现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在必修三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这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被割断。

2.分割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不能完整地体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必修二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必修三讲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这样的编排,分解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的历史内容。

3.这种以大专题的方式编排历史课程的内容,容易使重大史事缺失,不能全面反映中外历史发展的情况。例如,在必修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没有涉及戊戌维新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抗美援朝等重要史事;在世界近现代史中没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内容。

4.由于高中历史课程被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使得有些内容既被分解,又有重叠。例如,有关孙中山的史事,在必修一中的辛亥革命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在必修三中又讲到三民主义的内容;而在选修一中又涉及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及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在选修四中也有孙中山领导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事。

5.按大专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被打乱,历史本身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难以显现。例如,必修一在第二个专题的最后一个子目讲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而接下来的第三个专题的前两个课题,则是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使得时序混乱,史事的前后顺序颠倒,历史被随意剪裁。

6.重要的历史进程被压缩,不能展现全面的、具体的情况。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只是列为必修一第三个专题中的一个子目,被压缩到一课时中。这样来编排如此重要的历史,显然是极为不当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如必修三的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前三个课题,一个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个是有关汉字、绘画的演变过程;再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这每一个课题的内容,都可以构成专门史了,其容量之大,是很难在三节课中说清楚的。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也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上造成了断裂。而且,从对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进行调查的情况上看,教师普遍反映新历史课程难教。这与新课改的思路和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而新初中历史课标,则是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和阶段编排具体的内容,体现出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和阶段性,有利于初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外历史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思想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又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原实验稿相比,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在知识总量有所减少的前提下,又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板块中,增加了原实验稿中缺漏的重要史事。这些必要的知识增加,也是为了弥补上述问题,使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坐实,能与高中课程有更好的衔接。

而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大。教育部基教司在2008年组织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组。修订组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调整,改变了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体例,拟将原必修课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个模块改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新的模块,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编排体例,重新编写课程内容。这样的修改,不仅彻底纠正了高中历史课标实验稿中的错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而且使初中与高中的历史教育得以衔接和贯通。

三、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设计

历史课程的设置,涉及到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编写的体例问题,也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形式和叙述形式。如果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及教科书都采取同样的体例,不仅很容易造成内容的重复,而且难以区别各学段历史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因此,需要对历史课程的内容体例进行全盘的考虑和整体的设计。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体例,与原实验稿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在内容体例上进行改变呢?如果我们从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上看,这种改变是必要的。

新初中历史课标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以基本的史事为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要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从初中的“点—线”结合,发展到“点—面—线”的结合。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体例形式,以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认识。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要比初中的课程内容有适当的扩宽和加深,并相对集中于一些重大的史事,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在编排体例上有所不同,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并呈现出逐步加深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系统。

在进行课程内容体例的整体设计时,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各学段的差异、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应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具体来讲,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应多传授一些具体的感性知识;到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就应在初中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性知识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针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发展特点以及教育的目标,要对初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区分出层次,并使历史教育得以贯通,形成有机的、整体的系统。

对于不同学段中相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而总的设计思路是要考虑各学段课程及教材的不同层次,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难度上有所区别。基本的原则是:

1.初中历史课程可以侧重于具体的史事过程,如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些细节;而在高中课程中则不必再重复这些具体细节,可侧重在对史事性质、特点的阐释上,并适当加强理论方面的阐述,尤其是注重对史事的历史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的阐述。

2.对于一些较深的内容,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可放到高中课程中去讲。如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学术发展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故在初中教材中不必过多涉及,可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进行讲述。对有关史事的认识,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础和素养,因此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有所侧重,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如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初中阶段讲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争情况,在高中阶段对列强的侵华战争做更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列强侵华的途径及其危害。

3.对于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中都要出现的,尤其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是绝不能为了不重复而回避或省略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内容的深浅上加以区别,既不作简单的重复,又能够有所侧重,从而使学生对重要的史事逐步加深认识。例如,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初中历史教材只须写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即可;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要进一步指出由于统治集团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又如,对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主要是讲述地道战、地雷战等具体战例,使学生了解游击战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进一步说明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打击敌人,这些是战争的相持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使学生了解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再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初中历史教材可指出它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高中历史教材则要进一步说明它的国际意义,即冲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同时要阐明,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基本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这样,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所侧重的编排和叙述,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历史知识逐步增加,历史视野不断拓展,对同一历史问题的认识得以逐步加深。初高中历史教材也就能够既有联系,又有侧重,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下面以中国近代史的部分内容为例,来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区分于衔接。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这样编排的: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事实。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事。

高中课程内容的初步设想是这样编排的:

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1)知道鸦片战争前夜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境况。

(2)了解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出现,分析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特色。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3.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理解新社会经济因素的出现。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在重重压迫下的曲折成长。

4.民族危机与维新变法运动

(1)知道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边疆的危机状况。

(2)了解甲午战争,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和民族觉醒的深刻影响。

(3)了解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及,理解其启蒙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突出以具体史事为代表的“点”,并使一个个的“点”串连成历史演进的“线”。而高中历史课程的新设计则是在大时序的基础上,以专题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扩宽、拓深。两者的侧重有所区别,又构成了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机的联系与发展。

通过以上所述的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定位、梳理和整合,力求避免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简单重复、错位和脱节等问题,使各学段的课程达到有效的衔接,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达成历史教育的目标,发挥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写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初中历史课标的新变化,尤其是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来钻研新初中历史课标,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使历史教学得以深入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空间;拓展研究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学空间的拓展程度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广大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一方面的专题研究,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课堂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深化理解

历史课堂不能简单定义为知识点的灌输过程,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特点,在一些重点难点的突破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题活动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实际成效。例如在《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科举制之利弊”这一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众所周知,完全以应试为目的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某一段时期一度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但是科举制在其创立之初有着鲜明的进步意义。因此对科举制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创立之初实现了贤能选才、不拘一格用人多方面的显著意义,在当时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创新与变革,为什么科举制到了后期反而制约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因为其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导致与科技发展、与世界发展脱节。这样的专题研究活动,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科举制创立的积极意义和促进功能,同时对科举制后期发展的消极因素具有了深刻的理解,使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客观,有效提升了辩证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趣味性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程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密切相关。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教材中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以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趣味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将多媒体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时,要体现科学精炼高效原则。科学是指所选择的内容与教材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观点相悖的情况;高效是指要高度浓缩演示的信息量,使多媒体演示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另外,在演示的频率上也要下功夫,保证整个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不喧宾夺主。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中,笔者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播放了两段三十秒的视频短片,分别演示了红军过草地、翻雪山等艰难险阻的场景,学生通过视频演示对红军长征的艰难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配合教材的描述讲解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图文并茂的感知印象,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活跃,而且教学理解的效果也更加深刻。由此可见,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拓展研究活动

在历史课堂上,许多学生对一些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体现了精练原则,无法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时间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在课外开展研究,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港澳过去、现在与未来讨论的比较热烈,而且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为了满足学生这一方面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强化正确理念的引导,笔者在课后举行了“港澳昨天、今天与明天”为专题的研究活动,学生分组搜集香港、澳门的历史以及港澳问题的由来,在97、99回归之后港澳发展的状况,通过这样的资料搜集让学生对港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是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导致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为背景,顺利收回了港澳,这也是体现我国不断强大的一个缩影。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笔者有效强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针对港澳现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港澳发展的欣欣向荣的状况以及良好的态势,和学生共同展望港澳美好的明天。这样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了港澳问题的由来,又明晰了港澳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当前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渗透试图扰乱香港发展的谬论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坚决抵制,研究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了思维分析能力,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组织实践调查

历史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知古论今,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能够对照生活进行理解,运用所学的内容去感知生活、了解生活。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分析与研究能力,例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实践的成功性,专门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生活”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分别从自己家庭生活条件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公共基础实施建设的变化三个角度,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自主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从家庭生活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感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较为显著的是住房条件、交通条件、通讯工具、家庭存款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则搜集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年份经济总量的数据,包括社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等,以数字形象体现了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老照片、新照片的形式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这对提高学生感悟效果帮助非常明显。经过这样的社会实践调查,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有了较为直观的感知,而且以实践成果验证了理论的科学性,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拓展空间非常必要也很重要,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空间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更好地推动历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还是按照陈旧的理念组织开展教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过于偏重讲解。在有些初中历史教师的眼中,似乎只有不停地讲、满堂灌输才能够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这种片面的理念导致初中历史教学陷入满堂灌输的怪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参与的机会和平台,也没有参与的线索引领,导致历史教学课堂沉闷枯燥。二是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因为缺乏有效参与的平台载体,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无法充分主动性,被动等待教师给予答案,自己思维灵活性不足,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三是理解拓展延伸不足。有些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局限于课堂,没有对教学工作进行充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没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拓展,没有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视教学理念创新,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掌握好设计的理念与原则,有效体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参与性。例如在《十年“”的内乱》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将原本单向灌输的模式设计为学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探究的模式。首先对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前自主搜集与有关的图片、文字,向自己的爷爷奶奶了解的真实场景,并用简单的话语描述自己对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既设计了学生自主交流课前资料搜集的环节,同时也将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思考题的方式,要求学生对照教材,分析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等,将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讨论探究,最后还要进行学生自主总结。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学最为主要的阵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场所。笔者在教学改革中重点体现三个转变:首先是教师从主角变为引导者,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其次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研究,获取知识;最后是使教学过程从单向转变为双向互动。这是打造素质化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路径,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例如在《人民军队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分析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南昌起义时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占领南昌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而言具有什么重大意义?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去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这样的一组思考题,既囊括了本章节内容的要点,而且具有思维启发引领性。学生的思维活动被这样一组思考题牵引着,逐层深入突破学习要点难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同时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拓展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例如,在《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之后,笔者对学生提出了拓展性作业要求,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简要回顾并进行评价。这样的拓展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要通过自主搜集资料、相互讨论研究的方式来完成,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参考,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来束缚。给予了学生更加自主宽泛的空间。这样的拓展性内容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注意点

第9篇

但是,问题不仅限于此。当前不少高中历史教师习惯了旧教材中“满堂灌”的教法,还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知识和经验相对欠缺。再加之初中历史教学的“先天不足”,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局面。而且,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广度、深度、教法、考查上都存在很多差异。

1)课程广度的差异。和初中课程相比,高中历史容量大,要求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

2)课程深度的差异。高中课程在学习上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这是新教材高考的要求,也是对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上的目标要求。

3)初高中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历史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思维能力,而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则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习惯了初中的死记硬背,不理解教材的内容,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骤然加深的知识难度的面前立刻感到有一种“失重”的感觉,造成部分学生刚上高一便掉队的现象。

4)初高中历史考试的差异。初中历史考试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初中平常考试甚至中考,都以课本内容考查为主,许多教师满堂灌,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便能取得高分。而高中历史考试以能力考查为主,试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甚至远离课本,以课外知识为主,死记硬背只会使学生按图索骥,最终出现郑人买履的一幕,让学生在考试后对历史课产生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失落感觉。

这些巨大的差异,已成为制约高中历史教学的“瓶颈”,此之谓“后天畸形”。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这一全新挑战,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采取哪些措施来弥补“先天不足”,避免“后天畸形”呢?

1)深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可采取谈话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整理。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对以后的教学做到游刃有余。

2)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首先,要研究课标教材的变化,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调整,做到成竹在胸。了解了这些情况,可使高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并做到“新旧知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应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初中相应的历史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深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高中新知识。

再次,注意指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增强通史意识,为正常教学做些必要的铺垫。这既是对初中的“补课”,也为高中历史的学习提供必备的通史基础。

3)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索,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新课改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尽管高中生的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初中有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很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把现实与所学历史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要充分利用如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再加上教师深厚的知识积淀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这样才能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历史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身心发展都有所变化,开始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历史的理解还停留在直观感性阶段,缺乏全面、深刻分析探究的能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以兴趣引路,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学生领进学习历史的大门。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刚入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同时兼顾到这一阶段的过渡性,教师学法指导的重心应放在求同存异、巧妙过渡上。所谓“求同”,就是寻找初高中教学的共同点;所谓“存异”,就是适当保留初中学习的一些方法,使学生适应高一历史学习,有一个心理过渡。但“存异”并非抱残守缺,而是为了平稳过渡,达到除旧布新之目的。

高一学生学会创新的重点是学会自学。当今是网络时代,互联网包罗万象,可以让人随时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任何知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电脑等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和感知大量的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深厚的知识储备,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成效 提升策略

教学效率是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初中历史教学也一样。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广大历史教师要及时回顾自己的工作,寻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准突破口,紧扣着力点,快速提升教学成效。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不仅是接受知识传授的对象,而且是一群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初中生处于13-17岁年龄,在这个年龄的初中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渴望老师与家长将他们当作平等的个体来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开展历史学科学习活动。在历史教学中,无论教师的心情怎么样,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坚持微笑进课堂,使学生看到的始终是微笑的和蔼形象。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我都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错误,我从不讽刺挖苦,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进行点拨提示,让学生自己来纠正错误,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在教学以外,当学生在其他方面有困难向我求助时,我都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和我之间形成了师生加朋友的双重关系,为有效开展历史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在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多媒体手段已经逐步走进了寻常历史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其在拓展历史教学空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历史是一本发展浓缩的百科全书,一句话、一章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果仅靠教材中简练的描述,就是无法满足教学与学生探究需求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及时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不仅能够增加教学信息容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香港回归”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我运用多媒体设备设计了一组教学课件,分为“百年耻辱”、“谈判”、“九七回归”这样三个板块,运用BBT加影音展示的方式辅助开展教学活动。在“百年耻辱”环节,我主要向学生讲述了当年割让香港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明白腐朽的清王朝是导致香港脱离祖国怀抱的罪魁祸首,加深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体悟;在“谈判”环节,侧重向学生介绍了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为维护国家而与英国进行谈判的,选取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判后走出礼堂门口差点摔跤的细节,侧面烘托谈判成效;在“九七回归”环节,则重点播放了回归时刻中国人民进驻香港和交接时刻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历史性时刻画面,重温这一伟大时刻,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强化了思想教育成效。

三、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师都将历史知识点教学作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讲解与巩固训练,没有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初中生在学习中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希望更多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需求,改进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浓缩成一组探究题,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与探究,教师在其中发挥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不再将问题答案简单交给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解决的方式、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些矛盾与冲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适时组织研讨、辩论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揭示问题本质,深刻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秦始皇统一六国等内容之后,有一位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眼中的秦始皇是怎样的人物?并叙述具体理由。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发散出来,有人为他是功臣,对中华民族统一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有学生认为他是一个暴君,施行残暴统治,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坑杀儒生,烧毁书籍。对于这样两种观念,教师没有简单作评判,而是让学生组成控辩双方,针对秦始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等话题进行争辩。通过唇枪舌剑,辅之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学生不仅对于秦始皇这样的人物具有了全面了解,而且学会了怎样用辩证、客观、全面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实现了知识性目标与能力性目标的同步实现。

四、拓展历史教学空间,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第11篇

初中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我们可以从现代社会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轨迹。因此,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增长学生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努力探索。下面笔者就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问题解决措施,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限制,初中历史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刻剖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1.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师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考试内容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因而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对知识的讲授,缺少创新意识。 

另外,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有些教师仍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手段,忽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难以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目的。 

3.忽视课外学习和积累。 

初中历史作业一般较少,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完成。由于历史学科不是主要学科,因此教师往往对课外历史学习不够重视。 

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课外思考和学习,就不会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时事政治、历史大事、社会新闻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新闻、热爱历史的习惯。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范围广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看标题,了解每一章节的主题;其次,看标题注释,了解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再次,看课后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最后,看正文,边阅读、边标记,将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以便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3.加强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影音资料的方式,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4.拓展教学空间。 

历史源于生活,它是在人类长期生活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引入现实事例,拓展历史教学空间。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弊端;分析研究

当前,各地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都在深入进行,历史学科也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排头兵、领路者。广大历史教师要认真分析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历史教学理念方式等方面的弊端,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改革,破除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破除“课堂包揽一切”的弊端,让历史学习环节有效前延

走进许多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可以发现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课前准备不充分直接影响课堂互动的效果,简而言之,学生缺乏对历史教材的深入钻研,没有搜集相关的信息,就无法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与教师的互动也会非常机械,无法达到畅所欲言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课前开展充分预习,对历史教学环节进行拓展延伸,不再简单地局限于课堂45分钟,而是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增强教学有效性。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翻阅课外书、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整理出有关红军长征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等方面的素材信息。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他们搜集到许多过草地、翻雪山缺衣少食、饱受饥寒这样的生动案例,有数据资料,有图片资料,也有一些老红军战士的口述内容。课堂上,笔者让学生相互交流,一起回顾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课堂内的氛围非常融洽。因为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信息容量极大地提升,整个教学工作达到了灵活自如的效果。

二、破除“口干舌燥讲解”的弊端,让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

有些历史教师习惯于通过自己的口头讲解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无论教师设计得多么周密,也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有些内容因为学生缺乏直观感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借助于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师可以让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的感知印象,也可以营造浓厚的氛围配合教师的启发引导,整个课堂显得更加活跃。例如,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教学中,众所周知,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1997年的香港回归和1999年的澳门回归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脑海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对于当今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生或者尚处年幼,没有直观的印象。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港澳回归时的震撼场景,让他们重温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当中国人民驻港部队正式接管香港防务,紫金花旗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空的时候,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都是无比激动、无比振奋的,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强大的震撼,配合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让他们明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与军事国防的同步发展,是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在浓厚的氛围中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再比如《钢铁长城》一课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对比图片,从建国初期的落后军事装备,到国庆阅兵式上展示的各种新型武器,再到当前国人备受关注的辽宁号航母、激光制导武器、各种新型战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支高度现代化、以高科技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人民,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破除“教师自说自话”的弊端,让师生互动探究成为主流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成为主体,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要他们学”变成“他们要学”,借助于这一契机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自主地学习,更加有效地互动,这也是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有力抓手。笔者在这一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将教师自说自话式的灌输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模式,更好地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中,笔者事先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在课堂上针对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本质上是一场什么样的改革,为什么一开始就注定了将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场变法中仍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从这一事件的基本要素到揭示其内部规律、深刻道理,笔者引导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分析研究,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深刻性和有效性,大家对的要素、本质、揭示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效率比起教师直接灌输、学生机械记忆答案的模式明显有效得多。再比如《科学技术的成就》教学中,笔者将教学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讲述所搜集到的有关科学技术成就方面的资料。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搜集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点拨引导,通过角色的转变和与之相配套的师生互动,历史教学课堂显得非常活跃,学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而且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破除“缺乏活动支撑”的弊端,让专题拓展发挥更大作用

历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对过去发展情况的书面记载和文字再现,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历史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影子。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缺乏空间拓展理念,未能着眼于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寻找教学与生活的契合点,导致学生历史学习缺乏深度,没有拓展性,影响了理解与把握的效果。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一定要注重突破教学空间的制约,更好地发挥专题拓展活动的作用。例如《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之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家庭生活、周边熟悉人群生活方式变化入手,了解不同时间节点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哪些变化,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从中又揭示了什么道理。这样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例如,从家庭生活中出行方式、通信方式的变化,可以折射出社会的进步、群众生活条件的提高,这些表象的背后可以揭示出更深的内涵、更丰富的内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拓展活动的运用,拓展活动运用首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使其发挥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延伸作用。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生活感知的联系,尽可能选取与他们生活结合更紧密的内容,从生活感知入手提高学习理解效果。同时也要借助于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理解的能力,兼顾到思想与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理念的拓展,以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将其有效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