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技术的异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进化 异化 素质教育 体育 物质建设 人的自然化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用机械能(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替代生命能(动物和人的能源)以来,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望向宏远的外太空,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在浩瀚宇宙中,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越来越颓废的情感,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异化,超越异化,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它是价值中立的,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被泛化的,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然而,在这块新天地中,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所失甚多。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不健全的、病态的”,而病态社会的根源则在于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的发展。要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首要的是实现科学技术的人道化。爱因斯坦曾在一次讲演中表达了他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惶恐:“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海德格尔毕生都在反思科学技术。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并非人们所想象的是人所能够把握和驾驭的,就当代的现实而言,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人们不可控制的力量,而且相反,是人无处不受现代技术的统治”。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技术世界中的人完全囿于技术的框架,满脑子都被技术的利益与效用所塞满,只知道一味地关心科技的利益与效用,把开花的树砍倒,以供科技之用,把天然的语言变成形式化的语言,他们的脑子中再也没有空隙之处来容纳事物和世界的四重性,来接受人类的诗意般的居住,来思考保护自然的地球,他们完全冲昏了头脑,他们太骄傲和满足于科技的成果,他们不冷静,不虚心,不虚怀若谷,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自然,不能正确对待技术世界中的重大缺陷与危险”。他主张“重新体察”天道,“运用技术的力量去克服由技术的发展而给人带来的弊端”。悲观主义学派,如以“罗马俱乐部”的米都斯为首的一些学者,为了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提出了“零增长”的方案,“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目标前进,而不是增长”。乐观主义学者博特金则提出,“必须 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心灵最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面,以使事态发展最终得到控制”。马克思也曾精辟地指出,“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使劳动更具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了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我,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
众多关心人类命运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怀着对人类的深深忧虑,纷纷对科学异化大加指责。笔者认为,异化的产生是由于人类无视自身的局限性,把自己片面的主体性发挥至极的后果。正是异化的现实给沉浸在“王者”幻梦中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它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用噩梦一样缠绕着人类的原子武器,用大机器作用下逐渐枯竭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频频灭绝的生物物种等警醒着人类。在浩瀚宇宙芸芸万物中,人类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人类永远不可能置身于事外,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异化就像一柄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人们从“惟我独尊”的梦幻中清醒过来。人并非世间的唯一生灵,并非宇宙的唯一主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并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否则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奴隶。技术的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的异化,促使人们洞悉到人类自身的绝对有限性,洞悉到拥有智慧和技术并不能成为神,从而使人们能高瞻远瞩地采取措施,以消除技术异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达到保护人类自身不致走向灭亡的目的。
关键词:科技异化 终极关怀 可持续发展 适度原则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7
从英国进入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物质财富的过程中,科技异化的现象产生了,科技异化与科技发展相生相伴,共存一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异化现象加重,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科技异化,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
1 科技异化的含义
国内学者对科技异化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相对来说,具有权威性的概念有两种。一种认为:“科技异化,就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1]另一种认为:科技异化是“按照人的愿望形成的技术的体系,一旦存在,也就开始具有自主性,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开始违背人的意志,变成反对人的力量。”[2]
前两者都将科技异化归结为一种力量,具有一定的狭隘性。笔者认为,科技异化指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人为地加快了被实践物的发生发展速度,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被改造物不能适应这种外力的帮助,出现了不受实践主体人的控制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自然的发展,是一种异己的现象。
2 科技异化的对象
舒尔曼在《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提到:“在科技发展中首先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异化,然后感受到人与其文化和环境的异化,最后是人与人性本身的异化。”[3]
2.1 科技对自然的异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异化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冰箱中制冷剂氟利昂的使用,导致臭氧层的破坏;私家车的普及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造成大气污染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没有一件不是与科学技术有关。自上世纪60年代起,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此后人们就在寻求救治的药方。然而,时至今日,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恩格斯很早之前就提醒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
2.2 科技对社会的异化
科技成果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致使怀着功利主义的个人和集体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科技共同体的科研进程,提高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由此,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的“婢女”,更有甚者把科技作为恐怖袭击的工具。
2.3 科技对人的异化
技术异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物质性的损害,还表现为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从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地位愈加得到巩固,更多的人们将眼光停留在眼前利益上,而不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人们的信仰也从有到无,导致了黑格尔所说的哲学的空虚,“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使很高的利益和为这些利益而做的斗争,曾经大大的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3 科技异化的解决途径
目前科技异化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它困扰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人类及整个地球将面临一个重大的威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扭转当下的局面,使科学技术发挥更多的正能量:
第一,加强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科技使用者的道德水平,使科技回归人性,实现科技的终极关怀。具体说,就是通过对实践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认识能力,加强其道德责任感,形成一种自然力――通过教育在人的头脑中自发形成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告诫实践主体不能破坏自然,要自觉保护自然。这样在科技的使用中可以减少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使科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科技的终极关怀。
第二,设立科技监督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核和评估。从科技目标的确立、科技材料的选用、科技人员的素质水平、科技研发的过程、科技成果应用过程等方面对可能产生的科技异化问题进行审核与评估,叫停可能对人类和自然产生威胁的科研活动,减少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保证人类世界健康平稳发展。
第三,坚持适度原则。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与科技伦理如果没有协调,将不利于人类发展,因此在使用科技成果时要坚持马克思的适度原则,使科技伦理的脚步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节奏,共同谱写优美的旋律。
第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自然、社会、人的健康良性发展。我们要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相统一,走出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发挥的可持续生态道路,这样才能抑制与克服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
4 结语
科技异化问题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科技异化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花,张雅琪.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6,(4):19.
[2]贾星客等.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哲学,2004,(6):37.
[3]舒尔曼著,李小兵等译.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医发展;机遇;反思
近代以来,在以工业社会文化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背景下,西医东渐对中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冲击与影响,二是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在长时期的碰撞与摩擦下,中医渐次边缘化,挣扎在生存与废止的边缘,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后现代文化是一种解构性文化,它对于社会过度追求科学与技术的弊端提出了反抗与消解,提倡文化与技术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由以往更多地关注技术和物质而转为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性的张扬。在此文化语境下,为重视自然、重视人性的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由此形成了中医与西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多元发展的良好契机和氛围。
1 过度追求科学技术的异化过程导致的生态危机给中医发展带来了转机与曙光
“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指出,科技的异化过程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过程,科学技术的异化的最终结果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1]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主要依循,技术是人类用于改造自然并且使之向人类设想的方面发展的有效工具。但它同时又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改变人类生存方式和质量的过程中,也带来了破坏性的不可逆的后果。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全球生态恶化的现状已经在警示着人们,没有决对可靠与环保的科学技术。现代社会令人触目惊心的生态恶化所造成的恶果已经昭示人们:人们滥用科学技术,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异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西医是建立在科学主义的基础之上,是现代科学的组成部分。西医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西医无论从诊察还是治疗手段上,已经愈加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唯技术论使西医发展渐渐显露弊端和问题。过度依赖于技术,使西医没有太多关注人的社会性和心理性,以生物医学模式而失去人性化,现代医学不得不关注面临的种种道德困惑。比如,在人类与细菌病毒斗争的过程中,人类过分相信了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抗生素的作用,在疾病治疗中大量使用了各种抗生素,最后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已经捉襟见肘。此外,在一些慢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方面,科学技术再未发达,但是治疗的效果很难见到,凸显出技术在人类医学发展中的局限性。
在这样背景下,追求绿色无毒副作用的中医中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医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达到去除病邪获取健康的目的,在恢复人体的内生态平衡方面成效巨大,这也是近时期以来,人们重视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后现代主义倡导文化的多元性给中医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医学体系,它们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医疗模式。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蕴含了东方的自然观、方法论和生命哲学。而西医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是以科学主义作为评判基础和标准的。在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科学主义成为评判学科是否科学和先进的唯一标准,中医独特的东方哲学背景一直以来成为学界诟病的一个因素,其学术理论和诊疗模式被视为不科学而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缘由。
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后现代文化是多元性的文化,后现代主义倡导多样性、差异性和个体性,它否定一元性的、同一性的、一致性的存在,它对固有的文化和理念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为此,科学主义不再成为社会的唯一不变的学术追求,对学科是否合理先进的评判标准也出现了多元化标准,科学主义不再成为评价学科先进的唯一标准。在此学理背景下,中医不再被人们张贴上不科学的标签,使人们重新认识和评判中医,在学术认识和思想领域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认可,因此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中医的发展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息息相关的。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民主”等思潮的涌入和冲击,传统文化受到了批判和摈弃,经过近百年的中医文化碰撞和交融,中国文化正在大规模的高速吸纳西方文化等域外文化,中国文化中的西化因素在日益加强,中医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越来越贫瘠,中医因之进入到一个发展的瓶颈时期。上个世纪末以来,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学界开始审视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发展的议题。“以1984年召开的建国以来首次‘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和‘东西方文化比较研讨会’为标志,全国范围内围绕着反思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蓬勃兴起。”[2]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热的出现直接助推了中医文化的研究,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与土壤的滋养。
3 后现代主义对人性的重视提升了中医以人为本治疗理念的认识
“技术实现了人性的升华和深化,但是异化的技术却正在不断侵蚀人类的生活世界。”[3]科学技术确实给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正在日益改变着世界和社会的面貌。但是过于追求技术,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多负面影响,最主要的是出现了人性的自由在技术困境中不断退化以致于堕落的境地。作为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支撑的西医学也出现了类似的困窘。现代医学到了20世纪60年代步入了转折时期,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领域,由于分子生物学、抗生素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医生相信现代医学什么都可以去做。技术的力量助长了医学的家长制权威,医学界普遍认为病人需要的是耐心配合医生的各项诊疗程序,治疗效果就是对病人最好的关怀。人们相信,医学技术的进步将逐步解决所有的疾病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过度关注技术所导致的现代医学所面临的危机和问题。由于疾病谱的变化,生物医学将对付急性传染病的策略应用于慢性病防治上不再灵验。伴随着高新医学技术出现的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日益增多。由此,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人们认识到虽然现代医学的基础更加理性,但原应融科学与人文为一体的医疗实践却越来越偏离人的价值。因此,需要反思现代医学,人本身才是医学最终的决定因素。在医学发展中,人文因素渐趋关键,学界应该考察医学与科学进步的良知问题,而不应该简单追问人的生存与存在,而是追问应是何种生存、如何存在。
在此文化背景下,学界对医学本质的定位由纯粹的治疗病理疾病进行转变,认为医学首先是一项社会事业,其次才是一门学科。医学从诞生之时直到今日,都表现为追求人的幸福这一道德责任。由此可见,以“人”为主要关照对象和诊治模式的中医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作为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医学体系,中医吸取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天人合一,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认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联和开放性,同时重视把人作为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加以考究,对人进行全面的理解、掌握和发展,以提升人的整体健康平衡作为主要诊治原则。这种诊疗原则,符合当下医学从以往重视生理状态下的个人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马克思 科技价值思想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具有物质方面的价值,而且同时具有自然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r值。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越来越突出,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为指导,有力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科技所担当的终结现代性困境、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必定会得以最终展现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阐明了科学技术既是物质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体现。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具有多重价值,它对于发展物质生产、提升精神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科技进步是物质生产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其科技价值思想的核心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马克思提出了科技向生产力进行转化的观点,科技的力量在推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科技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产物本身就是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第二,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科技进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科技进步是提升精神文化的强大动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对人类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也起着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精神文化领域,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科学技术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其次,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再次,科技发展推动思想文化的更新;最后,科技革命创造了先进的通讯、传播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技术设备、物质手段等,为休闲娱乐、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更广泛的自由选择。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支撑。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特殊意义,认为科学技术能通过其特有的功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所带来的困扰人类的种种矛盾,看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马克思将科技发展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看作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物质生产发展之间的冲突,告诫人们要确立社会生态思想,通过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推动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科技进步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它是人确证自身本质的正面活动,是终将导致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首先,科技不单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展示结果,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确证。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科技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保障。最后,马克思对因科技异化而造成的人的异化、不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全面揭示。
马克思论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同时,通过对劳动异化、科技异化的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困境,确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内在本性使命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科学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割裂,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坚信,科技所担当的终结现代性困境、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必定会得以最终展现。
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
由于固有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能展现其对社会的真正价值。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能够更好地克服劳动异化、科技异化现象,消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运用的弊端,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全面作用,从而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向发展。坚持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重视科技的人文价值、精神意义、社会效果和生态效应,摆脱和超越关于科技的单纯功利性的思维定势。
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客观估量科学技术在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结合,使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就要以科技体制创新来更好地优化配置各种市场生产要素,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取得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处理好资本逻辑与科技价值实现的关系,在利用资本逻辑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来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对其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限制。
运用高新科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大众文化成为建构人们日常精神世界的重要方面,形成精神文化生活的现代性状况,显现了人们的精神领域趋于平面化和同一性。人民群众期待更多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享受更优越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要运用高新科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文化水平服务,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构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正确看待科技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前,在工业文明进程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弊端;因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损害生态环境的不良现状;科技的过度使用在给人类带来富足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人类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带来资源危机;科技进步在增强人类环境改造能力的同时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着力倡导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使科学技术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的重要动力。第一,使科学技术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要加快科学技术整体进步的步伐,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运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二,凭借科技力量、依靠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和科技异化造成科技与人的疏离,科技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变成一种操纵和统治的力量,人类进而丧失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科技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从而服务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我们要在以科技推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进程中避免科技异化,积极探索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实现科技的生态化、绿色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体现科技的积极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顺利完成,科学技术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科技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科学技术开始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技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科学家成为深受尊重的职业,人类由此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首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其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理论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吸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
二、关于“技术”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开始倾向将哲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即使哲学理论技术化。使哲学理论技术化必须把技术置于哲学的核心位置,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给“技术”下定义,我们还是可以对一些着作的零散描述进行梳理,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出一条龙来。马克思在不同的文献中先后阐明,技术是“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关于“怎样生产”的方法,是“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方法”,即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劳动、技术、人与自然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考察技术的发展,他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马克思这里,劳动是一门技术,正是劳动的作用使人类最终形成。劳动的发展就是技术的发展,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发展史,人类自始至终都会寻求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而这种改善也只有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才能逐步实现。
人在劳动中不断形成各种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人在劳动中改造自然,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推动社会进步。劳动的本质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都是技术问题,正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逐步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人。如果“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结论。”[1]正是人类永无止境的对生存条件改善需求的提高,技术便被赋予了满足人类追求的意义。
四、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生产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依赖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大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 “必须改变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3]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除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杠杆。社会发展中,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技术的作用。社会越前进,技术的这种作用越明显。“蒙昧时代高级阶段从弓箭的发明开始。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通常的食物,打猎也成了常规的劳动。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有犁以后,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无限制的增加,便有可能了。这样一来,人口也迅速地增加了。”[4]“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4]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生动的揭示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技术的巨大革命作用作了形象的比喻,认为技术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五、技术异化与克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生产分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细化的分工产生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人被迫限制在生产链的某个节点,对节点以外的知识和技术则知之甚少。人的这种专业化发展是一种纵深的发展,也是一种片面的发展,片面的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技能,进而成为专业人、“单向度”的人或片面人、畸形人。在简单生产阶段,人对生产的全部过程都是熟悉的;而工业社会则发展了人的专业技能或片面能力。“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工人们各自承担一项专门职能,并且局限于这一职能中,这样工人们就成了局部的或“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5]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人文
“批判理论”述评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赖与日俱增,依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所取得的成就向人类展示了知识的伟大力量。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具有合理性、可计算性与可控制性的科学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认为在现代社会,科学意味着理性、文明与效率,不仅是外在的善,而且是内在的美;以为科学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天灾人祸,如政治危机、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宗教问题、文学艺术问题、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这种以科学为唯一追求的社会思潮的背景下,“批判理论”应运而生,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指出近现代以来那种强调理性至上和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的各种“启蒙思潮”(并不是专指18世纪西欧的启蒙运动)已经走向反面,人类所追求的对自然的克服与控制,将反过来使人遭受奴役与束缚。他们认为,这种启蒙运动的悲剧性辩证法就在于:启蒙退化为神话和新的迷信,启蒙运动不断以内在精神的丧失换取外在物质的享受,以开明进步为理由,要人们服从与日俱增的秩序和权威。他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聚合成一种全面统治人的总体力量,启蒙精神在使人摆脱愚昧的同时,又由于追求一种使人能够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而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并产生出两大恶果:知识成为工具;人异化为物。
同时,马尔库塞把他的“批判理论”的核心指向“单向度”。“单向度”与“多向度”是对立的。他指出,当代工业社会采取以科学技术为工具的社会统治形式,取消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使社会、人及思想都成为单向度的,工业社会以技术为媒介,将文化、政治和经济合并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种制度吞没了或者排斥了所有的选择。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意识形态进行控制和操纵。这种统治弥漫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教育的过程也不例外。技术统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比从前的要美好得多,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抗拒质变。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就这样诞生了”。①
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类的异化”首先是“劳动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人力量和个人意志,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②技术异化不仅表现为技术及其造物对人的外在统治,更重要的是,技术理性已经内化为人的意识,使人成为缺少超越维度与批判维度的工具化存在。
人们如何摆脱现实生存境遇中的各种异化力量和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如何超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马尔库塞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使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因此,只需使理性摆脱工具化而恢复其否定性与批判性,把价值重新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本主义批判意识,科学就不会再与统治、奴役相结合,而会与自由和解放结合在一起。随着“理性的功能是促进生活的艺术”(怀特海)这种新的理性观念的出现,技术的“逻各斯”将打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将从“额外压抑”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再是一种异化劳动,而成为一种消遣,生产也将成为表演。因此,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的解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发展为追求,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进行批判,反抗和超越由技术理性等异化的文化力量所形成的生存困境。
“批判理论”以敏感的心灵感触了人类即将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的不安与绝望,以超人的勇气和救赎的热情批判了现代主义的内在弊端,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了曙光,启发了在异化的惨境中的心灵,指出了个体的有限生命应如何觅得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批判理论”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批判教育学。它反对普遍本质的个性,强调教育目标的多元性与差异性;教育过程应成为学生批判思想、自尊和自由个性发展的真正的解放过程;课程要以解放的、人性的知识为中心,应是一种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结构。批判理论学家认为学校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所的问题的意识性,学校应该尽量避免用现有的物化知识与技能来限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与技能是人类创造的而且是为人类服务的。
基于“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学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价值的指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应注意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可能出现的人的异化现象。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给予受过各类中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某种与相关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门化教育。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基础,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注重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使学生能适应毕业后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其培养目的是造就一批适应大工业化机器生产的技术熟练的技师或技术工人。在这种教育目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非人”的教育哲学——人就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机器,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或者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在这种教育目的下,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讲究实用性、应用性与针对性。因而,其课程结构体系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是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的,是由若干个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课程模块构成的。因为职业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课程不是系统的而是跳跃的、孤立的和片面的。流水线上设置了什么流程,就开设一门专门针对这一流程的技术课;某一类劳动有某一工序就开设专门对付这一工序的课程;至于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的目的和社会结果是什么,怎样让人更加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劳动更具有精神的愉悦感,都不是职业教育课程所关心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操练和应用来学习,因而更多地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等,强调要“真刀真枪”地重复精细的操作规范,经过不断地、机械地重复训练,使学生的技能达到发展的最高阶段。整个教学过程是以物化知识、机械重复、形成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流程,从中寻觅不到人性与人文的影子。课程评价也是建立在以技术评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并以技术的熟练程度为尺度的,忽视学生主体精神感受和个性发展,丝毫没有注意到人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自由地生活与发展。
这就是今天的职业教育所体现的一种普遍的、把人看作工具的人力资本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人成为仅仅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有价值的资源。教育把学生看成是需要发展的人力资本。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职业教育看作纯“生计”教育,在实践中,越会实际操作,越能解决问题,越有一技之长,越是能工巧匠,越显得水平高、作用大,也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也是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有自我价值取向的个体,不仅可以为他们自己和雇主创造经济利益,也应该能够满足个人成功的需要,创造性地表现和为他人服务。然而,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了娴熟的生产技能,却失去了人所应该有的“善”——德善、智善、美善、体善;人的智慧与潜能的发展在技术中消失殆尽;人通过技术劳动获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没有使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人格尊严与个性、更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讲现实,不顾未来;只按“技术理性”行动,成了没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单面人”,社会也成了缺乏批判的“单面社会”。人通过这种教育获得物化的知识和技能,却把自己迷失在这种知识与技能之中。职业教育成了束缚人、压迫人、剥夺人的自由的工具,使人感到心灵脆弱与枯竭,生命暗淡无光,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也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高职教育
那么,洋溢着鲜活生命自由的职业教育在哪里?导引人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三位研究者在论文《教育、雇主与阶级流动》中指出,因为雇主们对学历的兴趣在变小,所以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在变小。雇主们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坚持不懈、理解信息和提出想法;同时,对制造业不利的服务业一直在增长,服务部门的雇主们越来越想要口齿清楚、自信而机敏的雇员,而高校并没有塑造这些品质。这就给高职教育提出挑战并促使我们反思。高职教育不应再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目标,仅仅培养学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而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的、反思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适应性,能为未来的工作变换做好准备,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能为今后享受“理智的生活”打好基础。为此,高职教育应注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契合,把培养有文化品位的、有教养的、懂技术的“能力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人文精神是凝结在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中的精髓与主旋律,是一种付诸于实践,以人为关注点的理念,它立足于现实生活,放眼人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潜藏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关怀,隐含着人类的文化理想,能够使科学知识更为丰满、更具有价值意义、更具有活力。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与尊严的肯定。人文精神的要旨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目标既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现实,强调主体的自由创造与自我超越,反对盲从的行为。
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多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专业的相通性,强化“技术通识”教育,弱化专业;设置技术实践课程时要兼顾人文课程,积极设计能够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各种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基于“批判理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已经在美国一些学校成功地实施了多年,学生从中受益匪浅。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决策,包括劳动决策、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决策等。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契合就是基于“批判理论”的人性化的职业教育观,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并且是一种代表人类社会文明精髓的新型的教育观。
注释: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9-1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44.
参考文献:
[1]张华.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6,(4).
[2]彭正梅.批判理论与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刘旭东.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对新技术、新设施的使用,却忽略了对自身内在情感、思想、欲望和动机的觉察。这种脱离对自身的感觉,会让人有一种自我疏离的感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对自身感知的淡薄,会导致人与自己的内在失去有效的链接,人变得机器化、僵硬化,容易被外界强大的信息技术环境所左右、控制和支配,从而丧失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对自身内在的情感关注越少,也就越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沟通和交流,更多的则是“超链接”化的信息呈现与对学生强势的信息控制和灌输。长期以往,教师将会逐渐忽视自身情感价值观的提升,也会忽视课堂上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近些年课堂教学的变化,会发现有些课堂学生主体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的课堂生动、自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中随时发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思路和内容,而现在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多媒体投影中的左一个链接、右一个链接所设计和制约,越是精美和构思精巧的多媒体课堂,学生越是没有左右课堂进程的可能性。教师对自己选择的信息和呈现信息的方式深深陶醉,教师既舍不得自己的心血,对课堂中的变化也没有足够的准备,教师唯一做的就是施展好已经约定俗成的“教学艺术”,把学生的思路和思想往自己的设计上去拉近。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变化快、网络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掌握一种多媒体的制作技术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挑选自己满意的课件也需耗费不少的时间,很多课件的内容设计、布局不一定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下载的成形课件已经打包、重新解包修改、重组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这对于技术一般的教师,往往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课件的重新修改和制作上,教师疲于应对,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而有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教师,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应对别的教师的求助,让人烦不胜烦,碍于面子,不得不帮忙,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长期以往,对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来说,由于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来应对这些事务,长期机械化的劳动也毁灭了教师对制作多媒体的热情和美感,只好让自己的技术衰落下去,免得因为自己的特长而陷于异化的劳动的困境。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异化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强化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技术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人的需要,人是课堂的主体,工具只是工具,工具是为人使用的。因此,教育教学中,必须始终确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为层出不穷的信息、新颖的呈现方式、智能化的设施所左右和支配。另外,现代智能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容易让人模糊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教师需要认清形势,投入现实的生活,积极关注内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对自己的主体意识有一个觉察,时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遵循自己的想法,勇敢坚守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艺术的运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从内心里尊重自己的人,他才有能力尊重他人的思想、观点,也才会允许他的学生成为学生自己,而不是成为教师所期望的人。这样的课堂,教师会营造出更多的和谐、民主、自由的氛围,师生两个主体才会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改变与相互成长。
2.关注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和智慧的交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师生间的人际情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过度关注了新技术的发展、技巧的实现、信息的取舍,而忽略了人自身对一些内容的看法和见解,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对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知和表达,而异化成一个僵化的教书机器。教师需要积极地感知和勇敢地表达自身的情感、愿望、想法,也需要积极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师生间的情感交融、观点碰撞,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和学习的情趣。
3.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主体人的从属关系。自然规律的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明,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结果体现,但是人们发现的自然规律和科学技术并不是自然本身,它只是人类对大自然某一方面的揭示与理解。作为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人类,需要尊重自己的客观存在与尊重自己的主体性。在此前提下,对现有揭示的规律和科学技术给予关注和运用。人只有对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给予同样的尊重,才能找寻到属于人类自己的幸福。教师也只有尊重自己的主体性,远离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异化,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幸福。无论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发展,功能如何强大,信息量如何丰富,都不能模糊技术服务于人的这样一个准则。因此,教师需要处理好技术与主体人的关系,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所主导,对异化机制保持清醒的觉察。
4.建立更宽容与科学的教学评课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我们需要以一些约束标准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在信息化推进的初期,这是必须的。当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需要建立更宽容、更科学、更灵活的评课标准,要体现出工具和手段服务于主体的基本规律。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不单单体现在信息呈现如何优美,教学设施多么先进上,而更多的体现在更高层次的对人、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和尊重上,体现在对教育的终极意义的认识上。所以,我们的评课标准应该服务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生对幸福的追求上,不能舍本逐末。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的异化现象,是无形之中的且很难被教师的意识所觉察,它是人的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正确认识并揭示这个问题,能够让我们教师随时保持更清醒的头脑来坚守人的主体性,从而远离病态异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本文作者:王玉龙 单位:镇江新区大港中学)
1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概念与现状解读
(一)科技异化概念
科技异化,源自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是“劳动异化”的概念引申。它强调劳动主体“人”与科技之间异化关系。人创造科技,然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脱离了人的掌控范围,人被科学抛弃,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的工具。例如,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道德缺失等等。简而言之,科技带来了文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也引发了巨大的价值危机。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科技与价值分化的根源
万物皆有源。长期以来,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全球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科技作为一种实践的工具,其价值本身是中立的,因此,我们不能将科技与价值分化的责任推到科学本身,而是应该辩证的来对待。经过对专家学者论述的分析,找到了以下两个根源:
(一)科技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忽视。
居里夫人曾说:科技是无罪的,罪在于滥用科学。科技作为一种工具,具有两面性,是否产生有益的效果取决于应用科技的主体。然而,许多科技的创造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忽视了社会伦理,引发了战争等一系列的危机;
(二)科技与人文分离。
科技具有社会性,然而在社会发展中,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使科技的发展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引导,造成了科技异化。
2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风险危机
(一)科技与价值分化带来的全球化危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类逐步步入了全球化,全球化与科技共生的观念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随着二者的共同发展,科技与价值分化现象跨越了国家与体制的壁垒在世界范围内蔓延。首先,资本社会对利益的追逐,使科技无节制的被开发利用,自然变成了纯粹的消费对象,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加剧;其次,全球化背景下,利益至上的观念导致了世界范围生产的无序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接下来,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但是各国之间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科技大国逐步占据竞争的核心地位,造成了全球化的不公平现象,引发一系列危机;最后,因为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伴随着信息技术漏洞的普遍性,黑客与技术攻击在全球范围蔓延。这些都是全球化语境下所带来的价值与分化问题。
(二)下的风险与危机解读
著名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资本逐利本性致使技术的胜利是由价值的败坏作为代价换来的。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加剧了对科技的开发与滥用。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提出资本社会科技已归人格化资本所有。科技成为了支配社会的一种手段,造成了人文价值观的缺失。他强调只有把科技从资本主义制中解放出来才能最终消除科技的异化现象。
3全球化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的强化超越
目前科技与价值的分化严重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导向
科技是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是科技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指明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深入,科技与价值分化跨越了国家与制度壁垒。但是,科技离不开人性,将“以人为本”作为科技发展的价值导向,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个体的私欲,将不同国家利益放在同样的道德标准下,使科技服务于全人类。
(二)推动全球化合理化发展
在国际社会发展中,我们常提到“共同利益”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甚至整个社会共有的利益。追求“共同利益”有助于达成社会化的共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全球化是缓解科技与价值分化,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手段。理性的引导全球化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就目前世界大势看,推动全球化合理发展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4结语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文明社会;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6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打造生态文明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西方衍生而来的生态学将生态学理论、生态环保理以及理论融于一体,对当时生态环境失衡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生态学有关生态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和研究。
一、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非常稀少,未来我国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给予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足够的重视,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措施,但是以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实际,其中仍存有很多问题:一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所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是指单纯地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产值,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但是取得的经济效益却相对较低。这种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最优化,资源配置也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主张的稳态经济模式,采用小规模技术实现生产的分散化、民主化,继而取代工业社会的过度生产模式。在我国这种经济模式更适用于那些传统产品、手工制品等较小规模的产业;二是,非理性消费。过度生产导致很多商品的数量远超于人们的需求数量,企业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人们的非理性消费,无形之中加大了资源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理性消费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生态学涵括的主要内容
自生态学形成以来,它一直将视线聚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上。生态学以生态危机为主线,重点就生态危机的起源以及应对方式进行了探究,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根据对生态学的学习和认识,我们大致将生态学归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所谓的生态危机是指人类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由于不当行为而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学认为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视域下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和技术观,而造成生态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错误的控制自然观念;二是,论述了异化消费。从的视角来看,异化是随阶级共同伴生的,它是人类的生产与人类生产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归结为社会私有制。异化消费是让人通过消费的方式来补足生产劳动中所受到的创伤,且常常是获得报酬补足的劳动生活,使人们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利用消费来寻求刺激和满足。生态学对这种异化消费进行了批判;三是,论述了稳态经济。稳态经济是生态学阐述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生态危机提出的,是生态学提出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策略。稳态经济模式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强调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平衡。生态学倡导下的稳态经济要求我们将自然资源消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为基础,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学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
作者结合上述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现状和生态学涵括内容的认识,归述了以下几点生态学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以供参考。
(一)推行科学发展
通过对生态学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属性,而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才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必须要理性地运用科学技术,尽量消除科技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应该利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学技术应作为一种有效治理生态污染的手段被使用。我们一定要认清现实情况,即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治理,还是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体而言,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绝不是限制科技的发展,而是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节能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传统产业的技术环境,逐渐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环保型产业以及地能源、资源消耗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在技术层面上完善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相关建设。
(二)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学认为,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势必会影响生态平衡,继而引发生态危机。生态学指导下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要控制经济增长,发展生态经济。众所周知,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生产不断扩大的过程。但是按照以往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来看,扩大生产就意味着财富增长,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期望通过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以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最终导致过量生产、过度发展引发了更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时至今日,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发展经济并不可盲目而为,需要我们以保证人类的正常生存为前提。因此,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发展问题,着力于传统生产模式的优化和调整,科学合理地处置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全方位考虑经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转变传统产业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积极探索新型产业模式,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人们创造优质的现代化生活。
(三)倡导理性消费
【关键词】后现代;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内在力量
一、提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是由于他有感觉、欲望和情感等,更重要的在于人有灵魂、有理性,追求美,追求善[1]。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越来越深入人心。虽然科学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科学对世界的影响也极其深远,但人们也开始感到人的价值在现代科学面前越来越渺小,人的世界越来越被技术和物质支配而失去了对自身尊严的维护和对理想价值的追求。在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操纵和控制社会物质生产的一切过程,它也操作和控制人的心理及意识,知识成为工具,人异化为物[2]。
面对如此困境,很多西方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文明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胡塞尔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胡塞尔发出了“真的存在科学危机”的呐喊。他认为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3]。实证主义因为其客观、富有逻辑性、信赖数字而被受推崇,然而实证主义也有其冷漠、忽视人的情感人的价值的一面。胡塞尔认为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其对生活意义的关注,面对现代社会的这场异化危机,必须从哲学的角度在生活世界思考人的意义和生活内在价值,重新重视人的精神世界。
二、对当前教育异化问题的审视
面对现代这场异化危机,身处现代文明之中的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流入了异化的血液。今天教育异化问题表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
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不仅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4]。而今,传授知识成了教育的首要任务,人们已被现代科学技术征服,已被先进的科学知识征服。现代教育几乎完全定位于实用知识的获取以及智力的发展。再加上过早的专业分科教育,将人的发展过早片面化,完全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手段的异化。雅斯贝尔斯认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5]。然而,受当前实证科学观念的支配,教育放弃了感情,放弃了爱,普遍使用数字、技术来面对学生,于是,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反而对正在精心培养中的儿童变得越来越陌生。今天青少年身上最明显的社会病,在于他们被抛弃给了各种理论——无论是社会理论、政治理论、教育理论还是心理学理论,具体儿童的需要已无人问津[6]。当前的学校教育变成了一个意义缺失的、机械的“工厂”,知识被看作一堆毫无意义的材料,学生则成了有待填充材料的“容器”,教育就是不停地、高效率地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灌输”到容器中[7]。
教育功能的异化。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能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8]。今天的教育已经异化成为满足生存需要和谋生的手段,实用与效率成为教育追求的理想,教育不再关心人的心灵世界,不再关注修身养性。现在的学校用抽象的符号和客观的分数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学校教育根据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殚精竭虑地对学生进行测验、测量、分类和甄别[9]。
此外,教育经费的限制,市场经济的入侵,商业化操作等等,我们的学校在后现代化文明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被异化。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科学技术的操控、对物质的占有欲似乎已经占据了我们思考和生活的所有空间。面对复杂、残酷以及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现实,需要每个人完全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其他条件做出恰当的判断、选择和取舍。越是能够主动判断、选择和取舍的人,就越有可能控制生活,从而获得个人的解放和幸福。而这种判断、选择和取舍的能力恰好是学校不可能提供的。因此,学校的教育在很多时候显得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
由于教育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多数人对教育的期望,于是,很多关心教育的学者痛心于当前教育异化的困境,把目光投向胡塞尔“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理念,希望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并且能针对今天的教育问题有所作为。
三、从后现代视角讨论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解
毋庸置疑,科学前进的浪花带给了人类非常多的便利,也让人类通过科学更加认识了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继而进行控制和利用,让人类在生活世界可以生活得更加容易。但纯粹的客观-科学世界观也带来了冷漠。胡塞尔在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中,认为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被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用实证的方法做成了一副眼镜,然后在看待生活世界里的任何事情时都利用这副眼镜,讲究科学,讲究证据,讲究技术,讲究数字,讲究逻辑,讲究效率。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几乎渗透到了生活世界所有的领域,当然包括教育。在他们眼里,虽然他们不像行为主义那样把人简单地看成动物,但同样也忽视作为人所特有的意义。在这个人异化为物、客观-科学的世界里,人们容易在新技术面前忽视自己内心的力量,容易在物质繁荣面前变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孤单。胡塞尔指出这是现代文明的异化危机,其实,这更是人类的危机,于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方向必须从这个异化的世界回归到它合适的地方。
回归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呢?
生活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它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于人类而言在科学之前已经一直存在了。但胡塞尔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绝非是要教育回到这种仅仅有时空概念、只简单重视一般基本技能和普通社会规则的掌握的原始世界,这个世界我们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根本谈不上回归。教育要回归的世界,是一个有人的世界。人有各种活动、各种关系,有各种幸福、各种痛苦,除此之外人还有更加抽象的东西——情感、价值观和创造力。这个生活世界里正因为有了人,才让生活世界变得生动起来。胡塞尔认为教育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来自于我们身边,但高于一般世界,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为价值世界,价值世界里含有对人存在本身最深刻的反思和尊重。胡塞尔提出的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就是从纯粹客观、逻辑、冷漠的、人异化为物的客观-科学的世界,回归到充满爱、理解和尊重的世界,回归到关于人本真的世界,即关注整个人的生存是否有意义与无意义的价值世界。
从哲学的层面讲,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指教育要重视人。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人,一个有灵魂、有理性、追求美、追求善、追求幸福的人。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多多思考与人有关的问题,要向学生传递关于人的价值的信息。我们应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世界、把握人生存在意义的能力,即学会思考关于幸福、道德和信仰等关键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存在吗?在最崇高的意义上培养人和维护人类生活到底需要哪些东西?等等。并非人人都要做哲学家,但在思考和学习中,我们可以认识人本身,认识生活本身,然后获得自己的人生信仰,获得正确面对现实世界的态度,获得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从而在内心里形成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包含着对幸福、对道德、对信仰的理解,也包含着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在后现代工业化信息化诱惑无处不在的今天,这种能深刻理解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的内在力量可以形成一种智慧之声,这个智慧之声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外部世界向脆弱的内心发动的进攻,可以形成对未来对生活积极的热情和信心,并且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和生活方式,做到解放自己,最终超越自己。这个智慧之声,不是突然能获得的知识,必须从小根植于心。而让这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根植于心的,只有教育才能完成。笔者所理解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在本质意义上也就是回到这个地方,即通过教育,培养一个人强大的内在力量。
一路走来,教育一直都是有智慧的人希望认识、希望解释、希望把握的一个领域。但事实静静地在那里,争辩的是人。所有的理论都只是某些人对某一问题在某个时间某种特定的环境下面做出的一种思考,包含着个人的经历、认识、情感和人生态度。如果想拥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洞察一切的、从任何角度看都是英明的、可以完全指点我们于迷津的理论,几乎不可能。从这个角度,胡塞尔的理论也一样,她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反思,一种审视,而不是一剂药方。怎样认识教育,以后还会有一代又一代有智慧的人去思考。
真理永远在那里,需要我们不懈地去寻找。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1
[2]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马尔库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
[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
[6]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 伍正翔 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
[8]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
[9]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关键词:“房奴”;单向度;异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06-03
一、中国社会的“房奴”现象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二十至三十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对家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西方人,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家非常重视,“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可见家的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了房子才可以称作有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中国人对房子有着非常浓烈的渴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较之旧社会的中国,可以说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们耗尽一生的积蓄却买不起房子,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房奴”,买房的压力使得人感到受到房子的奴役。
虽然摆脱了居无定所的窘迫局面,但是“房奴”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在“商品拜物教”的诱惑下,大众失去了人性和灵魂却全然不觉,把物质需求看作自己真实和唯一的需要,房子是一个物品,虽然它对人很重要,但是它仍然只是个物品,人们制造了房子,却要被房子所奴役。人们失去了个人自由和精神的解放,当今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人们的需要,更要在精神上满足人们的需要。中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与马尔库塞分析批判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着相似的背景,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经验教训使得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并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成为我们当代人应该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二、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知名的激进哲人,他的《单向度的人》这本书以哲学的高度剖析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物质丰富、精神痛苦、人性丧失、社会畸形”的病态现象。“单向度”一词,确切的说是指“肯定性单向度”。
(一)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稳定的发展机会,马尔库塞写作这本书正值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刚刚经历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发展,社会获得长足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得到空前的改善,但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更加安逸和舒适的同时,也沦为商品需要的奴隶。在这种背景下,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研究。
(二)主要内容
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新型形式,在这个新的形式的控制下,整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个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进行着单向度的思维,因此,科技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单向度”的涵义是: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改变自己的需求。而现代文明的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即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的原则,人们内心的批判性、超越性思想受到抑制,从而成为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
1.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政治的单向度表现为对立派别明显的一致和趋同,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于新的技术工作世界强行削弱 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无产阶级和其他一道被资本主义制度同化了,深层次的不合理性和矛盾被掩盖在表面的合理性中,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是奴隶。因为是否是奴隶,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是奴役状态的纯粹形式。
2.生活领域的单向度。发达工业社会使人的生活方式同化起来,即使是下层的人也可以和上层的人一样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由于生活方式的同化,由于大家都“分享制度的好处”,以往那种在自由和平等名义下提出抗议的生活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不同阶层生活方式的同化正是控制的新的形式,它把不合理性寓于合理性之中。
3.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高层文化不断与现实同化,人的思想顺从于人的社会行为,不再具有否定与超越的意义,批判理性被技术合理性所代替。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被克服,早期资本主义文学中那些反叛的角色现在已被征服。理想本是超越现实的东西,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就不再有理想,或者说理想已被现实所超越、同一。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度哲学的胜利,现代哲学变为肯定性思想。
4.人的单向度。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人们正享受着需求得到满足所带来的幸福,然而,这种需要只是“虚假的需求”发达工业社会正是通过制造和满足这种“虚假需求”,控制人们的意识,支配人们的生活,人们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成为屈从社会政治需要而又麻木的自感幸福的“单向度的人”。
三、技术异化下的“房奴”现象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不断深入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借鉴价值,其中最可以说明“房奴”问题的就是技术异化的理论。
异化概念是一个历史概念,应该动态的考察它,“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的高度。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他的异化理论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局限。随后,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控制手段发生了从意识形态控制到生产资料控制再到技术控制的变化,异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为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两种形态。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主要从生产关系方面问题,侧重于政治和经济批判。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主要从生产力方面看问题,侧重于意识形态和文化批判。
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强迫工人去消费劳动产品,工人成了消费产品的奴隶。他提出了虚假需要的理论,认为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有一切处于自治状态下的个人来回答。而事实是工人和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消费关系,工人受到消费品的压抑没有真正选择的自由,在强迫性的消费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奴役的地位,完全受到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的支配,是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的奴隶。
“房奴”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是技术异化的产物,人们制造房子,房子只是一个物品,却成了反对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人,压迫人。而房子本身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的需求,但是房价却大大超过了正常人的经济可以承受的能力,人们无法得到需要和满足,这样的需要具有社会的内容和功能,它们取决于个人所无法控制的外力,这些需要的发展和满足是受外界支配的。哲学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房奴”等一系列现象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问题,它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阶段。一定的结果是由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由于商品被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人们对有些商品的需求及渴望已经到了一种畸形的程度,成了商品拜物教,房子就是当下中国拜物教的教主,它让太多的中国人付出了过多的代价。这是区别于奴隶社会的一种现代社会的奴役,不只是身体的奴役,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在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西方社会没有本质的差别,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所以不能一概否定,科学技术作为促进近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尔库塞只是在批判科学技术被当作社会控制的一种新的形式,造成了极权主义,压抑了人和社会的否定性的向度,并没有否定科技本身。但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这种状况造成了技术万能的错觉,应该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
四、“房奴”现象的哲学反思
“房奴”现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关于现代化,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社会历史性的进步,但随之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它,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现代化。认为,判断一种文明社会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健康,最根本的还是看它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否具有历史合理性,如果丧失了这两者,则必然会是病态的,现代化进程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虽然存在问题,但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
和谐是当下流行的一个词,大到和谐社会,小到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该理性的理解和谐,和谐是包涵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和谐社会需要肯定的声音,更需要否定性的、批判性的声音,这就是马尔库塞所反对的单向度的理论。社会、思想、人都包涵有两个向度,如果丧失了对立性的向度,社会将失去它的活力。所以和谐的内涵是包涵否定性的和谐。用思想引领时代,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发出批判性的否定性的声音。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对我们来说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有着空前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文明,却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其单面性表现在整个社会盛行拜金主义风气,人成了物的奴隶。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前车之覆,应该成为我们的后车之鉴,我们既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发展 经济,也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的健全等。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异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对人性的压抑甚至扭曲的不合理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所以中国应该更注重研究人的问题,注重人文关怀。从个人角度来讲,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应当的,但如果物欲膨胀,不注重道德自律、人格修养,必将使人沦为物的奴隶。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是幸福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让人们感受到了幸福,但这种幸福是不完全,不彻底的,个人自由和精神的解放还有待追求。不要做“房奴”,要做自己的主人,要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关注人,发展人,使人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个人也要争取做个双向度的人,具有批判性的否定性的思维,不被物所奴役,争取个人自由和精神解放。如果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朝着双向度的方向努力,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每个人才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张艳涛.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学科定位;教育技术;教育信息环境
电化教育是干什么的?这是似乎容易回答又难于准确回答的问题,其实质是电化教育的定位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电化教育发展的老问题,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异军突起之时,这个老问题更加紧迫起来,甚至产生了电化教育的生存危机,对电化教育是干什么的,它的定位是什么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理论上给予深层次的探讨,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媒体不断涌现并被引入到教育领域进行应用,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每当出现一种新的媒体,伴随着对它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都会在教育技术领域形成一股“先进媒体热”。伴随着这种“繁荣”局面的形成,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来,引起了一些细心并理智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人员的注意,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电化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它是拍摄和播放电视录像的;它是管理配有电视录像的;它是管理配有电教设备的教室的;它是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等。
问题一:电教中心是教学单位还是教学辅助单位?电教人员是教师还是教辅人员?电教工作是教学工作还是教学辅助工作?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中将电教中心定为“教学单位”,而许多学校却把它看作是教学“辅助单位”?电教人员是教师,而其他人却把电教人员当作是教辅人员。这个问题自从有了电化教育后就一直缠绕着电教工作的方方面面。
问题二:电化教育所依据的媒体是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呢,还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呢?是否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前者是电化教育,后者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否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旧媒体技术的“落伍”而寿终正寝呢,是否在将来又有新媒体出现后,再次改换名称呢?这两个问题交织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电化教育职能,定位和生存的危机。时下,电化教育在中国有着各种不同的称谓,“电化教育”强这个研究和实践领域在中国出现较早的名字,之后有人呼吁这个名字不科学,应改为“教育技术”,由于当前这个领域的实战人员大多从事新媒体的有关工作,于是又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名字,随着我们逐步迈入信息社会,随着社会对人才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视,于是“教育信息技术”这个词也成为教育技术的另一个“时髦”的名字。
2 对问题一的探析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电教机构是否应该建立,不在于搞电教要有多少资金的投入,更不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在于人们是怎样看待电化教育工作的,其根源是人的观念和意识问题,观念和意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总是依据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实践而产生,并随着条件的丰富和社会实践的深入而发展,它们是特定的时代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业的产生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业的产生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批示器,教育活动方式和教学观念的产生何尝不是这样,任何教育都要依靠一定的工具手段,并在一定工具手段的支持下形成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实践,也必然产生与这种教学活动方式相吻合的教学观念和意识。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是一种脑力加体力的劳动或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师在工作中总要使用一定的工具手段去“劳动”,即使用一定的教学工具传递教育信息,教育学生。当教学工具处在手工业时代,就必然构成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课堂讲授的教学活动方式或“劳动”方式,也必然产生课堂空间中的教学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学方式的产生和数师角色的认定均不超出课堂空间。只有在课堂上讲授的人才被看作是教师,只有在课堂狭小空间中的讲授才被认定为“正宗”的教学工作。如果说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话,那么专门研究教学的学科——教学论也把教学的认识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上,而把“学生”实际上仅划在课堂以内,把教师的职责任务框在课堂之内。在这种集体潜意识和所谓的学科意识的衡量下,电教工作者若没有直接进入课堂讲授,那么他们就不是教师;他们若不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的工作就不是教学工作,至少不是“正宗”的教学工作,所以电化教育的职能就被定位在辅和服务性上。
新的劳动工具的出现必然产生新的劳动方式,也必然形成新的社会观念。以先进生产机器为标志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改变了手工业时期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将劳动者从劳动密集型的个体劳作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知识密集型的协作化大生产之路。同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打开人们的眼界,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尽管比起生产领域,这种变革姗姗来迟,但最终还是出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某些过去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方式。现代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了多类型的,立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沟通障碍。在这种情形下。手工业时期形成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开始发生变化,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活动得以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人人超出课堂的时空。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无限的时空中获得教育信息,师生凭借新工具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教师的角色行为或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体在课堂上的讲授,应当说无论是教师个人或群体,无论是否在课堂,凡是对教育信息的开发,设计,制作和传播都是教学的范畴。
由于受工具手段的限制,在传统教学观念或集体潜意识中,往往把教学归结为课堂中教师个体的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个体作业的方式解放出来。应当看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构筑了广泛而又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构筑这种信息环境仅靠教师个人行为是不能完成的,必须依靠教师群体的力量进行教育信息的开发,设计,储存,加工和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于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群体分工合作的现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出现了,这个现象的出现与现代社会大生产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当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取消教师个体的劳动,相反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教学分工合作现象的出现,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电化教育正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分工合作的产物。电教工作者所做的工作正是开发,设计,制作,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由此可以看出,电教工作者是教师,电教机构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电化教育的职能归结起来就是为教育和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信息环境,这就是电化教育的根本职能。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信息环境下进行的,无论是重传递知识还是重学生主动学习,无论是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是注重其能力的发展,若没有教育信息的交流,没有教育信息环境,教育教学活动就不复存在,教育信息环境对教育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谓教育信息环境是指师生活动所依赖的信息资源,信息表达形式,媒体手段的组合以及信息交流方式的总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仅靠教师讲授,媒体单一,信息资源少,交流空间小,教育信息环境的因素并不引人注意,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视听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智能计算机技术纷纷亮相,人类所处的信息环境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这种影响和变革迅速地作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于是“教育信息环境”这个新事物终于在我们感性和理性的视野出现了。它给了电化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新“工种”。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最大的启迪就是要构筑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发掘的领域。
3 对问题二的探析
如果说,对电化教育工作属性和职能的问题涉及教育教学观念变革的全局问题。那么,电化教育是搞幻灯投影等还是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问题,则是电化教育工作的局部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电化教育的具体工作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就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或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因而,无论是幻灯投影还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都是我们用来提供或创设教育信息环境的工具。这是不应该产生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这就是一种异化现象,把工具当作目的的异化。产生这种异化的原因很多,但深层原因就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负效应。这些负效应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技术至上理念”,这种理念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而形成的。其主要特征就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改造一切,战胜一切,它们无所不能,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偶像崇拜”一技术手段的崇拜。而创造和使用技术手段的人的地位却被忽视了。
从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技术起源于人类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工具的制造,正是由于对工具的使用和制造的实践才使人类从动物脱离出来。任何工具手段都是人的某些器官功能的延伸。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是对人的体力或肢体的延伸,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是对人的大脑和感官的延伸。可以说,技术手段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化与展示,是人类智能因素与自然物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对象化的产物,技术手段的真正内核是人类的智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手段不断先进和复杂,人类战胜自然能力的提高,异化也就出现了。把本来是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本质力量的伟大片面地当作技术手段的伟大。于是技术手段占据了主角,它们的“光芒”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看不到它们背后丰富的人类智慧和精神内涵。于是,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工具价值高于人的价值的现象,出现了错把工具当目的的现象。
这种异化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存在。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再创造,为了全面培养和发展个人能力。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心灵的塑和能力的培养,其中心是人。为了实现这些本质和目的,就要通过书本等工具手段来实施。然而在现实中,教师成为教书的,而不是育人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自我发展,“书本,知识,分数”异化成教学追求的最高目的,“工具手段”成了中心,甚至教师也被异化为传递知识的“工具”。
电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供或创设丰富的教育信息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无论幻灯投影还是多媒体计算机或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手段都是实现目的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手段却在群体潜意识中被异化为电化教育的目的,把电化教育本质的东西与某类工具联系在一起,认为搞这些东西就是搞电化教育,以至于当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工具手段出现后就不是电化教育了,电化教育由此便产生了生存危机,要摆脱危机,就要更科学地把握本质的东西,把一项事业,一门学科的本质与某类技术手段相连接,观念就要实现超越。超越媒体工具的桎梏,将自己眼界扩大,洞察到媒体之后存在的广阔领域——为教育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化的教育信息环境。要构筑教育信息环境,没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是不行的,电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在它们的基础上孕育着教育信息资源的组合,系统教学设计,媒传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众多的媒传教学模式,这才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真正追求的东西,电化教育本身的优势是在延长和加强师生主体的认识器官的作用,正是有了这种优势,它才能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改变教育内容和形式,优化教育过程,只有认识到电化教育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的摆好电化教育的位置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面对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工具手段的到来,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思想观念,调整专业队伍的结构,不仅要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和挑战,更要适应新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挑战。这种调整的性质属扩充性和丰富性的,不是目的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