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3: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雕塑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小品;配置
一、园林植物对园林小品的作用
植物园林的小品及其周围,用一些植物进行适当的配置,具有多种作用。
(一)植物对建筑物的外观具有装饰作用
园林中一些建筑物一般会表现出人工建筑的很挤,表面往往会出现不平整、粗超的现象,在建筑物的周围种植植物,会对建筑物起到外观衬托的作用,使建筑物外观显得优美。
(二)视觉上平衡周围环境的作用
比较规则的园林绿化中常采用平衡对称的原则,而自然山水的园林绿化常采用不对称的原则,例如在自然山水的园林周围,一般配置一些高低不同。没有规律感的植物,这样才符合自然园林的发展,但是看前来又与周围的植物很配合,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看起来很和谐的感觉,人们看到具有视觉上的平衡感。例如一般在园林中具有桥头的位置配置一些植物,缓解观光者的视觉疲劳。
(三)烘托园林气氛的作用
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常用植物来烘托园林的气氛,例如,一般烈士陵园长种植高大的乔木,来烘托烈士林园的庄严的气氛。而在工游客游玩的林园,长种植一些花花草草,使观光者看到具有一种放松感、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并对此园林产生喜好,感觉此园林不错。
(四)突出园林主景的作用
园林中配置一些突出主题的植物,比如颜色、高度、明暗等特点比较突出的植物,使园林中的植物较别处的植物比较具有个性化,吸引观光者到此来观光,当然最主要的是衬托园林的美,突出园林主景的作用。
(五)体现植物小品四季的景观作用
植物的生长具有四季变化的常律,当然园林小品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植物小品的配置与园林产生相互呼应感,植物小品四季的变化与园林植物相得益彰,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产生至美的景观效果,体现植物小品四季的景观作用。
二、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的方法
1.植物配置突出建筑小品的主题
园林绿化中,一些建筑小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功能,例如绿地园林中一些历史人物的雕塑、盆景、装饰植物,在不同的 园林环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冬季,一般选择与冬季搭配的园林植物,腊梅、长青、竹子等具有小品自身特色的植物,园林小品与环境相互搭配。
2.植物配置协调建筑小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园林绿地中,一些建筑小品的大小、颜色、高度等因素与周围及其周围植物的视觉相互影响,但是可以用不同的植物衬托来消除这些影响。例如有些园林绿地中会配置一些照明灯饰或者景观灯等灯饰,并且数量较多、分布也比较广阔,植物配置上应该考虑到植物会对这些灯饰的影响景观,考虑到选择植物的高度应该尽量不要很高,影响灯饰的亮度效果。颜色也不要选择很暗的植物,这样的话,与周围的灯饰亮度会形成反差。另外,园林绿地中配置的一些垃圾桶、卫生间等也会影响到园林植物的景观,这样的话可以利用一些园林植物来进行配置,对垃圾桶及厕所不美观的地方用植物来进行遮挡。
3.植物配置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
完美的植物配置,不仅对建筑小品具有装饰作用,而且建筑小品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进一步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例如建筑小品类型的导游图,其附件的树木不仅起到对游客的路标指示作用,而且美化了此处的环境。另外园林中的座椅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及歇脚之地,但从功能上分析,园林中座椅旁边的植物不仅衬托了园林整体的环境,而且更加装饰了座椅,其中座椅旁边的植物不应该特别高大,但是要足够夏日的遮阴功能以及冬日的不蔽日的好处,这样游客游玩时,由于没有特别高大植物,感觉园林更加空旷舒适的感觉。
三、常见园林建筑小品的植物配置
(一)花架及其植物配置
花架是为了支持园林中攀岩植物的肢体进行设置的建筑小品,使用花架的植物很多,常见的比如葡萄、金银花这种类型的植物,花架支撑着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相互衬托。一般花架是一些门、亭等建筑小品,为植物搭建生长空间,植物爬满整个花架,点缀了周围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植物自身的生长,给人们一种透明建筑物的感觉,另外花架的还有夏日遮阴的功能。但是如果光照不足的地方不易种植需要花架的植物,否则的此处光线显得更阴暗,给人们带来蒙的感觉。因此,园林绿地中花架及需要花架植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
(二)园椅、园凳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地中工游客休息的座椅、坐凳,首要的功能是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供游客歇脚与谈心、观看周围的景观。与此同时,还有点缀周围景观的作用,座椅周围的植物要求夏日遮阴、冬日晒日。比较常见的座椅、坐凳比如园椅(凳)与花坛结合形式的。最近几年来,这种样式的座椅比较流行,一个圆形的花坛周围有一圈座椅,包围着花坛,圆形花坛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扑鼻的花香令游客心旷神怡。有的座椅与植物相间排列,游客歇于座椅上由于至于如花的景观中。
(三)园林雕塑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雕塑是园林中重要的装饰小品,不用的园林中会设置不同寓意的园林雕塑,园林雕塑小品的风格元素不一,形状大小可根据此处的植物景观进行搭配设计。当然雕塑小品表达的主题风格更加突出,往往精美的雕塑小品是园林的优美景观中心。
园林绿地中植物小品的装饰与配置,烘托了环境气氛,雕塑小品与植物配置的环境尤为重要,比如为了更加衬托雕塑小品的视觉效应,一般颜色比较深的植物配置颜色较浅的雕塑小品,同样颜色比较浅的植物配置颜色比较深的雕塑小品,使雕塑小品的主题重点突出,色彩配置多样化。
同时,对于一些主题各不相同的雕塑还应该根据需要种植不同树种和采取不同种植模式,例如唐山市“大钊公园”的雕像,即在轴线两侧规则式列植了雪松、黄杨球和小檗球,雕像背景栽植了油松、桧柏、侧柏组成的常绿针叶混交林,产生了庄严的统一感。对于主题及形象比较活泼的雕塑小品,宜用比较自然的种植方式,在植物的树形、姿态、叶形、色彩等方面,则应选择比较潇洒自由的形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雕塑空间
园林,是自然环境经过人们主观意识规划设计,在固定地理位置上构建出具有艺术性、生态化的人文景观。而园林雕塑是整体园林布局的一部分,是园林构成中的重要一环,它特有的外部形式,包容的内涵及文化属性使它与园林建筑、绿地树木、花草相比更富有人性,更能体现某一具体的理念。
园林是一项古老的艺术,在东、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我国,园林格式设计早在距今5500—6000年的黄帝时代就有了,而论及我国早期的园林雕塑,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红山文化遗址——在集祭坛、寺庙、陵墓为一体的大型上古文化园林中,有令人振奋惊喜的女神、龙、鸟等雕塑。还值得一提的有春秋时晋灵公墓园雕塑,据郭洪《西京杂记》载:“晋灵公家,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攫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这27个字内涵丰富,说明晋灵公墓园的石雕群很壮观。在西方历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中都是如此:自足空间和隔绝空间意识成为雕塑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价值。但是,最近几十年来,雕塑与园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得它与园林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已经模糊了。园林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相当地扩展,如抽象性、大尺度、使用自然材料、融入自然过程等。与园林作品相比较,园林雕塑无论是工作的对象、使用的材料和空间的尺度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这两种艺术的融合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雕塑空间是雕塑形体运动变化下所形成的空间,包括雕塑自身、心理和环境空间。雕塑空间通过自身的造型语言特色,使其感染力远远超出了雕塑自然空间体积。雕塑的空间扩张透过环境,进入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艺术情感,同时也致使雕塑空间具有融入性——它可以随时融入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空间里。
一、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本身就是一门自然的艺术,自然美是园林美的核心所在。园林雕塑的材质丰富多样,木材、石材、玻璃、铸铜、钢材、陶等均为常见的雕塑用材。亨利·摩尔和阿尔普都力图使雕塑在旷野、森林和山川中找到栖身之地,因为自然的力量可以加强作品本身的力量,使其更具完整性。高尔德沃兹的《极岩裂线》,它展示的是从岩石中有规则的留出一条长长的“裂痕”,就如同地裂再现,真实程度令人叫绝。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雕像毕竟还是和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园治》所反复强调“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也正是考虑园林雕塑立意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功能与自然环境这两个基本因素。
二、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色彩与光影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
色彩与光影是创造气氛所必需的。色彩的应用往往受到社会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在环境中,雕塑采用的色彩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绿色的草坪上放置色彩鲜艳的雕塑,会给人带来醒目、清晰的感觉,如放置色彩暗淡的雕塑会给人带来厚重、质朴的感觉。色彩运用要注意暖色具有扩张感和动感,冷色具有收缩感和静感。光是物体的生命。园林雕塑位于室外,受自然光线的影响较大,每年、每季、每时的光线都不同。作为光源的太阳、月亮或灯光等,照射在雕塑上会使雕塑在形象与体积上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放置位置,雕塑的处理也会有所不同。在园林雕塑中要结合周围环境的采光度、光源方向等因素,创造出丰富的时相、季相变化。以夜景为主的雕塑则更多考虑灯光的效果。日本有件雕塑《交叉的空间构造》,作品由95个直径14.2米的水晶球构成。作者把一个“水晶细胞”裂变为95个,构成了结构复杂多变的城堡,进入城堡内部就像进入水晶宫,透过玻璃的光线变得五光十色。这是一件很受儿童喜欢的作品,它在审美功能中融入了实用功能。
三、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人类的亲和力
园林作为满足人们休息、游赏、活动的余遐空间,它是现在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场所,其空间和景观本身应具有一定的休闲性、娱乐性。
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富有回味的雕塑,它既是欣赏客体,同时又是交流对象。所以园林雕塑在选题时,应注重轻松愉快的主题。雕塑小品通常与所在环境的空间和景素结合,以夸张的小动物或拟人化的小品作为小尺度空间中的主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平时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东西的尺度增大,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出诙谐有趣的环境氛围。同时还将一些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置于景观之中。这些人物景观雕塑所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人,动作也极为自然,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如,有一组景观雕塑设计成一组横行的螃蟹从海边爬上岸,这里的雕塑既是作品也是歇息座凳,景致有趣且富于想象。可参与化也是增添雕塑情趣的重要手段,设置在地上的象棋雕塑,使人们不禁想一试身手,平添了一份亲切感、交流感。
结语
空间和人性,是现代艺术家追问的永恒主题。现代园林雕塑创造的空间不是徒具功能外壳或只具精美装饰的空间界面,雕塑空间设计的生命在于,物质围合而构成的空间内容应具有人性化因素。现代园林雕塑在题材上和形式上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抽象的、写实的,但无论明确表达了什么,只有雕塑本身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它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满足人们情感的各种需求,才能使人们觉得有种亲切感、交流感,这才达到了园林雕塑的真正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关键词】东南亚风格;硬质景观;软质景观;水景
东南亚风格景观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大到空间打造,小到细节装饰,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
一、东南亚风格景观文化理念
东南亚风格景观并不是一种原住民的设计,不是一种单纯的照搬,而是欧洲的殖民者将西方的设计方法结合东南亚的材料与文化,配以热带特有的植物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所以并没有单纯的有地域之分
二、东南亚风格景观特色
东南亚风格景观最大的特色是还原自然风情,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就地取材铺设地面、构筑小品、集营造植物空间,强调简谱、舒适的休闲风情。在东南亚风格景观里,婀娜多姿的热带植物,讲究植物的多种形态,表达手法非常人性化,有四季花常开,色彩缤纷的效果。
1.建筑材料的运用
东南亚风格景观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很有代表性,如黄木,青石板,鹅卵石,麻石等,旨在接近真正的大自然。
2.色彩的运用
东南亚风格景观主要以宗教色彩浓郁的神色系为主,如深棕色,黑色,褐色,金色等,令人感觉沉稳大气,同时还有鲜艳的陶红和庙黄色等。
3.水的运用
静态、动态的水在东南亚风格园林中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因此东南亚风格景观给人的印象就是湿漉漉的风景。
三、东南亚景观细部要素特点
无论是从大空间还是从小的细部构建都将东南亚景观的健康、自然和休闲的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将东南亚的景观特点主要分为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水景景观三类。
1.硬质景观
(1)铺地
在东南亚风格景观设计中,东南亚风格景观的铺装是精致的但不过度铺装,材料上选择上没有特别要求,越自然越好,流露出粗糙的质感为佳,比如凸出的砖头、石块,如果表面处理得太光滑就失去了原始的味道。地面不需要更多的修饰,如果需要强调庭园铺装效果,可以铺设一些醒目的图案。在色彩上也没有特定要求,以体现沉稳大气的效果为原则。
(2)亭、榭、桥
没有凉亭、桥、榭、台的景观就不算是真正的东南亚风格景观。通过添加有异国情调的装饰性构筑物,可以使一座精美的庭园更加美轮美奂。
①纳凉亭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在东南亚风格景观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茅草篷屋或原木的小亭台,大都为了休闲、纳凉所用,既美观又实用,而且在建造上并不复杂,因此也被一些楼盘所接受。
②榭、廊
榭是建在高台的房子,榭一般建在水中、水边或花畔,建在水边的又叫“水榭”。游廊的整体建筑体验效果相当于悬挂于墙上的风景画。屋檐、亭和游廊在庭院景观中还起到画框的作用。
③桥
石桥和木桥常在景观中引用,在东南亚风格景观园林中多见的是自然朴实的木桥。造价便宜,景观效果好,能很好的软化混凝土结构,形态多样,自然,别致的吊桥也能给景观添色。
(3)园林小品
①雕塑
雕塑是东南亚风格景观庭园的点睛之笔,是自然和人工完美结合。东南亚风格景观的精华在外墙及园林中的雕塑上,这些雕塑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通过雕塑的视觉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雕塑按其功能,大致还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和陈列性雕塑。
②土丘、废墟
土丘平台是指用石头围合起来的平台,放置雕塑,种植花卉,增加空间层面作用。在东南亚风格景观庭园中,常见一些天然或人造废墟,无疑是景观亮点。
③园林建筑小品
供休息的小品:东南亚风格景观中休息的小品用材料接近自然;
装饰性小品:装饰性的日晷、香炉、水缸,瓮、罐、花盆,各种景墙、景窗等在园林中起点缀作用,体现异域风情。
结合照明的小品: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2.水景景观
东南亚水景崇尚自然,立面层次丰富,水面到地面过渡自然,水生植物到浮生植物及挺水植物配以卵石、素沙、雕塑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利用无边水池制造无边无际的开阔景象。
①自然式水景
自然式庭园没有欧洲园林的对称规矩的厚重,未被修剪的植物散乱中有序的看起来轻松自然。
②人造泳池、水疗池
在热带地区,游泳是消暑解闷和舒适放松的主要方式。泳池设计的新领域有水疗池、疗养和健身俱乐部、私密的按摩庭院。
东南亚地区在泳池设计革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泳池采用溢流边界,有令人结舌的滴水;底部铺上玻璃马赛克、天蓝色的瓷砖、石材等内衬,往往能营造热带海洋的感觉。
③人造沙滩
人造沙滩分两种,一种是海砂直接铺设的,另一种是砂砾胶合型的,比较固定易于清理。
人造沙滩大多设在游泳池旁边,面积大小跟泳池成正比,几平方米左右的小沙滩也能找出休闲的意味,可以摆上休闲椅、遮阳伞,是闲暇时晒晒太阳、聊聊天的绝好场所,也是最能体现热带风情的“道具”。
3.软质景观
在东南亚风格景观园林中,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键的一笔,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树及攀藤植物效果最佳,由于热带植物的多种多样,当地的人们便使用了这些原有的美丽的植物构件出独特的热带风情。在热带园林中,往往都会保持植物的自然的形态,选取具有柔化特质的植物,东南亚的园林中最常见的是采取的柔和的黄色的植物以及白色植物来对庭园进行装饰.目前最常见的热带植物有海枣,华棕、椰子树、绿萝、铁树、橡皮树、鱼尾葵、菠萝蜜、勒杜鹃等等,其形态极富热带风情,是设计师常用来营造东南亚风格景观园林的“必备”品。
东南亚最典型的象征物就是五树六花。五树包括了菩提树、高榕大青树、贝叶棕、槟榔以及糖棕。六花指的是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相传这五树六花都与本地的宗教佛教有着很大的关联。
植物空间大体可以通过上木、下木、地被、蔓藤及水生植物五大类型来营造。
(1)上木
上木是园林中的骨干树种,无论在功能上还是艺术处理上都能起主导作用,诸如界定空间、提供绿荫、防止眩光、调节气候等。特别强调的是在植物的选配上采用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其能快速成景,又能保证长期的观赏价值。主要有棕榈科,豆科,桑科,夹竹桃科植物。
(2)下木
东南亚风格景观中的下木是最出彩的部分。密集栽植造景可作为一种园林设计手法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地。它体现的不是植物的自然美、个体美,而是通过人工修剪造型的办法,体现植物的修剪美、群体美。这些植物组合或色块,应用于不同场合,能起到丰富景观、增加绿量的作用,有着简洁明快、气度不凡的效果,体现出园林规划设计的大手笔.
(3)地被
地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热带具有温度变化小和全年皆夏的特征。由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一年四季都适宜植物生长,大大小小的植物都可以找到它们生存繁衍的合适场所。在热带森林里,树木分层生长,在高大的树下有灌木、灌木下有草丛,层层叠叠,大自然的每一寸空间几乎都被利用了。
(4)藤蔓
藤蔓植物通常也称为攀援植物,热带森林中的攀缘植物极为丰富,特别是一些藤本植物缠绕于粗大的树木上,攀扭交错,横跨林间。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于附生植物的生长,如附生兰,鸟巢蕨及各种苔藓、地衣,到处生长在树干及枝杈上。
(5)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广义的水生植物包括所有沼生、沉水或漂浮的植物。依据植物旺盛生长所需要的水的深度,水生植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深水植物、浮水植物、水缘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植物。
1公共园林景观雕塑的观赏性
观赏特性是园林雕塑的首要特性.雕塑家根据相应的特定环境中的性质功能、空间结构、尺度比例及情调气氛,追求布置在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效果,雕塑艺术品与它所在的环境紧密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种公共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如米开朗基罗,他全面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能够从艺术、建筑、环境等诸因素去整体把握作品,使艺术作品与环境达到最佳融合点,留下了许多不朽的雕塑杰作.公共园林景观雕塑主要作用是美化空间环境,满足人的心理美感需求.所以园林雕塑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雕塑.它的主要功能是让作品更富有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强调艺术品装饰的一面.我们现在观赏到的园林景观雕塑大多是以装饰为题材的抽象或半抽象作品为主,它们处在优美而恰当的环境中,在形式上突出它的工艺性,内容上突出它的趣味性,使之在园林中形成一种点缀,成为与环境和谐相融洽的艺术品.
2公共园林景观雕塑的多元性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雕塑的表现范围更加广阔,形态也层出不穷.目前,雕塑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地向边缘化发展,它从材料的选择、加工制作方法、语言的表达和教育意义等方面全方位审视作品内在的意象美和外在的形体美.它的美感体现在雕塑与周围建筑环境等其他空间物体环境的关系上,给人展现出静态的美感;其体量的大小映照在观赏的视觉角度上,给人产生出距离美;其形体构造与空间景观环境相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带来动态的美感.如今,雕塑艺术为园林设计的多元性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材料的运用又为园林景观雕塑拓展了思路,例如:钛合金、不锈钢、塑料、树脂、玻璃等新材质广泛运用于园林景观雕塑中,极大地拓展了园林景观雕塑使用材料的范围,丰富了园林景观雕塑材料的多样性.在雕塑艺术中材料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使环境中的雕塑具有独特魅力.同时,雕塑的形式多种多样,梦幻雕塑、虚拟雕塑、视觉雕塑以及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模拟技术产生的声音雕塑、光雕塑等形式的出现,拓展了雕塑的表现手法,使雕塑不再拘泥于现实的环境空间.因此,我们应该大力促进雕塑的多元性发展,使公共园林雕塑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3公共园林景观雕塑的兼容性
雕塑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取决于公共环境中的兼容性因素.就传统雕塑而言,雕塑艺术表达往往是人对自然中所有事物的感知,雕塑家创作的是对自然形态有意识的提炼,所以传统雕塑大多有着宗教背景,并且没有走出室内.而现代的雕塑大多是有着一定象征意义的抽象几何体,是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特有观念的表达,在公共园林中的应用也不同于具象雕塑那样给人直观感受,而是多以简洁抽象的形体激发观赏者对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和无限向往,它逐渐地走向室外,并且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应用日益广泛.在园林景观规划中,雕塑作品越来越重视艺术质量并逐渐乐于接受新的艺术倾向,社会的认同感、积极宽容的态度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使不同的艺术家以不同的专业手法建构雕塑的空间形态,而观众又以不同的视觉感知来欣赏艺术作品,这种新生的艺术形态使公共园林景观与雕塑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面貌.
公共园林景观雕塑案例分析———芜湖雕塑公园为例
1项目基础研究
芜湖雕塑公园分为一期和二期两个公园,位于芜湖市鸠江区鸠江北路神山公园内,整个雕塑公园占地9.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2万平方米,园内中外雕塑作品共有109件,是中国“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作品的展出地.
2理念剖析
芜湖雕塑公园将雕塑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既尊重了艺术规律,注重雕塑的质量和内涵,又以轻松和谐的方式融入城市景观规划中.雕塑公园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在体现芜湖江南水乡灵动多姿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令人喜闻乐见、回味悠长.
3作品分析
与水景结合的雕塑芜湖雕塑公园的景观环境中,水环境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雕塑家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并考虑雕塑本身的朝向、色彩以及与背景的关系,将雕塑作品与水、天空、山坡、绿地结合,构造出一幅幅美丽而又灵动的景色.例如:《涟》这一作品,作者董明光利用不锈钢的造型巧妙地与水元素结合,不锈钢的涟漪置于水中与水中涟漪形成映衬,形成动静与虚实的美.使得环境成为雕塑的构成部分,它们的相互渗透与包容,改变了园林景观的形态面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整体.
与山坡结合的雕塑与山坡结合的雕塑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于山的坡度不同而使观赏者的视觉感受不同.在这个大环境中,雕塑的摆放没有那么多的约束,它起到了点缀和装饰环境的作用.例如:①《故乡的云》,作者:施丹,作品以云为主体,将其置放在绿色的坡地上.白色大理石材质的使用,以葱郁的树林和淡蓝的天空为背景,意图传达一份禅意,即在清净雍和的心境中,体验超越凡俗的恬静与愉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②《日神剧场》,作者:唐尧,作品用单纯的几何语言,构建了具有数理美感的雕塑空间.这一结构将随着太阳照射的角度,在绿地上呈现出丰富的光影变化,暗红色的雕塑起到了点缀绿色环境的作用.
与道路、绿地结合的雕塑园林景观中,绿地和道路作为一个联系体,连接了公园里的所有雕塑而统筹形成了一个整体.雕塑公园展示出了绿地和树木所具有的经典公园的景观特点,同时,雕塑家以个人的艺术风貌来表现个人对于自然、文化的理解,从而使这类雕塑更加耐人寻味.例如:①《路边上栽了花》,作者:任世坤,这件雕塑作品形式新颖,铜材质的颜色与周围自然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在视觉感受上,与道路、绿地、远处的树林产生错落感,有一种美好的意境.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追求幸福,吉祥美好的精神家园.②《结》,作者:布鲁斯?比斯利(美国),雕塑的外形会让我们想到它应该是柔软而可流动的,但大理石的材质却将这一艺术形态永久定格,这样就使作品柔软的形态和坚固的大理石之间产生了一个有趣的反差.白色石材的使用在绿地上更凸显了景观雕塑的装饰效果.
与园林环境结合的趣味雕塑园林景观雕塑因考虑观赏人群的特性,一般不宜过于庄重肃穆的主题,可以从民间传说、儿童生活、文学作品和体育舞蹈中选择一些轻松的题材,或者以抽象的艺术语言,结合周围景观环境,给人以趣味性的感受和审美情趣.例如:《岁月》,作者:杨奇瑞,滚铁环是一种旧时的儿童游戏.与当今时代各类丰富多彩的游戏、娱乐相比,它显得尤为简单朴素.铁红色的雕塑作品点缀了绿色的草坪,半圆弧的造型表现出奔跑的动态趋势.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滚着铁环成为城市放飞的风景.
总结
关键词:
建筑艺术是建筑物和雕塑等艺术完美相融的统称。建筑是人类用砖、石、瓦、木、铁等物质材料在固定的地理位置上修建或构筑内外空间、用来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艺术则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雕塑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与雕塑艺术的交融,更多的是相互交叉和影响。雕塑作为一种再现艺术,决定着它具有美的独特性和表现性。它的美首先以形体的造型来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它最宜于表现有崇高理想的正面形象,宜于观赏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进行欣赏和领悟。雕塑对于观赏者来说,由于所处的位置、角度和远近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它能直接感染、陶冶和激发观赏者的心灵。因此,雕塑这种特有的最直接的表现性,决定了它的审美价值。雕塑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必然对建筑之美产生深远影响。
雕塑与建筑艺术
从题材来分,雕塑可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工艺美术雕塑等。雕塑在表达思想情感时,要有概括性、凝练性和普遍性。
在早期的建筑装饰上,几乎随处可以见到雕塑的存在。建筑立面出现了龛的结构,里面可以安置雕塑。室内的壁面产生了浮雕,室外则出现了独立的雕塑。如今,随着建筑的形式回归到本体,雕塑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雕塑不再与建筑的实体纠缠在一起,更多地被当作环境中的独立亮点来使用。这不仅使建筑的形式更加简洁,也使雕塑的地位更加突出、明朗。
在世界雕塑与艺术史上,中国古代雕塑可谓是整个东方雕塑艺术的代表,中国雕塑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数十种古老人类文明相继消失,而中国雕塑的艺术特色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仍旧保持了其自身的独特艺术内涵,这和中国雕塑的传承性是不无关系的。纵观整个中国雕塑的发展历程,艺术形式、风格特色的发展与变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文化根源,朝代变迁、外来文化的融合,都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形式与风格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作品时,却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秦汉短暂的朝代更替,雕塑艺术的形式与风格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很难找到其历史的承袭性,尤其是在秦汉时期的雕塑作品上,以秦代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为例,在这一点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前者严谨写实,尽极人工之美;后者粗犷夸张,有如浑然天成。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建筑之乡,许多具有闽南风格的建筑成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特定的历史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泉州古建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促进了其构件的艺术发展,从而形成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泉州建筑中的石雕、木雕文化。历史上泉州曾是东方第一大港,得益于海内外多元文化的吸收与交融,形成了包融、开放的文化性格。追溯其文化渊源,社会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步伐基本一致。尤其是自两晋到宋代,中原汉族人民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入闽,大部分成为福建的居民主体。而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此,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不断地融合、撞击而呈现出独特的海洋文化。
自然人文的浸润,使泉州古建筑承载当地传统文化内涵,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沧桑历程,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建筑中的雕刻艺术,则突显了泉州传统石雕艺术的美学风格。其中以我的家乡惠安地区的传统石雕为代表,其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逐步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造型艺术风格,与主体建筑交相辉映,一脉相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泉州传统民居十分强调在精致的装饰处理中流露出一种灵秀、典雅的风范。例如被称为“闽南建筑大观园”的南安官桥蔡氏古大厝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首先表现在对泉州传统民居装饰构件的精雕细琢上,不仅在柱基上,而且在门、窗、匾、栏杆等地方的雕刻上也都强调了这一点。此外,门楣、门棂、隔屏木雕、插角木雕、斗拱木雕等等——整体雕刻技法娴熟,构思巧妙,线条细腻,朴素中透着灵气,无不让人赞叹建造者的巧夺天工和丰富的想象力。明清以来,泉州古民居上都镶有不同品类的石雕,这些雕刻精致的建筑饰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个建筑物显得生机盎然、意境深邃,也突显出传统民居的典雅精美。
可见,雕塑艺术在建筑中,以其所蕴涵的大量传统文化信息而令世人关注。
雕塑与环境艺术
雕塑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担改造环境的重任。它在一种新的意义上介入环境。这种意义并不是说它会客观地构成一种环境,而是说它要以新的态势展示新的环境艺术观念,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如今的环境,更需要雕塑的介入。人们久违了阳光、草木和新鲜的空气。污染、噪音、单调、沉闷等现实因素或心理感受无时不在搅扰着人们。这一切动摇和破环了人类建立于对抗自然之理性基础上的自信、乐观和幸福感。人们终于醒悟过来,他们不再迷恋和沉溺于完善的物质功能的享受。这标志着新观念的崛起,它要求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张人与自然亲和融合,这一切简而言之就是“回归自然”。
因而环境艺术家们(建筑师、园艺师、工业设计师、雕塑家和画家)肩负着更大的责任。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雕塑艺术介入环境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西方的一些雕塑家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卡得尔的活动雕塑,以自由运动的客体造成时空变幻的视觉效应,使审美主体产生丰富的体验和自由的联想;前苏联马马也夫高地的《祖国--母亲》,以群体空间的综合造成一种特殊的空间机制,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实情感体验;史密斯的雕塑把造型要素抽象到最低限度,使它融合到自然中去;里伯曼的雕塑的空间形体构造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使审美主体在对自然性状的空间形态的观赏中产生愉快的心理效应。
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可以从雕塑艺术观念的变迁中看到它的足迹。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 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
在中国,园林中的亭台水榭,讲求通透性和内外合一,这类建筑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借助环境空间,从而达到向外的无限扩展。亭台往往四壁皆无,坐在亭中,感受的却是周围的环境,是有限和无限的交融。建筑中的窗用来采光和通风,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窗则是为建筑的立面提供某种形象。而且,建筑中的窗可以使人看到外面的世界。窗是一个画面,室内室外的景像交融在一起,室内的空间得以向室外延伸。因此,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重窗的造型。建筑和雕塑也是互为借景的关系。
雕塑在环境艺术中不是孤立的,而是被纳入视野范围内的整体印象。在一个既有建筑又有雕塑的大空间环境里,建筑与雕塑二者是互为弥补、互为借用、互相映衬的。
雕塑与园林设计
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增强,今天人们更加重视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最大化地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实现花园化、园林化,而园林雕塑作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它充实着园林,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形成雕塑、公众、园林环境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和共鸣。人们对环境的追求不仅仅在于绿化和美化,还对环境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造型艺术的一部分,园林雕塑以其特有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魅力,它或以独特的形象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或以丰富的内涵向人们表达深刻的意义,或以抽象的造型让人们浮想联翩……雕塑通过艺术形象可反映一定的社会时代精神,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既可点缀园景,又可成为园林某一局部甚至全园的构图中心。它与园林环境诸要素,如绿地水景、林木地貌、园林建筑小品的形态线型、尺度大小以及视距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雕塑与环境要素的统一协调关系和对比变化。
建筑物前的雕塑设计,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体量特征、高低错落及建筑物前面的延展,以此为前提,来确定其雕塑的实际高度、艺术形式和具体材料的运用。建筑物及雕塑作为同一空间构成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和雕塑作品的体量对比。这种体量比不是简单的数学概念上的体积运算,它的实际是用整体的目光来考量雕塑本身的空间延展度和与周边景观的体量差别。因此,精心规划、布局景观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地面、草坪、花圃及道路的平面设计,甚至连人流量的大小、人们行走的方向都要考虑进去,才有可能加强雕塑和园林建筑的空间深度感。具体来说,如果建筑是长方形,雕塑就要避免是完全的圆形,但为了避免形体的单调,可以园林是纵的长,雕塑是横的长。如果建筑的窗是正方形的,雕塑也可与其保持一致。古代中国具有政治性、纪念性或宗教性的建筑体,几乎都是建筑雕塑的综合体,有着极强的空间构成意识。例如,北京天安门的建筑群,由望柱、狮子和华表组成的汉白玉装饰雕塑与红色墙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映衬了天安门的壮丽高大。华表主要是把云头显现在天安门前面,远看时似乎在建筑中游动,构成宫殿在天上的幻觉。等到人们走到一定距离时,华表上的云就“离开”建筑,升上空中。雕塑把建筑衬托得高大又深远,在每个距离都有对建筑物起到了陪衬的作用。这些置于建筑物前经过变化的装饰形象,是曲线灵活的形,是会行走的艺术造型,它和有直线平面及基本形体组成的建筑物构成对比。
【关键词】现代艺术;城市园林;契合;园林设计;应用
0.引言
园林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取决于该园林的景观设置是否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园林的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和艺术水平,并通过有效地途径将自己对城市园林艺术的认知渗入到城市园林的设计当中。因此,作为城市园林的设计人员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观。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要能够将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艺术、现代化气息因素融合到园林建设当中,使得人们能够在既有艺术性又有现代化气息的园林中享受到园林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1.对城市园林设计含义的基本分析
城市园林设计涉及到很多学科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它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城市园林的设计过程涉及到较多的学科,如建筑学、地球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它将自然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并以最科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艺术学业得到了有效地发展。现代艺术水平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园林设计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现代化的城市当中,园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园林也给城市注入了更多的现代化气息和艺术欣赏价值。城市的内涵和精神从很大程度上都可以从城市园林的设计表现出来,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建筑、艺术、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园林的空间设计、道路、植物、树木等设置也体现了很强的艺术性。
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也采用各种不同的绿化艺术表现形式,在选择园林绿化表现形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园林的区域性和城市特色进行科学地选择。当某个城市道路周围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风格,那么我在进行园林绿化过程中就要尽量选择一些体积较小的园林绿化植物来搭配设置,尽量展现出周围建筑物的特点和风格。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园林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根据各种绿化植物的特点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各个植物的个性化特征。
2.体现园林空间布局的艺术性
城市园林是一个具有较强层次性和立体性的建筑。城市园林是由众多的子空间和自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园林系统。在园林空间设置上主要包括各种园林建筑物、假山、园林植被、树木等,园林层次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对园林中的各种物体和设施采用高低、交叉、互换等形式进行展示。园林的空间布局是整个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园林的区域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在对这些因素经过细致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一个最佳的处理方案。要向达到园林空间设计的最佳效果,就要求园林设计者对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分配,将园林空间的进行动、静态分离。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在处理园林空间分布问题时就非常的科学合理,在美国西雅图的高速公路公园的设计中,设计者将该公园的空间设计的十分合理,空间感十分强烈,采用流水造景和绿色植物相互映衬的方法,给游客营造了一个清净和谐的休憩环境。
3.小艺术品在城市园林中的合理运用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硬质的园林设施已经十分普遍地运用到城市园林的建设当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艺术品也不断地运用到当前的园林建设中来,现代艺术作品以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城市园林“打扮”的更加富有现代化的气息结和艺术感觉。现代化艺术品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事物,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艺术品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给现代化的园林增添了更多的美感,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和遐想空间。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植物造景指的是通过使用各种植物,来进行景观的创造,借助植物形态、颜色的相互搭配,来构建起魅力的园艺景色。植物造景与其他景物的根本区别就是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这种独特之处也是其魅力坐在。因此,在进行植物造景的时候,需要就植物生长的预期体量、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影响等作出全面的考虑,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通过植物造景的艺术原理,来构建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特色化。
4.用艺术的形式完成城市园林绿化设置
城市园林各种植物的选择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不仅要选择那些适合当前气候环境生长条件的植物种类,同时还要跟园林中的其它设施进行融合,将园林植物的个性进行完美的展示,尽量满足广大市民对园林植物的观赏需要。园林绿化建设是整个园林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园林绿化建设是构建生态园林的必要条件,园林绿化设置决定了整个园林的风格和形态。园林建设时通过植物造景能够使得园林更加具有空间感和艺术感,园林绿化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表现形式。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园林的地形、地貌将园林植物以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并且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搭配时,将那些常绿植物和地被植物整合设置,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
5.现代雕塑艺术在园林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雕塑艺术已经成为现代园林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艺术历史,它通过独特的空间表达方式和构造,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雕塑艺术在园林中运用,使得园林更加赋有城市现代化气息,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认知,体会雕塑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表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风动、焊接、激光等各种雕塑形式,运用现代化科技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更能够体现出园林的现代化气息,所以,在城市园林的设计中,雕塑艺术的运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进行城市园林的设计的时候,借助各种不同的绿化艺术作为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在进行园林绿化表现形式选用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和人文因素的体现。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设计突出现代化和艺术性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娱乐功能,成为园林设计的目标。在雕塑艺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形形的立体雕塑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改变了以往城市建设的风格。把两者完美结合,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品。设计师的审美观与创作灵感在规划设计作品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然,钱华敏.浅议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9(05),23.
[2]姚菊俊.如何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18.
我国园林的形式大多是以山水为主,通过营造建筑、筑山、理水、配置植物等构建园林主体,然后采用一系列艺术创造出多彩多样的园林景观。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有的建筑小品,它不仅能满足园林造景需求,还能为游客提供一个休息、赏景的场所。按照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分类,可以将园林建筑小品分成管理类小品、展示小品、装饰小品、服务小品等几种情况,园林建筑小品必须和园林整体景观相符合,从而在不同的园林环境中,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小品。
2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植物配置
2.1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园林建筑小品,还能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建筑小品时,要选择合理的植物品种,并坚持实用性、经济性、观赏性等原则,从而充分发挥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2.2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园林植物时园林景观的基本构景元素,它能将大自然的生态美充分体现出来,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的硬质景观,是人工景观,处理好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小品的关系,不仅能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完美,还能体现出人与自热和谐发展的理念。园林建筑小品可以为园林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园林植物还能软化建筑小品的硬质条件,通过枝叶、自然颜色等消除建筑小品的生硬特性,这样就能显得整个园林环境动静有序。
2.3园林建筑小品与山水的关系自古历来我国就喜欢用“山水”来称呼自然风景,因此,我国很多园林景观都是建立在山水的基础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以湖、池为中心,在周围设置山谷、溪涧、瀑布等,再设置花草、阁、亭、轩榭等建筑小品,从而构建水面清净、山石峭拔、亭阁精致、林木浓郁的画面,这样明暗、虚实、形体、空间等相互结合,不仅能给人一种开朗、幽静的感觉,还能对园林建筑小品进行装饰,增添园林空间的优美感。
3园林成果要素在建筑小品中的应用
3.1园亭要素园亭是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建筑单元,具有四面开敞、玲珑小巧的特点,园亭的基本功能是为游客提供遮阳避雨、休息赏景的场所,例如苏州古典园林中,园亭的样式有很多,有方亭、扇亭、六角亭、笠亭等多形式,又如拙政园的绣绮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三个园亭相互呼应,构成一个不等边三角_形,在园中的各个角度都有良好的观赏感受,亭下是荷花池,并且用溪桥将假山相互连接起来,让人感觉充满活力。这些园亭充分体现了建筑小品与周围环境创造的优美景观。
3.2园林廊道园林廊道是指房屋内通道、屋檐下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园林廊道具有息赏景、遮阳避雨等基本功能,在廊道中添加栏杆、彩画、座椅等装饰物,在隔墙上装饰灯具、月洞门、漏窗、瓶门等构件,从而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优美。
3.3园桥要素园桥是园林建筑中的水上通道,通过园桥可以讲不通的景点联系在一起,为游客提供游玩线路,对园桥进行精心的设置,也能使其成为园林的景观,如西湖断桥、颐和园玉带桥等。为有效地减少园桥的跨度,可以将园桥设置在水面、溪谷比较狭小的位置,为提髙游客在水上游玩的乐趣,可以讲园桥设置成曲桥的形式,也可以将园桥设置成平桥、亭桥、花架桥、廊桥等多种形式,从而丰富园林水景,增添园林的美感。
3.4雕塑小品雕塑小品能赋予园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雕塑小品不仅能将设计师的思想表达出来,还能通过艺术手法,将园林景观的氛围烘托出来。园林雕塑小品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在园林景观中,合理的设置雕塑小品能起到美化人们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如将一些名人的雕塑设置在绿地之中,然后使用一些枝态轻盈的树种进行装饰,能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他们的典故。
3.5园発和园椅园赛和园椅是园林中必须的基础设施,能为人们提供交谈、休息、?赏景,一般情况下,圆発和园椅会设置在园路两侧、广场周围、湖边、山下、花间林下等位置,错落有致的园赛和园椅,能增添园林的空间感。制作园発和园椅的材料有金属、钢筋混凝土、木材、石材等,不同的材料能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要根据园林主题,选用合理的材料制作园発和园椅。
3.6服务小品在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小品有候车亭、电话亭,这些服务小品是园林景观组织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不仅能装饰园林景观,还能满足人们的行为活动需求,同时这些服务小品还能将城市特色及文化内涵体现出来。例如苏州园林中的电话亭具有十分独特的样式,与园林城市的大环境和谐统一,将电话亭设计成园林特有的建筑形式,使其充满园林气息,达到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
4总结
关键词:“苏式”景观;设计师;传统园林;视觉元素
Suzhou style; designer; traditional garden; Visual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7(b)-0000-00
现代城市在建设目标上日趋雷同,城市之间的功能已没有本质区别。针对苏州这样人文底蕴深厚的古城,本土文化如何物化为现代城建的一部分?面对这样的课题,景观设计师必须提高对城市传统文化的解读能力,并在参与城建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应用于项目。
俞孔坚先生曾描述: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①“苏式”景观无疑需要协调苏州地域和此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作为景观设计师,要在苏州地域建造景观,首先要解读这里的生活方式,理解居民的思维模式。是苏州湿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出产,形成了居民亲水、造园的生活方式。园林不仅仅是旅游之地,更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如果设计师仅仅从书本阅读,或者实地观察来认识园林,那么看到的只是园林的表面。为了真正领悟苏州园林的真谛,设计师需要去聆听当地乐曲,品尝当地茶点,更需要阅读苏州史料,考察文物古迹,尝试从居民角度去思考设计。设计师对园林不同程度的认知,导致“苏式”景观呈现了不同层次的视觉效果。
1、元素模拟
设计师基本了解苏州传统园林的布局、建筑、装饰等各种视觉元素,直接将之用于现代景观。出现于居民小区的休闲公园便是显著的案例。
休闲公园是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面积一般在500平米左右。公园不设围墙,辅以居民活动场所,包括运动设备和公共活动区。休闲公园的布置和风格一般以传统园林为蓝本,曲径通幽、草木繁茂、宁静小巧。但是在用材、导引、工艺等方面就不可与传统园林相媲美了。如太湖石稀缺,公园就使用普通花岗石雕琢、堆砌,形态错落有致、涡洞相套,依稀有着传统园林中太湖石的影子。再如,设计者以鹅卵石和青砖铺成“双钱纹样”,仿制传统园林的地坪。有的公园开辟水池,栽种莲花,但是后期养护不足,水池荒废,杂草丛生。其实,在经费、场所、环境等的局限下,普通公园是不可能拥有精良的材质和工艺的,所以单纯的“拿来主义”只能与公园的质朴属性格格不入。
其实,并非所有的元素模拟都是败笔。笔者曾经观看一处私人后院,15平米的空间,按照园林格局一丝不苟地营造水池,栽种花木,堆砌假山。虽然体量偏小,但工艺精良,后期修葺养护精心,成就了一处赏心悦目的小型苏式园林。
2、元素采撷
设计师解读传统文化,结合建造要求,以直观的方式应用某个视觉元素作为创作主题。苏州传统园林的视觉元素是浩瀚的,设计师只要采撷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景观建造中合理应用,便能得到"苏式"的传统视觉效果。
苏州老城区主干道内的雕塑“中国结”采用了园林中的漏窗形式。(图1)在局限的地理环境中,艺术家通过错位、漏空的手法,赋予雕塑空间感。正是“漏”,呈现了景内有景、景外有景的无穷变化。雕塑的“外框”使用的是四叶花纹样,可以在沧浪亭和留园的漏窗纹样中找到原型。雕塑的主体“中国结”,纹样比较复杂,是由回形纹和四叶花纹组合而成,也可以在沧浪亭找到类似的漏窗纹样。雕塑矗立在拥挤的市中心,“漏”和“透”的处理,使其和整体街区融为一体。
雕塑在视觉形态上较好地应用了传统园林的视觉元素,但是并没有引起本地居民太多的共鸣。究其原因是雕塑的主题――“中国结”。中国结是汉族的传统装饰品,具有丰富的编结形态,流传地域广博,但缺乏苏州的地域特征。
设计师如果仅仅应用视觉元素,而忽略了作品整体的文化积淀,那么再细致的视觉设计,也只能让作品孤立于城市之外。
3、元素汲取
设计师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必须考虑传统元素的演化,将传统的人文精神渗透到现代设计中。
苏州博物馆因贝聿铭先生的不凡设计而享誉中外,与建筑交相辉映的是东北街的整体改造。路灯照明是街道最基本的公共设施之一。古代的照明工具是以灯笼的形式出现在宅院内,有球形、椭圆形、四方形、六边形等多种样式。灯架可用胡桃木、椴木、杨木、红木等制作,周围均有透雕花边,用流苏点缀。灯面使用大理石薄片、牛角胶等材料,装饰诗词书法或花鸟山水绘画。
路灯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在功能、结构、尺度和材质上都与传统的灯笼相去甚远。那么,在形式、纹样和色彩上,是否能赋予其传统的视觉印象呢?东北街的路灯并没有直接采用宫灯中的视觉元素,而是通过对宫灯视觉元素的提炼演化,将其融入自我设计之中。在造型上,它以线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其线条与块面的分割与传统灯笼有类似之感。在色彩和材质上,使用亚光金属材料,灰边与白色小块面相结合,采用了苏州“粉墙黛瓦”的传统色调。在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情况下,与其身后的建筑墙面采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这就是所谓的“神似”,似曾相见又颇具新意。作为苏州博物馆的配套街景,设计师没有放弃斟酌任何细节。街上的垃圾桶在造型和色彩上与路灯相呼应;绿化台汲取了园林内传统八角窗的造型元素;地面花岗石在切割后呈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四边形,并被铺装成放射状或平行状;街道上的井圈是保留的旧物,虽然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作为传统的生活设施,能以自身的古韵展现传统街巷的风貌……所有这些街头小景都与身旁的“苏州博物馆”的几何体块和灰色调相协调。(图2)
可见,设计师真正理解了苏州传统的生活方式,将生活中的所见以现代设计的手法表达出来。借用贝隶铭先生谈苏州博物馆建筑时的语句:“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而芽则应当是新芽……”②,同样适用于苏州的景观建造。
4、元素创新
设计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基底,局限于园林视觉艺术的蓝本,很难完全表达当代设计师的观念,有时也限制了新材料新科技在景观建设中的使用。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创新景观能够对本源风格产生冲击,使观赏者耳目一新,还能引起人们对当代文明的思考。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滨水景观5大板块遵循了生态景观学的概念。其中湿地板块种植芦苇荡,用于净化水质,设计师们在此建造了火烈鸟雕塑群(图3)。火烈鸟的原生地并非我国,但是它们涉水的本性,艳丽的羽毛,群居的习性,使得雕塑与水面、建筑、通道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雕塑也为过于安静的环境带来勃勃生机。
图3金鸡湖畔的火烈鸟雕塑
石路位于古城中心地带,原来是商场、民居的混合区。上世纪90年代末,原来的商家与民居被逐步拆迁。新建的石路广场集购物、游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市民娱乐和商家举办活动的好地方。新景观完全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特别是光彩熠熠的夜景。喷泉结合灯光、水面,形成流光异彩的现代水景。
苏州的传统园林中,水始终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平静的水面、涓涓的流水、喧嚣的喷泉、澎湃的叠水等,都为园林带来不同的景致和意境。但是,这样的水景置于广场或湖边,就显得太过纤细,太过静谧。现代水景相对体量较大,在广度、深度和高度上占据了较大空间,并与自控技术、彩灯技术、激光技术等相结合,能够形成层次更为丰富的造型。
设计师在品位传统园林的同时,也要解读当代艺术,了解当代科技,因地制宜地建造适合环境的景观。
景观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比较广泛,兼具科学和艺术。较高的职业要求是因其职业的复杂性导致的,著名园林设计师李宝章先生就写到:这个行业中比较优秀的人都有三个共同品质,即对社会与环境的关爱,对自己与他人的真诚以及对社会与专业的奉献。③对“苏式”景观的建造者而言,苏州园林丰厚的视觉资源不仅是灵感的源泉,素材的宝库,更是苏州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任。
① 俞孔坚;刘东云. 美国的景观设计专业.北京:国外城市规划. 1999-02
② 曹炜芳;徐德嘉.林景观的传承与创新――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上海:园林.2012-09
③ 李宝章.关于风景园林师的品质.北京:中国园林.2014-07
关键词:热带地区;园林
1 热带园林概念及发展背景
热带园林,原英文名为“Tropical garden”,现在通用为“Tropical landscape architect”。李敏从地理学、气候学、天气学、园艺学多方面考证,认为热带园林的范围主要根据其地理学的含义,即位于北纬23°27′的北回归线和南纬23°27′的南回归线地区,另外,还包括一些具有典型热带植被分布的地区。热带园林就是指能适应热带气候条件,以热带自然景观为素材,经过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的处理,集中表现热带地区景观特性、地区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园林类型。
热带园林起源于16世纪前东南亚传统的皇家宫苑和寺庙园林。18~19世纪,热带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被各国的探险家和植物学家发现和搜集。19世纪初,一些植物学家在世界各个热带地区建立了专门的热带植物搜集和研发中心。二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获得独立,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出现了一批高档次旅游度假类别墅和酒店,促进了热带园林的发展。时至今日,仍有大量游客迷恋东南亚的热带园林景观,这也使得热带园林的知名度与商业价值日益提高。
2 热带园林特点
2.1 热带植物景观
2.1.1 以棕榈科植物为主导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干无分枝、干形直立、株型优美、自然整形,具有其它双子叶植物、松柏类植物难以具备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特征。棕榈植物在热带园林中的运用方式也很丰富。在道路两旁列植,体现其韵律美;在广阔的草坪大片进行丛植,体现其群体美;茎粗大的棕榈植物,如加那利海藻进行孤植,体现其个体美。由于棕榈植物在热带园林中的广泛运用,某种意义上,棕榈植物已成为了热带园林的代名词,一看到棕榈植物,就使人联想到热带园林。
2.1.2 常绿阔叶类植物的组成。由于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且降水量充足,导致区域植被总体以常绿为主,给人四季如春的感受。阔叶类植物,如鸡蛋花、春雨、龟背竹常常出现在热带园林中,革质阔叶内饱含水分,常与各种热带水景结合,形成风情浓郁的热带园林景观。
2.2 宜人的水景与泳池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化,现代热带园林往往离不开水景。热带水景往往具有浓烈的地域风情,结合一些具象的喷水雕塑,如陶罐、喷水鸟兽等,从其口里流水流入观赏水池。经过这样设计后,配合水景而生的各种雕塑,丰富了水景视觉的美感,而且,水流动时悦耳的声响,增加了游园者听觉的享受。热带水景布局上大多是多点布局,而各个点的水景面积均不大,且彼此之间造型各异,水景形式也不尽相同。
热带泳池也是热带园林一大特色。泳池在热带园林中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泳泳池,而是与热带园林景观相结合的一道美丽的度假风景。热带泳池色调上以红、黄等暖色调为主,从铺装材料到园林建筑到雕塑小品,均是如此。泳池周围常见的是浓密阔叶常绿灌木围合泳池边界,形成一道植物边界,使泳池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很好地融合。由于热带地区日照强烈,泳池周边常布置有木质躺椅与宽大阳伞,供人休憩。
2.3 风情浓郁的园林建筑
常见的热带园林建筑物为亭廊、景墙、院门、围墙等几类,建筑材料多采用当地的石材与木材,建筑风格上质朴、粗犷,与周边环境融合紧密;整体色调多以暖色调为主。由于热带地区日照强烈,建筑形式多为通透式设计,利于通风;具体表现为建筑多有大距离挑檐,遮挡阳光;热带园林中的亭廊,尺度上与装饰上区别与其它风格亭廊,夸张的高度与热带传统造型,使其成为热带园林中的焦点。院门尺度上来看,大都略窄偏高,双扇开启的木门依然营造的是窄而高的空间感;院门上还常有热带地区特有的装饰雕刻,效果乖张。景墙多以石材贴面,内嵌装饰浮雕的形式出现。围墙则大多为通透式设计,利于通风。
2.4形象生动的园林小品
热带园林小品样式丰富,生动活泼,主要为陶罐和雕塑2大类。布置手法多样,有的单置成景,也有三、五成组或成行成列。陶罐比例夸张,部分陶罐外饰有当地风格装饰,内盛清水。雕塑小品多取材于热带地区的图腾图案和各式的动物图案,造型精美;多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生动活泼。
随着热带园林逐渐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提高。住宅、公共绿地、酒店,到处可见热带园林的身影。甚至很多不属于热带地区的地方(如北京星河湾),也通过精湛的造园技巧,巧妙地营造了热带风情园林。时至今日,热带园林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热带地区地域的限制,有理由相信,今后热带园林将一定意义上走出地域的限制,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对我国的造园艺术发展也将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色彩元素,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园林景观艺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形象艺术类,主要是通过各种造型要素的综合运用来将客观存在的自然形象重现的技术与方法。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及用途,将点、线、形、明暗、质感等的视觉要素协调组织化,使其在设计过程中逐步体现美的形态。在园林景观所有造型要素中,色彩元素和形状造型尤为重要。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元素并不像画家选择色块般自由随意,也不像室内设计师般可随性随心选择建筑物壁纸、地毯、窗帘等的颜色。园林景观环境的色彩元素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改变,这是园林景观植物自身所具备的生理化特性和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因此,我们要对这些要素进行造形过滤,同时将色彩元素协调组合,创新传统的色彩与性状构图形式,让园林景观中各色彩元素得到充分调和,使园林景观更具时代化气息。
2.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2.1暖系色彩元素运用
暖色系色彩具有较长波长,且可见度高,因此常应用于景观设计中,以呈现出一种跳跃的视觉效果。暖色系色彩包括红、黄、橙三色及其邻近色彩,常给人们一种欢快、愉悦、热烈的感受,因此,多用于广场花坛、公园入口园林中心的景观色彩元素配置,给人蓬勃欢快的愉悦感,此外,也用于寒冷低温的地区。另一方面,高速公路两边、接到分车带不应采用大面积暖色系,因为暖色系色彩可见度较高,容易让司机和行人分散注意力,提高事故发生率。
2.2冷系色彩元素运用
暖色系色彩可见度低,主要包括青、蓝色及其邻近色彩,具有收缩色块的视觉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应用于小空间景观的边缘位置,以形成一种远退阴冷的视觉效果,营造良好的深远感和严肃穆感。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若要让冷色与暖色获得同等的视觉效果,则要让冷色面积稍微大于暖色面积。由于冷色可给人一种降温阴凉的感觉,因此多用于炎热夏季及气温较高的南方园林景观设计中,以给人凉爽舒适感。
2.3同类色彩元素运用
同类色彩是指色相较为相近的颜色或颜色深浅程度不一的同一色系颜色,如红色和橙色、橙色和黄色、蓝色和紫色、粉红和深红等。同类色彩一般纯度相近,能在色彩搭配中较易实现色彩协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同类色相不同深浅程度的层次渐变,能够加强景观空间的层次感,营造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
例如在我国上海浦东开发区的陆家嘴绿地中心,以大片绿草地为主色调,中央为碧绿色的水池,草地上种植点缀造型独特的浅绿色、深绿色植物,再与周边一些园林基础设施相结合,让整体的色彩从内向外逐渐变化,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层次感和明朗感。
2.4对比色彩元素运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对比色彩有红色和绿色、橙色和蓝色、黄色和紫色等,对比色彩的搭配运用能有效加强两种颜色的色相,提高对比色彩的可见度,让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对比色彩多用于广场、公园或重大节日场面的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图案和花坛、花柱、立体造型等的塑造,突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如广场花坛、公园中的园林景观常利用补色对比形成一种“万绿从中一点红”的视觉效果,在大面积的绿色草地空间内种植点缀少量的红色植物品种,让人有一种醒目明快的景观效果。
2.5金银色、黑白色运用
(1)金银色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将金银色、黑白色应用于建筑环境、城市雕塑、护栏围墙建设。从色性上分析,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金银色常作为建筑彩绘色彩,主要起装饰作用,在其他环境较少使用;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则经常使用金银色,并广泛使用铜、不锈钢、钛金等现代工业材料制造雕塑。雕塑选用金色或银色主要由雕塑本身的内容、形式及其所处环境周围的色彩搭配与质感,要求既协调又有明显对比。如上海外滩到路边绿化带中建设的小品、昆明世博园内的抽象雕塑就采用不锈钢银色,增强雕塑的时代感;而金色多用于纪念性雕塑建设。
(2)黑白色运用
黑白色又称极色,多用于南方传统园林建筑和民用建筑设计,如南京秦淮河传统建筑、苏杭等地的私家园林建筑,都设计为顶部灰黑、墙体极白,体现出色彩分明的良好建筑特色,充分表现出古代传统文人雅士的高雅清淡风格。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黑白色应用广泛,除了应用于建筑外墙设计,还用于护栏围墙设计。如我国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设置的沿街围墙、局部护栏等都采用黑色铸铁,且设计一些特定花样图案,黑色铸铁的护栏围墙、川流不息五颜六色的车辆与周边环境形成对比,顿时形成一种高雅端庄、肃穆稳定的感觉。除此以外,黑白色也多用于广场、道路铺装的图案组合设计,如上海滩、黄浦江岸的人行道,采用的是白色大理石铺成并镶着黑色图案,给人明快高雅的感觉;而在园林景观花卉设计中也多采用白色增强图案的明度和层次感。
3.结束语
一直以来,人们对色彩元素的认识与应用,会让不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色彩元素的搭配,确定好景观色彩基调,全面体现出丰富和谐的色彩对比变化,通过不同植物开花期的色彩变化,与景观植物、建筑、设施紧密结合,获得良好的色彩调和效果。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建设,景观特色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运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利用植物构成各种空间类型,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利用植物烘托建筑、雕塑,或与之共同构成景观,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1利用植物构成各种空间类型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它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
2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是一个“活”的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硕果,冬有虬枝。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论文格式,景观特色。
就拿乔木来说,银杏、毛白杨树干通直,气势轩昂,油松曲虬苍劲,铅笔柏则亭亭玉立,这些树木孤立栽培,即可构成园林主景。而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重阳木等大片种植可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许多观果树种如海棠、山楂、石榴等的累累硕果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论文格式,景观特色。
色彩缤纷草本花卉更是创造观赏景观的好材料,由于花卉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株体矮小,园林应用十分普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可露地栽植,又能盆栽摆放组成花坛、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城市环境,创造赏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
4利用植物烘托建筑、雕塑,或与之共同构成景观
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曲线,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着不同差别,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枝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论文格式,景观特色。论文格式,景观特色。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或用绿篱作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园林植物与山石相配,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与水体相配则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远的感觉。
6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由于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论文格式,景观特色。不同地域环境又造就了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相景观等。论文格式,景观特色。
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象征。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卢仁,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尚郭,生态环境与景观.天津大学学报增刊,1999
【关键词】园林设计;历史文化;元素;运用
一、当前城市园林设计中挖掘与表达历史文化时出现的问题
1、缺乏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园林中,这是设计师有必要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些是有形的,有些则是无形的。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2、历史文化景点杂乱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园林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愈悠久,其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表现在园林中,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的丰富。如在德阳市族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3、忽视时代精神
城市中的园林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园林设计中,就是要求园林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园林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
二、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表达
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文化,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丰富的营养,正是这些丰富的文化使园林呈现出五彩纷呈的面貌,现代的城市园林设计应从其它文化中汲取营养,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1、历史性建筑物(包括构筑物)
这里所说的历史性建筑物指有一定历史文化性的建筑物,它包括法定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却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建筑遗址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物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历史中的许多建筑物甚至是作为弥可珍贵的文化标志而存续下来。建筑和构筑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都曾反映了所处时代、地点和使用者的文化,应用了或拓展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表现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它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能帮助人们去识别和体验一种城市文脉的存在和演变。建筑物的类型非常多样如房屋、寺庙、教堂、陵墓、钟楼、塔、亭、台、楼榭、桥梁、城墙、碉堡等等,不同的区域或地方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城市中现存的或历史中存在过的大量的建筑为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常模仿或借鉴城市中现有的或历史上存在的建筑样式和类型,这些在城市园林中非常常见,如珠江公园中的园门、茶室、水榭等展现出明显的当地传统特色。而由于建造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材料的丰富,现代城市园林中的建筑较多的是借鉴传统的建筑样式,而运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体现时代特色。在西安高新区中心绿化景观带规划中,由于中心绿化景观正好处于唐城城墙遗址的所在地,如何在狭长的地段上再现“唐城城墙”的风貌成为设计师思考的重点之一,最后设计师从城墙的形式中获得灵感,用整条中心绿化带来象征唐城城墙,间隔布置的树阵和休闲广场则象征城墙的垛口,这道重建在原有城墙基址上的“绿墙”,便成为具有明显区域历史文化特征的景物。
2、独特的城市物质形态
独特的城市物质形态,是指城市物质要素的独特空间组成形式如城市的平面形状、布局、交通网络、天际线等。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建构的一个复杂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形成了自己的城市面貌,具有自己的空间组成形式,有些城市的空间组成形式则是非常独特的。如古代北京,平坦的地形和封建时代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主导了城市以故宫为中心的棋盘格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黎则形成了放射状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空间组成形式包括城市的平面形状、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空间尺度、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关系等。独特的城市空间组成形式也是城市文脉的重要构成要素。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各种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任何一种场所设计、环境的设计,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造”,城市园林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能将设计的场地环境纳入城市一定区段、乃至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中,因此城市的物质形态特别是独特的物质形态必然对设计产生影响。城市中有些园林,选址在城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此时需要从城市某一区段和城市整体的角度把握场地。如法国巴黎中心区,由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里大街、凯旋门广场、德方斯中心所构成的轴线上,构成这个轴线的每一个广场的环境,都与主轴线密切结合,应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上考虑并设计。
3、传统艺术
这里主要是指历史文化中的那些纯艺术种类,如雕塑、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等。园林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空间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园林设计从一开始就积极从各种艺术中汲取形式语言,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可为园林设计师提供可供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1)雕塑对现代城市园林设计影响很大,许多雕塑品都成为了城市园林中画龙点睛的部分。在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常运用传统的雕塑创作手法来营造某些园林小品。
(2)绘画对园林设计也有较大的影响,如中国古典园林就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许多理论,英国古典的风景式园林就从英国的风景画受到很多启发。现代园林设计中有时也借鉴传统的绘画理论或绘画内容来营造景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园林中复制某一名画作为壁画或地面的铺装图案。在韩国汉城的延新内湖光公园,为了再现该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的原有的地方特色,设计师营造绘有驿站的马牌、驿马奔驰、驿队仪仗阵容图的妆饰墙,其中驿队仪仗阵容图便是取材去传统的绘画。
(3)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今也传至其它国家。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匾额楹联中的诗词对联等都是通过书法艺术而表现出来。书法有很多种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很多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的书法代表形式,现今城市园林设计中常以当地的书法形式来表现园林中的题词或景名。
参考文献:
[1] 付晓渝,谢祥财. 墨西哥风景园林大师马里奥・谢赫楠及其代表作[J]. 中国园林.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