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学科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素养解读

时间:2023-08-15 17:2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学科素养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物学科素养解读

第1篇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引言:备考复习是高三学习的重点攻坚阶段,无论是阶段性复习,还是整体性综合复习,均意在夯实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基础,并进一步提升其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从复习规划的角度来看,生物学科的复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习题训练的设计方面,重点在于针对性地提升并加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时效性特点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应通过提前筹划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

立足学情、准确把握备考切入点

在复习备考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设计教学方案,还是规划复习流程,教师均应注重立足学情,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吃透考试大纲,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学业水平考试的试卷结构较为简单,其主要包括两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非选择题。整体测试范围涵盖三个必修模块,必修一为分子与细胞,必修二为遗传与进化,必修三为稳态和环境,且题型难度设置为阶梯型,由容易题到中等难度题,再到较为复杂的高难题。教师应把握学生在复习阶段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划分三个必修模块的复习时间,并针对中等难度题与高难题等开展专题复习,为其分配更多的讲解时间与练习时间,引导学生能够深度投入到生物学科的专项训练中,立足学情的教学理念意在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准确了解,明确其在复习阶段的实际学习需求,通过实时的跟踪记录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科素质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等[1]

深化理解核心素养要求、科学备考

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是持续化的,不能单纯地依靠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与教师的讲解,而是应对学科教育的本质意义进行深入理解。对于生物学来说,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社会责任与科学探究等是组成其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其不仅是学生应该形成的基本素养,以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还是衔接高中与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桥梁。在高中教学阶段,帮助学生考入大学是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学生培养效果的直观体现,因此中学教学应全面参考各类大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置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位置,并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2]。

构建多元化复习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设计合理化

注重整个课堂复习过程是将核心素质培养有效落实与基础与关键所在,教师要想打造高质量的生物学科复习课堂,应遵循生物系统的能量流动原理,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与同化最大化,在保证授课内容稳定输出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削减不必要的低效环节,利用问题导学法合理切入复习教学,活化学生的学习思维。

例如,在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可以首先以细胞膜入手,提出问题: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可以快速地回答出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然后再进一步提出问题:细胞膜的特点与其组成成分与结构密不可分,那么,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可以答出是蛋白质和脂质,那么进而教师便可以进而引导学生复习细胞膜的具体功能,拓展到各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特点与独特方式,如小分子与离子可以采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而在运输方向不同、是否需要载体与是否消耗ATP等具体条件不相同的情况下,其运输模式也存在一定差异,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明确地构建知识网络,深化记忆与认知。

交流化丰富课堂

除了教师的详细讲解,在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阶段,教师应将表达自我观点与想法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邀请学生举手回答,与互动式教学法充分结合,调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其以积极与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入到每一节课的课堂讨论活动中[3]。与此同时,无论是与教师交流思想,还是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交流,都是碰撞知识与思维的过程,许多新问题会随之形成,这时教师便可以适时捕捉其中有教学价值的新观念与新想法,将此类新问题与新思考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养成敢于质疑、踏实求实的良好学习品质,形成乐于探究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可以从元素组成、小分子、单体、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等几方面构建完整的复习脉络,然后让学生画出思维结构图,再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找出存在的偏差与错误等,相互提问,互相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交流各自的想法,以交流化的复习形式丰富生物教学课堂。

规范化演示课堂

在开展复习类课堂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板书形式,针对具体的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并夯实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锻炼其搭建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复习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规范化演示基础知识的梳理过程。还可以搭建生物模型,强化学生对DNA与RN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类等对照性知识内容的把握与记忆,切实提升生物学科课堂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学业水平考试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高中毕业,对于生物学科的复习教学来说,教师应将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全面深入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确保学生扎实地把握基础理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第2篇

梁开明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充实而忙碌的一学年要结束了,本学年,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引领和市教研中心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扎实落实“打基础、养习惯、善积累、激兴趣、勤实践、提能力 ”的学生成长要求,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弘师德、重师范、勤教研、善拓展、活方法、提效率”的教师立身要求,以“严、细、实、恒、新”的要求抓常规管理,以“亮、赛、晒”为引擎扎实开展“四个研究”,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的得到提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创新教研方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年,学校仍然实行周三大教研日制度,仍然分学科设置科组集中活动时间,以保证科组集体备课、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单周进行备课组活动,双周进行教研组活动。教研组实行问题驱动式主题教研活动,以提高教研实效。本学年我们共开展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复习、新授、讲评课中的应用研究。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认真学习了市教研中心各类指导性文件,龙山中学、桃都中学、实验中学等先进单位的课堂教学流程解读,学校为每位教师征订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刊物,采取自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学习;集中观看了专家执教的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联系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寻找改进的办法。

(3)集体备课,落实“四个研究”。四个年级备课组长,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得失。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学法、习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每一堂课的教案,做到“功在课堂,利在课后”。

(4)课堂研究,扎实有效。我们教研组继续推行和完善了“人人讲公开课”的教研常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本学年,我们运用同课异构方式先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类课型应用的课堂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改革。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本学年我们共组织了20节研讨课,每一节课都经历了自备课、集体备课、试教、再备课、公开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围绕综合性学习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评价,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落实互帮互学的带教机制,促进教师早日成长

学年初,我们通过听课调研,确定帮带对子,安排部分新入职或转岗教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来培养新调入教师。带教的教师从课堂常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材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传、帮、带。要求帮带教师给徒弟上示范课,徒弟给师傅上汇报课,每学期师徒互听课不少于6节。带教机制的确定, 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开展互听课活动中,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学校也多方创设条件,为她们提供学习、展示机会:给每对“对子”订阅杂志一份,安排外出学习、听课等,或把新入职或转岗教师推上第一线上公开课,让她们在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成长。本学年,新入职或转岗的三位教师在帮带老师指导下,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证明,互帮互学的机制,锻炼了青年教师,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为我生物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年,学科组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框架内,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推门听课,抽查备课本、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狠抓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要求教师坚持“五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总结),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明确课改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有活力、有价值;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重视双基教学。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作业批改用字要规范。

4.开展学科素养竞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本学年,生物组每位教师带一个生物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积极踊跃,报名人数经过筛选限制。基本是每周一节,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七年级三名同学自己设计的《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业模拟实验》代表我校生物学科参加了全市生物学科素养展示活动。

5.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质效意识

教学质量是学科的生命线,我们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力求科学地组织好考试工作。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教研成果渗透到试卷中,提高命题质量。教研组对各年级阶段测评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测评情况,对存在不平衡的年级,及时与相关科任教师共同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寻求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同级教学成绩相对均衡。期中、期末质检,我们认真组织,做到统一监考、阅卷,统一反馈,从严从实对本学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分析考试得失,提出改进教学意见,为今后修正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我们努力完善评价制度,例如将作业评价、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学科素养竞赛等纳入学生评价,坚持用多元评价的策略综合评价学生,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6.自觉抓好减负工作

本学年,我们坚决贯彻教育部和省市在“五项管理”中关于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合理负担下的高质量教育之路。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教师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而且要把“减负”的意识贯彻到备课中。要求教师备课时加强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优化研究,在落实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法指导:不仅要从整体上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分层备课、分类指导,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同时,严格控制练习题的选用,除了使用全市通用的同步练习外一律不得印发其它练习题,防止过滥或使用不当蓝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亮点工作

1.问题驱动式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本学年,我们改变了过去依靠学校统一安排的无目标性被动式的教研方式。在学期初,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广泛征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设定了三到四个研究专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例如,我们先后开展了“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新授课、讲评课中的研究”、“2021年泰安市学业考试生物学试题的研究”等专题教研活动。专题研究避免了过去走过场、说空话、假研究、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一学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我校生物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我校生物学教学质量。

2.青蓝结对坚持不懈。今年我校生物组有一名新入职教师,两名转岗教师(体育、数学转生物),另三名是生物学科的老教师,为此,我们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制,生物组每位新入职或转岗教师都有了固定的师傅,除周三教研日外,他们师徒随时相互听课、共同研讨,相互帮扶、自主研讨已成为生物组的优良传统。

3.重视学科素养,开展第二课堂。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在知识教学上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太与平衡观”引导学生去理解生物学知识,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凡课标上要求的分组实验必做,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每个老师都建立了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节假日,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项创新性实践作业。这些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四个研究”的常规材料,包括备课、作业、教学日志、单元检测、试题分析报告、教学案例分析等,由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每月检查一次。二是开展围绕“四个研究”的“亮赛晒”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教师个人及备课组两层面的“思维导图设计与讲解”比赛、“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比赛、“期末考试预测题”比赛、“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以及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员上公开课、“青年或转岗教师”赛课等活动,各种检查与比赛活动均量化记入教师个人教学业绩。

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四个研究”还有待深入。部分教师还存在凭经验教学,对“四个研究”不够重视,缺少静下心来搞研究的忍劲。

改进措施:

(1)继续推行教学设计全覆盖制度,落实“四个研究”。学校严格落实教研中心提出的“三关注两提高”备课要求,备课采取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借鉴改进——课堂实践——反思完善方式进行,在个人备课中提出了充分体现“四个研究”的具体要求。

(2)继续推行主题教研活动制度,细化“四个研究”。新学期,教研组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

(3)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

(4)推行推门听课制度,促进“四个研究”。将“四个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并成为常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所有课堂一律开放,学校领导干部、兼职教研员无须事先打招呼,随时进入课堂听课,制定了推门听课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当天听课当天反馈,即发现优点,又指出不足。用这项制度倒逼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认真准备,上好每一堂课,将“四个研究”内化为自觉行动。

2.推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的力度还不够。本学年虽然围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开展了系列研究,但仍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没有较好地落实,教师满堂讲的现象依然存在。

改进措施:

(1)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四个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四个研究”探寻学生“讲”的内容。“讲”的形式,“讲”的方法,通过“四个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讲的自身业务素养.

(2)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小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专任教师人人申报小课题,把“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研究的个性特点。在教师教学实践和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大听课、大教研”结合起来。新学期,将运用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形式,开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种课型中应用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研究“讲”的形式,“讲”的方法。

第3篇

一、总体评价

5年来,福建省高考生物学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下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我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制,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命题到本省自主命题的平稳过渡。

生物学科高考试卷的命制充分体现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目标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重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1.遵循《考试说明》,保证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福建省高考生物学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考试说明》提出的命题原则,在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考生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识水平。在试卷结构、试题类型、考查方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尤其在难度方面,基本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在考查内容的选择上,强调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重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以《考试说明》对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要求为着力点,严格执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范围与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不超纲,不出偏题、怪题。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较广。5年来考查的知识点与各模块之间的分值比例,见表1。

表1 2009-2013年福建省高考生物学试卷各模块分值

与考查知识点的数量

由于在整份理科综合试卷中,生物学科所占的试题量与分值最少,但从表1可见,近3年所考查的知识点都维持在28个左右。在有限的题量中,还能涵盖了大部分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试卷的覆盖面。同时,各模块之间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兼顾到各模块内容的考查。

保证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体现在试题的阅读量上。5年来的试卷,在文字量上,都保持在2500个字左右,同时,思维量和答题量也进行了合理的控制,一般答题书写的文字量在110个字左右,保证考生有充分的思考与作答时间。

2.突出主干知识,强调重要概念考查

根据《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的要求进行命题,5年来共计考查了知识内容表中81个知识点,还有19个知识点未考查。未考查的是《考试说明》规定掌握要求为Ⅰ层次的,也就是所谓的识记部分的内容。而多次重复考查的内容大都落在学科主干且掌握要求为Ⅱ层次的知识点上。5年来,生物学试题考查了学生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命调节、遗传规律及基因工程等主干知识,这些知识占历年试卷的80%以上。

从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趋势来看,不强调考查枝节内容,而强调核心内容的考查;不强调考查单纯的生物学事实,而强调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不强调对内容记忆情况的考查,而强调对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查。在命题中较好地处理了概念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试题围绕生物学科的重要概念进行命制,摒弃简单的识记和再现知识的命题旧思路,放弃对“梢枝末节”事实性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3.注重能力立意,凸显实验能力的考查

在近5年的试卷中,涉及最多的是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每年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试题所占分值都达到全卷的40%以上。在这些试题中,除了考查教材所要求的生物学经典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等,更多的是考查探究能力所要求具备的实验思想、方法、技能,以及科学史上完成科学发现所经历的实验过程。

试题对经典实验的考查不局限于识记实验的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中所蕴藏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领悟。试题一般涉及到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生物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考查学生的实验素养。凸显实验能力的重要性,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理科属性与学科特点。

4.重视情境创设,突出生物学素养考查

为了确保试卷的科学性,5年来,利用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真实的实验数据与研究结果作为素材,设计试题情境,见表2。

表2 2009-2013年福建省高考生物试题相关情境

试题情境材料来自生物学各专业研究文献,通过命题教师的加工,使信息的呈现方式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试题情境设计新颖,文字叙述简练,设问指向明确,注意难度与区分度,多方位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试题更注重对生物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突出生物学素养考查。从具体的、真实的实验背景出发进行命题,这是我省生物学科自主命题的主要特点与风格。

二、典型试题回顾

随着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深入落实命题指导思想,在历年的试卷中都涌现出注重能力考查的典型试题,这些试题较好地处理了“知识”与“能力”关系,符合《考试说明》对四种能力的考查要求,试题的立意也得到了中学教师的认可。

1.强调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重视考查理解能力

从“能力立意”出发,强调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使得概念性知识的考查,归属到理解能力的考查范畴。一道试题不再简单地考查单一的概念,而是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行设问,包含了多个的概念。既强调考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重视由概念构建的知识框架的考查。这在选择题的命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多是通过结合图与表进行命制,利用对图表的推论与解读,达成理解能力的考查。

例1(2011年福建卷第4题)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

该题通过甲、乙、丙之间的关系图来组织命题。在教材中,该关系图只见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但命题时,将其推广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流动及内环境成分的转换关系,不再以某个模块的单一概念为考查对象,强调概念之间的联系。考查考生构建概念模型的能力。在实测中,本题为中等难度。如果将表中对应的甲、乙、丙的概念顺序进行变换,还可以提高该题的难度。

2.细化、深化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进一步细化、深化主干知识的考查,且对主干内容的考查常常进行跨模块的综合,对学生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2(2011年福建卷第5题)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该题也是对减数分裂这一主干知识的深化,考查了减数分裂、性别决定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水平。试题提供了必要的情境材料和所需的遗传学内容,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一些简单的遗传学事实性知识,因此,在试题中给出了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以及雌、雄火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命题时还考虑到学生容易跌入的“陷阱”,在设置答案选项时回避了最容易出错的答案:雌∶雄=2∶1,确保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的考生有机会重新进行审题,得出正确答案,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本题在实测中属于较难题。

3.整合、拓展教材实验,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不做实验一样考出好成绩”。其实不然,对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是生物学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减少或避免出现上述错误的认识,充分利用高考的导向作用,考查中,常对教材中要求及出现的经典实验进行整合和拓展,在考查实验意识的同时,尽可能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例3(2009年福建卷第1题)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该题采用《考试说明》规定的实验作为情境材料,考生可通过实验叙述与自己实验时的冲突进行判断,试题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重视,具有一定的教学导向作用。本题亮点在于B选项,选项所涉及的是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由于许多学校并不开设该实验,造成考生无法准确判断该操作的正确性。本题解题时考生可用排除法,因此,实测中本题属于容易题。

4.关注社会热点与生活实际,考查获取信息与综合分析能力

以现实问题包括热点问题为试题情境,为考生提供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考查考生获取信息与综合分析能力。这类试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例4(2013年福建卷第27题)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活性。

请回答: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通过该指标可知___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__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__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该题结合的背景是有关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试题通过水迷宫实验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关注铅污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不回避污染这一热点问题。试题的亮点在于不仅考查了铅污染对记忆能力的影响,还关注学习活动中重复学习的意义。本题属于容易题。

在考查获取信息能力方面与综合分析能力方面,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命题中常用的素材。

例5(2012年福建卷第5题)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该题以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开展DNA测序的原理作为背景,引入一个教材上没有出现生物学名词“双脱氧核苷酸”,要求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对所得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考查的知识点着重落在学生对DNA复制和碱基互补的理解上。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DNA测序原理的相关内容,对考生的信息获取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本题在实测中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属于中等难度题。

三、对自主命题的几点思考

1.贯彻能力立意,加强综合运用能力考查

5年来,福建省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大多是以具体实例为素材,以基本知识为载体,以考查能力和素质为重点而展开设问的。试题多关注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对中学生物学教学能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是在现行教材知识框架体系的下,命制出的具有较高考查层次的试题,基本上达到了《考试说明》有关能力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但是,纵观5年来我省高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对知识考查的内容还是占一定比重。虽然,原封不动地源于教材上的、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试题几乎没有,但识记能力考查的内容还是存在,且较多地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对于考查考生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相关生物学知识,综合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相对还较少,虽然这样的试题已在逐年提高中。

在高考重视能力立意的大环境中,命题者应该认真领会《考试说明》对于能力考查的要求,不断提高试题的新颖性,避免落入俗套,确保考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创设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物学问题,考查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应过分的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在适当的时候,也可推出新的题型,强化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例如,可推出实验设计题,实验评价题,绘图说明题等,提升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的比例,为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开辟崭新的途径。

2.保持利于选拔但又不增加考生负担的试卷难度

高考是常模参照考试,其难度指标常用考生的通过率来表示,是由参与考试的考生的整体水平决定的,它是试题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合适程度的指标,社会对高考试题的难度问题十分敏感,试题过难,会让中学应试教学更加明显,加重学生负担,试题过易,不能有效区分各类学生,达不到选拔的目的。所以,在高考中科学地调控难度非常重要。但是决定试题难度的因素很多,以试题的命制技术为例,是否让学生理解试题的情境,试题语言表述的准确与否,设问的指向明晰与否都是构成试题难度的要素。在目前的高校招生录取现状下,应该把握一定的试题难度,而不应该一味地提高试题难度以体现命题者的水平。

5年来,我省生物高考试卷的总体难度均在0.62左右,符合《考试说明》的难度要求,能较好地体现试题的区分能力,也有利于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且与全国卷生物试题命题要求相当,实现了平稳过渡,试题也以中等难度试题居多,因此,保持现有的试题难度指标及难、中、易题所的比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尝试命制开放性的主观题以测量学生的学科能力

为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我省的生物高考试题包括非选择题部分,通常都使用客观题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查,试题提供的情境或设问比较有限制性,开放度比较低,很难考查考生真实水平。主观性试题的数量比较少,具有开放性的主观题更是少之又少。

第4篇

关键词:PISA 生物中考 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29-01

2015年,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的重点是科学素养,旨在揭示处于义务教育末期的15q中学生的能力水平,而本文将同样作为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业水平的生物中考测试与PISA作一个比较分析,从而为我国的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一、测试目的与性质的比较分析

PISA测试没有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束缚,也不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知识为重点,其测试目的在于评估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少年能否运用掌握到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社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科学思维、态度。

我国的生物中考测试则是以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命题基础,以生物学科知识为中心,旨在考查学生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测试结果一方面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另一方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更是各大普通高中选拔人才的硬性指标。

二、试题的比较分析

(一)试题中知识内容分布的比较

统计PISA公布的2000、2003、2006年的生物样本试题发现其考查的重点落在“科学探究”“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进化”三个领域,由于PISA侧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估,因此关于科学探究的题目所占的比例最大,且推理的题目居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思维和创造力。

统计我国近几年的生物中考发现其将考查的重点放在“生物与环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进化”这三个方面,相对于PISA而言更贴近中学生的日常,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际生活观察能力和广泛的知识储备能力,在科学探究的测评上虽无PISA的题量多,但贯彻“生物进化”的理念却与PISA不谋而合。

(二)题目设计的比较

1.PISA以主题式呈现题目

PISA2000、2003、2006年的生物样本试题,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和内容定下主题并命名,如“克隆”“苍蝇”“鼠痘”“刺鱼的行为”“体育运动”“面包的生面团”等,且每个主题下设置2-4个与主题相关的题目。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生物中考试题不以题目内容作为划分依据,一般是根据题型归类,相同题型构成一部分,试题也是合理有序,学生能在一类题型中找到思考的规律和答题的技巧。

2.PISA为试题提供情景化的材料

PISA重视学生在日常情境下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因此,每个主题都会为学生提供一段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材料作为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在给定的情境下完成相应的题目。PISA选择的情景类型包括一则小故事、一段新闻、一个实验研究、一项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而我国的生物中考题目往往陈述得十分简单,留给学生的提示信息也十分简单,知识的呈现无特定的情景,但都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

3.PISA试题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选择和使用

PISA的每个主题可看作一个非连续性文本加连续性文本的混合文本材料,即“图文等组合”材料,PISA的生物样本试题选用了表格、图示、图表等多种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以此培养学生分析、解读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相比之下我国的生物中考试题采用的非连续性文本较少,形式单一,通常以短少精炼的文本陈述题目内容。

(三)题型使用的比较

PISA以选择题、封闭型试题、开放型试题为主,且三种题型使用的比例相当,有些题目还巧妙地将三种题型综合运用在同一主题上。通常选择题的选项有助于学生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要求较低,封闭型试题则无任何提示,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上一层,而针对并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发散,是对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因此,PISA的题型实现了学生低层次思维活动到高层次思维活动的跨越和提升。但在开放型试题中学生答案的可能性无法预设,虽PISA的双位编码评分标准中对学生的可能回答进行了水平划分,但开放型试题在统计和评分时的确难以进行量化处理。

我国生物中考试题同样存在以上三种题型,只是中考以封闭型试题为主,这类题型的答案标准化,因此便于统计和评分,而开放型试题较少,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体现个人观点的机会较少。但测试卷一般将封闭型试题呈现在前面,开放型试题放最后,因此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水平也是逐渐提升的。

三、结语

我国生物中考在命制试题时,坚持基本生物学知识考查的同时可加强知识情景化的设计,重视问题的解决,适当增加科学探究和开放型试题的题量以及非连续文本的选用,丰富试题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王鼎,张卫华.PISA测试命题与国内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9):60-69.

第5篇

关键词 模型构建 模型变式 高中生物复习课 课堂教学实践

一、生物学模型的内涵

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一中对模型的界定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可分为物质模型和思维模型,其中思维模型又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所需认识对象的特征的模型,如“细胞结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等;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达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身特征的模型,如“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种群各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包括数学公式、曲线、图表等,如教材中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J种群增长的Nt=N0λt数学模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等。本文所指的模型主要指思维模型在复习课教学的应用。

二、复习课中利用模型教学的重要性

1.模型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生物学教学的有效载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强调学生应“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高考考纲也明确了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在能力要求中的地位。因此,模型方法是现代高中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科学方法之一。通过模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洞察能力及严密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核心知识。

模型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建构模型与分析模型来学习生物知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和构建性,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经验、心理结构来构建对新事物的理解,从而获取知识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及技能,符合建构主义“知识不是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观点。同时,从认识心理学角度分析,生物模型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对知识整合,就是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而实施的一种思维行动,而且人对图的记忆效果高于文字的记忆效果,因此改变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换为各种模型,有利于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无论是从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还是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模型教学都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形式。

2.模型方法有利于问题解决。在生物学问题解决中,人们经常使用模型方法。利用模型方法解决问题,需要建立模型。建立生物模型需要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模型进行推导、作出预测。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32题的脊蛙实验就是一个模型,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建立反射弧的概念模型:

在模型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容易分析出来:(1)屈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蛙屈反射的反射弧完整,可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2)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该蛙左后肢趾端受刺激在先,屈腿反应在后。(3)腓肠肌细胞接受刺激后,可产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4)神经肌肉接点类似突触结构,兴奋不能由腓肠肌细胞逆向传递到坐骨神经。(5)验证反射中枢存在的部位,应设计破坏脊髓的实验组。因此,利用模型可以使抽象的生物学信息转化重组,用文字、符号等方式描述研究对象的组成和相互关系,便于观察、比较和分析,让抽象思维具体化,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新高考注重考查考生的模型解读能力。近年来浙江省高考理综试题非常注重对模型的分析能力的测量(见表1),在试题中很多题目需要通过书本中生物学模型的原型根据不同情境进行转换,若学生对生物学的模型不熟悉就无法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表1. 2009-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综试题生物学模型考查情况统计表

分析表1可知,浙江省理综试题对生物学模型的考查具有三大特点:(1)涉及的生物学模型种类齐全,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2)考查角度多样,包括模型的解读、模型的构建、模型的转换;(3)考查模型的题量多,知识覆盖面广。

因此,高三的生物学复习中可尝试运用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模型,通过模型变式加深理解生物学的重要观点,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模型进行课堂复习的教学实践

下面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复习课教学片段为例阐述模型思想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建立碳循环模型。教师创设情境:展示现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存在的秸秆焚烧和粪便等废弃物直排河流严重污染环境的现实图片。如何更好地利用秸秆和牲畜排泄物中的能量?邀请学生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教师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意识,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初步构建物质循环模型。展示现实中“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型。

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框架内构架碳循环模型。框架模型如下图:

答案:a:生产者;B:co2;c:初级消费者;d:分解者;e:次级消费者。

设计说明:通过热点问题,吸引学生注意,促使学生有效进入课堂状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生态工程和物质循环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体现生物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差异,教师通过提供碳循环模型框架,降低了知识难度,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挖掘碳循环模型,构建能量流动模型。教师布置建模任务:在这个模型中涉及食物链“农作物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请在食物链的基础上构建能量流动模型。

学生自主构建能量流动模型。如下图:

教师评价学生建模过程后,指导学生对模型深入解读,并提出以下思考问题:

(1)在这个模型中取食和捕食的意义是什么?(2)与同化量的关系是什么?(3)未利用的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4)群落演替过程第一营养级的“未利用”能量变化情况如何?(5)在t1、t2两个时间点调查同一顶级群落某一营养级的“未利用”能量,两次获得的数据的大小关系如何?

答案:(1)这个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取食与捕食应该就是下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一部分,但现实模型中取食与捕食中的能量还包括粪便的能量,这是教材的一个争议点。(2)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的能量。(3)未利用的能量是以生物量、腐殖质、化石等形式存在。(4)演替过程中第一营养级的净初级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于0,但群落的总生物量会增加,因此未利用能量也会增加。(5)顶级群落中两个时间点调查的未利用的能量几乎相等。

设计说明:通过任务驱动,学生提取脑中已有信息,分析能量去向,借助线条、方框、箭头等符号,构建能量流动模型,将复杂事物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巩固知识。同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未利用能量的的深化解析,提高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能力,又能使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知识与演替中的知识贯通,体现生物学科的系统性。通过问题串的解决,使原本分散的知识点在头脑中系统化、结构化,以便在解决问题时才能迅速有效提取,为解决复杂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

3.能量流动模型变式:以单个营养级能量具体去向为例,明确模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展示并布置任务:下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在方框内写出相应的内容。

答案:(1)同化的能量;(2)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3)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4)分解者消耗的能量;(5)热能;(6)热能。

设计说明:通过模型变式,教师引导学生鉴别两个模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理解流程图中“摄入”的含义后,就不难得出1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3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和繁殖的能量,模型中还包括1中的另外一个去向即消费者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为未消费的能量,应流向分解者。通过这样的变式使学生区分了摄入能量与同化能量的关系,及同化能量的去处这两个问题。通过这两个疑难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解读模型和文字转换为模型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了思维,有利于训练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刻理解各自的实质所在,又能启迪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培养应变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思维定势。

4.模型转换,定量分析能量流动模型。展示模型并布置任务:计算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和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11,能量传递效率为13.5%。

设计说明:通过教材中熟悉的能量流动模型,从科学数据角度定量分析能量去向,强化学生对同化能量去向的认识,便于理解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

5.能量流动定量分析模型转换:外界能量输入模型的能量流动定量分析模型。展示外界有机物能量输入的定量模型,如下图: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析该模型并要求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2)X、Y的数值分别是多少?(3)第一营养级到地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4)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

答案:流经改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33;X=15,Y=5;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15/111=13.5%;第二到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5/25=20%。

设计说明:从《学科指导意见》学习要求来看,学生必须具备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传递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而这一类问题往往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发挥高考应有的选拔功能。能量流动定量模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了解基本的概念和规则,对基本模型进行特化,即对原有概念以及认知结构中原有观点进行适当的改变,设置有外界能量输入的能量流动模型,引导学生或进行问题巧妙的转化或挖掘题中隐含条件,识别问题情境的特殊性,真正体会能量流动效率的概念内涵,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利用模型进行复习教学实践的体会

1.利用模型进行复习可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应用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利用模型构建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结构、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和产生新知的能力,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如: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过程,可将教材中的物理模型转换为概念模型,也能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坐标轴曲线图和柱形坐标图的数学模型的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模型转换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又能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科思维能力。

2.模型教学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在复习教学中实施模型教学以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业成绩等有了一定的改善,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更加积极,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包括问题思考、问题提问、问题交流和讨论等)增加。通过模型教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改善,逐步养成了课前看书自主复习、课中积极参与、课后自觉巩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由原来的“上课认真听,课后题海战”转变为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核心,课后少量经典练习为辅助的科学学习方式。在学业成绩上,高考模拟考的优秀率有明显的提高。

3.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以适应教学需要。模型作为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具有抽象化和具体化的特征。教师要科学构建和利用模型,需要有完善的知识储备, 如生物学模型的类型和建模的基本程序、模型产生的机理及适用条件、构建生物学数学模型所需的数学知识等。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实践的总结,并及时对相关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把教材真正内化成内在知识。这样,才能通过模型教学有效地呈现内容,才能自如地对生物学知识进行重组和应用。

4.模型教学必须与复习内容有机结合。复习课中运用模型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构建模型的过程和模型分析理解生物学核心知识,并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如必修3中能够利用模型教学进行复习的典例:概念模型典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血糖浓度的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种群的特征”、“赛达伯格湖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物理模型典例――“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脊蛙反射实验”、“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数学模型典例――“生长素两重性”、“种群的增长方式”等。

5.复习课中运用模型教学需创设合适的情境,循序渐进完成。模型构建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实施模型教学之前应先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建模能力,包括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认知水平。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进行有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模型。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改变思维情境或情境问题,再对典型模型进一步分析和重建。在构建生物学模型的过程中,作为知识的构建者,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总之,模型方法进行高三复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建构知识体系,同时领悟模型方法的重要性和熟练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还是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建书 试论模型方法在提高生物科学素质中的功能.中学生物教学,1999, (4),26~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第6篇

关键词:模型;建模;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促成部分”。因此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新课程标准对我国的普通中学生物学教育确立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目标。由于模型和模型方法在现代生命科学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是现代高中学生必须了解和应用的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不仅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有帮助,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将来进行科学研究、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认知观,同时还强化了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因此,新课标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之一。

1、“建模思想”的含义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提倡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简单地说“建模(modeling)”就是通过把你不太理解的东西和一些你较为理解、且十分类似的东西做比较,你可以对这些不太理解的东西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建构模型(即建模)。又称模型化,是研究系统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所谓“模型”,就是模拟所要研究事物原型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是事物原型的某个表征和体现,同时又是事物原型的抽象和概括。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生物模型的形式有很多,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有三种: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无论哪种模型建构,都能够使研究对象直观化和简化,同时还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建立正确的模型可使我们对生物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生物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建构出合理的模型,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发生正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理科思维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2、必修模块中可用于“建模”教学的素材

模型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一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确定对象,设置已知与未知,运用科学规律,选择研究方法,检验模型是否与实际一致。从这个层面看,建构模型的目的就不只是停留在模型本身的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上,而是上升到科学能力的发展的高度,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整个新课标教材(人教版)明确写明要用模型方法去解决的内容共有10个,具体如表一。

内容虽然不多,但是如果具体教学中模型建构过程切实得以落实,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真正的“做”科学的过程,既能学到知识内容,又能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生物学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另外,在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模型建构,但却必须运用模型和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尤其的数学模型建构的运用显的更为突出。比如:用数学上的排列与组合来分析减数分裂过程配子的基因组成;用数学上的概率的相加、相乘原理来解决一些遗传病机率的计算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给予提炼总结,并进行数学建模。在高中学习阶段,有部分学生把生物学科当作是文科来学,认为只要会背、会记、能理解就可以了。其实并非如此,在现行的高中生物学科中涉及到的知识,要求学生应具备理科的思维方式。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科思维的培养,树立理科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下面介绍课堂教学中模型构建,体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供同仁参考。

3、模型建构实例

3.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

步骤一:用彩色绳子和橡皮泥等材料,在细胞轮廓里做一个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臂长为6cm)的初级性母细胞(半数同学做初级精母细胞,半数同学做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并写出细胞名称;

提出问题:染色体是什么时候进行复制的?

学生行为:学生操作,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可能会有将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用不同颜色绳子做成的情况)。注意不同初级性母细胞各派一个代表。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教学目的:加深学生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的认识。

步骤二:讨论该细胞分裂(减I)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在细胞轮廓中做出相应的染色体,并写出细胞名称和所处时期;

提出问题: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同源染色体什么时候分开?

学生行为:讨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教学目的: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明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步骤三:在细胞轮廓中做出该细胞经减I分裂而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并写出细胞名称;

提出问题: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姐妹染色单体?

学生行为:两人小组合作完成,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教学目的: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步骤四:在细胞轮廓中做出经减II分裂而成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并写出细胞名称;

提出问题:减II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什么?有无姐妹染色单体?有多少种类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什么区别?

学生行为:两人小组合作完成,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教学目的:加深对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比较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建立具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类型的行为模型和数学模型。

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的数学模型

3.2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步骤五:在步骤一的细胞中加做1对同源染色体(臂长为3cm)。

提出问题:减I的后期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有什么行为?经过减II形成的四个子细胞有多少种类型?

学生行为:两人小组合作完成,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

教学目的: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行为变化的认识.

教师归纳总结配子多样性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类型有 2 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卵细胞类型有 1种;

(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2n 种。

建立具有两对或n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类型的行为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动手操作,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用课件展示形成过程的动画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各阶段细胞的名称及数目和染色体动态变化。

以上模型建构案例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这一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为主线,以实物模拟制作的方式构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的物理模型,尝试通过建模活动找到突破重难点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模型构建加强化了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规律变化的观念和印象,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确立了前提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分析对比、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染色体和DNA数目规律性变化的数学模型,达到对减数分裂本质深层次认识的目的,并运用模型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使模型成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模型方法的精髓乃是体现在探索与发现之中,不亲身经历这些探索,很难发现其中的要素与关键之所在。要让学生置身于探索生物学现象、发现生命规律的活动中,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统计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引导性和开放性,坚持让学生自己唱主角。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探索,顺着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去感知、去思索,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生物学知识的真谛,从而提高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中生物教学中的几个数学建模的问题》洪东涯 金理笑.

第7篇

关键词:情感教学;中学生物;生态环境

生物学作为中学义务教育阶段里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新课改教学的具体要求。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作为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教育贯穿生物课堂教学始终,要大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合理制定情感教育目标,充分挖掘情感因素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课程目标由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成,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先确定情感教育目标。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影响生物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认真制定好生物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珍爱生命,从而促使中学学生关注和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学生思想上还不是很成熟,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常常表现出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加以正确指导,必要时给予恰当帮助,使他们的理智不被情绪所支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触,即是当学生喜欢某一个教师时,也就同时喜欢上了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反之,如果学生厌恶某一个教师,那么,对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也毫无兴趣。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课堂学习在一种平等、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师生情感融洽,课堂氛围良好,那么教师也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只有信任了教师,学生才有可能对课堂的教学内堂感兴趣,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实验活动、观察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比如通过对克隆羊多莉产生过程的学习,转基因在农业技术生产中的实际运用,以及现代仿生技术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和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通过上述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爱护动植物

大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是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破坏自然环境最终会危急人类的自身生存。整个生物圈是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整个生物圈,因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完美。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食物链被破坏后的变化来强调生物种群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来说明,有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到我们的体内,从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真正让学生理解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将给整个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如何有效的进行防范?教师可以就此引导学生要学好生物科学,使自己认识和理解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各类生物对环境的作用,用学到的知识来服务于环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和和谐世界。

四、以情施教,以理育情

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必须发于情。夏丐尊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情感教育,首先是要自身有情。教师的情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对待教学要有激情,对待学生要有感情,对待教育要有热情。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会思考的个体。教师只有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走入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只有心中装有学生,对学生真正有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学生物教学课堂中若洋溢着丰富情感,教师倡导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体现人情味,学生的“三商”就会和谐发展,人格得到升华。

综上所述,情感体验式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增强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爱护身边的动植物,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总的说来,情感教学重视感觉体验、课堂领悟,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生物教学不仅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浩.相约课堂:高效课堂课例精选[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

一、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的解析

此次颁布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一词与以往我们理解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重要概念”不仅包括了概念的关键语词,还有概念的本质内涵,甚至概念的拓展。因此,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是一个陈述性语句,是对概念本质的一种深刻认识,也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程度和教师教学要突破的目标。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讲,它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概念的前面加上“重要”两个字,特别强调这些“概念”是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非常重要。新课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生命的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的理解和阐释。重要概念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内容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这个关键语词包含的重要概念是: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也就是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个重要概念不仅指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即只有绿色植物才有光合作用,还指出了光合作用的前提——光照,还有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把握住了“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的本质内涵和要点,对于后续开展光合作用的实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

1.组织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以一定的事实或感性认识为基础。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接受需要以具体的事实或者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2]。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些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入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重要概念。

例如,关于学生对器官概念的形成,教师可以先给出实物菜豆的叶和果实,并指导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找到叶和果实中相应的组织。然后教师再给出实物生活状态下完整的菜豆植株,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由于成熟的菜豆植株的六大器官比较明显,并且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熟悉的常见植物。所以,学生经过对菜豆植株的观察和思考,就容易对植物器官的功能和分类产生直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些事实性知识进行抽象或概括,进而建立起“多种组织构成且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这个概念。

2.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探究

在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现象背后的规律,帮助学生把重要概念从大量的生物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逐步达成对重要概念的建立。在学生建立起重要概念之后,教师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点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深入地探究,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理解,实现主动探究和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

例如,在初中生物《动物的行为》这一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动物的行为这个重要概念时,以猎豹捕食为例,提问学生:“如何描述猎豹的捕食过程?怎样分析捕食过程中的动作或活动?”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总结出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教师接着提问:“猎豹在什么情况下捕食?猎豹的一系列捕食活动需要身体哪些结构配合完成?”由此,学生可以回答出:“动物行为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的生理变化引起,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由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配合完成。”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猎豹有哪些身体特点利于捕食?这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形成重要概念:“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学生初步形成动物的行为这个重要概念后,教师再进行提问:“猎豹捕食时,发现猎物后静止不动,等猎物靠近时,再发起攻击,那么猎豹静止不动,注目凝视,凝神谛听,这是动物的行为吗?”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辨析,对动物行为这个重要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迁移运用

教师向学生传递重要概念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运用重要概念来解释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经验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学生构建起重要概念后,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例如,学生在建立起动物的先天和学习两个重要概念之后,教师提供“印度狼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根据先天和学习的特点,分析“印度狼孩”的一系列行为。在解读狼孩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先天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而学习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印度狼孩”这一现象,促进了对“动物行为”这一重要概念的迁移运用并加深了理解。

4.建立概念体系,完善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分解整合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3]。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分解成多个层级的次位概念,教师在备课中需要理清这些次位概念与重要概念间的关系。那什么是次位概念呢?次位概念即相对于重要概念来说,在重要程度上,地位要低一层级,从结构上看,次位概念比重要概念更加注重细节,内容更具体,由于知识的难度系数降低,从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如果说重要概念是一个整体,那次位概念就是化整为零,逻辑关系上互为补充,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课上,教师从传递次位概念开始,通过次位概念的整合,最终形成一个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完整概念体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细致全面地把握重要概念。

例如,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下,“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是标准中规定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师可以根据多细胞生物体的分类,把它分解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两个次位概念。在“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统领下,还可以继续分解成“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体各器官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个体”等次位概念。学生学习完这些次位概念后再进行系统地整合,会很轻松地建立起以“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核心的概念体系,使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更加充实具体。

以上关于“重要概念”教学的四种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证明是非常有效的。重要概念的突破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极力倡导的,也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改进的教学方式,它使初中生物教学变得精简、流畅、清晰和高效,更明确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对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的探析,相信我们的生物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生物学教学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思路和要点.生物学通报,2012(3).

第9篇

[关键词] 生物素养;学科热点事件;屠呦呦;施一公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重要的目标。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描述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合理挖掘当前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开展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一、解读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n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1993年,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简称BSCS)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比较两者对生物科学素养的界定,虽然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两者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认识是趋同的。概括地说,生物科学素养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定义: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能够用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科学现象;在能力层面上,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具有将生物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生命现象和生物科学知识具有关注和探究的热情,对生物学技术及其他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并且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抉择。

二、学科热点事件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当今,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各类信息的渠道增多,不少事情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为社会热点事件,这其中就有一些事件与生物学具有一定关联的,我们称之为学科热点事件。这类学科热点事件本身或者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可能蕴涵着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可能关系到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也可能涉及对生物多样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这就使得这些学科热点事件具备了成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资源的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究这些学科热点事件,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也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应然之举。一方面,学生对于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现象和事件的关注,乃至于愿意着力于对它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本身就是生物科学素养的一部分。2016年1月7日的《南方周末》发表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一文中指出:现在的高中生中知道当红影视明星的学生要远多于知道屠呦呦的学生。此文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用现实的情景及问题来激活教材知识,并借此将综合实践能力与情感、态度等加以整合;需要用人类最前沿的科普性知识,不时对“核心素养”予以淬炼和激活。另一方面,热点事件得到了社会层面较多的关注,在各种媒体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去了解甚至去研究的兴趣。由于学科热点事件关联着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判断,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就有可能围绕这些热点事件有所疑、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是很多的,笔者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其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一)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2015年,我国生物科学领域最引入注目的事情当属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与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这是我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消息传来,可谓举国沸腾,中国科学界多少年的诺贝尔科学奖的梦想这一刻终于成为了现实。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都应该在第一时间与同学们分享这份喜悦。同时,教师也需要挖掘这一事件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上的价值。

首先,教师应利用这一事件努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虽然学习及科学研究的本身并不是为了获奖,但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毕竟代表了学界对科学家工作的充分肯定,是科学家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国家的一种无上的光荣。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国家在获得诺贝奖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花落中华大地。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在生物学领域还有无穷尽的未解之谜等待着人类去发现。21世纪正是“生命科学”获得巨大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或者投身于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和宣传员。

其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提到,“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从这些颁奖词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学习生物学知识以及进行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经过探讨,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力求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学习生物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每一名学生立志要去实现的目标。屠呦呦研究员在解释当年她选择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的原因时说:“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我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这段表述说明了屠呦呦年轻时候的志向和追求。显然,她获得诺贝尔奖与她所具有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这一事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精神、引领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探究历程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揭示剪接体结构及工作机理

在生物科技前沿领域,我国也有一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8月,中国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周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文章,揭示了剪接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有关基因表达过程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发现,清华大学为此项科研成果召开了新闻会。生物科学界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这一发现是有望@得诺贝尔奖的成果。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丁绍・帕特尔说:“剪接体的结构是完完全全由中国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这是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将影响并鼓励下一代青年人进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这一事件无疑是人们尤其是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而帕特尔教授的评论,提示我们这一热点事件富含着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价值。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能力也是生物科学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围绕这一事件,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介绍施一公教授的团队研究的成果和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们在技术和方法上的创新之举,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创新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RNA剪接体的结构是长期困扰科学家的一个难题,而施一公教授的团队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冷冻电镜技术,并运用了新的计算方法才最终得到了科学的结果。也许,同学们并不能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但同学们一定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对创新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创新并不一定就是“无中生有”,如上文提到的冷冻电镜技术已经产生了几十年了,施一公教授的团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冷冻电镜的最前沿技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可能是一种技术的改良,可能是一种新方法的运用。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科学的基础上勇于革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增强了他们对创新的理解,创新能力的提升才成为可能。

其次,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施一公教授以及他的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界,施一公教授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那些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他略带传奇色彩的求学和科研之路,他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他对中国科学研究及教育状况的真知灼见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去了解、研究和感悟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真切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这显然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施一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同样值得我们的学生去关注。这个研究团队非常年轻,但是,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惊人的业绩,这也许更能激起学生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向他们靠近的激情和勇气。

再次,在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层面上,这一热点事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是大有益处的。RNA剪接体是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对前体RNA加工成成熟RNA过程中发挥其作用的。这个作用的机理,高中学生不必要知道。但与这个过程相关联的真核基因与原核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外显子和内含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等知识是在高中阶段需要学生了解甚至掌握的。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同学们介绍这一热点事件及其有关背景,便会很顺利地为教学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就能更加投入和主动,这显然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当然,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是层出不穷的。生物教师应该持续地关注这类事件,并积极探索其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方面的应用价值,为顺利完成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词:构建高中生物选修课体系

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选修课到底怎么上?怎样科学地达成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我校通过构建以“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为基本理念的高中生物选修课程体系,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发展方向自主选取,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发展兴趣和特长,提升生物学素养;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一、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实现。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构建主义学习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高中生物选修课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按需发展”的学习环境,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利于强化专项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有九种紧密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存在智能。多元智能认为智能具有多元性、文化性、差异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无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与差。每个学生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多样化的高中生物选修课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学生选修课的学习评价不能再以知识点的记忆为唯一标准,需要我们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为最终目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发现并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实现突出智能超越发展基础上的整体智能的发展。

(三)深化课程改革理论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程。要求学校加快选修课程建设,构建开放型选修课程体系。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高中生物选修课体系

(一)设置多元选修课程

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除高中生物IA限制性选修课、IB非限制性选修课外,还需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多元的校本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供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专长。目前我校已开设以下三种类型的校本生物选修课,教材来源于教师独立开发、改编、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发。

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此类选修课包括必修内容的拓展课程、生物学科的大学初级课程、生物学科应用性课程、生物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生物竞赛课程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素养。如目前我们已开设《生物竞赛辅导教程》,内容涉及初赛和复赛的相关内容。今后我们将陆续开发开设《生物学简史》、《干细胞研究进展简介》等相关课程。

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基于本地区的农业、商业发展特色等优势开发,教材凸显实用性,突出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此类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动手能力、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专业倾向。如我校立足我县特色农产品,与开化县农业局、开化龙顶茶合作社等单位合作开发《无公害蔬菜栽培》、《食用菌的栽培》、《开化龙顶茶的栽培与加工》这三门课程,其中《开化龙顶茶的栽培与加工》内容包括开化龙预选种、育苗、选苗、扦插、栽培、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采摘、茶业的加工等不同环节技术要领介绍,并配有电影《龙顶》的相关剧照、示范茶园胜景、茶业加工过程等等的高清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和生物学素养。如我校已开设《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内容包括蜡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叶脉标本的制作、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其它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今后我们还将开设《芹江野生生物资源的调查》等课程。

(二)建立选修课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1.选课指导体系。选修课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学生在选课上具有盲目性。有些学生选课单纯是以挣学分为主要目的,以为只要选了课就能拿到这门课的学分,有些学生只是喜欢上课的教师,也不管所选课程是否适合自己,等等。鉴于这些情形,为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我校建立了学生选课指导体系,加强对学生选课指导。选课前,我校教科室编制好本学期《学生选课指南》,内容包括本学期开设的选修课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学分、学习目的、学习内容、课时、评价依据等,让学生在选课前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分别召开班主任会、教师会、学生会和家长会,解读《学生选课指南》,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之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认识倾向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对自身的兴趣、个性、专业性向有初步了解,为正确的选择做好铺垫。再次,将课程基本资料、上课时间与人数等内容制作成展板供学生自主选课时参考。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确定选课意向并填写选课意向表,实行两轮选课,并在开课前一周内公布最终选课结果,由教科室开出各门课程选修学生名单,一式3份,送任课教师及学生所在行政班班主任各一份,教科室留存一份,并按此选课名单上课。在这过程中,我们生物教师积极参与选课指导与宣传,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生物选修课程。

2.教学过程管理体系。(1)加强学生走班管理,严明纪律。目前我校选修课采用校内走班上课,为了有效避免学生“选而不修”现象,我们除了严格考核制度外,还严明纪律,加强学生走班的管理。为便于走班管理,我校选修课统一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一个模块总课时为18节,半学期为一个周期。我校教科室制定了《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制度》、《导师负责制》、《年级组督查制度》等制度;实行教学班和行政班相联系,实现无缝隙管理。走班教学过程中,行政班班主任除担负原有的行政班职责外,必须掌握本班学生所选的科目模块,制作原班学生选课走班分布表,成立各学科模块走班小组,向各学科模块教师推选走班小组组长,及时向有关模块教师了解原班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表现,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定期汇总学生的请假情况。走班教学专任教师负责对走班教学实行全方位管理,首先将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成立新的教学班,选定“值课”班长配合教师管理班级,明确管理职责,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严格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加强与相关行政班主任的联系,及时向他们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品行表现。同时教科室、年级组不定期开展走班教学生考勤抽查,并及时对学生的出勤进行公示。(2)加强教师教学管理。为加强管理,我校教科室设立选修课开发部门,负责对选修课程开发的规划、审核、管理,学校还制定了《选修课程课堂管理办法》,建立随机听课制度,学校、年级组等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对授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随时监督授课质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学生评教机制,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作用,定期或不定期让学生对所学课程做出评价,对教学质量高,学生欢迎的课程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差,学生不欢迎的课程限期整改或者停开。这一系列的制度的实施,不但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提高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建立选修课多元评价体系

选修课作为高中生物的补充和延伸,重在发展学生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如果仍像必修课一样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会使得选修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构建多元选性修课评价体系,对高中生物选修课的教学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考核与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明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与高中生物必修课不同,校本选修课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因此,在制定高中生物选修课评价体系时,必须首先为各门课确定详细、明确的教学目标。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指标,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评价标准为教师提供了评估学生行为表现的手段,也为学生展示了优秀行为表现的范例,让他们知道努力方向。选修课评估标准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学习积极性。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可以评价和测量学生学业成绩,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终结性考试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开卷、闭卷考试、小论文、小课题等方式进行。由于高中生物选修课的多数课程为独立课程,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具有不连续性,终结性评估结果无法对某门课的授课过程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形成性评价可以提供动态、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发展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用发展的观点检测教学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性评价主要依据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情况以及课后自学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查。高中生物选修课较之必修课虽然课时少、周期短,但与生物必修课相比,教学过程面临更多的问题,如学生出勤率不理想、课堂投入程度欠佳、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因此,高中生物选修课的考核有必要推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采用多种评估手段,使各种评价方式互为补充、共同印证,以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监督其学习过程,对学生能力及成绩给出准确评价。

3.评价结果,突出过程表现。选修课与必修课是不同的,选修课的评价机制也要有别于必修课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过程表现。学生学习选修课的过程表现(考勤、创意、作业、获奖)都要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即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按1:1的比例计分。最终的评价结果我们采用等级制,将学生成绩分成A、B、C、D、E五个等级,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中等,D为及格,E为不及格,对于合格以上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

面对深化课程改革实践,谁都在“摸着石子过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高中生物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尤其在生物选修课程开发与设置、走班教学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地探索和实践。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不断地反思感悟,使我们不断收获深刻而又快乐的体验,同时也为我们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开辟了新途径。

(责任编校:青凤)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教育厅,2012(6)

[2].许吉安.我国普通高中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4):5-7

[3].张瑞.构建科学的公共英语选修课体系浅探.学园(教育科研),2011(11):46-47

[4].洪松舟.走班走教―义乌市义乌中学.浙江教育科学,2012(5):10-12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124―02

2015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Ⅱ以新颖的命题风格体现了考查考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目标,凸显了指导高中生物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功能。研究和解读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特点,参悟和掌握高考生物命题思想,对于做好2016年高考生物备考复习具有重要启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对2015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Ⅱ试题特点的感悟

2015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Ⅱ较之以往高考生物试题的突出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非重点内容整合重点内容的命题手段,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整卷以非重点内容为切入点(如2、3、6、39题的端粒、胞吐、人类猫叫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变异、胡萝卜素提取的背景材料等),通过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整合重点内容的命题手段;以全新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29题的“反义基因”),立足课本、延伸课外,理论联系实际(30、31题)的命题特点。既丰富了试题的内涵,拓展了试题的外延,有机整合了教材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使试题容量明显增大,知识覆盖面广泛拓展,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大纲所要求的全部核心内容,又通过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学科内综合在突出考查考生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同时,有效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深度、广度与能力水平,体现了科学素养、知识是基础、是先导、是载体的科学课程教育思想。

2. 以文字表述为主的试题呈现方式,更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2015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Ⅱ基本上以文字表述呈现考查内容,除第1、29题根据题干需要附之以表格外,整卷再没有图表结合的直观题型,甚至于第32题把常规的遗传系谱图考查内容也变成了文字叙述的形式。需要考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去提取、筛选、整合信息,进而通过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科学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

3. 将实验与基础知识考查融为一体的试题特点,更好地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生物学作为实验学科,实验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2015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Ⅱ没有一道单独考查实验的试题,而是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将实验与基础知识的考查融为一体(1、29题),以逻辑思维层面的科学探究为主要形式,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体现了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级考试的公平性。

4. 更加关注生活实际和学业积累,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命题更加重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的联系(如1、5、6、29、30、32、39题),以新颖的背景材料和学科思想的认知视角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地设置思维梯度,巧妙地搭建了思维平台,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2016年高考生物备考复习策略的启示

“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全方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将是高考生物命题基本不变的指导思想。为此,依照《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实施教学活动,无疑将是2016年以至今后高考生物复习教学的基本方略。据此,备考复习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研读《课程标准》,提升教学思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规定生物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教师深入研读《课程标准》,领会课程理念,理解课程目标,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方法,悟透学科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但是,目前教学和备考复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多数教师疏于研究《课程标准》,对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参悟不透,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领悟不深,缺乏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要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要么过分强调解题技巧的训练。注重知识传授,却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陷入零散而缺乏整合的死记硬背,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过于庞杂、琐碎、难学;强调解题技巧的训练,却又使学生的技能学习停留于浅表、机械的水平而缺乏创造的题海战术,学习能力难以有效提高。为此,研读《课程标准》,深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是提高备考复习效率的基本策略。

2. 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备考复习针对性。《考试大纲》规定了各学科高考的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能力要求,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教师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熟练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与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提高复习教学针对性的基本保证。目前复习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很少去研究《考试大纲》和针对《考试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复习教学中要么是高一高二教学的重复,要么是复习资料的讲授,对《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四大能力缺乏针对性训练和有意识的培养,致使复习教学效率不高。为此,要有效提升复习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依据《考试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在一轮复习中按照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运用学科思想整合教材各章节中相近相关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学科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通过变式训练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去拓展,通过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在串联织网的过程中去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能力的有效提升。在二轮复习中依据《考试大纲》指导学生制作考点知识复习自检表,对于“自检表”中一级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看到知识点时就能熟练地反应出其中的内容、重点;对于二级要求的内容,还要做到迅速反应知识背后的原理,并且与一轮复习时建立的模型试题联系起来,与纠错本中易错的题型联系起来,与教材中概念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多个层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点内涵、外延的综合性复习巩固。此外,尽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知识学习过程之中,但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能力的提升,教师还要在二轮复习中以四大能力为标准,精选适切的考查机理的题、实验探究题、信息题及考查多种综合能力的图形、数据分析题,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训练,以针对性加强能力培养。

第12篇

1 开展前测调查,组建学生智能小组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已有基础及兴趣,明确学生同将要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二的生物教学,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如: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有多少?为什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感兴趣?喜欢实验吗?你愿意去收集资料吗?喜欢看生物的电视及相关书籍吗?等等,借鉴韦纳(B. Weiner)的归因理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分析学生的优势智能,在前测调查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以便能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智能优势去学习和分享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2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开展学生主讲活动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原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元认知能力,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导”,把学生的“学”转化为主动的“讲”。对照初中生物学科特点,许多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加上每周课时不多,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化备课,在每节课结束时把下节课的学习具体目标、学习方案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特别是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其他学生自主参与,鼓励学生去主动了解生活世界中相关知识,收集资料、准备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教学“分享”活动。

2.1 引导学生主动查找比较熟悉的资料,如:家庭成员血型的调查,输血的意义,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体型分析,有趣的动物繁殖行为,《狼和鹿》的故事,家禽、家畜动物行为的描述等,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知识的“分享”活动,同时组织开展选派代表主讲竞赛活动。

2.2 充分利用好农村学生特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向家长了解马铃薯、红薯、甘蔗、大蒜的繁殖并带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在学习种子萌发时,提前让学生去观察了解蚕豆、菜豆、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鼓励他们亲身实践,了解播种的方法、种子萌发的条件,找出它们间的异同加以分析,并把所获得的知识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享。

3 挖掘学生智能优势,组织主题学习活动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突破了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一元化目标的缺陷。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从学生的经验考虑,开发学习活动的主题。结合科学现象(如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社会现象(健康问题、环保问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充分的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开展环保主题学习活动,由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总体设计,落实学生学习目标,各智能小组分工完成五个篇章(新闻报道、调查汇报、SOS角色体验、分析感悟、倡议行动)的才艺展示,鼓励更多的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同时,获取了新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帮助他们一起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把他们制作的优秀作品在学校橱窗内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合教材知识结构,合理开展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新课程的目标之一,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现象对自己、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进而明白为什么要学好生物学,同时,使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主要是探究过程,理解前人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方法和经验,了解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将其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解决身边发现的问题。

4.1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去发现问题或直接以对话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