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化学的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高专;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入手,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物理学的方法;它涵盖了物质变化过程中微观到宏观、体相到表相、静态到动态、定性到定量、平衡态的研究到非平衡态的关系规律,化学反应机理及其控制,分子(原子)层次上的反应,它是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理论科学;它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一是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二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三是物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制约,而不是彼此无关的。然而,由于物理化学课程中概念较多,并且抽象难懂,计算公式繁多,逻辑性、系统性强,因此被认为是化学专业四大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关于物理化学学习方法的探讨非常广泛。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基本方法。
一、重视学习物理化学方法的自我培养
(一)做好课前的预习
在上每节课之前,都要对老师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预习时对涉及到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要随时翻阅相关教材章节进行复习巩固,加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也就是说,不要把预习仅仅看作是读一遍书,而是要更为主动地去预习,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课后的复习巩固
在上完每节课之后,根据听课效果,结合预习情况,对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放过,对还没有掌握的内容要刨根问底,真正领会,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不能留下疑惑去听下节课,这样就会把问题逐渐积累下来,最终将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交流,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加强与老师、同学之间学习方法的交流,借鉴别人先进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逐渐内化为适用于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好的学习方法不经过内化,而是照搬照用,那也将是事倍功半的。
二、加强物理化学学习过程中知识面的扩展
(一)对已经学过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环境化学等学科必须进行全面复习,并自学结构化学等学科,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清晰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点复习高等数学、哲学等相关知识点,能够对物理化学所需数学公式熟练运用,能够运用哲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二)通过认真学习,对一些还不能理解的知识内容要借助于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应文献资料。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自学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人。
(三)对课本知识反复阅读,尽量在思想上扩展知识面,把所学知识条理化。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材其实是最好的辅导材料,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学习伟大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和教材编者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利用实验教学渗透课堂教学效果
(一)利用好每一次实验教学机会,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充分熟悉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在做实验时能够边做实验边思考,在大脑中把每一步操作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回顾,能够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做实验时,要把实验课不仅当做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也要当做理论知识应用的过程。要随身携带教材,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并同同组学生讨论,及时解决存在的疑惑,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课后解决。
(三)认真如实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根据要求高质量完成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是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很好机会。一份较高质量的实验报告,不仅反映学生综合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而且也是综合能力的完整体现。
四、注重物理化学课程基本原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一)首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习题作业,这也是知识运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方法上探讨不同的途径,往往一道习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摸索不同的解题方法,锻炼从不同角度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物理化学可以看作是介绍方法的课程。如何将物理化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生活现象的解释,是检验对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否熟练掌握的标准,也是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意义所在。
(三)利用一些机会给别人讲解物理化学知识,逐渐把所学知识实用化,其实这也是一种知识积累。科学的发展总是经历“知识的积累和飞跃”两个阶段,对于学习物理化学的人来说,同样有了积累,才能为今后的飞跃创造条件。
五、结语
总之,物理化学不是仅仅掌握几种学习方法就能学好的,而是要把物理化学的学习当做一个系统工程,从重视学习物理化学方法的自我培养、加强物理化学学习过程中知识面的扩展、利用实验教学渗透课堂教学效果、注重物理化学课程基本原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几方面去思考、探索,相信学好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张雅媛.谈谈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5,16(2):105-106.
[2]宋桂萍.物理化学学习方法探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2): 58-60.
关键词:生物化学 绪论 学习兴趣
一、注重绪论教学,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一般院校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通常至少安排40~50个课时,鉴于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学习难度较大,课时安排时间有限,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有些老师甚至直接忽略绪论部分的讲解,这么做是非常不好的。
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知识体系,也需要多年专业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教材的通读和钻研,最新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课件的用心制作。这样,对于绪论的讲解才能生动清晰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学会生物化学的信心。
二、由浅入深介绍生物化学定义,让学生理解学科特点性质
许多学生上完了生物化学课程,还不理解这么课程到底是讲的什么,所以说对于生物化学的概念讲解至关重要。把“生物化学”的概念讲清楚了,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理解本门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出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又称生命的化学。然后再从概念为出发点提出几个问题,如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哪些?是运用什么原理和方法、在哪个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课程和我们学习过的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角度有何不一样?什么叫做生命?生物化学为什么又被叫做生命的化学?最后让学生经过讨论、发言回答,教师解答,从多层次和多角度,由浅入深的介绍生物化学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生物化学究竟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三、介绍生物化学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总体可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叙述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第二阶段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物质代谢途径以及相关调控;第三个阶段就是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研究对象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其相关调控。总而言之,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调控,以及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讲述生物化学的发展史,要密切围绕这部分学习内容,并且尽多地融入相关科学家的事迹介绍,把他们去的这些科学成果的经过、趣闻给予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样比起蜻蜓点水式枯燥讲解课本内容,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课理论课程具有抽象难懂、反应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所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很必要的。生物化学学习方法一般有目录法、图示法、比喻法等。例如在糖的代谢这一章节,利用图示法讲解效果很不错,对于代谢过程,列表法很清晰的对比出三条途径的代谢起始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和关键酶、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代谢分支点以及调节因素。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的记忆可以通过编顺口溜“一两色素本来淡些”。用“一、二、三、四”来总结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特点,也就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二次脱羧,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其对应的三个关键酶,四次脱氢”。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尽可能避免走弯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五、重视并积极改进绪论教学
绪论部分不仅要介绍给学生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主要研究对象,还要简述学科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发展道路的曲折,而激起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控,与此同时,也要运用合适的讲课技巧,这样传授知识的时候才能够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才能更加吸引和打动学生;才可以去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概念、特点、学习方法等,学好生物化学课程,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张俊河,张煜.详尽与简略讲授绪论对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5):529-530.
[2]严冬梅,李敏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948-949.
[3]姜立,马文丽.浅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52.
关键词:问题;自主学习;动手能力
一、前言
在中学开设的课程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因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目前在教学方法方面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讲授理论知识,更要将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重点。适宜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针对目前在化学方面日益突出的教学问题,采取合理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每个化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面临的问题
1.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
这是目前高中化学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活动的主体始终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完全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不能将知识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
2.化学实验教学缺失,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注重实验的教学,而是把重心放到题目的解析上。即使有少数的实验活动,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视简单的操作而忽略由此带来的知识构成”。
三、解决的方法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此方法不但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前提是提高阅读能力,实践证明,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书中字词的含义,就不能掌握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从而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即使当时靠死记硬背记下来,又会由于印象不深刻而忘记。所以,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把课堂教学和教材结合起来,既能让学生提前预习,又能激发学生自学的乐趣,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学习方法在化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比获取知识更加重要,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仿佛开启了成功的大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比较、设置悬念等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从中悟出道理,形成自己的东西,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可以增加课上讨论和练习的时间,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2.侧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定律和概念的形成和建构,都与实验密切相关。但受应试教育的限制,更多教师选择多给学生讲解习题,或者采用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这直接导致学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实践证明,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大朋.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浅析[J].考试周刊,2102(6):142-142.
学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体,虽然化学教师对其学习质量有着一定的指引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学生最终的化学学习质量优劣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因此,化学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应当积极创新科学的、基于自主学习的新型化学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一、自主探究学习
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化学教师将传统的“引导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从而解放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化学探究学习,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质量。化学教师可以从开展课堂小实验和开展探究性化学竞赛这两方面来人手,通过营造竞争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开放学习
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化学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开放式的自主学习方法来辅助教学。与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相比,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摆脱学生的束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作用。同时,它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化学学习时空,减轻学生的化学学习压力。因此,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来辅助化学的教学。比如说,化W教师可以开放化学教学的时间、空间、研究内容等,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机会。
三、自主实验学习
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是解放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的自主实验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化学教师将化学实验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里,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操作自,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验研究与学习,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学生的自主实验学习来辅助教学,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构建新型的基于自主学习的化学教学模式。以苏教版高中二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关于《镁》这一化学知识点的实验探究为例:“镁元素在氧气中灼烧所产生的化学现象是什么?其生成物有哪些?”化学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的形式,将化学实验操作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里,让学生通过自身亲手的实验操作,来探究出镁元素在空气中经过高温燃烧产生的化学现象为“产生耀眼的白色光芒和烟雾,并生成固态的白色物质”,而其反应生成物则为氧化镁(MgO),最终可以综合实验数据得出该化学实验的反应方程式为2Mg+O2=2MgO。化学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教师可以应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放式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实验学习等方法,来创造新型的、基于自主学习的化学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责编 阿宁)
【摘 要】高一化学是衔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关键,也是高中生接触新的课程标准的开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比较重要。因此,做好高一化学的衔接教学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本文将从几方面来谈谈高一化学衔接教学的关键和一些教学上的建议,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关键词 高一化学;衔接教学;教学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高一化学课程作为整个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也是奠定高中化学在学生心中地位的关键点,是教师在学生心中建立形象的第一步。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高一化学开始阶段花时间,花心思去做好高一化学的衔接,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做铺垫。
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其更强调学生做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能简单地记住化学现象和结论。但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能做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在弄明白化学“是什么”的前提下,掌握化学原理,弄明白“为什么”,并运用公式计算“是多少”。从思维上来说,初中化学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思维,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通过掌握基本化学现象,进一步地进行抽象概括,建立化学模型,理解化学规律和原理。基于各种不同的要求,笔者将结合历年教学经验,从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三方面来提出做好高一化学衔接的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一、改变教学模式,做到新旧融合
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的安排,必修一化学前面大部分是对初中知识的再现和巩固,也就是一开始要上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对于刚刚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对高中化学课程会充满了好奇,却发现要上复习课,情绪上难免有些失落。如果教师依旧是采取列表归纳,概括总结式的复习,学生很快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将新知识和旧内容进行融合,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激发学习热情,使复习课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学习。教师在课前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参考各地的中考或者高考中涉及初中知识的实验题目,挑选学生易错题目,汇编成一套题。在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练习,让他们相互讨论,有不懂地方再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个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初中实验在高考中一样有涉及,一样要注重初中知识的复习。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就初中的知识从高中的角度去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初中知识在高考的应用,教会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考点。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以结合新的高中学习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增加学习兴趣。
二、完善知识结构,向高中延展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由于学生的思维复杂度还不够高,课程要求上对许多知识进行了简化,这就导致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存在这种局限性,知识结构上往往是有缺陷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教师需要及时地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引入高中的化学课程要求并且用高中的知识来打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局限,从初中知识延展到高中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初中课本中只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作为例子,指出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的铜,就是还原反应。学生容易误以为氧的得失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应明确地指出这种表达的局限性,并通过分析(Mg+2HCl)=MgCl2+H2和Fe+CuSO4=FeSO4+Cu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有氧的得失,而关键在于有化学价的变化。接着继续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揭示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导致化学价的变化。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从初中知识延伸到高中上来,也能认识到初中知识的局限性,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化学成绩
在高一化学的衔接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用高中的学习方法去迎接高中的学习生活。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初中知识强调记忆,而高中更侧重逻辑思维。初中阶段的讲一题,学一题,会一题的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合高中的学习要求了,教师要逐步让学生掌握用化学原理去解题,达到讲一题,学一理,会一片的效果,学会从本质上去思考问题,从多角度去理解知识点,慢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时,有关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涉及物质的量的计算。课本例题:
配制500mL 0.1mol/L NaOH 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在课本中也有明确的解题过程,教师在课堂中无需过多地讲解解题过程,而应该引导学生从这道题中思考物质的量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的量对化学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同时通过这道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三者的关系。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这道题的解法,而是掌握了这道题对应的考点。只有这样去学习一道题,才能把知识迁移到其他题目中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相同考点的不同考题也能游刃有余,提高化学成绩。
总的来说,高一的衔接教学是高中阶段的“第一课”。教师用心讲好“这一课”,即使是“炒旧饭”的复习,也能让复习课“炒出不一样的味道”,让衔接教学大放异彩,让学生以扎实的基础,以饱满的热情,以充分的自信进入高中化学的真正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慧.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一、关于教学目的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
进入九年级,我们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习化学还需要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因为很多化学物质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例如在初三化学中,我们将学到的氧气与水等物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离不开的。因此,在学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都要求我们将其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与记忆。有的学生刚一接触化学总感觉内容繁多,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难写等诸多问题。从而片面地认为化学难学,由此便不想去学。其实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我们能够掌握方法,对症下药,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的学习方法对于化学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人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一、注意观察实验。
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因此正确观察实验成为了我们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课本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换言之,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启蒙课的实验,它们都是为使学生能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之后再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是注意到“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其次,要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往往存在多个观察要素的实验,是很必要的。实验过程中,只有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具体、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那么,我们应如何有序、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光照、通电等);3、反应装置(使用哪种实验仪器、该装置有何特点等);4、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为: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为: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
最后,协调多种感觉器官。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之外,还需借助鼻闻(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用手摸(摸集气瓶感觉热现象)等。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二、积极动手实践。
这里的实践包括“做题”和“实验”两个部分。这里的“做题”主要是指做化学习题。无论学习哪一科都要保证做一定量的练习,学习化学也不例外,同样要保证做一定的课内外练习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理科的学习就必须做一定量的题目,但同时也要懂得,题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比如类似的题目你盲目的做十道,还不如把其中的一题完全弄懂学透。学生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然而,有的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仅满足于最后结果正确,根本不去追究更深一层的理解。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学生还为数不少。这样的做题充其量只能说是“做对了”或“蒙对了”,并不能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做法,要更重视“过程”,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会做题”的能力。
如何做到呢?
首先,要注重不同的题型的归纳总结,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迁移知识。例如现在中考经常考察信息给予题,这类习题往往起点高而落点低。题目中的提供的是完全陌生的信息,但是会落实到学过的某一知识点上。通过仔细分析题目所给信息,分析它要考察的知识点,最后找出答案。对于其他类型题,同样也能找出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其次,要注重积累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不断发扬;失败的经验要记录下来。尤其是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特别是不会的题进行积累,隔一段时间再重新做一遍,这样针对性强,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而对于“实验”,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自己动手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以前的要我们学习为现在的我们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记得更牢。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每次实验的目的。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1
本期以来,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现就本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本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时期。开学初,学校领导、教研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使教者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课优秀率、及格率,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坚持超前一周备写教案,做到备课充分、实用高效。从课堂教学入手,认真细致的备好课,确保上好每一节课。落实课堂教学环节,讲授知识重点、难点突出,努力实践学校提出的“一课一案,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3、考点训练及时、准确,单元过关检测落得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突破重点、考点,严抓训练,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进一步突出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4、本期以来,完成前8个单元的新授课内容,同时对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完成质检考试模拟训练题。
二、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1、注重常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本期以来,教者按授课计划进行授课,顺利完成化学上册新授课的全部内容及复习内容。学校先后举行三次月考,教者所任班级成绩稳步提高,同时,认真分析,寻找差距,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困生多鼓励、多指导、多检查,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利用好现有资料,对习题进行精选,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对学生作业坚持当天批改,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和质量。
2、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渴望上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3、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
4、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强调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自觉地运用科学,尊重科学规律的精神和思想,要着力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与结合。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贴近与亲切之感,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从这两年的试卷来看,试题中涉及的生活、生产实际中问题较多,从多种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
5、研究中考命题方向,讲究复习策略。
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会发现试题均以新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为依据,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讲究复习策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采用模块复习的方法,让学生分块复习知识点。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但我校化学仪器及药品比较短缺,分组实验难以完成,加之教学时间紧,部分学生实验只能在课堂上讲述,或者改成演示实验。
2、教材中的部分难点、重点对学生而言,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比如有探究实验,计算等,而这些题目要求的能力较高,比较灵活,因此,一部分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导致成绩偏低。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欠端正,目的不明确,认为自己升学无望,有混天度日的现象,平时学习劲头不足,抄袭作业现象严重,有些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课,学习不够扎实,成绩提高不大,面对诸如问题,教者严管学生,批评教育,耐心说服,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思想上有所认识。
4、对特殊的个体关心不够。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接受知识很快,一小部分学生接受知识较慢。对这些相对困难的学生尽管给予了不少的帮助,但关心的还不够,特别是一些自身很努力却没有能学好的同学,没有能给出更好的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打算及措施
搞好九年级教学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压力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者始终努力坚持工作,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教学工作,教者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细致的备写教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突破重点、难点,把握考点,抓好课堂教学,落实课堂教学环节。详细及时批改作业,深入教室及时跟班辅导,解决当天学习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严管学生、严抓训练,对学困生多鼓励,多指导,给予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勇气。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教者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条件的学生实验,教者应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
3、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思想汇报专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课堂教学高效化、优质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们学校初三化学学科在区里取得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工作总结出来,并总结了几条经验: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特别是对文科班的学生,会考的要求其实不高,重在抓基础,因此感悟一定要从高一年开始就对学生全面落实。在会考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通过不段的强化基础,做模拟卷让原先基础稍差的学生知识点得到巩固,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2、调节教学的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特别是理科班的《化学反应原理》这本教材,难度要求比较大,知识考点也比较多,教学中一定要安排妥当,教学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特别是对理科班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5、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出来与备课组其他老师讨论。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上完课后能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从正面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及时更正教法的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还应结合重难点加以强化。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争取更大的进步。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5、6两个理科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高三年毕业班采取分层次教学,K三(6)班是培优班,其他班级均为普通班,现对本学期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学情
我是高三才接这两个班级,因此学期初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6班是由年段总分前50名的学生组成,虽然是总分较好,但单科化学还是存在很大差距。5班成绩都偏弱,化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只有三五个学生,大多数基础都很差,尤其是化学1很薄弱。全体学生在高一高二共学习了4个模块《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没有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因此的选考只能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大多数学生都是化学1的基础很不扎实。
二、制定详细的高三年教学进度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在开学初就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研究20xx年福建省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验计划,在备课组活动中我们主要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标准》、福建省的毕业班教学建议和教学要求,并制定详细的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互相听课和评课,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
今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有了去年的复习经验,因此复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由于面对的学生不同,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更要认真慎重。我们备课组的高考复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福建省教学要求》和新考纲确定复习内容来定位,以高中化学新教材为依托,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及必、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清晰复习教学思路、步骤、节骤,拟定有效的复习方案,组织实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还注意针对所教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教学用具、模型,实验,多媒体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实验教学,重要的实验让学生重点掌握。我认为理科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问的思考的能力。
三、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
如何进行高中起步化学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首先做到以下两点:一要扎实掌握初三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重要化学用语、物质的溶解性、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关化学式、溶液、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有关内容;二要在中考后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加以完善。 教师要保证顺利衔接,可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这是做好顺利衔接的准备阶段。“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 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复习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占有一定地位。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既要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两个方面急需弥补:
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②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四、保证专题质量,“分散”贯穿始终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教学越来越重视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创建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学不到教材知识的现象发生,举例说明:在讲酯的时候,教师花了5分钟在课前播放PPT进行课前导入,播放了大量的红烧肉照片,就是为了告诉学生红烧肉的有效成分就是脂类物质,但是这种课前导入是不成功的,因为课前导入的时间过长,使学生淡化了学习的主体,这类的课前导入是不具备研究的价值的。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拉近学生和书本内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用生活情景淡化化学知识。课前的导入,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导入是为了教材内容作铺垫的,而不是为了让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生活中寻找课本知识。因此,在高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滥用情境化教学。其实生活化教学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除了课前的导入,还有概念的讲解、实验的分析等。因为每章教材的内容适合不同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职业素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的技巧外,还应该通过练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可以直接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材的时候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活学活用,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在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营造一种浓浓的氛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高中教师认为只要按照课本里的教学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题海战,学生进入自己满意的大学,这样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其实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学生潜在的对化学的热情激发出来,这只会使课堂更加无趣无味,学生也没有很大的兴趣,这只会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平平,很难突破学生的瓶颈区。所以高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实际生活?c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也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现实中的化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学生抱怨的那样,认为学习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的用处,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2、领悟化学,结合生活实际
化学里的很多概念都是十分抽象的,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也有不少学生对化学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使得化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讲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听不懂,也越来越不想学。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化学的例子。比如,教师在讲授关于臭氧性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复印店里复印的时候,当复印张数多时,如果站的离复印机近的话,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臭氧的味道,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要将它取名为臭氧的原因,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当然,在提到臭氧性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指引学生联想雷电时候的场景,雷电将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一定转换就变成了臭氧,这时也可以为学生详细地讲解关于雷电中的成分,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这就可以使学生更好更生动地明白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进行化学实验并联系生活
对于高中化学这门课来说,化学实验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知识,使学生上课学得不费劲,也可以减少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陌生感。联系生活进行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科学的追求热情。例如在进行粗盐提纯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化学材料,在这个实验中酒精灯、玻璃棒等是常见的材料,但是坩埚、漏斗等并不是常见的材料,那么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材料不齐全的条件下,寻找替换材料,学生便会努力想办法找到这些材料的替换材料,也使得学生明白这些材料的用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独立自主思考、探索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4、重视课堂同时也重视课后练习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的实用性还是非常强的,而实验却是化学的命脉所在. 所以说,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最终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概述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含义所谓的质量守恒定律,其实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总合等于反应之后不同物质的质量总合.在通常情况下,简单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原子的数目、种类与反应后的一样,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起源在18 世纪的50 年代末,质量守恒定律就已经被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所察觉,并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 一直等到18 世纪 70 年代末,在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实验之后,质量守恒定律才真正被人发现,被人承认. 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得以改进,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说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二、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中的作用
如果说进入化学研究有一所大门,那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打开这所大门的钥匙.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为化学家对于研究化学变化提供相当准确的理论依据,还为后来的科学家发现有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些常见的规律奠定了深刻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知识里,已经有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课程. 这一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程的引入,也开始使学生真正跃入研究化学变化的大门.
1. 正确引导学生要想让学生透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就应该在化学变化的方面来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有关量变方面的相关问题,利用对于质量守恒定律深入理解和分析,逐渐开始让学生明白和清楚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关系的重要科学思想. 因此,要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在化学教材中起到一个呈上启下的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探究中起到一些重要作用. 其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要谨记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可以快速有效地借助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和研究有关问题,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能够使学生从微观角度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有利于实验的完美进行. 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实践分析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于自然科学的了解程度,让相关的实验探究题有良好的处理办法和措施. 最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尤其是借助具体的物理现象,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让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实验,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实验探究中的关键作用和效果.
2. 师生共同参与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更加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和教师要有效结合,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要想达到化学教学最优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实现从教授知识到引导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实现从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为了引导出学生的特长,就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要学会探究.通过教师组织的一些分组实验,让部分不善于动手的学生自己动手,学习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 其次,学生相互之间要学会合作. 在教师分好的小组中进行实验分工合作,让每个学生都适应实验中的每个角色,在小组的合作中体验到学习乐趣. 再次,学生要学会表达. 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不仅分享到知识,还有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最后,学生要学会思考.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过程,直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之,通过研究一些学生的心理情况表明,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还属于一个萌芽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激发出他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有在全面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后,才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和进行相关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简单地教他们知识,在授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端正他们的态度,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同样,对于化学这个学科来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化学实验探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文科班(7、8)和理科班(1、2)的化学老师。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任务以及理科班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第一次带文科班的会考,经验不足,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同组的老师也积极配合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很多有用会考的资料及教学经验。通过会考这次的历练,使我在业务水平上获得很大的收获。
二、主要工作
(1)文科班面临化学会考任务,针对文科班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差生面较大,期中考后就进行及时扶差工作。我与许玲玲老师将4个班中基础差的学生集中起来分为两个教学班分为普通班与提高班利用傍晚17:20-18:00这40分钟进行扶差。离会考一个月时间,在班级里实施结对子一帮一的方法,这些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2)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高二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一个人负责将下一周的教案草稿提出,然后由备课组集体讨论定案。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教案、课件,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单元,上课前一星期完成。每专题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专题由专人负责出题;每专题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4)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开展了溶液的酸碱性这节公开课,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中足之处
(1)在分层次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2)后进生面较广,扶差工作需要各任课教师多多引导及鼓励。
(3)课后时间要利用,很多学生都是上课听一下,下课后没有把化学当一回事。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优秀的学生教辅《化学与评价课课练》每题都要尽量去做;对于中等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做;较差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班的学生只要做课本上的习题。
(2)减少后进生面,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先将后进生进行分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可以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类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
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类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3)充分利用晚自修的时间,在晚自修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例如小测、在规定时间内做练习卷并做简单的讲评。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式、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断进行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九年级化学是启蒙课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节课,我首先出示一块手帕,让大家猜想:用火点燃后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烧坏了,我微笑着没有说话,把一块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熊熊大火持续了1分钟左右,火灭了,手帕完好无损,同学们惊呆了。紧接着,我又变了几个小魔术:魔棒点灯、藏猫咪、清水变牛奶等,同学们强烈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将他们带入化学的王国。接下来,我就说,同学们我从不打听大家以前的学习成绩,化学是一门新课程,不存在什么基础,在我的化学教室不存在什么差生。化学是理科,但比数学、物理要好学的多,是理科中的文科,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只要想学好化学,从这堂课开始,你就能学好,大家有信心么?同学们就举起有力的拳头,高喊“有”;就在这一声响亮的回答中,我和这些同学的合作就建立起来了,我们的命运就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学科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必修1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教学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查漏工作。下面就本人的工作做一个小结。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