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德育论文

中学生德育论文

时间:2022-10-30 15:42:10

中学生德育论文

第1篇

一、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和生活化的内涵之界说

中职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道德所“行”问题,即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问题。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完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行为,是一种非他人指导的道德生活实践;而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道德生活实践。这种师导性道德生活实践是经过学校和教师的设计和安排的,是在学校和教师道德要求的总体框架下发挥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期间通过开展有限的道德生活实践获得较为系统的道德实践经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道德行为转化和道德境界提升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现实生活道德中的主人,则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道德思维和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进行自我设计和反思,能自主、自愿、主动地做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具有道德性的事,用自己的“道行”提高自己的“德性”。学生道德生活实践中的师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即教师对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导师作用不是替代学生进行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适宜的“导行”;同样,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也不是要放弃或摆脱教师必要的、适当的“导行”,放任自我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导行”中自主地开展道德生活实践。因此,中职学校只有将德育的课程性与德育的生活化有机结合起来,即实现学校德育的“理实”一体和学生道德生活的“知行”统一,才能使学校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发挥整体育人的作用,而轻视德育的课程性学习或忽视德育的生活化实践,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校德育教育。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教学和生活化实践的有机结合

1.在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是由德育课的地位与性质决定的。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和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其他课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过德育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开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专题教育。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德育内容,发挥其德育渗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课程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将内隐的、零散的德育内容显性化、系列化,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课教学中既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挖掘文化课的德育因素,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教师在把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讲精彩的过程中,还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润泽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笔者学校是涉农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还应根据学校涉农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职毕业生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学好涉农职业技能对改变三农现状、提升三农水平、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内容。

2.在德育生活化方面,既要注意学生德育生活实践的师导性,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主体性

一方面,学校要注意系统设计学生德育生活的实践活动,发挥教师的师导性。学校要从德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德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使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法纪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团队归属感,提高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自觉性。在系列化德育活动的熏陶过程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例如,笔者学校对金州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德育材料进行了选择性设计,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金州历史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金州的过去和现在,了解金州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增强了学生对金州这块热土的热爱。学校还对毕业生岗位成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化设计,不断充实和丰富德育内容,以增强学生对职业文化的认同感。如学校在教学楼每层楼走廊建起了专业长廊、职业墙、职业明星专栏、道德明星专栏,开展各类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如学雷锋月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等,这些系列化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情怀,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精神,同时还自然而然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的自我实践,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性。生活是第一课堂,现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道德践行的功效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做”,来感悟良好的道德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对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觉的道德生活实践,遵守学校的生活规范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教育学生要主动地将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道德规范允许和提倡的框架内,完成向社会人和合格公民的转变;要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行业企业职业道德要求,完成向合格职业人的转变;要把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转化到家庭美德的范畴中,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热爱劳动,简朴节约,与邻里和睦相处,完成向有家庭美德的人的转变。在职业学校德育过程中,尽管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内外因素很多,但是课程性德育中道德知识的“师之所授”和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生之所受”,德育道德生活化实践中学生道德行为的“生之所行”和教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师之所导”,则是职业学校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最重要的主体因素。这种主体因素突出表现为:“师”是德育课程性“理论知识”的“授之主体”,是学生德育生活化实践的“导之主体”;“生”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理论知识的“学之主体”,是德育生活化实践的“行之主体”。所以,必须将师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特别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人文生命成长、学业事业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是一个人得到社会认可的首要因素。学生只有对这个问题认识到位,才能对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性道德理论学之有知,对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道德行为行之有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生只有把学校德育教育看成是“利我”的道德“自育”,才能真正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关晶单位:大连市金州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去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心里产生了躁动,将一名七岁骗至家中,将其猥亵。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调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致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我觉得,当代学校德育教育尤其应强调以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第3篇

论文摘要:中学生德育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方法,营造新环境,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赌博,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意志

 

肖王平 汉族,江西省会昌县小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有一定的见解。

(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意志锻炼的愿望。

在培养学生道德意志时,向学生讲解在行动中克服困难的必要性。即鼓励学生用顽强精神去迎接困难,可以提高学生困难的毅力。在讲解的同时,向学生提供道德意志的榜样。如要求学生向教材中的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学习,请英雄人物作报告等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形成道德意识观念,又能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积极性,主动去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道德意志的直接经验

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并在克服困难中获得锻炼。要培养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就必须组织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论文的格式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所组织的实践活动要有一定的困难,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活动。为了使学生获得锻炼的信心,开始时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短期内能够完成的活动,然后再指出比较复杂的而需要较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中的学生遇到的困难较大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并对他们作具体的指导德育论文德育论文,给他们提供榜样,介绍克服困难的方法。在实践中赞扬、鼓励可以提高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意志锻炼,但是必要的批评、责备,以及制止那些不利于实现预定目的的行为,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

(三)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学生的意志类型有着各种差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意志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十分执拗、顽固的学生,一个提供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对于害怕困难缺乏毅力7684学生,要激发他们的奋发与坚韧精神;对于胆小而易受暗示、优柔寡断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大胆、勇敢、果断的品质;对于十分冒失而轻率地学生要培养他们沉着、耐心地品质;使他们理解勇敢与蛮干、轻率地区别;对于过分活跃和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行为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良好的集体,对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良好的集体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给学生以强大的支持力量。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为不让集体荣誉受到影响,会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如一名学生自己做事毅力可能较差,但是在集体的委托下,代表班集体去做某件事,他就能克服困难,努力为班级争得荣誉。

第5篇

一、生活和学习桴鼓相应

政治观点实际上来源于生活的总结,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归纳,生活结合知识,交相辉映,让学习变得有声有色,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政治观点不在是空中楼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刻周详。学习《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我破臼除窠,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播放音乐、即兴表演,可以登台演讲,可以引吭高歌,我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但是有趣而且常见的题目,让学生回答,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凭空杜撰,学生回答、小组评论、大家议论、教师总结。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学生群情踊跃,课堂上气氛活跃。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努去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论,这也是锻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课本上的道理是确凿而翔实的,课本的榜样是感人的至深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有关理论常常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初中学生由于其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有限,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许多概念原理直接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很难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这就需要借助实践的力量了。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上《维护消费者权益》时,让学生自编自演这样一个小品:一个身穿马褂的老头在地上,正在口若悬河地向围观的观众吹嘘自己的药如何神奇能包治百病,这时不小心帽子被挤落在地上,原来他是个秃子,既然你的药能治百病,为什么不先治自己呢?骗局被揭穿了,他是卖假药的骗子,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蒙骗受害,问大家应该怎么办?学生都说:“送派出所。”短短几分钟,不仅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温故知新的价值

旧知识必须不断温习,才能够加深记忆,这样,原有知识能激活,和新知识融汇,新旧知识连带的方法多多,比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巧妙的提问,还有通过小测验等激发回忆,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对原有旧知识的唤起,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旧知识当做桥梁,这样非常有利于新知识的进入和接受。教师带领学生,检查旧知识的要点,检查复习的方法很多,要避免枯燥,目的在于激活,形式多多益善,可以是口头问答,可以是单词默写,可以是抢答,可以是黑板书写在检查课外作业之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回复,学生的错误要纠正到位和及时,要给予一定的评价,优秀者要不吝赞美,设若有缺点,纠正后要给予解释和说明。一般而言运用五级记分法或百分制记分法,形式多种多样,活泼生动。教师检查复习的内容可近可远,近也许是上一次课上学习的内容,远则或许是上学期学过的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学习的新内容,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问题趣味横生,尽己所能创设新颖的情景,让课堂热情洋溢,群情激昂。

四、认真分析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完成这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后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这是因为: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们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腐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对未成年人进行渗透,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与一些先进的文化成果掺杂在一起,鱼龙混杂,瑕瑜难辨。其传播又以高科技手段为媒介,影响面广,渗透力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凸显,就业问题严重,未成年人过早地感受到未来竞争的压力,有些人对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说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错误思想观念也往往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体验有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广泛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有的在求学、就业、交友等问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消极体验;不少人正在经历“成长中的烦恼”,对自身前途难以把握。未成年人没有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善于区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和扭曲。

五、结语

总之,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注重课堂管理和提问,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完美地进行当代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断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臻于完善。

作者:李贵军单位:河北省涉县原曲中学

第6篇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问题;成因;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赌博,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礼仪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分为两个部分:“立德”和“树人”,对于这两个层面的内涵,可以从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找到渊源。《左传》中记载晋范宣子和鲁叔孙豹关于“死而不朽”问题的讨论时,提到人生追求的“三不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人生的最高层次,一个人建立再大的功业,不是为国为民,也是无益于社会和人民的。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立德”和“树人”是辩证统一,“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立德”为“树人”,“树人”先“立德”,立什么样的“德”决定了树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人”体现了立什么样的“德”,立德与树人是辩证有机统一①。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就是从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抓起,重在端正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努力培养合格公民①。立德树人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是要具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有德之人,具备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素养,宽广的情怀,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长远发展。

立德树人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把对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层面提高到了生命发展层面,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把对学生的培养从能力层面提升到人格层面,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转型时期,物质生活相对优越,但是社会中存在不同文化价值间的冲突和融合,开放的多元文化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当代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强,思维意识活跃,注重自身发展,竞争意识较强,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

随着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虽然出生和成长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但是正是由于物质丰富,独生子女家庭导致父母对子女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虽然年龄20岁左右,但是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甚至部分大学生分不清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认为在虚拟社会中的为所欲为就是所谓的自由。还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暂时麻痹现实中学业、家庭、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不能自拔等各种情况。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的正面教育进行抵消,部分大学生忽视道德伦理和法律意识,导致大学生信仰缺乏。

(二)价值目标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充斥着追求金钱的氛围,以及各种媒体对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炒作,社会评价体系越来越以金钱来衡量,物质成为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当代大学生强调自由、平等、发展,价值目标更明确,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个人认知能力有限,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认识不够深入,在对待社会和个人利益问题上,明显地向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倾斜。他们把个人兴趣、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三)思想道德素质滑坡

当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拜金主义、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优良传统观念淡薄、诚信价值缺失、集体主义意识薄弱。总之,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系统的价值观念。

三、礼仪文化教育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我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曰“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大到国家以礼治国,小到个人以礼行事。因此,礼仪文化教育是实现“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校礼仪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告诉学生礼仪规范,礼仪的基础是“敬人”,只有发自内心的敬意,才能更好的遵守礼仪规范,不然只是机械的摆样子。因此,礼仪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告诉学生如何敬人,怎样敬人。有德才能敬人,“德”成于中,“礼”形于外,“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礼”应形成于“德”,而“德”应在“礼”形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②,禮是人之魂,礼是德之行,只有“立德”才能更好的遵守和执行礼仪规范,才能实现“树人”目标。

四、如何加强礼仪教育,实现“树人”目标

(一)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实现“立德”教育重要补充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教育,我们需要注重专业化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但是不能过度侧重。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礼仪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礼仪素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礼仪知识,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立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礼仪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两个,一个是礼仪文化的教育,二是礼仪的具体操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都要兼顾到。礼仪文化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是“立德”的重要组成。礼仪的具体操作又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内容,针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就要改变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上课时,首先提出教学案例或情景模拟,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们积极讨论发言或情景演示,然后,任课老师在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对的部分,纠正错误部分,这样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将现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也可以采用分组方式进行,组与组之间进行积分评比,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为了更好的检查教学效果,探索新型考核方式,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改革成集平时成绩、论文、期末实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试模式,科学合理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最终实现将课堂讲授内容转化成为自身行为习惯。

(四)加强教师队伍礼仪素养,突出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教师不仅是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和塑造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好老师要在人格、品行、学识、才能等方面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

首先,好教师要有师德,要从心底真正关心和关爱学生。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③其次,好老师要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高校老师要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等,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无形中将礼仪的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五)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全方位育人作用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风清气正的奋进型校园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让人乐在其中。诞生中国两任总理的南开中学特别注重校園礼仪文化建设,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早年曾在学校立一面大穿衣镜,镜上方悬挂四十字的“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学校的穿衣镜和穿衣镜上的容止格言对周恩来总理影响很大。

校风校训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明确在学校的显眼位置,作为学校的一员,人人都应该知道校风校训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内涵;充分利用海报、橱窗、条幅等宣传阵地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将礼仪的规范,礼仪的事例进行宣传;不要忽视校广播电台的作用,可以开播例如“礼仪五分钟”等的广播节目,向学生普及礼仪知识;举办礼仪文化系列讲堂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传统,开展关于礼仪的演讲、礼仪风采大赛等系列活动等。总之,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努力营造人人学礼,处处用礼的校园氛围。

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最凝练概括,如何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不光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是高等教育中所有课程的顶级教育目标。礼仪文化教育就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引领者和排头兵,因此,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授课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且加强教师队伍礼仪素养,营造校园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实现突出全方位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旭炎.立德树人实践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5. 

[2]苗欣.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策探析.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42,P53. 

[3]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910. 

第8篇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家庭德育教育。我国的传统教育认为,人的道德感是抵御邪恶的第一道防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认为,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首要任务。现在,德育工作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提到“教育”这个词,多数人会立刻想到学校。其实,多数教师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专门针对一个孩子付出人们所想象的教育,他们只能按照同一个规则去面对很多的学生,行使自己的本能职责。只有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真正的教育者,因此家庭教育是当今每一个家庭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德育教育体系中,家庭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有的家庭虽然也进行了很多说教,但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孩子与家长的对立情绪。

二、家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的内容片面空洞。由于许多家长是初中或小学水平,学历较低,又很少看书学习,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要么一味要求学生“学好人,做好人”,要么只强调德育的某一个方面,不能使孩子发展成为一个德育健全的人。

2.德育教育的方式是以家长制作风粗暴管制学生。家庭主要成员,特别是父亲,以家长自居,动辄批评孩子,不让孩子干这,不让孩子干那。把孩子仅仅看作是被管的对象,把德育看作是管制孩子,不让孩子出事。孩子若出了一个小问题,就横加指责,甚至破口大骂,动手打之,用脚踢之。

3.不信任孩子。孩子犯了错误,并已讲清了真相,家长则要让孩子讲得更严重些,孩子思想品质方面有了进步,家长则表现出怀疑。有时为了避免出事,家长又表现为能包办代替的则尽量包办代替。

4.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往往做不到,并连连犯错误,给孩子造成恶劣影响。如家长酗酒,打麻将,好逸恶劳,作风不规,不讲礼貌,不注意公共卫生,甚至小偷小摸,违法犯罪等。

三、家庭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学生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指导下,较为重视和关心自身的合法利益。为此,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孩子要关心社会,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2.助人为乐。帮助他人于困难之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要教育孩子把帮助他人当作应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去做。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甚至事过景迁,见死不救。

3.艰苦朴素。家长要通过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表现,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有的家庭经济收入较高,生活比较富裕,孩子消费也追求高档次,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优越感,丧志,走上社会后,有的不能自食其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尊老爱幼。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及师长,关心和爱护别人.不但在家里这样,在社会上及邻里间也要这样。

5.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家长要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

6.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诚实,勇敢的精神,形成独立的人格。

四、家庭德育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

1.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调查显示,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来自父亲和母亲的占70%.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为给孩子一个榜样,且始终贯穿在细微之中。现在的中小学生听道的说教太多了,而这些说教是普遍地向着所有人的,不可能因人而宜,在这样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中,家长的身教,尤为重要。“有其父必有其子”,在家庭德育教育方面尤其符合实际。

2.经常同孩子交流。在平时生活中,家长给予孩子最大最多的财富,是交流感情和推心置腹的谈话,在这些活动中,孩子才能无保留地亮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家长也才能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孩子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3.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接受教育的主体。家长只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培育起孩子人格上的自尊和自强,才能达到塑造孩子完善人格的目标。尊重孩子的人格,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方法的核心,而其方法方式则是平等交流。

4.要以理服人,不能用粗暴强制的方式。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也已较宽,知道的道理也已较多,遇事不讲道理,或不把道理讲透讲深,孩子是不能接受的,用粗暴强制的方式更是行不通。

5.要以鼓励为主。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些进步,那怕是一些微小的进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恰到好处地讲出孩子的成绩。只要家长的态度诚恳,孩子就会受到鼓励,这样,当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时,孩子也会接受批评改正缺点。

第9篇

根据市局德育工作要求与学校关于“自主创新,主体发展”的办学理念,德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师德建设年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为人之德,为事之德,立身之德。通过以“班级文化陶冶模式”的构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人文精神的养育为突破口,整合德育资源;以班主任目标管理考核评估,落实班主任岗位责任制;以强化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过程养成教育,创设一职中高中“自主创新、主体发展”健全人格培养为特征的德育管理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以“班级文化陶冶德育模式构建”为载体,拓展德育内涵和视角;通过选择班级文化特色,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设计团体活动的实践程序,研究班级闪光点,抓住薄弱点、寻找突破点,形成学生“自我要求、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良好班风与学风,创设弘扬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的校园文化。

2、以个人“学习化”建设管理为基础,自我评价与反思,唤醒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领悟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研究、质疑批判、认真作业、提高作业优秀率中获得自身需求的满足,以此产生深入求知这种强烈欲望的学习方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与行规准则的内化要求,以良好的学风建设优良校风,确保违纪率控制在最低点,严重违纪率控制为零,杜绝案发率。

3、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基地,落实班主任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深化班主任常规工作达标要点的实施,通过对班级工作全方位考核班会课的规范运行与班主任手册的规范记载,促使班主任常规工作达标质量明显提高,为形成一支优秀班主任队伍夯实基础。

4、以对学生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为抓手,充分发挥“四自教育”校本课程的作用,研究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德育管理的操作体系,积极探索班级主导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和内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班级间、年级间与学生间均衡发展的策略目标。

5、进一步深化家长学校建设;通过家委会、家长会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保证德育工作的立体化教育落到实处,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整合。

三、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职责

1、进一步完善德育处规章制度。为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做好德育各项工作,从今年三月份,德育处全体人员统一了思想,结合我校实际,重新制定、修改和完善了德育处各项规章制度,如:《一职中高级中学安全条例细则》《06年德育处工作计划(上、下)》《德育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使一职中高中德育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2、在每周一,德育处都要对学生进行广播宣传,强化安全意识,印发宣传材料,包括:《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通知书》、《一职中高中学生仪表规范要求》《学生日常考核扣分标准》等。

3、每月确立德育教育主题。在制定每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时,每月确立一个教育工作重点。每月安排两次主题班会,每次班会的主题在学期初随计划下达到班级。这样,使我校德育教育有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入性。

4、每周一召开德育处例会,总结上周情况,布置本周工作。

(二)尽心竭力,加大管理力度

1、克服困难,讲求奉献。学生日常表现直接反映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更折射了学校的实际面貌。一职中高中学生多,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德育处的工作多而杂,偶发事件多。为了预防和处理好各类事件,德育处主任和各位老师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每天早7点前到校,中午值班同志两点到校,时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周六周日都不休息。处理难题时,有时还受到辱骂,由此可见,德育处工作的艰难。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使德育处的工作能顺利的完成。

2、耐心细致,做好学生和家长工作。凡是德育工作,人人出谋划策,特别是细节问题,考虑周全,避免漏洞的出现;凡是学校要用的材料都积极准备好;凡是领导交代的任务,都能不打折扣地完成。特别是处理一些违纪学生时,全处同志相互支持,群策群力,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之内心受到震动,从根本上认清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从而使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力求尽善尽美。从全年《德育处工作日记》看,里面记载着全处全年共与学生谈话近三百次,与家长谈话一百三十多人次。

3、德育处每天组织巡查组教师检查各班上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汇总。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帮助。

4、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对后进生进行帮教、转化工作。这些活动不空洞,有实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培训,造就一支得力的德育队伍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主力军,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要想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必须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1、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德育质量

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轻,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因而加强班主任培养是当务之急。本学年,德育处共进行了多次大型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培训会,使班主任受益匪浅。同时,各年级结合本年级的特点,也多次召开班主任培训会,提高了班主任教育能力。

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每周一)。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3、与班主任谈话(做工作)共120余人/次。特别是期末阶段与预聘的班主任分别进行了谈话,为班主任工作的顺利交接创造了条件。

4、组织和安排巡逻队成员在上、放学时间,认真检查学生遵纪情况,纠正各类违纪事件,特别是制止了多起校外人员到校寻衅滋事,确保了校园的平安。

此外,对学生会成员加强管理和要求,使他们增强了责任意识,成为课间纪律管理者。

经过全体同志的努力,学生形象有了极大改观,学校面貌为之一新。各种违纪现象大量减少,学生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开展各种活动,实践育人

1、每月确立一个工作重点,十二个月,月月有教育主题。

第10篇

关键词:生活德育;重心变迁;阶段划分;建议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7-0061-03

“生活德育理论即通过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或者说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中。”[1]虽然生活德育研究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者们对于生活德育研究的追捧并没有能够很好的促进生活德育理论体系的完善。

一、生活德育研究阶段划分[2]33-34

(一)生活德育研究的试探阶段(1997—2001)

1997年刘铁芳发表题为《现代德育的困境和德育向生活的回归》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德育生活化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有关“生活世界”概念的理论成果被引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引发了研究德育生活化的兴趣,加之当时学校德育模式遇到困难,无法适应社会思想的冲击,德育生活化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关注点。随后出现了一些关于德育生活化的论著基本上都是从论证德育生活化在中国的可行性和价值性的角度出发的,强调生活世界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少量的研究德育生活化具体操作模式和方法的文章,提出了一些策略、模式,但是仍处于较初级的研究阶段。

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在于引进生活世界理论,论证德育生活化的价值性和可行性。由于此阶段并没有真正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其研究范围也局限在论证德育生活化的问题之内,所以我们称之为生活德育研究的试探阶段。

(二)生活德育研究的展开阶段(2002—2004)

2002年陈善卿发表了《陶行知的道德教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在此文中首次使用了“生活德育”的完整概念。此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施行也促成了大量研究生活德育文章的出现。张忠华将此阶段研究重点概括为“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已经从价值追问转向了研究生活和德育的关系上。”[2]33即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已经不是追问德育生活化的价值问题,而是在承认德育生活化价值性的基础之上探究生活与德育之间的具体关系,从两者的关系分析入手发展生活德育的理论体系。

此阶段的研究除了从价值追问展开到对生活和德育关系的探讨外,还出现了大量研究生活德育内涵、生活德育实施范式、生活德育理论基础的文章,将生活德育的研究全面展开,所以我们称之为生活德育研究的展开阶段。

(三)生活德育研究的繁荣与反思阶段(2005至今)

2005年出现了一批研究生活德育的专著,包括高德胜的《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和汪风炎等的《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等。这些专著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活德育研究的开展,出现了大量的文章,使得生活德育的研究日益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繁荣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旋律,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学者对生活德育热的冷静反思。此阶段发表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德育研究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为生活德育研究的开展指明了突破点和前进方向。

较上一阶段,此阶段研究的文章数量和研究范围都大为丰富,同时也出现学者对生活德育理论应用局限和逻辑问题进行的反思,这是生活德育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生活德育研究的繁荣与反思阶段。

二、生活德育研究重心的变迁及反思

(一)重心由介绍论证走向策略应用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每个阶段生活德育研究的重心我们将生活德育研究的种类按照研究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介绍论证型、策略应用型、内涵研究型和现状分析型四类。介绍论证型研究是指主要目标在于向理论界引入、介绍生活德育理念并加以论证的研究;策略应用型研究是指目标在于具体操作实施生活德育理念的研究;内涵研究型研究是指目标在于辨析清楚生活德育真正涵义的研究;现状分析型研究是指目标在于分析生活德育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的研究。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试探阶段(1997-2001)的研究重心为介绍论证。此阶段阶段发表的文章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介绍论证型和策略应用型两类研究中,其中介绍论证型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展开阶段(2002-2004)的研究重心转变为介绍应用和策略应用。此阶段虽然历时较短,只有两年时间,但是发表的文章数量远远超越了试探阶段,同时研究的范围也涉及到生活德育的内涵研究。繁荣与反思阶段(2005至今)的研究重心转变为策略应用。此阶段的总量为158篇,较上一阶段有了很大的增长。现状分析型的文章从无增长到28篇,这是生活德育理论研究范围的扩展也是研究程度深化的表现。数据中,策略应用型研究占77篇,远远超越了其他研究类型。因此,此阶段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策略应用型研究,学者们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实现生活德育理论在现实中的有效应用。

(二)发展趋势的反思

根据十五年来生活德育研究重心的转变我们可以认识到生活德育研究的规律,通过对这些规律进行分析来实现对生活德育研究趋势的判断。根据表1中的数据,生活德育研究发展的规律可以通过图1来表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内涵分析型研究稳中有升,在成熟期的研究中所受到的重视不足,其特点为发展平缓。内涵分析型研究是对生活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的研究,是对生活德育概念进行研究边界划定和研究对象的规定的研究,其对生活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的是奠基性的作用,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图中所示的发展趋势表明研究者对生活德育内涵研究的重视程度尚有欠缺。

策略应用型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其发展速度也是四类研究中最快的,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长盛不衰。策略应用型研究是实现生活德育理念与德育实践相联系的关键研究类型,其受相当的重视理所应当。但是从表中看,策略应用型研究在生活德育理论起步阶段便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在基本概念尚未明确、研究边界尚未划清的阶段,便将研究重点放在生活德育的策略应用研究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缺乏理论基础支撑的应用策略研究导致其提出的大量的应用策略都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

三、生活德育研究开展之建议

(一)基础性理论研究匮乏,应加强内涵研究

生活德育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每年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却少有人关注什么是生活德育,什么是生活这样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内涵研究总的来说落后于其它几种研究,而且发展的速度缓慢,发展趋势并不明朗。而在缺乏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对理论应用研究的热潮,这样的应用研究是否真的能够为生活德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研究热情,仍是个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对生活德育内涵的研究,避免给生活德育下一些规定性的和描述性的定义,以免使得生活德育概念模糊化,外延不明、内涵不清。只有在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巩固之后才能保证其它类型研究的顺利、有效和长效的开展。

(二)实施策略缺乏可操作性

生活德育策略应用研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势头,其发展的潜力也很大,在近期发表的研究成果也是最为丰富的。但是我们现在仍然面临着无法有效实施生活德育理论的困境,这与应用策略研究的火热形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应用研究已经出现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实施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大多是理论上的要求,无法应用的实践中去。如,德育理念: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从单一目标转向多层次目标;德育内容: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突出生活性;德育过程:突出道德体验,通过生活体验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德育评价:规范化与特色化,促进学生发展。[3]这样的实施策略更像是理论上的要求,要投入到实践操作中很难。现在的策略研究热情高涨,发展迅速,但是研究成果的实施效果并理想。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克服困难,突破障碍,提升策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一系列能够有效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三)及时反思已有研究成果,保持正确研究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生活德育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中都受到人们的追捧,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繁荣与反思阶段生活德育的研究进入了高潮。但是在繁荣背后,我们面对的是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顽疾,如,生活德育概念界定有待提高;生活德育研究模式贫乏;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是必须的;生活德育实施策略空乏且缺乏可操作性。[4]除了对生活德育研究顽疾的反思,也有的学者甚至站在了生活德育的对立面去反思生活德育研究的价值性,如,从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的提法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因而具有浓重的形而上学色彩;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否定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因而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德育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活德育”论企图在幻想中摆脱社会对德育的政治影响和价值引领,因而是一种非理性的德育主张。[5]虽然学者们的观点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观点是与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相悖的,但是正是这些反思性的观点使我们在对比和反思中对生活德育研究的价值性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重视反思性研究,不盲目跟风,及时审视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反思中把握研究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

[2]张忠华,李明睿.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么[J].现代大学教育.2009,(4):33—34、33.

[3]宋艳.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39—41.

[4]张忠华,耿云云.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64—66.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成效;特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客观环境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不断进行改革、借鉴和创新,有效推进了德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所谓德育一元主导,就是德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以及坚持对业务活动的先导,保证德育的方向性与先进性;所谓德育多样发展,就是德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以及吸收相关学科成果,保证德育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在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时代性、民族性与实效性特征。

一、理论上呈现马克思主义主导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特征

我国过去的德育领域,在理论层面上比较单一,即注重已有德育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忽视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注重德育主导理论的教育,忽视对相关学科最新成果的吸收和综合知识的运用。因而,德育概念化、抽象化倾向明显,与实际结合和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欠缺。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贯彻,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德育理论不断丰富、迅速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德育领域综合化发展。我国高校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三次改革。第一次是恢复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二次是把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为必修课程进行教育,并根据社会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把思想道德与法制内容列为必修课进行教学,从而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扩大了理论教育的范围。第三次德育课程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实现理论综合化。一是把过去分别进行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综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把分别进行教学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综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把分别进行教学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综合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综合,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全面、系统、丰富,而且有利于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认识、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思想问题和德育面临的发展问题。这样,既帮助大学生全面、准确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认识、解决社会问题和自身思想问题,把握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正确方向,也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实际,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渗透,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业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如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既体现了统一性主导,也体现了多样化指导,为德育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实现结合,为德育多样化发展开辟了空间。

其次,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为了适应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一是传承、开发我国古代德育资源,将其进行现代与学科转化,保持德育民族特色和弘扬德育优势;二是学习、借鉴国外德育经验,扩大德育外延和丰富德育领域;三是运用多学科知识并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德育内涵和发展德育功能。德育的这些多样化发展,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特点,在时间上跨越过去、现在与将来,在空间上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渗透,呈现出以德育为中心、其他学科为边缘的多样综合发展状态。

再次,我国新时期德育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发展还表现在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环境的整合与渗透。德育与智育的整合,就是克服过去传统教育分工的局限,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形成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德育向环境的渗透整合,是德育工作者通过环境选择、环境建设、环境优化来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使环境条件成为德育的一个途径。在开放条件下,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对学生影响具有多重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因素对文化教育环境冲击大,难免带有某些负面作用,加上各种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的变更传递,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大。因而德育在面向社会选择环境的同时,还要营建、优化校内环境,主要包括德育场所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环境的整合与渗透,决不仅仅是德育对智育与环境发挥主导作用,还应包括德育向智育与环境选择、吸收有益的内容。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社会环境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因素,都是德育可以利用的资源。因为正是这些资源,才符合德育的主导目标与规范,才能与德育的目标、内容实现结合与渗透。离开智育与环境,德育就失去发挥作用的多样化对象与基础,德育的主导性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国新时期德育努力克服德育与智育、环境的分离,不断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途径,探索和发展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环境的多样化整合与渗透。

二、实践中体现时代和民族特色与贴近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第一,我国新时期德育的时代性集中表现为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化。时代在不断发展,德育要适应时代要求,就要把握时展的特征,摸准时代跳动的脉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的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是真正的主体,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竞争机制是推进发展的重要方式,科技、知识、信息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主要资源。我国新时期德育,紧扣时代主题,根据市场体制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与文化多元化、科技发展与社会信息化、民主发展与人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不断促进学生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成为我国社会富有朝气与活力的群体,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与生力军。同时,德育本身也根据时代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市场机制与经济全球化所激发的主体性、竞争性和所形成的多样性发展态势,德育研究并发展了主导性德育;根据对外开放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德育探讨并发展了开放性德育;针对科技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特点,德育探索并发展了信息德育与网络德育;根据民主发展与人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德育探究并发展了生活化德育。这些新的德育形态,充分体现了德育的时代性与现代性。

第二,我国新时期德育的民族性,在实践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体现和彰显。

一是始终坚持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体现和彰显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是我国当代社会的根本特性,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维护、体现、彰显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是我国德育的根本宗旨。

二是面对对外开放后的多元文化激荡的局面,一方面注意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有益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初期,当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时,大学生中曾一度出现西方文化热,加上受苏东局势的影响,导致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面对严峻的局面,高校德育广泛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有效扭转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的局面,维护了高校与社会的稳定。当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特别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之时,社会上有的人提出了经济改革“私有化”、政治改“革西方化”、文化改革“自由化”的主张,这些主张对一些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有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德育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系统进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抵“制西化”倾向的影响。当经济、科技持续快速发展,社会领域、思想领域出现多样化、差异性发展时,一些学生在迷茫困惑中,受西方物本主义(即享乐主义)、器本主义(即科技主义)、神本主义(即宗教文化)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高校德育面对这种复杂状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克服西方思潮的影响。总之,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在分析、比较中,引导学生既面向世界,又坚持民族特性。

三是在德育实践中,开发我国传统德育资源。我国传统德育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德育资源的弘扬与发展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继承我国重视道德教化、强调德育首位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高校德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和在高校中的“为先”地位与首位;传承我国重社会理想、强调民族凝聚的传统,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特点,确定了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主导取向;弘扬我国重个体德性修养、强调社会和谐发展的传统,按照现代社会发展趋向,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教育要求。德育的这些传承与发展,使德育蕴涵传统与现实的丰富内涵,形成面对现实、面对实践的开放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我国高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鲜明特色。

德育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点渗透在德育的实际过程中。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相适应,首先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尊重社会赋予和学生拥有的主体性,注重个体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学习经验,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高校大多数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认识到,德育环境已经变化,脱离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而空讲理论的德育已经失效,德育“一刀切”模式和硬性灌输的办法只能引起反感。德育需要在内容、途径、方式、环节上的多样性,来与学生的多样化生活、个性化特点相联系,德育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学习、自行思考才能进行思想道德的内化。这样的德育理念,已经被大多数德育工作者接受并逐步付诸德育实践。

为了使体现时代特征与民族特点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更好贴近学生实际,我国不少高校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即确立一个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发动广大学生,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同时,许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深化德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注重面向学生、面向实际生活开展实证研究,选择实际生活中富有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群体,作为德育的内容,大力开发德育资源,开展互动互教活动,疏理学生中的思想与生活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引导。这样,一方面把体现先进性、现代性的实际事迹、经验升华到理性高度,另一方面把体现时代性、民族性的理论渗透到实际生活。应当看到,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渗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还不尽完善,但它作为我国新时期德育发展的特征,正在逐步体现。

转贴于 三、格局上呈现出既统一又活跃、既多样又有序的和谐状态

我国高校德育,历来都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始终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学校行政、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组织,依靠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学生“齐抓共管”,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自教育人活动,形成“全程”、“全员”育人格局或模式。这样一种德育模式,是一种既统一又多样的综合化模式,是一种既目标一致又方式不同的合力模式,是一种既体现德育为先原则又发挥德育保证作用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一些高校的执行过程中,虽然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造成德育或“单一”,或“分散”,削弱了德育效果,制约了德育作用的发挥。但这种情况毕竟不是主流,并在不断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得到扭转与克服。

第一,在德育统一性方面得到改进和加强。随着我国高校开放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化,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德育既面临着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也面临着高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德育面对许多难题。为了加强对德育的统一领导,全面而系统地推进新时期德育的发展,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的党组织与政府共同承担起对德育的领导,共同颁发文件确立高校德育的战略地位,共同进行德育部署确定德育的方针政策,共同开展评估检查推进德育的实施。改变了过去只是党组织领导德育的状况,使德育在党政领导层面纳入议程,受到重视。这样不仅使德育的统一性得到加强,而且使德育的多样性发展有了组织、政策、条件保证。各个高校根据中央加强党政对德育领导的要求,也改变了过去只是高校党组织领导德育的方式,明确高校行政领导要对德育负责。这样一种共同领导、负责的方式,为德育形“成齐抓共管”“和全程”“、全员”的育人格局提供了有力保证。因此,我国高校德育的管理力度、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德育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第二,我国高校德育多样而和谐发展。新时期高校德育多样而和谐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教学多样而和谐发展。高校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内容、方式不断改进;课程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在高校教育中辐射社会、渗透智育、主导育德,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二是形势政策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全局、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校的形势政策教育,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以专题教育的方式弥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成为化解学生疑难、满足学生需要、帮助学生与各级领导联系、实现相互沟通与和谐的重要方式。

高校智育课程教学,一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担负着德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就其知识属性而言属于业务范畴,就其意识形态属性而言与德育密切相关。我国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强调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一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进行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保持一致。二是各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都具有育德功能与职责。从事自然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负责精神、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以的。由于学生从事业务学习的时间多、范围广,受业务课教师的影响大,所以,教书育人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各级教育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都明确制定了教师的师德规范,提出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既有效维护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神圣,又有利于学生的德性修养。

除了上面纳入教学计划的德育、智育显性课程之外,各个高校还根据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以多种方式开设大学生党校、团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择业就业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延伸,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丰富了德育的内容与方式。我国高校德育课程、智育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学之所以能够和谐发展,根本原因是这些课程教学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高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我国的政治规范、法制规范与道德规范,说到底就是能够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其次,高校德育社会化方式的多样与和谐发展。随着高校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环境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增强,高校德育不能只限于课程教学,必须开辟多样的社会化教育方式。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兼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综合性建设,是一种社区文化建设,旨在把德育的内容、要求渗透在物质、信息、制度、活动载体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为学生创造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德育适应、调节社会环境影响的需要,也是发展德育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是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社会是高校德育的大环境,也是大学生展示人生的舞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的场所,是大学生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具有综合教育作用,从德育视角看社会实践,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巩固、检验理论学习成果;提供与劳动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机会,培养热爱劳动与劳动人民的思想;选择、优化社会德育资源,强化德育实效。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多样化发展,其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方式之外,还出现了科技发明、勤工助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网络管理、虚拟实践等方式。这些多样化方式,有利于为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采用,有利于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第12篇

“知”与“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知指的是我们的认识,行则指的是我们的实践。所谓“知行统一”就是要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最终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知行统一是我国道德教育及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言而过其行”是可耻的。墨子也曾提出“强力而行”的主张。“知行统一观”更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用哲学范畴深刻的论述了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他认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二、知行统一与道德教育

强调知和行的统一,为学和践履的一致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在道德教育中,不但要加强对道德理论的认识,而且要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通过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对德育有一定程度的自觉认知和接受,并付诸于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统一”。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也从“知与行”两方面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总的和具体的要求。江泽民在2001年4月的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提出“希望你们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认知只有赋之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中也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见,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道德表现的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努力使学生做到道德知行统一,是德育的根本目标。

三、知行统一理念下的高校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秉承“商者无域,知行致远”的校训,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新的工作体系,逐步打造出知行统一的德育品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体来说,学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合力育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确立德育为首的观念,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知行行动”方案。“知行行动”由学校统一计划、安排、部署,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检查和督办。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员及全方位育人的局势。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的任务,也需要专业课老师的配合。学校的行政人员及工作人员都应该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正面榜样,发挥好示范作用。

(二)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是一项内容丰富而且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其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形式的多样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在“知行行动”中,“三早两晚(吃早餐、早自习、早锻炼、晚自习、晚熄灯)”表明德育内容更具体细致。此外,还增加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学生“知行行动”,以“践行文明行为、创建星级寝室、打造书香校园、传递关爱温暖和树立青春航标”五个板块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讲文明、重礼仪、守诚信、勤读书、有爱心、担责任,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生活、学会奉献。通过“践行文明行为”的各项活动来推动学生做文明学子,达到知行统一;通过“创建星级寝室”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学生内在品质形成和外在行为表现达到统一;通过“打造书香校园” 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通过“传递关爱温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树立青春航标”活动发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知行统一的前提性要素。教师的道德言行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要素,起着导向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达到知行统一,要加强师德建设。只有教师首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到知行统一,给学生做好榜样,道德知识的传授才更有说服力,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学校注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要以德修己,以德育人,要求教师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注重自己人格的塑造,加强自身修养。另外,学校还建立了良好的师德评价机制,健全师德的典型示范机制,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及时表彰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四)探索有效的德育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