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报告

时间:2023-08-15 17:2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报告

第1篇

XX年7月14日,我们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在裴九雄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花都区雅瑶镇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仅是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我们都增长了不少见识,真是受益不浅。

我们学院一共去了34人,分别成立了三个小组:调查小组、维修组和计算机组。计算机组当然就由我们计算机系的十个同学组成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工商所门口旁边的空地上,摆放我们从学校带来的电脑,举行电脑知识咨询活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镇里的领导非常热情地来迎接我们,并摆出了三张书台供我们放电脑。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几个人立即就分工合作,先把从学校带来的三台电脑摆好并连接好设备和电源线。但由于一时的疏忽,没有注意到有一台电脑是旧式的,需要输入和输出两根电源线的,我们少带了一根电源线。结果有一台电脑就只能当摆设用了。这都怪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认真细心检查我们要带的东西是否带齐。现在导致了我们的资源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也可算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了。细心、周到,对于我们办好每一件事都是多么重要,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下次再有活动的话,我们可都要记住这个教训。在学习上,我们同样需要细心周到。接着,我们就检查设备的性能。其中一位师兄就提议:我们在电脑里播放flas,这样就更吸引人们目光。可是,有的flas是有声音的,我们都没带音箱来,那不逊色好多吗?怎么办呢?

还是,我们其中的一位师兄厉害!他将他带来的耳塞连到了电脑上,然后,将耳塞用透明胶贴到了那个镇领导为我们准备用作宣传的麦克风上。这样,电脑里播放的音乐就能通过耳塞线和麦克风扩大音量了。这真是会灵活运用!我们都应该向师兄学习,多注意身边可利用的资源。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的任务当然就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知道我们这个活动并踊跃来参加了。我和几个同学就负责派传单,几个师姐就负责挂好我们的宣传旗,几个师兄就负责回答别人提出的有关电脑的问题。也许是天气太炎热的缘故吧?街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来问问题的人自然就不会太多了,仅有寥寥几个人。但在这些人当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都是些小朋友,是一些小学生和初中生。我们为了让他们更容易明白电脑的原理,我们让他们上机操作了,让他们一边操作一边听我们的讲解。也许是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都比较高吧?还是我们的讲解够通俗易懂?那些小朋友很快就都懂得了基本操作。我们问了那些小朋友在课堂上有没有学电脑。他们都说有,五年级开始就有电脑课上了。可见,电脑的普及教育已得到广泛实施。小朋友们都黑黑实实的,很淳朴可爱,他们还说电脑课上,老师都是教打字的。我们从中发现电脑对于人们来说,影响也并不大,因为“大人们”对电脑知识的热情并不高。

我们曾问过一些路上的村民,他们都觉得电脑没什么用,他们知道电脑的用途并不多,仅是看电视、电影,听音乐,和电视机的作用没什么两样。但他们并不知道计算机可是现代科技的顶尖潮流,它的功能比电视机要强大得多,它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家电的自动化等等,这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这就更需要电脑知识能广泛深入地得到普及,应该是“人人会用电脑”。

人们的生活好了,经济能力强了,但科技没有普及,生活的质量是很难提高的。希望国家政府对电脑的普及更加重视,不仅在学校加强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学前、学后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活动不只是一天,那就也许会更好一些。我们这些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也很应该做多点公益活动。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就很有意义,希望我们走了之后,当地的领导可以开设一个固定的地方供人们去问有关电脑的知识和加大宣传。让电脑可以得到更好的普及,这也是振兴我国科技建设事业的很好的方案。相信祖国明天的科技事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素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12-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任务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已历经多次调整,其目的是使课程教学适应技术的发展,真正起到培养具有信息素养、能够应用计算机从事工作的人才的作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础课程基本要求”)中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自己体验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指委提出的课程目标包含3个层面的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知识;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了解计算学科的思维方式。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我们进一步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必须掌握的。

1)大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达到什么程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操作办公软件等。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许多从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感到这门课程越来越难教。事实上,很多学校已经压缩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学时。更有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及内容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有很多重叠,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取消。

针对目前情况,我们现在能否认为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会上网、会操作计算机,是否就是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不是单一的操作计算机,而且对“会操作计算机”应该有衡量的标准,这个问题不能仅凭直觉就下结论,需要有数据予以支持。

2)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是否表明会应用计算机?

“基础课程基本要求”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能有效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什么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目前,很多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材都以综合案例作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但严格地说,很多案例实际是“样例”,即给出基本格式要求或最终样式,要求学生使用多种基本操作技能完成编辑、排版等工作,案例中用到的操作多为“模仿”操作。掌握了这种仅仅通过简单模仿就能完成操作的人,能否被称为具备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是需要我们分析探讨的问题。

2 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2.1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概述

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等8家单位共同主办了“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铁道出版社承办了大赛。大赛的主题是“信息素养与核心技能”,主旨是促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大赛主要包含两项竞赛内容:基于IC3(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简称IC3)的竞赛以及基于案例的竞赛。

在大赛的命题、组织实施、竞赛成绩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办单位的专家就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本标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了解我国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的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目的。

笔者将分析本届大赛的成绩统计数据,调查全国高校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分析“掌握计算机工具的使用是否可判定会应用计算机”的问题,以期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2.2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评价

2.2.1计算机操作能力与IC3标准

基于IC3的竞赛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于IC3标准的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掌握及对计算机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办公软件基本操作技能等。竞赛方式是上机在线竞赛。

IC3标准是一个国际信息素养标准。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IC3标准将信息社会的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构造为一个能力图表,包括220个知识、技能点。本届大赛借鉴IC3标准,衡量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状况,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

2.2.2参赛院校和学生统计

本届大赛分为院校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的院校赛在各地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2所院校的11781名学生参加了院校赛。

经院校赛选拔,168所院校的534名学生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学生人数统计见表1。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为主,本科院校以二、三本院校为主,全国重点院校有不足10所参加。

参加全国总决赛的534名选手既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来自新疆(4人)、(5人)等西部或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本届大赛参赛选手所在学校的地域分布比较广,选手的竞赛成绩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评价的参考。

2.2.3成绩统计分析

1)平均成绩的分析。

2012年5月26-27日,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集中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进行决赛,按照高校类别统计,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成绩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①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经过一定的辅导和练习,其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平均及格的成绩。但若考虑到这534人是从全国参赛高校上万名选手中选出的、参加总决赛的代表,我们认为,全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不能令人满意。

②按照一般认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方面应该优于本科学生,但竞赛的成绩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③相同类别学生成绩的极差过大,成绩分布比较分散,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最低成绩只有19.24分,极差达到70.31分。这说明,大学计算机的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

2)按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

按照参赛的部分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如表3所示。

各省的平均成绩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相关性不明显。沿海发达地区院校的平均成绩并不一定高于西部地区院校的成绩。处于平均成绩后几名的省、市、自治区,不一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3)重点院校的成绩统计。

参加本届大赛部分重点院校的平均成绩见表4。

重点高校选手的成绩普遍好于普通二、三本院校及高职院校。其中国际关系学院选手的平均成绩达到82.9分,远远高出北京地区的平均成绩(北京地区平均成绩65.7分)。这些重点学校的选手在参加案例阶段竞赛时,表现出很好的信息素养和工作能力。

重点院校选手的成绩也很不均衡。北京某些重点院校的平均成绩不仅低于北京地区的平均成绩,甚至低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成绩。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不能采取统一方案、统一要求的方式,即使对于同类型学校,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应用是大学生的重要基本功。以这次大赛成绩为样本的统计分析,不支持“全国范围内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观点。

2.3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等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本专业工作的能力。目前,教学中以综合“案例”——样例作为应用能力的教学和考核载体,但实际上,多是按照给定的样本“描红模子”。

什么是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能力?能否认为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就是会应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本届大赛专家组对此进行了研究、研讨,确定考量学生应用能力的案例不是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包含了调研、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

2.3.1竞赛案例题的设计

设计竞赛案例的原则:给定问题描述,要求参赛选手能够充分、综合地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解决方案,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竞赛案例如下。

请根据如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A公司,有员工45人。(本题省略45名员工的基本信息)

人物角色:假设你是这家公司的行政助理。

任务描述:公司要安排全体员工一起外出旅行休假。请设计旅行休假的建议方案。公司提出的基本限制约束条件如下:

(1)人均费用在4000~5000元人民币或20000~30000元台币。

(2)旅行休假时间不超过1周。

(3)公司全体员工都参加。

要求:设计旅游休假的建议方案。设计方案时,请考虑要求:

(1)本方案的目标读者是公司管理者。

(2)至少提出3个可选的旅行休假方案。

(3)应分析员工的构成和爱好需求,作为设计方案的基本考虑。

(4)每个方案至少应包含行程特点、主要景点和经费预算。

(5)标明资料来源。

(6)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形成文本形式的最终方案。

(7)请将完成的旅行休假建议方案发送到指定邮箱。

竞赛案例的评价指标设计参照了科学工作的基本过程。评价的观测点是:

①分析问题的需求和约束;

②充分有效地搜集和筛选素材;

③按照要求形成报告;

④尽可能多地使用信息技术。

2.3.2成绩分析

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参加了竞赛案例的比赛。台湾学生包括高中生、职业学校学生以及大学生;进入这个竞赛环节的大陆学生在基于IC3标准的竞赛中,成绩最低分为86.14。也就是说,按照国际信息素养的标准,大陆选手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的程度很高。竞赛案例的成绩分析如表5所示。

大陆选手(不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成绩整体不如台湾选手。仔细分析大陆选手完成的任务,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与台湾选手有如下差距。

1)不知道如何着手完成一项工作。

大陆选手拿到竞赛案例题目时非常茫然,所提交的解决方案思路不清晰,逻辑较混乱。

2)不明白竞赛案例题目中给出的约束条件和要求的含义。

大陆选手对理解需求、遵从约束的意识及能力较差,有的学生直接把旅行社的行程单作为解决方案。有的方案安排六天行程,从三亚飞到杭州,再飞到北京,只考虑有海景、有园林、有古迹,而无视经费和时间的约束。

3)不会分析基本数据。

竞赛案例给出了公司员工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员工的爱好、年龄等多项信息。实际上,要求学生使用软件工具分析这些数据,尽可能多地顾及员工的爱好,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旅行方案。但有些方案没有数据分析,还有些方案没有使用软件工具进行统计。

4)资料来源单一。

有的解决方案所参考的旅游信息全部来自一个网站,缺乏广泛地收集和筛选资料。

5)不懂角色的含义。

题目给定选手的角色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但有多个解决方案不像是提交给公司管理者的报告,而是提交给老师的作业。

本届大赛的竞赛案例没有涉及任何专业领域,仅仅是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个信息收集、整理和呈现的工作,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案例。而这些进入最后决赛环节的学生完成竞赛案例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由此可以认为,熟练地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掌握常用软件使用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技术完成既定的工作。

3 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大学计算机课程面临着挑战和改革。教育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设计思想,结合本届大赛中所进行的探讨和实践,我们有了如下认识:

①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意见非常必要、及时。

②应该建立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衡量标准。

③尽管中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是非高考课程,属于被边缘化的课程,加之地区差异、学生个体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原因,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远未达到可以取消课程的程度。因此,本研究成果不支持“从全国范围,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观点。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46-03

1引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指面向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要求大学生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将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各专业领域。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突出标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信息素养。可见,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已成功地实施了金关、金卡、金税、金财、金贸、金审、金旅等一批重大的信息系统工程,这些工程涉及财经管理类的多数专业,显然这些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的部门信息化程度都很高,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环境。

2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素质和能力分析

多年来信息化实践表明,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更是各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具备与信息技术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2.1操作使用能力

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力,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网上交流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简单的数据处理能力,选购、组装、配置计算机系统的能力等,这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2应用开发能力

是指在操作使用能力的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能力。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有效处理本专业的业务,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还需要具备应用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的能力。例如财务管理类软件、ERP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电子商务系统操作等。

2.3研究创新能力

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相关研究课题。能创新性地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学科问题,为本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这种能力是对部分优秀学生的要求,但应当是我们十分注意的重要问题。

通过能力分析,我们便可以围绕着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确定知识结构,来规划课程体系和进行教学。

3课程体系的设置

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CFC2006课题报告中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因此我们就要研究不同专业与计算机学科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培养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在具体设计课程体系时,采取了逆向思维的方式:明确对财经管理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确定与能力相对应的知识结构设计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构建了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如表3.1所示:

4具体实施的方法

4.1限选课和任选课的确定

上表所列出的课程是从财经管理类专业整体角度出发而设计的,具体到不同的专业可结合专业特点来确定,例如:财会专业可以选择“会计电算化”、“Visual ”,商务及管理类专业可以选择“管理信息系统”、“Excel 在经济管理种的应用”,会展专业可以选择“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制作与商务网站开发技术”,国际贸易专业可以选择“电子商务中的国际贸易模块”等作为限选课。其他的课程可以开成全校的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

4.2分层次教学,泥补个性需求,适应不同专业需要

随着中小学及家庭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跳离了原来的“零起点”,但是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原因是:非高考科目,各中学要求不到位;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高中学生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城市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计算机教学有差距。因此出现部分学生是“计算机盲”,部分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但掌握的不系统、不全面,仍停留在简单操作上。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第一门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增加中学时没有涉及的内容,如Word当中的目录自动生成,插入脚注、公式的编辑等;Excel中增加函数图形的绘制,数据统计分析等,对于吃不饱的学生既满足了求知欲,又学到了新内容。对学生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方式分出层次,分别实施教学。

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有很大差异,通过与专业教师合作,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和授课的侧重点。

由于每个专业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特别是近年的本科评估要求每个专业的总课时控制在2500学时左右,建议“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三门课为必修课,其他课程均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为限选课或任选课。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课外讲座扩展视野,举办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辅导班,丰富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解决专业问题的有力工具。

5教学模式

5.1课堂教学

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新三部曲。将“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讨论探究”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2网络教学

可以把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网络教学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持资源,突出自主学习的特征,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具自主性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制约的学习和训练机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3课外实践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但要传授计算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很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学生在计算机上反复实践与自我钻研,而不是仅仅靠老师的讲解和书本的学习,应积极引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应完成的实践环节外,还应该设计一些自助式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可以是扩展知识的验证实验、设计开发性实验、涉及若干相关课程的综合实验、企业经营仿真实验等。但这些实验的特点是在业余时间,在没有教师辅导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来选择,以保证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四年不断线。

6教学资源建设

6.1教材建设

教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项基本建设。为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我们本着体现以人为本,努力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新三部曲叙述问题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体系自编了部分教材及配套的实验教材,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已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其他教材也正在编写之中。

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力手段的自助式实验教材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我们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按照定位准确、内容先进、指导到位、体系得当,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原则,突出其通俗易懂、要求明确、步骤清晰、指导到位、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的特点,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知识的内涵,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水平。

6.2网络化教学平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明显,但是部分学校的网络平台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建议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如下的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电子参考教材、网络教学视频、网上答疑、网上习题、网上讨论专区、网上实验指导、网上测试、实时答疑等。众所周知,这是一个繁重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齐心合力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建设出优秀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7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深入而持久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学校到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够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珩.打造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高级财经人才[J].高等财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2]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CFC2006)[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秉璋,徐亚平.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6,(12).

[4] 高敬阳,王晓男.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8).

投稿日期:2007-2-7

作者简介:毕丛娣,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系

邮编:116052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51-02

随着知识领域的拓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有力助手,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启蒙计算机知识的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在各地的中、小学中已开展了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更加深入和系统,本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等几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相辅相承。

1.硬件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教学详细讲述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如系统主板及各部件的作用、常用的外部接口及功能、存储器的安装及用途、总线及其分类和常见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与使用等。理论教学结束后,如果没有相应实验教学的辅助,这些知识将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开设了一个硬件实验机房,由20台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配有相应的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将学生三人分成一组,60人一次课,进行计算机的拆装、外部设备的连接和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硬件实验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2.Word实验。Word应用软件许多学生在中学时就接触过,因此,在大学的实验课里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Word实验里除了介绍基础知识,还注意在其实际应用方面的涉猎,分别加入了报刊杂志排版、科研论文排版、毕业论文排版及传统流程图、N-S图、个人简历和课题申报等表格制作模块。每个模块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报刊杂志排版中,使用一本近期发行的杂志中的一页作为模版,让学生从文字输入,图文混排等基础方面入手,完成文档从无到有的创建,感受排版的全过程。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排版问题,因此,以往届优秀论文及教师的科研论文作为样例,熟悉在论文排版中经常遇到的标注、脚注、尾注及公式编辑等操作,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通常在学生二年级时要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涉及程序流程图的绘制,因此,在Word实验中加入了流程图的画法这一模块,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另外,在学生毕业时还要制作个人简历,参加工作后申请项目时还需要制作课题申报表格,我们使用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发放的个人简历和本校的课题申请书作为样本,教学生不规则表格的制作,满足了学生的实际的需求。改革后的Word实验,与中学的Word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更贴近实际,将Word应用逐步推向深入。学生真切感到了它的实用价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Excel实验。在Excel实验中使用了“案例教学法”,先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Excel的各种操作。如在讲解Excel的公式与函数时,给出一个表,表中包涵一个班30名同学的学号、性别、姓名及五门课程的成绩,在不讲公式与函数的情况下让学生求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分数等级及在班级中的名次,统计出各科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及格率,计算出班级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平均分和女生平均分等。开始学生信心十足,使用各种方法,但很快就发现这些方法非常烦琐,这时,引入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概念,引导他们使用相应的函数得到结果。学生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兴味十足,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4.Powerpoint实验。在Powerpoint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拍摄照片,搜集素材,制作以美丽校园、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室友们等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不仅学会了Powerpoint的操作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校园的了解,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最后,每人10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作品。在作品欣赏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历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论文答辩的演示文稿,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有了榜样和目标,同时,对Powerpoint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Access实验。在Access实验中,采用了“项目驱动法”做数据库的开发,如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先建数据表,如“职工基本信息表”,再针对这些表设计查询、窗体和报表。项目的完成贯穿教学的始终,结合课堂上关于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关系数据库、关系、属性等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对Access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随着项目的完成,学生普遍拥有了成就感,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鼓舞。

6.网络实验。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效利用互联网,迅速、快捷地获取信息已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我们在网络实验中首先教学生如何浏览网页,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查找需要的内容,其中包括利用网上图书馆查找专业资料、检索国、内外期刊和下载论文等。其次,让学生在网上申请邮箱,学会收发E-mail,并通过E-mail交实验报告。然后,教学生申请QQ号,通过QQ发送在线和离线文件,并在QQ上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群,随时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学生制作网页,并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将网页组织在一起,形成“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站。通过网络实验,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互联网,并能正确对待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利用网络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式的改革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学生和专业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学生将来能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凤英,刘若慧.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天中学刊,2010,25(5):83-84.

[2]胡绪英,何明瑞.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5):4066-4068.

[3]刘艳,李晓安.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2,15(1):40-41.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分级教学模式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近年来,随着我校的发展,招生规模及招生范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受到了很大冲击,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问题。此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我校自1991年升格为湛江师范学院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的招生从最初的面向广东省发展为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这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相当部分的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已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且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很高,使得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而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造成了学生间的计算机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而学生基础的不一致使得教师要尽可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课堂内容重复、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感觉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知识难以消化。

(二)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已基本定型,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Internet基础知识、Access数据库等。我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上述内容差别不大,虽然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实用,为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普及计算机知识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从“零起点”开始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不了解,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新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教学严重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单一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学环境的改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大多在多媒体课室进行,教学中采用计算机+投影屏幕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使教学内容表达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该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不同的是将黑板换成了投影屏幕,采取的是“电灌”。该模式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工具性很强的课程,但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该课程没有学习兴趣,这说明学校现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主动性的发挥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目标一体化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往往是材,学进度,期末是全校统一考试。这对以达标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可以实施学内容,统一考试,确保大学生的计算机均达到某一水平。但随着我校的发展,现行我校招生专业已发展到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50多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九个学科门类。在这种背景下,再采用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则远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要求,不利于个性化教学。这种一体化教学定位忽视了两点差异:①各个专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②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这种一体化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兴趣的发挥,更谈不上培养社会的急需人才。

(五)扩招后遗症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两万多人。学生人数不断扩大,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带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和上机实习不足等问题。在师资和教学资源不变的情况,上大课及压缩上机时间成了应付扩招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解决方法。一方面,上大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上机时间少,安排不合理,造成了理论课与上机课不协调,甚至出现上机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前的现象。教学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以理论知识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面试等考试形式很少采用。总评成绩主要以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且理论成绩比例过重。这就造成了成绩的高低反映不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甚至会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就违背课程的培养目标。目前的考试形式无形中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加单一,更不利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一)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级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如可在新生入学时采取学校统一组织考试和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级。一般可分三层次A,B,C:A层次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部分学生可免修,但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安排教师布置几个大作业,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上机练习时间。学生在期末考试前把作业交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作为学生的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B层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了解,操作不很熟练,对于该层次学生,教师应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可快速把计算机基础知识讲授一遍,重点放在学生掌握的比较薄弱的网络操作、数据库知识等方面,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又能使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使学生觉得很充实。对于C层次的学生,应该从零开始,详细讲述计算机的知识,增加学生上机练习机会,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快速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存在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强调某些具体软件的用法、信息技术新知识的介绍缺乏等问题。我觉得大学应该在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其流行软件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系统化。大学生毕竟不是普通的计算机操作者,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掌握某一种应用技术为目的,而不是像短训班只掌握某种软件的操作。在学习一种应用技术时,当然要以一种具体产品为背景进行学习,但不能局限于某种具体的产品。比如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时,介绍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习知道除了Windows操作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如Linux,Unix等操作系统;学习文字处理系统,就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系统,应该能基本掌握WPS等其他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用法,至少能独立完成一个综合的作业。在学习数据库知识时,不仅要知道Access,还应该知道SQLServer,Oracle,DB2等相关的数据库系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大学生仅仅只会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网络部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最新知识,鼓励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平台和工具。同时,加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通过丰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内容,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在我校基本上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此,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演示”、“设疑”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的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基于校园网,构建网上教学平台。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个性化。目前,我校网络硬件环境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包括课堂演示、课程自学、答疑讨论、自测考试等功能,形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网上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学习。

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改变传统的上机方式,除安排正常教学实习外,平时多给学生提供灵活的上机时间,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上机解决。另外鼓励学生自带电脑,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自由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

(四)强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环节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首先,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掌握好题目的难度与深度。可设计基于Web的实验教学系统,用于学生网上练习及自我检测。系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验题目,对应于每个实验题目,应明确指出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参考步骤等内容,并应有操作演示、模拟实验等,并设置常见问题解答、讨论组等栏目。通过系统的交互功能,增强学生的上机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增加学习上机时数。要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单靠计划内的实验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将机房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根据条件自己安排课外上机时间。第三,鼓励学生自带电脑。学校提供相应的环境,比如每个学生宿舍具有上网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电脑桌等。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学生上机的时间,强化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因“专”施教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计算机本身,而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因此计算机教学一定要和本专业特色、需求相结合。首先,在教学实例演示或实践内容的选择上应加强与专业的联系,选取一些专业应用性强的实例和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工具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计算机文化基础除了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应该进行和专业知识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或为某些难度高的专业计算机教学作技术铺垫。同时,在教材建设上我们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写对应的教材。比如,我们的教材可实现模块化,按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Internet基础知识、Access数据库、计算机应用新知识、网络新知识、专业计算机应用等独立编写成册,这样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取教材时可进行灵活组合。另外,亦可编写专业针对性强的实验指导手册,培养学生应用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

(六)考试形式多样化

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使得考试已变成目的、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风向标,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取得良好成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一的理论考核形式,相当不合适。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才能公正合理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可以以大型综合实验或者平时实践课的实践报告作为重要考核手段。例如,借鉴国外教育评价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在一台专用的服务器上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本学期课程学习期间所做的所有操作试验和作品,都存放入个人文件夹中,在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成果的水平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同时它还是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对不同能力和特长的学生给予了自由创作的空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要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上水平、上台阶,首先应落实分层次教学,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义[Z].2004,5.

第6篇

关键词 新媒介 计算机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20

Abstract The revolu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egan to rise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technology, computer education towards a new era of information - new computer media era. New technology has a powerfu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is increasingl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education, and its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is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to the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problems, we need to make a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right, which is not only a new revolution of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education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mainly of new media in computer education overview is elaborated, in computer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example by for ou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still exist in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problem analy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vention of new media on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let the computer teaching curriculum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scientific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is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 new media;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0 引言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迎接所要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多年来,全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校园网和高校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需要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深化和改革,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就业时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①②不仅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技术,也可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和资源,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并创造新的信息。③④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各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为以后的学生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用的意见。

1 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工程被当作各个行业的支持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总是以辅助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目的,正因为这样特别的原因,导致计算机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有一定的区别。目前的计算机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有过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创新和开拓精神,综合素质要高,尤其是在计算机工程人才从事其跨行业项目的时候,还要求具备设计、测试、开发、维护项目等综合能力。

根据对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许多计算机企业都不愿意使用刚刚毕业的学生,其重点原因可总结如下:(1)新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期许较高,心浮气躁。因为工资低很难维持自身的基础生存需求,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导致用人单位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产生防备心理。(2)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不能直接上手,用人单位还需要花费金钱、时间对其进行培训,而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很容易出现培训结束后即提出辞职的问题,影响了用人单位人员的稳定性。(3)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落后于实际,不能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主要是因为高校使用教材陈旧,跟不上现实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在计算机教学时则侧重理论,任课老师缺少实践经验,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在学校学的计算机技能,不能满足相关企业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够完备,再加上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事实证明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学生掌握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亟需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深化改革。

2 新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教学具备教学内容变化快、需求面宽的特点。因此,新媒介的介入使得设置科学合理、适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更加详细、完整,保证了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信息化社会所需的计算机知识。

2.1 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积极倡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要目标,即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示和帮助下,自主地进行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要积极组织教师研讨学习,首先要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及新媒介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借助新媒介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不仅益于学生充分接受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还有益于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融入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因此,将新媒介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对整个教学进程加以控制,还在教学中引导了学生进行角色转变,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 加强新媒介介入计算机教学时课程的建设

首先,精心设计计算机教学内容。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新媒介对内容进行设计,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精简原来过于繁琐的记忆性内容。

其次,注意计算机教学方法,将新媒介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已取得显著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老师不能只注重于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应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精心准备教案,同时将新媒介使用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新媒介的介入使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再枯燥,去除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束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与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形势接轨,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新媒介的介入丰富了计算机教学,使计算机教学改革得以实现。

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计算机教学手段。新媒介的介入使计算机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新媒介也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水平,使许多抽象的教学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提高了计算机知识的可接受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新媒介的介入不但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还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施。

2.3引入新媒介完善计算机教学课程设计

计算机教学课程设计是计算机教学计算中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机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引入新媒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计算机教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入新媒介丰富了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过程,增加了计算机教学课程设计的资源,帮助了学生快速进入计算机教学课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所传授的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重新组合;第二,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第三,依据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基本教学原则,进行了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进;第四,依据计算机教学资源和设备改进了教学手段。

3 引入新媒介的计算机教学特点

因为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属于“使用工具”型的工程教育课程,其计算机教学内容存在于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中,这些教学内容是依据培养新型人才的活动模式和计算机科学及其发展而建立的。因此引入新媒介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引入新媒介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有较稳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其教学过程合理,保证了教学质量。(2)新媒介的介入使教学概念、原理、方法、应用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应用价值,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引入新媒介能充分体现出计算机对人的主体认识活动的影响,促进了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根本改革。(4)引入新媒介的计算机教学课程发挥出了计算机的现代多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实现了计算机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5)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引入新媒介,增加了计算机教学构成中教与学的程度,加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参与意识,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教学效率,实现大信息量的个性化教学及计算机教学改革。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新媒介的介入是如何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并由此得出新媒介介入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不但使计算机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还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施。

注释

① 郑志龙,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M].政治学研究,2012(5):61-70.

② 谢耘耕.新媒体与社会(第一辑)[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能力;创新性实验项目

0、引言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提出将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根据文件精神,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将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

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应用型大学。为实现培养目标,各学院各专业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面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一直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特别是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探讨,提出了“夯实基础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应用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总体思路,并进行了有益尝试。

1、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应用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本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其教学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专业行动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科学行动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具备在不同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围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转变;教学方式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型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能转变。基本方法是:教学方式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突出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上对原有内容进行优化和提高。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确定包含3个层次: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以网络学习为拓展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举办各种形式竞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依托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2、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实施过程

2.1 构建以“综合应用技能”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应用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为基础,以计算机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为核心,逐步提升学生在从事本专业工作中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基本知识分散、分层次设置导学实验。学期末从分散型实验发展成为综合型实验,从验证型实验逐步发展成以设计为目的的综合型实验。在每个环节灌输、强化、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1.1 实践导学――以任务驱动,带着问题开展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入门课程,我们根据该课程所具有的“厚基础、宽知识、强实践”特点,将内容分为6大部分,即基础知识部分、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图像处理能力、音频视频处理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每个部分设计若干个导学专题,如文字处理部分,我们设计了5个导学专题:简单文档排版专题、长文档排版专题、论文排版专题、对象使用专题和特殊功能应用专题。每个专题又设计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层次的导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普遍地引导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度的不同,安排不同层次的导学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我们认为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应用意识、兴趣及能力,而不是灌输一大堆概念与知识。为此,我们强调将学习设置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必学基础知识和选学提高知识两部分。这样,教学内容被组织成一个个典型案例,并应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引入新知识点―解决问题一总结归纳”的方法,将相关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再通过解决一个较综合的实际问题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从而学会知识的具体应用。

2.1.2 综合实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重在综合应用

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导学实验和典型案例外,我们在学期末还会开展综合实验设计,目的是将分散性实验发展为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综合实验设计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话题,每年度设计一个主题,如“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人文北京”“智慧城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份作品设计:图文并茂的文档编辑,表格数据处理及图表应用,内容连贯、美观充实的演示文稿。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由学生自愿组成3人小组,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分工协作,自拟题目,设计实现功能较为完整实用的简单应用系统。教师对于作业的难度和工作量有严格的统一要求,从选题开始,辅导和跟踪学生设计完成各个阶段,最后要求学生提交系统和实验报告(格式统一规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演示答辩环节,使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和提升。

2.1.3 网络学堂――主动参与。开展自主与协作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ming)是随着教学理论、教学媒体、教学实践等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论。美国宾州大学校长提出:在线学习跟课堂教学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单纯的课堂讲授与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内最先引入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正式倡导该理论。何克抗教授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是: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学习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是我们一直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建设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网络学堂中,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供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学习指导书、参考资料、考核方式等;整合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同步讲授的电子课件、视频课件、教学录像、课程实例与素材、拓展实验、课后作业,并采用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展示学习资源;教学活动的设计利用“内容”控制教学资源的展示和作业上传,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例如“你言我语”和学生进行交流,借助“测验”管理功能督促、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作业完成情况等。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强调重难点知识,通过实验导学引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在课后,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通过网络学堂以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上机实践,强化对课程内容的训练和掌握,并根据自身能力,拓展部分知识,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堂结合起来,促进不同起点和要求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2 举办和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学院每年举办一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展示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竞赛从组织程序、竞赛规则、指导教师的职责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确保了竞赛的有序进行。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视常规教学内容,更深入地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提高了学生对常规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及时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新技术和方法,完成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创意设计,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北京联合大学程序设计竞赛、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应用大赛等竞赛。为配合竞赛,学院首先从班级开始选拨,再进行院级选拔(初赛),最终到校级参加现场答辩。参赛的学生们感受颇多,纷纷表示,竞赛不仅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亲身实践了在课堂所学及课外拓展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先后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查找相关资料将其努力克服了,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设计效果。现场答辩的形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除开展院校级竞赛外,教师积极引导并组织有能力、感兴趣、愿投入的学生参加更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大赛、就业技能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在参赛作品的选题上,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如何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有机结合,体现作品设计的实用价值是设计之初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跨专业组队,更好地发挥不同专业的特点。2011年,在经过课程竞赛、校级竞赛层层选拨后,由来自学院文物博物馆、汉语言文学及广告学3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设计的作品《文物中的鸟》数据库,获得了2011(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在比赛中,该作品得到大赛评委的高度评价,《文物中的鸟》数据库首创性地将文物与鸟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是一个新颖独特、美观实用、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的电子小百科全书。

实践表明,我们以培养带动竞赛,以竞赛促进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使其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3 依托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每年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项目选题要求围绕一个主题的真实问题展开,鼓励多专业合作、文理融合。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宣传,营造出适当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

2.3.1 多举措全方位保障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坚持贯彻以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以问题探索和项目研究为载体,以获取科学方法、知识和体验为内容,以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验为形式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与立项。

(1)项目立项后,项目经费为4000元/项,立项时给予启动经费2000元/项,项目结题评审合格后拨付剩余经费。项目经费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使用,用于项目调研、实验材料及资料购置等支出。

(2)项目立项后,文科中心实验室对所有项目实施全天候开放,项目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申请进入相关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活动。

(3)项目完成后,文科中心将统一安排结题答辩,获准结题的项目组成员视项目贡献大小给予1~2学分的创新学分。

从项目的经费支持、获取学分、实验条件等方面吸引学生积极进行项目申报,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文科实验项目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2.3.2 真正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研究性学习

创新型实验与某门课程一般意义上的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其专业领域知识结合起来完成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对于大二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完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之后,很希望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其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培养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每年度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之初,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从申报题目、学生组队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由于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对实践创新项目有浓厚兴趣,要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因此,在项目申请阶段,学生通过与指导教师的讨论,分析并确定研究题目,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填写项目申请书,准备立项答辩。经各项目组现场答辩、专家评审,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2012年度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共立项10项,其中计算机教研室教师指导的两个学生小组的项目《人文北京之北京传统饮食文化信息查询系统》《历代帝王墓葬发掘史数据库》成功立项。这两个题目均是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及自己的兴趣点,运用计算机知识提出的,作品设计跨文理两大门类,完成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展示了团队协作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项目实施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按照进度有序地开展研究与实践。目前,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

作为指导教师,我们的体会是从创新型实验项目的申报、实施过程以及结题验收的整个过程来看,每一个阶段都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依托文科创新型实验项目,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实施的文科创新型实验项目在项目选题、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范围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也将不断改进,积极引导,带动更多的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研究型学习。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调查;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3-5666-02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院IT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1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问卷调查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包含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多媒体等相关基础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009年12月对全校一千多名大一新生进行了计算机课程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越来越早,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计算机零起点水平。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问卷调查显示,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等。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由于全校学生来自于全国各个省市,生源所在地计算机教育存在差异,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以什么尺度教学,兼顾不同计算机水平学生的教学,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对面向应用及基础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认识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掌握相关的技能与应用能力认识不足。计算机技术发展快,计算机基础使用的教材内容更新频繁,而有些教师的教学内容需不断的更新,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全熟悉。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须由教师自主设计。教学内容宽泛、概念多、内容杂,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不统一、不全面,考核方式单一。

2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对策略

2.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新目标

根据“质量工程”、“白皮书”的精神,应着重培养学生能够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应用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提高能力和优化素质, 实施“平台+ 模块”的教学改革模式,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注重基础,更应注重应用。倡导创新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体现为:在学好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对计算机应用建立起完整和清晰的轮廓,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础;增强学生计算机意识,善于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2.2 课程教学改革

1)培养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总体上要求主讲教师具有硕士或更高学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以加强在岗教师的业务提高。建立和稳定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对大学计算机教师的要求。

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相当迅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并及时应用于教学当中,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领域知识。第一,通过考核制度确定课程主讲教师,这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老化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第二,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激励教师参加校内外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申请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与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其融入理论或实践教学中。

2)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内:第一,加大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的安排、组织和指导工作,组织好学生课外上机。第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融合到理论教学内容移到实践环境进行的课程中;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第三,增设了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可以通过科技竞赛及各类创新活动计划,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的相应要求。

认识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例如OFFICE应用部分),积极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完善课堂教学。

在一些专业中,计算机教学将会更加贴近专业。计算机课程应该文理分科,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些工程性强的专业涉及到的科学计算比较多,艺术类专业可能会注重多媒体处理。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包括针对该专业特点的内容。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就业的前景需求,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因此,也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目前的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是从概念入手,通过知识传授,配以上机练习;因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者时间间隔较长,实验课手忙脚乱,有时甚至是草草收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由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考虑做如下工作:第一,将部分理论课程转移到实践教学环境下进行,使用启发式、互动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点的同时,配合教师的实例模仿教学,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第二,面向应用需求(即目标驱动)组织教学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方法,利用所学完成目标的能力,而不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所学内容本身。第三,加强案例教学、增加理论教学内容信息量。这些信息的内容应当是领域上的、相关技术层面上的,这样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该环节要求教师经常优化教学内容,并及时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做相应修改。第四,引入新的互动方法。如搭建教学内容信息网站、论坛等平台,以增加师生交流。

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课程的网站,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4) 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

第一,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能力考核,开发稳定而完善的网上考试系统,创建课程试题数据库,自动化阅卷考试,每学期组织1~2次全校性能力通过考试。第二,改变以结果评价成败的传统做法,强调重在过程、重在育人理念。加强对理论教学过程(如内容预习、课内互动、课后讨论、完成结果等)及实践教学过程(如实验方案制定、相关知识预习、实验操作情况、工作态度、结果报告等)进行多元综合考核。第三,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赛事、学生自主科研、教师科研项目、创新计划等教学体系外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学分折算机制。

不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是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都要求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工具,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了保证我院的计算机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我院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与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在办公领域和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已不再满足于打字、玩游戏、处理公文等简单操作,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手写板、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各种类型应用软件的推出,为计算机全面介入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证。

目前,我国很多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很多初中、高中学校也建立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课程。据调查,大中城市高中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达到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即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基本过关①。这些情况都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考虑到的。

(二)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毕业生反馈信息与市场调研

我院一向重视毕业生信息反馈和市场调研工作,尤其是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大面积的回访和调研后,反映出我院学生计算机能力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不会用五笔输入法,打字速度慢,Office办公软件使用技巧不多。这很明显地说明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导向把握不够准,强调学生拿计算机证书而对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案

过去,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档处理、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网络基础等六个方面。在2000年制定教学计划时是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教学内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先进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计算机普及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就拿我们学院的情况来说,2000年建院初期,计算机配置档次低,数量不多,发展到2005年我院计算机配置档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院办公室达到了人手一台的程度。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多,普通用户必须具有计算机硬件保养、计算机软件安装、小故障的维护等计算机组装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不再是高档设备,正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数码办公设备的使用、数码图片的处理和管理也就成为办公和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数码图像终究会取代纸质图片。因此办公设备的使用、数码图像的处理技术也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再次,网络的高度发达为商业运作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Internet网络的灵活运用,个人网页的制作应成为学生宣传自身形象的良好载体。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既要保持其实用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笔者认为应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常用工具软件》等课程整合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作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上继续强调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将知识点分解成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两个层次,为各专业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打下基础。基本理论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计算机组成知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多媒体技术知识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计算机技术,是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如中英文录入技术、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技术、表格处理技术、常用软件使用技术和计算机维护维修技术、现代办公设备使用技术、简单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

教学改革的措施

调整教学计划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与另外5门课程整合而成,课程内容多,教学量大,教学任务从一个学期分解到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数据处理的教学,周学时为4节;第二学期完成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网络基础、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维护、办公设备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与图形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的教学,周学时为6节,另外安排半周计算机技能的实训,系统地强化训练学生应会部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改革教学方法针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特点,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下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1)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从而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如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可通过完成一本书、一张报纸的排版过程来完成教学目标。(2)目标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中相应岗位所包含的各项技能标准要求,分离出岗位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设立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3)探究学习法。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产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对知识和技能的归纳、升华,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解互联网的应用,就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索性题目供其学习。

减少课堂教学,增加机房授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直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追求的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展开的。首先,减少课堂教学时数,逐步增加机房授课时数,最终将上机操作的课程内容放在机房实现同步教学;其次,在第二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半周的技能实训,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技巧;再次开发新的实训方案,实行单课时实训与项目实训并行的机制,单课时实训是对零散知识点的训练,项目实训作为单课时实训的补充和完善,强调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此外,还可实行辅导答疑网络化,考核模式无纸化、实用化等,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技能训练的思想。

改革考试方案整合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再把知识点作为考试的依据,考核重点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上。应采取无纸化、真实环境下的项目考试模式。不再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转而实现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为目标。具体来说可分成打字、常用软件操作、Word文字排版、Excel数据处理、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电子邮件的收发等八个模块进行考核,每个模块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实行逐个模块过关的考核模式。八个模块全部过关才代表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合格,颁发黄冈职院计算机操作技能合格证书。课程考核题库公开、透明,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当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备较强的学习素质、创新精神、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注释:

①信息来源:2005年11月18日首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

参考文献:

[1]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2]万德年,朱伟.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3]孙霞.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计算机时代,2005,(11).

[4]李锟华,桑志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5,4(5).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1.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再也无法离开计算机及其应用,社会各行业与计算机及其应用越来越紧密,对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之一[2]。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积累丰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经验,是将来成功立足于社会的必备条件。这反映到教学上,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时,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发展与需求相适应。

2.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我院自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在很多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师资力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条件特别是实践条件还不够理想,再加上入校学生素质差参不齐,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国内重点高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整体上不是很理想,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2.1学生的现状

由于我院是新办本科院校,生源与学生素质与国内重点高校相比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我们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城镇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入校之前对计算机有较好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贫穷家庭或偏远地区,不少人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或者对计算机只是一知半解;一部分学生自认为上二本高校是高考失利而萎靡不振,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自暴自弃;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入大学,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整日玩游戏或睡觉,无所事事。

另外,我们还看到,实践课的到课率、课堂纪律,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要比上理论课高。我们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实践课学习和掌握实践技能,积累经验,以备将来求职和工作之需,他们认为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比较枯燥,而且对他们将来工作用处不大。

2.2教师的现状

在我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甚至部分系部领导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无技术含量,对任课老师要求不高,认为只要会打字、会用Windows就可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甚至有个别教师耻笑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同事。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这门课只不过就是让学生打打字,学习Windows和Office而已,与上世纪90年代的电脑培训班没有什么差别。

正因为有这种观念,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因为每年入校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减少。而且部分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锐减,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刚入校时的满腔激情被这种现状浇了一盆冷水。

虽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没有专业课深入,但涉及面广而泛,几乎涉及计算机专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仅从这点来看,并不是什么教师都可以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工作的。

另外,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能及时向学生传达新知识和新技术,只有这样教学课堂才会有活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几年下来没有外出进修和学习,也没有从事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在专业方面孤陋寡闻,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一些陈年旧事,课堂一潭死水,这自然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教学现状

目前我院每学期都有上千学生学学计算机基础课,而专门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仅仅4人,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不得不请计算机专业教研室的老师承担教学工作,但有些教师可能是因为教学工作量不够,想以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来充数;有些是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工作压力小,承担该课程可以轻松应付;有些青年教师暂时还不能承担专业课程,就被安排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来当练兵;再加上上面提到的一些偏执落后的思维观念等原因,可以想象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有多混乱。

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不少教师采用应试教学模式。理论课上,教师要么念经式讲授,要么讲解如何应付考试;上机实践课上,教师要么放任学生上网玩游戏,要么练习考试题库中的习题。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虽然可以顺利通过省等级考试,但等到毕业时,很多学生,包括不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求职简历排版基本都不规范,甚至需要请别人代劳,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是学生和我们想看到的。

另外,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和肤浅。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与城镇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重叠,而且其深度与广度并不比中学增加多少,这让那些自认为是计算机高手的学生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也不过如此,只是中学信息技术的更新版,从而对该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

2.4考核方式

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非常单一,一考定胜负,也就是只要通过了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就可以了,无论平时学习认真不认真,实际学习效果好不好,平时考核成绩都没有计入在这门课的总评成绩当中。

显然,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因为有前面提到的应试教学,再加不少师兄师姐的“经验”传授,不少学生认为平时可以不认真,只要考前奋斗一个月甚至一两周就可以了。而且事实上,那些因为这样做而通过考试的学生就更深信不疑了,他们又会将这种“经验”传授给他们的师弟师妹们。于是,任课老师平时的考核在学生面前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根本不能约束学生,这样严重削弱了任课老师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教学改革方案与实践

3.1改进教学方式

要改进教学方式,首先要明确自身客观条件和教学目标。对于像我院这样的二本院校,学生素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相对比较差,纯粹的理论教学必定行不通,纯粹的职业技术培训明显与本科生的教学要求不符。我们认为可以结合这两种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上简要介绍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发展方向,以及当前计算机的常见应用技术,特别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让他们明白计算机并不只是聊天和玩游戏的工具,而是他们必须掌握的工具,学会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是学好他们相关专业技术必备的条件之一;实践课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综合的,特别是与实际应用有关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的工作能力,应用领域,以及计算机的魅力,激发他们想学和爱学计算机的激情。

要做到这一点,任课老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对那些想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填补教学工作量空缺的,拿计算机基础课程来练兵的,以及其他一些有不负责任想法的教师应该坚决不让他们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

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任课老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多多交流,争取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和进修,及时跟进当前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态势,了解和学习当前计算机的最新应用技术,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应用技能,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另外,还要大力建设和壮大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毕竟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利用教学团队的力量,可更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需要团队共同研讨设计,综合利用每个团队成员的观点与经验,以多维角度来设计实践案例,使学生从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对于教学内容,要尽力避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重复,若有雷同的可以跳过,或者简要介绍,或者增加深度和广度,总之,要让学生对该课程保持一种新鲜感,保持他们学习的激情。

3.2改进考核方式

我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显然不全面,最起码要将平时考核成绩计算在综合成绩之中。另外,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包含了实践教学,那么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品就应该是检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最直接的方式之一。而且,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品的成绩在这门课的综合成绩中应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我们建议,该门课程的综合成绩的计算可按以下方式计算:

综合成绩=平时考核成绩×10%+省等级考试成绩×50%+实践成绩×40%

对于这样的考核方式,我想应试教学必定行不通,学生也必然不敢以“考前奋斗一两周”的心态来学习这门课程。

另外,在实践考核中,要严防抄袭,并对涉及抄袭的双方要给予严厉打击。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在实验报告和作品中添加有关学生自己的信息,比如学号和姓名作为水印、标题和记号等标志,并以此标志来鉴别是否存在抄袭,这样可以加大抄袭的难度;如果一旦发现抄袭,抄袭双方均按零分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威慑那想抄袭或让别人抄袭的学生,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3.3培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前面已经提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任课老师的要求并不比专业教师的要求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课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考虑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技术优势,可以将任课老师组建一个教学团队,专门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设计。如果有条件,可以按章节来安排任课老师,每一章节的教学均安排那些最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承担。这样,各个教师便可以更深入钻研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方向,从而更有利于教师的个人发展,而且不会出现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的尴尬现象。

同时,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定期交流教学和实践经验,密切跟进最新技术和应用,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争取更多机会到企事业单位调研、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3.4培养梯队人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根本没办法详细指导和管理几十个学生。这就需要培养梯队人才。我们的经验是将每个专业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8名学生,然后选派若干位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学生担任各小组的组长,任课老师负责管理与指导这些组长。在上课之前,教师对这些组长作简短培训,上课后由这些组长去详细指导他们各自组的成员,教师在实验室内巡视,进行监督和个别辅导。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3.4.1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没有什么压力,学习气氛比较轻松。

3.4.2组长手把手地指导,任课老师平时的教学压力明显减小,但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4.3通过各组长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学习气氛明显好转,聊天和玩游戏的现象大幅减少。

3.4.4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一些知识,每个学生都会有成就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不断增强,心情也会变得舒畅愉快。

4.结语

根据教学经验和调研分析,我们对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同时我们也发现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学习与锻炼,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丰富专业技能和经验,用自身的技术与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努力培养大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洪家军,陈俊杰.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西教育(C版),2010,(12).

[2]李儒银,欧红玉.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8),46.

第11篇

(1)更深入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2)领导各专业新产品/作品或系统的开发与运行;(3)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对专业、职业乃至产业的重要性与战略影响。大赛旨在促进培养具有更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能领导专业作品创新开发与运行、能胜任职场组织管理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大赛的创新性贡献是使学生通过对参赛作品的开发与运行,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步骤(见表1),把职业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整理,使之成为整个参赛过程必须展示和经历的环节。这些环节要细化到可以直接观察到学生的表现行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的程度,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效果及其职业衔接程度的测量依据。在“如何做”方面,文科计算机教指委首先采用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大学计算机技术相关教育教学的内容结构、课程结构、知识点结构,并通过“两个文件”指导参赛作品开发的实施方法。这些文件从基本理念、培养目标、所涉及课程体系、知识能力构建、实践训练环境、教师能力和考核评估等各个方面指导文、史、哲、法、教、经、管、艺各学科的计算机技术教育的实践。其他参与主办的教指委也从各自学科类属、办学层次上规范了计算机知识教育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规定了大赛的作品背景、专业关联、课程关联、职业关联和能力素质,这对各级各类高校计算机技术教学的指导示范作用不言而喻。

2大赛的特色打造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竞赛有160余种类,国外计算机知识技能竞赛也有很多,其中以“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最为著名,为了阐述我们的创意和特色,有必要对典型赛事进行分析。

2.1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剖析

ACM/ICPC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学校参赛,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每位队员必须是入校5年内的在校学生,最多可以参加2次全球总决赛和5次区域选拔赛。比赛期间,每队仅有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Pascal或Java中的一种语言编写程序解决8或10个问题(通常区域选拔赛设8题,全球总决赛设10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裁判运行,运行的结果会被判定为“正确”或“错误”并及时通知参赛队。有趣的是,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每道试题计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其间每一次提交运行结果被判“错误”将被加罚20分钟时间,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计时。例如:A、B两队都正确完成两道题目,其中A队提交这两题的时间分别是比赛开始后1小时和2小时45分钟,B队为1小时20分钟和2小时10分钟,但B队有一题提交了2次。这样A队的总用时为3小时45分钟而B队为3小时50分钟,所以A队因总用时少而获胜。与其他计算机程序竞赛(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相比,ACM/ICPC竞赛的特点在于其题量大,每队需要5小时内完成8道题目甚至更多。另外,一支队伍3名队员却只有1台电脑,使可用时间显得更为紧张。因此除了扎实的专业水平、娴熟的程序语言能力、高效正确的算法推演外,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样是获胜的关键。一个问题曾经困扰笔者多年:在ACM/ICPC竞赛中,为什么公认的世界计算机技术教学科研名校,如MIT、StanfordUniversity、UCBerkeley、CMU等,表现不如中国和俄罗斯的高校?根据多年的跟踪和对其赛事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美国乃至整个北美,总的大学教育理念是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从事开创性工作的能力,其整体教育体系是不赞成学生做大量重复性工作的。美国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集成性创新的能力,ACM/ICPC竞赛虽然提倡创造,但归根结底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原始创新创意、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却无从体现。可以说ACM/ICPC竞赛虽然要求很高,但它仍然属于单项知识技能的竞赛,它对学生的要求和训练仍然不够全面。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美国学生在参加此类竞赛中成绩乏善可陈却又持续产生了大量顶级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原因吧!

2.2大赛的特点

ACM/ICPC竞赛虽面向高端,但也有不够全面的一面。而国内众多面向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竞赛虽然很多,但体现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持续性和兼容科技知识与人文精神的依然极少,而这也正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独到之处。具体表现如下:(1)综合性。首先是过程的综合性。作品生命周期表明从作品创意到完成,基本预演了职业工作中从产品创意到完成的过程,训练了学生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的能力。其次是内容的综合性。大赛鼓励参赛学生跨学科组队,大赛的竞赛规则也有利于技术和艺术俱佳的作品脱颖而出,从而促进学生智育和美育的协调发展。(2)创新性。大赛仅设参赛作品类别,不规定作品功能、效用和场景,由学生根据学习生活、研究实践的感悟和发现,针对技术、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提出创意,既实现了海纳百川、才思泉涌,又做到了推陈出新、针砭时弊。即使是命题创作,所谓的命题也仅仅指定当前自然或社会的某个焦点,如奥运、水、绿色与环保、运动与生命等。(3)实践性。与单纯的创新创意不同,大赛强调的是谋事的灵感,而参赛作品要求是可以运行、表达、运用的成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谋事,而且要做事,从而不得不掌握谋事与做事的本领,实现学习与工作、专业与职业的衔接。(4)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不以大赛成绩定成败。大赛所设置的各环节促进了组织者与参赛者,作品评价者与作品作者,作品展示者与观赏者之间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交锋;促进了参赛学校、学生、指导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和欣赏。这不论是对作品的改进、创作机制的完善,还是学生学习目标、职业目标的明确,乃至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培养指导过程的管理,都发挥着持续的促进作用。从这一点来说,任何参赛师生,都有持续发展的空间,都会从大赛中持续受益。(5)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兼容性。从学生成人成才的目标出发,必须兼顾科技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历届大赛命题或结合自然社会与经济文化热点提出参赛作品艺术表现的目标和数字化渲染的目标,或把民族民俗等元素指定为数字媒体创作的主题,或引导学生针对经济实体的实际运营构造计算机辅助平台,或要求学生就文教组织管理等问题提出并实践解决方案,这些都很好地贯彻了培养目标。此外,大赛还打造并维护了以下重要特点:(1)客观性。上述多方面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了作品评优的艰巨性。为了维护客观性,大赛始终坚持现场总决赛,通过作者现场运行作品和答辩,评委确认其原创性;特色作品通过现场展示接受公开检验并实现相互学习和交流;评委通过现场公开点评传达评审观点和作品的内涵。(2)可操作性。为了充分发挥参赛学生的能力,从本质上体现竞赛的公平公开公正,必须持续、准确、翔实地公告竞赛的规程、范围和流程节点。因此,历年大赛都会通过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正式发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指南》。该书全面介绍大赛要求、主题及办赛细节,其中登载的以往优秀作品为持续创新提供了接力棒。2014年大赛与百度合作建立了覆盖面更广的作品鉴赏平台、评审平台、素材存档平台,这不仅提高了办赛效率,也提高了参赛学校组织创作的可操作性。(3)教学相关性。大赛发展为多个教指委联办的重要目的,就是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和课程教育教学中的落实,发挥各教指委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指导咨询作用。大赛设置基本知识测试,力图贯彻《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和其他教指委就各自学科类属、办学层次制定的培养目标规范;评委审核作品的设计文档时,力图体现职业工作中对设计师通行要求(CDIO)的CD部分;大赛坚持现场调试演示作品,力图体现职业工作中对设计师通行要求(CDIO)的IO部分。至此可见,大赛事实上已建立与几乎所有学科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的直接关联。(4)服务相关性。借助大赛平台,组织方在赛场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组织了学术报告、企业参观、企业招聘等活动,直接服务于参赛师生。

2.3大赛的意义

大赛设置的考试、陈述、调试、演示、审查、答辩等环节,尤其注重对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对学生项目能力的培养与检验。把项目实践作为专业和职业衔接的要点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实践者,而参赛作品开发项目要求在特定的资源约束下实现特定的构思,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职场体验;其二,专业教育的过程是使学生把学到的内容应用于职业实践,因此,专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对技术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实践并且学习其中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而参赛作品开发项目从多个方面为这样的衔接提供了保障。(2)大赛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检验。我们认为,中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或增强单项实践能力的问题,它是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工业工程实践和文化素质发展不协调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它还面临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问题。因此,计算机知识教育的改革需要整体考虑,探索一体化的能力提升和扩充方案,而以项目竞赛促进教学改革必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3)大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检验。建构主义认知观认为:应该使外在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与重组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大赛参赛指南要求学生以命题或创意为引导,以作品研发、运行、维护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为背景环境,建立相互支撑和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实践知识,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大赛还有利于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众多能力的培养与检验。

3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高职院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学设置及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就很难保证人才的高效输出率。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谈几点方案:

一、注重理论培养

1.要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适应社会发展,教育理念要全新而有层次。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出技能型的大学生人才;

2.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适应时展的需求。大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就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在平时的授课和实践活动中注重创新观念的树立,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提倡大学生创新观念,培养综合素质来回应大学教育目标中提出的“通才教育”要求;

3.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良好的课程体系能保障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置,系统安排好每一项教学工作。

二、加强实践教学

1.加强计算机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理论功底较强,缺乏相应的动手能力,况且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环境,教师受评先和职称等问题的影响,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精力从事科研或者教研工作,导致教师不能更好地从事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忙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本人也拿不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学校没有高技能的教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所在,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业务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增加计算机动手能力实践课时,保障实习实训条件。计算机这门课程要求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学生要有充分的实习时间及良好的上机操作硬件条件,来结合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操作演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它课程内容的拓展;

3.建议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为好。杜绝单调的理论说教,教师要以指导为主,以“任务驱动法”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命题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个人动手能力。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往往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索,效果会超出实际预设的效果,有时还能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

4.在保证本校计算机房的课程实习外,进行校企联合活动。企业是用人单位,高职院校一大部分毕业生要输送到企业去工作,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把企业的用人方向和目标摸清楚,盲目办学就会导致教学方向的迷失,学生培养目标的失准,使用人市场供需脱节,学生的就业率就会下降。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比如:每年开展计算机知识大赛、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工作运行情况,请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上培训课,拉近企业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业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成绩考核方式要改进,能技能展现为主体。传统教学的考核模式是在一定的场景中,以试卷的形式验证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的试卷模式把检验学生学习成果限定在理论层面上,看不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如何,不能检测出更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以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和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要改进检测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方式,以计算机房实际操作为主,可以让学生提交设计作品、进行上机的实际调试、进行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考试。总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已经提到了紧迫的地步,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对计算机层面的要求,也会导致有许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岗位;要加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原有不适合的教学模式,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做好高职院校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