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级计量经济学

初级计量经济学

时间:2023-08-15 17:23: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级计量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级计量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教育

1980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教授在北京颐和园讲授了计量经济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计量经济学学者。而且计量经济学于1998年7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从此,我国财经类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越来越重视,据调查发现,98%的经济类高校和60%的管理类高校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1]。财经类高校都很重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经类高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但是由于财经类高校专业和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该课程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和对财经类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调研中发现,财经类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本科专业基础差距很大

克莱因教授在《经济计量学讲义》一书中阐述:计量经济学是数学方法、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就其字义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包含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算的意思。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工具,构建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发展规律,指导经济实践[2]。因此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但是,财经类专业录取的研究生一部分属于跨专业报考,在研究生阶段只有一年时间来进行课程的学习,一年时间也只能安排一些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而且由于课时等原因只能对这些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知识进行粗略的讲解,这些学生根本不能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因此,在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时缺乏经济理论知识,很难对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甚至不能构建出符合经济理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属于文科生,由于长期受到文科知识体系的熏陶,大部分学生更加偏爱于定性的思维模式,而计量经济学课程严密的逻辑性和诸多的数学模型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给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

(二)学时不够,不能系统掌握课程知识

大部分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都放在了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设。而且基本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基本在50课左右。由于学生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的限制,造成大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不能满足计量经济学知识的讲授。据调查发现,很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过计量经济学初级部分相关内容,因此在进行计量经济学教学时,只能从初级计量经济学开始讲授,然后才能开始中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又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先修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概率论、统计学、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微积分)等课程。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过统计学以及相关课程,虽然学生在考研时都考过微积分和概率论相关知识,但是其知识并不扎实,造成在讲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时存在很多问题。利用50课时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则不能把理论知识讲解全,也根本没有时间安排实验课教学和操作,造成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经济管理类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缺乏跨学科教师

讲授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经济学知识、统计学基础和数学知识背景,同时还要具备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目前,财经类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财经类高校从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极少具备这些素质。具体表现在:一部分财经类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开设在统计与数学学院,部分开设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还有部分高校把课程开设在商务学院等。开设在统计与数学学院的,主讲计量经济学的老师大部分具有理科学位,缺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缺乏系统的计量经济学专业训练。在计量经济学讲授时容易忽略问题本身的经济含义,学生在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时造成计量经济方法和问题本质脱离。而开设在其他经济管理类学院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主讲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老师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统计学、数学的专业知识,在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时有些统计学知识讲授不太清楚,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那些结论,不能活学活用。因此,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具有综合学科背景的教师,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更能胜任此项工作。

(四)缺乏专业的教材

目前,适用于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教材并不多,而且大多数财经类高校选取教材时都用到了本学校教师编写的教材或者电子版课件,部分学校甚至都没有自己编写的教材,在研究生开课以后只能由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教材,而这些教材不一定适合于各个专业的学生。

(五)合班教学没有针对性

大多数财经类高校的教师在进行硕士研究生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时,采用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专业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需求不一样,统一授课不仅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上述问题制约了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以及结合相关文献的观点,对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一)前期加强基础课程的培训

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大部分开设在一年级第2个学期,对于本科阶段没有学过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旁听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初级部分)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时就可以利用3-6小节的课时来回顾“计量经济学”的初级内容,争取到更多的学时全面进行中高级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课的案例操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避免了基础好的学生“学不到”,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的尴尬局面。

(二)紧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硕士研究生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自己专业研究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基于该目标,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时,应该轻理论和方法推导,重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结合、重理论和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重理论和方法的软件操作、重操作结果的分析。

(三)适当增加教学课时,补充实验课教学

由于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只有50学时左右,课程的理论部分勉强才能讲授完,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因此,可以适当增加10-15课时时间,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实验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利用eviews软件[3]或者SAS软件对实际专业知识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的能力。作者就职的高校在从事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时一直采用eviews软件,此软件操作简单、可视性极强,非常利于学生掌握。

(四)重视案例教学,构建典型案例库

为了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讲授完一段理论和方法,都会配备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并采用eviews软件对案例进行实际操作。但是,由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不同则研究方向也不同,如何提高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上案例教学和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是不行的,课上所讲案例只是针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专业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因此,课下需要针对每一个专业建立相应的典型案例教学库,并定期对案例库进行维护和更新。通过案例库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切身体会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教师对外交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以作者本人工作的学校为例,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老师大部分是博士或者在读博士,从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也基本在5年以上,但基本都是青年教师,而且教学科研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科研方面积累的丰厚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这些计量经济学教学科研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校去借鉴。因此,需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多邀请国内外著名计量经济学学者、专家来对青年教师进行计量经济学前沿知识的培训,而不是几个小时的学术报告。厦门大学曾经在2005年7月邀请了五位海外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开设了5天的国际计量经济学培训班,吸引了国内300余名专家和学者,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4]。

(六)分班教学,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大纲

由于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在计量经济学知识运用时,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在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时,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分班教学的方式进行,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班,即经济专业班、管理专业班和统计专业班。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经济学类专业主要讲授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案例分析。管理类专业比如会计学专业等主要讲授截面数据、面板数据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案例分析。统计学专业学生由于本科阶段学过时间序列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等专业课程,而且统计学基础扎实,因此在统计学专业教学时,可以对向量自回归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深入的讲解。总之,根据专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

三、结论

综上所述,财经类高校硕士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学校和学院帮助任课老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须鼓励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科研的教师参与多种渠道的交流,提供必要的专业学习与培训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2]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139-153.

[3]刘发跃.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3):15-18.

第2篇

0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能够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且正确解释模型的经济意义。在本科阶段参数估计的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了使得其估计参数有良好的统计性质,需要使计量经济学模型满足经典假设。在对参数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之外,需要考察模型是否满足经典假设及不满足经典假设的修正方法。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参数估计与检验展开,教师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经典假设,经典假设是理解课程后续内容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法》指明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且市场更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由此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经济类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的知识构建及授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改方案。

1计量经济学教改的探索

经济类教师和学生已普遍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但是该课程涉及到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讲授难度较大。很多学者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1]。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学者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导向,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2]。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3]。也有学者比较研究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比较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4]。

2课程的衔接问题

2.1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问题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之后开设,一般设置在大三第一学期。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由于我国经济类专业同时向文科和理科招生,学生数理基础差异较大,不适合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授课。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同基础及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关课程。例如,麻省理工分别开设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分析、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近10门课,构成了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2]。而国内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安排较少,不能很好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含上机实验课在内计量经济学仅有48课时左右,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二元选择离散模型没有时间讲授。学生在工作或论文写作中,若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后续学习。计量经济学软件为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方法提供了一个视窗,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桥梁。教师在上机实验授课环节讲授软件的使用,可使学生认识到繁琐的计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多数高校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有4至10课时。计量经济学软件多为国外开发,学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践环节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2数学基础课程衔接问题现代经济学已经从思辨哲学转向数理实证,经济理论均要经过严格的数理逻辑证明及经验检验,经济学研究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已经超过物理等自然学科。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仅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其教学授课难度较低。且这些课程由理学院数学专业教师讲授,他们对经济学了解较少,不知道经济学中会用到哪些知识,授课内容与经济学专业需要脱节,学生在这些课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计量经济学建模中涉及到微分方程、动态最优方法、拓扑学、实变函数等知识,在高等数学中均没有讲授;多元回归分析中需要对矩阵求偏微,需要学生有空间思维能力,而这些知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却没有涉及;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往往是一笔带过,并没有作为重点讲授。没有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支撑,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注重数理模型的推导、统计量的构建及统计性质的证明等基本原理的讲授,学生在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课程中若存在知识缺陷,均会影响到该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经济类学生数理基础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枯燥抽象的证明及公式的推导,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

2.3经济学专业课程衔接问题许多高校课程设置上,缺少与计量经济学有效衔接的其他经济类课程,不利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西方国家经济学专业一般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前,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学习了初级微、宏观经济学及数学基础课程后,再学习中级微、宏观经济学,使得学生能从数学逻辑上理解经济学,为经济学模型的理解及计量经济学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本科阶段仅讲授初级水平的经济学,没有中级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授课环节会遇到较大困难。大部分高校缺少计量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只有少数高校增设了金融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讲座等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学习了建模、估计参数、检验的一般方法,可以应用到经济学各分支内,如结合各分支开设后续课程,会加强对这门工具课的理解。

3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的问题

教材是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下复习的依据,教材的选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授课内容及授课效果。计量经济学的建模基于经济思想及理论,对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过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体会经济学理论在计量经济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教学是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寻找紧密联系实际的丰富案例。案例应尽可能选取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热点经济问题,尽可能体现经济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软件的使用、回归结果的分析整个过程。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并没有体现对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5],没有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流行的国内教材侧重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数学推导,虽然也有部分案例,但案例均为宏观经济案例且普遍忽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过程的说明。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很难接受国外的案例,使用国外经典教材效果有限。例如,A.H.施图德蒙德著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被视为美国“近30年来最具重要性的新版教材之一”,该教材结合美国大学生的生活选取了丰富的案例,而中国学生并不能理解其案例中所讨论的变量间的关系。#p#分页标题#e#

4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建议

4.1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文科、理科类别的学生。根据经济类各专业不同的文理招生类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文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思想创新,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即可;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理论,培养学生依据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科生对经济学理论掌握程度要远远好于数学和数理统计,授课中应淡化数理推导,强调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注重培养文科生的思想创新,引导学生发现经济问题,试图用经济理论进行解释,并能够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进行经验检验。理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理论创新,注重计量经济学理论的讲授,引导学生创新计量经济学理论。理科生数理基础较好,应扎实基础、提高其培养层次,计量经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应用,要提高到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推导及证明层面上。

4.2配套改革课程体系计量经济学良好的教学效应需要配套改革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促使经济学各门课程有效衔接,学生的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能力会得以提高。增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数学建模等先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模型,提高学生建立经济学模型的能力。根据经济学专业的需要,调整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课程的授课内容。例如,高等数学课程中强调泰勒级数展开式等相关内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强调统计量构建及其性质、假设检验等内容;线性代数课程中加入矩阵的求导、矩阵的期望值、随机变量方差-协方差矩阵等相关内容。适时开设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中级计量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

4.3注重案例教学,从模仿到创新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选择或编著案例丰富、注重分析建模思想的教材授课。例如,研究家庭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学生根据经济理论,可能提出价格和收入是影响家庭支出的两大因素,价格和收入增加会导致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他们是正相关关系。在因变量和自变量确定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不同。如果直接以家庭消费支出为因变量,价格和家庭收入为自变量,那么待估参数分别表示价格对支出的边际影响、家庭的收入边际支出;如果选择双对数模型,待估参数分别表示价格支出弹性、家庭收入支出弹性。之后就要搜集数据,可以组织学生抽样调查也可以寻找相关数据,使用软件估计参数。参数估计出来要检验其经济意义、判断其统计性质、检验是否违背高斯假设,若违背高斯假设再用修正后的方法估计参数。通过案例教学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在实际工作或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精选经济学各专业方向的计量经济学案例丰富课堂内容,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过程及软件的使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经验检验经济学相关理论。

4.4结合生产实习,培养实践能力生产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时机。企业要预测销售量,证券部门要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政府部门要分析政策对经济的宏观影响等等,都要应用到计量经济学。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后,组织学生到不同部门实习,让学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枯燥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学生可以在实习中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问题,根据自己掌握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实习部门提供的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估计模型参数,并做相关预测,为实习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通过生产实习,不仅会提高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4.5改革对课程的考核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大多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由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6]。实验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案例和数据,模拟建模撰写实验报告;考试一般为闭卷考试,考核内容多为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传统考核模式下,学生可能疲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去分析经济问题,缺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激励,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议改革考核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兴趣爱好选择经济学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撰写经济学论文。根据学生经济学论文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学生通过撰写经济学论文,有助于提高其创新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7]。

第3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计量经济学 问题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一部分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中开设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并确定“计量经济学”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材设计原则,试图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与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经济学类课程,学习好计量经济学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作用。湘南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各类企业,其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把计量经济学列为必修课,采用的教材是李子奈教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量经济学》。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浓;从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发现很少有学生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这促使笔者思考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是否适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本文拟对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当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教学状况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先修课程不足,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管理学类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强,是一门以经济理论为前提,利用数学、数理统计方法及计算技术,根据实际观测资料来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过程、探讨经济规律、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知识学习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高低与对西方经济学、数理统计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息息相关。其中,数学是工具,统计学提供了数据搜集的依据、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经济学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或者研究对象。因此,要学习好计量经济学,必须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课程学习为先导。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可以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象湘南学院这样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这些学生中有许多本来就是对数学有一种自认为学习上的天性不足而选择就读文科的,进入高校后虽然学习了相关知识,但其对高等数学、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不怎么好,缺乏基本的数学分析知识,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

2、教学内容设置欠合理,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层次不明确,计量经济学是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学科体系,通常被人们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并根据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从本科专业类别看,不仅统计学等对定量分析要求较高的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而且其他经济学、管理学专业也要开设。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看,给本科生讲计量经济学,给硕士生、博士生也安排有计量经济学课程。各层次教学的分工与衔接往往存在问题,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复,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层次不太清晰,这也会对教学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二是数学推导的处理问题,计量经济学的教科书往往充斥着数学推导,使学生感到这是一门数学课,望而生畏。尤其是一些文科生源的数学基础较差,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过关。三是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不紧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在编写教材时,为了满足较少学时的需要,保留了数学抽象,略去了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这不仅是一门数学课,而且学习了之后不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

第4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类课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74-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类分析方法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促进经济类本科生对该类方法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助于经济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计量经济类课程是培养学生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高校开设的计量经济类课程主要有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理金融学、数据模型与决策等。由于计量分析类课程对相关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难教”和“厌学”,但该类课程在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被广泛使用,起到重要的研究性作用。

以往文献极少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对计量经济类方法的使用现状作为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反映,而这正是本文分析的切入点。本文基于对经济类本科生计量经济类能力的现状分析,发现该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二、经济类本科生计量经济类分析能力的现状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计量经济类分析能力,也是该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体现。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2016—2018届金融类专业(包括金融工程和金融学)毕业生共377份学位论文为样本(其中,2016、2017和2018届毕业生论文数量分别为78、108和191份),详细统计了这三届毕业生学位论文采用研究方法的结构分布(见表1所示)。

(一)本科生计量经济类方法使用的特征

由表1呈现的数据结构特征,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类本科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定量分析方法比例由2016届的67.07%逐渐上升至2018届的86.54%,即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论文fZu5CHyufTN5Yy/ie48E1w==中加入了经济数据的分析,使分析结论更加科学。相对来说,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比例大幅下降。

2.定量分析中,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比例大幅提高,但计量经济分析仍以简单回归为主。在2016届毕业生中,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生仅有7.32%,到2018届,该比例上升至51.92%,即超过一半的学生采用计量经济建模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在采用建模分析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仍以简单的回归分析(包括协整分析、滞后变量模型)为主,对VAR模型、面板分析等较复杂方法的使用较少。

3.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比例逐渐下降,该方法中以描述统计分析为主。该类论文中大多通过绘制线性图表现数据的时间序列过程,通过绘制饼图或柱状图对比数据的结构,通过绘制表格对比数据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描述统计方法是最简单的定量分析,严格来说不属于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内容,只是初级的统计学内容。2016届有57.32%的学生采用统计学方法撰写论文,在随后的两年,这一比例逐渐降低。值得说明的是,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掌握该方法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另外,个别同学通过自己设置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调查、获取、审核和清洗,以此为基础做描述统计分析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二)计量经济类分析在本科阶段广泛应用的原因

经济类本科生对计量经济类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快速提升,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系统在毕业论文审核中的广泛应用。随着高校对学位论文要求的提升,众多高校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考核中采取了先再答辩的管理模式。例如江苏师范大学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率不得超过25%,申请校级和省级优秀论文的重复率分别不超过15%和10%,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如果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理论层面阐述经济问题,并且要保证較低的率,这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难度极大,因为经济理论是很难创新的。而通过自己查找经济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每个人的思路、查找数据的途径和范围、选择模型的指标,以及构建模型的框架都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具有独立性,因此极大降低了与以往论文的重复率。

2.教学水平提高与教学内容拓展。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与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计量经济类研究方法也在陆续更新,为了让课程与时俱进,计量经济学类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拘泥于讲授简单计量模型,以往研究生阶段掌握的计量模型也陆续向本科生进行讲解,甚至DID等更加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也可以对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有所启发。当然,研究生阶段必须掌握更高深和前沿的计量经济模型,这是计量经济类知识不断外溢的结果,也是经济类科研环境的发展趋势。

3.经济软件教学的有力支撑。随着计量经济模型的不断更新,对应的分析软件也在快速发展,以往众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Eviews软件和SPSS软件,而近年来,为了让学生接触更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辅助考研的学生更好地衔接研究生阶段学习,很多高校在本科生教学中加入了State软件或R软件的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本科生对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的掌握程度。

(三)计量经济类课程研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计量经济类课程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该类课程的所有模型都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但教学中应更多地强调对原理的理解而非推导,重视构建适合的模型,再借助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并解释。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把计量经济类课程学习等同于数学公式推导,弱化其应用性,内心产生抵触,很难学好该类课程。

2.数据收集过程粗糙,数据质量不高。可靠的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建模的重要原料,一个有研究价值且有趣的主题需要科学且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而且为保证经济模型的质量,数据审查、清洗、筛选等整理过程也很费时。很多本科生论文中的数据收集过程本着省时省力不问质量的态度,更多地通过百度而非源于官方和权威的网站及数据库,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且样本量较小,分析价值有限。

3.建模过程缺乏推敲,大多选择简单模型。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是一门艺术,模型不深究对错,只关注哪个模型更好,这就注定建模需要多番比较和权衡,经过一次次对变量的筛选、剔除和添加才能确定最终变量和模型的结构。但多数学生没有细致思考,仅通过最易获得的变量建立最简单的模型,完全没有筛选和比较过程,因此估计结果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模型质量不高。

三、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

1.从问题导向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计量经济学类课程的第一节课,就建议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选题未必紧扣专业,只要能与建模相关即可。老师可以对每个选题进行建议和讨论,梳理变量选择。例如,爱美的女生可以关注“容貌是否有助于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甚至变通为“整容是否有助于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学生通过课程的深入学习,自行查找对应的指标和确定模型的选择,每一节课学生都可能考虑新模型是否有助于解决自己的选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将计量经济类方法用于解决这类有意义且有趣的问题。此外,对有价值的论文选题,老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本科生科研项目资助,最终在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也起到了极好的示范效果。

2.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教师研究成果中的模型必定经过多番筛选和细节处理,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模型,能够深刻体会从论文选题,到变量选择,再到模型确定的整个流程与细节处理,不仅能学到建模的技术,还能深刻体会设计思路,这比学习教材中缺乏前因后果与细节介绍的短小案例更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在研的课题,让学生体验具体的研究过程。

3.重视通过板书讲解模型原理。现阶段高校讲课均以PPT讲解为主,教师很少在黑板上写字。但讲解计量经济学模型原理时,通过板书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因此教师应重视板书的使用。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更多地利用电子板书,即使用数位板进行书写,使板书随时放大和多彩呈现,也能在PPT或PDF上随时标注,并在课后将板书保存后发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整理电子笔记。

4.计量经济类软件教学多元化。部分高校在本科生阶段只开设一门经济软件课程,在这一门课上不可能介绍多种软件,经济类本科生仅掌握一种计量分析软件也是不够的。因此可以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的课时中拿出6—9课时讲解对应的软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对应的原理。可以在统计学课程中讲SPSS软件,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讲解Eviews软件,在单独开设的经济软件应用课程中讲解Stata软件或R软件,并配合介绍相关的经济模型。

第5篇

(一)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

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宏观经济学,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缺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虽然目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这部分内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书上往往涉及的很少,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本书里,也只有最后两章才有所涉及,学生会对因为找不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而感到困惑。所以,现行的初级宏观教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科阶段学生们的问题。

(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用处的质疑

除了学习体系上的不完善造成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学生们往往对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和困惑,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对于基本上还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抽象,难理理解,尤其是不能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如何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都会提出这门课的用处到底是什么,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用处到底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了发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将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讲解宏观经济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使晦涩的理论模型变得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偏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无论从色彩上还是动态的效果上,多媒体课件都有它的优势;相比而言,板书授课的优势是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绎推导和作图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所以,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既提高讲课效率又提高授课效果的很好的方式。而多媒体授课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性还在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就讲到的知识点展示网络上的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做到及时观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数据信息。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即时性,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教师除了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经常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科研成果之外,对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学科也应当有深入研究,比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这些学科的部分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选择的多样化

现阶段,国内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陈旧、分析方法单一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受到教材的影响,学生很难接触到及时更新的理论和针对性更强的案例。除了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知识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理论,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学生的教材或者是参考书目。比如,如果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选取英文版的比较新的教材,很多英文教材的优点在于,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充实、案例和习题新颖、贴切、印制精美等等,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当然,翻译版的也可以,问题是现在很多译文版有很多翻译或者书写上的错误,教师要仔细检查,并一一对学生指出。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英文版的教材的话,也要在参考书目中列举出足够量的原版宏观教材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另外,课堂上可以经常介绍一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和论文等,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当前的进步、争论和新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数据

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以外,应该让学生知道书上的每个定理、每个模型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数据。所以,对历史事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敏感都是学好经济学必要的素质。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内容而无法将其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不算是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所以,学会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和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告诉学生在哪里得到与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比如银行的网站,尤其是各国央行以及世界银行的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BEA),也可以具体到各个省市统计局的网站等等。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四)习题是宏观经济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6篇

关键词: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7-03

《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专科生、本科生《初级经济学》和研究生《高级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过渡性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国外一般是致力于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高年级本科生必修课程;国内则对《中级宏观经济学》安排各不相同,在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如“211”和“985”高校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开设这门课程,选用的教材多为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师资力量一般,但拥有硕士点的学校通常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开设这一课程,选用的教材多为中文版的国外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大多没有在经济学专业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这一课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提升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经济学方法论和解读经济现实的实践性课程,还是一门提升经济学认知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体现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更注重宏观经济知识的适用性;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相比,《中级宏观经济学》更具体,与现实经济连接的更紧密。笔者所在的学校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中级宏观经济学》是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校经济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尽管在教授《中级宏观经济学》之前,经济学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初级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是考虑到学校经济学专业属于文科和理科兼招专业,而且生源较广,不同的背景的学生对《初级宏微观经济学》的体会不尽相同,因此中级宏观成为了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经济学、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经济学直觉的核心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基于《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和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培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后续高级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先导课程、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笔者就《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经历对最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做一个总结,谈谈《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当中定位的体会,希望能为随后本校将要进行的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们编撰的经典教材。这些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确立的理论体系、章节构成基本一致,因此教材特点也相似。一般认为《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重点在于经济学理论的传授、解读经济学章节之间的关系,厘清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强调经济学原理的融会贯通。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加之教材所具有的严谨性特点的约束之下,《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严格且丰富、教学手段单一、有较强的数学化倾向。《高级宏观经济学》一般直接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985”高校针对本科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多数学校的这一课程是在研究生阶段或者博士阶段开设,选用教材各不相同,但多为英文原版教材。《高级宏观经济学》除了有系统性、连续性强的理论外,还有若干的宏观经济学学专题问题的研究。因此,《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研究方法、理论构建方式以及理论体系完全不同。《高级宏观经济学》强调科学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注重学科前沿性问题的探讨,授课内容多以专题的形式展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授课方式上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也是多样的,较多的采用presentation和seminar形式。《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正好处于两者之间,中级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从具有“基础理论”到掌握“系统理论”的飞跃。如果说《初级宏观经济学》是让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来认知宏观经济现象,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让学生获取一种解读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时总结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并结合相应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该现象的合理解释。相对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中级宏观经济学》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逻辑更加严密,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弥补其理论完整性的不足;《中级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其现实意义更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直接明显;《中级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相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比较简单,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不至于经济学过分的“贵族化”。如果说《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多数经济学本科生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低调的奢华。

二、《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经济学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由于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譬如《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充满着复杂的数学推导,缺乏现实经济背景的融入和经济学内涵的解读;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所研究的问题专业而深入,既可能有复杂的数理模型,又可能有论证严密且极其抽象的理论描述,也可能有复杂实证分析,还可能有充满争议的案例。学生若没有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若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经济学修养,一般理解起来就相对困难,不能够了解数学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或对经济学的真实世界背景了解不深,同时也容易被数学公式和符号所迷惑,从而影响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效果,同时还会降低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也可能使得少数学生对自己过度自信,在解读问题时容易出现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知识应用上的偏误。

三、《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作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科研是本院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一大特色。本院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科研课题给予奖励,并专门针对本科生制定了科研计划和奖励办法。笔者认为科学研究必须由兴趣使然才能持久、才能出成果,科研兴趣是学生从事科研的基础和动力。《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科研兴趣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涵盖的内容上,《中级宏观经济学》比初级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为广泛,《初级宏观经济学》更注重宏观经济理论的一般性,缺乏深度和广度,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密切的关注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前沿性问题,虽有深度,但太难问题也比较专一。其次,从《中级宏观经济学》提供的理论供给来看,要远多于《中级宏观经济学》。再次《中级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现象结合更为密切,留给学生解答和提供思考的空间要大于初级课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重在解释现实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谁能够解释中国经济现象,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同于西方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也不同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中国现阶段需要迫切解释的经济现象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不需要运用到高深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所提及的主流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是又并非初级经济学理论知识轻易能够解释清楚的。若忽视《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将已经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应用到分析和研究实践之中,这样的脱节当然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四、《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目前,经济学专业招生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更愿意招理科生。因此,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多数为理科生,这一类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相比《微观经济学》要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微观经济学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基本理论都是从行为主体的理性出发,运用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各个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这一思路与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宏观经济学》则不然,在其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往往无法达成统一的认知,意见分歧大,争论激烈。也就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众多流派,这些学说基本都无法做到同时具备逻辑一致性、与事实保持一致和成功预测的要求。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产生困惑,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就能够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更为深入地学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流派,更细致地了解各个流派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更清楚地了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和发展。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各个流派的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归纳、演绎、经验检验和历史的分析等,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进一步学习、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五、《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还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的普及,本科层次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就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必然选择。笔者所在的学院经济学特色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高,学习积极主动也卓有成效,按照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要保证这一研究生录取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如《初级宏观经济学》必不可少。当然,《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和学习主要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现象,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点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指定的教材直接为中级教材,还有一些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与现实关系紧密,如果不系统地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难以在专业课程上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2,(1).

[2]李海明,翁卫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战勇.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8,(1).

第7篇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1-0040-06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消费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碳排放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测算及影响因素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国内碳排放研究方面,宋德勇等用“两阶段”LMDI方法,从全国层面将一次性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分解并进行了周期性波动研究[1]。李国志等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可变参数数据模型,分析了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2]。胡初枝等通过经验数据对江苏区域碳排放进行估算,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碳排放效应差异[3]。马军杰等测算了1990年—2006年我国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4]。姚亮等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5]。可见,现有关于碳排放的研究多以传统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为基础,主要集中在测算碳排放量及其因素分解方面,忽略了截面数据包含的空间效应。事实上,在多区域的经济和环境系统中,一个区域由于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行为不仅受该地区内部决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周边地区碳排放量的关联作用,区域之间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4]。可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忽略空间邻近效应,势必会影响传统OLS模型参数的无偏估计,导致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为此,本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碳排放数据,研究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分析省域碳排放的空间依赖及邻近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为国家和各省域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二、省际碳排放的决定因素及理论假说

现有对碳排放决定因素模型的研究主要有EKC模型和IPAT模型。但是大多研究仅考虑了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技术创新和城市化因素的作用。根据有关经验研究,本文对IPAT模型进行改进,重点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及城市化等六个决定因素,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其对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的作用。

1. 人口规模(POP)。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刚性的能源消费需求必然会导致区域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因此,人口是影响碳减排压力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预期其与碳排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 经济发展水平(PGDP)。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本文选用人均GDP衡量一个地区的富裕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用以检验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消费量相对越大,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就相应越多,二者之间应为正相关关系。

3. 能源消费强度(ENERGY)。能源消费强度定义为生产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能源强度越低,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本文将能源消费强度纳入影响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之一,并预计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4. 产业结构(STRU)。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样影响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大小。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直接影响以煤碳为主的能效的提高,使得碳排放增长的态势难以遏制。实现经济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是减少碳排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刻画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预期其对碳排放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 城市化(URB)。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冲击,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与钢铁生产,导致高能耗高排放。城市化进程也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6],初步预期其对碳排放产生正向作用。

6. 技术创新(RD)。中国每年巨大的能源消耗支撑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投入。但是,对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引进,以及各种研发活动,到底对地区企业的节能减排产生了何种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确定。本文选用各省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作用还有待检验。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基于以上解释变量,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双对数经验形式,建立如下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

(1)

其中,i表示30个省级地区,LnCARBON为被解释变量各地区碳排放量;LnPOP表示各地区人口数量;LnPGDP表示人均GDP;LnENERGY表示能源消费强度;LnSTRU表示第二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LnURB表示城市化水平,LnRD表示技术创新。参数β分别反映了六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碳排放的影响。

假定模型(1)为没有考虑邻近地区空间效应的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可用OLS方法估计。但是,如果地区碳排放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则有必要采用纳入了空间相关性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主要探讨地区碳排放变量是否存在邻近地区碳排放溢出效应的情况。其模型表达式为:

(2)

式中,WlnCARBON为空间滞后被解释变量,反映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对区域碳排放行为的作用大小和程度;ρ为空间滞后回归系数;W为n×n阶的空间权值矩阵,w表示W中的元素,一般用空间邻接矩阵;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

当一些决定地区间碳排放的因素没有被考虑到解释变量中时,则需要采用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空间误差模型的形式为:

(3)

式中,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阶的被解释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参数λ为存在于扰动误差项之中的空间依赖变量,衡量相邻地区忽略的具有空间依赖性的碳排放被解释变量的误差冲击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二)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中所用到的空间样本为除了外(缺少能源数据)的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简称省域或地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数年份,200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年份,国家致力于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图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重点考察2005年—2010年之间我国各省域碳排放的决定因素,所用数据来源于2006年—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实证变量数据取算术平均数,以消除年度波动影响。在碳排放行为研究中的一个基础工作是测算各种类型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虽然国内外各种能源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对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了测算研究,但是大家获得的结果略有差异。国际机构使用的碳排放系数据其所在国情况测算,直接用来计算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是有问题的。本文综合考察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中推荐的碳排放系数:即煤炭的碳排放系数为0.7476、石油为0.5825、天然气为0.443。

四、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为了描述中国30个省级地区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首先采用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测算各省碳排放量是否存在聚群现象[4]。在做空间相关分析时,选择了常用的描述地区间邻近关系的一阶、二阶和三阶rook权值矩阵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再确定阶数。表1报告了三类rook权值矩阵的省际碳排放量空间自相关性的计算结果。

表1显示,基于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W1计算的30个省域碳排放的Moran’s I为0.2227,在0.19%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中国省域之间的碳排放量在空间分布上并非分散(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空间依赖性),表现出某些省域碳排放量的相似值之间在空间上趋于集群的现象。同时计算发现,rook邻近从低阶到高阶,全域Moran’s I值逐阶下降,表明地区间碳排放量的空间相关性随着其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由此,选择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符合现实,在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空间效应,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表1 Moran’s I检验结果

注:表中W1为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W2为rook二阶空间权值矩阵,W3为rook三阶空间权值矩阵。

由于全域Moran’s I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部分省域的碳排放增长存在正相关(溢出效应),而另一部分省域存在负相关(回流效应),二者将会抵消,则可能显示省域间的碳排放不存在空间相关性。此外,省际碳排放溢出与回流效应也未必局限于有共同边界的相邻省域间。因此,本文还进行了基于W1的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检验Moran散点图(略)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I象限的省域有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表现为高碳排放量的省域被高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High—High,高—高集聚);位于第II象限的省域有吉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江西、福建和广西,为低碳排放量的省域被高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Low—High,低—高集聚);位于第III象限的省域有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和云南,为低碳排放量的省域被低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Low—Low,低—低集聚);位于第IV象限的有广东、湖南和四川,为高碳排量的省域被低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High—Low,高—低集聚);其中上海跨越了第I、Ⅱ象限,海南跨越了第Ⅱ、IV象限,湖北和浙江同时跨越了第IV、I象限。显见,各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性非常明显,正向局域相关和集聚的典型特征非常显著,存在一个明显的空间趋同。省域碳排量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非均衡,15个省域(50%)显示了相似的空间关联,其中10个(33.33%)的省域在第I象限(HH:高碳排放量—高空间滞后),5个(16.67%)的省域在第III象限(LL:低碳排放量—低空间滞后)。另外,对空间不稳定性和非典型区域偏离了全域正向空间自相关的省域识别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平均来看,11个省域(36.67%)显示了非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其中8个省域在第Ⅱ象限(LH),3个省域在第IV象限(HL)。这表明各省域的碳排量行为的空间局域依赖性和差异性是同时存在的。

以上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证明,中国省域碳排放量存在着较强的空间依赖性,有必要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将空间效应的省域碳排放量纳入影响因素。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假设空间是均质的,没有考虑到空间依赖效应,由于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使得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无效,假若忽视空间自相关性,则可能无法得到稳健的回归结果。因此,需要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克服OLS无法解决的空间依赖效应。为了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果进行比对,本文先采用OLS进行估计,以显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的效果。

表2中六个解释变量的地区碳排放OLS估计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高达0.9193,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强,F统计量为56.0299,通过了1%的方程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DW值为1.9197,表明模型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变量的t检验结果显示,LnPOP、LnENERGY、LnPGDP均至少可通过0.28%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而LnSTRU、LnURB和LnRD均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这三个变量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对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LnPGDP和LnUrban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分别为12.9358和12.9453,大于10的临界值,表明这两个变量存在较高的共线性,不能同时进入回归模型,lnRD的VIF为9.7701,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获得的表2中三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当剔除不显著的LnSTRU、LnURB和LnRD三个变量后,VIF检验发现模型不存在共线性,而且三个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均至少能通过小于0.01%的变量显著性检验,因此三解释变量省域碳排放模型是更为可取的模型。

实际上,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检验已经证明了我国30个省域的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OLS估计可能存在忽略空间效应的模型设定不当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本文进行了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六个解释变量和三个解释变量模型Moran指数检验、两个拉格朗日乘数的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显示:Moran指数(误差)检验证明经典回归OLS估计误差在4.98%和1.3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的的空间依赖性(相关性);区分内生空间滞后还是空间误差自相关的拉格朗日乘子滞后、误差及其稳健性检验表明:LMLAG和R-LMLAG分别在2.92%和3.78%、2.08%和2.37%的水平上较显著,而LMERR和R-LMERR则均不显著,显见空间滞后模型SLM应是更加恰当的模型形式。

最后,比较表2中的检验结果发现,空间滞后模型(SLM)中拟合优度的值(94.16%)、对数似然值LOGL(8.1831)都大于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经典回归估计模型(OLS)的估计值,而SLM的AIC值(-0.3662)、SC值(10.8434)则均小于SEM和OLS的估计值。综合以上检验结果,SLM为最优模型。因此,本文以下的分析以SLM结果为主。表2中的三个解释变量省域碳排放模型的拉格朗日乘子误差和滞后及其稳健性检验显示,引入空间效应的模型较之OLS模型均有明显改善,SLM较之SEM是更为可取的模型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省域碳排放行为。

表2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SLM的空间滞后估计参数ρ通过了1.22%和2.03%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省际碳排放存在空间集聚(回流)效应,即临近地区的碳排放量每增加1%,本地区碳排放量减少0.0782%和0.0618%;SEM的空间误差估计参数λ为0.4854和0.5250,通过了1.11%和0.4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省际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忽略掉的一些因素如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等也可能通过误差项对该地区碳排放产生着一定的作用。

最后,三解释变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能源消费强度对省域碳排放的回归系数最大,为1.4433,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能源消费强度每增加1%,碳排放总量平均增加1.4433%;其次是人均GDP的回归系数为1.1591,人均GDP每增加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1591%;人口增长的回归系数为1.1088,人口每增加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1088%;这三个决定因素的作用与理论预期一致。而城市化、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原因主要是:我国东中西部处于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十一五”规划的宏观调控目标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地区碳排放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各个地区的企业在生产和工艺环节方面还有待采用更为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需要继续增强技术创新对消减地区碳排放的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构建了省域碳排放量决定因素实证模型,对碳排放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及启示。

1. 中国30个省域相邻地区的碳排放行为普遍存在着正相关性,省域之间的碳排放行为存在空间集聚(回流)效应,制定省域碳排放政策时需要考虑碳排放行为的空间效应。

2. 能源消费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的实质是能源消耗,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低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较高。从长远利益考虑,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在技术资金政策上鼓励新能源开发,实现节能减排,各省域要增加清洁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等的使用,各企业单位要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

3. 人均GDP和人口规模的影响仅次于能源消费强度。虽然“十一五”期间的宏观调控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比较有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势在必行。同时,鉴于各省域人口总量增长惯性仍在持续,在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居民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逐步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1995年以来,我国大多数省域的产业结构变动并不大,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上保持了小幅上升趋势,有些省域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如北京、上海、云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是当下各省域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各地方政府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产出低能耗的产业,如信息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开发等,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5.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既可能提升环境效率,也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提升了第三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规模收益递增、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聚以及相应的知识、技术溢出,提高了整个东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碳排放;中部地区还处于初级城市化阶段,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生活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化基础设施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因而其城市化的提升反而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导致全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平均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6. 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由于技术创新虽然改善了能源效率而节约了能源,但技术创新同样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又将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出现效率提高所节约的能源被因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部分地)抵消,即能源的回弹效应,最终导致各省域的研发投资对减少其碳排放数量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为此,各省域的工业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资金投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鼓励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政策,重点提高节能减排投资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8-24.

[2]李国志,王群伟.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82-89.

[3]胡初枝,黄贤金.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34-39.

[4]马军杰,陈震,尤建新.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2010(12):62-67.

[5]姚亮,刘晶茹,王如松.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25-29.

[6]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计量经济学;银行集中度

一、引言

中小企业规模小,但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体内,会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已经成为转型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地区的中小企业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迅速的发展起来,截止到2008年已有1,136个中小型企业,实现总产值达644亿元,已经成为连云港地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优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看,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比如法律法规的限制、专业人才的缺乏等,但融资难往往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关于银行结构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证研究。比如,Peek和Rosengren(1996)对1993~1994年新英格兰银行业合并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合并后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比合并前减少了。李奎(2006)从企业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认为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针对目前对市县级范围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从连云港市县级层面出发,实证研究了当地2000~200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和中小型企业发展间的关系,发现银行集中度对中小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发生严格的反相关现象,而且在连云港地区政府,市场化服务的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连云港银行集中度与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型构建

金融市场演化的内在规律是顺应经济产业、技术结构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把资本配置到在特定发展阶段最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活动中去。就银行组织体系而言,银行业结构也一定要服从于实物经济中优势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通过经济中产业、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反映出来。合适的银行结构必须能满足不同要素禀赋结构经济条件下各类产业和企业融资需求。问题细化到企业规模和银行业结构关系上,银行业结构必然需要与企业的融资需求相适应,企业的融资需求取决于资金投入的收益和资金筹措的成本。资金筹措成本又分为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金融体系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成本三个部分。因此,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银行分工比较优势实际可以视作资金使用机会成本和企业资金需求普遍性条件下,银行的筹资成本和管理成本决定银行体系的资金提供方式和规模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知道,行业平均规模越大,银行趋于集中有利于行业增长,对中小企业而言,分散的银行集中度有利于企业增长,本文选用连云港市各区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差异是否受区域银行集中度差异影响。

首先,我们要对连云港地区的银行集中度进行测量。银行集中度的计量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绝对集中度、相对集中度、金融产品需求交叉弹性法、供给的交叉弹性、绩效市场结构衡量法、勒纳指数、贝恩指数等,但很多方法在计量市场集中度时统计信息要求很高,数据较难获得,因此本文采用市场集中度的绝对衡量方法。

绝对集中度,用银行业中n家最大银行市场份额之和来衡量一个地区的银行集中度,模型如下:

三、银行集中度与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连云港地区主要有4家最大的银行,他们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本文针对这4家银行计算连云港地区的银行集中度。采用2000~2008年连云港地区的存贷款数据,分别计算出存贷款的银行集中度,结果见表1。(表1)

由表1可见,连云港地区保持着相对较高的银行集中度,但是集中程度在9年间有所下降,其中存款CR4由62.34%降到49.77%,贷款集中度由54.74%降到44.29%,分别降低了13个和10个百分点,说明连云港地区金融市场的自由度正在提高,但是银行集中度过高的情况并没有改变,4大银行存贷款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保持较高的份额。

利用EVIEWS工具,对连云港中小型企业与银行集中度关系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表2)

实证结果与理论比较符合的是考虑金融环境的情况下,银行集中度与小型企业发展反相关,但P值比较大,达到了0.998,显著水平很低。可见在连云港,中小型企业与银行集中度的相关性不是很突出,这更反映了中小型企业的自发性,中小型企业创业之初,各地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政府对企业发展环境的培育情况都不是重要条件,4大国有银行的金融服务也很难惠及刚刚起步的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因地制宜,从事一些初级加工生产,发展极具草根性。

四、总结

本文主要采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的二元回归法,对连云港地区200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检验结果看,本文认为在连云港大型商业银行对大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大型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关系有一定分化倾向。实证检验表明:各地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与表征金融成本相关指标,如人均GDP关系不大,与表征政府市场化服务取向的指标,如人口自然增长率有较大的相关性。总体来说,由于连云港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信誉、财务、业务状况等信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且变化大,缺乏规范性,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信贷服务的机会成本高,信息收集难度大,真实性难以保证,因此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正如理论界所探讨的情况,大型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越高,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越是不容乐观。

造成连云港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日趋深入,优质的大型国有企业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开拓优质中小型企业市场成了大型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在资产质量、管理水平上都已步入正轨,成为具有一定行业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并且在担保能力上也远胜于初创期的小型企业,逐渐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优良客户。由此可见,政府要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首先要提高政府市场化服务能力,也就是提高对中小型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切实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提上议程;其次,要鼓励金融发展多样性,除了银行还要发展保险、证券以及合作社和信用社,等等,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才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解放中小企业的枷锁,使其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Z].2000.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3]王颖捷.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Samuelson P A.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and Linear Programm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2.

[5]Space.The Final Frontier[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6.12.

[6]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10.

第9篇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二、问题的背景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R[2]=0.982F=980.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0.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0.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19.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0.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三)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另外,修好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但是,自高校扩招以来,经济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至于学生对教学中讲到的经济学案例有兴趣,而对逻辑热推导、公式、数学证明难以接受。再者,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科学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才能强化基础性理论课、外语类课、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国际经济学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在数学、英语等方面涵养,以适应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有效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就是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对经济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在培养经济类人才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当你给学生讲课时,可能不会使你学到太多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但当你与经济学者对话,听着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等时,都可以获得许多让你难以获得的信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使你能够直接接触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有效地运用到国际经济学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用效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进行国际经济学知识交流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全方位、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6.

王巾英,崔新健.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第11篇

 

关键词:内部评级法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应用

为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不断推进实施新巴塞尔(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协议。2008年9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等5个监管规章的,标志着中国实施新资本协议规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确保新资本协议在2010年~2013年如期实施奠定了基础。内部评级法(InternalRatings—BasedApproach,IRB)是新资本协议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保证新资本协议按期成功实施的关键。内部评级法的实施能够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从而有效促使商业银行降低所持资产的风险.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一、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思想

内部评级法包括初级法和高级法,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时需要四个基本参数: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违约损失率(1ossgivendefault,LGD)、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atdefault,EAD)和有效期限(effectivematurity,M)。初级法仅要求银行根据内部数据对不同类别的风险暴露计算违约概率,其余的参数由监管部门给定;而高级法要求银行利用内部数据和信用评级模型测算上述四个参数并代入给定的公式计算监管资本。内部评级方法对每一类风险暴露都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险参数量化

风险参数量化是指商业银行估计内部评级法风险参数的过程,是内部评级法的技术核心。对于非零售风险暴露,实施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实施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

(二)风险权重函数

内部评级法根据风险权重函数将风险参数转化成为商业银行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权重。对每一类风险暴露,风险权重函数都是通过一个精确、连续的函数给出的,其含义是违约时单位风险暴露的损失率,表明某项资产对总风险加权资产的边际贡献,可以简单表示为RW=F(PD,LGD,M);计算资产组合层面的风险权重时还要考虑资产问的相关系数R。可以看出,风险权重RW与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等参数正相关,不同的风险参数将产生不同的风险权重。

(三)最低实施要求

为保证资本计提的充分性,新资本协议对实施内部评级法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包括:建立以计量模型为基础的风险评级系统,具备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并证明其使用的标准涵盖了所有与借款人风险分析相关的因素;实现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PD等基本的信用风险指标;确保信用风险评级的完整性;建立独立的风险评级或评审机制,通过完善的风险评级流程和组织结构来保证评级的独立性;科学测算违约概率PD;收集数据和建立信息系统;使用内部评级;内部检查;信息披露等。

二、内部评级法在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国内银行普遍加快了内部评级法的研究,一些大型银行已积极投入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工作,但是开发建设内部评级体系还面临不少约束。

(一)基础数据不够完备,相关数据积累不足

开发建设内部评级体系需要从积累基础数据开始,目前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最薄弱之处就在于基础数据缺乏。根据新资本协议要求,使用IRB初级法的银行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并验证违约概率;对于使用IRB高级法的银行,必须有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新协议同时要求银行对评级的历史数据必须加以保留,作为系统完善和检验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积累较少,缺乏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

(二)风险管理模型缺乏,仅处开发探索阶段

风险管理模型是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技术基础,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等风险参数输入值要通过风险管理模型才能得到。但目前国内银行还处于风险管理模型的探索阶段,尚未开发出实用性强的应用模型。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研究属于金融领域的前沿技术,需要结合统计分析、风险计量、资产组合、期权定价以及保险精算等金融理论,对研发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国内银行缺乏符合条件的人才队伍;其二,相关数据积累不足,不能满足统计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的需要,无法建立不同解释变量与历史违约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测算未来违约概率,也就无法推导资产组合价值或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对不同置信水平上的VaR值进行计量和管理。

(三)资产分类层级较少,无法细分信用风险

对资产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信用风险进行细分。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方法的银行对任何一个风险评级水平的授信不能超过其总授信的30%;与此相应,推荐了最少8级的资产分类标准架构,这8级资产分类架构中有6级是正常资产,2级是不良资产。采用8级资产分类架构的银行可能会发现8级分类架构下满足30%的比率限制难度较大,这就需要银行在内部资产分类上采用更多层级、更细致的资产分类方法。但是,目前国内银行采用的风险资产分类体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一些银行的分类标准与巴塞尔委员会最少8级分类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评级体系缺乏独立性,风险评级政出多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评级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上都尚未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没有独立完整的评级体系,一些商业银行在评级中存在“不评级”而比照一定等级的做法,导致风险评级存在政出多头的现象。

三、应用内部评级法加强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相距甚远,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尽快达到新资本协议关于使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要求,从而在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上与国际接轨,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夯实数据基础,改造完善信息系统

内部评级法以精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基础,对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和信息系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用初级法的银行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积累,使用高级法的银行必须有七年以上的数据积累。因此,商业银行应首先加快数据清洗和补录工作,建立并实行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夯实数据基础;同时,要改造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信息的通用性,客观反映所有客户(包括违约客户)的基本面信息、财务报表、信贷记录等,为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奠定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 寿险 需求 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哈尔滨市寿险市场发展较快,寿险的购买需求稳步增长,但与国内其它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市地区寿险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减小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本文就哈尔滨市人寿保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一、哈尔滨市寿险市场发展现状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刺激了哈尔滨市寿险业务的开展,进入21世纪以后,哈尔滨市的经济更是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生产总值约以14.37%的速度逐年递增,这为哈尔滨市寿险市场需求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和理财意识都在不断提高,进而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哈尔滨市寿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哈尔滨市的寿险保费收入自2003年的8.76亿元逐步增加到2012年的87.33亿元,仅仅10年的时间却差不多增加了10倍。平均每年以11.31亿元的速度增长。寿险保费收入在保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底,寿险保费收入在保险保费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了66.84%,寿险公司从最初的四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尔滨寿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哈市保险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立足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哈市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口的特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分析影响哈尔滨市人寿保险保费收人的主要因素,因为只有了解影响消费者的保险需求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为居民提供合适的保险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寿险市场的发展。

二、哈尔滨市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关于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揭示了衡量寿险市场需求水平的统计指标是有效寿险保单的保险总金额,但是只有有支付能力的寿险需求才是寿险商品的价值量指标,所以本文采用寿险保费收入来作为度量的具体指标,来衡量哈尔滨市的人寿保险市场需求,影响需求指标的因素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

1、哈尔滨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一个地区寿险需求大小的因素之一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经济的增长可以提高该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从而增加消费者对于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进而推动寿险市场购买力的增长。就哈尔滨市的情况而言,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5.9亿元,到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1.5亿元。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哈尔滨市地区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和保费收入的增长,保费收入从2003年的275536.78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873345.04万元。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哈尔滨地区的寿险市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哈尔滨市地区寿险需求的标准之一。从图1可以看出,寿险保费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逐步上升。

2、居民生活水平

寿险产品作为一种消费品,与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等于购买意愿加购买能力。当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时,购买能力就会增强,寿险需求也就会增加。并且,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层次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会更多关注安全需要,而寿险满足的正是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进而引发人们对寿险的购买,从而促进寿险需求的不断增加。因此,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寿险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度量哈尔滨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认为,寿险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3、居民储蓄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反映了居民的储蓄倾向和金融资源数量。这与同样是金融资产属性的保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储蓄存款对寿险需求具有双重影响。收入效应方面,储蓄存款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可支配收入水平就会提高,从而增加人们对寿险产品的需求量;替代效应方面,长期寿险产品具有较强的储蓄功能,而人们更偏好于用储蓄方式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风险,这就会产生当储蓄存款余额增加时,必然会带来寿险产品需求的下降的现象。综上可知,储蓄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方向并不明确。所以本文用居民储蓄存款额来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寿险需求的影响。

4、利率水平

寿险产品也是一项金融产品,传统寿险产品一般均规定有预定利率,其大小主要受制于市场利率的高低,且主要呈负相关。而新型的寿险产品灵活性更强,占有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利率调高,寿险保费收入仍然上升。因此,利率水平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替代效应方面。利率的上升会增加银行存款等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会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以代替保险的保值增值功能,对寿险需求产生抑制作用。

(2)收入效应。利率的上升会引起保险公司预定利率的上升,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计算费率的重要依据,预定利率的提高会导致费率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保费更为低廉,对寿险的需求将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者的大小决定了利率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方向。本文选取的利率为名义利率,因为人们选择购买寿险产品或选择储蓄大都是基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名义利率与保单预定利率的比较,因此选取名义利率来度量研究消费者对寿险需求的真实情况。

5、人口数量

人身保险的标的物是以人的身体和生命为依据的,因此,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多少对寿险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寿险需求影响因素之一。因为一方面若该地区人口数量越多,则代表该地区潜在寿险市场越大,即潜在需求越大;另一反面,人口数量的增加,会有更多劳动力投身保险行业,扩大市场,拓展营销规模,进而促进寿险需求的增加。综上,人口数量与寿险需求为正相关的关系。

6、死亡率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寿险类产品多是出于对被保险人早逝的保障,因此,死亡率的高低与寿险需求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较高的死亡率会使居民面临的风险变大,而为了应对高风险,将死亡给家庭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居民就会增加对寿险产品的需求;相反,死亡率越低,居民面临的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因而人们就会减少对寿险产品的购买,从而需求减少,所以本文采用哈尔滨市地区的死亡率来实证分析死亡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

三、哈尔滨市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1、数据收集与指标选取

保费收入代表了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主体对保险的有效需求,即消费者在既定的保险价格与支付能力下,所愿意购买的实际寿险产品的数量,因此本文选用哈尔滨市各家保险公司寿险保费总收入的数额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y),来衡量这一时期哈尔滨地区寿险保险市场有效需求;另外,通过前面的分析,选取哈尔滨市以下几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x1表示哈尔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x2表示哈尔滨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表示哈尔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x4表示利率水平;x5表示哈尔滨市的人口数量;x6表示哈尔滨市人口死亡率。

本文选取2000―2013年间各指标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哈尔滨统计年鉴》及《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序列平稳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为了避免数据的巨大波动,消除其异方差,本文对被解释变量和部分解释变量取自然对数,但是利率和死亡率这两个解释变量是以百分比形式出现,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惯用做法不必取对数。所选的解释变量都是时间序列的数据,在做回归分析之前,考虑其平稳性问题,避免出现虚假回归,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x4、x6、LNy的ADF检验值都大于各自的5%麦金龙统计值,因此这三个变量是非平稳序列,其余变量均是平稳序列。然后再对各一阶差分变量x4、x6和LNy进行ADF检验,得出三个一阶差分变量都是平稳序列。

接下来考察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果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则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方差就会变大,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就变得很宽,估计的精确性就大幅度降低,使估计值稳定性变得很差,进一步致使在回归方程整体高度显著时,一些回归系数则通不过显著性检验。通过做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人口数量与死亡率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如果在模型中同时纳入这两组变量,明显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综上所述,剔除变量x1、x3、x5,既可以使序列趋于平稳,又可以消除多重共线性。

3、数据的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LNy=c+?琢1LNx2+?琢2x4+?琢3LNx6+?琢4LNy(-1)+?着

其中:?着代表随机扰动项,x2,x4,x6代表影响因素,y是所研究的对象保费收入。将各变量数值运用Eviews6.0计量分析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计,得到表1中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调整后的R2达到了0.983,F检验值的伴随概率降低为0.000613,表明回归方程的系数总体上是显著的,而且所有变量均在不同的水平上显著,并且通过怀特的一般异方差性检验显示回归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综上所述,回归结果比较理想。最终模型为:

LNy=1.53LNx2+0.37x4+0.19LNx6+0.26LNy(-1)-9.38

四、结论及实证结果的解释

1、哈尔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寿险需求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结果显示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1.53,表明哈尔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哈尔滨市寿险保费收入会增加1.53%。该结果说明了有能力支付保费是潜在寿险需求转换为实际寿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寿险需求将不断提高。因此,促进哈尔滨市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增加哈尔滨市寿险需求最根本的途径。

2、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对哈尔滨市的寿险发展有促进作用

利率水平与哈尔滨市寿险需求正相关,系数为0.37,表明利率每增加1%,寿险保费收入就会上升0.37%。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居民在利率水平增加的情况下,仍会增加对寿险的需求,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我国利率水平长期倒挂,这就使得寿险产品在利率增加的情况下相比较储蓄等其他金融产品而言依然有它自身的价值,因此其它金融产品对寿险产品的替代效用较小,且新型寿险产品的预定收益率会随着银行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增加对寿险产品的购买,收入效应表现明显,大于替代效应。所以银行利率与寿险需求正相关。

3、人口死亡率对哈尔滨市人寿保险需求有正面影响

人口死亡率对哈尔滨市人寿保险需求有正面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弹性为0.19。理论上讲,随着人口死亡率的增加,居民面临的风险越大,购买人身保险的欲望会越强,但是人口死亡率变化幅度很小,从整体上看,死亡率对哈尔滨市寿险需求的影响效果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寿险产品还都兼具死亡保障和储蓄功能,也就是说人们购买寿险产品的主要动因是储蓄和投资回报,而不是死亡保障。

4、哈尔滨市上年寿险保费收入对下年寿险保费收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哈尔滨市上年寿险保费收入对下年寿险保费收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其弹性系数为0.26,即上年寿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次年人均保费收入就增加约0.26%,二者呈正相关。这充分说明续期寿险保费收入在年度寿险保费收入中所占的地位很重要。由于寿险保单的长期性,原有保单的续期保费收入是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保单售后服务质量,维持和提高公司的保单续保率和保费续保率,是寿险公司稳定自己的收入和业务现金流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钰琼、武世杰:中国城镇家庭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

[2] 许莉、刘敬祥:中国寿险需求与宏观经济的动态相关性分析[J].金融研究,2012(8).

[3] 孙学英:中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财会,2012(7).

[4] 王向楠:中国人寿保险需求实证研究进展和评价[J].金融与经济,2012(12).

[5] 王向楠、张立明:样本构成、研究设计与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基于meta回归的再分析[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2(5).

[6] 陈丝妮:中国及其各区域的寿险需求决定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

[7] 王玉华、王慧轩:当代保险前沿热点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8] 刘翰林:影响中国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