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科学导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上海海洋大学 大类招生 学生培养模式 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98-03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高校陆续尝试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类型多样化、规格多元化、素质综合化的趋势。《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1]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编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本科专业数量由2011年的635种下降为506种,在原来的专业数量基础上减少了20%[2]。在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大类招生制度的诞生既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促使高校内部进行自我革新。然而在大类招生制度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起到关键作用。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刚刚度过百年华诞的特色型水产类高校,为探索一条科学统筹教学资源、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新路,水产与生命学院作为大类招生工作试点学院之一从2012年起开始在水产类、生物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本文将以水产与生命学院开展大类招生工作的简况为切入口,对大类招生体制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举措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与国内同类院校的比较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分析和思考,以期促进水产类高校大类招生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进程。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类招生工作进展简介
1.1 实施大类招生的专业情况介绍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大类招生工作在水产学大类与生物学大类中展开。其中,水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上海市教育高地。2012年,学院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方案试点。水产大类的学生分别分流到水产养殖和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医学)两个专业中;生物大类的学生分别分流到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中。2013年学院开始全面启动大类招生工作,依托水产学与生物学两大主干学科,在水产大类中分设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医学、水族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四个专业,在生物大类中分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环境科学四个专业。
1.2 大类招生及确定专业的实施办法
水产与生命学院大类招生的工作方针是“公平为本,科学为纲”。在新生初入学的第一学年内,大类中所有学生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新生进入第二学期即来年春季4~5月时,校院启动大类确定专业工作。大类确定专业的工作流程如下:(1)专业拟定招收指标。若报名学生多于指标数,则专业最多可招收指标数110%的学生数。(2)学生填报志愿。学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与大类中专业的数量相同。(3)专业择优录取。各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专业的学生,若第一志愿人数少于指标数,则该专业第一志愿学生全部录取;若第一志愿人数大于指标数,则依照绩点及专业素养排名从高至低录取,直至录满为止。(4)学院统筹协调。学院对第一轮选拔未被录取的同学在各专业间进行协调。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学生将纳入第二、第三志愿专业选拔,第二、第三志愿专业选拔原则同样是以绩点及专业素养排名由高至低录取。
1.3 大类招生的配套工作
(1)跟进学生管理,落实多项师生联系制度。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内,学生班级按照大类专业进行组织,且每个自然班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从大一暑假短学期开始,学生按照大类确定专业的名单分到各个专业学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也按照专业来进行,学院及时为重新组合的班级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此外从大一年级起,学院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导师,导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和帮助。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制等多项师生联系制度使新生更快适应校园环境,对大类确定专业的目的、原则、流程等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强化新生教育与大类确定专业教育。为了帮助新生对学校各项事务包括大类招生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学校十分重视新生教育工作,教务处通知各学院在开学第一周安排一次由专业负责人主讲的新生专业教育和一次由教务人员主讲的新生教学与管理教育。此外,学院对迎新及入学教育做了详尽的方案,辅导员及老生对新生进行多次入学教育。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即在大类确定专业工作开始前,学院将邀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等骨干教师和资深教授对即将确定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深层次的专业认识教育,一方面增进了学生对专业及专业教师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大类志愿的填报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2 大类招生政策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
学院根据新版专业规范的要求,从教育模块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配置两大方面对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相应调整。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程;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47-02
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本质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组成生命现象的生物大分子,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本身,甚至可以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疾病危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生命科学被誉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2]。生命科学素养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为全校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生物类的课程,包括世界一流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就将生物导论等生物学基础课程开放给全校[2]。通过在大学课程中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增强生命科学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生命科学导论》是高等院校面向全校各类专业,尤其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由于生命科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学生的专业差异均进一步加大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难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4]。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PowerPoint、动画、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和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将原先大量复杂的知识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可以更大程度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发展。
一、多媒体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涉及了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众多的学科和内容,涵盖的信息容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3]。作为一门全校通识类的选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所面向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性,因此在授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方式体现在PPT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PPT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对于生物专业知识接触较少的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非专业知识时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5]。采用PPT进行授课,可以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方便学生在后期随时进行查阅和回忆之前的课程内容。对于有一定生物基础知识的农科和理科学生,具有一定生命科学相关基础的学生,应当适当地增加一些知识的深度,需要对基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研究,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了解的欲望。然而,PPT的平面图像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技术原理无法很好的进行展现,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动画在国外生物方面的课程中已有不错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教材中附带有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同时一些研究者也渐渐开始在论文中利用动画或者影像来更为直观地表述自己的结论,或是将制作的动画或影像连接到自身的主页上,帮助其他研究者进行了解[4]。在常规的平面图像中,筛选、引用和制作生命科学导论相关的教学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吸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目前国内外媒体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纪录片,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发行的《森林之歌》系列、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生命》系列、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制作的《自然》系列等,这些纪录片或介绍了自然生态的伟大,或展现了生命的神奇,或介绍了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均可以与专题内容相结合。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去了解新的研究进展,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多媒体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堂脱离了原先的板书模式,授课模式逐渐由文字化走向图像化,而图像化也开始脱离原先静态的模式,走向动态。例如,在进行动物免疫系统的介绍时,仅用文字配合图片的讲解的时候,对于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学生来说或许较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一些文科类的学生,较多专业信息的涌入和单一的过程示意图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将各类免疫细胞,如T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用卡通的形象描述出来,表述成为人体内的士兵,将免疫细胞对病原体进行防御的过程用动画表述出来。短短的几分钟的动画就可以将原先枯燥乏味的原理化虚为实,帮助学生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鲁迅先生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纪录片的应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介绍中,由于课堂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接触仅仅限制在了书本上的介绍,在对“生命多样性”一章进行讲解之时,文字和数据大段地标示出了目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很难感受到这些数据的冲击性。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国家都制作了精美的纪录片向公众展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适当地引入这些纪录片比单纯的罗列数字更能够让他们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例如《最孤独的动物》这部纪录片,表述了包括孤独乔治在内的若干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的困境,这些生物的日常生活、生存环境以及那些为保护他们而努力的生物学家的工作都通过摄像机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领军学科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通过书本进行知识传播的更新频率有限,学生无法通过书本的学习了解到新兴研究的发展。多媒体则不同,新的信息影响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平台进行传播,将其适当地引入到课堂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扩展了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弊端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幻灯片、动画等影像的使用,其原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面,但是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在课堂上不去记录笔记和听课,下课后直接拷贝课件,这反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过多地引入动画和视频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相较于文字,影像固然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学生会存在抓不住重点,难以对影片中的专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状况。导致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质量反而下降的情况[4]。同时,引入影像进行教学有可能会使学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6]。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吸纳新的知识信息,多媒体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应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并不应该取代教师的作用。若是教师过于依赖于多媒体的帮助,反而会丧失了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导致无法正常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致使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熟悉生命科学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模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需接受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过多地引入多媒体动画、影像等资源则容易使学生失掉重点,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则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丧失其在课堂上原有的主导地位,多媒体的应用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适度原则,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20-1.
[2]李遂焰,吴坚,李萍.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94-5.
[3]陈阿琴,陶贤继,刘其根,等.关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42-3.
[4]厉建中,胡振林,邱磊,等.多媒体在专业课《基因工程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333.
【关键词】护理学;自然辨证;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4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65-02
1 护理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及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一门正在逐渐完善和发展的专业[1]。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也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了健康的人。由于人是家庭的组成部分,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2 护理学要坚持科学发展
2.1 护理学发展的社会性
护理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而是这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因为护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两重性,既有生物学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护理学是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典范,它将是生物科学时代研究的热点课题[2]。
基础护理研究并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性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专科护理结合临床各专科的特点,应用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如强化对危重病人的监护及烧伤、显微外科、脏器移植、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等。护理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休养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等。
2.2 护理学发展的科学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切都标志着传统护理向现代护理的过渡。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个定义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3]。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研究内容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者生命及慰藉垂危患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是一门科学专业,但在整个医学健康领域中层次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护士的受教育程度低。因此,提高护士的教育层次,将护理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主流,与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处于同一水平,是护理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护理研究刚刚起步,各层管理者应为护士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物质和时间上的支持和奖励。护理研究的广泛开展将促进护理理论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指导护理实践。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的提高和护理实践的发展,结合传统的中医护理特点,应该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理论。
3 护理学发展要注重辩证的方法论
护理学是医药卫生科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学除以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为理论基础外,还必须包括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知识[4]。
3.1护理学要坚持科学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护理学具有广泛的科学理论基础,除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以外,还应具有营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护理学是一门实用科学,有专门的护理技术操作。
健康是一个复杂、多维、综合性、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对健康的认识主要是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从微观,主要以个人主观认识方面来看待健康,较偏重个人的适应状态。从宏观,主要考虑了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功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可以追求的状态。
在护理学中,技术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护理程序的掌握,各种护理的临床操作技术都充分体现了护理学的技术性。发展护理学,更要发展护理技术。
3.2 护理学发展要坚持社会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护理学面对的是人,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的社会性。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因为人是由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多个层面组成的,因此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注意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整体需要。护士不仅关心病人生理方面的问题,还要照顾有关的心理、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需要作为健康服务的照顾者,而且还需要成为有关健康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4 结论
21世纪以来,卫生保健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需求,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也从单纯的临床一线的服务者扩展为组织管理者、教育者、咨询研究者等护理理念、护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向护理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求从业者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更好的认识护理的涵义[5]。
参考文献
[1] 李莘. 护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姚蕴伍;吴之明. 护理学基础[M]. 广州: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3] 徐淑秀. 护理学导论[M]. 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专业认知教育 必要性 具体对策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肯定、积极、清晰和系统的专业思想能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和激发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精神和动力。
大学新生是特殊的一类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期,普遍存在专业意识模糊、专业思想淡薄和学习主动性不够等现象。此外,外界信息的影响及近几年高校“转专业”趋势的出现,都导致新生对专业的认识不清晰、专业思想不稳定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而且对新生学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疏通和解决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偏见和困惑。
一、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1.新生专业意识模糊,专业思想淡薄。
中学阶段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相对较少,可能只对一些传统学科有一些了解。进入高等学校后,对于专业通常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对专业产生困惑,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情绪。我通过调查发现,大学新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所以在新生中有必要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不仅有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环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才观。
2.外界信息的影响。
现在社会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同时导致其来源的不可靠性,一些明显有商业倾向的信息也会影响学生对某些专业的判断和了解,从而导致盲目的选择和抵触。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心理。
此外,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大多都是在学长的咨询中开始的。而上一级学长对专业的认识也只是一知半解,这样的信息传递是不客观的,也不符合专业的认知规律的。这些咨询可能会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和否定的心理,从而导致更多学生转专业需求。[2]
3.盲目的转专业趋势。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转专业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和进步,而且是更加尊重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体现。这对高校教育和管理,对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转专业现象在近几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各高校出现“转专业潮”,其中不少新生在转专业上存在一定盲目性。
影响大学生转专业的因素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理性的成分,又有非理性的成分。学生的判断标准主要集中在对所学专业兴趣、所学专业学习压力、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以及所学专业是否冷门等几个方面,并没有准确理解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未来就业去向。能够全面分析、评价各方面因素的学生所占比例极小,所以专业意识淡薄的新生还难以做到非常理性地面对转专业这一发展机会。[3]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容忽视。新生只有经过专业认知教育,才可以有效地减少大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
二、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具体对策
专业认知教育是大学新生认知教育的主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入学教育工作的效果。依托专业导论课程、座谈交流、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稳定的专业思想,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专业导论课程的前置。
新生入学后可能开设较多的公共课及基础课程,很少涉及专业知识。依托专业导论课切实疏通大学新生的专业情绪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前置的专业导论课中,主要介绍本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中外科学家实例讲述人类在本专业的长期探索中如何获取真知的案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专业,走出迷茫,从而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使学生把兴奋点逐渐转到专业和今后人生目标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把专业概论课程尽量往前提,排在基础课之前[4]。
2.整合资源,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讲座及报告。
高校应运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通俗易懂的讲座及报告,强化学生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清晰,对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使学生在轻松的讲座中感受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专家专场报告。
介绍者应该由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或本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必须对专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作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总结与展望。
例如,我院作为研究生命科学的院系,报告人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现代的高科技产品入手,表明生活中处处可见生命科学的影子,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及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这样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命科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提供了新材料、新能源、新资源,而且为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揭示了生物科学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后可以介绍本院师资力量,往届学生的毕业去向等,让新生对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新生接受后续专业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本研互动,形成双获益、双促进的新局面。
将研究生中的优势资源引入本科教育,本研互动,形成双获益、双促进的新局面,并且形成长效机制。这样有效促进了本科教育,是体现“全员育人”的一种新的尝试,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在新生入学时,利用研究生优势资源开展各项专业认知教育活动。研究生可以组织本科新生参观专业科研实验室和教育实习基地等活动,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如一个博士一个讲座活动,优秀的博士生可以将自身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给本科新生,例如在我院,利用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优势,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各研究方向中存在很多优秀的博士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将不仅给本科新生在科研上带来一定的兴趣和动力,受到学术熏陶,并以此为榜样,获取治学经验,而且对生物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升自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优秀毕业生零距离接触。
为做好新生入学后的学习准备工作,培养新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较为出色的本院毕业生,结合自身行业与学生探讨专业的发展,开展各式各样的讲座或者沙龙,例如针对我院新生,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等几个专业,就可以邀请知名中学优秀生物教师、科研院所或者高校知名专家和生物产业的杰出个人等,通过学生现场积极提问,与优秀毕业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初步了解,极大地鼓舞新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专业实践。
学校或各学院可以策划和组织知识性强、教育性强和学术科技氛围浓厚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爱学习、爱专业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生物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叶脉书签大赛”,“保护鸟类,创意鸟巢设计大赛”等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专业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去查阅专业图书和专业资料,从而有效地掌握和熟悉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
一些有效的专业实践活动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同时培养他对该专业的热爱。例如在我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中,可以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调研,比如组织学生调研城市观赏性湖泊或供水性水库的水质状况、一些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调研及市场中转基因生物现状调查等与专业相关的暑期实践,参与到专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从社会实践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并发现自己的能力发挥的潜力,有助于学生对现有专业的认可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对专业的信心。
4.引导学生在现有专业中寻求新的兴趣爱好点。
转专业不如找到现有专业的兴趣点。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同时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从而发展出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专业的学习是系统的而且并非孤立的,从现有的专业中找到与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共同点,进而继续研究和学习才是有效的选择。积极培养学生在现有的专业中寻求新的兴趣爱好点,需要一批对专业领域认识深透的教师作为介绍人。
5.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导师队伍在专业认知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一般以学生年级为单位来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对班主任而言,以班为单位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无论是辅导员还是班主任都可以精心设计、组织新生入学后的班会和主题活动,可以巧妙地寓专业教育于每次活动和谈话之中。
本科生导师一般是在各个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业教师,他们往往都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导师可以着重于对学生的专业导向和启发,传授知识并给予学生思想和人格的陶冶。本科生导师在新生入学后的专业认知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5]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相当一部分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大学新生情感丰富,但极不稳定,理想色彩浓厚但意志薄弱,自我认知带有很多非理性因素,缺乏自我调节能力。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应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专业,准确定位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总之,专业思想是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搭建合理知识结构的关键时期。明确的专业目标和方向将为大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自身的发展注入前进的动力。在新生中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解军,袁艳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路及对策[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8):51-53.
[2]腾晓蓉.大专院校新生入学要求转专业的因素分析和应对办法[J].时代教育,2008,(10):83-84.
[3]刘慧娟,肖珍教.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4-35.
关键词:生态工程学;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51-1
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发展已经达到空前状态。《生态工程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门关于应用生态学原理在协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经济学和工程学的理论而进行的各种工程。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实用价值高是《生态工程学》的特点。目前,生态工程学作为生态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开设的《生态工程学》课程为例,结合作者近年来对《生态工程学》的教学实践,对《生态工程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简要的总结。
1 教材应体现实用性和逻辑性
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生态工程学》综合性的教材并不多。主要有:《生态工程学导论》《生态工程学》《实用生态工程学》《生态工程——原理与应用》等。从教材编写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先介绍生态工程学的概念、原理、生态工程规划与评价、生态工程设计与监理,以及这些原理和方法在各方面的运用,如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湿地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等。从教材的系统性来看,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全面,但每一个章节(方面)只是泛泛而谈,大多数案例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体现生态工程本身强调实用性的特点。有些章节的背景知识介绍偏多,而真正体现生态工程设计案例方面的程序、可操作的方法又偏少。教材中有些内容甚至出现一个概念多个描述,有些段落之间出现累赘的现象。造成这一现状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由于《生态工程学》这门课程的形成时间较短,它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另外,目前的教材较少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成功案例引入到教材当中。
2 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多样性
目前,《生态工程学》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讲述,没有安排生态工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很少见到有《生态工程学》相关的实验指导书。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生态工程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生态工程学》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脱离了实践性就跟《生态学》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体现不出生态工程的课程特点。甚至有同学反映《生态工程学》感觉像文科类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工程设计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体现生态工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多样性,使得抽象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化,强化学生生态工程设计的意识,突出其应用能力和重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重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设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课堂讨论,如:针对广西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的现状,如何应用生态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
3 讲授和学习《生态工程学》必须具体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
由于生态工程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作为教师和学生必须同时具备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工程学、经济学等众多的课程知识背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往往《生态工程学》里面的一个章节就是一门课程甚至是一个专业的高度浓缩,比如:林业生态工程学,林业就是一个行业,是林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有没有林学的知识背景,所以对里面的理论和案例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以上对目前《生态工程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针对这些现状,今后应努力出版高质量的《生态工程学》教材,使得教材本身既体现生态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而对于专论部分应特别需要增加对某一种生态工程类型的具体设计原理、方法、设计程序等方面的介绍。编写《生态工程学实验》教材时,一方面需要考虑包括生态工程的设计,同时也要把目前的一些应用性强的研究热点的方法引入教材,如: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等新方法、新技术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对教师而言,从头到尾由一个教师来承担整门《生态工程学》的教学任务还是不太合理,毕竟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背景不同,所以尽量由2-3个教师共同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让教师讲授其最熟悉的章节。
参考文献
[1] 王百田,郭建斌,饶良懿.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学”教学的思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增刊):90-92.
《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一)从而达到文理渗透、理工交融,人文艺术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目的。(二)《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顾名思义,《化学与生活》课程的主要内容应涉及衣、食、住和行等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以笔者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为例,“化学与饮食”一节主要介绍饮食结构中的化学物质类型、生理功能、营养价值,饮食常识等内容;“化学与医药”一节中主要介绍化学药物的相关特点、安全知识和毒物;“化学与衣着材料”一节主要介绍常见和特殊衣着材料的类型,化学特点、洗涤和保护措施等;“化学与功能材料”一节中主要介绍与人类住和行相关的功能材料、新能源的分类,特点等知识。同时讲授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结合生活中一些重大的与化学相关的案例,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和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起因、发展、发现、分析检测及社会影响等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安全意识和科学的辩证唯物观。(三)《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主要特点《化学与生活》课程的特点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科学性强、化学味重、生活味浓、资料性实和通俗易懂。化学本身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在介绍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一定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待之,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依据,不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化学与生活》课程本来就是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因此讲授的内容或案例一定要与化学学科相关,一定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衣、食、往和行等日常内容,同时所选择的生活案例一定要真实,资料详细、具体,最好有公开报导,对社会有较大影响,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学科离他们并不遥远,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亲切、可信和实用。《化学与生活》作为通识课程开设,授课对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和文科学生,其化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讲授时应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应尽量地回避复杂的化学结构,反应原理和机理等纯理论化学的内容,避免让学生产生枯燥泛味,敬而远之的感觉。
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一)为适应这种新的基础教育模式,师范性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专多能和广博的知识面。而现实的中学教育体制中,中学生在高二年级就分成了文科和理科班,高考科目相应有别,客观上导致了一些文科学生不关心自然科学,包括化学,在其知识体系中缺失了化学相关知识。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缺失,必将会影响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补上这一课,开设诸如《化学与生活》类自然科学方面的通识课程。(二)现代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ducation”的译名,也可译为“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是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于19世纪初第一次提出,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6]。它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的大学学术分科太过专业、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有所认知、融会贯通的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在通识教育方面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痛定思痛后,国家终于在2010年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随即出台了“高教三十条”,在此两个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都在尝试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修订内容就是在大学低年级加强通识教育,规范通识教育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将通识课程正式划分为五类: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西方文明与全球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五个类型涵盖了文、理和艺术等知识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化学与生活》课程被划归在“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类。(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实这种博学、多能的人才培养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有体现,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易经》中强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同时古人还论述了通识教育与培养通人、全人间的关系。如《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回到今天,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著名高校哈佛大学曾发表过《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其中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报告所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因此作为通识教育思想体系下的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科普课程———《化学与生活》,它的开设必将对这种通才人才的培养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总之,由于现实社会中化学与生活的这种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新形式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强通识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各个高校尤其是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课程就显得顺理成章和尤其重要。
作者:王园朝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否则专业的认证和评估难于开展。因此,制定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人才培养实践,已凸显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别、规格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是培养标准中的决定性要素,并以此来完成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和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等3。医学检验是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1.社会岗位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
随着社会岗位的分化与复合,医学检验人才呈现两类特征:一是检验技师。现有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从事一线常规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其职责,主要由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岗位需求量大;二是检验医师。在2004年卫生部首次将其纳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学科之后,检验医师在医学领域才有了一席之地,在综合性大医院检验科陆续开始设立,但人数不超过10个。其职责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参与疑难检验结果的临床会诊、查房,帮助临床医师应用检验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H,多数由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再读检验研究生后在检验科工作或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或研究生中培养,属学历后教育。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方向明确为检验技师,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2. 医学检验办学规模和学制的必然选择
据2013年8月22-24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八届校际协作会暨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统计,高等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从1984年的5所院校已发展到2012年104所,年招生规模从每年100人发展到6000-8000人6]。这一方面为有求学愿望的人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不争现实。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必须从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所谓“精英教育”转向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视。学制缩短1年后,学习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关课程将会顾此失彼,学生的临床知识不能支撑对各种检验信息临床意义的解释,更不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关的病例讨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不可能走‘‘检验医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3.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在开办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中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几所院校为“211”、“985”学校外,绝大多数为地方本科高校,财政的投入与“211”或“985”学校相形见拙,加之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始于1984年,从最初的师带徒到院校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在教学投入、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生源条件等方面对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或复合型人才难度不小。相反,地方本科院校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在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优势,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0。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主要以医院检验科为就业岗位,以从事服务性检测为工作要求,是一线的技术工作者,因此,人才培养需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层面。
二、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分析
区别于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四年制医学检验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从事日常的检验技术工作,能进行检验方法的更新、引进、应用和评价,能全面做好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也可参与科研中的部分实验工作8,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与临床对话能力的要求则要低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主要的岗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1. 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岗位分析的角度看,检验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①群集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医患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语的应用能力、就业或创业能力等。②专业技术能力。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能力;从事检验各亚学科(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输血学检验等)服务性检测的能力;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③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最大程度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核心在于坚持有效的持续改进。④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是适应检验医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和岗位的不断分化,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是指自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包括适应医学检验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外延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的新技术等;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针对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归纳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与检验岗位能力匹配的知识体系包括:①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②工具性和方法性知识:是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计算机知识、英语、文献检索与应用。③专业基础知识:是岗位上做好服务性检测的专业基础,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实验诊断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④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技术知识,直接反映当前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专业的针对性;专业拓展知识是适应检验医学的学科不断发展和检验外延的不断拓宽的新技术、新知识。
三、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准确、全面、发展的原则
准确就是要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搞好人才需求定位;全面就是把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考虑,搞好人才规格定位;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着眼专业学科发展和岗位变化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培养标准,搞好人才的发展定位。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必须契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检验学科发展特点,以检验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为导向进行设计,以保证毕业生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顺利就业,这一点十分重要。
2. 突出办学特色的原则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有了特色,专业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检验医学不同层次的岗位分工必然会存在,各举办院校也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不应僵化也不应单可考虑设置保证标准和发展标准,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质量,也为各个学校留有创新和专业特色发展的空间。
3.可行性原则
人才培养标准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自定标准相符合。因此,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学校的定位与实际工作状态相符合,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国家政策层面,教育部通过调整学制已经明确四年制医学检验为检验技师的培养,因此,要避免盲目拔高制定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四、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从_开始就是走的检验技师的培养道路,注重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上体现出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考虑到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既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又能从事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技师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强化或新增体外诊断技术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后期分化,形成体外诊断技术专业方向,解决了学生就业出口单一的问题。
1. 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调整
教育部1999年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M针对的是以培养检验医师为主要目标的五年制检验专业本科生,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工作目标、师资力量和岗位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规范化检验医师临床培训,在参加工作后往往很难尽快胜任检验医师的岗位和职责11。因此,我校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整为“掌握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将“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调整为‘‘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公司及独立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知识要求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主要掌握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检验(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规范等。
3.能力要求
具备从事临床检验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操作常用的临床检验仪器,能进行日常的仪器维护;具有初步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具有初步的与病员及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4.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依法行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病人,将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勤奋向上,具备踏实工作的作风。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一定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积极主动了解、获取和掌握本领域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 专业课程设置
以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原则,以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基本保证,通过新增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科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检验技术前沿进展等体外诊断技术方向性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培养既符合医学检验内涵发展又能拓展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四大课程群,见表1。
6. 专业实践体系
依个人之见,计算机依据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高端技术应用,是科技工作者和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人员,通过不懈的研究创新,推出更新的科技成果产品;第二类是普通应用,人们把它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工具,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应用环境中大量使用;第三类是玩具,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中,更为壮观的是全球的人都把计算机当做一个高级的智能玩具,用来娱乐、游戏。
研究高端科学技术的人们,不仅要懂得电子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而且还要知道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要了解它从一个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变成今天的笔记本电脑的演变过程;把它当工具使用的人,则只要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编制程序的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地开展自已应用领域的工作,没有必要去过问它是怎样造出来的;把电脑当作玩具者,则只要知道计算机的操作命令就行了。当然兴趣不一样,玩的方法也就各有特色。科技产品、工具、玩具只是人们在各自使用范围内对计算机的不同理解,但它显现出来的本质仍然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电子计算机。
鉴于电子计算机与人们是如此亲密无间,电子计算机也就必然从高端科技演变成为人们的基础知识。2006年3月,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现任美国基金会(MSP)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部(CISE)主任的周以真Jearmette 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刊物《Communicatons of the ACM》上,首次提出了计算思维的观念。计算思维这一观念提出后,立即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广泛支持,并引起了欧洲的极大关注。2007年9月19日,欧洲科学界、工业界和政府的一些领导者还在布鲁塞尔皇家科学院召开了一次名为“思维科学――欧洲的下一个政策挑战”的会议。
在国内,为了紧跟国际学术动态,推动教学理念的更新,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早在2003年10月31日,就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主办了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专题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也萌发了计算思维的理念。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150余位代表参会,还吸引了哲学界、物理学界的学者参加,讨论中不仅有相同的观点共识,也有对立的论点交锋,会议开得热烈、成功。大会收到论文100余篇,其中64篇由核心刊物《计算机科学》杂志专辑发表。
5年之后的2008年10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又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召开了“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专题研讨会,探讨了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在计算机学科教学创新中的作用。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包括70多位计算机学院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在内的近百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本次会议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董荣胜教授、武汉大学费定舟教授、国防科大李婷婷博士、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苏运霖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赵总宽教授等分别就有关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哲学思维、计算思维及科技创新、历史上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中蕴含的计算思维、中国古代科学中蕴含的计算思维――算法化思想、计算思维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学科各门课程中讲授的经验和体会等内容作了大会报告,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课程为载体讲授面向学科的思维方法,以及这种讲授对国家科学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等。
这两次会议的核心宗旨是期望促使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同行们要更新思维,尽快适应计算机科学领域发生的根本性变革。
2008年6月29日至7月14日,中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了计算机科学代表团,访问了美国的lO所大学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访问成员对“计算思维”有了更强烈的感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孙家广教授说:“最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思想是‘计算思维’。这也给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二处(计算机学科)处长刘克教授说:“在大学中推进‘计算思维’这一基本理念的教育与传播工作也非常必要”。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2007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志伟总工程师说:“‘计算思维’就本人了解而言,这可能是近十年来最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学术思想。这个思想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的副主任珍妮特・文(Jeannette Wing)博士提出。简言之: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就像识字、做算术一样;任务是在2050年以前,让地球上每一个公民都具备‘计算思维’能力。换句话说,以前要‘扫盲’,是扫‘文盲’,在21世纪,要扫‘计算机盲’。当然,要做到这点,必须说清楚什么是计算思维。”他又说:“计算思维这一思想也部分地给出了初步理论,可用于解释为什么美国正在发生各种学科、教育、科研活动和机构变革的实践。这也给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这个思想还应该更正面地理解,即计算思维的普及可以从科学界、研究界开始,给予科技人员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徐志伟总工程师最后总结说:“计算使人们能够发现与创新CDI(Cyber Enabled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是实现计算思维的第一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重大计划。它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思维的创新和进步(包括概念、方法、模型、算法、工具和系统等),对科学与工程领域产生新理解、新模式,创造革命性的研究成果。”
从以上这些论述来看,在2050年以前,要让地球上每一个公民都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要扫“计算机盲”。因此,应把计算思维看成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国际上已经在大声疾呼了,我们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岂能坐视不理,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奋起直追!
2010年7月19日至2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九所知名高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国良院士亲临大会,作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的报告,并主持了该专题的讨论,各有关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负责人 及骨干教师出席了大会。经大会研究讨论后就增强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这是个好兆头,作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我们在表示积极支持的前提下,还要力争在促进建立“计算思维”的观念上作出贡献。
那么,什么是计算思维?
周以真教授指出:“计算思维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都应热心于它的学习和应用。”他又说:“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我们应当使每个孩子在培养解析能力时不仅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3R),还要学会计算思维。”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李国杰院士说:“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它选择合适的方式陈述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李国杰院士还认为,计算机科学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然而,计算思维远远不只是为计算机编程,它是抽象的多个层次上的思维,与“读写能力”一样,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他强调,“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他建议,在培养孩子们的解析能力时,不仅要求其学会阅读、写作和算术,还要学会计算思维。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来进行问题的求解、系统的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的理解等,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就像阅读、写字、做算术一样,成为人们最基础、最普遍、最适用和不可缺少的基础思维方式。
计算思维的普及可以从科学界、研究界开始做起,它能给科技人员一种新的视觉和思维方式。
在大学里推进计算思维这一基本理念的教育和传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建议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新生开一门“怎么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维”的课程。还应当让没有进入大学之前的学生接触计算的方法和模型。要培养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中国计算机本科大学生,就需要制定出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特色的教学计划。因此,对我国现行教学计划的创新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界同行已经在审时度势地审定和修改现行的教学计划,发掘新特色,寻找新亮点。
在全民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计算思维观念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也应当提上议事日程。美国人已经提出,在2050年以前,要让地球上每一个公民都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要扫“计算机盲”。因此,应该把计算思维看成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激发人们对计算机领域科学探索的兴趣,使计算思维成为一种常识。周以真教授说,“我特别需要抓住尚未进入大学之前的听众,包括教师、父母和学生,向他们传送下面两个信息:智力上的挑战和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依旧亟待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解答仅仅受限于我们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结论应当是:当计算思维面向所有的人,所有的地方,真正融入人类活动的整体,不再表现为一种显式哲学的时候,计算思维就将成为一种现实。
综上所述,不妨把计算思维看成是“基础的回归”,把学习计算机科学看成像学习数学或英语一样的基础知识。主修数学或英语的人,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主修计算机科学的人,当然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比如,一个人在主修计算机科学以后,可以直接从事医学、法律、商业、政治以及任何类型的科学和工程职业,甚至艺术工作。也就是说,在原来的数、理、化、天、生、物六大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加上计算机科学而成为七大基础学科。
这里还要阐明几个概念:
计算思维是概念化,而不是程序化。因为计算机科学不只是为计算机编制程序,而是要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维,进而要求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思维。
计算思维是人的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计算机的思维方式也决不是要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去思考。计算机的工作非常机械、枯燥、沉闷,人类则聪颖并富有想象力,是人类创造了计算机,给计算机赋以智能和激情。当人类为自己配置了计算机系统,人类就能够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那些在计算时代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进而实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境界。
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和所有学科的形式化基础都是建筑在数学之上一样,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也来源于数学思维。又由于人类建造的计算机系统是一个能够与实际世界互动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又来源于工程思维。由于基本的计算机系统受到的限制,迫使计算机科学家必须进行计算性思考,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数学思考,而要开拓视野,用构建虚拟世界的自由来使人类能够设计出超物理世界的各种系统。
计算思维是人类的思想活动,不是人造的物品,它不只是以人类生产的软件、硬件等人造物的物理形式到处呈现并时刻融入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用以接近求解问题、管理日常生活、建立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计算概念。因此,不能把计算机科学只等同于为计算机编制程序,也不能把主修计算机科学局限于狭窄的就业范围,更不能认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研究已经完成,只剩下工程实现的问题了。当人们行动起来去改变这个领域的社会形象的时候,计算思维就是一个引导着计算机教育家、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宏大愿景了。
计算思维不仅是计算机科学家的思维,它已经不局限于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科学家对各种学科都产生了兴趣。例如,他们坚信生物学家能够从计算思维中获益,计算机科学也确实对生物科学作出极大贡献,它不仅具有能够从海量的序列数据中搜索寻找模式规律的本领,最终还能用体现数据结构和算法(指计算抽象和方法)自身的功能方式来表示蛋白质的结构,计算生物学正在改变着生物学家的思考方式。类似的,计算博弈理论正在改变着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纳米计算正在改变着化学家的思考方式;量子计算正在改变着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当然,计算思维不仅仅限于科学家,计算思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技能组合成分。可以这样认为:普适计算之于今天就如计算思维之于明天。普适计算让今天实现了昨天的梦想,而计算思维将是明天的现实。
计算思维是利用启发式的推理寻求解答,它可以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规划、学习和调度。实质上就是搜索、搜索、再搜索。
计算思维是利用海量数据来加快计算,在时间和空间之间,在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之间进行权衡。我们来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当你的孩子早晨去上学时,他把当天所需的东西放进背包,这就是“预置和缓存”;当有人弄丢了自己的物品,你建议他沿着走过的路线去寻找,这就叫“回推”;在什么时候停止长期租用的物品而为自己买一个呢?这就是“在线算法”;在超市付费时,你应当去排哪一个队呢?这就是“多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模型;为什么停电时你的电话仍然可以用呢?这就是“失败的无关性”和“设计的冗余性。”当计算思维真正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的时候,“预置和缓存”、“回推”、“在线算法”、“多服务器系统”、“失败的无关性”和“设计的冗余性”等专业词汇也就成为人们的日常语言了。
计算思维既然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此密切相关,计算思维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能力。当今的信息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未来的社会一定更需要计算机来加速实现美好的愿景。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计算机教育的同行们,我们有责任首先成为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先驱者和促进者,大家首先要齐心协力地用计算思维的观念和能力把自己武装起来,再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培育更多的人们具有计算思维的观念,再把计算思维的观念提升到计算思维的能力。我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国际上流行的“2050年全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预言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Jeannette 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3):33-35.
关键词:语言文字 高等中医药院校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掌握和吸纳人文科学知识,而内化为自身相对稳定的修养与品质,是理想的道德观念、精神品格、人文修养、内在气质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教育是对理想人性的教育、培养,以塑造理想的人格,实现理想的人性。人文精神抽象化的存在形式就是言语符号。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1]。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故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方面和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和教师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切实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一、语言文字和人文素养对医学教育特别是中医教育的特殊意义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特殊,因为医学不仅是融合了生命科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体,更是一种在医治疾患过程中运用科学关怀人的职业,若脱离了人文的考量,医学科学也就不再关注如何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所以,医学教育本身就应是以医学科学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在于塑造真正的医生,使他们在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基础上,怀有对生命、疾患、死亡和病人深刻的理解与深切的同情。
无论是传统中医药学还是西医医学,人类发展史上所取得的任何医学成果,任何旨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学研究和思考的动力都来自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都蕴涵着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闪耀着人文精神的传承[2]。美国医学院协会在“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1984年)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以及我国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试行)》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均在毕业生应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别强调了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强调了人文素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不可或缺性。特别在当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对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提升、对临床诊疗处方书写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从根本上理解中医学实质,对中医药进行现代研究,离开语言文字是无法向前迈进的。语言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3]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维,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从汉字的联想功能以及汉语积字成句、言外之意颇丰的特点可以观照汉民族的整体观念;从汉字崇尚精炼而又灵活的特点可以观照汉民族的实用理性思维。古雅洗练的经典医文、中药雅名、腧穴名称,不仅蕴涵着深厚的哲理,意蕴无穷,还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淳朴清净的修养情怀,这是医古文即中国古代汉语在医学中的极大体现,是古代优秀文化的极大传承。由此可见,体现在中医药学中的民族精神的语言文字是非常重要的[4]。
因此,作为传承中华医药学术和中医文化精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其本身就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中医文化精神的一方沃土。反之,人文素养更是所有从医者必备的素质与职业品德。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语言文字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一)师资队伍建设
特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及具中医文化特色的医古文专家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对各部门、各学院的骨干师资进行培训,并由受训人员在所属部门推广;面向全校教师举办演讲朗诵和教学技能竞赛,成立教职工杏林书画社,发现并培育优秀的语言文字师资队伍[5]。
(二)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掌握并能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沟通的第一步,是具备人文素养的基础。为了增强大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与能力,纠正只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视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以赛促练,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语用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三)推普周活动
学校连年开展推普周活动,推出了《推广普通话倡议书》。紧密围绕“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等主题,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让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促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四)融入专业课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训
各领域的工作都会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从思想之矿里提炼出来的成果,价值究竟有多大,是精华还是糟粕,究竟是被接受还是被埋没,人们一般是据其语言表达的效果来判断决定的。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如果思想的外衣靓丽得体,就会抓得住眼球;若平庸无奇,就会使人视而不见,错失良机。
由于应试教育及学生自身言语习得的影响,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写、读”的投入精力太多,而对“说、听”较为轻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既缺少系统的培养计划与必要的实践训练,也缺少评价机制,致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多处于放任自流或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现状严重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展示。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则愈发注重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的胜出率。
诚然表达能力不是上一门《演讲与口才》课程就能快速提高的,它需要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只有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实践,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技巧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素质,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校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在专业课程中倡导“课课有演讲,课课有写作”计划,就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有力举措。通过融入专业授课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演讲、写作的机会,为其能在人前大胆发言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培养口头表达意愿和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写作,用思路清晰、逻辑明确的方式来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见解,锤炼书面表达能力。夯实文字运用的基础,在未来就业中能以良好的语句使用能力、观点表达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脱颖而出,具备更强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五)经典诵读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为源头。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鉴于此,学校连年组织参加校级、省级《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曾在全国中华诵读大赛总决赛中获留学生组全国冠军。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体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品读和感悟人生,构筑精神家园,提升思想境界。
同时,为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素养教育,将经典诵读与中医文化紧密结合,超越赛事而落实到日常学习,由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会同基础医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数位专家,精心编撰并正式出版了具有中医药专业特色的经典诵读读本《中医经典国学名篇选编》。文以载道,中医与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光芒,历久而弥新[6]。学生们自发以此为材料开展的“中华诵·国医魂——浙中清音”晨读活动,已坚持了2年,习之诵之,既有利于提高文化修养,又裨益于中医临床,使诵读兼具文学性和实用性。
(六)中华书法艺术展示
校学生云水书画社和教师杏林书画社常举办软笔书法展示、硬笔书法比赛,以书法艺术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学校还连年组织参加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留学生作品曾被省推荐至国家荣获了硬笔留学生组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七)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自2010年9月至今,作为国家首批“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学校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依托中医药特色的文化资源,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中探索语言文字与人文素养的融通,使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热爱祖国医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该教育活动由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明确目标和责任单位,分层分步,形式多样,集约推进各项工作。活动架构了宣传载体等5大项目、校中华诵·经典诵读专题网站等16项具体工作,将国家“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战略主题贯彻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积极助推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7]。
三、结语与思考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与其说是人文精神的存在形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如说其本身就是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如胡裕树先生所言“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互相渗透、水融的关系”[8]。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教育路径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向全体师生将工作落到实处:第一要提升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确保资金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第二要在活动过程中提炼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让成熟的卓有成效的活动常态化;第三要提升教育层次,突破赛事、活动等传统方式,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创新教育方式,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等制度层面来规范推进;第四要加强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
(本文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
注释:
[1][5][6][7]国家语委,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2012年12月4日。
[2]陈敏俊:《创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机制》,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年,第21卷第1期。
[3]胡明扬:《西方语言学著作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4]殷平善,罗仁:《中医大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与医古文多媒体教学》,中医药学报,2008年,第36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