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时间:2023-08-15 17:24:20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按中外史分别编写。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新课标相同。在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古代史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笔者对历史必修二的复习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考生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热点、教学改革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第一,要关注文明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关注自然。新课程既然关注文明史,必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设计一些政史地相结合的题目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掌握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近年来的高考题型中首先是传统与创新交替。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选择题和材料题型。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再次是情感与生活结合。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第四,历史与现实互映。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建国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五、历史复习应注重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知识,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知识

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如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情况比较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方法。如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三是类似比较法: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特点的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等等。四是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六、纵向性阶段复习法

通过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并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如,中国现代史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

(4)“”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通过阶段的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复习的目的。

当然,复习迎考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联系本校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搞好教学而积极探讨。

第2篇

一、2008、2009、2010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1,难度分析:2008年、2009年试题的难易程度分配相同:容易题约占40%,稍难题约占40%,中难题约占20%;难度系数为0.7左右。2010年试题难度加大,难度系数为0.6左右。

2 试卷结构分析:

(1)题型结构: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学生可以自带参考资料。题型分为“选择题(单选)和非选择题”两类,共26道试题(2010年25道试题),选择题20道,分值占40%,非选择题5~6道,占60%。

近三年中考历史试卷按照时空顺序,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先易后难命制试题,彰显人性化,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知识的分布上,基本上遵循了河南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有关规定,对今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下面以2008、2009、2010年的历史试卷为例,列表详细分析试卷结构。

由表1可以看出,试卷分值相对稳定,侧重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少,共6分左右,但从2010年的试题来看,中国古代史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复习时,应加大对此部分的关注,但近现代史仍是复习的重点。

(2)考点结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基本上第1题考查中国古代史;接下来约有6道题考查中国近代史,4道题考查中国现代史,1道题考查世界古代史,3道题考查世界近代史,5道题考查世界现代史。在选择题中,近现代史是考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考查内容较少,根据这个规律,考生可以在开卷考试中有针对性地复习。

由表3可以看出,近三年来非选择题的题型有以下几种模式:列举题(考查专题知识,如会议类、事件类、人物类等);图文材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探究题;简答题(考查专题,如思想史、科技革命史)等,题型较为灵活,往往是一道试题融合了几种题型的特点,不拘一格。非选择题考查内容也有规律,一般是:第21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化交流;第22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第23题考查中国现代史;第24题考查中外近现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第25题考查世界近现代史或中外近代史;第26题侧重于考查中外现代史。

了解和掌握了以上命题规律,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

3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与课程标准对照(以2008年试卷为例):

由上表可见,中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每一道题均在课标中有所体现,考查知识点均属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同时,在注重对学生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

二、近三年试题特点简析

1 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中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和水平性测试,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部分的主要内容,河南省中考试卷所不同的地方是在注重基础性的前提下加强了综合性,但绝对要求学生夯实基础。

比如河南省2008年中考试卷考查的基础知识,上表(表4)已列出,共计近50个考点,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属于主干知识,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识记基础,结合一定的分析、归纳,是不难作答的。三年来中考试卷的综合性试题比例也在增加,古今中外知识综合考查和多种能力综合考查也较为明显,以往信息量单一、一题一问的现象已经不多,综合性的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水平,而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甄别和选拔学生非常有用。如2008年试卷的第4题是将中国近代史融合,第24题是将中外历史综合起来考查。

2 注重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

2008、2009、2010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在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另外,这几年的试题还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2008年选择题第2题中“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再如:选择题第11小题中“历史学习眼界一定要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这些表述,既是对学生答题的一种引导,同时也使学生的答题过程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3 彰显时代性

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突出考查学生对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和当前社会关注问题的认识。考查的热点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周年问题,如2009年是祖国成立60周年,第23题考查共和国60周年成就展;二是与时政热点有关的问题,如2010年试卷第8题“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就考查了南京的历史。又如第18题“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就考查了欧盟的作用和影响。

这一系列试题,以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考查教材主干基础知识,能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导向功能。历史和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赋予了历史试卷鲜活的时代气息。

4 开放性和综合性进一步加强

2008年的命题要求提出“充分彰显开卷考试的特点,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而2009年的命题要求又提出“加大主观性试题比重”,所谓“主观性”也是要在体现开放性上下工夫,所以2009年、2010年试卷的开放性比以前进一步加强了。如2010年第21题的第3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又如2009年第23题第3问“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这些试题都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而且具有“三开放”(即题目开放、答案开放、评分标准开放)的特点。

5 注重图表的运用

图文并茂一直是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的一大特色。近三年试卷的图片和表格逐年增加,这其中包括人物图、事件图、事物图、建筑图(黄埔军校、武汉长江大桥)、柱状图、地图、表格等。

图片和表格的使用既可以增加试卷的生动性,满足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出题的方式,又可以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还继承和发扬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所以这种方式应该会长期保持下去。

三、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启示

1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强化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准绳,是编写教科书的唯一标准,只有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进行施教,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信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基础是能力的保障,只有突出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卷考试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际上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没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期间,我们要注意:第一,要注意史实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转换、整合、判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重视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使学生形成探究历史的能力。第三,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施教,完成教学目标。

目前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薄”,即学生对基础知识本身就掌握不扎实、不全面,以至于连最简单的常识也会出错。二是“弱”,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层次太浅,只是停留在表面,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我认为:首先,教学中应继续强化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深度的适当挖掘,对基础知识教师要讲透,学生要学透;其次,纠正学生对开卷考试的误区,让学生明确开卷考试同样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河南省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再一次给我们的教学以强烈的启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01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周年纪念不但都有可能成为命题要点,而且也为我们更好地阐释历史知识提供了载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们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打破教材体系,构建系统的复习脉络。

历史学科的知识零碎繁多、基本知识点涉及面广。在复习时应该对最能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采用网络式、要点式、框架式等多种呈现方式,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阶段,要引导帮助学生:

(1)系统整理,搞好专题复习。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的专题:侵略战争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民族探索与复兴有近代化的探索、红色革命的探索、改革开放。

(2)打破体系,古今中外结合。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国内情况一一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看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一一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这就从中国史的知识联系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的历史发展等。

4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学法的指导传授。

学生基本能力欠缺是目前存在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从图片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用语言归纳表述问题的能力、审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等。

首先,能力的训练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给以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堂上的有效环节、复习中的有效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第3篇

着力点一: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知识网络化。

2.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3.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历史。

4.强化专题史复习,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主干。

例如:

――中国古代史:从宏观角度把握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的“大逆转”

――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史后期(1919―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创建新中国的基本历程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化”是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总纲:世界近代史部分要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世界现代史部分要注意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以三个体系、两次大战为主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改革

――中外历史的比较与联系

着力点二:学好基本理论,初步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理论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初步理解和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应包括: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并由此去理解评价历史的生产力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包括两个要点:一是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二是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由此去理解评价历史的实践标准。所谓实践标准,就是要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一要“贴近史实,接近科学”;二要“实事求是,不囿于某些非科学的结论”;三要“具体分析,避免绝对化”。

③微观研究与宏观认识相结合。“微观”主要指具体史实,分析、评价历史现象时只会“就事论事”仍属微观; “宏观”主要指一个时代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主要矛盾、主要特征和根本的发展趋势。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一方面“宏观认识必须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没有宏观认识,仅仅是就事论事,很难作出正确的结论”,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④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首先要认识到“文明演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纲”;其次要认识到“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与文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相比仍然是“微小”的。

著名史学家刘宗绪先生说: “实事求是是原则,是总的精神,生产力标准是认识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从文明演进看历史是必须具有的境界。”

⑤阶级和阶级斗争。

⑥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初步理解和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应包括: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

着力点三:掌握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重视解题能力的训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存在问题;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受到西方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九零后的一代人更加的追求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是其做人的原则。这样也许对于其创新性的培养,个性的展现有很大帮助,但是,给人的感觉离中国的历史越来越远,也许任其发展下去,终将忘记中国的历史文明,而逐渐被西方所同化。这些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民族精神文明建设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工作已经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牢记中国的近现代屈辱史,认清历史,爱国爱党,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成为思想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中的重点学科,其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对于学生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引导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媒介,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些年,我国教育部对于这类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爱国意识。然而,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了大量的近现代史的相关课程,但是,毕竟这些历史事件距离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学生对其只能是从书本上获得一知半解的内容,从而给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本文针对这一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当前近现代史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近现代史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来自人才的竞争,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日趋狂热,人们的工资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成正比,人们生活工作的步伐不断加快,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们开始意识到物质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滋生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此同时,西方文化极力渲染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开始变得更为关注个人利益,盲目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部分大学生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看经济效益,与政治、历史无关,因而造成他们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冷漠、不重视。

(二)大学生历史知识相对缺乏

    据2003年的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受测试的1065人,平均得分为27.69分,及格率为15%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平均得分也只有33.46分,仅比一般人高出5.77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海南经济报》记者对海口市部分大、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有关抗战历史知识的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居然有多达70%的人不知道当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而当记者提问“七七事变”的爆发地点时,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可能在河北,要不就是遵义”。本次问卷调查中,在问及“你历史知识储备如何”的问题时,14.97%的学生回答是“丰富”,60.96%的学生回答是“一般”,19.79%的学生回答是“缺乏”,4.28%的学生回答是“严重缺乏”(见表3)。以上三组调查数据显示,现代社会青少年历史知识的相对缺乏,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是这些历史知识的储备还远远不够。此外,仍有不少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缺乏和严重缺乏,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历史知识相当贫乏。

(三)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稳健

    目前,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一是从事历史教育的专业历史教师。这样一来,不仅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 而且各有各的专业研究方向, 缺乏有机的整合, 这种状况当然不利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既不同于其他政治理论课课程,又不同于历史专业课程。总体来说,“两课”教师擅长思想政治理论讲述,但是对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了解和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全面,针对近现代史中一些比较重要或者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事件不能给予科学、深入地讲解,不能全面、科学解答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近现代史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历史学专业的教师虽然精通历史,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可以解答学生相关方面的疑惑,但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又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师资来源不一, 在知识结构与理论素养等方面也存在着亟待充实、提高的问题。

二、提高近现代史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培养的重视程度

    现代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的局面,西方一些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教育产生的巨大冲击,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虚无我们近现代史,虚无共产党的领导,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污蔑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大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的教育变得日益重要。战后的日本政府却始终对战争性质和战争责任问题采取回避政策,在历史观教育中误导日本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其青年学生的历史观教育的重视,对日本侵华历史的回避和误导,因此,我国也应该加大对当代大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历史观培养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中国近现代史,清醒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史,激起大学生内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21世纪,世界进入了一个 全球化的时代, 西方国家利用其经优势, 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渗透, 麻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加强历史意识的培养,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认清西方国家文化侵略的险恶用心, 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看待外来文化,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不向西方文化屈服, 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

(二)加强对《纲要》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做教书育人的表率, 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养要求。我国高校虽然有充分《纲要》师资保证,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纲要》教育的师资队伍体系不够完善,教师队伍不够专业,《纲要》教师多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老师,或者是一些历史专业的老师,这些都不能达到《纲要》教学的目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师资队伍, 集中精力进行教学与研究,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改革精神。

(三)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纲要》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推动作用

    首先,发挥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对大学生《纲要》教育实效性的环境影响作用。如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树立校园历史名人雕塑、画像,在雕塑或画像下面赋上该历史名人的代表性事件或者小故事,学校走廊、教室书写历史名人哲理警句等,从而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的和谐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推进《纲要》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发挥精神文化的推动作用,强化校园舆论,如学报、校报、广播、宣传栏,课堂讲台、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几块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爱国主教育基地、课外实验实践基地、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宣传教育阵地,通过主题座谈、历史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活动,并不断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上下功夫,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纲要》教师们还可以主动与学校团委、学生党支部、学生会联系,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 节日纪念活动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历史教育活动, 拓宽历史教育的渠道, 形成全校各个部门都来关心大学生历史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纲要》教育的促进作用

    校园网络建设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新丰富网站上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建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栏目设置,当然内容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法律方面可以上传一些比较典型的又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相关的案例。再比如,可以在网站开设社会时事、新闻焦点、热点等方面的论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交流思想,增强网络服务的功能。另外,校方可以将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视频资料,如记录片、电影、电视等上传网站上,吸引学生上网浏览。网络教学要有生命力, 关键是要将网络形式的艺术性、生动性与网络内容的教育性结合起来, 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点击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文化的促进作用。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现今的大学生并没有经历过近现代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反而,受到了西方思想的严重影响。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非常不利。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工作已经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牢记中国的近现代屈辱史,认清历史,爱国爱党,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成为思想政治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中的重点学科,其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对于学生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引导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媒介,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些年,我国教育部对于这类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爱国意识。因此,现今的高校教学工作者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云.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视角”的兴起[J].武陵学刊,2010,02.

[2] 艾海提•斯拉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双语模式下“历史人物教学”——以《中国近代史》课程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6.

[3] 王虹波.对普通地方高校“中国近代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4] 赵金康.关于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两点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5] 董恩强,陈洪鹏.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6] 郭伟.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的鸦片贸易对实现中国中医药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启示[J].亚太传统医药,2007,02.

[7] 刘玉泉.论武术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价值[J].中华武术(研究),2011,05.

[8] 郝慧芬.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1,03.

[9] 李建国.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第5篇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以课改精神以及学校的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育人”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历史必修三和选修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重大改革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历史材料的阐释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l、本板块在高中历史中的地位:

本学期讲授新课:历史选修(Ⅰ)-《历重大改革回眸》和历史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历史选修(Ⅰ)共有9个专题。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发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选修(Ⅱ)共有7个专题。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知道专制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历重大改革回眸》,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历重大改革回眸》的重点放在中外古今重大改革的史实和评价。

通过学习《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重点放在近代中外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进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所负责的高二(22)班是文科班。其它(2)(3)(5)(24)班是理科班,其中三班是重点班班。理科班的学生大多数文科基础较差,对文化科不较重视。经过一年半的学习,虽有少数学生对历史有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方法,从期末清远历史科统考成绩看,学生的总体成绩中等,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有待提高。

四、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和海南省新高考的精神实质,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2、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备好每一节课。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对基础不同的班级,备课时注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与科组和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认真与同科教师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4、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历史课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6篇

一、试题主要特点

1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强调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 。命题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如考查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红军长征、雅典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俄国农奴制改革、《独立宣言》等。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科举制的积极影响,要求分析“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考题以“科举制”为串线,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从横向、纵向来考查历史,这些都体现了命题的“基础性”原则和强调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2题材选取丰富、题目设计新颖,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而非惟一资源。新课程高考依托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2014年福建卷题设置了大量的新情境题,试卷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表格、柱状图、地理图等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彰显学科特色。如选择题13题提供“清朝皇帝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先农仪式”历史图,一来营造了历史场景,二来考查了考生从历史图片中提炼出与题干中有关的核心信息;选择题17题提供了“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来考查“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这一史实;选择题24题通过设数据表格,要求从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中来分析判断“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这一知识点。这些考题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新的史学理念的考查,渗透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史观。2014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将文明史观、整体史观、时代史观、世界史观、现代史观等做为命题学科思想的理论依据,考查历史学科相关能力。如第13题“清朝皇帝祭祀图”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第17题“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考查中美不同文明的交流,选修题的“邓小平人物题”,考查“ 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反映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中去,考查中国与世界,局部与整体的关联,突出考查了用整体史观、世界史观来理解历史的思维。这些素材部分与教材有所关联,更多的是拓展与应用了大量的课外资源,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4关注时代特征,联系社会现实。新课程强调历史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鼓励师生关注现实生活,在学习中认识社会。试题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和重大现实问题为素材,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如第16题考查“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今年是开始长征80周年,题目很好地切合了今年的热点。今年初起乌克兰骚乱不断升级,最后克里米亚在5月16日全民公投之后成为俄罗斯联邦主体,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题”就以“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来引入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考查,此题的命制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现实感,引导考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5试题还适度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例如第23题提供“二战后欧洲格局”的演变地图,要求考生从图的变化中来的设置一个主题,此题是将历史和地理学科联系起来,这种“文科综合”的呈现方式是比较新颖的尝试。

二、试题对教学的启示和高考复习的对策

1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因素,如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它们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或知识板块。因此在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就必须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主干知识网络,力求做到“点透、线通、面全”,点透即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各种要素做透彻的分析,把握其本质;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力求宏观把握。

爱对想象的需求超过了经历。――西蒙・范・布伊

我们就像两尾鲤鱼,躲在自己的鱼缸里,对外界不闻不问,从今往后我们要像两条鳟鱼,肩并肩地在排山倒海的巨浪中一起颠簸漂泊。――米歇尔・图尼埃

2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主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概念的阐释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语言和教材语言的互译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加强历史资料收集、整理、提炼、分析能力的训练,做到能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树立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第7篇

一、新课程高考的趋势

(一)一卷多选模式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模块的试题。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试卷体现了这一点。必做部分是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做部分31题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哞》之宗教改革内容,32题是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新土耳其缔造者凯末尔之内容。新课程改革出现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选修六模块任选两模块,出现了选修教材的随意性。另外还有教材的多元化特点,即“一标多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各版本对知识点的表述不同,有些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如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人教版说是中共“三大”,而岳麓版说是“二大”。因此对各种版本都有的省区来说不可能出几套试卷。一卷多选模式则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

(二)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

2007年广东高考题在结构上延续了旧教材高考的出题结构,题目的编排仍然按照时间顺序,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题目的编排上并没有体现新教材专题史的特点。这是依据了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以下相同),该大纲规定了新课程必考内容,但对考试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没有沿袭课标的专题知识结构体系,不是对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而是采用了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按生产力发展变化,人类文明发展和演进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考纲中出现的“古代”、“近代”、“现代”体系是与其相一致的。考试大纲按照文明史观对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文明史通史知识体系。

(三)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来带动历史知识的考查

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材料型选择题、问答题比例增加。25道选择题有15题以图、表、演讲词、报纸、诗歌、论著等材料形式出现。设置新情景也有体现,如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是创设一个全新的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电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题目。新材料、新情景题目的出现是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二、对策

(一)紧扣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从高考改革的影响力和现实情况而言,高考必须以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和每节课的要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二步: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这一课的重点着力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中的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了这一点就能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曲折发展进程,本课的重点在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即在夹缝中发展的民族工业。难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二)内容的整合

新课标下的高考,面对的是课标的专题知识体系和考纲的文明通史体,这种二元知识体系对我们的新课及复习安排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所谓整合,是指被整合的对象在不丧失自身特性,并且使其在保持过去已形成某些理念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的重新调整和建构,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知识体系的全部。所涉及的知识范畴仍然局限于课标之内,只是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课标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和搭配,突出了历史的时序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标时序的紊乱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问题。我们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这样就将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整合起来。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所以,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的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

(三)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新课程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细讲、哪些略讲?“课程标准”提出: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广度和深度还是以课标为依据。

(四)注重材料题的训练

高考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型是一种新题型,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多接触这类题型。首先是挖掘教材上的材料。如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一课中有一幅图,图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可以由这幅图作为材料设置问题:这幅图从哪方面体现了与欧洲的区别?(交通)为什么与欧洲有差距?(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根源是什么?(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教材上的图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等多可以利用。就地取材既便捷,又实用,还能培养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其次,增加材料题这方面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课程高考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2008年的新高考一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参考文献:

[1]2007年新课程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娥眉网.

第8篇

 

关键词:整和 历史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一标多本"的普及,全国没有了统一的历史教材,历史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变得至关重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有四种版本,每一版本教材虽然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但由于对课标的理解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述上,各版本教材都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新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的编写形式。这种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便于学生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知识的跨度大,跳跃性强,给习惯于按时序教授和学习历史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困惑。况且,新教材对历史学科的专业要求明显提高,这对个性不同、学业基础有差异,而学习时间相对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的确面临挑战。因此整合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成为必要。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历史新教材进行整体地、系统地处理,以教学模块为单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知识以“抓灵魂——建骨架——补血肉——走亲戚”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逝去的历史以灵动的“生命”形象再现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抓灵魂”——就是教师要树立新课程意识,明确历史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去挖掘、发现隐含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找出其思想、观点,抓住历史课的“灵魂”和真正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核心价值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鲁迅先生也说过“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可见,历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价值观教育。历史教材中的知识选择、组织、呈现和评价,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都必然附着并传递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来看,所谓历史课的灵魂,就是能够统帅历史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当能体现出为什么而教,应当能在较高层次上体现出一节历史课的价值。上海特级教师包启昌认为:“实践中,我体会一堂课只能是一个中心。这里所谓的中心,实际上是一堂课的真正重点。课时中心是能把全课时教材带动起来,又能全面完成学科任务的一个点,这个点一般是一个基本观点,或者某一理论概念。”。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和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应当思考“为什么教”这一问题,都必须明确教学设计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围绕着某一思想、观点展开,使学生的心灵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动,真正实现历史学科启智育人的目的。 

第二,“搭骨架”——就是教师要树立新课标意识,明确课标是基础,课本是依托,在认真关注史学界新的史学观点,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或热点,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偏、旧、繁、难的知识进行大胆舍弃 ,找出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搭起历史学科的整体骨架。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树立新课标意识,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课程标准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如《课程标准》对古代科技的要求:“概述古代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事实上就是要求我们掌握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成就,而不是一般的成就。以此我们确定本课的重难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以及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然后围绕着重难点知识,参照各版本教材,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进行删减、整合和补充。

其次,树立新史观意识,以新的史学观点统领教学内容的整合,以新的视角审视和解读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是指导我们如何看待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把分散在各个模块中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重新编排。以“世界近代史为例”。高中历史新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编写形式,这种写史手法,把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分散在3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叙述,世界近代史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现象,各模块只是分别介绍其不同的历史侧面。这种打破时序的编写思路,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有“瞎子摸象”之感,很难把握“世界近代历史

的基本趋势”。因此教学中,我们就有必要运用多元史观把不同模块中的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近代史的完整认识。首先,以“现代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把分散在各模块中的相关知识揉合在一起。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经济领域,它是工业文明逐步崛起的历史,包括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政治领域,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取代专制独裁的历史,包括英、法、美、德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发展、完善,及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思想领域,它是人文精神复苏、发展、完善的历史,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然后,引导学生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用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得出: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用文明史观归纳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趋势:世界近代史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历史。 

这样在不违背课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模块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既能加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补血肉”。建构起清晰的知识体系就像人有了“骨骼”,接下来就是给这个骨架输送血液,补充肌肉,使她丰满健康,富有魅力。补血肉是指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意识,切实转变以往视教材为“圣经”观念,选用适切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目标,合理选用史料,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重组,使自己由教材的组织者、执行者转变成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 

对历史学科而言,丰富多彩的“史料”就是其“血肉”。傅斯年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 胡适也说过:“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没有史料的课程就像一副骷髅架子,毫无美感,没有吸引力。《课程标准》提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资源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把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蕴涵着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成为历史新课改的一道亮丽风景。课堂教学中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每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即每节课的“灵魂”。然后围绕着这个“灵魂”,对教材进行重组,精心筛选、补充相关史料如文字、地图、图片、表格等,让学生在饱满的情境中感悟历史感悟人生,实现主动发展。这样,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所获得的就不再是孤立的、僵化的、过去了的死知识,而是一种在思想灵魂统摄之下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了。 

第四、走亲戚——就是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针对课标和教材的主干知识、重难点内容,设计一些设问新颖的练习题,让知识“走走亲戚”“串串门”,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基础题初步运用题综合运用题灵活运用题,不同教学阶段,有不同的层次梯度。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新课程历史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整合是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脉络的重要方法,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第9篇

试题特点分析

1.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

2016年高考北京卷历史题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科能力考查力度。从整个试题来看,选择题部分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这里不直接考查学生对课标及教材知识的简单记忆和背诵,重点是通过新的材料和新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选择题部分除41题第(2)问“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记忆来解答外,其他试题都是考查新情境背景下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尤其是37题,考查历史学科中的比较、概括、分析、概述、论述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37题第(3)问与以往试题不同的是,此次不再“解读”,而是通过两种观点的争论考查学生的自主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试题更具开放性(2015年“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实质上解读的方向也已经由材料决定了,所以开放性有限),更能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作答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历史学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延续往年考查史学方法的做法,今年首次以大题形式考查学生如何判断考古成就。

2.以历史眼光探究和理解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

2016年高考北京卷历史题从现实去追溯历史,从历史冷峻地看待现实。现实中有很多热点问题,如国内的教育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提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考古成就在首博展览等,国际上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美国两党总统选举争夺正酣等,这些现实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均进入了命题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命题的切入点,考查了学生以历史眼光看待和思考这些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历史与现实较好地联系起来。如选择题第12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诗经》的认识;第41题,以“中法文化之春”这一社会热点切入,考查历史上法国启蒙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流传的原因等。

3.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认知特点

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是2016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命题的特色之一,主要体现为试题素材的鲜活生动和形式的活泼多样。

先说素材,选择题均创设了新情境,从微观视角切入历史,以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背景,如选择题13题中的武元衡、14题中的王安石、15题中的黄崇德等,考查那么多的历史人物,是历年来北京卷历史题中之“最”。这样考查的好处是让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宏大叙事具体到人和事的层面,使历史更形象、生动和具体化,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的,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上的人与我们一样,同样有着喜怒哀乐,同样面临着种种人生抉择,只有真实地将他们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对他们形成“合理之想象”“同情之理解”。

再说形式,试题图文并茂,不是一味大篇的文字阅读,既有地图、广告,又有表格、文字,形式活泼多样,使学生在紧张的答卷中不会感到视觉疲劳。

典型试题解析

选择题第14题:“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这道题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意图,按照教师讲课的逻辑,会分析出北宋中期为什么要改革,因为“积贫积弱”。为什么会“积贫积弱”,因为“三冗”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三冗”问题,因为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果按照这一逻辑推下去,那么改革的内容应该是改革中央集权制度,解决“三冗”问题。但事实上王安石的想法却不一样,他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饶;而生产少是因为土地兼并”。所以他认为解决问题之道在于获得“善理财”之人,在于开源。如果有了这个认识,再来看材料就很容易选出答案D来。这提醒我们教学中要注意具体人物具体分析,要以“共时态”思维去看当时人对当时问题的看法,切忌以现代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当时人的想法。

选择题第19题:“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出版这样一套“走向世界丛书”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它可以让我们了解近代以来国人是如何逐渐认识世界的,可以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提供历史上的借鉴。这道题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选了②,如果问题是容闳、康有为的著作的影响,则可以选,但本题设问是该丛书的出版,把时序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而非这些著作出现的时代。这道题提醒我们,如果在选项上很难做出抉择时,不妨再看看设问,再审一次题,或许会豁然开朗。

新课程改革实行“一标多本”,使得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历史命题也相应发生变化。各省的高考考试说明在讲到命题指导思想时均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概括一下这类题的特点会发现:所谓的新情境命题,其中构成新情境的因素有两条,一是这个情境要有教材的知识内容作为依托,就是说,学生对这个情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学过的或是接触过的;二是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材料或提出的问题是新的。而这类情境试题的实质是要求学生在解读材料(文字、表格、地图、图片等)情境后,将其信息与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直接的“嫁接”,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应问题,实质在于考查学生释读材料和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今年北京卷历史题命题人还是比较“善良”的,基本上是“情境在书外,但答案在书中”。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了,具备一定的提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还是不难的。

非选择题第41题: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

这道题以“中法文化之春”这一时事热点切入,但考查的是两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及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学生需要理解启蒙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要理解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诉求。这样一来会发现,本题虽以热点切入,但考查的内容均是历史上的。这提醒我们理性地看待时事热点问题,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考查热点问题不同,政治学科是用所学解答真正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历史学科来说,热点是一个切入口,是一种现实的联系关怀,真正要考查的还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研及教学建议

1.注重学科知识体系下的能力教学

高三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单纯的知识记忆和训练题型套路,这也是常见的两种做法。有的学校教师带着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单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学生并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更没有形成知识的线索,知识在学生那里是碎片化的,学生难以对众多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还有的教师针对之前北京卷历史题中的解读题,机械地进行题型套路训练――怎么考就怎么练,学生也就形成了应对试题的习惯性做法。但今年的试题不再进行解读,也没有规定角度和方向,学生一下就懵了。

所以,与其被动地应对题型训练,不如跳出这个模式,主动地关注能力教学。能力不能虚幻,从来不能脱离知识,但简单的“碎片”化知识不能形成为能力,能力必须建构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建构在“意义”化的知识体系中。于是,我们可以从文明史的视角去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将每个时期的历史纳入到相应的知识体系中,既要把点讲透,也要把线梳理清,同时也要铺开面,注重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如讲雅典民主制,要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内涵是什么,它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有何区别,同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又是什么样子,二者有何异同等。只有这样,宗法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知识就可以很好地纳入到这个知识体系中,体现出不同文明的特征。在不断的梳理、比较中,学生的学科能力不断得到涵养。

2.关注与现实相关的历史

高考命题有个立意问题,每道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深刻立意,有从哪个视角切入的问题,而不管立意也好,视角也罢,更多地来自于现实问题的关怀。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容易从历史上去追溯根源,倾向于从历史中去寻找智慧。于是,现实中的注重传统文化、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海昏侯墓展览、中西方文化交流、美国两党竞选、英国留欧退欧等,这些热点问题必然就会成为历史试题命制的切入口。虽然不是考查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但至少可以培养一种历史视野和思维意识。

这就提醒我们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既要关注一些重大时事问题,更要思考这些问题与历史有何内在的联系。如国家大力提倡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那高三教学中至少要对古代史中传统文化做一个梳理,思想、文学、艺术这些知识按朝代顺序进行列举,并思考其内在发展的规律。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高考命题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考查的。

3.使历史教学回归生动、具体和形象

第10篇

关键词:新材料;新情境;历史;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79-02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的传统,在平实稳重中体现出创新与灵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其鲜明的特点。面对高考命题呈现出的新趋势,笔者以为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取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近年来,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几乎全部使用材料。选用的材料包括历史照片、广告、信件、时事新闻、历史著作、人物言论、报纸报道等。选材新颖多样,创新力度大,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充分发挥了史料的情境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功能。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创设各种新的情境,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多角度地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探索,成为敢于怀疑的、有思想的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史料教学由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向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转变。当然,这也要求教师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关注社会生活,拓宽视野,并以开放性、敏锐性洞悉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更加鲜活。

二、创设新情境应与主干知识紧密依存

知识与情境相依存是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的显著特点。试卷在史实和史论上注重现有教科书知识,材料情境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注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基于新材料情境来使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试卷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行省制、重农抑商、印刷术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历程,涉及抗日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变迁;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外交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世界古代史的古希腊民主政治;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政策,突出强调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世界现代历史中考查了20世纪上半期美苏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现代科技成就、经济全球化等等。这些都是推动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这样的命题思路照顾到教学现状,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课改。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应突出与主干知识相依存,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现能力立意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卷突出考查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基本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说明、比较、迁移、阐释、论证等能力。涉及面广,考查角度多,重点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对概括归纳能力要求很高,同时第一次系统地考查到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试题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鲜明地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试卷还通过精心设置选项、精心设置问题,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如第23题世界近代史上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英国,该题四个小问围绕英国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紧扣材料,精心设问,层层推进,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即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梯度、有思维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考查了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在大量运用史料教学时,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高质量、有梯度、有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并能说明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

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第11篇

一、突出唯物史观的主体地位

新高考实行以来,一直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社会化为切入,多元史观考查历史已经成为指导新高考试题命制的风向标,打破了过去“社会形态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并没有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而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吸纳、运用这些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

唯物史观由生产力史观、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组成,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宏观层次的历史理论,是普适的基础理论。文明史观以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以考察文明的演进为基本任务。现代化侧重于考察人类历史,以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全面社会变迁。全球史观侧重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生态史观是以生态化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不仅要关注被以往研究所忽视的地理环境问题,更要以此种互动关系作为一种视角,重新审视以往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历史的智慧与借鉴。

实际上,唯物史观与这些新史观是哲学思想与史学理论的关系,前者指导后者,这些新史观是我们历史认识多样化的视觉和范式,使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视野更宽、更广、更全面,因此在通史复习中要突出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运用其历史理论来解释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历史发展的规律客观性,培养理解历史事实、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历史宏观思维能力。

例如,秦汉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会导致政治割据,因此在政治上统治者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以保证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为了迎合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在思想上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新儒学思想。(附: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二、以新史学范式为指导,构建新体系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要把高考考点知识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不同的史学范式对考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考点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构建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纵、横网络知识新体系,以克服对必修、选修考点知识之间出现串不通、理不清、记不住、学习效益低、学科思维能力差的学习现象。

从近几年各地新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范式运用的考查,因此,以新史学范式的新角度构建起高考历史考点知识横向新体系,成为新高考通史历史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应该打破必修、选修模块原有体系,加强模块之间历史考点纵、横向联系,把必修、选修内容考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其中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又应把中外每一通史分成若干历史时期,再根据某一史学范式内涵把每一历史时期的考点构建成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新的纵、横向网络知识体系,使高考考点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综合化,培养考生历史知识的历史空间思维能力。

以文明史观为例,如中国古代史属于农业文明,可以分为五大时期: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②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③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文明(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和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④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公元907年至公元1271年);⑤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附:以“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构建新体系为例,见P58)

三、加大对历史事实的比较

众所周知,历史事实是由过去发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组成的,它是我们历史认识活动的根基,是提升我们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重要媒介,因此,在新通史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大对历史事实的比较,既可以把中西某一具体历史事实主题方面内容进行纵、横比较,找出其差异性、相近性,分析其缘由,以形成对历史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也可以把相同的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纵、横比较,从而能归纳出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共性,又能够探究出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差异性的根源。

这样一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我们归纳、综合、比较、理解、分析、判断、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附:以“古代中外农业文明”历史比较为例,见P58)

四、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

热点、焦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高考试卷命题内容现实化的表现,是历史学科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反映,卡尔认为:“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大家在新高考通史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时展脉搏,尽量使考点知识的内容能更多地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密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同时构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宏阔眼光,用从历史中吸取来的智慧,解释、评价和理解现实热点、焦点问题。比如2013年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民生问题,中外民主与法制问题,中美、中日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欧债危机问题,,南海与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罗斯福新政开始80周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等问题,将有可能在2014年考题中有所体现。

五、加大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各地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客观上要求考生在通史复习过程中要理解、研究新高考呈现的试题特点。

通过对近三年新高考地区历史考题分析、研究,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第12篇

关键词: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优化;策略

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对我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促使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面临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必须不断创新改革。以我国当前历史这一学科中的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为例,顺利完成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任务,不仅符合我国教育工作的目标需要,也适应了时展的要求。

一、有关世界近现代史教学理论的优化

根据时展的要求,以钱乘旦先生的著名理论——现代化为基础,努力建立全新的实际近现代历史的学科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在有关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理论中将现代化这一主题贯穿始终,运用现代化的观念,要求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工作者从整体化角度来研究历史,从而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该理论主要是将世界的近现代史分成五个发展阶段,即准备阶段、启动阶段、成熟发展阶段、全球扩张阶段以及后现代化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在研究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考察各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各个因素,从而以全新的历史理论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更加科学系统的结构体系。

二、有关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优化

1.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在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好世界近现代史教材,更应该着眼于现实,在对历史进行讲解的同时,注意和时事相联系,对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发生的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现实的联系进行比较说明,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历史。

2.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相结合

在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中应当渗透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这既是历史学科本身的需要,也是具体教学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深入挖掘世界近现代历史教材,找出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做比较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方法的优化

1.充分利用历史地图的优势作用

历史教学中的地图在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直观性,而且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很好地将静态的地理知识与动态的历史事件相结合进行有机教学,尤其是系列类型的历史地图,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世界各国在人口、种族,自然环境等地理方面的变化,更可以充分地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人文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针对具体的国家分析其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历史意义,让学生在总结各国的经验中发现历史的自然规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在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发挥教学资源最大优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要充分使用文字图画等基础性手段,更应将视频和动画等内容引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一般来说,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枯燥抽象的历史内容直观化,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将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工作转变成充满意义和乐趣的教学活动,再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不断突破思维壁垒,使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地活跃课程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