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导论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导论

时间:2023-08-15 17:24:20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导论

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过程系统化 导向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53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a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king process of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research on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learn to focus on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management specialty students education, but also for China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necessary for the work.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form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system,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atic of work process; guide; course teaching

1 研究意义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教学课程改革,已经逐渐成为近年来各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际上是追求课程内容以及结构上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现在,市场上对于有技能的一线操作工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一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水准,而当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毕业生尽管专业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却普遍缺乏一定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以及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这些或多或少都和我国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式有关,高校毕业生学到的知识及技能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也缺少对于相应岗位的实际实践经验及技能,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课程设计在整体上应该有一定的特点,如:目标的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以及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专门用来培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的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并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剖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把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工作过程知识的目的。

2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企业正处在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时期转变,同时企业的管理方法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中,研究的学者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山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通过人才市场、人才推荐中心,从而建立起了实践教学实训基地。从现在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的以工程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以及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等几个方面。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王贵军提出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一起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实践等活动;萨茹拉提出要建立实践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进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虽然我国学者对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也要认识到当前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都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关于以工作过程系统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工作,国外做的工作很多,而且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早,研究理论也相对成熟。在美国,一般都会要求管理类的学生参加不少于600~1300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人员测评与选拔、面试、培训上面都有一定的模拟演练。在授课方式上也有很多方法,一般会采用演讲课、实验课、讨论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此外还会有以学生为主导的科研活动,导师耐心指导,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同时老师使用的教学工具种类也很多,如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讯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英国,因为信息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着更多的实习及实践机会,同时对于学生实践采取分散、自主联系的方式,实践的内同也不同于集体安排,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研究中,与国外研究工作相比,国内投入的资金不如国外多,所用的教材也多数都是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教材,培养方式主要是在复制国外的培养形式,创新工作很少。而国外可以提供成千上万个真实的跨国企业运作案例以及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领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会鼓励学生去结交各个领域中优秀的朋友。

3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立步骤

(1)分析职业岗位,进行课程定位。在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础是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行业调研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的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对专门的技术能力、从业要求素质进行分析,确定出不同课程对不同职业能力的培养。

(2)分析工作过程,确定出课程内容。在对课程进行确定所需依据的原则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技能训练和技术理论的发展,同时还要对一定的概念及原理进行理解掌握,学生要认识“该怎么做”及“怎么做才会更好”的知识理论,同时还要明白“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在确定内容之后,依照职业工作过程及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以真实的工作场景布局为载体,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对操作技能的训练。

(3)建立起教学所需的师资队伍。老师在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中起着实施者的作用,所以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中,需要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来进行开发及实施,同时还需要一套一支对应的教学工具来进行运转。在“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建设中,我们可以采取“送、下、带、引、聘”等形式,建立起一支专门由企业中的专家、专业人员所构成的社会兼职教师队伍,从而使得实践技能主要是通过高级能水平的老师来教授。

(4)建立起教学及实践所必需的条件。在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中,教学与实践条件是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得以实现的前提。通常教学条件主要有教材、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等。教材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对传统的学科型教材加以改变,同时研发出适合学生认知及专业技能养成,并体现出应用性、符合实际工作逻辑、具有鲜明的教材特色的新型教材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5)教学手段及方法的革新。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注重以学生为主,通过老师来指导,并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需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进行集成,从而使得课程中将教、学、做三者融合到一起,同时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及岗位中,使得技能实训通过模拟仿真、实践操作训练、校内及校外实践等过程而逐渐联系起来。可以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程序分为虚拟、仿真、实践以及企业实习等几个环节,同时采取现场教学、“一带多”的岗位技能导师制方式,由校内的老师来带领学生参与到这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同时企业中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校内实习以及企业实践这两个环节中,同时使得高年级的学生在模拟、仿真、校内实践等环节辅导带动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就实现了专业的老师带、企业技术人员带以及高年级学生带的“三带”培养方式,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6)建立起所需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在课程设置中有企业内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参与,而这必然会受到企业规模、生产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高效在实行以班级为单位,在暑期或者其他假期组织教学有了很大的障碍。所以,高校应该建立起有一定弹性及变动的教学管理形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和创新工作能够同时进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教学中主要注重理论教学,而对于实践教学却有所忽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其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自身发展所服务的一门发展性教学课程。所以,在其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中进行自我评判及自我提高。目前,对于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相对来说,我国研究的起步工作比较晚,而且国外研究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内容有所创新。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主要是对工作过程及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出课程内容,建立起相应的教学师资队伍,满足教学及实践所需的外在条件,同时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中有所创新,建立起所需的教学管理制度。最终使得学生在知识、职业技能以及个人品德方面都能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景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66-67+83.

[2] 杨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J].现代商贸工业,2014(16):134-135.

[3] 杨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2014(15):104-105.

[4] 周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 王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67-168.

[6] 张宝慧.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7] 刘发生,张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8):154-155.

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韩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何志霞(1976-),女,甘肃泾川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D2009025)、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国高校设立新能源专业的必要性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洁、低碳、可持续利用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为促进人类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所以这些国家在相关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过,我国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在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领域成为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投资热点,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我国新能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在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尽管国家已经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进行,它必将带来新的经济繁荣、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缺少成熟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我国主要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完全依赖进口,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的这些难题有待专业人士去破解。所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资源环境复合体,涉及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业。[3]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专业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新能源人才要有宽的知识面、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要求,进而要求高校做好优化人才培养层次、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

国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专业,用于培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并于2000年开设了光伏与太阳能本科专业,2003年又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依托其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此外,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都开办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专业。美国的俄勒冈州科技学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对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开办有关新能源的专业。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2010年7月经教育部审批,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等11所高校首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江苏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担开设任务,已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

1.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因此,找准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尤为重要。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土木工程等学科专业的支持,并结合新能源产业的特点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一流的视野,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宽厚扎实的物理、化学及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能胜任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尽管自2010年以来国内陆续已有许多高校正式获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资格。但总体来看,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处于探索阶段。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就应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紧密相关,又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机械、电气、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内容先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孙根年有关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给出了系统思考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由图1可以看出,在层次上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五个方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不同的课程类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培养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学组织与实施

基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在教学组织上前五学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第二、三、四、五学期还安排了金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机会。第六、七学期组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核心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特色

1.以厚基础、宽平台、交叉学科为理念,强调扎实的物理、化学和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

课程建设时,首先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增加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和“半导体物理”课程。其次,根据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强调物理、化学基础的同时,通过减少“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和“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时数来弱化机械类课程。再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学科优势和特点,在热流体理论方面除了开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外,还开设了“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热流体理论与技术”两门专业特色课程。目的是提升专业内涵,强化特色,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2.强调实践教学及新能源工程训练

首先,增加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其次,增加了实习环节的学时数,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变为第四学期末的一周认知实习和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目的是增加实践教学,先认知实习,后生产实习,使实习环节更为科学和合理。再次,还增加了项目设计,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的两周课程设计修订为第六学期末的两周课程设计和第七学期末的两周项目设计。目的是先开展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后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设置更为科学和合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训练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后,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指导老师在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机会。这个环节是在第七学期前完成,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明确的学分要求保证学业导师制的落实。指导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向学院推荐其保研,实现本研贯通培养,前后的培养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最后,为了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及已有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新能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课内及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要求基础上还增加大于等于六个学分的课外实践要求(社会实践、竞技活动)。

3.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

在课程设置时,除开设“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课程外,还增开了物理、化学方面的课以及“新能源材料”、“现代生物学导论”、“能源与环境”、“新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各学科的交叉。

4.重视形成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学校开设了全英文及双语课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及双语的“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质燃烧及混燃技术”课程。其次,借鉴国外新能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了反映新能源领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评价”课程。此外,还增设“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听取学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讲座7次以上。专题可以是合作企业、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也可以是本专业教师科研最新进展的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5.以太阳能为主,兼顾生物质能和风能,提供其他种类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定位

首先,在太阳能方面,学校设置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技术”专业课;在生物质能方面,开设有“现代生物学导论”和“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而在风能方面,设置有“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和“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专业课。其次,还提供了广泛的新能源相关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比如“氢能与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水力发电与水电站”、“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生物质燃烧与混燃技术”、“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经济学概论”等课程。

四、结束语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新的专业,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笔者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供参考。笔者相信江苏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该专业,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3]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

2010,(8).

第3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37-04

工程人才是发展经济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关键保障。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理查德(richard m)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1]。为了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重大改革项目是各高校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去工程化”的倾向,课程内容上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受各种因素及环境制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基础薄弱。作为地方高校,如何面向基层,培养适宜的工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就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作一些探索。

一、 “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卓越计划”要求高校以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加强行业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同的行业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各行业企业也分别有自己的行业企业特色,它们对于工程人才的要求并不统一。地方高校虽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工程人才的责任,然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并不能仅针对部分行业企业或直接围绕个别行业企业展开。高等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能力绝不仅仅是懂得如何操作工具的能力。

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引导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得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工程素质和能力。

因此,地方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以工程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发展的前瞻意识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等素质,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二、 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坚持的原则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高校相较于国家与地方重点高校,在软、硬件教学资源还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使之成为具备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是地方高校应思考的问题。这要求地方高校应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桂林理工大学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1. 明确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牢牢把握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已形成的办学特色,结合有色地矿行业企业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及要求,明确将“立足西部、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等3个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特色目标。

2. 建立完备地教学管理及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和建立健全涵盖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建设与改革管理等诸方面的制度规范体系。成立各级相关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实施人才培养的日常教学管理,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深化教学改革;对教学各个主要环节的质量进行监控并使之常规化、周期化、制度化。

3. 打造教研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实践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的充分

保障。在教学方面,坚持“以老带新”,聘请老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提倡科研反辅教学,通过建立学术梯队、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同时,有计划地定期聘请来自地勘和矿山行业企业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水平及效果。

4. 优化教学环境,深化理论、实践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工程素质这一人才培养核心,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惯有教学模式[2],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比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学时,丰富专业核心课程内涵,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选修课数量;开设专业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形成了“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集中性实践(实习)教学中,通过新增实习内容、增加实习时间等方式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逐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逐步建立专业课程的相关网站,除提供网络课程资料或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外,还实施在线答疑,随时解决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扩大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

5. 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开展实习实践教学的必要平台就是实习实践基地,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必须强化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针对工程素质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此外,在基地建设的选址及实习实践内容上注意结合行业企业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锻炼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6. 组织多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学生通过科技活动极大程度地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得大学生科技活动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

三、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改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是持续前进的。以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为例,随着浅地表矿产资源的耗竭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改进,资源勘查领域的理论以及勘查技术方法不断更新,很多矿山企业扩大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化交流程度,如何在培养“卓越工程师”过程中与时俱进,及时反映行业企业面临的变化,还需不断开展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从具体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 体现专业/行业发展的课程调整。将课程设置与专业/行业研究热点相结合。一方面,定期(固定3-5年)讨论和更新专业核心课程的名称和内容;另一方面,按社会需求细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增设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合理分配课时比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2. 以专业基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注重课程理念的表达,精简知识要点,使学生能够容易地掌握课程的完整概念框架,掌握课程最基本的理论、最基础的知识、最典型的事例和最常用的方法。对于有必要深入学习的内容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并注意将地球科学最新进展和教师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课时比例,增加实习时间;课程实验减少验证性、认知性实验,增加设计研究探索性实验;采取灵活的教学编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将现场实习/实践教学更改为行业企业工程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共同指导制;以产-学-研基地为纽带,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其实践能力。

4.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讨论式)教学的力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和谐互动。形式上可采取先鼓励后要求,最后达到自觉的办法,逐步实施。

5. 建立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教学管理及质量

障体系。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本科生班主任+导师制管理体制。每一个专业班级设一个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生活等问题;每5—10位学生设有一个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辅导。探索学生选教+督导的质量保障新体系。

6. 同类专业学生国际校际间合作培养。依托学校地处东盟的地域优势,尝试与国外相关院校的同类专业建立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的长效机制,提高专业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

四、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

“卓越计划”要求本科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框架为“3+1”模式,即学制4年,其中3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3年在校学习与管理较为方便组织,对于1年的企业学习目前在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按照高校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仍为专业知识学习,第二学期为毕业设计,如果把学生在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最后1年都安排在企业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那么专业知识如何完善,如何消化吸收,毕业设计的质量如何保证?同时,企业都有自己固有的生产或工作秩序/程序,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与标准,如何把学生全面的工程素质培养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教育有效结合?

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为基础,围绕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与原则,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了若干实践。

1. 合作企业应具备全面的科研与工程能力。单一矿山企业不能完全满足“卓越工程师”全面的素质与能力培养需要,多个矿山企业的合作则难以安排协调。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选择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作为合作企业,该企业下辖地勘院、区调院、地质队、测试中心等多个部门,既在资源勘查领域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也可提供很好的工程实践基地,还拥有一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2. 培养方案及内容坚持校企协商。围绕“卓越工程师”素质与能力培养要求,明晰培养环节与步骤,量化各环节与步骤的目标,结合企业各部门特长及工作规律,灵活协调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安排,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内容,保证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加强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交流。每学期邀请3—5名企业导师进校就资源勘查工程实践作学术报告;每学期派出4-6名专业教师赴企业就工程实际问题开展学术研讨。

4. 分阶段的集中与个性管理。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学习,专业师资负责理论授课,各部门企业导师负责相应的实践培训;第二阶段为个性管理,即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必须围绕企业工程实践开展,地点内容因人而异,野外工作由企业导师负责,室内由学校专业导师负责。第一阶段的日常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第二阶段由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导师分别负责。

5. 以学校专项培养经费与校企科研合作经费作为经费保障。学校设立“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经费,负责培养方案及内容编订、企业导师与专业师资交流、学生日常管理、实践基地等开支。学校专业师资组建科研团队,将合作企业面临的实际工程问题与技术难题整体打包,以项目形式获得企业经费支持,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导师野外酬金、学生生活补贴等费用。

另外,对于“卓越工程师”国际化培养,目前尚属尝试,长效机制还有待探索,当前仅以各自提供一条野外考察路线为题,开展短期(一周以内)的野外实训交流互访。

“卓越工程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发展区域经济,为地方培养具备优秀工程素质的工程人才是地方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坚持以工程素质培养为人才培养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明显,2012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地方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道路上,还将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军,王会霞,胡云岩,等.工程素质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75177.

[2] 钱建平,冯佐海,张桂林,等.基础地质教育阶段的“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j] .中国地质教育,2008 (3):9095.

[3] 黄大明,秦刚年,杨春兰,等.提高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功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26129.

第4篇

摘 要: 大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是成功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升运用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发挥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大学生的作用进行准确定位,也要科学地提供渠道,从而保障大学生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合力工程,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需要充分利用各专业课程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和运用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利用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一、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参与并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把握好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广大学生参与,在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第一,只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效用。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有学者指出:“有些教师没有树立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主体的观念,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接受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的关键。”[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人的思想、思维观念进行改造的过程,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自觉反思,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产生影响,从而就不可能提升其政治觉悟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相对于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外部给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信息,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已经存在于学生内在的知识体系之中,已经是其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不再是向学生传递资源信息,而是引导其将专业知识中的相关资源信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这一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还可以提升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的速度及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只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之中。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但由于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分为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即便各学科门类中均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共性,各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差异性决定了单凭思政课教师或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完成对其开发利用。同时,在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无论是思政课教师将相关资源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还是由专任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将其升华,因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制约,都难以科学系统地对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要成体系地对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利用,必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将相关资源转化为对自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思政课教师及大学生思想工作者,帮助思政课教师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中。

第三,只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话语表述体系从专业话语体系转向适合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述体系。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专业话语体系,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可避免地具备本学科的专业话语体系特征;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因此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话语体系的整合与融合问题,只有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专业话语体系转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体系,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话语体系的转换,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话语体系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话语体系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话语体系转换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积极探索融合专业特征、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话语体系,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话语体系。

二、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作用定位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又要注意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必须对其参与过程进行准确定位,以确保其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得以正确发挥。

第一,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目的就是构建适合专业学生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论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专业教育作用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的主体,他能反作用于教师并进行自我教育,和教师在教育往活动中互为主体”[2]。以往我们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只是抽象地强调,很难找到一条充分发挥和提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很难找到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提升和主体作用发挥的有效渠道,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探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效渠道。大学生通过立足专业反思学科史、专业课程中相关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能强化对专业知识、专业发展与时代需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又能强化自身的社会定位、社会责任,使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真正确立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体系创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话语体系创建中的辅助地位。思政课教学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生的参与,在学生的帮助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专业教育目的的融合。但在思政课教学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中,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参与者,处于辅助地位。坚持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地位,是保障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正确方向的需要,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需要;但坚持思政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学生在学科思想政治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利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工作中,引导其从思想工作对象、受众的角度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践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其作用对象能否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效,都取决于大学生能否运用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和资源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行动上加以体现,即大学生能否成为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源教育的践行者,是决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求在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具体的行动环节,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更要推动大学生积极践行,引导大学生践行学界前辈的理想信念追求,^承和弘扬学界前辈的探索精神,并将学界前辈的理想信念及奋斗精神贯彻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之中,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三、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途径分析

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准确的作用定位,还需要有效的参与途径,才能确保学生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效发挥作用。

第一,通过师生互动的研究性学习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实践证明,结合学生专业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借助专业知识加深对政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解,进而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良性互动。在研究性学习中,专业课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结合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设计研究性学习选题,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之中。思政课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虚心向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和学生一道探索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中。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好、学科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共同开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一专业一教学体系的思政课教学格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

第二,通过学生社团、班团组织的活动,运用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在谈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现象时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3]告诫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状况。发掘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正是有效破解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状况的对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引导学生以社团和班团活动为平台,组织社团成员、班级学生、团支部或团总支成员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发掘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组织地对社团、班级、团组织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特色社团活动、班会活动、团会活动主题,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第三,通过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影响力。对于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所取得的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影响力,并通过竞赛与成果展示等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成果展示的过程是利用学生的成果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引导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路径设计与作用定位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有助于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更是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7.

第5篇

关键词:冶金工程;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思路

一、培养方案与提高专业兴趣

以培养冶金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技术能力为宗旨,恰当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及逻辑关系,加强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力度。专业课理论教学中,以讲授冶金工艺基础知识和生产控制基本规律为重点,培养学生冶金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结合冶金行业工程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工程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判断与分析能力。例如,氧化铝生产工艺专业课,根据氧化铝生产主要流程,从原料制备到氧化铝成品生产共12个主要工序,制定12个专题讲座,在阐明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视频、图片辅助,详细介绍工业化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工况条件及调控机制,使氧化铝冶炼过程讲解更加具体。在入学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掌握一定专业知识[4]。介绍教师的研究课题及参与的工程项目,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冶金研究领域有关最新科研成果,提高专业和科研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提供图、文、声、动、实等信息,加深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讲座,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开阔科技视野,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二、优化教学方法及资源

(一)工程案例教学法

结合冶金工程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工程案例教学法,并将大量工程实践研究成果编入教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培养知识应用、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聘请企业工程师任教。外聘的校外导师定期以生产流程工程技术路线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案例,讲授冶金专业生产实践,传授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的应用。目前,学院已聘请了3位分别来至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及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为冶金专业校外指导教师,近期将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一线丰富生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为校外导师。

(二)实验室教学平台

本科生实验课大多数是基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的验证性实验,是提高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重点在于仪器使用、基本操作规范和对基本实验现象的理解[5-6],加强冶金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极为重要。目前,冶金实验中心规划建设的主要实验室为“冶金专业基础实验室”、“仪表实验室”、“矿物预处理实验室”、“有色金属冶金实验室”、“钢铁冶金实验室”、“冶金环保实验室”及“分析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建设方案已完成,相关主要设备已完成选型,保证冶金工程本科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三)虚拟仿真实验室

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被应用于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实习和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7-9]。冶金实验中心规划重点建设实验室有“虚拟仿真型实验室”,主要建设内容有“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等系统全流程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资源,结合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该中心规划采购METSIM过程模拟软件,应用于冶金工艺流程热量平衡计算、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设备设计、成本估算和过程分析,实现实验过程零污染,教学资源零消耗,实验无危险性[6],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为冶金工程专业工程师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四)实习基地平台

按照冶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集中实践性环节学分比例占整个培养方案的17.14%,具有相当分量。本校已与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签订《冶金专业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合同,共建冶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实现专业基本应用能力培养。实践基地主要为冶金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项目实施后,将定期聘请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讲座和培训,可满足每年300人次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需求。根据冶金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将陆续拓展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国有或地方大型骨干冶金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增加冶金专业实习基地的多样性。

(五)“双创”项目全覆盖

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确立了“113”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双百分百”),即“让100%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知识教育,资助100%学生经历创新或创业训练,期待3%学生取得优质创新创业成果”。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由学生自愿选择专业老师,并在其指导下,申报“双创项目”,独立开展立项项目的实验研究、撰写论文、完成课题。以本文指导的2016级3名本科生为例,经过一年来实验室科研项目实践,在专业认识和科研开展基础手段方面获得较大提高。

(六)提高师资队伍工程教育素质和水平

承担冶金专业本科生培养任务的工科教师,不仅应在工程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突出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应具有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科学研究背景[1]。高校教师更擅长于知识理论性和系统性讲解,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掌握相对薄弱。本校为新建院校,教师以刚从高校毕业的博士为主,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经历和实践经验。目前,本院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只有6人,占比不超过14%,总体而言,是一支实践能力较弱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选派新入职教师去企业进行脱产1年的实践。目前约30%青年教师完成了相关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 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重视实训在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的组织。

1实景化实训体系的内涵

实景化实训体系是指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采集、复制或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或结果并作为实训背景,把本专业学生置身于高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与尝试、探索与讨论、训练和反思、模拟和实践等多种手段,掌握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赴企业见习、顶岗实习以及在教师带领下服务企业等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内涵和水平。

2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的重要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课程相比,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更高。

首先,本专业自身特点决定。对专业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更要会动手自己操作。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加深对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

其次,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教育有着不同于本科教育的特点,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恐怕很多学生都难以集中精神把课听完,更谈不上有收获,甚至掌握技能。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起点普遍偏低,而这一类课程涉及的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仿真难度大,又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体会不到理论学习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运用已学到的理论的环境。导致对理论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更难以长久保持。

因此,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如果不能采取更有效的组织方式课堂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检验知识与技能,才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能力。

3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实施难点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既有与其他管理类实训课共同的难点,又有自身独有的困难,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克服。

3.1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内容需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

根据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20060089)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调查显示:企事业单位认为最重要的技能要求是“熟悉人力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能独立的进行人力资源日常工作的技能”(74.13%),其次是“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51.93%),紧接着是“精通招聘、培训、考核等相关模块”(51.35%)。其后分别是“具备把领导指令转化为工作安排的能力”(45.37%)。从这一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与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还按老的满堂灌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似懂非懂,或者不能动手,必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而实训课的组织过程模拟了工作中的实际场景,通过实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工作能力。

3.2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应进一步提高

据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仅占总课时的 10%左右,通常体现为课程学习结束以后一周的理论学习,部分学校甚至只有 5%左右,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美国职业学院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实验、设计、实习等环节的课时约占教学计划总时数的 2/3;在法国高职教师每讲一节理论课都配有2至3节的实践课。参考国外做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强调实践能力的课程而言,保障实训课学时显得尤为重要。

3.3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核心课,部分职院在校内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更多考虑优先投入理工科类专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投入相对较少。甚至有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只要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投入一定量的图书资料和办公设备就足够了。而在教学实践中,现代化的专业实验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建立以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只能在教室上理论课,相应实践环节因为缺乏环境、软件、仪器设备等条件的支持开展的效果不好,学生反映一般。自从2009年人力资源管理专项实训室建立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安排了多个专题的实训学习,基本一章一练,学生反映很好。根据笔者随机访谈显示,普遍反映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并且在实训室这个专门的环境里,能够感受到和课堂不一般的模拟职场的氛围,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4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组织实施

由于以上存在的困难,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必须选择一种恰当的课堂组织模式,以求更好地接近工作实际,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好的基础。以下以笔者教学实践中绩效考核一章的“员工个体绩效考核技术”实训课程为例,尝试探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的组织模式和环境要求。

4.1明确实训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实训强化“员工个体绩效考核技术”的掌握。要求学生通过练习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已经学到的绩效考核方法:自我报告法、业绩评定表法、强制法、排序法、配对比较法、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中选择适当的考核方法,并分组进行相应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

4.2实训条件

(1)实验室环境:面积约50平米,以48人一班计算,设置6张活动桌,48把活动椅。如图:

(2)实验室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扩音器等。

(3)实验室电脑中预先准备一份公司背景资料,其中包括该公司简介、组织结构、公司战略、公司绩效考核现状,绩效目标等。

4.3实训组织要点

将学生分成每组8个人的实训小组,成立模拟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个组都要为自己的公司取名,确定经营方向,画出本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在其后的方案设计与演示中需要一个公司人力资源团队的面貌出现。每组推选组长为该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并确定最后方案演示阶段的人选。

4.4实训过程

课程的实验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训准备及方案初定阶段。(1)小组共同制定评估计划。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模拟公司的环境和信息。时间设为15分钟;(2)小组共同制定方案。时间设为20分钟。(3)应用实训室设备召开分析会议。会议总时间为30分钟,可分解为3-4次头脑风暴会议,解决不同的分析议题。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拨、指导。第一阶段如未能及时完成,各小组可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

第二阶段:报告形成阶段。各小组通过讨论分析形成实训报告,制作演示用的幻灯片。可以利用实训室,也可安排学生课余自行利用多种方式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各种形式形成文字报告。

第三阶段:分组演示阶段。各小组应用实验室设备演示分析评估方案的产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接受其他小组的置疑,每小组的演示时间为10―20分钟。本阶段需在实训室内进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实验报告的演示效果,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下锻炼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

4.5实验评估

(1)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协调、组织情况。(2)分析方案的正确性。(3)评估程序清晰合理。要求对分析程序有清晰记录,报告中要附原始资料和统计过程以及问题处理意见。(4)报告演示。要求小组利用计算机制作幻灯演示,能熟练运用电脑,能控制现场气氛,自如回答现场置疑。以上评估4个部分均需要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完成,因此全组同学得到一个相同的分值。

对“员工个体绩效考核技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如果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往往认为过于强调程序化和技术化,很难真正理解这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及其对组织的竞争优势的贡献。通过实训课程,学生可加深理解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以及其对组织员工的影响。实训课无疑成为了在校大学生弥补实践经验、提高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内容。

5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全景化实训课程的有关思考

5.1突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全景化的特点

全景化不仅是指学生要多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观摩,更加应体现出课内实训教学的实战性。要达到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技能、管理思维和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培养效果,必须将企业实际工作的背景和出现的问题等诸多方面的业务进行复制,移植到课堂内,设计出实战性的实训项目,就可以大大提高训练的仿真性。我专业的多名任课教师通过多年服务企业的经验积累,复制了大量企业的实际工作的背景,设计出许多实战性的实训项目,提高了训练的仿真性,实现专业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的高度吻合。同时,通过使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也给学生提供了仿真的软件环境,对提高学习兴趣效果明显。

5.2突出实训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全景化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担当的是一个“引导、辅导与监督”的角色,真正在课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应该是学生。在实训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自己动手查询资料,收集信息、制订方案,角色扮演甚至角色互换,讨论问题、得出结论,并派出代表陈述方案,完成每个模块的课堂任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锻炼和培养。因此实训课程中教师要适当“淡出”,即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发挥他们的潜力。真正落实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阿娜.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讨[J].福建论坛,2010(10).

[2] 马福山.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景化实训项目的构建[J].现代阅读,2011(12).

第7篇

1.1 “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模式的涵义和弊端

“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模式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片面重视各科知识内部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培养。“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模式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轻视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缺乏弹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等等。

1.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优势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进入的工作领域必须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构建出的具有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打破学科理论体系框架下传统的课程设计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以对工作行为的分析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为核心,实现了由传统按学科培养人才转化为按工作领域培养人才。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内容

2.1 教学形式

课程结构以教学模块为基本。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都将按照讲课、研讨会、练习、辅导和实习等形式完成。

教师在讲课中,将介绍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研讨会中,教师将分发给学生与课程有关的阅读材料或文献资料。学生自行选择研究方向,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以书面形式上交。练习和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重要知识点。实习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实践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

除上述直接教学方式外,学生还应进行自学,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进行项目学习和案例分析、准备考试或做个人研究。

2.2 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按照模块化设计。前三学期学习专业模块,第四学期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包括9个必修教学模块、3至4个选修模块以及学士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学生可根据自己所需的专业方向选择选修模块,并取得16个学分。不同学期的教学模块安排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而定,但要符合“总教学数量”的要求。选修内容和教学顺序均可依照学习委员会的建议,进行灵活更改。原则上,各院系应于每学期初,公布选修课程的内容。学期初公布的教学顺序的改变也同样有效。

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包括教学形式、前提条件、实用性、教学频率、教学范围及每个教学模块的持续时间。

2.3 教学内容

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实际需求出发。

第一学年进行基础教学。教学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针对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六大模块,即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可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第一学年将重点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这将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一学年结束后,学生将在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部门进行实习。

第二学年的教学任务将完全以实践为出发点。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教师将以讲述真实案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在讲授教学法理论时,教师将带领学生找到这些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学生将首先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学年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某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其毕业后可能进入的工作领域,如教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咨询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等,选择能够提高相应能力和扩展相应知识的模块进行学习。第三学年结束时,学生应为毕业论文找好资料,并确定论文的研宄方向。学生应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某一综合性问题进行研究。

第四学年的任务包括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学生将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论文,并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论文答辩在第四学年的期末举行。

2.4 评判标准(学分)

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分体系的评判标准,衡量学生的平均学时数以及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比如,可以规定,30学时对应1个学分。每学年共有60 个学分,即每学期30个学分,因此,本专业一共有120个学分。这120个学分将分配给课堂教学、学生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及答辩,具体的分配方法制定“模块描述”。

2.5 学习咨询

学生可以向学校的学生辅导中心咨询一般的学习问题,如课程要求学生以注册的形式进行一般性学习事务。专业问题的咨询,可由学生向自己所在的学院提出。专业的咨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任务。在第三学年初,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将被要求参加专业咨询。

2.6 考试结构

学生考试分为两部分:模块化考试和毕业论文(包括论文答辩)。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思路,本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每一教学模块包含不同课程,因此,考试是对整体模块进行考查。考试在学年期间内,随学习进度进行。

2.7 教学模块描述的修改

第8篇

关键词:工作导向 高职高专 人力资源 专业课程

高职高专教学方向应以学生学习和实际工作相一致为标准,即有效实施订单培养,研究顶岗实习和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进而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对此,想要构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将实践性的知识作为重点,理论知识则为辅助,从而满足职业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流程

第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剔除原有学科性质的课程体制设定观念,以实际工作为导向,重新对其课程体系进行认识与制定,使其能够符合现阶段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

第二,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加之受到“以工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即以学科特点为主导、以专业知识点为主体、以实际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第三,对教学方式的转变。关于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其课程主要以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从而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抑制作用。对此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即采用学生主体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四,营造良好地教学环境。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以工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提出,促使教学内容愈发接近实际工作,从而为教学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利条件。

二、新形势下以工作为导向构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运用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进行确定

首先,教学模块。通过对行业市场,以及相关企业人员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以具体工作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即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

其次,工作岗位。在针对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其学生的岗位职责主要由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协商而定位,以招聘岗位为例对岗位职责进行阐述:对该工作岗位的实际市场需求度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合企业制定的人事政策,对岗位招聘方案进行确定,之后进入具体的岗位招聘工作(包含岗位招聘信息的、对人员的筛选以及人才的录用),最后对岗位招聘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最后,行动教学课程的设置。对于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行动教学课程的设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教学任务的整合:即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与具体工作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行动领域:对常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处理的能力;能力分解: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反馈能力以及市场调研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分解。

(二)按照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向进行确定

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时,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正在不断增加,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航天类公司工作的学生占据33%,其他行业公司工作的学生占据63%,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据3%,在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工作的学生占据1%。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岗位主要包括人事主管和分析专员,员工招聘以及绩效专员,培训专员与薪酬专员等,其中人事主管占7%,分析专员占13%,员工招聘占33%,绩效专员16%,培训专员17%,薪酬专员14%。

(三)根据教学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设计

依据工作过程对知识内容进行划分,即将工作过程作为参照标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陈述知识以及过程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只是在适度进行改变,其排序方式和总量未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不再属于静态学科,而是根据工作过程,对其进行动态优化,从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加强学生自身职业能力,进而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公共课(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性课程(人力资源职业基础课程、人力资源财务基础课程与人力资源经济分析课程)、专业课程(人力资源调查与统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和开发等课程)、拓展课程(ERP沙盘模拟、员工劳动关系处理等课程)。

三、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对现阶段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知,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的提升,还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喻玉峰,张义先,李一平,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2013(32):58-59

[2]史军杰,徐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65-267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论;生涯理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302-02

当新生刚踏入大学校门之时,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就要对大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初步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种分层次管理的依据,大部分学生将进入下一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而对于那些对自我了解较充分的大学生,可以直接跳过“自我认识”环节,而进入“职业认识”环节。

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两块基石,在了解了自己及外在的职业环境之后,才看看两者可以作怎样的发挥和配合,接下来才能做一睿智的抉择,订立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因此,就业辅导过程就是从自我认识到职业认识,再到生涯规划,之后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学习与训练各种为达到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技巧,通过实践让这些技巧内化,通过应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顺利而又满意地就业。其中每一个环节,均可以使用个案、小组和社区这三大社会工作主流方法,或是多种方法的综合模式。整个就业辅导过程中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不断的定期评估,随时进行辅导工作的调整。而多种系统资源,如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信息、实践资源、培训专家等等,都会对整个辅导过程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予以重视。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微观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担当着多重的角色,如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和资源获取者等等。而社会工作者作为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中的一个组成方面,在这个宏观的层面上,它主要担当了两种角色。它既可以在某些环节发挥直接介入者的角色进行服务的提供,如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和生涯规划等环节,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个案工作,或针对具有同质性的群体开展小组及社区工作,协助其完成该环节的任务;又可以在整个系统中发挥其资源协调与整合者的角色,将就业辅导系统中各个部门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促进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如技能训练环节,社会工作者需要调动培训专家这一资源来为大学生提供培训讲座或模拟训练,而无须成为直接的服务提供者。

二、系统论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倡导为大学生提供具有整体性的全程就业辅导,因此大一新生踏入大学校门之时,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就需要开始启动。面对这些一直以来只是以高考为目的而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学生,向他们告知其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让其了解从此时开始进行就业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宣传教育就业辅导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的意识,为将来的辅导工作做好铺垫。

系统论中的层次性系统特性,要求就业辅导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个性化的辅导。初步评估这一环节便为辅导工作的分层管理提供了依据,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其自身的认识程度。由于每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程度不尽相同,将自我认识较充分与自我认识较欠缺的个体分开,选择是否跳过自我认识环节,这不仅是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工作理念的体现,也是避免浪费资源的良方。

三、社会工作介入就业辅导的路径

1.自我认识。调查显示,大学生现在普遍存在自我认识不够充分的状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缺少专业的方法指导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在这方面社会工作方法可以给予有效的帮助。对自我的认识要通过三个主要途径来获得,一是自己对本人的了解与认识,二是他人对本人的了解与认识,三是通过一些专业的量表测量所得信息。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能够使得自我的认识更加客观准确。社会工作者可以展开个人辅导,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剖析,同时也可以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等小组活动进行团体辅导,引导大学生自我剖析与互相剖析相结合,既了解自己眼中的自己,也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配合专业量表的使用,达到完成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目的。只有了解了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才能够订立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从而为之努力。

2.职业认识。职业认识首先要从专业认识开始。调查显示,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目前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认同度以及与专业的匹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根据采访大四求职的学生可知,往往大学所学专业又会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职业适从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大学生能够尽早地对所学专业进行充分的认识,并在早期采取必要的行动。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方法,加之各院系就业工作专员的配合,调动各院系的高年级学生和老师组织经验交流,对新生进行专业认识的深入辅导、现实工作领域的实地参观等。对专业和职业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之后,结合对自我的认识来衡量专业或职业的匹配度如何。对于个人与专业匹配度相去甚远的学生,要及时引导其采取其他职业准备活动,如选修第二专业、争取专业的二次选择、继续进修等等。在这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对于各种信息、政策有很好的掌控,发挥自身资源协调的能力。

3.生涯规划。当大学生能够做到充分认识自己和认识职业后,便需要进行生涯规划。就业辅导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学会生涯规划的方法,根据人职匹配的原则,将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相结合,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设定目标。通过就业辅导的帮助,了解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需要做哪些知识、能力和技巧的准备,而后制订出详细的准备计划,便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去一步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和训练各种为达到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与技巧。生涯规划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这三大社会工作主流方法,主要形式包括个人面谈辅导、团体辅导以及大范围的专家讲座。个人辅导主要是针对个体差异比较大、辅导需求比较个性化而又棘手的大学生,通过一对一的面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强的辅导。团体辅导则主要是针对有某一方面同质性的大学生群体展开,如同一专业的学生。专家讲座则是一些普适性的教育,通过大范围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培训的知识与能力等等。考虑到人力资源以及时间上的原因,团体辅导和专家讲座将发挥主要的作用,而个人辅导主要起到补充与辅佐的作用。

4.技能训练与实践。根据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辅导需求来看,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另外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提供各种技能训练与实践的机会。目前大学生们普遍认为,高校所提供的就业辅导很多都是理论知识的传输,纸上谈兵较多,真正的实践很少,这既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也不利于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因此,在大学生完成生涯规划,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计划时,就要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对计划进行实施。社会工作者需要组织各种团体活动、邀请专家开设技巧培训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提供能力技巧知识,而同时组织参观访问、开展模拟实践、拓展更多的实习实践资源,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职业环境和职业需求。

5.定期评估。这整个就业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都要督促大学生定期地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估,每个人都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个人之前的认识和选择已不再适合现状。所以,在发现这些变化的同时,要及时中断不适宜的发展进程,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辅导。当大学生在就业辅导过程中真正掌握了为自己进行规划的方法后,就已经不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太深,相信他们足够有能力完成自身的新一轮的生涯规划。这既是社会工作注重人的价值这一理念的体现,也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过程的体现。大学生短时间内就业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主要目的,而使其受益终身的问题解决方法才是重中之重。

6.其他信息资源的利用。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信息等信息资源对就业辅导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应该让每一位大学生对其进行实时了解。而这些信息并不需要社会工作者亲自去搜集,而应该是在就业辅导系统中设置专门的信息采集部门,当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个案或团体辅导时,便可以直接将其整合利用起来。实践资源、培训专家、心理咨询等资源对于大学生培训技能、发展技能以及培养正确的就业心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就业辅导系统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这些资源进行大量的开发,以提供给社会工作者顺利开展相应的活动。而家庭系统以及其他与就业相关的影响因素,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的同时,都必须加以重视和考虑。只有让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发挥其正向的促进作用,才能让大学生就业辅导过程得以顺利地开展,这也是系统论的相关性和开放性两种系统特性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曹金华,曹爱华.萨柏的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1).

[2]洪宗训,马新建.系统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3]雷骅宇.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大学生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9).

第10篇

关键词:地质工程;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21-03

一、引言

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范围,我国在所有硕士专业(军事硕士除外)中,开展了全日制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研究生教育,实行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吉林大学地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是从2009年正式开始招生。

地质工程是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便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对于专业学位来说,地质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相当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是以数理化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球物理技术、地球化学技术、钻探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时间不长,其课程体系还不成熟,课程内容还不全面,许多学校还是沿用学术型硕士或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地质工程专业也不例外。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是首当其冲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内容。

二、课程体系建设理念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制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完全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一是人才类型定位,由“研究型”调整为“应用型”;二是在能力培养方面,将“从事科学研究”调整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增加了素养要求,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故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二)以目标引领理论学习,夯实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还要求毕业生“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一是由“学科”变为“专业(或职业)”;二是专业知识由“系统的”调整为“宽广的”。故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和课程设置中,要始终突出目标引领,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还需拓宽专业知识;要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教学方向,合理设置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以理论支撑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紧密衔接,理论教学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和实践教学可以在指导教师所研究的科研项目野外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以理论支撑野外实践和实际工作,提高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与学术型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体系内涵相似,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模块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要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应用原理、实验验证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内容。课程内容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好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工程目标为导向、以内容为载体、以组织为纽带、以评价贯穿全过程,使得课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触及本质。改革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目标的核心指导作用,目标一经决定,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组织都要以达成所定目标为取向。改革要在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指导下,加强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组织、评价之间的融合与完善,通过目标性和过程性评价进一步加强四者的联系。

(二)课程模块的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一般都包括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等四大模块。前三大模块的课程都为学位课,也是必修课,选修课模块可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设置。课程模块的优化是在总学分一定的前提下,对其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课程的学分比例是合理和最优的。课程模块的优化,还要重视同一模块内和不同模块间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在满足基础知识和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让研究生有较大的自主选修权,这样才更有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目标。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有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把研究生课程内容和野外实践相结合在整个培养模式中,要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间的联系。要把课程体系的构建放眼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更大的环境中进行全面考虑,即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生产等培养环节,全面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教学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四、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基础地质调查与地质资源探查与开发领域的需求,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才,分为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等四个研究方向。

(一)四模块式课程设置:课程学习阶段采用了学分制结构体系,每个研究方向在总课程学分不低于32学分的前提下,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等四大模块(如图1),公共基础课模块为全校所有研究必选课,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外Z能力和政治修养能力,4门课可获得分;专业基础课模块为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而设置,按不同的研究生方向设置课程10门课,共22学分,而每个研究方向只需选择5门课,可获得12学分;专业课模块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四个方向共设置了13门课,共26学分,每个研究生可按研究方向和个人爱好选择4门课,可获得8学分;实践教学课模块为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其教学课程内容也不同,每个方向不低于6学分。

(二)三段式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学年,将其分为“课程学习+生产实践十毕业论文”三个培养阶段,各1学年。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两段式的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为1.5学年,“科学研究+毕业论文”为1.5学年。减少了理论学习时间,增加了生产实践的时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双导师制指导论文:建立健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由学院本专业硕士生导师担任,以校内导师为主,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企业导师为第二导师,选聘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参与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一体化教学基地建设: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离不开教学基地建设,我们构建了“四个基地交互融合延伸”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基地,校内教室和实验室为第一教学基地,“校内导师的科研实验室”为第二教学基地,校内“国家一省一校级”重点实验室为第三教学基地;“校外的产学研平台”为第四教学基地。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建设是指建设研究生公共实验室,软件建设是指依托基地提供的各种研究生创新课题及各类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加强校内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广泛利用校外教学资源,与校外近十多家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为各单位培训人才,另一方面,为地质工程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平台。

五、实践效果与思考

通过七年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我院已有四届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除一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外,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国土资源、石油化工、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工程测量与测绘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吉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布在三个学院,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球信息探测技术学院的课程建设情况,还有建设工程学院地质工程方向和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研究方向未做介绍。整个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本文研究仅是一个方向,也只是初步探索,其课程体系建设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完善。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辅导;经验借鉴;本土化选择

一、国外职业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

国外生涯辅导理论是伴随着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诞生、发展和成熟。具体来讲,不同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特质因素论是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所提出,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工业革命后人口迅速膨胀,为解决大量农业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就业问题,他提出应该以教育促进就业。他认为,个人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职业,个人职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特质与特定职业之间的要求是否相匹配。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2、每个人都有选择与自己相适应职业的机会;3、以个人特质和职业要求的互相配合为职业指导最终目标。

可以发现,特质因素论强调职业选择过程中要重视个人特质和职业要求的匹配度。但是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个人和工作的性质必须固定不变,显然忽视了人能力的多样性和发展性,该理论无疑存在一定缺陷。

(二)威廉姆逊匹配理论

1939 年威廉姆逊创办了“明尼苏达辅导学派”,他将职业指导分为六步: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和追踪,并提出了直接建议、说服和解释三种指导咨询方法。实际上,威廉姆逊理论是对帕森斯特质因素论的进一步发展,并总结了职业咨询的过程与模式。威廉姆逊匹配理论在20世纪较为盛行,尤其使用测验工具对大学生进行测查在当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辅导中仍然适用。

(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1942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方法,他提倡采取非指导性的技术路线,即采取不主动、不判断、不指导的“三不原则”进行职业生涯辅导。该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使得职业指导由职业资料分析转移到重视个人特质上来,即改变原来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辅导。该理论使职业指导更加向人性化方向发展,这也提醒我们在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长远发展与短期行为全面融合。

(四)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职业指导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概念的转变,职业生涯(career)的概念开始慢慢取代职业(vocation)的概念;二是职业指导由静态、一次性完成转向发展、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引起这种变革的就是舒伯。他将职业生涯发展看作是从童年时代开始,伴随人终身的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提出了自我概念 (self-concept)作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他将职业生涯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以及衰退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担当一个或多个角色,而每一种生活角色的强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之所以能够得到各国学者的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综合了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有关职业行为发展方向的长期研究成果,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是最具整合色彩的生涯辅导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在职业辅导理论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生涯辅导正式代替了职业辅导。

二、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经验

(一)建有机构设置完善、职能分工明确的生涯辅导运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国外高校一般都设有为学生提供专门服务和管理的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密歇根大学全校共设有12个专门的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根据不同分工进行独特的任务与功能,如就业服务办公室负责主办各种招聘会和面试;在德国已有100多所高校都设置了学生职业生涯服务机构,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就业、实习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就业指导人员内部分工明确,每个岗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例如职业生涯探索顾问主要负责帮助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指导学生根据专业学习和个人兴趣确定未来职业定向;专职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职业指导、学业指导和生活辅导等等。

(二)拥有一支专兼结合、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

与我国部分高校不同,国外职业生涯辅导教师普遍具有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特点,教师一般具有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且所有辅导人员上岗之前必须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获取职业咨询资格证书。另外,职业生涯辅导咨询人员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例如职业规划和职业咨询师,一般必须具有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3-5年以上。职业咨询师在学习过程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德国曼海姆的联邦劳动局高等学院,学制为 3年,其中18个月理论学习,另外18个月里有10周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剩余时间进行职业咨询方面的实际操作工作。同时,学校有严格的考评、考核制度,专职老师指导的学生的就业率必须达到学校的规定才能合格。

(三)突出高校、政府、社会三者密切协作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

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之所以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各类专业协会的积极参与。纵观国外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体系,高校处于体系的核心地位,通过设立职业生涯辅导中心开展各项日常事务,在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联邦政府主要通过颁布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政府通过组织就业调查,及时就业岗位信息,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作为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第三方的各类专业协会主要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们通过资源共享,成为沟通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重要平台。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与417个社区非赢利性组织、健康保健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实践机会,并与上千家企业和机构长期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等等。

(四)职业生涯辅导网络平台资源丰富、信息完备

构建一个资源丰富、数据共享、功能强大的职业生涯辅导网络平台是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的另一重要特色。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预约教师,或将自己的履历表等资料上传给职业咨询教师。同时,学生还可以获得最新的校内外招聘信息、实习信息等大量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资料。例如康奈尔大学建立的CCNet网络平台可以有效促进在校学生、校友、以及未来雇主三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SIGI3互动辅导系统则可以帮助学生方便进行权威的职业生涯测评,为进开展职业生涯咨询活动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此外,国外高校之间还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平台,以此通过校友资源来帮助在校大学生拓展人脉,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本土化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变职业辅导机构单兵作战为团队攻坚

就目前来看,我们很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事务性工作太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等相关本职工作很难真正落实。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复杂的持续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仅一个就业指导机构单兵作战很难将各项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从国外高校的经验中可以发现,他们会根据工作性质和范围成立相应的部门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所以,学校应加快建立以政策咨询、职业方向咨询、就业途径咨询等为内容的咨询机构, 通过个性化的职业辅导,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兄弟学校之间的配合协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就业指导工作发挥效用、落到实处。

(二)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提前。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存在层次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不高、师资培训投入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之一。上述问题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高校首先应提高对师资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职业辅导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就业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加大引进力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例如学校可引进心理学专业或者从事职业研究的相关人员,或者尝试聘请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所专长的兼职人员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当中来,努力建成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服务意识较强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同时,加快建立完善的师资选聘和考核机制,鼓励和资助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参加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资格认证考试,并考取相关证书。

(三)多管齐下,充分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指导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政府应更多发挥宏观层面的作用,制定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和就业指导,同时注重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为制定各种就业政策提供依据。此外,加快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建设,例如在美国,这类就业服务机构主要代表是行业协会组织,主要包括私人基金会、大学院校协会、自愿性认证协会、自愿性联盟及地区性协议组织五种形式。高校也应注重加强与企业等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实习渠道,使学生真正在实践锻炼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

(四)充分利用大数据建设的契机,构建信息化网络平台

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就业政策宣传和解读等宏观方面的工作,还有课程建设、课程设计、举办各种招聘会等中观方面的事情。高校如果要真正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大数据建设的良好契机,构建资源丰富、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职业生涯辅导工作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开展各种宣传和教育工作;开发或购买相关心理测评软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及时和更新招聘和实习信息,让学生快速了解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动态;积极搭建各种网络平台,促使校友、在校学生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拓展人脉资源、赢得求职先机。

参考文献

[1]张兴瑜.对国外生涯辅导理论的评述与启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8):90-93.

[2]William Bingham. Donald Super: A Personal View of the Man and His 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 Vocational Guidance,2001,1(1):21-29.

[3]沈蓓绯.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9.

[4]宋晓东.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1.

[5]阿尔巴赫等著.21 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陈舜芬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1-242.

[6]李想.德国高校如何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第12篇

关键词:技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职业活动导向

品牌专业建设是当前高级技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它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富有内涵的专业建设应符合“三个适应”(专业教育模式与岗位人才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与专业技术发展相适应、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技能人才教育要求相适应)要求,把社会的需求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建立起有时代意义的、有系列的、有层次的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

一、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级技工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建设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岗位的复合、职业变动的频繁,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应从传统的技艺传授发展到综合的职业能力培养,其专业培养目标更要贴近产业的用人要求,其课程更要贴近企业工作模式,品牌专业建设更要有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合作,这样才更体现专业建设的职业导向性。

2.建设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体系是技工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职业技术教育多元竞争压力下,技工学校为了树立学校特色和办学优势,应抓住机会,启动课程改革,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识专业建设,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内容入手,积极探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把专业做强、做精,把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至新的水平。

3.建设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体系是技校专业内涵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各学校在课程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理论实操存在“两张皮”现象;教学实施停留在学科模式上;在能力培养方面是模仿多,创新少;教学团队和场室建设未能适应课改需要等。这些问题成为专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依托校企合作,全方位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才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专业特色,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4.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优质就业是技校学生的强烈呼声

技校毕业生需要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和劳动岗位的复合以及职业的变动等问题,他们迫切期盼自己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渴望老师给他们更多相关行业的信息,以拓宽其职业视野,更渴望学校能够教会他们工作,掌握技能,提高就业、从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由于“职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姜大源),因此,“服装设计与工艺”的专业建设,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载体,探讨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高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建设模式。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构建一套完整的、实用有效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方案,含学习领域、学习项目(情境)、学习任务三大块,形成理论与实践、学与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2)探索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对职业活动导向的服装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组织形式和课程评价等,进行系统研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及考核评价体系,进而提炼出职业活动导向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3)编写“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职业活动导向的系列教材与学习手册,探讨企业工作过程中如何融入技校教材,探讨理论与实践、做与学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模式,探讨做中学的综合能力训练,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

(4)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推动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的有效实施。

(5)建设与服装专业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相适应的学习场景,挖掘社会资源,建设以企业典型产品体现工作过程的多媒体资源包,以提高学生职业训练的适应性。

(6)改革现有职业指导教学,以职业引领服装专业的职业指导,以“三导师制”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努力挖掘行业中职业指导的教育资源,并通过有效的职业指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

三、“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的实践过程

1.理论学习

成立专业建设改革小组,明确改革目标并分工分步实施。制定和学习建设方案,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课程建构理论,牢固树立职业活动导向的课改理念。邀请国内一流的职教专家作讲座,如赵志群、陈宇、徐国庆等,就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技术等作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组织小组成员到国内外进行考察,以他山之石,改良自身。

2.在职业的源头开展市场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