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经济

国际贸易经济

时间:2022-05-05 23:2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贸易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际贸易经济

第1篇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国际贸易经济 影响与策略

2005年,我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提升人民币的价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影响的研究,并从各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策略,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消极影响。笔者基于多年的国际贸易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参考。

1.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状况

国家政府在2005年开始调整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不断升值。那么,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1)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并逐步向着现代化企业行业前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与外资企业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2)我国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并逐步建立相关监测体系,以指导、监督、管理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加工产品以及工艺技术贸易频繁,促进者加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3)随着我国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加深,相关部门积极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并注重品牌效应,鼓励高新科技产品出口,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增长。(4)我国货物贸易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主,但是国际贸易中的农产品质量都不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我国政府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积极对货物贸易市场做出调整,尽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附加价值,以期促进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促进货物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的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汇储备的提高。同时,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综合国力的增强、大量外来企业进入中国经济市场,使我国国际贸易摩擦加深。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实施人民币升值政策,以期能够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

2.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积极影响

(1)缓解贸易摩擦。我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国际贸易的产品也多以价格取胜,其附加价值较小。长此以往,我国的货物的国际贸易经济效益必将受到影响。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国家对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与附加价值标准提高,促使了我国货物商品价格的提高,降低进口国的需求,这对国际贸易摩擦是有一定缓解作用的;(2)改善贸易结构。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促使着我国人民群众对商品质量与价格有更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国实行人民币升值策略,将有利于国内市场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渐淘汰性价比较差的产品,引导我国贸易增长方式向着集约型方向转变,加快我国产品的更换速度,规范我国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3)第三产业发展。人民币升值之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加。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发展的机会,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国家资金流量改变,促使着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2.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消极影响

(1)冲击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尤其是一些靠出口产品获得效益的中小企业,主要以价格取胜。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大大限制了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冲击最大,阻碍了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增长,也影响了农民增收;(2)制约招商引资。我国的经济市场正在高速发展阶段,国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升值。但是由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具有招商引资竞争,使持有大量资金的投资者停滞不前。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促使一些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外来企业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制约国外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3)降低出口竞争力。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较强,而人民币的升值将促使一些以价格取胜的产品贸易受到限制。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我国的出口额降低;

3. 应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消极影响的策略

(1)完善汇率机制。随着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消极影响的不断增强,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中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我国必须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完善汇率机制,进而提高汇率弹性,使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国家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2)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国际贸易主要以农产品与加工产业为主,因此,在应对人民币对国际贸易经济的消极影响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指导方针,加大对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开发、促进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扩大加工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以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3)提高抵抗风险能力。我国汇率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国内投资的风险加大,因此,国内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树立风险意识,以创新的手段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重视,积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结合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情况,改革指导方针与发展策略,以创新的精神与手段,发扬人民币升值的优势,消除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进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不断提高。相信,随着我国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其康.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兼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未来走势[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2).

[2] 赵骏青,刘贤娴.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 中国商贸,20,11,(17).

[3] 刘大鹏.汇率相对变动在国际多边贸易中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1,(08).

[4] 刘惊寒.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01).

[5] 付信明,盛长琳.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及其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03).

第2篇

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世界各地快速地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扩展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有了新的发展面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就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分析我国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

二、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Internet作为网络交易平台来完成的商品贸易的经济事务以及经济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交易的方式也是商业上广泛使用的信息传播途径。电子商务具有诸多的特点,例如高效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区域的广泛性特点以及成本的低廉性特点。打破了传统贸易的种种约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电子商务的特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全球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和条件,最主要的是基础性的技术保障。电子商务使用到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提供了交流和管理的平台。电子商务是商务智能化的体现。电子商务的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商务面向全球的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拥有互联网科技就可以进行电子商务的经营。其次,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通常比较便捷、简单。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的交易变得简单起来,一切步骤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支付便捷。最后,电子商务能够使贸易成本降低。在国际贸易中,双方的谈判、合同的签订以及定金的支付在传统理论和实践中,都需要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样就在吃住行上有了一笔开销,招待费、交通费的节省使国际贸易的整个交易活动大大节约了成本的开销。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基本是贸易双方根据贸易合同以书面文件的方式来展开贸易交流,电子商务的产生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文件实地的交流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形成了虚拟的国际贸易方式,再这样的平台上开展电子营销的模式。在国际贸易中,电子营销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依据于计算机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这就给我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资源。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竞争中,电子商务能够拥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实现市场中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世界各国都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地进行销售模式的创新,以此来适应时代的步伐。

四、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中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不到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电子商务方面的运用比较少,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一个刚刚崛起的阶段,相应的法律程序还不够完善。导致电子商务在运用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很多企业因为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和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致使在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中容易出现很多的纠纷和矛盾。国际上,关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体系也不够完善,这样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没有了相关条文的制约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会严重的阻碍各国之间的电子商务贸易往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我国的物流行业的管理比较分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这样物流行业不能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2)我国的国际贸易主体在运用电子商务方面存在问题。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信息化基础不够,网络规模也不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很多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够丰富,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工作人员也不多,传统的商业贸易往来没有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突然兴起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来说有措手不及的感觉,本身我国的计算机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就存在相当的差距,这样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的外贸商业往来就形成了一种范围狭窄、使用率低的状态。在目前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

(1)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任何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前提,明确建立起国际商务往来中的电子商务法律规范能够确立起各国之间电子商务往来的行为规范,统一的规定有利于保护每一个国家的商业贸易利益。建立健全的法律在国际市场中商贸往来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才能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建立起信用保障体系,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往来提供信用保障。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工商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的共同协商形成统一的信用制度评价体系。在国际贸易往来之前要对企业的财政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对以往的贸易行为进行监督,才更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健康来往。

(2)对我国的外贸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化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条必行之路。外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国际商贸往来,不被新时代所落下。加快我国外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利用。在我国的外贸企业硬件设施完善的情况下,提高外贸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电子商务使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工作支持,员工对电子商务不知晓、不了解就不能使外贸企业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我国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形成阻碍的作用。企业在提高员工的素质方面要不定期地进行网络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员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量,使人人都能够懂得电子商务的流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3)我国的外贸公司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荐电子商务方面的成功案例。每一个国家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其外贸企业的发展模式都不相同。我国要对他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形成完善的学习策略,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国家的实际情况、以往的贸易往来经验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良自己的商业模式。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商业水平,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大环境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外贸产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六、总结

第3篇

 

(一)贸易利益理论分析的历程

 

贸易利益理论分析的历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古典贸易理论中绝对利益论的分析。绝对利益理论分析的创始人是亚当斯密。他通过对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的分析,论述了社会分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财富增值,以此为前提提出他著名的“绝对利益论”。其主要内容是指: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这种由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所带来的贸易上的绝对利益,正是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内在动因。斯密批评了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财富观,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并不在于金银的流入,并很直觉地给予了三方面的回答:(i)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对外贸易利益在于“输出他们所不需要的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回他们所需要的其他物品,通过以剩余物品换取其他物品来满足他们一部分的需要并增加他们的享受”。[1](2)从交换价值的角度看,“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从而实现本国社会劳动的节省”。[2](3)—国在向世界市场开放以前,存在着国内没有需求的劳动产品。因此,出口贸易为国内的剩余产品解决了出路问题。

 

斯密的这一原理阐明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和格局,揭示了对外贸易利益的形成基础,拉开了国际贸易利益分析的序幕。

 

2.比较利益论的分析。绝对利益论未能解决--国没有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即在贸易上没有绝对利益的情况下,参加国际贸易是否能取得贸易利益的问题。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比较利益论的基本内容是:各国都专门生产对自己的自然条件较有利、成本较低的商品,不生产或少生产对自己无利或少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彼此都会得到贸易利益。这种贸易上的比较利益,正是国际分工和各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所在。比较利益论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贸易理论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就在于它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包含了贸易互利性的科学内涵,从而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树立了一个较好的理论模式。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进行交换,就可以获得用相对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的好处。

 

穆勒作为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以其贸易利益观出发,借助国际价值论,进一步阐述了比较利益论。他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为一国带来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回答了李嘉图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两国实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因素,并指出:产生比较利益的两国产品交换比率的界限,是由各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所决定的,要使两国间的贸易得以真正进行,必须在以上界限内有一个现实的使贸易双方都能得到比较利益的交换比率,即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与供给因素决定交换界限相对,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则对交换比率起决定性作用,它又具体表现为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

 

总之,古典贸易理论是把贸易利益问题作为国际贸易中心问题来加以探讨的。目的在于通过论证分析,对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发展对外贸易是否与闭关自守存在利益损失等问题作出规范性的判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外贸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加强和提高,贸易利益也远远超出了静态利益的范畴。面对变化着的国际贸易,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贸易利益的认识也逐渐超越静态,走上探索贸易利益动态化的历程。

 

3.贸易利益的现代分析。在古典经济学家对贸易利益作了规范性判断的基础上,马歇尔及以后的经济学家在对对外贸易作一般分析的同时,着重论证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所带来的单向利益。

 

马歇尔首次提出了对外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利益问题,作出了“决定各国经济进步的原因是属于国际贸易研究的范围”[3]的著名论证。并从贸易结构和战略的角度来衡量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利益。本世纪30年代初和50年代末,罗伯特逊和R纳克斯分别提出和发展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学说。他们除继承对外贸易静态的或直接的贸易利益论外,还阐述了对外贸易动态或间接的贸易利益。并认为,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出U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1)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比较优势的领域。(3)规模经济利益。(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人。(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激烈竞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二)贸易利益理论下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随着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利益呈现增强的态势,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外贸易理论中贸易利益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的、客观的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顺应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的现实,客观地指出了国际贸易的利益。但我们不能永抱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受自然条件的决定,各国的贸易利益是永恒的。其次,这些经济学家大多是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来看待国际贸易的。事实上,决定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传统的静态贸易利益,也不是由于间接的动态贸易利益,而是出于资本主义对外追求剩余价值,获取超额利润的要求。最后,比较利益论的创立者李嘉图主要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阐明对外贸易活动中产生的贸易利益关系,而以后的经济学家却撇开李嘉图贸易利益分析的正确引导,只是单纯地讲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很难为贸易利益尊定一个价值论基础。因此也难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4篇

1.国际贸易趋向高端化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国际贸易始,我国信息化技术也正式起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步发展,科学技术研究飞速进步,我国顺利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目前,国家间交往越来越频繁,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走向了高端化。首先,在国际贸易中,高新技术占据的比重逐渐提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90年代开始,我国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渐受到国际社会民众普遍关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总量、出口量都呈现出了明显的持续上涨趋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国际贸易结构逐渐趋向高端化。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的进步,进一步优化了国际贸易的内部结构,促使国际贸易中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渐下降,新型技术产品、制造业产品比重不断提高。

2.利益格局发生变化

当前,国际贸易主要包含两个交易主体,一个是发达国家,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且两个交易主体间的经济发展实力呈现出悬殊差异,促使整个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格局趋向两极化。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在国家贸易的整体利益分配格局中,发达国家约占80%以上的利润,特别是位居领头地位的美国,其拥有的国际贸易利润就达到了利润总量的1/3以上。这种利益分配失衡局面,导致发展中国家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又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严峻的考验。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更具利润分配优势。

二、国际贸易发展遭遇的困境

1.粗放型经济无法满足新时代要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开放范围越来越广,这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国际贸易规模上升到一个空前高度,国家整体外贸水平持续上升。从形式上看,我国国际贸易已取得非凡成就。但若将已取得的成就进行细化就会发现,当前,我国所达到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还远远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距离新时代要求还差一大截。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速度慢,国际贸易量多质低,导致我国国际贸易结构始终无法优化,外贸产品质量难以有效提升。纵观当前,我国粗放型经济下的进出口产品层次依旧保持低水平,创新力强、自主知识产权到位的高端经济产品少,且产品几乎不具备品牌优势。

2.外贸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理想

国际贸易是我国贸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纵观当前,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主要是中小外贸企业。然而,我国政府部门等职能机构却未给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便利条件,促使中小企业在积极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频频遭遇困境。如我国出台的一些行政管理条例严格限定了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规模;税收政策明显偏向大型外贸企业,导致中小企业频频受挫。如我国中小企业需比“一般纳税人”缴纳更多的税收额;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未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威胁进行适当的法律保护,如我国出台的《企业法》、《公司法》等法案制定的条例过于笼统,且在细化条例中,满足中小企业特殊性要求、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保障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合法权益的法案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理想。与此同时,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过分聚焦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甚至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资金筹集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等多方面特权优惠政策来鼓励这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贸易发展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局面,整体外贸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理想。

3.国际贸易的风险程度不断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国际贸易涉及范围逐渐扩大,国际贸易深化程度显著提高。尽管我国国际贸易受此影响获得了更多向前发展的机遇,但同时,我国国际贸易各主体需承担的贸易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首先,我国主要向其他国家输出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小,而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量则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际贸易产品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小,企业难以取得较大利润,外贸各主体极容易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被剔除。其次,由于我国出口其他国家的产品比重越来越大,引起其他国家的防范,导致我国国际贸易风险加大。如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家多次对我国出口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使我国出口产品品牌、出口企业信用在无形中受到打击,客户忠诚度显著降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逐渐降低,加之各国为保护本国消费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国际贸易风险被迫逐渐加大。

4.本币升值势头持续向上攀升

从国家保护本国国际交易的角度来看,若本国币值减小,则国际购买本国国际贸易产品的费用降低,各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本国国际贸易产品将以量取胜,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相反,若本国币值提高,他国购买本国出口的产品就需花费更多的费用,顾客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量将骤减,本国国际经济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有可能直接拖延本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国向国际社会输出的产品越来越多,国际客户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利益空间,以至于这些国家开始寻求多种借口或手段,如“砍断”我国境外进口商的资金链、恶意拖欠我国贷款、实现大幅度的贸易保护等来逼迫我国人民币升值,促使我国人民币升值势头持续向上攀升。尽管2015年我国曾多次对人民币实行贬值,但外部驱动人民币升值风险依旧存在。

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

1.转变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增长方式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易浪费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这也意味着我国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与增长方式,全面推进我国国际贸易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此,可逐渐在国际贸易中贯彻落实集约型经济。集约型经济是一种追求产品高附加值,增加贸易利润的增长方式。而要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实行集约型经济,首先要细化市场,鼓励不同市场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其次,进一步落实品牌战略,加强出口产品的品牌宣传,向国际客户宣扬出口产品的优势之处,增强国际客户的购买欲望;最后,不断优化我国国际贸易产品格局,尽可能加大高端产品的出口比例,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真正以产品质量取胜国际市场。

2.持续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向前发展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不断国际社会如何变化,国际贸易结构如何调整,都必须要将国际贸易的重点放在推动国际贸易经济向前发展上。尤其是在我国高度强调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现实方针下,必须要严格遵守原有的发展方针与原则。否则,若经济发展出现不稳定现象,我国社会将陷入一个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而要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向前发展,首先要不断调整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经济体制,优化并落实税收政策,适度强化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等支持;其次,要构建与完善为我国国际贸易服务的各个信息服务机构。因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对信息资源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若能构建与完善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对称性信息,将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取得更大市场优势,同时,信息服务机构的建立与完善,还可有效扶持我国中小企业等外贸主体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经济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进而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3.强化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与完善,都让我国逐渐意识到了完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法律法律主要聚焦国内经济贸易,而在国际贸易方面却还未出台系统化的法律法规,这也使得我国国际贸易过程缺乏法律保障,贸易风险层出不穷。对此,我国有必要强化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建设。首先,立法机构要积极了解国际贸易标准,并将部分国际贸易标准引入我国国际贸易规范与法律体系中,防止我国国际贸易在出现纠纷时处于劣势;积极研读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法律与国际贸易协定、条约,并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进而增强法律保护的可行性;最后,组建专家团研究应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控诉,尽可能从法律的角度规避他国对我国实行的不正当反倾销活动。

4.改变收付货币方式并丰富避险工具

对于专门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外贸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是其业务发展不可避免的潜在风险。不少外贸企业也对此感到非常焦虑。但事实上,人民币升值风险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外贸企业可适当地更改现行的货币收付方式。如当前,美国依旧是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虽然美国为规避债台高筑风险有使美元持续走弱趋势,但基于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美元贬值不易。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可采取收美元等升值空间大的货币、付人民币等升值风险大的货币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发展利润与行业利润;其次,我国外贸企业可适当丰富自身的避险工具,防止汇率风险冲击。如目前,我国大部分国际贸易都是无法实现立即支付与收取的,交易存在一定的时间汇率风险。此时,我国外贸企业可与他国企业、消费者签订远期合同,灵活使用买卖外汇期货等方式来套期保值,以防范交易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并由此保障我国国际贸易利益,推动我国国际贸易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第5篇

(一)传统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特点

传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能源。传统能源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石油是传统能源国际贸易比重最大的能源之一。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大,我国对原油的依赖度超过60%,这就意味着国际石油贸易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拓展石油对外贸易合作,多渠道、多角度的开发石油贸易通道,保证国内石油供应量。

(二)新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特点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生产规模较小,使用范围狭窄。但随着传统能源消耗日益增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新能源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各个国家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和投入,在国际贸易中也进行大量补贴,并且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再工业化”的发力点,试图通过新能源国际贸易加快本国新能源战略布局,提高本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三)可再生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特点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特点是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由于可再生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加大对本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积极的进行国际间的贸易,从而弥补传统能源贸易中的弱势,加速向绿色经济转型。

二、电子商务给我国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国际贸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化工、钢铁、石油等重要的能源行业,已经开始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业整合,实现国际贸易往来,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操作平台。电子商务对我国能源行业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我国能源贸易方式

我国传统的能源贸易方式是以书面文件等形式为主要依据进行贸易方式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使我国的能源贸易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贸易形式。基于网络技术为依托,以虚拟的网络操作平台为贸易交流方式,提高了贸易经济合作效率,加快了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了我国能源国际贸易管理方式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技术为依托,为能源贸易提供了丰富准确的信息资源,为我国能源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力的信息资源,使国际贸易市场变得更加公平健康。另外,通过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可以加强我国能源行业的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使我国的国际贸易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的向国家化迈进。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国家开始不断研究和创新贸易方式,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能源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我国加强对能源出入境管理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加大海关对货物稽查的力度,促进我国各项制度健全完善。

(三)为我国能源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业环境下,使得我国传统的贸易手段逐渐被电子商业化所代替,加快了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通过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我国对国际经济、政治、能源等信息的了解,提高了对国际能源贸易环境的预测和评估的科学性,提高了我国能源经济贸易活动的经济利益,为我国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提升我国能源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电子商务,提高能源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开展的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因此,应该加大政府对电子商务应用的扶持,定期组织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和学习,培养一批专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高能源行业的人才结构,提高我国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能源行业的国际地位。

(二)加快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对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网络资源建设,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中的资金流转都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跨区域、跨银行的资金划拨、交易等活动的便捷和安全,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对于金融交易的需求,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转账服务。另外,必须加强我国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的预警机制,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我国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电子商务技术的创新发展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间竞争激烈,想要在国际竞争中突出我国能源行业的优势,提高国际地位,必须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的更新换代。根据时展要求,提高我国电子商务技术的先进性,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国际贸易活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另外,基于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由于商业活动一般是通过虚拟网络进行,缺乏对客户的登门拜访,因此,要加强对客户的维护,将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介绍给客户,让客户了解我国能源行业的最新研发动向。加强对门户网站的建设,及时更新行业新闻和相关的动态,提高我国能源企业的知名度。

(四)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第6篇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贸易经济专业列为目录内专业。实际上,贸易经济是我国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1998年就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目录外专业,是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自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以来,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经历了60多年的兴衰演变。20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贸易经济专业发展较快。但1998年教育部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时许多高等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被取消,导致贸易经济专业发展逐渐萎缩。目前,我国只有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贸易经济专业,全国每年培养的贸易经济(不含国际贸易)人才不足4,000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贸易经济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也使得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陷入困境。由于贸易经济专业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理念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校规格的升级,各高校纷纷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知识以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致使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欠佳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社会需求有差距成为制约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当今社会对贸易经济特色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对贸易经济特色专业人才数量的要求。二是社会对贸易经济特色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在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贸易经济特色专业人才准确的定位,使得培养出来的贸易经济特色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社回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手段落后

 

在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手段落后,也是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体,以网络教学、实验软件等为补充。多媒体教学由于过于程式化,导致部分学生课堂只记笔记,以应付考试;网络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但由于资料更新慢,技术支撑能力不高,因而教学参与程度较低。而实验软件在选择上由于成本较高,以及适用性比较狭窄,加上课时所限,所以利用程度也不高。

 

三、贸易经济改革思路

 

(一)课程体系改革

 

1.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内外贸有机结合,从事国内外贸易研究和工作的人,同时面临大量的国际贸易的问题,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市场的需要。因此,贸易经济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商贸英语等特色课程,将奠定复合型人才的坚实基础。

 

2.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适时增加新的理论性课程,把最新的贸易经济理论研究成果融于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设专业选修课,其课程有商业创新、区域贸易等,同时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专业知识。

 

3.当网络经济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社会中后,贸易经济问题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其他经济领域相互渗透和配合,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和贸易形式,所以在基本贸易理论和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新的贸易理论和技能课程是必须的,课程主要有流通经济学、商业史、商品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消费心理学、零售学、广告学、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4.合理配置课程模块,突出方向性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新”和“特”,增强课程的引导性和学生的选择性,使课程设置更能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匹配、更具效率,并随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方向以及相应的课程模块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是教学活动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特别适应贸易经济课程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坚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必须将教学的聚焦由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到关注学生怎样学上来,在必要指导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三)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设计应符合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践。既要让学生掌握贸易经济基本原理,了解我国贸易经济领域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又要让学生学到解决贸易实践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一是实践教学环节。贸易经济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科研实训和毕业实习等五个方面。此外,还应安排其他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制度化实践活动,如语言能力测试、军学共建和商学共建等活动。

 

二是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组织包括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小组和学生实践小组等。实践教学小组根据统一的课程实验计划、社会专题调研计划及其考评制度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专业建设和专业模块方向遴选出实践性强、操作效果好的商贸流通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并不断拓展外省实习基地。每个基地指派一名教师负责。实习去向根据学生意愿,实行双向选择;实习中,要求学生及时分析、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和业务人员沟通交流;实习后,学生必须根据实习的实际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并由实习基地统一考核与鉴定。

 

四、个发展方向

第7篇

特别奖:

1、《广东外经贸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隋广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东方国际集团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发展战略思考》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

3、《天津开发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何树山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4、《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对策研究》

李培生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

侯全军 庞瑞芝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5、《促进黑龙江省境外投资合作的调研报告》

王桂兰 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马 琳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

一等奖:

1、《当前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裴长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彭 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 通产业室

2、《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加工贸易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等奖:

1、《统筹协调“六外”关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李玉举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

2、《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与资本市场调整趋势――全球与中国》

佟家栋 刘 程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3、《经济危机下推进中国外贸结构调整的思考》

杨昌荣 湖北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夏志铁 中设集团湖北机械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

柳 哲 武汉理工大学

4、《金融危机下我国吸收外资的政策难点及对策》

聂平香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三等奖:

1、《珠三角外贸在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中如何保持连续性竞争力》

井百祥 湘潭大学商学院

2、《户籍红利支撑的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内在矛盾及其升级转型的困难分析》

黄兴年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3、《金融危机下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及升级后竞争优势获取策略研究》

焦媛媛 易文贞 费卉卉 南开大学

4、《我国贸易收支的商品结构分析》

李 宏 何晓伟 天津财经大学

5、《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代工企业的影响及其转型发展战略》

魏 浩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6、《资本流动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短期流动资本运动轨迹探析》

尹晓波 华侨大学

7、《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政治风险与规避策略》

聂名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8、《中国对外反倾销税率与上游原材料价格以及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邬一欣 任荣明 上海交通大学

9、《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发性金融体系研究》

黄人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10、《关于品牌展览会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分析》

陈八荣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11、《我国对外投资涉税政策问题探析》

许春淑 天津商业大学

12、《金融危机下如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战略选择》

密 桦 耿明英 武汉科技学院

彭立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国际部

13、《外资对于中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钱伟荣 杨 丽 李 津 天津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14、《中印对外反倾销比较:基于对称性指数的分析》

齐俊妍 邢艳艳 天津财经大学

15、《金融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和走势》

崔日明 辽宁大学

刘利民 浙江万里学院

16、《超越FTA的东北亚共同体新构想》

姜文学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7、《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外贸结构调整方向及策略分析》

陈秋云 江西九江学院

优秀奖:

1、《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蔡宏波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黄建忠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从对外贸易结构看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谢娟娟 李可爱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3、《经济危机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徐 白 玲 天津商业大学

4、《中国构筑全球性区域贸易安排体系的思考》

马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5、《资本流动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

6、《经济危机下我国贸易结构改革研究》

李 兵 姬锦霞 山东经济学院

7、《科学实施经济服务化战略,尽快推进我国外贸结构升级――基于DEA的我国经济服务化效率研究》

王细芳 陶婷芳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电机学院

8、《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

陈柳钦 天津社科院

9、《SFDI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李练军 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王树柏 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10、《提高自贸区协定税率利用率的思考》

容静文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11、《新形势下我国应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阙澄宇 柴渊哲 东北财经大学

12、《把握金融危机引起外贸调控转弯的进程》

李欣广 广西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13、《海关在推动加工贸易区域整合升级中的作用》

刘婷婷 天津海关

14、《浅析跨区域外贸协作的路径选择》

王本强 天津海关

15、《中国的大国特征与贸易战略选择》

崔治林 天津财经大学

16、《新形势下我国机电产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农业机械出口非洲为例》

焦慧娟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李柏松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17、《贸易便利与贸易管制――以海关贸管工作为视角》

李 敏 天津海关

18、《金融危机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及启示》

姜荣春 华晓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金融危机下中国大型企业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以中远集团为例》

许 晖 万益迁 刘 洋 天津南开大学

20、《金融危机促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我国对策分析》

曹 玮 天津海关

21、《试析金融风暴中的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发展》

魏秀敏 天津对外经经贸易职业学院

22、《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外经贸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

魏金山 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所

23、《出口贸易“双高”现状与对策分析――以苏州为例》

王世文 苏州科技大学全球发展研究院

24、《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雷 瑛 河南行政学院

25、《剖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及其原因和对策》

琚马力 皖西学院

曾凡银 安徽省委党校

26、《比较优势的扩展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

于 倩 兰州商学院

组织奖:

1、天津市国际贸易学会

2、湖北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第8篇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175-0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不段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贸易向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交易方式的变化,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国际贸易的新方式――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对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创新

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

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作为当前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是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方面简化了国际贸易运行的各种程序,同时缩短了国际贸易的时间,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电子商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重要方面: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指的是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以及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以及相关领域综合电子化的运动方式;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活动。

2.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首先,电子商务加快了贸易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国际贸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革新,虚拟市场随之出现。虚拟市场的出现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一体化,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主体的变化,虚拟公司出现。虚拟公司改变了传统公司的基本形式,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保证了国际贸易市场的稳定快速运行。

其次,电子商务优化了贸易运作的流程。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管理方式的变革,加快了国际贸易运作流程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运作流程,实现了四位一体的运作流程。在四位一体的运作流程中,国际贸易能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多层面的互动式营销服务,极大加快了国际贸易运行的速度。

二、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必然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从国情来看,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不能够普及,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国际贸易。所以说,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

1.积极转变企业观念。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时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成功,就必须积极转变观念,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最新潮流,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网络贸易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重视国际网络贸易的发展,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整体效率,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2.加大对信息技术建设的投资力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贸易向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交易方式的变化,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电子商务水平还不够高,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说,我国必须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国际网络贸易的发展。

3.努力实现经营管理的网络信息化。

在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企业是网络贸易的主体,在国际网络贸易中处于首要地位。所以说,要想实现网络贸易的自由化,就必要要实现经营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信息化能够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网络应用到自身的经营管理之中,进而通过网络管理的信息化来提高自身企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发展网络贸易的前提就是企业自身实现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尤其对于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是其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壮大的必由之路。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方式的重要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大国,在电子商务方面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应高度重视网络贸易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网络贸易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乃武等.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2]袁炜博.WTO新议题――贸易与竞争政策[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2)。

第9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影响;发展对策

1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出现是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它不仅以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开扩了国际贸易市场,也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具体来说,其影响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交易形式的影响;第二,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成本的影响;第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经营方式的影响。

1.1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交易形式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在贸易形式方面,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交易方式中,我们进行交易的主要媒介是电话和传真,虽然能够有效保障交易的准确性,但是却存在着交易耗时长,交易慢的问题。而电子商务就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所以商家与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沟通时就更加方便,可以大大节约交易的时间,提高交易的效率[1]。此外,电子商务的这种营销模式还有效地减少了一些交易的流程,使交易更加方便,有利于促进交易的完成。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提高贸易的交易次数,促进资金的流通,对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形式的改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1.2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成本的影响

在贸易活动进行中,交易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商家也只有把控住了交易成本,才能在贸易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商家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贸易活动,这种高门栏的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贸易发展。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的成本支出问题,使更多的小规模的商家企业能够加入到国际贸易当中来,有效促进了国家的贸易流通。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在交易时只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操作,一方面,这种交易模式很好地减少了在贸易中的其它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这种贸易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产品储备与销售需求之间的问题,使商家能够通过网络对市场需求进行评估,从而有效调整商品储存,防止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

1.3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经营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我国国际贸易的经营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贸易经营有一定的规范流程,每个部门都有主要负责的环节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使销售环节变得非常复杂。而电子商务的经验模式则比较多样且灵活,能够通过网络对贸易进行有效调整,使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能够有效联系起来,极大地减少了消费过程中需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电子商务能够对国际贸易的经验方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的贸易水平,使我国的国际贸易在世界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2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不长,经验积累有限,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税收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人才和基础设施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够健全的问题。

2.1税收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税收机制不够完善,税收难度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而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交易信息由传统的纸张版变成了电子版,虽然更加方便也节约了纸质资源,但是电子版在使用中能够进行一定的修改,使资料内容进行变更,这就使商家在进行缴费时,可利用这个缺陷,逃避一些税费以赚取更多利益,极大地危害了国家的财政。此外,由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使得其交易时的具体界限很难划分,而每个地方的税收制度不同,如果交易地点不确定,就极大地增加了税收的难度,造成出现逃税、漏税的现象[2]。

2.2缺乏专业的人才和基础设施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和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问题。首先,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电子商务的推广发展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现实环境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地区网络建设还不够完善,使其不能很好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贸易;其次,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缺少相关的技术人才,像电子数据和电子维护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这也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时间有关,许多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是近些年才进行开设,所以人才教育上难免落后;最后,电子商务交易需要极完善的物流支持,但是当前的物流水平还是不能很好满足电子商务的交易需求,使得电子商务在交易时受到一定的制约。

2.3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够健全的问题

在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够健全的问题。首先,由于电子商务是在网络上进行贸易,所以在管理规范上难免比较困难,我国当前也没有很多网上条例进行网络规范;其次,网络交易没有办法保障交易商品的质量,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调节与解决;最后,电子商务由于门栏比较低,且发展数量日益庞大,在出台法律条例上很难面面俱到地对商家进行管理制约。

3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面对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寻找策略进行解决,促进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电商人才培养计划;第二,要逐渐健全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条例;第三,使传统国际贸易能够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

3.1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电商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能够让电子商务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做好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和做好电商人才培养计划。首先,从人才培养,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各高校要开设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注重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养,以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学校和企业要进行联合合作,高效的校企合作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政府需要加大对于电子商务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让网络建设能够真正在我国实现全面的覆盖,使城镇、乡村都能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为电子商务的开展奠定好的网络基础;二是要促进新型的物流交易方式,提高我国的物流水平[3]。

3.2要逐渐健全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条例

要电子商务取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的秩序,逐渐健全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条例。首先,政府要不断完善法律,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的秩序,防止出现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像通过一些手段进行偷税、漏税等,这种行为一旦发现,政府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于电子商务商家的管理,出台一些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条例,使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安全地进行消费;最后,要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对网上交易商品的质量要进行严格审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通过网络告知给广大的消费群众[4]。

3.3使传统国际贸易能够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难免有一定的不足,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有了一些经验,所以如果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优势相结合,将很好地提高我国贸易的发展水平,促进我国贸易的更好发展。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可以借鉴传统国际贸易积累下的管理经验,促进电子商务的管理之外,还能够有效地与传统贸易商家进行合作,使商品来源有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渠道;而传统国际贸易也可以借鉴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促进贸易的宣传与销售,从而加大商品贸易的交易成功率[5]。

第10篇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世界市场的重新建构,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深化,对每一个国家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培育企业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意义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给全球工业化带来了飞跃性发展,网络建设已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巨大推动力,它使企业产品的各项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使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通过 internet互联网络均可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地区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纷纷建起的网站,并已进入了电子商务阶段,使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迅速转变为全球性网络化的电子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也建起了网站,然而,这些网站大多是在网上一下产品信息、政府消息而已,而能在网上实现在线即时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海关申报、货物保险等的网站还为数甚少,距离网络化商业经营方式——“电子商务”这一更高水准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电子商务作为行业最先进的经营模式,将为企业大大的节约金钱、时间和资源,并将对整个行业的商业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据初步统计,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比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所能节省的资金大约是营业总额的5%~7%以上,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甚至能超过15%。 

交易费用降低:电子商务免去了一切烦琐的手续,所有的商务活动均在网上一气呵成,诸如海关、商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货运方式、费用、货物保险、合同签署等都能在网上完成,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与国际接轨。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 

 

三、电子商务带来网络贸易的优势 

 

网络贸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贸易将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 

2.网络贸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金融、海关、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3.网络贸易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地位。 

公司和厂商可以申请注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页介绍产品、劳务和宣传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网络贸易无时间、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以进行“全天候交易”,把产品推向全球,增加贸易机会,同时又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地位。 

总之,全球化的结果形成了地球村,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地球村各个不同成员间之信息交流与沟通。国际贸易为电子商务之驱动力量之一,而电子商务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交易与信息传输的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世界市场的重新构造,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的深化,对每一个国家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培育企业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保持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发展

1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平台的现状

中国海关从1978年开始实施无纸贸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电子海关”、“电子口岸”、“电子总署”三大系统。在贸易管理部门,贸易许可证通过网上申领的比例已达到80%以上,电子产地证的签发率也已经达到60%。通过edi方式传输的l8种电子报文无论在交换的信息量方面,还是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的单证数量方面都已超过80%。

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各外贸部门电子商务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据商务部(2004~2005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在外贸企业与政府的b2g业务中仍有22%的企业通过服务申办,而在货代企业中也仅有45.7%的企业可以直接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电子报关,报检,申报等相关手续。

我国政府各外贸部门电子商务化的成熟与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稚嫩即产生如此鲜明的对比。政府各外贸部门电子商务化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各部门之间仍然各自为阵,数据未做到充分共享,总体电子商务化程度不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使政府所有国际贸易管理机构连接到一个整体的网络平台中,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一个真正的一站式外贸平台。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

3电子商务为我盲目际贸易发晨带来新的优势

3.1显著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鼠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交易效率显著提高。

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d"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问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电子商务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3.2减少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因特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网上做生意,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电子商务达成的国际贸易免征关税,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业务量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快地向前推进。

3.3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旋的依赖。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若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要小很多。整个销售环节,从研制开发、订货、付款到产品的交付都可以在网上实现。

第12篇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作为工具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简写为EC或EB)。电子商务一经出现,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商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对世界经济与人们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商品流通与交换外,还包括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各国国际贸易政策,等等。电子商务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现代经济活动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新纪元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各方所提出的电子商务定义,电子商务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l)电子商务是整个贸易活动的自动化和电子化。(2)电子商务是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和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务活动的过程。其中电子工具是指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包括Internet,Intranet,各种局域网等)。电子技术是指处理、传递、交换和获得数据的多技术集合。(3)电子商务渗透到贸易活动的各个阶段,因而内容广泛,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销售、电子支付、运输、组建虚拟企业、共享资源,等等。(4)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包括消费者、销售商、供货商、企业雇员、银行或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各种机构或个人。(5)电子商务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乃至全社会的高效率、低成本贸易活动。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在这一个阶段,电子商务借助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完成了一个实质性的飞跃。电子商务对人类社会与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传统商务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便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据联合国《2002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2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比2001年增长73%。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03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3.88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9%,2006年世界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大约达到12.84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销售的18%。

二、电子商务引发国际贸易领域改革

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它冲破了国家之间设置的一切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一)国际贸易运行环境的重大变化――“虚拟市场”的出现。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导致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二)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重大变化――“虚拟公司”的出现。现代信息沟通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由众多公司相互联合而成的公司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三)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这种经营战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主体影响。自电子商务在全球出现以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运行机制、营销手段、宏观管理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电子交货手段可以代替其他交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贸易额的上升将会被其他方式贸易额的下降所抵消。如通过因特网的国际商业交易额的上升将意味着那些通过信件、跨越国境服务、有形货物运输的交易额的下降。然而,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额外的商业机会,这些额外的商业机会,一方面来自于电子商务能降低价格,增加国际需求;另一方面它能创造新的贸易,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行,如网上教学、医疗服务、咨询以及数据更新与交换。另外,电子商务能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与有形货物运输一起完成交易。例如,通过提供国际市场调研、广告和营销、购买以及通过电子手段付款等方式,作为贸易的辅助手段。总之,电子商务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真正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三)电子商务使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了统一。尽管由于运输和通讯条件的改变,使国际市场的统一性逐步增强,但却是电子商务使国际市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首先,形成了统一的全球虚拟市场。互联网已覆盖了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达10多万个网络,而终端用户则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统一的虚拟化交易市场。其次,市场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准确地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等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扭曲,同等质量的商品或质量相似的商品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保证了价值规律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被改造。国际贸易领域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结果是大批向国际市场提品或服务的“虚拟”企业相继产生,且这些虚拟企业或组织在功能和效果上还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单个企业,因为他们可以迅速向全球范围扩展,但在资本关系上却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或企业发生联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