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4: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技术哲学新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摘要】ThisarticlerecallsandsummarizesrecentresearchonMarxistconceptionofsocialtimeandspaceinChinafromthreeperspectives,namely:(1)theriseofMarxistconceptionofsocialtimeandspace,(2)theinterpretationofitsdefiningfeatures,significanceoftheera,developmentalstagesandconnotationofMarxistconceptionofsocialtimeandspacebyChinesescholars,and(3)newexplorationsintoissuessuchascharacteristicsofsocialtimeandspace,relationofsocialtimeandspacewithsustaineddevelopment,andrelationbetweendigitalizationandconceptionoftimeandspaceaswell.Amongtheresearchtopicsisvirtualtimeandspace,whichreferstothenewchangesofsocialtimeandspacegivenrisetobyvirtualpractice.Itisahotanddifficultresearchtopicfordigitalizedphilosophy,andaseriousissuedealtwithbythetheoryofsocialtimeandspaceinitscourseofdevelopment.
【关键词】社会时空/社会形态/自由时间/时空转化/虚拟时空/socialtimeandspace/socialform/freetime/transitionoftimeandspace/virtualtimeandspace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1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7-2826(2003)10-0060-06
长期以来,国内对马克思时空观的研究和传统教科书对该理论的阐释仅停留在辩证的自然时空观上,对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则很少有人问津。20世纪90年代初,尽管个别学者曾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回应和对该理论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几年数字化和虚拟哲学研究的兴起,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终于又浮出水面,重新引起理论界的兴趣和关注。为此,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为这一理论在当代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一个基础和平台,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一、社会时空问题的提出
对马克思何以提出社会时空观,或社会时空观何以可能,国内学者有不同见解,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从哲学的时空框架中逻辑地推出。
刘奔在《时间是人类的发展空间:社会时一空初探》(《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哲学的时空范畴,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的表现,那么作为运动高级形式的社会当然也有自己特有的时空结构。社会时空特性,无非是社会运动的规律性在时空关系上的体现。
刘奔是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入手,将这一理论“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
2.时空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
俞吾金在《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不是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引申出实践概念,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从生产活动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的。在马克思看来,并不存在一种与人的实践相脱离的“自然时一空”。而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失误正是撇开人的实践活动,从所谓的自己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或自然界本身出发去阐述马克思的时空观,形成所谓自然时空,这样就把马克思的时空观二元化了。他认为刘奔虽然强调应把马克思的时空观研究重心放到社会时空上,但没有从根本上超越这种二元论。
也有读者对俞吾金的观点提出异议。因为俞吾金在《马克思时空观新论》一文中,引用古尔德的话(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既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又是对时间进行客观测量的起源(注:CC.Gould:Marx''''sSocialontology.p.41.TheMITPress,1978.))来说明时空来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有人认为俞吾金引用的这句话恰恰表明了不是时间和空间,而是人类的时间意识和对时间的测量手段,起源于生产劳动。俞吾金是在用时间意识的起源来解释时空的起源。
在以上讨论中其实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时空是自然时空在社会运动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持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根本不存在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绝对的自然时空,自然时空只能以扬弃的形式包含于社会时空之中,因为现实的自然界只能是打上人的活动烙印的人化自然。
二、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阐释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包括其理论内涵、特色、意义、发展阶段等等,国内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
1.对传统教科书中时空观的反思。
传统教科书中时空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强调时空与运动的不可分离性,根除了牛顿“绝对时空”观认为时空与运动无关的错误观念;强调时空存在的客观性,否定了康德把时空理解为先天直观形式和马赫把时空理解为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的过分夸大主观性的错误;强调了时空的无限性,否定了黑格尔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在空间以内、时间之外的观点和杜林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时空观。
但是,传统教科书时空理论也存在严重失误:它没有从根本上走出旧哲学从物质和运动出发来阐述时空理论的基本思路。它在强调时空客观实在性时又把时空绝对化、抽象化了。这种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始终是以抽象的物质或抽象自然界作为载体的时空观,必定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所以,传统教科书中的时空观是对马克思时空观的误读(或片面理解),它没有从根本上反映马克思的时空理论的全貌和特色。
2.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
一些学者在反思传统教科书时空观得失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1)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表述时空观,并不是为了纯粹的理论建构,而是基于现实社会批判的需要。所以它始终保持哲学的高度,并自始至终着眼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方式。(2)马克思不是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3)马克思始终是把时空问题放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他没有局限于“物质—运动—时空—规律”的形而上学公式,而是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逻辑。
在对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的考察的基础上,从时空角度考察三大社会形态,形成了社会形态时空理论。
3.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社会时空观的意义在于:(1)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哲学从抽象物质运动或从主观意识出发的极端,将时空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这是时空概念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2)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内涵,理解了它与物质、价值、自由等问题的关系,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时空的提出,(1)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无论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都是争取时间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给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前进的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传统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时空运动和相互转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另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恰恰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决定关系。
4.关于马克思时空观的发展阶段。
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时空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代表,主要是从哲学上阐述时空学说,马克思在对伊壁鸠鲁时空学说的描述中阐发了自己对时空的理解:时空是现象的纯粹形式,而现象又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所以感性才是时空的源泉。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时空学说深受康德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为代表,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尤其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出发阐述时空问题。马克思不仅认识到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人的生命的尺度和发展空间,由此提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劳动者获得自由的根本条件是工作日的缩短,而且涉及了关于社会形态时空的暗示。
5.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内涵。
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国外很多理论家非常关注并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的时空理论,如马尔库塞把人的日常生活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提出自由的前提就是缩短劳动时间;阿尔都塞提出了“历史时间”的概念以表明“社会总体”的不同层次和部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时间均有质的差异;古尔德提出了马克思关于“时间辩证法”的学说;吉登斯则把时空问题和现代性联系起来。这些学者开始从人的劳动出发来论述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同时意识到了马克思的时间学说与生存、价值、自由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时空观的角度和思路无疑是很好的借鉴。
国内学者在借鉴现代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时空观成果的同时,从以下方面揭示了社会时空观的内涵:
(1)社会的时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社会的时间结构就是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人的整个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着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的时间结构如下:
附图
直接决定人的发展空间大小的是自由时间的多少。自由时间在量上与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剩余劳动时间成正比。因此,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自由时间,扩大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空间。活动的时间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2)时空的相互转化。人在实践中创造自由时间,也就为自己开辟了发展的空间,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时空关系上的表现。作为社会时间晶化形式的社会空间,不但以实物形态存在,而且以社会关系形态存在,也就是社会结构。
社会历史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运动过程:即时间的空间化(活动结构要素转化为社会关系要素)和空间的时间化(社会关系结构要素转化为活动结构要素)。考察社会时空的内在联系,就是考察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结构的相互转化,这是解释社会规律及其实现机制的根本途径。
(3)时空关系与分工规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从阶级关系上来看,是少数剥削阶级把自己在精神领域的发展建立在对大多数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剥削上;从个体与族类的关系上看,这是族类牺牲多数个体以获得族类的加速度发展;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上看,这又是人类以多数个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时间耗费于生产直接物质生活资料为代价,换取族类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社会形态时空。在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时空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方式。在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第一阶段,决定人的活动价值的是劳动时间;在以“人的依赖性”为主的第二阶段,作为人的劳动成果凝结的商品价值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在“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第三阶段,自由时间将成为衡量财富的尺度。
(5)时空关系与人的自由。阶级社会中,在生产力发展不足时,人类的发展是以多数个体的时间换取社会的自由时间为代价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不再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的大量闲暇时间转化为人的活动(发展)空间,意味着不论社会还是个体的自由度都将显著提高。
三、对社会时空问题的新探索
在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做出阐释的同时,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时空理论做了具有深化意义的研究。
1.社会时空的特征。
社会时空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主体性。社会时空是社会运动的本质规律,而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时空可以通过人的活动达到质与量的统一。(2)主观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社会时空;社会时空结构作为人的活动过程的结晶,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人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社会时空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具有质的不同。社会时空作为一种存在只能从人的具体活动中获得它的规定性。(4)相互转换性。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相互转化。科学技术在转换中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人类个体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有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分析了人类个体的发展空间,提出人类个体的发展空间实际上就是从事生产的可能性空间,而从事生产的可能性空间又取决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属于他的那个独特的资源世界。所以资源占有状况的分析是人类个体发展研究及其与社会发展之关系研究的共同基础。
3.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
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劳动时间的节约为前提的;而且自由时间的实现,也要依赖于闲暇时间里具有积极意义部分的增长。
二者的区别在于性质和构成上的不同:(1)两者质的构成和社会功能不同。闲暇指工作日之外的、以休息和消遣为主要内容的时间。消极的闲暇活动可能带来消极的社会后果。(2)闲暇与劳动处于分离状态,而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在未来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直接同一、融为一体的。(3)闲暇时间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自由时间是一个与人的自由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哲学范畴。
4.社会时空与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
历史发展在总的过程和趋势上的不可逆性是绝对的,即过去—现在—未来;但历史并非是单向决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依次出现的因素能够以浓缩的形式“并存”于同一社会空间中,并相互规定、相互制约。这集中体现了历史因果联系的辩证性质: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不仅“前因”决定“后果”,后果也作为原因调节、规定着现存事物的发展方向。历史的时间在方向性上,是绝对的不可逆性和相对的可逆性的统一。每一种社会结构作为历史的暂时形态,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体。
5.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时空特性。
有人从社会时空的角度研究了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一方面通过时间空间化来保证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空间时间化来扬弃时间空间化的过程,并以新的时间空间化成果为后代人提供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结构突破了时间不可逆的局限,不仅包括从现在指向未来的取向,而且包含了从未来指向现在的过程,是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
6.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时空观。
社会时空既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形式,那么它的形式必然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实践形式的深化而不断呈现新的特点。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兴起,虚拟实践已经成为人类一种全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必然引起社会时空的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人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数字化与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
近年来,对虚拟时空的研究成为虚拟哲学的理论热点,这也是马克思社会时空观在当代的最新发展。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1.虚拟实践与社会时间形态的转型。
(1)社会时间的弹性化。虚拟实践打破了机器大工业时代“时钟时间”对人们的束缚,大大增加了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和弹性,社会时间的弹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社会时间的即时化。信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传统的作息节奏和习惯,人们的活动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意义上的时间障碍,社会时间具有明显“即时化”的特点。(3)社会时间的可逆化。在虚拟社会中,时间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和不可逆的特征,呈现出可逆化的特征。(4)社会时间的个性化。数字化时代是“真正的个人化时代”,虚拟实践可以使人们根据需要对社会时间进行选择,社会时间更多的具有了个性化的品格。
2.虚拟空间的结构和特点。
(1)社会空间结构的新分析。自人类产生以来,空间已经分化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随着当代虚拟实践的兴起,社会空间也二重化为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社会空间——虚拟空间。有学者对社会空间的结构分析如下:
附图
还有学者提出以下关于社会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从社会时间转化为社会空间的基本方式来看,社会空间有物化型社会空间、关系型社会空间和制度型社会空间;从社会时间转化为社会空间的特点上看,社会空间具有个体型空间与整体型空间。
(2)虚拟空间的特点。对于虚拟空间的特点,人们从不同角度给予描述和说明,可总结为以下几点:A.虚拟性。虚拟空间是通过信息、网络、传感、人机界面、VR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综合形成的数字化空间,它不同于现实空间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B.非限定性或流动性。虚拟空间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使虚拟实践不再受地理疆域的限制,人们由此可以过一种“电子游牧式的生活”。C.缩微性或隐匿性。互联网使人们的各种交易时间大为缩短,从而拉近了交易距离,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交易量,更多地“消灭”交易空间。D.非集中化或去中心化。虚拟空间解构了传统社会信息自上而下的集权结构,虚拟社会成为一个没有等级差别的社会,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可以获得充分的张扬。E.可共享性或非独占性。现实实践中人的空间是固定的、独占的,虚拟实践中的空间是非独占性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既在此处又在他处,占据多个空间。
曾国平、李正风等学者在《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一书中,从互动建构论的立场分析了虚拟空间的特点,虚拟空间的实质在于对人类社会生活空间的延拓和塑造。它的特点在于:其一,虚拟空间是数字化流动空间,这种数字化的知识平台不仅使开放性资源共享和合作性竞争成为知识生产的机制,而且知识的网络化生产也加快了知识创新的过程。其二,虚拟空间不是信息的容器,而是主体间相互交往、共同建构的交往文化空间。这正反映了人在建构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反映了人的开放性的本质力量和人性的深度。其三,虚拟空间又是一种政治—经济体制主宰下的知识权利结构,其动力来自于以资本和知识为主导的社会权利结构对更有效的市场控制的需求。
3.信息化对时空特性的影响以及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时空特点。
有学者从信息化角度研究了时空的特性,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推动了时间和空间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要素转化为内在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规则的创新和整合的过程,更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重组进程。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借助于信息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向外扩张,不断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信息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时空延伸”(Time-SpaceDistension)的过程。而当代中国信息化既包含了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也包含了尽快提升工业化的水平迈向信息化,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问题。当代中国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压缩到同一个时空中,信息化表现为“时空压缩”(Time-SpaceCompression)的过程;但同时,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时空伸延的可能性。
收稿日期:2003-04-23
【参考文献】
[1]刘奔.时间是人类的发展空间:社会时—空初探[J].哲学研究,1991,(1).
[2]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J].哲学研究,1996,(3).
[3]楼慧心.人类个体的发展及其可能性空间[J].浙江大学学报,1996,(1).
[4]余静.自由时间论[J].益阳师专学报,1995,(6).
[5]江秉国.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新论》的一点看法[J].哲学研究,1997,(1).
[6]王锐生.唯物史观的时空观[J].人文杂志,1996,(6).
[7]王朝增.社会时空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3).
[8]朱瑞忠,陈国跃.论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时空特性[J].浙江学刊,1999,(3).
[9]曾国平,李正风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J].东岳论丛,2003,(1).
[11]张明仓.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
[12]冯鹏志.迈向共生理想——关于网络化与人类生存方式之前景的思考[J].新视野,2000,(3).
[13]吴国璋.论人的活动与社会时空[J].江苏社会科学,1999,(4).
[14]王晓玲.浅析社会时空观念及其特征意义[J].社会科学家,2001,(11).
[摘要]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有人担心技术的过分使用会削弱电影的艺术魅力,消解传统电影理论树立起来的真实性观念,早期西方电影理论的表述中已经说明电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并置的艺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会降低当下电影的艺术性,技术也是表达生存方式的一种途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给历史提供了当下电影对于真实性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 数字化 电影艺术与技术 真实性
电影是一门拥有各种科学技术可能性的艺术。如果我们叙述电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那么电影史首先是一门技术发明史:最初是照相的发明,然后是为了摄取自然界瞬息万变的运动的分解状态,在照相技术基础上把照片还原为运动影像,有了运动影像,富有好奇心的人开始把运动影像放在“窥影柜”表演拳击场面或脱衣,以供市井百姓娱乐。后来卢米埃尔兄弟把活动影像映现于银幕。以真实地再现现实的动态,从此活动影像成为电影。随着科学技术的一步步提高,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电影的每一次飞跃,都深深烙上科学技术的痕迹,没有哪一门艺术象电影一样与科学技术同生共长。然而电影并非天生就流动着艺术的血液,电影发展的早期,上流人士对迎合民间低俗趣味的它报以嘲笑。于是早期的电影人开始尝试把电影高雅化。努力从理论上为电影在艺术领域寻找位置。侨居法国的意大利人卡努杜是第一个为电影作出艺术定位的人。他把已存的艺术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着鸿沟,电影则是填补二者鸿沟的第七艺术。虽然此时的电影只是依附于艺术,毕竟它在摆脱低俗向艺术靠拢。以后的电影理论借助心理学、形式主义、语言学、叙事学、精神分析学等各种理论来强化电影是一门艺术的观念,直到电影成为艺术殿堂最具生命力的一支。然而使电影成为电影的科学技术却一步步后退,掩藏在艺术的光环下,仅仅成为表现电影艺术性一种手段。电影从技术走向艺术的过程即是技术从电影中逐渐消逝的过程,因为技术再进步,它只是一种工具理性,同艺术相比,技术和人类的灵魂似乎相距遥远,因此艺术性才是电影最具人性化特征的部分。如今电影发展到数字化阶段,在相当一大部分电影理论家眼里,数字化技术不过是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发行、播放方式,它并不能撼动电影的本质――以摄像为基础的真实性。不过,在笔者看来,电影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产生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电影艺术中的科学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逼真地再现现实、表达人类精神主体的手段,它本身所潜藏的开发人类想象、激发人类思考的能量,已经越来越触动人类的内心深处,改变着人类思考世界的方式。问题是我们怎么来证明电影中科学技术的人性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论证电影的人性魅力不仅来源于艺术性,还来源于科学技术,从此科学技术不只是一种表现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尼葛洛庞蒂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理念: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因为“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虽然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种美好幻想,但是这样的幻想使我们体验到了科学技术的温暖,预感到了数字化技术巨大的发展空间。
1975年,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在拍摄《星球大战》时首次使用了数字化技术,此后诸如《侏罗纪公园》、《终极者2》、《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一批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影片都在数字化方面做足了功夫,数字化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视听奇观,人类的想象力和智慧在数字化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其实艺术与数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结缘。梁国伟在他极富创建性的论文《数字思维构造的具象化实在――兼论数字电影美术的设计原则》中指出:在解读自1879年以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时,美国学者亚历山大・马沙克抛弃了其他学者从精神需求方面的解读方式,他企图从实用功能角度证实这些符号是原始人用来记录季节变化的符号,并依此来决定祭礼的日期,这说明在人类早期的思维里数字与美术不存在分离。到了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依然认为万物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数的和谐构成了美,在这里数字和艺术美具有一致性,数字和艺术美的分离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社会专业分工的复杂程度而逐渐形成的。尽管在以后的岁月中数学和艺术一直处于若近若离的状态中,但是到了20世纪,二者合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数学开始挣脱对无限越来越抽象的纯思辨而返回同直观化实在物体的联系,绘画也放弃对无限的追求而成为逼真地摹仿实在形象地具象化艺术,数字寻求具象地实在,绘画寻求实在地抽象,二者在数字化电影中又重新聚合在一起。梁国伟的论述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数字化的出现对电影艺术发展的意义:也许数字化技术与电影的结合是人类思维的一次返朴归真,它将拉近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距离直至二者融洽的合二为一。
电影是一门真实性与假定性并置的艺术。一百年来的电影理论总是围绕着真实性和假定性两种特性来研究电影的本质。略易,卢米埃尔在他的电影中排斥一切戏剧因素,把保持原样的真实视为最高的美学原则:乔治,梅里爱则把戏剧美学引入电影,认为“一切都是假的”。二人的理论奠定了电影美学的基本框架,以后法国的印象派一先锋派电影思潮、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法国的新浪潮电影、纪实电影理论、符号学电影理论、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等都没有跃出这个基本框架,其中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影像本体论影响最大,也得到了决大部分电影人的认可。他认为电影美学的基础是电影能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电影这个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这是完整的写实主义神话,这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电影是从一个神话中诞生出来的,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因而真实地再现现实是电影的应有的品性。他又从心理学的角度追溯电影真实性的起源――人类的“木乃伊”情结(以保存肉体不腐暗示生命犹存),这种情结迎合了人类与时间抗衡的基本心理要求,造型艺术(雕塑和绘画)就是在这种心理需求下产生的。随着文明的演进,造型艺术逐步摆脱了早期的巫术职能,不再涉及人的生命延续的问题,而更关心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时间上独立自有的理想世界。照相术与电影的发明实现了造型艺术逼真模仿现实和降伏时间的心理需求:摄影的客观性完成了单靠机械的复制来制造幻象的欲望,唯有摄影机镜头拍下的客体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克拉考尔则更进一步,把电影的本性归结为对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工作者的目的不是提高自己的内心现象而是揭示现实,不是利用现实而是探索现实。巴赞从心理学角度表述的电影的真实性 长久以来影响着我们对电影本质的认识。又由于大众观看电影的体验与对真实世界的普通感性体验十分相似,所以电影的真实性成为传统电影的本体论。
数字影像的出现却正在悄悄瓦解以摄影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致使传统影视本体论面临危机。数字影像的真实不再是电影对外在现实真实的记录,也不是对现实世界的个性化改写,它的真实更多是一种气质,一种状态,一种直观感觉。因为数字化技术将人类的想象演化为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根据严谨的数据和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在电影中创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我们很难划分现实和幻境的界限,发生在现实和幻境中的故事在我们心理会引发同样的感受,一部分电影甚至直接以寓言的方式宣泄内心的情绪,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此时的现实世界和虚幻世界不再那么泾渭分明,真实也不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可见和可触摸,我们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世界同样真实有效。当我们欣赏《指环王》中发生在中土世界的关于善、恶、自由、选择、欲望、爱、死亡、快乐的故事时,我们是不去理会那个世界是否真实的。当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本质,关于历史、逻辑、真理的知识全部变为意识形态的谎言的时候,一切真实都变为神话和寓言,我们又向何处寻求以往所谓的真实?数字化电影中的虚拟时空恰恰为我们的困惑开启了一道大门,给我们提供了一千讲述当下真实观的方式:不再靠语言、情节把握实在,而是无限放大人的感观神经,以科学幻想或科学预想乃至神话传说为依据,从心理或情感上认同数字化模拟与虚拟现实所体现的艺术真实生成感觉的真实。这种感觉的真实正是本质主义真实观被瓦解之后,我们对于真实的理解。因为解构本质主义的真实观不是哲学家的最终目的,提供新的关于真实的理念才能使当下的人们诗意的栖居。数字化电影即是我们对于真实的最新思考。但是有不少电影研究者担心数字化技术的过分使用会弱化电影的艺术,其实我们只要抛弃科学技术只能是工具理性的观念,把它当作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的担心就会消失。人类对于生存的意义的追问和行而上哲学思考的冲动使我们永远不会抛弃艺术性,电影的艺术性并不会在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它只是在向历史传达我们对于世界的疑惑与思考,同时它也会引发我们重新论证实在和意识的关系数学如果和电影美术结合在一起,构造出一种令人感到熟悉的幻象,它是否就创造了柏拉图,贝克菜,康德,柏格森,胡塞尔等人所意识到的一种实在呢?如果这种实在是有可能创造的,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许有一天就会发生令人不寒而粟的变化。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关键词:艺术“大众化”;社会文化;美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29-02
一、艺术发展与社会文化
(一)当代艺术的发展革新
在19世纪照相技术发明之后,对艺术的写实性追求被摄影所逐渐取代,西方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受到了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绘画必然另择其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绘”客观所见形态变为“绘”出个体内在精神的“眼见不实”形态,从而使著名的印象派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现代艺术由此开始。
现代主义的艺术强调形式主义的“艺术至上原则”,而在哲学信仰方面,相信理性与机制组织、官僚系统和科技进步,并形成了标榜自由和个人化的现代主义思想。因此,在这样一种哲学观点影响下,现代艺术将自己与社会割据开来,关注于探讨美术本身的再现形式问题。
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诸如日月更新及演变出的丰富多样的媒介形式,以及影像媒体日趋网络化,再一次引发了艺术领域的新变革,波普艺术及达达主义在这场变革中崛起,融合现代媒体技术并以颠覆传统审美观的意识形态掀起了艺术领域的后现代浪潮。如果说“二战后最初十年那段时间里,仍然存在着协调一致和公认的审美标准”,那么随着后现代的到来,“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变动性和多样性都是令人困惑的,”要勘定多样性是不可能的。而多媒体的出现也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影像的出现令真实地再现艺术成为了现实。
后现代艺术消解了现代艺术中的个体性和个人自由化,将大众媒体如电视、电脑融入到艺术表现中去,使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渗透,为艺术走向生活化大众化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在当今的知识生产社会,知识的大量复制及商业化使得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形式趋于大众化。尤其是商业文化与都市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艺术变得通俗和生活化。后现代艺术家倾向于将个人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影像媒介以互动的方式与大众产生内在的经验交流。他们不屑将艺术中形式的表现放在首位,而是力图在艺术创作中加入社会文化情境。
(二)艺术与社会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艺术自古以来作为人类文化的形式之一,在传承人类悠久文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和情境从来都离不开社会。无论是过去的精致艺术(fine arts)还是当代与之相对应的大众艺术(folk arts)。而后现代艺术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到了极致。
后现代把艺术史看待为内容和情境结合的横向状态情境描述,对艺术的诠释采用多元方式解读。不断更新的媒介,重复出现的影像媒体,与大众生活紧密联系,艺术表现的的形式在如今的发展中走向了另一极端。艺术亦渐渐脱离直线式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作横向延伸,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宗教等情境紧密相连。没有情境、一幅绘画作品只是在画布上的颜料;但具备了情境,一幅绘画便是一件艺术作品。
然而,在艺术走向大众化,生活化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它原来的本质。原本艺术中的审美是为了精神得到升华,处于物质的对立面。然而,后现代艺术领域的变革,审美的大众化使得艺术原本的脱离现实的意识形态日渐与社会融合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西方商业文化向全世界的扩张,而这些商业文化与都市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艺术变得通俗和生活化。多媒体的发达允许了图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批量生产。但反过来说,原本格调高雅的艺术也趋于通俗化了。
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在电视、电影、网络等多媒体科技发展中,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而将其所夹杂着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一并传递给人们。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域都互相影响,以至于在整个世界后工业化趋势的浪潮下,全世界呈现了多元文化的趋势。
不管人们对图像的认识产生了什么变化,有一点肯定的是,后现代图像的变革彻彻底底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对周围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认知。
二、艺术课程在当代的新发展
在这视觉文化时代,过去主宰文化传递的文字逐渐被图像所替代,这种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化文化形态,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们接受信息更依赖于各类图像的传递。然而现今图像的文本含义通常具有比我们表层内容更深刻的深层隐喻,而这些视觉内涵往往与时代的社会、文化、制度之间联系密切。
不同文化的交融随着不同媒介的传播时刻进行着,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文化霸权主义也日渐强势,从电影到快餐,西方的资本主义不断入侵弱势文化。文化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而国内外的艺术教育者亦在这个视觉文化大背景中探寻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不少学者对这场全球化的现象高度重视,他们中有人提出:艺术教育的界限在哪里?这边界应该是什么?假如艺术的基本特质改变、假如新的艺术定义和理论出现、假如艺术世界作自我转变以及假如艺术只被视作浩瀚视觉文化领域的一部分,那么艺术教育是否亦应该改变?
不少艺术教育学者达成共识,认为:当前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其研究重点着重阅读和诠释视觉文化的体验,以理解这些体验是如何帮助学生达到知识的建构。因为当艺术教育的视线逐渐扩大,将更深层面的文化情境包含在内时,艺术教育如果没有好好把握这些议题和价值,学生则无法理解艺术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因此,对影像如何诠释成了成为了当今艺术教育针对视觉文化的主要议题。
在艺术问题的探讨上,可以包括构图、光影变化、黑白字体在画面上的比例配置和功用、色彩的视觉效果、摄影技巧等,都可分为多个不同不同子题探讨。学生亦从日常生活报纸、杂志和平面广告中,发现、讨论和探索影像背后所表现某种意识形态,学习意念如何籍视觉形象表现。
又比如,学生学习商场环境设计,影像制作等,已牵涉相当程度的美学价值和社会议题探讨,因为这些商场、影像背后隐藏了某种文化和意识形态,故此美学经验反映了社会情境中的某种特定议题。
此外,当代不同艺术教育趋向中,以人类学、社会学和生态学为出发点的艺术教育具有革命色彩的理想取向。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注入,是艺术教育能重新审视社会、环境、生态、族群与人文紧密的依存关系,透过关注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回归到对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
不论艺术教育的取向怎样发展,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石,艺术教育的发展总是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变更着自己的角色,而如今,视觉文化的现象使得艺术这个文化产物之一在当代显得极为重要。
三、艺术课程本土化与全球化
如果上述的观点是针对于我们如何应对视觉文化进行艺术教育的革新,那么我们仍然必须继续关注艺术课程的本土化问题。在当前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图像媒体不断影响着儿童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时,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美术教学时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沉浸在缤纷灿烂的影像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西化,失去了对图像背后西方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正确判断,盲目地跟从,势必导致中国优秀文化的没落。
由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时,既要考虑到视觉影像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学会通过诠释图像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懂得区别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及内涵,而且更要继续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作品的认识,让青少年了解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培养民族文化尊严。
参考文献:
[1]“艺术学”编委会编.后现代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未来[M].学林出版社,2006.
[2]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
[3][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著.陈刚等译.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
[5]Wilson,B.(2003b). Of diagrams and rbizomes:Visual cultur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mapp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44(3),214-229
[关键词] 和谐 快乐 教学 健美操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留出了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乐和学习”教学模式是在快乐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快乐心理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创造力,以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快乐学习、独立思考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本研究试图运用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与理论方法,结合健美操本体价值,在实践中研究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跟学练习、基本动作及套路结合游戏、舞蹈、瑜伽放松等一套在健美操教学贯彻实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两个年级四个健美操选项班的学生,共140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人。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进行对比的教育实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参考中外文献资料,结合对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学生心理因素变化、体育能力等体育教学效果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乐和学习”教学的原则
2.1.1教师以平和欢愉情感和博大的爱心进入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其情感与心态决定了,课堂能否成为学生快乐大本营的关键,教师平和欢愉情感和博大的爱心是营造诚信友爱、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和谐相处的首要条件。
2.1.2从趣味性的热身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而兴趣是学生快乐学习最好的导师。趣味性的跟学练习作为热身开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2.1.3从音乐的选配、教学内容优化到合理教学组织,营造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主题健康、主旋律鲜明的音乐与健美操动作和谐配合,音乐的艺术情趣感染,加深生命体验和真善美的感受;教学内容横向组织(健美操教学内容之间技术结构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与纵向组织(各单元学段的纵向关系)的优化设置,两者是营造和谐快乐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选择具有趣味性外,从准备活动的热身、基本部分到结束部分的放松,与其动作配合的音乐均要精挑细选,以达到最佳情景配合,创设和谐愉悦欢快的气氛。
2.1.4教师以赏识和宽容的心态进行问题式教学
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把问题作为引导,自由组合小组培养合作精神,营造和谐生生关系,教师以赏识和宽容的心态,在趣味跟学和精讲示范之后,解答疑难、诱导互练、互纠、互评、教师巡回指导,赞赏与肯定小组学习与表演成效。
2.1.5在教学评价设计,让学生体会自我努力的快乐
教学评价结果与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学习与培养终生体育习惯。在教学评价设计,建立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参照体育运动哲学“人人参与,赢得荣誉,创造历史,提倡体学兼优”和“荣誉、快乐、运气”(哈佛大学的运动哲学和体育精神);与“增强体质,强健体格”和“快乐、集体荣誉、体育道德、体育友谊”(广州大学城的运动哲学和体育精神),融入教学评价,实行教学比赛名次加分,培养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精神。
2.2“乐和学习”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
2.2.1根据教学大纲内容与目标关系筛选教学内容
依据毛振明先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层次划分方法,将健美操教学内容分为:精学类内容、粗学类内容、介绍类内容和锻炼类内容。精学类内容――以掌握技能为主,兼顾其它领域目标。其特点是运动技能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利于学生掌握满足学生的“成功感”,例如基本姿态、基本动作和技术、大众健美操等级动作等。粗学类内容――掌握运动技能身心全面发展学习这类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学有所得,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学以致用。在达成“运动技能”目标的同时,重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目标的实现。例如基本舞步、搏击或瑜伽风格的健美操等。介绍类内容――主要介绍健美操运动文化和项目知识,采用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内容。例如形体健美专题讲座、竞技健美操比赛欣赏中学习规则与裁判法及健美操创编等。即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深刻地认识健美操运动的实质。有利于完成“运动参与”与“社会适应”的目标。锻炼类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主要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等专项素质与基本体能,为学生更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目标服务。例如,游戏型体能训练与瑜伽放松。“乐和学习”教学模式学习后,健美操学习锻炼心理因素变化效果调查显示:94.29%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74.29%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60%的学生情感自制力增强;68.57%的学生自信心增强;80%的表现力增强;71.43%的学生意志坚持性增强。
2.2.2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与单元目标对应
放眼几年、几十年后的健美操学习效应,着眼课堂、单元、学期的教学任务。分阶段、分层次地制定身体素质目标、心理素质目标、能力目标,把整个健美操教学划分成六个单元,在全面锻炼基础上有针对性提高,通过单元目标任务完成实现教学目标。
“乐和学习”教学单元目标、体育能力培养与教学手段的设计:第一单元:明确健美操意义目标;激发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兴趣;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的规范化;柔韧性的重要性认识;分组表演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第二单元:设计自己的柔韧素质锻炼计划;柔韧素质的健身目标完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熟练而优美地表演形体健美操。第三单元:心血管系统健身处方制定与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意志提高学生自信心;良好形体姿态与提高表现力;以优美姿态完成有氧操;分组进行教学表演比赛。第四单元:力量和耐力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根据编排原则,分析成套动作;保持良好形体姿态完成器械健美操。结果表明,经过两轮教学实验对比,对实验组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能力自我感受与评价通过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合作与互助能力提高93.51%;组织与编排能力89.15%;自学能力73.24%;欣赏与审美能力90.25%;体育项目技术技能提高95.28%。
2.3“乐和学习”教学内容的组织
宣布任务――趣味性跟学练习自编自练――新操快速学习――教学提示――单个动作――分组练习与示范――联合动作分组练习――讨论教师解疑错误动作纠正――表演竞赛与评价――趣味性或游戏性素质练习――激兴发挥或舞步或瑜珈放松――结束小结。
在课堂上多采用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通过情景的感染和体现,采用讨论、沟通、心理陈述、自我调节情感、提醒、暗示、表演、游戏等多种形象生动的活动形式,创设和谐快乐师生交流的教学情景氛围。分单元、分阶段、分层次地给学生反馈信息和跟踪指导,促进任务的完成。此外,采用分小组学习、编排、训练的方法,发挥骨干帮带、互教互学的作用,并通过经常性的小组观摩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集体主义精神,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保证。解脱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达到真正“乐学、乐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使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2.4“乐和学习”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乐和学习”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的评价。动作协调,主要评定其幅度、力度、规范、准确;动作与音乐,主要评定其节奏感、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融洽;整体印象:主要评定完成动作的韵律、熟练、表现力、美感。检查评定掌握情况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自由组合方式为小组,由创编队形到创编一套不少于3分钟,队形变化不少于5次的健美操,采用教学比赛、裁判评定的方式,结合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作为效果评价,教学评定从单一的终结性评定到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评语与等级评定相结合的多元评定,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让学生体会自我努力的快乐。
3 结论
结合健美操的本体价值,贯彻“和谐快乐”体育哲学与体育精神,学生在体育文化核心层面,认识健美操运动价值,引导学生从意识与情感层面建立快乐体育思想,在乐学、乐做的氛围中,学生体验健身、健心、健美的价值,提高运动技能和创编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和谐的音乐选配和教学内容横向与纵向的优化组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让学生体会自我努力的快乐。通过形成性的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引导学生体验在探索学习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中,塑造形体美,确立表现意识,提高自信心,发展柔韧、力量和耐力素质等,情感可以成为意志动力,使学生自制力加强。还在于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统一。
为了保证“乐和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育思想高度和思维能力,同时具有拥有广阔的心胸、博大的爱心、赏识和宽容的心态及其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黄宽柔,姜桂萍.舞蹈与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夏小勤,蓝劲松.中美两国大学体育文化研究[J].比较教学研究,2005.10.
[4]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5]赖天德.学校体育教学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4.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这个定义清晰地刻画出高校学报的属性是“学术理论刊物”,是学术园地,必须以学术为本。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高校学报在“期刊繁荣,学术生辉”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违背学报性质、偏离办刊宗旨的情况:一是学术质量滑坡,二是学术泡沫泛滥,三是学术腐败有蔓延之势。作为学报编辑,也是学术期刊的编辑,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坚持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和办刊原则,还学报一个学术之魂,使高校学报真正回归学术本位。
一、科研工作者要有科学精神,实实在在做真学问
科学精神是科学实现其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科研人员具有科学精神,首先是要尊重科学,要认识到科学是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基础。其次要以学术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第三是要有科学的方法,即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归纳等,取得感性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最终提高到理论高度。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活动都要靠教师来完成。高校的教师只有尊重科学,树立严格的科学精神,认认真真做学问,才能为高校学报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理论文章,为高校学报回归学术本位打好基础。
二、健全切合实际的学术评价机制,增强学报的学术公信力
高校是一种学术组织,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表现在高校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就方面。因此,要建立健全高校的学术管理与评价体制,改革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配不平衡的现象,打破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的局面,强化学术本质,充分认识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科研、学术,行政管理是为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服务的,要实现真正的学术自治。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学术期刊的管理者和主办者正在逐步改变这种现状,努力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从26个方面对科学研究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保障举措做了充分的阐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立足本校本地区,引导开展特色研究
据统计,我国现有高校学报几千份,占学术期刊总数的一半之多。在报海刊林中,高校学报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有特色,必须与众不同。教育部已先后启动了“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并首批评选出了11家名刊和16家学报名栏,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学报,要依托本校本地区的特点和学科优势,跟踪科研项目,明确学术研究的方向,集中合力,形成团队,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研究。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学报要对具有较好基础的研究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促进研究水平提升,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并逐步发展为地域优势和行业优势。例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立足学校的省级重点学科,开辟了“汽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栏目,尤其在“汽车工程”方面,深入研究实际,及时跟踪学校汽车系的电动车、混合动力等研究课题的进展,积极主动组约稿件,既体现了学报特色,又展示了学校作为“培养汽车工业人才的摇篮” 的独特优势。又如黑龙江农垦师专地处大金国第一都――阿城,毗邻金代皇城遗址、金太祖陵以及全国独家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丰富的历史陈迹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创造了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的便利条件。该校学报就开设了“金史・金源文化研究”专栏,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史学硕士、讲师为骨干的研究群体,吸引了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金史博物馆、文物所等研究人员的目光,形成了金史、金源文化研究的热点。
四、加强编辑和审稿队伍建设,提高稿件鉴别力度
高校学报是一种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在学报上刊发的文章必须具有学术上的新意,理论上要有突破:抑或是研究了新问题,开拓了新领域;抑或是提出了新观点,构建了新理论;抑或是发掘了新资料,做出了新论证……但学报发表的文章涉及众多学科,只依靠编辑的力量,是无法从众多的来稿中甄别出哪篇文章质量上乘,哪篇文章是浑水摸鱼,期望蒙混过关的。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编辑队伍和审稿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审稿机制,提高稿件鉴别力度,通过审稿来取舍文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稿件越来越多,好在高校学报一般均采用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制”,有些院校还实行多位专家同时二审、匿名审稿、网络审稿等审稿制度,通过层层审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稿件的录用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准。因此,编辑和审稿人都要坚持学术论文“开展学术研究”这个方向不动摇。否则,受伤害的不仅仅是高校学报,还有它所承载的学术研究和它所代表的高等院校。
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排头兵”,只有坚守学术本位,维护学术的纯洁性,才能实现推动学术创新的社会责任,才能引领学术研究朝着科学、规范、健康、繁荣的目标迈进。[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09YKS022)]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偶然看到走廊处有巨大的展板,
展出北大文史哲等名家为所上的通识课程开的阅读书目。
这十二名教授每人推荐2~4本书。
推荐人:孙庆伟教授
所授课程:考古学与古史重建
孙庆伟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副院长、教授,早年参与了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挖掘工作,后来多年在周原遗址奋战。孙老师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学报告――李济先生撰写的《安阳》,此书在外研社曾经出版中英文对照版。另外一本是中国最早的上古史课程讲义――《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此书被多家出版社再版多次,是顾颉刚先生为首的疑古学派最初开宗明义的讲义,有着诸多的开创意义。
我个人认为,孙庆伟先生撰写的《追迹三代》一书,系统论述了夏、商、周三代考古的研究史与学术史的历程,是目前最全面的中国考古学术史著作之一。
推荐人:吴国武副教授
所授课程:国学经典讲论
吴国武老师是古籍文献研究的专家,他推荐了三部著作,不少主流学者认为《老子》思想应为中华文化最原始、最本真的思想来源,吴老师推荐的楼宇烈的注本是对传世《老子》的精研本,而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是对出土文献中老子文献的诠释。楼宇烈与高明都是北大出身的文史名家,此处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的方式,也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潮流。
吴国武老师推荐的另外两本书的配图与原书并不匹配,或许这也是中国古籍的一个常见问题,当我们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分隔,造成了语言的隔膜,需要借助古今中外名家的注释版本来阅读。像吴老师推荐的《韩愈集》在别的出版社出过单行本,但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马其昶先生校注、马茂元整理的《韩昌黎文集校注》这个版本最为经典。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学习古汉语的学生入门必读书目,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字典。现在,《说文解字》最权威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影印本,最近中华书局又出了注音版,但是页码发生变化。岳麓书社曾经按照中华书局的版本重新修订,以同样的页码注音,非常实用。
推荐人:邓小南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作为北大历史系出品的精品课程,由阎步克与邓小南两位权威学者讲授,可见北大对于本科生通识教育的确是尽心尽力的。邓小南先生的父亲是现当代宋史研究的奠基人邓广铭先生,父女先后担任宋史研究会的会长。邓小南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北宋政治史领域。此处的推荐书目,她却能跳出自己的研究,推荐其他名家的作品,可见其深厚的功力。
她推荐的第一本书是祝总斌先生的书。祝总斌先生是一位非常低调的学者,一辈子的学术成就都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一书中。虽然本书绝版多年,但无论是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研究,还是中古时期任何政治史领域的研究,都无法逾越祝先生的“这座大山”。在北大诸位魏晋史研究的学者阎步克、罗新、陈苏镇,或是叶炜的课堂上,你都能听到他们讲祝先生与田余庆先生之间有趣的掌故。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有关其研究的唐代西域文化的最新论文合集,荣新江教授是目前中国唐史研究领域数一数二的学者,其学术着眼点主要在丝绸之路唐代中亚、西域与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如今,这无疑与“一带一路”的治国理念完美契合。其代表作《中古中国与中外文明》一文,2011年三联书店再版,值得一读。
《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作者是余英时,话说当年余英时应邀为台湾一位宋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写序,一不小心序言写了18万字,后来干脆扩充,成了这本皇皇巨著。想要研究一个思想家,应对其身后的历史世界有详实的理解,才能对其思想成就有着明确的认知。
推荐人:孙玉文教授
所授课程:大学国文
北大中文系古汉语方向现有的一批老师是出身于湖北大学的,其中的佼佼者是孙玉文先生,以古汉语语法词例见长,他推荐了三本书。钦立先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这是以一己之力编写的,可以媲美《全唐诗》《全唐文》的浩瀚巨著。本部书籍是中国上古、中古时期文学研究,乃至是文史研究的参考必备书目,研究汉乐府、魏晋文学、玄学研究等都是必读书目。不过,逯钦立先生此套书目由于篇幅宏大并不利于通读,在此我推荐两部魏晋文学研究的经典书,一本是黄节先生的《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另一本是黄节先生的学生萧涤非先生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语言问题》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如今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一层大厅摆放的钢琴,就是赵元任先生的女儿捐赠的赵先生生前珍爱的钢琴)本书是作者1950年代在台湾的讲座合集。赵元任先生是语言天才,在美国读了博士之后,回国结合中外语言特点,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知识难度很高,并不好懂,近年来上海中西书局推出《中西学术名篇精读系列》的第2卷《赵元任、李方桂卷》,选取了赵元任先生的经典论文――《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王洪君教授详细解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阅读,入门赵先生精深的学术要义。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畅销近半个世纪,也是今天《论语》研究最为经典的入门读本。大家仍以初学入门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深入研究读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为治学法门。
推荐人:阎步克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阎步克教授是当今两汉魏晋政治史研究的大牌学者,先生研究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官阶制度两个层面,他面向北大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一直是北大的明星课程,场场爆满,我当年也听过全程,经常看到两三百人的大教室最后有一排站着听完全程的同学。
先生推荐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是其早年研究汉代官僚政治结构的三大著作《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和《乐师与史官》中的代表作,首版于1996年,再版于2015年。后来,“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这门课程的讲义被编辑出版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书。
阎步克先生推荐的另一本书是北大魏晋文学研究宗师级人物――王瑶先生代表作《中古文学史论》,以此足见文史不分家,想要做好魏晋史学研究,对于魏晋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必须有所了解。
推荐人:干春松教授
所授课程:现代中国的建立――制度、思潮与人物
干春松教授早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者,近年来有诸多著作问世,自己是康有为思想研究的名家。故而在此推荐的萧公权先生的这本《康有为思想研究》,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干春松老师的思想着眼点之所在。
李剑农先生也是一名学术成就卓越的学者,其在政治史领域与经济史研究领域均有极其丰硕的开创性成就,《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繁复多变的风云际会必读书目,另外他的作品《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中任何一个断代部分的必读参考。
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是其被再版过无数次的代表作,该书以中外对比的角度,看待中国近现代思想萌发和转变的背景与历史。汪晖老师早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本书是其核心思想的阐发。
推荐人:刘勇强教授
所授课程:古代小说名著导读
刘勇强教授是北大中文系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在这里推荐的三部著作均是海内外名家有关明清小说研究的代表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其少有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是鲁迅当年在厦门大学国学院短暂的教书生涯中的课程讲义。
《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是前两年才去世的夏志清先生,先生是北美汉学领域研究中国小说的扛鼎级人物,无论是研究中国传统小说,还是现代小说,都无出其右。其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读经典,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最为畅销的学术著作之一。
《中国小说研究论集》的作者吴组缃先生是刘勇强教授的导师,也是明清小说研究的大师级人物。自己有诸多的小说作品创作,作家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为其提供了研究作品的多重视角。以经典文本出发,以写作经验入手,独具匠心。
推荐人:张帆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史(下)
张帆教授是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系主任,是国内元史研究领域的名家,在此他一共推荐了四部著作,基本囊括了其讲授的这一阶段历史。北大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讲授,上从上古讲到唐代,是阎步克先生讲授,下便是由张帆教授授课了。
蒙思明先生是经史名家蒙文通的长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是其1938年在燕京大学历史学部的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系列曾经再版收录,本书载誉史坛七十载,值得阅读。
《辽金史论》是前两年英年早逝的北大历史系刘浦江教授的代表作,刘浦江教授是辽金史研究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去世给辽金史学界带来了巨大打击。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是邓小南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北宋政治史研究的必读书。
《清代地方政府》的作者瞿同祖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其在法律史、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成就,很难有人企及,其学术研究从两汉一直贯穿到明清,其代表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提及的“法律儒家化”问题,至今仍旧是中国法制研究反复探讨的议题。
推荐人:吴晓东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吴晓东教授是当今中外现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授课态度之认真,授课内容之详实为北大学子称道,这从其有关西方文论研究的讲义――《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就可见一斑。
近年来,吴晓东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多有造诣,此份书单当中的《围城》与《野草》两部,基本上是所有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耳熟能详的必读书目。金介甫先生的《沈从文传》,应该是其近年来在北大讲授沈从文研究课程时的重点参考书目。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也是可与鲁迅先生的《野草》、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等并肩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而沈从文先生非凡经历的一生,更值得学者去研究。
这份书单的第一本书却是独具匠心,亦如之前点评阎步克、邓小南时指出的那样,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一般所涉猎的书目都不仅限于自己研究的领域。理查德罗蒂的《筑就我们的国家》是探讨美国经典研读意义的著作。
推荐人:朱孝远教授
所授课程: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
朱孝远先生是当代欧洲中世纪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名家。《欧洲文艺复兴史政治卷》是朱先生在其最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研究性通论,便于学生更快更方便地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史的全貌。
The Waning of the Renaissance是本次书单唯一涉及的英文原著。作者鲍斯玛(William Bouwsma)先生是朱孝远先生的恩师,近年来鲍斯玛先生的诸多藏书捐赠给了北大图书馆,或许朱先生希望借此机会推荐不为人知的好书,传承学术精神。
丹纳的《艺术哲学》是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早年我在北大艺术研究院的朱青生教授和翁剑青教授的课上都曾被要求必须阅读,丹纳的著作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欧洲文艺复兴在艺术理论与哲学文化层面的成就。
另外,早年我精读过朱孝远先生编著的《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它是国内少有的系统介绍入门世界史的书目。该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孝远老师在推荐西方学术经典的同时,推荐了许多中国历史研究的经典书目。所谓学贯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功力大致如此。
推荐人:吴国盛教授
所授课程:科学通史
吴国盛教授是当代科技哲学领域的学术名家。其代表作《科学的历程》是国内畅销多年的科学史入门书目,也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精品课程《学术之道》的推荐必读书。
在这份书单中,《技术与文明》的作者芒福德是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研究、考古类型学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其有关技术与文化的讨论是研究传统文化与技术革新的冲突与发展的必读书目。
优秀的学者善于挖掘并不常见的好书,善于打破固有的学术偏见。人们常说“黑暗的中世纪”是科学的黑暗,但是格兰特的《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让人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看待科学技术的变革。
吴国盛先生推荐的最后一本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的《科术革命》。“牛津通识读本”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面对大学生出版的一系列由欧美名家写作的通识读本系列,在国内由外研社和译林社先后出版过一部分,广受好评,中文版兼有中英对照,对于学子入门西方学术,可以一窥门径。
推荐人:姚洋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秦简
乘法
数理
周易
里耶秦简九九表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乘法口诀的最早实物(见下表)。
考古发现及传世典籍中的九九表
名
称
时 代
材质
备
注
里耶秦简九九表(全)
秦
木牍
2002年出土。始于“九九八十一”。参《考古》2003年第1期。
张家界汉简九九表(残)
汉
木简
2002年出土。始于“九九八十一”。参《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
敦煌汉简九九表(残)
汉
木简
20世纪初发现。始于“九九八十一”。参王国维《流沙坠简》。
居延汉简九九表1(残)
汉
木简
1930年出土。始于“九九八十一”。参劳干《居延汉简考释》。
居延汉简九九表2(残)
汉
木简
1930年出土。始于“九九八十一”。参《居延汉简甲编》。
《孙子算经》九九表
汉
(据戴震)
纸张
传世典籍。始于“九九八十一”。参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
敦煌卷子九九表1(残)
唐
纸张
20世纪初发现。始于“九九八十一”。参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所录敦煌《算经》。
敦煌卷子九九表2(全)
唐
纸张
20世纪初发现。始于“九九八十一”。参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所录敦煌《立成算经》。
楼兰文书九九表(残)
唐
纸张
20世纪初发现。始于“九九八十一”。参孔好古《斯文赫定所获汉文手写文书及零星文物》。
通行乘法口诀表
宋元以后
纸张
始于“一一如一”。参钱宝琮《中国数学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属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里耶秦简研究》(批号:05BYY024)成果之一。
按,九九口诀,《管子》《战国策》《荀子》等先秦文献多有称引。[1]《韩诗外传》卷三:“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戏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对曰:‘……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 [2]此事《说苑·尊贤》、《汉书·梅福传》亦有称引。看来,春秋战国时代,九九之术实已属雕虫小技。然而,在里耶秦简出土之前,我们看到的九九表实物,均出汉唐以下,以这类实物与上述典籍记载相互印证,总有时间悬隔之忧。对数学史研究而言,以这些残缺不等、内容不一的九九表,自然存在更大的局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年代最早且完整可读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就显得非常可贵了,它无疑将带来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新景观。遗憾的是,文史工作者及数学史家似乎都还没有措意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文字校诂、数理内涵、文化阐释三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 文字校诂
编号为J1(16)1的里耶秦简九九表与考古发现及传世典籍中的某些九九表颇有不同,因此,作为研究展开的起点,校勘与训释,实不可少。为便于讨论,兹引录其全文如下:[3]
九九八十一 八九七十二 七九六十三 六九五十四 五九四十五
四九卅六
三九廿七
二九十八
八八六十四 七八五十六
六八四十八 五八四十
四八卅二
三八廿四
二八十六
七七四十九 六七四十二 五七卅五
四七廿八
三七廿一
二七十四
六六卅六
五六卅
四六廿四
三六十八
二六十二
五五廿五
四五廿
三五十五
二五而十
四四十六
三四十二
二四而八
三三而九
二三而六
二二而四
一一而二
二半而一
凡千一百一十三字
以此表与考古发现及传世典籍中的九九表相互比勘,我们得到了如下几点收获。
(1),正王国维《流沙坠简》考释之误
1914年,王国维以《孙子算经》九九表校敦煌汉九九表残简,颇有发明。今以里耶秦简九九表校敦煌汉简九九表,又可补王氏之不足。王国维《流沙坠简》“九九”残简跋:“此简末言‘大凡千一百一十’(‘十’下似有‘三’字,然已不可辨。依法推之,则不合有‘三’字)。若并‘一一如一’九句,合计总数当得一千一百五十五,除此九句,总数乃得千一百一十。”[4]按,王国维所据材料,出自(法)沙畹(Edouard Chavannes)《斯坦因所获汉文文献》一书,由于原简末句墨迹漫漶,不能卒读,故王氏以为“十”下“不合有‘三’字”,今观里耶秦简,可以肯定,敦煌汉简九九表末句正当作“大凡千一百一十三”!——因为这正是每句得数81+72+63+……+4+2+1的总和。按,敦煌汉简九九表分为六列书写:“二三而六,二二而四”以下诸句书于第五列,最后一句“大凡千一百一十?”独占一列。由于木简残损过半(仅存17句),且模糊不清,王氏已不知“二二而四”之后,尚有“一一而二、二半而一”两句。他只看出前一句的某些残痕,并且还有误解:“第五列末行,字不可识,末为‘一’字,上有两字漫灭,但存微迹,然非‘一一而一’则可知也。”[5]质诸里耶秦简,该句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一一而二”!王国维只看清“二”字的一横,致有“末为‘一’字”之误,所谓“上有两字漫灭”则恰是 “一一而”三字中第二个‘一’字书作重文符号后的结果。令人不解的是,王氏何以未能觉察自己推算中的矛盾。他说:“今乘法由‘一一如一’至‘九九八十一’凡四十五句,……考《孙子算经》乘法全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 ——显然,要使总计为一千一百一十,只能是“九九八十一”讫于“二二而四”36句。实际上,简中“二二而四”后明明别有它句,其总计怎么可能还是一千一百一十呢?——以王氏之睿智,尚有此失,夫复何言?质言之,王国维“‘十’下似有‘三’字”之疑,实属多余!由此看来,敦煌汉简九九表与里耶秦简九九表并无不同。
(2)末句“字”字绝非衍文
里耶秦简九九表末句“凡千一百一十三字”云云,颇令读者迷茫。袁家荣先生就曾错认为这是对某一组简牍文字总量的统计,袁称:“简文最后说‘凡千一百一十三字’,从这枚木牍的数字来看,它应该是一组简牍中的一枚。”[6]生先生知此为表中各句得数之和,但对“字”字存有误解,他说:“同出的木牍中还有类似的九九表,文末也写有‘凡千一百一十三’,可见这里的‘字’字是衍文。”[7]笔者认为,胡氏此说失之武断!按,考古发现及传世典籍所见九九表,总计各句得数时(亦有不总计者),绝大部分确实没有单位,故胡先生之失,不足为奇。但是,倘以里耶秦简九九表与敦煌《立成算经》九九表互相比照,我们就能发现问题。按,《立成算经》九九表起“九九八十一”,讫“一一如一”,共计45句,其表末云:“都计一千一百五十五文”,[8]——这个“文”字,绝非衍余!因为该表尚有另外七处使用了此字。为说明问题,兹略引相对集中的三处如下:[9]
六六三十六
直下三十六
五六三十
通前六十六
四六二十四
通前九十
三六一十八
通前百八文
二六一十二
通前一百廿文
一六如六
通前一百廿六文
按,《立成算经》每句口诀的乘积都用算筹记数法表示于后,“通前”是指乘积的递相叠加,其得数亦用算筹记数法表示。对我们来说,这些算筹记数以及屡次出现的“文” 字,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肯定:在每一个得数之后,其实都可以加上‘文’字。换言之,虽然《立成算经》大部分得数之后没有“文”字,但这种现象只不过是省略之后的结果,否则便无以解释这八个“文”字的使用何以呈现出一种随机性。至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文”乃是一种筹算单位(后世钱币单位亦用“文”,正堪相互发明)!《说文解字》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算筹记数,纵横有象,称之为“文”,适得其所!
复次,《立成算经》之所以多省“文”字,其实也不难解释。上引《韩诗外传》齐桓公设庭燎之事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之术实已相当普及。蒙童诵习、众口流传的歌诀,自以简略、精整为务,基于一脉相传的筹算方式,省略其单位,自然不足为奇。
古代典籍中,自来‘文’‘字’可以同义互换,所以,我们认为,里耶秦简九九表末句“凡千一百一十三字”中的“字”字绝非衍文,它其实也是筹算单位。质言之,里耶秦简九九表,其技术基础也是筹算!我们在每句得数之后加上一个“字”字,其实并无不可。按,中国筹算起源甚早,其最初年代虽不易确定,但春秋战国时代,筹算普遍应用的事实,却绝对不容置疑。此为数学史常识,无须赘言。
当然,里耶秦简九九表筹算单位用“字”,敦煌《立成算经》九九表筹算单位用“文”,孰为优长?鄙意以为“字”当胜“文”。考诸上古声韵,字,从母之韵;筹,定母幽韵。之幽旁转,典籍习见;定从邻纽,用例可稽(王力《同源字典》以“尽”“殄”同源,“殄”,定纽;“尽”,从纽)。[10]字、筹声近,殆无可疑,唯书证材料尚不见字、筹通假之实,故笔者亦不敢妄下结论。“字”果通“筹”否?待考。
(3),“而”“如”通用
王国维《流沙坠简》“九九”表跋:“此简‘二二而四’,今法作‘二二如四’。考《大戴礼》、《淮南子》并引‘三三而九’,《周礼》疏亦引‘二二而四’、‘三三而九’,正与此同,知唐人尚作‘而’。《容斋续笔》云:‘三三如九、三四十二皆俗语算术’,知改‘而’作‘如’,始于宋代也。《孙子算经》亦作‘二二如四’、‘三三如九’,殆唐以后刊本所追改,非原书之旧矣。”[11]按,王说不确。张家界古人堤汉代九九表残简,尚存“二五如十”句,[12]是知古九九表亦有作‘如’者。按,“而”“如”声同韵近(而,日母之韵,如,日母鱼韵),可以通转,先秦典籍中二字互换的情况,比比皆是。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而犹如也”、“如犹而也”。[13]王氏复引典籍书证云:“《诗·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大戴记·卫将军文子》篇曰:‘满而不满,实如虚;过之如不及。’《孟子·离娄》篇曰:‘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荀子·强国》篇曰:‘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压之。’《说苑·奉使》篇曰:‘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皆以‘如’‘而’互用。”[14]
由此看来,《孙子算经》九九表中的‘二二如四’、‘三三如九’,不一定必为唐宋刊本所改。汉去秦未远,里耶秦简九九表虽用“而”字,但不排除秦时九九表亦有用“如”字的可能。我们认为,在先秦古九九表中,“而”“如”通用,并无早晚之别,王国维“改‘而’作‘如’,始于宋代”之说不可尽信。
(4),“二半而一”非小数运算
生《读里耶秦简札记》:“与过去发现的九九表不同,这个表多了‘二半而一’一项,这实际上已经是小数运算。”[15]按,此说有误。钱宝琮《中国数学史》说:“古人记数,碰到整数之下还有奇零部分,通常用分数表示。十进小数的普遍应用是相当迟的。(晋)刘辉在他的《九章算术》‘少广’章注中,曾主张用一位或多位十进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或立方根的奇零部分,但这个超时代的宝贵意见没有被一般数学工作者采纳。唐朝统一中国以后,……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有了相应的发展。就在这个时期里,十进小数逐渐获得了广泛应用。”[16]一般认为,刘辉只是最先提出了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实际运用,主要还是受南北朝以后印度数学知识传入的激发。数学史家李俨以六至八世纪(南北朝至隋唐)汉译《大宝积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大波罗密多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小数运用的实例助成此说,堪称精审(参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天竺小数记法”一节)。[17]由此看来,先秦时期,中国尚未使用小数。
考诸中国数学史,先秦金文中即已出现了分数的记载,此见《商鞅量》:“十八年齐遣卿夫二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五分尊(之)一为升。” [18]董作宾先生甚至在甲骨文中考出了殷商的四分历(其一年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至于复杂的分数运算,在反映秦汉时期数学成就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及《算数书》(1984年出土于湖北江陵)中都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我们认为,里耶秦简九九表中的“二半而一”,理当视为分数运算。
二、秦简九九表的数理内涵
(一)、乘法交换律运用的最早物证
秦简九九当属所谓“小九九”,因为表中有“八九七十二”而无“九八七十二”;有“三七二十一”而无“七三二十一”(余句准此)。结合《管子》《战国策》《荀子》等传世古文献所引九九口诀亦全属“小九九”的事实(见下表), [19]我们推断:最迟不晚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不言而喻,里耶秦简九九表为这一推论提供了最早的实物证明。
传世古文献所引九九口诀一览表
所引口诀
书名
九九八十一
《荀子》《战国策》《周髀算经》
九九八十一 八九七十二 七九六十三 六九五十四 五九四十五 四九三十六 三九二十七 二九一十八
《淮南子》《孔子家语》
八八六十四
《汉书》
七八五十六
《管子》
六八四十八
《灵枢经》
五八四十
《淮南子》
四八三十二
《易·乾凿度》
三八二十四 二八一十六
《淮南子》《孝经》《大戴礼》
七七四十九 六七四十二 五七三十五
四七二十八 三七二十一 二七一十四
《管子》
三七二十一
《战国策》《吕氏春秋》
六六三十六
《荀子》《鶡冠子》《淮南子》
五六三十
《新书》《参同契》
四六二十四
《易·乾凿度》《穆天子传》
三六一十八
《灵枢经》《穆天子传》
二六一十二
《穆天子传》
五五二十五
《逸周书》《素问》《鶡冠子》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礼记》《鶡冠子》
二五十
《灵枢经》
四四十六
《淮南子》
三四十二
《春秋繁露》《淮南子》
二四八
《灵枢经》
三三九
《淮南子》《孔子家语》《大戴礼》
(二)、筹算:九九的技术基础
在考证表末“凡千一百一十三字”一句时,我们已经指出,“字”是一种算筹单位。参照敦煌《立成算经》九九表详细的算筹记数及运算过程,换一个角度,我们相信:筹算构成了九九的技术基础。对此,上文已有所讨论,兹不赘。
(三)、加法:九九的数理基础
在阐述这一结论之前,学者们从不知晓的两点新情况,首先必须予以说明。
(1)、九九表的句数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现在的乘法口诀是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共四十五句。古代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缺少‘一九如九’、‘一八如八’等九句),只有三十六句。” [20]长期以来,此说似已成数学史界共识,迄今未见异议。但是,里耶秦简九九表的出土,却动摇了这一结论:秦简九九表既不是45句,也不是36句,它是38句!——这种38句的九九表,学者们确实未尝梦见。王国维考释敦煌汉简,之所以与手中38句的九九表失之交臂,殆亦以此。他误将38句的九九表视为36句者大加阐发,留下了自相矛盾,顾此失彼的遗憾。
(2)、“一一而二”不当改释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张春龙先生执笔)将简中的“一一而二”改为“一二而二”,非是!其实,注释者也看出了该句“一”字下所加的重文符号,但是,囿于成见,仅仅以“简牍内容是乘法表”为由,就轻率地将其改释为“一二而二”了。 [21]我们认为,这种改释,理由不足。其一,简中该句清晰可读,目为误书,太过勉强。其二,简中口诀,古代文献只浑称为“九九”或“九九之术”,即使用于乘法运算,亦并未称之为“乘法表”。 其三,“一一而二”确是加法,但正是靠了这句,我们才得以了解先秦九九表的数理基础(详下文)。甚至可以说,此处一字之改,必成障目之叶,会使研究者枉然错失泰山。
基于以上说明,我们应当承认:先秦九九表中确乎没有“一九如九”、“一八如八”到“一二如二”、“一一如一”等九句。如何解释这一奇特现象?前人之述未备,兹略抒管见如下。
自然数乘法有两种定义法,一种以集合为基础概念,另一种以加法为基础概念。
定义(A):设有b个没有公共元素的等价集合 … ,它们的基数都是a,它们的并集c的基数为c,那么c叫做a与b的积。求两个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法。
定义(B):b个相同加数a的和c叫做a与b的积,求两个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法。
根据定义(B),乘数最小应是2。所以,遇到乘数是1或者0的情况,就不能说求1个或0个加数的和。因此,需要对(B)补充定义:
(1)当乘数是1时,a×1=a
(2)当乘数是0时,a×0=0
数学史研究表明:乘法产生于若干个相同数之和的运算(即同数连加)。换言之,乘法乃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早期的乘法与加法颇为类似,埃及4000年前使用的“倍乘叠加法”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先秦的九九口诀亦来源于加法。具体而言,如“八九七十二”,其原始含义当为“八个九相加等于七十二”(亦即“同数连加”的运算)。实际上,秦简九九表除“一一而二”需要表述为“1+1=2”之外,其余37句,均可以作上述理解。
总之,先秦时期,虽然九九口诀早已用于乘法计算,但加法作为其数理基础的实质仍班班可考。——确立了这一数理基础,我们便可以轻松地解释古九九表何以无“一九如九”等九句。这是因为:参照上述第二种乘法定义(同数连加),“一个九相加”之类的命题,本身既不必存在,也不合逻辑。这也就是“一一而二”(1+1=2)这句加法不同于九九表其他口诀(同数连加)的秘密所在。质言之,先秦时代,乘法虽然已经广为运用,但就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而言,古人对乘法的定义尚难称完善。这不是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而是秦简九九表所透露的客观事实。
数学史家杜石然《中国数学简史》称:“据现有的资料,‘九九歌’最初是由‘九九八十一’到‘二二而四’,至少到公元一、二世纪时仍是如此。……把‘九九歌’扩充至‘一一如一’,这大约是公元五至十世纪间的事。” [22]——看来,最早也要到魏晋时代,中国数学家才确定了乘法定义。
复次,藉九九口诀源出加法的数理基础,我们还可以获得如下几点认识:
其一,“九九歌”虽然早已用于乘法运算,但不称“乘法表”,只浑称“九九”或“九九之术”,正是乘法定义尚未完备的体现。
其二,如果将“九九八十一”完全等同于“9×9=81”(余句准此),那么,“一一而二”这句加法,置于37句乘法口诀中就显得极不协调。反之,将各句来源归结为加法运算,则有体例统一之效。
其三,表末总和“凡千一百一十三”云云也是其源出加法的体现。
其四,敦煌《立成算经》九九表不但记有总和,而且还记有将各句得数分为九类次第相加(所谓“通前”)的详细过程,这就更加明确地透露了九九之术与加法的渊源关系。
三、秦简九九表中的易学观念 在人类科技史的研究中,数学史是颇为成功的一门学科。近年来,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成果,尤堪注目。通过对远去的古代文明抑或现存的原始部落的考察,学者们业已发现:原始的数学(或数字)都具有数量性与神秘性的双重复合特征。例如,印度的宗教文化就带有数学的神秘色彩。在古希腊,原始数学的神秘性通过毕达哥拉斯 “万物皆数” 的思想亦融入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之中。罗素在论述西方哲学时曾经指出:“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它代表了古希腊、中世纪的以及直迄康德为止的近代宗教哲学的特征。”[23]
中国文化史研究表明,《周易》筮法及卦爻就是原始数学神秘性与数量性双重复合的典型。《左传·僖十五》:“筮,数也。”《汉书·律历志》:“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这是卦、筮源于数学的代表性文献。同时,作为六经之首的《周易》也深刻地影响着古代数学的发展。一方面,自刘辉《九章算术注》以后,古代数学家大都将《周易》视为数学发展的源头。另一方面,甄鸾、秦九韶、朱世杰、程大位等著名数学家无不采用《周易》观念来表达数学问题。
“九九”是古代数学的代名词,前人将它比附于《周易》,由来已久。《管子·轻重戊》:“宓戏(即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魏)刘辉《九章算术注》:“昔包牺氏(即伏羲)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暨于黄帝,神而化之,引而申之,于是建历纪、协律吕,用稽道源,然后两仪四象精微之气可得而效焉。” [24]里耶秦简九九表,也渗透着某些易学观念。
(一)、太极、两仪:“二半而一、一一而二”
在里耶秦简九九表38句口诀中,“二半而一、一一而二”两句的特殊性最为引人注目:前者涉及分数,后者纯为加法。律之以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它们与其余36句“整数乘法运算”的统一体例殊不相称。二者被人为地添进九九表,是古人将数学比附于易学的结果。
《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在古代文献中,太极、太乙、太始、太一、大一、天一异名同实,其数量性的表达,都是“一”。显然,“太极”,“两仪”,“四象”的生成关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等比数列:1,2,4。九九表“二半而一、一一而二、二二而四”三句的得数便与它构成了形式上的对应。
从数学意义上说,这种比附失之机械,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从文化意义上说,它却表现了古人对数的神秘性的关注。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吕氏春秋》:“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淮南子》:“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说文解字》:“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敌,化成万物。”——数始于一,它构成了古人对世界本原、万物由来的哲学思考的基础。
值得说明的是,八卦古有六法之称(六爻之义盖本如此)。[25]所以,从“比附”的角度来说,九九表“二三而六”与《易·系辞》“四象生八卦”亦能对应。
(二)、乾卦:“九九八十一”
《素问》中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为数之始,九为数之极。古九九表始于“九九八十一”似乎有悖常理。对此,有学者认为,九九表最初的顺序本来是由“二二如四”到“九九八十一”,后来人为地进行了改变。改变的根据是来自标准律管的长度和直径,即律管长九寸,径九分,“九九八十一”,此种律管既定为标准,乘法口诀也就随之倒了过来。[26]作为一种推测,此说知音甚少。基于文化史的考察,我们认为,古九九口诀的顺序其实是易学观念影响的结果。兹说明如下。
首先,我们要改变一个由来已久的认识:与其说古九九表始于“九九八十一”,不如说古九九表始于因数为九的运算。敦煌《立成算经》九九表,把“九九八十一”至“一九如九”共九句的乘积逐一合计(即所谓“通前”:81+72+63+54+45+36+27+18+9=405),作为第一单元而置诸表首就是最好的例证。
复次,上文述及,九九诀源出筹算,而《周易》筮法与筹算又极为相似(高亨、三上义夫等学者甚至认为《周易》的阴阳爻符号原本就是算筹的图像)。[27]所以,基于《周易》象数与数学的复杂关系,古人将二者互相比附,实在不足为奇。《管子》:“宓戏(即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九章算术注》:“昔包牺氏(即伏羲)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这两种说法提示我们:古九九口诀的排列顺序,当由《周易》卦象(即“六爻之变”)求之。
按,《周易》以乾卦居首,其卦象为 ,即六条阳爻的重叠。众所周知,《周易》阳爻称“九”,重卦 (乾)由单卦 (乾)叠加而成(谭戒甫先生《周易卦爻新论》甚至认为乾卦 实为九九相乘)[28],就此而言,乾卦谓之“九”的演算似亦无不可。乘法口诀既然比附于周易的“六爻之变”,以因数为“九”的运算开始也就意味着与乾卦的对应了。这正是古九九表始于“九九八十一”的原因。
或谓因数为九的运算中,“六九五十四”跟乾卦不是更加吻合吗?乘法口诀何以不以此句开头呢?我们说过,九九表与《周易》卦序只是一种比附关系,它当然不能违背数学自身的逻辑前提。换言之,古九九表始于“九九八十一”或“二九一十八”都可以理解,始于中间的“六九五十四”就未免太过牵强了。
注释:
1,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4.
2,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2.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J],文物,2003(1).11.
4,王国维.流沙坠简[M].北京:中华书局,1963.92.
5,王国维.流沙坠简[M].北京:中华书局,1963.92.
6,向顺荣.里耶古城[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44.
7,生.读里耶秦简札记.“简帛研究”网,2003/10/23(jianbo.org).
8,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39.
9,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38.
10,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3.
11,王国维.流沙坠简[M].北京:中华书局,1963.93.
12,生.读里耶秦简札记.“简帛研究”网,2003/10/23(jianbo.org).
13,王引之.经传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84.138.
14,王引之.经传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84.144.
15,生.读里耶秦简札记.“简帛研究”网,2003/10/23(jianbo.org).
16,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26.
17,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91.
18,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2.
19,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4.
20,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0.
2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3,1.
22,杜石然.数学·历史·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4.
23,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65.
24,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12.
2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管子集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00.
26,中外数学简史编写组.中国数学简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45.
27,张善文.象数与易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3.19.
28,谭戒甫. 周易卦爻新论[J],文哲,1936,5.
Examination on 99 multiplication table of Liye Strips of Qin
Abstract: The words, the content, the sentence number which in 99 multiplication table of Liye Strips of Qin have its uniquely plac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corrected the examination mistake which made by Wang Guowei inside the " Strips fall in mobile sand ".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has also explained the mathematics connotation (multiplication definition, multiplication commutative law, calculation foundation) and the philosophy thought of this table.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本科;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72-02
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指高等院校中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专业,它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区别于高校中面向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发现和创新上取得突破的研究型人才,又区别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的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技能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以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基本特征的高级管理人才。其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清晰地界定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办学定位,构建评价体系,并探究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现途径,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厘清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国内外学者虽然表述的内容及方式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素质、能力、知识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这在业内已经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基本形成共识。因此,本文亦采用从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大类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每门课程的设计要围绕着事先设定的培养目标进行。
(一)知识目标
任何一门专业,都要求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它是具备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该目标是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保证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原理和知识点得以实现的。
(二)专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最终应具备的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外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三)素质目标
素质目标比如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观念、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等。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知识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是具体课程目标,往往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外实践活动的途径力争实现。而素质目标则是经过多门课程的学习,各种知识不断融合、作用,尤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锻炼学习而成的。它贯穿于专业培养的整个过程,在三大目标的设定中这更加强调应用性。即使是知识目标,原理和知识点的讲授也往往结合具体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如此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二、完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保障[2]。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制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科学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学校评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三部分。
(一)学校评价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下制定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并通过相应的具体的课程和学分得以实现,教学内容涵盖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反映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但往往其中以知识目标为主,以掌握和运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习成绩的核心要素。学校对应此规定了学生四年必须修满多少分方可毕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点有要求,根据成绩高低可做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评价。对于成绩优秀的可评定奖学金,不及格的须参加补考或重修,所有成绩及格后方可毕业。
(二)自我评价
学习成绩只是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一方面,但同时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来的收获往往也有一个主观上的评价,比如刚上大学时大多数人往往有一个学业规划和心理预期,大学毕业了是否达到了目标,会有一个主观评价。这种综合的感受,跟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不完全一致。比如各门功课的成绩可能不是最优秀,但他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自己的素质,感受到了自己四年来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等诸多方面都有提高,从而走向工作岗位,做任何事情都信心满满,则他对大学教育的评价是正向肯定的,认为是有价值有收获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实践应用能力欠缺,走向工作岗位,难以适应和驾驭工作,他会认为在大学里学的知识理论性太强,实际价值欠缺。
(三)社会评价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包括学校和自我评价,重要的是社会的评价,是来自市场需求的评价[3]。学校评价和自我评价其实都是短期的,更多地存在于学校学习期间,是校内评价。真正有价值的评价应该是社会评价。学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和令人满意的应用型人才,即是向市场提供是否令顾客满意的产品。社会评价就是由用人企业反馈的,入职大学生适应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工作后的自我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社会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是评价的最终目标。学校应该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实地调研回访,也可通过委托用人企业填写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以了解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不断修正人才培养的方案及内容,甚至是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就是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这种人才培养特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以“能力为中心”,整体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4]。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区别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
(一)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实现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基本保证。这要求学校一方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专业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的授课能力也是基本保证。这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胜任专业课授课的能力,知识全面、结构合理,广度和深度都要具备。知识点、原理能够清晰准确传授,内容的讲授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可以采取进修访学、对外交流以及自学提高等方式把握前沿动态。在教学方式及手段的选择上,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案例教学、项目研究法、翻转课堂以及慕课等教学方式可考虑选择性试用。
(二)派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
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所需要的师资队伍,不应该只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要突出“应用型”,还应该具有实践经验,这样,给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才是与实践不脱节的,更能体现实用性。这点类似于职业教育对教师要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指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鼓励从事工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5]。高校应用型专业的教师不一定要取得双师资格,但同样要参加企业实践,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播与能力的培养也都是必须的。
(三)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校要积极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可行的。比如对黑龙江大学来说,有创业园区,相关专业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此长期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学习和检验了专业知识,活学活用。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各部门也可以吸收学生为志愿者,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达到校内实践锻炼的作用。另外,学校或教师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跟校外企业联系,搭建平台,为学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深入企业,长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毕业时就具备了独立承担工作任务的能力,优秀的学生还可以被企业优先录用。另一方面,对于合作企I来说,其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创意、人力资本为自己分担一部分工作,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校内锻炼+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四)构建自我成长体系
大学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它需要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全依托课堂教师的讲授及学校给创造的条件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每个人构建自我成长体系。从大一开始学院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名固定的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对自我成长进行规划和指导。大二开始变为流动学业导师,他们负责学生学业方面的答疑解惑。另外,学生自己应多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比如营销系学生多参与企业与学校组织的各类营销创意大赛,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创业创新类项目。有精力的学生还可以在企业兼职,获取一些实践经验。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小南,韩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与评价体系构建
[J].中国高等教育,2016,(Z1).
[2]潘玉驹,廖传景.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及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5).
[3]汪禄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与评价体系构建[J].大
学教育科学,2015,(2).
[4]陈丙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新论[J].河南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关键词]西方 消费异化 生态危机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34-02
引言
西方认为,消费本来只是满足人需要的手段,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功能被异化了,消费有了其他的意义。一方面,它成为了人们为劳动失去自由的“补偿”,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的“避难所”,成为人们为了满足虚荣区别于他人的“炫耀品”。另一方面,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作和控制,使消费成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一、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消费异化的原因
(一)异化消费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状况有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得到了改善,但是伴随而来的机器生产的普遍化和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劳动者每天与机器打交道,工作变得越来越无聊、乏味,缺乏创造性。因此,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获得该有的自由与幸福。人们开始在生产相对应的消费领域寻找自由,而消费领域的最大特性就在于它的自由性。在消费领域只要有钱,人们想做什么都可以。于是劳动者认为自己获得了满足,而忽略了自己在这种消费过程中是否真正满足了自我的真实需要,使得消费走上了异化。
(二)异化消费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整体异化的生存状况有关
异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变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在劳动领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异化现象,而且也不仅仅表现在工人阶级,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异化已经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具有的普遍现象。人们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无法体会自由和幸福的感觉,于是开始在带有“虚假性”的消费领域中寻找幸福。幸福与消费划了等号,衡量幸福的标准变成了消费,在这种异化的幸福观的支配下,消费成为一种病态的、无度的索取与占有的异化行为。
(三)异化消费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有关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一方面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给予工人阶级同样的购买权利,使富人和穷人可以去一样的商场购物,一样的消费场所消费。另一方面,富人们为了有所区别,开始追逐一些奢侈品,开始追逐区别于他人的优越感。于是,消费成为了一种满足虚荣,区别于他人的异化行为。
(四)异化消费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有关
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由劳动者制造出大量的商品,而除去满足基本需求外,资本家利用各种方式大肆宣传,诱使劳动者购买超出其能力的商品,使得资本家获得利润,从而制造更多的商品。在这种制度下,商品与需求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消费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异化行为。
(五)异化消费的产生与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关
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他们的统治,运用高消费来延缓社会矛盾,麻痹人们的斗志,通过社会意识形态和媒体、广告的作用对消费进行操作和控制,使人们沉溺于消费的漩涡中,忽略了对于社会政治问题和社会制度缺陷的不满,从而逐渐淡忘了革命,推动了异化消费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后果
(一)消费异化腐蚀了人们的灵魂
人们在消费中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生活意义,只是盲目地专注于购买,喜新厌旧,用无休止地购买各种商品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代替了作为人本身更有意义的精神需求,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幸福观,扭曲了对幸福的含义。在这种扭曲的幸福观下,人们不能正视自身真正的需要,异化的消费阻碍了人们对于自己全面发展、真正幸福的期望,从而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消费异化增强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依赖性
人们对于商品的迷恋,对于变态消费以及畸形幸福观的盲目追求,使得人们像患上强迫症一样不断地喜新厌旧地购买、消费商品。这种对于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不仅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维持较高的利润率,转移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从而起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作用,还促使人们更加依赖于那些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社会,从而有利于统治阶级对社会的控制。
(三)消费异化遮蔽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异化的消费中,人们所关心的只是消费欲望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而忽略了这种满足是通过何种制度来提供的。而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只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商品即可,消费异化转移了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注意力和对于社会制度缺陷的不满情绪,增强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的认同感,同时延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
(四)消费异化最严重的后果:瓦解了工人阶段的斗志,腐蚀了工人阶级的革命锐气
当代资本主义通过对需求和满足的操纵,使得工人阶级的欲望在消费中被满足,同化了工人阶级,他们反抗制度的要求被慢慢消灭,他们被资本家所制造的表面的公平所蒙蔽,认为没有进行革命的必要,他们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而只是普通的消费者了。
三、资本主义消费异化导致变革
(一)西方认为未来革命的动因不再产生于生产劳动、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阶级矛盾,而是产生于人性的压抑和异化
阶级之间的矛盾已逐渐被缓解,但是人们在异化的消费中却变得更加压抑与孤独,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随着商品因为资源有限而变得稀缺时,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会在现实中受创,被压抑的人性会被唤醒,人们会逐渐产生革命的想法。
(二)西方认为资本主义变革依靠的力量,不再是传统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社会精英等具有批判意识的人们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需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和,工人阶级的贫困化也已消失,工人和资本家一道分享着工业繁荣的好处,已经失去了战斗的热情。革命的力量不会是那些在消费社会中最大受惠者,同时又是最大受害者的工人阶级,而那些具有批判意识的人们,他们会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问题,并站起来进行变革。
(三)西方认为经济危机已经过时,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会变为生态危机
西方错误地将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的普遍矛盾当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忽略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他们认为资本家通过对消费的操纵和控制,有效地阻止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同时人们对于商品的盲目追求,终会因为商品资源有限出现资源稀缺的情况,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会由经济危机演变为生态危机。但是从此次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可以看出,消费领域的变化并没有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诱发生态危机,反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爆发了经济危机。因此,西方没有认识到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只是一种从属的、派生的危机,它与经济危机性质迥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用生态危机来取代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姜华.西方-消费异化论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骆沙舟.西方-消费异化论评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 传统元素 传统手法与高科技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80-03
一 市场对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曾经说过,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艺术设计教育是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服务的,因此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造就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对这一点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是创新。在艺术设计领域同样需要大量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当前,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为对其知识结构的要求,而目前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因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是其主要特征,艺术设计专业广泛涉及科技、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另外,艺术设计工作又是一项高度个人化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工作主体充分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要求艺术设计人员在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广泛的科技信息,以及人文、社会、传播与管理等相关知识,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对知识储备的高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创意产业高度发展下艺术设计市场的需要。
二 传统元素创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无不闪耀着创新的光芒。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渗透美学韵律的技术,自然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命题。中国传统元素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创新、中西合璧的新的艺术环境中,传统元素的创新势在必行,也是大有前途的。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设计图像的结合,到进入各国的交流活动,引领了更具融合性的年轻一代。在设计领域,图形是其视觉语言,它给人们的感受是共同的,它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国际视野,使设计具备一流品质。而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构思和表现,在现代设计语言的表述上基本是一致的。
1.中国传统笔墨创新
众所周知,“笔墨”广泛地应用在艺术家的各种创意设计理念和实际设计案例之中。笔墨历来是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理论著作《笔法》中明确指出:“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清代画家恽南田也说:“有笔有墨谓之画。”可见笔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样笔墨也无时无处不体现在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中国画色墨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滋养。墨和色的应用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与辩证关系,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见红画红、见绿画绿的客观化,更不会刻意追求物象因光源、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复杂多变的色彩关系,所有的色彩运用都是为了深化作品的主题,讲究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意志外象化,客观之象情趣化,可谓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色彩观。因此,也就有了“以墨代色”“素以为绚”“运墨而五色俱”等艺术主张。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说:“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青黄朱紫矣。”这是对水墨画意象色墨观最好的诠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较好地认识与领会中国画意象的笔墨观,更好地运用中国画这一特有的语言,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具中国民族绘画特点,更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设计作品。
中国画的笔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延绵相继,历经数代的发展与变革,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与不断改进的。在历代画家、理论家、文人等的不断钻研与探索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整体面貌,不同风格的画家有不同笔墨风格作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传统墨守成规,甚至止步不前,相反,我们要不断创新与突破,要与现实结合,与时代接轨,创造出符合时展潮流的、崭新的笔墨样式。只有这样,先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才能够与时俱进,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绚丽的光彩。正如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因此,我们在笔墨创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法”到“有法”的发展变化过程,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甚至可以逆向思维与幻想。
2.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发扬和转化。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上升为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的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形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吸收传统建筑的就地取材的特点,尽量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更易让人接受,产生共鸣。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记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推陈出新,设计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旨在提供生存场所的合理创意和环境的适性整合,创造出一个既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又合乎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生存空间。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创新的前提应是:我们设计的东西,首先是现代的,同时是中国的,如果是在某一个地区,还应体现那里的地区特点,这才是扎根于时代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人文关怀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点,这促使环境艺术的审美重心从审美客体(环境艺术)转向审美主体(人),同时也促使研究审美的注意力从“美”转到“美感”上,并认识到在以人为主体的当代环境观下,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满足构成了环境艺术审美的美感。相对于其他类别的艺术(如绘画、雕塑等),生理上的舒适是环境艺术审美美感的一大特点,这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因而生理需求(健康要求、人体尺度要求等)的满足在环境艺术审美中具有远远超出其他艺术审美的重要价值。但是,我们看到,任何艺术总是以满足心理、精神的需求为最高目的,尤其是在今天人们审美意识普遍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环境艺术中的生理舒适,而将审美热情更多地倾注于在环境艺术中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更看重环境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意韵、情感深度等,从中获得更感慰人心的精神享受。
三 传统手法与高科技结合的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电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设计专业的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并展示最终设计成果等,电脑技术无疑给传统的设计及其设计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1.电脑技术是把双刃剑
电脑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并为其带来了设计方法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首先,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使设计作品能综合艺术、结构、工艺、技术、材料、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谋求最佳、最完善的视觉效果。如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所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在最初传统模型构思的基础上运用电脑虚拟技术来检讨、完善和深化,最终完成传统二维图纸所无法表现的具有戏剧般的形状,动人心弦的建筑设计作品。其次,电脑技术亦使传统的设计观念受到冲击。电脑还是一种能够激发设计创作灵感的发生器,是获取全新的、非传统设计程序和观点基础上的造型形态的有效手段。
然而,与一切高新技术一样,电脑技术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运用亦存在着许多的负面效应。如电脑技术带来了设计的“异化”,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变成了电脑效果图;学生设计时在电脑效果表现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形十分严重。又如,电脑技术其本身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国内有位设计师曾说:“设计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我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但电脑技术及其软件本身的局限和操作者的水平影响了设计构思,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让使用者不得不放弃方案初始阶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向电脑“投降”,使设计艺术创作变成简单的工业化“生产”。再如,在设计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对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和运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追求,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
2.手绘效果图能提高创造性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显而易见,电脑无法替代创造性思维活动。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二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高技术的确给设计及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电脑技术带给设计的变革也毋庸置疑。但电脑不是“一切”,它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无法替代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好帮手。在设计教学中,加强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通过脑―眼―手―图形的有机的、不断的形象化思考和再观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的设计修养,能使设计者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
四 结束语
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发现以往在视觉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现代视觉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其特点就是不断创新和求变。只有将未来的设计着眼于多种因素的互动设计之上,注重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需求,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多元的,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设计作品。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投身到实际的社会工作环境之中,将学校所学到、所悟到、所总结体会到的东西投入到具体实在、充满憧憬期待、又困难重重的设计生活中去,从以上几点的探索感悟,再结合具体的设计思维、设计理念、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不断学习,力争创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荆浩.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关 键 词:行动导向 四维教学 职业艺术设计师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艺术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过程中所建立的四维教学体系,是笔者所在院系职业艺术教育渐进革新、长期实践的必然结果,是目前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新体系。
四维教学模式,也称为动态时空教学模式。它是职业情境教学的三个互为联系的三维体块加时间轴构成的(见下图)。
一、室内三维:画室教室实训室
1.画室
画室即手工造型室,在这样一个平行互动的空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造型目标。如对物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增强造型、空间、色彩的意识与表现;对审美的综合判断。
2.教室
教室是教学集中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室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室在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是相同的,但在情境教学的方式上是迥异的。中国的高职教学延用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由来已久,其教学是“内容中心”的,主要建立在“指导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它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指导、描述和解释意义的“教”,教师主动存在;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被动存在;基于系统、目标和知识意义的“境”,情境模糊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艺术技能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把原来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变成一种以讲座、座谈、多媒体演示和讨论等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的内涵。
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的老师在上课时,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程的讲授,都是让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图板展示、效果图表现等,手段极其丰富。应该说这种缩短师生距离、增加亲和力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的孔子早已运用得精熟。
现代职业艺术教育应是行动体系教学的具体体现,其教学是“情境中心”的,主要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这里也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这里所说的“真实存在”,指的是艺术职业情境的具体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再现”。
职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应体现行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教学建立在“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一体化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指导性与建构性相融合的原则,同样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学生在主动存在与被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示范、描述、讲解意义上的“教”,教师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项目、案例、问题意义的“境”,情境建构存在。这里所说的“建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经加工而构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虚拟”。它可充分发挥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两者的优点。
3.实训室
实训室也称为工作室,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场所。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室的改造规划是适应相关专业的特点,每班学生约20人。工作室空间非常大,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进行的专题设计则需要自己承担。由于工作室实训模式各有特点,一般有双轨制工作室和导师制工作室两种运作模式。
(1)双轨制工作室
双轨制工作室源自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艺术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实训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艺术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
培养现代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教学,可吸收双轨制工作室的经验,如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室的“技术教师”负责对相关设备的技术指导。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会操作写真机的图形喷绘、数码文字雕刻等技术,另一种方式是专业教师先讲授某一专业课后(如包装设计),则带领学生到包装印刷厂请外聘包装设计师、印刷工程师作现场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部分包装设计任务,跟踪完成从设计到印刷成品的全过程。
(2)导师制工作室
哈佛大学实行的导师制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导师不是一种职务或职称,而是一种工作。担任导师工作的不但有年轻教师、研究生,而且也有资深教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同时,导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哈佛文化感染每一位学子。
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对艺术设计教学非常合适,在教室,对学生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将课桌摆放成一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课题目标。这样可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针对性强,对学生有亲和力。
二、室外三维:自然超市公司
1.自然
对自然的亲近,就是对创意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捕获艺术灵感的开放式空间采集,可用写生和采风两种形式。
2.超市
超市是各类商品的聚集地,学生可浏览各种商品包装设计对市场进行调研,增加对商品包装的感性认识。
3.公司
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可接触和熟悉职业的第一现场,从而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职业环境有一个零距离的体验。
三、情境三维: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就业指导
1.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由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等几个阶段构成。
该工作过程用于拟订的教学内容,确定的项目既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又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中,把设计和制作当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的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缺陷,以增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笔者所在市有多处茶叶生产基地,每年新茶上市都需要新款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将这一教学课题确定为包装课的项目之一,将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组成一个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分别完成各自的设计项目。在工作计划中要求体现出既要有对该新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了解,又要有在包装印刷厂将设计稿变成印刷成品的亲身体验。最后,还要将上市后的新品茶叶包装在客户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等。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果。 转贴于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系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如在组织VI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时,同时引入两个案例:一个是咸宁阳光酒店(四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另一个是广东中山市的富华酒店(五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让学生对两个相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归纳成个案研究报告,要求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个案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这种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认识更为直接。
3.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创业的平台。
因此,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是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组成部分。
就业与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使他们有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
四、时间四维:一个时空无限的师生终身互动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一般在第六个学期依教学计划安排为“顶岗实践”,学生在实习期间,还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向在校教师咨询。反过来,教师又可从来自社会第一线的学生那里了解到职业的新要求。所以,这种互动模式,将是职业艺术教育维持终身的一种理念模式。
虚拟教学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学,超越时空和地域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通过E-mail、QQ等形式进行问题讨论,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虚拟教学是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广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完全不受时域和资格的限制就可以进入虚拟学习环境学习,它在运行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师生界限日趋模糊
虚拟教学是运用新技术进行的网上学习,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深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师生地位日趋平等。这种角色和地位改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对学生来说,网络向他们打开了一个知识容器,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过滤获取信息,当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的有用信息时,他们较少会想到老师。其次,将学生引入虚拟教学模型后,与指导老师的联系越发不突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评估。再次,在虚拟教学中,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任务将由学生自己承担,如亲自参与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许多情况下,学生像成年人,有高度独立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待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优势被大大削弱。
2.教学形式灵活
虚拟教学实际上更适合于说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与今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灵活、便捷的形式为学习者接受。另外,虚拟教学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进度来学习。
参考文献
[1]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