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经济学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教材选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12002
随着我国经济更加深入的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教学指导方针提出了“厚基础,宽方向”的要求。而经济学原理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规则和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和开设好这一门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通过对教材、教学手段及课程考查方式的探索、改革和实践,初步摸索出了适合本专业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构建模式。
1 教材的选用
涉及经济学原理的参考书和教材比较多,既有国内高等院校出版的经典著作,也有国外引进的优秀教材。如何选取教材,要以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进行选择。我国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贸易来往日益频繁,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要求。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广的国际视野,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因此,新时期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1)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虽然属于应用型经济学,但是由于要面对国际经济领域内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和形势,必须要具备运用基本经济原理进行认知和分析的能力,以便进行准确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是新时期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2)具备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特色就在于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体现在对于沟通语言技能的把握、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的理解和熟练运用等,其中语言技巧是其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3)实际业务能力。
(4)经营管理能力。
从以上几点要求出发,综合考察了国内外的优秀教材,最终我们选取了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编著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作为教材。选取这本书作为教材的理由在于:
(1)这本书深入浅出,既包含了微观经济学有包括了宏观经济学部分,是经济学的入门教科书。
(2)这本教材比较好的反映了当前了当时经济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3)英文原版教材,对于培养国际贸易专业的语言技能具有裨益。
2 教学方式和手段
(1)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于语言技能的把握,因此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的就是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英语的深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者是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解,作业及考试可采取中英文。二者是采用英文教材,板书、课件或讲义、作业及考试用全英文,讲解中英文。三者是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英文。采取哪种模式既取决于师资状况又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考虑后,我们采用第二种模式,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经过最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接受度大,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直观性。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大了课堂教学进度,授课内容得到丰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英文课堂讨论,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
(3)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加深知识理解的最好途径,当下很多高校在推广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其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它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总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经济学原理属于基础理论课,涉及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如果辅以案例教学,则更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案例。案例的选择是成功关键,要遵循两大具体原则:第一,案例要选择早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所以要避免无谓的争论。第二,案例要选择非常典型的事件。案例本身应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所以要精心筛选那些经典的有价值的案例。
(4)课程考查,经济学原理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灵活运用课堂口语答问成绩、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考查方式。增加了成绩考查中的课堂口语答问的成绩比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和水平也都被计入最终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课程平时作业用英文完成,根据教学进程有目的安排一些问题作答。期末测试试题从试卷库中产生,试卷为全英文,要求用英文答题,以考核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学生的结业成绩的构成比例为:课堂口语,作业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3 教学效果
经过最近五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难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学生对于英文原版教材的认同率逐渐得到了提高。其次,通过应用双语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应用读、写、说英语的水平。再次,通过开展英文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结语
通过我们对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和改革,建立适合我校学生的双语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构建要从教材选用,教学模式及手段的运用上等方面结合教学对象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涛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8,(5).
[2]金巧兰. 浅谈国际金融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3]于泽. 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
[4]陈家新. 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18(2).
1、 选择一本适宜的教科书:推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书的特点是简单易懂,内容全面,作者萨缪尔森是现在经济学界的泰斗;
2、 多做习题:只有多做习题,才能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尝试用所学的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3、 多看经济学原理书籍:比如经济学派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明细门类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等,还要涉猎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宏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到经济中的方方面面,不仅理论内容深,而且实践性强,初学此课程者不容易理解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宏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得到普及,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已将其列为基础理论课。
自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双语教学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就是指教师用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向学习者传授学科知识。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求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课件;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采用英文出题和答题;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
《宏微观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因为它主要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在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与国际经贸和管理相关的工作,其性质使得他们必须更多地使用英语,否则将无法胜任工作。不仅如此,英语的掌握还将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英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大多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但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仍相当低下,绝大多数学生不能顺利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少足够的阅读量二是缺少英语交流机会。如果实施宏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将会使这一情形有所改善。
二、教学实践
1.教材选用
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经济学教材可大致分三种模式:一是主要传授经济学最基本能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著的《经济学》和格利高里・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二是属于中级经济学,主要运用基本的几何知识和初级高等数学讲述经济学的思想。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合著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三是高级经济学。例如:Andreu Mascolell、Miehaeld.Whinston、JerryR.Greea合著的《微观经济学》。
由于宏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主要是针对的是对于经管类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考虑到大一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英语应用能力仍然有局限,本课程选用了属于初级经济学类别的教材――世界三大出版业巨头Thomson公司出版的Microeconomicsh Today和Macroconomics for Today,国内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在美国上百所大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济与金融经典人门教材”。它结合了中西方教材的优点:逻辑严谨而又案例丰富,语言深入浅出。作为原版教材,它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增加了英语锻炼的机会。
2.教学方法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指出: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显然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与一般课程不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学了经济学就要达到这样一种目的,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作为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它专注于因果关系和行为反应的揭示,使其具有极强原理性。经济学的整个分析工具或方法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经济学原理展现出来的,所以国外教师非常注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一般都会在教科书的开篇或者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中将重点经济学原理列举出来。
针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本人在讲授宏微观经济双语教学做了以下的教学安排。首先,对经济学原理的介绍。通过对教材上原理的详细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经济学原理有个基本认识和理解,为理解案例打下―个基础。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要从抽象到具体。课堂重视案例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使学生体现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最后,对经济学原理的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本人对所讲的原理进行一个归纳和小结,包括对疑点、难点、重点的强调,包括对原理的高度概括。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对原理的认识相应也经历了一个了解一理解――深化的过程,有助于将原理内化到自己的脑海中,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了经济学的趣味性。与其他许多枯燥的学科不同,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经济学按用Samuelson的说法,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无多魅力的“睡美人”。本人主要先通过引入ABC的经济案例节目,从美国的经济问题引申到中国的经济问题,如房价泡沫、教育高收费和环境污染、中国的经济增长等,同时还进一步将经济学理论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找寻蕴涵在食堂、课堂、寝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学习生活场合中的大量经济学事例,向学生讲授身边的经济学,使学生感到经济学可亲可爱、可触可感。通过这些教学,强调了经济学的应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激发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在注重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本着双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在宏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用英文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授课过程中使用英文时要循序渐进,尽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保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沉浸式的英语氛围中学到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进程中,英文比例保持在80%以上,极大强化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
3.教学反映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这门课评价很高,评分达到了96分,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课堂互动气氛良好,英语英语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05、06工管双语班的同学,不少同学在大一就通过了六级考试,有的同学甚至在六级考试中取得了600多分的高分。他们说,通过宏微观经济学双语课程,对英语的提高,远远高于大学英语课对英语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我校双语教学推广有很大的作用,促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把英语授课的教学方式推广发扬。
三、经验总结
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提供日伸说英语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同时有利于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的提高,这是本人双语教学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
下面总结了从事双语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双语等习热情
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才能确立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身心成熟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又不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是情感关注的重点。师生间所建立的真切交流、帮助学生即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的措施、教师给予的赞同与认可等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使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双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2.重视教学工具的质量和多样性
教材尽量选用高质量的外文原版教材可以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采用多媒体授课,讲课的时候尽量多采用国内外最新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以增大双语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地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3.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重视语言文化的交融
双语教学应以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是为设双语课而设双语课。不同的语言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变化。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带有西方语系国家的文化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并去粗取精,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从最初感知到逐渐接受,这样才能确保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步。
关键词:电子商务;新经济;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成为引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制造了次贷危机。一次一次的全球性经济的动荡不断地挑战者固有的经济体系及秩序。现有的经济学原理在每一次受到冲击时的唯一应变只有不断地修正弥补。可是这种每次都要以牺牲部分人利益的亡羊补牢的做法终不可久远,时代呼吁新经济模式——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一.新经济模式的特征
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中边际报酬递减成为限制企业生产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一缺点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将不复存在。因为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资源是新经济中的主要资源,但是这种资源的无排他性,可循环性都使得它的成本不随着使用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在挑战了传统经济学原理之后,电子商务经济学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原理——依托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新经济学。首先摩尔定律解释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涨和持续变革的根源。其次梅特卡福法则使我们知道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成指数增长。最后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又为快速的网络传输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上三个条件的实现为构筑全社会的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脚步。经济学本来就融合了别的其他因素,如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等。因此在某些特定时期,因为网络上信息的不完全对称性,会导致一些优势或劣势的扩大。比如,某人在网上抱怨一项产品的缺陷,被别人看到后就会到处转载进而影响了该产品的品牌形象。
二.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电子商务可能会打破几十年来做生意一直沿用的老关系和方式, 它们甚至可以降低曾经帮助那些大企业维持统治地位的规模和技术才干优势。电子商务能够降低企业完成交易的成本。因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始终围绕着成本和利润这两点进行,较低的交易成本是吸引厂商的主要因素。
首先网络可以使顾客找到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且可以尽量做到“足不出户”,可谓即为顾客开源又节流。例如:通过互联网购物可以节省从煤炭行业的2% 到电子部件的40% 的交易成本。与供应商在网上交易, 能够减少14% 左右的成本。英国的每日电讯更是声称在线商品或服务的交易可以减少处理一笔交易平均成本的90% , 减少购买商品和服务直接成本的11%。这种成本的降低不仅运用网络交易的企业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所有以这些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的产业多级滚动降低生产成本。所以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增加卖主的销售机会,又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目前电子化程度最高的大部分是零售业,比如像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一样的大型超市纷纷上网,他们利用本身已有的长期合作关系,大大促进了在线业务的开展活动。国内的卓越网以图书起家,现在逐步将经营领域扩大,在电子产品,化妆品,首饰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此外电子商务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对于有着广阔的客户群体的公司只需在互联网上做广告便可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而目标客户为特殊群体的公司可以创造虚拟社区为自己的市场,这样就降低了发现目标客户的难度。
最后电子商务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起着积极地作用。在三大产业的划分中农业,工业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是不可否认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下第三产业才是增加GDP的主力军。而电子商务的存在恰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的平台。比如,在制造业面临出口无门的寒冬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淘宝上数亿元的交易额。在美国各大指数暴跌的时候,纳斯达克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成为今年美国本土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之一。
三.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奢侈豪华不再是人们的选择,如何花好自己手中的每一分钱成为每个民众关心的话题。较低廉的价格,快速的交易,节约在路程上的时间,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电子商务吸引更多顾客的因素。
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乐观的预期,第三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会上升,尤其是服务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电子商务在国际经济结构和全球资源配置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市场效率,所以资源配置也可以趋于最优;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呈现出从生产流通向消费和设计转移;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朝着信息化科学化的方面转变;国际经济之间的交往将更加紧密,便捷。
诚然,网上交易的不安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在建立新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的同时,要尽快制定安全系数更高的协议政策,为其发展构筑安全的基础,不要任其发展成为这一本来前景光明的商业模式的无法根治的毒瘤。
从短期经济运行看。2016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几个核心指标看,仍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最佳组合状态。对这个判断,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2016年经济增长6.7%,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output gap)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第三是对物价的看法。在宏观经济中考察物价,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来度量。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处于国际上典型的低通胀状态。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胀的控制目标一般定在消费物价上涨2%以内。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物价的感受要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强烈。教育、医疗、娱乐、蔬菜和食品价格以及房价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物价基本稳定的感受。实际上,近年来的物价有涨有跌,跌得较多的是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视机等。统计的物价水平和感受的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还处于量变的阶段,一旦深化为质变,则应通过改变核算制度予以准确反映。因此,对物价的判断,统计的没错,人们感受的也没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还未到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影响宏观政策决策的阶段。
第四是对利率的看法。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价格型工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利率的市场弹性正在逐步扩大。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方向性的背离,利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出现不同的信号,这增加了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控难度。2016年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贷款利率低于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利率,存款利率为负数,贷款利率约在2%左右,已属典型的低利率。但与此同时,具有市场利率属性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三分以上,常见的在四五分,有的甚至更高,趋势还在继续上扬,已属典型的高利贷。官方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宽松,资金充裕;而市场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偏紧,资金短缺。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强烈反差呢?是货币需求问题,还是货币供应问题,亦或是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人们在茫然的同时,纷纷指向资金脱实向虚。
五是对资金脱实向虚的看法。所谓资金脱实向虚,一般是指在货币宽松,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有钱也不贷给实体经济企业,而将这些富裕的资金投向同业往来或融资票据,通过同业之间融资产品的利差或费差来获取丰厚利润。在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大环境下,人们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这个虚拟经济圈中自我循环周转。更有人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实向虚的“空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需要实业立国的大国环境下,在任何时候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意味着应把所有的资金均投向实体经济企业才对呢?也不尽然。因为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伴而生的。针对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针对现代虚拟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储藏手段;而且,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个功能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市场定价上具有相互比对验证的机理。因此,对虚拟经济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前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对比,2016年广义货币(M2)增长超过11%,显得偏多。但考虑虚拟经济吸纳的具有财富储藏功能的以各种金融投资形式存在的大量货币,以及物价水平的低位稳定,应该说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基本适度的。虚拟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以上从短期经济运行角度,考察了人们颇有争议的五个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些具有稳定的核算基础,相对来讲容易辨清;有些核算基础欠缺,增加了认识的难度。有些经济现象似乎符合经济学原理,容易形成共识;有些经济现象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用经济学原理很难解释,容易形成分歧。
若我把眼光放得更宏观和更长远一些,则对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更深入。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一些经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来自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结论正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不论我们感知与否,也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国经济现正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
首先,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众化和多元化并存,一些新兴的消费方式,既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难度。这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理论的创新赶不上经济实践的创新,增加了人们认识问题的难度。
其次,就业结构在持续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就业统计目前只包括城镇正式在编职工,对于农民、进城的农民工和大量的非编制职工,目前就业统计核算并未覆盖。过去是靠单位安排工作,现在是找工作,除公职有编制约束外,大量的自由择业和自谋职业者,已成为主要的劳动生力军。而且,除了法律禁用童工外,除了公职单位有到龄退休的约束外,大量非公职单位,自愿就业、自愿退休或退休返聘已成常态。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既对消费有影响,也对产业发展有影响。
再次,产业结构也正面临艰苦的调整。将粗放经济转化为集约经济,将低端产品转化为高端品牌,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将排污产业转化为绿色产业,将短线拉长,将长线压短,这些均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挑战。可喜的是,当前在传统产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的时刻,一些借助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非常重要,并且学习难度大,因此很多文献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进办法等进行了积极探讨。李均立、许海平归纳了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研教改建议[1]。马成文、金露、魏文华强调案例教学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张柠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3]。项后军、隗力从模仿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教学两个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4]。刘晓平结合教学实践,阐述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改革[5]。董美双认为应该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验课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6]。柯健提出了“写作前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中精心指导、写作后严格验收”的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7]。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探讨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方法的必要性、PBL教学方法的组织与实施及效果[8]。已有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通过对有关文献仔细地梳理后发现,现有文献存在如下特点:其一,关于计量经济学的教研论文大部分将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作为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强调弱化甚至取消课程中公式的证明推导过程。其二,将焦点聚焦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上。其三,虽然没有指出,但是已有研究主要探讨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上述文献既存在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偏见,为此,本文将首先介绍计量经济学的本科教学目的,然后从教学目的出发,引出教学中的困难、如何合理进行课堂教学、布置课外作业以及考核。
2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目的
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一般包含:学习并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运用计量经济学这一工具,针对实际经济问题,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例如斯坦福大学指出,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将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但是计量经济学发展很快,大量新理论的出现使得所建立的模型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本科计量经济学的另一个目的是夯实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与能力。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差,不仅体现在教师不知道怎么教、教什么方面,而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生应该怎么学、计量经济学怎么考核等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计量经济学覆盖三门学科:统计学、数学、经济学,而其基础理论为统计学和数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经济学知识,当然现在其研究对象已经推广到其他各门学科。一般而言,本科生尤其是文科类本科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并且在概率论的教学中,受课时限制,教师通常侧重于概率论的讲授,而对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计量经济学学习中大量遇到的假设检查和区间估计等知识点则一带而过,课程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而相当一部分学习差的学生对大一、大二学过的数学知识已经遗忘,这使得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更差,加大了学习的难度。而对于理科生,由于经济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缺乏对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了解,学生不知道学习计量经济学是为了什么,进而缺乏学习热情。二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毫无疑问,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动力。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不断询问老师计量经济学中公式的推导有什么用、是不是考试内容。而且一些学生自学能力差,继续沿袭过去依赖老师的学习模式,存在惰性,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三是教师授课内容设置不合理。在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纯粹按照西方高等院校教授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具体经济、金融案例出发,强调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去解决实际经济、金融问题,较少涉及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而对数学公式更少进行推导,一些老师甚至不讲公式的推导,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经济、金融案例方面的教学有助于改善计量经济学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入门比较容易,大量的案例分析应该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计量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采用这样一些统计量进行检验、为什么模型的建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等等。同时,在没有理清数学逻辑的前提下,对公式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本科是最佳的学习阶段,在思维可塑性最强的本科阶段跳过数理推导,而将其推迟到思维模式基本固定的研究生阶段,根本是一种逃避行为,其教学效果不可能很好。事实上,中国研究生在学术论文中存在计量工具滥用、错用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和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差有关。这种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与能力。另一种极端是仅仅关注计量公式的推导,而对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知识、设定模型、改进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关注不够,尽管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逻辑性,但是大量枯燥的计量公式的推导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提高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四是考核与教学脱节。从培养目标来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育应该从理论学习与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个角度进行考核,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校这门课程的考核重点放在一些计量经济学理论结果方面,而对教学中这些结果是如何得到的、怎么运用这些结论去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很少涉及。这使得学生认为,即使不学习,靠投机也可得到较高分数,这使得考核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力这一效果未能实现。
4教学方法改革
4.1课堂教学改革
计量经济学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部分仍然沿袭数理统计的数理理论逻辑。从相当大程度上讲,计量经济学原理的讲授就是向学生传授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思想以及如何建立、估计它们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帮助学生从以前的确定性关系分析、定性分析向非确定性关系分析、定量分析转型,进而初步建立现实和理论之间的联系。因此,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打下定性分析、非确定性分析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起非确定性分析思维,而不是要学生精通计量经济学理论,并能熟练、正确运用复杂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要达到后面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而不是短短的课堂讲授能达得到的。计量经济学的讲授,主要基于计量经济学原理的讲授,尽可能让学生知道诸如t统计量、OLS估计量是怎么构造出来的、起什么作用,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才能够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准确地分析经济现象,避免计量工具的滥用、错用现象。尽管计量经济学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又和数理统计存在较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注重点不同。数理统计更多的是涉及变量的非确定性关系———如概率分布,较少涉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计量经济学注重在一定假定条件下精确估计解释变量和被解释之间非确定性关系,以及一些假定条件不满足时如何进行修正。其二,数理统计应更注重理论传授,计量经济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变量之间不确定性关系思想的传授。其三,数理统计课后一般有一些与理论配套的习题可供学生训练,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计量经济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连贯性,其课后习题基本上是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与计量经济学原理论证、推导联系不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工具,其最终目的是用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很有必要引入一些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符的经济案例。一方面通过计量经济学工具,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起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桥梁,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做示范,起到“师傅领进门”的目的。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案例教学不可能占较大的比例,应该压缩在合理的范围内。
4.2课外教学改革
根据上述分析,实际情况使得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占时较少,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一些教师采用让学生交课程论文的办法,这一方面对学生起不到监督作用,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从网上下载论文打印交给老师,另一方面不同学生课程论文题目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具有可比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之间进行有益的讨论。为了解决上述不足,很有必要引入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讲完后,布置一个和学生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国际热点问题,以此问题为导向,以计量经济学为工具,对学生的专业纵深知识以及专业横向知识进行挖掘,一方面拓展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验证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关键词: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经济学基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国贸、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高职高专院校所进行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尤其值得研究和重视。
一、课程教学现状
1.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性强
首先,从内容体系来说,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数学推理和理论性较强;宏观经济学注重从整个经济层面分析和研究经济现象,同样需要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是一门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课程,需要较强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2.学生反馈课程难度较大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含有大量数学模型推演的内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课堂中教授这门课程的相关研究方法时,有些学生感到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只能尽量淡化或者避开理论推导,直接讲授理论知识,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
3.课程设置的课时数量少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大大缩短理论课的教学时长。以本校为例,开设这门课程的专业大都将其改为32课时,还有几个专业已经取消了该课程。课时设置的减少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必须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要做到前后内容不能脱节,让学生融会贯通很不容易。对于相关专业取消这门课程,笔者认为这是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因为这门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职高专学校应该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难度较大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职高专类学生的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适合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教材较少,虽然大部分教材在相关的数学推理、数学模型构建等方面改善颇多,但是理论过多、案例缺乏仍然是制约教材选择的瓶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全盘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囫囵吞枣,最终一无所得。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由于课时所限,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总是担心讲不完,讲得不够深入、全面、系统,自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减少,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讲授法为主。现代教学理念提倡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就违背了这一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思考,阻碍其经济学思维的养成。
3.教学手段较为乏味
虽然现代课堂基本上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是仍然需要创新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只是简单的文字推导,或者图表讲解,教学效果不佳。本门课程是一门纯粹的理论课,如果单纯让学生理解原理就会造成课堂和实际的脱节。
三、程改革的思路
1.精选教学内容
本着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和原则,进一步精选和提炼教学内容。既然课程课时固定,教学就必须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最实用及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讲授。摒弃教学大而全的思想,尽量简化推理和理论灌输,确定教学深度和广度。
2.进行案例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研讨法、情境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采用适合的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为透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将其运用到课堂上,并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去思考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讲解。例如,经济学课上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小事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邹S.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114-117.
[关键词]行业工资;差异;分析;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5-0091-02
1 前 言
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国人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上涨,但同时出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行业间的工资差异在逐步扩大。这种收入的差距是引发仇富心理和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我们一直在讲“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根本目标”,但行业工资的差异似乎使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实则不然,行业工资存在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突出本文分析的指向性,以下将以辽宁省行业工资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分析,分析结论显示:行业工资决定分别受体制因素影响、区域环境影响和技术系数影响。
辽宁省作为我国传统工业省份,从整体来看工资水平位于全国中位。从这一点来看,似乎可以理解为工薪阶层具有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较为均质的购买力。实则不然,在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辽宁省各行业,必然存在着工资水平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种必然还是一种缺陷,则难以在规范分析下进行探讨。
根据马克思价值转型理论可知,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因为竞争因素的作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获得了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的部分剩余价值。从而,剩余价值在竞争因素的推动下最终使全社会各非农行业获得了平均利润率。就辽宁省的具体情况来看,有机构成高的行业主要体现为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而反之则是以服务、农林等生产的行业。就这一点来看,行业工资差异现象的存在应是必然的。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2 行业工资差异的现状描述
2011年辽宁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057元,月平均工资2921.42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7%;辽宁省职工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30814元,月平均工资2567.84元,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16.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3%。这是全省的平均状况。
分行业门类看,与2010年相比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2011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6043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6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84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6倍。年平均工资较低的行业如:农、林、牧、渔业945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0%;住宿和餐饮业19262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2%。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6.4∶1。
3 针对现状的统计学分析
3.1 基于价值转型视角下的分析
马克思所构建的价值转型原理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从而能够实现资本在逐利性冲动下的平均化,进而在各行业中形成平均利润率。而针对上述行业类型来看,它们部分属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部分又属于行政配置资源的手段,因此,并不完全符合各经济学原理中的基本假设。从这一点来看,上述行业工资差异具有必然性。其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工资水平又明显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住宿和餐饮业)工资水平的3.1倍。从这一点来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各行业间仍满足价值转型原理。
3.2 基于辽宁省情视角下的分析
辽宁省作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体制转型不断深入的省份,应更能体现行业效率作为工资决定的特点。然而,为何金融业却高居榜首。笔者认为,这与辽宁省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地位,以及本土商业环境密不可分。而作为行政垄断行业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之所以能获得各行业收入的高位,实则在于它获取了相当数量的垄断租金的结果。
4 分析基础上的研究结论
4.1 行业工资决定受体制因素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有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受到形成垄断的作用,其内部职工拥有的工资水平普遍较高。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该工资构成中具有相当数量的垄断租金,进而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作为体制外的行业,因其主要以效率作为工资决定的因素,从而工资决定也部分反映出了行业绩效水平。不难看出,在中央强调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下,辽宁省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有效的工资监管机制,着重于对行政垄断性行业的工资管控,特别是其中的高管。
4.2 行业工资决定受区域环境影响
上文指出了金融业工资水平最高的事实,这实则说明了辽宁省各行业工资决定还部分受区域环境的影响。作为交通服务业在其市场环境本身缺乏绩效的情况下,又因大量存在着简单劳动的经济学原因,其工资水平较低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区域商业环境具有动态可调整性,并且也将随产业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未来金融业工资水平是否仍处于首位并不确定。
4.3 行业工资决定受技术系数影响
技术系数可以被看做为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的比例,从中可以把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类。对于前者而言,劳动密集型因其固有的简单劳动特征,以及产品市场价格约束,存在着工资水平低位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反之,作为辽宁省支柱的高科技行业具有高工资水平也不奇怪。但辽宁省还应在提升交通服务业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该行业内部员工的收入水平。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结论,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全国行业工资差异的原因。针对体制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中、西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的区域更为明显,特别表现在行政垄断企业(如电力公司)与民营中小企业之间。针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则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比较东部地区,内陆地区的金融行业仍是孕育高工资的孵化器,但其一枝独秀的地位并不存在。如在四川成都,因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房地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仍处于高位。针对技术系数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或许与经济学原理有关。
5 结论支撑下的实证材料解读
5.1 实证材料
(1) 19个行业工资差距持续缩小。对比从2003年到2011年行业工资差距,报告显示,差距呈现收敛、缩小的动向。首先,近年来行业工资高低比连续降低。从行业门类看,各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差距在2005年时达到峰值4.88倍。行业工资高低比已连续3年下降,到2011年缩小到4.48倍。其次,19个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持续缩小。高低比只是反映出最高最低两个行业之间平均工资的变动情况,而不能反映其他行业相互间工资关系的变化。研究表明,由行业工资变异系数表示的行业工资差距自2005年起开始明显扩大,在经历了2008年至2010年连续3年的较高状态后,2011年回落到较低水平,与2003年和2004年的情况接近。
(2)金融业工资水平仍为最高。2011年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工资增长率为13.2%,6年来首次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14.3%)。与此同时,工资水平较低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工资增长已经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批发和零售业更是连续4年工资增长超过平均水平,2011年工资增速达到20.2%,是各行业中唯一一个工资增长超过20%的行业。在私营单位中,2011年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的工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20%和19%,超过全部行业18.3%的平均增速。报告指出,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最高的行业与最低的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6.39∶1,其中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60433元,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9451元,绝对工资差距达到50982元。
5.2 材料解读
以上2012年7月份的报告所显示的信息与本文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这实则表明目前行业工资差距并没有改变其主要格局,而是虚拟经济为首,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为次之,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末尾的收入分配现状。我们在思考这一现状时,不应过分对其展开价值判断,而是需要结合经济原因来进行客观分析。随着十的召开,关于公平收入分配体制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建立在尊重经济学原理和推崇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国家应工资性收入分配上向劳动要素倾斜;同时,针对因价值转型原理而导致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剩余被部分剥夺的现实,国家应制定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其中,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则是实施成本较少的方式之一。最后,辽宁省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有效的工资监管机制,同时应以立法的形式建立正常的工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行为和分配比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着重于对行政垄断性行业的工资进行管控,特别是其中的高管。
6 结 论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可以从找出最高位和最低位的行业工资水平,即前者为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而后者则是餐饮、服务业等。本文认为,辽宁省行业工资差异现象的存在应是必然的。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工资差异更是不可避免。通过实证研究,造成工资差异的原因包括:行业工资决定受体制因素影响;行业工资决定受区域环境影响;行业工资决定受技术系数影响。
参考文献:
[1]吴蒙蒙,赵羚,郭如平,等.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工资差异现状分析[J].特区经济,2012(8).
[2]王文静.个人特征还是行业特征——吉林省行业工资差异的成因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3).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教学 改革与创新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庞大体系的重要分支,以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与失业、通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这门课程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国民收入、失业、物价水平的测算指标以及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理论知识,多采用侧重于理论、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授方式。由于《宏观经济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且涉及较多图表、模型及不同流派观点,学生存在对知识点认识浅显、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这将影响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将抽象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联系,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师授课方法单一,课堂效果不佳
《宏观经济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侧重于教材中的纯理论学习。具体地,各高校教师多根据教材内容制作PPT课件,或沿用教材自带的课件作为课堂的讲解材料,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将知识点传输给学生。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学生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热情的高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越来越悬殊,这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实施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造成了障碍。《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抛弃了板书讲授法,课件也偏重理论介绍,缺少对知识点具体的解释和拓展,加之,大课堂的课程环境减少了师生的即时交互和反馈,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对课堂效果造成了消极影响。
首先,教师的客观讲解难以引导学生对理论形成主观认识,如果教师对理论内容也缺乏深入理解,形象、直观地讲解将更加困难;其次,缺乏互动的单一授课对学生的课堂约束力不足,学生对课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后,《宏观经济学》本身内容抽象,学生很难依靠自己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偏重理论教学将进一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2、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直接引进的外文版教材或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框架相差不大,且语言简洁通俗、清晰条理,较为适合基础学习。但是,现有教材大都以理论阐述为主,对现实经济问题或实际案例的分析较少,学生在系统学习后无法深入理解相关理论且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学习IS-LM模型时对推导方法的由来和模型的实际意义一知半解,造成了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运用相关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存在一定困难。
值得思考的是,教材只是学习工具之一,一般更新周期较长,缺少对前沿重大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评述,但要求教材完全与实际经济环境挂钩是不可能的,而脱离现实地学习经济学理论无异于“瞎子摸象”,因此,依靠纯粹地改革教材来改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远远不够,教师和学生应能动地、多渠道地收集资料和信息作为教材的拓展,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课后时间利用率低,自我学习能力差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加,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压力却有所下降,在传统的讲授方式下,学生除课堂上的机械听讲外,课外作业量和任务量过少,课余时间的利用率较低,加之,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课后作业质量的重视度不够,这更加剧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懈怠程度;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开拓思维的锻炼。《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对其基本原理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转变为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一直保持上述现状,学生将难以形成宏观经济学的思维,难以提高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缺少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检测的过程,学生自然缺乏对课程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更无法将对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这将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
4、课时安排较少,缺乏相关支持课程
《宏观经济学》通常被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各相关专业的公共课程,现阶段各高校一般安排的课时数在50左右,仅足够基本的理论讲解,若要求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并配合课堂讨论、作业汇报、阶段检测等环节,则课时数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客观障碍。另外,《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的图形、表格、公式及相关推导,并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数学课、实践课、实验课等支持课程的开设具有其必要性。但是,现实的教学中未能做到跨学科建立联系,且实践性课程带来的效果较差,这也是学生普遍对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分析理解困难,认为部分基本原理抽象难懂的重要原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宏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形式、学生表现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应针对这些问题加快推进实际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目标的实现;此外,《宏观经济学》理论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面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冲突,探寻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的教学思路十分必要。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丰富讲授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模型相对抽象,又涉及严格的前提假设,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应结合现实经济问题或贴近生活的例子对理论做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在学习国民收入的核算时,可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包含在GDP的核算中,或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另外,教师在准备课件内容时,不应只局限于教材的理论知识,可利用案例材料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主观的认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实现PPT课件和板书讲授的有效结合,增加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交流,并适当穿插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或阶段性测验,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自主思考,增强课堂的约束力,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参与感,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教师因素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理论有深入透彻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学队伍进行实际调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师本身也应积极参与科研,在对相关经济课题的调查研究中形成对经济学原理的独特见解。
2、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为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应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完全地融入到课堂。具体地,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提问环节,可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搜集信息和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或选择某一部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习成果做出公开汇报。另外,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安排适量的课后作业,以开放性题目为主,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或独立完成。
采取灵活的课堂形式可实现多重积极效果:首先,经济学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形成特定思维,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建立起信心,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学生经过搜集信息和课堂讨论,在增进双向沟通的同时,能够扩大个人的信息储备,增加对热点经济问题的关注度,培养自身的经济敏感度,提高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和公开汇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打破中国学生被动学习的桎梏,也为教师提供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
3、实现参考资料的多样化,摆脱教材的束缚
《宏观经济学》课程通常将教材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而教材的时效性不强并偏重于理论讲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极具现实性和时效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原理的前提下,多关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财经报道,培养阅读经济文献、外文原著的习惯,并适时地组织学生就前沿经济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多渠道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
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英文著作的表达方式与中文译文有所差异,阅读外文原著可启发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产生新的思考;学生也可通过阅读宏观经济学相关文献了解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和见解,经过系统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形成对问题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报纸杂志或相关网站、经济半小时及财经郎眼等财经类节目都对全球重大经济事件提供了详细的报道和评述,加强对经济时事和热点的关注不但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具体化,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设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宏观经济学》是典型的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相比,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开设相对匮乏。为引导学生实际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应当科学地搜集兼备说服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由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发表个人见解;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设定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设计经济策略以解决特定情境下的经济问题、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并充分利用经济学相关的分析软件和设备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达到理论应用的目的;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到相关科研单位实习、调研,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学习环境,或邀请统计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工作人员举办讲座,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相关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对宏观经济学形成更加具象的认识。与此同时,适当延长《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增强数学等支持性课程与《宏观经济学》的跨学科联系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三、结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是教条,是用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经济也正在快速崛起,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增强实际应用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极具必要性。在实际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善于总结,在“改进—实践—再改进”中提高《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宏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编号为2011BK144。)
【参考文献】
[1] 陈银娥、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 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3] 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4] 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关键词:扩大内需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IS-LM模型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始于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像传染病一样,从2008年9月开始向外传播,并迅速蔓延至日本及欧盟各国家,演变成世界金融危机。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出经济衰退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投资率下降、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尤其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显著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经济刺激的方案。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是: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从2008年9月,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开来。在11月初中国政府就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财政政策。为什么政策的出台需要如此之快?面对经济的衰退,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为什么能拉动国内需求?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让我们把目光从政策转向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看看通过简洁的经济学模型,我们能否对国家的政策有更清晰的理解。
二、扩大内需政策的宏观经济学原理
我们首先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来说明金融危机使我国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的表达式为:
GDP=C+I+G+NX
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口。
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减少导致消费减少,再加上投资下降等原因,我国GDP的增长率明显减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8年第一季度、前两季度、前三季度和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7年同期增长率一直在下降,分别为10.6%、10.4%、9.9%和9.0%。
这说明名义产出PY比预期的在减少,又由于在短期内物价水平P是固定的,这导致名义收入Y的减少,也就是说需求曲线在朝预期需求曲线的左方移动。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当经济出现短期波动时,国家可以出台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学中,把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严重性的宏观政策行为叫做稳定政策。我们首先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来说明国家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稳定政策的必要性。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
根据货币数量论,我们可以得到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AD1;由于在长期中,生产的产出取决于固定的资本和劳动量以及可获得的技术,而不取决于物价水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为一条垂直的直线:在短期中,一些物价是黏性的。我们用一条水平的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来代表这种情况。一开始。长期均衡位于总需求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价格调整实现了均衡,因此,当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必定也在这一点相交。整个模型见图1。
现在,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体经济衰退,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AD2,如图1所示。在短期中,物价是黏性的,因此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产出与就业下降到低于其自然水平。如果政府对经济放任自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对低需求做出反应。工资与物价下降。物价水平的逐渐下降使经济向下沿着新的需求曲线AD2移动到C点,这是新的长期均衡。这说明经济能够自我恢复,但其代价却是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衰退期。现在。中国政府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刺激居民消费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拉动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AD2尽快恢复到原先AD1的水平,避免经历一个较长的经济衰退期。这正如《经济》杂志社在采访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时,李主任所说。“财政政策是一副猛药,这副猛药下去后,它对经济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问题在于你这个猛药要快,如果你慢的话,等经济体已经热起来了,已经自己走出低谷的时候,你再起作用的话,劲用反了,就不起作用了。”
(二)IS-LM模型
我们已经说明了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是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接下来,我们利用构成总需求曲线理论基础的IS-LM模型,来看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是怎样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
1.财政政策
在本文,我们以增加政府购买为例,减税等其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讨论类似。
现在,假设政府购买增加了G,那么在凯恩斯交叉图(图2)中,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G,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由于政府购买对收入有乘数效应,收入从Y1增加到Y2,其中Y2-Y1=G/(1-MPC),MPC为边际消费倾向。
由于在任何给定的利率上,政府购买增加G使收入水平增加G/(1 MPC)。因此,正如图3所示,IS曲线向右等量移动,经济的均衡点从C点移动到D点。收入从Y1上升到Y3,而利率从r1。上升到r3。由于利率的上升,企业削减其投资计划,投资的这种减少部分抵消了政府购买增加的扩张效应。因此,在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增加引起的收入增加Y3-Y2小于凯恩斯交叉图中收入的增加Y2-Y1。
最后,由于IS曲线的移动是针对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的,这说明在任意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3-Y1。
2.货币政策
现实中,政府在出台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利率下降。于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利率并不上升反而下降,那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来讨论扩张性货币政策讨论。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货币的数
量,于是货币的供给M增加。因为在短期物价水平P是固定的,M的增加使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根据流动偏好理论,对于任何给定的收入水平,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因此,正如图4所示,LM曲线向下移动,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
由于货币供给M的增加同时提高了产出PY的名义值。对任何一个给定的物价水平P而言,产出Y增加。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同样也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三、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
上述分析表明,国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实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现在的问题是,当局在采取政策时,如何把握政策的度?或者说,采取扩张性政策后,IS-LM曲线会移动到什么位置?直观的分析告诉我们。它取决与IS、LM曲线的斜率。
如图5,当IS1曲线向右移动到IS2位置时,收入Y1移动到Y2。现在假设LM曲线是一条更平坦的曲线LM2,则要使Y1移动到Y2,只需使IS曲线移动到IS3即可。这说明,在LM曲线更平坦的条件下,只需采用较小的政策力度,就能达到增大同样产出的效果。
对于IS曲线,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当IS曲线更平坦时,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只需采取比IS更陡时较小的货币政策力度。
四、中国的IS-LM模型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IS、LM曲线的斜率决定着政策作用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我们需要知道中国的IS、LM曲线的斜率。
任太增(2000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但我国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敏感等原因,使得中国的IS曲线虽然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一般特征,即向右下方倾斜,但在目前,它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更陡。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无限膨胀,投机性货币需求在整个货币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这时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函数决定,是一条相当平坦的曲线。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IS曲线的斜率较大,LM曲线的斜率较小,由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政策力度的条件下,我国采用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要更有效。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应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与中央的决策是一致的。
五、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经济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我们确实要迅速采取扩大内需政策。而且由中国IS、LM曲线的斜率知道,在当前我们应主要采取财政政策,并辅以相应的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具体来说:
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赤字,增加发行国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在增加投资总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投资的方向:要进一步增加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等“民生”行业投资:此外,要增加农村投资,释放农村消费能力。
易宪容、牛刀、时寒冰、曹建海是近几年崛起的地产评论人。这四位的言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不断预言房价必跌而且很快就要跌;第二,认为政府只要加强调控,房价就会跌。在我看来,牛刀、时寒冰如此言说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毕竟只是媒体评论人士。而易宪容和曹建海身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也如此言说,就对不起他们曾经受过的经济学训练了。在这场关于“蓝皮书”的争论中,曹建海继续体现了抛开经济学的作风。
社科院地产蓝皮书远非一份完美的报告,其中有很多问题。但是,牛凤瑞起码表现了一种愿意探求真知的态度。他引用了很多数据,并试图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理解这些数据。
曹建海说“蓝皮书”六年来一直预测房价上涨,预测的准确率不到50%。可实际上这六年中,除了2008年,房价的确一直在涨。倒是曹建海,年年预测房价下跌,每次宏观调控他都说开发商终于要完了,准确率大概也就10%多。
但是,这并不是曹建海的主要问题所在。任何经济学者的预测都可能出错,他的问题在于,做预测不喜欢依据局限条件和经济学原理,而是依据立场。他说:“永远站在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立场上,就是一个正确的力量。”如果只站对了立场就会正确的话,那就不需要经济学研究了。
经济学的作用是揭示,愿望和现实是两回事。要想房价下降,就必须让市场发挥作用。政府越调控,房价就越上升。这几年来,政府的每一次调控,都促使房价更快上涨。但曹建海等人却无法理解,总是把这种现象理解成开发商对抗政府调控的结果。却不知,这是政府对抗经济规律的结果。
曹建海说:“现在网上在搞民意调查,70%的网民是支持我的。”可是,这种支持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那就是房价不断上涨,可见民意也是盲目的。
当然,合格的经济学者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民意的盲目,而应该指出,民意希望房价下跌,这只是一种愿望,要达成这种愿望,则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但在曹先生看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完全没必要的,只要按照民意办事就对了。这种言论固然能获得民意的欢呼,但永远不会带来民众所期待的结果。一些误听易宪容、曹建海预测的民众,则因没有及时购房而吃了大亏。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在宏观调控之下,有房的人和没房的人快速拉开了财产差距。
曹建海所据以发言的基础,就是他常常强调的开发商暴利和50%以上的住房空置率。且先不说这两点是否证据确凿,只看这几年宏观调控的后果,其实是在推高房价,并进而推高某些有门路的开发商的暴利。暴利总是和权力结合在一起,而宏观调控则扩张了政府的权力。这就提高了守法开发商为老百姓造房子的门槛,却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实际上,这几年房价高涨,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央行大印钞票,房价自然要涨。中国政府受错误信息的误导,控制土地、打压开发商、增加购房税费,则对房价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金融危机爆发,人们的真实收入下降,房价随之下跌。但政府再度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新一轮通胀潮再度涌起,楼市随之出现“小阳春”并渐渐进入夏天。待这轮泡沫破灭之后,房价会再度下跌。
但问题是,人们的真实收入会先于房价下跌,到那时候,穷人仍然买不起房子。人们会发现房价下跌之后,唱空的曹学者并没有帮他们住上好房子。而那个时候,曹建海无法再以对抗高房价的勇士面貌出现了,这岂非是一种损失?当然,也不能据此断定曹建海最怕房价下跌,但他极力呼吁政府干预,而政府干预屡屡推高房价,这确实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上面来。咄!我真是小人之心啊。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学术笑话;理性人假设;帕累托效率
国内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普遍开设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生人数众多。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学把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给全校新生开课。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有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订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在我国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1]。
从教学内容、所占学时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西方经济学已经超过政治经济学,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国外曾有个笑话,大意是调侃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只记得“供给”、“需求”等少数名词。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为康奈尔大学弗兰克教授的《牛奶可乐经济学3》作推荐序时,曾经感慨:“在经济金融相关课程和课题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为什么读了四年经济学本科的学生,甚至已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当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不得要领、隔靴搔痒?为何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上完美无瑕的政策却受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为何那些专业学习的学生们往往只能把基本的经济原理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里?”[2]
根据笔者的阅读经验以及有限观察,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许多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学完充满大量“可怕的”图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一阶导数的初级与中级经济学之后,确实也许还能记住“供给”、“需求”、“边际效用”、“通货膨胀”等少数词,但没有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能用经济学概念与原理深度分析社会问题。
本科生的各类经济学课程,知识体系虽然比较成熟和完善,不少知识也并不晦涩深奥,但是教学上依然需要创造性。现实状况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改善西方经济学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曾观摩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发现大家尽量将生动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或将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学科前沿知识引入专业课,激发学生兴趣等。这些给了笔者很大启发,我们尝试将挑选的日常生活事例、学术笑话引入西方经济学教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学术性,改进教学效果。以下介绍初步思考与做法,抛砖引玉。
一、生活事例与经济学基本概念
有学者认为,经济学教学方式创新,其精要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经济语言、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营造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而对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产生持久、真实和积极的影响力[3]。笔者非常认同这些理念与做法。道不远人,经济学应直面现实,从现实生活与日常体验中获取教学灵感。以下是与“理性人”假设相关的一些例子。
经济学在一般情况下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具有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组合进行打分或排序,这一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理性的偏好具备完备性与可传递性两个特点。笔者举的例子是:
如果张三同学下课后到食堂吃饭,假设选项有三项:叉烧饭、烧鸭饭、切鸡饭。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应该能给这三项排序。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叉烧饭更好,还是烧鸭饭更好,或者是两者无差异,张三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排序,这就是偏好的完备性假设。如果张三认为叉烧饭比烧鸭饭好,烧鸭饭比切鸡饭好,那么张三应该认为叉烧饭比切鸡饭好,这才满足偏好的可传递性假设;否则就不满足。
笔者进一步提出三个问题,如果一个消费者的偏好不满足可传递性假设,其行为会有什么特点?一个骗子如何利用这一点从中获利?儿童是否有可能出现不满足偏好可传递的行为?从课堂效果来看,同学们感觉例子很生动,问题也比较别致。通过例子加深了对“理性偏好”的理解。
经济学以及福利经济学一般假设人们是自身幸福水平的最好裁判,一个人的偏好(体现为各种选择)与其福祉或者说快乐是一致的。但是,偏好有可能偏离福祉,这有几种理由:首先,由于无知和不完全预见性,一个人偏好的东西不一定符合他真正的福祉。其次,一个人的偏好不仅受到自己福祉的影响,而且受到此人对别人福祉考虑的影响。最后,个人可能有非理性偏好。这又有几种情况:人们有一种牺牲未来甚至完全忽视未来的倾向;存在过多的享乐诱惑和强烈的生物欲望;某些人可能会执拗地坚持某些习惯、风俗、原则或其他东西[4]。
笔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典型事例解释上述知识点,例如恋爱中的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预见性,还有养老金制度的例子。各类组织的职工每个月要依法缴纳养老金,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做学问就应该不疑处有疑:强制性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理由有哪些?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指出人们很可能由于无知或短视,导致年轻时储蓄不足(类似于年轻时锻炼不足与阅读不足,恐怕没有多少人后悔自己读书期间锻炼太多,读书太多),加上其他现实原因,导致对强制性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需求。这些由基本概念拓展而来的知识对深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有帮助,对于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制度的制订也有其参考意义。
此外,在真实商业世界中,超市、电影院、饭馆的诸多做法可以用于解释许多经济学概念。例如超市的定价策略可以联系价格需求弹性这一重要概念。此外,现实中不缺乏关于价格歧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方面的例子。用精心挑选的、学生熟悉的日常例子讲解经济学,学生理解与记忆效果较好,也更了解什么是“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二、学术笑话与经济学概念、视角
学术界有很多嘲笑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家的笑话(也可理解为这是自我解嘲)。香港的林行止先生有妙文介绍经济学笑话,此不赘述。许多学过经济学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能够记住的一般不是各类数学公式与曲线,而是一些有趣的例子与笑话。实际上,恰当的笑话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重要概念,并激发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问题的行为。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济学笑话里面也有很多门道。例如不少笑话嘲笑GDP这一指标的缺陷,指出GDP有可能与人们福祉呈负相关关系。如果停留于这样的笑话,就会忽略GDP与人类福祉也有正相关的一面,而且这一指标相对利于量化考核;不足在于还有很多因素难以衡量而又对福祉影响极大。经过利弊考衡,我们方可深化对GDP以及科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以下这则经济学笑话在学界流传较广:
经济学家的儿子和数学家的儿子是小学同班同学。有一天数学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一只铲,在10天内挖成一水渠,请问10个人持一只铲,需要多少天才能挖好同样的水渠?”数学家的儿子回答说需十天。教师问经济学家的儿子,回答是:“要看情况而定”(It all depends)。
这可能是嘲笑经济学家经常说模棱两可的话。笔者对学生提的问题是:(1)回答需十天的,这是对生产函数做了什么假设?(2)你自己会怎么回答。该笑话涉及生产函数中,资本与劳动是否能够替代,或者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否固定不变。理解这一问题对学习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劳动经济学有一定帮助。如果结合“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管理故事讲授,可开阔学生思路。如果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面临的不同约束与特点,似乎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跳出“标准答案”的束缚。
下一个学术笑话为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在某次公开演讲中所引用,有助于理解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效率这两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
医生、牧师和经济学家周末到球场打高尔夫球。打了一会儿,发现场上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很奇怪,打球不守规矩,横冲直撞。他们到管理处抱怨。管理人员解释说,此人是我们社区的英雄,因救火失明,所以我们特别决定,他可以在周末任何时间到这儿免费打球,以表敬意。
原来如此!听完后,牧师说,我要每天为他祈祷;医生赶忙说,我可以帮助他免费看病,使他重见光明。轮到经济学家,他沉思了一下说:你们能不能让他晚上来打球?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经济学的效率视角,而经济学所说的效率一般是帕累托效率。如果白天打和晚上打,对社区英雄是无差异的,那么这个建议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因为白天打球的人们没有受到干扰,他们的境况改善了。
钱颖一教授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谈到,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5]。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经济学分析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着眼点,探讨理性的人们如何在给定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福祉有改善(即是否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
结合上述笑话,这段论述就更好理解。笔者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是:在哪些假设不满足的情况下,笑话中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改进?有学生很快反应,从高尔夫球场经营者以及员工的角度(加班费,额外的照明以及其他支出)、盲人英雄的角度(就是喜欢白天打球,在阳光下打球)入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在此基础上探讨改革开放与帕累托改进、卡尔多改进,效果就比较好。可见适当的学术笑话可以作为辅助,有效解释经济学重要概念与分析视角。以上两则笑话可在林行止的书中找到类似的版本[6]。
三、改善教学效果的建议
本文从一些生活事例与学术笑话出发,介绍了理性偏好、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效率等经济学概念与分析视角,就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创新与教育效果改善提出一些建议。当然,更好实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还有很多重要因素需要注意,限于篇幅本文尚未讨论。例如怎样看待数学训练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善经济数学教学效果;如何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的同时,注意根据具体国情,修改相关假设前提,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等等。
如何收集恰当且有趣的例子与笑话,并以有所新意的方式呈现?笔者粗浅的感受是:(1)加强经济学学术经典的研读以及对学术前沿的了解,准确深刻地理解经济学重要概念与原理。(2)多研读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深入浅出的著作。近些年来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为教师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条件,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笔墨不少,对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都很有启发。(3)开阔视野,借鉴多学科的智慧,跳出经济学看经济学。事实上,哲学(有学者视经济学为道德哲学的分支)、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学者的论述,都有可能加深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4)在此基础上,留心观察身边的真实世界,收集学生熟悉并且与课程相关的案例、笑话与故事,同时开发出配套的问题,引导学生借鉴所学知识,深入系统地思考中国现实问题。毕竟,学习与反思西方理论,最后要落在思考与解决中国自己的真问题上。
参考文献:
[1]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05(9).
[2] 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3(国计民生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金石,刘方健.教学方式创新:运用经济学的三种语言[J].中国大学教学,2011(9).
[4] 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