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标准信息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健全农产品产业链体系等都需要标准的保障,标准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凸显,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也逐渐为农民和农业管理部门所认知。在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探索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标准信息化,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体系,以推动农业生产标准信息化的全覆盖。
关键词 :大数据;农业;标准化;信息化
中国入世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大力推进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的全覆盖。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个体的、纸质的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或及时指导农业生产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传递并推行对农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可以快速、便捷、有效的实现“农业标准信息化”。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大量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决策、利用,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标准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1、农业标准化与农业标准信息化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一路看来,我国农业生产走过了从单个农业标准,到农业标准体系,到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再到农业标准信息化,在当下,农业标准信息化已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在农业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以农业生产为例,环境监控、自动给喂、育种繁育、疾病诊断与防控、质量追溯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一些龙头企业已逐步推广运用。
但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从业人员范围广、知识背景深浅差异大等特点,获取标准信息的手段少,使用范围窄,有效率低,这些问题也在掣肘农业标准信息化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须辅以信息化的手段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基层工作,增强农业信息技术实用性,提升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其次要推动农业信息类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开发应用、最终达到农业信息化的基层建设和农业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
从十多年的实践来看,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可以说,农业标准化转变了农业的增长方式,农业标准信息化提升了农业标准化。
2、农业标准信息化与大数据
农业标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农业标准实施管理、传递和推行,使其以快速、便捷、有效的方式实现应用的目的。随着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将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评价等各阶段信息以及农业生产环节的自动控制系统、物联网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加以采集与存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标准化信息数据将面临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产生海量数据。现有数据管理多数倾向于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即为传统B/S构架模型,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后台数据存储和管理,前台软件提供信息查询、查阅等服务。其弊端在于:(1)所有服务全部依赖于数据库服务器,该服务器若出问题,将导致所有网络用户不能获取数据信息;(2)传统web服务器提供统一的服务模式,用户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3)系统共享性差,标准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入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big data),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通过多种终端、多种平台输出数字内容,驱动整个互联网世界迈入到“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数据中蕴藏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在大数据时代寻求决策依据、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标准化信息作为专业数据之一在这新一代的数据时代同样呈然了更多新特点,同时也出现更多等待挖掘其价值的机会。我国农业标准化,由点及面,由易到难,由文字实物到虚拟数据,以至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的农业生产标准化。
3、农业标准信息化的两难与挑战
农业标准信息化,一方面为农业标准的传播、实施、信息运用提供了更大空间、更广的渠道,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农业标准的质量评估、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评价等工作。但我们要看到,无论是当下精细化种养殖领域,还是产业链更加纵深的物联网系统,硬件设备的安装及软件的环境优化设计都会令生产成本直线上升;同时,信息的筛选与运用,而这也将推高农产品的价格[1]。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中软硬件增加、有效信息的获取、农业生产核心数据的安全性、生产成本的飙升等因素使农业标准信息化工作进入“两难境地”。
4、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
4.1 以信息化提升农业标准化质量。
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自动化。
要顺应国际发展大趋势,促进农业标准化向信息化的延伸,以信息化提供标准化应用。通过对农业标准化的研究,开展不同领域数据采集、信息的分析评价,尝试标准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4.2 在完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同时,辅以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
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农业标准信息化建设。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大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解决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供应链长、销售环节多、消息获取渠道窄、农产品局限性大、生产与销售脱节的问题。
同时积极探索、自主创新,通过以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标准技术为依托的研究,综合运用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信息数据,解决电子商务运行中的企业质量信用的问题[2],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相关企业的有序、诚信经营。
4.3 以信息标准化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虽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缺乏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难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造成数据、信息的重复采集和输入,产生数据的不一致性,制约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要在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标准化[3]。
5、结束语
工业化催生了标准化,标准化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水平。信息化对整体和细节的把握、关注带动了标准化的持续改进,为农业生产的模式创新、精细管理等理念的真正实现找到了载体,注入了活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带动农业的标准化”源于信息化带动了标准化的创新、深入和完善。现在,信息化与农业标准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已超越耦合,凸显出一体化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柳平增,毕树生,薛新宇,邓振民,臧官胜,高钰舒.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09):2154-2156.
[2] DB 34/T 2140-2014,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2014,7.
[3] 习栓,范文跃,丁仁源, 李.基于数据仓库的水稻精确栽培决策框架模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04):372-374.
关键词:标准规范;有效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一、标准规范有效性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标准是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衔接配套的标准体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标准之间、同级标准之间互相转换、废止,变化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适应入世后的市场需要,我国标准化主管机构加速了标准的清理整顿及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的升级替代变化复杂,由于一项标准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地修改、补充、代替、确认,或者被废止,这就决定了标准信息与其它文献信息相比具有一项非常显著的特征,即标准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因此,在收集标准信息时,注重标准信息的有效性是非常的重要。 新的标准代替了旧的标准,面对标准的较大变动,将给用户执行标准带来许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如果没有及时对标准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掌握最新的标准信息动态,仍然继续使用已被转化、废止或修订的标准,按照过期失效的标准进行产品设计、组织生产,那么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没有质量保证,这样必然会给使用产品的用户带来巨大的隐患,将会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企业在设计、生产产品之前,务必要对相关标准的信息进行有效性查证确认,以确保所采用的标准现行有效,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二、企业标准规范有效管理的途径
(一)寻找有效途径,掌握最新信息,从源头上对标准规范进行有效管理
标准信息的收集渠道应该是广泛而多途径地进行。目前,我公司通过相关部委网站以及标准化刊物等途径获得相关标准规范的权威信息,从而在源头上对标准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目前,标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准网站:
http://:8086/index.aspx(交通行业标准信息系统)
http://(工标网)
http://.cn(中国标准服务网)
http://(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http://标准网(http://)等。
2.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交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等。
3.标准公告及刊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中国标准化》、《国家标准修改、更正、勘误总汇》及各类标准汇编、单行本如《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等。
(二)收集本企业使用标准规范,分类汇总后,建立《标准规范有效版本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标准规范的收集首先应确定本企业所需要的标准规范的范围——常用标准,按照行业类别或标准类别汇总后编制清单,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标准时间、标准实施时间,标准废止时间等。
(三)标准规范的整理和
标准管理人员应对汇编成册的清单定期进行查新、整理、,以保证时效性。 标准信息的要及时全面,以供有关人员及时了解和使用。标准信息的形式可采取网上电子版和纸质版下发给相关部门及人员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补充更新局域网上的清单,使标准使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标准信息,掌握标准信息的最新动态。
标准信息的周期建议每季度、最长不宜超过半年更新一次,更新后最新版本的清单。
对失效、废止的标准规范,标准管理人员应及时从书架上撤出实物,并相对应的做好销账工作。对失效标准规范应作销毁处理,对需保留作存查用的失效、废止的标准规范,应在实物及账本、借阅清单上分别加盖红色“作废”标识章,另行登记和存放,只供查阅,不外借。对清单中失效、废止的标准,应在相应的目录和正文处加盖红色“作废”标识章进行标识,以防止失效、废止的标准规范的非预期使用,而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四)建立标准规范自动更新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大趋势下,建立标准规范信息化管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我公司在2013年根据设计工作的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引进开发了标准规范网上自动更新系统,网络化的运用给我们工作带来便捷,使企业标准规范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标准的制定、旧标准的修订或作废,对标准信息的管理永远处于动态之中,标准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取标准信息并对它进行有效性的管理,从而提高标准信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对标准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一、会计对称准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内涵
(一)何谓公共信息会计
提供给整个社会全方位且立体动态的微观会计主体经济活动情况是公共信息会计系统的目标,它是信息仓库平台,从而让信息使用者可以自行收集所需信息。在信息化与准则同一化的大前提下,公共信息会计是我国本土会计理论的新的创新。就算在完美技术保障下,受到现实中因差异的会计主体类型、业务所致问题,构建国家统一公共信息会计信息系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会计对称原则
根据不同性质的会计对称原则,静态与动态对称是会计对称准则的两种形 式。经济业务背景相同是静态对称的前提,在对此业务执行初次确认与计量时,会计主体内部的逻辑思维与论述方式务必保持一样。动态对称是经济业务相同为前提条件,会计主体虽不相同,但在时间确认、对应项目确定、金额与经济说明确认等方面,保持一致性。把静态对称与动态对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动态对称的关键点就是与会计业务挂钩的不同会计主体,在处理业务时有着相同的方法。静态对称的关键点企业内部需一视同仁处理同样的业务。
二、会计对称准则与公共信息会计联系
(一)相同目标
把两者处在同一平台上,公共信息会计与会计对称原则有着一致的目标。
就长期来说,除了会计主体同部体现会计对称准则外,其适用范围还扩充至企业主体、政府部门、非营利性机构及以上各主体间,从而以此为平台,可以把微观会计向中观主体延伸,直至构成宏观主体的会计信息,从而可以避免由不同的确认手段、确定依据与统计手段,以对产生的微观与宏观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公共信息会计理论目的是构建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把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机构与个人统统归到此处理范围之内。通过专用设备,把活动主体实际运营当中所出现的不同的经济活动信息完整地传入到国家统一会计信息体系当中。这样,就可以通过平台,汇总不同层级汇集点的会计数据与不同主体的会计数据信息。构建全社会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对称准则与公共信息会计的共同目标,只是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会计技术是会计对称准则的落脚点,搭建宏观体系是公共信息会计的关键点所在。
(二)外延一致
先静态再动态对称是会计对称准则的实现手段,从微观推进到中观,最后到达宏观。这一运行手段让长期以来的微观范围得以彻底被打破,从小到大延伸范畴,可以从客观角度出发,更好体现实现操作性能的手段。公共信息会计原理是实施的参考依据,打造出的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成为一个平台,体现层级不同的财务报告情况。会计对称准则与公共信息会计两者具有一致的经济主体外延。
(三)技术前提一致
会计对称准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得以达成的前提就是发达的计算机技术。依托发达信息化技术,就可让社会对帐成为现实,利于内外部审计人员查找错误、舞弊行为,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线索追溯。实现公共信息会计就更要以发达的信息化为依托,而打造的国家统一会计信息系统是融合产物,即会计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会计处理、会计 报告与信息验证是系统平台建设的关键点,而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发达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因此,要让公共处信息会计信息化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技术支撑。
三、会计对则准则是公共信息会计完成核心
(一)核准信息步骤
公共信息会计系统中核准信息涉及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段分析微观会计主体间交易信息的合理性与真实性。第二,研究分析如何实现科学化、合法化与效益化微观会计主体内部各经济信息。核准信息过程中,会计对称是关键要素之一,严格牵制交互与稽核。要让核准具有可靠性,遵循对称原则实现的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双方或多方的对称信息是否一致,来确定微观主体间交易的可靠性。只有双方或多方的对称信息具有一致性,并且合理合法,就可成功比较信息,信息资料就可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当中。此步骤可以预防同一交易被交易双方或多方实施不同处置。
(二)会计处置步骤
经过核准信息步骤的信息到系统当中后,再由微观主体执行会计处置。会计处置以准则为指南,确认、计量与列报经济交易与事项。目前会计准则是以有限对称为基准,建议把对称范围扩大,把对称程度更加严格化。运用对称,除了让具体会计准则得以简化,也可准则框架与执行更为优化。简化与优化对称可以实现目标:第一,条理化原则构架,明确质量特点,减少原则容量。第二,减少会计人员培训成本。第三,减少会计信息造假与作弊行为。第四,减少监督管理成本,监督管理部门自成体系的内部机制,可以更好减少监督管理成本。因此,处理会计时,如果严格执行会计对称原则,就难难透明化信息,信息也无法对称。只有严格执行会计对称,方可打造国家统一会计信息平台。
四、达成公共信息会计措施
(一)实现层次
会计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某个远期目标,参考会计对称准则,达成公共信息会计。以会计对称原则范围角度作为出发点,主要涉及对称与会计信息平台维度。对称维度由三种不同程度构成,第一,微观范围,也就是静态对称,主要与同一主体内部开展,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企业。第二,中观范围,包括不同交易主体,即企业,它们之间的对称。第三,宏观范围,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企业。
(二)实现手段
实现会计对称的公共信息会计的基础与核心就是实现微观层面的对称原则。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对完成方法进行研究。就理论而言,需要以制定准则的标准制定会计对称,以实施普遍准则的方式去执行会计对称,对原有准则架构与事项进行调整。优化原则架构就是让广义的对称概念与架构保持一致性;优化原则事项就是使用严格对称的会计方法,开展逆向的交易业务。向全球宣传对称原则与公共信息会计思维,投入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讨论之中,通过讨论以求进步,并对国际会计规则制定导向产生影响。从实践角度出发,依据“找寻对称缺失―探究原因―科学处置”的思路,列出现行规则中不对称的条款,弄清楚产生对称缺失的缘由,掌握相关利益方的诉求,慢慢剔除因不同的职业判断、监管目的、计量属性与会计主体所致的对称缺失,从而找到恰当的处理每笔会计对称业务的有效方法。完成微观对称之后,如果有法律、监管或技术等条件的保证的前提下,可以扩大对称的外延至社会的会计主体,以为打造国家统一会计信平台奠定良好基础。
一、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以标准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标准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区技术标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整体意识、机制、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与国际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标准对提高我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我们充分认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推进我区重点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园区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国际接轨。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各部门应统一思想,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要面向国际市场,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有效应对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挑战,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目标和任务
(一)战略目标
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构建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支撑产业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积极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提升我区在全市技术标准推进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技术标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例科学发展规律的技术标准创新体系。
(二)战略任务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标准化体制;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形成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标准创新体系;争取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在全省处于前列,争取茧丝绸、化纤、水产养殖等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形成国家标准领先优势,争取在水产养殖等领域实现国际标准研究突破。
(三)主要任务
1、推动我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工作。到2015年,单位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数量达到1个以上。
2、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研究,及时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使我区更多的先进技术成为国家标准。到2015年,争取有2项以上被采纳为国际标准提案,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0项以上。新产品、新工艺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达到50%以上。
3、建立支持茧丝绸纺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围绕提高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先进技术标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支撑的企业标准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水平。大中型企业要率先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企业标准制(修)订机制,保证技术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在全区10-15家以上企业中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
5、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工作方针,以食品、冶金、化工、装备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化纤等作为采标工作的重点,到2015年,全区相关联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50%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应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关部门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优先列入技术进步、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发展等计划。亿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项目建设、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时,要适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6、建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标准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工作,建设快速跟踪与评价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体系,确保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信息畅通,满足标准信息查询需要。在重点行业建立贸易技术措施应对系统,对主要出口产品可能遭遇的技术壁垒及时进行通报预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应加强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建设,对各类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标准信息快速应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7、引导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研制联盟技术标准,为发展大产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形成大集群提供技术标准保障,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组织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高新区工作议程,结合实际制度推进措施,形成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把技术标准进行专项规划,将选择重点企业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科技实力较强、高新技术产业有优势的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创新试点工作。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增加标准化工作财政投入,强化工业管理部门标准化的协调职能。
(二)实施标准化人才培育工程,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标准化人才队伍是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将尽快组织制定标准化人才培育工程规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的培育体系,努力培养保证技术标准战略持续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国际标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人才及重要技术标准推广应用人才。鼓励承担重要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的研究人员,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活动。
(三)促进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协调发展
加大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扶持力度、搭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相互协调的平台,促进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推动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协调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一条龙体系建设。要突出企业在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科技与标准的协调机制,将先进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列入高新区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成果纳入科技进步奖励范围,将技术标准创新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市场主体与标准、科技研发互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四)多渠道加大技术标准创新投入
加快建立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科技计划要对技术标准研究给予重视和支持。建立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项目。对企业单位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以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重点项目予以资助。积极争取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重要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研究等项目。
一、当前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障碍因素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并非单一体系、单一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44200多个乡镇以上监管部门,2273个县级以上质量安全检测机构,100多万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共管共治。从“快监管”模式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看,监管、检测、生产三大实体领域均存在诸多亟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一)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较快,但适用工具相对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目前100%的省,63%的地市,48%的县,97%的乡镇已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仅全国的乡镇就已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5万余人。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4年底,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将实现全国行政区域全覆盖。按照法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将对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但事实上,主要的监管压力在于县乡两级,特别是县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一方面县级专职监管人员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推进制度措施落实的工作方式和工具手段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4个主要方面:(1)农业标准信息的下行通道很不通畅,缺乏数据全面、更新实时的权威数据库,基层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特别是生产企业不能及时掌握标准法规和政策动态。(2)质量安全监测数据还不能快速传递交互和多维度智能分析,传统的人工计算会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较难早期发现。(3)监管执法和督导巡查缺乏合适的信息平台和适用的执法取证及数据传输设备,基层执行部门与省市管理部门间“管办脱节”,不能做到整体协同。(4)应急管理方面既缺乏对舆情的实时自动监测分析,又缺乏能即时调度监管队伍的指挥系统,以至于“记者干着质检的活,微博干着媒体的活,有关部门干着跑龙套的活”。(二)检测体系设备配备较强,但检测能力相对较弱《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已进入二期,两期总投入将达到140亿元,建设重点之一是县级质检站。截至2012年底,国家共对1739个县安排了建设资金。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火焰分光光度计等大型精密仪器得以在县级质检站配备,基本具备了对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农药、动物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孔雀石绿、重金属等危害物质的定量检测能力。但客观上讲,检测体系目前尚有3个问题较为突出。(1)投资建设的多,实际运行的十分有限。截至2012年底,在1739个县级质检站建设中,完成建设任务的有845个,其中完成项目验收的329个、通过计量认证的169个、通过资质考核的51个,可出具公证数据的仅有20%。(2)能熟练使用精密仪器的检测人员严重不足。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调查显示,全国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中,平均每家机构专职检测人员不足4人,每2.5个机构才有1名高级职称检测人员,每7家机构才有1名研究生学历检测人员。(3)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严重滞后。尽管《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对人员培训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但目前看,基本上属运动式、临时性和个案性,还未建立系统性、持续性、全员化的培训机制,现有检测人员检测技能很难与危害物质的发现、技术方法的更替、仪器性能的升级保持同步。(三)对生产企业监管要求多,但帮助服务相对较少从监管部门职责看,核心就是要监督生产企业,使其生产销售的农产品中农药、兽药、重金属、保鲜防腐添加剂、生物毒素、致病性微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生产企业而言,就是要对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上述物质进行全面管控,并将具体操作和合格证明记录在案。尽管生产企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但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挂钩”县乡政府政绩的大背景下,监管与被监管间已无界限,在质量安全责任上政、企其实是一体的,政府只有尽责才能免责,企业只有不出事政府在政绩考核时才能不丢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部门只有组织力量帮助企业管控好质量安全风险,才能规避自身被问责的风险。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层面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性强、专业性强、需要分解落实的规定繁杂,目前仅有少数国有大型农业企业才设立有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质量安全,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现阶段迫切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深入挖掘社会力量,引导帮扶生产企业落实好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3]。
二、信息时代质量安全“快监管”模式框架
质量安全监管就是对风险隐患查找、确认、处置、预防的过程。在质量安全持续高压态势下,对监管部门而言,需要的是主动监管而不是被动应答,其关键是看监管行为由谁启动以及如何进行。因此在质量安全问题上,迫切需要改变过去媒体发现、中央发起、逐级推动的工作方式,建立多点交互、中央统筹、整体协同的“神经网络式”监管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围绕“规范生产防范问题、全面监测查找问题、全程追溯定位问题、快速反应处置问题、应对舆情消除问题”的工作思路,在现有监管体系、检测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三大实体基础上,围绕提升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管理能力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省市架构、县乡配备,平台支撑、社会运行的方式,建设三大功能集群,构建质量安全“快监管”新模式。(一)建设“省为枢纽、县为单元”的“快监管”决策功能集群该功能集群包括风险监测、应急管理、执法监管、舆情监测4个核心功能模块。1.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协作系统,使监测数据能快速交互,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能快速发现。监测是发现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的“眼睛”,要对庞大的即时监测数据进行快速运算处理并作出预判,则需要借助信息系统这个运算“大脑”。要构建可与国家标准相同步的样品信息、判定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出限等基础标准数据库,在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监测方案在线编制、监测任务批量定向下达、检测结果批量上传、监测结果的自动判定和多维度智能统计报表,以帮助省市决策部门快速发现质量安全趋势性和苗头性问题。2.集成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使监管资源能快速调度,监管任务能快速部署。“快监管”的核心在于对质量安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反应、快速布控。要保证省内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快速协同反应,就需要构建信息化决策指挥系统。决策指挥系统是“快监管”模式下质量安全监管行为的“神经中枢”。该系统要对区域监管体系内的相关部门、人员实行组织化管理,同时集成即时通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短信(彩信)群发系统和手机端应用,实现区域内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各部门和人员间的点对点交流、集体会商和即时视频会议,使监管体系扁平化,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建设质量安全移动执法监管系统,使执法信息能同步交互,巡查督导成为常态。常态化的巡视检查是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该系统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构建服务器端管理平台和移动终端应用平台,实现生产主体备案、产地位点精确定位、现场执法取证、日常巡查督导、对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综合评价和绩效管理等基本监管功能。同时,还要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查看执法巡查人员的工作位点、工作状态和巡查路径,保证本区域监管人员真正履职尽责。4.集成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及手机端应用,使媒体反应能实时掌控,突发事件能快速应对。随着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公众对消费安全的内在需求和关注度越来越高,质量安全问题在社交网络和自媒体下越来越表现为极易发酵性和极易传播性,任何一个微小问题都有可能快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件,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严重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及时掌握舆情,做到“耳聪目明”至关重要。该系统一方面要能实现对质量安全舆情的全网监测,同时也要能对监测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自动生成舆情传播趋势图供决策参考。要充分考虑各部门人员的地域分散性,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手机端应用软件,实现舆情及其分析报告向区域内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实时定向推送,以促使各部门监管行为的“自启动”。在运行逻辑上,首先是各级监管部门通过风险监测系统、舆情监测系统(包括公众举报)、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发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线索,通过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上报上级监管部门。上级监管部门在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组织会商形成决议,并通过该系统分派地县级监管部门办理。地县监管部门通过追溯系统定位问题源,并通过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以及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呼叫中心),通知乡镇监管机构巡查。乡镇监管人员使用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对照标准信息应用系统内的标准数据,对辖区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巡查督导,并将巡查信息上传执法监管中央端。在检查现场则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和便携式打印机将违规记录打印输出,双方签字确认,完成执法。(二)建立“行政引导、市场运营”的“云检测”服务功能集群加快检测机构特别是地县级检测机构建设运行,是当前的当务之急。要通过该功能系统,使检测机构从实验室认证、人员培训、技术交流、检测运行管理、社会委托业务接入、试剂耗材采购等检测运行支撑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和专业化。1.建设检测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及“云服务”平台,使检测过程规范受控,检测运行快捷高效。通过检测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区域检测机构从样品登记一直到报告结果的流程、数据和资源运行情况十分必要。国内外经验表明,检测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是规范检测流程,提高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省部级检测机构由于检测任务量大,网络、服务器等基础条件较好,可采用本地部署的方式。“云平台”是不需要软件、硬件建设,基于互联网即可开启应用的实现模式即“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对于地县级中小检测机构来说,由于业务量小、预算少,“云平台”较为适合。该系统要以检测任务受控和提高效率为目标,除了实现任务可追踪、数据可溯源、审核可掌控等基础功能外,还应考虑目前普遍存在的因标准数据初始化工作量大、基础配置多、操作繁琐而出现的建而不用、资源浪费现象,使用专业的标准数据服务软件自动生成基础标准信息等数据。同时要充分挖掘检测数据价值,实现检测数据的多维度自动统计报表,为委托检测单位质量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2.建设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系统,使新知识新技术能快速传播,检测人员的整体检测技能能快速提升。对管理部门、检测人员、生产人员的质量安全量化培训是《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虽有“全国检测技能大比武”等组织形式,但基层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生产企业更需要需求驱动、随时发起、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系统要采用O2O(OnlinetoOffice),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导流线下的运行模式。线上主要解决需求收集、课程、线上报名、视频同步、课件上传下载等问题;线下主要解决课程编制、场地安排、师资聘请等问题。检测技术培训系统应可适用于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管理培训。线下培训时,要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线上同步播放,供不能参加线下培训的人员学习。3.建设面向全国的检测接入系统,使生产企业与检测机构能快速对接,产地准出检测能快速落实。产地准出检测是实现食品全程监管,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正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企业原料检验查验和食品出厂检验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一规定势必倒逼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产品检验。然而目前一方面检测机构及其检测能力不透明,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技术性强,检验机构数量多,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均面临巨大的搜寻成本和沟通成本。而通过检测接入系统则可以实现生产企业检测需求与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无缝对接。4.集成交流协作、物品采购、实验室认证等服务,使机构建设能快速推进,技术难题能快速解决。重点实现文档上传分享、在线问答、检测人员及检测机构空间展示宣传、在线专题讨论、检测能力规划与实验室认证、标准和仪器使用测评等社区服务功能。要同时充分考虑检测机构购买和支付特点,搭建电商交易平台,借助现有物流配送体系,向全国检测机构特别是地县级检测机构提供小型设备和试剂耗材的选型配送服务,使各级检测机构试剂耗材和标准样品能快速补给,检测成本能大幅降低。(三)建立“政府扶持、社会服务”的生产企业“安全链”托管功能集群生产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帮助扶持生产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管理好安全风险,对于保障全国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借鉴欧盟于2003年建立的旨在促使农场生产符合产地环境要求、食品安全规定、动植物卫生标准的“农场咨询系统”(FarmAdvisorySystem,FAS),以及从补贴咨询服务机构入手帮扶农场生产合规的做法,推进3项服务。1.建设农业标准信息应用系统及数据共享服务,使标准法规动态能实时获知,农业标准能快速“落地”。农业标准化,标准是核心;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是基础。然而从实际操作看,由于标准制定部门多,标准信息分散,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快捷、不准确,查找标准难、选用标准难、更新标准难,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主动推送数据内容,既涵盖全文标准和法律法规,又涵盖项目指标和检测方法,数据准确有效、更新实时全面、查询便利精准、推送快捷多样,可以让标准使用者无需网上搜寻即可实时获知标准信息的数据系统。该系统应能实现4个核心目标。(1)信息内容要能包括国家的农业食品标准全文以及项目指标数据,同时涵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产食品分委会(ISO/TC34)等国际组织标准,以及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数据。(2)要实现全库数据的主动推送,国内标准之间引用关联关系要清晰,历次版本及修改信息要完备,项目指标与检测方法关联配套,可多角度便捷查询。(3)要有交互功能,一方面要能实时统计各标准的使用频次数据、使用者的地域和行业分布数据,便于主管部门对标准的实施应用情况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开展标准化绩效评价;另一方面要能实时收集使用者对标准的反馈意见,便于向有关部门反映以及时修订标准。(4)要能提供开放接口(API),供各农业相关部门官方网站调用标准数据,通过多点辐射,最大程度推广应用标准。2.建设基于产品营销的生产档案采集管理与追溯系统,使生产信息能全程透明,产品销售能优质优价。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但鉴于目前政府层面的信息化追溯系统,一方面定位于责任追究,另一方面也无上位法依据,同时又需电脑、标签打印机、标签等硬性投入,而且可追溯产品尚不能优质优价,生产企业缺乏加入的积极性。因此,当前应转变建设思路,从产品营销和生产管理服务的角度进行设计。该系统应在可追溯农产品宣传营销平台作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实现对人、事、时、地、物五大关键要素的全程管理,实现全过程信息透明。要通过该系统实现“两个预警”:一要能在生产节点对药物的违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二要能在准出节点对药物检出及超标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以帮助生产企业快速定位问题,改进管控措施。3.集成质量安全管理托管服务,使企业生产合法合规,质量安全源头保障。要挖掘、引导和鼓励专业咨询服务机构、质量标准研究机构、风险评估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开展质量安全帮扶行动,重点帮助生产企业解决5个问题。(1)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围绕企业农产品品种,重点针对重金属、农药(兽药)、添加剂、污染物、多发病虫草害等开展全面风险诊断,集成整合国家现行标准法规,遵循良好农业规范框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规范,重点包括风险管理表、日常检查表、各环节生产操作规范等。同时组织对农场员工开展全面质量安全管理培训。(2)指导记录生产档案,协助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定期开展技术巡查。(3)利用区域检测资源,协助开展产品产地检测。(4)定向监测企业质量安全舆情,协助开展分析研判和定向推送。(5)借助第三方可追溯农产品运营平台,从产品品质、安全角度协助企业做好产品宣传推介,扩大销路。
三、运行保障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既需要以各级监管部门为主体推动,更需要检测机构、技术服务部门、专业咨询机构、新闻媒体和公众参与,逐步形成“市场拉动、服务推动、监管倒逼、舆论监督、信息透明”的社会共治格局。(一)建立常态化的分类培训和指导机制要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农质发[2014]1号)第二十七条要求,依托省级农业质量标准研究机构或部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引入第三方质量安全管理专业咨询服务机构,搭建面向全省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服务平台,分门别类提供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整体解决方案。一是面向基层政府和监管部门,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培训班”,并提供“快监管”集群解决方案;二是面向各级检测机构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行培训班”,并提供“云检测”服务解决方案;三是面向生产企业开设“农业企业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危机应对培训班”,并提供"安全链"托管解决方案。(二)建立各级监管部门分工合作的协同机制中央部门应主要做好信息化监管体系的总体规划、政策研究、建设经费的协调。其中,决策指挥系统应由中央部门统一部署,省级部门主要负责组织、调度、维护本区域各级监管部门。舆情监测系统可以以“中央部门统一架构,技术负责部门统一服务,省级部门有偿接入”的方式使用技术部门提供的定向监测和信息推送服务,以避免重复建设。在风险监测系统建设上,由于各级监管部门均有监测计划且各有侧重,应鼓励各级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建设,但中央部门须统一底层数据交互规则,以保证数据的集中利用。在执法监管系统建设上,应以县为单元进行架构,其中省级部门负责中央端平台建设,地、县、乡负责移动终端设备配备。(三)建立地县级检测机构托管运营机制地县级检测机构多受制于编制和人员待遇限制,因此质控、检测、数据分析等专职技术人员及其业务技能是决定地县级检测机构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可考虑引入第三方专业管理运营机构,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机构对地县级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托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协助规划检测能力,开展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二是以劳务派遣的方式为检测机构高薪招聘专职检测人员和相应管理人员,并培训指导。三是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对检测运行开展全面管理,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检测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在具体操作中,可适时引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许可第三方托管机构利用地县级检测资源开展社会委托检测,以逐步降低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实现公益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双赢。(四)建立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帮扶补贴机制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借鉴欧盟FAS模式(农场咨询系统),探索财政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咨询机构的新机制,以帮扶生产企业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巡查指导,从源头保障质量安全。
作者:杨明升 周云龙 单位:北京达邦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1、IT治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失败的原因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导致IT治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在IT治理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成本不能够合理的转变成企业的利益。(2)IT治理不能够和企业中的日常业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3)IT治理在企业中实施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4)现在企业内部缺乏在企业业务发生变化时,对IT治理进行调整,从而适合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业务往来有机的进行融合,就是企业信息建设成功的关键,也IT治理的主要目的。
2、IT治理的含义和作用
2.1、IT治理的含义
IT治理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两者的产物,现在各个国家和行业对于IT治理的含义的认识有很大差别。例如国际信息化中心和控制中心对IT治理的定义为:由某些关系和过程所组成的管理体系,主要消除IT治理存在的风险,企业从中获得利益。我国给予IT治理的定义是在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IT治理的方向,并建立管理机构对于IT业务和IT服务体系进行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IT信息、避免IT风险,使IT治理适应与企业的发展。
2.2、IT治理的作用
(1)IT治理可以发现利用IT优点。IT治理可以从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规划、信息的监控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管理,将企业的业务程序、企业管理融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对企业的业务信息进行科学合理收集、传递,提供给企业各个部门进行应用。这些都可以提升企业信息的管理力度,还可以提升企业业务的处理效率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发挥出IT治理的最大作用。(2)IT治理有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合理安排以及作用发挥。IT治理可以减少企业信息管理中的风险,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内自身就具有管理体制,可以提升信息的质量,还可以使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发挥出更大作用。(3)IT治理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益,提升业务的处理效率,实现战略目标。IT治理可以通过对IT资源进行管理,从而减少IT业务在使用过程的成本,提升IT服务处理的效率;使IT治理的投入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业务程序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和IT业务的处理目标保持一致,有利于企业从中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3、IT治理的模型
3.1、IT治理模型的分类
根据经济学家研究IT治理模型可以分为,企业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模型也被成为COBIT;基础信息架构库模型也被成为ITIL模型;国际标准信息安全管理模型被称为ISO/IEC模型。COBIT模型作为IT治理、安全管理以及控制体系集合一起的优点标准体系,已经国际信息管理中心所公认,目前COBIT模型已经被很多公司开始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2、COBIT模型的基本结构
COBIT模型是一个多方面信息管理体系,其中包括IT使用准则、IT资源和IT信息的管理程序。IT使用准则能够反映出企业战略目标,可以从信息的质量管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资金、时间、保密性、完善性等对信息实行安全管理;IT资源的利用包括企业人员、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设备以及数据库等资源的利用;IT信息的管理程序是在IT准则的指导下,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管理和规划、交付和支持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控进行完成。根据信息系统的控制过程,建立每个过程熟练度的模型,用来评价IT信息治理的等级,并且制定出绩效标准、关键的成功原因、关键的目标标准用来实现信息化的目标。
3.3、COBIT模型的IT治理流程
COBIT模型的IT治理流程主要可以分为:(1)根据软件的熟练使用度进行IT治理级别评定,是用来对企业信息水平判定的标准,分为0-5共6个等级,0不存在等级,没有认识到IT治理的重要性;1初级阶段,能认识到IT治理的重要性,但是缺少综合的管理性;2能够重复级,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出错率较高;3定义级,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IT标准化;4可管理级,当IT治理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方法进行解决;5最优级,IT治理已成达到了成熟的阶段。(2)根据IT治理级别评定来确定主要目标和成功因素,成功因素是影响IT治理目标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战略性以及技术性问题。(3)对于IT治理进行绩效管理,其中包括关键目标标准、关键绩效标准,关键目标标准是用来衡量IT治理的产出效益;关键绩效标准是企业内部资源和设备的应用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IT治理,是用来衡量IT治理是否能够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标准。
4、结束语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精准营销;精益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70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02
烟草商业企业面临严峻的营销挑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控烟力度的加大,烟民消费更趋理性,卷烟品牌、消费数量、消费层次及消费群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烟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使烟草消费市场逐步呈现出品牌竞争激烈化、客户需求个性化的特征。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背景下,顺应时展潮流、借助最新的技术成果进行营销转型,是烟草商业企业在现实市场压力下获取持续优势的必由之路。当前,烟草行业拥有电子政务、管理决策和电子商务三大体系,也正在建立以电子商务模式为核心的现代营销体系,这些条件为精准营销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纵观行业内的精准营销实践,从理念层到操作层都还存在不少问题,明晰这些问题是下一步优化精准营销的必要前提。本文以精准营销理论为指导,剖析烟草商业企业精准营销中的问题,以期为烟草商业企业有效开展精准营销指明方向。
1 精准营销的含义及特点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发掘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鉴于此,菲利普・科特勒在2005年提出“精准营销”的概念,其理论基础是“4C理论”,即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降低成本、增强购买的便利性及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的理念。
1.1 精准营销的内涵
精准营销,即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市场细分,并通过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满足顾客个性需求,增强企业或品牌的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营销理念与策略。落实在烟草商业企业,精准营销就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精确进行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定位,同时精确采集客户信息,提高产品投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高效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1.2 精准营销的特点
1.2.1 针对性强
一方面,企业借助现代网络通信和传播技术能实现与客户间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有效沟通,能更充分了解客户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充分挖掘海量的客户数据,在数据筛选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把握客户差异化需求,在节约营销成本的同时,提升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2 顾客价值导向
精准营销的核心思想即4C理论,强调以顾客价值诉求为导向开展营销活动。要在精准顾客定位的基础上做到基于顾客需求提品和服务,基于顾客成本承受水平来定价,以提高顾客购买和消费的便利性,分销产品,尤其要与顾客进行双向沟通。精准营销的要求集中体现了其顾客价值导向的营销观念。
1.2.3 营销效果可衡量
精准营销对传统营销的一大修正就是提高了营销活动的科学性。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进行营销决策,并监控营销活动,量化营销效果。由于企业和顾客能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企业能及时获取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信息反馈,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保障。
2 烟草精准营销实践的问题剖析
在烟草营销环节倡导精准理念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先进的营销理念,使用科学的营销手段,提高卷烟营销的精确性、科学性,以应对行业发展面对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国内一些烟草商业企业对此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笔者认为,当前烟草精准营销在认知、技术和体制上仍存在一些误区和弊端。
2.1 认知层面
自国家局提出开展精准营销后,一些企业过于强调精准营销的作用,并将其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不可否认,精准营销是推动卷烟精准投放和品牌培育的有效手段,但其仅属于营销战术层面实现营销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企业不能完全“迷信”精准营销而忽略其他营销方式。同时,精准营销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每种卷烟品牌都适合精准营销,也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进行精准营销。根据行业开展的精准营销的总体情况来看,那些年销售量在一万箱以上、含税调拨价每条171元以上的主力规格的卷烟品牌最适合精准营销的方式。所以,在进行精准营销的同时,企业不应忽视对卷烟品牌的培育。另外,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当前卷烟营销仅停留在零售商的层面上没有深入到营销价值链的最后一环――卷烟消费者,因此,面向零售商的精准营销,可以说是精准批发,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精准营销。最后,一些企业在精准营销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精准信息、精准投放和精细管理间的紧密关系缺乏准确认识,造成片面强调精准投放,忽略精准信息和精细管理的情况。
2.2 技术层面
精准性和可量化是精准营销的核心思想,因此,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是实现精准营销必不可少的因素。为了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发掘消费者的需求,要利用可量化的精确市场定位技术,如大数据技术;建立与客户之间的及时有效沟通,需要借助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减少对中间渠道环节的依赖,需要借助现代物流管理平台。当前,我国烟草行业的营销系统主要是销售管理型的系统,系统生成的客户与销售信息的数据库虽具有销售统计分析、账款管理等基本功能,但离精准营销对数据全面精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3 体制层面
精准营销离不开企业与顾客间的直接沟通,如企业通过精准广告投放与顾客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就是最能突出顾客利益诉求的沟通方式。鉴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当前形势下严厉的控烟政策及全面限制烟草广告的政策,烟草企业的品牌传播多借助比较隐蔽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品牌传播的效果。随着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平台将在卷烟品牌传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精准营销的优化策略
目前,对烟草商业企业如何开展精准营销并没有统一的思路和模式,针对烟草企业精准营销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将围绕精准定位、精准信息、精准投放和精准管理四个环节,探讨烟草商业企业精准营销优化策略。
3.1 精确定位
开展精准营销的前提是精准的市场细分和科学的市场定位。烟草商业企业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市场研究,对客户进行科学细分,精准把握不同客户的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特征,并根据一定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对每一细分市场的规模、需求特点、竞争结构、商业价值做出更准确的预测,然后结合企业战略,最终确定目标客户群。
3.2 精准信息
精准信息是实现精准营销的前提和依据。精准信息要求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构建面向客户的服务营销体系,以更快捷地获取客户信息;二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批发和零售网络平台,对零售商的库存和销量情况进行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营销活动提供依据。烟草商业企业可以构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客户和卷烟消费者四位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烟草完整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互动。烟草商业企业借助大数据、地理信息定位、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实时将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消费数据传递给企业,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一线营销人员通过系统制订拜访计划,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运用移动终端与系统进行交互,能及时查询客户的销售信息与库存情况,也能将客户反馈的意见及时上传系统,增强与客户的互动沟通。
3.3 精准投放
精准的货源投放是实现卷烟精准营销的关键,这需要工商企业进行工作协同。通过对前期数据的科学分析,制订投放的具体策略,并根据品牌市场状态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实现货源投放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客户的经营能力相匹配的理想状态。同时,精准货源投放能使烟草市场的供应保持一种“稍紧平衡”的健康状态,使卷烟价格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保障零售客户的利益。
“市场、品牌、客户和时间”是卷烟精准投放中必须考虑的4个要素。通过对这四个要素进行细分和量化,细分要素间的相互组合与匹配,最终做到“为品牌找市场、为市场找品牌;为品牌找客户、为客户找品牌”。要达到以上要求,需要注意以下3点。第一,加强对行业数据的收集和利用,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率。通过烟草现代专卖系统、营销系统、物流系统获取产品库存信息、销售价格、“三维五率”等关键指标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工商共享,以更准确地把握烟草品牌的市场状态。第二,货源投放方案的制订应依据前期的数据分析结果,分析影响货源投放的因素,具体要考虑烟草的投放总量、品牌的区域投放比例及零售客户的烟草品牌投放数量等因素,最大限度保证货源投放的科学性,满足零售客户对烟草的需求。第三,在卷烟新品牌的培育上要有计划性。做到“前期选点控量、中期拓宽渠道、后期稳健发展”。把握好货源投放的节奏,不要急于求成。同时,可以依靠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工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品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顾客认同感。
3.4 精准管理
精准营销的顺利实施需要依靠现代信息手段对营销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因此,精准管理是实现精准营销的保障。烟草商业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精准营销概括来说就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对烟草行业的销售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做到“既精又准,精准结合”。
“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第一,市场细分精。烟草商业企业应该从宏微观角度对烟草市场进行细分,宏观上把握准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经济等),微观上深度挖掘零售客户信息。第二,客户细分精。在全面获取客户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依据零售业态、市场类型、卷烟经营三个维度构建客户细分模型,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第三,服务细分精。根据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状况,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准”,就是信息收集及分析的准确性。为保障信息采集的准确性,需要严格选取信息的采集点,同时要广泛获取库存、价格等市场信息;为保障品牌培育划分的准确性,烟草商业企业应从本地市场的卷烟需求出发,严格遵循卷烟市场的品牌推广、培育、退出及评估机制;为保证货源投放量的精准性,通过建立货源衔接机制及协议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升工商协同的灵活性以及科学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巍.精准营销[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胡学军.精准营销在盐城烟草的运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3.
[3]刘.烟草商业企业精准营销流程研究[J].企业导报,2013(4).
【关键词】信息化 财务管理 企业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做着财务管理工作,只是有的企业管理规范,有的企业财务管理还不尽人意。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还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使用信息技术后,财务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1)经营数据准确,财务管理效果明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高数据可靠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核算,既减少传统方式下的手工录入过程中出现的人为笔误,通过系统的自动检测功能,还省去了数据核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低级错误的发生。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财务数据处理,能更加及时更加及时准确地体现企业的最新经营成果,实现手工财务处理不可能实现的动态输出即时的经营报表,而且这种报表科学准确,错误率极低,可见数据准确,财务管理效果明显。
(2)财务管理层次明显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能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控制,纠正有风险的经营活动,提高管理层次,增加经济效益。信息化时代更多的新技术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广泛应用,使得企业进行集成化财务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合理配置,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拓展财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业务流程管理的时效性,信息沟通及时。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有效地拓展了业务流程管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和审批,即便在领导在企业外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监督控制和批复,增加了业务监督管理控制的时效性。信息系统的网上办公系统的使用,使得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更加及时及时顺畅,增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为企业管理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财务核算,企业的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信息,从而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实际变化资料,结合企业的人员、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科学决策,进而把握先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的问题
(1)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求,这是软件开发企业和应用企业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这关系到软件开发企业和应用企业的发展态势。几乎所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都具有非常强大的管理功能,但是任何软件都有其适应范围,没有任何一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适合所有的企业。企业要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选一个最适合企业实际管理需要的软件系统,而现状是很多企业是看别的企业在应用什么,听说应用效果好,就盲目选型使用,殊不知道这类的系统管理软件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花巨资盲目选型后也只能是让企业来适应软件的要求,无法体现出使用软件的管理要求,有的甚至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会计核算流程不规范。由于长期以来传统会计体系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流程还有一定的问题。当企业有经济业务活动发生时,该业务活动的记录传递到财务等相关部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下,各个部门会重复储存数据,再进行归纳整理,很难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真实情况,同时,传统模式下的经营信息更新不及时,常常滞后于业务管理的要求,严重影响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那些没有经过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财务核算处理流程还沿用传统的会计流程,导致传统的流程缺陷阻碍了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3)经营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不足。真实准确全面的企业运营信息是进行有效财务管理的基础,很多企业的资金信息、物流信息、生产信息和营销信息更新速度非常缓慢,有的甚至存在严重失真的现象,还有的企业数据采集、传递和处理的方法不科学,导致各个职能部门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不透明现象,严重影响各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有的企业还有信息不集成的情况,这也导致信息的利用率偏低。还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础设置工作不到位,标准规范不统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信息分类编码,也造成信息的人为误导现象。企业的经营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的基础,所有信息必须要真实、全面、集成、统一,这样才能发挥信息的度量企业效率和提供决策依据的价值。
三、如何利用信息化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转变观念,树立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观。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新观念,即坚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坚持资金流程控制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转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除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外,还要增强他们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企业要定期对各级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技能。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储备。信息时代的会计核算需要兼备会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即要有财务核算管理的能力,还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切实发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改之地。
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时代企业必须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企业的动态经营信息,以期降低成本、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电算会计;培养途径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企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事物,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和制度建设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采取有效途径和多种手段,加强电算会计的能力培养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时代对电算会计素质的新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并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必须对会计理论、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等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一)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随着会计电算化手段和会计软件系统的建设应用,使会计从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记账、核算、报表编制、填写凭证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过程更加便捷、快速、准确,这样的高效率为会计参与管理创造了条件。
(二) 会计知识结构带来的变化
信息化时代,要求电算会计从业人员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相关的金融和税收知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使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转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
(三) 会计电算化带来岗位变化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原先由会计人员分工完成的许多工作都由计算机集中自动地处理完成,这样便产生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变化。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按照会计工作的不同内容进行划分,使企业会计组织内部的岗位职责都需要重新定义和组合,岗位设置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二、电算会计工作的主要岗位
电算会计岗位和传统会计岗位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在实际工作中,电算会计岗位和传统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
进入信息化时代,给会计工作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企业电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由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四部分组成。主要任务包括: 1.系统管理员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2.系统操作员负责日常的维护、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日志记载、数据的备份,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进行银行对账工作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完成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及结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及时输出打印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保证数据安全;3.数据审核员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4.数据分析员主要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为企业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事前预测、过程情况和项目总结分析报告。
三、电算会计岗位的能力培养途径
(一)电算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地区的信息化程度,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培养一批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会计软件实操能力和系统实施能力的电算专业实用型人才。
(二) 改革学校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学校,要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改革和创新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建立以专业核心课为中心,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使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既有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除讲授计算机操作知识外,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市场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等。把手工环境和计算机环境下的成本会计核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些都将有利于提高未来系统管理员的岗位职业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中,通过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对比等实例,使学生掌握货币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筹资、投资业务等会计核算工作;利用财务软件独立完成创建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定技能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电算会计技能。总之,要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未来电算会计的整体实际电算能力。
一、石油企业采标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要求石油工业必须将国际化放在重要位置,只有跨出国门开发国外的油田,参与国际石油公司竞争,才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然而石油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双方认可的依据是绝对不行的。因此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方面不仅可有效地提高石油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是石油企业直接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捷径。
石油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勘称工业的血液。国内石油资源的相对不足,客观上要求我国石油企业加快进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实现跨国合资勘探开发和国际招标,然而要跻身于这个强大的市场,我们的作业施工队伍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和规定来组织生产和施工,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
自恢复我国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以来,石油企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合资合作与对外贸易的规模也不断加大。而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合作与参与,首先需要统一技术标准。因此,采用国际标准则是石油企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境外开展油气资源合作,涉及资金、管理、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油田企业在对外合作中,就遇到过标准方面的制约。如:江苏油田228地震队参与壳牌公司投资的苏北石油项目二维地震资料采集,在合作准备过程中,由于我们没有掌握壳牌公司的有关标准,合作初期处于被动状态,增加了大量的费用。另外我们的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在对外投标中也遭遇到必须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钻井、作业队进入外部市场必须要通过资质认证等要求。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准化体系,必须要掌握所从事领域的标准,采标正是缩小或消除这些差距,提高石油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石油企业采标现状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市场国际化的来临,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把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积极地学习、宣传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此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如:我国的电子、电工、家电行业,由于采标率较高,已达到60%~80%,因此这些行业中的许多国际知名企业、跨国集团,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主动。其中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集团之所以能久盛不衰,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打入了欧美市场,其绝窍之一就是因为大量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和先进公司(企业)的标准。相比之下,石油企业采标情况却不容乐观,截止到2001年底,现行的1822项石油天然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仅有206项采用了国际标准,所以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走向国际市场。
三、加入WTO后,石油企业如何做好采标工作
(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由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加速,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有巨大的发展,但我国石油企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相比,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方面还是甚少。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制定出非常严格苛刻的标准和法规,有的标准和法规甚至让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如2006年将实施的欧盟REACH法规,该法规实施以后,我国石化行业每年向欧盟出口的数千种化工产品成本将增加5%,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欧盟市场。欧盟是我国化学品出口的一个主要货币区。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向欧盟出口石化产品1728万吨,金额为140亿美元。目前,我国石化行业直接从业人员约为500万。因此,出口受阻,既影响到石化行业的经济效益,又影响了员工就业。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积极关注和跟踪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动向,加强与国际石油工业标准化组织的联系与交流。其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参加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国际性实验、讨论会和审定会,同时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国际标准花大力气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凡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国内外贸易,保护企业利益的标准都应该加速采用为我国标准。另外石油企业采标还要与企业的技术改进、技术改造、新产品鉴定、产品质量认证等技术工作结合起来,在采用的过程中,不仅要执行已采用的国际标准、还应主动积极地将国际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力争把我国石油企业已具有相当水平和优势及中国特色项目的标准制订为国际标准,逐步使我国的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从而实现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同时还应重点关注且广泛参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安全、环境、贸易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
(二)改变工作作风,培养一批业务强、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面对国内外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石油企业必须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应对形势的需要。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标准化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强他们的业务学习和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要针对标准化实际,加强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抓紧对这些标准化人员的外语培训,从而使他们能熟练用一种以上的外语准确翻译标准化信息并能对外广泛交流,并且精通WTO/TBT规则,使制修订的标准具有前瞻性、时效性。
(三)做好采标中生产型标准向引进生产贸易型标准的转变
多年以来,石油企业的采标主要是对产品的基本参数、性能指标、通用技术条件等作出规定,主要考虑在技术上尽量与国际接轨,满足生产需要,而很少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贸易需要。随着国际标准的目标范围逐渐由生产制造扩大到消费和贸易领域,靠单纯引进生产型标准,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和贸易的需要。因此,在采标过程中,石油企业必须实现由过去单纯引进生产型标准向引进生产贸易型标准的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在技术上要结合石油企业产品、技术、管理等特点,对产品的基本参数、性能指标、通用技术条件等作出科学而系统的规定,根据市场需求和石油企业的综合能力选择可行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其次,在贸易上,石油企业采标要在制造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服从服务于石油贸易的需要,即要考虑达到标准的参数、性能、技术等基本要求,还要考虑人类健康、安全、环境的要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
(四)积极推行石油企业内部资质认证工作
石油企业内部资质认证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施工作业队伍开拓国际施工作业市场,保证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企业、队伍的施工作业业绩,技术装备,技术资源,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的有利保证。因此,应在石油企业内部积极推行资质认证,使我们更多的钻井队、测井队、井下作业队能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提高企业生存和竞争能力
当今的市场经济是全面开放的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的发展,打破了国界、地区的封锁,扩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使社会分工和国内市场突破了国际界限。因此,企业竞争不仅存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又存在着国际市场的竞争。石油企业要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不断提高自身生存和竞争能力,就必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家、行业以及地方上的先进标准。大量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家、行业以及地方先进标准,是国内、外专家经过长期研究、试验和经验的结晶,是宝贵的技术成果,也是国际、国内公认的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石油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和采用这些标准,从而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企业还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原则,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来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水平、生存能力和管理水平。如:江苏油田试采一厂自1997年开始采用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API)标准以来,在试油、作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厂正积极采用最新的国家、行业和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API)标准,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与管理模式的革新。就供电部门来讲,电能计量的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计量管理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便于形成一套完善的电能计量装置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具体到功能设计方面,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中虽然有着不同的功能模块,但同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且彼此关联。归纳起来,电能计量信息的管理目标应满足如下要求:(1)整个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全部都采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方便操作,同时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2)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对传统计量资产管理的效率。例如,在计量资产的入库、装拆、检验以及报废等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应用到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各个流程的动态跟踪与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而且,通过计算机操作技术,也能提高管理质量,减少传统人为操作中的失误。(3)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电能计量资产的台账,在计量资产流转时,慢慢以条码识别的形式来代替传统识别模式。(4)电能计量各环节中的工作逐步实现自动化的传输方式,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传递工作单的模式。(5)使用定制表格来规范系统报表。同时,系统中应针对不同的计量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动态的报表接口,方便各部门在系统运行中根据自身需求,建立起一套独特的报表形式。
2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2.1减少管理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电力企业属于盈利性机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以较少的付出来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实现电能计量管理。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将会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例如,在集中抄表方面,许多电力单位都是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对所有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收集,这样一家一户的电能计量是一项非常繁琐和庞大的工程,而且在计量表抄录时经常会出现各种的人为抄录失误。另外,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电力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每天在固定时间自动收集到用户的用电信息,然后将其存储到系统的数据库中,方便用户随时查询自己的用电量信息,其查询速度快,精度高,极大地方降低了电力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又如,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过去,如果想知道用户的用电情况,必须要亲自跑到用户家里实际采集信息。而推行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后,管理员就能坐在办公室中,通过电脑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地查询到各个用户的用电信息,从而方便了用电部门的管理。
2.2完善收费管理机制,促使节约用电
相对于传统的收费管理模式而言,在实现了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之后,系统可以采用预付费的模式来对用电进行管理。例如,用户一次性购买多少度电实际就消耗多少,这样不仅方便用户对用电的管理,而且能促使用户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2.3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实现用电安全
不少用户在日常的用电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违规操作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为此,当电能计量管理中推行信息化技术之后,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快速识别系统中的短路、漏电、过流等违规用电事故,并且及时启动电路保护功能,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用电的目标。
3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建立计量信息管理系统
电量计量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检测数据档案、资产档案、标准设备以及运行计量装置档案等内容。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能的计量装置系统中已经逐步应用到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使得电量表不仅具备了实时抄录分析和自动检测等特征,而且还能够进行技术计算。而且,系统中的静态测量、抄表系统、分散以及混乱的测量信息,可以对原有计量与抄表系统内的计量信息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管理、营销等多个不同模块),从而将原有信息转为动态、综合以及有序的计量信息,实现现代化计量管理。另外,电网的系统运行还需要满足商业化的经营需求,可以充分利用好计量与抄表两项功能,并且针对违规用电的问题予以严格查处,精确计算出在线计量装置引起的不同程度电量误差,查出有疑点的计量装置,为改进计量管理模式和做出科学的电力营销决策奠定基础。
3.2加强计量器具质量管理
(1)计量点设备现场校验。计量点设备的现场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互感器现场校验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两种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应遵循如下要点:①电能表现场需要校验的内容包括短路电量、功率因数、误差以及自动设置二次校验时间等指标,应重点做好高中电能计量设备的校验工作。②记录好二次压降、TA、TV的比差和角差数据等;③记录好电能表每次的校验数据,做好存档管理;④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当前及历次的校验情况。(2)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是指对电能计量器具的统计、流转登记表、计量标准清单、电能计量器具分类账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针对部分工作流程计划表,年度和季度清单等,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3)电能计量标准信息管理。对标准设备资产做好严格的登记管理,包括设备的铭牌参数、各项数据指标、以及设备历次的送检记录等信息,应有妥善的数据存档和备份。
3.3加强计量人员管理
加强对计量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强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培训与定期考核管理,同时做好成绩记录,将其与年终的整体考核与业绩评比联系起来,从而为企业领导层客观地评价员工奠定数据基础。另外,该数据系统中还应当包括每次考核的获奖人员基本信息、员工日常考勤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体系等,都应当在管理系统中有所体现。
4结语
电能计量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它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电能计量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电能计量的流程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作者:张博 单位:陕西省地方电力( 集团) 有限公司延安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广民,冯友兰,李兰兰.运筹学中运输问题求解算法及其扩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1,10(1):83?84.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思想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乔治亚技术学院建筑与计算机专业的查克·伊斯曼博士于30年前提出的。在这之后,Charles Eastman、Jerry Laiseri及McGraw-Hill公司、Autodesk公司等相继对其概念进行了定义。所谓BIM,是指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实际上,BIM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
二、BIM在国内外的应用综述
BIM应用始于美国。2003年,GSA(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推出了国家3D-4D-BIM计划,并陆续了系列BIM指南;2006年,USACE(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制定并了一份2006~2020年的BIM路线图;2007年,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NBIMS,旗下的BSA(Building SMART Alliance)负责BIM应用研究工作,2008年底,BSA已拥有IFC标准、美国国家CAD标准等一系列应用标准;2009年,美国威斯康辛州要求州内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使用BIM,德克萨斯州设施委员会也要求对州政府投资的设计和施工项目应用BIM技术;2010年,俄亥俄州政府颁布BIM协议。
2010年,日本的国土交通省宣布推行BIM技术,目前日本BIM应用已扩展到全国范围,并上升到政府推进的层面。欧洲、韩国也已有多家政府机关致力于BIM应用标准的制定。
我国《建设事业信息化“十五”计划》中明确阐述了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完善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行业信息化总体目标;《“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对BIM技术相关研究给予支持,“十一五”的重点项目的课题中,展开了基于BIM技术的成本预测、节能设计、建筑设计、施工安全与优化等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等;《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加快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
三、BIM应用软件分析
BIM是应用于建筑业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目前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已经在学术界和软件开发商中获得共识,建筑设计软件ArchiCAD、TriForma以及Revit等,都是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发的,可以支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
BIM的实现手段是软件,与CAD技术只需一个或几个软件不同的是,BIM需要一系列软件来支撑。除BIM核心建模软件之外,BIM的实现需要大量其他软件的协调与帮助。一般可以将BIM软件分成BIM核心建模软件和基于BIM模型的分析软件两大类型。
四、BIM的理论研究和项目应用分析
由于BIM的优越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多个领域出现BIM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荷载分析、设备维护、三维模型重建、安全评估等领域, 如Caiyun Wan等对BIM标准结构分析模型在预应力荷载和荷载组合等方面的扩展提出了建议;Kevin Yu等通过扩展和延伸标准信息模型类型定义和数据表达规则,面向设备管理与维护功能需求,自主开发了FMC(Facilities Management Classes)信息模型;徐迪等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讨论了从PKPM模型到Revit模型的转换策略,为利用重建结果进行更高层次工作打下基础;刘文鹏等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结构耐久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可以进行混凝土结构全生命期耐久信息管理、结构耐久性设计审核、结构耐久性分析及安全评估。
BIM技术在国外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在中国,由于BIM软件功能没有本土化,及BIM标准的缺失, BIM的发展及应用仍然处于技术的宣传和了解阶段。业内人员对于BIM技术的了解倾向于自身的专业,或者局限于理论方面。但是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了,如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CDI)、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BIM在我国建筑业应用初见成效,尤其适用于复杂项目。
国内的许多项目开始应用BIM技术。CCDI主要参与的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工程,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结构的空间定位,取得了与设计内容协同一致,充分有效利用项目信息并缩短了建设周期的成效,为此这个项目获得了AIA颁发的建筑信息模型奖。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主要参与的上海世博会德国国家馆工程,是一个建筑造型和空间关系复杂、体量大、进度紧的项目,项目建立了建筑、结构、机电专业模型精确的BIM信息,极大地发挥了设计可视化的优势;将管线方面的检查提升为三维空间的碰撞,实现了在可视化的模型中实时修改,不到半年完成了所有深化设计,得到了德方的肯定。
五、结语
BIM的发展经历由BIM标准、BIM工具到BIM应用的过程。因此,对BIM进行深度分析,系统研究BIM国内外应用现状及软件交互性,探讨其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障碍,将进一步促进BIM的深入推广并使其价值最大化,为BIM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起到重要基础研究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关培. BIM总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