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2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博弈论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演化博弈;政企合作
[DOI]10.13939/ki.zgsc.2017.09.080
1 引 言
长期护理保险的出现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密切相关。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我国60岁以上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的老年人约3500万人。老龄化对医疗保险的影响较养老保险而言更大。当老龄化对医疗保险的冲击使后者几乎难以为继时,就需要将老年长期护理从医疗服务体系中剥离出来,促进形成一项新的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需要多方的共同配合,这就涉及各方的利益以及行动对他方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以博弈论的思想及方法运用到本文的分析中,从博弈的视角解读长期护理保险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政府、保险公司以及居民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对长期护理保险更为有效的实施,提供建议。
2 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博弈分析
2.1 居民投保难问题
假定居民的总初始财富为W。若居民投保,则政府采取基础保障水平,保障支出为G;若居民不投保,政府则需要采取额外保障水平,保障支出为g=G+R(R为居民不投保时政府额外保障支出)。
现在我们引入居民的效用函数u。设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为p,进入失能状态所产生的费用为C,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用I表示,居民需要支付的平均保险费用P表示,保险公司的给付为X,则当投保且进入失能状态时,居民的效用可表示为u(W1)=u(W-C-P+X+G),若未进入失能状态,则u(W2)=u(W-P),因此参加保险的期望效用为pu(W-C-P+X+G)+(1-p)u(W-P)。若居民未投保,则进入失能状态时,居民的效用可表示为u(W3)=u(W-C+G+R),若未进入,则u(W4)=u(W),此时不参加保险的期望效用为pu(W-C+G+R)+(1-p)u(W)。若按期望效用决策,则当居民参加保险的期望效用大于不参加保险时,他们才会投保。
通过比较上面的两个期望效用可知,我们只须主要比较X-P和R的大小,但同时,也应考虑到居民本身的可支配收入I。于是,居民投保与否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I和平均保费P的大小,以及保险契约决定的X-P与政府额外保障支出R的大小。只有当可支配大于平均保费,且差额较大时,且当X-P>R时,居民才会投保。
2.2 保险公司与政府间演化博弈模型
博弈双方为政府和保险公司,政府的策略选择包括是否支持,保险公司的策略包括是否开办。如果保险公司选择开办长期护理保险,而政府不支持时,由于公众对失能风险了解不足,公众很难选择自愿投保商业保险。如果保险公司不参与,仅依赖政府将长期护理纳入社保保障范围内时,政府财政压力巨大,现行经济条件下完全的政府保障难以为继。
对于参与者A政府:C1为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开办长期护理保险的成本;H1为政府支持时的收益;P1为政府不支持时的损失。
对于参与者B保险公司:C2为开办长期护理保险的成本;H2为政府支持开办时的收益;P2为政府不支持开办时的损失。
θ1为政府对保险公司的外部效应系数;θ2为保险公司对政府的外部效应系数。
F为当一方参与而另一方不参与时所造成的社会服务成本。
δ为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居民生活的权重系数。
在此机制下,令x为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开办长期护理保险的概率,则1-x为政府不支持的概率。令y为保险公司开办长期护理保险的概率,则1-y为保险公司不开办的概率。
根据Friedman提出的方法,五个局部均衡点中O(0,0)和B(1,1)是演化稳定策略,分别对应于政府和保险公司的(不支持,不开办)和(支持,开办)两种策略。下图描述了双方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折线ADC是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在折线右侧ABCD部分系统将收敛于(支持,开办),在折线左侧OADC部分系统将收敛于(不支持,不开办)。具体演化路径和稳定状态取决于区域ABCD的面积SABCD和区域OADC的面积SOADC的大小。若 SABCD>SOADC,则系统以更大概率沿着DB路径(支持,开办)的方向演化;若 SABCD
SABCD=xD+yD2
影响区域ABCD面积的8个参数分别为P1、H1、C1、P2、H2、C2、F、δ。其中,当P1、H1、P2、H2、F、 δ增加时,区域ABCD的面积就会增大,系统将以更多概率向(支持,开办)演化。当C1、C2减小时,区域ABCD的面积就会增大,系统也将以更多概率向(支持,开办)演化。可以看出,当社会公众对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一方参与而另一方不参与时造成的撤回服务成本越高时,越可以增加政府和保险公司选择(支持,开办)这一策略的概率。
演化博弈相位
3 政策建议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对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运用博弈论探讨了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三方关系,对如何使长期护理保险更有效地运行,有几点建议。
3.1 改变政府的“后动劣势”为“先行优势”
通过前面的博弈论分析可知,居民投保是对政府最优的选择,此时,政府需要改变博弈中的“后动劣势”。对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进行界定。将基础护理从医疗服务中单列出来形成长期照料服务,交给社区或进行家庭养老。另外将一部分非治疗性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划分出来,与上条合并为长期护理服务。这样可以减缓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3.2 建立政府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良性互动
3.2.1 效率运营――保险公司运营,政府大力支持
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数据分析、承保管理、服务体系等方面最具专业性,在运营长期护理保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政府和公众应该给保险公司足够的信任,由保险公司运营,政府支持应该是最经济的选择。
保险公司应积极与医疗护理机构开展合作,借鉴国外经验、技术,获得更全面更详细的历史数据,合理确定护理等级准确定位目标市场。精算师根据不同产品特点,通过对被保险对象风险的分类,对保险产品赢利能力及可能的销售情况进行评估,结合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此外保险公司也应积极与再保险市场联系。
3.2.2 费率的补贴问题――税收优惠政策
长期护理保险社会外在效益大,时间跨度非常广,并且长期护理保险的成本不断上浮。最需要长期护理保险保障的群体也最难承担高昂的保费。这就要求政府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对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支持力度。财税和金融优惠政策在促M居民购买护理产品,支持保险公司提供护理产品,提高私人机构参与提供护理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灵活有效的税收制度对于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分为两部分,对于保险公司,在国家财政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对于经营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司予以一定的财政扶持或补贴等。对于被保险人,政府可以明确规定个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可享有纳税抵扣,企业为员工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可以作为经营费用在税前列支,在被保险人获得保险金的时候可以享有免税或者较低的税率。
参考文献:
[1]陈晓安.公私合作构建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外的借鉴[J].保险研究,2010(11).
[2]孙庆文.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7).
[3]荆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模式的微观分析[J].保险研究,2014(5).
关键词:票贩子,博弈,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306-02
1 模型基本假设与表述
(1)主体行为假设。假定买票人与票贩子均是理性“经济人”。亚当•斯密(1796)在《国富论》中就已表露出人首先是“自私”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现代微观经济学明确肯定的基本前提,也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因此,票贩子作为理性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即如何能够尽可能多的赚钱;政府部门(以下以“警察”来代表政府部门)的期望是追求稳定的社会环境。
(2)非串谋的假定。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票贩子是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非法贩售火车票的,警察为了追求社会的稳定随时准备对票贩子的非法贩卖行动进行抓捕,故完全可以设定双方不存在串谋行为,将其视为非合作博弈来考虑。
(3)完全信息的假定。为了分析的方便,假设警察与票贩子双方都了解各自的博弈结构、收益与支出,把警察与票贩子两主体间的博弈行为视作是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4)策略选择的假定。显然,在本博弈中,警察有“抓”与“不抓”两种策略行为;票贩子有“卖”与“不卖”两种策略行为。同时还假设在同等条件下票贩子有选择非法贩售火车票的动机。
(5)假设春节期间火车票市场供不应求,即有意愿坐火车回家的人数多于实际售出的火车票,这是票贩子存在的前提条件。
2 警察与票贩子博弈
2.1 对模型的说明
根据以上假设,警察与票贩子之间的博弈矩阵见下图:
把矩阵中的4种策略组合分别标为①、②、③、④,它们分别表示:
①表示:票贩子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非法贩卖火车票,其收益为B。而警察在得知有票贩子存在的情况下,不对其进行抓捕,既使社会的稳定受到威胁,又由于乘客买到高价火车票而对警察进行投诉,警察将受到的损失为D。
②表示:政府对火车票市场进行干预,以保持火车票市场的稳定,保证人们可以正常回家过年,票贩子如果在这时候非法售票,就有可能被警察抓住,从而受到代价为P的惩罚,或者说在这种情况下售票的机会成本为P。
③表示:票贩子选择遵纪守法,主动维护社会治安,则无收益,而警察也选择不抓捕票贩子,由于社会秩序良好,警察得到收益R。
④表示:票贩子选择遵纪守法,得到的收益为0。警察主动抓捕票贩子,由于这时并不存在票贩子,警察就有可能冤枉好人,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且随意出动警力也会造成成本的损失,付出的代价为Q。
2.2 模型的求解
(1)纯策略纳什均衡分析。
经分析可得,在票贩子选择卖票的策略下,警察的得益集合为U1={-D,W},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警察是理性的,他会选择收益最大的那个策略,因此,警察的最优策略是抓;在票贩子选择不卖票的策略下,警察的得益集合为U2={R,-Q},不抓是警察的最优策略。给定警察不抓票贩子,票贩子会选择抓作为其最优策略;如果警察对票贩子进行抓捕行动,票贩子选择卖票的话存在风险损失,因此其最优策略是遵纪守法,不贩卖火车票。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这个博弈矩阵中,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是不存在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票贩子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火车票市场的供不应求现象为票贩子的存在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2)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分析。
现在我们用混合策略的方法分析是否能得出纳什均衡,从而找到解决非法贩售火车票的方法。假设票贩子贩卖火车票的概率为Pt,则票贩子不贩卖火车票的概率为(1-Pt),假设警察偷懒的概率为Pg,则警察对票贩子进行抓捕的概率就为(1-Pg)。用图表示为:
我们可以将D视为对警察偷懒的处罚力度,而P可表示为对票贩子非法贩卖火车票行为的处罚力度。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对票贩子的处罚力度加大时,警察偷懒的机率会加大,而警察偷懒又会造成票贩子的猖獗,同时还有可能出现票贩子贿赂警察的现象。而当对警察的处罚力度加大时,票贩子非法贩售火车票的机率减小,这是由于票贩子售票的机会成本变大,为了规避风险,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选择不卖火车票以求自身的安全。
3 对策
(1)改革铁路运营体制,让铁道经营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参照其它国家的歧视定价的方法,能够在铁道运输的旺季提高价格,在运输淡季降价促销,票价随行就市。基本达到供求平衡,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2)改革火车票的销售渠道,建立全线联网的售票体系和网上定票送票的服务。
【关键词】博弈论 会计信息失真 纳什均衡
一、博弈的基本理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竞赛论,用于分析竞争的形势。在博弈论的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均衡,即纳什均衡。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一些相关量处于稳定值。
所谓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一种方法。博弈论把现实世界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各种行为抽象概括为不同参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与一致,进而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来研究不同参与人的策略选择问题,使分析更加准确。同时,博弈论把信息的不完全性作为基本前提之一,这就使得博弈论所研究的问题和所提出的结论与现实非常接近,具有现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1.博弈分析的基本要素
博弈分析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三个:一是博弈主体,即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包括企业、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的个体等。二是博弈规则,即一切规范会计行为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三是社会监督者,即会计理论界、社会公众、政府审计以及其他经济监督人员。
2.博弈分析的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失真博弈的基本假设主要有六个:一是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二是强调个人理性和有限理性。三是企业和政府监督部门、投资者都完全了解自己和对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利益。四是非合作原则,即企业与政府监督部门、投资者不能“串通”以谋取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五是不存在会计做账技术上的障碍或政府监管部门检查技术上的缺陷。六是会计准则留有灵活性和“真空地带”。
3.博弈分析
(1)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
随着我国会计法规的不断完善,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措施,但也不乏疏漏之处。有些企业仍抱着侥幸心理,偷偷做假。下面,构造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两个参与人的对策模型。企业有两种选择策略:做假账和做真账。政府监管部门也有两种选择:检查与不检查。两者博弈过程可用图1表示。
图1 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战略对策模型
第一个数字表示企业的得益;第二个数字表示政府监管部门的得益。R 表示监管部门查出假账后所得的奖励;L表示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查成本;R -L 表示政府监管部门查出假账后的净得益;C表示企业做假账被查出后的损失;d表示政府监管部门没有查出假账的损失;e表示企业做假账没被查出所得好处.
一给定企业做假账的概率P,政府监管部门选择检查和不检查的期望收益分别为∏查=(R-L)×P+(-L)×(1-P)=RP-L和∏不查=(-d)×P+0×(1-P)=-dP.
要达到纳什均衡,政府监管部门检查和不检查的期望收益一定要相等,否则政府监管部门将改变现在的策略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政府部门预期收益最化的一阶条件是∏查=∏不查,即RP-L=-dP.解得P=L/(R+d).
也就是,如果企业做假账的概率小于L/(R+d),则政府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是不查;如果企业做假账的概率大于L/(R+d),政府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如果概率等于L/(R+d),政府监管部门随机选择检查或不检查。
二给定政府监管部门检查的概率q,企业选择做假账和做真账的期望收益分别为∏假=(-C)×q+e×(1-q)=e-q×(e+c)和∏真=0×(1-q)+0×q=0.同理可得∏假=∏真, 即e-q×(e+c)=0,解得q=e/(e+c).
若政府监管部门检查的概率小于e/(e+c),则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做假账;若政府监管部门检查的概率大于e/(e+c),则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做真账;若政府监管部门检查的概率等于e/(e+c),则企业随机选择做假账或做真账。
(2)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人,追求的是企业利益最大化。所以,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有时会少披露、不披露甚至歪曲披露企业的某些会计信息。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是为了取得投资收益,为使投资效用最大化,投资者也并非完全需要企业提供真实的信息。因而,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博弈的最后均衡很可能是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
为了进一步说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引入一个博弈模型。在该博弈模型中,博弈双方为企业(即会计信息提供者)和投资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相关假定的基础上,企业与投资者战略对策模型构成如(表2)所示(表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了企业和投资者选择相应战略的效用水平)。由(表2)可知如果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投资的效用比不投资的效用大,则理性的投资者必然倾向于选择投资,即有MX组合而不存在MY组合;当企业选择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时,此情况下不投资的效用比投资的效用大,投资者更倾向于放弃投资,即有NY组合而不存在NX组合;而无论投资者是否选择投资,对于企业来说,提供虚假信息的效用比提供真实信息的效用要大,因此有XN和YN组合,无XM和YM组合。综上所述,只有Y与N的组合是唯一能在给定对方决策的条件下,双方都能对自己的战略选择满意的战略组合,这个组合达成了纳什均衡。
表2 企业与投资者战略对策模型
三、结论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通过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提出如下治理建议:同时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改善博弈环境;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以法律手段震慑造假行为,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参与程度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改变其在会计信息披露博弈中预期的非理;加强和完善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不对称 博弈论 会计信息
一、博弈的概述
博弈论译自Game Theory,直译就是“游戏理论”,即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根据博弈的定义,可以得出博弈的组成要素有:参与者,博弈的信息,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博弈的次序和博弈方的收益。
二、会计信息的概述
从信息传递内容来看,会计信息是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各种经济信息,它主要是反映资金的特征及其运动状态的事物属性。会计信息通常主要表现为各种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有投资者,金融机构,业务来往的债权人,监督管理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主要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两种。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1、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
图1表示投资者与经营者在会计信息博弈中的支付矩阵。从图1中我们得到此次博弈的纳什均衡为(不投资,虚假),这很显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囚徒困境”。
为了使得博弈的纳什均衡达到理想的状态(投资,真实),达到帕累托最优,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假设经营者作虚假信息会被管理机构很快发现并给予严厉的惩罚。在此基础上博弈的支付矩阵有所改变如图2所示,由此得到的静态纳什均衡为(投资,真实),即投资者进行投资,经营者作真实的信息,这种纳什均衡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使得投资者与经营者博弈的纳什均衡达到社会的帕累托最优,解决的办法是加大对经营者作虚假信息的惩罚力度,提高信息质量。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经营者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处罚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导致会计造假现象十分严重。
2、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博弈
通过图3我们得到此次博弈纳什均衡为(不监督,监督),产生小股东“搭便车”,的现象。在这一博弈中所达到的纳什均衡是:大股东担当起搜集信息与监督经营者的责任,而小股东则选择搭大股东的便车。但是,大股东很可能利用小股东对会计信息质量不太关注的特点以及两者掌握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经营者勾结,共同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3、经营者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博弈
如图4所示,如果经营者选择不造假,此次博弈结束,经营者得到2的效用,审计人员得到固定收入1的效用。当经营者选择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时,那么审计人员必须作出选择。如果审计人员选择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时,那么经营者因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得到-1的效用,而审计人员由于受雇于企业,因为未符合经营者的意愿而遭到解聘,其收益为0;如果审计人员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协同经营者造假,则经审计人员审计过的会计信息会取信于广大投资者,从而使经营者获得超额收益,得到4的效用,而审计人员也因此得到经营者给予的好处,得到2的效用。审计人员作为一个理性人来说,在经营者造假时,审计人员肯定会选择获得收益较大的2,即选择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如图5所示的简化博弈树,经营者造假,审计人员必要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经营者造假得到4的收益,不造假得到2的收益,作为一个理性的经营者,一定会选择造假,从而此动态的博弈的纳什均衡为(造假,虚假)。
但是,如果在此博弈中考虑法律的因素,加大对经营者和审计人员造假的打击力度。这样,在面对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风险就很大。因此审计人员出具虚假报告的可能性就很小。而经营者考虑到审计人员的选择和自身造假将受到的惩罚,也会选择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黄妍.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论分析.论坛.2008(3).
[2]赵红梅.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论分析.会计论坛.2007(8).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进化博弈
1 概述
在现代金融理论中,一般认为,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动因,金融创新又反过来促进金融监管的完善。Silber(1983)[1]提出了“约束诱导型”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动因是放松施加于金融组织的约束,当外部约束的影子价格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爆发一轮降低约束成本的金融创新;Kane(1978,1980,1981)[2][3][4]建立了一个“斗争模型”(struggle model)来描述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两者的相互博弈、相互制衡的关系,认为创新是双方博弈的自然结果;Gart(1996)[5]论述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相关关系。
国内方面,巴曙松(2003)[6]认为,金融监管应尊重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鼓励金融创新;吴桐(2010)[7]建立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进行了分析;卜亚(2011)[8] 基于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进行了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设计;张思颖(2012)[9]构建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颜雯雯(2012)[10]构建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的长期动态博弈关系;宋婷婷(2012)[11]归纳了监管套利的三类路径和手法特征,考察了有效监管的关键性条件。
进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研究有限理性参与人博弈,稳定性的均衡是指博弈方群体的策略稳定性,通过博弈各方在学习和调整后达到,即使受到少量扰动仍能恢复均衡状态。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表现为两者之间 “金融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再放松管制” 严格的动态博弈。在当前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两者能否达到均衡是决定金融市场顺利运作与否的关键所在。
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进化博弈论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实质上是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金融监管的主要动因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和保护消费者,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金融机构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监管约束。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体系稳定时,政府会加强监管,进而导致又一轮的金融创新,本文通过进化博弈动态模型来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过程。
2.1 模型假设前提
I 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自身的经营活动清楚了解,而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各种经营活动,如过度创新活动并不全部了解。
II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随机的且满足有限理性。
III金融危机爆发时金融机构由于过度创新造成的损失远大于金融机构进行过度创新获得的收益。
金融监管机构的类型分为强监管(Tough Regulator,用TR表示)和弱监管(Weak Regulator,用WR表示)两种;金融机构的创新分为合规创新(Appropriate Innovation,用AI表示)和过度创新(Excessive Innovation,用EI表示)。p 为采用合规创新策略的金融机构比例, 1-p为采用过度创新策略的金融机构比例;q 为采用强监管策略的金融监管机构比例,1-q为采用弱监管策略的金融监管机构比例。
其中:当金融机构合规创新时,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获得收益分别为R1和R1*;当金融机构过度创新时,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获得收益分别为R2和R2*。C 为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强监管所产生的额外成本;S为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所造成的损失;K为金融机构过度创新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和强监管下监管当局对其的处罚成本。L为金融机构过度创新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和弱监管下监管当局对其的处罚成本。R1
2.2 构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进化博弈动态模型
用ERI表示金融监管机构的期望收益,强监管和弱监管时的期望收益分别记为ETR和EWR;用EFI表示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合规创新和过度创新的期望收益分别记为EAI和EEI,则:
金融监管机构采用强监管的期望收益为:
ETR=p(R1*-C)+(1-p)(R2*-C)(1)
采用弱监管的期望收益为:
EWR=pR1*+(1-p)(R2*-S)(2)
金融监管机构的期望收益为:
ER=qETR+(1-q)EWR=q[p(R1*-C)+(1-p)(R2*-C)]+(1-q)[pR1*+(1-p)(R2*-S)] (3)
只要一个策略的期望收益高于群体的期望收益,该策略就会发展,金融监管机构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p,q)=dq/dt=q(ETR-ER)=q(1-q)(S-C-pS)(4)
金融机构采用合规创新的期望收益为:
EAI=qR1+(1-q)R1=R1(5)
采用过度创新的期望收益为:
EEI=q(R2-K)+(1-q)(R2-L)=R2-qK-L+qL(6)
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为:
EF=pEAI+(1-p)EEI=pR1+(1-p)(R2-qk-L+qL)(7)
令Q(p,q)=dp/dt=p(EEI-EF)
=p(1-p)[L+R1-R2-(L-K)q](8)
令F(p,q)=0且Q(p,q)=0通过对方程(4)和(8)的分析可得,局部平衡点为(0,0)、(0,1)、(1,0)、(1,1)和(■,■)。根据Friedman(1991)提出的方法,均衡点的稳定性可由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方程(4)和(8)组成的雅可比矩阵为:
J=(1-2p)[L+R1-R2-(L-K)q] -p(1-p)(L-K)-Sq(1-q) (1-2q)(S-C-pS)(9)
根据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分析法对上述5个局部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见表2。
2.3 模型进化均衡点ESS的分析
模型结果显示,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和金融机构过度创新的损失会影响金融机构过度创新的概率;而金融机构过度创新带来的超额收益又反过来影响金融监管机构选择强监管的概率。
①结果显示(1,0)为模型稳定均衡点,经过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长期博弈,最终金融机构将选择合规创新,金融监管机构选择弱监管。当金融机构过度创新获得的超额收益较小或因金融危机爆发遭受的损失较大时,根据自身利益,金融机构选择合规创新策略来降低自身的风险。
②结果显示(0,1)为模型稳定均衡点,经过长期博弈,金融机构将选择进行过度创新,金融监管机构则进行强监管。这种情况下,一般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竞争激烈,自律性较低,监管机构发挥作用加强监管。面对强监管,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通过过度创新,降低监管约束,金融创新的出现让金融机构运营杠杆越来越高,盈利越来越高,隐含风险倍数级增加,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此时的稳定均衡点是低效率的均衡点。
3 政策建议
本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通过构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进化博弈模型,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3.1 基于学习效应和示范效应,完善金融监管处罚机制
监管机构对过度创新的处罚力度越大,对金融机构产生的震慑力也就越大,金融机构就会选择合规创新而避免选择过度创新带来的巨大损失。如果金融机构过度创新行为得不到严厉惩戒,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的作用将使其过度创新的概率不断上升,金融监管机构的信誉会不断下降,金融系统性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累积到一定程度将爆发金融危机。我国监管机构应注意监管适度问题,把握好监管的度,提高监管有效性。
3.2 引入预先承诺机制,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意识
预先承诺机制(Pre-Commitment Approach,PCA)是美联储于1995年提出,金融机构必须向监管机构事先承诺在一定时期内的累积损失不超过一个最大限额,如果损失超过限额,监管机构就会对其处罚。将PCA应用于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之中,逐步完善事前防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合规创新,避免出现过度创新的情况,降低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给予金融机构过度创新行为一定的“宽限期”,其会尽量降低金融创新程度,从而避免被监管机构处罚的风险,PCA做到了市场纪律和行政监管的有效结合。
3.3 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鼓励金融创新
证券化及其衍生品是此轮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金融创新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巨大的系统风险。但我国如果回避金融创新,则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并且,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创新不足、监管过度,在保证系统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金融产品创新应大力加以鼓励发展。
参考文献:
[1]Silber.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89-95.
[2]Kane.Getting along without regulation Q:testing the standard view of deposit rate competition during wild cared experience[J].Journal of Finance,1978,(33):921-932.
[3]Kane.E.J.Accelerating Inflation,Regulation and Banking Innovation.Issue in Banking supervision,1980(7):5-16.
[4]Kane.Accelerating infl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banking regulation[J]. Journal of Finance,1981(36):355-367.
[5]Gart.A.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regulation The Future of Banking[J].Insurance and Securities Industries.JohnWiley&Sons,hic.1994.
[6]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银行监管新核心[J].财经界,2003(1).
[7]吴桐.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18):74-76.
[8]卜亚.基于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的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J].2011(9):76-80.
[9]颜雯雯.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进化博弈分析[J].南方金融. 2012(8):23-26.
[10]张思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基于博弈论视角[J].现代商业,2012(30):56-57.
[11]宋婷婷.交叉性金融创新的监管套利路径与博弈策略[J].上海金融.2012(10):57-61.
基金项目:
“利益相关者”是20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只有能够为企业提供资本的个人或团体,他们的行为才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也只有他们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体说来,股东及债权人提供了财务资本,企业经营者与员工都提供了人力资本,顾客及供应商提供市场资本,社会资本主要由国家提供。那么,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等在内的所有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人或团体就是“利益相关者”。
提到“利益相关者”,就不得不提到财权这个概念。当前国内学术界有两种观点比较突出:(1)伍中信教授认为,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运用这种财力的权力,即财力+权力,并将财权和企业产权相对应而定义。但是他对于企业财务的主体,同时也是财权的主体定义仍然局限于企业内部,局限于股东、债权人及经营者,没有跳出单个企业的微观范畴,存在不完整性。(2)李心合教授则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研究企业财务控制。他将财务控制定义为一种以企业所有权安排为基础的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的有效安排。财务控制的主体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即各种财务、人力、社会和市场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提供者。
我个人认为,财权既是一种财务权利,又是一种财产权利。任何一种权利都有其主体、客体和内容,财权当然也不例外。我认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财权的主体可以设定为企业的“真实利益相关者”。财权的客体也就是财权指向的对象,是企业财务资源。其内容是财务控制和利益分享。对财权三要素的全面、合理、正确
的概括,也就得到了财权的精确定义:财权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资源的控制权和利益分享权。
二、财权配置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
“利益相关者”是财权的主体,企业财权的配置则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博弈并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本的投入者,它们也是企业财务所应该服务的对象。但是,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各自也存在不同的利益目标,加之信息不对称,他们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各“利益相关者”都力求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甚至不惜损害他方的利益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取得更多的财权。对财务控制权和收益权的争夺就是一次博弈。但是,“利益相关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争夺企业财权又不可能随心所欲,博弈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里的约束条件通常是已有的制度框架和可以通过谈判达成的契约。制度框架和契约在短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但在较长时期内是可以改变的,其结果取决于各方谈判的结果。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企业财务控制的框架,这是一种合作博弈。但是,博弈并非只有一次,它重复进行的,当“利益相关者”各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博弈又会开始,达到新的均衡并形成新的财权配置。这就是“利益相关者”博弈与企业财权配置的过程,即博弈、均衡、博弈、均衡的过程。博弈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各“利益相关者”力量的对比,也就是他们能够对企业施加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具体来说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等。下面我们具体考虑一下这些主体两两间的博弈过程。
1.股东和经营者、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的博弈
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的博弈也是财务资本提供者和主要人力资本提供者间的博弈。股东和债权人是企业资金的投入者,但企业大部分财务控制权却不掌握在他们手中。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他们不可能完全地直接地参与企业事务的管理,掌握企业真正财务控制权的是企业经营者。经营者对企业财务实际运作有重大影响,他们会利用这些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他们会寻找风险高而回报大的项目,从而提高自己经营业绩。但股东和债权人将资金投入企业,是希望能够取得相应的回报,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资金承担太高的风险。实际上他们希望能够掌握企业财务动向,将资金投放到回报高风险小的地方,但缺乏经验和信息不对称不允许他们完全控制企业财务。两方针对各自不同的利益会有一个博弈。最后博弈能够使出资方和经营者间达成契约,经营者的行为受到激励或约束,纳什均衡点存在于几方利益同时达到最大满足处。
2.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博弈
股东和债权人都是企业财务资本的提供者。传统财务学观点认为,债权人仅能够获得固定利息,而除去债权人应得的收益和国家税收后的剩余由股东赢得。这样,债权人仅享有固定收益权,企业经营大部分成果由股东而不是债权人享有。在经营正常的情况下,债权人对企业的影响力远小于股东,因此博弈中占优势的也是股东,他们享有更多的企业财权。只有当企业经营困难,陷入破产时,由于债务的清偿先于股金的返还,债权人享有优先清偿权,其对财务的控制力才处于主导地位。
摘要:本文基于博弈论的简单模型,对商业银行面临挤兑危机进行了分类分析。在假设两位存款人的前提下,分析了挤兑可能发生的情况,银行与两位存款人之间的相互博弈过程,并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纳什均衡。
关键词:银行危机;挤兑;博弈论
一、引言
银行的挤兑危机,也称为挤提,是指大量的存款人由于对银行丧失了信心而提前到银行集中提取存款,并最终造成银行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以及清偿能力出现问题的一种现象。而导致存款人对银行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一是受到谣言的影响,银行会遭到挤提,例如1960年代代香港银行危机和1980年代的香港银行业危机;二是政治、经济形势变动,会引起存款人恐慌,也会使银行遭到挤提,例如民国时期政治动荡,经济形势异常,经常引起银钱业挤兑风潮;三是银行经营不善,银行经营策略冒进,具有大量不良资产并且银行贷款多投放于高风险行业。纵观历次挤兑历史,被挤兑银行基本都存在着以上三个原因中至少两个。
然而,任何一家银行,不论其如何经营,由于存款保证金率并非100%,一旦遭受挤提,贷款无法及时收回,流动性会变得异常紧张,不仅会使得银行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严重会导致银行寻求收购甚至破产清算。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不得不求助于其他银行的拆借资金来满足存款人的提前提款要求,这使得银行面临更大的成本和困难。而单个的银行挤兑很容易演变成存款人对于金融体系的不信任进而引起挤兑风潮的蔓延,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金融市场将会全方位地对外开放,国内外的金融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这也改变了国内金融业结构。国内商业银行不再缺乏竞争对手,这也使得国内商业银行随时会面临银行挤兑危机。现在,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老牌外资银行可以随时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这会在相当程度上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储蓄资金外流,造成资本金下降进而导致流动性不足,很容易引起银行危机。
本文通过对银行挤兑危机的分析中,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决策行为建立博弈模型,来推断存款人挤兑的行为策略以及银行的应对策略,并讨论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银行流动性的作用与其运行机制。
本文讨论了在没有存款保险机制下的银行挤兑博弈模型,进行了纳什均衡的求解,得不同条件下,存款人与银行的策略行为过程与结论。
二、银行挤兑的博弈模型
1、问题描述
在假定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博弈模型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情形:
存在三个时期即t=0时期、t=1时期和t=2时期;存在三个博弈参与者:银行、存款人A和存款人B。
在t=0时期,银行吸收资本金α和存款β,存款到期时间为t=2时期。银行在t=0时期将这些资金投入贷款组合γ,即γ=α+β。此时t=0时期结束。在该阶段中,只有银行的行为策略。银行可以选择贷款组合γ为高风险贷款组合θ高与低风险贷款组合θ低,两个不同风险贷款组合到期时间均为t=2时期,且成功概率分别为P高与P低,有P低>P高,到期收益率为R高与R低,有R高>R低。并且有P高R高=P低R低>1,即两个不同风险贷款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相等且均大于1。而两种放贷策略失败的收益均为0。
在t=1时期,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可以选择是否提前取款,银行可以选择是否提前收回贷款。如果存款人在t=1时期选择提前取款,则银行支付其利率为R1;若不选择提前取款,则银行支付其利率为R2(即在t=2时期到期取款),且R2>R1>0。如果银行选择提前收回贷款,则银行可以收回的贷款比率为a,并且有R高>R低>1+R2>1+R1> 1 > a > 0,亦即低风险贷款投资组合成功率要大于高风险贷款投资组合成功率;高风险贷款投资组合成功的收益率要大于低风险贷款投资组合成功的收益率,且大于存款人到期取款的收益率,大于存款人选择提前取款的收益率,并且大于银行在t=1时期回收贷款的收益率a(银行可以选择出售贷款以在t=1时期提前回收贷款)。
在t=1时期,存款人A和存款人B同时可以选择是否提前取款。假定,在t=1时期,银行通过出售贷款来提前回收贷款的款额,只能满足一个存款人的提款要求,而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提款人的提款要求,即有β(1+R1)2
在t=2时期,银行投资贷款组合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取得失败。
如果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组合θ高,若t=2时期时该投资成功,则存款人A与存款人B分别得到收益β(1+R2)2,银行得到收益R高γ - β(1+R2);若该投资组合失败,则存款人A、存款人B与银行得到收益均为0。由此可以得到,如果在t=0时期银行选择高风险投资组合θ高,且t=1时期存款人均不选择提前取款,则t=2时期银行的收益期望为P高(R高γ - β(1+R2)),存款人A和存款人B在t=2时期得到收益的期望为P高β(1+R2)2。
如果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组合θ低,若t=2时期该投资组合成功,则存款人A与存款人B分别得到收益均为β(1+R2)2,而银行得到的收益为R低γ - β(1+R2);若该投资组合失败,则存款人A、存款人B与银行得到收益均为0。由此可以得到,如果在t=0时期银行选择高风险投资组合θ低,且t=1时期存款人均不选择提前取款,则t=2时期银行的收益期望为P低(R低γ - β(1+R2)),存款人A和存款人B在t=2时期得到收益的期望为P低β(1+R2)2。
以上描述为整个简单银行挤兑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及策略执行可能性集。我们假设挤兑可能发生在t=1时期,而银行的应对策略――提前收回贷款,也只有发生在挤兑行为发生的前提下,也只能在t=1时期。而如果存款人A与存款人B在t=1时期都决定提前提款,银行则不得不面临资不抵债的情况,也就是银行必将破产清算。
2、银行挤兑博弈模型的扩展
通过上一节的问题描述,我们可以绘制出上述博弈模型的树图如下:
图1扩展的博弈模型
上图中,x代表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概率,1-x则代表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概率。T代表一位存款人选择提前提款,NT代表不提前取款。①到⑩个节点分别表示存款人A、存款人B和银行的选择可能性集。
第一个节点表示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而两位存款人均选择提前提款,则银行得到收益为0,存款人A与存款人B都得到收益aγ2。
第二个节点表示存款人A选择提前提款而存款人B不选择提前提款,在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银行收益为0,存款人A收益为β(1+R1)2,存款人B收益为aγ-β(1+R1)2。
第三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B选择提前提款,而存款人A不选择提前提款,则银行收益为0,存款人A收益为aγ-β(1+R1)2,存款人B收益为β(1+R1)2。
第四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选择提前提款,则银行收益为0,而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收益均为aγ2。
第五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A选择提前提款,存款人B不选择提前提款,则银行的收益为0,存款人A的收益为β(1+R1)2,存款人B得到的收益为aγ-β(1+R1)2。
第六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B选择提前提款而存款人A不选择提前提款,则银行的收益为0,存款人A的收益为aγ-β(1+R1)2,存款人B的收益为β(1+R1)2。
第七个节点到第十个节点均为存款人A与存款人B在t=1时期不选择提前提款,而使得存款人、银行间博弈进入t=2时期。
第七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不选择提前提款,如果该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成功,则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收益均为β(1+R2)2,银行的收益为R高γ - β(1+R2)。
第八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不选择提前提款,如果该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失败,则银行、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收益均为0。
第九个节点表示在银行选择低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不选择提前提款,如果该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成功,则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收益均为β(1+R2)2,银行的收益为R低γ - β(1+R2)。
第十个表示在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不选择提前提款,如果该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失败,则银行、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收益均为0。
这里依旧强调,若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则成功的概率为P高,失败的概率为1-P高;若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则成功的概率为P低,失败的概率为1-P低。
3、纳什均衡解
我们已经详细描述了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博弈模型。在陈述了我们所需要的假设条件之后,分析了所有可能出现的博弈策略行为。现在,我们需要对以上所述的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博弈模型求纳什均衡解。
这里使用逆向归纳的方法来求如上所述的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
在t=2时期,存在两个决策节点,即(1)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组合且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不选择提前提款的情况;和(2)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组合且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不选择提前提款的情况。
当P高β(1+R2)2 < β(1+R1)2时,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会选择(T,T)策略,即所有存款人均会选择提前提款。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存款人是否知道银行选择的是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还是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存款人都会选择提前提款(T),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纳什均衡策略为(T,T)。对于银行来说,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还是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是没有差别的,因为银行的收益总是0。所以总的均衡为(θ高,(T,T))或者(θ低,(T,T))。
当P低β(1+R2)2 > β(1+R1)2时,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会选择(NT,NT),即两个存款人均不会选择提前提款。因为不论银行在t=0时期是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还是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存款人A与存款人B的选择都是(NT,NT)。而给定存款人的选择集(NT,NT),银行会在t=0时期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总的纳什均衡为(θ高,(NT,NT))。
当P低β(1+R2)2 < β(1+R1)2 < P高β(1+R2)2时,存款人A、存款人B与银行之间的博弈需要区分为两个情况,即存款人知道银行会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还是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行业,我们称之为信息公开;和存款人不知道银行会做何选择的情形,我们称之为信息不公开。
存款人A与存款人B在知道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会选择策略行为(NT,NT);而在知道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存款人会选择策略行为(T,T),即提前取款,而此时,银行的收益将会为0。综上所述,当P低β(1+R2)2 < β(1+R1)2 < P高β(1+R2)2时,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银行会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即策略组合(θ高,(NT,NT))。
而如果存款人不知道银行会选择何种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即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则要根据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概率x来讨论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策略博弈。
如此,我们令存款人提前提款时的收益与不提前提款时的期望收益相等,就有下列等式:
(xP高+(1-x)P低)β(1+R2)2 = β(1+R1)2(1)
解上列等式(1)中的x,得到一个解x解=1-R11-R2-P低(P高-P低)。当x=x解时,存款人A与存款人B选择提前提款与不选择提前提款时的收益是一样的,即两个选择是我们可以认为是无差异的。
那么,当x > x解时,存款人A与存款人B不会选择提前提款,因为此时不提前提款的期望收益要大于提前提款的收益,则存款人行为策略为(NT,NT)。而给定存款人行为策略(NT,NT),银行会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因为此时对于银行来说,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所获得的收益要大于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而当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时,存款人的行为策略会变成(T,T),于是,得到银行与存款人的策略行为纳什均衡解为(θ低,(T,T))。
当x < x解时,存款人A与存款人B将选择提前提款,原因同上。而若给定存款人策略行为(T,T),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或是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的收益都是一样的,因为银行的收益都是0。所以得到纳什均衡解为(θ高,(T,T))或者(θ低,(T,T))。
三、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发生银行挤兑的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当银行选择低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时,如果存款人不选择提前提款的收益小于提前提款的收益,存款人会选择提前提款。而如果给定存款人提前提款,银行选择高风险投资还是低风险投资是无差别的。所以银行挤兑是无法通过银行自主选择避免。
当银行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时,如果存款人不选择提前提款的收益大于提前提款的收益,则存款人不会选择提前提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当然会选择高风险贷款投资项目来增加收益,且不会发生银行挤兑。
而如果存款人提前提款的收益小于银行选择高风险投资且客户不提前提款的收益,大于银行选择低风险投资且客户不提前提款的收益,则存款人对于提前提款的选择基于客户对于银行的投资选择的了解程度,即信息是否透明。银行挤兑是否发生也就依据信息是否透明而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是否选择信息透明以及判断存款人的行为策略下来进行博弈,进而避免挤兑的发生。
综上所述,银行挤兑是在存款人A与存款人B均选择提前提款的情况下发生,而经过讨论,不会出现只有一个存款人提前提款的现象,因为只要一位存款人提前提款,另一位存款人也会提前提款来保证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银行挤兑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共同造成的危机。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银行是无法通过自主选择来避免挤兑危机的发生。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引入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存款保险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存在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存在道德风险等问题。
本文只是分析了在其他信息完全透明的情况下,银行投资决策与存款人之间的博弈过程,并得到一些条件下的纳什均衡解,为银行通过自身决策防止挤兑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 银行挤兑危机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第三期
[2]Chari, V.V and R. Jaganattan, Bank Panics, Information, and Rational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XLII
[3]Jacklin, C.J., Market Rate versus Fixed Rate Demand Deposit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 32
[4]Fernando Vega-Redondo, Economics and the Theory of Games, 2006
[5]韩冰,凤凰涅磐――问题银行救助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6]李义奇. 银行挤兑时各利益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0,6
[7]HD. Morris.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Addison -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5
关键词:小组作业;合作学习;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2-02
一、引言
在近年来的大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布置小组作业,即由学生们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以小组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试图以这种合作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协作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人际协调能力,促进了认知的发展。由于小组作业这种教学形式十分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大学教学中十分盛行。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抱怨,最多的抱怨是组员偷懒不做事情,却坐享其成。这种现象在小组作业中十分普遍。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研究小组作业存在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二、小组作业的博弈论分析
小组成员的构成一般分为同质和异质两种形式。所谓同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大致相同,而异质就是说同一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就分组的情况分别进行有关的博弈论分析。
1.同质小组的博弈分析。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在同质小组情况下将组员随机分为甲乙两方,其在合作学习中可能采取“行动”和“等待”两种策略分为两类。由于学习能力大致相同,我们不妨假定只要有人采取行动,作业就可以完成,参与行动的组员多少与作业完成的质量无关。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进一步假设完成小组作业后的总收益为10,总收益在甲乙两类学生是平均分配的,学生采取“行动”所付出的成本为2。于是,我们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类在同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支付矩阵。
如果甲乙两方学生都采取“行动”,那么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而各自付出的成本为2,各自的赢利均为5-2=3;如果甲乙两方学生都采取“等待”,那么小组作业不能完成,总收益0,由于没有采取“行动”,各自都没有付出成本,各自的赢利均为0;如果甲方学生采取“行动”,而乙方学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也能完成,总收益仍然是10,这时甲方学生付出成本,乙方学生没有付出成本,所以甲类学生的赢利为5-2=3,乙方学生的赢利为5;如果甲方学生采取“等待”,而乙方学生采取“行动”,小组作业也能完成,总收益仍然是10,这时甲方学生没有付出成本,乙方学生付出成本,所以甲方学生的赢利为5,乙方学生的赢利为5-2=3。
这个博弈与懦夫博弈具有相同的博弈结构。这个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一方行动,另一方等待;或一方等待,另一方行动。也就是说,如果对方采取“行动”,我方的优势策略是采取“等待”;而如果对方采取“等待”,我方的优势策略就是采取“行动”。基于理性人假设,甲乙两方都希望对方采取“行动”策略,而自己则采取“等待”策略。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谁行动又是谁等待?在这种场景中,甲乙双方将会出现一场拼忍耐力的比赛,谁能够最后忍住不行动,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种博弈态势不是教师布置小组作业时所希望看到的,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的小组学习中往往就会出现这一情况。
2.异质小组的博弈分析。在异质小组中,由于同一小组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不失一般性,我们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较好的称为优等生,而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一般的称为普通生。同时,我们假定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经过努力都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完成的质量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学生经过努力小组作业的完成质量是相同的情况。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进一步假设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总收益对两类学生是平均分配的。考虑到学习能力的差异,我们假定优等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3,而普通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6,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共同采取行动,则优等生可节约1个成本,普通生可节约2个成本。于是,我们有如图2所示的优等生和普通生在异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支付矩阵。
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行动”,那么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而各自付出的成本分别为2和4,各自的赢利分别为5-2=3和5-4=1;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等待”,那么小组作业就不能完成,总收益为0,由于没有采取“行动”,各自都没有付出成本,各自的赢利均为0;如果优等生采取“行动”,而普通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能够完成,总收益为10,此时,优等生付出成本3,而普通生没有付出成本,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5-3=2,普通生的赢利为5;如果普通生采取“行动”,而优等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也能够完成,总收益仍然为10,此时,优等生没有付出成本,普通生付出成本6,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5,普通生的赢利为5-6=-1。
这个博弈与智猪博弈具有相同的博弈结构。在这个博弈中,普通生的优势策略是“等待”,即不论优等生如何选择,普通生选择“等待”策略都是合算的;而优等生则没有优势策略,优等生不得不依据普通生的策略而进行无奈的选择。这个博弈有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行动,等待),即优等生行动、普通生等待。在这种具有智猪博弈结构的小组作业中,优等生不得不充当悲剧的“大猪”,幸苦努力,完成本应大家共同完成的小组作业,而普通生则是机智的“小猪”,舒舒服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其次,我们分析学生经过努力小组作业完成的质量不相同的情况。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设优等生完成小组作业的质量较好,总收益为10,普通生完成小组作业的质量一般,总收益为7,总收益对两类学生是平均分配的。同样,考虑到学习能力的差异,我们假定优等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3,普通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所付出的成本为6,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共同采取行动,则优等生可节约1个成本,普通生可节约2个成本。于是,我们有如图3所示的优等生和普通生在异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支付矩阵。
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行动”,那么小组作业完成后的总收益为10,而各自付出的成本分别为2和4,各自的赢利分别为5-2=3和5-4=1;如果优等生和普通生两类学生都采取“等待”,那么小组作业就不能完成,总收益为0,由于没有采取“行动”,各自都没有付出成本,各自的赢利均为0;如果优等生采取“行动”,而普通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能够完成,总收益为10,此时,优等生付出成本3,而普通生没有付出成本,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5-3=2,普通生的赢利为5;如果普通生采取“行动”,而优等生采取“等待”,小组作业也能够完成,但总收益为7,此时,优等生没有付出成本,普通生付出成本6,所以优等生的赢利为3.5,普通生的赢利为3.5-6=-2.5。
这个博弈仍然具有与智猪博弈相同的博弈结构。这个博弈同样有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行动,等待),即优等生行动普通生等待。在这种具有智猪博弈结构的小组作业中,优等生同样是不得不充当悲剧的“大猪”,幸苦努力,完成小组作业,普通生则继续舒服地充当机智“小猪”,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三、摆脱小组作业困境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博弈分析,不论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都存在“偷懒”、“搭便车”等消极现象,责任心强的或在乎学习成绩的积极的学生或者优等生不得不主动努力完成作业,而偷懒的学生或普通生不仅可以袖手旁观,而且可以获得好成绩。这种结局肯定不是教师布置小组时的预期结果。为了避免消极的“搭便车”现象的发生,解决优等生“费力不讨好”等问题,不论合作小组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布置小组作业时,教师都应该要求每个小组都要对任务进行细化,并根据能力和特长分解到每个组员,明确责任。小组作业的成绩评价方式需要完善,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仅仅考虑多劳多得,而应采用贡献加努力的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习过程;不仅要对小组进行总体评价,还要评价每位学生的个体行为(包括具体的作业行为和沟通协调行为);不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还要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只有当学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时,才会在小组作业中积极主动,采取与别人合作的态度和行动,从而达到人人都得到进步的效果。据此,我们提出如下一些在小组作业中应该注意的事项:(1)制定小组章程,包括小组愿景、小组价值观、小组决策规则和小组交流方式等。(2)指派小组角色。每一位小组的组员需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只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才能有良好顺利的合作。分配角色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角色的任务。(3)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研究发现,5个人是小组合作的最佳人数。超过这个人数就会使得合作工程拖沓,效率降低。(4)小组每次讨论时间不超过1.5小时。研究显示,人类专注的时间最长为1.5小时。
四、结语
布置小组作业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一项较大的作业,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特别是冲突解决、问题解决和沟通等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目标设置、绩效管理、规划和作业协调等自我管理能力。本文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研究小组作业实际运作中所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具体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才流动;跳槽;博弈论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多少以及人力资本技能水平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各行各业的竞争也从物质资本的争夺转为人力资本的争夺。人力资本同其他资本一样,也有风险性,正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和流动性,很多企业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打水漂。除此之外,经常流失的人才往往是企业的骨干和管理层,这些人往往掌握企业的重要机密,同时有可能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团队,这种流失不仅会导致企业的机密泄露,而且如果这些人跳槽到竞争企业,就大大增加了对手的实力,更严重的,如果由于一个人的流失带走一个团队的流失,这种打击对企业来说可能致命的。这种流动成为了人力资本投资最大的风险,如何减少这种风险成为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难题。
一、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流动理论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之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成名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区分了四种固定资本,其中第四种就是由“一个社会全体居民或成员所具有的有用的能力”所构成的,并指出:“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社会上的资本”。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hodoreW.Schults发表了几篇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文章,人们对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才引起重视。他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已经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企业对人的知识技能、经验、保健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力资本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通常有许多投资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方式实现的。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在实际中,不同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很多大企业十分注重员工的培训,甚至有专门的培训学校,而有的企业则投资水平很低,之所以出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情况大部分因为投资都具有风险,而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才的流动。
(二)人力资本流动相关理论
人才有序合理的流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人才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力资本的流动即表现为人才的流动。国内许多学者都对人才流动有着深入的研究。周立新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流动是企业和人力资本承载者个人基于预期效用最大化选择的外在表现形式,他把人力资本承载者在自己主导下的流动称为人力资本的主动性流动,这种流动一般表现为市场上的流动;重庆大学王福波在《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 中比较详细的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他总结了个体层面上的人才流动。王福波还总结了组织层面的人才流动,其中有普莱斯模型,普莱斯建立了有关员工流出的决定因素和干扰变量的模型,将企业变量和个人变量结合起来探讨员工流出问题。相关性,工作满足度和变化工作的机会是员工流失和其他决定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在总结国内人才流动理论时,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等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张再生指出,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看,人才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国家与地区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用工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会对人才的流动产生影响。从微观上看,工资、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因素对人才流动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单位所属行业类型及职业类别对人才流动也有重要影响。同时,人才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所处的人际氛围也与人才流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博弈论分析
(一)研究假设
企业通过对员工培训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培训对员工来说增长了劳动生产率,培训后的员工较之前的生产力提高,员工对自己的预期提高,此时如果企业给予的报酬和福利不能达到员工预期,员工就有跳槽可能,跳槽到待遇相对好的企业,那么此时原企业由于投入了培训成本,企业都不希望为他人做嫁衣,所以可能会提高员工原本的待遇,先行动了,市场上的另一个企业由于需要同样经过培训的高效率工人,否则就要花费成本去培训,所以它会给予比较高的待遇吸引那些已培训的员工,这个待遇一定是低于或等于自身培训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企业和可能会发生流动的员工都是理性的,都是在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两企业的博弈分析
企业A和B,员工C,培训后的员工给企业带来比原来高的收益R,培训花费成本C1,员工原来工资W1,员工如果经过培训后跳槽到B,工资为W2,一般W2>W1,w2
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两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大体相同,人才会在两个企业之间流动,企业会用高薪吸引已接受培训的员工来提高自己企业的生产率,同时节省培训成本。同时已经给员工培训过的企业会采取措施留住员工,防止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沉没成本。
由此看出,两个企业还是根据对方的决策选择自己的行动,可以看出来,无论博弈进行到哪一步,两企业都在对方培训时选择不培训,那么最后的结果是都不培训,下面来看员工如何在每一个企业选择培训或不培训的时候自己选择跳不跳槽。
三、企业与员工的博弈分析
由以上三个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在企业没有相互挖人的时候,也就是人才市场人才没有流动时,所有企业都会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然而现实中,人才是自由流动的,竞争企业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采取用高薪吸引人才的方式,也就是采取挖人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将是企业关注竞争对手的投资计划,如果对手培训,那么自己选择不培训,如果对手不培训,自己也不培训,极端的结果是所有的企业都不培训,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会严重不足。那么企业挖人的行为能不能实现,关键在受培训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结果。我们看出,在企业选择培训时,员工跳不跳槽关键取决于w2与w1+C2的大小,如果w2>w1+C2,那么跳槽将是有利可图的,如果w2
四、影响员工的人才流动因素
(一)原企业的工资。从理论上说,提高员工工资无疑是留住员工的最直接有效地手段,因为这意味着跳槽的成本就会增加,从模型上来说,不管现有工资处于那个阶段,W1增加了,员工的行动趋势总是从跳槽的区间向不跳槽的区间移动的。换句话说,W1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员工的行动趋势,即影响了员工的跳槽概率。
(二)竞争企业的工资。W2是员工跳槽最直接的动因。W2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员工跳槽的空间大小。如果w2增加,那么跳槽的空间变大,意味着跳槽行为更容易发生;相反,竞争企业提供的工资比较低,跳槽就不容易发生
(三)工作搜寻成本。搜寻成本指人才在找寻工作期间所花费的成本,比如,时间机会成本,交通费用,广告费用,通讯费用等。如果人才市场竞争很激烈,那么找工作花费的成本可能更大。所以搜寻成本影响着人才跳槽的难易程度。
(四)原企业的福利。很明显,原企业的福利也是影响员工跳槽的关键因素。虽然福利待遇不容易衡量,但是员工在企业的福利待遇,如各种保险基金,办公环境,离家远近,企业文化,人脉资源等却也是员工考虑的重要方面。不难想象,福利方面的改善,那么跳槽就不容易发生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投资,现实中,竞争企业往往很多,情况也更复杂,人才流动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何防止人才流失,避免造成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增大确实是企业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是简单分析了人才在两个企业之间的流动,分析了员工与企业的博弈分析,最后简要的总结了影响员工跳槽的几个因素,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学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 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翁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员工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5(6)
[4]周立新,曾庆均.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0)
[5]王福波.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
[6]张呈棕,王前幅.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防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6)
[7]刘方媛,索志林.企业人才资源的流动和流失问题解析[J].商业研究,2009(3)
[8]高艳,李建鸣.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战略[J].生产力研究,2010(12)
[9]张彩虹.博弈论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09(2)
[10]王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1]李桂兰,胡建平.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
[12]赵红梅.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博弈分析 ―以企业员工培训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2006(6)
关键词:博弈论;汽车企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 F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75
一、国外跨国汽车公司的博弈行为
前提条件有两个,并且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个阶段,中国政府为了发展汽车产业,从政策和措施上限制国外跨国企业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与中国的国有汽车企业合资。为了保证中方企业在合资企业和汽车行业中的控制力,避免汽车产业被跨国公司变相蚕食,市场被跨国公司所垄断,政府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对外资进行了约束。一是合资企业的中方所占股比不得低于50%;二是外国(或地区)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家以上的合资、合作企业(第29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我们以一家外方企业和一家中方企业的博弈行为为例进行分析:
假设未合资前中方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为,外方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润为。合资后,中方企业在合资企业中所占股比为,对应的外方企业所占股比为。原中方企业的自主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在合资后记为,对应的外方企业的自主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在合资后记为。设合资后合资企业的利润为,显然由于合资企业所生产的汽车较原装进口的汽车有更高的性价比,较国产汽车有更好的性能及售后服务,所以。设中方投入的成本为(主要为厂房劳力等),外方投入的成本为(主要为设备技术等)。则有
短期看来,ql+q(1-m)-cl可能是较小的,但中国庞大的潜在市场使得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得到中国的市场,跨国汽车企业,无论是最早看好中国市场的德国大众,还是一直比较保守的日本企业,大都采取了进行合资,先进入的策略。自然,这样的选择对于中方企业来说也是有利的,政府的目的达到了。
在这一轮的博弈里,跨国企业唯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合资并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要么是不合资,不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德国大众具有战略眼光,率先进入了中国汽车市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选择了不合资,最后只能是不进入中国市场。如果说这一阶段,中国政府获胜话,那么,在第二阶段,情况就不同了。因为第一阶段,只是这个连结博弈的开始。 在第二阶段的博弈中,跨国企业采取的策略就是只合资,不“合作”。即它们只是把与中国汽车企业的合资当作了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必要选择,但却不是它们的目的。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十分明确,是占有中国巨大的市场,而不是来转移技术,培养中国企业的独立科研和开发能力,更不是来帮助中国企业创造能与它们竞争的自主品牌。
设外方企业掌握的一整套齐备的汽车研发技术,在一段时期内可创造的价值为。中方企业在掌握了该项技术后,可另起炉灶创建自己的品牌,由此获取的利润记为。讨论中我们忽略掉在该技术上进行技术创新所产生的进一步盈利分析及先期投入的成本。
跨国公司在第二阶段的博弈如下:在品牌上,打压中国的品牌,在技术上不让中国企业独立,在开发国外市场上一点也不支持。在没有政府的其它外部限制和制约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这轮博弈中,也只有两种选择:(不合作,获得高额利润)和(合作,获得平均利润)。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汽车企业在生产、品牌、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话语权”越来越弱。跨国公司控制着各个重要的环节和步骤。中国汽车的科研开发没有主动权,原来的自主品牌许多消亡,新的自主品牌发展缓慢,收效甚微。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初衷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
二、国有汽车企业的博弈行为
目前,国家对中国汽车行业里的重点企业进行管理。由于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无论是在过去没有实行年薪制,或者现在刚刚开始实行年薪制的情况下,都不可能能从根本上改变经营者“官员”的身份。所以决定了者(即管理者)经营的企业,其行为目标和政府(即所有者)的目标并不一致。人和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导致了经营者的行为的短期化倾向,企业的行为也就表现为强烈的短期化倾向。在政府没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情况正是这样。
前提假设:
(一)政府的的管理考核等制度安排不具有强有力的长期激励作用。
(二)经营者是理性的经济人,既追求眼前利益,也追求长远利益;对经济的和社会的利益都有追求的欲望。
(三)在开放竞争条件下,科研开发和创造自主品牌是长期化行为。
下面我们给出了技术开发成功的情形下,国有企业的盈利情形分析。从中可看出T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若技术开发不成功,先期的投入将全部为零,这种风险是随着投入的增加不断增大的,它也左右着经营者的行为。在这种情形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大都采取了省心、省力,而且相对收益最大的经营模式在维持稳中有增的收益基础上对技术开发进行有节制的投入。在这里,政府想让经营者努力进行科研开发和创造自主品牌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由于人的原因和制度安排的缺陷,企业的行为就必然是短期化的。下面,我们再用同样的分析模式,以政府提出的自主品牌开发为例进行分析。在这里,纵轴由下向上代表政府的目标自主品牌的创立可能性,由下向上递增强度;横轴由左向右代表经营者的努力(辛苦)程度,由左向右强度也是递增的。在可以引进品牌和技术的条件下,经营者努力的程度与他所承担的风险呈正的相关关系。 经营者们之所以不可能具备企业家的行为表现,是因为:这些经营者的任期是不确定的,关注眼前的利益是其理性的选择。政府现有的管理考核办法不具有强烈的长期激励作用。短期行为的理性选择使他们不可能专门去做“我种树让他人乘凉”的事。
三、民营汽车企业行为的博弈分析
民营汽车企业的情况就比较简单,它们要想在夹缝中闯出一条生路,就必须进行科研开发和创造自主品牌,并且开拓国际市场。因为不这样做,它们就没有生存的可能。于是,真正去打拼着创造自有品牌的企业也只能是民营企业。而且民营企业具有比较健全的产权结构天然地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育,而汽车,包括自主品牌,从来就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技术和流水线造出来的。相反,国有企业,不管其规模有多大,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有多高,都普遍地缺乏企业家精神,即使偶然具有企业家精神,也容易被制度本身所扭曲,其行为具有显著的投机主义性质(姚中秋,2004)。如果政府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政府的激励必须鼓励经营者的长期化行为。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
(一)所有的跨国汽车企业,都是在中国政府所设立的前提条件的“逼迫”下,才采取合资行为的。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合资的目的是为了占有跨国的市场,获得利润。这样,它们不想通过转让技术,培养科研开发能力等行为,在中国培养起与自己抗衡、竞争的对手。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十分明确,是占有中国巨大的市场,而不是来转移技术,培养中国企业的独立科研和开发能力,更不是来帮助中国企业创造能与它们竞争的自主品牌。
(二)科研开发和创造自主品牌是长期化行为。进行技术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技术开发不成功,先期的投入将全部为零,这种风险是随着投入的增加不断增大的,它左右着经营者的行为。如果政府现有的管理考核办法不具有强烈的长期激励作用。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将具有明显的短期化倾向,政府想让经营者努力进行科研开发和创造自主品牌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建议:
(一)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造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初衷是引进技术并使之在中国企业中产生扩散,但合资之路却证明,这种预期的技术扩散并没有在合资的企业中发生,必须走创造民族品牌之路,创造一个民族品牌的汽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行为,靠短期的政绩不可能创造一个民族品牌,必须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是对本土品牌的产品开发经费方面能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促进中国本土品牌汽车技术研发水平的快速成长。二是支持本土民族工业自主品牌企业搭建国际融资平台,利用国际资本,推动本土企业的品牌建设。三是倡导国内舆论界给予本土民族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以更多关怀与支持。
[ 关键词 ] 博弈 不完全信息 调控 房地产
一、我国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形成。以这个巨大的市场为基础,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房地产业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起来。在经历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调整后,最近三四年,房地产价格又呈现全面飚升的态势。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不少学者和房地产商纷纷抛出所谓自由市场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但是,事实却雄辩地说明,当前的房价已经进入了一个非理性区间,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有鉴于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稳定房地产价格。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无论是政策的强度,还是政策的系统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1. 200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2. 3月17日,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购房者贷款成本开始提高;
3. 3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这份《通知》因为有8条调控房价的意见,被业界称为“国八条”,内容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把稳定房价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负责制,大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用地供应结构,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需求,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查等;
4. 4月30日,建设部、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因为也有8条,被业界称为七部八条,也叫“新八条”;
5. 2006 年4月28日,央行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中,5年期以上的银行房贷基准利率由6.12%上调至6.39%。这是央行在加息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再次上调利率,其目的主要是抑制投资需求,进一步稳定房地产价格。
6.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业界俗称“国六条"),内容涉及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与此前政策不同的是,“国六条"首次提出,要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同时要求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7. 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 〕50号),九个国家土地督察局被派驻地方,将全国各省、市(区)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审批利用纳入九大土地督察局的严格监管之下。
通过研读以上各类政策文件及相关措施可以发现,近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包含了这样一些信息: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同时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市场,政府有必要进行调控;调控政策必须基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除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还须加强信息披露;在需求方面,除了控制需求水平,还须设法改变需求者预期。
作为对此类政策的理论解读,本论文将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房地产市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出现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必然性,同时,试图从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模型构造
1.模型假定
⑴令卖方的类型空间为,其中表示卖方提供的是质量相对较低的房产(为此付出的是低成本),表示卖方提供的是质量相对较高的房产(为此付出的是高成本);同时假定,由于高质量的房产具有相对稀缺性,并且一般来说付出了额外成本,因此,在定价时有理由获取超额利润;
⑵卖方的信号空间为,其中,表示卖方选择以较低的市场正常价售房,表示卖方选择以高出市场正常价的较高价售房;
⑶卖方的类型空间是卖方的私人信息,但是,买方有属于公开信息的关于卖方类型的先验概率: ;
⑷买方的行动集为,其中表示采取买的行动, 表示采取不买的行动;
⑸买方观测到卖方发出的信号m,使用贝叶斯法则从先验概率 得到后验概率。不妨令,;
⑹卖方的支付函数为,买方的支付函数为;
⑺假定:以低成本所造房产,若要高价卖出,必须花费宣传或包装费。
2.扩展式博弈树
在上述假定下,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分析下面的扩展式博弈树。
⑴对图的说明
博弈树的终结点为支出向量,其中上方的数值为卖方的净收益,下方的数值为买方的净收益;
―卖方提供高质房产条件下买方对房屋的估值;
―卖方提供低质房产条件下买方对房屋的估值;
一分别是提供高质产房条件下,卖方以高出市场正常价的较高价、以较低的市场正常价卖出房产时的收益;
一分别是提供低质房产条件下,卖方以高出市场正常价的较高价、以较低的市场正常价卖出房产时的收益。
⑵各符号间的数量关系说明
显然是成立的。
假设成立。说明:当买方用低价买到本该涨价的房产时,显然是占了“大便宜”,因此我们假设,并且这种交易为买方带来的效用最大;买方用高价买到本该涨价的房产和以低价买到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均能实现“正常”的“交易利润”,故有;当买方用高价买到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时,交易为买方带来的效用为负,故。
假设成立。说明:如果卖方能以高价卖出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对卖方而言是最理想的结果,故位于不等式的最左边;卖方以低价卖出本该涨价的房产,通常是一项“亏本”买卖,故我们认为;以高价卖出本该涨价的房产或以低价卖出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时,卖方都可获得“正常”的“交易利润”,故。
在以上条件下,博弈到底会实现怎样的均衡?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研究发现,实现何种均衡主要由c值的大小决定,某些情况下则要受c与值的共同影响。
三、模型解释
1.考察分离均衡
分离均衡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1的概率选择不同的信号,或者说,没有任何类型选择与其他类型相同的信号。此时的市场是完全成功型的市场,运行效率是最高的。本博弈中分离均衡的条件是:
可以推得 。即当成立时,分离均衡存在:
(1 )当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房产时,卖方选择涨价;当提供的是较低质量的房产时,卖方选择不涨价;(2)买方唯一的选择是“买”(a1);(3)买方的判断是,其中分别表示当卖方已经提出要价后,买方对卖方所售房产是应该涨价或者不该涨价的后验概率。
2.考虑混同均衡
混同均衡是指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相同的信号,或者说,没有任何类型选择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信号。在本博弈中,混同均衡的条件是:
假定是均衡战略,那么,
可以解得。即当成立时,混同均衡存在。具体地,又有两种情况:
(1)成立时,将出现这样一个精练贝叶斯均衡:当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房产时,卖方要价;当提供的是较低质量的房产时,卖方要价;买方帷一的选择是“买”(a1),因为当成立时,“买”的期望收益大于“不买”的期望收益;买方的判断为:。这时的市场仍然是部分成功的,但运行效率低于完全成功型市场。
(2) 当成立时,市场只能实现完全失效或者接近失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因为,假设买卖双方只能采用纯策略,则()将是均衡结果,即涨价理由不成立时,厂商采用不涨价策略,买者放弃购买。
四、模型的现实意义
由前面的分析可见,市场实现何种均衡主要是由c与值的大小决定。当时,卖方的包装成本c超过了包装所能带来的增量收益,显然,不管此时的值如何,卖方都没有包装的动机,最佳策略当然是自动选择不涨价。
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通过包装实现的超额收益通常远远大于包装的成本c,即一般情况下,有 成立,因此,有必要将重点放在研究该条件下卖方的策略和博弈的均衡结果。
当成立时,市场实现何种均衡唯一地取决于:当时,卖方统一采取涨价策略的混同均衡能够实现,这意味着即使涨价理由不成立,卖方仍然能够采用涨价策略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当时,尽管卖方依然有涨价的动机,(因为涨价能为卖方带来超领利润),但卖方只能采用不涨价策略(因为此时买方接受涨价的期望收益为负,故买方不会接受涨价)。
问题的关键是,即使当成立时,卖方并不会轻易放弃对超额利润的追逐。如果卖方能找到一种办法提高 值直至成立,那么,即使在涨价理由不成立时,卖方也可实行涨价战略。事实上,这正是卖方为获得超额利润而采取的主要策略。
理解卖方的这个策略需要深入分析的真正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卖方所开发的房产价格上涨理由成立的“客观”概率,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例如,某个时期市场的总需求扩大了或者地价提高了,那么的真实值会增大。此时,基于的真实提高而产生的涨价,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合理”涨价。但是,卖方也可以利用自己与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没有提高或者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有成立时,实现涨价。这种涨价是“非正常涨价”。卖方之所以可能实现这种非正常涨价,主要是因为买者在决策时,实际使用的并不是的客观值,而是在自己已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概率()。无疑,为了实现正确的决策,买者希望自己的主观判断尽可能向靠拢。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买者很难真正了解真实的,往往形成与客观值偏离较大的“错误”判断;不但如此,买者的判断还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在一定条件下,与之间可能会出现“稳定”的系统性误差,且在长期内存在。卖方知道和的这种特性,并且会利用这种特性来为实现超额利润服务。
卖方的主要策略是加大对“涨价属合理要求和合理范围”的包装力度。通过包装,卖方向买者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同时掩盖或弱化不利信息,甚至制造虚假信息,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买者的,从而诱导买者做出接受涨价的选择。如果卖方采用增大包装力度的办法,在的条件下,能将提高至 成立,尽管此时涨价的理由事实并不成立,卖方也可以采用涨价策略。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的包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包装真实需求;包装生产成本,主要是地价和建筑安装成本;包装房屋品质。尤其是前两项,卖方较之买者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所以通常是卖方的重点包装对象。包装的具体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人为制造楼盘销售时的虚假“热销”、鼓吹由于土地供给制度的改革带来地价大幅度上升、鼓吹建筑材料价格上升、鼓吹房屋品质大幅度提高等手段来加大对房价上涨的包装,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现象,以诱导市场价格上升从而实现暴利。
在信息极不对称的条件下,买方往往会被卖方“牵着弃子走”,做出错误的判断。
五、结束语
当涨价理由不成立时,房地产商可以利用自己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采用夸大商品房的需求、成本等包装手段,诱导消费者提高对房价上涨的概率判断,从而达到高价销售的目的。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机行为,它将房产价格不断人为推高,从而使房地产商越来越多地占有消费者剩余。要消除房地产价格的这种非正常上涨,主要应从降低消费者与房地产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入手,关键又在于要让消费者充分了解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房产质量和房产成本。这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商业机密问题。但是,对于房地产这样的特殊商品,房地产商不能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而否定信息公开,就像上市公司不能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而拒绝披露自己的财务报表一样。当然,这里所说的信息公开主要是强调在宏观、行业、区域层面上充分揭示和传递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信息,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形成合理判断的基础。
为了减弱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特别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有关机构应定期客观公正的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对市场的需求变化、行业发展态势、土地价格、重要建筑材料价格、行业工资水平、行业利润水平等影响房产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披露,并在行业或地区平均的意义上揭示房地产的成本水平及构成,以便消费者能了解市场的真实状况。针对房地产商经常以土地价格上涨为由而提出涨价,管理部门应要求房地产商建立商品房土地价格公开制度,向消费者公开土地成本。除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市场中介机构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上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公正的房产评估机构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分析和评估服务,这对消费者形成正确的价格判断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弃论与信息经济学 [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建荣,孙斌艺:政策因素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路径――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博弈分析[J] 财经研究,2003,(4)
[4]肖元真,金建国: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J],四川经济研究, 2003
[5]许经勇:当前房地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1)
[6]唐敏:调控房地产[J] 嘹望新闻周刊,2005,(15):18
[7]谢然浩:遏制投机炒作切实稳定房价.[J],经济日报,2005―04―26(2).
[8]王小广: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几大谬论.[J],上海企业家 2006,(2)
论文摘要: 课堂教学中媒体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在实践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往往由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判断决定。使用媒体单一,针对性较差,应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媒体选择发现师生信息不对称、教师支付不足等原因引起媒体选择不科学、效用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媒体选择中激励教师创新、以道德约束等实现均衡的建议。
媒体是指载有信息的物体;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当媒体用于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为教育传播媒体。[1]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2]博弈论包括几个基本要素:参与者;行动;战略;信息;支付或效用;均衡。因此,选择课堂教学媒体时,要对教师和学生和教学内容等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媒体选择中应使用较少支付且达到学生较好的学习效用的,使媒体选择达到均衡。
一、课堂中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课堂中教学媒体选择的现状
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个人的喜好,不同的学生对媒体的喜好和接受不同,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媒体的要求不同,因此,教学媒体的选择比较复杂。理论上教学媒体选择与使用的原则包括:教学上实用;内容上正确;形式上美观;制作上经济;手法上创新。教学媒体选择的方法有:问答式媒体选择法;流程图式媒体选择法。[1]实践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很多时候都没有按照选择的方法执行,也没有严格地遵循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存在一些问题。
1.偏向于教师的喜好
教学媒体的种类多样化可以使得教师在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教师在选择时往往陷入媒体选择的路径依赖,趋向于使用常用教学媒体和自身拿手的媒体,对自己不熟悉或者不喜欢的教学媒体很少使用甚至排斥。一般情况下年纪较长或者较为传统的教师喜欢使用黑板粉笔,年纪较轻的教师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中往往没有仔细地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或者在选择了某个媒体的前提下才去分析如何使用该媒体讲授知识。
2.偏向传统教学媒体
教师往往比较认同传统的教学媒体,比如黑板加粉笔,操作模式简单,效果相对可预见。很多教师虽然已经在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却仍然认为传统媒体利于教学,并且在使用先进教学媒体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媒体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教师使用先进媒体时,没有真正发挥其优势。惯性思维可以扼杀人的创新,在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时,不变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发挥各种先进媒体的长处。
3.使用单一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倾向于使用某种媒体,在教学中一般都采用这种媒体进行教学;二是教师在某个课堂教学中通常只限于使用单一的媒体,没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环境等转变媒体选择,比如在多媒体教学时间穿插黑板教学。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信息会有变化,单一的媒体往往造成学生疲劳,并且很难很好地传递教学信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变换教学媒体,才能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很好地传递给学生。
(二)课堂中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因分析
一些教师知道媒体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但是却没有真正按照这样的方法去选择。这样做除了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1.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有限
首先,教师对各种媒体的具体功能了解不够,不能针对具体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各种媒体。其次,教师对现代媒体的驾驭水平不足,不能很好地使用媒体,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对教材或者对学生的分析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通过分析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2.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不高
教师不愿接受新事物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新媒体的了解不够,众多的媒体让教师眼花缭乱,无限的自由选择有时候是一种灾难,让教师不知道如何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对传统媒介的理解掌握较深,而新媒体的使用需要学习和尝试,教师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路径依赖理论,特别是教师在尝试错误之后不愿意再次尝试,排斥新媒体的使用。
3.缺乏媒体选择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教师通过在校学习了解一些媒体,也获得一些理论的指导,走出学校到实践中媒体的选择就很少有指导,都要靠教师自己摸索。对新的媒体,一些教师了解得不多。教师平时参加的培训一般是技术性的培训,比如计算机的应用等,对于媒体选择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比较少。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影响到教师对媒体的选择,通过博弈论分析发现教师还可能对学生的信息掌握不到位,而根据自身的猜测来选择媒体,不能选择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媒体;同时教师总是期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最小的付出即是教师花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教师对媒体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就大打折扣了;在学校方面,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提供的媒体选择有限,可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教学媒体选择实现均衡的建议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发现,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增强互动保持多边合作、多渠道促进教师发展等办法消除困境,帮助教师进步,使教师能够正确而高效地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
(一)建立激励创新制度
建立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消除自主博弈的困境,学校等教育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激励教师学习和应用多种媒体,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慎重制定规则,其次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设置绩效考核,严格对照考核,奖勤罚懒。
(二)增强互动,形成约束,提高合作。
增强互动合作可以有效消除囚徒困境。教师要对学生负责,教师从事的是长期的教学工作,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教好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同时师生与学校等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如此。一旦把这些交际变成长期的、多边的,各方必然做出一些调整,建立协调,解决民主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从而逐渐形成相互的约束,形成合作共同赢得动力和压力。同时校内、校际教师之间组成科目学习小组,定时或不定时交流教学媒体选择心得,还可以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和讨论,增强对媒体的认识。
(三)利用网络搜索和交流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
过多的选择往往会让人无从选择,无限制的个人选择是不行的。避免在各种媒介中无从选择或者说是主观选择,教师需要对各种媒介的功能、长处有所了解,那么,网络搜索、论坛交流和现实的交流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不同媒体的表现长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媒体,同时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媒体应用,交流心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