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时间:2023-08-16 17:2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083-01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取得了突出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参考。基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优点,企业纷纷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取代传统的管理手段,并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优化管理手段和提高管理效果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符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能够为企业管理带来改变,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品质。从发展趋势来讲,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未来管理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2、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必要措施

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进程,能够缩短管理链条,优化管理流程,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将其当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必要措施来看待。

3、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诸多优点,企业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开展,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所以,在目前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式522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了解后发现,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计算机通过在Internet上申请域名、制作网页而建立网上门户,进行网上信息,将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物料需求等信息传上网络,在网上发送往来邮件等,以及条件成熟时利用在线服务实现企业与客户间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以而让更多客户了解本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是为了提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增加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缩短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使客户能够更直接的了解企业的产品。

2、在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产、供、销、设计、研发等方面建分系统,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内部信息的整合,从而更好地充分利用好本企业内部资源。目前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优化宣传手段之外,更多的是在企业内部构建先进的管理系统,提高整个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集成化运用,此时企业管理的各系统各环节都按统一规划、统一语言在互联网络上运用,这个互联的网络建立在企业整体优化经济的基础之上,它不但是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更是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具有双重的作用,不但为企业建成了完整的信息系统,同时优化了企业的管理过程,为企业建成了完善的管理系统。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

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管理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创新

企业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建成了全新的管理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手段,实现了管理方式的创新。从管理方式创新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力的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创新,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努力推动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

2、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管理手段的实效性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对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手段,赋予了管理手段更多的信息化特征,使管理手段更具有实效性,更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手段的实效性。

3、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手段的完善和发展

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但建成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还建成了企业独特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从管理角度来讲,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手段的完善和发展,为企业构建管理体系提供了新的参考。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管理手段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

企业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建成了企业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管理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对管理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管理行为符合信息化特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传统的管理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在管理行为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努力优化管理手段和管理行为,使管理行为符合信息化特征,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对管理行为的发展提供较大的促进和支持。

2、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管理行为更加注重实效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的整体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之一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行为能够从增强管理实效性的角度出发,提高实际管理水平。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管理行为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3、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管理行为能够融入到信息化体系中来

企业在内部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后,所有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行为都要在信息化系统内运行。基于这一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管理行为必须要融入到信息化系统中来,要能够在信息化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的实效性。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目前企业发展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还优化了管理手段,对企业管理方式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我们要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强.从信息化走向知识管理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10年01期

[2] 李晶.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4期

[3] 李湘桔.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锐君.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知识管理[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第2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正实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后,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信息化已逐步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当属制造业。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它贯穿于一个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活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从设计和生产的角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技术,实现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管理决策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企业内外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市场销售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1-2]。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1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历程开始起步,企业计算机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发展;80年代初,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开始发展。自十五大以来,中央对信息化及制造企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十六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跟随信息化的浪潮发展至今,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现今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5%,占全国GDP的36%左右。

2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企业信息建设投资不足,信息化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调查,2008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总额达到了437亿元,2009年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总额已达到514亿元,较2008年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提高17.6%。与此同时,我国制造型企业对信息化人才引进有所提高,2009年企业对信息人才的引进较2008年提高23.7%。但从国家重点制造企业来看,70.5%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外部资金来源不足,难以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后期发展提供后续资金,导致信息化不完全。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仍然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80.6%的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员,即使是国家重点制造企业,仍有62.3%缺少信息人才。

2.2制造企业信息意识薄弱,认知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意识和认知程度逐渐提高。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企业每100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8年的28.8台提高到2009年的32.3台,增长12.2%;此外设立CIO的制造企业也有所提高,由2008的39.9%提高到2009年的43.1%,增长8.0%。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意识的薄弱依然是制约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调查显示,制造企业自发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超过29%,50.1%的制造企业对信息科学技术知识表现为短缺。较多数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观,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持观望态度,怀疑信息化的效益和可实施性,担心会破坏原有的系统体系,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营;少数制造企业把信息化理解为简单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远工程。

2.3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深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提高,管理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完善。从内部局域网的使用来看,建立内部局域网的制造企业由2008年的48.6%增加到2009年的52.1%,增长7.2%;从ERP管理软件的使用来看,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0.5%。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网上查询(73.2%)、信息(71.4%)等一些基本计算机操作上。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下转第36页)

(上接第34页)

度还相当有限,如CAD,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图上,三维CAD、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远高于管理。就整个制造业来说,ERP管理软件普及率仅为10.4%。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涉及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但是大多数制造企业只能拥有1~2个层面的管理系统,或者不能将其中的每个分项管理系统融合到一起,造成了信息孤岛。

3发展对策

3.1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培养信息化人才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制造企业自身应该利用各种渠道融资,包括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引进外资等,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还应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制造企业给予大力的扶持。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效率,制造企业还应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制造企业可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用于引进信息化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企业员工[3],根据不同层次员工对信息化的需要,制订不同的培训方式及内容,分开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3.2加强宣传,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

政府要把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加以规划,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技术规范等,培育一批典型并推广其经验。多数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政府有义务帮助这些企业重新认识信息化。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制造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如果没有全员信息意识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实施信息化只能是虎头蛇尾,难免夭折。作为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更应该提升制造企业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技术对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的认识。

第3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现状

1 何为企业信息化管理

企业信息化管理简称EIM,企业信息化管理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它是对企业信息的实施进行管理的过程,其核心是信息集成。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一系列数据进行收集后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各个环节集成起来,有效地支撑企业决策系统,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系统有很多,也在不断多样化,其中主要有电子商务,ERP,OA,BI,CR等。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 我国企业信息化之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我国企业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占着极大比重,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也紧跟信息化步伐,在实现初级信息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引进先进信息技术。

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第一,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信息化还很落后,即使是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毫无竞争力,发达国家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一般占到全年的10%到30%,而我国却只有1%左右而已;第二,我国企业管理观念还处于转型时期,较为落后,导致信息化的应用经验不足,造成了大量的投资被浪费;第三,信息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不仅存在行业上的不平衡,还有地域上的不平衡,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区域同样也是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的信息化为企业收集各类信息,分析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而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保证企业能够通过信息系统等工具进行科学决策。计算机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力资源、物流调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都需要应用到计算机技术,即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涉及到了整个信息化的管理过程。

总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信息化管理更加精准和严谨、更加人性化,能够进行科学决策和分析、各个环节和分工更加细化明确。

企业的运行包括很多环节,计算机技术的这些作用又分别影响了各个具体环节。

3.1 计算机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它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顺畅,计算机技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模块分析和数据集成,能够实现对人力的动态管理,并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企业及时得到及了解企业人力状况和前景的分析,提高企业对内部人才的保护,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企业的安全和利益

先进的信息收集系统,也是计算机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表现。不但在企业发展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本,还以其计算机技术是企业内部大规模减少工作量。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并提升人力决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科学有效的管理内部人力资源。

3.2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调配环节中的运用

在企业物流调配这个环节中;计算机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序的保障,计算机技术,能够更科学的实现采购与储运的最优化配置,减低成本并获得更大的利益,并且还能保证企业产品稳定的供应

3.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环节中的运用

一个企业的信息化重要的标志在于规范企业管理,从而使企业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运用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能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咨询,有力保证企业的管理效力。

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企业通讯,更有效地提供缩短企业通讯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提高沟通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企业的各种讯息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更能促使企业在运营中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

3.4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环节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历来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对企业运营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数据的准确性对企业决策有着极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能够以其集成性能及精确运算,能够快速并全面地了反映企业的财务数据,并能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及逻辑性使财务分析准确无误,从而避免人工误差造成的损失,保护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4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信息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都来自公开性的文献、一般的技术交流资料或出差考察资料,企业的信息多是东拼西凑的结果,很少是自己独创性的信息或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不断缺乏信息,而且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无法为企业提供多样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这不仅使企业缺乏固定的信息来源,也使企业信息受到污染,降低了可信度。

4.2 信息资源运用不合理

信息资源不仅要做到扩大来源渠道,更要做到科学合理利用所有信息资源,企业的信息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降低信息戏院的开发率和利用率,更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 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一方面,部分企业人员甚至领导目前仍存在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的问题。面对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他们不能紧跟科技发展,满足于现状,这种从认识层面的落后是导致企业信息化落后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局限地认为信息化等同于企业内电脑数量或软件数量,盲目跟风,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正确发展。

4.4 技术经济论证不足

计算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高风险、高投资特点,而许多企业在决策时面对这一特征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和经济论证,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高损失。

5 如何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

5.1 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高信息利用率

面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单一,企业应该加强资源的挖掘,特别是从不同渠道发掘信息资源,要注意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搜集与分类中的作用,比如,可以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局域网络,扩大信息量;也可以采取联机检索方式,与相关单位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信息的价值,促进企业发展。

5.2 转变企业观念,普及和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

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需要企业进行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信息化意识的强化。

首先,要是企业人员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特别是树立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坚定决心;其次,要普及和强化信息化概念,纠正企业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偏差,从意识上决定企业信息化的正确走向。

5.3 合理投入,合理利用资金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我们必须合理科学投入,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在资金的利用方面,也要注意合理利用资金,做到“少花钱,多半事”,不能以硬件投资为主,更要注重软件投资和数据资源的管理。

5.4 注重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计算机技术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必须足够重视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注意企业内部人才的挖掘与培养,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从内到外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应用计算机技术,更要应用计算机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息化真正落地。

6 结语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但不可或缺的工具就是计算机技术,所以,加强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尽管企业信息化有了一定发展,但我们要始终立足于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提高计算计技术的利用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光.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1(4).

第4篇

关键词:知识共享;信息化;企业

一、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及特点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运用与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并合理开发、利用企业资源的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定义是:企业为了提升经济利益,提高发展水平,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革相关流程。这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未来核心业务发展,结合企业对现代管理模式需求的流程,即企业信息化逐步走向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拓展、技术提升、组织结构调整、制度管理等环节。同时,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与深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标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信息化。如果仅仅靠几台分散的计算机进行日常文字处理和报表设计、打印工作,这都不能称之为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要求计算机处理达到一定程度且具有相对应的信息共享,并在企业整体计算机与网络的各环节运用较为全方位。

(二)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得企业绩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信息技术能得以广泛深入应用,能使企业的现金流、人力资源、信息流等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给企业传统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以强力冲击。当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在一起,必然产生新的竞争方式。第一,企业信息化能促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第二,企业信息化优化组织内部结构,使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第三,企业信息化帮助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再造;第四,企业信息化强化企业应变能力。

二、知识共享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知识共享提供技术保障

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企业绩效的提升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完全因信息化过程而直接产生,企业部分效益可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实现。企业绩效的实现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知识本质的共享性,信息系统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平台,使得知识共享成为企业信息化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必要中介。各种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平台作为知识共享的捷径,好比知识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种,作为知识储存、获取的载体。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载体的技术落实。

(二)知识共享为信息化提供理论指导

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力量,从而带动企业信息流的高效配置,这当然也少不了充当中介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通过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有效地影响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不断寻求更具价值、难以被替代或模仿的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具竞争优势的发展资源。知识恰好是资源合理利用时期的关键动力,它不仅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增值空间,且因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而存在难以模仿和替代性。知识共享不仅使员工个人宝贵的知识上升为企业珍贵的战略资源,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备重要意义。其次,知识共享能为企业节省部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假如企业员工都能将自己宝贵的知识与工作经验及时存储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员工离职带来的信息损失,也能供他人有需要时直接获取和借鉴。

(三)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发挥知识共享优势,提高人才素质

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环境、资源、能力和知识。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对管理的提升,但在企业变革中最难解决的是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企业信息化在信息发展的时代,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培训,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完善,从而促进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和知识的创新,为知识管理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当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时,便要求员工必须跟上信息变革,实现人的思维、意识的信息化。当信息系统建成后,企业技术人员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维护和管理,企业也必须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技能的培训和储备。因此企业的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

三、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知识管理原则、有规划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

目前,企业建立信息化的重点关键在于如何实施企业信息化。首要方面便是企业必须充分评估企业所处的每一个具体阶段,才能进行有序化发展,而且企业也不允许消极等待或盲目跟风。其次,只有部分企业有条件优先发展信息化,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还要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最后,信息化建设面对不同发展基础的企业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并区别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发展。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信息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真正发展信息化建设还要以效益为根本,结合知识管理的原则,通过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

(二)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知识共享服务

许多企业一提到信息化就联想到计算机、网络,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没有形成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支持企业决策的信息,也不代表是真正的信息化。虽然信息系统主要是加工数据,经过搜集、传递并处理数据。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还要克服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等。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并不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标志,而仅仅是起点。数据要经过深加工形成准确的、全面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的知识共享、决策服务发挥作用。

(三)注重人才的培养,强调知识共享的增值

企业的决策层只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重视知识共享过程带来的财富增值才会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企业变革中,最难解决的是人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信息化就是最好的手段。当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时,信息化要求每个人必须跟上这种变革,无论人的思维、意识方式还是人的知识储备,这种变革也促使了内部的知识流动及知识共享。在信息系统建成之后,企业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过程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培训和储备,甚至于为企业培养出相关的技术人才,所以注重知识共享的也是注重人才的培养。

(四)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重组

企业业务流程是根据信息化特点进行梳理和设计的过程。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应当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增强企业产、供、销协作能力,优化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协作关系,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科学决策水平、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结论与启示

知识共享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竞争力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实施的过程可以促进组织内知识共享,因而企业信息化还可以通过知识共享中介作用的存在提升企业绩效,信息化本身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经营有效性,优化企业外部价值链,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组织内知识共享水平提高,可以促使企业实施信息化而提高知识共享水平有利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融入到知识管理中,使新时期的知识管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跨国企业突出了国际化、知识化等现代思想意识,认识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和实施,在企业资金实力充足的情况下,重视信息系统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评估好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尽量避免因高额转换成本引起的得不偿失。其次,企业应促进组织内知识共享活动,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在组织成员上,管理层通过知识共享培养员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表达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在组织文化上,在企业内营造信任、合作、宽容、平等的文化气氛,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是知识共享日常活动的一员,自觉分享和寻找有价值的知识。在保障机制上,企业应该建立起一些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如采取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专门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提供良好的培训,宽松的轮岗机制等措施,对知识共享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荣.论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情报科学,2005(9).

[2]饶艳超,陈烨.企业信息化、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J].财贸经济,2012(7).

[3]王雪晶,王萃.论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关系[J].技术经济,2005(2).

第5篇

关键词:经营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IT信息工程;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 A

施工企业信息化可以使施工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逐步提高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素质。信息化的效益显著,这一点在世界500强建筑企业中已经得到充分印证,但是我国施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障碍,信息化管理效果与预期常常有很大出入。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分析

1.信息化的认识深度不足和存在差异化。企业领导及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并使用电脑产品,熟练应用自动化办公软件,购买并应用一些常用的技术、管理软件就可以了,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IT信息工程概念上。而作为信息技术最前端的网络技术、管理集成软件,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IT信息工程,它谋求对企业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进行改善,不仅涉及技术因素,更涉及许多非技术因素,借助包括计算机和通信在内的数字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达到优化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和流畅的业务流程。如果对企业信息化产生的效果认识不足,在企业资金使用紧张的情况下,信息化的投入就会受到影响或者推延。这种现象在小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中尤其突出,小型企业或者小项目对信息化需求有限,常常会忽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信息化发展不足就会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另外,国有企业占有相当比例的施工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不具备新业务流程所需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对信息化带来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改变不能适应甚至抵触,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达不到预期效益,间接增加企业的信息化成本,这些都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之路上的主要障碍。

2.施工企业两级管理之间的信息化协调问题。建筑企业具有分散的性质,点多面广,流动性强。很多大型施工企业都是集团化运作,下设多个分公司,多个项目同时运作。施工企业的信息化与一般企业有一定区别,施工企业信息化需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管理信息化,二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侧重于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企业资源库(客户资源库、市场信息库、合同数据库、知识库等),有效整合企业的供应链、优选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劳务分包商、专业分包商,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与水平,跟踪市场变化,强化营销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法人对项目的控制能力。项目信息化管理层面侧重于单个项目现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如建立项目成本核算系统、现场数据资料管理系统,各类工具软件的应用与数据共享等。企业总部的经营管理系统运作需要来自各个项目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企业领导层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各项目实施有效控制,但是项目部领导层以本项目的资源分配和利润为重,害怕信息化侵害其权益,甚至有的项目部认为信息化是一种麻烦,对企业推进的信息化建设不配合,或者表面配合实际上项目信息并没有完全共享,这些情况造成企业层和项目层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信息化效益的完全发挥。

3.信息化建设的“水土不服”问题。根据某省信息中心和信息协会对335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企业的调查,有52.24%的企业认为本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一般;认为不理想的有21.79%;认为效果非常好的只有9.55%。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形象工程或者直接花钱买就行了,它的建立是建立在对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了解和熟悉上,对企业发展阶段的认识上,弄清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是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分析

1.通过了解和认识信息化的内涵,坚持走企业信息化道路。企业信息化首先要有驱动力,驱动力首先源于认识。企业法人、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发展企业的愿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紧迫感,是企业信息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很多企业领导不是不想发展信息化,而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顾虑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起到一定引导作用,比如树立信息化样板企业,组织本地区企业领导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和交流,建立本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信息库,对想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等。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促使施工企业领导了解和重视信息化。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以及远景规划者,强化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使他们清楚地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才能坚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念,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

2.处理好施工企业与下属项目部之间分权和集权的关系,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现代项目管理要采用授权和分权管理,对项目部充分授权,在企业与项目之间,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之间明确分权,即使上级也不能越权,各种规章制度都是透明的公开的。企业管理不能成为个别领导者的一言堂。这样才能消除项目部管理层对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顾虑,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对企业法人的透明度,避免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信息不对称,项目上报信息不实与领导政令不畅的情况。企业经营层与项目部管理层之间沟通和协调良好,可以使企业和项目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使总公司的技术资源、市场资源、材料设备资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对项目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持,对多变的市场情况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最大限度地消减非经济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3.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接地气,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信息化的需求和信息化目标其实是有差异的。比如企业发展初期,处于硬件基础的建设阶段,系统应用侧重于单机应用和基础网络应用。到了后期,企业发展集团化、多元化的时候,就要考虑建设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ERP为核心的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所以企业信息化发展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时与第三方咨询机构或者技术公司沟通,制定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新软件,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应根据本企业的现状和实力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和系统。过去的信息化工程是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主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经济专家或管理专家主导,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仅从技术的视角去关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较少聚焦在IT战略和组织战略目标的互动上,较少考虑信息技术如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避免风险,如何创造新的业务和市场,因而不可避免地和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目的脱节,因此,我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需要与企业的管理流程、企业文化、思维模式实现对接,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以避免人财物的浪费。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策略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尤其是总体规划和从上到下,信息化总体规划应该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从上到下就是做信息化时,首先企业高层就明确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要有坚持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意识,才能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化被动为主动,加快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郑昌书.论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J].国外建材科技,2008,(01):145-147

[2]张锦京.浅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116-117

[3]高晓峰.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经济与管理,2003,(10):25-27

第6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51

[中图分类号]F279.2;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1

企业信息化就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生产管理、经营决策和效率水平的提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有偏差,投入不足

不少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且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不少企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又因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仅看到别的企业的成功例子,但对自己的需求认识不足,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一些企业高层不用长远眼光去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仅没有发挥信息化的作用,还容易造成设备闲置及资源浪费现象。有些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效益,但是一旦出现投资费用多、效益不明显的情况就容易丧失信心。可以说,这些认识都不能有效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投资规划。企业的每个发展层面都需要进行规划,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成败问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各个部门开展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少,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难以发挥整体的效益最大化,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最终阻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3 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更缺乏信息化的管理人才。相当多的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既熟悉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致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与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适应,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

2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世纪,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重塑了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对世界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各个国家为争夺地位,纷纷推出信息化发展战略。发达国家侧重于对信息化技术的追求,明确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及法规,而发展中国家侧重国家政策的落实。对于国内而言,我国也提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使信息产业占据了新的制高点。信息化产业在全球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还为信息经济发展取得主动权。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工作模式还属于传统模式,而信息化管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还迫使企业在新的环境中发生改变。可以说,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能够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此外,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能提高工作效率及生产力水平。

首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对企业信息进行整体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企业要从战略角度出发,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相结合,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应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现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在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总体目标。此外,在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然后结合企业的内部环境,了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及信息化战略。其次,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全面支持领导的参与,更新管理理念。此外,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业务流程,最终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支撑,才能完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鼓励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开展专业的信息化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为企业培养一批信息化复合型人才,最终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3 结 语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管理技术、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从公司战略、业务运作及管理运作等方面入手,其将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外部市场进行紧密相连,进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念珍.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市场环境;制度建设;人才培养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马云为首的企业家们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企业发展的商务环境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电子商务正在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前景,传统的企业生产销售模式正在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发展,不融入电子商务的浪潮中,那么它将面临着巨大生存挑战。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电子商务和企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

1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概述

1.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高科技互联网技术,将商务交流与企业的信息需求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商业经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壮大有其必然的结果,一方面是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确实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盈利水平和品牌效应。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狭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用互联网进行商品信息交易,广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更多利润。

1.2企业信息化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经营范围,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的企业信息化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全自动化生产;第二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第三步,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来更好地完成电子商务。

1.3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

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在浙江义乌闭幕,会议上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成为了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电子商务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而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就必须实现企业信息化。全球经济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更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企业信息化也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必须同步进行,并将企业活动、供应商选择、客户关系有效地融为一体。

2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市场变化的因素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市场需求动力明显不足,要想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为企业谋取利益,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电子商务能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使企业随时处在市场信息前沿,减少企业盲目生产的概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2.2企业的经营管理因素

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模式,要具有新的思维和经营理念,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技术的引进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能够提升自身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例如: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原材料价格情况,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可以知道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便于做到知己知彼。

2.3政策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完全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都应该加强引导,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被证明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动力引擎,我国政府也在加大扶持力度,刚刚结束的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3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的企业,不论国企、合资还是私营企业,基本上都配备了台式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先进的电子设备,互联网使用率也超过了80%,没有互联网和电脑,企业基本无法开展正常的办公业务。进一步看,有超过3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独立域名,而且基本上每一位企业办公人员都会使用Word、Execl等办公软件,专业的财务人员还会熟练地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然而,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环境还不够发达、网络资源还不够丰富,电子商务离不开完备的电信市场,而我国的电信市场开放度和法制性还有待提高,一些网络资源受到限制、网络收费过高、网络环境不安全等现象还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3.2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一方面,我国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不高,很多企业仍然对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过度依赖传统的商业模式,绝大多数企业仅仅是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企业信息、网上查询一些相关新闻和政策,而对于产业链集成、网上支付、网上贸易转账等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普及,据统计,企业网站上有在线支付功能的仅占17%,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商品采购的仅占23%,绝大多数的企业网站仅仅用来宣传企业形象、接收邮件等功能,很多企业几年都不会更新自己的网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是靠传统模式盈利并壮大的,他们很大程度上对电子商务有一些抵触情绪,而网络上经常出现的网络诈骗等消息,也让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因此如何保证合法经营者的权利和利益,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3.3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虽然我国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地区间差异过于明显,总体情形是:沿海好于内地,东部好于西部。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仅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信息化企业就占据全国的60%左右,而我国欠发达省份的企业信息化比例只有5%左右,这一数据差距在未来可能还会逐渐拉大,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的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也较快。另外,大国企、大型外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相当,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为落后,这和企业自身实力、人才水平都有密切的关系。

3.4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产品宣传、人才招聘等较为初级的层面上,对这些还缺乏与时俱进的新认识,还不清楚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能给自身带来什么,企业领导者还是认为应用电脑和打印机就是电子商务的全部,很多网络资源还没有被合理地开发出来,电脑也仅仅是处理文字、财务记账的工具而已。实际上,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普及任务迫在眉睫。

4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出一部完善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法规,让电子商务市场实现公开、法治、公平、诚信;针对电子商务中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的行为,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并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彻底解决网上交易安全问题,甚至可以引入电子警察对交易进行监管;对一些不守信用的经营者给予网上公示,对诚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从国家层面上改善企业网络条件,改进网络速度、降低资费标准等,从而降低电子商务的成本。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配送,我国的物流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如何保证物流的安全性和时效性,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4.2加强制度建设

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放眼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积极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布局,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国家可以对市场进行培育,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也可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立一个各类型企业都能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等特性,这些都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来进行指导,促进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地区企业的电子商务协调发展,使企业信息化保持在科学合理的水平上。

4.3重视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想发展好电子商务,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关键。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现象,很多企业员工年龄过于老化,急需既懂得信息化建设,又懂得电子商务管理运营的人才来充实到队伍当中。企业要尊重知识和人才,选拔任用人才要突破旧的体制机制,要想办法将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用的人才保留住,并有意识地对年轻人进行培养,可以请专家来公司进行培训,更可以将员工送到先进的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培训。

4.4发挥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

企业自身培训人才需要一段时间和成本,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企业信息化,不能不重视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往往具有完备的培训模式、最新的资讯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也能为企业推荐优秀人才和管理体系,为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结语

电子商务和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经济的标志,要想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稳妥地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也要重视电子商务的作用,并积极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北伟,徐越,单既民,等.网络信息生态链评价研究——以淘宝网与腾讯拍拍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9).

[2]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

[3]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孙嘉成.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第8篇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管理 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是我国为加快社主义建设步伐的先决条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各生产领域中,各种生产技术和生产理论以及生产设备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创新,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论以及生产设备,而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以及设备在各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时代契机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企业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就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制约了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视频,就必须要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就必须要是企业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和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地融合,同时还能够转变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及业务流程,与此同时,其还能够传播企业传统管理方式以及组织方式,并且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重新整个,进而大幅度提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达到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然而就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缺乏总体规划。盲目随潮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是信息化在我国企业管理领域应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ERP/MRPⅡ思想理念的形成时间不长,传人国内的时间较短,原来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其在工业发达国家成功应用实施,因而被当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工具甚至是治疗企业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成为炒作的热点。

2.企业内部采用分权管理促成小利益集团。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的分权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在企业的内部形成各种小利益集团,这也是它最大的缺点。企业中各个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小利益,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控制,从而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极大程度上引起信息失真,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企业内部有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谎报军情,对上级隐瞒,从而是经济信息失效。

3.信息化均衡问题。企业中信息化的发展极为不平衡,例如有些高效益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随着市场竞争力加大,再加上总公司的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比较良好,但这只能针对于业务的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的方面。更何况其他效益一般的企业,各部门领导根本不重视企业的信息化作用,缺乏信息化的意识,从而促使信息化起步较晚。

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消除认识误区,转变观念。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加强领导对信息化的意识,理解信息化的作用并加以重视。信息化能够有效的管理企业,它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只是做足表面功夫,而要加大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信息化能够是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重视首期准备工作。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要明确企业目标和理清企业内部商务关系,弄清部门间哪些信息需要共享,哪些部门需要获取外部的知识或信息,哪些信息需要向外部和宣传,哪些信息需要保密等等这些企业真正的需求。

3.选择适合企业的通用管理软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及时对内部进行调整,而这就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方案。但是,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很多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相对浅薄,很多复杂的过程与价格使得中小企业不能越步。通常来说,中小企业的业务比较单一,缺乏优秀的专业技术才再加上资金财力不足,也就不能使其选择系统过于复杂而价格高的产品。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相对比较困难,并且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据此,我们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的管理模式,其管理软件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是应该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其二是要企业具有相应的技术人才。

第9篇

一、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以往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许多企业中,他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只停留在传统的思想里,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的信息技术,以为只要购买计算机等信息化的设备,连上宽带,就等于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因此,经常会出现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已经建立好了,但是关于企业内部的流程和数据却不能及时准确地起到共享的作用。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流程两者缺一不可,企业的一切决策需要数据作为参考,而数据的准确性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依据,所以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奠基石。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体制的改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的理念达成共识。现今企业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员工情况、固定资产和营业额来划分企业形态,许多大中型企业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长期发展的规划,而中小企业则利用网络化的发展来利用信息,它的信息化建设热情并不逊于大中型企业。在我国企业中,信息化使用率虽然超过了65%,但实际能成功的却不到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十分严峻,主要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无法具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有关。

三、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一)开展信息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企业而言,可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是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快捷方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获取其他行业的信息,包括产品的信息,技术设备的信息,销售信息等等,甚至还可以获取竞争企业的有关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从中找到突破口,快速做出决策,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中,一般离不开商品的生产、销售、存储,但这些过程则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但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这个环节则可以使用信息化来实现,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过程,还可利用信息化创新销售手段,例如网上开展营销活动等等,这样既能给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在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缩短了原始信息的查找和反馈时间。使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管理更加直接,既拉近了管理层和基层之间的关系,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

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失败得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内部的经营模式,是他们一直追寻的目标。因此,有些企业很早就使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手段,但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没有完善,硬件设备价格都比较高。企业只是盲目地引进信息化,而却没有真正去认识和实施信息化技术,因此无法做到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导致最终效果不佳。

(二)员工信息化建设知识有限。想要实现信息化建设,企业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然而由于我国企业重视销售和经营的灵活,因此,他们不可能花大量的资金去培养信息化建设的人才。这就造成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受阻,无法正常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三)基础设备不完善。目前,虽然我国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主要包括计算机的普及效率低,网络覆盖范围狭隘,软件功能不完善,系统之间的集成效果低等,这些都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管理者应该率先垂范,多学习一些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知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的建设中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原来业务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死板的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创新和变革的关键因素,只有领导者首先深化信息意识,才能带动员工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从而使企业信息化顺利的开展。

(二)培训员工的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一般员工较为重视自身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技能,因为这直接与他们的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员工则对计算机、网络查询信息和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足。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信息化技术,把他们的信息化与知识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平时的考核制度中,把计算机等网络操作的技能放在考评中区。企业应多一些与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有关的教材,提倡员工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程,与员工进行网上交流,把员工的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的重要项目中去。

(三)在企业中引入第三方咨询。对企业而言,引入第三方自咨询是非常必要的,既能给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又能对企业开发新系统提供依据。引入第三方咨询,可以在企业建立重要项目的时候,为企业事先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较好的方针对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企业只是自己充当咨询角色,那么对企业的信息化规律就缺乏较深的理解,受到专业和资源的限制,会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弄得前后矛盾,得不偿失。

第10篇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产业。这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同时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旅游业自然也不例外,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手段是旅游部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旅游管理的电子政府的第一要素。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乃至旅游业发展重要手段。

一、旅游企业网信息化的概念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指旅游企业通过电脑网络、电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话、手机、广播电视等信息化手段向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服务。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新的生产力,成为推动企业乃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的获得和利用是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战略决策的关键,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经营管理水平。

二、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信息化认识不够

企业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好处已经无需再论。但是,目前旅游企业只是将信息化建设停留于表面,并不能全面认识到发展信息化,提供信息化发展为企业吱声以及旅游业所带来的巨大益处。

(二)资金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规范的一大因数

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必定依赖基础的设施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酒店为例,在调查中发现,闭路电视不能实现语言的切换,只有播放海外的频道;不能够提供数字化视频点播服务系统(VOD),可购物、订餐、查询公共信息和帐单;只能够提供一种语言同声翻译等,然而这些问题改善及解决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三)缺乏专业人才

旅游企业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旅游企业严重缺乏这样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深有感触。多数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局域网,管理人员应用计算机的面不够广,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停留在较简单的模式上,遗憾的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四)企业业务流程僵化落后

信息化效能的发挥有赖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这已被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证明。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旅游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同时,还依然沿用过去一些陈旧的业务方式,这就限制了信息化效率的发挥。这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企业和客户的网络互动性差,而好的互动性正是旅游企业追求效率所需要的。

(五)缺乏政府引导及监督

在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与文件,使得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以及在提供怎样的服务才算是规范问题上有章可循。另外,在旅游提供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监督引导机制,对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信息化发展的规范程度进行监督。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清晰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念和认识

要去除对于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存在的既定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使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意识到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能够建立什么样的服务层次。

(二)注重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

政府对于旅游企业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可以节约信息化的成本,甚至决定能否实现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在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责任,制定相应的机制,认真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体现我国特色的合适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战略。

(三)重新设计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建构

找到改变企业运作方式的全新业务流程是有效实施信息化发展规范重要步骤,通过信息化采购、顾客营销、管理销售、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流程的改造,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外部架构更理想的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范工作的实施。同时,由于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传输基础上的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化管理组织结构也势必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旅游企业必须着手建立一种适应性强、反应迅速、变化性更强的新型组织结构,要体现出工作职位的流动与业务过程的多层面交互性,强调知识性工作的中心地位。

(四)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公共网络平台

可以在政府主导下集合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行业资源,利用公共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搭建一个面向公众、立足于网络的旅游电子服务平台,完善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游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要的一站式服务,如酒店实时预订系统、网上旅行社预订及企业主页平台等。集合行业力量推动各个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的发展。

(五)改变传统营销方式,推行低成本网络营销

旅游企业可以开发和建立一套适用的旅游网络营销系统,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达到推销旅游项目、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实现有效的电子商务等服务目的,从而提高旅游信息与服务的质量,促进自身信息化发展的规范。

(六)加大对旅游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 SWOT分析法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也成为各个企业与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企业究竟该如何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如何利用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并不断发展企业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并正确处理这种关系。

一、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概述

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实质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2.电子商务的内涵

电子商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商务活动,再具体一点,它是将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手段,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说得通俗一点,电子商务一般就是指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方式,例如:网上营销、网上客户服务、以及网上做广告、网上调查等。

电子商务是Internet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Internet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

二、结合陕西电信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1.陕西电信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外部机遇

陕西电信公司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指导下,特别是2002年电信行业重组以来,一直把内部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自己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应当在信息化社会中唱主角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时刻牢记在心。一方面,适逢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倡导思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电信企业的进入也为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学习国外电信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如何将信息化建设推向电子商务阶段,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宣传企业的产品、服务,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基础建设开始跟上,市场潜力很大。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年,网民已近8000万,互联网的力量已开始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等高科技技术逐步发展,法律的必要条件也开始得到重视,这无疑不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外部挑战

自从电信行业重组以来,在固定运营商里就存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以及中国铁通三家运营商。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条件方面来讲,中国电信已经是发展几十年的老企业了,面对自己最直接的两大竞争对手,不但要在业务上竞争,还要在自身内部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为社会企业信息化建设上竞争。除此之外,国外电信运营商的介入对于我国电信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外贸产品、服务情有独钟,这势必会影响国内电信企业的发展。

消费者的消费意识难以转变。就目前来看,消费者对网络产品的认识还停留在:不真实、介绍与实物有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对支付问题的怀疑等。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使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

认识程度不同。由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同,因而其受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不少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建设还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买几台计算机,然后联网;开发信息系统就是通过程序将与业务、产品相关的内容到互联网上等等,所以企业对此在认识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自身优势

作为通信领域里的一个老牌企业,在凭借自身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的优势条件下,陕西电信在建设信息化的同时,不断通过自身庞大的支撑网、传输网系统等开展网上交费、业务介绍、网上社区服务、客户投诉网等业务,来不断向信息化的最高级――电子商务来靠拢。依靠自身已有的雄厚网络资源和软、硬件基础,不断自我开发和发展企业信息化。

企业的信息化使得各项业务、产品的宣传更为广泛、及时,走前言化的发展趋势对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企业的品牌形象又反过来影响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各种业务比如关于缴费卡的业务,客户即可以通过网上信息的查询,不需东奔西跑便可以完成缴费的需要。用户还可以通过客户投诉网来及时反馈对企业的不满和需要,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反馈的信息帮助企业及时改进、更新业务。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信由传统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我们明显以看出中国电信的战略方向,其不仅自己在逐步走向信息化道路,而且其新业务品牌的出现,如商务领航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4)自身不足

业务上,由于我国通信行业的重组,目前六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都有自己经营的业务,业务的同质化,使得陕西省电信缺乏必要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移动通信运营商几个月前纷纷都开始了手机电子商务,“首届中国手机营销电子商务发展大会”的召开将一批手机电子商务网站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增殖服务。所以,陕西省电信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程度和电子商务工作进度,必须使得经营的业务多元化、综合化、特色化,这样才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技术上,虽然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能够满足一些基本的业务信息化的要求,但是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业务完全网上经营,实现电子商务,其技术平台的支撑还不够。譬如:对于网上缴费这一项业务,到目前为止客户还不能登录网站进入电信的缴费平台,这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技术平台来一方面满足网上缴费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保证企业内部数据安全性。

2.SWOT分析

从劣势与挑战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陕西电信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完全,具体来说就是缺乏具体的、可行的技术来支撑一些传统业务、新业务的网上需要。没有新技术不能实现信息化也就不能更好地进行电子商务,因而会影响产品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产品、业务宣传力度、销售量达不到直接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进行信息化建设除了一定的人力投入外,也是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的。

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

从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

1.从概念上

企业信息化的范围比电子商务的范围更为广泛,就好比从社会上开始出现“服装”这一名词,随着人们观念以及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休闲服装”、“正装”等等。那么这两者单从概念上也可以这样理解,企业信息化在随着人们观念以及技术等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是将企业的所有行为数字化,是一种过程,更注重的是技术,靠技术去实现数字化;而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技术只能作为它的一个平台,相比技术而言其更注重的是商务活动。

2.从现状上

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受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约,换句话说没有企业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就不可能有完善的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平台,但是我们还是要明确: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工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才是关键。

所以说,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产物。企业信息化进程孕育了电子商务,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和深层次开发。没有企业信息化,社会对电子商务不可能有强烈的追求,置身于电子商务中,人们才能感受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助推器,省略//article/2002/0300/ A20020300203127.shtml

[2]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省略/ewkArticles/Category145/Article5737.htm

[3]俞立平 曹志文 杨瑞桢 黄传武等编著:《电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10:29-30,79-80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但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障碍,并从长远而看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而信息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能够从管理、经营、决策、生产等诸多方面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局势的发展,无论是从企业内部而言,还是就整体环境而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都势在必行。我国的企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大型企业竞争市场份额,就需要掌握高端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资源,为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内部基础。

除此之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而言是创新之举,创新是一切生产力的源泉与动力,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升级换代,更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当信息化渗透到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时,信息能够成为领导层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得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市场动态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方案。对于企业的职工而言,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引进能够为其学习与时俱进的知识以及创新思想提供可能性,因此信息化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用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在日益变化发展的时代中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前进的需要,而企业信息化应运而生。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了很多本可避免的问题大的出现,甚至为企业带来了损失。所以,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能够使企业内部的沟通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为沟通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平台,从而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也能够因此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为企业树立了与时俱进的新形象,并且能够通过信息化以及互联网的渠道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从多个途径为企业新形象的塑造提供场所。企业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企业品牌效应从而拓宽其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信息化建设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办公效率,变革以往繁杂的办公室工作,使得工作尽可能简洁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用。

二、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部分企业的管理层而言,他们认为在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只是在做表面功夫,不能够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效性的东西,这就表明在当前的局势下仍然有部分企业没用充分认识到进行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和认识的局限性使得其在推行相关政策时并不能够达到真正的效果。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即使推行相关措施也只是成为表面功夫或者是对企业资源的损耗,从而加深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偏差,走进一个悖论,甚至会导致企业在信息化的大潮中落后,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我们知道,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实践行为,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不能够即使掌握市场供求的动态,使企业在外部大环境下处于被动的局面,丧失市场主动权,从而拉低企业的利润。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办公效率的低下不能够通过信息化渠道得以解决,最终将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营的秩序混乱。

2.进行信息化管理规划的步骤与思路存在问题

企业内部要建立起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模式,需要进行思路与步骤的规范化。而当前,多数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在这一方面却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当前企业缺乏信息化的经验和基础,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时多半采用逐步进行的原则,在完成万信息化的各个步骤之后最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笔者认为这种思路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于企业的现实情况而言也是无法实现的。

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别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会导致内部的断链,从而使得整个信息化工程难以发挥最大效用。而除此之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硬件的选择方面企业多半重视品牌而忽略了实际的匹配度,反而会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开展。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规划与对策

1.首先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前期与基础性工作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为避免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与信息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化标准。统一化的标准不只是指硬件的统一,还是指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使得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内部管理都遵循这一标准,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后期信息化工程完善的成本。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支撑下,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制定出完善的对策。这都有赖于基础性工作的良好实施。前期的工作还包括财务、资金的到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只有这些落实到位,信息化的规划才能正常开展。

2.发挥领导者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带头作用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及的,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偏差导致了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滞后甚至是阻碍。所以,为保障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顺利开展,就需要进行人员方面的规划。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带来创新与变革,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成企业管理信息化、制度化、科学化。

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不仅掌控着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还控制着企业的资源,而且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对员工有着极大的激励与引导作用,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应该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信息改革。因此,笔者认为,领导者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需要做积极的倡导者,推动信息化的进程。除此之外,领导者需要加强企业对信息化员工的培养,通过培训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信息化队伍,为整个信息化工程提供人才与技术保障。

3.对信息应用系统进行科学规划

数据架构规划和应用架构规划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了整个信息应用系统规划。应用架构规划指的是在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主要从以下需求方面入手:共享、数据分离、通用。综合分析这些需求模型并以信息化为基础对其进行应用规划,是整个企业建立起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关于数据架构规划,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系统模型,高质量、高品质的数据架构规划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本质,从而通过建模与分析解决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为企业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4.通过外部环境的打造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可能

信息化的开展需要内外结合,所以对于企业外部环境而言,其便利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首先是对于信息化的基本载体网络而言,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都需要进行管理,国家需要在软件即建立一个强大、高速的网络平台,解决当前因为网络速度慢、收取费用高等问题带来的信息化进程滞后。网络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对于企业而言,网络交易的安全性需要依赖于安全性高的认证体系,来确保企业在网上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建立还需要国家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这能够从宏观上促进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革。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需要进行以此为基础的保障工作与惩罚力度来实现。

四、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以信息化为基础进行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础非常必要,在企业运行与管理模式中融入信息化理念与因素,提高了企业管理机制运行的顺畅性,从而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当然,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时,需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最终保证企业信息化效果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赵建涛,钟瑛,王飞.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

[2]翟雪荣.浅谈集团企业信息化的建设[J].华章,2012(13).

[3]王正.企业信息化的建设[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2).

[4]梅琳.探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及应用,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