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二历史知识

高二历史知识

时间:2023-08-16 17:2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历史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二历史知识

第1篇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普通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历史教学大纲》和2003年《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使用人教社2003版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下册(选修)为教材。以人教社新版《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下册为教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针对性要强。根据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对知识系统和线索的梳理,重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加深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提供了自一战后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历史发展史实,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自行调整,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提倡教师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启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安排

1.每周2课时,本学期共21周,约42课时。

2.4月下旬前要复习完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的前三章。期中安排区统一测试。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近代现代史;教材选材

【中图分类号】I11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13-02

由于时代的局限,现行的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论是知识内容、编写体例,还是材料选择等方面,既不能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 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编写之前作一些探讨。历史材料是构成历史教材的最基本要素, 但是,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根据什么样的原则选择材料无疑将关系到教材的整个面貌。在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选材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本人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1 叙述要更加精炼

作为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材,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如何与初中教材相衔接?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是一个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点不断累加的过程。就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而言,既离不开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必须尽量避免重复。具体来讲就是:(1)必要的基本历史知识仍然要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比较完整的历史概貌。在高中阶段,既然也要讲通史,不讲专史,那么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基本内容就难免有重复。(2)就具体内容来说,又必须从新的角度选择新的历史材料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增加新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加大知识深度,完成新的教学目的。显然,高中的教学对象和任务与初中不同,选择材料的角度当然也不一样。因此,笔者以为新的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在尽量提高可读性的同时,应更加注意叙述准确、精炼,千万不能铺开畅叙,增加分量。这样做的理由有四:其一,高中学生的 抽象思维发达,适于学习比较抽象一些的知识。其二,有利于减少学生的高考负担。虽然说高中教育是素质教 育,但勿庸否认,目前高中教育应试性仍然很强;而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高考命题的对象,所以教材中 每增加一个句子,都可能给学生增添一份负担。其三,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将来,高二分科,《世界近代现代 史》是高二文科学生的指定选修课,因此有必要提高教材难度。其四,降低教材价格,减少学生的经济负担。

2 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进行思想教育

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何通过教材体现这些思想教育?21世纪的高中学生将是思想活跃、乐于独立思考的一代,空洞的说教肯定无助于进行思想教育,必须融思想教育于具体的历史知识教育之中。因此,历史教材的思想教育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材料选择的是否得当。笔者认为,历史材料的选择要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教育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

2.1 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教材的教育作用首先是建立在人们对它的信任程度上,如果教材上 的知识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就没有人会相信历史教材,历史教材的教育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历史教材选 择的材料首先必须是客观的和科学的,才谈得上思想教育作用。

2.2 掌握分寸,寓教于理。 历史教材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必须要让学生感到教材的叙述是合情合理的。今天,任意歪曲历史的现象已不会出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知识来传授,这些知识人们无法否认它的客观性,但是它却或多或少地带有片面性,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教材中屡见不鲜。教材编者的主观愿望是美好的,希望通过选择教材,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加强思想教育。殊不知,欲速则不达,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21 世纪的高中生是思维活跃,具有独立性的一代,他们不会盲从于教条,他们乐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因此,应该尽量客观地叙述历史材料,编者自己感彩淡一些,让历史事实说话。当学生觉得历史教材不再是 硬性说教,而是可信的事实时,他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教育。

3 根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能力培养

学以致用,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好比一张旅行的路程单,你要熟识那些地方,必须亲自到那些地方去旅行,不能够单单记住一张旅行单。”能够利用知识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知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能力。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历史的基本知识教育的话,那么,到了高中阶段,则应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所谓能力,应该包括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的能力和应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客观评价的能力,等等。如何对历史材料进行合适的选择,才能使教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

首先,内容叙述不要太多,打破所有内容都要“讲透讲全”的传统观念,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实际上,我们高中教材的容量远远不及欧美日和港台地区的同类教材,一方面我们的课时少;另一方面我们的教材内容全是高考命题范围,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述,教材的分量受到严格限制。思考需要时间,如果教材内容太满,学生只顾忙于接受知识,无暇思考,这种知识就不能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学生如果不去思考,就根本谈不上能力培养。同时,不思考也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本身。材料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创造某种良好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和记忆,去积极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或是从整体结构上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其次,选材要合理,切忌片面,培养学生辩证、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有其合理的一 面,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都无一例外地有其历史局限性,关键是看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简单地说,这就是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这就要求教材编者组织材料必须合理。

第三,组织材料层次清楚,选材范围广泛,注意多向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的能力。能够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较为全面、正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比较、综合和概括,是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能力培养要求的主要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教材必须首先做到材料叙述层次清楚,使学生能够从中找到因果关系。同时,选材范围尽量广泛,叙述某一历史现象时,要注意知识的完整性,不要随便插入一些关系不大的材料,否则不利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

第四,材料类型多样。增加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材料,活跃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地描写有助于 创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再认和复术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另外,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高中生的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较为发达,他们已经能够对抽象理论进行分析、理解。因此叙述时应该尽量多用一些已经学过的专业概念,以及历史数据、图表等比较抽象的材料,还要适当多用一些历史文献资料 ,训练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第3篇

摘 要:由于初高中历史教材及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心理的差异,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脱节问题,给高一历史教学造成不便。本文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的研究做了初步阐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高一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历史课程;初高中学生;历史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简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较初中课标内容丰富

初中历史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部分内容,在每部分内容中基本按年代顺序分专题内容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课程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既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又避免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引领学生在比初中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历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4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不足之处在于,以“模块――专题”、中外史混编为体系结构的新课标,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概念内在逻辑关系,容易造成时间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新旧知识联系不紧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并且和以通史状态出现的高考有差距。

2.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强调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古代史的要求:“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注重对历史能力、历史规律等史学方法的考查,并且拓宽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现代文明社会的现代公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还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二、初、高中学生的比较

1.初、高中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思维差异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初二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初步完成。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有转型就有阵痛,其具体表现为很多同学上历史课跟不上节奏,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历史失去信心。

2.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通过对我们县城几所高中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一学生中对历史课很感兴趣的有12.7%,比较感兴趣的27.3%,一般态度54.5%,不感兴趣的5.5%。初中历史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掌握历史知识类型方面,喜欢死记硬背的占10.9%,灵活运用的占25.6%,开放性的占54.6%,不知道的占8.9%。

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历史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上,高一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转变,38.1%的学生不喜欢探讨历史问题;42.9%的学生不善于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42.8%的学生没有独立学习历史的习惯;38%的学生不能迅速掌握历史学习材料的核心问题。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研究方式初探

1.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为顺利实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必须有一本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整合不同模块、不同专题或同一专题的不同课文;不同模块的历史知识;不同版本的教材等资源,通过比较、整合,节省时间,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一套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2.认真研究学情,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现状,高中教学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这既是对初中的“补课”,也是高中专题史学习的必备通史基础。

3.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不仅要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初中历史教学。从自身做起,加强与初中历史教师的联系,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理念引领上的差异,增长智慧,丰富自己;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我们应寻找机会与之进行交流,认真吸取经验和教训。

4.做好总结

第4篇

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从大道理上讲,“读史使人明智”, 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学习历史可以培养爱国心,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更是如此。对学生来说,历史是高中必修课程,同时是每个文科学生的必选课程。即便是理科生,也必须顺利通过高二的小高考。从学科本身而言,历史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它和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学习“新航路开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所谓“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学好历史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

二、学生要对初、高中历史课的不同有所了解

初中历史教材大都比较简单,主要围绕史实本身展开讨论,就事论事的多,很少研究历史规律和史学理论。例如一个历史事件,初中教材往往注重介绍事件的内容,而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不做什么要求。相比较而言,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比初中更加具体而系统。现行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模块”的编排方式。必修有三本教材,必修一是政治史,必修二是经济史,必修三是思想史。这种编排方式更加注重宏观知识之间的完整性和联系,这和如今流行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是紧密联系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这个问题,初中课本侧重于表述的口号和内容,更多的是向学生阐述史实;而高中课本则把分别放在了经济史和思想史两本书中。在经济史中,着重研究所创办的企业,以及它对中国的诱导作用;在思想史中,着重研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因此,高中课本的理论性远远超过初中课本。

三、教师要注意做好科学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科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达到让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目的。在这里笔者介绍几个思路和做法。

一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在高一开学前的暑假,教师就可以通过校讯通等方式和学生联系,让学生把初中课本按自己喜欢的专题归纳梳理好,以此巩固初中的基础。此外,也有很多和历史相关的影视节目和其他资料,建议学生找来观看。例如央视前几年很火的《大国崛起》、《百家讲坛》,以及北京台的《档案》等等。

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文科类学习,就更需强调平时的积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课前都坚持布置预习作业,即完成《评价手册》上的相关填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上课时提醒学生做好相关笔记,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认真批改作业,特别是二次批改,对个别学生还进行面批。事实证明,长此以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告诉学生要熟练掌握历史知识,就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平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例如的时间按节点记忆,分别是1934、1935、1936。如果学生记住了“1934年出发,一年又一年,两次大会师”,就不容易遗忘上述知识点。

四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和分类,这也是笔者用得最多最得心应手的方法。例如将同类型的知识列成表格,以帮助学生记忆。此外,历史考试的基本题型是选择、判断、材料和问答。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性,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答题规范。

第5篇

(一)高考情况

本届高三是大纲版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高考命题必然要保持稳定,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同时,又必然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后年的新课程高考作些铺垫,实现平稳过渡。

(二)学生情况

学生在分科后虽进行了一年的学习,但整个高二年级是学生最辛苦的一年,学科众多,历史学科课时相对不足,历史教学基本上是易内容,浅训练,散结构。面对选拔性高考,学生普遍性地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既不全面又不牢固,知识网络体系凌乱;主干知识模糊,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差;概念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知识时序错乱,先后不分;审题不仔细,遗漏条件;思路不清晰,跳跃太大;表达不完整,挂一漏万;叙述欠准确,错误百出;书写不规范,杂乱无章等,无论知识、能力还是解题技巧都非常欠缺的,这为高三历史复习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二、明确三轮复习思路

(一)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形成骨架

第一轮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学生根本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几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分值增大,但若没有牢固掌握主干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技能和技巧不会发生变化。“死去才能活来”。所以,在复习时应帮助学生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这也是考纲和高考的主要要求。

1.地位: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

2.目标:全面、细致、系统、扎实。

3.策略:紧扣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

(二)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形成网络

第二轮主要是专题复习辅之以热点问题,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专题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题划分不科学,大而空;

(2)流于重复教学,只将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与练脱节;

(4)搞“题海战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5)不能正确处理专题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抓了专题丢了课本”。

2.以新的史观统领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认识。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近年,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我们可以用新史学观思路来梳理历史。

3.专题复习的应对措施:依托教材,整合知识,形成网络。

(三)主要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

1.主要任务:坚持“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

2.主要方法:高三复习迎考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对于选修历史科的考生来说,面对涵盖古今中外历史的教科书和众多复习材料,往往有不知从何下手之感。

(1)反复阅读:指导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反复通读相关的复习材料是最基础的一步。

(2)进一步梳理:阅读是基础,下一步就要进行必要的梳理,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3)加强训练:解题训练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讲究实效

三、寻求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明确了三轮复习思路,还需要找到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

(一)指导学生制定好复习计划

(二)帮助学生处理好复习备考中的几个关系

1.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系: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2.主干知识与边角知识的关系:突出主干,兼顾边角。

3.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关系:借鉴利用,取长补短。

4.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切忌片面,勾连教材。

5.训练数量与训练质量的关系:跳出题海,注重技巧

(三)复习备考教学中应树立的几种意识

1.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2.树立串联引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和学科能力。

3.树立知识重组意识,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整合。

第6篇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要教给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握着一把金钥匙去开启智慧宝库之门。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加强对学法的指导和研究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挖掘教材深度,培养阅读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或体现学科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取的。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和初中是大体一致的,都包括中外古今,都是那些重要的国家、朝代、人物和事件,在某些情况下,还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有着层次上的差异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只有温故而无知新,师生都会兴味索然。因此,到了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潜力。

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史料的能力,不妨先介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也可紧扣教材“引言”,从基本特征、国际国内背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提问引路,提纲导读、重点探索、疑难突破等多种方法,把学生逐步引导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

二、挖掘“隐性”知识,提示问题的实质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重视人才的高素质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知识记忆型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运用型的飞跃。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加强高中历史隐性内容的教学是培养智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知识指隐藏在教材中,不为人所注意,需要我们启动思维,深入发掘,才能找到答案的知识。如:一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两线作战的国家;中国古代战役地理位置比较;四大之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1867年美国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说明19世纪前期俄国曾地跨欧亚美三洲;福州般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御资本主义入侵的一面等,这类知识着眼于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材搬家,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历史,运用“动”的意识、“变”的思维,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只有通过挖掘隐性知识,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那种认为历史知识简单易学的偏见,加深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养成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以求甚解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史学”,还要有“史识”,能提示历史“隐性”知识和问题的实质,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全面。如分析梁启超这个历史人物,他一生处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启蒙大师、改革家和学者,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一生进取性与保守织在一起,政治上的多面性与思想上的复杂性集于一身。又如,分析美国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解决了资产阶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其措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历史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之上,才具有生命力。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拓展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提示隐性实质,全面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第7篇

关键词:非毕业班;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反思

高一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及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与试题,在研究中把握好教学的要求及尺度。

2.教学中,既有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与体现,又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与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新课程教学一是要新在理念。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己任,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得到感悟。二是课堂教学贵在衔接。高中历史模块化的专题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综合式的初中教材如何与线索式的高中专题教学内容相衔接?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薄弱,直接影响着高中历史科的教学,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注意知识延伸,以增加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打好基础。

3.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充分用好有效资源。教师教学首先要用好用足教材资源,资料只是教学的辅助资源。教师要把工夫花在研究教材教法和备课环节上,对于资料的选用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

高二

1.必修班教学要认真学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复习中要明确考点要求,训练要认真研究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题型及其要求,把握好教学训练的深度。选择题训练要重视材料的选用和情境的创设,要有一定难度。

2.选修班教学需通盘考虑,要认真学习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进一步明确教学复习的主干知识,切不可必修、选修平均用力。重抓必修,以必修一为主线,把必修二、三及相关选修内容加以整合,要明确每本书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来实施教学。尤其对于两本选修教材的教学复习,要重在背景、意义、评价等的分析,材料选用和情境的设置,高考一个模块一题难度要求不大,不要用时过多。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发现命题切入点,提高针对性。

3.要注意“三维目标”的达成和情境材料的创设及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专题教学要着重落实重点概念和探究主要问题,明确哪些属于了解层次,哪些属于需要掌握和运用的层次,抓住主干知识,要注意教材前后知识的迁移、模块间的知识整合。

4.规范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中从备课到教学,从教学语言到学生训练的批阅及试卷的讲评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案中内容的编排和问题的设计不严谨反映出备课环节的不规范;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不严谨反映出教师教学上的不规范;试卷讲评中的词不达意则反映出自身规范的欠缺。教师教学语言的通俗化,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总之,我们要想抓实高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

1.研究教材与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提升专业素养。

2.寻找课堂教学增长点: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要着力引导主动建构,举一反三。

3.优化教学工作各环节,经常反思“学生已到哪里,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通过什么带到那里”。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教学诊断 高效课堂

新课标的实施,使高中历史新课程从体例到内容都发生了全新变化,课堂教学也随之变革。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教学实效的因素,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确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必由之路。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寻找制约影响历史课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缺乏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知识储备和通史常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和贮存,为了达到某种学习目的,人脑将贮存的信息或知识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即获得新的知识。而知识重新建构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原理告诉我们,新知识的获取都是以原有知识为固定点,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似性或联系同化新的知识,成为新的同化固定点,原有知识掌握较多者,接受新知识就比较容易,学习效率相应较高。这足以说明原有知识经验即学业基础对学业发展的重要性。

现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与以往相比,最大的变化表现在体例上由中外通史体例变为模块专题体例,历史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削弱。在内容上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而且吸收了大量史学研究成果和史学新理论。因此,学习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知识载体障碍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所必需的知识能量储备不足,如阅读处理历史材料的文字障碍、学习所需要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科普等方面的基本常识以及体现教材理念的“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新的史学理论。二是学习高中历史新课程应具备的中外通史知识的缺失。以模块专题为特点的高中历史教材体例重点突出中外历史上社会各领域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文化成果等,但这些重大史实只有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去把握,才能深刻理解其发生的必然性、造成的结果及其原因、产生的重大影响和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缺乏必备的理论素养

高中历史学习目标的重点在于理解重大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地位、作用、影响的正确评价。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步理论和观点。如: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联系与发展的原理等理论知识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分析导致重大历史现象结果的原因,用两点论方法、实践标准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客观评价重大历史现象的地位、影响等。但有关这些理论知识的政治学科“哲学生活”却安排在高二下期政治必修4中,很显然作为理论工具的政治课学习与应用其理论的历史课严重脱节。学生不能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完成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难以做到高屋建瓴、入木三分,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习效果。

三、传统授课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不良影响

高中历史新课程与以往相比,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各版本以新课标为依据体现了各自的教材特色,但都有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即除文字描述外,还包括地图、表格、图片、示意图、页眉启示等,要求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是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多侧面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及积极探索、主动求知、敢于质疑、开拓进取的精神。但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养成了懒惰、保守的学习习惯,处处唯老师是从,而不去积极探讨。这种封闭的、被动的、应付式的学习方式,缺乏强劲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新课标所要求的能动的、开放的、创新的学习方式是完全对立的,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缺少正确的学习方略

学习方略是指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和谋略,它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智慧的体现。它包括系统的学习规划、摄取新知识的方式方法、解疑释难的策略、巩固提高能力的手段等等。是否拥有正确的学习方略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但多数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高中学科作业相对较多,使学生疲于应付,缺乏对知识的理性思考,不能采用有效的学习方略,导致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性、认知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的质量,大大制约了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诊断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有效对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要以自己的教育智慧唤醒学生、激励学生,给学生点燃希望,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0)

第9篇

关键词:衔接;思维能力;整体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18-02

高一历史难教,是每一个高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学生不知朝代歌,中国历史顺序颠倒;不会把公元前多少年换算成公历纪年;不知古代西周与希腊是奴隶社会;思维能力缺乏,读不懂题干,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做就错。成绩大起大落,情绪迷茫苦闷,对历史失去信心。不一而足,这些都是高一学生的现状。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初中。

高一上半年,学生基本上是靠初中的积累进行学习,所以初中时期的知识储备至关重要,而历史在初中是个什么情况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初中,历史学科并未受重视。由于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所以在初中学校,虽开设历史课但处于边缘化地位,甚至有些学校就不开设历史课或没有专业历史教师,由其他科教师兼任,授课内容基本上是划书和抄题以备中考之用。如此教学使得学生在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很难构建史实体系,更不用谈历史思维和历史基本概念的培养了。初中积累不够,高中难以为继,听得懂,背不过,做不会,失去兴趣,偏科在所难免,体现出高中历史学习难,教师授课难。

要想改变高一历史甚至是高中历史的困境,笔者认为最好先从初中改革,形成初中高中的整体教学观,这样才能使初高中更好的衔接。

首先,初中教育部门要有整体观,改变观念,加强重视。受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社会以及教育领导机构往往忽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重理轻文”,把历史做为“副科”处理,尤其是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更助长了这种形势。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观念,重视历史的思想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面对的是中考,相对来说压力要小一些,正可以利用初中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基本思维训练,只有承认了历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正视它的作用,减少功利色彩,才能为社会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也为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教育领导机构首先要做出改变,从制度层面上重视历史学科,比如取消中考历史的开卷考试,实行闭卷,从根本上扭转初中的教学倾向。各初中学校也要增加历史学科课时,重视历史教学。

其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有整体观,强化初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初中课改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历史的知识性内容被减弱,在高中授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教师提起某个重要历史事件而学生一脸茫然,因为他们在初中就没学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河北省高中历史教材是人民版,其特点一是面面俱到,点到为止。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人民版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初中历史知识详尽的基础上的,结果初中历史多有删减。特点二是专题化、专业化,人民版教材注重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这应该是建立在在初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前提下,结果初中历史只是划书,基本思维何谈培养。这两点也许是初高中历史最大的脱节。

初中历史课改降低了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强调知识的传授,但重要的历史知识分散在几个单元中,再结合各初中的实际授课情况,实际上初中历史既减少了思维培养也弱化了基础知识的记忆。所以要改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强化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加大历史的知识量,以量促质,培养学生的初步思维。

最后,初中教师要有整体观。作为初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初中、中考,要有大历史教学观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加强授课,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为学生在高中的提升搭建平台。

初中历史为通史框架,力图讲清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注重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考查基础知识,但实际情况是“老师教,学生听,考试翻书”。如此,学生连“被动记忆”都做不到,理解更谈不上。而高中历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被动记忆”肯定不行,“主动记忆”也只是前提,“思维理解”才是正道。从教学要求上看,初高中至少有两阶断层,高中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在三年内构建这三阶学习要求自然力不从心。

所以初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初中的成长,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今后发展,注重初高中的差异,丰富自己,提高教学高度,关注初高中的衔接,要改变与高中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勤于交流,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和思维培养两大功能,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整体看待初高中历史。

第10篇

经典可以说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读书,更不要说阅读经典。其中,教师不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社会缺乏阅读的缩影。我们想让每一个孩子在经典中汲取人生的养分,那就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一直走在经典阅读的路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成长、发展、快乐的养分,均可以在经典中获得。

记得我第一次讲授《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只是将文章进行详细翻译,分析四人的志向和性格,分析孔子u判学生的标准。因为我并未广泛深入地从阅读中汲取养分,只是就选文讲选文,也就导致了学生对孔子理解的肤浅。全班学生都不喜欢孔子,甚至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只是为了求官。在第二次讲授《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前,我首先硬着头皮啃下了《论语》,又在高一下半学期带着学生每天读一点《论语》,写一点感受,使这一部经典慢慢走近学生。再向有兴趣的学生推荐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让学生从中国哲学家的表达方式、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冯友兰先生对诸子百家的阐释中,重新认识孔子。最后,全校举办了《百家讲坛》。通过这一轮全方位的阅读,学生赏析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大到“治国的道理和方式”“礼乐在社会中的作用”,小到谈论“孔子的行事风格、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等,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仰望孔子。高二我再次讲授《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学生在课堂上一改以前对孔子的态度,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角度去理解孔子。有的学生甚至能够谈到,春秋之末,天下大乱,孔子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学生的变化和进步,让我认识到,经典著作不太好读,因为其中牵涉太多的历史知识,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很多经典读上去味同嚼蜡。因此,学生惧怕阅读经典。对此,我也心有惧惧焉。但是,如果连老师都不去阅读经典,每次布置作业时只说请在什么时间段读完《红楼梦》《论语》《呐喊》《四世同堂》等,那学生又怎会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区认真阅读呢?如果教师不阅读经典,那学生的经典阅读必然是浮光掠影,经典中最有分量的价值就会深深掩埋,而到了成年之后更是懒于开卷,疏于阅读。

教师应该一直走在经典阅读的路上,因为一个好的教师绝不是用荣誉证书堆砌起来的,反而是在经典阅读的道路上“读”出来的;当一个教师像一本经典著作那样的时候,我们的人格魅力就会常读常新,就会日久弥新,那么慢慢地,班级里就会有很多学生爱上阅读的。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理想课堂;历史教学;人文主义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人文主义教育。随着“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意识到历史教学应该充实人文主义教育,历史课堂必须高举人文主义大旗。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加强人文主义教育,追求理想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营造情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历史教学实施个人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备教材、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1.要精心备教材

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包含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和历史的人物,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做人的道理。在备课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材中的人物事迹及思想,感受到具体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其次,要夯实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人文素质的生成性和建构性。每节课我们都要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注重导入、问题设计、板书、课堂总结,特别是总结要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指导作用,以突出教学效果。

2.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抛弃灌输式教学思想,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不断地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有重要的作用。以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过多采用讲授法。教学手段就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现今教学方法多样,比如说谈话法、图示法,教学手段更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变,更能加强人文主x教学。

二、在教学评价中处理好学生人文素养与应试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似乎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以往教师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这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可以说无处不在。应试教育考查的是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历史的功效在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分数为依据的历史教学是不能适应时展的,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今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这样的现状,高二有小高考,高三有高考,很多学生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生“放下书包,一无所有”的说法则更成了对当今历史教学现状的莫大讽刺。面对现状,我们更应该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体现个人主义色彩,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评价中注意设计历史反思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从空间上向课外延伸

1.注重历史研究性学习,无论历史必修还是历史选修,都有课外探究活动

课外探究应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当然,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外探究分为目的、形式、过程、成果、延伸五个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最终形成小论文即研究性成果。研究性成果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身就体现了个人主义。再加上学生主动参与,感悟历史,从而思考人生的行为道德和价值坐标。不难发现,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够加强人文主义教学。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人文环境,感受人文气息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利用校园文化可将历史课堂延伸到课外,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校重点建设了历史文化长廊。利用这一契机,开办专题讲座,开展“读史征文”活动。组织演讲比赛等,通过感受红色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并感悟人生的价值,进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拓展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人文精神的熏陶积极探索,勇敢实践,我们的历史教育将不再一无所有,我们的历史课堂将充满生机活力,闪耀着人文光辉。

参考文献:

第12篇

“瓶颈”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匮乏

今天的“90后”学生物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但他们的历史知识却极为匮乏:说不出完整的古代朝代更替、不知近代中国的开始标志……绝大多数学生头脑中有的只是中考背诵后留下的痕迹,这对于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探究为形式的课堂来说,知识储备显然是不够的。笔者曾经在讲完《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后,布置学生开展“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探究,并对他们进行小组分工,布置了每组的研究重点:第一组:秦朝统一的因素;第二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三组: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第四组: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要求每组查阅资料,最后将找到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口头讲解或幻灯片的形式展出。但在下一节课中,这个活动并不成功。虽然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搜集到大量的图片,但绝大多数同学都只限于搜集图片,而对史实的看法,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照本宣科”,很少有同学能亮出自己的观点,如谈到秦朝的地位,多数同学都知道“承上启下”,但却说不出承什么上,启什么下,也说不出这种“承上启下”对中国历史及广大人民有什么意义。因此,整堂活动课就只能停留在资料的展示层面,而不能上升到依据资料总结、概括、亮明观点的高度,使这节探究课看上去总是缺少了点什么。

“瓶颈”之二:课时紧张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必修课每个模块36学时,高一年级周课时为2课时,这样的课时本身进行正常教学就很紧张。因此有时教师虽有让学生开展活动探究的愿望,但也只好望“时”兴叹。

“瓶颈”之三:评价机制不健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列出了学习档案、历史习作等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考试仍然是目前用得最广泛的评价手段。在活动中,笔者发现:在活动中积极准备、积极参加的同学往往是一些对历史很感兴趣的学生,但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并不突出。这些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却不喜欢记忆、背诵。尤其是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等“刚性”成绩,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也逐渐使这些学生丧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瓶颈”之四:学生的课业负担重

新课改明确要求“减负增效”,但客观来说,高一学生要九门功课同步学,高二学生直接面临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学生参加高考,所以每一年的压力都很大。一般来说,高中历史活动探究课主要放在高一,但即使这样,学生忙九门功课,时间也很紧张,特别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生更加重视语数外三门,能够分给历史的时间就更少了。在上文提到的探究课上,很多学生的资料都是因为网络快捷、方便而上网查的。如果说学生上网查资料还能抽出一点时间的话,那么到图书馆查阅历史文献、到博物馆参观、到历史遗迹取得第一手资料就几乎很难做到了,所以很多学生上网查阅的资料都是一样的,但我们也很难责怪学生,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的确很紧张。

“瓶颈”之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活动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具备专而博的知识,备课更充分。虽然在活动课上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但教师随时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补充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新教材里有很多知识对中学教师来讲是陌生的,如必修三中涉及的文学艺术的内容,要想将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自己就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学习的量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