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16 17:28:10

高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方法 应用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而史料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重要材料,一切历史结论都离不开史料。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科学地利用史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史料让学生探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中心,讲解历史知识时以灌输与传授为主,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史料教学则能够克服这一缺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并且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史料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亲历历史,回归历史现场,寻求历史真相,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可以真实地还原历史情境和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代表性较强的史料,不仅使历史知识具体化,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再次,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史料的优势与特点,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使用史料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科学地选取史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留给后世的史料极其丰富,数量庞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史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科学性,选择那些代表性较强并且容易理解的史料,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教师在使用史料教学方法时,可以利用这些史料顺利引出教材知识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到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辛亥革命》这部影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辛亥革命时发生的历史背景,能够真正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境,回顾历史现场。所以,高中历史教师科学地选取史料,对提升历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与历史教材内容的相互补充学习,使其在欣赏历史影片的同时,对历史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与记忆掌握。

2.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提问解读

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不能只注重研究史料表面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深度挖掘史料背后的深层历史背景与知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进行独立自主地思考,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及时地给学生解读史料,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重点搜集相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学著作、影视资料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图片,著名文学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也是以这一时代为背景的。教师可以提问“爆发的原因”“有什么意义”等,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这些史料进行适当地解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史料背景,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历史知识。

3.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地总结归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也十分重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对于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十分重要。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分析当时我国的国情,包括国防、农业、工业和经济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另外,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掌握高中历史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采用史料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对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十分有利。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史料,两者互相结合,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提问和对史料进行解读,然后归纳总结,全面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效率,进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玉保.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艺术;结尾;画龙点睛

历史课堂的完美结尾,不仅可以使教授的知识得到概括、深化,还可以使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更为严谨,甚至可以让学生流连忘返,深深陷入历史的无穷魅力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但若结尾是草草收场,不仅让整堂课功亏一篑,还会让历史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使学生感到无趣,厌倦历史,从而消极学习,产生严重的后果。历史是一个民族精髓文化的体现,它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学生追根溯源的有力跳板,更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最佳途径,这是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的。因此,历史教师需创造和预设余音袅袅、画卷书香的历史气息,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美感,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带着一种自豪、好奇的心理下课,这样就会让学生依依不舍,并且期待着下堂课的到来。历史课的结束形式是缤纷多彩的,但是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形式结课,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保持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智力和文化深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尾要遵守五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无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尾采用哪种形式,其论据和论点都必须是科学、合理的,绝对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还要正确、客观地阐述评价人物以及历史事件,要以坚持以唯物论的观点来讲授历史,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不能因为学生的猎奇心理,只讲新奇,甚至在原有的历史事件上添油加醋,擅自篡改,这样是极为危险的,也是不科学的。

2.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原则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助力。由于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所以每个学生都具有异样的个性色彩,同样兴趣也具有相应的鲜明个性色彩,正是因为这样,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多样性。缤纷多彩的,而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历史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即使下课了也能主动学习,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地去学习。

3.突出难点和重点的原则

一个民族的历史绝不是一两堂课能讲完的,一味地、全面地讲授,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觉吃力,随之产生厌倦感,所以在讲课过程中突出教材中的重难点极为重要。重点是历史教材中最为关键知识,只有让学生理解了重难点,其他的历史知识自然迎刃而解;难点则是历史教材中相对复杂、抽象、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历史知识。教师在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其他的历史知识自然就解决。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采用哪种形式的结尾都应该让学生引起注意,突出课堂讲授中的重难点。

4.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的原则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带领他们从感性认识升华理性认识,这不是一种简洁的重复,而是另外形式的升华,因此,课堂结尾环节绝对不能停留在形式上。高中历史课堂结尾不仅要呈现多样化,还要在结尾的同时揭示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的规律性,形成一个有线条串接的知识系统,从而帮助学生记忆,拓展学生的思维。然而,教师除了要重视启迪学生思维智力外,还要注意历史教学所蕴含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结尾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来解决问题,从而把停留在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转变为能力。

5.量力性原则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结尾形式虽然五彩缤纷、各具特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结尾形式都适合课堂教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结尾要依据所教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水准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来决定用哪种个性化的艺术形式。若是一味地追求远离实际的猎奇艺术形式,不但学生接受不了,还会对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相对应的结尾形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多采用明确任务式、练习式和回应式等,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则应多采用迁移式和归纳串线式等。不同教材、不同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结尾的优化设计自然不相同,因此教师在选用结尾形式时,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三种方式的结尾艺术

1.课件式结尾

目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被广泛运用在各大高校的教学中。课件式结尾是所有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尾形式中运用最为普遍的,运用课件对整堂课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小结,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各大高校的排课表,我们知道高中历史课是不会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的,而经过几个小时的学习,学生的精力有所消耗,所以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学生情绪或者大脑疲惫的现象。若是所上的历史课内容平平,中间过程极为平庸,结尾也马马虎虎,这将会加剧学生疲惫的现象,但如果历史教师在做课堂结尾时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这不仅会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为下一堂课做好铺垫。

课件中展现的动态画面以及轻松音乐,不仅能帮助学生放松情绪、调节身心,还能促使学生回忆课堂中的所学知识、帮助记忆。例如,在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见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章第一节)一课中,在用课件总结时,我们不能大段大段地将“诸子百家”所主张的思想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达不到帮助学生记忆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因为感觉内容文字太多,而选择放弃记忆,毕竟高中生的学习量是相当巨大的。我们可以用一些历史照片以及涉及相关教学内容的电影,来呈现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少量的时间放映《墨攻》中的某段电影片段,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毕竟书本上呈现的“百家争鸣”,远远没有眼睛看到的来得直接。在总结的同时,还可以配相应的音乐,营造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让学生感受到“百家争鸣”所带来的影响,在画面与音乐两者结合的同时,再呈现相应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是直接给学生施加背诵的任务量。

用课件式的结尾,不仅显得整个教学过程有结构性、层次性,最主要的是带着学生重新回顾了一遍所讲授的内容,还能更加明显地强调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习历史,记忆历史知识。

2.交流式结尾

学习历史不仅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识,也是一个从了解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从而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参与的过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学生学会同他人交流,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于同样一件的历史事件的看法不一定是相同的,加强学生与其他拥有不同看法学生的学习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给出史学家对历史的总结,这样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是极为不明智的行为。历史课堂的交流式结尾,不仅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及时消化课堂讲授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同上,第二章第七节)一章时,这一章与宋、明两代的历史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介绍宋、明两代历史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好奇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绝对不是简单式阐述能达到的。我们可以先通过让学生讨论“郑和下西洋”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总结本课中所讲授的内容,说出宋、明理学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造成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对比记忆,这样不仅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3.组合式结尾

组合式结尾是将多种结尾形式有机组合的结尾方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预设组合方法,也可以根据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组合式结尾相对其他结尾方式,不仅方式上更加丰富,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所以,教师在选择这种结尾方式时,一定要掌控好,否则容易画虎反成犬。

三、艺术结尾的几种方法

1.制造悬念

一堂历史课堂结束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总结知识,然后根据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来设置一个悬念,在学生最想猎奇的历史事件处戛然而止,这样就让学生带着一种遗憾、好奇的心理去期待下一节课,而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艺术结尾还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比赛竞争

高中时期的学生特别好强、好胜,良好的竞争环境与鼓励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步,并且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历史课堂剩余不多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提出基础、重点的知识,采用计分的模式,组织学生个人或分组抢答,每个月累计一次,然后给予那些表现好或者回答好的学生及小组适当的奖励,从而让整个班的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竞争中,而在学生参与抢答的游戏中,知识早已在无形之中就刻印在其脑海之中了。

3.游戏趣味

一堂历史课,应该尽量避免长篇的阐述,要达到少讲、精讲的效果,让学生知道虽然历史事件数不胜数,但是仍旧可以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对于一些可以以游戏模式来总结的课程,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例如,可以采用古代“击鼓鸣冤”的模式,来构建抢答规则,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玩得开心、学得开心的效果。

4.列表归纳

在讲授的课堂内容中,可以尽量将文化类知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指图串讲

图片是最能给人直观感受的,所以可以用图片表现讲授内容的前提,尽量收集图片,这样不仅可以形象化、生动化地总结所讲内容,还能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完成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6.讨论小结

在课堂快要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拿出一定时间,提出一些难度相对适宜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小结,然后一一展现,让小组互相评价各自的总结内容,再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这样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还加剧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互动。

7.音乐总结

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很容易产生疲劳的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调节,在结尾时,可以通过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放松下来,同时缓慢地展现所学内容的总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动画播放

随着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被引入课堂,选择用课件上课的教师越来越多。在新知识讲授结束后,可以用与相关讲授内容有关的影视片段或者动画片段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接感受,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艺术结尾只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效率以及增加学习兴趣的手段,为了达到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艺术结尾,但是不能为了艺术结尾而结尾,这样就本末倒置,也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使用艺术结尾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的艺术气质,同时也要对历史了如指掌,只有自身具有艺术气质,对历史事件信手拈来,才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学生想要看到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阐述和总结,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各样的艺术结尾,而不是被各种各样的艺术结尾所驾驭。

参考文献:

[1]杨小峰.高中历史教学结尾艺术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12).

[2]李勇智.历史课结尾艺术举例[J].河南教育,2012(7).

第3篇

关键词: 梳理 系统 新课标 历史 图示 列表 提纲 归纳

我们知道高中历史知识各部分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对联系。教师如能及时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将利于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系统学习。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作者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一下自己对知识归纳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一、图示法

所谓图示法,就是以字母、字词、数字或其它信号组成教学辅助工具,表示历史过程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细心设计和编绘,能够把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条理化和一定程度上的具体化、形象化。它既可以用于某一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的表述亦可以上某一章节内容的回顾与总结;既可以用于新授课当中,亦可以用于复习课当中。

1.图示法教学的示例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将之用于复习课中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中,我就引用下面的图表展示1927~~1937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的情况:192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____反蒋______| |______反蒋抗日______| |_____逼蒋抗日____| |___联蒋抗日通过几个简单的词组和数字符号,我们就至少可以向学生展示3个内容:1.1927——1937年十年间的历史阶段特征;2.1927——1937年中国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3.中共斗争水平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果是普通的文字叙述,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2.图示法的三大优点

通过教学当中的实践运用,总的说来,图示法有以下三大优点:

第一,简约性。历史是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具体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这也就决定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图示法则把本身要用文字叙述的历史知识,以图示的形式加以表现,仅用几个简单的符号、词组就代替了大篇幅的冗长叙述。这样既便于向学生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第二,系统性。历史是按照它自身的顺序演变发展到今天的。历史的今天是与历史的昨天和前天相联结的,历史的明天又是与历史的今天相联结的。所以只有注意了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及纵向的关系,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复习课中,为了把知识学活,经常打乱教材章节,割块连线,纵横联系,把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意义的历史事件连贯起来进行专题复习。一个专题一个图表,容量更大、节奏更快、效率更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

第三,形象、直观,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但是要注意的是,图示法和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详尽式图表不同。详尽式图表把教材内容全部纳入表中,实际上变成了教材的搬家。这就失去了我们使用图示法的初衷。既然图示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简捷、明了,所以在使用图示法的时候就要注意:舍掉细节、突出重点;文字精练;符号简单、一目了然;

用彩色增强直观效果。

二、 提纲法

提纲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学生的方式,通过教师设置立意新颖,有总结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动力,从而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

如:战略大决战阶段,同学们首先会想到同主力进行决战的三大战役。我再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引导启发学生,这样,三大战役的概况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再现,教师进一步提出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分析总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将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提纲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品质方面的体会,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历史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与效果。

三、列表法

所谓的列表法就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18-01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同时提升对事物的判断力和感知能力,对于正处于性格形成关键期的中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单向灌输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成为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流、启发思维的场所。提升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中学课堂非常重要的一项长期教学任务。

1.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出和界定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特殊思维类型,它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的高度综合。"同时还应考虑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学生也存在着创造性思维等其他思维形式。

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最早是在国外提出的,美国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国家标准的界定是:使学生能够评价证据,发展比较因果分析的能力,解释历史记录,并根据历史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决策提出正确的依据和看法。不过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国家标准的理论界定,但史学界很多学者都认为,历史思维能力是一般的思维活动和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活动的融合,是实现由对历史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且能够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思维过程。毋庸置疑的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对学生学会历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更有助于他们会学历史。

2.掌握中学生特点,重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2.1掌握中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历史教学任务。初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3-1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初中生的历史教育课堂应该多以形象思维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将生涩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纷繁浩杂的历史人物进行筛检,选择出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初中生掌握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基本历史常识,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由于初中生阶段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独立批判能力萌芽的状况,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就成为了很多中学课堂的惯常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一些抽象理论:如宗教思想等尽量以具体的历史事实进行说明,或者较少涉及这类晦涩的知识。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老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着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2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中学历史学科能力方面,历史思维能力是处于核心地位,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学历史教学所研究的,是学生的历史思维,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的思维能力培养。因此,从历史学科的思维特征入手,同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等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把学生从书本死教条的知识中解脱出来,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对史实进行准确的分析把握,明确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指导自己的行动,在事实面前能做出准确判断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

3.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途径

3.1教材、丰富历史事实。历史事实中存在着大量可以比较鉴别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尤其发展脉络和规律。掌握大量的历史事实,能够便利了解历史发展进程。思维就能灵活起来。从教学内容而言,历史事实要尽可能保持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应该是动态的,实时更新,不断使学生引发新问题,新思考,并解决新问题。历史事实的积累为历史思维提供了条件,而历史思维的发展又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史实,更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

3.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严密系统的历史思维。在对中学历史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不能仅记住单独的历史知识,要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对老师的要求来说,就要很好的处理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系统化,在明确教学内容和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明确每个章节在整体课程中的地位,注意历史时间脉络的延续性和前后纵横联系。

第5篇

高中历史复习“四步法”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既是对过往教学成果的回忆加强和巩固,又能够让知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通过复习,学生能够形成整体性大局观的能力,复习也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题海式的训练,学生感到疲惫;单纯的回顾会简单乏味;让学生强制记忆会单调难以运用。复习一般有三种:课后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或者高三总复习。不同阶段目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如何科学制定复习计划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短时间提升最大能力,是教师必须注意的。

课后复习,主要目的是“趁热打铁”,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并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课后复习时应该及时,不能拖,对课堂知识进行整理、补充、修改等等。巩固对新知识的记忆,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更需要经常复习,牢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老师要及时布置和检查作业,使课堂知识及时地被学生掌握。

阶段性复习的目的是构建知识结构,使所学过的知识条理化,关联化。对单元、章节、整本课本知识阶段性的复习时很有必要的,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总结,新旧知识联系,重难点凸显出来。

总复习是对一个大阶段的总结,也是对全书或者全年甚至整个高中学习过程的大体系的构建过程,除了分类总结知识点,还有把握整体性,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这个时期是锻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最终阶段。要注意查缺补漏,争取全面掌握。

如何合理把握阶段性复习,从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呢?

一、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复习的第一步,首先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把时间和事件的主线归纳起来并概括阶段特征。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就铺展开来。这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构建清晰的历史事件体系框架。复习过程中要边阅读边整理归纳,从政治、文化、经济等角度去概括各个阶段的特征。比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节课,整体体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过程。

二、联系与比较关联知识

能够学会联系与比较,做到触类旁通,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是学生复习中应该学会的能力之一。这一阶段学生要把前后关联部分联系好,也不能仅仅依赖于课本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章节进行有机联系,知识能够迁移。历史本身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都能够理解。例如,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进行对比,学生可以发现中西方君主制度为何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区别和联系一目了然。

三、史论结合提升层次

整理好知识框架,前后能对比联系之后,学生还有能够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进行个人评价,能够有自己的见解,然后和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使历史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这对于一些历史大题的解答很有帮助。《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也明确提出“史论结合”。所以,这是学生需要第三步学会的能力。这要求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罗列一些东西就可以应付大题,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四、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历史感”的培养,是学生人性方面的提升。学生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系统复习,会对历史有个全新的感受,然后走进历史去体验历史,跨越时空界限,从历史中树立更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进而启发自己,指导人生。

学生复习需要四步,教师除了授课,也应该做好布置任务和指导学生完成复习的任务。

1.提高课堂效率,为复习各阶段留出时间

首先,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知识主干用于备课。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新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勿繁冗拖沓;最后,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句句到位,让学生明白知识主线,掌握重点,快速掌握知识体系,“多练”也不能“瞎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也不能“傻练”要做到举一反三,更不能一味“狂练”要张弛有度,难易结合,练习题要有代表性和延展性,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2.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除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也要合理布置任务,教导学生如何自己课下复习。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去落实,让学生自己准确记忆教材中的概念和事件,为解题打好基础。其次,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让他们通过借助图片、文献、网络等资料去深化了解与课本相关内容知识,是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展加强,对历史有更多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题之外,还要教他们如何去扩展。在训练中围绕主干问题设计一些周边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加深。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把填空题变为选择题,选择题如何转换为大题等方式去训练。最后,引导学生如何联系知识。让学生能够把古今中外,前后散乱与课本中各章节有相同性质、特征的知识点或者概念能够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最好能自己画出知识网络构架,这样学生思路清晰,减少知识混淆,加深记忆和理解。

3.强化热点,关注时事

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适时引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与历史基础知识相互联系,作为切入点,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印象,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

热点问题包括“社会热点”和“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注意结合经济文化、时事政治、事件背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关注“学科热点”时要结合学科特点、研究方向等方面。无论哪个热点都有强调与历史的关联。

第6篇

就以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的试题来看,它的突出特点是,测试目标明确、导向正确。总体上看多数试题难、中、易比例合理,创意新颖,表述比较规范、准确。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测试目标已形成明显层次。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稳中有变,但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学科能力没有变,并有所加强。

纵观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变化,大约有以下几点:

1、题目的整体难度比96年略有提高,一些题的答案并非很难,但考生是要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水平才能写出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除了继续加强考查考生的重要史实记忆、理解外,大大增加了对《考试说明》中6、7、8、9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干扰项出得也非常成功,其间大多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填空题灵活新颖,把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

2、古今历史出题的比例有变化,中国近现代史的题目比例增大,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比例减少。并体现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知识能力的考查之中。”

3、材料解析题目有变化。如第44题,让考生根据所列出的中国古代史有关南唐的三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南唐烈祖李昪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出150字左右的短文。这道材料题,既检验了考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又考综合、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出了考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箭三雕。材料题要求学生要有历史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归纳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抓事物的本质,深化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此外,还要有把历史材料与科学的历史概念相联系的能力,有把历史材料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能力,有把握历史材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联系的能力,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问答题显示出历史学科的系列化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考生把握历史问题的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变化,使答案得到宏观的控制,又从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加以阐述。

基于以上变化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尤其在高三年级,如何适应改革势头如此迅猛的高考,除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各种能力训练之外,研究高考试题,“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复习环节,不失为提高历史成绩的一条路径。

1998年高考历史复习的对策:

1、要突破思维的定势。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超稳定”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如1993年的44题、1994年的38题、1995年的38题、1996年的47题、1997年的46题,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教材并非“绝对权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提示和示范。

2、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近两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察的层次,着力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问题。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在高三历史第一轮的复习中,首先强调学生读目录、读课文、读地图、插图、读年表、读习题,然后教师重点讲线索、讲阶段特征、讲结构、讲历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让学生学着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3、要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

①选择题

1995年、1996年、199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幅度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强化了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并在题干和题枝的考查上,摆脱了教材原文的束缚,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如出现了历史材料题,要求准确理解或表述历史概念题、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题、归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同点的题等。

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上的这一显著特点,向我们展示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又一思路——尽可能地发掘占试卷总分48%的选择题的测试功能。为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备考复习在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选择题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一是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入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二是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要精心编写和选择一批能力要求高的训练题,并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验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准确表述历史概念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加强解题技巧的探索和总结。尤其是要加强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技巧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解答选择题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②历史材料题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卷第一次推出了史料分析题至今有9年,历史材料题的多测试功能,正在波及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发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充分发掘历史材料题测试功能,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透彻理解史料。要密切结合史料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史料所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内容和主旨,力求在读懂史料这个关键性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过关,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第二,变换题型提问。精选若干有训练价值的重要史料,采取史料相同而题型设计不同或设问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同材异问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比较,力求掌握住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特点和解答不同题型的材料试题的思维方法与技巧。第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由于高考历史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巧日益成熟,其设问已彻底摆脱教材,考查的完全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加强材料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训练时,必须大力加强从提供的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 归纳信息、辨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尤其要注意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运用有效信息解答高难度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是一种十分艰难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③问答题

问答题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出教材,即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观点概括分析和说明。这就要求:第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高考的要求相适应。备课时,主要备易产生思维活动突破之处,备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对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论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逐步形成这些能力。课堂上,尽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特别是拿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当堂评讲,使学生受到启发。第三,注重讲、练、评结合。即在讲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讲评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讲思路、方法以及技巧和能力。当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鼓励,要求答案是开放型的)。

4、学习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关于语文方面,要具备语法、古汉语、小论文写作等基础。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7篇

一、认清形势,调整好心态

首先,轻松上好每一堂历史课。历史课最忌讳的就是“死气沉沉”、一板一眼的说教。课堂上一个语调、一个地点、一个姿势、一个表情,我们都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的特点,用诙谐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课外知识、有趣的身边琐事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先让自己轻松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受你的轻松,感受你的魅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其次,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将平时考试当作中考,将中考作为平时考试。只有这样,才能在走进考场后情绪稳定,在平和、坚定的心态下触动灵感,正常发挥,或是超常发挥。我们平时对学习方式的把握,对自己个体发展内容取向的控制,一定能在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全面发展的考查指向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试中,找到良好的施展才干的空间,从而有效地呈现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立足考纲,把准好方向

从近年的考试命题看,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大纲。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细读考试说明,找准方向。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点是识记的内容,哪些是理解的内容,哪些是应该拓展的内容等,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范围,组织教学,把准考点。从能力立意来看,中考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凡是大纲罗列到的主干知识点一定要重点讲,讲请讲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非主干的知识点,则少讲。

近年来,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给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精心备课,做到教学内容目标化,目标内容问题化,主干知识材料化,考纲要求具体化。同时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问题设计要有梯度,不能太浅,也无需太深。

三、夯实基础,掌握好方法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了增强试题的考查区分度,命题更加趋向于开放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能力以基础为载体,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

1.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第一,归纳处理知识。要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

第二,狠抓落实。一要落实具体的预习要求,必须严格检查作业,对达不到要求的,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二要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对课堂提问和练习要高标准、严要求。三要落实教材的记忆要求,督促学生最好是记全、记准、记牢大纲规定的所有内容。四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要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检查手段也要多样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

第三,点拨方法、拓展能力。不要只是把条理好的知识、总结好的答案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2.建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系统、归纳和综合

中考既然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那就需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组成体系,了解学科知识的层次、脉络,知道各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最好能画出系统联系图或表,其次,要掌握各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即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也要能画出结构体系。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会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3.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可以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四、优化训练,培养解题能力

优化训练,要做到以练导讲,重在巩固,以评为主,师生互动。要强化督促检查,要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要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要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1.训练原则。一是适当做题,要有数量,但不能以练习代替复习。同时,所选题目一定要准确、典型,不能见题就做。要总结答题方法,研究以往的中考题,从中得到启示,比多做多少题都有益处。二是分析错因,错题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精选题目。复习过程中除必要的单元过关考试外,课堂教学中也需要适当的题目,精选、精评至关重要。选题要注意三个方向:一是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类:一类是纯粹的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比例不宜过大:一类是对教材知识的变通,是改头换面后的“新”题,比例可以稍大些;一类是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这三类所涉及的知识都应该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意识,能从合适的知识点切入设题、选题。三是史学理论应用方面的内容,要从教材运用史学观点评判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中得出规律,学会迁移,由此及彼,以题目的形式加以落实。

第8篇

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重视对历史地图的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知识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全方位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明确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及所涉及的地区,以此作为学生学好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如世界地理中的三大洋及其沿岸的重要地区和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国家的相对位置,世界历史中涉及的重要地区及其范围(如西欧、巴尔干半岛、北美、北非、东南亚)等。指导学生结合高三历史学习的知识系统,对涉及的地图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有关地图知识的体系,并融入高三主体知识体系之中,以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加强对重要历史地图知识的复习,力求做到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注重对历史教学中涉及的重点地区(如中国古代史中的有关大河流域范围,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等边疆省份所涉及的中央政权设立的管辖机构、行政归属、名称沿革等)的相关知识的归纳和落实。

三、注重对历史地图知识间的变化、联系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对照与结合,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图文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包含文字知识丰富的单幅地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历史现象的背景、影响等理解性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组合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地图变化中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如西方国家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反映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发展趋势等。

四、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例如,比较《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等图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并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课文编绘的历史地图不但直观地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发展的形象,还比较全面地反映宏观的总体形势。所以,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就能给学生对所讲的历史知识以整体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形势,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关键词”教学法;应用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关键词”教学法能够突出文章的重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章阅读。下文就简单地分析“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历史“关键词”教法的基本概念

高中的历史学科中,教材中的内容比较复杂、文字量大,同时每一节课堂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加上课堂时间有限,老师虽然想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但是因为教学目标等各种限制,最后只能按照课本知识进行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关键词”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概念、线索、阶段、时间、事件概括出来。通过几个关键词有效地将历史的脉络进行清晰解析,学生能够通过“关键词”很好地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并进行记忆和学习,通过关键词有效地衔接和切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史实。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文章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关键词的发现、提取和运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词”教学。

二、“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一)课前进行预习,初步掌握“关键词”

为了能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关键词”教学法,首先应该要引导学生提前进行教材内容的预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课本的基本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若是上课之前由学生自己进行课文预习,学生容易觉得课文内容枯燥无味,渐渐地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前老师可以将课堂所要讲述的知识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同时也能够对课堂内容有整体的掌握,并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提炼出关键词,这样学生能够根据关键词进行课文预习,确保能够保持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提取的关键词进行课文内容的概述,从自我概述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形成带着“关键词”进行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课堂上师生进行“关键词”探讨

学生经过预习,初步能够确定课堂上历史教学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够对教材内容有初步的理解,但是也会存在一些缺漏和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进行重难点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联系学习,提炼出中心内容,同时在整体结构上进行历史脉络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探讨,使学生能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主干知识,同时将重难点进行重点学习,记住相关的历史阶段和时间。关键词的确立,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理解和运用,关键词作为历史学习上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关键词”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目标,也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了,教学整体更加有梯度和层次。除此之外,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和沟通,自动进行问题思考,能不断地提高历史素养,提高历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总结与延伸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关键词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和比较“关键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逐步习惯使用关键词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并对历史社会中出现的现象进行知识解释。教师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进行关键词的使用、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灵活运用关键词。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关键词进行知识理解和巩固,使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串联理解。在自我复习中,学生要将课本中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通过关键词进行梳理和学习,要理清楚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利用关键词进行知识点的穿插,学生自己建立起整体的历史框架,然后进行整体的历史知识学习。

三、“关键词”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确立“关键词”时包含主观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关键词”教学法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主观性强。确定好关键词才能够在课堂中的教学中发挥关键词的发散、突破和聚焦作用。但是在确定“关键词”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根据主观意识进行关键词的选取。虽然这些关键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标准要求进行确定的,但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历史基础不同,教师对历史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力也不同,所以在确定的关键词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确定下来的关键词并不一定都是最准确和恰当的,也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符合课程目标的。可以说,关键词确定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性将会影响“关键词”教学法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

(二)适用范围有限

使用“关键词”教学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能够用“关键词”进行穿插。有些历史教材内容无法使用一两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和总结,比如说历史事件通过时间进行记忆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关键词的提取,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先记住关键的时间点,然后将不同时间段发生的历史时间进行穿插记忆和学习。因此可以说“关键词”教学法的适用范围有限。

(三)“关键词”延伸学习有风险

“关键词”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但由于历史知识自身具有开放性,老师在用“关键词”教学法进行延伸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无限地进行知识延伸,否则会加大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比如说,在一节课上,因为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教师延伸出之后签订的各种条约,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特点,将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合并为一节课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压力,无法完全吸收教师延伸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训练,使学生提高基本的思维能力,进而掌握一定的“度”,再对学生进行知识延伸。

四、结语

“关键词”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是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创新,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虽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使“关键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优势。

作者:四朗曲西 单位: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丹.信息时代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浅谈[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244-245.

第10篇

 

在当今文科综合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更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观性试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的发散性。新课程高考已不再是仅仅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而是更多地通过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

 

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申出的知识和观点。考查考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就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

 

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分享:

 

1.注重历史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三本必修,还有四本选修,可谓内容繁复。如何应对高考要求?除了紧扣《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抓好主干知识外,更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联系、多比较,善于总结规律性知识。

 

如中国近代史上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考虑。如: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英法列强向外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必然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既定的侵略方针的结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又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及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分别成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又如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果适应生产力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发展。比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最终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违背了客观现实,使我国经济建设事业遭到极大的损失。

 

其他的诸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学习中善于总结规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没有多少题目是考生非得记住准确的历史年代才能作答的。这样命题的目的是希望考生从繁重的历史记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上。从客观题的量性分析看,题干要求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分别是“反映了……”和“表明了……”,这说明命题者主张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

 

但历史学科本身决定了不能没有基本的历史时空观。从近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时空概念错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一是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先梳理时间线索;

 

二是转变复习观念,把重点放在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如考生不一定需要知道一战、二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分别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是灵活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建议考生抓大放小、重理解轻记忆。抓大放小,即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即可,不需要记忆具体的历史时间;重理解轻记忆意味着历史学习的领悟能力比死记硬背的能力重要。

 

3.掌握准确审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材料题是最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一种题型,这意味着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首先,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再者,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最后,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4.掌握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从高考命题趋势看会加大对考生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能力的考查力度。一般说来,解释是应该多样化的,对于任何历史现象考生都可以提出见解。例如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拥有众多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明,为什么没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创近代世界?中国在许多领域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目前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有三种:一是美国历史学家马克·艾尔温的观点——人地比例失调,人多地少,劳动力便宜,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迫切;

 

二是中国历史学家林毅夫的观点——科举制度浪费了人的智力;三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儒学尊重老年人,轻视青年人;尊重过去,轻视现在;尊重权威,轻视变革。

 

由此可见,对于任何历史问题,都不可能只有唯一的、最终的解释。对于“李约瑟难题”,考生一样可以提出见解。同样的道理,对于其他历史问题,考生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见解。当然,要提高解释能力,考生首先要理解教材知识,然后增大阅读量,认真思考,提出合理见解。

 

最后要强调的是,文科考生的文字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答,回答历史问题更不可写成“散文”。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用正确的观点和恰当的语言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因此,加强对基本历史概念的掌握,加强对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仍是广大考生备考的重点。

第11篇

历史课本的阅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历史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主课题。

有人把它称之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它是学习的入门书籍,掌握知识的最好捷经。根据教学大纲和双基教学的要求,历史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从历史这门学科来看,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轻视教师的讲课,也没有注意有条理的读书,总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读书,这样翻来覆去读好几遍,还是不得要领,一时强记下来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有的学生记忆力很强,能较牢固地记下许多史实,但又不会变通和应用,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可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读书的方法。笔者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文理结合读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愿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阅读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一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二是大声朗读、背诵或小声的默读理解其含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数理化离不开阅读,只有字斟句酌地阅读讲解内容,才能真正的理解公式、定理、公理等的确切含义,并会应用于实践。同时,要想学好数理化,必须多做题,而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只有认真推敲题中的字、词、句,弄清题中所给数据之间、已知和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运用正确的公式,定理、已知条件,推出结论。历史是过去的史官用语言、文字和一定的体例把过去所发生的事记述下来,他们的记述或评论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所以,文史不分家,许多历史巨著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经过分析、综合、和概括才能理解其内涵把握好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所以,阅读历史课本可以用文、理结合的方法,使其历史阅读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我阅读历史课本的方式从大的方面分为两种:框架式阅读和细节式阅读。

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也称粗读。它要求我们首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整体感知教材的内容和主题;其次,在阅读每一章(即一个单元)时,先阅读整章的引文部分(即每章开头方框里的小字),形成对一章知识的整体了解;第三,在阅读一节内容时,先读这一节所有的目,以及了解本节大致有几幅图片、注释、表格等。框架式阅读就是从大知识向小知识阅读,从宏观逐渐向微观的阅,就是把书由厚读薄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细节式阅读:这里的细节阅读指的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又称细读,也可称为品读。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关注正文部分,也要关注小字、引文、注释、各种实物图片、人物画像、图表、练习等是把书由薄读厚的过程。之所以需要如此细致的阅读,是因为当前的文综考试试题考察的内容很细。把粗读和细读结合起来,是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我在日常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

1、读目录

目录其实是全书的总纲,是教科书内容的高度概括。打个比喻,目录就是画龙的点睛之处,章节的内容是以目录为纲编写的,目录为全书构成了一个知识框架,犹如一张城市平面图,使人对全城的布局和轮廓一目了然。

2、读地图、图画

现行历史课本称得上是图文并茂。课本中的图画包括历史人物、器物、场面、漫画等,大多是课本重点所在,读地图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培育学生的历史感。历史感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形象性的感受。读地图,应要求学生把课文中读到的每个地名或路线落实到地图上,这叫据史读图。有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看着地图复述有关历史过程,叫据图解史。图文结合,学生养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对史实的理解。

3、读资料

课文中还插有“知识链接”“资料卡片”“读一读”,是向学生提供的阅读资料,是新课程课本的一大特点,该内容虽然不作要求,却是对课文的补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所以,要让学生明确资料围绕正文展开,为正文服务,要把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阅读,其作用在于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强化思想教育,增加趣味性,为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供素材。

4、读习题

课文后的习题大都是基础题。在读完正文后做这些题目,有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但一些学生没有仔细读完正文,吃透正文,就急于作答,是舍本求末,有的同学把学习历史看着是靠背题得考分,忽略课后基础题的练习,热衷于考前突击,做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这是舍近求远。对这两种倾向,都要注意纠正。

5、读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是贯穿本书的一条红线,细读大事年表才能明了本书重要知识点先后顺序,理清各章节重要事件的发展线索,从而系统掌握本教材的知识点。

6、用“纸条式”方法记忆课文重点

一些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某一朝代或某一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都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常常把在课堂上记不完的内容抄录在小纸条上,装在衣兜内,随身携带。利用睡前饭后的一些时间随时阅读,逐条背记。记会以后,再把这些小纸条积攒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一下。这样既利用了一些看起来无法利用的小时间,又确实牢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

7、科学合理的分配时间去阅读课文

a、每日早操前用5分钟朗读课文

b、每日晚自习用半小时边圈点边阅读课文

c、考试前用2—3天的课外时间系统地复习课文

8、系统复习

第12篇

关键字:新课程 历史 联想 方法

年年岁岁春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学生最关心最渴望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初中历史考什么?二是如何考高分?很多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真要这么想就大错了,想要把历史学好,特别是面对新课程对能力的高要求的时候,想要把历史学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我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薄的看法。

学无定法,但须得法 。历史是记忆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厚厚一本书,内容多,头绪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特别是对初三的学生,以前历史只是考一本书的内容,现在,初三要把前两年的内容都得记住,学生容易忘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的普遍反应。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整体。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乘着联想的翅膀,启动联想教学的载体,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 概念的思维过程。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 “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中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历史学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教学的效果。本文以中考历史总复习为例浅谈联想教学的运用。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 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 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 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 月发表《独立宣言》;④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 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 革,美国内战,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 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2.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人运动的第二条线。3.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 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 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 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 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 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 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历史知识不是彼此无关、而是互相联系的。阅读历史教材时要善于寻找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以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初三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同学看书时就要想到,为什么中国军民要维护国家呢?原因很容易能找到是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找出线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所以中国军民要维护国家。如果在往前面找西方列强为何要侵略我国,主要的原因是专题一中,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达到了顶峰,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落后了,而西方随着代议制的确立,走向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于是找到了中国。这样,找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一番总结和归纳,形成相关知识线索的完整知识体系,就不需要再孤立地去记忆单个知识点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有了对知识纵向和横向的整体了解,能够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 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 的起因与后果。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 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 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最后中国共产党, 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把这些关系理清楚让学生从微观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 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如由“蒸汽时代”到“电 气时代”的发展再到“信息时代“这就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理好三次工业革命的线索,使学生更好认识科技发展的过程,体验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内涵。“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生的历史事件。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 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西北平定大、小和卓 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清设置台湾府。

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启发思维,提高能力。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网络结构有助于学生的复习与记忆。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 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如复习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的洋务运动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同一时期世界历史还有那些国家在这一时期出现变革?学生就会得出以下这些内容:1861俄国亚历山大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美国的内战,这一时期的变革都有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同一时期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又如复习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 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

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 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 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 ;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由今溯古,强调重点。例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 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又如1997年7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 由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 港问题”的由来: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 龙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80年代签署《联合声明》,洗刷民族 耻辱。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网。这样 ,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将会大大增强。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历史成绩是否优秀,实际上是体现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希望我以上浅薄的建议能对同学们学习复习有点作用,逐步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书目:《江苏教育》2007年

《中学生政史地》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