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2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在煤炭企业大部分已拥信息管理系统,如安太堡矿、保安矿、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霍林河南露天矿等,都根据自己的实际研发了相应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如充州矿业公司,选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工具,系统直观、漂亮,便于领导分析决策,并且用户使用界面简洁、方便,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霍林河南露天矿,应用VB开发了通用性较强的“沙区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煤矿床、地形及煤质的建模、数据库管理、统计绘图、采矿方案中煤质煤量及开采技术指标的预测等功能。通过调查,绝大部分信息管理系统仅仅用于企业的局部管理,只是解决一些相对独立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一煤矿各部门之间无法共享数据资源。
(2)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性差,不能将到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无法系统了解企业综合管理的现状及最新动态,阻碍了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
(3)各煤矿之间无法共享彼此的数据资源,无法实现重要资源的有效整合。
(4)煤炭企业客观条件阻碍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煤炭企业地区偏远,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业条件复杂,生产环境恶劣,所使用的各种技术装备复杂,阻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5)忽视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是一个长期性过程,需要不断开发完善。部分企业领导没有意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艰巨性,往往进行系统建设一蹴而就,忽视了系统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三分钟热血,导致出现了部分半成品系统。
(6)缺乏专业人才。
2.1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它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管理业务、组织行为等多方面。多年来,人们探索了许多指导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能较全面支持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方法,其他方法尽管各有优势,但都大多只能作为结构化系统开发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尤其是在系统开发工作量最大的系统分析阶段,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评价四大部分。
2.2煤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遵循结构化开发方法
根据煤炭企业现行系统分析,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该分步进行,采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时,由于使用用户对煤炭企业MIS需求定义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相关系统研发人员由于不熟悉煤炭企业工作流程,导致开发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在沟通上难以迅速达成一致,因此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时会增加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反复询问相关需求,并进行调试。
2.3设计原则
(1)煤炭企业MIS是一个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在设计中遵循系统相关性原则、可维护性、整体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等原则,编码尽量浅显易懂、文档的工程化、标准化。
(2)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开发人员多、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相关流程易变等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相结合。
(3)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运用会对传统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势必会产生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相关领导要积极负责,并开发人员与业务人员紧密合作,才能确保开发顺利进行。
2.4系统功能设计
煤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煤炭企业建成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起以中心数据库为核心,各部门数据库分别存储并与中心数据库具有互联互通能力,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用。使各部门的数据具有与中心数据库互联互通,实时更新各类信息,共享各类信息。系统在实现科学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要为企业领导管理活动提供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现代化管理环境。
2.5系统结构设计
使用vs2007以及SQL数据库技术,将煤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划分为个模块。辅以原型法,将每个模块快速成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为合作双方的沟通提供良好的交互环境,使用户对操作界面和系统功能描述等有较早的、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以便用户对系统的预期目标进行实际验收。
三、结语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软件模型建立;课程开发与设计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是工作过程导向的,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选择课程内容,并以之为参照系对知识内容实施序化,着眼于蕴含在行动体系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筑造课程内容结构[1-2]。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分析为起点,选用适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凸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将职业活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实现学习者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也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人的个性需求、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保持个人的可持续发展[3]。
2软件技术专业整体课程设计
软件技术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应用、推广、支持及服务等岗位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职业专门化方向研究后,认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有项目经理、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程序设计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系统维护与售后工程师等。
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1)软件设计员、软件项目经理、软件项目组长、程序员、编码员:程序模块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文档制作等相关技术岗位;2)测试员:与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等工作相关的技术岗位;3)软件技术支持、推广、维护等人员:与软件应用、服务、推广、维护等工作相关的技术支持岗位;4)企业信息员:与企业信息化,如企业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应用程序维护及开发等工作相关的一般技术岗位;5)办公室文员:与办公自动化,如桌面应用程序开发、Web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相关的一般技术岗位。
软件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软件开发资讯、计划、质量管理、进度管理;2)针对概要设计,进行项目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3)针对概要设计进行系统详细设计;4)阅读理解详细设计书进行代码编制;5)数据库的开发、测试、运行与维护;6)进行单元测试设计过程,填写技术文档;7)代码检查,填写技术文档;8)程序集成测试与维护;9)常见网络和系统环境的配置和纠错并进行客户操作培训等。
3基于工作过程的“UML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总体设计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也为后续课程(如程序设计及编码规范、Java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毕业后的就业,尤其是应用软件开发类职业岗位的就业增加机会。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将统一建模语言(UML)运用于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及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UML建模语言组成符号的基本意义和使
用,能够通过阅读相关的UML图迅速获取用户的需求,能够迅速读懂程序详细设计开发文档,能够运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开发典型的软件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测试模型等。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与用户沟通、交流,获取用户对软件开发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开展软件开发前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设计意图,规划软件模型;2)选用软件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类图、顺序图、状态图、协作图、组件图等图形,构造软件开发模型;3)与用户反复交流,调整并完善软件开发模型,直至用户满意。其过程如图1所示。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能快速阅读UML的各种模型图,并以此获取用户需求及领会软件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能使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以及软件需求建模、架构建模和应用建模中的方法和技巧,绘制典型的软件设计模型、实现模型、部署模型、测试模型;通过课程设计、实训等途径,锻炼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我院“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单元整体设计如表2所示。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用例建模 机房 4 R2.2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静态建模 机房 4 R3.2
4.动态建模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动态建模 机房 2 N4.1
N4.2 Z4.1
Z4.2
Z4.3 R4.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动态建模 机房 2 R4.2
(续表)
学习单元 主题学习单元 学习地点 学习目标与主要学习内容
课堂学习时间 能力目标编号 知识要求编号 任务或项目编号
5.体系结构建模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机房 8 N5.1
N5.2 Z5.1
Z5.2
Z5.3 R5.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机房 8 R5.2
6.模型整合与完善 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模型整合 机房 12 N6.1
N6.2
N6.3
N6.4 Z6.1
Z6.2
Z6.3 R6.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模型整合 机房 12 R6.2
总学时:64
4学习单元2“用例建模”的完整设计
表2中学习单元2“用例建模”的主题学习单元1是“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用例建模”,4学时完成。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能力目标:能理解用户的设计需求并进行需求说明;能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发现参与者、明确用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工作规划;能使用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
2) 方法能力目标: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开展工作;能在行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
解决问题;能尽职尽责完成任务;能对工作进行恰当、合理的评价,并追求完善。
3) 社会能力目标:能有效地与人沟通并开展合作;能有效地开展自我学习并独立创新。
该单元使用典型的、真实的“小型商贸公司数据管理软件”作为学习平台,研究该软件的用例模型,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析与发现系统参与者;分析并确定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绘制用例图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的组织实施如表3所示。
表3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动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分层业务组件 体系结构 动态组件依赖关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能够提供持续、不间断的业务处理和客户服务,同时企业的业务与服务还要拓展和升级,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拥有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就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开发高可靠、高稳定、低成本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
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一)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就是能在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进行该系统业务功能的扩展和升级。在对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某项业务功能的扩展和升级时,一方面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其它业务功能不会受到影响或影响很小,影响越小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越高。另一方面扩展和升级的业务功能也能在短时间内以较小的资源开销实现,扩展和升级后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能稳定、可靠运行。软件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以下的分析若无特别说明,信息管理系统均指其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软件系统。
(二)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无需停止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扩展和升级。如果是对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功能扩展和升级,不会停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除非是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能持续、不间断提供业务处理和客户服务。对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某项业务功能的扩展和升级时,扩展和升级的业务功能也能在短时间内,以较小的资源开销实现,而其它业务功能不会受到影响或影响很小。
更加适应面向电子商务时代。在电子商务时代,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应当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获取及网上业务交易的实现,使Internet网上业务处理能连续实现,企业因此而扩大业务,随时在线为客户服务。
(三)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动态性。动态性是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特征,它反映了信息管理系统无需停止运行,在静态状态下通过插入、更新组件,来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组件化。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特征和组件的二进制热拔插的特点,决定了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时,需采用组件技术和组件方法,以组件形式来实现,在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插入、更新组件。
以高度体系结构为中心。一方面组件方法是以高度体系结构为中心;另一方面动态信息管理系统要能在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插入、更新组件,关键在于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时,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这需要用体系结构思想来构建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
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
(一)组件技术及方法
组件是一种合成单元,具有以契约形式描述的接口,并只有明确的环境依赖关系,可以独立、部署,可由第三方合成。它具有如下特点:服务的独立交付。组件本身是为搭建一个应用程序平台的功能部分,组件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组件服务的独立交付是指一个组件是上下文无关的,组件之间没有嵌入式的相关性存在。
可复用的服务提供。组件是用规格说明描述的接口提供服务。对于组件的实现不拘于某种语言,相同规格的组件可以替换。组件的部署使得组件实现跨平台的可复用的服务。
(二)关于动态组件依赖关系的方法
寻求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整理的方法,要根据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整理的目的,对组件方法需进一步的具体化。分层业务组件方法就是对应用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一直到系统运行整个开发周期,按应用业务分解为若干业务组件,业务组件又可以分解成粒度更小的组件,在管理上划分为系统级和业务组件级,系统级负责整个应用系统的公共类组件、连接类组件、共用类组件的管理,业务组件级负责该组件内的协调、管理。在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将依赖关系的分解最小化,即将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分解一直到包含依赖关系中的元素的最小组件。形成系统级和业务组件级的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表,为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在系统级和业务组件级上的管理提供支撑。
(三)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
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组件在运行状态下,组件全部功能均能正常起作用,所必需的组件支撑关系。研究组件的依赖关系,首先要将这种依赖关系以显性方式表现。用模型表达,A组件输出W,B组件依赖于A组件的输出W。W可以是一组数据、一个方法、一个重用、一个标记说明等。A组件的动态更新时,则由于它对B组件运行有支撑作,在此期间B组件运行将会被阻止,A组件的更新完成后,B组件才能运行,A组件的升级增加了功能,会给B组件升级奠定基础,B组件升级,需要有相应版本号的A组件,A组件与B组件的依赖关系,决定了A组件与B组件升级的一致性,这需要对组件版本号进行管理。输入A-B模型表达了组件的直接依赖关系,将组件的直接依赖关系用表格反映。
(四)依赖关系分类
时空分类:将开发周期的分析阶段、设计阶段、运行阶段等划分为分析空间、设计空间、运行空间等。在同一空间内的组件的依赖称为组件的空间依赖。不同空间的组件的依赖称为组件的时间依赖。从时空角度划分组件的依赖分为两种类型:空间依赖、时间依赖。从输入X角度划分组件的依赖关系分为:数据依赖关系、方法依赖关系、重用依赖关系、标记说明依赖关系。将在运行空间中组件的依赖关系称为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以下文中组件的依赖关系均指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将在分析空间、设计空间中组件的依赖关系称为静态组件的依赖关系。在此研究的是围绕组件的动态更新,在分析阶段、设计阶段针对动态组件的依赖关系,展开分析、设计、整理和管理,在运行阶段具有动态依赖关系的组件,其动态更新过程、方法、原理及管理的研究。
动态组件依赖关系的整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绝大多数企业构建了一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将企业的特色以及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进行。这不仅可以对企业自身的形象进行宣传,提供相关网络服务,而且还能将企业内部的分支机构充分的结合起来,加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科学性,同时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积极采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能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内部的信息进行优化、沟通、传播,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以往几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快,大部分企业内部招用的人数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也不大,通常会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管理结构来满足企业的各种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规模的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多,以往的客户及其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网络资源机构被推上了企业平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服务器与浏览器,针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跨平台、跨服务器的支持。新的系统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的网络协议,新的服务器与浏览器软件同时对多个平台提供支持,所以企业的内部与外部即使使用没有采用的网络结构,新的模式也能在这些结构中充分运行。
第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简单,标准比较统一。浏览服务器结构的主要要求是让企业将网络管理的核心放到服务器上来。因此要下足功夫,对服务器进行研究与开发,这样才能确保客户端稳定运行,将企业相关人才集中到服务器端,而客户端利用浏览器就能获得与执行服务器端的各种应用程序与软件。
第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客户端软件方面是不需要进行开发的。客户端通常需要的软件与程序能直接通过互联平台获得,而且这些程序或者软件对于企业来说是免费的,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1.硬件基础。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企业都构建起了能覆盖企业所有地方的局域网,企业内部可以利用自己的服务器对互联网实现链接,这样企业通过自己的主页来建立新的互联网与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就成为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新的人力资源系统可以在多个系统与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并且可以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对这种新的结构进行数据上的综合开发。新的技术自然具有新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发挥可以帮助服务器在工作过程中顺利运行,并且有效处理各种不同的服务与要求,非常方便用户对企业数据库进行浏览、阅读、查询,而且这种系统还能支持多种语言的转换。
2.软件特点。新系统下的浏览器能有效将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而且新的服务器在界面上特别直观形象,操作更为简单,从而方便用户快捷地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新的系统通常是采用统一的国际HTML标准,能支持多种语言的转换,而且能对很多网站开发模式提供支持,在相关语言与命令的实施下,能建立交互的动态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通过这些程序能有效减轻负担,提升服务器与用户之间数据交换的效率。
三、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网络客户端软件的选择。企业客户端建议安装微软正版Windows 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来进行支持,同时在系统上安装浏览器与IP协议相关软件。
2.安装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可以安装一台具有微软Windows 操作系统中文版的服务器,然后在这个服务器上再进行微软 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的安装。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需要在操作系统上安装Server Pack,将32位的ADO驱动程序安装在服务器前,还需要安装一台备份服务器,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万一。
3.数据库解决措施。通过标准的HTML语言SQL命令与ADO驱动程序。通常情况下,脚本的代码会在服务器上进行运作,而不会在浏览器上进行运作。因此,用户端可以不用安装特殊的应用程序,只需要安装IE就可以查询重要的数据了。新的系统具有这样的物理结构特征,通常这样的结构有三层,一般第一层是企业集团与用户的终端,只有企业网络的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在授权范围内通过浏览对管理系统进行访问。第二层是企业信息中心的网络服务器。此服务器主要针对所有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控制,对于允许或者不允许的用户访问,服务器需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反映给用户。
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一是福利管理。该系统针对企业福利管理提供有利的、客观的依据,同时对这些依据进行计算与统计,提升福利管理的水平。二是该系统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客观的统计与分析、数据收集等等,而且能为生产分析提供有利的数据。三是考勤机设备与考勤管理程序相结合,该系统可以提前对编办的班次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生成简洁的出勤报告,并将这些报告转化到企业的福利程序中或者薪酬管理中,让福利与薪酬有机结合,这些记录还能储存到服务器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分析、研究、查阅、统计的帮助。四是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除了保持不变的信息以外还有工作人员的职位变动情况,需要将职务与薪酬挂钩。五是该系统保密功能很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关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永龙.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变化[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3.
【关键词】信息管理;电力变电;安全性
1.信息管理与电力信息化概述
1.1信息管理概念
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环境问题而开发、规划、集成、控制、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信息效用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实现的一种战略管理。
1.2电力信息化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趋向于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电力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关的应用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益以及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电能可以瞬间完成发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连续性、等量以及同时的特点,要想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必须要根据调度指令对电力系统的所有环节瞬时作出反应,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调度中心要同时对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电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并及时地分析、调度和处理,对生产运行进行科学的安排,要及时的处理大而广、纷繁复杂的信息量,这使得信息处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而信息管理技术的出现正好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结合了GIS技术,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迅速整合,便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综合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结合了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电力系统信息管理更加的透明。电力系统涉及到了十分广泛的地理区域,需要多个部门对同一图层进行编辑,传统的GIS图层数据不支持多用并发操作,只适合单用户使用,它采用的是文件格式,采用文件服务器的方式来共享图层,若不进行特殊处理,多用户同时更新同一图层文件时就会发生冲突。而新型的ORDBMS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会发生共享冲突,它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可以集中式管理地理属性数据和信息空间数据,支持版本管理以及并发操作,还支持完全数据库存储模式,能够解决数据安全机制、存储管理大量的数据、数据完整性以及多用户编辑等方面的问题。
2.电力变电运行中运用信息管理的优势
2.1先进性和开放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数据有了更加广泛的来源,便于使用,方便与MIS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和Internet模式进行了结合,应有前景良好。
2.2实用性强
信息管理技术有利于变电运行中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尤其是对于变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来说,有利于提高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2.3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
方法库和数据仓库的采用使得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集中于网络中心规则库和数据库,不再在各级用户之间分散可靠性,即使其中一个客户的工作站突然损坏了,也不会对系统其他部分的性能造成影响,并且很容易恢复,软件开发人员只需改变方法库就可以进行升级换代,既方便又快捷。
3.电力变电运行中采用的安全策略
3.1安全技术策略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安全技术措施有:(1)病毒防护技术。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计算机病毒库的升级分发以及病毒的预防、检测等环节,应该采取全面的防病毒策略应用于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防治和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主要用于隔离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它的检查方式是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点,强制实施安全策略来实现,避免非法存取和访问重要的信息资源;(3)数据与系统备份技术。电力企业必须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按照重要程度划分数据备份等级,建立企业数据备份中心,采用灾难恢复技术来备份应用系统以及关键业务的数据,并制定详细的数据库故障恢复预案以及应用数据库备份,并定期的进行预演,以防止在数据遭到破坏或是系统崩溃时能够及时的修复,从而使信息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4)安全审计技术。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安全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电气企业应该引进集中智能的安全审计系统,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自动统一审计网络设备日志、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以及安全设施运行日志等,迅速自动的对系统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另外建立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以及虚拟局域网技术也十分重要。
3.2组织管理策略
组织管理措施以及技术措施统一在信息安全的范畴之内,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为造成的计算机安全事件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所以应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策略:(1)安全策略和制度。电气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来指导企业整体的信息安全工作,只有制定统一的、具有指导性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才能有效的衡量信息的安全,才能形成安全的防护体系以及遵循信息安全制度,只有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才能实现具体化、形式化的法律管理,才能将法规与管理联系在一起,确保信息的安全。(2)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电气企业应该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普及他们的安全知识,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并具备基本的安全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的安全问题。通过安全培训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再结合第三方安全技术和产品来提升信息安全保障;(3)安全组织和岗位。本着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的目的,电气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信息安全部门来管理企业信息的安全,实行“统一组织、分散管理”的方式来使信息安全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和维护。安全岗位是是根据系统安全需要设立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这个职位主要负责某一个或是几个安全事务,在全企业形成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使各个信息技术部门也能配合和推行信息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覃郁培.信息管理技术在电力变电运行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8).
一、信息管理与电力信息化概述
1.信息管理概念
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环境问题而开发、规划、集成、控制、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信息效用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实现的一种战略管理。
2.电力信息化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趋向于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电力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关的应用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益以及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电能可以瞬间完成发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连续性、等量以及同时的特点,要想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必须要根据调度指令对电力系统的所有环节瞬时作出反应,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调度中心要同时对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电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并及时地分析、调度和处理,对生产运行进行科学的安排,要及时的处理大而广、纷繁复杂的信息量,这使得信息处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而信息管理技术的出现正好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结合了GIS技术,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迅速整合,便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综合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结合了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电力系统信息管理更加的透明。电力系统涉及到了十分广泛的地理区域,需要多个部门对同一图层进行编辑,传统的GIS图层数据不支持多用并发操作,只适合单用户使用,它采用的是文件格式,采用文件服务器的方式来共享图层,若不进行特殊处理,多用户同时更新同一图层文件时就会发生冲突。而新型的ORDBMS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会发生共享冲突,它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可以集中式管理地理属性数据和信息空间数据,支持版本管理以及并发操作,还支持完全数据库存储模式,能够解决数据安全机制、存储管理大量的数据、数据完整性以及多用户编辑等方面的问题。
二、电力变电运行中运用信息管理的优势
1.先进性和开放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数据有了更加广泛的来源,便于使用,方便与MIS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和Internet模式进行了结合,应有前景良好。
2.实用性强
信息管理技术有利于变电运行中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尤其是对于变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来说,有利于提高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3.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
方法库和数据仓库的采用使得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集中于网络中心规则库和数据库,不再在各级用户之间分散可靠性,即使其中一个客户的工作站突然损坏了,也不会对系统其他部分的性能造成影响,并且很容易恢复,软件开发人员只需改变方法库就可以进行升级换代,既方便又快捷。
三、电力变电运行中采用的安全策略
1.安全技术策略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安全技术措施有:1)病毒防护技术。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计算机病毒库的升级分发以及病毒的预防、检测等环节,应该采取全面的防病毒策略应用于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防治和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主要用于隔离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它的检查方式是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点,强制实施安全策略来实现,避免非法存取和访问重要的信息资源;3)数据与系统备份技术。电力企业必须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按照重要程度划分数据备份等级,建立企业数据备份中心,采用灾难恢复技术来备份应用系统以及关键业务的数据,并制定详细的数据库故障恢复预案以及应用数据库备份,并定期的进行预演,以防止在数据遭到破坏或是系统崩溃时能够及时的修复,从而使信息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4)安全审计技术。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安全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电气企业应该引进集中智能的安全审计系统,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自动统一审计网络设备日志、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以及安全设施运行日志等,迅速自动的对系统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另外建立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以及虚拟局域网技术也十分重要。
2.组织管理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本文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说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商务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新时期的企业构建了一定的网络管理系统,大部分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企业的特色以及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进行。基于网络平台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企业自身的形象进行宣传,提供相关网络服务,而且还能将企业内部的分支机构充分的结合起来,加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科学性,同时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积极采用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能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内部的信息进行优化、沟通、传播,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对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尝试性的分析与说明。
一、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以往几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快,大部分企业内部招用的人数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也不大,通常会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管理结构来满足企业的各种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规模的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多,以往的客户及其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网络资源机构被推上了企业平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服务器与浏览器,针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第一,利用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将客户机的数量与规模减少,在客户端的部门计算机参照一定的浏览器软件就能实施服务,而且对于硬件配置来说要求也不需要太高,通常使用一般计算机就能实现。
第二,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简单,标准比较统一。浏览服务器结构的主要要求是让企业将网络管理的核心放到服务器上来。因此要下足功夫,对服务器进行研究与开发,这样才能确保客户端稳定运行,将企业相关人才集中到服务器端,而客户端利用浏览器就能获得与执行服务器端的各种应用程序与软件。
第三,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客户端软件方面是不需要进行开发的。客户端通常需要的软件与程序能直接通过互联平台获得,而且这些程序或者软件对于企业来说是免费的,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四,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跨平台、跨服务器的支持。新的系统采用的是国际标准的网络协议,新的服务器与浏览器软件同时对多个平台提供支持,所以企业的内部与外部即使使用没有采用的网络结构,新的模式也能在这些结构中充分运行。
二、基于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1.硬件基础
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企业都构建起了能覆盖企业所有地方的局域网,企业内部可以利用自己的服务器对互联网实现链接,这样企业通过自己的主页来建立新的互联网与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就成为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新的人力资源系统可以在多个系统与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并且可以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对这种新的结构进行数据上的综合开发。新的技术自然具有新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发挥可以帮助服务器在工作过程中顺利运行,并且有效处理各种不同的服务与要求,非常方便用户对企业数据库进行浏览、阅读、查询,而且这种系统还能支持多种语言的转换。
2.软件特点
新系统下的浏览器能有效将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而且新的服务器在界面上特别直观形象,操作更为简单,从而方便用户快捷地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新的系统通常是采用统一的国际HTML标准,能支持多种语言的转换,而且能对很多网站开发模式提供支持,在相关语言与命令的实施下,能建立交互的动态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通过这些程序能有效减轻负担,提升服务器与用户之间数据交换的效率。
三、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网络客户端软件的选择
企业客户端建议安装微软正版Windows 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来进行支持,同时在系统上安装浏览器与IP协议相关软件。
2.安装网络服务器
网络服务器可以安装一台具有微软Windows 操作系统中文版的服务器,然后在这个服务器上再进行微软 Windows中文版操作系统的安装。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需要在操作系统上安装Server Pack,将32位的ADO驱动程序安装在服务器前,还需要安装一台备份服务器,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万一。
3.数据库解决措施
通过标准的HTML语言SQL命令与ADO驱动程序。通常情况下,脚本的代码会在服务器上进行运作,而不会在浏览器上进行运作。因此,用户端可以不用安装特殊的应用程序,只需要安装IE就可以查询重要的数据了。新的系统具有这样的物理结构特征,通常这样的结构有三层,一般第一层是企业集团与用户的终端,只有企业网络的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在授权范围内通过浏览对管理系统进行访问。第二层是企业信息中心的网络服务器。此服务器主要针对所有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控制,对于允许或者不允许的用户访问,服务器需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反映给用户。第三次是企业数据服务器。此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对各个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储存。核心是网络服务器,一方面服务于用户的查询需求,同时分析实际的需求条件,然后到服务器中获取有关方面的数据,一方面将查询结果进行翻译,如HTML语言或者脚本代码,及时将这些反馈给用户浏览器,另一方面,浏览器也会进行相应的必要的分析与处理。
四、基于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一是福利管理。该系统针对企业福利管理提供有利的、客观的依据,同时对这些依据进行计算与统计,提升福利管理的水平。
二是该系统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客观的统计与分析、数据收集等等,而且能为生产分析提供有利的数据。
三是考勤机设备与考勤管理程序相结合,该系统可以提前对编办的班次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生成简洁的出勤报告,并将这些报告转化到企业的福利程序中或者薪酬管理中,让福利与薪酬有机结合,这些记录还能储存到服务器上,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分析、研究、查阅、统计的帮助。
四是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除了保持不变的信息以外还有工作人员的职位变动情况,需要将职务与薪酬挂钩。
五是该系统保密功能很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关数据的安全。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企业也需要随之对内部管理进行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新的管理系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能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很好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管理,为相关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最终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从业主的管理角度看,地铁建设中有几个特点:环节多;参建单位、专业多;协调多。地铁腕周期包括若干阶段,如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等。参与地铁建设的单位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监理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等,涉及的专业包括土建、电力、机车、通信、消防等。在具体的业务运作过程中,众多不同的参与者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关系,在这些不同的参与者中,业主(地铁公司)基本上是起着协调和项目管理的作用。
没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只能是粗放式的,设汁成果的转移和协调也只能手工完成。其结果是,业主难以动态深入地分析项目,用更多的定量数据全面掌握项目实际状况,做到科学合理决策,有效控制项目进度和资金。同时设计成果的传输物化过程效率低下且很容易出错;大量建筑图纸和技术文档以不同的格式和介质动态地存储在不同的部门,由此可能产生大量的异构数据;设汁变更牵扯到不同单位使用数据的准确性等。如此等等都加大了业主的管理成本及协调难度,同时难以提高管理效率。
作为地铁业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和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的目标?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有效地解决各专业、各单位、各工种等的协同问题将有助于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并降低相应的投资额度。而我们知道协同的前提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员工的尽心竭力是难以奏效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地铁建设中众多的环节、大量的地铁参与单位及人员、浩繁各异的信息,必须依靠现代的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的工具,建设以工程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使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和管理实现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有效地利用它,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地实现企业目标。对于地铁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
1应尽早规划、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何时建设最合理?这既要考虑投资效益又要考虑业务发展需要及公司发展战略。对于管理者来说往往是—个两难的选择:一种是从头开始,全盘考虑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即按某种设想并考虑今后的发展,甚至借鉴现在某个成功的企业构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其好处是没有历史的负担,技术上没有新系统与老系统的接口、数据转换等一系列问题,资源利用率高,减少重复投资,可以高标准、高起点设计和实施;而且由于建设大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有较大投资,但相对于地铁建设的总投资来说,其所占比例却很小,因此投资在建设期容易分摊。但缺点是一来前期大的投资可能造成大量设备和资源闲置或浪费;二来因为未来企业的发展和业务定位有太多的不定因素,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更新换代又日新月异,因此系统的前瞻性难以保证,投资效益较差。另一种是先期不规划建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需要再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当企业业务和管理策略和远期目标基本稳定后,再将那些已建成的独立系统集成,并扩充建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式好处是前期不需大的投资,建立与业务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满足管理需要,系统的功能容易把握,选择的软件和硬件灵活性好。其缺点是由于对企业的信息资源没有规划,各个项目的开发都难免缺乏全局观念,建成系统越多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也就会越多,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管理难度加大和成本增加,且为以后系统集成造成了困难,这就违背了企业信息化的初衷。而且,由于地铁项目在短期内难以盈利,故建成后再花费大量投资去完成信息系统建设是很难的,因此资金筹措也将是一个大问题。
鉴于这些考虑,本人认为,提前开展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等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如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确定信息系统的结构应是动态和开放的,规划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标准化建设;组建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开发计划等。因为这样既可以在地铁建设中规划出系统建设投资,保证今后资金需要,又可以避免超前开发造成的资金和资源浪费。同时对于以后开发各业务的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统——标准和遵循原则。使后开发的系统满足统一规范,符合总体规划、不重复开发、与已开发系统兼容并资源共享、补充和完善原有系统功能。这些基础工作相互关联,如系统总体框架的形成要基于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基础上,而信息资源规戈咆含对现有业务和未来目标进行需求分析、对现有组织结构及职能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系统数据需求分析等若干工作。也只有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基础上才能确定系统和数据模型,确定各子系统接口。这些基础工作提前进行的好处是容易控制投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工具科学管理、避免盲目建设,同时也相对节省投资。
2重视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是企业协同工作的前提,信息资源共享要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而系统集成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标准化。信息标准化与网络设备同为信息化建设的两大基础性工作。如果企业忽略信息标准化工作,导致信息标准贫乏、信息处理工作不规范,从而将难于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共享,严重影响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制约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可见信息标准化是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之—。在国外发达国家,建立信息系统时,就非常重视信息资源标准化、系统分析和整体规划。我们应吸取其先进、成功经验,在规划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初,就做到标准先行。
2.1标准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点的基础性系统工程,主要包含制定信息指标体系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及信息交换接口标准等几方面工作。所谓信息指标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信息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所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它应具有目标性、集合性、可分解性、相关性、适应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指遵循某种原则对—些常用的、重要的数据元素进行分类和代码化;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主要指在系统开发中遵守统一的系统设计规范、程序开发规范和项目管理规范;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是指对信息系统内部和信息系统之间各种软件和硬件的接口与联系方式以及信息系统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制定规范和标准,包括网络的互联标准和通信协议、异种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格式,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方式等。所有这些工作有些需要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时就进行有些会贯穿在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甚至运行过程中。
2.2企业标准化应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企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应以面向过程的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考虑和分析,制定标准必须按照已颁布的国际标准——国家际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原则进行,建立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2.1统一标准与自定标准相结合
首先要调查全企业信息资源情况,搞清各类信息的分布与处理流程,并参照和引用已经颁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软件开发规范、国家行政区划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人事信息代码等,对于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可循,则遵照信息系统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信息分类编码的编号规定等标准,编制企业信息标准体系,确定信息标准规范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指标体系结构。
地铁建设与管理企业的信息编码,需要符合众多专业、部门或子公司要求甚至还要考虑与各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换要求。信息的分类与取值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关系到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的自动化水平与效率,信息代码是否规范和标准影响和决定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性能。因此,信息分类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考虑,达到全局优化效果。设计编码系统应注意几点原则:唯一性,即一个目标只有惟一的一个代表它的编码,反之,一个编码唯一识别一个目标;节约性,即科学编码在结构上的冗余度应为零;明确性,即对每组代码和代码的每个构成符号都赋予明确的分类含义;简单性,即编码的排列方式应切合目标工作的实际流程。
遵守软件工程的设计规范,准确详细地制定系统开发标准,如确定项目管理规范、系统设计规范、程序开发规范、开发过程中各类问题(如设计问题、程序问题等)的处理规范和修改规则,文档的编写维护规范等,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标准化。注重制定系统接口标准,对各子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网络接口统一标准,对业务中的单证、票据、账册、报表文件格式和统计口径制定统一标准,定义企业中各子公司或各下级单位数据文件传送标准等。信息系统的质量与接口的标准化密切相关,接口标准化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一环。
2.2.2信息系统结构柔性化,提高环境适应性
信息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并且要求在制定后可以保持一个时期的相对稳定。然而社会在前进,企业也在发展,要求信息指标体系在指定后一成不变是不现实的。由于环境的变化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也必定导致信息编码的变化。另外,在进行项目调研和需求分析时,要求用户完全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要求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事实是始终有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应是柔性的、动态可扩充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如保证在遵循统一规范和满足全局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扩充系统的某些功能,也可以增加信息集或信息集中的数据项以及进行信息代码的扩充和修改。
3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建立信息管理子系统
要根据业务发展或业务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尽早、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子系统,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减少失误,降低成本。如建设项目管理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等,这对理顺各个管理环节的关系,综合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管理效率,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非常重要。
如对地铁建设业主而言,首要的业务是建设地铁,而对建设地铁这个庞大工程项目的管理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过程中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关联。—般来说,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包含: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计划进度管理、项目投资费用管理、工程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如果没有一个相应的、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是难以做到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质量和进度的。因此尽早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完成工程预定目标,节约工程成本是十分必要的。又如地铁建设工程中,常常由于工程变更导致进度和资金难以控制,如果早期能将工程设计文档管理、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和物料清单管理统一考虑,建立起相互的共享和对应关系,就会有效地提升了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传输效率。另外,文档共享也有助于使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能尽早地得到解决,这无形中降低了工程变更的频率,并使工程变更尽可能地向设计的上游移动,最终降低变更带来的成本和时间花费。
建立各子系统的策略不—定要坚持“自我开发”,这样可能结果难以如意。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其一,开发周期的限制,一旦领导决定要建,则建设项目的周期一般不会太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较大的管理软件困难重重;其二,开发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开发地铁的管理软件(如项目管理软件)不是一个纯计算机技术问题,也不是单凭开发人员听取几次业务流程介绍就可以解决的;其三,开发资金的限制;其四,开发方法不得当等。本人认为采用在企业信息管理总体规划和标准化要求下,引进优秀的软件及实施项目的公司,逐渐开发、完善、集成的策略更可取。优秀的专业系统项目实施公司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推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在软件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和先进性,尽量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同时还必须符合系统总体的标准性和开放性原则。比如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可以选择享誉国际的优秀项目管理软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补充和完善功能尽快形成自己需要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4领导重视是关键,人才筹备是必须
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是信息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条件。“—把手原则”已被我国计算机应用各领域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也被普遍接受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原则。领导重视和直接参与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其经营理念、决策思路和管理思想融于其中,同时对于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及进行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建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真正能起到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支撑公司的管理目标,服务于未来的公司发展战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在现代中小企业里,电脑网络系统与电话、复印机一样是企业必备的办公设备。所不同的是电脑系统只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必须配备相应的信息系统软件,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但中小企业里往往都是配备一、二个技术支持人员,或者直接挑有基础的大学生兼电脑支持人员,主要是系统维护和管理。因此电脑应用软件系统,基本都是外购现成产品或者外包给专业软件开发公司。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固有的缺陷。
购买现成专用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已经固定了特定的业务规则与处理流程,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业务规则与处理流程,所以这些软件很难适合每个企业的特定需要,尽管有些功能现在还可以满足要求,但如果企业的业务规则以后发生了变化,它就很难适应这个变化,它比较适合于业务规范的应用例如财务管理等。但对个性化比较强、业务多变的生产系统就缺陷比较明显。
委托软件公司进行开发。软件开发公司将派技术人员进程现场需求调研,设计方案,开发代码,安装实施。这必将产生很高的开发成本。同时由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往往导致开发人员做出来的程序与用户所要求的大相径庭,加上软件的开发周期长、环节多,可能产品还没有开发完成,但客户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导致需求变更,这样一来又影响了开发的进度,等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会最终导致软件不能按期完成,甚至以失败告终,还有就是软件的维护始终不能脱离软件开发公司,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上面的原因,许多小企业购买了某种软件,应用一段时间,所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就干脆放弃了。而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等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简单易学,许多单位就直接用他们来应付日常的数据处理。业务人员可以按照他们的业务需求,用EXCEL来做各种报表等,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总比手工好得多。那么是否有技术手段,即用户就象用EXCEL一样来处理自己的业务,一个强大的后台,能够理解客户的需求,采用高级的数据库技术形成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面向业务,随需而变,快速响应,业务人员自己建设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Excel Server是中小企业自己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助手
正是基于上述现状,我国软件开发商推出了EXCEL SERVER 等产品。Excel服务器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管理软件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她将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WPS电子表格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集成为一个网络数据业务协同工作环境。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充分发挥Excel的应用水平,通过设计模板、定义工作流、定义表间公式等简易直观的操作,实现管理意图,轻松、快速构建能够适应变化的ERP、OA、CRM、SCM、PLM、PDM等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报表工具、数据管理工具、B/S,Web,手机短信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生成工具和业务流程再造(BPR)平台。它将Excel作为操作界面,让你可以用最熟悉、最轻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建立适合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以下优点:
集成Excel,易学易用,大大降低学习成本
Excel 是目前普及最广的电子表格系统,日常工作中大量使用。EXCEL SERVER面向的使用者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而不是IT专业人员。其目标是只要会用Excel,就可以设计和实现自己想要的、网络化的、可以持续优化与扩展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完全自定义,可以持续优化与扩展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是:应用人员(管理人员)提出需求IT系统分析员分析需求与应用人员确定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培训交付使用,这种开发流程存在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针对传统开发流程的不足,Excel Server把流程变成了:管理人员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设计系统完成根据需要持续优化与扩展功能。整个流程没有IT程序开发人员的参与,最后完成系统的功能就是管理人员想要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管理意图,不用写一行代码就可以设计出自己想要的系统,并且日后可以根据需要不断优化与扩展,真正做到了“持续优化,因需而变”的目标。
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进行自动汇总、数据分析、快速查询等高效利用
在Excel的传统使用过程中,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所输入的数据的,这样做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当数据量很大很复杂时,面对一大堆杂乱的文件,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自动化统计、分析、重用等高级操作了。面对一大堆宝贵的数据却不能有效加以利用,是多么地可惜呀!
Excel Server把这些存在一个个文件中的数据提取出来,然后有规律地存储在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成熟、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可以让你从此轻松地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从而可以让你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的价值。
你只需要首先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好一个模板,以后你在该模板上输入的数据都会被EXCEL SERVER 提取,并保存到数据库中去,当你查看时,又自动从数据库中把数据取出并填入到模板中,与你在输入时看到的样子一模一样。
提供工作流功能,规范日常工作的流程
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中,有很多单据、报表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传递到相关的个人,以供其进行审阅,不符合要求还可以回退等。另外,根据业务的变更或者管理的需要,这些流程也是随时可以改变的。EXCEL SERVER 通过提供先进的工作流技术,让你可以根据需要以画图的方式,自由定义报表单据的传递流程,并可以随时修改,以适应管理变化的需要。另外,当你有最新的待处理任务时,它会自动给以提醒,还提供了方便的查询功能,让你可以随时追踪报表单据的流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C/S(多层)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网络适应性强
采用了先进的网络访问技术,不管是企业内部局域网还是互联网(Internet)都统一采用相同的访问方法,简单方便,效率高,在互联网(Internet)上通过ADSL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访问性能(不需要VPN支持)。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重要性 信息技术
1、企业信息化的概况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 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 说穿了就是跨国公司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企业将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管理落后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和跨国公司同样质量的产品, 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也会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 因此, 信息化建设是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 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企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概念、 管理过程、 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在竞争条件情况下,企业能否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管理落后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管理落后的主要标志是业务流程不规范和信息管理不系统。
在全球化市场上, 竞争的不仅是产品, 更重要的是品牌、 营销渠道、 服务质量、 市场准入等, 面对用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跨国公司,能否在短时间缩小差距, 信息化是一条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 “入场卷”, 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要通过科学决策,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员工行为,实现结构、知识和决策优化的有机结合,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人、 财、 物等资源结合起来, 产生新的效率,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会出现某种 “数字化办公 ”状态, 体现新型企业文化。 毫无疑问, 信息化是不可抗拒的, 信息现已成为重要资源, 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3、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宣传,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
要让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充分认识到: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变革;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使企业迅速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信息化。
2)统筹规划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数据标准化以及网络的连接、使用、维护等多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坚持“谨慎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然后集成”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清轻重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分秩序地规范建设,以避免盲目性。
3)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
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与参与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4)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的智力基础。人才是妨碍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大障碍。由于统计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到统计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应当改变观念,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减少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促进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这个机构既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咨询机构,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人员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如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细心听取和尊重专家、建设人员、业务人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争取开发一个,应用一个,成功一个。
军粮是安邦定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直接影响到部队的生活。军粮物流作为军粮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信息化成为军粮产业链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思想,对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业务功能模块进行设计,该系统科学设计了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六大子系统功能模块,并在此基础上,釆用VisualC#.NET作为系统前端开发工具,以SQLServer2008为后端数据库管理,实现基于.NET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大大提升军粮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军粮作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战略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到部队的生活,越来越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军粮物流作为军粮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信息化对整个链条的顺畅运行举足轻重。然而,随着军粮供应企业规模和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货物库存量的迅速增加,军粮供应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着仓储管理水平较低、配送车辆装载利用率较低、供应商与客户管理水平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滞后及管理资源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已不能满足军粮供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军粮工作的重要环节,实现了有效、规范地管理军粮供应企业,如出入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从而对军粮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有着较大的提升。
1.系统主体结构设计
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体采用B/S模式,该系统总体业务逻辑架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系统架构包括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用户表示层主要是用来接受用户的请求,完成与用户的所有交互,为用户提供最为直观的可视化系统应用。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数据访问层进行保存,或者接收数据访问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将数据进一步传递给用户表示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功能是对人工录入或自动采集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清洗、集成及管理。
2.系统功能设计
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财务管理及客户关系及系统管理等六大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功能模块业务独立,数据共享。供应商管理子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及供应商选择等子功能;仓储管理子系统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预警管理、监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条码信息管理及出库管理等子功能;财务管理子系统下设结算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应收实付管理、盘点管理及报表管理等子功能;配送管理子系统包括车辆管理、车辆预警、车辆调度及车辆运行情况等子功能;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包括客户管理、潜在客户管理及信息反馈等子功能。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终端管理、系统接口及日志管理等子功能。
(1)供应商管理子系统设计。供应商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供应商资料的全面、有效管理,完成数据维护,对供应商收集上的资料进行分类存档,建立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对供应商的资料从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检索和管理。根据军粮公司的实际需求与供应商性质,按照信誉程度重要性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对不同信誉程度的供应商有效管理,留住对军粮公司有价值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有效的业务关系。供应商管理子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供应商选择及供应商评价等子模块。
(2)仓储管理子系统设计。仓储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整个仓库产品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管理,全面支撑仓储核心业务,为管理者提供实物库存数据,保证合理的产品库存水平。在库管理中能够对产品进行实时的温湿度监测,完成数据的实时采集,而后能够对温湿度数据进行查询。该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预警管理、监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及条码信息管理等。
(3)配送管理子系统设计。配送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管理和跟踪配送订单,及时掌握订单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并且采用GPS与GIS技术等方式获取车辆和货物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在途车辆的实时跟踪查询。配送管理子系统下设车辆管理、车辆调度、车辆预警及车辆运行情况等子模块。
(4)财务管理子系统设计。财务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各类财务报表和票据进行及时、真实、准确的整合处理,同时能够对财务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准确分析形势,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系统还支持多种、便捷的支付方式,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财务管理子系统包括应收应付管理、实收实付管理、报表管理及盘点管理等子模块。
(5)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设计。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是军粮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负责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录入,完成系统维护,系统会按照客户的需求和信用等级进行分类,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帮助军粮公司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客户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下设客户管理、潜在客户管理及信息反馈等子模块。
(6)系统管理子系统设计。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分配、添加不同用户和相应权限,用户登录后可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为防止数据丢失,系统还具备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管理子系统下设用户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终端管理、系统接口、数据备份及日志管理等子模块。在军粮物流行业大背景下,本文以军粮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物流业务,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充分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思想,对系统基本框架和业务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利用VisualC#.NET语言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一个适合军粮公司使用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六大子系统功能模块,并对系统运行的主界面进行说明,从而较大提升了军粮公司的管理水平及市场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玉梅,林梦楠,薛文红,顾浩.河北省粮食物流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3(09):109-110.
[2]马秀麟,李葆萍,张倩.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6-118.
[3]黄炎程序开发范例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416-419.
[4]周鑫.医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12.
一、企业铁路
企业铁路是以运输为主要任务内容,各部门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负责各个车辆调班换休,所以调度管理系统就是建立高效运行管理平台,涉及部门协调工作和管理自动化等各项功能。现在这方面的应用系统更具有实用意义,对生产运输任务进行细致规划考虑,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审核,从而调控作业。在处理这些复杂的信息的交换与提取时,如果继续使用传统方法,很难适应智能化要求,也无法连接形成网状联系结构,会造成巨额的系统维护费用。这在企业运行中是十分不合理的,因此,新的企业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必要使系统与系统之间直接连接,这样服务管理者与服务操作者之间实现信息互享,消除连接的不便,建立方便快捷的网络连接,提高配合度。
二、系统设计
“主要选择的是B/S和 C/S二者结合手段”[1],在逻辑系统业务上主要通过C/S构成,而B/S负责基本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所有资源通过四层系统建构起来,不断补充基本数据库,并结合服务器组成核心层面,并通过储存、提取以及结构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交换。其中,Web服务器用于网络服务方面,由点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发展得来,是实现B/S的具体机制。在应用逻辑中实现服务间智能化集成与管理的中介,并提供了服务管理的方法,在开放的标准下,为应用提供可靠、高度安全的环境。可以说这是面向企业中间的最优解决方案,对车间和工作站之间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形成一个企业级的信息集成系统分析方案。因为企业应用需要简单实用的中间件技术来简化复杂、繁琐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平台,能够让使用者快速便捷地获得信息,达到资源的共享和转换。比如:无线安全调车系统、车号排列、轨道通行等等,完成基础数据搜集,进行统筹安排。系统设计必须支持最新的web服务协议和企业系统原有的消息传送协议,而且还可以作用于各种架构。这样,许多信息的连接就不需要转换形式,不需要设置接口,可以快速地直接获得。
三、软件结构设计
近年来企业铁路发展也逐步走向信息化,这极大地推动铁路运输调度管理中心的运用。在日常调度管理工作中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是最初步骤,更包括相关的调度以及计量等大规模信息化系统。这种形式不仅建立了基于网络数据平台,方便信息共享和交换,使信息集成到一起,相当于一个总控制台。基本软件结构设计如下:
1、客户端。共计三层结构运作,其中UI 层属于用户界面,面对用户需要,中间一层用于数据处理,最下层是数据访问和通信组件。
2、服务器软件。这与客户端存在很大相似性,但相对和用户接触较少,不存在直接联系,所以没有UI 层,另两个服务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一些,处理的是不同客户端的访问任务。在结构设计上也是组件式,和客户端类似。
3、Web服务器。信息之间的流动是要快速便捷的,同时这个数据交换平台必须保证安全防护要求,一般采用Web服务器。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服务器压力,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形成数据中心和应用集成环境,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查询搜索。这时,各功能板块可自行提供数据服务,而不必关心地层的数据模式,方便用户操作。
四、管理系统的实现
这里我们分析的是企业铁路管理业务流程工作的指挥中心,实现科学自动化管理。
1、“行车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子系统”。当车辆进入企业铁路里,生成的各项信息被系统接收后,系统进行信息更新,根据运行车辆、售票比例以及行车计划等等系统将启动各种管理流程,利用Web提供的消息发出命令安排,并通过总线传达出去,使服务流程迅速启动。
2、调车作业。调度员系统调度生产管理,自动接收到机车消息,经过核实然后勾除计划任务,并在行车过程中自动核查工作进度,若是出现不符合情况,将自动做出预警。可以看出管理业务流程是一个动态监控过程,包括现场和预现场[2]。在运输发生后,系统发出的命令完全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完成,铁路工作人员在自动化的系统命令下,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3、“领导层查询”。B/S客户端就是给予领导层提供各项数据查询功能的,比如车辆出厂、任务量安排等等,通过WCF技术完成操作。这里我们以车辆进出场为范例,首先创建WCF服务,之后自动生成服务引用;然后操作者可以利用地址信息自动查询服务内容,更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提高安全系数。这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同时更好地连接了不同的数据平台。